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抽样调查的定义

抽样调查的定义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3 16:20:2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抽样调查的定义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抽样调查的定义

篇(1)

【关键词】 初中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课堂教学;教学设计

在我们的教学中,概念的学习是知识的切入点也是知识起点. 概念的学习是至关重要的. 如何把握概念的学习,对概念进行深入分析呢?下面我将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以及抽样调查等概念中来谈谈如何对概念进行深入剖析及以概念为基点的教学过程的设计方法.

一、举例对核心概念进行深入剖析

概念就像是获得知识的一个门槛,读懂了概念,就可以跨过这道门槛,才能继续进行学习,研究和探索. 概念的学习是教学中的重点,概念的理解直接影响后续的学习,如果马虎对待概念的学习,则很难学得通透.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们会遇到很多的概念,每个单元章节都会有,概念的剖析是影响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 下面我们举两个例子来谈谈剖析数学核心概念的一些思想方法.

1. 关于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有关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这节课,内容包括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其实在小学阶段,学生们就已经接触过有关平行四边形的知识了,因此,中学生对平行四边形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在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性质这部分内容中,主要涉及了三个问题,一是如何给一个概念下定义,小学阶段尽管已经学习过平行四边形的定义,但中学阶段的平行四边形的定义给了学生们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相比起小学阶段,这里更加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 二是强调了推理论证的必要性,而不是只是记住事物的表象或者概念. 三是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转化关系,小学学习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是由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来的,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有很大的联系.

这节课中所呈现的平行四边形已经摆脱了小学阶段所留下的感性认识,而是从平行四边形与一般的四边形相比较开始,通过比较对平行四边形的特殊性进行理性的认识,从而得出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这种定义的形式在这个章节中多次出现,这种定义的形式更利于学生们思维方法的形成.

这种下定义的方式可以有助于知识的梳理,在学生们学习了其他的一些特殊四边形之后,那么概念和定义就成了区分这些四边形的依据. 把握住了这些概念,才能把握住平行四边形与其他特殊四边形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这也有助于知识的整理、应用以及融会贯通.

在这节课的教学中,有些教师过于注重平行四边形性质的探究过程. 其实学生们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动手探究的过程已经没必要做重点再重复一次,而是要抓住学生们对性质的证明过程的理解和训练,证明过程的理解就是建立在概念的基础上的,这样不仅可以训练学生们的推理论证能力,还可以让学生们体会到这种重要的数学思想.

2. 关于抽样调查

在学习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时,包括有关普查和抽样调查的知识点,在这里对抽样调查的概念进行深入分析. 抽样调查是利用样本的数据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据特征,抽样调查体现了估计的科学性,抽样调查具有随机性,也就是每一次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结果与总体相应的值存在一定的误差,不同的抽样方法也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还有样本数量的多少也关系到误差的大小.

要理解好抽样调查,就必须把抽样调查和全面调查放到一起进行比较,通过比较来发现这两种数据收集方式的优点和缺点. 抽样调查往往适用于总体个体数量较大或者是无限个的情况,或者调查过程会造成较大的损耗及破坏性的情况. 但并不是说抽样调查有范围限定,这还要看解决问题的一些具体要求. 和全面调查相比较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说明某种调查方法更好,这两种方法之间其实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比较只是为了更好地理解.

二、有效落实概念和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

1. 关注学生们的认知起点

教学要根据学生们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知识掌握的状况进行设计,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斯贝尔说过,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 学生们对已经懂得的知识提不起兴趣,总想学一些更新鲜的内容. 而对于过难的内容又容易让学生产生压力和丧失信心. 教学的设计必须充分认识到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知识结构. 比如,在学习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时,学生对平行四边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基础,如果教师还是在课堂上进行探究猜想验证的话,就有些重复了,也没有这个必要. 初中阶段学习平行四边形在本质上是不同于小学阶段的,初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是论证,推理和演绎,还包括学习一些如何添加辅助线的方法.

又比如在学习抽样调查这节课中,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感受这种思想,也就是感受到抽样调查这种方法的必要性和科学性. 也就是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但要让学生们懂得使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更重要的还是感受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各自的不同特点以及抽样调查的科学合理性.

其实,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肯定也有过抽样调查的经验,对抽样调查的存在和它的科学性也是持认同态度的,对样本的选择方法以及样本的代表性这些问题也肯定有了一定的理解和领悟. 但这些经验都是通过自己在生活中总结和感悟出来的,多是偏于感性的认识,而没有经过理性的加工和整理,没有系统的认识. 所以,在面对某些问题的时候,学生们在解决问题的方法选择上可能会有些疑惑和不确定. 在这样的一种认识基础上,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们面对这种认知冲突,并获得新的正确的经验和认识,学生们也可以通过学习感受到数学的独特魅力. 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们的现有知识水平状况,在这个基础上进行有效的教学.

2. 让学生们自由思考

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们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习惯. 很多学生都觉得听老师讲很容易,自己做起来就很难,原因就是还不会独立进行思考和解决问题,有老师的提示就觉得很简单,一旦要自己独立完成的时候就一筹莫展了. 在教学的设计中一定要留给学生们足够的探究和思考空间,如果空间太小,那么学生们的能力将无法得到锻炼和提高,学生们的思维能力也得不到训练和发挥. 比如在做证明练习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们独立去完成,教师在最后进行完善和整理就可以了. 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们的思维发散,提高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

对于这一点,特别是那些和生活联系得非常紧密的知识,比如说抽样调查. 可以在课堂上设计一个简单一点的活动,让学生们亲身体验收养调查的过程,感受数据的生成过程以及活动的科学性. 初中阶段的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们知识,还要教会学生们一种思想,也就是一种归纳、总结的思想. 比如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的活动中,首先是收集好数据,数据收集好了之后,很多东西就出来了. 但在学习中和生活中,学生们都很少有机会亲自去收集数据,都是在给出的一组数据上进行统计. 只有让学生们在真实的情境中感受数学,才能让学生们彻底感悟到统计是怎么一回事. 如果淡化了收集数据这个环节,那么剩下的事情也不像统计了,更像是计算. 统计里面的概念只有通过实践活动才能让学生们获得进一步的理解和感悟.

4. 防止多媒体的负面作用

多媒体是近些年来用得相当广泛的一种教学辅助手段. 有些教师习惯了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快捷和便利,就几乎没有再使用过黑板和板书了. 多媒体教学只是辅助教学,课件也只不过是辅助教学的手段,多媒体的使用是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知识,如果过于依赖多媒体,那么多媒体教学还会带来一些负面作用,可能会限制学生们的思维,课堂也不够灵活等. 比如在几何证明的过程中,学生们可能会有其他不同的方法和证明过程,如果使用多媒体的话,事先设计好的内容可能就不太能适应一个灵活多变的课堂. 因此,教师在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多媒体的作用,正确地使用多媒体,这样才能提高教学的效果.

综上所述,概念的深入剖析是对知识的深入理解和掌握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对概念本身的掌握还是对相关知识的学习,概念的深入学习都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教师在进行相关的教学设计的时候,更应该要紧扣概念,从概念入手,把握好教学设计的几个要点,才能让学生们学懂学透,挖掘出概念中所蕴含的更深层次的知识并让学生们学会理解和运用知识 .

【参考文献】

[1]刘勇和.浅议初中数学的教学设计[J].信息教研周刊,2012(9).

[2]顾育兵.浅谈多媒体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2(6).

篇(2)

(一)失业定义中的“工作时间”定额太低

在我国的调查失业定义中,把在调查标准时间前一周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足1小时者均视为失业人口。而国外的情况是:美国规定为在调查周内工作不满15小时,法国规定不满20小时者即为失业,他们的工作时间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甚至达到一半。这样一来,我国的工作时间标准就显得偏低,而且现实生活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一周工作一小时,按照我国目前的工资水平,一个普通人显然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活。

(二)统计范围狭窄

我国目前对外公布的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它以户藉为依据、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是户口与就业等各种社会待遇挂钩的结果,其统计的范围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统计相比要小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我国的失业统计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进行劳动力抽样调查,而事实上,我国人口流动数量巨大,每年光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就有数千万,如果不对这部分人口进行失业统计,那么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政府不能知道流动人口的失业率,对其无法控制;而流动人口本身不能知道自己在本地区是否存在很高的失业率,不能对自己的工作流向有很好的了解,造成了盲流现象和社会的不安定。

第二,没有把乡村人口纳入失业率的统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

而在我国的从业人员中,乡村人口则占了70%以上的比重。

占人口总数及从业人员数如此大比重的乡村人口的失业情况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反映,可以说是失业统计的重大缺陷。而我国乡村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失业,只不过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隐蔽性强,因此长期以来没有被重视,本

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我国的失业统计就能忽视这一点。此外,我国拥有1.3亿左右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注:1996~2000年,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3508、13050、12537、12704、12820万人。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而且数量每年有所变动,这说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也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和失业问题。我国的失业统计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第三,抽样比率太低。我国在城镇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中,只抽取了2.5万人。以2000年城镇人口45594万人(已经剔除了不以户记的军人数250万)计算(注: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94、101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抽样比大约为1/18238,而美国的则为1/1600。可见这个比率太低了。

第四,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僵化。

我国的调查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与国际一致,但是登记失业年龄界限却很不合理,仅限定为男16~50岁,女16~45岁,上限连退休年龄都不到(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这一方面使得很多在劳动年龄内(一般是16~65岁)的人都没有包含进去,另一方面,很多超过退休年龄的人仍然具有劳动能力并且有工作要求,他们完全符合失业的定义,但是却没有被包含到失业人口中去。这必然使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和实际值偏离较大。

(三)指标设计不完整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反映“就业不足”和“隐性失业”现象。就业不足的统计定义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即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按此标准,我国就业不足人员是大量存在的,如单位的富余人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等等。就业不足从工作时间上讲是处于就业状态(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但是这种就业并不让人满意,人们仍然有寻找更多工作的意愿,因此失业统计中应该另设指标对此进行反应。

隐性失业的通俗解释是:形式上就业,实际上没有就业。经济学解释就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者负数的就业。这种情况在我国城乡非常普遍。当然,隐性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就业不足人员,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基本相同,只是隐性失业更为严重和隐蔽,因为他的劳动时间也许达到了就业的定义,但是他创造的边际利润却等于零或者为负。对这部分人的测定和统计,显然更为困难,但是完全不反映这个现象绝对是失业统计的不足之处。

第二,在失业指标设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我国的失业统计仅有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指标,然后是根据年龄、性别和失业原因等对失业进行的简单分析的表格,缺乏大量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其他数据,如按产业、地区、失业时间长短等划分的失业数据。本论文由

理提供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查,由此带来的就业和失业情况究竟如何,对政府制定政策有很大影响;我国地区间发展速度不同,失业水平也是不同的,但是缺少具体数据的支持,这也不利于当地政府进行调控和人们理性选择就业地区;分析失业时间的长短也能判断我国的经济周期等情况,反映了失业和就业的连贯性。但是失业统计体系却缺少这些数据,这使得它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了。

(四)操作性问题

第一,时效性不强。我国失业人口统计资料(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情况)是以年末最后一天的失业人员计算的,不能反映全年的失业情况,部分失去了政策依据的价值。试想,在年末一个失业一年的劳动者和一个失业一周的劳动者怎能同日而语?然而他们被等同的计入了失业人数。

目前主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失业率调查的频率是: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是每月调查五次,英国、法国、德国是每年调查一次(这三个国家的月度失业数据为登记数)。我国显然还存在差距。

第二,登记失业并不完善、严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本论文由

整理提供这样的标准有两个缺陷:一是失业、下岗人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登记,在统计时就难免被遗漏;二是导致了以“登记与否”为依据,而不是根据“劳动事实”来登记失业。例如:部分进行登记的人员可能仍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且工作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比如一小时),如零工、摊贩(事实上的就业者)等却被统计在失业者之中;有的登记失业人员在找到工作以后不去劳动部门消除登记。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二、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

(一)失业口径的界定

第一,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用“一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就业和失业界限,这个定额太低了,因此,建议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的1/3来定额,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5天工作制,因此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13或者14小时以内作为失业的标准之一。

第二,放宽年龄上限。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上限应该和国际一样,即65岁及以上者。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同时也具备这个能力。因此,对于其他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应该统计在内。

(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在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失业统计制度,同时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并注意官方与民间结合。在城镇全面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而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对完全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则采取推测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镇采取住户抽样制,加大抽样比率。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大,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1/1600的抽样比率。本论文由

理提供但是,1/18238的比率也显得太低,因此,可以考虑实行1/5000的抽样比率,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各地区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样本以达到在本地区也有代表性,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满意的统计结果。

在农村,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失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推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时也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而对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按照推算隐性失业的办法来进行推算或者估计。具体方法见本小节第3点。

另外,虽然我国的失业统计数据是由官方,但这并不排斥官方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譬如,对失业统计理论的研究、对失业调查项目的展开等等,都可以由政府采取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以常住失业人口统计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失业情况。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的目标前,失业统计最好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盲流现象和社会问题。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小区居住时间半年以上(或者居住不满半年,但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本论文由无忧

供而我国进行常住人口登记的调查小区范围是: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地区。以时间期限和地理范围为标准,可以抽取那些管理得比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流动人口的失业统计,以此来推算全部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在计算出常住人口失业率和流动人口失业率后,通过观察二者的高低(具体数字的高低各地区会有所不同),能对本地区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到位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注:公安部治安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实施,全国约有250个城市建成“百城联网工程”,约有6.5亿常住人口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我国的失业统计抽样调查体系将会更准确和完整。到那时,如果能实现不重复登记,那么各个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其权数为该地区的全部失业调查人口占全国失业调查人口的比重。

第三,对“隐性失业”做出补充统计。我国城镇和农村都存在“隐性失业”,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城镇主要是低效劳动,农村则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负数的劳动,因此,对他们的推算或者估计方法有所不同。

在估算城镇隐性失业人口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采用实际有效工时推算。例如,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如果有效工时是制度工时的80%~85%,那么隐性失业人数大约为对3191.1~4254.8万人。而有效工时占制度工时的比重,需要通过模型或者函数测算出来。

对于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者历史时期下,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农业隐性失业。二是抽样调查估算法,即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本论文由无忧论

提供作为这项调查的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曾用这一方法测算出1994年我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为1.1亿,隐性失业率为25%。三是各种模型推算法。笔者倾向于使用抽样调查估算法,因为这可以作为以后农村失业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的失业统计改革打好基础。

第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

第五,加大调查频率。我国对外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以年计的,这对现实的就业情况没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失业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在调查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更是要求时间上的及时性。但是我国疆土大、人口多,不可能实现一个月对外报告一次的频率。因此建议每季度报告一次,这样能对现实的就业进行比较好的

指导。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4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001,(2).

篇(3)

(一)失业定义中的“工作时间”定额太低

在我国的调查失业定义中,把在调查标准时间前一周内从事有收入的劳动时间不足1小时者均视为失业人口。而国外的情况是:美国规定为在调查周内工作不满15小时,法国规定不满20小时者即为失业,他们的工作时间均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甚至达到一半。这样一来,我国的工作时间标准就显得偏低,而且现实生活也证明了这一点。因为一周工作一小时,按照我国目前的工资水平,一个普通人显然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活。

(二)统计范围狭窄

我国目前对外公布的只有城镇登记失业统计,它以户藉为依据、是二元户籍管理制度的产物,是户口与就业等各种社会待遇挂钩的结果,其统计的范围与国际通行的失业统计相比要小很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不包括城镇非常住人口。我国的失业统计按常住人口登记的原则进行劳动力抽样调查,而事实上,我国人口流动数量巨大,每年光是从农村流向城市的农民工就有数千万,如果不对这部分人口进行失业统计,那么由此造成的后果是:政府不能知道流动人口的失业率,对其无法控制;而流动人口本身不能知道自己在本地区是否存在很高的失业率,不能对自己的工作流向有很好的了解,造成了盲流现象和社会的不安定。

第二,没有把乡村人口纳入失业率的统计。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0%以上,见表1。

而在我国的从业人员中,乡村人口则占了70%以上的比重,见表2。

占人口总数及从业人员数如此大比重的乡村人口的失业情况在我国却一直没有得到反映,可以说是失业统计的重大缺陷。而我国乡村确实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失业,只不过我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隐蔽性强,因此长期以来没有被重视,但这绝对不意味着我国的失业统计就能忽视这一点。此外,我国拥有1.3亿左右的乡镇企业从业人员(注:1996~2000年,我国乡镇企业从业人数分别为:13508、13050、12537、12704、12820万人。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而且数量每年有所变动,这说明,作为市场经济中的一分子,乡镇企业从业人员也面临着市场的考验和失业问题。我国的失业统计应该注意这些问题。

表1中国历年人口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

附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91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表2中国历年从业人数及其构成(单位:万人,%)

附图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所编《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107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

第三,抽样比率太低。我国在城镇劳动力住户抽样调查中,只抽取了2.5万人。以2000年城镇人口45594万人(已经剔除了不以户记的军人数250万)计算(注:参见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01》第94、101页,中国统计出版社出版。),抽样比大约为1/18238,而美国的则为1/1600。可见这个比率太低了。

第四,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僵化。我国的调查失业统计的年龄界限与国际一致,但是登记失业年龄界限却很不合理,仅限定为男16~50岁,女16~45岁,上限连退休年龄都不到(我国法定退休年龄是男60岁,女55岁),这一方面使得很多在劳动年龄内(一般是16~65岁)的人都没有包含进去,另一方面,很多超过退休年龄的人仍然具有劳动能力并且有工作要求,他们完全符合失业的定义,但是却没有被包含到失业人口中去。这必然使得城镇登记失业人数与失业率和实际值偏离较大。

(三)指标设计不完整

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反映“就业不足”和“隐性失业”现象。就业不足的统计定义是指非个人原因,在调查周内工作时间不到标准时间的一半(即20小时),并愿意从事更多工作的人员。按此标准,我国就业不足人员是大量存在的,如单位的富余人员。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等等。就业不足从工作时间上讲是处于就业状态(超过正常工作时间的1/3),但是这种就业并不让人满意,人们仍然有寻找更多工作的意愿,因此失业统计中应该另设指标对此进行反应。

隐性失业的通俗解释是:形式上就业,实际上没有就业。经济学解释就是边际劳动生产率为零或者负数的就业。这种情况在我国城乡非常普遍。当然,隐性失业人口中的绝大部分是就业不足人员,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基本相同,只是隐性失业更为严重和隐蔽,因为他的劳动时间也许达到了就业的定义,但是他创造的边际利润却等于零或者为负。对这部分人的测定和统计,显然更为困难,但是完全不反映这个现象绝对是失业统计的不足之处。

第二,在失业指标设计上,缺乏深度和广度。我国的失业统计仅有失业人数和失业率指标,然后是根据年龄、性别和失业原因等对失业进行的简单分析的表格,缺乏大量的具有深度和广度的其他数据,如按产业、地区、失业时间长短等划分的失业数据。我国正在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查,由此带来的就业和失业情况究竟如何,对政府制定政策有很大影响;我国地区间发展速度不同,失业水平也是不同的,但是缺少具体数据的支持,这也不利于当地政府进行调控和人们理性选择就业地区;分析失业时间的长短也能判断我国的经济周期等情况,反映了失业和就业的连贯性。但是失业统计体系却缺少这些数据,这使得它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了。

(四)操作性问题

第一,时效性不强。我国失业人口统计资料(主要是城镇登记失业情况)是以年末最后一天的失业人员计算的,不能反映全年的失业情况,部分失去了政策依据的价值。试想,在年末一个失业一年的劳动者和一个失业一周的劳动者怎能同日而语?然而他们被等同的计入了失业人数。

目前主要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失业率调查的频率是:美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韩国是每月调查五次,英国、法国、德国是每年调查一次(这三个国家的月度失业数据为登记数)。我国显然还存在差距。

第二,登记失业并不完善、严密。国家统计局的统计仅限于在当地就业服务机构正式登记的失业人员,没有正式登记的就不算在失业之列。这样的标准有两个缺陷:一是失业、下岗人员如果没有及时进行登记,在统计时就难免被遗漏;二是导致了以“登记与否”为依据,而不是根据“劳动事实”来登记失业。例如:部分进行登记的人员可能仍在从事有报酬的工作,且工作时间超过规定的时间(比如一小时),如零工、摊贩(事实上的就业者)等却被统计在失业者之中;有的登记失业人员在找到工作以后不去劳动部门消除登记。这些情况都影响了统计数字的准确性。

二、我国失业统计的改革

(一)失业口径的界定

第一,提高“工作时间”的定额。用“一小时”的工作时间来确定就业和失业界限,这个定额太低了,因此,建议按照正常工作时间的1/3来定额,我国实行的是8小时5天工作制,因此可以把在调查周内工作13或者14小时以内作为失业的标准之一。

第二,放宽年龄上限。我国的失业统计年龄上限应该和国际一样,即65岁及以上者。随着我国城乡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寿命普遍延长,很多到了退休年龄的人有继续工作的愿望,同时也具备这个能力。因此

,对于其他符合失业定义的人应该统计在内。

(二)具体操作方法

第一,在城镇和农村实行两套失业统计制度,同时兼顾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需要,并注意官方与民间结合。在城镇全面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而在农村的乡镇企业中实行失业抽样统计制度,对完全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则采取推测的方法。具体做法如下:

对城镇采取住户抽样制,加大抽样比率。我国的城镇人口数量大,同时经济条件有限,因此不可能像美国那样实行1/1600的抽样比率。但是,1/18238的比率也显得太低,因此,可以考虑实行1/5000的抽样比率,同时要注意样本的代表性,而且要兼顾国家和各级地方政府对资料的要求,比较合适的方法是各地区在完成国家调查任务的同时,在国家样本的基础上适当的增加样本以达到在本地区也有代表性,这样能以最少的经济投入取得最满意的统计结果。

在农村,对乡镇企业、私营企业和个体劳动者的失业情况进行抽样调查,以此推算其中的失业人数和失业率,这时也要考虑样本的代表性;而对依附在土地上的农业失业人口,由于其隐蔽性较强,因此可以考虑按照推算隐性失业的办法来进行推算或者估计。具体方法见本小节第3点。

另外,虽然我国的失业统计数据是由官方,但这并不排斥官方与民间各种机构的合作。譬如,对失业统计理论的研究、对失业调查项目的展开等等,都可以由政府采取招标的形式进行,这样能保证专业人士的参与,而且具有一定的效率和效果。

第二,以常住失业人口统计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失业情况。在我国户籍改革并没有实现“城乡实行统一的户籍制度”的目标前,失业统计最好以常住人口抽样调查为主,同时监测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使失业统计更完整,同时能从宏观上指导和调控流动人口的就业,避免出现不必要的盲流现象和社会问题。区分常住人口和流动人口的标准是在调查小区居住时间半年以上(或者居住不满半年,但是离开户口所在地半年以上)。而我国进行常住人口登记的调查小区范围是:设区的市所辖的区、不设区的市所辖的街道以及不设区的市所辖镇的居民委员会和县辖镇的居民委员会管辖范围内的地区。以时间期限和地理范围为标准,可以抽取那些管理得比较完善的地区进行流动人口的失业统计,以此来推算全部流动人口的失业情况。在计算出常住人口失业率和流动人口失业率后,通过观察二者的高低(具体数字的高低各地区会有所不同),能对本地区的就业进行一定的指导。

随着我国户籍改革的到位和常住人口、流动人口的信息联网(注:公安部治安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01年底,经过两年多的建设和实施,全国约有250个城市建成“百城联网工程”,约有6.5亿常住人口信息实现了网上查询。),我国的失业统计抽样调查体系将会更准确和完整。到那时,如果能实现不重复登记,那么各个城镇地区的失业率的加权平均数就是全国范围内的失业率,其权数为该地区的全部失业调查人口占全国失业调查人口的比重。

第三,对“隐性失业”做出补充统计。我国城镇和农村都存在“隐性失业”,但是他们的表现方式是不同的,城镇主要是低效劳动,农村则是边际产出为零或者负数的劳动,因此,对他们的推算或者估计方法有所不同。

在估算城镇隐性失业人口时,目前用的比较多的是采用实际有效工时推算。例如,2000年城镇从业人员为21274万人,如果有效工时是制度工时的80%~85%,那么隐性失业人数大约为对3191.1~4254.8万人。而有效工时占制度工时的比重,需要通过模型或者函数测算出来。

对于农村的隐性失业人口估算,主要有三种方法:一是国际对比法,即在农业产值比重相当的国家或者历史时期下,找出一般农业劳动力比重标准,然后将中国的农业劳动力比重与此标准对照,多出来的部分就是农业隐性失业。二是抽样调查估算法,即通过对部分农村地区进行抽样调查得到的样本特征来推断整个农村的隐性失业率。作为这项调查的单位由国家统计局、国家计委、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等权威部门。国家统计局曾用这一方法测算出1994年我国的农村隐性失业人数为1.1亿,隐性失业率为25%。三是各种模型推算法。笔者倾向于使用抽样调查估算法,因为这可以作为以后农村失业抽样调查的理论基础,为下一步的失业统计改革打好基础。

第四,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失业统计应该有所不同。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完善发达地区的失业统计系统,譬如在调查频率、调查范围上首先与国际接轨;对于不同的行业,可以规定不同的就业和失业标准,可以采取不同的统计方法,而且在对失业结构作进一步分析时,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指标,从而对该行业失业问题的解决起到一种宏观指导的作用。

第五,加大调查频率。我国对外公布的城镇登记失业率是以年计的,这对现实的就业情况没有很大的实际用途。另外,我国的流动人口失业情况调查的对象是在调查区居住半年以下的流动人口,更是要求时间上的及时性。但是我国疆土大、人口多,不可能实现一个月对外报告一次的频率。因此建议每季度报告一次,这样能对现实的就业进行比较好的指导。

【参考文献】

1袁志刚.失业经济学[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2杨宜勇.失业冲击波—中国就业发展报告[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

3杨缅昆,章飚.失业统计:一个尚待开发的核算领域[J].统计研究,1997,(5)

4成健梅.我国失业统计的国际比较与改进[J].中国统计,2001,(2).

篇(4)

【关键词】问题教学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问题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解决问题,获取知识,从而培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在19世纪以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家、教育学家杜威为代表作为一种自觉的教育流派发展起来,其核心思想是以问题为中心,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检验问题完成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过程,强调教与学双方在教学过程中的共同行为,并突出学生的自主学习过程。

问题式教学法很好的调解了教与学的关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通过反思自己的两节实践课,谈谈对“问题式教学法”的理解和体会。

第一节是《平移》,这节课看似简单,实则抽象,要使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平移的概念及性质,确非易事。为了讲好这节课,我做了充分的准备,制作了幻灯片,为反映平移的效果,加入了精美的动画。一开始,我用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了四幅动画,第一幅是传送带上运输的物品;第二幅是沿着索道缓缓移动的缆车;第三幅是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第四幅是一个小女孩荡秋千,从一端到另一端。通过这四幅幻灯片,来让学生感知和认识生活中的平移,随后我提出了第一个问题:“你能举出生活中与以上四幅图类似的例子吗?”问题一出,同学们也来了兴趣,纷纷举手举例,但有的例子是平移,有的却不是或不全是(有旋转地部分),这时我引导学生抓住上面四幅幻灯片例子中的特点,进一步总结出第四幅动画不是平移的原因,从而缩小平移范畴。看到时机成熟,我提出了第二个问题:“结合以上实例,请同学们给出平移的定义。”虽然同学们的说法不尽相同,但由于前面的引导,都能说到平移最关键的地方,这时,我将平移的概念板书到黑板上:“一个图形沿某个方向移动一定的距离,这种图形的变换叫做平移。”为了加深学生对平移定义及特征的理解,我以自己为例提出了第三个问题:“假设讲桌是传送带,我将黑板擦从讲桌左边移动到右边,这种移动是平移吗?”同学们马上说是,我也给予了肯定,紧接着我又提出了“如果在移动过程中,我突然将黑板擦翻过来,是平移吗?”同学们也异口同声说:“不是。”究其原因,他们也只能回答不能翻过来,为了说明“翻过来”不是平移,我告诉他们这叫旋转,是以后我们将要学到的另一种图形的变换。紧接着我又提出“刚才黑板擦从左到右是平移,在这个过程中,黑板擦是不是变成了粉笔盒?”同学们听后都笑了,连连摇头,我又让他们重新观察了前面四张幻灯片,让他们说说平移的性质。由于我的演示,再加上对幻灯片中平移动画的重温,同学们马上给出平移的特征: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随后,我又出示一个四边形的平移的幻灯片,并让学生们去观察对应点连线,通过观察和探讨,同学们也很快总结出平移的第二个特征,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最后,我用幻灯动画演示了一个图形经过各种各样的平移,得到很多精美的图案,同学们也对这些精美的图案发出赞叹声,进一步感受到图形平移的美妙。

篇(5)

教学结合专业,体现不同特色

高职高专院校在数学教学过程中,一方面不同于一般普通高校的数学专业教学,另一方面也不能成为专业教学的附属,在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自身的特色。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来看,很多学生在毕业后主要是在企业中从事技术劳动。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目的也应该为此服务。在高职高专数学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让学生理解、清楚高等数学如何应用到自身的工作中,而不应仅仅局限于数学公式的推导。同时,应该教会他们如何使用相关的高等数学知识,对其原理的来龙去脉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推导,关键在于应用。对于高等数学教学过程中一些比较难以理解的知识,如中值定理、极限的定义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淡化理论证明,强调几何解释和直观的描述。如去掉了极限的ε-δ定义及微分中值定理的证明,代之以几何描述。通过让学生公式、定理的应用达到高职高专数学教学的目的[3]。以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为例,高职高专数学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现实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抽样调查时,样本的选取要具有代表性和宽泛性。如为了解我国人口的年龄构成,调查了北京市的所有公民。在讲解过程中,首先从北京市的公民中估计全国的人口年龄构成,是一个典型的抽样,同时分别就总体、个体、样本进行说明。总体是全国人民,个体是公民,样本是北京市民,样本容量是北京市民人数。在此基础上,思考这个样本抽样是否具有代表性和宽泛性。通过说明,学生对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数学教师可以就抽样调查的样本分析进行进一步的说明,让学生结合自己所学专业提出具体的实例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不但理解了抽样调查样本分析的各个概念,还能结合自己的专业做出应用。在高职高专院校中,学生所学的专业是不同的。这就要求数学老师在讲解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应该将数学概念同学生的专业结合起来进行讲解。一方面方便学生理解,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更好地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所学的高等数学知识。举例而言,在讲导数的概念过程中,主要是强调对变化率的理解。对于高职高专院校中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可以通过可介绍产品总产量对时间的导数就是总产量的变化率;产品总成本对产量的导数就是产品总成本的变化率(边际成本)等[4]。通过专业知识结合高等数学概念方式非常有利于学生将所学到的高等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高等数学的功能来看,是人们日常工作中解决问题的一种工具。尤其是对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而言,学习高等数学主要是为了在日后的工作过程中解决具体问题,而不是去证明一个纯数学的问题。从这个角度来看,高职高专院校的数学教学应该适当增加数学实验教学。信息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很多统计软件应运而生。作为高职高专数学教师,可以通过增加数学应用软件的学习让学生更好地利用高等数学解决现实中的问题。例如,对于企业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在工作过程中很少接触到函数图形的描绘等问题,而会经常碰到利息计算、税收等问题。这就对高职高专数学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尽量就利息计算、税收等问题进行讲解,同时结合相应的统计软件,就这些问题的数学原理进行分析。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篇(6)

摘 要:针对目前在高校学生评教过程中出现的评教倦怠现象,该文将统计学中关于样本量确定的方法引入学生评教问卷调查样本的确定中,并给出了相应的确定步骤及需要注意的问题。期望该文的讨论有助于提高学生评教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使学生评教工作能在高校教学中发挥更好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评教 问卷调查 样本量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135-02

学生评教(Students’ evaluations of teaching,简称SET)是指大学生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判断的一种活动[1],评教的结果是从学生的视角评价教师的教学表现,作为一项反映教师教学质量的措施目前被很多高校采用,并成为了大多数高校的一项常规性制度。目前学生评教通常采用网络问卷。

但是,由于各高校教学管理上存在偏差、评教制度设计不合理、学生评教组织过程不严密、评价结果使用不当等原因,被广泛应用的学生评教在实践中并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例如,目前高校学生评教活动中的倦怠现象就十分严重[2],如评教缺乏积极性,评教动机丧失,热情低下,以消极轻慢的态度对待评教、参与评教等。其评教倦怠主要表现有学生滥评,即学生m然厌倦评教但在形式上还是参与,但是他们对教师教学的评价结果与教师实际教学效果呈非正相关的状态;另一种表现是学生弃评或拒评,即学生连形式上的评教也放弃参与,完全放弃评价教师的教学行为。高校学生滥评或学生弃评等评教倦怠现象的出现,需引起高教管理者的反思。

该文尝试应用抽样调查的相关理论,探讨学生评教活动中的调查问卷数量以及调查结果的可信程度等问题,期望能通过科学的数据处理,更加有效、真实地反映学生评教结果,尽可能地避免学生滥评、弃评等情况发生,促使评教工作科学和可信。

1 关于学生评教的指标体系介绍

以河南工程学院为例,使用的学生评教体系由以下4要素构成:(1)教学态度,包括治学严谨程度、教学投入程度和遵守教学纪律等观测点,参考权重分值0.20;(2)教学工作,包括教学内容更新程度、课堂双向交流程度等观测点,参考权重分值0.35;(3)教学研究,包括教学手段、课件制作和评学情况等观测点,参考权重分值0.30;(4)教学效果,包括辅导作业及答疑和指导学生参加科技创新、竞赛等观测点,参考权重分值0.15。经过学校多位教师的实践,认为各评估指标与课堂教学质量密切相关,且相互之间并无明显重叠之处。学生的评教反馈也是评价指标简洁、好操作且涵盖面广。

2 统计学相关理论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从全部调查研究对象中,抽选一部分单位进行调查,并据此对全部调查研究对象做出估计和推断的一种调查方法。显然,抽样调查虽然是非全面调查,但它的目的却在于取得反映总体情况的信息资料,因而,也可起到全面调查的作用。根据抽选样本的方法,抽样调查可以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类。概率抽样是按照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原理从调查研究的总体中,根据随机原则来抽选样本,并从数量上对总体的某些特征作出估计推断,对可能出现的误差可以从概率意义上加以控制。习惯上将概率抽样称为抽样调查[3,4]。

2.1 样本量的确定

根据统计学理论,对于总体置信水平为1-、绝对误差为d的样本分布(如图1及公式(1)),在重置抽样或无限总体抽样条件下,样本量可按公式(2)进行确定;对于有限总体,样本量需在公式(2)计算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修正,具体修正方法见公式(3)。

(1)

(2)

(3)

上述公式中:

E为总体均值。

σ2为总体方差。

为样本均值。

d为估计误差。

1-α为置信水平(也称置信度)。

Zα/2为上分位数。

N为总体。

n为无限总体需调查的样本量。

n′为有限总体需调查的样本量。

可见,样本量的确定是调查结果可靠与否的关键。一般而言抽样样本量与以下的影响因素有关。

(1)抽样的可靠程度,要求的可靠程度越高,则概率度的数值越大,抽样数也就越大;总体的变异程度、调查的结果会随着学生的不同而不同,这种变异性是不可控的,但是通常情况这种变异的真值是未知的,但是还好我们有以往多年的评教结果作为参考,从而可以得到它的估计值。

(2)总体和抽样样本的大小。假设置信度为95%,误差限为0.05,用简单随机抽样估计P =0.5对应总体大小所需的样本计算可知:单位数为50的调查总体需要44个有效单位的样本;总体N=500时,样本n=222;总体N=5 000时,样本n=370;总体N=10 000时,样本n=386;总体N=100 000时,样本n=398;总体N=1 000 000时,样本n=400。可见,对于简单随机抽样,在P =0.5的情况下,样本取400对于大于5 000的总体可以满足精度要求。

(3)评教调查的回答情况,一般可根据以往学生评教后的回答情况进行统计后得出,如初始样本是400,评教率为95%,那么样本就可以调整为400/0.95=421。

(4)抽样方法与组织方式,在相同条件下,重复抽样需要适当多抽一些,不重复抽样可以少抽一些。当使用更复杂的样本设计时,其估计量可能比简单随机抽样精确,比如分层抽样,由于分层的变量与调查相关时,所得的估计通常比相同样本量的简单随机抽样更精确,或者至少一样。所以一般来讲,当样本量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计算方式得出估计量后,而实际采用的是复杂的抽样方式,则可以对样本量进行相应的调整,即在原有样本量的基础上乘以一个大于1或者小于1的因子。

由上述可知,对于具体的总体进行样本分析后,总体的变异程度是客观的,根据以往数据的结果确定估计误差、置信水平情况后,只需了解样本分布,获取其样本方差,并根据相关要求进行调整后即可确定所需调查的样本。

2.2 抽样实施

2.2.1 简单随机抽样

重复抽样与不重复抽样相比,不重复抽样的样本代表性优于重复抽样。这是因为重复抽样的样本中,有些单位有重复抽取的可能,使样本单位在总体中的散布面缩小,影响样本的代表性,总体越小越显著。至于不重复抽样的样本,因无重复被抽单位的影响,样本在总体中散布的面要广泛些,样本的代表性也就强一些。简单随机抽样采用不重复抽样方法,使用随机数表确定样本,随机数表也称为乱数表,是由随机生成的0~9十个数字所组成的数表,每个数字在表中的次数是大致相同的,它们出现在表上的顺序是随机的。

例如总体有N=35个抽样单位,则可以从随机数表中任意选取一个二位数作为开始,如从某随机数表中选择第10行第08、09列的76。假定抽取n=7的样本,则从76开始自上向下选7个小于等于35的二位随机数作为进入样本的抽样单位,数字是03、20、12、16、33、22、19[5]。举例,某班有35个学生,他们的学号分别为152617001到152617035,假设根据全校抽样总数进行分配后得出该班需要随机抽取7名学生参加评教(该班抽样数=全校抽样总数/全校行政班级数),那么用等概率抽样确定抽样方案,则由上面已经抽得的7个随机数分别加上152617001,可得参与评教的学生学号依次是152617004,152617021,152617013,152617017,152617034,152617023,152617020。

2.2.2 分层抽样

分层抽样是将总体的N个抽样单位按某个特征分成若干个没有重叠的层,独立地从每一层中抽取若干个样本单位,由各层所抽得的样本单位构成总的样本,用来推断总体目标量的方法。

分层抽样的实施可以针对学生所在不同学院这一特征定义成不同的层,从每个学院抽取相应的样本单位,由于每一层中的学生专业相同或相近且样本分布的情况各层也都相似,所以由各层抽得样本能够更好地反映各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的教学情况。

3 结语

(1)以抽样调查的方法作为学生评教样本选取的依据,可以避免所有学生每学期都要参加评教活动,因参与评教的学生是随机抽取的,所以可以有效减少学生产生评教倦怠的问题,同时参评学生的评教结果又能科学、客观、公正地反映整体。

(2)学生评教后的结果,最好只把它作为教学改进建议,而不是教师考核依据;而将同行和教学督导听课评价,作为教师教学质量评估依据则更客观。而学生评教最大的价值首先就在于为老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平台。评教“以促进教师发展为目的”,仅作为教师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技能的一个手段。评教分数也最好不要作为教师考评、晋升的依据。

总之,希望通过对高校评教工作的改进,让学生能够更加认真地行使自己的评教权,改变目前学生评教中弃评或滥评等倦怠问题,同时也让教师能更好地利用学生的评教结果改进教学,进而提升教学质量与层次。

参考文献

[1] 毛丰付.学生评教,偏差几何――对某校学生评教的数据分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9,30(3):87-91.

[2] 赵惠君,耿辉.高校学生评教倦怠F象及其归因分析[J]. 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27(1):60-66,109,119.

[3] 叶中行,杜之韩,柳金甫,等.概率论与数理统计[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篇(7)

目的 探讨重庆高血压流行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血压防治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 2005年,在重庆市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获取样本,以社区(村)为单位,抽取重庆市2005年城乡5 246人进行高血压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结果 重庆市高血压患病率18.49%,标准化率为16.65%。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35岁以上患病率上升幅度明显。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分别为41.55%,36.91%,10.72 %;城市知晓率55.56%,治疗率52.51%,控制率16.49%,明显高于农村22.57%,15.78%,2.91%,均p<0.01。重庆市高血压危险因素有城乡差别、年龄、男性、超重或肥胖(bmi≥25)、腹型肥胖、高脂血症、口味偏咸、睡眠时间少。保护因素有文化程度、饮红茶等。结论 重庆市高血压患病率呈较快上升趋势,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城乡差别、腹型肥胖。

【关键词】  高血压 患病率 影响因素

epidemiological study of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area of china 

huang xiaobo,hu rong,le qingrong,et al.

cardiac medical deptartment,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medical science(chongqing 40001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epidemiological status an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and establish the foundation for prevention and cure of hypertension.methods  in 2005,we investigated the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rate,awareness rate,treatment rate,control rate and analyzed risk factors of hypertension.data collection was based on stratified cluster sampling.we classified community(village) as sample unit and obtained a sample size of 5,246 in both the urban and rural unit.results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was 18.49%,and the standardization rate was 16.65%.the prevalence increased gradually with age,and this became more obvious for the participants of 35 years old or above.rates of awareness,treatment and control of hypertension were 41.55%,36.91% and 10.72 % respectively(55.56%,52.51%,16.49% in the urban area and 22.57%,15.78%,2.91% in rural area,respectively).the rate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urban area(p<0.01).risk factors associated with hypertension were age,gender,overweight or obesity (bmi≥25),abdomen obesity,hyperlipidemia,consumption of salty food and lack of sleep.protective factors were education level,drinking black tea.conclusion  the prevalence rate of hypertension in chongqing escalated rapidly from 11.9% in 1991 to 18.8%.the main risk factors were age,hyperlipidemia,overweight or obesity,locality (urban or rural),and abdomen obesity.there is an urgent need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hypertension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programs in communities,especially in the rural areas.

 

key words: hypertension; prevalence; influential factor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并发症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衰竭等具有高度的致残率及致死率。高血压现在已成为中国人口主要死因的第一位〔1〕,是导致死亡的第一危险因素,疾病负担的第3位因素〔2〕。为了解重庆市高血压流行现状及影响因素,于2004~2005年进行了重庆市城乡15岁~人口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及影响因素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应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选取渝中区、沙坪坝区、江北唐家沱地区作为城市调查点,选取万州区、长寿区、江津市、梁平县的农村作为农村调查点,分别随机抽取1~2个居委会或村,调查15岁~人口,共计5 246人。

1.2  方法

1.2.1  调查内容  设计统一流行病学调查表,对调查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及考核,进行逐户登记调查。内容包括:(1)一般情况,血压情况,高血压知晓及治疗情况;(2)可能与高血压相关的因素,包括脉搏、身高、体重、腰围、臀围,高血压家族史,饮食习惯,吸烟史,饮酒史,体力及活动频率情况,工作压力及精神状态等。

1.2.2  诊断标准与定义  高血压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3〕,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者;或近2周内服用降压药,血压<140/90 mmhg者。按who标准,超重为体质指数(bmi)≥25;肥胖为bmi≥30。腰臀比(whr) 男性≥0.9,女性≥0.8为腹型肥胖标准〔4〕。高血压知晓定义为调查对象知道以前被卫生专业人员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治疗定义为调查对象目前正在服用降压药;高血压控制定义为通过治疗血压降到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3〕。

1.3  统计分析  应用epidata 3.0进行录入,采用sas 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率的比较用秩和χ2检验,多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标化患病率按本市2000年普查人口构成计算。

2  结果

2.1  高血压患病率  调查5 246人中,检出高血压患者970例,高血压患病率为18.49%,标化患病率为 16.65%。城市调查2 680人,检出高血压患者558例,患病率为20.82%; 农村调查2 566人,检出高血压患者412例,患病率为16.06%; 城乡高血压患病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75,p<0.01)。男性2 443人,检出高血压患者459例,患病率为18.79%;女性2 803人,检出高血压患者511例,患病率为18.23%;男女患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7,p>0.1)。

2.2  高血压患病率年龄分布(表1)  表1可见,随年龄增长,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逐渐增高;35岁~患病率增幅明显加大。

表1  重庆市不同年龄段城乡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略)

2.3  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  分析结果显示,重庆市居民高血压知晓率为41.55%。城乡分别为55.56%,22.57%;城镇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明显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17,p<0.01)。高血压治疗率为36.91% ,城乡分别为52.51%,15.78%;城市居民高血压治疗率高于农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7.33,p<0.01)。高血压控制率为10.72%,城乡分别为16.49%,2.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63,p<0.01)。

2.4  高血压影响因素分析(表2)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血压发生与城乡差别、性别、年龄、 文化程度、体质指数(bmi)、腹型肥胖、高脂血症、 睡眠时间少、 口味偏咸、饮用红茶等因素有关。其中,城乡差别、男性、年龄、体重超重或肥胖(bmi≥25)、腹型肥胖、高脂血症、睡眠时间少、口味偏咸为危险因素。文化程度高、饮用红茶为保护因素。

表2  高血压患病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近年来,重庆市高血压患病率呈较快上升趋势。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重庆高血压患病率为18.49%,标化率为16.65%,明显高于1991年全国高血压调查时的患病率11.9%,与2002年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高血压患病率18.8%的水平近似〔5〕,接近欧美地区20%~50%的水平〔 6〕。城市高血压患病率高于农村,但农村人口患病率也较高(16.06% ),表明目前重庆市农村不再是高血压低发区。重庆地区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逐渐增高,35岁~患病率上升幅度明显加大。1991年重庆市高血压抽样调查结果显示,高血压患病率在45岁以上才超过10%〔7〕,提示重庆市高血压患病年龄提前了10年。

 

调查结果显示,目前重庆市城乡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高于国内以往调查结果〔5〕,表明本地区高血压防治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居民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与美国1999~2000年调查结果比较仍处于较低水平,尤其是农村地区〔6〕。结果显示,重庆市居民高血压患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年龄、高脂血症、超重或肥胖、城乡差别、腹型肥胖,保护因素有文化程度高,饮用红茶等。高脂血症、bmi、腹型肥胖是可以改变的因素〔8,9〕。

 

本文结果提示,应加强重庆市高血压防治工作。在湖北农村地区开展的对照研究表明,采取以健康教育为主导,降低危险因素流行水平的社区干预是农村地区防治高血压的有效方法〔10〕。因此,建议在重庆地区开展以健康教育为主的社区综合防治工作,以有效提高高血压防治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立明.流行病学[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237.

〔2〕 ezzati m,lopez ad,rodgers a,et al.selected major risk factor and global and regional burden of disease[j].lancet,2002,360:1347-1360.

〔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2004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4,12(6):483-486.

〔4〕 report of a who consultation.obesity:preventing and managing the global epidemic[r].geneva:who technical report series,2000:894.

〔5〕 营养学报编辑部.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j].营养学报,2004,26(6):417-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