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3 16:20: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绿色技术创新理论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176-001
本文讨论在完成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后,在排污权交易市场存在的情况下,企业的决策行为及博弈对策行为,排污权交易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等问题,从而得出排污权交易对绿色技术创新影响的定量分析模型。
一、基本模型
1.模型假设
假设1:设总的污染量上限为M,政府向第i个排污企业分配的初始排放许可证mi(i=1,2,…n)。
假设2:设某企业排污需求量qi为企业产量Qi的单调递增函数,其比例系数为r,则Qi=r×qi。
假设3:污染控制区内有n个排污厂商,厂商i的排污水平为mi,污染治理能力为xi(i=1,2,…n),获得的初始排污权为vi。
假设4:厂商i的交易成本T(vi)是交易量vi的函数,厂商i的污染治理成本函数为C(xi),厂商的生产成本函数为F0。
假设5:假定政府实行严格管制和罚款制度,即企业不存在超标排污情况,并且选择固定价格出售的排污权分配方式,许可证价格记为PC。
2.模型提出
根据成本最小化原则,企业的最优化问题为:
MinC=Pc×mi+p×qi-mi-xi+C(xi)+T(Vi)+F0(1)
其中:P排污权交易的市场交易价格,p×qi-mi-xi表示用于在排污权交易二级市场购买排污权的成本;C(xi)表示用于治理污染的成本;T(vi)表示交易成本;F0表示生产成本。
以污染治理能力xi为自变量对(1)式求偏导并令其等于0。
分析:
a.如果企业i是排污权的购买者,则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为:
■=p+(B'×r)+■(2)
b如果企业i是排污权的出售者,则企业的边际治理成本为:
■=p+(B'×r)-■(3)
二、企业决策选择
2.1企业选择绿色技术创新来出售排污权
当企业进行排污权交易,其交易价格大于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边际治理成本时,即P>■时,排污企业会选择进行绿色技术创新,进而出售富余的排污权以获得更多的收益。所以,是否存在交易成本,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会毫不犹疑的选择继续绿色技术创新。
2.2企业在原有技术水平下购买排污权
当排污权市场交易价格大于排污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边际治理成本时,即P<■时,排污企业不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它将选择在二级市场上购买排污权来节约成本,而不选择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文章建立了企业排污模型并利用其模型分析排污决策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以期带动更多绿色技术创新的应用,使技术与经济发展更加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企业转换和改进绿色技术创新模式提供理论支撑和路径参考,从而推动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统一。
项目资助:河北联合大学轻工学院科学研究基金资助
2013年度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3GL022《企业价值链重构与碳排放研究――以河北钢铁集团为例》的子课题。
参考文献:
[1]VAN EGTEREN H WEBER M. Marketable permits,market power and cheating[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1996,30:161-173
关键词 企业绿色创新;环保约束;企业绩效:中介效应
中图分类号X1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04(2010)06-0111-07
对环境保护问题关注的与日俱增已是全世界范围内普遍现象。企业要生存发展必须通过改进环境绩效以遵循环境管制、满足客户对环境的关注、减轻产品或服务对环境的影响来提高竞争力。中国长期以来沿袭的粗放型增长方式使得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尤为突出,2008年的金融风暴对我国的影响更是清晰的暴露了传统增长方式高消耗、重污染、低效益的弊端,而强调发展绿色经济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再一次显示了未来经济发展走绿色、可持续道路的必然性。面对环境保护的约束,广大工业企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路径选择成为需要探讨的重要问题。根据波特提出的理论,政府环境管制通过激发企业创新而带来经济效益,在我国现阶段的政策、市场下,激励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驱动力是否有效?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对绩效提高是否有积极作用?绿色创新活动能否成为企业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桥梁”?本文试图从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中介效应的视角来分析环保约束和企业绩效的关系,为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战略,实现环境绩效和经济绩效双赢提供依据。
1 理论模型构建
1.1 相关文献回顾
对企业因环境保护而带来的对竞争优势的影响,一直是国外很多学者所研究的热点。传统的观点认为环境保护和绩效之间存在固有的冲突,这类观点或是认为环境保护只能增加成本、占有生产资金,从而对企业绩效产生负面影响。美国哈佛商学院Michael Porter教授和Porte与Vander kinde提出了有创造性的“波特假说”(Porter hypothesis)。Porter认为:“恰当设计的环境规制可以激发被规制企业创新产生效率收益”,达到“双赢”。波特的这一想法遭到了很多经济学家的质疑,例如Gray和sha~g4an对美国的纸浆与造纸、石油提炼和炼钢业的研究发现,反映规制严格程度的企业污染治理成本与生产率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提高环境绩效并未给企业带来足以弥补遵循成本的收益;然而很多经济学家接受并论证了这一观点,如B C Bonifant,M BAmold和F J Long提出通过创新,减少在环境方面的成本从而获得竞争优势。两方的争论一直没有达成共识,Jaffe,Peterson,Ponney,和Stavins在回顾超过100篇研究文献后,发现几乎一半的研究发现环境保护对企业绩效有积极作用,而另一半发现有消极作用或是没有影响,这似乎使得研究陷入了混淆中。
出现这种研究现状可能的原因在于大家把关注的焦点过多的集中在环境保护是否会给企业带来成本负担上,对于环境保护所可能激发的企业创新的作用缺乏更多深入的探讨。Porter提出环境管制通过激发创新而产生经济收益,而在“波特假设”的研究文献中,对企业在环境方面所采取的创新策略是实现环境保护和经济绩效“双赢”的中介这一重要思路的研究论证相对较少,对质疑者提出“即使环境保护能推动新技术的采用,但是新技术是否能弥补以前的投资或是在环保标准上升以后是否还能增加企业收益还未可知”没有给与有效的回答。
Xepadeas和Zeeuw论证了在合理的情境下,环境保护激发的创新也许能减轻甚至完全抵消环境规制带来的成本。Ursula Triebswetter,Johann Wackerbauer以德国慕尼黑地区汽车工业为案例验证了环境管制压力下推动的创新对企业竞争优势有促进作用。而对于处于经济发展转行期、制度环境不是很完善的发展中国家,实施严格的环境管制所带来的环保压力对企业绩效的有何影响?环保压力能否激发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绿色创新能否为企业带来的经济绩效的提升?对这些问题的探索和认识,对于指导全球绿色化经济、科学发展的浪潮中,中国企业主动处理好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的路径选择以及建立绿色创新战略,能够提供切实可行的理论基础和实践借鉴。
本研究旨在回答两个问题,一是环保压力能否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活动?在本研究中企业所面临的环保压力除了直接的政府环境政策造成的推动力外,还包括来自绿色市场的拉动力,把这两种力作为促进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驱动力进行分析。二是绿色创新策略能否在环保压力和企业绩效间起到中介作用?目前大部分的实证研究都倾向于直接验证环保压力对企业竞争绩效的影响,而忽略了绿色创新可能起到的中介作用,本文在波特假说的基础上,构建模型来检验绿色创新在环保压力和企业绩效之间是否有中介作用,以验证“双赢”的实现路径,确认绿色创新的重要地位。
1.2 理论假设
基于以上两个问题设计本文的基础理论模型。模型设计涉及两个部分的路径:一是解释企业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二是分析企业绿色创新本身受外部环保压力的驱动。
1.2.1 环保压力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驱动
(1)环境政策推动力与企业绿色创新。波特假设认为,企业主动采取环境防治措施而获得竞争优势的前提是存在政府政策约束。因为在没有政府规制的情况下,环境污染外部性的存在导致单个企业没有主动进行污染治理的动力,企业宁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获得经济收益与竞争优势。根据这一理论,企业面对来自各方面的环保压力而进行污染治理的初始驱动力在于政府的环境经济政策。Brunnermeier和Cohen对美国146个制造业的分析表明,环境专利数量与环境规制强度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许庆瑞通过对江浙50余家企业62项环境技术逐一进行案例分析,发现政府政策法令的强制是企业外部环境技术创新最重要的动力源。黄德春和刘志彪通过在Robert模型中引入技术系数分析发现,环境规制在给企业带来直接费用的同时,也会激发一定程度的技术创新,部分或全部抵消这些成本,因此环境规制可以同时减少污染和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一个假设:
H1.外部环境政策对企业绿色创新活动有正向推动作用。
(2)绿色市场拉动力与企业绿色创新。企业对环保压力的响应与市场机制本身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当绿色
渗入竞争格局,消费者、供应商、其它竞争企业等影响企业竞争力的各利益相关者对绿色的选择和重视,将推动企业为更好地参与市场竞争、适应市场需求、得到获得更大利润的机会而主动进行绿色创新,如积极开发绿色产品。因此,市场的力量是企业绿色创新最有力的拉动。YousefEiadat,Aidan KeHy,等论证了企业进行环境方面的创新与受包括消费者、供应商在内的利益相关者在内的压力有关;Ursula Tfiebswetter,Johann Wackerbauer也分析了绿色创新受消费者压力驱动。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二个假设:
H2.绿色市场的拉动力对企业绿色创新有正向促进作用。
1.2.2 企业绿色创新与经济绩效
创新对绩效的促进作用已得到广泛公认,而在此基础上扩展出的旨在节能、降耗、减少污染、改善环境质量的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也应有正面的促进作用。绿色创新对绩效的促进作用可能源于以下几方面原因:一是绿色创新鼓励资源的合理使用,减少浪费,从而带来“资源生产力”的提高;二是绿色创新带来的新的发展思路,引导企业通过新的方法节能降耗中获益,改变传统只从回收“三废”排放物中的有用物作为副产品获取经济效益的单一途径;第三,绿色创新可以为企业带来的“技术补偿”效应,有助于降低生产的“x-非效率”的影响或实现生产的“x-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三个假设:
H3.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对企业绩效有明显正向影响
1.2.3 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的中介效应
波特假说与传统理论相比创新就在于他强调政府环境管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是问接的,必须通过刺激企业采取环境创新策略才能达到,这种间接影响的观点事实上就是认为绿色创新在环保压力下实现经济效益的提高中起到重要的中介作用。当企业把绿色放进整个改善生产力的流程中,通过创新的绿色设计、绿色生产、绿色经营带来的资源生产力的改善和提供绿色产品带来的溢价效果,抵消或超越因改善环境影响所带来的成本,就能获得新的竞争优势。Yousef Eiadat,Aidan Kelly,等以约旦化工行业企业为案例,对企业环境创新战略和企业绩效之间的联系进行了实证检验,证明了企业环境创新战略是一定外部环保压力和企业绩效之间的中介。据此我们提出本文的第四个假设:
H4.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在环保压力和企业绩效之间起中介作用,企业通过变环保压力为创新动力,达到提高绩效的目的。
基于以上分析,构建出本文的基础理论模型。
2 研究方法和数据
2.1 量表设计
根据前文的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本研究通过搜索国内外的相关文献设计了各个变量的测量问卷,需要测量的变量包括: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环境政策、绿色市场、企业绩效。绿色创新按照创新活动涉及的不同方面设计,初始测量条款设计了包括四个方面共13项指标在内的指标体系;环境政策从国家、地区、行业三个层面设计了3个测量指标;绿色市场从国际市场、市场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竞争企业)方面设计了4个测量指标;企业绩效设计了3个财务指标和2个定性指标。问卷采用likert5点量表设计,对每一个问题根据实施情况与效果设计了5个等级。
初始量表设计完成后首先采用专家调查法进行测评调整,将调查问卷发放给了10个相关研究的专家学者,回收后根据专家意见进行了修正。第二步进行了小样本预调查,在南京选择了5家企业(本研究预计调查的企业中选择)发放问卷进行与调查,根据回收的问卷数据分析对量表进行进一步修改。经过指标的删除和归并后,得到如下表1所示的量表。其中技术创新、生产创新、营销创新三个方面设计,共计11个测量指标;环境政策从国家、地区、行业三个层面设计了3个测量指标;绿色市场从国际市场、市场利益相关者(顾客、供应商、竞争企业)方面设计了4个测量指标;企业绩效指标选择了3项财务指标。
2.2 数据收集分析
本研究将研究对象样本选定在制造业企业。制造业是国家生产能力和国民经济的基础和支柱,是创新的主要承担者,以制造业企业为样本进行研究既兼顾了重污染行业的代表性,又体现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本研究的数据收集采用了问卷调查的方式,为了确保问卷的回收和调查内容的准确,问卷发放和回收均采用现场发放和回收。在调查前首先对调查者详细说明了本研究的目的、内容以及各个变量测量项目的含义。考虑可操作性,选择以笔者所在的江苏省为调查问卷发放地,因此研究对象样本就锁定在江苏省的制造业企业。鉴于问卷中涉及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较专业的问题,问卷要求由被调查企业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填写。
问卷发放250份,收回242份,按是否缺漏和是否认真填写剔除无效问卷,最终得到的有效问卷为230份。苏南地区企业为84家,苏中地区为35家,苏北地区为30家,行业涉及几乎所有的制造业行业,其中化学化工行业样本占38.69%,机械、电气、电子设备行业占20.86%、金属非金属行业占8.26%,其它等制造占32.45%。从调查企业性质看,国营、集体样本占35.65%,民营、私营样本占30.43%,合资、外资33.92%。从企业资本规模看,资本额在1亿以上的企业约占31%,1000万以下的企业占15.72%,其余企业在1000万~1亿元之间。
2.3 量表信度分析与探索性因子分析
本文问卷使用修正后项总相关系数(c1TC)来净化测量项目,利用Cronbach’s a系数检验问卷的信度。计算结果显示问卷项目各部分信度皆在0.7以上,说明问卷有良好的信度。同时每一部分的C1TC和信度分析均大于0.5,都不需要删除。
经过主成分法提取出6个因子,其累计解释方差百分比为84.06%,表示6个因子很好的反映了样本的信息。经过方差最大旋转后得出的因子载负荷矩阵显示,因子分析法的分类结果和本研究预先假设的测量量表分类十分吻合,从而验证了量表的结构效度(限于篇幅的原因,具体计算过程略)。根据因子分析的结果,将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分成技术、生产、营销这3个活动的要素来测量,据此将假设修正为:
H1a.外部环境政策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驱动作用;H1b.外部环境政策对企业绿色生产创新有正向驱动作用;H1c.外部环境政策对企业绿色营销创新有正向驱动作用;H2a.绿色市场对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正向驱动作用;H2b.绿色市场政策对企业绿色生产创新有正向驱动作用;H2c.绿色市场政策对企业绿色营销创新有正向驱动作用;H3a.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明显正向影响;H3b.企业绿色生产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明显正向影响;H3c.企业绿色营销创新对企业绩效有明显正向影响。
2.4 结构方程模型
本研究主要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Modeling,SEM),使用AMOS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分
两步进行,第一步是测量模型的验证,对于观察变量指标与潜变量间的关系,验证所设计的变量是否适合进入结构方程;第二步是结构模型评价,验证潜在变量之间的关系。本文的潜变量共有6项,分别是环境政策、绿色市场、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创新、绿色营销创新、企业绩效,观察变量共有21项(见表1)。
测量模型和结构方程的适配度检验均参考Bollen的建议:“应该慎重地参考多个不同类型且性质稳定的指数报告多项测量结果,而不能只依赖某一种选择”选择包括x2/df、RMSEA、GFI、AGFI、NFI、IFI、CFI在内的各项指标。
3 结构方程分析
按照前文的设计分两步进行结构方程分析,验证设计的模型并分析潜变量关系,并进行模型的拟合和评价。
3.1 测量模型的验证(验证性因子分析)
所有变量的测量模型如图2所示,观测指标和潜变量之间单箭头上的数字表示因子负荷。通过对整体模型的潜变量进行验证性因子分析,可以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区别性。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拟合效果比较理想,x2/df=2.109,RMSEA=0.034,GFI=0.911,AGFI=0.906,NFI=0.873,IFI=0.929,CFI=0.903,除NFI指标略低于理想值0.9外,其余指标均优于理想值,测量模型有效。而从测量模式各因子的信度和效度看,所有测量指标的标准化因子负荷均大于或接近0.7,R2值均大于0.5,因子信度较高,AVE均大于0.5,可视为有很好的聚合效度。
3.2 整体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3.2.1 绿色创新的中介效应分析
为了验证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在环境与绩效关系中起到了中介效应,本研究按baron和Kenny所提出的判定中介作用的四个条件展开分析:第一,中间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即计算外部环保约束对绿色创新的影响;第二,因变量对自变量的回归,即计算环保约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第三,因变量对中间变量的回归,即计算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以上三步计算结果除第三步中企业绩效对绿色营销创新的回归路径系数不显著外,其他路径系数均显著,说明环保约束对绿色创新的影响模型、环保约束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成立,绿色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模型基本成立,判断中介作用的条件1、2和3得到证实。(限于篇幅的原因,具体计算数据不在此详细列出。)
第四,企业绩效同时对环保约束和企业绿色创新回归。在中介模型下,环境政策、绿色市场影响企业绩效的标准化路径系数均明显下降为不显著,因此,根据判定中介作用的条件:企业绩效同时对环保约束和绿色创新回归,绿色创新的回归系数达到显著性水平,环保约束的回归系数明显下降甚至减少到不显著水平,说明绿色创新起到了完全中介作用。假设4得到了验证。
3.2.2 模型拟合与比较
在确认绿色创新起完全中介作用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拟合和评价比较。模型1是本研究设计的基础理论模型,结构路径设计为从环境政策、绿色市场到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创新、绿色营销创新,再从绿色技术创新、绿色生产创新、绿色营销创新到企业绩效。另外构建2个测试模型,模型2从环境政策和绿色市场分别增加一条直接的路径到企业绩效,模型3中删除了基础理论模型中不显著的路径。模型运算结果如表2所示。
从三个模型的数据比较结果来看,比较模型3在各项指标方面要略微优于理论模型1和比较模型2;而理论模型1和比较模型3除了在x2/df方面有略微差异外,其他指标方面没有差异,比较模型3剔除了理论模型中1关系不显著的路径,因此略有改善。虽然比较模型3的拟合程度较高,但是并没有改变理论模型的变量间关系结构。此外,比较模型2中从环境政策和绿色市场到企业绩效的路径,在P
3.3 假设检验的验证及结果分析
理论模型的假设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两条影响路径、一个中介作用假设基本得到验证。验证后理论模型见图4。具体来看,除假设Hla和H3c外,其余均得到验证。
(1)环境政策与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环境政策总体上看对绿色创新起正向促进作用,其中环境政策对绿色生产创新的影响系数最大,其次是绿色销售创新,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不显著。从这一结果中可以看出,由于目前国家对企业清洁生产、产品的绿色或环保标准都有了比较严格的强制规范,并进行了必要的检查和监督,因此企业的创新活动也多在这两个方面展开。而目前的环境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还不能起到很好的激发作用,出现这一现象可能源于并非所有的环境政策都能刺激技术创新,目前我们国家的环境政策还多以行政命令的“外部约束”为主,缺乏更有效的与绿色技术创新相关的专利保护制度、经济手段、财政手段等“内部激励”,这都可能影响对创新活动的驱动。
(2)绿色市场与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绿色市场是企业进行绿色创新的正向驱动力,其中绿色市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绿色营销创新,再次是绿色生产创新。这说明绿色市场的压力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主要驱动力,大部分企业都已经意识到,要在现在的绿色化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必须进行创新,创造自己的绿色技术优势,领先一步。而面对越来越多消费者对绿色产品的青睐,企业也已基本具备绿色营销的意识,用绿色产品吸引消费者,标新立异。
(3)企业绿色创新活动驱动力比较。从总体看,环境政策和绿色市场相比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刺激较弱,这也说明市场这一手段是刺激企业创新的主要驱动力,而我国目前的环境政策仍是以行政强制命令为主,缺乏有效的环境经济手段,因此,大部分的企业面对环境政策,仍然是被动应对为主,政府强制的规定则执行,未强制的则避开。所以政府在政策制定上仍要强化环境经济手段的运用,以激发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和主动性。
(4)企业绿色创新活动与企业绩效。整体来看,企业绿色创新活动对绩效起正向促进作用,从创新活动3要素具体分析看,绿色技术创新对企业绩效的直接效果最明显,其次为绿色生产创新,绿色营销创新对企业绩效的效果不明显,这似乎与一般认识不同。我们的解释是相对于技术创新和生产创新直接从节能、降耗、节约和循环使用资源上人手提高资源生产力,降低成本从而提高效益相比,绿色营销创新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可能有一个被市场接受的过程。同时也说明目前企业受绿色需求驱动,绿色产品的开发上已经有了足够的重视和认同,但是在绿色营销手段的创新上还缺乏足够的认识,绿色沟通手段或是绿色品牌的树立还有待加强。
4 结论
在大样本调查的基础上,本文通过构建结构方程,实证检验了环境政策和绿色市场这两类环保约束对企业绿色创新的驱动和企业绿色创新对环保约束影响企业绩效的中介效应。主要得出了以下结论:
(1)环境政策和绿色市场是企业实施绿色创新活动的驱动力,其中绿色市场的拉动力要强于环境政策的推动力。企业绩效与企业绿色创新活动直接正相关,其中绿色技术创新与企业绩效的正相关最明显。根据这一结论和模型计算结果,可写出本研究的结构方程:
企业绩效=0.34×绿色技术创新+0.33×绿色生产创新+0.07×绿色营销创新+d4(残差)
绿色技术创新=0.13×环境政策+0.43×绿色市场+d1(残差)
绿色生产创新=0.24×环境政策+0.25×绿色市场+d2(残差)
绿色营销创新=0.23×环境政策+0.28×绿色市场+d3(残差)
(2)企业绿色创新在环保约束和企业绩效之间起到完全中介作用,企业所受的环保压力必须转化为绿色创新动力、通过绿色创新的中介作用才能达到正向影响经济绩效的目的。因此,在绿色发展的大环境下,企业只有重视创新、实施创新,才能变压力为发展动力,达到“双赢”的状态。
关键词:生态伦理;技术创新;绿色技术创新;价值观
在传统技术创新的影响下,企业只是单纯的追求经济上的利益,忽视企业行为的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利用大量的新技术加大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力度,从而造成了自然资源,如森林、荒地、湖泊、沼泽、海岸、矿产等的不断减少,也造成了日益加剧的物种灭绝、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等生态灾难。绿色技术作为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和运用,绿色技术创新成为创新理论和实践研究上的新视点。绿色技术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人的生态化的技术生存,即实现绿色的价值观、文明观的回归。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劣分析
(一)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
1、 政府角度。政府在绿色技术创新中占主导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通过制定法律政策和发展计划宏观引导绿色技术开发,主要从环境保护的立法、执法与监督上深入研究;强调经济手段的运用,主要是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用来保障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排污税、燃料税和污染产品税;强调政府资金投入的倾斜,如对企业和相应科研机构的直接拨款、信贷优惠、政府购买企业绿色技术产品等。
2、企业角度。主要强调市场利润的驱动,通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并支持企业不断深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供应。
3、科研机构角度。形成了多层次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强调科研机构与政府发展规划的协调,透析政府的环境发展战略目标;强调科研机构与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在企业苦于技术匮乏的时候,科研机构可以与企业联合,既能解决经费问题,又可为企业攻克绿色技术的难题;强调科研机构的国际合作与对话,充分引进与吸收国内外的先进成果。
(二)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优劣分析
政府机制在绿色技术创新机制中起主导作用,引导着企业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绿色技术创新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一是法律手段。法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促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最重要、最有效的外部强制力量,政府通过制定法律政策,为若干环境保护和污染防治法制定实施细则,使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有良好的制度环境,编制环境科技发展计划,推动建立国家环保产业技术创新。二是经济手段。通过计划、立法等手段能让企业利用环境时付出相应的经济代价,提高企业的生态意识。把超标收费改为排污收费,开征环境资源税,将污染环境的成本内在化,对采用绿色技术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和补贴等。三是资金投入。政府的投资是企业绿色技术创新资金投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政府远离市场,由政府直接组织和推进技术创新,很难有效利用技术创新与市场之间的反馈回路,也不能根据市场变化对技术创新进行适时调整。市场的需求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原动力,如何有效地引导与增加市场对绿色食品的需求,关系到绿色技术创新的顺利进行。目前机制强调市场利润的驱动,通过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引导消费者的绿色消费倾向,从而获得巨大的利润,并支持企业不断深入的绿色技术创新与绿色产品的生产供应。科研机构本身就是一个独立的经济主体。这种独立经济效益对自身的制约可以激励科研机构走向市场。但是同时,科研机构又必须考虑政府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所以,科研机构在透彻分析了政府的环境发展战略目标之后,可以与企业联手合作,一起开发绿色技术创新项目。
(三)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创新机制的提出
从目前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不论从现行机制的哪个方面出发,优或劣,其约束都是来自外部约束,是一种外部行为,一种强迫的行为,它缺乏一种内部的约束,当这种外部约束手段减弱或不完善时,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动力就会减弱或丧失。而绿色技术创新不仅仅是强调其科技价值和经济价值,更主要的是把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消耗,将维持人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平衡作为追求的价值目标,所以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更需要内部的约束――生态伦理思想,让企业从自身出发,自觉、主动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
二、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机制的构建
(一)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内部机制的构建
生态伦理观就是把协调人与人关系上的伦理道德规范拓展到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从理性角度去维护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生态伦理观指导着企业在日常的经营过程中,处理好企业与外部生态环境的关系,影响到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树立企业的生态伦理观,首先,要认识到实施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加强对绿色技术创新的认识。其次,应对员工进行绿色教育,加大绿色创新和生态伦理思想的宣传力度,使员工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的实施关系到企业自身乃至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而在生产经营过程中,自觉地树立、维护企业的“绿色”形象。再次,通过实施有效的生态管理,不仅可以促使单个企业的生态化转变,还可由点及面、推广普及,引起宏观经济环境及整个社会风尚的生态化转变。绿色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而在企业当中实行创新行为的是人,人是理性的,如果可以让进行技术创新的人,本身就意识到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意识到生态利益相对于当前的经济利益更为重要的时候,作为创新主体的人在进行技术创新的时候就会把生态伦理的因素考虑在内。企业家作为企业文化价值观的培育者和倡导者,是决定企业文化价值观发展方向的主导力量,对企业生态伦理的建设起不可低估的作用,因此企业家必须具备与经济发展相匹配的生态意识和生态行为。只有企业家在企业创办初期就树立生态伦理价值观,认同这种观念,增加企业家的社会责任感,并在自己的日常行为及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贯彻这一观念,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才能成为一种可能。生态伦理必须回归到企业当中,结合其生产经营管理,由纯粹的经济型管理向生态型管理转变,势在必行。实践表明,中国企业微观生态经济管理薄弱是造成绿色技术创新开展不力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建立企业绿色技术创新体系,要求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建立一种能够取得社会、生态、经济与人的发展综合效益目标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以促进绿色技术创新为中心,调整变革企业内的组织结构和功能,要进行企业制度创新,要创建生态企业文化,这就是生态管理。企业在管理的对象、目标、任务、职能等方面都应体现出生态与经济的两重性,不仅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要求,还要遵循生态规律的要求,自觉协调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发展关系,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三赢”。
(二)基于生态伦理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外部机制的构建
1、政府宏观调控体制的生态化。生态经济型宏观调控体制是国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全局的驾驭,其基本要求是国家为实现生态与经济的协调一致,以保护生态环境的政策为导向,以生态经济法律、法规为保障手段调节、干预和控制体系。政府利用这一调控体系,可以矫正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效应,形成一种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社会氛围。就绿色技术创新层面上讲,国家的生态经济型宏观体制要体现国家对绿色技术创新项目的支持,在社会资源的分配上要有所倾斜。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选择有利于环境保护与经济健康发展相统一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能源结构、技术结构和消费结构;淘汰存在严重污染的产品和工艺,大力发展绿色产业。政府的宏观政策不仅要考虑社会全局、整体和长远的利益目标,还要考虑到制约全局、长远利益的生态平衡问题,中央或地方政府在制定经济发展政策的时候要加大生态平衡因素的权重,这样资源才能向有利生态环境建设领域流动。
2、建立符合生态平衡要求的法律制度。现行科技法律制度主要以传统人类中心思想为指导,表现出十分明显的经济至上性,难以适应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同时,中国现行科技管理的法律制度对科学技术可能给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考虑不够,缺少前瞻性和预警性。在中国生态法律制度的建设过程中,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在现有的科技立法中导入生态理念,科技立法将绿色技术创新作为科学技术发明、应用和推广的标准,考虑其环境效益、生态标准;健全企业环境成本内部化的法律制度,使耗费自然环境对社会产生的成本能够计入产品成本中,充分反映自然资源与环境价值;健全促进和引导生态消费的法律制度,提高绿色技术的市场竞争力,以利于绿色技术的推广。建立生态平衡的法律制度,要明确各种造成生态破坏后果的经济行为的法律责任,明确企业应该承担的生态责任,提高企业在经营创新决策过程中的生态平衡目标选择权重。
3、建立绿色生态消费伦理观。绿色消费是以精神需求和生态需求的增加来换取物质需求数量的降低的体现,当前大量绿色消费者的涌现就是对这一规律正确性的很好例证。“调查表明89%的美国公民对其购买产品的环境影响十分关心,大约有78%的人愿为购买绿色产品多支付5%的费用。在荷兰,大约70%的人在购物时会选择有绿色标志的产品”。根据中国社会调查事务所的一项专题调查显示:71.3%的人认为环保产业、开发绿色产品对改善环境状况有益处,53.8%的人愿意使用绿色产品,37.9%的人表明购买过绿色产品。绿色消费需求是绿色技术创新的基本动因和最终目标,它引导企业技术创新的生态化发展方向。没有大量绿色消费者的有力支撑,生态化技术创新就无法实现。因此,树立消费者环保意识,提高消费者素质,规范和培育绿色市场,是促使企业走生态化技术创新之路的强有力的措施。
4、建立科研机构生态伦理观。科研机构是独立于企业的,主要从事基础科学技术研究的机构,为国家与企业的发展提供基础科学技术支持,这些基础科学技术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企业,特别是没有太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方向。由此,有必要构建一种新的生态伦理价值观氛围,促进科研机构加大对绿色基础生态技术的研发,加大对企业在绿色技术创新行为上的支持。为此,国家或地方政府要从宏观上指导各类科研机构的科研方向,如制定相关绿色产业发展政策,保证科研机构科学研究的生态化,加大对绿色基础技术的开发;加强科研机构内科技创新人员的生态价值观教育,使其认识到绿色技术创新的必要性,自觉地进行绿色技术创新;加大对科研人员的激励,特别是精神方面的激励,强调科研人员的人生价值、社会生态价值的实现。
参考文献:
1、俞国平.试析绿色技术创新的制度障碍[J].生态经济,2001(12).
2、彭福扬,王胜.以绿色消费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生态化转向[J].求索,2005(2).
3、李鸿燕.浅析绿色技术创新主体系统的构建[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
4、(德)赫尔穆特・施密特著;柴方国译.全球化与道德重建[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5、钟建平.生态伦理与绿色经济[J].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6).
6、吴礼民.略论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责任[J].武汉工业学院学报,2001(4).
关键词:空间计量经济学 绿色创新 节能减排
1、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研究的主要进展
1.1、应用领域广泛
一些领域明确结合了空间因素的模型以及相应的空间计量经济学应用,如区域科学、城市和房地产经济学、经济地理;而且在更多的经济学传统领域的各种经验调查研究中,也越来越多地采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如需求分析研究、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公共经济学和地方财政、农业和环境经济学。在一些涉及计量经济学方法的文献中,对如何处理与结合数据的地理属性的模型相适合的备择模型、估计量和检验统计进行了越来越多的讨论。
1.2、理论验证增加
空间经济学应用领域的广泛发展,重新对与经济地理学有关的马歇尔外部性、聚集经济及其他溢出效应的空间特征进行了评论。基于应用空间计量经济学进行验证的理论不断增加。
1.3、与 GIS等空间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融合
2、绿色创新的测度研究
基于产品创新、技术创新、观念创新、制度创新等途径实现的,能够推进能源、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的创造性活动,都可称之为绿色创新,其结果都将体现为有益于节能减排的技术进步。现阶段,国内学者对绿色创新的度量尚处于起步与尝试期。陈劲等就曾构建过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体系,包括环境绩效指标、创新绩效指标、创新过程指标、创新投入指标,这些审计指标与方法能够对单个企业的绿色技术创新进行诊断,为企业绿色技术创新审计指标的测度奠定了基础。
已有研究一般都是通过问卷调查来测度绿色创新的。比如,童听等重点关注了通信设备、电子计算机,以及电子元器件等三类企业,通过电话向样本框内的2600个企业发出面访请求,成功访问266个样本,受访率约为10%,此项调查通过企业是否采用了“无铅焊接技术”来度量其绿色创新水平。唐建荣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选择了全国20个城市,覆盖了东部、中部及西部地区,有效样本数为1653份,采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方法,对所有24个原始变量进行因子分析,目的是找出可以有效描述绿色消费者的若干公因子,并解释各主因子的经济含义。
学界已建立了对微观层面的绿色创新指数的度量方法,但对地区、行业乃至国家层面的绿色创新水平尚缺乏合理、有效的度量。测度“传统创新”的方法已经非常成熟,主要集中为3个方面:数据包络分析(DEA),随机前沿分析(SFA),指标体系法。俞立平认为:数据包络分析(DEA)能在一定的投入产出下,对经济系统进行综合效率评价,其方法成熟,被应用到许多领域;随机前沿分析(SFA)需要事先确定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的函数关系,在复杂经济系统中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指标体系法存在着指标权重的赋值问题,存在着人为因素。应用DEA方法并结合Malmquist(后文简称为GM)指数来分析经济系统的创新水平,往往更加成熟可靠、更为学界所认可。
3、空间计量模型的研究结果
我国各个地区随机效应的LR值均高于固定效应,因此本文选择了随机效应模型。由于绿色创新指数(GM)相当于一阶差分值,因此本研究也将自变量做了相应的差分处理。从空间相关系数可知,我国绿色创新确实存在明显的正向空间相关性,空间溢出效应显著,基于此,仅用普通的面板模型估计,确实会造成估计结果有偏,研发存量(RD)的估计参数在全国及西部地区模型中显著为正,这意味着科研投入可以有效增强绿色创新过程中的物质资本积累,对绿色技术进步有着积极作用,在全球日益高涨的环保意识下,新技术的应用往往比原有技术更加环保。人力资本(HC)在东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为正,但是在中部、西部乃至全国模型中的估计参数却为负数,并分别在5%和10%的水平上显著。原因可能在于,由于中、西部地区的人力资本仍比较匮乏,加上配套设施及专利技术的缺失,致使人力资本不能有效的转化为绿色创新力。外资依存度(FDI)对东部、中部、西部各地区绿色创新皆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贸易开放度(TRADE)仅在东部地区发挥了积极作用。外资对绿色创新的技术溢出效应要优于外贸,以FDI为渠道的技术溢出是各地区绿色创新的重要源泉。从环境规制的角度看,排污收费(GCHAR)、排污许可证(GPERM)、污染治理成本(GCOST)对绿色创新的影响并不显著。
我国能源资源分布很不均匀,石油禀赋(PRODO)在西部地区,在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东部和中部地区的估计参数皆不显著。煤炭禀赋(PRODC)在全国、东部、中部地区,在10%或1%的水平上显著,而在西部地区的估计参数不显著。研究发现,各地区并未呈现能源禀赋越紧缺、绿色创新水平越高;或能源禀赋越丰裕、绿色创新水平越低的现象。我国各省市并未鉴于煤炭等能源禀赋的稀缺性,而从事更多的节能型绿色创新活动,他们面对稀缺性问题时,往往更多的依赖于国内或国际市场的贸易流通,而非绿色创新。
4、空间计量经济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展望
我国省际间绿色创新活动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资源禀赋(特别是煤炭)与绿色创新之间呈现了良性互动机制,丰裕的资源禀赋往往更有益于形成促使能源-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绿色创新动力。我国绿色创新的激励机制主要源于能源的污染性、而非稀缺性,各地区的绿色创新主要面向减排,而非节能。
4.1、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亟待优化的。由于煤炭的高污染性,以低碳经济为主要建设目标的绿色创新应被予以更多重视,长期看来,太阳能、风能、水电、沼气、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的大规模采用应是绿色创新的重要攻关方向。
4.2、我国的能源价格改革仍不充分。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是导致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是绿色创新动力不足的罪魁祸首。在扭曲的能源价格体系下,绿色创新的成本收益分析是失效的,它使节能环保型的绿色创新效益被严重低估。当前,我国有必要加速能源的市场化改革,让能源价格能够反映出资源稀缺性和环境成本。
参考文献:
Summary: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haveoccupiedsizableproportioninnationaleconomy,havingcreatedalargenumberofemploymentopportunitiesandtechnologicalinnovationachievement.Itisoneoftheimportantsources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playinganimportantroleintechnologicalinnovation.Thiscompositionintroducesthemaintype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Anditintroducestheresearchanddevelopmentactivity,functionofgovernmentandinfluenceofgovernmenton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thecurrentsituationoftechnologicalinnovationofChinese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andgreentechnologicalinnovations.
Keyword:Smallandmedium-sizedenterprisesTechnologicalinnovation
GovernmentProductsinnovationServeinnovation
ThecraftinnovatingResearchanddevelopment
CurrentsituationGreentechnologicalinnovation
企业是现代社会的细胞,是市场经济的主体,而占企业绝大多数的中小企业则是这一主体中最活跃、最富有活力的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技术创新成果,而且,中小企业文化及其培育出来的企业家精神和风险意识,已经成为现代文明和市场经济的精髓,成为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创新和发展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中小企业,就没有市场经济。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在世纪之交的关键时刻,作为国家技术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对于一个国家维持其在全球市场上的竞争力和保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在这一大背景下。各国政府纷纷采取措施鼓励和扶持中小企业的发展及其技术创新活动。
一、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概述
中小企业是技术创新的重要源泉之一,在技术创新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种作用还可能远远超出一般人的预料。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不仅在数量上占有相当的份额,而且其创新的水平和影响也并不亚于大企业,中小企业创造了许多被认为是当代最重要的工业创新成果。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大企业既有相似之处,也有独特之处,特别是中小企业在其技术创新过程中面临着许多不利因素。
(1)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类型
由于中小企业所处行业、技术水平、规模、发展环境以及企业体制等呈现无限的多样性,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技术也必然表现出不同的类型,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新的类型也将更加丰富多彩。
u产品创新
产品创新是指中小企业在产品的生产和经营过程中,对其自身生产或经营的产品所从事的改进、提高或发明的创新活动。它可分为重要创新和渐进创新两类。一般说来,重要创新对企业的发展影响较大,渐进创新对企业的影响有小有大,但前者往往比较难以实现,投入也大;后者较易做到。
u服务创新
服务创新是近些年服务业,尤其是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兴起的结果,它既包括新构思、新设想转变成新的或者改进的服务,又包括改变现有的组织机构推出新的服务,目前兴起的网络服务是服务创新的成功例证。由于服务创新投入较小,而且市场需求变化快,因而是最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技术创新类型之一。
u工艺创新
工艺创新是指研究和采用新的或有重大改进的生产方法,从而改进现有产品的生产或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由于工艺创新对开发新产品、改进原有产品以及提高原有产品的质量和产量都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重要性并不亚于产品创新,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工艺创新是渐进的,投入大小和难度都比较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因而也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途径之一。
产品(服务)创新和工艺创新之间常常互相影响、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并与中小企业的直接经营活动密切相关,因而具有较大的普遍性,在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占有重要位置。
(2)研究与开发
中小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可以分为自身的研究开发和合作研究开发两种类型。其中自身的研究开发受到很多因素的限制,对企业的要求比较高,只局限于一些基础(包括人力资源和资金支持等)较好的企业,但提高自身的研究与开发能力应该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努力方向;合作研究开发包括中小企业与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以及大企业等的合作,对于缺乏信息、人才、技术等的中小企业来说,合作研究开发活动更加合适和普遍。统计资料显示,在依靠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帮忙,以及利用各种公共资源方面,中小企业表现出更大的效率和热情。另外,积极参与政府的研究与开发活动也是一种越来越普遍的形式。比如近些年欧盟中小企业政策的核心就是引导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到欧盟的研究与开发计划的框架之中。今后随着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中小企业将越来越多地参与高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活动。
二、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和影响
尽管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程度与方式还有很多争论,但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考虑到中小企业在经济增长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巨大作用,以及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过程中面对的种种不利的因素,政府在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1)政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中小企业在现代社会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处于不平等的市场竞争条件下,而且市场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调节存在着明显的缺陷,种种都迫切需要政府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植。现在很多国家政府都已经把促进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作为维持本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的重要举措。
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基本原则
由于国情不同,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也各不相同。但无论如何,各国政府采取的扶植措施都应遵循下述一些基本原则。
u政策性扶持为主的原则
u公平与公证的原则
u公开原则
u分类指导的原则
u直接支持方式和间接支持方式相结合的原则
(2)政府扶植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方式
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是多种多样的,范围也是相当广泛,加之国情不同,因而,各国政府扶植中小企业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但各国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植方式大致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u法律规范
u组织管理
u政策指导
u财税经融支持
u提供信息、技术、人才培训等服务
u实施具体的科技计划
三、中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
中国是一个中小企业众多的国家,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99%以上,且大多数是在改革开放之后诞生和发展起来的,其中乡镇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的迅猛发展,更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和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成果,同时,他们对于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进程,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统计研究表明,技术创新对中国中小企业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研究所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调查分析显示,在所调查的1051家企业中(其中大企业229个,中小企业797个),通过技术创新,有93.2%的企业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和增加了产品品种,有96.7%的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96%的企业扩大了市场,91.5%的企业提高了产品的质量,88%的企业提高了产量,77%的企业降低了材料消耗,69.4%的企业降低了能耗。不久前,由农业部、国家科委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共同进行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调研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4530家企业中,70.7%的企业有技术创新活动,34.4%的企业从事了研究与开发活动,22%的企业有研究活动与开发机构。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经费住处主要用于购买机器设备,占技术创新总支出的73.4%,用于购买技术的费用仅占9.3%。调研结果还表明,乡镇企业技术创新的主要动力是市场需求,创新的主要目标是开拓新市场;在影响创新活动的主要因素中,列前三位的是资金缺乏、技术人才短缺的市场信息不足。
四、新事物-----绿色技术创新
绿色技术创新起步于社会经济发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得到人们的认同和推行。绿色技术创新是既要社会经济发展又要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产物。对绿色技术的研究经历了末端工艺、无废工艺、废物最少化、清洁技术、污染预防五个阶段。E.Brawn和D.Wield于1994年提出了绿色技术的概念,概括地说,绿色技术是指能减少环境污染、降低和节约原材料与能源使用的技术、工艺或者产品的总称。它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绿色产品创新,指产品在使用过程中及使用之后不危害或少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以及可回收利用和再生的产品。另一类是绿色工艺创新,指能减少废气污染物的生产和排放,降低工业活动对环境的污染以及降低成本、物耗的工艺技术。我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社会生产力迅猛发展,但随之而来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只有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化解这个危机。作为可持续发展主体的企业在充分认识到减少环境污染、节约原材料和能源使用的重要性后,应及时把绿色技术创新提到日程上来,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
尽管中小企业在现代社会经济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但目前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研究还远远不够。更深入的研究有待更多的研究者的努力,从而使技术创新理论不断深化,是之成为中小企业更好地发展的武器。最后,我引用萨缪尔森(Samuelson,P.A.)的一句话来结束本文:“创新与市场力量之间的关系是复杂的。许多大厂商对研究与创新做出了重大贡献,这使得那些相册地摧毁大厂商的人或宣称大就是绝对的坏的人举棋不定。同时,小企业或个人也做出了某些最有革命性的突破。为了促进迅速的创新,一个国家应该允许各种不同的方法与组织并存。”
参考文献:
刘东杜占元:《中小企业与技术创新》,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6月
万兴亚:《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与政府政策》,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
【关键词】 产业结构优化 企业家创新 社会偏好
一、引言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已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而产业结构优化是增长方式转变的根本内涵,探求产业结构优化的决定性因素并分析其作用机理,将对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各项改革内容的深化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产业结构偏差使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受到需求制约,影响了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提高。2000年以后,经济中的产业结构开始成为经济增长的阻碍力量,因此,确定了产业结构优化的路径与程度,也就把握了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内涵。
产业是由企业家主导的企业组成,企业家精神中最重要的一个特点就是具有创新性。企业创新的主体是企业家,企业家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最大化自身收益,同时改变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和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产生了根本上的促进作用。但企业家的缺乏是中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依然低效率的重要原因,企业家创新引起产业技术创新进而产生了不同的产业结构升级模式,现实所发生的技术进步由于部门特点的不同并不是全都按照中性技术的性质进行,故在分析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时,须考虑不同部门所拥有的技术性质。
那么企业家为何会进行持续创新?这种企业内部微观层面的创新通过何种路径作用于中观层面的产业结构?除了供给层面之外,通常假定的不变社会偏好从需求层面有没有对产业结构产生优化作用?本文将尝试对这些问题加以分析。
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分析
为便于分析,在分析问题之前先作如下假设。
第一,经济体系有两类产品提供部门,分别提供两种产品。绿色部门采取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绿色产品,灰色部门采取有悖于可持续发展要求的生产方式生产出灰色产品。同一种产品可能属于灰色产品也可能属于绿色产品,主要取决于采取何种生产方式。绿色产品与灰色产品并不是区分产品使用性质的标准。
第二,产业结构优化就是指灰色部门向绿色部门转移、绿色产品数量不断增加的过程。
第三,经济体系中的主体有三个:企业家、政治家和其他社会群体(以下简称社会群体)。企业家为产品提供者,社会群体为产品需求者,政治家根据可持续发展的要求进行制度创新。
第四,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社会群体对绿色产品和灰色产品的总需求由社会偏好决定,社会偏好由文化、价值观决定。社会偏好满足完备性、自返性、传递性;社会偏好线呈现严格凸性,表示边际替代率递减。
第五,生产可能性集合为闭集和凸集。
第六,产品现实提供点总在生产可能性曲线上,即生产要素总被充分利用。
1、社会偏好的变动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由微观经济学理论可知,社会偏好曲线与生产可能性曲线(PPF)的切点决定了产品最优提供点。当社会偏好发生变动时,偏好曲线与PPF曲线的切点也发生了变化,如图1所示。偏好曲线发生移动,最优产品提供点也转移到了B点,但由于现实中产品结构的调整需要一个生产过程,就造成现实产品提供点A和最优产品提供点B的偏离,这种产品结构上的差异可以由A、B两点边际转换率的差异体现出来,这种差异以产品相对价格比的形式被企业家观察到,企业家将据此价格比来调整绿色产品与灰色产品的提供,以完成产品提供点从A到B的转移,即差距是创新的动力源泉。这个过程被称为效率改善,效率改善的结果使得灰色产品提供减少,绿色产品提供增加,产业结构得到优化。
2、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现假定社会偏好保持不变,可用生产要素不变,考察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技术创新引起部门内技术进步,现实中不同部门所表现出的技术性质并不相同,故在此分别分析。
(1)当灰色部门与绿色部门都使用中性技术时,生产可能性曲线按原边际转换率向外扩张,与更高的社会偏好曲线相交于B点,如图2(a)所示。在产品最优提供点B,绿色产品与灰色产品的提供量均较技术进步之前的最优点A有所增加,各产业技术含量提高,产业结构得到升级。
(2)当绿色部门使用非中性技术而灰色部门使用中性技术时,技术进步的发生会使得PPF曲线向外扩张,但扩张的幅度并不相同。绿色行业与灰色行业相比属于新兴行业,技术进步对边际收益增加或边际成本降低所产生的作用可能十分巨大,使得企业家也热衷于在绿色部门进行技术创新。当这种不均衡的技术进步发生时,引起部门间生产效率的不均衡提高,导致部分灰色部门生产要素流入绿色部门。如图2(b)所示,新的PPF曲线更加平坦,B点为新的产品最优提供点。从原最优产品提供点A到新的最优产品提供点B,绿色产品提供量的增加程度较灰色产品更大。这种由于部门技术性质不同所产生的技术进步结果在改变最优产品提供的同时优化了产业结构。
3、包含制度创新的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经济中的企业同时面对技术和制度边界:设想一种限制灰色部门扩张同时鼓励绿色部门扩张的制度颁布,在生产要素和社会偏好不变的情况下,这将使得PPF曲线产生异常的移动,如图3所示,纵轴截距下降表示由于制度的约束作用,现有资源按照许可的方式全部用来进行灰色产品的生产,总提供量反而较之前有所减少;同时横轴截距有较大增加,表示由于制度的激励作用,绿色部门在发生技术进步的同时,现有资源按照许可方式全部用来进行绿色产品的生产,总提供量较之前有很大程度增加。加入制度创新因素的技术创新使得PPF曲线发生异常变动,产品最优提供点为B2,产品现实提供点为B1,这种现实与最优的差异要求企业家对自身行为做出调整,转而提供更多的绿色产品,优化了产业结构。例如20世纪80年代开始的工业改革,在一些国有部门留下的未被满足的需求场合,乡镇企业的进入有助于矫正过于重化的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可以看出当加入利于优化产业结构的制度创新因素时,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将被扩张。
三、包含社会偏好的企业家创新与产业结构优化模型
Crépon提出了一个包含研究与开发、创新、生产力三块内容的模型,按照研究与开发――知识资本――创新――生产力的分析逻辑,综合其他影响研究与开发的因素,采用计量方法分析了研发、创新对生产力的影响。Griffith(2006)按照创新努力、知识生产、生产力的分析思路对原始CDM模型进行了修正,并采用欧洲四国的相关数据对其进行了分析检验。上述模型的不足之处在于把分析范围限制在企业内部,且假定产品的社会偏好不变。实际上在改革范围与程度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由文化、价值观决定的产品社会偏好将不再是一个长期不变的外生常量。
下面将在修正后的CDM模型基础上对其进行扩展,结合其他相关研究,构造一个包含企业家创新描述与产业结构动态演变的模型,分析包含社会偏好因素的企业家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
1、模型介绍
设i=1,2,…,n表示企业。
方程一:企业家创新努力ri?鄢描述
ri?鄢=zi'?茁+ei(1)
ri?鄢是个不可观测的潜在变量,zi'是创新努力的决定向量,?茁是利益(interest)参数向量,ei为残差项,可以用企业的R&D支出来估计ri?鄢。
方程二:知识生产方程
gi=ri?鄢?酌+xi'?啄+ui (2)
gi表示知识量,可用产品与流程创新指数来代替,创新越努力知识产量越多,知识产量越多,技术进步越快;潜在创新努力ri?鄢作为解释变量,xi表示其他决定知识生产的因素向量;(?酌,?啄)表示利益参数向量;ui为残差项。
方程三:产业演化方程
X=X(t)表示某个产业在时刻t的产值,是描述产业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状态变量。a是产业成长速度系数,主要反映产业系统的生产率,即技术进步状况,a=pgi,p是技术进步以外的其他客观因素所决定的控制参数,假定其为大于零的常数。Ne表示包含企业家在内的社会群体对某产业产品增长极限值的加权预期值,上标e表示预期,或者说其表示的是该产业产品市场需求量极限的预期值。在影响社会偏好的文化、价值观等因素没有发生变化的情况下, Ne值不发生变化。
2、模型分析
根据(1)、(2)所表达的各变量关系,不失一般性,令参数?酌,?茁,?啄>0。(4)式表示产业演进的速度取决于产业内企业家创新努力zi'和社会偏好决定的产业增长极限Ne,?淄i为误差项,?淄i=p(ei?酌+ui)X(Ne-X)。
考察企业家创新努力对产业演进的影响,(4)式对zi'求偏导有:
用(6)式描述绿色部门的产业演进状态对绿色部门企业家创新努力的变化:由于社会偏好向绿色产品的不断转移,使得绿色产品Ne增加。在此另假设X0Ne>X02(因正常产业发展的极限值通常远高于其初始发展状态),结努力对产业的演进,即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如图4所示,社会偏好加强了绿色部门企业家创新对本部门增长的影响,绿色部门产值不断增加且产值增加速度也不断提高。
用(6)式描述灰色部门的产业演进状态对灰色部门企业家创新努力的变化:由于社会偏好向绿色产品的不断用不断加强,即灰色部门企业家进行着不利于灰色部门扩张的创新努力,结合社会偏好使得这种创新对灰色部门的收缩作用不断加强。灰色部门扩张速度的不断下降最终将使得灰色部门消失,如图4所示。
四、结论与启示
1、结论
第一,在制度、文化环境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的经济体系内,企业家创新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根本动力。
第二,企业家创新的作用通过部门内向部门外的延伸,改变了产品的最优提供结构,最优提供结构与现实提供结构的差异推动了企业家持续创新行为的形成。
第三,制度创新由文化、价值观决定,社会偏好的改变会加强技术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的促进作用。
2、政策启示
第一,政府可以通过进行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制度创新,例如生态保护、特殊行业准入等制度的颁布和实施,向社会公众、企业家发送对要素使用或产品提供的调整、限制信号,进而引导企业家不断调整技术创新,产生微观主体效率改进、资源从低效率产业向高效率产业转移等一系列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
第二,政府应充分重视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文化氛围,引导社会群体对现实可提品的需求结构朝着有利于产业结构优化的方向进行调整,这种社会偏好的变化将加速企业家持续创新努力对产业结构优化的推动作用,加快产业结构演进的进程。
【参考文献】
[1] 郭克莎:总量问题还是结构问题――产业结构偏差对我国经济增长的制约及调整思路[J].经济研究,1999(9).
[2] 徐瑛、陈秀山、刘凤良:中国技术进步贡献率的度量与分解[J].经济研究,2006(8).
[3] 王诚:增长方式转型中的企业家及其生成机制[J].经济研究,1999(5).
[4] 张军:资本形成、工业化与经济增长:中国的转轨特征[J].经济研究,2002(6).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制度创新 技术创新 环境监测
一、赣州市发展循环经济存在的问题
目前在赣州发展循环经济首先是认识上存在问题,如对末端治理的局限性认识不足,末端治理使得企业满足于遵守环境法规而不是去投资开发污染少的生产方式。其次在经济制度上没有形成适合区域性循环经济网络发展需要的经济机制和政策体系。再次没有建立完善的循环生产技术体系,虽然循环生产技术的各种要素并不缺乏,但由于没有进行自觉的开发和组合,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循环经济的发展形成了技术上的制约。最后环境与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有待提高。
二、发展赣州循环经济的制度创新
1.大力宣传循环经济的知识和理念
发展循环经济要求公众树立循环经济的理念,在报刊、政府网站开辟专栏举办循环经济讲座和培训等形式开展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和意识的培育,引导大众参与和支持,从而形成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另外还必须建立起健全的公众参与监督机制,积极扩大居民的环境权益,切实提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建设的积极性。
2.加强循环经济立法工作
(1)完善环境资源财产权,确立环境产权制度。确立赣州市环境产权制度主要应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方面,完善自然资源财产权,确立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另一方面界定环境容量资源产权,建立排污权交易制度。
(2)加强地方立法。要把“预防为主、污染者付费”的原则贯彻到产品生命周期全过程,明确消费者、生产者、公众、企业以及政府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责任和义务,逐步完善建设循环型城市。
3.高素质人才队伍的培养及相关政策引导
要实现技术创新,离不开一支高业务素质的科研人才队伍。为此,赣州市可以充分利用拥有三所高校的优势,结合赣州实际,多与学校建立科研合作,充分利用高校人才和技术优势,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注重技术创新,整合企业布局、资源分配和循环,快速发展循环经济。
三、赣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赣州市发展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应当从绿色技术创新、企业增强创新能力、相关人才培养等方面加以完善。
1.相关绿色技术的研发及创新
发展绿色技术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必然选择,基于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也要以生态效益为导向,需要将技术创新由过去的以满足市场为目标转变为适应人的生存环境的需要为目标。为此,我们需要大力发展绿色技术来支撑循环经济的良好发展。
2.积极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企业作为最基本的直接面向市场的经济实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至关重要。上面提到的绿色技术的研发关键还是要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企业要增强自身的原始创新能力,在清洁生产领域,需要靠自己的力量研发许多以前没有的技术。
四、 努力实现赣州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
1.大力推进生态监测,支持生态城市建设
赣州应将生态环境监测作为重点发展项目,针对生态城市建设考核指标形成生态标志物、生物多样性和生物毒性监测能力;通过调查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环境质量和污染负荷指数进行生态环境质量评价;通过对森林覆盖率、受保护地区占国土面积比例、退化土地恢复率、城镇人均公共绿地等指标的遥测分析,科学预测生态环境变化趋势,从而为赣州市生态环境建设提供动态的科学依据。
2.结合现代化监测站建设,全力发展信息化、自动化监测技术
(1)建立现代化监测和管理信息系统。建立以数字地图为平台的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和专用网络通讯系统,采用技术完成监测数据录入、统计分析、审核、查询、传输上报等程序,建设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行政工作计算机管理。
(2)提高污染源自动监控系统应用能力。在赣州市现有的监控基础上扩大监控范围和监控项目,对重点企业及集中式污水处理厂实施相应的COD、PH流量、氨氮和烟气污染在线自动监控;全面发挥自动监控系统在环境管理与执法、排污收费及总量监测统计中的作用。
(3)强化赣州环境安全应急处置系统建设。运用决策系统形成应对各种应急污染的处置救援方案,形成以市环境监测站为中心,各区县环境监测站参与的应急监测处置系统。
五、结论
通过对赣州市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我们认为发展循环经济要进行技术和制度的创新,同时必须加强环境和资源监测的科学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另外,我们也深刻体会到城市选择循环型经济发展模式还有许多复杂的技术、管理和体制问题有待研究,务必在深刻理解其内涵和外延的基础上,结合本地实际和经济发展要求,用其理论特别是创新的理论来指导经济发展的实践,使经济、生态和社会三维效益统一,真正实现多维一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毛如柏冯之浚:论循环经济.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