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国际经济管理专业

国际经济管理专业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3 16:20: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际经济管理专业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国际经济管理专业

篇(1)

经管类专业有很多,专业不同课程也有所差别。

经管类专业的大学课程有:经济管理、涉外经济管理、国民经济计划学、经济信息与科技情报、经济学、国民经济计划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学、科技经济与决策管理、世界经济学、企业管理、数量经济学、投资经济管理、经济信息管理、经贸管理、国有资产管理、市场管理、工业企业营销管理、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教育经济与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人口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防经济、网络经济学、体育经济、城市经济管理、经营管理与外贸、经营管理、环境经济、国际投资管理、国际企业管理、农业经济管理、林业经济管理、农林经济管理、工商行政管理、工商管理等。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代号

本科专业代码、名称

专科专代码

专科专业名称

考试课程

01

02

03

04

020101 经济学

020102 国际经济与贸易

020103 财政学

020104 金融学

620101

财政

经济学

620102

税务

620104

国际金融

620105

金融与证券

620106

金融保险

620107

保险实务

620109

资产评估与管理

620110

证券投资与管理

620111

投资与理财

620201

财务管理

620203

会计

620204

会计电算化

620301

经济管理

620302

经济信息管理

620303

国际经济与贸易

620304

国际贸易实务

620305

国际商务

05

030101 法学

690101

司法助理

法学基础

690102

法律文秘

690103

司法警务

690104

法律事务

690105

书记官

690107

检查事务(豫)

690201

刑事执行

690302

司法鉴定技术

篇(3)

[关键词]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就业;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R19[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7)11(b)-126-02

Superficial discussion on how to enhanc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specialty

CHEN Shao-yan, KONG Xiang-hua, YAN Zhi-lai

(Guangzho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Guangzhou 510006,China)

[Abstrac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from the points of mastering the specialized knowledge, foreign languages, computer as well as network skills and related discipline knowledge, training one's managed capacity and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ability actively, consummating ability structure, studying various aspects of capability and predominating various aspects of knowledge, to discuss how to enhance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of undergraduate student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specialty.

[Key word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nd trade specialty; Employment; Competitive Power

国际经济与贸易(以下简称“国贸”)专业是1998年国家教育部进行专业调整后设立的,是经济类专业中最具国际性、综合性和创新性的专业之一。国贸专业是一门专门培养能较系统地掌握现代经济学、国际经济、国际贸易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当代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状况和有关政策法规,能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医药生产与流通企业及相关政府机构从事实际业务、管理、调研和宣传策划工作,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学科[1]。

有关资料显示,近年来国贸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去向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银行、贸易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医药公司、三资企业、政府涉外经济部门以及涉外企业、跨国公司等。对国贸专业本科毕业生而言,就业竞争压力非常大,与其竞争岗位的有高中生、大专生、研究生甚至海归人员[2]。本人根据几年来对国贸专业的学习心得,在如何提高国贸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问题上,谈些看法,为国贸专业的学生在将来激烈的就业竞争中赢得更多筹码提些建议。

1 应学好专业知识和掌握其他相关学科知识

国贸专业的学生应学好从事经济工作必备的理论知识,例如宏观、微观经济学,定量化分析方法,管理知识等,还要掌握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地理、国际商法等专业基础知识以及贸易函电、进出口实务、单证、报关、国际结算、商品知识等专业知识。努力掌握专业知识,提高专业课程的学习成绩,争取获得学校奖学金,并且尽量考取报关员、外销员、跟单员或国际单证员等专业能力证书,对提高就业竞争力至关重要。

除了学好专业知识,国贸专业的学生还应掌握其他例如外语、计算机和网络等相关学科知识。从专业特点来看,国际贸易需要与不同文化背景者沟通融合,参与国际文化交流和涉外经济活动;对一个从事贸易的人来说,外语是支撑整个事业的支柱。不掌握外语知识,便失去了交流;而失去了交流,就像一个剑手抛却了利剑。这就决定了国贸专业对外语的要求与其他专业不一样,必须把外语的学习放在突出位置。在我国,某些高校的国贸专业开设贸易专业英语,要求与英语专业学生一样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专业课程采用英语教材进行双语教学等,培养学生系统地掌握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因此,建议国贸专业的学生不但要达到国家英语四级或六级笔试、口语水平,争取通过英语专业四级或八级考试,还要尽量考取更加实用的BEC、GRE、托福或雅思等证书,积极创造机会与外国人进行交流,杜绝“哑巴英语”现象。

一名优秀的贸易人员要求具备很强的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而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其中网络尤为重要。网络信息传递由于信息量大、适时、成本低而成为贸易人员获取市场行情、市场需求、建立客户联系、洽谈、成交以及履行合同的各个环节中不可缺少的工具。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完善,电子商务在国际贸易中得到迅速普及,电子报关、报验等甚至成为某些职能部门接受的唯一办公方式。因此,对国贸专业的学生来说,学好计算机、网络课程,积极考取省级、国家级计算机等级考试证书或计算机应用能力考试证书等,掌握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网上贸易的专业技能,对提高就业竞争力愈显重要。

2 积极锻炼管理与人际沟通能力

与理工技术类人员能力素质要求略显不同,经济类业务人员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这是由其专业性质决定的。从事贸易业务的人员,除对外洽谈、签约之外,在合同的执行阶段和内部的日常工作中,大量涉及诸如计划、组织、协调、指挥以及一些非常规性决策等管理性工作,而且通常要求业务人员独立完成此类工作。另外,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贸易人员,看你的电话本上有多少个电话号码,看你一个月内与多少人交往,便知道你能挣多少钱,此话虽显偏颇,但还是不无道理地表述了人际交往对贸易人员的重要性。因此,在大学里,国贸专业的学生们除了应系统地学习培养计划中要求的管理知识以外,还应积极担任班级、学院或者学校乃至校外学生管理工作,参加各种协会、社交活动,以提高自身管理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在就业招聘中,在同等条件下,很多用人单位都会优先选择大学期间当过学生干部的毕业生,其原因就在于此。

管理能力与人际沟通能力的培养可以从书本中获得,但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工作中锻炼。

3 完善自身能力结构,积极培养多方面能力,掌握多方面知识

国贸专业的专业性质,还决定国贸专业的学生应懂得完善自身能力结构,注意培养多方面能力,掌握多方面知识。例如应多参与文体活动,使之成为生活习惯,因为文体活动不但可提高人体运动功能,改善体质,陶冶性情,锻炼毅力和耐力,还可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以及团队意识,具备文体特长者还应积极参加校级、省级乃至国家级比赛并争取获得好成绩。又例如应积极参与第二课堂活动,多听经济、法律类的讲座,拓宽知识面。再例如要充分利用寒暑假时间多做兼职工作,这样不但可以增添生活费用,积累经验,提升能力,促使我们将课堂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当中,而且还可利用实际工作检验我们掌握的知识,使我们日后的学习更有方向。最后,尽量争取在大学期间,多参与科研活动,撰写、发表学术论文,以培养自身科研思维和锻炼写作能力。毋庸置疑,多才多艺,对提高就业竞争力也是十分有利的。

综上所述,只要全面做好迎接社会需要的准备,掌握多方面知识,具备多种能力,竞争力就能提高,在激烈的就业应聘中就能左右逢源、得心应手。

[参考文献]

[1]李.论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17(2):105-107.

篇(4)

高校生师比教师需求量教学工作量合格评估经过十几年的大规模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走向了“内涵发展”时期,强调“质量立校”和“特色兴校”成为各高校追求的目标。合理的生师比,不仅是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高校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率及办学效益的必要前提,更是衡量一个高校办学水平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之一。

一、我国高校生师比的现状

生师比的高低是教育的内外部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它受经济发展水平、教育政策、教育投资、人口基数、学校类型、在校生规模、班级规模、教师人数、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程度、教育理念、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从宏观层面上看,难以用统一的生师比来衡量所有高校。事实上,各高校在发展中承担的角色和目标定位不同,对教师的需求也有很大差异。

1999年以后,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快速扩张,新建本科高校的生师比一再上升。如浙江省,1999年是11.55;2005年达到17.6的历史最高水平。为了规范高校的办学行为和保障教学质量,2004年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指标》(试行)中规定,生师比的合格标准上限为181,限制招生的上限为221。从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大部分新建本科高校的生师比短期内生师比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合格标准,教育部考虑的这一实际,在本轮合格评估中将这一指标合格的标准确定为不高于221。

在本轮的新建本科高校教学工作合格评估中,新建本科高校要使生师比这一指标合格,从理论上来说,要么压缩招生规模,减少在校生的数量;要么通过引进或外聘兼职教师来提高教师数量。对一个新建本科高校来说,多大的生师比是合理的呢?对于这一问题许多高校的管理者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而是根据教育部的上限要求,主观的臆造一个生师比。为了这个臆造的生师比而虚构外聘教师或是将本校非教学人员硬拉进教师队伍,从而达到降低生师比的目的。这样做即使评估过关了,但对于今后学校的发展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一个高校合理的生师比是多少,应当进行科学地测算,不能主观地确定一个低于教育部要求上限的生师比。科学的做法是在保证学校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的要求下,依据学校现有的学生、专业规模的多少,科学地测算学校各类每年的教学工作量和教师的需求量,从而确定体现自身特点的、合理的生师比。本文以我校为例进行分析,以期对新建本科高校的评建工作有所帮助。二、高校生师比测算的基本思路

一个高校的生师比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找出一个通用的科学方法。但对新升本科高校而言,由于办学层次中只有本科和专科教育,教师也主要以教学为主,学校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教学。因此,当专业数、学生数量一定的情况下,根据各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班级的要求,就能计算出学校当年的教学工作量,然后按照教师工作量标准,便可测算出教师的需求量,生师比也就自然求得。

我校为了教学的方便,一个专业招生人数一般是按70的倍数来安排的,下面的分析中教学班按70人计算。培养方案中通识课程各专业基本相同,因此下面以我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和经济管理系为例来分析。

三、依据培养方案核算教学工作量、各类教师需求量及生师比

(一)依据培养方案的教学工作量计算教师需求量与比例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人文社科类专业中比较具有代表性,下面依据我校2011级国际经济与贸易本科专业培养方案,计算一个教学班(70人)的教学工作量。我校本科培养方案大致包括六大模块:通识教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方向课程、素质拓展课程、公共选修课程、第二课堂等。根据我校现行的教学工作量核算办法的规定,现将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培养方案的教学工作量统计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表中没有考虑教师批改作业、命题评卷、辅导,以及个别课程的实验分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公共课为1006学时,专业课为2950(或2662)学时,总课时为3956(或3668)学时。公共课与专业课的比例为12.93或12.65。由于专业方向选修时,部分专业方向人数较少难以同时开设两个方向,按1.5个方向计算,专业方向课为432学时,那么专业课为2806学时,培养方案总课时为3812学时,公共课教师和专业课教师的比例为12.79。

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在文科类专业中具有代表性,但对于理工类、艺术类、体育类专业来说专业课的教学工作量将高于该专业的比例,因此两者的比例将小于上述比例,只有将全校所有专业全部计算才能得到各类教师的准确比例。

(二)按教学工作量计算院系专业教师需求量及生师比――以经济管理系为例

2012年6月,我校经济管理系在校生1776人,实际教学班27个,平均每个专业班为65.78人(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每专业的毕业论文工作量仍按70人计算)。由于我校本科培养方案在总学时、总学分、模块构成要求的一致性,因此,经济管理系五个专业的工作量基本相同。下面该系2012年春季学期学生数和教学班数做静态分析。有关指标如下:

一个专业班每学期教学工作量平均为476.5学时(3812/8学期);

全系27个教学班每学期教学工作量平均为12865.5学时(476.5*27班);

一个教师每学期平均教学工作量为148.14学时(8.23*18周)(我校现行的教师工作量标准是:高、中、初级职称的教师周工作量分别为9、8、7学时,教师周平均工作量为8.23学时[我校高级职称(含按高级职称计算工作量的博士)教师比例约为35%,中级职称的教师(初级职称的硕士工作量按中级职称要求)约为65%,8.23=9*0.35+8*0.65]);

全系每学期教师需求量平均为86.85人(12865.5学时/148.14学时/人);

满足经济管理系教学需求的公共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分别为22.91和63.94,即不少于23人和64人,那么,经济管理系的生师比为20.411(177687)。经济管理系现有专业教师如果少于64人,可根据要求外聘部分兼职教师。

从我校的情况来看,一般理工科专业的培养方案的总学时要高出人文社科类专业200~300个学时;如果再考虑理工科专业实验分组、以及其他一些因素,实际总学时将会高出文科专业约500学时,按上述方法计算,全校的生师比将是19.841(按两类学生、专业各占1/2计算)。下面将是根据调整后的情况计算的我校各类教师的数量与比例,见表2。如果将教师批改作业、命题评卷、课外辅导、教育教学研究、学科专业建设、非假期期间的科学研究等工作均考虑在内的话,一个高校的生师比不会高于181,教育部关于办学条件中关于181为合格的要求是科学、合理的。

四、结论与建议

从以上分析来看,按照教学工作量和教师工作量标准计算一个高校的教师需求量和生师比是科学合理的。在本轮合格评估中,按上述方法,一个高校可以计算出各个专业的实际教学工作量,然后根据教师工作量标准和在校学生数计算出本校的生师比,以及各类教师的需求量、各个院系的生师比,外聘教师数量等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当然,生师比的政策选择受高等教育所处的发展阶段、目标定位、高校性质、师资资源等因素的影响,随着由规模扩张走向内涵发展,各教学环节的加强和深化,及研究生教育的开展,生师比也必然会由现在的高位向低位发展。

新建本科高校实际生师比一般较高,在评估过程中不能根据评估指标的要求主观地确定一个生师比,而后让个教学院系去盲目的外聘教师,从而达到降低生师比满足评估要求;应根据本校各专业培养方案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计算出应有的工作量,再根据教师的工作量标准和学生人数计算出本校的合理的生师比。虽然实际的生师比大于评估指标的要求,但通过科学的核算,至少学校知道合理的生师比应该是多少,从而引导学校今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师资引进计划和外聘教师的数量,向生师比181合格水平靠近,从而不断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全面提升本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陈昊.甘肃省普通高等教育生师比的实证研究[J].兰州交通大学学报,2009(2):160-163.

篇(5)

西南大学经济学较好。

该专业主要培养思想政治素质优良、专业基础知识扎实、知识面较宽、业务能力强的专业技术人才,毕业生能在国家经济管理部门、党政机关、新闻媒体、咨询、金融证券机构、大中型企业或集团公司、营销部门以及各类各级院校从事相关工作。

主要课程有国际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资源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劳动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经济学说史、经济法、财政学、国际贸易理论、国际金融学、逻辑学等。

授予学位是经济学学士。

(来源:文章屋网 )

篇(6)

工程管理专业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工程技术、管理学和经济学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能在国内外大中型企业、工程技术公司、国际经济合作公司、工程咨询与评估公司等、建设单位、银行、政府建设主管部门、科研与教育部门从事项目决策和全过程管理的(复合型)应用型高级管理人才。

工程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为建筑业、房地产业培养具有专业技术基础的管理型人才。当前,我国已进入现代化发展的中前期,各种基础设施项目和房屋建筑的建设任务极为繁重。同时,我国城市化水平仅为36%左右,而发达国家普遍超过70%,如果在21世纪中叶可以达到这种水平,则每年需要有1600万人口转入城市,这需要相应规模的城市基础设施、商业设施,特别是住宅建筑。

因此,我们国家的城市建设、城镇建设、工程建设、建筑业、房地产业、城市公用事业和勘察设计业正面临着新的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对建筑类人才尤其是具有现代经济管理知识、行业管理知识、专业技术知识、懂经营、懂开发的工程管理人才有着广泛的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加入WTO,大量外国投资的涌入和民间资金的激活,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工程建筑业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对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上又增添了更多的机会。

工程管理专业主要课程 工程管理专业是新兴的工程技术与管理交叉复合性学科。该专业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信息工程、土木工程等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复合型高级管理人才。

篇(7)

关键词:国际经济学;全英语教学;问卷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29-0052-04

全英语教学即是浸入式英语教学(Immersion English Teaching)。是指用第二语言或外语作为教学语言的教学模式,即学生部分或全部时间中被“浸泡”在目标语环境中,教师只用目标语面对学生,教授全部或部分学科课程。所以说,全英语教学实际上是双语教学的一种模式,并且从实施教学的难度来说也应该是最难的一种。

在2009年,上海市教委为了促进和形成一批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与国际接轨、教学方法符合中国实际的高水平全英语教学课程,发挥课程的示范辐射作用,提高高校教学质量,启动了一年一度的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的申报和评审工作。

教育部高教司开始倡导在本科教育阶段实施双语课程教学后,各个高校积极开展开设双语课程的实践,尤其是在经济管理学科方面开设双语课程得到广泛的认同。但是开设全英语课程还面临很多亟待探索的问题。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在2010年获得上海市教委立项,开展“国际经济学”示范性全英语教学课程建设。经过两年多的教学实践,笔者进行了连续的问卷调查,涉及到四个班级175人次,积累了一些教学的经验,同时也对提升全英语教学的效果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国际经济学全英语教学的实践

1. 师资队伍的建设

全英语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对从业教师的自身素质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全英语教学要求教师不仅应具备系统的、扎实的专业知识,还要求教师能用外语表述专业知识、解析专业词汇。

我院从事《国际经济学》的教学团队共五位教师,其中三位担任讲授工作,都具有经济学博士学位,同时都具有在英语国家访问或进修一年的经历,因此英语也具有较高的水平。但是,自身英语水平高,不一定用英语授课效果就好。为提高全英语教学的英语授课能力,团队的教师坚持在授课前集中一段时间强化英语听说能力,同时坚持集体的教学研讨活动,讨论在全英语教学中的问题和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经过两年、涉及到四个班级175人次的连续问卷调查,被调查者中认为全英语教学课程的任课教师英语授课水平“很好”的平均占到40.9%,认为“一般”的占到56.6%,两者合计达到97.5%,说明学生总体上对教学团队教师的全英语授课水平还是认可的,但是认为“一般”还是比“很好”的略高,说明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2. 教材的选用

“国际经济学”全英语课程教学选用了国外优秀的原版教材,把保罗.克鲁格曼和奥伯斯法尔德教授编写的《国际经济学》第8版原版教材作为固定教材使用,该版本在课程建设项目立项的2010年是国外最新版本,作者保罗·克鲁格曼是2008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国外原版教材的优点很多。首先在语言上一般不存在问题,而且国外的比较权威的教材内容上也会及时更新,比如我院所采用的保罗克鲁格曼和奥伯斯法尔德教授编写的《国际经济学》原版教材,第八版和最新的第九版之间相隔仅两年十个月,可见更新的速度。需要注意的是,在选用原版教材时应注意原版教材课程内容的难易与学生实际英语水平的吻合,还有与其它课程之间的匹配问题。

全英语教学课程教材采用哪种好?问卷调查显示,四个班级平均63.8%的学生认为应该用原版教材,可见原版教材的使用还是得到了学生的认可。

调查显示,对这门全英语教学课程的教材质量的看法,四个班级平均58.2%的学生感到“很满意”或“满意”。调查显示,学生认为“这门全英语教学课程的教材中的优点”最主要的是“大量运用图表、数据并结合实际案例”,其次是“结构严密、体例规范”,再次是“内容新”,说明他们对教材质量的认可。

3. 学生的接受能力

学生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接受能力如何,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的好坏,而这种接受能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外语水平。对于具备一定英语基础、但不能完全独立阅读英文教材的学生来说,英文的阅读能力是需要加强培养和训练的。

鉴于授课对象是大学二年级学生,经过大学英语学习,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已具备了一定的英语基础。问卷调查显示的英语水平是:CET-4平均占到71%,CET-6占到14.9%。应该说,按照公共英语的水平来衡量,大部分学生初步具备了参加全英语教学的基础。但是调查显示,认为自己的英语水平能适应全英语教学课程的教学方式且“完全可以”的仅占到6.8%,“基本可以”的占到44.6%,“勉强可以”的占到32.3%,显示认为自己英语水平“完全”或者“基本”可以适应全英语教学的学生只占到一半略多。可见,学生对开展全英语教学心存一定的畏难情绪。

4. 教学方法和手段

在全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