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2 16:00: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幼儿课程教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The Application of Microteaching i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ized Face-To-Face Class
HENG Ruoyu
(Sichuan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73)
Abstract The microteaching is suitable for application i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preschool education specialized courses i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theory" of face-to-face teaching. First in learning phase combination of the micro-standard teaching theory knowledge with the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theory knowledge,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plan writing choose kindergarten teaching activities for content, formulate specific the behavior of the target, idea and detailed teaching process, and carry on effective reflection; In the training phase, pay attention to role play view demonstration the guidance of the modify feedback link, through the micro-standard teaching practice,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ability in teaching practice earnestly, achieves good education effect.
Key words microteaching; Radio and TV University; pre-school education; kindergarten curriculum
微格教学最早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爱伦及伊芙提出并创制,将之应用于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他们将微格教学定义为:“一个有控制的实习系统, 它使师范生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的教学行为,或在有控制的条件下进行学习”。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营造微型课堂,让学生扮演教师的角色,上一节课或者练习一种技能,再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教学实践技能。时至今日,微格教学作为一种实践教学演练的重要方法,已被广泛推广于世界各国。而在我国,微格教学也是培训师范生和在职教师的重要教学方法。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大多为幼儿园在职教师,教授学生能够在实际工作中应用,并能够有效提升其工作能力的实践性知识,让学生学以致用,是成人教育的重要目的。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园课程论”课程的面授课中,笔者尝试采用了微格教学的方法,结合电大面授课的特点及学生的需求,对微格教学教学的基本环节和实施方法进行了改编,探索了微格教学应用于电大学前教育专业面授课的路径。
1 幼儿园课程微格教学的理论学习
在理论学习中应将微格教学的理论与幼儿园课程教学理论结合。前期的理论学习主要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微格教学和幼儿园教学的基本原理,微格教学虽然仅要求学生做很短时间的教学实践练习,但其中涉及了教案的设计、教学方法的运用及有效的教学评价等相关知识,基本涵盖了课堂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多方面内容,对学生的要求是较高的。因此,相对传统教学仅讲授课程内容,教师应注重在所讲课程内容中找到能够契合微格教学内容的结合点,为学生后期的微格教学演练做好准备,如笔者在幼儿园课程论的讲授中,就将微格教学的教学目标拟定、教学过程、活动评价等理论知识融入到了幼儿园课程的目标、活动设计、方法和评价的相关内容中。
2 幼儿园课程微格教案的编写
2.1 选择适宜的教学内容
微格教学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之前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即编写适宜于微格教学演练的教案,由于微格教学的时间较短,因此教案的编写应尽量结合课程内容针对一个具体的问题。在幼儿园课程论这门课程中,涉及到幼儿园各种教育活动形式,如主题活动、区角活动、集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等等,在这些活动中,幼儿园集中教学活动的时间在15~20分钟,且在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符合微格教学强调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要求,因此笔者将集中教学活动作为微格教学的主要形式,并要求学生就幼儿园课程涉及的五大领域(科学、社会、艺术、语言、健康)中的一个具体问题进行选题。
2.2 拟定教学目标
如前所述,以幼儿园课程为主要内容的微格教学目标的拟定,应符合微格教学教学的特点和幼儿园课程目标的特点,具体而言,不仅要切合集中教学活动的要求,还要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得具体细致,以便随时检查这些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因此,笔者认为幼儿园课程的微格教学目标制定,首先应满足幼儿园课程目标的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能力发展和情感态度三方面的要求,其次应符合集中教学活动目标制定应具体细致的要求,即应制定具体、客观、可操作的行为目标。所谓行为目标,是指以儿童具体的,可被观察的行为表述的课程目标,指向实施课程后在儿童身上所发生的行为变化。譬如以认识不同国家为主题的微格教学集中教学活动,把目标定为“让幼儿了解不同国家的名称”和“让幼儿说出三个不同国家的名称”,后者即为行为目标,较之前者更具体,也更易于对幼儿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
2.3 构想教学过程
微格教学过程的拟定是教案编写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为后期的微格教学实践演练提供脚本,笔者认为教案中构想的教学过程应该是具体详尽的,如何进行导入、需要用到的教具,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等应体现在构想的教学过程中。此外,从幼儿园课程对教师要求的角度来看,由于幼儿园课程面向的对象是学龄前儿童,其年龄发展特点决定了课堂可能会存在较多的不可控因素,因此,教案的设计者应仔细设计在具体教学活动中的引导策略、提出的问题及幼儿可能的回应,教学过程的设计越详尽,在教学实践演练中出错的几率越小,同时,详尽教学过程构想,也有助于设计者观照之前学到的幼儿园课程中教学设计的相关知识,更好地巩固所学经验。
2.4 进行初步反思
这里的初步反思是指在微格教学的教案设计完成后,设计者应回归设计的教案内容,对目标的制定、教具的采用、选取的教学方法、提问引导的方式、可能出现的状况等等进行回顾,反思是否存在不足,如何进行调整,通过反思进一步完善教案。
3 幼儿园课程微格教学的实践演练
3.1 角色扮演
在学生编写好了教案,并进行了充分准备之后,就可以开始微格教学的实践演练了。实践演练最首要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即是角色扮演。幼儿园课程微格教学的角色扮演主要分为两个步骤:首先是分组,根据学生提交的教案将学生按照幼儿园课程的五大领域分为五个小组,将同一领域的学生分为一组更便于学生在微格教学中相互取长补短、对比评价。其次,是进行模拟教学,同一组的学生在进行模拟教学时,由主讲的学生扮演教师角色,其他学生扮演幼儿的角色。在开始讲授之前,扮演教师的学生应讲明本次微格教学有一个简单的说明,阐明自己的设计意图,扮演幼儿的学生应积极参与到微格课堂中,与教师的扮演者进行互动,力求营造一个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在整个微格教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对扮演教师的学生进行录像摄制,完整记录学生的教学过程。整个微格教学的过程应控制在15~20分钟左右。
3.2 课后评议
课后评议的价值在于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集思广益,指出微格模拟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优点与不足,从而帮助学生交流经验、取长补短,更好地反省。教学课后评议可分为同学评议和教师评议两个部分。完成模拟课堂教学之后,教师可引导学生按照之前的分组进入同学评议阶段。同学评议可在小组每一位学生模拟教学之后进行,也可在整个小组完成模拟教学后进行。在评议的过程中,应结合教师之前摄制的教学录像,采取自评与他评相结合的方式,教师应引导学生充分参与评议,评议的内容应结合教学目标的制定与完成情况,扮演教师者的教姿教态,教学氛围的营造,语言表达的提问的方式和技巧,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中出现的各种情况的应对等。在教师评议阶段,教师不仅需要在分析和把握学生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指出学生微格教学演练的问题所在,还应该找出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指出解决学生在微格教学中出现的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在整个评议过程中,教师都应注意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3.3 观摩示范
在幼儿园课程的微格教学中,除了强调通过师生评议帮助学生改进和提高教学技能,也强调要给学生提供教学示范,教学示范可以是正面的示范,也可以是反面的示范,但一般以正面的教学示范为主,通过示范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一次好的幼儿集中教学是怎样的,并以此反思自己的微格教学演练过程。教学示范可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教师以微格教学的方式为学生提供示范,另外一种是通过播放优秀的幼儿教师集中活动视频为学生提供借鉴。就幼儿园课程中集中教学活动的教学示范而言,笔者认为更宜于采用后者,因为优秀幼儿园教师的课堂教学视频案例,更能够给予学生更直观更富实践性的启示。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学生往往经验不足,在观摩示范的时候可能会不知道重点看什么,视频中哪些内容值得借鉴。因此,在提供示范的同时,教师应就范例中学生借鉴的重点和涉及到相关教学技能运用的内容进行点评。此外,教师也应引导学生就示范的内容进行讨论,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对比示范的内容,反思自己的演练可能存在的不足,通过讨论交流巩固学生的经验。
3.4 修改反馈
在就学生的微格教学演练进行了充分讨论、评价,且观摩了优秀示范案例并进行点评之后,学生对如何上好幼儿园的集中教学活动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和经验,此时,教师可引导学生就演练和讨论中存在的教学问题进行梳理,在此基础上对之前的集中教学活动教案进行修改,修改的依据可来自教师的点评、同学的意见和学生的自我反思三个方面,教案修改完成后,如时间允许,可就修改后的教案进行第二次微格教学演练。通过及时修改和反馈,让学生一步步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
4 幼儿园课程微格教学的应用效果分析
4.1 增强了课程的实践适宜性
幼儿园课程论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其之所以能成为学前教育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在于它能够有效地指导幼儿园教师的教学实践。因此,要让学生学以致用,需要将幼儿园课程论中涉及的课程理论、教学与设计理念与具体的教学实践结合起来。笔者认为微格教学为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结合提供了一条实现的路径,在微格教学开展过程中,学生参与编写教案、进行微格教学演练,均涉及到了幼儿园课程中目标编制、内容选择、组织实施、课程评价四大基本要素,通过微格教学实践,学生更切实地理解和运用了幼儿园课程的相关知识,增强了课程的实践适宜性。
4.2 提升了学生的自主性与积极性
微格教学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教师重在前期是指导和后期的点评,而微格演练的讲台是属于学生的,无论是前期准备阶段的教案编写,还是微格演练的过程及后期的反思,均强调学生自主性的充分发挥,自己设计教案,自己讲课,通过同学间讨论进行效果评价。这种教学方式不同传统的教师讲授学生倾听,而是让学生在自己操作演练中不断地学习,将书本上的间接经验转换为教学中的直接经验,这种类似于做中学的学习方式能够给学生带来较为深刻的感受和体会,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其中。
4.3 促进了教师和学生教学技能的提升
在微格教学指向的是教师教学技能的培养与提升,从这个角度来讲,开展幼儿园课程的微格教学,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教学技能,也能够让教师汲取有益的经验,是一个教学相长的过程。在微格教学的开展过程中,教师的组织、示范、研讨和点评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不同的学生,由于其教学经验、教学风格和自身素质的不同,在微格教学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不同的问题和各种难以预计的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对教学知识要有完整而熟练的把握,要能够准确地抓住这些问题,并给出恰当的建议或解决方法,这对于教师而言,既是挑战也是完善自身教学技能的重要途径。
5 结语
微格教学是培养师范类学生教育教学技能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应用于师范类院校,也广泛应用于教师在职培训。对于广播电视大学学前专业的学生而言,无论是已有教学经验的在职幼儿教师,还是没有任何经验的学生,通过微格教学演练,都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其实践教学能力。通过笔者将之与幼儿园课程集中教学的相关内容结合,经过理论学习、教案编写、实践演练等环节,学生的教学技能得到了提升,也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了课堂教学中。因此微格教学是非常适宜应用于广播电视大学学前教育专业课程的,笔者也将在教学中进一步挖掘和发挥微格教学对学生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切实提高教育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朱家雄.幼儿园课程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王振海,等.微格教学法在教学技能培训中的应用[J].电化教育研究,2000(3).
[3] 陈传锋,等微格教学的教学设计模式[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9).
[4] 冯海英,等.微格教学在师范生语文教学能力培养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9).
第一步:个体备课,教学内容早约定
五步跟进指导的第一步,由教研员结合教学实践,选择典型性主题,采用和执教教师预约的方式,让教师根据教研员定下的主题内容,自主选择主题派生的集体教学活动课例,并根据自己对主题的分析与把握,独立备课,完成 “起始稿”。这样的预约备课,虽然主题是教研员确定的,但具体教学内容是教师自行选择的,留给了教师自主生成教学内容的空间,既激发了青年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又提升了教师的原创能力。
第二步:网络互动,教学预案同修整
教研员由于工作繁杂,在教师完成“起始稿”后,往往无法与教师进行即时面谈,我们就借助网络互动。青年教师教学设计中往往盲目追求新,较少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认知特点等,针对此类问题,教研员用红色字体在原稿上直接进行批注,并提出建议的理论依据,再以邮件形式发回教师,供教师进行调整与修改,形成基本预案。这样的网络互动,既帮助教师提高了备课能力,更帮助青年教师养成了理性设计与思考的习惯。
第三步:模拟试教,教学方案预审议
前两步的指导停留于书面指导的状态,第三步采用的则是蹲点面对面指导方式,对基本预案进行现场课例审议。教研员预先告知蹲点指导的日子,以便幼儿园其他教师共同参加审议。首先,执教教师围绕修改后的教案说课。然后,教研员和其他青年教师根据执教教师解说情况,共同议课。议课的内容包括:细节预想、疑难点破解、教学活动的目标制定、环节设计、资源利用、重难点突破策略等。最后,教研员和教师扮演幼儿,让执教教师进行模拟试教。模拟试教中,针对出现的问题,教研员即时评价、指导、点拨、梳理,帮助教师完善教案,为正式执教做准备。
第四步:实践试教,教学方案齐完善
再成熟的教案,也要靠实践来检验。第三步结束后,教研员留给执教教师一定的时间对审议后的教案进行内化,对教具进行调整,待执教教师准备就绪后,教研员和其他教师共同进入执教教师班级进行实践试教。在实践试教中,要求做到三个预先,即:听课教师预先分组,以便分工合作;审议后的教案和观察记录表预先打印,以便教师观察记录师幼行为、教师课堂调控和随机生成能力;课堂摄像预先到位,以便在实践结束评课反思中回放。组织这样的实践试教,往往能发现审议中未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使教案不断成熟。
第五步:回顾反思,教学案例共分享
论文摘要:在职业学校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让幼师专业的学生在教学法课中“动起来”,“学起来”,进而能“用起来”?笔者认为,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流,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发展、掌握的建构过程是关键。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说的是幼儿师范“教学法”课程的教学原则。作为“教学法”课程的老师,应该把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得法”作为“教学法”课程的目标。为了能让学生“得法”,在“教学法”的课堂教学中,笔者摒弃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的一些不足,努力吸收新课程改革理念,尝试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用好课堂,但又不局限于课堂,将传统的课堂在时间上往前、往后延伸,在空间上往幼儿园延伸,充分利用幼儿园见习资源,把幼儿园的“实践课堂”和学校的“理论课堂”结合起来,形成幼儿园前课堂+学校中课堂+幼儿园后课堂=教学法课大课堂的模式。
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掌握科学的、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步骤,从而达到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中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提高的目的。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主体对知识的认识过程,学生的学习活动不应只限于接受记忆、模仿、联系等被动的吸收过程,而应是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建构学习的过程。因此,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流。亲身感悟知识的产生、发展以及概念理论的建构过程。根据教学法课程的自身特点,笔者把“教学法”课堂分成三个部分:
1 “幼儿园‘前’课堂”:让学生在幼儿园自主地获得一定的知识、经验准备
在开学时,笔者就把每一门教学法所要关注的问题罗列出来,让学生对这门课程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并要求学生在见习过程中注意观察和记录这方面的问题,自主学习。而后,在具体的某一个问题的教学开始之前,明确告诉学生教学的内容和目标,安排专门的见习活动,有目的、有重点地观察、了解。包括观察、了解孩子的特点和观察、了解幼儿园教师的相关教学活动。
“前”课堂的自主学习,能提供给学生直观的幼儿园背景,使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思考问题,为学生理解书本上的抽象内容提供感性的直觉材料。利用这种手段,设计系列问题。从直观感知到发现、思考、提升,寻求解答问题,使学生亲历理论建构过程。这样的‘前’课堂除了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可以加深对教学法的理解,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为以后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转贴于
2 “学校‘中’课堂”:通过讨论,合作学习,发挥1+1>2的作用
“兵”教“兵”,“兵”帮“兵”是一种有效的“教法”,也是典型的合作学习。老师先提出一个具体的活动课题,要求学生通过讨论,合作设计出活动方案、编写教案。在设计、编写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自学时暴露出来的问题以及练习中出现的难点,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彼此肯定或否定;也可以让会的学生教不会的学生,教师作适当地评定、补充、更正,最终得出该活动基本的教育理论、方法和步骤等。
“中”课堂的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了全面的活动内容和开放的活动方式。这样的课堂教学不仅气氛活跃,学生学习轻松愉快,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向上、集体协作的精神,有利于展现学生的思维过程,以达到深层次的理解和掌握,充分发挥了1+1>2的作用。
3 “幼儿园‘后’课堂”:通过多次“试上”比较。反复探究学习。找出最符合实际的教法
各组将课上讨论形成的教案可以拿到幼儿园“试上”,然后再检验教案的合理程度。一组学生组织活动时,其他组的学生都来听、都来评。通过比较同一主题不同教案的教学效果,进行探究学习。在不断地“试上”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后”课堂的探究学习,能有效地检验教案的合理程度,把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增强学生的学习和探究兴趣,促进幼儿园课程教学的改革。真正地做到让教学法的教学活动从幼儿园中来,到幼儿园中去,从幼儿中来,到幼儿中去。
新的教学理念认为,学校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境,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合作交流、反思探究,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做好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和伴奏者,学生则应当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和演奏者。
把教学法的“课堂”变大,把幼儿园的“实践课堂”和学校的“理论课堂”结合起来,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掌握科学的、适合幼儿特点的教学方法、步骤。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课”中得到发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活动”中得到提高,这就是“得法”了。
参考文献: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奥尔夫音乐教学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公认的著名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它在音乐教育理论与实践中具体回答了如下问题:怎样使孩子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怎样培养孩子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怎样通过音乐活动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如何在音乐活动中培养孩子与人合作、交往以及群体意识,怎样将音乐教育与其他教学活动相结合。近年来,特别是学前教育领域在学习、探索奥尔夫教学法的实验中有较大的发展,并通过大纲、教材、计划贯穿到实际教学中。而作为高师院校中的学前教育专业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探究方面仍然比较空缺,不能很好地与当前幼儿园的音乐教学进行有效接轨。作为这门学科的传授者,我想我有义务为奥尔夫音乐教育在高师院校的推广及普及尽一份微薄之力。现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及所在院校的教学情况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笔者的初步构想。
一、教学大纲的建设
教学大纲对任何一门学科来讲都是至关重要的,可以说它是教学的指路标。面对音乐程度参差不齐的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来说,制定一个符合其专业特点的教学大纲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但笔者发现由于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在新形势下从外引进的先进课程,在国内的不少院校里仅作为选修课开设,并无类似于钢琴、音乐等学科具有系统、规范的教学大纲。社会上办的培训班也只是根据授课教师的某项特长进行开课,并没有一套适合本土的、完善的、系统的教学大纲 。因此,笔者通过下到幼儿园挂职锻炼、参加培训班学习,搜集各方面相关资料,再结合这几年的教学实践,初步形成了第一版教学大纲。
根据学前教育的特点,本课程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是:明确课程的目标和任务,突出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教学方法的重要特色,培养学生良好的乐感,遵循思想性、艺术性、经典性相结合的原则,引导学生了解奥音乐教育的理念,并运用这种理念为将来从事幼儿音乐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立足于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为同学们提供优秀课例,通过“授课”的方式表述课例。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在知识方面应达到下列要求:了解奥尔夫的生平与音乐活动,理解其音乐教育思想。通过课例的学习,结合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到幼儿园见习、实习。在能力方面基本能运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开展幼儿园各项音乐活动。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奥尔夫音乐教学中提倡动手自制乐器,动脚踏出自己的舞步,动口唱出内心的情感,动眼看出视觉艺术的音乐流线,动心将这些元素整合运用在音乐艺术上,将创意用在音乐教学活动上。简单说课堂上我们要让学生“动手做、动脚跳、动口唱、动耳听、动眼看。”因此设计了以下五大模块内容,使每一节普通的音乐课不再枯燥,全面提升音乐课的实用价值。
“节奏教学”
(一)节奏的培养与训练
奥尔夫强调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音乐生命力的源泉,因此,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学,结合大自然的节奏、语言的节奏、动作体态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儿童的节奏感。
(二)运用打击乐器
打击乐最容易敲击出声,音色鲜明,被孩子们喜爱,常可以运用在朗诵、给歌舞伴奏、给旋律伴奏等。包括:1.打击乐制作和利用;2.打击乐的使用方法;3.如何组建一支生龙活虎的乐队4、如何指挥乐队
(三)即兴演奏训练
奥尔夫教学中即兴演奏是一大特点,由于打击乐器的技术简单,和声单纯,伴奏常以固定的节奏型为基础,因此完全可以让幼儿一开始就作即兴性演奏。即兴演奏可以让孩子直接参与到音乐活动中,充分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这些正好符合奥尔夫要“动”“注重培养艺术想象力和创造力”,要求孩子自己创造音乐,发展个性和创造性的精神。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为了将来能让学生零距离上岗,我们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模拟教学尝试:1.环境创设,模拟教学;2.布置课题,分组讨论如何开展教学;3.分组展示;4.讨论总结。
“唱歌教学”
(一)幼儿唱歌技能培养包括:1.听觉培养;2.感受培养;3.发声培养;4.呼吸培养;5.音的高低培养;6.音的强弱培养;7.音的长短培养
(二)怎样教唱歌
虽然现在不主张以往的唱歌教学模式(唱一句学一句),但用什么方法来使孩子真正的感兴趣?我们知道人在高兴时会情不自禁的哼唱歌曲,孩子也一样。设计情境,营造歌唱氛围:1.从歌词的道白节奏入手;2.结合语词替换、律动、图片、故事、游戏、戏剧等手段调动幼儿多种感官参与;3.进入旋律,水道渠成
“舞蹈教学”
音乐、舞蹈、语言、表演等融为一体,是奥尔夫艺术思想及其作品的重要特色,也是他的教育理念中颇有特点的组成部分。古人云:“动情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如争之舞之;足之蹈之也”。道出了语言、歌唱、舞蹈原是同根一体。这里的舞蹈是指没学过。舞蹈的人都能跳的舞,要求是:依据音乐,要有想象,自由设计1.动作由浅入深,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创编;2.创作来源于幼儿生活的舞蹈语言;3.幼儿舞的教学浅析。
“欣赏教学”
(一)全新意义的欣赏
说到欣赏,许多人认为就是静下心来认真听音乐,即使是老师也做不到从头至尾不走神,何况我们的幼儿,怎么才能让幼儿真正的读懂理解音乐呢?两个字“参与”。
(二)间接欣赏
即不在正式的音乐课上欣赏,在课间、在用餐、在睡前睡起等时间段,看似简单和随意,但却贯彻了奥尔夫教学中“让孩子通过自身活动去感受音乐”的原则。
(三)直接、有准备的欣赏
多变的活动形式:声势、律动、游戏、乐器演奏、独奏、伴奏、合奏、轮奏、齐唱、合唱、轮唱,几乎调动了音乐的一切手段,既进行了丰富多彩的练习,又高度统一于欣赏。
(四)模拟幼儿课堂操作训练
“教案编写教学”
目前许多幼儿园老师上奥尔夫音乐课都有现成、统一的教案,他们不用过多的思考和研究,因为在她们接受培训时,专家已经告诉他们每节课该怎么教,怎么做,做什么样的音乐活动和律动、游戏,将课程内容细化到每一步灌输给教师,教师们上课照搬培训内容就可以了。笔者认为对教师们进行教材的指导以及培训的做法是正确的,然而这些培训是否让老师们真正的了解奥尔夫教学法呢?将教学模式化、内容具体化所带来的结果会怎样?即老师们上课时所做的音乐游戏和活动一样,所有的教学基本相同。这是奥尔夫教学法的本意吗?本人持怀疑态度。无论有多少现成的优秀教案,毕竟是别人写的,对于在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通过自身的思考、钻研编写出的教案才是最有价值的。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教案编写的教学,及时发现教案设计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写出有创意的教案。
三、注重教材建设
奥尔夫音乐教育理论由引入到实践运用于我国的音乐教育,仅仅经历了30年的时间。在这30年的时间里,奥教育理论经历了由照搬国外教育到结合我国实际情况进行操作和实践的本土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出现了许多奥音乐教育专家,同时在专家们的努力带动下,通过各类培训班和学校开设的课程,在音乐师范教育中基本普及了奥音乐理论,同时培养出一批能够将此教学法运用于实际教学的音乐教师。我作为一名研究音乐教育的高校教师,了解和学习了奥音乐教育理论,也有幸将理论运用于实际,对此教育理论的认识由初步认知阶段到基本了解阶段。在实践与理论的碰撞后,我发现很多奥音乐教师并没有一套完善的教材,但他们有的是丰富的课例,他们通过优秀的课例进行展示,让学员在展示中了解奥音乐教学。在2002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由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是一本非常不错的适合本土教学的教材。该教材是奥音乐教育理论和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我想在更多音乐教育同行努力下,将会涌现出更多有价值的书。
四、注重实训
奥尔夫音乐教学注重实践性教学,始终贯彻“学生实训为主,教师讲授为辅”和“到实际教学工作中去锻炼”的指导思想,在教学中将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穿行。同时,聘请幼儿园一线的专业教师把幼儿园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任务融入到教学中,不仅让学生看到、学到当前幼儿园音乐教育对一名教师在实施奥尔夫音乐教学技能方面的要求,更使学生在专业的一线幼儿园教师的带领下,在具体的幼儿园模拟教学任务中进行各方面能力的学习。
学前教育专业的奥尔夫音乐教学建设和发展是一项长远而又艰巨的工程,我们不是推崇一种潮流和时尚,不是认为不用奥尔夫教学就跟不上时代,而是看到了奥音乐教学给中国传统的音乐教学注入了新鲜的活力,其教学也完全充分体现了我国所推行的素质教育,而且更加完善了音乐教学手段。奥教学的真谛是以节奏作为连接各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文学等各学科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教学手段。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此同时,发掘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和树立自信心,培养与他人和谐合作的意识。以育人为根本,既为学习艺术专业打下良好基础,更重要的是挖掘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潜能素质,培养和造就适合当今世界需求的人。这种真谛让我意识到一种崇高的使命感,虽然现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推广和使用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和矛盾,但我坚信有一天它必然会走出一条广阔的大路,而我们的音乐教育也会在坎坷中一直前行。
参考文献:
[1]李妲娜,修海林,尹爱青编著.《奥尔夫音乐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4,4
[2]许卓娅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10
[3]郭亦勤著.《学前儿童艺术教育活动指导》,复旦大学出版
社,2007,8
基金项目:
【关键词】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幼儿园课程;数字化;幼儿园课程资源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604(2009)01/02-0015-05
进入21世纪以来,从分科走向整合已经成为我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主要动向。提供丰富的课程资源是目前促进我国幼儿园课程发展和提高教师课程指导水平的关键。笔者承担了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研究”,在本文中对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功能和价值进行探讨,以期为这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借鉴。
一、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需求状况
1.幼儿园数字化建设现状
近年来,幼儿园的数字化水平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从硬件上看,郭力平等人在2005年采用分层抽样调查的方法,考察了上海市99所四种类型幼儿园(示范园、一级园、二级园、民办园)应用信息技术的具体状况,结果表明:多数幼儿园在硬件配置和网络建设上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奠定了较好的物质基础,98%的幼儿园已经配备了电脑。这些电脑一般都是供教师使用的。同时,投影仪、数码相机等设备的使用率也大大提高。〔1〕
教师们也普遍具备利用网络搜索信息的一般能力。有调查指出,教师一般利用搜索引擎,比如“百度”“谷歌”“雅虎”“搜狐”等门户网站;或者利用教育网站,比如“上海幼儿教育网”等收集课程素材和资源。〔2〕有不少教师习惯在幼教论坛里与同行互动,交流经验,交换教案,从而获得更多的教育灵感。
但必须看到,幼儿园对电脑的使用仍以文字处理为主,教师很少运用各种教育教学软件,课程中通过数字化媒介实现的内容很少,难以跟上信息化建设的步伐;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虽然习惯于使用搜索引擎等在网上查找资料,但一般的幼教专业网站对资源的分类、整理不够重视,虽然资料不少,但教师常常要花费很大的精力去检索需要的资料;而教师自发的网络资源分享和现有的一些提供教案的网站虽然丰富了幼儿园课程内容,实现了信息的流通共享,但也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首先,这些论坛、网站提供的资源类型单一,一般只有教案、方案,或者简单的PPT、图片等;其次,内容重复现象严重,几个大型幼教论坛上的课程资源互相转帖,真正原创、创新、新颖的内容并不多见。此外,教师如果想改良现有的教案比较困难,往往需要重新查找资料、整理内容,工作量大。
综观国内各种网站和这些网站上能够共享的幼教资源,我们发现普遍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1)网上课程资源虽然丰富,但是主要是各教育类网站中的课程信息,专门的幼儿教育课程网站相对较少,各幼儿教育类网站上的课程资源从形式和内容来看都有雷同之处,尚未形成鲜明的特色。(2)有些幼儿教育类网站集文件法规、教育活动信息、优秀教案、学科教育教学研究等栏目为一体,虽然资料丰富,但是针对性差,真正符合教师教学需要的内容不多,教师难以利用和二次开发。(3)技术标准不规范,操作不方便。(4)各地独具特色的课程资源缺乏有效的交流和补充,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现象仍然存在。因此,以新科技为基础,整合幼儿园教师迫切需要的课程资源,建立适合幼儿园使用的课程资源数据库十分必要。
2.幼儿园课程资源库建设现状
教育部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了幼儿园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启蒙性”和各方面教育内容的“相互渗透性”要求,反映了新的幼儿园课程整体观念的导向。这对幼儿园课程的创设和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课堂上教师要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构建知识树,创新地将幼儿的关键经验整合在同一主题中,支持幼儿生成新的知识体系;课后教师必须具备查找、整理、综合使用各种课程资源的能力,在幼儿可以生成和学习的各个方面准备充足的教学支持性资料。在幼儿园课程的实施过程中,充足的课程资源可以使教育活动更加丰富多彩,有利于幼儿和教师的互动与发展,同时有助于教师和幼儿在活动中生成新的课程内容,从而形成具有园本特点的课程方案。
然而,目前幼儿园普遍面临的困难是,无论采用何种课程或者教材,课程资源都处于相对缺乏的状态。伴随着整合课程的推行,幼教工作者发现,教师的日常教学准备需要足够的课程资源作支撑,但是现有的课程资源难以满足幼儿的学习和发展需要,这也是教师在课程设计和实施中普遍面临的困境。
按照课程资源的可利用程度,我们可将课程资源分为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和信息化课程资源三类。〔3〕调查发现,教师在发掘和使用这三类课程资源时都存在一定困难。校内课程资源往往不够新颖独特;校外课程资源因为幼儿家长和社区条件的不同,具有较大的随机性,很难完全符合课程的需要;信息化课程资源数量多,但是质量得不到保证。
来自幼儿园课程研究实践的信息告诉我们,我国幼儿教育的文化情境特点决定了我们既不可能照搬西方的课程模式,也不可能照抄西方的课程资源系统内容。因此,研究具有中国特色的、能够为幼儿园课程提供最佳配套条件的数字化资源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数字化资源库对幼儿园课程的支持
数字化时代的课程势必融合信息技术。所谓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从教育实践的角度看是指信息技术(主要指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包括教育活动的准备、实施以及评价等在内的教育活动的各个层面。〔4〕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的深入研究可以发现,在实施幼儿园整合课程的背景下,教师在主题活动中急需大量相关课程资源的支持。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为教师提供的资源应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应该是海量的。整合课程的开放性特征决定了教师不可能以单一预设的教案或者教学资料支持所有幼儿的发展。除提供幼儿学习的关键经验之外,教师还必须对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作出回应。主题活动的开放性特点决定了教师需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备课,才能很好地支持幼儿自发生成的内容。其次应该是以网络化形式呈现的。幼儿在主题活动中生成的内容虽然没有固定的方向,但知识之间具有关联性,教师在课程的安排和组织上也具有一定的导向性,因此资源的整合应突出网络化特征。第三应该是具有幼儿园教学特征的、稀缺的、独特的。教师在普通搜索引擎中得到的资料不一定适合教学。在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中,所有资源都应该是适合幼儿园使用的、特别好用的资源。
随着科技的发展,得益于互联网平等、交互、去中心化的特点,新一代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除了提供数字化和网络化的便捷、节约成本、提高效率之外,还在知识管理、信息服务等领域具有明显的优势。第一,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能最大程度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资料。互联网利用技术优势能最大程度地收集、检索和整理幼儿园课程所需的资源,这些资源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而且形式多样,适合教师在不同情境下选用。第二,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能为教师设计和实施课程提供最大的自由度。教师可以从丰富的资源中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具有个人特点的材料设计活动。同时,教师也可以针对每个幼儿的不同特点,为其量身定制教学计划,使幼儿的个体差异性得到充分的体现。第三,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支持多用户在同一平台上登录,这极大地方便了教师和家长之间的交流。家长可以及时了解到孩子的情况以及课程的内容,有针对性地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师也能方便地与家长沟通,共同促进幼儿发展。第四,互联网具有存储、调用的便利性,教师可以很方便地对自己原有的教学设计、课程实施进行比较和反思。在不断更新自己的资源库的过程中,教师可以经常对教学进行评估和反思,这对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积极意义。
三、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架构
如何构建真正具有数字化意义的课程资源库,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教学便利、更多元的教学与教材信息?怎样通过信息化、数字化课程资源库的建设,为幼儿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更多元的学习环境、更具弹性的学习时间?为回答以上问题,有必要深入探讨如何建设中国文化背景下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
我们认为,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应该以幼儿园及其教师为最终用户,强调对幼儿园课程的适用性,同时还可以向上、向下延伸,开发出与家长、幼儿互动的功能。这一系统的开发和建设团队应该包括软件开发和早期教育两个专家团队,从技术支持和课程建设两个方面保证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架构。
1.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创新特点
(1)个性化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虽然强调对海量信息的快速处理,但仅有速度和数量是不够的。教师对自己认为适用的资源必须经过自己的判断和处理,使其具有个性化的特点。因此,资源库必须在尊重教师教学自主性的基础上,为教师提供各种服务,以便教师对资源库的内容进行整理和筛选。例如,教师可以使用Rss阅读器订阅资源库中出现的新内容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Rss阅读器可以自动在资源库中为教师挑选出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假如教师对艺术教育类课程资源感兴趣,那么可以用Rss阅读器设置相应的标签。一旦资源库有这一类资源的更新,Rss阅读器就会自动将摘要发送给教师。教师可以通过Rss阅读器,在线或者离线浏览摘要或内容,不必登录资源库就能得到需要的资源。应用这一技术,资源库就能在资源到达用户之前,根据用户的需求和兴趣对它进行筛选和分类,最终使用户得到最个性化的信息服务。
(2)互动性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具有信息交流的双向性特征。使用博客等方式,不仅资源库的开发者,也包括资源库的使用者,都可以在资源库中编辑、消息,实时更新,还可以进行留言、评论、回复。这是一种真正的双通道交流模式。向小英和江勇在一项针对幼儿园教师博客使用情况与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中指出,博客以其独特的优势,不仅在教师知识管理、教学与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而且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重要的价值。调查中有87.5%的教师认可了博客对教师专业成长的积极意义。〔5〕有鉴于此,强调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建构的互动性,将有益于增进教师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3)共享性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可以借鉴维基百科(viki)的编撰模式,这种面向群体的协作式写作模式能够让所有参与者都发表意见,或对共同主体进行扩展和探讨。幼儿园教师在很多问题上都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有着可供群体分享的独特资源,维基百科的形式能够帮助资源库有效聚合信息,集中更多用户的宝贵经验。目前,互联网技术已经有很多较成熟的分享应用功能,如共享书签、共享电影、共享图片、共享音乐等。资源库应为用户提供收集、创建、、管理、分享、维护的平台,强调用户的参与和合作。
(4)社会网络性
除了强调个性化应用外,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还强调用户之间的密切互动。社会性网络软件在资源库中将扮演重要角色。幼儿园教师之间基于共同的工作背景、教学需要,可以以认识朋友的朋友为基础,拓展自己的社会性网络。教师可以在博客中添加“朋友”,关注对方的动态,并及时向对方发送自己的更新。这些服务将有助于教师之间的深入交流。资源库不仅是简单的知识点的集合,更是人际网络、人力资源的集合。同时,在教师与家长、家长与家长之间也能建立良性的互动,极大地丰富课程资源。
2.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主要内容
我们在研究中发现,一个合适的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应当包含三方面的要素,分别是教师资源、儿童资源和家长资源。
(1)教师资源是为幼儿园教师提供的教学支持系统
从我国幼儿园课程的现状来看,教师资源应涵盖不同的课程主题,为使用不同教材的教师提供便捷的教学资源。比如,“动物”是各种不同课程的教材均会涉及的主题,无论哪个幼儿园使用哪种教材,均需要寻找有关动物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从主题切入,在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中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源。
为便于教师使用教学资源,资源库还要在搜索引擎方面加入“领域”的概念。仍以“动物”主题为例,教师需要检索有关动物的信息时,可以根据需要检索语言领域相关的活动,或者检索音乐领域相关的活动。以多媒体为基本载体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将最大可能地为教师提供丰富的生动的课程支持。
在我国幼儿园教育的特有文化情境中,我们还必须分别考虑教师资源对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幼儿个别活动的支持,同时也需要加强资源库的资源管理和使用功能,以便教师可以迅速检索资源、收藏资源、分享资源和编辑资源。当教师可以轻松地将寻找资源、设计活动、组织活动和反思活动连成一体时,数字化资源库就可能产生更大的功能和价值。因此,好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库不仅是对教育环境中现有资源的一种补充,而且会为教师提供从根本上改变教学关系和教学活动的机会。
(2)儿童资源是幼儿学习的支持系统
有别于一般的数字化儿童游戏和学习软件,我们所说的儿童资源是关乎幼儿园课程内容的,是儿童课程学习经验的延伸。围绕课程主题发展的儿童资源,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学习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拓展课程学习的经验,最大可能地发展自己的能力。
一直以来,有关儿童使用电脑与网络的问题,存在着诸多争论。现实告诉我们,在今天,儿童通过电脑学习已经是不需要讨论的问题,而学什么和怎么学才是需要我们关注和审慎研究的。在资源库里设置儿童资源,我们不光要强调有利于学前儿童学习的关键经验,还要符合学前儿童的学习特点和方式,符合学前儿童使用电脑学习的限度。特别要强调的一点是,我们一定要在学前阶段就关注网络时代儿童学习的问题,从小帮助儿童建立通过电脑网络学习的道德行为规范。这是一个学前教育工作者需要研究的大问题。
(3)家长资源是家庭教育的支持系统
为家长提供了解与理解儿童和教育的途径,这是现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应当把家长资源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让家长通过资源库知道最近孩子在学习什么,孩子学习和发展的状况如何,怎样指导孩子的学习,这些在资源库建设中都是可以实现的。网络时代的家园合作将更好地促进幼儿发展。
总之,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网络资源对现行课程的影响是深刻的、长远的、划时代的。〔6〕基于互联网技术的课程数字化资源库将有助于体现尊重每个儿童的特点、爱好、兴趣的儿童观,构建符合每个儿童特点的独特课程体系。教师专业能力和技能的发展、知识结构的优化、合作意识的增强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能在他们使用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过程中得到体现。资源库的开发和利用将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推动力。〔7〕在幼儿园的教学管理中,数字化资源库可以为课程资源的保管和更新提供便利。教师集体使用数字化资源库,不仅经济,而且有助于开展小组学习和讨论。同时,基于互联网的新技术,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互动将成为可能。资源库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之间搭建起桥梁,也可以扩大幼儿园课程资源的容量。
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必将为教师的教学和专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益处。和所有基于网络的产品一样,互联网是数字化资源库的生存环境,幼儿园教师、幼儿和家长则是资源库的服务对象和支持者。资源库必须紧跟互联网的发展趋势,分析用户的需求,追求最佳用户体验。互联网技术进步带来的新理念,也对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的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幼儿园课程数字化资源库来说,开发符合新一代互联网服务理念的产品,应用新的技术,提供更好的服务,才能保持资源库对教师及其他用户的吸引力,并保证资源库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力平,钱琼,等.上海市幼儿园应用信息技术的调查与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06,(6):37-40.
〔2〕付娜.新课程实施中的教育资源信息化〔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8):113-114.
〔3〕闫红敏,范蔚.刍议课程资源及其有效开发〔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38-40.
〔4〕郭力平,王隽.如何看待信息技术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J〕.人民教育,2005,(11):20-21.
〔5〕向小英,姜勇.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新路径:“博客”与教师成长〔J〕.学前教育研究,2006,(7-8):93-94.
〔6〕李宏斌.信息网络资源对幼儿发展及现行课程的影响〔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08,(4):104-105.
〔7〕李定仁,段兆兵.论课程资源开发与教师专业成长〔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6):42-45.
On the Functions and Values of Digital Curriculum Resource Database in Kindergarten
Zhou Jing, Chen Si
(College of Preschool and Special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关 键 词:高师学前音乐教育 微格教学
高师学前教育专业是一个综合性、实用性很强的专业。音乐教育在学前教育中具有特殊的意义,它不但是幼儿教育重要的教育内容,还能丰富儿童的生活,增加轻松活泼的气氛。目前,幼儿园对学前教育的音乐教师的要求大大提高,除了要求他们掌握学前音乐教育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接受幼儿音乐教育技能的基本训练外,还要求他们能进行幼儿园音乐课程设计、编制具体音乐教育方案;要求他们能在更高层次上理解幼儿,开发幼儿的音乐潜力,富于创新能力,并能对幼儿音乐教育工作进行深入研究,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型的幼儿音乐教师。因此,高师学前教育专业音乐课程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是培养有一定音乐理论基础的技能型应用人才。其中,音乐教学能力成了教育目标中优先注重的方面。在高师学前音乐教育领域中运用微格教学,能改变某些固定的教学模式,有效、快捷地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
一、关于微格教学
微格教学是借助现代的视听工具,以若干小组的学生为对象,培养某种教学技能的方法。它能在短时间内系统地训练和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使未来教师有可能集中解决某一特定内容的教学行为或能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学习。因此,微格教学是师范生掌握提高教学技能,并被广泛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微格教学具有明确目的、突出主体、联系实际、及时反馈、认识自我、减少压力、有利创新的特点。在高师学前音乐教育中引进微格教学,让学生按照微格教学的方法,借助现代媒体设备手段,把课堂教学全过程分成若干个部分,对一个个环节进行研究、解决,然后再把各部分综合起来整体考虑、设计、操作,这将使学生对音乐教学课堂产生一个全新的教学观念,并使学生学会科学地分析艺术活动内在的条理和规则。
二、在高师学前音乐教育中如何运用微格教学
结合高师学前音乐教育的特点,我们可以从以下六个步骤进行微格教学。
第一步,前期准备工作。
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前,首先,必须要有相关教学理论的学习和教学理论的研究。教师应指导学生先从理论上进行音乐教材的分析、音乐教学目标的分类、音乐教学方案的设计、课堂的观察方法、采用的音乐教学技能分类、教学的评价手段及幼儿的特点等理论的学习。其次,教师一定要确定好一到两项技能,安排在不同的单元进行训练,便于学生尽快地掌握教学技能。再次,是编写教案,教案的编写一贯是学生在音乐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微格教学训练前,教师要重点培训学生编写教案的能力。学习的内容包括如何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的设定、教学方法的制定、教学时间的分配等,并要求学生在教案中详细说明其教学行为所应用的教学技能和对学习行为的预测。
第二步,提供示范。
在正式训练前,要使学生明确训练的目标和要求,教师可采用播放优秀音乐教学录像、编辑音乐课件、实际角色扮演的方法,对所要训练的技能进行示范。为了更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可带领学生到幼儿园听课见习,观看幼儿园的优秀教师是怎样上课的,为学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提供情境逼真的仿效和示范。有条件的学校,还可从本地的幼儿园聘请一些优秀的幼儿园音乐教师,对学生“手把手”地传授幼儿园音乐教学经验和技巧,指导学生设计和组织幼儿园音乐教育活动,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第三步,模拟教学。
在模拟教学阶段,我们可针对学前教育音乐课程的特点,突出以下几种技能的训练。
1.导入技能
导入的技能,对于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只有短短的15分钟到20分钟的时间,导入部分仅占了5分钟左右的时间。如何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帮助幼儿把课前的兴奋点迅速导入到新的教学内容上来,做到引人入胜呢?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根据现代音乐教学论的要求,音乐课堂教学要从“静”到“动”转换。因此,导入所涉及的内容要适合幼儿的年龄层次与欣赏水平,做到与本课主体部分有机结合,从形式到内容都显得自然而生动。在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主要是要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学习。所以,在导入设计中,可运用趣味性、启发性的方法引起幼儿的注意,激活幼儿的学习动机,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音乐活动。在这个环节,我们要求学生就幼儿园音乐教育的特点,自己设计课题,每人每次3—5分钟,形式可以丰富多样,这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演示技能
随着教学现代化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都采用多媒体来进行音乐教学。幼儿通过直观的教具,领悟到新知识和新概念。在训练中,我们要求学生要根据所讲授的教学内容,精心选择演示物,在演示中,要准确地演示各种音乐实物和模型及图表,并注意多种媒体的相互配合。
3.讲解技能
讲解是一种用语言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作为未来的幼儿教师,用语言组织教学,学会讲话,善于表达,是他们必须具备的教学基本功。在讲解技能训练中,我们要重点培养学生语言上(特别是音乐教学语言)流畅表达的能力。音乐教学语言的结构是十分严谨的,因此,在讲解技能训练时,要求学生在音乐教学语言中所用的概念、名词、术语必须要讲解准确。另外,幼儿园音乐教育是一个使幼儿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过程。如何在教学中通过语言的刺激,激发幼儿的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呢?这就需要学生在训练中善于巧妙地运用音乐语言,生动地再现教材的知识内容,并使音乐教学中的语言尽可能接近幼儿的生活,做到音乐语言“儿童化”。在训练中,我们要提醒学生注意的一点是: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很容易会出现走神的现象,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适时、适度地设计好教学语言和音乐术语。
4.变化技能
课堂教学中的变化技能包括了教态的变化、教学方式的变化和教学媒体的变化。针对幼儿音乐课堂的特点,在教学中运用变化技能,刺激幼儿对某一课题的兴趣,把无意注意过渡到有意注意,以延长有意注意的时间。在训练中,我们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怎样利用表情、动作等身体语言传递教学信息,怎样在课堂上与幼儿进行交流,怎样适当变换各种教学媒体,使学生能针对不同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幼儿心理和学习特点,合理地选择不同的变化技能。
5.结束教学技能
结束教学技能广泛应用于任何一节课的结束,主要是使学习者进一步明确教学重点,使所学知识得到及时巩固和提高。在训练中,我们鼓励学生根据教学内容设计形式多样的结束方式,并做到结束语要简明扼要,具有童趣,有利于幼儿回忆和理解。
6.教学技能综合训练
在学生掌握了各种单一的教学技能后,要求学生将各种技能有机结合,设计课堂教学活动,培养他们独立完成音乐教学工作的能力。这部分的训练是一个难点,需要学生不断地练习和实践,能为他们将来从事幼儿园音乐教育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以上几种课堂教学技能训练,我们都要求学生组成5—10人的微型课堂进行模拟教学实践,对每一个技能进行教学全过程的录像,不具备录像设备条件的学校可以采用文字记录和录音记录。
第四步,反馈评价。
在音乐教学实践活动完成后,进行反馈和评价,能及时地发现学生在教学知识、技能或心理上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弥补教与学之间的不足,以便进一步加强学生的教学技能水平。这一过程包括:①重放录像。通过重放教学录像,可以使教师和学生准确、客观、真实地观察模拟教学的全过程,检验每一项教学技能所达到目标的程度。在教学中扮演教师角色的学生,还能检验自己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否已进入了角色。②自我分析。通过观看录像,学生对照自己在模拟教学前所设定的教学目标,检查自己是否已达到自我评价自己的优缺点。③讨论评价。老师和同学对每一个扮演教师角色的学生的教学录像进行讨论,站在各自的立场,进行公正、客观地评价,帮助其找出不足,并尽可能地提出改进的办法。在这一环节,我们尝试使用了“2+2”式的评议,即对学生所上的课每人提出2个优点和2个改进的建议。最后,教师根据学生们的意见,结合评价标准,对学生的教学行为准确地记录,打出成绩,为其调整教学方案提供依据。
第五步,修改教案。
学生根据自我分析和讨论评价中指导老师和同伴所指出的问题,重新修改所设计的教学方案,进行第二次微格教学实践。如果教学效果不明显的话,可进行第三次,甚至是第四次的教案修改和微格教学实践。如此循环,提高学生的教学实践能力。
第六步,教学实习。
教学实习是检验微格教学效果的一种有效方式。在实习中,学生把在微格教学中所掌握的教学技能运用到教学实践中,上好一节完整的标准音乐教学课,并用摄像设备记录下教学全过程。返校后,教师组织学生就实习教学录像进行自评和互评,进一步巩固所学教学技能。
教育教学能力是一个综合能力的体现,通过指导学生进行微格教学训练,学生可以提前进入到教师角色的教学尝试,对多种教学技能进行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热爱学前音乐事业的情感,锻炼学生的创新意识,为他们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成为一名优秀的学前音乐教师打下坚实的基础。
行知行园本教研教学改革一、坚持“行知行”,开展园本教研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行动是老子,知识是儿子,创造是孙子”,他强调了“行”的重要性――实践出真知。
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实践者,建设一支素质高、业务精、讲艺术的教师队伍是实施新课改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想谋求专业化的成长,其重要的途径便是“行”――实践。
1.写反思。“实践+反思=成长”,坚持写教学反思是我园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一个有力的举措。陶行知先生有反思四问: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
教师的反思,记录的都是他们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感受及思考,真正把问题变成课题,解决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把课堂变成了研究的主阵地,把自己变成了学习、研究者。这样,时时处处用新课程理念来思考自己的教学行为,使教学反思有效地促进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成为教师运用理念的催化剂,从而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这一活动,广大教师不仅养成了勤于思考、勤于动笔的教学习惯,而且大大提高了教师的教研热情与水平。
2.结对子。“师徒结对”是最基本、最传统的带教方式之一。每一位导师须带教1~2名青年教师。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带教”的内涵与形式也在扩展和创新,除了传统的“带教”意义外,导师与被带教对象还建立起了一种新型的指导、合作、共建、发展的带教关系。在导师的指导带教下,青年教师将会得到迅速成长。
3.立课题。我园积极开展陶行知教育思想研讨活动,把陶研、教研、科研融为一体,坚持走科研兴园之路,以课题研究来推动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国家级课题《践行陶行知教育理论,推进本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已经取得了一系列的阶段性成果。
4.编教材。新课程改革对于课程的开发和管理提出了三级管理模式,即中央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尤其鼓励地方基层学校和广大教师根据学校特色和地理环境编写园本教材。
我的家乡――长汀是客家首府,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多彩的民间风俗,共和国名将、傅连,体坛名将陈宏、张庆军等名人曾在这里生活、学习过,怎样引导孩子们去认识汀州民间的传统文化,去探索发现汀州民间风俗的艺术魅力,利用本土的教育资源,让孩子走进家乡的本土文化,这些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乡土教材。为此,我园组织了一批骨干教师,通过实地考察、搜集整理先后编写了适合不同年龄班的园本教材。如大班《有趣的客家民间风俗》《秀丽山城真美丽》《汀州名人我爱你》;中班《客家儿女手儿巧》《古城新貌多宏伟》《历史名城远名扬》;小班《客家童谣我会念》《客家游戏真好玩》《客家小吃味道美》等园本教材,充实了幼儿园课程,大大激发了学生们热爱家乡的感情。
二、坚持“六大解放”“教学做合一”,进行教学改革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儿童六大解放,即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眼睛、嘴巴、空间和时间,在“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中指出:“事怎么做,就怎么学,怎么学就怎么做,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学,要把教和学紧密相联,即教法、学法、做法合一”。
通过学习陶行知的这些教育理论,我们深刻地认识到,创造性的课堂应该是孩子的人性得以张扬的课堂,是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是以孩子们为创造主体的课堂。为了践行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让孩子们在课堂上真正实现解放,我们坚持做到以下几点:
1.坚持集体备课制度。为了使集体备课活动扎实有效地开展,不流于形式,我们坚持做到“四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人员,使集体备课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和可操作化,在备课内容上强调钻研教材,研究学生,在备课形式上强调变教案为学案,以学定教。教师根据学科特点,共同钻研教材,分析教材,各抒己见,在集体议课过程中交谈自己的观点、困惑和建议,也倾听别人的看法和思想,在议课中形成比较完善的教学思路;要与同事合作,共同探讨集体议课中出现的问题,设计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要对集体议课后所形成的参考教案进行个性化修改,形成符合自己和本班幼儿实际的教案。
2.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新课程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突出孩子的主体地位,发挥孩子学习的自主能动性。教师要成为幼儿虚心的学习者;平等的合作者;真诚的赏识者;价值的实现者。强调“注重生活教育”“活动中学习”“关注兴趣”。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熟悉的环境中学习、运动,从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培养良好的个性是非常有益的。
三、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拓展教育时空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的思想,“生活是教育的源泉,教育来源于生活,并服务于生活,生活也离不开教育”“整个社会是生活的场所,也是教育的场所,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应扩张到大自然和社会的各方面去,同样,社会的各方面和大自然也应引进学校和课堂”。
1.开设特色课程。我县的泥塑、剪纸是一门博大精深的民间艺术,历史悠久,艺人也层出不穷。为了激发幼儿热爱家乡,培养审美情趣,我园积极把泥塑、剪纸艺术引进学校引进课堂,开展民间艺术活动,向幼儿系统传授泥塑、剪纸艺术知识。另外,我们还利用节假日组织幼儿走出校门,去探访民间艺人,互相交流,感受民间文化气息。
2.加强社会实践。我们经常利用节日、纪念日等有计划地开展专题系列活动,让幼儿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我们先后组织幼儿去老人院慰问孤寡老人、看消防队叔叔演练等活动,我们还充分挖掘当地的德育教育资源,组织学生参观参观上官周故居、纪念馆、福音医院、张赤男烈士纪念碑等名人遗迹,走访世界体坛名将陈宏、张庆军,通过听取介绍,观看图片、录像资料等活动,都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路漫漫其修远兮,在学陶师陶的道路上,我们将紧紧围绕新课程改革这一核心主题,探索出一条切合实际的园本教研新途径,形成“在反思中成长,在互动中提升,在实践中发展”的园本教研的新局面,就能有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