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20:2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煤炭对外贸易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对外贸易;现状;国际合作;对策
中图分类号:F75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6-000-01
一、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获得了高速发展。而出口作为我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方式,成为三驾马车里最受关注和期待的内容。同时随着全球化趋势的日益加快,国际间分工合作对于促进国际间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增强竞争都具有重要意义。对外贸易实质上通过国内的产业化调整和升级不断适应国内外需要,并通过提供加工、修理修配等业务的方式促进产业发展。过去十多年来,由于我国制造业发展较快,且劳动力成本较低,我国的对外贸易始终保持高额顺差,同时我国煤炭产业等出口因国际煤价高启等原因也获得了较好发展。但是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不断恶化,我国贸易顺差趋势逐渐收紧,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进行分析,了解其现存问题并对解决方法进行探讨,为我国经济稳定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
(一)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发生变化
经济的发展具有其应当遵循的规律,其发展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当前世界经济的发展也和过去发展模式产生巨大变化,贸易的结构也出现了巨大改变。而这也造成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发生巨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对于高科技产品及精细化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上升,而对初次产品尤其是未经加工产品的贸易需求规模不断下滑。过去,我国大多数出口产品主要以量取胜,单位利润极低,但是由于巨额规模和数量,对外贸易依然具有较好的收益回报。但是随着我国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和国际对于简单制造业产品的需求量减少,我国的对外贸易额出现萎缩。其次,当前由于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在众多国家占据国民生产总值的重要地位,服务业的出口在对外贸易中也逐步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这些变化最终呈现出我国对外贸易的构成结构发生变动。
(二)当前我国对外贸易的自由主义以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
随着世界范围内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前进,过去的贸易保护等形式已经难以在激烈的世界竞争中立足,而自由贸易主义已经成为国际贸易的主流。国家进行贸易保护既会使对外贸易在国际市场上受到审判,并且需要付出较高额度的成本,在这种情况下,我国也必须依靠自由贸易主义促进贸易发展,不能在长期内继续使用过去贸易保护的思想从事对外贸易。当前虽然在某些行业贸易保护仍然存在立足之地,但是我国各出口行业都必须意识到,贸易保护虽然在短期内可以实行,但是从长期来看无法使用。我国对外贸易政策当前仍然可能存在一定阻碍,不利于国际间贸易往来。例如关税的歧视性条款,服务行业出口税收问题等仍然亟待解决。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会成为进步的绊脚石。
(三)当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的问题突出
能源作为各个国家保障国家安全、民众基本生活的重要资源,对于安定国家、维持经济增长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性意义。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国内众多行业的崛起也对我国能源行业尤其是煤炭行业产生了巨大挑战。在这种情况下,我国能源行业对于国际环境中的资源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升。这使得我国的经济安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我国对外贸易中能源行业因受到全球范围内价格的制约,使得其经常会因为价格的变化而产生巨额损失。在这种情况下,能源行业能否利用对外贸易获得利润也成为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这也对国家整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
三、当前改善我国对外贸易现状的举措
(一)进行产业升级,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
产业升级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持续动力,对于促进并适应对外贸易的贸易构成变化具有重要意义。产业升级即是通过淘汰掉高能耗、高污染、低收益的企业,发展技术水平较高、单位收益较高的行业,最终成功进行产业转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需要注意培养并吸引高素质专业人才,这些人才的引进将有利于企业发挥技术优势,提高技术生产力。贸易结构变动也需要考虑到劳动力的适应性问题,对于现有劳动力可以通过组织培训的方式提升其工作水平来进行。
(二)在世界市场上遵守游戏规则,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运作体制,注意风险防范
在过去的对外贸易过程中,由于我国在某种程度上对于世界贸易规则不熟悉,可能存在违反世界市场上游戏规则的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对外贸易的持续性。随着我国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和种类的增加,在未来世界市场上,我国必须要遵守游戏规则,使用符合公平公正交易的原则进行对外贸易。不可随意进行贸易保护、歧视性规定对待外国投资及商品进口,报复性手段在很大程度上无法解决争端,只能给双方都带来弊端。当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对外贸易额不断增长,我国的企业也面临着来自国内外的竞争压力和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冲击。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风险管理机制的重要性就变得显而易见。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建立良好的风险管理机制、缺乏风险管理意识,就会对企业的持续发展和盈利情况造成一定的影响。
(三)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传统能源产业逐步降低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
新能源在近些年成为众人讨论的话题,这和全球范围内能源紧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同时由于对外贸易中,能源的贸易额始终占据总贸易额的很大比重,因此其会对我国的对外贸易带来重要影响。但是由于能源价格难以预测,且其变动会对经济生活的方方面面产生巨大影响,因此如果对外贸易极度依赖能源产业,必然使得国家经济发展的安全系数较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国必须通过促进新能源产业发展,降低传统能源产业对国际市场的依存度,来实现经济的稳定发展。而煤炭行业无论是原煤的国外采购进口还是精选煤的对外出口,企业可以采用创新金融工具来降低因价格波动而给企业带来的巨大经济风险,只有这样有出口业务的能源公司才能保持较为稳定的利润水平,维持企业的稳定发展。
四、结语
对外贸易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会对我国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起到巨大的激励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深入了解我国对外贸易的现状并对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研究,最终实现我国对外贸易稳定增长的目标,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过渡。
参考文献:
[1]王松涛.我国对外贸易产业升级对策研究――基于全球价值链视阈[J].价格月刊,2015(12).
关键词:对外贸易;经济发展;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
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球共同追求的目标。在贸易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进出口贸易逐年增加,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国家的经济发展都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是,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质量密不可分,中国“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使中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不仅在中国,在世界范围内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是否能够维护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备受瞩目。我们需要通过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关注对外贸易对环境带来的各方面影响,有效协调贸易与环境的关系,这也将直接关系到国内经济和对外贸易未来的发展方向。
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和条件
(一)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
1、进口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进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包括三方面:第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等投资品的进口能够直接促进国内企业生产效率的提高。当国家获得了必要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之后,就可以扩大国内的工业生产规模,增加就业,进而提高国民收入。第二,进口可以改进国内生产方法,对本国的生产起到“示范”效应,从而加速本国对新产品的开发和生产,提高进口国的劳动生产率水平,并进一步带动这些国家内部的自主技术的发明和创新,提高经济发展的动力。第三,国际贸易中激烈的竞争会形成一种强烈的传递效应,迫使低效率的落后企业退出市场,使高效率的企业达到合理规模,通过国际经济活动逐步吸取国外的科学管理经营方式,逐渐将国外适合本国国情的高效率体制、管理手段和技术引进到本国,从而优化本国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模式。
2、出口促进经济发展的机制。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的机制主要包括五方面:第一,出口规模和数量的扩大可以带动本国经济收入的增加,同时市场规模的扩大也意味着更大的经济利益,更多的投资便可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过程中,从而加快经济发展,提高国内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第二,出口的不断发展可以帮助改善国内不合理的经济结构,使其按照自身的比较优势配置资源,提高生产的专业化程度,从而带动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促进经济增长。第三,出口规模的扩大可以加强出口部门与其他产业和地区之间的联系,出口需求的增加可以提高对本国的基本生产要素、中间产品、服务等的相关需求,因此,出口会带动相关要素和产品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不同地区相关要素和部门的发展,进而推动经济的增长。第四,出口的扩大,有助于外资的流入,解决国内市场投资不足的问题,使先进的技术和管理模式流入国内。第五,出口和市场的扩大,可以使创新获得的收益上升,从而激励本国企业产品和技术的创新,促进经济增长
(二)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条件
1、较为合理的国民经济结构。以出口为例,若国民经济结构不够合理,出口的增加将会导致国内资源配置过度偏向于出口部门,从而增大出口部门和非出口部门的差距,使出口增长的推动作用收到限制,以至于出口的增长无法带动经济的增长,进而影响出口的进一步增加。
2、较为健全的市场机制。以进口为例,若缺乏生产要素市场,由进口带来的资源流动以及在地区、行业和企业之间的配置都难以得到有效的实现。对于出口来说,若缺乏全国统一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出口部门扩张的影响将难以传递到其他产业部门和地区,以至于只有出口的增加而没有整个经济增长。
3、企业要具有一定的追求利益的精神。如果企业缺乏追求利益的精神,那么当存在进口竞争压力时,企业也不会努力谋求经营管理和生产效率的提高,即使企业在过去的对外贸易活动中进行过有关技术和设备的进口,那么企业也不会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经营技术。企业也不会因为出口引起的市场扩大而积极从事创新活动,由出口带来的经济收益也得不到最有效的利用,以至于不能够实现出口增长带动经济增长的良性循环。
4、出口产业与国内其他产业部门在生产、技术和市场等方面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出口产业与国内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越密切、越广泛、越深入,出口对本国的经济刺激就会越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更大。如果出口产业与国内其他产业部门的联系程度较低,即使出口形成了潜在的动力,但由于部门之间联系不紧密,则会造成传递过程的中断,从而无法实现经济的增长。
三、生态理念下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困难与挑战
(一)环境治理手段相对落后。发达国家在污染最严重时期,环保投入占GNP比例达1%-2%,1972年美国环保突入占GNP的0.9%,日本占0.8%,德国占0.8%。①发达国家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心理相对较强,对绿色产品的偏好和需求量较大,相比较而言,发达国家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也比发展中国家强,在政府的扶持和公众的环保意识的作用下,发达国家基本将环境污染问题控制与可控范围内。而我国资源的大量开采,环境容量日益紧缩,以及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等技术性问题的存在,使我国政府难以有效的控制和解决环境污染等问题。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治理污染的技术和设备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差距,再加上因开发和进口改善环境的设备和技术而增加的费用也将提高产品生产的成本,使得多数出口产品竞争优势进一步下降。
(二)我国环境成本占总成本比重较大。由于我国劳动力资源相对较为丰富,我国出口商品大多得益于劳动力方面的比较优势,在加工贸易过程中占据的是低附加值的生产环节,环境成本相对较高。在对外贸易的发展过程中,较强的现代化需求、密集的研发活动、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高污染型的产业发展给生态环境带来的巨大的负担,造成了资源配置的不合理以及利用的不充分,社会行为在经济和生态关系上的冲突。
(三)对外贸易导致能源消耗的增加。由于我国自然资源较为丰富,但缺乏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因此,初级产品,特别是资源性产品在我国的出口中曾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例如,煤炭、焦炭、钢铁、电解铝、石油冶炼等行业的初级制成品是我国的优势出口产品,而相关行业都是具有高能耗、重度污染等特点的行业,在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对水资源的污染是相当严重的。因此,上述资源的开发和出口的增加,势必加大煤炭等能源物资的消耗,使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区污染物的排放增加。再加上生态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贸易发展变化对能源需求的增加,会使我国的环境污染进一步加强。在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不仅会使我国此类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增加,也会造成较为严重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四)工业污染。一般情况下,当某种产业在发达国家由于污染环境而被限制或禁止时,跨国公司便会转移至发展中国家,以便使其在全球范围内能够有效的进行资源配置和生产。由于我国缺乏较为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加之我国是以传统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废物很容易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国外产业的转移更是加剧了这一现象。就我国而言,工业污染是造成国内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虽经多年治理,但情况仍不容乐观。
四、促进中国对外贸易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可持续发展观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形成的一种全新的发展观,最早源于环境保护的领域,目前已经拓展到世界范围内众多国家的指导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
(一)政府需采取的措施
1、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加强环境监管。在对外贸易与环境应遵循可持续发展的今天,我国应进一步完善环境法律体系,加大环境立法力度,使其既包括实体立法,也包含程序方面的立法。特别要加强与国际条约的协调程度,适时调整我国国内的环境法律法规和对外贸易法律法规,同时,也要根据国际形势发展的需要,建立符合我国生态环境安全和发展的有效保护措施。
2、适当调整外贸政策,优化贸易结构。为促进对外贸易与环境的共同发展,我国应进一步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抑制高能耗、高污染产业规模的扩张,加大政府对绿色环保产业贸易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清洁生产技术,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推动环保绿色、低能耗的产业商品的贸易活动。根据差别性的关税政策、出口退税政策等,引导出口结构向高附加值、低污染密度的环境友好型商品转型;进口方面,引导企业扩大对高能耗、高污染的产品的进口,以替代国内对此类商品的生产,减轻国内环境污染的压力。
3、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方针政策。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制定需要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和社会等各个方面,因此,对外贸易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也应充分考虑到生态环境的承载力以及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制定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是我国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发展对外贸易的同时使自然环境得到维护的,就需要转变经济增长观念,打破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实施和推行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对外贸易战略。
(二)企业需采取的措施
1、树立环保意识,转变经营观念。企业环保意识的缺失将会直接导致生产经营过程中对环境污染的忽视,造成环境污染的恶化。作为造成环境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企业应该认识到承担环境保护义务的重要性,环境问题不仅仅关系到企业自身生产经营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关系到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在环境保护备受瞩目的今天,任何一个成功的企业都不会因为节约治污成本而丧失其赖以生存的社会基础。此外,对企业提出较高的环保要求也是企业长足发展和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
2、强化技术革新,培育自主品牌。企业在保护环境方面,首先要做到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果想要不减少企业的生产量,则需要不断强化技术创新,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设备,改善经营管理的理念,使用节能和环保型的材料和生产线,及时淘汰落后产能,从根本源头上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量。
五、结论
与展望对外贸易在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实存在,但环境的恶化也不能完全归咎与对外贸易,造成环境恶化的原因有很多。环境问题的出现是伴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而出现的,而非仅仅源于对外贸易的发展。对外贸易与环境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可以相互促进,也可以相互制约。从对外贸易的角度,对外贸易的增长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为环保事业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来源等发展条件;从环境保护的角度,不断加强环保理念会给绿色产品带来巨大的外贸机会。在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需要认识到经济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二者的协调作用,才能够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卞世博.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的理论综述[J].现代经济信息,2008,06:1-2.
[2]王耀中,欧阳海泉,陈羽.发展经济学与发展中国家对外贸易战略选择及其启示[J].求索,2003,02:14-17.
[3]樊明太.对外贸易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意义[J].财贸经济,2000,08:60-63.
[4]刘海云,李兀.论正确处理对外贸易、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的关系[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06:85-89.
[5]戴明辉.从贸易生态化视角看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变迁:一个PSR模型的量化评估[J].国际贸易问题,2015,01:132-144.
[6]张彩兰.新常态经济背景下我国对外贸易发展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9:6-7.
[7]李凯杰,曲如晓.中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家,2012,07:53-61.
[8]袁永友,刘建明.创建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J].国际贸易问题,2004,01:32-36.
[9]夏东.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理论研究述评[J].商场现代化,2007,17:2-4.
[10]蒲艳萍,王玲.我国对外贸易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综合评价[J].国际贸易问题,2007,07:77-82+88.
[11]郭峰濂.我国对外贸易的可持续发展研究[J].国际经贸探索,2005,01:12-15.
【关键词】对外贸易;品牌营销;对策
在全球贸易发展进程逐渐加快的过程中,我国若是想要在国际贸易中占据一定的地位,就必须要转变以往的对外贸易观念,树立全新的贸易观念。在以往的对外贸易中,因为我国企业对品牌营销不够重视,从而使得企业在对外贸易中所能获取的经济利益有限。针对这样的情况,国家必须要重视品牌营销,并让对外贸易企业了解到品牌营销的重要性,进而促使企业能够树立品牌营销意识,通优秀品牌的打造而提高自身竞争力,在国际市场中站稳脚跟。
1品牌概念
品牌就是企业代表性的商标或者是图形,就目前的品牌形式分析后可以发现,大多是由字母、名称等组合形成的,组合后的品牌具有一定的设计性,同时还包含了一定的意义[1]。就目前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分析可以看出,有大部分消费者在消费中有品牌意识,当其倾向某一品牌的时候,就会优先选择这一品牌的商品,同时品牌还是一个企业的代表,提到某一品牌,人们就会想到这一企业的信誉、文化以及商品质量等相关内容,所以说,企业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对提高其竞争力有着积极的作用。
2目前我国对外贸易品牌营销发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
2.1品牌意识较为薄弱
在对外贸易中,我国出口的商品数量是庞大的,但是在众多的商品,仅有一小部分有自己的品牌,而大多数商品都是没有品牌的,这样的情况就使得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竞争中处于底层地位,商品的销售价格十分低廉。导致此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就在于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较为薄弱,很多企业都没有树立有企业内涵的品牌标志。同时,在我国对外开放程度逐渐加深的情况下,外商投资企业规模增大,数量增多,但是商品的品牌一般都是外商品牌,这样的情况对我国企业抢占市场份额有着不利的影响。
2.2品牌保护意识较为匮乏
在对外贸易中,比较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商标抢注,而我国企业对此方面的关注不多,这样就使得企业想好的商标被其它企业所注册,而即使部分企业关注了这一内容,但是因为抢注者提出的商标转让费用过高从而放弃商标,这些情况的出现充分说明了我国企业品牌保护意识较为匮乏,这样的情况对品牌营销有着不利的影响[2]。
2.3营销方式较为单一
我国企业在进行市场营销的过程中,主要是从价格、广告等方式入手进行营销,这些营销手段可以推动企业的快速发展,但是因为社会是不断发展的,所以这些传统的营销方式的作用越来越小,面对这样的情况,品牌营销作为新的营销手段应该被充分地应用。但是因为我国企业缺乏品牌意识,从而忽视了品牌营销的作用,并没有将品牌营销和其它营销方式结合起来,这样的营销现状就导致我国企业品牌现代化以及全球化特点不显著,其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比较低。
3做好我国对外贸易品牌营销应该采取的对策
3.1增强品牌意识,树立品牌保护理念
我国参与对外贸易的企业应该充分认识到品牌的重要性,然后以企业产品生产、企业文化等多重因素为基础来打造合适的品牌,代表企业,同时,在国际市场中商标抢占这一问题较为严重,面对这样的情况,我国企业应该树立品牌保护理念,以相关法律基础为后盾,维护企业品牌以及产品[3]。
3.2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
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应采用多样化的营销方式,增强企业品牌的知名度,以此来扩大品牌的影响力。首先,企业可以通过国际展览会等进行营销,国际展览会并不是每个对外企业都可以参与的,这本身就是对企业实力的一种认证,因此,企业应该抓住这一机会,加深其影响力;其次,企业应该对当前网络以及新媒体的力量进行充分地应用。现在网络全球化的发展使得国际交流日益密切,所以企业应利用微信、微博等进行品牌宣传,让更多国家了解这一品牌,接受品牌;最后,企业可以通过用户体验的方式来让更多国家的人民了解品牌产品,通过网络销售的方式来拓宽品牌产品销售范围,以此来实现品牌营销的目标。
3.3准确定位品牌
在市场瞬息万变的背景下,企业进行品牌创新是非常有必要的,而在创新这一过程中,企业必须要深入调研,对不同消费群体的意见进行参考,以此为基础来设计有现代感、有国际感的品牌标志,从而加深人们对品牌的第一印象。在此基础上,企业应该根据管理技术、生产技术以及管理体系等多方面的发展来对品牌定位进行适当的微调,以此来促使品牌定位更加的准确和清晰,同时还应该对产品的优势进行分析,将此作为品牌定位的考虑因素之一,从而增强品牌的生命力,延长其使用周期[4]。
3.4提高企业产品质量
企业在进行品牌营销的过程中,其基础还是产品质量,若是产品质量不达标,那么无论品牌营销多到位,都不会受到消费者的信赖和喜欢,因此,为了做好品牌营销工作,首先就应该提高企业产品的质量。尤其是对外贸易企业,其主要参与的是国际市场的竞争,而国际对产品质量要求是比较高的,所以若是企业想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让国际市场认可这一品牌,就必须从产品质量入手,通过生产质量有保证,并且国际市场需求的产品来打响品牌。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我国企业处于劣势地位,这不仅和企业掌握的核心技术较少有关,还和企业品牌形象有着一定的联系。众所周知,我国是制造大国,很多外国企业的产品零件等都是在我国制造的,但因为外国企业掌握了核心技术,同时有自己的品牌,所以其市场竞争力依然很强,反观我国企业,有品牌意识的较少,大多数企业都没有鲜明的品牌标志,从而使得我国产品在对外贸易中处于劣势,鉴于这样的情况,培养我国企业的品牌意识,打造有特色的品牌是非常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赵俏姿,丁会凯.中国机电产品国际竞争力及品牌营销策略分析[J].中国商贸,2012,(18):213~214.
[2]马中超,丁宇,李文胜等.现阶段我国农业企业品牌营销问题分析[J].经济师,2014,(5):11~12,15.
[3]黄玉萍.茶叶企业品牌营销及集群化发展分析———以河南省为例[J].福建茶叶,2016,38(3):58~59.
关键词:对外贸易 因果关系 增长形式 参考模型
根据当前经济的增长形势分析,我国每年的对外贸易出口总额以相关系数的比例增长,每年交易总额增长到0.3个百分点。对外贸易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动脉,在国民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传统我国在贸易经济形势中,没有正确分析进出口量与经济增长趋势发展关系,使得在后期发展后期出现严重的比例失调,导致国内GDP的百分点严重下滑。现如今通过对我国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采用协整检验的测试论证以及在Granger的应用算法对等分析验证,在经济分析研究中出现制约性经济因素,出口量便会增加,但会导致国内进口量的减少,使得国内总需求形式出于被动状态,贸易增长出现下滑趋势。通过采用协整检验测试论证组建样本的数据参考模型,对进口量与出口量的动态参数做出递推关系调整,分析LGDP经济参考细数等对口贸易的净产值做出分析归纳调整。
一、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协调关系
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对等关系,两者主要受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的限制。对于不同的立场,两者在带动经济形式之间存有必然联系。假设只考虑进口贸易,主要受经济外部因素的影响,带动其他产业链的增加,但会消耗大量的经济费用,并且后期的投产效益也会随着市场行情的变动也有所浮动,通常被看作是经济增长的外生变量,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变化。只考虑出口贸易,不考虑进口贸易,其主要受内部因素的影响控制,出口是带动国内产业经济的增长,拉动各个行业对产品需求量的增加,促进市场消费水平的提高。属于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不会随着客观因素的变化而发生改变。
在外部经济因素受诸多因素的考虑,在进口贸易与经济增长形式不能形成鲜明的对比。进口贸易的对等之处便是价格与质量方面的差异性,两者作为主参考性依据。根据近几年国内贸易的进口量约占总进出口贸易的一半以上,主要是因为国内对原材料的供求关系不平衡,导致国内原材料出现紧缺的现象,对进口贸易限额的增加,带动了国外产值效益的增加。刺激了国内市场经济的消费,原料的进购使得国内市场发展的具有一定的带动意义,增加了国内人口的就业率,为更多人群提供就业的岗位。在近几年国内在进购原材料加工生产过程中,人口的就业率比以往提高近20%左右。但也具有一定的弊端,过分依赖原材料的进口,对价格的上涨具有一定的浮动趋势,当材料的价格超过实际物品效益的价值。便会对国内经济效益产值产生一定的威胁,造成货币贬值,通货膨胀等内在因素。
在内部经济因素增长形势下,出口贸易与其他经济形势进行比较分析,利用丰富的原材料以及低廉的劳动力造作具有实际的经济效益产值。这种形式的兴起促进了外企对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国内企业快速的进步。进口贸易的外在形式依靠国外的先进技术,在国内进行产品的实际加工,然后将产品向外进行销售,带动外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但在经济增长形势下也存有一定的客观因素,出口贸易虽然是针对国外市场经济的拓展,但是容易引起产品过剩的现象,使国内市场经济的发展状况低于国外。并且随着现代科技技术的不断发展,对技术要求工艺较高,对残有次品的挑剔性较大,产品在国内市场具有较高的市场经济价值,但在国外相比不具有相同的经济效益。
二、对外贸易经济增长实证分析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近几年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以直线形式向上增长。其中包括纺织业、重工业、矿产资源以及其他新型能源,我国在每年出口粮食占全世界总粮食出口的20%,针对出口的国家主要是非洲、印度、朝鲜等一些中等国家。带动我国农业经济的增长,并且我国也加大对农业补贴力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全面实现三农政策。但是在出口贸易增长形势良好的一面,同时也存有一定的客观隐患,每年我国每年的一次性能源的出口总额占到总出口贸易的30%,但是根据其他国家出口贸易总额相比,一次性能源占有的比例不足10%,重视一次性能源的使用范围,但是国内一次能源的使用程度大大小于出口量,造成国内一次性能源的减少,其他非相关性的出口贸易也随之减少。根据近几年国内出口贸易总额进行分析研究,其中煤炭、钢铁、粮食产业出口贸易的总额远远超过其他贸易的出口量,表2―1为近几年我国出口贸易占有的总额比例关系,使得在经济形式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但是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一些非产值的下降。在进口贸易方面主要采用外国的先进技术,在国内做成生产加工场地,然后打向国内市场,促进国内经济的增长,但是进口贸易也对国内市场具有一定的带动意义,缩短与其他国家科技文化的差异。
三、结束语
通过对国内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分析,国内出口总产值比进口总产值的作用大。在函数数列变化曲线形式上采用多种对等关系,详细分析了经济增长变化趋势,对我国今后对外贸易增长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钢.后危机时代中国外贸政策的战略性调整与体制机制创新[J].国际贸易;2010年03期
关键词:贸易强国;贸易结构;科技创新;优势培育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6.32.004
0 引言
如今,中国长期保持世界第一贸易大国的地位。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外贸易进出口总额较2014年而言同比下降了7%,但总量仍然庞大。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达24.59万亿元人民币,其中出口额达14.14万亿元,进口额达10.45万亿元,贸易顺差3.69万亿元,同比扩大了56.7%。
我国的贸易合作伙伴逐渐呈多元化趋势。2015年,欧盟、美国、东盟为中国的前三大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值分别达到3.51万亿、3.47万亿和2.93万亿元。并且,在各方不懈努力下,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得以进一步优化。2015年,中国出口机电产品8.15万亿元,增长1.2%,占出口总值的57.7%,较上年提升1.7个百分点。同年,纺织品、服装、箱包、鞋类、玩具、家具、塑料制品等7大类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总值2.93万亿元,下降1.7%,占出口总值的20.7%。同时,部分大宗商品进口量保持增加。进口铁矿砂9.53亿吨,增长2.2%;原油3.34亿吨,增长8.8%。进口价格总体下跌11.6%。其中,铁矿砂、原油、成品油、大豆、煤炭和铜等大宗商品价格跌幅较深。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国以绝对的产品数量和对外贸易量取得了“贸易大国”的地位,但要转变“大而不强”现状,改善当前产品数量多但竞争力不强的问题,就要确定“贸易强国”的目标。本文主要分析了中国在构建贸易强国的过程中商品和服务贸易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改进的办法。
1 我国商品和服务结构概述
1.1 我国对外贸易总体结构
2005年至2014年的十年间,中国对外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货物贸易进出口总额始终保持较高的增长率,由2005年的142191亿美元起,每年保持25%至35%的增长幅度,至2014年货物贸易进出口额达到了43030亿美元。而相较同期的美国而言,其2014年的货物贸易进出口额仅为40337.13亿美元,从总量上看中国绝对可以称得上是贸易大国,但要想成为贸易强国,仅从数量上追求进步是远远不够的。
中国的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由2005年的1571亿美元增长到2014年的6043亿美元,总量上增幅达到284%,且服务贸易占对外贸易的比重由2005年的9949%增长到2014年的12.314%,呈现良性发展趋势。而美国2014年服务贸易出口的比重就已达到了303%。中国同贸易强国相比较,在对外贸易结构上仍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1.2 服务贸易结构
由表2数据可知,2010年中国的服务贸易较大比重集中于运输服务、旅游等传统服务行业,分别占比达到了26.9%、27.8%,超过半数的比重;而金融服务、保险服务、建筑服务等新型服务行业的比重虽然分别仅占0.8%、4.8%、0.7%,但同比增幅达到了133.8%、35.5%、27.6%。到2014年,中国服务贸易的结构发生了明显的改善,虽然传统的服务行业仍占据很大的比重,运输、旅游分别占据22.5%和36.7%的高比重,但新型服务行业的比重也有明显的提升,金融和建筑业分别提升至1.7%和3.4%。说明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发展势头迅猛,结构优化明显,但发展起步较晚且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而2014年的美国,服务贸易的比重较大部分侧重于新型服务贸易,其金融和专利的比重分别达到了14%、17%。
通过计算得出表3中2010年至2014年中国各服务业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很显然中国大部分服务行业竞争力始终保持较弱的地位,2014年仅保险服务行业、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广告宣传及电影音像行业的TC指数大于0,其中保险服务行业达到0.5155,说明该行业在服务业中竞争力较大。而咨询、金融、旅游、运输和通信服务行业的TC指数均接近于-1,尤其是咨询行业的TC指数达到-0.9458,说明该行业的竞争力非常弱,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旅游业和运输业占中国服务贸易比重很大,但是贸易竞争力指数仅为-0.4305和-0.2646,f明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力仍然很弱。
将中国参与对外贸易的货物分成工业制成品、高技术产品及初级产品三大部分,中国的货物出口很大部分集中于工业制成品上,2010年中国的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达到94.8%,而货物进口又突出集中于高技术产品上,2010年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进口率达到了69%。虽然到2014年中国的高技术产品进口率有了明显的下降,但是相较于2014年的贸易强国美国而言,其主要出口商品为机电产品、运输设备和矿产品,这三类产品占美国出口总额的24.1%、16.4%和109%,说明中国的对外贸易中,货物贸易进出口结构存在明显的问题。
2 构建贸易强国中国的商品和服务结构存在的阻碍
2.1 对外贸易总体结构不合理,贸易仅呈现“粗增长”的态势
1978年以前,中国的对外贸易规模不足世界的1%,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对外贸易迅猛发展,2009年中国就已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和世界第二大贸易国,但中国始终只是一个贸易大国而并非贸易强国。其原因在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发展仅保持数量的飞速增长,而质量、科技含量、品牌知名度和贡献率均同贸易强国的标准存在着很大的差距。
2.2 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新型服务贸易未充分发挥作用
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在国际竞争中一直存在着较明显的问题,虽然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的服务贸易发展速度就已超过货物贸易,但服务贸易总体水平仍然较低。且从服务贸易内部结构来看,一方面,中国的服务贸易始终较大范围的侧重于传统服务行业,对于金融、保险等新型服务行业的而言仍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同贸易强国相比较更是表现出明显的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一方面,中国的服务行业在对外贸易中均表现出竞争力不高,这同中国的服务贸易起步较晚且服务行业规范性较差有明显的关系。
2.3 货物贸易结构不合理,出口的产品层次低
中国从2013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以来,贸易大国的地位一直毋庸置疑。但同贸易强国相比较而言,中国的货物贸易也存在着很明显的结构问题。前文数据显示,由于中国的劳动力、土地等自然禀赋的突出使得中国的货物贸易发展大部分集中于工业制成品和初级产品之上,而附加值较高的高技术产品的贸易的比重相对较少,使得中国的货物对外贸易,尤其是货物的出口过程中明显存在着产品层次低和竞争力弱的问题。同贸易强国的高质量、高科技含量、高知名度的贸易产品标准差距甚远。
3 政策建议
3.1 保持传统禀赋优势,同时加快培育对外贸易竞争新优势
一国对外贸易的发展首先毫无疑问要遵守比较优势的原则,充分发挥本国的自然资源优势。中国的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充足、传统品牌多且影响力大均为中国贸易发展的先天禀赋,因此要构建贸易强国,首先就应继续发挥本国的先天优势资源,稳定贸易大国的地位。同时,重视中国出口产品附加值不高、企业品牌意识不强以及服务行业竞争力较弱的问题,加强创新优势的培育,在重视贸易额扩大的基础之上尽可能的通过完善政策扶持体系、加强政府投入力度等手段促进产品附加值及竞争力的提高。
3.2 实施创新驱动,加强科研培育投入力度,增强品牌意识,提升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总体贸易额数量可观,但人均贸易额少,同美国等贸易强国的总量多、人均多的情况有明显差距。且中国的产品优势不明显,在对外贸易中替代性较强,使得中国的对外贸易种产品竞争力弱于贸易强国的标准。要提升中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就要不遗余力的加强科研培育的投入力度,通过科研经费投入、科研实验室的建设、科技人才的培育等手段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度。
中国的传统品牌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誉,但由于建国初期受到较大程度的摧残,加上现如今市场的不规范带来的缺斤少两的问题使得中国的传统品牌在世界上的名誉受到影。而该部分更突出的问题在于,由于中国的品牌意识的薄弱,使得中国的不少知识产权没有受到保护,落入他人囊肿的专利不占少数。中国要充分发挥这部分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优势、激励更多的企业加强科研开发,就应该完善专利保护制度,同时加强品牌意识和产权保护的宣传教育。
3.3 利用区域经济发展的形势和“一带一路”等政策优势,加强同东盟国家的联系及其他市场的开发
中国的传统比较优势较大部分集中于广阔的土地资源和充足的劳动力资源上,但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传统的资源优势愈发减弱,仅从劳动力而言,中国的劳动力价格相较邻近的东盟国家而言较高、而劳动力素质相较贸易强国的美国和欧洲国家而言又较低。在全球化和贸易数字化的时代,中国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加强同东盟国家及贸易强国的互通交流,加强“一带一路”的政策施行力度,加强区域经济的发展,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3.4 坚持互利共赢,积极参与全球经贸规则制定
大国意味着责任,意味着担当。中国要更多地走向国际治理舞台,发挥世界贸易大国影响力,增强我国为全球提供公共产品和履行大国责任的能力。继续把多边贸易体制作为促进全球贸易投资开放的主渠道,旗帜鲜明地坚持贸易自由化,推动多边贸易体制向更加均衡、普惠、共赢的方向发展。坚持开放、包容、透明原则,参与区域贸易合作,发展布局全球的自贸网络。完善全球价值链,加强贸易政策协调,帮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加强贸易能力建设。
参考文献
[1]童霞,高申荣,吴林海.中国出口商品结构转型路径研究[J].统计与决策,2011,(24).
[2]袁其刚,戴金平,刘斌.Q易结构变化促进经济增长途径的比较分析――基于中国数据的经验研究[J].世界经济研究,2011,(11).
[3]邓小华,周婧.“低碳”内涵的国际贸易相关问题研究[J].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2011,(05).
[4]盛斌,钱学锋,黄玖立等.入世十年转型: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回顾与前瞻[J].国际经济评论,2011,(05).
[5]唐良富,唐榆凯,张锐等.低碳经济――国际贸易竞争新的战略关注点[J].科技管理研究,2011,(18).
[6]魏浩,王露西,李.中国制成品出口比较优势及贸易结构研究[J].经济学(季刊),2011,(04).
[7]黄蓉.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与产业结构的互动关系研究[D].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2014.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价格传递效应;贸易结构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贸易额不断增加,特别是中国加入WTO 以后,对外贸易并没有像人们所担心的那样出现出口萎缩、进口加剧、贸易逆差严重的现象,反而是进出口继续增加、贸易顺差持续大幅度上涨。据统计,2000 年中国的对外贸易依存度为42.95 %,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外贸易依存度上升48.85 %,自2003 年以来,伴随新一轮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外贸易依存度不断上升,2003 年猛涨60.11 %,2004 年接近70 %。对外贸易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为了分析我国不同行业汇率传递弹性,这里代表性地选取食品、钢铁、服装、橡胶、家电和煤炭等六个细分行业。通过计量分析可以从所选择行业的汇率传递系数中得到一些有益的结论。根据我们厂商利润最大化价格p=e-1rMC来构建实证模型。对上式两边同时取对数,然后将成本加成率r同边际成本MC合并,用产品出厂成本C来代替,可以得到如下等式:
lnpit=α0+α1lneit+α2lnCit+εit(12)
其中,pit为出口产品的国外市场销售价格,eit为人民币名义汇率,Cit为产品出厂成本。
1.单位根和协整检验。在对方程(1)进行模型回归分析之前,首先,我们对各变量进行序列平稳性检验,即单位根检验,本文采用Engle-Granger基于残差的ADF方法来检验各个变量平稳性,同时确定单整阶数。ADF检验的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一水平序列的ADF检验结果来看,变量均表现出明显的非平稳性,而经过一阶差分后,在l%和5%的显著性水平上,变量分别表现为平稳的时间序列,这说明各个变量自然对数值均为一阶平稳序列。
表一 变量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资料来源:根据国家统计局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的数据计算所得
表二 残差ADF单位根检验结果
各个估计方程的残差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为平稳时间序列。这说明回归方程的设定是合理的,也表明变量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不存在伪回归的可能,进而我们可以通过方程的回归系数分析汇率传递效应。
2.实证结果分析
从表三的回归结果,我们可以看出汇率传递弹性在行业间的差异。食品、橡胶和钢铁行业的汇率传递弹性均为负。汇率和出口价格呈负相关,说明上述三个行业在汇率升值时,可以通过销售价格提高来传递一部分汇率升值带来的成本增加。不过,从汇率传递弹性的大小来看,三者又分成了明显的两组,橡胶和钢铁的汇率传递弹性分别为-0.448和-0.312,汇率传递弹性相对较小,这同行业市场竞争相对激烈的实际情况是相符合的。由于汇率传递弹性较小,汇率升值由该产业内部吸收的比例也相对较大。
食品的汇率传递弹性为-1.0038,小于-1。虽然同预期的符号相一致,但是其大小却超出了汇率传递弹性(-1,0)区间。按照常理,知识密集型性和资本、知识密集型行业才可能拥有较高的汇率传递系数,而不受汇率传递弹性的制约,这也是汇率升值国家(如日本)向高附加值知识密集型产业转移的动因。然而,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食品,却获得了本应属于知识密集型产业的提价专利,那么说明中国食品在国外市场具有较大的价格竞争力。
通过上述对实证检验结果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人民币升值对于贸易产业的差异性影响是显著存在的:食品、橡胶和钢铁的汇率传递弹性为负;家电和服装行业的汇率传递弹性为正;煤炭属于资源类行业,煤炭行业的汇率传递弹性为0。贸易产业的汇率传递弹性决定了汇率升值过程中产业的扩张或萎缩。(2)劳动密集型产业在汇率升值中并不是必然被淘汰的产业,其关键在于产业竞争优势的获得和保持。(3)持续性汇率升值对价格传导能力低的产业是冲击很大的,如果人民币升值不能给这些产业以调整时间,则这些贸易产业必然走向萎缩。
(中南民族大学西方经济学;湖北;武汉;430000)
参考文献
[1] Robert M.Feinberg.The Choice of Exchange-Rate Index and Domestic Price Passthrough[J].Th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91,(6)
[2] Mc Carthy and Jonathan.Pass-Through of Exchange Rates and Import Prices to Domestic Inflation in Some Industrialized Economies,Federal Reserve Bank of New York,2000
[3] 谷克鉴.1990-1998 年国民与外资部门出口波动差异的实证分析――HBS推断在中国的验证与拓展[J].管理世界,2002,(2)
[4] 毕玉江.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中国出口价格的传递效应[J].世界经济,2007,(5)
关键词:碳关税;堡垒;高碳产业;影响
关税堡垒是国际贸易中一些国家为保护本国产品在国内市场竞争中的绝对优势而对他国产品强制征收的进口关税、进口附加税等,高碳产业面临的最大的关税堡垒就是由美国提出的"碳关税"。"碳关税"的提出,先不论其对环境保护有多大意义,但它的提出严重影响了我国高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贸易。我国是煤炭资源大国,"碳关税"的征收会导致煤炭行业生产成本的上升,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销售成本的提高,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或生产企业的利益空间就要紧缩,对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严重的制约。面对严峻的国际形势,我国如何突破这一道关税堡垒,使我国的高碳产业蓬勃发展呢?
一、关税堡垒概述
1、关税堡垒形成的背景
随着工业的发展,全球环境日益恶化,特别是1990后,全球气候环境恶化严重。臭氧层被破坏、酸雨等现象频出,这些都和环境的污染有直接的关系。比如:臭氧层的破坏就与二氧化碳(CO2)的排放有密切关系,酸雨与二氧化硫(SO2)的污染息息相关。而碳的消耗主要排放的就是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煤炭产业对环境的污染是不争的事实。在这种形式下,欧美等发达国家提出了"碳关税"政策。《美国清洁能源安全法案》(2009年由美国众议院通过)规定自2020年起,美国将对包括我国在内的未实施碳减排限额国家的产品征收碳关税。首先,"碳关税"的征收带有一定的惩罚性,对科技力量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是一个很大的打击。一方面科技技术水平的相对落后,导致这些国家出口产品的低端化,在市场竞争中本身不占优势。另一方面"碳关税"的征收加大了产品的成本,依赖于廉价劳动力生产的产品其利润空间本身就很小,在高额关税的影响下很难维持发展。其次,欧美国建提出的"碳关税"目的不单一,一方面利用关税堡垒约束煤炭产业对地球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发达国家利用碳关税政策影响和制约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形成了国际贸易的不公,阻碍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高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保护了本国的贸易利益。可以说"碳关税"是一道绿色堡垒,也是一道贸易堡垒。我国高碳产业如何突破这一堡垒在激烈的竞争中寻求发展,将关税堡垒对我国高碳产业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正面影响提到最高。这就要求我们积极的挑战能源结构、大力的发展科技,将高碳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结合度。
2、关税堡垒形成的本质
"碳关税"的提出,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有很大影响。首先,美国在提出"碳关税"时,其二氧化碳排放量居世界第一位,而根据《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的京都议定书》(以下简称《京都议定书》)要求每减少一吨的二氧化碳排放就会不减少60美元的GDP增长,美国严格执行就会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而《京都议定书》对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二氧化碳减排并没有具体的要求。特别是2008年美国经济危机导致美国国内市场的更加萧条。在严重的经济压力下,美国退出了《京都协议书》进而提出了"碳关税"借此转嫁二氧化碳污染等造成的世界气候恶化的责任,将重担结结实实的压到了发展中国家肩上。在环境保护的掩盖下,美国等国家进一步将"碳关税"合法化。合法化的"碳关税"将征收的主要对象集中在中国、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中,而对于发达国家,其高碳产业的高科技化和高端化避免了"碳关税"的缴纳。也就是说"碳关税"是针对于科技水平相对落后、高碳产业低端化的发展中国家征收的。对于高碳产业技术成熟,产品高端化的发达国家是免税的。"碳关税"的提出掩盖了美国对《京都协定书》不负责任,同时给发展中国家的高碳产业发展套上紧箍咒。
二、关税堡垒可能对我国高碳产业生产的影响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又是煤炭产量大国,煤炭作为我国的第一能源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着巨大的作用。同时,我国的科技、煤炭生产技术还不够成熟,高碳产业也是低端产品多,高端产品少,煤炭精加工业发展滞后。面对这一现状,关税堡垒的实施势必会对我国经济、出口等造成严重的影响。
1、关税堡垒对我国出口的影响
随着我国科技的不断发展,我国的出口结构已有所改变,但仍未脱离"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劳动密集性产品。也就是说我过的高碳生产仍然处在产品低端化、产品的初加工阶段,无法将高碳产品的附加值充分的发挥出来。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优势就是"价廉"。一方面是对我国资源的破坏性开采使用,一方面是以环境的严重污染为代价来发展我国的出口贸易,由低廉的人工成本,大量的一次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来换取微薄的出口效益,这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却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随着世界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我国也在不断的调整产业结构,发展高碳产业中的精化工业,实现我国煤炭资源的充分利用。然而目前我国的高碳产业的技术还处在发展阶段,高新技术的应用还不成熟,一些高效、节能、环保的技术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在这种形势下"碳关税"的提出,首先,会影响我国企业的效益。一方面关税堡垒的征收,加大了我国高碳产业产品出口的成本价。在出售价格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企业的效益就要受到损失。另一方面,我国大部分出口的产品为高碳产业低端产品或初加工产品,产品的附加值本来就小,成本的增加导致企业为了获取利润就要抬高售价,销售价格的抬高影响了我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导致产品消费下滑,进而影响企业效益,导致企业效益的降低。其次,"碳关税"的征收会导致我国出口量的下滑。企业的生产、运营的目的就是利润和效益,企业效益的降低就会导致一些以高碳产业产品生产为主的企业减少出口量,导致我国出口总额的跌落,出口市场范围的收缩。再次,"碳关税"的征收会降低我国出口增长的速度。在劳动力密集型、能源密集型产业的拉动下,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到了很大发展,经济的增长也是有目共睹的。然而,随着高碳产品出口量的紧缩,我国出口贸易的增长速度也会随之下降,经济增长趋势也会受到打击。
2、关税堡垒对我国高碳产业链的影响
首先,关税堡垒主要是针对发展中国家高碳产业的低端产品和初加工产品。这些产品技术含量低、加工附加值低、利润低,对环境的污染却较高。在关税壁垒的影响下,我国的造纸、钢铁、化肥、等产品的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而与这些行业相关的塑胶、五金等产品的生产也受到影响,可以说我国高碳产业生产的大部分产品的生产都会受到影响减产或停产,导致高碳产业链断裂。其次,我国经济对外贸的依存度较高,关税壁垒的全面实施会导致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极度下降,"中国制造"将面临很大的挑战,如找不到适当的产业代替,我国的出口量会大幅度的紧缩,将面临20%以上的下滑。那时,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趋势将会被遏制。一方面高碳产业受到冲击,外贸的GDP拉动作用会减弱,我国经济的发展将受到重创。另一方面产业链的断裂风险会导致工厂关闭、工人失业等现象,造成我国社会的不稳定。例如:我国高碳产业需征收关税堡垒的产品有15%左右是出口美国的,如美国每进口一顿征收60美元的关税堡垒我国的出口额就会下降1%以上,这对我们以外贸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家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关税堡垒会造成我过高碳产业的产业链断裂、社会经济的不稳定等后果。而且"碳关税"具有一定的不定性和强制性,也就是说它对于不同国家征收的标准是不同的,而国际上有没有统一的、标准的碳排放量参照标准,因此被征收"碳关税"的国家就如同待宰的羔羊,只能被动的接受进口国家的强制性、不公正的税收,这样就容易引发国际贸易秩序的破环,导致各国之间贸易的摩擦。不利于全球经济化一体化的发展。
3、关税堡垒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大影响
首先,"碳关税"提出目的不单纯,打着环境保护的幌子,实际是一种贸易保护的手段,关税堡垒的实施打破了国际贸易秩序,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极不平衡。即使做的再隐蔽,其实质也会慢慢的凸显出来。其次,关税堡垒对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是一个严重的打击,对发达国家的对外贸易却是一种保护措施,在不平衡的贸易活动中,势必会引起一些发展中国家的不满,引起一些国家采取过激的行为来实现贸易保护,国际贸易在攻守之间将会变得的相当混乱,各国的贸易摩擦也会突增,会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后患。
4、面对关税堡垒我国的自检
在关税堡垒可能产生的影响背后,我们也要看到我国高碳产业发展的不足。首先,出口产品太过单一,高碳产业出口主要以高碳产业的低端产品和初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精加工产品不足,竞争力不强。其次,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国际贸易的依赖性太强,特别是对某些国家的市场依赖性太大。加大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风险。再次,高碳产业中,中小型企业过多、企业结构不合理。导致高碳产业发展中资金的投放受到分散,不利于科技、科研的开发,同时这些中小企业的竞争意识有所偏差,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认识不足,导致技术科研项目得不到重视,使高碳产业的生产水平难以提高,缺少更实力的竞争保证。
三、我国应对关税堡垒的措施
对于关税堡垒对我国高碳产业造成的影响我们应该客观的、辩证的去思考、去应对,积极的寻求突破关税堡垒的办法。
1、优化高碳产业结构
首先,对高碳产业的各企业进行整改、归并,加强我国高碳生产企业的综合实力,将对高碳产业的经济支持集中到一部分有实力、有基础的大企业上,促进其科技实力的发展。其次,加大科研突入,鼓励低碳生产、低碳消费。积极的响应国际市场提出的节能、降耗、环保策略。以科技为动力,提高我国高碳产业的生产力和产品竞争实力。再次,加强高碳产业高端产品的科研与生产,进行高碳产品的深加工、精加工,实现高碳产品的高科技、高附加值。使我国产品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优势从价位转移到质量上,应对关税壁垒对我国出口贸易的影响。
2、积极调整我国的经济结构
首先我们要改变对国际市场太过依赖的经济发展模式,将经济发展的支持力量转移到国内市场。这也是应对碳关税最直接、最保险的办法。同时,中国的巨大市场潜力是值得我们去发展、去争夺的。我们以加工高碳产业的低端产品为主,而发达国家将这些产品深加工后再来占领我国的市场资源。而我们只获得了利润的一小部分,高的附加值、中国的人民币却流入到外商的口袋,回过头我国企业的发展、经济的发展却要依赖别国对我国产品的进口,这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吗?因此,我国企业要积极的开发国内市场潜力,将贸易的主动权牢牢的控制在我们自己手上。此外我们对国外的市场也不能放弃,应积极的响应国际号召,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对话,积极的制定与低碳、环保、节能相关的政策和实施策略,为我国高碳产业营造良好的国际贸易化境,实施环境贸易外交,实现高碳产业对外贸易的共赢。
3、增强国际合作
中国是世界的一部分,全球经济一体化需要我国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在关税堡垒问题上,我们应积极的增强与国际的合作,履行我国在环境保护中的责任和义务。一方面积极的参与到碳排放量参照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显示我国对环境保护的诚意与决心。另一方面积极响应国际呼声,推行低碳消费,引导和支持我国企业的科技创新,促进我国企业的环保发展、可持续发展。
4、赋予"中国制造"新的含义
关税堡垒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影响我们不但要看到国际因素,更应从自身实际出发,看到自身在应对关税堡垒中的不足,积极的完善自身发展状态,改变"中国制造"的高耗能、高污染、低价位的现状。将"中国制造"发展成为高科技、低耗能、低排放、物美价优的产品代表,实现我们的科技强国、环保发展之路。
四、结语
地球只有一个,中国是地球上一个值得骄傲的国家,为地球的明天出一份力是无可厚非的。在关税堡垒的应对上面,我们不但要积极的响应其在环境保护中发挥的意义,还要不断的开发新能源,创新科技,实现对地球环境实质性的、治标治本的保护。
参考文献:
[1]黄晓凤.碳关税对我国高碳产业的影响及应对策略[J].经济纵横,2010,(3).
[2]徐雪竹.碳关税的征收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