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诚信案例分析

诚信案例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3 16:20: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诚信案例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诚信案例分析

篇(1)

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贴近职业诉求。“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中提升学生诚信意识和行为,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2 教材分析

教材是本科与专科通用的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2013年修订版。为了适应高职学生的学习状况,教师按照课程教学标准为学生选择了视频案例与文本案例分析作为教材补充。“诚信是做人之本”微课内容主要讲解诚信的重要性、高职生诚信危机,诚信培养的路径和方法。本次课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中的第四章,第四节“恪守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内容中即“诚实守信是公民道德建设的重点”与“大学生与诚信道德”,前续课为“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诚信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主要内容即“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敬业奉献”中的第二条内容,后续课为“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诚信是“社会主义荣辱观”内容中即“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诚信是做人之本”微课内容具有承上启下的桥梁作用。

3 学情分析

在调研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特点和喜欢的教学方式进行了论证,选取教学的知识点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本次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职一年级学生。随着高职院校生源素质的下降,2年来北京地区高考录取分数线由300多分下滑到100多分,近年来,高职院校招生采取登记入学形式,生源素质进一步下降。有些高职学生不仅学习能力差、而且社会责任感差,如:学习松懈、违纪违规、得过且过、醉心玩乐、沉溺于网络游戏。一些学生对他人、集体、社会、甚至对自己未来漠不关心。一些学生意志消沉,缺乏斗志,纪律松散,表现出“无兴趣”、“无所谓”、“无意义”的“三无”现象。一些学生不仅独立生活与自我管理能力较差,而且合作观念较差。一些学生自我中心意识较强,重视个人感受和个人利益,缺乏诚信品质。一是日常言行诚信危机。他们经常承诺好好学习、遵守纪律,经常背信弃义,上课迟到、吃东西、玩手机。二是信贷诚信危机:恶意拖欠贷款、学费。三是考试诚信危机,考试作弊,屡禁不止。四是学术危机。抄袭作业、毕业论文成风,瞒天过海。五是求职危机。就业签约后无故悔约。在顶岗实习期间不能兑现应聘时的承诺,一些高职学生无限放大自由,我行我素稍不如意就辞退实习岗位,经常由于松散被退回现象时有发生。因此,高职学生的自律性较差,缺乏对“诚信”准确的心理定位,诚信认知和实践能力较差、自我观念较强,多数高职生对诚信深层知识知之甚少,有诚信意识与愿望,但是,对培养诚信的方法和途径不是十分清楚。

4 企业对高职生诚信诉求

对北京市企业进行了诚信诉求与高职学历员工诚信状况的调研和走访,了解到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诚实守信、爱岗敬业道德品质和遵规守纪比较重视,尤其是诚实守信放到了第一位,因此,道德教育重点应该以“诚信做人提高修养”为重点。同时,调研掌握了高职毕业生的诚信状况,为课程的目标的确立、教学重点与难点的把握、方法与手段的使用、教学过程设计等奠定了基础,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与实效性。

5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是使学生掌握诚信的重要性。能力目标是能够根据所学理论进行案例分析,远离背信弃义之事,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会兑现自己承诺。情感态度目标是促使学生从情感上憎恶失信行为,崇尚兑现承诺行为。价值观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诚信做事、诚信做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6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是对诚实守信正确认知和实践,正确进行案例分析。教学难点是持久地践行言行一致、表里如一的诚信行为。

7 教学方法与手段

7.1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任务引导设计是围绕解决实际问题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学习知识、训练技能。打破长期以来理论与实践二元分离的局面。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积极性。

任务引导设计是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实际、企业需求的诚信素质,确立任务名称为“诚信是做人之本”。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创设情境。在任务的引导下,确立能力目标,需要创设与当前学习主题相关的、尽可能真实的学习情境,引导学生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学习情境,使学习直观性和形象化。所以,创设情境选取2段视频案例――韩信报恩(正面视频)与小明的故事。(反面视频)进行播放,引发学生进行比较思考。第二步,确定问题。在创设的情境下选择与学习主题密切相关的问题作为探究的中心内容,让学生面临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给出的问题为:1.结合视频谈谈诚信的重要性。2.高职学生怎样培养诚信意识和行为?分配给小组进行讨论。第三步,自主学习与协作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者2个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如需要搜集哪一类资料。从何处获取有关的信息资料等,强调学生的 “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倡导学生之间的讨论和交流,通过不同观点的交锋,补充、修正和加深每个学生对当前问题的解决方案。整个班级划分成4个小组,以小为单位讨论教师给出的问题,根据教材查找理论知识、网上收集的资料、网络课程资料和学习任务书的要求等进行讨论,撰写案例分析报告和分析过程。第四步,展示成果。小组代表发言展示成果,是与其它小组沟通交流经验的机会。小组代表展示成果并说明分析过程。第五步,效果评价。对学习效果的评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方面是对学生完成当前问题解决方案过程和结果的评价,另一方面是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的评价。第六步,教师进行理论提升。教师对学生理解不透彻的理论进行讲解,对学生认识错误的理论进行纠偏。通过任务驱动法激发学习兴趣,使理论知识得到强化,通过案例教学法使学生实践能力得到提高,2个教学法的使用可以促进知行合一。达到“知、情、信、意、行”转化的目的。

7.2 教学手段

第一,重视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在教师给出典型案例,并提出相关问题分配给小组的前提下,小组进行分工协作,利用互联网查阅资料,避免了高职学生由于底子比较薄,影响案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现象。通过“网络课程”,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如:教师的教案、教学计划和考核方法以及教案、习题集、案例集、任务书和学生的拓展阅读资料等在网络课程中进行学习。第二,课程引导案例以视频为主视,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形式,吸引学生注意、兴趣和引发思考。第三,利用媒体技术。教学活动中学生讨论问题需要一定的资料基础。由于高职学生基础较差,一部分学生没有准备资料的习惯,另部分学生上网收集资料条件困难,在无线网络环境上课,便于学生收集和丰富资料。第四,利用课堂实践提高对理论的认知能力和理论在实践中应用能力。

8 课程设计的思路

第一步,在课程调研的基础上,了解学生对教学模式的需求,了解企业对高职学生素质的需求。第二步,任务引导设计。根据调研与教材内容进行知识点的归纳,概括出任务名称――诚信是人生之本,以及任务目标、重点和难点。第三步,设计学习情境。选取贴近教学内容、贴近学生实际的视频。第四步,教学与学习文本设计。PPT、学习活动方案、学习任务方案设计。第五步,教学实践设计。选取朗诵的诗歌――我们呼唤诚信。选取的配乐――相信未来,激发学生诚信的情感,准备诚信签字的画面。第六步,思考与导行。结合讲授的理论给学生课下思考的问题是“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怎样培养诚信意识与行为?”让学生在生活与学习实践中践行诚信理论。

9 教学反思

“诚信是做人之本”教学设计的理念落实是以学生为主体,贯彻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积极主动接受教育,增强诚信意识。注重引导学生的诚信行为,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初步掌握判断自己行为后果的基本方法,学会做到:做事讲诚信、做人讲诚信,不仅了解诚信的重要性,而且一个人一生不仅在认知上讲诚信、在行为上也要讲诚信。在选材视角上采用了大多学生生活中常常遇到甚至是经历的事情,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增强教育的实效性。从教学设计的环节上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合作探究、交流共享,课堂互助、情感共鸣环环相扣,清晰流畅,易于操作、易于学生接受。

篇(2)

一、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的必要性

1.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要通过启发学生勇于提问和指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讨论、辩论等方式,给予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激发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要贴近时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而案例教学法正体现了上述要求。所以,案例教学法可以说是基于课程改革要求而出现的。

2.案例教学法本身的优势。

首先,案例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主体,目的是通过案例使学生能够更直接、更深刻地了解教学内容,所以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其次,案例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建构知识的组织者和促进者,学生通过不断地接触案例,甚至搜集案例,来培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了学习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再次,案例教学能够深化和活化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容易被接受、被理解、被记忆,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高中政治教学的难度。

二、高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实施案例教学法

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实施案例教学法,需要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以多种形式呈现案例,对案例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并进行总结。

1.选择符合教学内容的案例。

在案例的选择上,教师一定要遵循适合性原则,选择最贴近教学内容的案例,使案例能够体现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如此学生才能举一反三,了解教学内容。

例如,“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人教版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七课《个人收入的分配》第一框内容,教师选择了一个符合本框内容的案例来使学生了解个人收入分配制度。

丁某在国有企业工作,每月工资4000元、奖金1000元(按劳分配)。他还持有某上市公司的一些股票,年底可以获得一些股息收入(多种分配方式之按生产要素资本要素分配)。丁某的太太开了一家饰品店,每月收入约5000元(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丁某与太太有一套房子出租,每月有2000元的房租收入(多种分配方式之按生产要素土地要素分配)。丁某的儿子是外资企业高管,每月收入15000元(多种分配方式的按生产要素之管理要素分配)。

这样一来,将此案例一提出,学生就能快速了解“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方式了。

2.多种形式呈现案例。

在高中政治课堂中,呈现案例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比如最普通的文字形式的呈现,还有图画形式的呈现,以及视频形式的呈现,当然,还可以以表演来呈现案例,不一而足。教师使案例呈现得更加多元化,可以促使学生对案例的认识更加全面,也更感兴趣。

例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一政治《市场配置资源》中的“市场秩序”时,教师为学生播放了小品《卖拐》中的片段,以此作为案例,让学生对市场活动中的一些行为进行思考,并询问学生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在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之后,教师引导学生进入了后面的教学内容。

3.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研究。

案例提出的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案例所体现的知识点。为此,在为学生呈现案例之后,教师需要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研究,切不可将案例抛给学生便进行下一个环节。仍以人教版高一政治《市场配置资源》中的“市场秩序”一节教学内容来说,教师呈现了下面这个案例。

百年老店同仁堂坚持“诚信为本”的经营理念,发展为拥有两个上市公司的大型企业集团;南京某老字号“陈馅做新饼”,几代人创下的百年品牌毁于一旦。

思考:这两个典型事例说明了什么问题?给你带来什么启示?

案例呈现之后,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对这两个案例进行思考。在小组合作中,有的W生提出,诚信是任何企业生存的根本;有的学生提出,市场会淘汰不诚信的商家;还有的学生提出,口碑对商品和商家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口碑好,才能继续做下去,口碑不好,早晚都会被市场淘汰。学生各抒己见,说得都十分有道理,但是不免有些零散,所以需要加以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最后,学生在我的引导下,得出下面几条结论:

① 遵循市场交易规则是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

② 企业的信誉和形象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③ 诚信可以带来经济效益。

4.对案例进行总结。

高中政治教学中涉及的案例会比较多、比较杂,各种形式、各种内容的案例层出不穷,有时候学生接受起来甚至会感觉到无所适从。因此,教师不仅需要在呈现案例之前对案例进行简化,还需要在呈现案例之后,引导学生对案例进行总结,使学生在内心感觉到自己是有条不紊的,案例是有规可循的。比如,在每节课结束之前,教师可以用幻灯片将本节课呈现的几个案例进行梳理,一一告诉学生本节课呈现了哪几个案例、这些案例涉及哪些知识点、说明了什么问题等,让学生在课程结束之前能够对案例有一个更为系统、更为完整的认知,这样就不会感觉案例多如牛毛、难以接受了。

篇(3)

一、组织部署工作

对于本次“诚信兴商宣传月”的宣传工作,支行高度重视,精心组织部署落实,支行成立了宣传教育、宣传活动领导小组,由唐萍行长任组长、刘娟任副组长,一线员工任组员,零售条线负责此次活动的组织、宣传、及工作的上报。

支行加强了全员关于诚信兴商宣传月的学习,组织全体员工学习了近几年来打击虚假、欺骗性外汇交易的案例、提示相关风险和危害,讲解了违规拆分、地下钱庄、非法换回、非法跨境购房炒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特征、特点和表现形式,结合案例分析,强化了员工培训,金融机构有义务向公众宣传金融方面的知识,尤其是涉及到公众切身利益的方面,我们更加有义务向公众宣导,要确保金融领域非法集资工作措施得到全面落实,就必须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了解客户"的优势。支行提高员工对非法集资认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宣传工作开展情况

篇(4)

关键词:会计 信息失真 内部控制 中介机构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美国安然、世通,中国科龙电器、大唐电信等信息失真案例的不断被披露,且这些案例均呈现出虚构数据惊人,手段多样等特点,对企业自身、股民、国民经济发展带来的影响尤为严重。本文通过对万福生科财务造假的案例分析,以求达到规避企业会计信息失真问题的目的。

二、案例介绍

万福生科成立于2003年,是一家总部位于湖南省常德市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2008-2011年,该公司净利润分别是2565.82万元、3956.39万元、5555.4万元和6026.86万元,四年内净利润总数为1.81亿元。可是其中有1.6亿元净利润是虚构的,实际上四年合计净利润数只有2000万元左右,近九成为“造假”所得。

2012年11月22日,深交所首次对万福生科半年报存在虚假记载和重大遗漏的情况公开谴责,称万福生科在2012年半年度报告中虚增营业收入1.88亿元,虚增营业成本1.46亿元、虚增净利润4023.16万元。且上述数据金额较大,且导致公司2012年上半年财务报告盈亏方向发生变化。

2013年3月15日,深交所再次发表公告,公开谴责万福生科的造假行为。公告称,万福生科在2008至2011年期间存在财务数据虚假记载情形,累计虚增收入7.4亿元左右,虚增营业利润1.8亿元左右,虚增净利润1.6亿元左右。

三、万福生科会计信息失真原因分析

通过对万福生科的案例介绍可以看出,企业财务造假的危害是非常大的。究其原因,既有企业内部制度不健全,监管不力的因素存在,同时中介服务机构诚信缺失问题也不容忽视,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看出。

1、内部制度不完善

内部制度的完善与否是企业成败及规避违法乱纪现象的重要因素之一,从万福生科的案例可以发现,企业内部存在着极大的问题,管理不善,权责不明确,诸多问题直接造成企业财务造假现象严重。

2、内控环境薄弱,法律意识淡薄

作为一个现代企业,内部控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而从万福生科大量虚构资产、虚增客户表现出企业并未把内控环境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同时,企业内部法律意识淡薄,种种违法现象并不能得到有效制约。

3、治理结构存在缺陷,监管不力

通常情况下,上市公司是由董事长、监事会、管理团队等共同协作,互相制约,以达到企业的合理、正常运作,而万福生科明显治理结构存在缺陷,虽然有制度,但监理会形同虚设,监管不力,对董事长没有形成很好的约束,因此造成董事长权力独大的现象。

4、上市前后财务造假严重

在公司成立初期,万福生科的核心价值观定位为“信为人之本,德为商之魂”,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尤其在上市前后,在利益的驱使下,其核心价值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在2008年至2011年之间,为了达到上市的要求,企业通过虚增客户、虚构资产等手段,虚增营业利润高达1.8亿元;而上市之后,为了缓解投资者和股市压力,继续财务造假行为,将企业诚信抛之脑后,最终酿成悲剧。

5、中介服务机构漏洞大

平安证劵作为万福生科上市的保荐机构,中磊会计师事务所作为万福生科的IPO审计中介机构,在这场财务造假案例中,均负有不同程度的责任。正是因为这些中介服务机构的包庇、造价,才使得万福生科无所顾忌,给投资人、债权人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四、防范企业会计信息失真措施

针对万福生科案例财务造假的原因分析,我们应该不断反思,丛中吸取教训,真正将企业会计失真现象扼杀在萌芽阶段,下文中将进行详细分析。

1、企业内部防范措施

为避免万福生科相似案例的重复发生,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制度,通过不断的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让董事会、监事会及其相关管理人员形成一个良性的监管机制。在企业运作的过程中,只有监管机制得到完善,各部门间相互制约,才能有效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同时,要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引起足够重视,设计时务必做到科学、合理、有效。

2、监管机构防范措施

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获得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的质量尤为关键。各级监管机构应以诚信为本,不断提高企业信息披露的质量和透明度,需做到及时、准确、完整;同时,要加大对违法违纪行为的处罚力度,如果对会计信息失真企业的处罚不痛不痒,必然不会起到警示作用,铤而走险的企业仍然会有机可乘。

3、中介机构防范措施

要加强中介服务机构的制度建设,种种迹象表明,万福生科的财务造假案例和平安证卷、中磊会计师事务所的失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把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提高,才能有效阻断企业和它们之间的违法乱纪行为;同时,要加强中介机构业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职业道德水平,通过培训、业务学习等手段,不断提高业务人员的素养;健全考核机制,只有通过考核的人员才能顺利上岗,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的服务质量。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企业的会计信息失真现象仍然较为严重,给国有资产和财政收入造成了巨大的损失。从万福生科案件的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出,只有通过企业内部、监管机构和中介机构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让信息失真现象得到有效管控,从而为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中国梦”的最终实现创造有利条件。

参考文献:

[1] 杜艳花.会计信息失真的表现、原因以及对策研究[J].中国市场,2013,(26):68-69.

[2] 胡振华.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治理会计信息失真[J].时代经贸:下旬,2013,(5):23.

篇(5)

二、各学校及专业教师要多鼓励和带领学生参加会计实践性工作,加深对于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职业道德的理解。学生在学校中多半学习的是理论性知识和观点,但是,会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如果没有真实的实践性练习和应用,就不能切实掌握。要使学生在今后的工作中得心应手,我们必须在传授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加强学生实践工作的参与和应用,这是因为学生只有在具体的实践中才可以切实或是真实了解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在平时的课堂上,教师对于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的引导可能过于理论化或理想化,学生只是觉得应该如此,但是,到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有多重要对于他们来说并没有切实的体会。只有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当学生们切实参与其中才会了解到领导让其做假账或被要求出具不真实审计报表的现象,指导他们如何正确操作和应对,是服从还是恪守职业操守?教师在学生遇到实际问题时就可以引导学生到底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并做出恰当的处理,这些必须有实际活动的参与才会得到切实收获。我们要让会计专业学生多接触实际工作,以实践促进职业道德教育的落实。

三、各学校及专业教师要积极营造有利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教学的诚信校园风气和课堂氛围。校园和课堂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主要场所,诚信校园风气和课堂氛围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最好保障。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重要作用之一是以身作则的表率性。在课堂上,教师要用自己的诚信行为感染和引导学生,通过平时对于学生的承诺和落实教导学生对于诚信的培养,这是会计职业道德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作业和考试等学习环节中实事求是,以诚信为本坚持培养会计职业道德素养,对于学生和教师都是评价的重要标准之一。整个学校的诚信校风营造是从宏观上对于培养学生会计职业道德品质的重要保证,在知识和职业道德两个方面平衡发展。

四、各学校及专业教师要努力增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在学校会计教育教学中,我们除了要对会计职业道德进行专门的介绍和讲解外,还要积极改革相关教育教学方法,例如采用案例分析法或是实战性操练等辅助,努力增强学生道德修养教学工作的多样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有效性。可以说,这是实现和加强今后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建设的基础和必经之路,必须予以重视。

篇(6)

本科会计专业作为财经类高校的重点主干专业,其培养目标通常规定为“本专业培养具备管理、经济、法律和会计学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能在企、事业单位及政府部门从事会计实务以及教学、科研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学科高级专门人才。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会计、审计和工商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受到会计方法与技巧方面的基本训练,具有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毕业生应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和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掌握会计学的定性、定量分析方法;具有较强的语言文字表达、人际沟通、信息获取能力及分析和解决会计问题的基本能力;熟悉国内外与会计相关的方针、政策、法规和国际会计惯例;了解会计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根据这一目标,会计本科专业学生需要具备的能力具有多维性。

(一)核心维度———学习能力学习能力是所有能力中最基本的能力,也是核心能力。对于本科会计专业学生来说,学习能力尤其是指其利用各种资源自主学习和掌握会计专业知识的能力。因此,在研讨式教学设计中学习能力的培养是基本要求,也是影响教学效果好坏的关键因素。

(二)辅助维度———沟通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写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这些能力是一个会计专业本科毕业生踏入社会和工作岗位后必须具备的辅助能力。很难设想一个具备很强学习能力的毕业生,在缺乏上述能力的情况下能够在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因此,在研讨式教学的开展过程中,辅助能力的培养同样不可忽视。

(三)方向维度———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是指学生在会计实务或管理工作中所表现出来的理论应用能力、职业判断能力和综合决策能力。创新能力是指学生在创建新事物、解决新问题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意识、研究式思维方式和独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两大能力是所有能力维度的灵魂和最终方向,也是研讨式教学活动设计的归宿。

二、基于能力培养的本科会计专业研讨式教学策略选择

(一)策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1.师生互动,以学生为主体。师生互动是研讨式教学最大的特色和优势,应该贯彻于本科会计专业研讨式教学的始终,也是教师在进行教学策略选择的首要原则。在对会计问题和知识进行研究和探讨的过程中要注意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其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教师在会计研讨式教学中主要起引导和点评作用。那种教师唱独角戏、学生当观众的模式将使会计研讨式教学名不副实。

2.重在能力,多维度导向。一种有效的研讨式教学策略通常不只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一种能力,而且是多维能力的综合。会计专业教师在选择具体研讨式教学策略时,应明确该教学策略能否提高学生的能力,能提高哪几种能力,能力与能力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哪些是主要能力要求,哪些是次要能力要求,这样才能做到心里有数。

3.德才兼备,传递正能量。无数事实已经证明仅仅重视才能的培养而忽视道德品质的塑造将给社会和个人带来巨大的危害,会计行业尤其如此。会计专业教师在选择研讨式教学策略时应关注该策略是否在能力培养的同时有机会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责任意识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4.营造气氛,赏识为主。实践证明,研讨式教学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热情和配合程度。为此,会计专业教师在选择研讨式教学策略时应特别考虑该策略是否有助于营造既快乐又适度紧张兴奋的学习氛围,是否能通过赏识教育不断激励学生完成任务,从而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

5.正视差异,适时适度适量。教师在进行本科会计专业研讨式教学策略选择时,应特别注意与研究生层次研讨式教学的区别,注意难度和数量要适合本科层次的要求,不要贪多求难。要注意学生内部在思维方式、处事方式、学习方法偏好上的个体差异,同时需要针对会计专业不同课程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时机开展研讨式教学。

6.团队合作,分享成果。众所周知,实际工作中的会计岗位需要通过团队协作才能完成账务处理,有时不同的会计岗位之间也存在密切的承接关系。因此,教师在进行研讨式教学策略选择时应该关注该策略是否需要学生开展团队合作才能完成,需要几个团队完成,团队之间是否存在成果共享关系。那种单打独斗式的项目或策略模式不利于发挥研讨式教学的应有作用。

7.网络平台,实时交流。当前的本科生基本上是90后,他们对网络非常喜闻乐见,愿意并且善于利用网络平台参与研讨。教师在进行研讨式教学策略选择时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平台的媒介作用,最大程度利用QQ群、电子邮件、微信、微博、E-learning(数字化学习)等网络平台工具进行在线实时交流,从而打破研讨式教学的时空限制,增强教学效果。

(二)几种可供选择的研讨式教学策略

1.自主讲课。这是当前本科会计专业研讨式教学较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它要求学生已经较好掌握了会计专业的基础知识和理论,适合在本科高年级会计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中采用。通常由专业教师选择专业课程中条理性强、易于讲解的章节,提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分配合适的小节讲课任务。再由每个小组选出负责人将本小组的讲课任务细化分解至每一个组员,并派代表上讲台利用幻灯片或黑板板书进行讲解,其他小组同时进行提问、点评并打分,讲解小组其他成员同时给点评小组的点评打分。教师在每一组讲解、提问、回答后及时予以点评,在整个章节自主讲课结束后进行总评并强化重点和难点。通过该方法主要锻炼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好每一组的讲课时间,力争让尽可能多的小组和学生得到锻炼。

2.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是当前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研讨式教学策略。它通常适用于案例资源丰富、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会计专业课程,如财务分析、财务管理。会计研讨式教学案例分析过程一般由“案例分析的准备-学生小组讨论-班级集中讨论-教师总结评价”四个主要环节构成。具体来说,在准备阶段教师应选择课程案例资源库中的综合分析型案例,将案例资料、拟讨论的问题和分组安排提前一周左右交给学生,同时给予一定的指导。学生在课下充分阅读案例并通过查阅各种资料来充分理解案例及问题,在此基础上展开对案例问题的个人分析并写下自己的观点或问题解决办法;到了小组讨论阶段,学生把准备阶段产生的个人分析成果或遇到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交流讨论,教师可以随机参与到各个小组讨论并给予必要的指导;下一步的班级集中讨论阶段,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发表本小组对于案例的分析和处理意见,接受其他小组的提问并由本小组成员回答。教师待各个小组充分讨论交流后还可以提出几个意见比较集中的问题和处理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重点讨论。到了最后的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对案例分析的前三个阶段过程给予客观公正的点评并引导学生对案例及问题在课后进行更深入的思考。案例分析的研讨式教学策略着重锻炼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同时学习能力、团队协作沟通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3.课堂讨论。这是一种类似于“头脑风暴法”的可灵活选择的研讨式教学策略。它适合于理论性较强或难度较大的会计专业课程,如会计理论、高级财务会计。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其中学术分歧较大或具有思辨性的内容,激发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各抒己见。教师在学生自由发言期间一般不发表意见,以免影响讨论的气氛。等到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后,教师再提出意见并加以总结。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积极性并实现最大范围的讨论参与,这样才能发挥该教学策略在提高学生思辨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的突出作用。

4.项目研究。这是研讨式教学可大力发展的一种教学策略。它通常指在小范围内会计本科学生参与到教师与本课程相关的在研课题、研究项目或在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课程有关的项目研究。前者需要会计教师选择自己的在研课题和项目中适合本科生独立操作的部分与学生开展合作研究,如调查问卷、资料搜集和整理、案例分析。而后者则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只起引导作用,如当前的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无论哪种形式,教师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科研技能辅导,使学生在选题、文献资料搜集与分析、研究方法与工具、论文撰写及发表、项目结题验收等方面具备初步的科研能力。

篇(7)

关键词:工商管理;案例;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309-02

教育学家杜威说过:最好的一种教学,就是牢牢记住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二者联系的必要性,使学生养成一种态度,习惯于寻找这两方面的接触点和相互的联系。案例教学就是尝试寻找这种联系的一种方法[1]。它秉承了经验管理学派的理论假设,通过对成功和失败管理案例的分析、比较和研究,从而抽象出某些有助于提高理论学习效率的一般性结论或原理。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企业的各级管理者,应具备综合全面的知识结构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注重理论与实际的联系而不单是理论演绎,注重知识的综合性而不只是对某个概念、原理的理解,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的培养。案例教学正是促使工商管理教育由“书本教育”向“能力教育”转变的有效实现方式。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为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该紧密围绕课程教学目标,结合工商管理类课程特点,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其识别、分析和解决某一具体问题的能力。为实现上述目标,在开展案例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确定多维性的教学目标

案例在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对象中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法学案例向学生介绍过去的判例,是作为一种可模仿的范例来起作用的,并不要求学生如何自己去处理;工商管理案例则提供了认识、解决管理问题的模拟情境,让学生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名管理者如何处理,以培养他们的实际管理能力。因此,目标的明确是案例教学的前提[2]。

1.提升学生的自学能力,带动理论教学。大学阶段是学生自学能力培养和形成的重要阶段,而持续的学习能力是理论教学效果提高的保证。现代高校纷纷实行“多课少时”的做法,如果按照传统教学方式“全面灌输”的讲授,教师和学生都会疲于奔命,而案例教学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陷。教学中应用的案例虽然是单一的、具体的,但造成问题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要用到的知识是全面的。这就要求学生课下去了解案例环境,查找资料,拓宽知识面,在对理论知识理解和巩固的同时,增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愿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自觉习惯,提高了学习能力。因此,教师的主要职责是在开课之前针对课程的全部知识体系进行案例分析“布点”,从而实施“以点带面”的教学战略安排。

2.增强学生的实践感悟,体现工商管理教育的特性。案例教学是促使管理知识内化的有效手段,既符合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又紧扣管理学科的特点,具有传统理论教学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管理活动具有很强的权变性,任何管理制度和方法都要在具体环境中结合具体的人和事来进行。因此大多管理能力的提升更多的不是靠“学”,而是靠“悟”,实践感悟是工商管理教育的根本特性。而案例教学则为学生提供了模拟的管理情境,让学生在角色的扮演中分析环境,运用理论,解决问题,一步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感悟不同的管理人生。

3.培养学生的管理素养,提升管理潜质。工商管理教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毕业后既能胜任工商企业实务工作,又已具备了一定的管理者潜质。管理者所需要具备的沟通能力、决策能力、冒险精神及诚信品质等,在注重知识传授的传统教学模式下难以培养。而通过案例教学,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团队合作中都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心理素质、决策素质、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从而日渐形成一定的管理者潜质。

二、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案例

教学案例通常是指一个管理问题或管理决策的描述,提供有关存在问题及所需决策的各个事实与资料,再现管理者曾经面临的真实情景[3]。一个好的教学案例一般不包含案例所提出问题的“正确答案”,没有思考或分析某一情况的“确切”方法,没有唯一的“最佳方法”。取而代之的是提供给学生争论、问题、选择以及信息,并希望学生找到解决的方法和适合的行动方案。每个案例往往最后需要学生回答这样一个问题:“如果面对案例中描述的环境,我将怎么办?”因此,在案例选择时应注意几下问题。

1.应紧密结合教学目标。作为教师,要充分地考虑和关注学生的特点,针对成教生和硕士生,可以案例教学为主要教学手段,将知识内容融于案例中,而不必拘泥于知识体系的完整性,强调解决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而针对本科生,教学应在强调知识内容完整性、系统性的基础上,通过案例画龙点睛,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运用和理解。

2.应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和阅历。对管理学、会计学、财务管理等课程开设较早的基础类课程案例的选择应更多地结合教学内容,使学生将基础打牢,如果过多地涉及其他知识内容则可能使学生很难深入分析下去。而对项目管理、市场营销、运营管理等综合性较强的专业课程则可以运用综合性案例检验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

3.案例的选择应考虑国情。有人提出管理无国界,一段时间哈佛案例曾经成为工商管理课程案例教学的首选,但不考虑国情的管理往往是无效的,管理方法、手段的运用离不开社会环境,针对本国企业编写的本土化案例更能满足学生应对未来工作场景的需要,从而更具有现实意义。

4.在运用案例教学时应注意案例内容的补充与调整。工商管理对象内容的复杂性和社会性决定了工商管理案例建设是一个动态的、持续的过程,不能一个案例多年使用,一成不变,对于已有案例应不断地更新和修订,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5.教师应主动编写工商管理类案例。相对而言,根据文献资料或实地调研、走访各类机构和组织而自己动手编写的案例更加具有针对性,编写的案例应将现实生活中各经济组织所遇到的市场营销、生产运行、组织行为、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会计核算、仓储管理等各个方面的管理问题以通俗易懂并引入入胜的语言,紧凑的结构,生动的情节形成故事描述出来,避免出现带有主观性色彩的评价。在案例编写中关键是搜集数据,可以通过查阅文件、档案资料,对编写对象的相关人员访谈,直接观察编写案例对象的运行状况。在选择数据搜集的方法时,编写者必须综合比较各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优缺点,针对管理的不同流程和阶段进行选择。

三、强调教学过程的全员参与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实质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讨论式教学,因此在实施案例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成为案例教学的主角,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全员参与、充分互动作为案例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

1.教师应明确自身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定位。不再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先知角色,而是可以局外第三人的角色评判案例,或以辅导员的角色推进案例的有序进行,或以智库的角色不断地答疑解惑,或以企业最高利益代表者的角色居间协调内部的矛盾、冲突,也可以公司竞争者的角色寻找案例分析中的漏洞。

2.强调全员的参与,避免“搭便车”现象的出现。案例教学应在学习型团队中进行,课下将教学班级划分为5~7个人的小组进行分组讨论,鼓励小组成员之间表明观点;课堂讨论时以学生作为发言主角,鼓励小组之间展开争辩,教师则营造讨论气氛、引领讨论话题、进行必要的点拨,师生之间相互启迪、共同思考、分享体会,通过脑力激荡共同感悟管理真谛;课后学生撰写案例分析体会,组长对每个组员的参与情况作出详细说明,作为评价成绩的依据。

3.案例教学处在一个开放的教学环境下,可能会遇到节外生枝、偏离主题的情况。工商管理类课程案例中不确定性因素较多,方案的制定都需要一定的前提与假设条件,如果忽视了这些条件可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结果。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具体开展情况不断地进行调整,合理地把握教学节奏,防止偏离主题。

四、强化案例教学的支撑和考核体系

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成功与否,与课程教学的整体变革密切相关,最为主要的即是支撑案例教学的硬件与软件环境以及完善的适合案例教学的评价体系。

首先,教师应对班级结构进行变革。变个体学习为团队学习,将行政班级改造成为教学班级,这是将案例教学引向成功的组织保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课堂由单向被动接受信息的场所变成群体性的感悟知识和分享体会的场所。其次,营造和推崇案例教学的校园文化和硬件环境。学校和教师应重视案例教学,互相支持,注重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推广,让搜集材料、撰写报告和制作PPT成为每个学生的自觉行动。在硬件方面,图书馆资料建设、网络环境建设,便于分级讨论的课堂设施建设都应以跟进。最后,建立和完善案例教学的评估标准和教学评价体系,创新相关课程的考试考核办法。以案例分析的综合情况取代传统的标准题型卷面考试作为课程成绩评价的依据。

通过国内外高校的广泛教学实践,案例教学已被证明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种重要手段,在地方高校工商管理的教育中也将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大力推广已势在必行[4]。一方面,各高校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加大案例建设力度,努力提高案例质量;另一方面,要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强调学生全员参与。教师要通过培训和自我学习来不断提高案例教学效果,针对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案例。实施案例教学时,要制订科学合理的计划,并进行有效的控制,结合学生讨论情况,采用理论和案例实际相结合的讲解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植根于扎实的管理理论知识中提升自己的管理应用能力,让理论与实践高度地结合,两者相辅相成,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宋华明,杨慧,马义中,钟晓芳.分时段管理案例教学法研究[J].管理案例研究与评论,2009,(6):430-431.

[2] 马庆栋,孙慧娟.工商管理案例教学的组织与思考[J].管理科学文摘,2010,(10):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