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3 16:20: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建筑业固定资产投资

篇(1)

固定资产投资是建造和购置固定资产的经济活动,包括固定资产的更新、改建、扩建和新建等活动。固定资产投资是社会固定资产再生产的主要手段。固定资产投资额反映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规模、速度和比例关系等综合指标。

建筑业产值是建筑业在一定时期内完成的以价值表现的生产总量,反映建筑业生产成果的综合指标。通过他可以了解建筑业的生产规模、发展速度、经营成果,成为国家制定经济建设计划的重要依据。

从统计制度看,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由建筑工程、安装工程、设备工器具购置和其他费用三部分构成;建筑业产值由建筑工程、安装工程和其他工程的价值量构成,虽然从理论上讲固定资产投资中建安投资额和建筑业总产值是基本一致的,但目前我市实际情况说明,统计制度与客观实际是存在差异的。

从两者统计范围看,建筑业只统计了建筑业行业中的一部分(主要部分),未包括本地的非独立核算建筑业企业、资质外建筑业企业及建筑业个体户;包括了本地建筑资质企业在外地的建筑业活动,但未包括辖区外企业在本地进行的建筑活动。

由于建筑业实行注册地和资质统计,现行的建筑业统计不能反映出本地的建安投资真实情况,这就造成建安投资无法顺利进入到当地的建筑业产值统计中,造成我市建安投资大于建筑业总产值。

篇(2)

1建筑业生产情况

1.1建筑业总产值按国有经济控股情况分组,秀峰区具有三级以上建筑业企业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7个,只占企业总数的33.33%,完成施工产值为481256千元,占了全区建筑业总产值755793的63.68%。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承接承包工程和房屋建筑施工方面的能力比较,可见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构成了秀峰区建筑业生产的“主力军”(见表6)。

1.2房屋建筑面积及竣工价值2004年,秀峰区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房屋建筑施工面积1583784平方米,房屋建筑竣工面积577765平方米,竣工价值378143千元,施工建设中以住宅为主,竣工价值中也以住宅为最多。

1.3建筑业财务状况

1.3.1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2004年末,秀峰区建筑业企业的资产合计为1415562千元,负债合计为1095332千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320230千元。资产负债率为77.38%。资产负债率过高说明了企业利润水平低,得不到相应的扩张,只能大量举债。

1.3.2工程结算收入和利润总额2004年,秀峰区建筑业企业法人单位工程结算收入553619千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94.72%,建筑装饰业占5.06%,其他建筑业占0.22%;利润总额1796千元,其中,房屋和土木工程建筑业占36.08%,建筑装饰业占65.3%,其他建筑业占-1.11%,由比重可知我区建筑业中盈利最多的行业为建筑装饰业。

2建筑领域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4年,秀峰区的固定资产投资基本上是依靠建筑行业来实现的,可以说建筑行业已逐步成为秀峰区的支柱行业。在全面分析我区建筑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仔细剖析存在的问题,才能制定有效地管理政策和推进该行业进步,为辖区的经济建设更好地服务。(1)工程款拖欠问题严重,企业生产资金捉襟见肘。由于目前拖欠工程款问题严重,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建筑施工企业资金短缺,阻碍了企业正常运行和进一步发展。截止到2004年底,累计拖欠工程款106544千元,占流动资金的13.59%。(2)技术装备相对落后,制约企业竞争能力的提高。我区建筑施工企业离退休职工不断增加,企业负担越来越重,工程款又长期拖欠,使企业生产经营雪上加霜;技术设备更新慢,严重制约着企业竞争能力的进一步提高。(3)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趋缓,加剧建筑企业之间竞争。固定资产投资是拉动建筑业企业生产的主要力量,尤其是受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房地产开发建设增长的影响更大。2004年国家相继续出台了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和速度,实行严格的土地管理制度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等措施,有效控制了固定资产投资特别是房地产开发投资的高速增长,受其影响,建筑企业生产经营步伐逐步放缓,建筑生产成本进一步增加,企业间竞争加剧。(4)建材价格上涨,导致建筑工程成本的不断上升。2004年,国内能源和主要原材料供应全面紧张,价格有一定程度的上涨。建材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在建工程的成本,也给施工单位带来了严重困难,降低其经营效益。同时,建材价格的上涨对建材市场的秩序,在建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也带来了负面影响。(5)企业负担沉重,举债经营促使资产负债率较高。2004年,我区建筑业企业资产负债率达到77.38%。造成负债率过高的原因,一是建筑业企业本身自有资金少;二是由于近年来建筑行业之间的竞争激烈,利润水平低下,得不到相应的扩张,举债现象严重。而大量的资金成本支出,反过来又加剧了企业的负担,影响企业资金积累。

3促进建筑业发展的措施

篇(3)

为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数据质量,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县固定资产投资情况,根据省市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就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明确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固定资产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扩大再生产的基础。保持固定资产投资适度增长,对于加快经济社会发展、增强经济实力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准确掌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结构和规模是政府实施宏观决策的重要依据,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迫切需要,更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

由于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涉及面广,填报情况复杂,项目又具有阶段性和间断性,实时统计和管理的难度较大,而且我县固定投资统计基础还比较薄弱,统计制度和方法又处于不断修改、完善过程中,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任务十分艰巨。必须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不断增强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切实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工作。

二、结合实际,确定工作要求和原则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要按照“制度统一、条块结合、项目互通、处理集中”的要求,确保投资项目不重登漏登,如实反映固定资产投资情况。在具体工作中要坚持以下原则:

1、实事求是原则。统计数据要如实反映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不论项目建设资金来自哪条渠道,工程是否列入投资计划,凡已经发生固定资产投资,必须依法统计。

2、项目主体独立上报原则。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必须由投资主体独立上报,确保投资数据来源可靠。同时项目上报不得“合并”、“肢解”。

3、项目进度统计原则。统计数据要能真实反映投资项目进展情况,项目形成工程量,就应统计投资额,避免统计数据出现“大起大落”的不正常现象。

三、明确职责,落实工作责任

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实施主体为县统计局和各相关部门、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库区管委会)。县统计局负责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并按照统计制度要求审核、汇总、上报固定资产投资的数据;各有关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库区管委会)负责组织本系统和本辖区内投资单位(项目)数据的上报和核实工作。

县统计局:是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统计的组织协调工作。做好涉及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开发区、库区)和直报单位的统计工作布置和检查;检查、认定、核实投资项目;审核、汇总和统计数据,并进行评估和分析;做好各有关部门、乡镇(街道、开发区、库区)和直报单位的统计业务指导和培训;及时向有关部门提供新开工项目信息。

县发改局:是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部门,负责做好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审批,督促指导乡镇(街道、开发区、库管委)和各有关部门做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负责做好无主管部门的城镇投资项目、重点项目的统计;负责做好新开工项目的现场核实工作,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审批情况,反馈新开工项目信息列表中的项目审批情况。

县经贸局:是全县工业、商贸投资项目的主管部门,负责督促乡镇(街道、开发区、库管委)工业、商贸投资项目进展及统计情况,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技改项目审批清单(电子文档)等相关信息;配合县发改、统计部门做好工业投资项目现场核实以及有关数据的检查认定;及时向县统计部门提供技改项目清单,反馈新开工项目信息列表中的技改项目审批情况。

县建设局:是项目开工审批和市政基础设施项目、房地产项目和建筑业的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全县房地产业及建筑业统计工作和本系统企事业单位投资项目的统计工作;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有关基建的新开工项目基本情况表,反馈新开工项目信息列表中的项目规划与施工许可审批等情况。

县国土资源局:负责督促全县土地整理及分解到乡镇(街道、开发区、库管委)项目的统计工作,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新开工项目的土地审批清单,反馈新开工项目信息列表中的土地审批情况。

县环保局:负责督促全县环保项目及分解到乡镇(街道、开发区、库管委)项目的统计工作,及时向统计部门提供新开工项目信息一览表中的环保审批情况。

县监察局:组织有关部门开展每季抽查,汇总检查结果由县府办通报。

其它各有关部门:负责报送本系统以及所管辖行业的投资项目报表,督促分解到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库管委)项目的统计工作。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委会、库区管委会:是本辖区内除明确由部门负责以外的固定资产投资统计的组织协调者,负责做好本辖区内投资项目统计报表的布置、收集、审核、汇总、上报工作;负责对投资单位、村、居委会统计人员进行投资统计业务指导和培训。

四、完善制度,确保统计数据质量

1、按统计制度要求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投资主体要严格按照统计制度规定的上报时间、上报方法和上报范围,做好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基层报表网上直报工作,确保固定资产投资统计数据的合法性、唯一性;要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搜集、管理和使用,避免数出多门,确保统计数据的来源可靠。

2、建立新开工项目确认入库制度。限额以上新开工投资项目实行项目确认制度,由县发改局、县经贸局负责对计划总投资在3000万元及以上的新开工项目,逐个上门现场核查,对500~3000万元的新开工项目实行电话跟踪确认制度。同时,定期对500~3000万元新开工项目进行现场核实抽查,并将最终确认情况报送县统计局,由县统计部门建立新开工项目基本情况信息库。

新开工项目涉及部门多,做好新开工项目统计工作需要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县统计、经贸、发改、国土、环保、建设等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明确专人负责本部门新开工项目信息的维护工作,县统计部门负责资料的汇总和建库。项目库以统计部门提供的新开工项目列表及项目基本情况为基础,各相关部门对审批、核准(备案)情况予以补充,并将本部门掌握的项目开工信息通报统计部门,确保新开工项目统计不重登漏登、准确无误。

3、实行数据质量核查制度。要加大对工业固定资产投资数据的核查力度,县监察、统计、发改、经贸等部门组成固定资产投资数据核查小组,采用全面核查与重点抽样核查相结合的办法,每季度末对项目以及项目的各项投资统计数据进行核查。限上项目进行全面核查,限下项目进行抽样核查,样本项目由电脑随机产生,一般抽查数为所有项目数的20%,并根据抽查情况核定各乡镇(街道、开发区、库管委)工业投资统计数据。

篇(4)

一、问题及原因分析

针对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的问题,经综合分析,主要有以下原因:

1、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普遍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我市目前有170余家建筑业企业,其中:一级企业3家,二级企业28家,大多都是三级或劳务分包企业。而全省有特级企业2家,一级企业170家,二级企业2100余家,我市建筑企业资质等级水平明显落后于省内的其它城市。

2、我市建筑企业占有本市建筑市场的份额低,对外承包工程规模较小。建筑业产值是按照企业注册地(含外地企业设立的经工商、税务登记的分支机构)进行统计,外地施工企业的产值是不计入我市建筑业总产值的。按相关规定,外地施工企业在我市承接工程只实行中标后的备案制度,入市门槛低,导致今年外地施工企业大量涌入自贡建筑市场,且这些外地企业大多资质等级高,承揽的多为规模大的项目,如s305改造工程、檀木林国宾府、龙城国际、南湖体育中心场馆等。根据建设工程招投标管理站的统计,2007年、2008年、2009年外地企业在本市承揽工程的中标金额分别占全市招标项目总金额的13.48%、18.97%、32.78%,呈逐年递增的趋势。特别今年外地企业中标项目的金额比去年猛增约14个百分点,导致我市建筑业产值大量流出。而我市只有市建一司、市建二司等少数总包企业在外地承接工程,且总承揽任务偏少。

3、2008年“5·12”地震造成重灾区当年的建筑业产值较少,而今年的灾后重建和扩大内需等项目的实施,使得2009年全省建筑业产值大幅增加,主要贡献地区为成都、德阳、绵阳、阿坝等重灾区,因而我市建筑业产值增速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二、下一步工作措施

1、着力将建筑业放到突出的位置抓好抓实。把做大做强建筑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整合各种资源,出台相关扶持政策,抓紧培育和完善建筑生产要素市场体系,加强对建筑企业改革的指导,加大服务力度,加快建筑队伍的教育培训、鼓励建筑企业科技创新和对外承包工程,充分发挥建筑业的支柱产业作用。

篇(5)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10亿元

2013年1-2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81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2.3%(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4%。其中,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18,001亿元。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1-2月份,城镇消费品零售额32,656亿元;乡村消费品零售额5,154亿元。

2

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777亿元

2013年1-2月份,全国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5,777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4.6%,增速比去年全年回落0.2个百分点。民间固定资产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61.4%,与去年全年持平。分地区看,东部地区民间固定资产投资8,817亿元;中部地区3,909亿元;西部地区3,051亿元。

3

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

2013年2月,中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4.5%,比上月回落1.7个百分点。分行业看,建筑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8.0%,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3.6%,新订单指数为51.8%,中间投入价格指数为56.2%,收费价格指数为51.1%,业务活动预期指数为62.7%。

4

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676亿元

2013年1-2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25,67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1.2%,增速比去年全年加快0.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0.3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月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增长0.65%。分产业看,1-2月份,第一产业投资336亿元;第二产业投资10,293亿元;第三产业投资15,047亿元。

5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9%

2013年1-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实际增长9.9%,比2012年12月份回落0.4个百分点。从环比看,2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月增长0.79%。分经济类型看,1-2月份,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8%,集体企业增长6.5%,股份制企业增长11.4 %,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长7.7%。

6

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

2013年2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环比上涨0.2%。其中,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下降2.4%。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9%,环比上涨0.2%。其中,生产资料出厂价格环比上涨0.2%。1-2月平均,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同比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同比下降1.9%。

7

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

2013年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3.2%。其中,城市上涨3.2%,农村上涨3.3%;食品价格上涨6.0%,非食品价格上涨1.9%;消费品价格上涨3.3%,服务价格上涨3.1%。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环比上涨1.1%。其中,城市上涨1.1%,农村上涨1.0%;食品价格上涨2.7%,非食品价格上涨0.2%。

8

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670亿元

2013年1-2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6,670亿元,同比名义增长22.8%,增速比去年全年提高6.6个百分点。其中,住宅投资4,583亿元,增长23.4%,增速提高12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68.7%。1-2月份,东部地区房地产开发投资4,024亿元;中部地区1,241亿元;西部地区1,405亿元。

9

篇(6)

“国民经济在新常态下保持平稳运行,呈现出增长平稳、结构优化、质量提升、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14年全国经济运行情况初步核算显示,全年国内生产总值636463亿元,同比增长7.4%。全国建筑业总产值176713亿元,同比增长10.2%,增速自2010年以来持续下滑,较同期增幅下降5.9个百分点,创近16年来增速新低。

与此同时,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和到位资金增速也在快速趋缓。根据国家统计局今年1月的固定资产投资情况统计数据,2014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累计达502,005亿元,同比增长15.7%,较2013年增速下滑了3.9个百分点,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530,833亿元,同比增长10.6%,较投资完成额增速低5.1个百分点,较2013年增速下滑了9.5个百分点。预计国内建筑市场开工量减少、资金面趋紧将成为建筑行业的“新常态”。

新市场

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中国投资增速的下降是必然的,随着我国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力度的减弱,在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的“新常态”下,由投资增长拉动的建筑市场将不再强劲,国内工程市场将面临饱和。建筑市场加速细分,新型建筑、商业建筑将成为新的增长点,建筑工业化进入实战状态,部分建筑企业开始应用BIM技术、电子商务交易平台。

中国的城镇化和产业转型升级,为建筑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中国依然会利用投资拉动经济增长,2014年发改委不断批复各类项目,从轨道交通到核电,基础设施建设不会减速;为推动工业化和城镇化,资金面将适时放开,以拉动诸多行业投资,为众多产业的转型升级,新型城镇的建设带来资金支持。

国际市场将成为中国建筑企业新的发展空间,“一带一路”新思维推动中国建筑企业走向世界。中国建筑企业从事国际业务的总量、在ENR中的排名都获提升。源于国内工程建设经验、顶尖工程项目技术的积累,在高速铁路、轨道交通、大型桥梁、大口径隧道等方面形成的工程施工、运营设备、管理水平均达到国际水平。2014年前11个月中国承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服务外包合同金额和执行金额分别为106.1亿美元和80.5亿美元,同比增长22.3%和31.5%。

新模式

未来建筑企业的商业模式主要有两种,即城市综合体模式和特许经营模式。城市综合体模式即城市运营商,城市综合体是一个庞大的工程,要求运营商完成一级土地的开发,在建设阶段要。求运营商具有强大的资源整合运作能力和资金融资能力。《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为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创造了良好的发展机遇,目前各省市地区的城市综合体的开发也逐步提上日程。建筑企业特许经营模式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从宏观政策来看,规范地方政府融资行为、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基建运营,在地方财政收支紧张的背景下,特许经营模式成为化解地方债务风险,为新一轮城镇化筹资的重要手段,未来基础设施建设中社会投资的比例将会更高,更多基础设施投资项目会采用公私合作模式(BOT、PPP、PFI)来实施。

新机遇

在国内严格意义上的工程总承包运作机制尚未成为主流,主流是以土建带动总承包模式,以及业主平行发包、平行管理模式。多数建筑企业习惯于传统的施工总承包模式,即从业主方接受投资和施工图,负责整个工程所有分项、各个专业的全部施工任务,接受业主、业主委托的监理及质量监督部门的监督检查,最后交钥匙给业主。施工总包商虽然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工期全面负责,但其施工工作要受到业主投资和施工图设计的制约,在具体事项上往往出现扯皮,对于项目管理能力较差的业主,这样的服务模式很难赢得客户满意。

随着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新业主和新项目类型将不断涌现,资金不够充裕、项目管理经验不足的业主所占比例将越来越大。习惯于以等待业主给钱、给设计的方式管理项目的建筑公司所面临的市场份额将逐步减小,而大型建筑企业正可以利用自身资金充裕、项目经验丰富的优势,为业主提供在价值链上延伸更长的服务模式——工程总承包,将产品、技术、服务整合在一起提供给业主,从而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

新挑战

篇(7)

固定资产投资需求增长从2003年年初以来已表现出明显的过热迹象。

2003年我国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增长24.5%,2004年一季度更是高达43%,这已接近1992和1993年经济过热时期的水平。固定资产投资过快增长主要源于几个方面:一是地方项目投资。2004年一季度,地方项目投资增长60.2%,中央项目投资只增长4.8%。二是集中于工业和建筑业的投资。三是私营和外企的投资。四是部分省市的投资。江苏、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固定资产投资完成额居全国前五位,占全国的48%。投资明显过热,结构不合理,存在着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

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的经济增长一直过于依赖投资的拉动,消费需求亟待提高。多年来,我国的社会消费品零售实际增长率一直远低于投资的增长率,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关系严重失衡。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数据,近年来,发达国家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例平均在80%左右,发展中国家平均约为74%,而我国则要低很多。

投资与消费的比例应协调发展。如果投资(主要是固定资产投资)形成的生产能力不能与未来的消费相匹配,就会导致产能过剩,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如果投资主要来源于银行贷款则可能产生大量新增不良资产。

固定资产投资增长过快,效率降低,将对经济和社会发展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

我国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也称作投资率)在全球一直居高,而且爬升速度也很快。2003年我国投资率为42.7%,仅次于1993年45.3%的最平。这表明,我国增加单位GDP所需的投资越来越多,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资源投入而非技术进步基础上的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固定资产投资的迅猛增长带来许多问题,包括带来对钢铁、电解铝、水泥等高耗能行业的巨大需求,造成瓶颈制约。但其最主要的威胁是增大了经济运行的潜在风险。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偏大、增速过猛与货币信贷投放偏多相互推动、互为因果。如果任凭这种情况发展下去,势必导致产能过剩、企业生产经营困难,银行呆坏账增加,金融风险加大等问题。依靠高投资可以推动经济增长,但不具有可持续性,这已有前车之鉴。

投资过度的另一重要原因是企业(包括相关政府部门)低估投资成本。

长期以来,“唯经济增长”的考核标准取向,促使地方政府热衷投资,往往给予企业过于优惠的土地、税收等政策,造成这些企业投资成本低估。另一方面,我国的经济增长的环境成本被严重低估。例如,受高额利润的驱动,2003年我国钢铁、水泥和电解铝的投资分别增长96.6%、121.9%和92.9%,今年一季度又继续高位增长。这些高耗能产业的过快增长,造成大面积环境污染。目前我国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分别居世界第一和第二位,水资源污染严重。很多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不太考虑外部不经济(对他人产生的不利影响),也不对自身制造的污染成本付费,因此往往低估生产成本而进行过度投资。

对付外部不经济的最有效方法是制定政府的反污染计划,政府应当承担其维护公共利益的应尽责任。通过制定技术标准、环保标准,控制污染法令强制企业实行;要求企业支付更高的排放费,从而抑制过度投资。应进一步健全对政府行为的约束机制,对地方政府的政绩进行客观、公开的评审。评审除包括经济发展外,还应包括就业、环保生态、卫生教育等。政府重大项目决策,应该建立起透明、科学、严格的程序,从根本上解决投资过热的问题。

二、我国金融市场不够发达,银行体系不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