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业发展理念

产业发展理念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3 16:20: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业发展理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业发展理念

篇(1)

从木屋的结构和特征来看,现代木屋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

一是使用寿命长。世界上许多地方,无论是加拿大等北美地区,还是芬兰等北欧地区,100多年历史的木结构民用及商用建筑随处可见。在芬兰、加拿大,一些具有200多年历史的木屋至今仍然在安全使用之中。但一般的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经过50年左右就需要进行重建。以木屋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挪威卑尔根木屋区为例,绝大多数木屋都有300多年历史。木结构建筑在中国也同样是历史久远,如北京的天坛、故宫和山西的木塔等都是木结构的建筑。由于木材是一种天然、健康、极具亲和性的材料,通过阻燃、防腐等现代生产加工技术工艺的处理后,变得更加坚固耐用,对抗下沉应力、抗干燥、抗老化等,均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和损坏,经久耐用,便于维护。

二是抗震性最佳。木屋的抗震性能,在于木材的重量轻、强度高及其木结构的韧性大,对于瞬间冲击荷载的周期性疲劳破坏具有很强的抵御能力,地面加速度对其产生的能量大大低于其他各类建筑物。木结构房屋在所有其他建筑结构中具有的特殊抗震性,在许多大地震或地震多发区都已得到充分证明。在地震多发带,如日本、加拿大和美国西海岸等,很多学校、图书馆等公共建筑设施都采用木结构建造。1995年日本神户大地震中,保留下来的建筑大部分都是木结构的房屋,这也是木结构房屋在日本得以迅猛发展的原因之一。

三是防潮、防火。人们通常误认为水是木材的克星,实际上在多雨和潮湿地方的木建筑物仍然表现出优良性能。现代木屋所使用的木材,一般都经过烘干处理,使木材的含水率降至19%以下,木腐菌一般都不会生长。对一些特殊部位再经过防腐涂层处理后,就会变得非常安全而不会受潮。与此同时,由于木材是一种天然、健康、极具亲和力的材料,现代木屋的建造通过采用水基性阻燃剂进行处理,使其具有炭化效应,遇火时的低传导性可有效阻止火焰向内蔓延,从而保证整个木结构体在短时间内不受破坏。

四是防虫、抗风。蛀蚀木材的昆虫主要是白蚁。白蚁是一种活动隐蔽、群体性生活的昆虫,以木材为主食,生活习性具有畏光性,常在木结构件或木制品靠近水源的潮湿处筑巢。因此,木屋防虫主要是防止白蚁的侵害,只要对木材进行烘干处理,使其含水率降到17%以内,并通过清理现场、使用屏障系统、在与土壤接触部位使用既能防腐又能防虫的化学药剂(如用硼酸、硼砂和五氯酚钠配制的硼酚合剂等)进行处理,就可达到防虫防腐的目的,可以较长时间地抵御白蚁侵害。木屋的抗风特性,主要是通过强化组件的存在,使墙体在固有的构架基础上再增加辅助固定的构件,进而增强抗风(抗震)效果。据海外媒体报道,结构良好的木屋抗风力高达10级(抗震力高达8度)。

五是保温隔热,节约能源。研究表明,150mm厚的木结构墙体,其保温性能相当于610mm厚的砖混结构墙体。由于木材为绝热体,在同样厚度的情况下,木材隔热值比混凝土高16倍,比钢材高400倍,比铝材高1600倍。也就是说,同样的保温效果,混凝土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16倍,钢材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400倍,铝材需要的厚度是木材的1600倍。所以,木屋具有很好的保温隔热性能,冬暧夏凉,不仅使用费用少,而且能源消耗低。

六是绿色环保、无辐射、无污染。木屋是世界公认的“绿色建筑”。木材是唯一可再生的建筑材料,是“绿色建筑”的首选材料。木屋在建造过程中不污染环境,不存在大量的“建筑垃圾”问题。木材在生长过程中不仅不耗能源,还会大量释放氧气和负离子,不破坏和污染环境。由于木屋是“会呼吸的房子”,没有再装修产生的化学和放射污染源,加上极具个性化的设计,对人体健康有益无害,非常适合人类居住。

七是扩大木材用途,促使林业发展良性循环。在我国木结构房屋材料的研究和开发等技术问题取得重大突破后,木材需要的增加和丰厚的利润将促使人工林的经营者和农民积极植树造林,推动林业产业可持续性发展和林业生态良性循环。

由于通过发展木材加工业,对林业资源进行有计划的采伐,然后大力发展人工林,就会促使林业产业发展良性循环。新栽种的人工林,不仅生长快、产量高,而且大幅度增加农民收益、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率。过去的天然林几十年时间每亩只能采伐木材3—5立方米,现在的人工林经过十多二十年时间每亩就可采伐木材30—50立方米。

重庆家和琴森木业有限公司是国内目前较具规模的一家专门致力于木屋生产的专业型企业。通过对该公司生产的“琴森木屋”产品进行跟踪走访调研,得出以下特色和优势:

一是绿色健康。“琴森木屋”全部构件材料,都采用纯天然的彭水马尾松木建造,没有涂料和地砖材料产生的放射污染。这种本地马尾松木与国外进口的樟子松木相比,不仅具有天然的防腐特性,而且更亲和自然。空气中不仅不会产生有害气体,还会释放大量的芬多精和称为空气维他命的负离子,除能有效杀灭空气中的细菌外,还对保持大脑清醒、提高注意力、降低血压、安定神经等具有特殊功效。居住其中,让人感到倍加舒适。

二是外观优美。“琴森木屋”设计师通过对北美、日本和北欧地区众多木屋外形,进行反复鉴赏精选出来的经典户型,各具特色,风格多样,外观宛如童话一般优美和浪漫。在清晨,有朝露的甜蜜;在黄昏,有落日的祥和。居住其中,可以看见各种木材漫妙的细细纹理,可以闻到满屋木材散发的淡淡清香,让人产生触摸的感觉和梦境的遐想,仿佛置身世外桃源。无论依山而建,还是临水而筑,精心设计的外观形状,不仅具有极佳的观赏个性和时尚特色,还很好地协调了建筑和景观的自然关系。

三是节能保温。“琴森木屋”所有的建筑材料都来自天然木材,具有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由于木材是绝热体,所以,木屋冬暖夏凉、四季恒温。居住其中,基本可以不使用空调。

四是经久耐用。“琴森木屋”木材本身,不仅抗震性能大大优于传统钢筋混凝土和砖混结构建筑,而且经过特殊技术和特殊工艺处理后,还会变得更加坚固,对抗下沉应力、抗干燥、抗老化等均具有显著的稳定性,不容易变形和损坏,还有抗风、防腐、防潮、防火、防虫和防蛀等特性,加上完全符合国际标准的施工质量,木屋结构寿命可以达到100年以上,十分经久耐用。

五是设计个性化。无论是在大城市郊区,还是在偏远的乡村;无论是在山地、河畔、海滨,还是繁华城市建筑顶部,“琴森木屋”的设计师都可以按照居住者的要求设计建造一幢极具个性化的木屋,给居住者营造一份宁静和温馨,增添一份别致和生动。

六是施工周期短。“琴森木屋”经过设计师设计后,全部构件材料都是在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再运到施工现场稍加组合即建成一座漂亮的木房子,就像小孩子玩积木一样简单,而且不需要进行二次装修即可入住。除配套基础设施外,施工现场没有成堆的砖头、钢筋、水泥和尘土。建造一幢面积100—200平方米的木屋,一般施工时间只需要2—3个月。维修也十分方便,只需要一些简单机具,不像钢筋混凝土房屋,需要使用重型机具,十分费工耗时。

篇(2)

关键词:现代物流技术;航空货运;产业发展

近年来我国物流业发展特别是物流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但是我国物流发展水平与国外相比差距还比较大,现代物流科技应用不普遍,仍处于起步阶段。对我国民航货邮运输业来说,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一、现代物流的多元化发展

1.1物流定义的完善

物流的概念经过多年的发展形成,虽然理解上仍有差异,但是有一点认识是共同的。而我国在国家标准中定义物流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受地的实体流动中,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实现用户要求的过程。

1.2现代物流的多元化理解

1.对现代物流的定义的理解

现代物流概念的有着更为宽泛的理解,即现代物流是涵盖企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的创造增值价值的经济活动,物流既是一项管理技术,又是现代条件下新的经济发展理论。因此可以作为分析航空货运业发展另一理论基础。

2.现代物流的发展趋势

(1)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和物流的效率不断提高。

(2)电子商务与物流的紧密结合。

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如表1所示

表1现代物流与传统物流的区别

内容 传统物流 现代物流

物流服务特点 各种物流功能相对独立

无物流中心

不能控制整个物流链

限于地区物流服务

短期合约 广泛的物流服务项目

第三方物流被广泛采用

采用物流中心

供应链的全面管理

提供国际物流服务

与全球性客户的长期合作

物流服务管理 价格竞争

提供标准服务 以降低总物流成本为目标

增值物流服务

为顾客提供量身定做特殊服务

物流信息技术 无外部整合系统

有限或无EDI联系

无卫星定位系统 实时信息系统

与顾客、海关等EDI联系

卫星跟踪系统

存货管理系统

物流管理 有限或无现代管理 全球质量管理

时间基础管理

业务过程管理

1.3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及产业分析

与传统货运市场相比,航空货运的主要特点

(1) 速度快。这是航空货物运输最大优势和特点。

(2) 机动性大。只要两点之间设有机场,就可以开辟航线,因此空运相对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

(3) 安全运输质量高。喷气式飞机的飞行高度一般在一万米以上,不受低空气流的影响,飞行平稳,因此,精密仪器、易碎物品往往用航空运输。

二、我国航空货运业面临的竞争

2.1国内其他运输形式的竞争

政策环境制约企业经济活动。我国航空运输企业经营不善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太多政治干扰,承担着太多非商业性的社会责任,企业盈利能力受到制约。其次,企业作为政府机构附属物的地位并没有实质的改变。这是造成中国航空货运发展困境的重要原因。再次,由于航空公司根据产权分为直属航空公司与地方航空公司,两者之间的竞争常常变为民航总局(国家经贸委)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争,因而正常的商业竞争常因政治干预和政府间的财政、政策支持而被扭曲,不能发挥优胜劣汰的作用。

2.2国外航空货运巨头的竞争

近几年来,世界上主要的航空公司都已重新制定发展战略,加强了货运在公司总体战略中的地位,并把发展的中心移向亚太地区,在我国的周边地区营造国际航空货运网络。我国航空货运的快速发展,使中国货运市场吸引了几乎全球各大货运航空公司的目光。中国市场进出口的强大支撑,使得世界上大部分业务已呈现下降趋势的航空公司有重新看到了希望。全球主要货运航空公司几乎没有一家不准备增加来华航班或争取对华航权。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正是我国航空货运业发展的机遇和挑战。

三、基于现代物流技术的我国航空货运业的发展趋势

3.1现代物流理念引领产业发展

未来几年航空物流的发展趋势:加速由单一货运向运输、仓储、装卸、加工、包装、配送、信息处理等综合一体化服务的现代物流转型;国内外航空物流企业将加强联合、兼并、重组、合作,市场集中度提高;航空物流企业将加大旨在提高服务能力的网络、物流中心、分拨中心、信息系统、机队、关键设备等方面的资源建设,促进物流产业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促进优胜劣汰。

3.2以现代物流理念应对国内外运输竞争

中国对外贸易的高速发展,现代物流服务已经成为航空运输中最为合理的经营模式。外国航空货运公司的业务主要分为三大块:1、门到门的航空快递;2、机场到机场的航空普货运输;3、为大型跨国公司提供一站式航空物流供应链服务。从前所谓的快递公司已经完全渗透入传统的航空公司的普货运输领域,已经开始与传统的航空公司竞争了。我国航空公司如果要继续生存就要转变经营观念,努力学习外国航空公司的服务产品和先进的经营模式,特别是他们的“一站式”物流服务更是其极具竞争力的高端产品。现代物流服务是国际跨国公司最为欢迎的物流产品。我国航空货运企业已经开始认识到这一点,也逐渐开展相关的服务业务。

3.3 形成现代物流的服务理念

航空货运企业所要做的不仅仅是把货物以较快的方式运送到目的地,整个服务过程注重的是生产计划的制定、货运运输流程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会忽视客户的需求。但是全球化与信息技术的大量应用、航空货运运力的不断扩充以及铁路、公路等其他运输方式的竞争能力日益加强,单纯的货物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无法使企业在竞争中取胜,因此“以客户为中心”的航空货运服务链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服务链管理是通过对客户需求、客户价值的分析,实现以客户需求为导向,以客户需求驱动的现代管理技术。在航空货运服务链管理中,整个服务流程是由客户的需求来驱动的,在充分、合理的满足客户需求的基础上,实现客户价值的最大化,让客户满意,提高客户的忠诚度,维持一个较高的客户保持率,从而达到稳固有效地占有市场。

参考文献

1 约翰J.科伊尔等.运输管理.张剑飞等译.2004年

篇(3)

关键词:旅游产业生态位;概念内涵;现实问题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5年3月30日

一、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概念

生态位是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生态空间、资源因子利用和占有程度的有机综合体。生态位在内容和层次方面都比物种生存发展所需的因子、条件、结构和功能更具综合性,它内在地包含物种的资源格局、空间位置、功能机制和作用表现四个方面,是对这四个方面之间关系的共识态关联与历时态演进的有机结合。生态位之所以能够成为物种适应环境、改造环境的态势体现,主要是由物种生理状态、外部环境条件、物种与环境联结方式以及物种与其他物种交互影响过程中所显现的特征决定的,以至于可以将生态位视为物种生成演进的基本方式。

与生物物种相类似,旅游产业发展也是一个历史嬗变的动态过程。在此过程中,旅游产业的结构机制和功能特性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然而,旅游产业发展并不是自发性的,不能单纯从区域体育文化资源状态角度,或者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系统去随意选择发展结构、发展形态和发展战略,而要统筹考虑旅游产业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外部环境变化对旅游产业结构、市场和绩效的影响。因此,旅游产业发展必须嵌入于一定的资源结构和空间环境之中。各种组成旅游产业外部环境的因素称为生态因子,这些生态因子包括经济生态因子、社会生态因子、制度生态因子和自然生态因子。经济生态因子包括消费市场因子、物资市场因子、资金市场因子、劳动力市场因子、产业与产业结构因子、交通因子、通信因子等;社会生态因子包括政治因子、文化因子、教育因子、科技因子;制度生态因子主要指社会制度与政策因子;自然生态因子包括地理地缘环境与自然资源。各种生态因子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联系,构成一定的关系结构。通过对外部环境中资源和空间的有效嵌入、组织管理与合理利用,旅游产业逐渐形成包括发展理念、经营体制、资金规模、市场机制、技术水平、市场结构、政策法规、人才队伍以及经济效益等的内部环境。正是内外环境之间的交互联系和催化互动,旅游产业不断形成自身的生态位基础。

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旅游产业生态位包括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和行为层内容。精神层生态位主要指旅游产业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价值标准和经营哲学等,是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核心和灵魂,是形成旅游产业生态位的基础和原则。制度层生态位主要是指对旅游产业发展产生规范性、约束性影响的部分,包括旅游产业发展制度、政策等。物质层生态位是形成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和精神层生态位的条件,它往往能够折射出旅游产业发展的经营思想、管理理念等,主要包括旅游产业发展的规模、结构和水平。行为层生态位是指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相关活动,诸如发展方式、组织经营、发展途径以及发展体系等。

为了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旅游产业生态位会调整结构、优化功能和拓展外部关系。在此过程中,行为层生态位发挥主导作用,它通过改变与其他维度生态位的关系,提高旅游产业生态位内部的物能流转和信息传递,保证旅游产业生态位结构和功能的稳定,实现旅游产业与外部环境关系最优化。随着旅游产业生态位趋于稳定,已形成的优势特色会不断丰富和聚合各类优质资源和生态因子,使旅游产业突破传统的发展模式,逐渐转变成新的发展形态。产业形态是旅游产业发展内在要求与外部社会环境相互融合的产物,具有时代性和变动性特征。旅游产业发展初期,旅游产业的形态种类单一,各种形态之间的关系也较为零散。为了保持一定的竞争力,旅游产业必须拥有必要的形态模式,当产业形态种类的结构和数量达不到旅游产业生态位发展要求时,丰富产业形态就显得尤为重要。旅游产业形态增加有两种方式:一是旅游产业通过学习和借鉴从外部环境获得其他产业已有的发展形态;二是旅游产业通过探索、总结、分析等方法,从内部催生新的产业发展形态。值得一提的是,旅游产业生态位对外部环境的适应要求较高,由于不同旅游产业形态进行整合的速度和效果不可能在短时期内完成,对外部环境反馈信息的内化吸收也需要进行必要的验证、补充、整理和确认,进而会造成旅游产业发展迟缓。

二、旅游产业生态位现实审视

近年来,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人们健康观念的逐步转变,旅游产业市场日渐形成,经营内部不断扩充,发展速度明显加快。然而,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无论在体制结构、政策制度和人才队伍上,还是在发展规模、发展速度以及经济效益上,我国旅游产业仍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从旅游产业生态位角度看,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发展理念淡薄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发展理念是旅游产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根本性、统摄性的价值观念和指导思想,它既能够明确旅游产业的发展方向,也能够规范旅游产业的发展行为。随着旅游产业发展规模的迅速壮大,产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不断提高,旅游产业在引导社会消费、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以及繁荣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不断突显。长期以来,旅游产业仅仅被视为“满足国民旅游休闲需求”的产业,被看成游离于国民经济产业体系之外的边缘产业,这种观念既忽视了旅游产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影响了旅游产业实效性和作用的充分发挥,进而造成旅游产业在发展模式上趋同其他产业、缺少特色优势;在发展层次上偏重于传统旅游模式,旅游相关产业、连带产业、辅助产业的发展明显滞后;在发展形式上国有资本投入比例偏高,非国有资本所占比例偏低,资本结构严重失调;在发展规模上较之发达国家略显不足,对国民生产总值贡献率不足。一些地区或部门由于缺少发展理念的应有支持,不能够从整体上有效把握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和自身生态位的格局状态,致使发展行为选择或多或少地脱离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制约旅游产业规模、结构和效益之间正常的关系联结和机能转换。

(二)发展政策滞后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政策是旅游产业实现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政策的制定水平和实施状态直接影响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战略的实现程度,关系着旅游产业竞争优势的塑造和提高。针对我国旅游产业发展现状,各级政府立足于区域社会经济实际,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具有区域特色的体育发展路线、方针和政策,较好地促进了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然而,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旅游产业发展政策仍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主要表现为过于强调旅游产业的行业限制,不适应旅游产业投资渠道的多元化需求;缺少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全球意识,不利于旅游产业的跨国经营和发展;政策体系缺乏保护和支持民族旅游产业发展的内容,不利于具有民族特色和民族品牌的体育产品的塑造;由于受传统产业发展政策的影响,政策内容的前瞻性和战略性体现得不够明显。一些地方政府在制定旅游产业发展政策时,过于强调区域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区域社会的关系,没有将区域旅游产业置于整个国家的旅游产业发展的宏观背景中统筹考虑。也就是说,部分区域在处理自身旅游产业政策与国家制定的旅游产业政策之间关系时并没有完全体现出整体性和协同性,这也正是导致旅游产业发展不均衡的原因所在。不仅如此,以维护消费者权益为主旨、以加强市场管理为核心、以规范发展方向为关键、以促进改革进程为基础以及以完善管理和经营体制为根本的旅游产业政策和法规等方面的内容体系也亟待构建和完善。特别指出的是,对于那些经过实践证明有效的政策措施,要在继续推进的同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不断丰富内容、完善体系,以便更好地提高旅游产业政策的时效性和实效性,切实增强旅游产业制度层生态位的竞争优势。

(三)发展结构失衡影响旅游产业的持续发展。结构是事物构成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方式。结构既是要素之间交互联系的过程体现,也是要素之间动态作用的结果反映。旅游产业结构可以理解为旅游产业各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形式和比例关系。随着旅游产业市场规模的逐渐扩大,旅游产业的类别不断丰富,这些不同内容的产业类别之间会由于影响因素的差异而在发展速度、产品特色、服务特征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加之不同区域经济环境条件的不同,因此不同区域之间的旅游产业结构会有所差异,即便是同一区域的旅游产业结构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和发展阶段也具有很大的差异。基于此,我们可以将旅游产业结构分为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两个层面,前者是指旅游产业的层次结构、内容结构、形式结构、管理结构和区域分布结构;后者是指某一具体的旅游产业的内部结构,包括组织结构、人力资源结构、资本结构、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等。微观结构是旅游产业物质层生态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观结构各组成要素之间具有特定的组合方式和排列方式,它通过决定旅游产业的内容层次、结构,塑造旅游产业的功能机制,影响旅游产业的发展目标、发展过程和发展绩效,乃至整个旅游产业生态位的整体演化。这种影响态势也将随着旅游产业的纵深发展而日渐明显。概括而言,旅游产业结构失衡的状态主要表现在业态结构失衡、所有制结构失衡、项目结构失衡和区域结构失衡四个方面。

篇(4)

[关键词]产城融合;高新区;产业结构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2-736X(2013)09-0031-04

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已经发展成为一个崭新的城市空间和带动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极核,在区域经济和城市发展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不但成为区域产业的聚集基地,而且越来越多地影响和改变着城市的经济社会活动及空间结构。但由于很多高新区在发展初期把其作为工业区进行规划建设,以工业经济作为主要发展取向,对服务业和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重视不足,导致了城市建设和社会职能滞后于产业发展。而当前,不管是高新区发展的内在诉求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使然,产业与城市的融合发展已是必然,这也就要求高新区必须跳出工业经济或产业园区的局限,更加注重知识经济、创新文化、现代生态文明及和谐社区的建设,由单一的“经济体”或产业园区向产城融合的科技新城或创新型新城转型。因此,以产城融合理念为指导,根据高新区的产业发展方向及城市发展规划,调整高新区空间布局和完善城市功能,是促进高新区可持续发展、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题中之意和有效突破口。

一、产城融合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产城融合理念的提出由来已久,尽管不同学者对产城融合的理解存在差异,但对该理念提出的现实基础——产业园区生活空间优先于生产空间、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社会事业滞后于经济发展的认识却趋于一致。产城融合强调以产业的集聚发展实现人口的集中,为城市化提供基础支持;以城市的服务功能为产业发展、人口集中创造条件。产城融合不是一个简单的空间组织方式问题,它包含了产业新融合的产业业态融合和城市新形态的城市形态融合,产业与城市是相互独立又相互包容的融合体,或是由于交叉渗透而演变成为包含了多个变体的复合体或复合形态。在产城融合理念下,产业的发展不仅要求城市功能与之相配套,而且还要突出产业的特色;城市的发展在完善城市功能与发展环境的基础上,还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

产业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是一对互促共进和相互融合的共同体: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与非农产业发展紧密相关。没有非农产业支撑的城市无异于一座“空城”,是缺乏支撑力和驱动力的;同样地,城市功能不完善或者城市功能滞后的区域其产业发展也必将显得举步维艰。在经济全球化纵深发展和科技创新能力日益提高的当今时代,唯有调整产业结构和促进其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高端产业、新兴产业,并形成科学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城市或者区域才能获得持续的竞争力。我们面临的问题恰恰是,城市经济发展对传统产业依赖度过高,城市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不合理,高技术新兴产业发展严重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而经济发展实践证明,经济结构的失衡与城市化水平密切相关,我国经济结构失衡和工业转型升级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因为城市化水平偏低。当前,我国正处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及目标导向,在这种背景下,加快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但是,产业与城市发展的互促性与融合性又决定了产业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城市同步发展并且与之相协调的基础上才能具有更强的可持续性和发展力,为此产城融合就成为了产业结构调整的一种内在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

二、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应融入产城融合理念

高新区作为城市中的一个功能区,它具有较为丰富的科技创新资源、优惠政策资源,是城市或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聚集基地和产业集群的源头,在推动城市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集群的升级、促进城市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势能的提高和增强城市的辐射力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高新区发展也面临着空间规划不科学、产业结构不合理、基础配套设施不完善和城市功能滞后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延续已经极大地制约了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这与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是相悖的,为此,在未来时期,高新区的发展必须融入产城融合理念,实行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同步推进、相互协调,这是高新区所肩负的新的历史使命。

(一)高新区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解决好产业发展与城市功能的融合问题

纵观我国高新区的发展,其大部分位于城市的郊区或者是城乡结合地带,最初的功能定位为产业聚集区。在以往粗放型的发展模式下,地方的经济发展带有浓重的GDP优先和政绩追求色彩,在这种非科学理念的指导下,作为“单一经济体”的高新区的发展更多的是追求工业经济的增长,走的是“重生产、轻服务;先生产、后服务”的发展道路。而且,在初始阶段高新区发展的推动力主要是来自优惠政策的支持和政府的扶持,即高新区发展的外在推动力远远大于内生驱动力。上述综合因素导致的结果是,高新区发展过度追求经济规模的扩大和经济效应的增加而对城市功能建设重视不足,生产服务、生活服务严重滞后,产业区和城市居住区、消费功能区被割裂分离,交通拥堵,生态环境恶劣,医疗、教育等公共设施配置不足,既制约了高新区自身的发展,又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升。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高新区人口不断集聚、产业规模日益扩大、发展空间日趋受限,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分离带来的矛盾愈加凸显,高新区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定位、功能也随之改变,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肩负着新的重要历史使命,它们不再是仅仅是产业集中区,而且还是创新型城区或现代科技城区。这就决定了高新区必须改变以往“重产业、轻城市;重生产、轻服务”的发展模式,而是要转向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相互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兼顾,唯有如此才能集聚更多的人才、技术、资金和信息等要素,在增强高新区可持续竞争力的同时,加速城市化的进程。事实证明也是如此,产业与城市相辅相成,产业发展好的高新区,城市化水平也随之提高。上海康桥工业区,长沙、杭州、自贡、成都、襄阳和昆山等国家级高新区的“产城融合”试点就是最好的体现。

(二)高新区是推进产城融合的有效突破点

产城融合的实现既需要构建科学的产业结构,形成独具特色的优势主导产业、完善的现代产业体系、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集群,又需要完善的现代服务体系和城市功能,两者缺一不可。就此而言,高新区应当是一个理想的选择。因为经过20多年的发展,高新区在主导产业、科技创新资源、人才资源和管理模式等方面已经集聚了诸多优势,它们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主要载体、城镇化发展的新区和区域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极。从产业发展来看,诸多高新区的产业结构逐步优化,现代产业体系不断完善,而且逐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主导产业集群,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已经成为高新区发展的普遍共识和理念。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各高新区都纷纷结合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区域产业发展规划,制定了较为切实可行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重点发展的产业类型、产业目标和产业扶持政策,而且高新区还通过构建产业总部基地、实行产业转移、推进人才发展小高地建设、深化产学研合作和完善政策设计等方式推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从城市功能来看,如今的高新区已经不是纯粹的产业集聚区,商业、学校、医疗、派出所和计划生育等社会服务机构及相关政府职能机构不断完善,而且还努力优化园区规划和布局、完善公共基础设施配套功能、健全行政管理体制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已经发展成为高新区所在城市的集生产、生化、文化等于一体的产业新城。由此可见,高新区对于推进产城融合具有良好的基础和优势,是一个有效的结合点和突破点。

三、基于产城融合理念的高新区转型发展模式探索

(一)完善发展规划,以空间布局的科学化实现产业化与城市化的协调发展

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协调融合很关键的一个因素在于产业布局与各功能区布局的科学性,而布局是否科学合理又往往取决于发展规划的完善与否。为此,高新区必须对以往的产业规划布局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根据产城融合发展的要求,立足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坚持“合理布局、园城同步、用地集约、产业集聚、生态发展”的原则,整合、完善和优化各类规划,尽可能使其合理化、科学化,形成统一的规划体系,做到规划、布局、建设、管理相互统一,促进产业化与城市化协调发展。一方面,要注重做好产业规划与其他规划的有效衔接。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融合强调的是两者的相互促进和渗透融合,在产业规划制定之时就首先要考虑两者规划是否能够衔接统筹。但现实中也确实存在部分产业园区游离于城市规划区之外,与城市总体规划相分离;或者尽管产业园区布局位于城市布局规划范围之内,但在用地指标、设施配套和功能安排等方面难以与城市规划衔接等问题。鉴于此,高新区产业布局规划的制定必须跳出就产业论产业的局限,而是要把产业布局规划纳入城市发展规划,增强产业规划与城市规划、土地规划和园区规划等多种规划的衔接性,并保证上述各规划的实施。另一方面,要增强产业区与各功能区的科学性、合理性与协调性。产城融合追求的是产业、城市与生态的一体化发展,其所折射出的是经济与社会、产业与城市、企业与环境、现状与未来等多方面、多层次的关系。未来高新区的发展,应在产城融合理念的指导下,妥善解决好上述关系,这也就决定了高新区的空间布局不但要实现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工业与现代服务业的科学合理布局,而且还要增强产业区、金融区、商务区、休闲娱乐区、住宅区和生态保护区等各功能区的科学性、合理性,保证各功能区的功能都得到充分发挥,并实现互补互利,进而把高新区建设成为产业发达、经济繁荣、产城统筹、环境生态、幸福和谐和充满活力的新城区。

(二)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集群,以产业优化提升高新区发展的内生力和对城市的带动力

“以产兴城、以城促产”是产城融合的核心要义。城市发展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产业结构的优化,特别是城市要形成错位发展、凸显特色就必须形成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高新区作为城市中的重要功能区、创新型新城或者现代科技新城,不管是对以往发展历程与发展模式的反思,还是出于对新的历史使命的履行,都必须在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的融合中实现新的突破。与以往发展思路不同的是,高新区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牢牢把握好产城融合的理念,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一体推进,以集群发展、产业聚集带动城镇发展。重点是要把握好以下三点。(1)要注意培育和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优势特色主导产业是高新区竞争力得以增强的一个重要支撑力,也是体现城市发展特征、代表城市形象的重要标志。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选择要同时考虑高新区产业发展的方向、产业的基础,城市产业发展规划,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及主导产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度等因素,绝不能脱离高新区的实际盲目跟风,以避免与其他产业园区或者周边城市的产业雷同,造成资源的浪费和恶性竞争。(2)要整合和延伸产业链,发展和壮大产业集群。优势特色主导产业的形成只是产业结构优化和发展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方面在于要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深化专业分工与合作,构建科学的产业集群,以此来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可持续的竞争力。这就要求高新区必须认真做好园区产业发展规划、园区产业用地和重点项目等统筹工作,增强其对园区集群化发展的宏观导向能力;在产业选择中注重产业的关联度,以关联项目形成产业链,以产业链优化园区产业布局,以产业园区为载体构建产业集群,以产业集群催生特色产业带。需要注意的是,产业集群的构建不应仅仅局限在高新区某个产业园区或者高新区内部,要勇于、敢于、善于“走出去”,与同城甚至是区域外的其他产业园区形成合作联盟关系,通过整合、共享资源,发挥专业优势,在更大范围和空间形成分工细化、关联度强、特色突出和效益明显的产业集群,增强对城市发展的带动力和支撑力。(3)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和现代产业体系的形成必须有一批龙头企业来带动和作为支撑。为此,对于具有产业优势、符合产业发展方向和市场前景广阔的企业特别是战略性新兴企业要在资金、政策、技术研发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通过裂变扩张、兼并重组、上市嫁接和协作配套等方式,积极培育一批发展潜力好、关联度大、附加值高、污染低和吸纳就业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不断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产业竞争力。

(三)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以功能齐全化促进高新区与城市发展的融合

从现实来看,大部分的高新区都经历过产城分割“两张皮”的阶段,这是制约产城融合的重要因素,也是阻碍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和亟需解决的难题。实践证明,走以人为本的产城融合的道路是高新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选择。因为产业的发展需要研发、运营和融资等城市功能来支撑,招商引资要靠配套居住、生活和公共服务等投资环境作保障。同时,高新区发展还面临着土地资源瓶颈、外来务工人员聚集与规模扩大、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及市民化难度大等诸多问题,这些也都需要发挥城市功能才能得到解决。这也就意味着,必须加强高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此来提升高新区的软环境水平。其一,加强对园区发展的统筹规划。按照“集约用地、高效利用”的原则,积极推进园区项目用地的布局规划工作,坚决清理、整顿圈地、占地等行为:抓好闲置土地、低效益利用土地的转让或者调整工作,提高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加强土地空间一体化建设,扩大土地的纵向利用空间,减少土地浪费。其二,完善城市配套功能,优化服务环境。完善工商、税务、规划、国土以及相关行政部门中心职能,提高服务水平;加强高新区商业、商务、商住、文教、交通、卫生、通信和休闲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促进高新区交通便捷化、服务科学化和环境生态化,解决好产业区与商业区、生活区之间的关系,把高新区建设成为生产、生活和生态一体融合发展的新城区。其三,推进社区社会管理创新。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推进,高新区的社区管理面对的不仅仅是原有的社区居民,而且还有企业员工、外来务工人员,在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和高新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社区的服务内容也将呈现出多层性、多样化的趋势。这就要求社区必须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管理职能、创新管理模式,促进社区服务社会化,实现社区服务、志愿服务与市场化服务等多种方式相结合,加强对社会公共服务中介机构的培养和引进,做到有偿服务、低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互促进、相互补充,拓展社区整体服务功能和增强其可持续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韩枫.基于“产城互动”理念的永新工业新区发展战略研究[A].第十五届中国科协年会第25分会场:产城互动与规划统筹研讨会论文集[C].2013:1-5.

[2]贺传皎,王旭,邹兵.由“产城互促”到“产城融合”——深圳市产业布局规划的思路与方法叫.城市规划学刊,2012,(5):30-36.

[3]蒋华东.产城融合发展及其城市建设的互融性探讨——以四川省天府新区为例[J].经济体制改革,2012,(6):43-47.

[J刘瑾,耿谦,王艳.产城融合型高新区发展模式及其规划策略——以济南高新区东区为例[J].规划师,2012,(4):58-64.

[5]王丽华.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及策略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2,(31):29-31.

篇(5)

关键词:设计;时尚;时尚产业;助推;文化;新语言

中图分类号:J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27-0159-01

一、时尚与时尚产业

时尚是包罗万象的,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中国时尚产业蓝皮书将其概括为:在一定时期和特定社会文化背景下,流传较广的一种生活习惯、行为模式及文化理念,体现在衣着、服饰、消费习惯或生活方式等个人或社会生活的多个领域。

20世纪的下半叶开始,由时尚引发的商业经济效益快速显现,“时尚产业”的概念逐步形成。结合国内外专家的观点,时尚产业可以被认为是为满足时尚消费而形成的产业,反映在产品上则是提供体现流行审美情趣和消费理念的高档消费品或消费服务。

二、设计与时尚、时尚产业

“设计是一种解决问题的过程”,“设计是为了达到某种特定的要求和目的,借助正确的活动程序而制定的一种切实可行计划。”归纳各种设计概念,可将其概括为:设计是一种把规划概念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也就是说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作行为。

设计与时尚的关系就是,设计师通过设计这样一种手段和方式,将时尚的理念用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以便让人们感知。而时尚产业是将时尚的意识观念反映在产品或服务上而形成的一种产业。时尚产业消费品时尚理念的表达依托于设计来完成。

三、设计助推时尚产业发展

(一)设计塑造时尚品牌的个性化特征

随着时代的发展,产品技术上的先进性、功能的完备性不再是产品获得成功的制胜因素,时尚品牌越来越依靠设计因素去竞争。大众对产品设计的需求呈现出多元化趋势。消费者更注重通过产品设计所表达的个性与风格,来传达自己的生活品位。很多成功的时尚品牌通过设计来塑造品牌的个性化形象,以区别于同类产品其他品牌来获得成功。

比如,苹果被大众公认为时尚品牌,以“优雅与简洁” 时尚风格一直引领着其所有产品。其推出每一款产品都可谓是艺术品级的设计精品,这与公司倡导的“不同凡响”(ThinkDifferent)的设计理念是不可分割的。为强调产品的个性化特征,公司精于设计产品的每个环节,产品的形态、结构、色彩、肌理等都精心进行设计,并且他们的设计团队人员不仅仅局限于设计师,还有工程师、营销人员和制造商等。

(二)设计创造时尚新语言

设计作为一种理性的活动,可以引领人们的生活方式,为时尚创造一种新语言。时尚是一种集体反应,但它本身又有着不理性的因素。设计作为时尚方向的引领,不应跟随当前大众兴趣或流行趋势。在时尚的进程中,设计应具有一种过滤能力,当时尚本身若含有消极因素时,设计应做出过滤。

商品经济时代物欲横流,人类在自然面前毫无节制的索取,自我欲望极度扩张,给大自然带来巨大的破坏。面对自然境况越来越糟糕的现实,很多设计师开始反思怎么样通过设计来改善与大自然的关系,以达到和谐共处。将自己的设计才能与道德追求相结合,创造出可持续、可再生、环保友好的作品。纽约时装周将环保和节约作为时装周的主题,在整个时装界掀起了一股零排放的风潮。设计师们努力寻找新的材料,以替代原有的对环境有污染的面料。

(三)设计传达时尚的文化特质

时尚是一种文化理念的精致表现,时尚产业源自创意或文化积累。时尚产业是建立在丰厚的文化内涵基础之上的,是文化的商品化、产业化,可以为商品带来高附加值。设计作为语言表达媒介,可以富有创造性的传达时尚的文化特质。因此,一个城市的创意设计水平决定了城市的时尚产业发展水平,也体现着城市的时尚面貌。

以世界时尚之都的巴黎为例,我们可以看到其时尚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对深厚文化底蕴的成功阐释。巴黎是高级时装的发源地,世界时尚设计和信息中心,巴黎时装在世界居于先导地位。这与巴黎设计师们所受到的文化熏陶有很大的关系。

四、启示

时尚是一种理念,设计是一种语言,时尚产业是一种文化的精致表现,这种文化理念恰恰需要以恰当、创新的设计语言来进行表达。设计也是一种生产力,在时尚产业的发展中,设计力就是竞争力。因此要发展时尚产业,必须重视设计的力量,重视设计创新的力量。通过打“设计战”,使设计成为时尚产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量。

篇(6)

关键词:陕南 特色产业 理路基础 问题战略措施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11-205-03

陕南包括汉中、安康、商洛3个地级市,下辖28个县(区),面积70068km2,人口908.23万人。长期以来,陕南地区经济发展滞后,在全省经济总量分额明显偏低。陕西省“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陕南突破发展战略”,这是省委、省政府继“关中率先发展”和“陕北跨越式发展”后提出的促进全省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部署。陕西塔委、省政府在布阵全省发展战略时。为陵南确定了一务最具全球“前沿”意义的经济路线――发展绿色产业。绿色产业就成为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本质特征和主攻方向。所谓绿色产业,是指人类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符合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有利于优化人类生存环境的新兴产业。简言之,即为整个生产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的产业。面对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刺不容缓的关键时刺,如何破解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难题,解决特色产业“长不大做不强”的“成长烦恼”,已成为陕南实现突破发展亟需解决的重大现实问题。

一、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理论基础

国内外现有区域经济理论研究中,比较优势理论是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基本内核”,赤松的“雁行形态说”和弗农等人的“产品循环说”是其发展的“合理外壳”,产业协调发展理论与可持续发展和循环发展是其根本的发展理念。产业集群发展理论是其发展方向。这些理论为陕南发展特色产业提供了基本的思路:

一是综合运用区域优势理论发展特色产业。区域的优势分为绝对优势和相对优势、时序优势和后发展优势。对于陕南来说,在区域优势分析过程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现代社会责源禀赋对经济活动的空间影响力已经逐步减弱,而时序优势、后发展优势等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力不断提升。其中时序优势是一个区域要率先发展新兴产业。就会建立这一产业的相关标准,会形成与区情紧密联系的产业发展模式和产业发展的制高点。形成一种产业发展的势能。而后发展优势是我们在建立某种产业的过程中,不必经历这一产业发展初期的各种痛苦的探索历程,在发挥区域某方面的优势基础上,直接从一个高的起点上建立成熟和超前的技术工艺水准,促进产业的超常发展。要通过时各种优势的综合运用。特别是利用后发优势和时序优势的思路,培育发展陕南的特色产业。

二是明确区域特色产业的目标定位与发展理念。按照区域优势分析的理论,陕南的优势在于其独特的青山绿水,人文历史,生态资源和矿产资源。这些优势是大自然和陕南独特的历史文化传承所赋予的。是一种绝对优势。基于这些优势的产业会给区域带来持久的活力,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和恒久的市场开发价值。因而,陕南地区的特色产业必然要将重点放在绿色产业、生态旅游业、矿产资源开发上,要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植入发展的思路中,将首要的发展目标定位在可持续发展、循环发展上。同时,按照主导产业和辅助产业及基础产业协调发展理论,要明确的问题是,区域特色产业培育的目标是将特色产业培育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要注意特色产业与其它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要通过产业之间复杂的关联,延长产业链,形成复杂的产业生态系统。

三是科学选择产业发展模式。发展模式的选择,决定着陕南特色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壮大。如果我们按照赤松的“雁行形态说”和弗农等人的“产品循环说”建立发展模式,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必然要经历艰难漫长的痛苦历程,这与陕南突破发展极不适应;如果按照梯度推移理论承接高梯度发达地区产业转移来发展,实践已证明,低梯度地区只接受高梯度地区转移出的产业几乎不可能改变落后面貌;如果我们把时序优势、后发优势与“雁行形态说”和“产品循环说”结合起来,直接从一个高的起点上建立产业和技术业标准。依托资源优势,引进大企业集团来研发新产品新工艺,从事“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深精加工。使产业发展和产品循环不必经过“从低级向高级、从粗加工到深加毁再到精细产品”的过程,直接是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高度化。即实行跨越式发展。一步到位达到“雁行形态说”和“产品循环说”的后发展形态。而且这样的跨越式发展还必须借助政府力量强势推动,对选好的战略产业应大力扶持和重点发展。以带动整个产业结构的合理化、优越化和高级化,进而就能使陕南赶超发达地区发展水平。这种由政府主导型与跨越式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称之为“后突破发展模式”。

四是遵循产业集群化、团区化的发展规律。产业集群已经成为重要的经济社会现象和产业组织形式,国内外宾践证明,产业集群能够强化专业化分工,充分发挥产业关联和协作效应,降低创新和交易成本,促进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工必然趋势。是加快落后地区工业化进程和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的有效途径。建设独具特色的产业集群有利于改善园区要素条件,有利于培育固区主导产业,有利于形成固区创新网络。由于陕南特色主导产业的培育和规模化开发,正好与产业集群所需的社会网络和规模经济要求相似,特色产业内的农户、企业、研究机构、金融机构、中介机构和政府相互协作、互通信息、传播知识、转化技术就能够在地域集聚的同时取得集群化的效应。同时,产业集群化发展,需要良好的基础配套实施和环境,而园区化建设有利于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资源,有利于产业聚集形成循环式的链状经济,减少环境污染,提高资源循环高效利用。

二、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特色产业专业化、规模化、产业化程度低。调查发现,陕南特色产业发展总体上还处在起步阶段,资源优势尚未转化为产业优势,特色产业还没有真正发展壮大起来成为陕南经济发展的基本形式。从组织形式和规模上看,陕南绿色产业以农户为主体。生产经营以一家一户为单位,大多农户还处于各自为政、分散经营的小农经济生产格局。种植面积小且分布零散,缺少相对集中连片、配套设施齐全的规模化、专业化开发。这种社会化程度极低的组织形式与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不相适应,严重地阻碍了农产品产业化进程。难以形成规模经济。从质量和效益上看,产业化程度低,资源开发利用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低,时改善优化当地工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合理

化、高度化的作用不大。以特色产业发展迅速的商洛为例。2008年正在大力发展的五大特色产业中,现代中药增加值仅占经济总量的6%左右,特色食品不超过3%,生态旅游占5%左右,劳务输出占6%左右。增加值最多的矿产建材业也只占到9%左右,没有一合产业超过10%。工业化是产业化的基础,陕南产业化程度较低的根本原因在于工业化程度低。2008年,陕南生产总值达到760.32亿元,经济总量仅占到全省的11.1%,“陕南第二产业占总产值比重为36.81%,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9.29个百分点;第:产业增加值为279.90亿元。仅占全省的7.28%。”

2.发展理念层次低,产业发展空间狭窄。从产业定位上看,目前的倾向是把绿色产业定位于大农业之中,实际上是耙绿色产业看成是农业中的一些特色产业或特色项目。从产业发展看,各地市都提出了“打响绿色品牌,发展特色产业”的口号,把发展绿色产业的方向基本上集中于荼、果、菜、药、林特产品和生猪等领域,种植和养殖的品种都以传统型居多,科技含量高的少。这样低层次的认识和定位大大地限制了绿色产业的发展空间,更重要的是容易把植物的绿颜色和绿色产业等同起来,而忽视甚至丢掉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绿色产业内涵。导致产业缺乏绿色工业支撑、产业结构趋同、特色不鲜明的问题,形成长期以来制约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品种一长串、产品几汽车”的有特色品种,无特色产品和品牌效应的困境,使陕南特色产业发展陷入“长不大做不强”的“成长烦恼”之中。

3.产业链条短,资源配置能力差。尽管陕南各地市围绕优势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开发,培育形成了一些特色产业,但产业发展水平总体上还停留在以初级产品加工为主、产品附加值较低的层面。从农产品加工上看,由于龙头企业少,加工水平低,陕南特别是商洛的核桃、板栗,烤烟、蚕桑、生猪等特色产品,在市场销售的只是原生产品或初级加工产品,还没有一个产品能够形成深加工的产业链条,农户、市场、生产、加工分离,缺乏有效的产业组织形式,很少有大企业集团引领、大产业项目支撑。如汉中市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年产值达到3000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仅占全省的3.8%,年产值过亿元的不足全省的2%。而且多数企业小而散,带动能力不够,与农户和生产基地的利益联联结机制还不健全。从矿产资源开发上看,开采装备水平低,劳动生产率不高,采、选、冶的总回收利用率很低,浪费非常严重。如表1显示:商洛市矿产资源总回收率只有29%,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1个百分点;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只有32%,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4个百分点;尾矿综合利用率仅为2.7%,比发达国家落后54.3个百分点,比全国落后近4个百分点: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只有5.7%,比发达国家落后86.8个百分点,比全国落后57.1个百分点。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经成为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重要障碍。

4产业配套能力差,支撑体系不健全。按照产业发展规律的要求,现代产业发展必须具有科学的产业规划指导、健全的政策体系引导、先进的科技创新体系支撑、配套的社会化服务体系衔接。就陕南地区来说,无论是基础设施和生产配套,还是创业环境和生活配套,目前均不能适应特色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与关中及沿海地区具有较大的差距。从产业规划指导上看,陕南区域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有待系统化制度化。尽管已颁布了《陕南循环经济发展规划》、《陕南中药产业发展规划》、《陕南生态旅游发展规划》,但三地市还没有建立陕南特色产业合作、协调发展联席会制度,这就使得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处于各自为战、自我发展的态势,难免陷入急功近利、盲从模仿、重复建设的产业发展格局之中。从政策扶持上看,政策体系还很不完善。尽管省里每年拿出2.5亿元专项资金,来扶持陕南特色产业的发展,但是,存在着投入量少面广、重点不突出的问题,难以起到产业快速孵化、发展壮大效果。而且国家对陕南生态补偿政策还处在试点阶段。还没有扶持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国家政策和项目。从科技创新上看,科研单位与企业和地方结合还不够紧密。据陕西科技统计,2006、2007年,陕南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项目,“在82个承担项目的第一单位中,企业75家,研究院所5家,大专院校1家。其他1家。”从社会服务上看。陕南发展绿色产业的服务方式以自我服务为主,社会组织与政府的服务少而且能力差。目前,整个陕南还没有针对农户生产的风险预测机制和风险转移机制。尽管农村各类协会和经济合作组织比以前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受到资金、人才、技术的制约,很难为绿色产业的发展提供切实有效的服务。

三、加快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

1.制定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加强区域产业布局引导。由于陕南各市地缘、资源等状况极其相似,从而决定了区域产业发展具有趋同性。要避免这一区域走小而全、重复建设的产业发展模式。应从进一步加强产业布局规划入手,制定严格的产业发展政策。加强宏观调控,以引导支持陕南特色产业发展,实现陕南突破发展。为此。建议由陕南突破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联合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农业厅、国土资源厅、商务厅、省旅游局等有关部门,着手共同编制《陕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明确陕南特色产业的范围、发展目标、基本思路、战略重点和空间布局。提出国家支持陕南特色产业发展的重大政策措施。在此基础上。有关部门还应定期《陕南地区特色产业发展目录》,以作为争取国家相关政策支持的依据。

2.联合构建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与产业链。走产业集群化的发展道路,是加快资源市场化、促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途径。陕南地区应从有利于实现产业规模化,形成产业集聚和产业链的角度出发。打破行政区划,以大型企业的战略联盟为依托。加强产业内的联合和产业间的配合。加大重点优势产业的协作力度,联合构建区域性优势产业集群与产业链,形成区域产业联动发展的格局,实现陕南共性资源共同开发,优势稀缺资源互补互给。应充分利用陕南水电资源和矿产资源富集的特点,建立电矿联营,拉长循环产业链,做强现代材料循环工业;充分利用陕南旅游资源丰富且具有高度关联的特点,共同打造陕南黄金旅游环线,做大旅游业的蛋糕:共同做大陕南农林产品、中草药、绿色食品等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绿色农业。

3.提高陕南地区的产业配套能力。“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就是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推进产业积聚,延长产业链条,打造产业集群,形成相互关联和支撑的产业配套优势”。一是制定产业配套规划。在调研的基础上全面掌握产业配套现状,以支柱产业和现有大企业为配套基础,以中介服务组织为主要配套对象,以三地市的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作为提高产业配套能力的突破口和重要栽体,以推动园区产业

的适当集中和集群发展为目标,制定陕南地区产业配套的指导性意见。出台产业配套目录、规划及实施方案,成立产业配套工作领导小组,加强时产业配套工作的组织、协调和指导。二是优选产业配套项目。项目是产业配套的栽体。产业配套项目要通过招商引资得到体现和落实。陵南应围绕提高产业配套能力。优选产业配套项目,采用改招商引资为选商引资的方式,改变片面对外宣传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政策优势的倾向,把宣传推介产业配套能力、吸引产业配套项目作为招商引资的主要方向。按照“龙头项目一产业链一产业集群”的发展思路,突出产业特色,全力推进产业链招商。三是改善产业配套环境。转变政府职能。创新体制机制,优化政务环境,做好产前、产中、产后各项服务;积极引进和培育相关配套服务业。推进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互动发展;创建布局紧凑、产业聚集、资源节约、功能优化、开放和谐的城镇发展新模式,加快培育建设大关中城市群,提高大中城市经济和人口的承栽能力,充分发挥城市对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升级和技术创新的聚集、辐射和示范效应。

4.多渠道筹措产业发展资金。要进一步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陕南各政府应加强产业发展规划和布局规划的制定,改善产业发展条件,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区域内外的业主、资金、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投入产业发展。省里也应加大对陕南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充分发挥政府资金投入“日两拨千斤”的引导作用。与此同时,要在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的情况下,按照政府投入带动社会投入、外商投入带动域内投入的思路,突出抓好项目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加大银企协调力度,着力破解投入难题,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5.建立健全互利共赢的合作机制。陕南三地市应紧紧抓住交通瓶颈解除以及“关中一天水经济区”、“西三角”建设的良好机遇。在加强与陕西省关中、陕北地区经济合作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多层次的合作机制,促进陕南与成渝、武汉经济区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市场销售网络、现代中医药产业、现代材料产业、装备制造业、新能源及基础设施等领域的合作与开发。在加快多边贸易与投资的同时,为减少川陕渝、陕鄂各地区间的经济摩擦,促进陕南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川陕渝鄂4省市应尽快建立一个有效的区际利益协调机制和对话协商平台,促进“行政区划经济”向“经济区划经济”转变,实现跨区域的资源与要素整合、产业和企业的重组,实现“区城外部规模经济”,为陕南区域经济发展与协作提供宽广的空间。

篇(7)

关键词:文化产业; 财政投入 ;趋势分析

我国文化产业呈现出起步晚、基础薄、规模小的整体特点,且存在产业结构不合理、投入不足、发展观念滞后等诸多问题。从财政对文化产业的投入上看,中央大于省,省大于地市,地市大于县乡。这一格局已经不能满足文化产业向纵深扩展和不断开拓市场的需求。为实现“十二五”末将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成为支柱性产业的战略目标,财政部门亟需尽快厘清文化产业的范畴、如何投入和创新等一系列问题,不断开创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一、亟需厘清的问题

在财政工作实践中,普遍存在着混淆 “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概念误区。2012年7月最新修订的《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进一步从内涵和外延上完善了文化及相关产业的定义,即“为社会公众提供文化产品和文化相关产品的生产活动的集合”,使用“是否执行企业会计制度来区分经营性文化产业单位和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的原则”,明确了 “文化产业”仅指经营性文化单位的集合,“文化事业”仅指公益性文化单位的集合。由此,财政部门对文化产业和文化事业的投入必然存在区别,处理好公共属性与市场属性之间的矛盾,平衡好政府作用与市场作用的范围和力度,是财政部门亟需厘清的问题。

二、文化产业财政投入的现状

1.有形载体地域特征明显,无形载体建设投入不足。区位条件是文化酝酿和产业发展的基础因素,文化产业园区和基础设施等有形载体建设表现出一定地域特征,但同构化和过度投入的趋势日益显现。对无形载体的投入严重不足,有的还停留在理论表述和规划设计层面。

2.地方文化产业投入缺乏基层设计。文化的活力源自基层,文化产业发展的推动力应当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合力,财政资金的跟进亟需完善的基层设计以促进文化及相关产业在地市层级以下尤其是县乡区域内的蓬勃发展,亟需以更广泛的视角夯实文化产业发展的根基。

3.资金投入缺乏长效机制和制度低效率。由于财政公共职能、社会公众文化需求以及体制改革需要等原因,财政资金更倾向于投入文化事业,对文化产业的投入力度不足,临时性资金较多,分散性较大,主要体现在长效机制的缺失。加之缺乏行之有效的指标体系,“保运转”补助和“奖励性”补助在多大范围内分配、如何分配等问题没有解决,公平效率矛盾比较突出。

4.政策投入。各地出台的政策以通知、办法、公告和暂行规定等形式下发,短期临时性的多,长期系统性的少,多以追求提升地方文化产业竞争力和短期经济利益为目的,具有很强的即时性和针对性,导致关联性很强的文化产业缺少统一规划,影响了产业链的完整性和效益最大化。同时,存在较明显的重复征税、税负不公平等现象,尤其是一些优惠政策主要针对文化体制改革中的文化企业,与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协调性不强,且优惠力度较小,不利于整个文化行业的税负水平降低和公平效率的提高。

5.资本投入。资本投入有别于资金投放,可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必须切实加强投资渠道建设,积极支持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本对接,撬动金融资本投入文化产业。财政融资性担保、股权投资等方式正逐渐走进视野。比如,杭州等地还为解决中小文化企业融资难题,积极探索与现代金融工具相结合的财政担保模式,实现了财政资金的市场化运作。财政引导的文化企业股权投资也是一种新尝试,改变了财政资金无偿投入的传统做法,财政资金按照股权投资机构投资额的一定比例投资,推动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有效增强了投资者信心和分散投资风险。

6.智力投入。多地的先进经验提供了有益借鉴和启发。比如,北京798以老厂房为载体的艺术聚集区的形成,就是在原有工业建筑闲置空间的基础上,经过市场主体改造利用而逐渐形成的;上海卢湾区利用市属工业企业存量房产资源引进设计、咨询等为主的生产业和创意产业,形成了创意文化聚集区;杭州通过动漫节拉动创意文化高产区建设发展,发行文化创意产业小企业集合信托融资产品,等等。智力投入不仅体现在领导干部素质水平、企业家才能等方面,更体现在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理念和方式上,是知识经济时代财政投入文化产业的重要内容。

三、趋势与建议

1.财税政策投入层面,注重制度设计的系统性,协调发挥好财税政策的杠杆效应。以战略性眼光平衡好财税政策的长期和短期收效,处理好文化产业独特性与政策普适性的关系,鼓励和扶持民营文化企业蓬勃发展,鼓励重点文化企业并购重组和国际化经营,引导社会资本向文化产业的流动,让“看不见的手”更多地发挥作用。顶层设计固然重要,基层设计更不可或缺。要不断打破地缘政治的框缚,使文化产业链的延伸突破地域限制,向县、乡层面不断渗透,改善文化产业发展的民间土壤,促进文化产业的持续发展繁荣。要把建立多层次、多领域的投入体系作为基本保障,主动适应文化产业业态多样化和差异化、区域化和国际化的新动向,发挥示范引导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和投资渠道多元化,推动文化产业链条延长和产业集群发展。

2.财政资金投入层面,应以文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优化升级为重点。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产业关联性,范围经济的效应非常强,产业扩散具有较工业部门更广泛的影响力。财政资金向文化产业的投入要“牵一发而动全身”,尊重市场规律和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引导和优化产业布局,优化文化产业资源配置,加快从产权到产品、技术到市场的全面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集中力量培育辐射面广、关连性强的行业或项目,打造文化品牌。同时,加快文化产业投融资平台建设,大力扶持重点企业兼并重组和海外并购,推动跨行业地域和国际化经营,推动文化产业不断优化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