时间:2023-06-14 16:28: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基础性技术创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共性技术;组织;激励;中国产业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15-0162-02
引言
经济的发展越来越体现出协同发展的特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高质量发展,与其技术水平是离不开的。技术水平的高低,不仅取决于先进技术的研发及商业化,还取决于基础性的技术,即共性技术。产业共性技术又称共性技术(Generic Technology),其最早由G. Tassey和A. Link等人提出的。李纪珍(2004)认为,产业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主要包括产业间共性技术、产业内共性技术和企业内共性技术。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研发模式的变迁,共性技术在科技与经济相融合趋势中日益重要。推进共性技术进步,特别是信息方面的技术,已经成为几乎每个经合组织国家的技术政策和产业政策的规律性特点。共性技术是经济发展的基石,是技术能力提升的平台,平台的高低,决定技术质量的高度和经济崛起的加速度。目前,共性技术的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基于组织和激励的视角探讨共性技术的相关研究更少。本文以共性技术为基础,以共性技术的组织及激励为切入点,探讨共性技术的组织及激励优化问题,对于技术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形成基于共性技术创新平台构建的“洼地”效应,形成基于共性技术的创新网络和创新集群,具有非常强的实践价值和可操作性。
一、共性技术的产业属性分析
从技术层面来看,共性技术的特征表现在基础性、平台性、探索性、综合性以及风险性等几个方面(操龙灿、杨善林,2005;鲍健强、,2004)。共性技术是基础研究实现商业化的必经环节,作为市场主体的企业必须在共性技术和基础技术基础之上投资并形成专有技术。因此,作为技术基础设施的共性技术与企业技术研发密不可分,为企业技术产品的商业化奠定基础。共性技术的相关成果,可以为多个产业提供支持,因此这一技术具有平台性的特征,如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条码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共性技术的研发并不能与商业化保持时间上的同步,它要先于除基础性研究以外的所有其他环节,因此共性技术的研究与开发具有探索性的特征。
任何一门技术的研发工作,都具有非常明显的高风险特征。而共性技术从经济学视角来看,还具有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特征,因此它的高风险风和低收益性、低排他性特征,进一步加剧了它的高风险性。
二、中国共性技术开发的组织与激励问题分析
(一)中国共性技术开发组织中的问题
从实际运行来看,中国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开发主体比较明确。而对于共性技术而言,还没有明确的研发主体(李纪珍,2005)。造成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的模糊性的主要因素在于共性技术投资高风险低收益性、公共物品及外部性等特征,这就直接造成了资本稀缺性中小企业的“观望动机”以及针对资本雄厚的大企业的“搭便车”心理。造成共性技术研发主体的模糊性的另一个因素在于市场的“趋利避害”特性并进而造成企业的“短视”行为。原有科研机构的市场化改革,也将科研机构的研究重心转移向市场化强的应用技术。转制后,虽然一些科研机构还继续从事一些共性技术研究,但是由于转制后的院所要按照企业机制运行,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化取向大大限制和削弱了承担共性技术研究的积极性,再加上目前承担产业技术研究的国家级研究机构没有建立,支持产业共性技术研究的政策还尚未制定,因此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主体出现了缺失的状态(操龙灿、杨善林,2005)。
共性技术的高风险性以及平台性特征,比如要求企业间就共性技术进行联盟,实现相对松散的R&D联合体,这种联合体可能是横向和纵向并行的综合体。这种松散的联合体具天生的不稳定性,因此需要一个有“权威”的参与者的参与,以强化共性技术R&D联盟的稳固性,这个参与者当然就是政府。而实际情况却是,政府在产业共性技术研究方面过于追求市场化,产业政策缺位,推进技术进步措施转变缓慢,与市场互动质量不高。
(二)中国共性技术开发激励中的问题
1.市场激励动力不足。市场经济中,价格作为资源配置的唯一信号,它为市场中的技术创新尤其是共性技术创新提供内在的动力。当价格高时,共性技术的供给就会增加,当价格低时,共性技术的攻击就会减少。但是当共性技术市场存在外部性以及公共物品特征的时候,市场机制的作用会被削弱,甚至会导致市场失灵(Market Failure)。从需求方面来看,作为技术供应主体的企业,在满足市场产品和创新市场需求的同时,还要面临来自竞争对手的替代性竞争,来自竞争的压力能激励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当前中国的市场机制有待完善,市场的激励机制、价格机制等还没有完全发挥作用。
2.政府激励强度不大。共性技术研究从战略层面上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并得到了相关科技计划的支持,但是政府在执行环节有待加强,对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也比较分散,“各自为政”比较普遍。政府对共性技术开发支持强度不大,表现在产业共性技术战略缺位、承担主体和支持计划分散等。
三、中国产业共性技术能力提升的路径选择:组织和激励的视角
按照农业科技原创性的强弱,可以将农业科技创新划分为发现型、发明型、引进集成型和组装改进型4类。每类技术研发的过程需要不同投入和创新主体的共同参与,且随着研发进程的不断推进,主体角色会发生变化。
1.1发现型农业科技创新
发现型农业科技创新的技术原型是一种科学发现,如发现某项基因、生物种质、重大理论或方法等,这些发现经过科研部门科研人员的进一步研究分析,成为一种潜在的技术体系或模型,再经过反复的验证并结合其他技术理论成为开发性共性技术,可供应用开发部门进一步研究转化成为应用性共性技术,应用性共性技术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分化为多项应用技术,最终形成实用技术。
1.2发明型农业科技创新
发明型科技创新是基于已有科学发现(可能为自身原创型科学发现或者其他研究者已验证的科研发现)基础上的技术实践创新,从实验室技术、开发性共性技术、应用性共性技术、应用技术到实用技术逐步发展和成熟,如动植物品种的选育属于典型的发明型农业科技创新。在这种创新模式中,所有技术都由某一相同行业内的研发者来完成。通常实验室技术和开发性共性技术是同一个研发部门或研发者,开发性共性技术成熟后在转入其他研发部门或研发者,并派生出不同的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
1.3改组型农业科技创新
在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已经相对完善的情况下,许多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体系已经存在并成熟运行,同时伴随着相关领域基础研究的深入,会形成新的技术理论与研究方法对已有的技术体系进行提升改造,改造后的应用技术将同现有的其他技术进行重新组合,组配成具有更好技术效能或满足不同技术需求的应用性共性技术,如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便属于该类技术创新范畴。在这种技术创新模式中,共性技术的配套组装和应用技术的集成开发通常在一个研发部门进行,以旨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性研究为主。
1.4引进集成型农业科技创新
农业领域许多应用技术的开发需要通过对工业、信息等行业科技领域共性技术的引进、消化和吸收来实现。在此阶段农业科技创新的任务就是将已有的行业技术结合农业生产特点和其他农业技术来实现转化和改造,成为农业领域新的应用技术,如信息技术与农业技术的结合而形成的3S技术、精准农业技术等便属于该类技术创新范畴。从农业科技演化模型可以看出,农业科技创新大体要经历5个阶段,分别是基础研究阶段、开发性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应用性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和应用技术与实用技术开发阶段,这5个阶段的科技创新所对应的研究领域分别为基础研究(科学发现、潜在技术挖掘)、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应用技术开发和实用技术开发,其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基础研究。
在农业技术研究体系中,对应于农业基础技术的研究领域称为基础研究,主要指农业基础设施和尚处于知识阶段的农业科技成果,他们是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的母体。其研究结论或技术成果的重大突破,往往会对基础科学的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产生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但不能够直接引导产业技术的发展,产业投资者无法分享其好处,不能直接获取经济效益,一般属于市场失灵的领域。
(2)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
产业共性技术面对的用户是农业科研机构或企业,用于二次开发和应用性创新,其本身还属于基础性研究领域,只是研究的目的和方向是解决重大应用性创新问题,尚未进入市场竞争领域,或称之为竞争前技术。由此,对于该类技术的研发可以定义为基于能应用于未来商业开发或为特殊的商业原型所进行的早期非常不确定的技术研究与开发活动,其研究成果或结论能够提供大范围的应用机会,可以对企业或整个产业的技术支撑及竞争力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产业核心竞争力产生决定性影响,是未来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的基础。开发性共性技术具有准公共物品属性,具有明显的不确定性和共享性。不确定性是指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以基础研究为基础,距离市场应用还有较大距离,其投入回报的风险性要远大于应用研究;共享性是指该类研究成果与基础研究成果类似,其研发成果可以为某个产业的多项领域或多个产业共享,这种共享性是由该类技术的“非争夺性”和“非排他性”所决定的,某个企业对该类技术的应用并不减少其他企业对该项技术的应用,也很难阻止其他企业对该类技术的采用,因此依靠专利系统有效保护其知识产权的难度较大。
(3)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
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上承基础性研究下接应用性开发,是一系列应用技术开发的源头,它与开发性共性技术既有区别又有相同点。区别是,应用性共性技术已进入应用性研究阶段,其研究成果是可以产生一系列具体应用技术的产业化共性技术;相同点是两者的研究成果运用均具有多方向性,通过与其他技术、研究方法或技术手段的结合可以产生不同领域的应用技术。在应用性共性技术研发阶段,因其直接导向的研究成果为可以市场化的应用技术,且研究方向的针对性强,可扩展范围相对狭窄,研发风险较基础性研究阶段要小得多,且从事应用性共性技术研发和后期应用技术、实用技术开发的部门通常为同一部门,使得知识产权的保护难度大大降低,依靠市场机制可基本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但同时,对于一些公益性领域(如农业资源环境保护)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的社会效益大于经济效益,仍属于市场调节失灵的领域。
(4)应用技术开发。
应用技术开发是将应用性共性技术转化为应用技术的开发活动,其开发成果为成熟的、可以进行市场交易或转让的技术。一般认为,应用技术是以解决特定问题和满足具体需求为导向的一组秘密的技术知识、经验和技巧等的总和,其表现形式可以为具体的书面材料,如设计方案、图纸资料、工艺方法、技术参数等,也可以为具体的技术操作规范、示范等,还可以为具体的物化产品,如新材料、新设备和新的生物品种等,其显著特征为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得保护,是一类产权独占并可以进行市场交易的技术类型。就应用技术持有者(多为科技型企业)而言,应用技术也即专有技术。农业应用技术与工业等其他领域的应用技术相比较而言,在推广环节受自然环境、区域条件和产业特征等因素的影响更为明显,多数情况下需要进一步转化为实用技术方可大范围推广。(5)实用技术开发。实用技术与应用技术的概念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如果某些应用技术的推广条件、实施或操作规范非常明确和具体,其本身即为实用技术。但就多数应用技术而言,还需进一步做“因地制宜”化处理。一般而言,实用技术应符合以下几项标准:①工艺成熟、技术先进、经济合理;②已有两个以上应用实例,并有一年以上连续正常运行(或试验推广)时间;③技术适应性强,覆盖面广,具备广泛推广的条件;④专有技术产权权属明确。基于这些标准,笔者认为实用技术开发是将应用技术结合具体的需求、应用环境和条件等因素进一步开发成为工艺成熟、经济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规模推广的技术过程。农业科技研究演化模型揭示了农业科技从最初的理论农业科技研发流程到投入应用需要经过不同的阶段和层次,每阶段层次的研究技术呈现出不同的类型和特征,农业科学技术研发的演化流程和相应阶段的技术类型及特征是确立政府农业科技投入范围的主要依据。
2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选择行为分析
无论是对政府而言还是对企业等社会主体而言,决定其投入行为的影响因素概括来讲有两项,一是风险因素;二是预期效益。政府投入应以追求社会效益最大会为目标,对于风险的承受能力和责任要高于其他社会投入主体;企业等投入主体以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尽可能规避风险。以农业科学技术的演化流程为主线,分析各阶段农业技术的研发投入与风险的关系、与预期效益的关系来分析不同主体农业科技投入的行为选择。
2.1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风险模型
在农业科技的研发过程中,风险来自于两个方面,一是技术研发本身的风险,即研究成果的不确定性,称之为技术风险;二是在进入共性技术开发阶段后,除了面临技术风险外,还将面临与技术的市场潜力相联系的市场风险,从而会左右主体的投入决策。市场风险源自技术研发成果可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或者新技术新工艺应用所带来的成本降低并没有把单位成本降低到可以实现市场渗透目标的水平。为了描述不同科技研发阶段的风险特征及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关系,构建了农业科技研发的投资风险模型。以X表示农业科技投入,以R表示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中所面临的风险,即:R=f(X1,X2…Xn);其中:X1,X2…Xn分别代表各类农业科技投入,如课题经费投入、仪器设备投入、科研人才投入和其他配套技术的投入(如购买专利)等。对于政府与企业等其他主体而言,其函数曲线会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在基础研究阶段,农业科技研发的主要任务不以特定的研究方向为目标,重在发现科学原理,揭示科技规律,研发投入总量大且不确定性强,导致技术风险很高,短期经济效益不明显,从投资理性上企业是不会选择基础研究进行投资的,主要依靠政府投入。在基础研究相对成熟,步入共性技术研究阶段(依次为开发性共性技术和应用性共性技术)后,企业会逐步介入,因为该阶段研究将为提高产业市场竞争力提供良好的基础和技术平台,是基础研究与产业化、商业化技术研究的过渡阶段。该阶段的研究既具有基础性特征,又具有应用性特征;其成果既具有公用产品属性又具有一定的私有产品属性,是政府和企业等投入主体共同关注的领域,其研发往往需要在多个企业间或企业与科研机构间合作进行。与基础研究阶段相比较,随着技术成熟度的提高,该阶段的技术风险相对降低,但因研究方向已逐步与市场需求相挂钩,对企业而言市场风险开始突显。在纯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对该阶段的技术研发投入将持观望态度,只有在政府干涉下才能有效推进该阶段技术研发的顺利开展。在应用技术开发阶段,技术成熟度和市场需求针对性均已相当高,相对应的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都非常低,在此阶段基本以企业为主进行研发投入。
2.2农业科技研发的投入效益模型
农业科技研发投入的预期效益分为预期经济效益和预期社会效益,政府投入的关注点偏重社会效益要多一些,企业等投入主体的关注点偏重自身经济效益更多一些,从而决定了两者在农业科技投入行为选择上的不同。为了描述不同科技研发阶段的预期效益特征及对研发投入的影响关系,构建了农业科技研发的投资效益模型,以X表示农业科技投入,以E表示农业科技研发的预期效益(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即:E=f(X1,X2…Xn);其中:X1,X2…Xn分别代表各类农业科技投入,如课题经费投入、仪器设备投入、科研人才投入和其他配套技术的投入(如购买专利)等。曲线AE表示农业科研从基础研究到应用开发的过程中,随着投入的不断进行,技术成熟度不断变化,预期投入效益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整个变化过程可以划分为4个阶农业科技研发投入效益模型段,其中:曲线A-B段表示基础研究阶段,基础性越强所需的科研经费、仪器设备和高素质人才等投入越高,且预期研究成果越不明确,预期效益越低;随着基础研究的逐步深入,技术成熟度逐步提高,相关的要素投入总量会逐渐下降,对应的预期效益会逐步提高。曲线B-D段表示共性技术研究阶段;B-C段为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阶段;C-D段为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阶段。在该阶段,基础性(创造性)研发性质逐步减少,应用性(开发性)研发性质逐步增加(以C为分界点),以创造社会效益为主要目标的政府投入的热情在逐步降低,以谋求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的企业投入的热情在逐步提高,但因该阶段的技术成熟度尚不能直接用于应用技术开发,预期效益并且达到企业投入的理想值,这使企业的投入热情产生了很大的局限性。因此,该阶段的科技研发在整个科技研发过程中处于一个盲点区域。这一分析结果与G.Tassey在20世纪80年代分析美国企业研发投资和技术开发关系时,发现在基础研究成果与应用研究转移的初期,存在一个高风险发生期的结论相同。曲线D-E段表示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开发阶段。在该阶段,技术成熟度已相当高,技术开发的应用性目的和面对的市场需求非常明确,企业进行投入生产的积极性非常高,完全可以由市场机制进行调节,政府在该阶段主要发挥政策调节作用,尤其是对一些公益性应用技术开发领域,政府应给予适当的积极政策引导。
3政府农业科技投入范围的界定
以上农业科技研发投入风险和投入效益模型一方面对政府和企业的投入选择行为取向进行了理论上的阐释,另一方面也揭示了在农业科技研发的不同阶段,技术风险和市场风险、社会效益和市场效益之间的变动很大,并与相应技术的公共产品属性相一致,这一规律是决定政府农业科技投入范围的主要依据。首先,农业科技研发的整个过程中,从纯公共物品到纯私人物品之间,存在许多不同公共物品属性的系列技术,组成了一个连续的物品谱。在这个物品谱中,越靠近公共物品,则公共物品属性越强,社会效益所占比例越高;越靠近纯私人物品,则公共物品属性越弱,经济效益所占比例越高。据此,可以把农业科学研究5个阶段粗略地划分为3类:社会效益显著大于经济效益的公共物品(基础研究);社会效益接近经济效益的公益物品(开发性共性技术研究和应用性共性技术研究);经济效益显著大于社会效益根据农业科技研发技术公共物品的属性分类,从经济学角度讲,政府和企业在农业科技研发投入中都存在合理的投入临界点(即边际投入成本等于边际投资社会效益或经济效益)。政府会依据公共物品属性的强弱对农业科技研发技术物品谱中的研发项目进行投资,作为理性的投资顺序,是在物品谱中从左到右进行选择。随着研发项目基础性的降低,新增投资取得的预期社会效益会越来越少;同理,企业等私人投入主体的理性投资顺序是在物品谱中从右到左进行选择,随着研发项目应用性的降低,新增投资取得的预期经济效益会越来越少。政府和企业的边际投入效益曲线表现为向下倾斜的曲线。由于随着投资的不断加大机会成本递增,边际成本也会递增;政府和企业的边际投资成本曲线表现为向上倾斜的曲线,它与政府和企业的边际效益曲线的交点b和a决定了两类主体对农业科技的均衡投资水平Ls和Lp。从纯资源配置的角度来讲,虽然各自的理性投入水平和投入领域可以实现最优化资源配置,但必然会出现一个空档,即政府投入止于基础研究的末端,企业投入始于应用开发的起端,中间的共性技术研发便是两类主体均忽略的空档阶段和领域。如果在基础研究结束后,政府仍然对研究项目进行投入(政府投入领域后移),则投资的边际成本会降低,总得投资量会增加,并在更好的水平达到均衡,这会引导企业对农业科技投入领域的前移。对属于公共物品科学研究的投入主要是政府提供,对属于公益物品科学研究的投入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提供,各自的比例需要根据研究项目的基础性、公益性和私有性的共同比例来确定,对于应用技术和实用技术开发则主要由企业提供,政府作用为政策性引导。
4结论
问题在于“技术与经济两张皮”而非“科学与经济两张皮”
笼统地谈科技与经济“两张皮”事实上混淆了科学与技术的区别。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寻自然界的客观规律,而技术开发的目的则在于解决人类生产生活中面临的实际问题。技术开发必须要和经济活动紧密结合,才能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经济增长质量。从比较短的历史时段来看,科学与经济的“两张皮”是正常现象,基础研究的探索本来就具有前瞻性;但是从较长的历史时段来看,基础研究和科学发现的重大突破会带来新的产业变革,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基础性支撑,并决定着国家的可持续创新能力。
因此,“两张皮”问题关键是要解决“技术与经济两张皮”,而不是“科学与经济两张皮”。我们出于国家长期发展需要,必须大力发展科学研究,但是并不意味着要求每一项科学研究都与经济紧密结合,这不符合科学研究的客观规律。
“两张皮”的内涵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
“两张皮”的提法始于20世纪80年代,背景就是计划经济的遗留问题。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科研单位和生产单位属于两个不同体系,各自接受政府指令完成自己的任务,不需要互相结合。
为了解决“两张皮”,从20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我国先后进行了多次科技体制改革,主要思路是将科研机构和人员推向社会和市场,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先是鼓励科研人员、科研院所和高校办企业,后来又将一大批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改制为企业。应该说总体上这一思路是成功的,在这一轮改革中,“技术与经济两张皮”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解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迅速,联想、方正、中兴等著名企业都是源自此次改革。
但是,这一轮改革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比如在高校办产业、科研院所改制后,出现了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力量不足等问题。2006年我国颁布了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纲要,国家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两张皮”的内涵也发生了明显变化。突出表现为:高校和科研院所的收入来源越来越多地源自政府资助,而与企业合作的积极性则明显有所下降。企业对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外部研发支出比例明显降低。2005 年由企业委托给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研发经费占企业总研发经费的比重分别为5.4%和1.07%,2012年分别下降至3.4%和0.62%。
由此可见,当前形势下的“两张皮”与改革开放初期大不相同。后者是历史遗留问题,而前者则是我国实施科技发展战略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
第一轮科技体制改革在解决“技术与经济两张皮”问题的同时,把很多从事科学研究的人才和机构也推向了社会,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我国的基础研究以及共性技术研究能力。当前形势下的“两张皮”恰恰就是在重建和强化科学研究、知识创新的过程中出现的,在一定程度上属于“科学与经济两张皮”,有其内在的合理性。同时,尽管技术对经济的支撑作用还有待进一步增强,但主要矛盾已不再是应用技术研究机构和企业“两张皮”问题,而是现有体制下企业创新能力和活力不足的问题。
由于没有区分当前形势下的“两张皮”与改革开放初期的不同,因此在科技政策导向中常常会出现一些自相矛盾的“两难”问题。例如,一方面提出原始性创新能力薄弱,基础研究投入严重不足,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强基础科学研究,要高校剥离校办产业;另一方面,又要求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其科研人员提高成果转化率。两种思路混合在一起,常常使高校和科研院所无所适从。
从“科技成果转化”转向“企业引领技术创新”
既然“两张皮”的性质已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政策思路也应该随之改变。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研发支出已经占了全社会研发支出的76%以上。另一方面,高校和科研院所则越来越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承担政府科技项目,能直接转化的技术成果比重不断降低。因此,不能再用改革开放初期以科研单位改革为主动力和主视角的“科技成果转化”思路,来解决新形势下如何促进创新驱动发展的问题,主要动力应转向企业,充分发挥企业引领技术创新的作用。对“科学与经济两张皮”要认识到其存在的合理性,不必急于在短期内解决,应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重点关注基础研究以及共性技术研究。对确实有潜在商业化前景的基础研究成果,可以由专业化的服务机构根据企业需求进行筛选、转移和转化。具体政策建议如下:
第一,放活企业,使之真正成为引领技术创新的主体。要简政放权,通过适度削减产业化和应用研究项目资金预算,减少政府对企业创新决策的干预和扰动,使企业在创新活动决策中成为真正的主体;节省下来的财政资金可以用来为创新型企业减税,尤其是要全面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抵免所得税政策。同时,对确实适合企业承担的资助项目,其经费管理制度应区别于事业单位,要根据企业研究开发支出的实际情况,给予企业更大的自。
[关键词]关键共性技术;二次螺旋分析;共词分析
[DOI]10.13939/ki.zgsc.2016.31.273
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在整个技术创新链条中处于基础性地位,是跨产业部门的关键技术,能够为多项其他技术的进步、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众多用户所使用,规模效用明显。[1]
1关键共性技术辨识系统的构建
由关键共性技术的内在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展开的逻辑顺序,可以把关键共性技术系统过程概括为3个阶段。
1.1数据准备确定数据源
Derwent Innovations Index(DII)是美国科学情报所(ISI)最新推出的基于因特网环境的数据库产品,该数据库将Derwent World Patents Index(DWPI,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与Patents Citation Index(PCI,专利引文索引)加以整合,它收录来自40多个专利机构授权的1000多万基本发明、3000多万个专利,数据每周更新并已回溯至1963年,为研究人员提供了世界范围内的化学、电子与电气以及工程技术领域内综合全面的发明信息,是最为全面的国际专利信息数据库。符合数据源筛选原则,因此确定数据源为德温特世界专利索引数据库。
1.2数据获取
1.2.1特征词的识别
抽取文本特征集的目的是通过将文本特征项(关键词、标引词等)的量化,将它们从一个无结构的原始文本转化为结构化的计算机可以识别处理的信息。通过对文献的回顾可以发现,抽取的文本特征项类型经历了从单纯选用标引词扩展到全文中的自由词汇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选择标引词作为文本特征集时,词汇的使用很规范,也较能反映文献的主题,一直是共现分析操作过程中首选的分析单元。选择自由词作为文本特征集时,需要选择自由词的抽取位置,从标题和摘要中抽取词汇作为文本特征集时能够直接从作者对文章的认识角度理解文本内容,提高对文本内容把握的准确性。从全文中抽词的最大优点是能够保留出现频率不高但非常重要的词汇,同时避免了更新词表、标引文献等不小的工作量。但由于涉及文本切分词等处理,实现的复杂度较高。
总结起来,抽取文本特征集时必须做出两重选择,从何处抽取(可以选择标题、关键词、摘要、全文)和抽取哪种类型的词。本研究对特征词的识别包括标引词汇和自由词汇。
1.2.2特征词的抽取
从关键词、标题、摘要、全文中抽取,抽取词汇的质量依次增高,操作的复杂程度也逐个增强。抽取标引词时,用词规范、词汇间概念关系清晰,但存在可能出现标引偏差和丢失新兴词汇的缺陷。抽取自由词汇时则与上述情况正好相反,该抽取方法能够科学地反映文本内容、跟踪新兴词汇的出现,但词汇的“一词多义”和“一义多词”现象导致数据预处理困难,自由词汇间复杂的语义关系影响分析结果的可解释性。所以应该根据分析目标的不同做出合理选择。可见,词汇抽取结果的有效性和实现的便捷性始终是相互矛盾的,它们互相制约,实际操作中必须找到两者的平衡点,以便利用最简便的方法取得最科学的结果。
综上分析,本文特征词的识别是根据具体的科技跟踪需要,从下载的文本集合中利用我们开发的分词软件自动抽取“标引词”和“自由词”作为反映文献内容的特征值,具体包括“标题”“关键词”“标引词”“作者信息”“引文”等。
1.2.3特征词的选择
词是文献中承载学术概念的最小单位。词频的波动与社会现象、情报现象之间具有内在的关系,一定的社会现象和情报现象必然引起相应的词频波动现象。[2]因此,通过统计关键词、主题词、篇名词等核心词汇在某一类学术文献中所出现的频次,可以判别该学术领域的研究热点、知识结构和发展趋势。
本研究特征词的选择,就是对数据库中的文件进行词频统计分析,形成词频统计文件。借助分词软件将论文标题中使用的单词按照出现的频次由高到低进行降序排列,然后将一些不完整的单词及没有特殊意义的单词从词频列表中删除,同时删除掉那些在科学研究中被普遍应用的、没有代表性的单词,如研究(study)、分析(analysis)等。[3]
当选择确定的特征词后,利用我们开发的数据分类软件,根据特征词将下载数据中包含特征词的数据段落归类,归类后的数据段落作为一个完整的数据集合,可供Citespace软件进行共词聚类分析。
2共词分析
从“技术方法”上看,国内外本阶段共词分析研究注重方法的系统化,将研究对象纳入时空坐标,提高了其应用结果同实际情况的拟合度和置信度,为拓展共词分析的应用范围奠定了基础。同时,运用该阶段方法体系所揭示的信息和对象之间的关联已向深层扩展,初步解决了某些利用相关文献挖掘内隐知识的问题。
从“应用领域”上看,基于共词分析的研究成果可以归纳为:揭示特定科技领域内的研究主题、主题的层级及其关系以及由研究主题所映射的具体研究方向之间的关系,区分科学子领域,确定学科结构;揭示研究主题接近所属领域热点问题的程度;考察特定领域内科学研究主题的变迁和可视化结果;从内联和外联的角度揭示特定领域内研究主题之间以及研究主题同其他主题之间的关系;通过科技环境分析,揭示科技主体的机会和威胁;揭示不同子领域的演化模式及其相互关系,勾画出研究主题的生命周期。[5]
建议聚类分析采用软件为由美国德雷赛尔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采用一种“突发词检测”算法来确定研究前沿中的概念,利用3个网络(“研究前沿术语的共现”“知识基础文章的同被引”和“研究前沿术语引用知识基础文章”)随着时间演变的情况来寻找研究热点及趋势,并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出来。
3结论
本研究依据德温特数据库的分类,并开发了分词系统及数据分类系统,结合陈超美开发的Citespace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二次螺旋分析:利用分词软件进行特征词的识别及抽取,特征词的选择,利用数据分类系统,以特征词为依据进行数据的文本分类,利用Citespace软件对分类后的文本进行共词聚类分析,对得到的共词进行二次文本分析及共词聚类分析。经验证,该研究方法的分析速度及准确度均较理想,可用于研究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领域。
参考文献:
[1]郭晓林.产业共性技术创新体系及共享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6.8:28.
[2]邓珞华.词频分析[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7(1):46.
[3]郭卫东.技术预见理论方法及关键技术创新模式研究[D].北京:北京邮电大学,2007(6):64.
由于共性技术概念具有多样性和很强的政策性,因此本报告将从各国给定的定义和各国政策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共性技术的概念。此外,为了能给出一个较准确全面的定义,还要分析共性技术的特征。
(一)不同国家给出的定义
国际上从不同角度出发对共性技术给出了多种定义。常见的是分别从共性技术研究所处的研发阶段、影响范围(外部性)和涵盖范围三个方面进行界定。
1.从研发阶段出发的定义
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由Tassey给出的共性技术研究的概念。Tassey认为,共性技术研究是技术研究开发的第一个阶段,这一阶段的目标是证明有潜在市场应用价值的一种产品或过程的概念,从而能在进入后续的应用性更强的研发前降低大量的技术风险。共性技术研究阶段的任务是概念证明,该阶段始于基础研究成果,止于实验室原型。
Tassey定义的共性技术研究是在实验室中对基础研究成果进行概念证明,并通常以实验室原型为最终成果表现形式。Tassey认为这一阶段存在严重的市场失灵,需要政府的介入。而在技术概念已得到实验室证明后,技术上的不确定性就被降低到足以吸引私人部门进行后续开发的程度,这一任务就可以交由市场完成了(GregoryTassey:TechnologyInfrastructureandCompetitivePosition.)。
有两个例子可以说明Tassey定义的共性技术。一个是运用固态物理学原理(属基础科学)证明集成电路执行记忆功能的技术概念。共性技术研究与后续研发的区别在于:共性技术研究是证明以硅为基础的化合物具有充当电子开关的功能,从而为后续的晶体管开发和商业应用提供共性基础。另一个例子是生物技术方面的共性技术研究,如重组DNA和蛋白质合成技术,导致了大量的新药物、化学、农业等方面的应用R&D。
第二种是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的定义。NIST在先进技术计划(ATP)中将共性技术定义为:科学现象的一个概念、要素或进一步的观察,其具有被应用于广泛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潜力。一项共性技术需要后续的研究开发来实现商业应用(同上页注。)。
美国的“混合贸易与竞争法案”明确了ATP计划的共性技术支持计划的性质。该法案规定:ATP计划的目标是帮助美国企业创造和应用共性技术及其研究成果,使重大的新的科学发现和技术能迅速商业化,并提升制造技术。ATP计划通过补贴和合作协议的方式,加速各种竞争前共性技术的开发,以帮助美国企业提高其竞争地位,促进美国经济增长。
2.从影响范围出发的定义
日本使用了一套标准来判断一项技术是否处于研究开发的共性阶段(genericphrase)。该技术必须具有:(1)产业化前景;(2)高技术风险;(3)大量潜在的市场应用;(4)大的预期经济影响(GregoryTassey:TechnologyInfrastructureandCompetitivePosition.)。
虽然我国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共性技术概念,但国内现有的定义也多是由影响范围出发的。如,一种较普遍的看法是: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广泛采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一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企业产生深刻影响的一类技术(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供给体系研究。)。还有一种定义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官方的观点,即:共性技术是对整个行业或产业技术水平、产业质量和生产效率都会发挥迅速的带动作用,具有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类技术(徐冠华于1999年12月16日在“全国CAD,CIMS应用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3.对共性技术范围的界定
对共性技术的涵盖范围,国际上尚未形成统一认识。核心问题是对某些也表现出“共性”特征的技术,是否应包括在共性技术之列。特别是测试和测量等产业技术发展所必需的,但又存在严重市场失灵的技术。
Tassey将测量和测试等技术称为基础技术,与共性技术定义区别开来。他认为这些基础技术通常是产业标准的基础,如果广泛应用有很好的经济价值。但由于基础技术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所以也往往导致民间研发投资不足。
与此相反,日本产业技术研究院(AIST)则将共性技术定义为:在标准化、测量和标准化技术方面的基础性研究(日本产业技术研究院(AIST):)。在后文分析中可见,日本产业技术研究院实际上具有与美国NIST相类似的职能,其部分任务(NIST几乎是全部任务)是从事测试测量和标准化技术研究。
实际上,Tassey也承认,由于测量测试等技术具备着很多共性技术特征,所以与“共性技术”的区分界限变得越来越模糊,在很多情况下两者交织在一起。鉴于政府在所谓“基础技术”研发中发挥了与共性技术相同或相似的作用,本报告对两者不作严格区分,将测量测试等技术纳入共性技术范围之中。
(二)各国在实践中界定的共性技术
从美、日,欧等国的政策实践看,政府资助的共性技术研究具有以下特点:1.共性技术的内涵受一个国家经济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
首先,不同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国家对共性技术内涵的认定有所不同。科技和经济实力越强的国家,共性技术研究的市场失灵越发生在应用研究的早期阶段,政府对共性技术的认定就越倾向于技术研发的早期,离商业化开发也越远,技术的原始创新性越强。反之,政府对共性技术的认定就越向后,越靠近商业开发这一端,技术的创新性就越低。如,美国就倾向于把共性技术研究定位于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阶段,而韩国则把共性技术研究放在应用研究甚至更靠后的层次上。
其次,一国在不同的经济和科技发展阶段,共性技术的实际内涵也不一样。日本就是一例。20世纪80年代以前,日本以技术引进和模仿为主,企业经济和技术实力较弱,共性技术的市场失灵主要发生在试验发展阶段。因此,国家实施的是技术追赶战略,政府资助的共性技术研究多处于试验发展阶段,而且多是单一行业应用。80年代以后,日本的科学技术已达到较高水平,企业也有了更强的研发能力,共性技术失灵开始集中体现在和美国一样的应用研究早期阶段,日本政府的共性技术资助行为与美国越来越相似,不仅资助的研究阶段前移至应用研究早期,而且资助重点也转向多行业应用,共性技术的创新性也相应提高。
2.高技术领域的共性技术研究受到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的特殊重视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技术是政府支持的主要共性技术领域。如,美国先进技术计划(ATP)支持的共性技术多集中在化学与生命科学,信息技术与电子学两大领域。3.强调能够产业化,且有重大商业回报
强调共性技术的市场导向是美、日、欧等国政府的共同标准。美国ATP计划声称资助所有技术领域中的高风险高回报的技术。日本在资助项目选择标准中也强调了技术不仅要具有产业化前景,而且要有大的预期经济影响。
但政府并不一定要求资助项目在短期内就能够实现产业化和商业回报,这取决于项目所处的研发阶段。以美国ATP计划为例,ATP资助的项目从完成研究到进入商业化阶段一般需要5至7年,有62%的项目至少在完成2年后才计划商业化,这符合ATP计划激励长远的、高风险项目研究开发的宗旨。
4.应用面广是政府资助共性技术的一项重要标准
美国ATP计划要求,申请资助的技术要具有能被应用于广泛的产品和生产过程的潜力;日本政府要求申请技术有大量潜在的市场应用。但应用面“广”到什么程度,是在一个行业还是可以多行业应用,各国并没有规定。
但总的来看,发达国家更重视能在多产业中应用的共性技术,而发展中国家更多强调的是行业内共性技术。可见,对发展中国家来说,更紧要和现实的任务是重点行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突破,以带动整个产业的升级。
(三)共性技术的主要特征
共性技术有三个主要特征:
首先,共性技术有很强的外部性,因此导致较严重的市场失灵。共性技术具有相当广泛的用途,可以在一个行业甚至多个行业得到应用。正因如此,单个公司不愿意或很少投资于共性技术研究。如果完全依靠市场机制,会导致共性技术研究的投入严重不足。
其次,共性技术研究处于竞争前(pre-competitive)阶段。从研发阶段看,共性技术研究跨越了应用研究和竞争前的试验发展两个阶段。企业都要在共性技术这个“平台”上进行后续的商业开发,最终形成企业专有的产品和工艺。
最后,共性技术研究往往要求研究者拥有多学科的研究能力,而这常常是单个企业或研究组织所不具备的。
正是由于共性技术具有用途广泛、可通过后续研发产生可观的增加值、且单个企业不具有多学科研究能力的特点,从而为企业进行合作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政府可以利用共性技术研究的“竞争前”特点,积极鼓励和促成企业间、企业与科研机构,企业与高校进行研究合作。同时,共性技术的这些特点也决定了其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技术的资助方式和组织形式。
二、适于我国的共性技术定义
从各国实践经验可以看出,支持共性技术研究作为一种政策工具,最重要的是抓住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大、影响面广的特点,从本国国情出发,在不违反国际规则的前提下,支持本国产业进行共性技术研究,为提升国内产业竞争力奠定技术基础。
因此,本报告认为:共性技术是一种能够在一个或多个行业中得以广泛应用的,处于竞争前阶段的技术。共性技术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共性技术研究成果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生产或产品的需要进行后续的商业化研究开发,形成企业间相互竞争的技术或产品。根据对国民经济的重要程度和外部性大小,可以将共性技术划分为关键共性技术、一般共性技术和基础性共性技术。
关键共性技术是对整个国民经济有重大影响的技术,这类技术影响面最广,经济和社会效益最明显。基础性共性技术是指测量测试和标准等技术,这类技术为产业技术进步提供必需的基础性技术手段。此外的共性技术被称为一般共性技术。政府对这三种共性技术应采取不同的支持方式。
三、共性技术与其他技术名词的区别与关系
在国内外讨论中,共性技术还经常与关键技术、竞争前技术、应用研究等概念相混淆。实际上,共性技术与这些概念有着本质不同。
共性技术研究不同于应用研究,也不等于试验发展。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是从研究开发阶段的角度,对技术创新过程的划分。而界定共性技术研究不仅要从研发阶段的角度,还要考虑到技术本身是否具有共性特征。不能在一个行业或多个行业得到普遍应用的应用研究或试验发展就不是共性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既可能处于应用研究阶段,也可能处于试验发展阶段,这取决于技术本身的特性和政府根据本国实际情况而作出的界定。
共性技术是竞争前研究开发活动,但两者也不等同。所谓“竞争前”是在以阶段划分研发过程的基础上,再加上“竞争前”这一限定条件。如果不具备共性特征,竞争前研发活动同样不是共性技术研究。共性技术研究则一定是处于竞争前的,具体处于竞争前的哪个阶段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共性技术也不等同于关键技术。所谓关键技术是从一项技术对某企业、产业或国家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程度进行的定义。关键技术可能会具有共性特征,这要视具体的技术和产业特点确定,具有共性特征的关键技术是共性技术。而共性技术并不完全是从重要性角度进行界定的,这是与关键技术的本质不同。如果按重要程度划分,共性技术可分为关键共性技术,一般共性技术和基础性共性技术。因此,共性技术并不一定是关键技术。
内容摘要:共性技术概念有很强的政策性,其内涵受到一个国家经济和技术发展水平的影响。常见的定义是从共性技术研究所处的研发阶段、影响范围和涵盖范围三个方面进行。共性技术的特征决定了共性技术具有不同于一般产业技术的资助方式和组织形式。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竞争前技术和应用研究等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
关键词:共性技术内涵评判标准
内容摘要:重大技术变革给企业的发展带来巨大挑战,企业需要做出相应战略调整才能适应新的发展形势。本文在破坏性创新和技术生命周期的相关理论基础上,从行业发展层面构建出企业战略转型时机模型,企业在技术发展与应用过程中,应当根据自身资源优势和特点选择合适的战略转型时机。
关键词:破坏性技术变革 战略转型时机
研究背景和理论基础
随着社会在技术创新上投入不断增加,各个行业的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技术变革频繁的环境下企业的生存面临更大挑战。行业技术范式变化会导致整个市场结构发生变动,甚至可能是整个行业的“洗牌”,已有研究表明众多在位主导企业面对此种情况往往错失发展良机。在对这种现象的研究中,破坏性创新理论最具有创造性和影响力,该理论创始人Clayton Christensen通过对磁盘驱动业、挖掘机制造业、钢铁制造业、计算机和打印机工业、胰岛素工业和电气汽车工业等十几个产业分析研究,认为破坏性技术是导致主导企业失败的主要因素,其研究着重预测和识别破坏性技术的问题,对企业如何应对破坏性技术变革问题,从新建独立组织或部门发展新技术有所研究。其后研究者针对破坏性技术变革从多个角度进行了大量研究,如从技术战略角度(赵振元、银路、成红,2004;薛红志,张玉利,2007;)、市场战略角度(Thomond等,2003;吕荣胜、拓晓瑞,2008)、组织结构战略角度(Tushman、O'Reilly,1996;张洪石、陈劲,2005;耿剑锋、杜龙政、王宇,2008)等等。现有文献对技术变革下的企业战略转型的时机问题关注较少,最早关于战略转型时机的研究是Cooper,Schendel(1976),他比较了多个行业中企业在技术威胁下在不同时期进入新领域的绩效表现差异;Schmidt和Druehl(2008)在研究破坏性技术什么时候具有破坏性的问题时,涉及到企业战略时机判断问题,却没有提出具体解决方案;薛宏志和张玉利(2007)则研究了企业应分阶段进行技术投资激励、提升技术能力和发展互补性资产,逐渐将技术商业化以适应技术变革。姜黎辉等(2009)的研究则根据技术和产品的扩散速度判断企业何时发展新技术。
对破坏性技术的管理需要从公司战略层面考虑(徐河军,2003),需要对企业经营模式从组织形式和结构上进行根本性的调整变革。战略转型必须是企业的业务发展重心、经营模式和组织结构上的战略性调整。企业战略转型时机将选择决定转型的成败,转型过早可能面临高昂的研发支出、未形成的供应和分销渠道、未成熟的配套技术和产品及顾客需求的不确定性;转型较晚,则市场可能已经形成主导设计、市场发展空间小,企业转型成本非常大等问题。企业战略转型是充满风险和变数的,转型过程中随时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阻力,企业选择战略时机根本上是寻找转型成本最低、阻力最小的机会。企业必须选择合理的战略转型时机,充分运用内外部资源协调发展已有业务和新兴业务,实现企业组织形态和业务结构平稳过渡。
战略转型时机的判断
破坏性技术变革发生后,企业围绕技术标准和主导设计进行竞争,产品相关技术进步速度加快。技术产品化阶段,由于技术不成熟、产品设计存在缺陷,破坏性新产品并不一定受到市场追捧,但是先行动者的品牌优势和市场反馈信息能够给企业形成竞争优势,且旧技术产品的互补产品需求发生变动可能加速或者延迟对新技术产品的需求,市场是牵引企业发展的因素。企业需要对这两方面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以选择适合企业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
柳卸林(2000)认为不连续技术条件下,企业面临最大的挑战是将新兴技术和新兴市场联系起来,因为这是一个双重共同演化的过程,技术改变市场,市场又推动技术。一项技术受其自然极限的限制,技术性能随着投入的增加会最终趋于稳定,而新技术会在性能方面超过现有技术的极限。但这并不意味着现有技术一定会立即被新技术所取代,新旧技术的更替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
(一)技术信号
熊彼特认为,技术创新会使创新者获得垄断利润,这种垄断利润会吸引许多企业纷纷采用新技术,随着采用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增加,垄断利润会逐渐减少,而一旦采用新技术的增值效应趋于零,社会经济活动会逐渐进入一种均衡状态。
破坏性技术变革初期,企业进行行业技术标准的竞争,与破坏性技术配套的技术发展很慢,技术进步速度也相对缓慢,如图1中的T0到T1,这一阶段进入的企业能够获得技术的原始积累,如果能够在技术标准竞争中取得领先地位,那么随后的发展中企业就具有技术优势。行业技术标准形成后,技术通过以下几种渠道迅速扩散:研发人员在不同企业之间的流动、竞争对手的逆向工程方式、各企业研发人员的非正式交流网络、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生产和信息沟通、学术文章和专利公布等。技术进入快速上升通道,即图中T1到T2阶段,企业大多进行产品研发与创新以及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为新产品的市场推广创造有利条件。相对技术而言,市场的变化相对滞后,而企业战略转型则必须在市场变化之前,战略转型时机应当与技术发展阶段相对应。T1至T2阶段,企业必须拥有适合新技术发展的相应配套资源,而越早进入则越能获得更多产品创新和市场的积累,所以从技术角度看,企业最合适的转型时机是T1之后的阶段。
(二)市场信号
市场环境的变化通过两种方式推进战略转型过程,一是企业自身不能适应市场需求,从而导致绩效不好,因此企业会积极调整战略;二是市场结构发生变化,导致企业同环境不适应,从而促使企业进行战略转型。随着行业技术进入门槛相对降低,大批投资者进入新兴领域,市场竞争水平加剧。市场上产品竞争加剧会不断提高产品的性能和质量,逐渐超越原有产品的性能,甚至从价格上打败旧产品。破坏性技术产品对旧产品的替代性增强,如果企业仍在原有轨道上发展就将面临生存危机,市场变革迫使企业进行被动转型。当市场转型完成,企业再试图进入新技术领域将面临种种困难。同时,由于市场对技术反应相对滞后,而企业战略始终需要先市场而动,所以从市场角度看,企业应当在T2之前实施战略转型。
对影响企业战略转型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企业最合适的战略转型阶段位于T1-T2阶段。但是各行业发展特点和市场格局不同,企业还需要根据自身条件进一步确定最适合企业的转型时机,这时就需要对转型前后企业发展策略模式,选择最优的转型时机。
战略转型时机阶段性分析
出现破坏性技术变革的行业,发展都会经历以下三个阶段(见图2所示):技术积累期,行业内众多企业都会在技术方面进行准备或者做好发展预期;当技术成熟到一定阶段能够实现商业化后,企业就有利可图,企业会有足够动力进行战略转型,遂进入适合转型的战略转型阶段,这时企业需要根据企业在技术和市场方面的特点,综合考虑内外因素,进行优劣势分析,进一步确定在战略转型期的具体时机;之后进入市场转型期,市场上大量企业的竞争使得市场产品质量和性能迅速提升,市场发生巨大改变。
(一)技术积累期
这段期间主要是技术方面的投资,是技术范式、行业标准竞争的关键阶段,在技术进步进入加速区域前端T1前,行业竞争者数量相对少,更加容易获得技术上的积累。技术能力强、资源丰富则应当率先进入,获得技术上的领先。企业在技术上的研发并不代表应当进行战略转型,而是应当等到技术成熟至可商业化并有利可图时才对企业进行重大调整。破坏性技术伴随着大量不确定性因素,企业战略决策是一个动态适应的过程,企业的技术发展战略确定,应加大技术跟踪与评估力度,把技术环境扫描看作是一个连续过程,这样才能使企业根据据破坏性技术的发展方向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进行动态再分配。
(二)战略转型期
前文分析总结出的合适企业进行战略转型的阶段,此时技术研究与发展工作的重要性大幅提高。企业根据自身技术特点和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便可在这方面进行大量投资,投资风险技术积累期小很多。同时,有众多的企业进入新技术领域,市场初步成型,企业必须在这阶段进行结构性调整,以促进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并争取率先掌握市场脉搏形成主导设计,才能够获得市场认可。技术上存在劣势但互补性资产(生产设备、渠道网络、品牌等)优势明显的企业,可以相对延迟进入,通过发挥互补性资产优势与其他技术性企业合作或收购类似企业弥补技术缺陷。
(三)市场转型时期
该时期产品技术已经成熟并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这时显著的表现就是其他配套资源(如与新兴技术产品相对应的互补性产品的发展)开始进入一个高速增长的时期,新旧产品在市场上发生根本性的替代。企业在这一时期进行战略性调整则显得反应过于迟缓,即使具备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获得同等程度的竞争优势却要比先进入者付出更多代价。市场转型期也是产品生命周期的成熟阶段,企业应当把发展重点放在提高经营效率与降低制造成本和提升服务质量方面,这一阶段强调组织的稳定性、各职能部门间协调性。市场转型期的绩效取决于战略转型期的成败,只有两个阶段的战略思路清晰、发展方向明确,才能够在新技术产品成熟阶段获得市场认可。
结论
企业战略转型的最佳时机是核心技术研发成熟到主导产品设计成熟这一时间段,由于这一阶段市场处于上升初期,企业转型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企业在技术、产品和市场上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确定企业战略转型具体时机,则要根据企业自身实力评价在技术和市场两个方面的优劣势。如果技术实力雄厚就可以在靠近技术积累期一端寻找时机,进行技术基础的构筑,如果企业在市场营销资源方面更有优势,可以通过购买技术等形式弥补技术不足。
在技术积累阶段,企业应当根据资源情况选择符合企业战略规划的技术成长路径,自主研发或合作等形式投入新技术研发,或在后期通过技术购买、并购等形式提升企业新技术范式下的技术实力。战略转型阶段,基础性技术发展成熟,企业应当主动调整战略发展方向,构建适合新技术发展的组织结构和资源使用平台,积极进行产品和技术研发并通过市场反馈不断对产品进行改进提升竞争力,在市场转型阶段,将市场作为战略重心,把握市场发展脉络,寻找并开拓适合企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参考文献:
1.Christensen Clayton. The Innovator′S Dilemma: When New Technology Cause Great firms To Fail [M].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1998
2.Cooper A, Schendel D. Strategic Response to Technological Threat [J]. Business Horizons February (1976)
3.薛红志,张玉利.主导企业适应突破性技术变革的整合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07(3)
4.陈继祥,王敏.破坏性创新理论最新研究综述[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11)
技术创新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不竭动力。大力推进技术创新,是**全省工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战略措施。
**是技术创新取得重大成就的重要时期。全省深入贯彻"科教兴省"战略,积极实施国家经贸委《技术创新工程》和《浙江省**工业交通技术发展纲要》,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有力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主要表现:一是关键技术攻关有突破,产品技术含量稳步提高。围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突破工业生产中的35项关键技术,实施了国家和省重点技术创新项目计划、国家重大装备国产化创新项目计划,一批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末的水平。开发成功国家级新产品303项和省级新产品6744项,**年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1.41%。二是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加快,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断提高。建立了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12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产学研联合开发产生丰硕成果,县(市)及企业技术创新试点取得新的经验。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政府引导和社会各方参与的技术创新体系。三是技术创新机制逐步完善,企业创新动力明显增强。探索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的技术创新机制,初步实现了技术创新由政府推动向企业自主创新转变,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四是促进了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了企业竞争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运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一大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到**年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17.5%,比**年提高了近5个百分点。
五年来的技术创新实践充分表明:注重企业技术创新与工业结构调整相结合,是促进技术创新自身发展的战略要点;坚持产学研合作创新为主与企业自主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相结合,是促进技术创新的基本路子;加强技术创新与企业改革改组相结合,是建立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技术创新机制的重要保证;抓好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是构筑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的关键环节;突出重点,点面结合,整体推进,是促进技术创新的有效方法。
当前技术创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技术创新的观念和方式不尽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技术创新资源的市场配置能力还不强,技术创新投入还不足;不少企业缺乏技术创新能力,技术创新体系与运行机制不完善;政府对技术创新的指导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
**时期是浙江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时期,也是技术创新的大推进时期。技术创新面临新的世界科技和经济发展环境,机遇和挑战并存。一是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技术创新压力加大。产品和技术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研究开发的成本越来越高,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的步伐越来越快,技术创新水平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竞争力的关键。二是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亟待提高。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开放型经济发展和技术竞争、产业竞争进入一个新阶段。大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大力开发和推广运用有助于形成竞争优势的关键技术,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是企业在更高层次和更深程度上参与国际分工、提高国际竞争力的迫切需要。三是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区域经济综合实力竞争全面展开。沿海发达省市为争夺新一轮竞争的制高点,普遍加大技术创新和工业结构调整力度。积极应对挑战,在原来的体制优势和先发优势的基础上构建新的技术优势和产业优势,是进入新时期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技术创新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与原则
技术创新的指导思想是:突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深入贯彻"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方针,以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健全技术创新机制,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化,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和升级,推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全面提高全省经济整体素质。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技术创新工作把握好以下原则:
--坚持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浙江体制创新的优势,充分发挥广大企业的创新活力,推进技术创新。以体制改革开道,进一步集聚国内外技术创新资源,加快建立技术创新的新机制,不断获取技术创新成果,形成技术创新的集成优势。
--坚持重点突破与整体推进相结合的原则。在全面推动企业技术创新、提高企业总体技术水平的基础上,重点选择一批应用面广、产业关联度大、作用力强的共性技术和高新技术,特别是对传统产业升级具有战略性、关键性、基础性的共性技术,集中科技资源,重点攻关突破。
--坚持跨越发展与有序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既遵循技术发展和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稳步推动由低而高的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又按照发挥后发优势的要求,力争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重点在具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技术领域,瞄准世界先进技术发展前沿,集中力量组织技术攻关,推广运用高新技术,实现技术发展大跨越,加快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步伐。
--坚持政府引导与全社会推动相结合的原则。进一步完善产学研联合开发体系和运行机制,提高技术创新的整体能力。充分发挥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作用,改进和加强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不断完善区域技术创新体系,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
(二)主要目标
--基本建立适应市场经济需要、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技术创新的投入机制、运行机制、激励机制,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到**年,全省技术进步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0%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企业工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5%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18%;工业新产品产值率达到15%。
--到**年,50%的主要传统工业生产技术达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国际先进水平,10%达到同期国际先进水平,80%达到同期国内先进水平;重点传统产业和骨干企业的主要技术装备达到20世纪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传统产业的劳动生产率年均提高15%。
二、主要行业技术创新重点及关键技术
(一)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以数字通信设备、接入网设备为重点的网络及通信技术产品;开发以软件、信息系统为主的计算机软硬件产品;开发以光有源与光无源器件、光通信设备为主的光电子、光通信产品;开发以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音视频产品为主的信息家电产品;开发以集成电路、片式元器件为主的微电子产品;开发以高档磁性材料、单晶硅材料、光纤预制棒、压电材料、声表材料等功能材料为重点的新型信息材料。
关键技术:应用软件技术;微电子及光电子技术;数字、网络及通信技术。
(二)机械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发展高档豪华大客车、专用车和大排量摩托车及新型发动机,开发为轿车、微型车、重型车配套的关键零部件及大型汽车模具;开发城市污水处理成套设备,工业废水处理成套设备,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及综合利用成套设备,大型空分成套设备,发电与输变电成套设备,冷热源与通风成套设备以及新型纺织成套装备,制药化工用成套设备,高档印刷、包装成套设备;开发工厂化农业成套设备;开发以设计智能化、加工过程柔性化和整体管理集成化为特征的智能集成制造系统;开发加工中心、数控机床及专用成套加工设备;开发高精度轴承、高温高压特种泵阀、智能低压电器等机械基础件;发展出口特种船舶。
关键技术:光机电一体化技术;优化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激光加工及先进热加工技术。
(三)化学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氟化工材料,有机硅材料,新型工程塑料和密封材料;开发高效低毒、安全的化学和生物农药新品种以及农药新剂型;开发高效催化剂,各类新型助剂,高档颜料、染料、涂料和农药、医药中间体;开发生物化学品、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电子化学品、造纸化学品、工业表面活性剂、信息材料等新领域精细化工产品。
关键技术:新型催化及合成技术;精密分离提纯技术;生物化工技术。
(四)医药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医治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老年病及抗感染的新药;开发生物工程药品;开发控释、缓释等新型制剂;实行中成药二次开发;开发新型医疗器械和医用材料。
关键技术:新型制剂及辅料技术;基因工程技术;中药提取纯化技术;新型医疗器械制造技术。
(五)纺织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功能性纤维、差别化纤维、复合型纤维、多种纤维混纺纱线及面料;开发大豆蛋白纤维技术;开发以土工合成材料、汽车用纺织品、高档粘合衬、高性能多功能过滤材料为重点的产业用纺织品;开发高保真、数字式喷射印花丝绸产品;开发高档真丝复合丝及面料。
关键技术:化纤仿真、天然纤维开发及织物后整理技术;多种纤维混纺交织复合印染技术;产业用织物和复合织物制造技术。
(六)轻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食品新产品和海洋生物食品;开发食品保鲜、保藏和增进食品风味的新型酶制剂;开发工业技术配套用纸、特种纸及高档纸板;开发新型的洗涤用品;开发节能高效电光源产品和高性能电池;开发智能化、节能型、环保型家用电器新产品,发展模糊控制技术、变频技术,开发家用电器中的各种传感器关键部件;开发具有防水、防油、防污功能的高档服装革,具有阻燃性、耐光性的汽车坐垫革等汽车工业用革,高档家具装饰用革;开发新型农用塑料、包装塑料、建筑塑料和工业及工程塑料制品。
关键技术:食品加工保鲜技术;以表面涂装为核心的表面处理技术;新型助剂的开发和应用技术。
(七)建材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特种水泥、商品混凝土外加剂;开发以混凝土砌块、高强度轻质墙板等为重点的新型墙体材料;开发以塑料管及配套管件、建筑涂料、防水材料、建筑用硅酮结构胶为重点的新型化学建材;开发以建筑卫生陶瓷及五金配件、竹木制品为重点的新型装饰装修材料;开发以玻璃纤维、高强度玻璃钢、特种陶瓷、特种玻璃为重点的无机非金属新材料。
关键技术:新型墙体材料和混凝土添加剂生产技术。
(八)冶金工业技术创新重点
开发电子引线框架铜带、水箱铜带、变压器用铜带、超长冷凝管、内螺纹高效节能管;开发低合金钢、合金钢和稀土材料、金属功能材料、新型耐火材料及硅材料;开发高纯金属和高精度金属箔;开发铜锌物料鼓风炉炼铜锌分离技术。
关键技术:炉外精炼技术。
(九)共性的关键技术
清洁生产及环保技术;纳米材料的应用技术;新型节能降耗及可再生资源利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
三、推进技术创的主要措施
(一)创新观念和工作方式,加强规划指导
切实把技术创新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以新的观念和新的方式推动技术创新工作。技术创新运行机制,从政府推动、政策扶持为主向政策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转变;技术创新管理,从常规管理向符合国际惯例转变;技术创新方式,从抓项目为主向抓项目和创新体系建设并举转变。在各级政府的领导下,经贸部门与各有关部门密切合作,协调动作,努力解决技术创新工作中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工作开展。根据当代科技发展的趋势,结合本行业、本地区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的实际,组织制定并实施技术创新规划,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措施有力、实效明显。
(二)突出重点,抓好专项
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和关系我省**产业发展的25项关键技术,集中力量抓好一批国家级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和6个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滚动计划(即新材料专项,产学研联合专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创新专项,工业信息化专项,先进适用技术专项,工业可持续发展专项等)。实施6个省级重点技术创新专项,在我省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行业和企业形成新的竞争优势,使这些领域的技术水平、产业化程度等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继续编制实施国家级重点新产品试产计划、省级重点高新技术产品试制试产计划,在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开发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产品。
(三)加大政策引导,完善投入机制
加大财政、税收、金融对技术创新的支持力度。对有利于产业优化升级的关键技术、共性技术推广应用的重点技术创新项目,政府在资金上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企业加快设备折旧,企业年综合折旧率可达12.5%,重点骨干企业综合折旧率经主管财税机关核准可加速30%,高新技术企业可达到25%,中试设备折旧可再加速30-50%。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投入机制,运用税收政策,鼓励企业增加技术创新投入。稳步提高企业研究开发费用占销售收入的比重,省"五个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可按销售收入的1%提取,高新技术企业可提取3%。拓宽融资渠道,逐步建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融资担保制度。引导社会资本投入技术创新,加快形成以社会资本为主体的风险投资体系。
(四)加快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增强创新能力
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中心的技术创新体系及运行机制。重点抓好国家级、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建设,**争取建立各具特色、运作有效的100家示范性企业技术中心,并在**已建立6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的基础上再发展一批。对已建立的企业技术中心实行动态管理,加强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加快推进重点产业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体系建设,以重点企业为依托,建立若干行业技术创新基地。**争取建立100个产学研示范联合体,探索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模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广泛参与、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产学研一体化运行机制。大力发展技术创新的各类中介机构和服务体系,建设100个面向行业和中小企业的技术服务中心。充分利用现有科技、教育、人才、产业基础和信息等优势,建立技术开发与推广服务、信息服务、融资服务、技术创新咨询服务、法律服务等服务功能强、辐射作用大的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创造条件,加快我省产品创新中心的建设。鼓励各类中介服务机构举办技术创新专题活动。
(五)扩大对外合作交流,优化科技资源配置
在技术创新各领域广泛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特别是加强区域性技术创新合作,加大与国内外技术创新机构的交流。重点选择若干领域加强和国际著名创新机构的合作,积极引进跨国公司来我省创办研究机构或创新中心。鼓励企业与跨国公司、国内外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合作建立各类技术开发中心;鼓励企业通过技术贸易与国外企业建立"动态联盟"等方式,开展国际技术创新合作;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发达国家建立研究开发中心,充分利用国外各类创新资源,提高技术创新的国际化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