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2 15:59:4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客户服务满意度调研

篇(1)

关键词:服务满意度;过程改进;监控体系

对客户满意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1965年,Cardozo用一个圆珠笔实验证明了客户的满意度受其投入成本及对产品的期望的影响。此后,满意度理论不断发展,大量摄取了社会学、心理学及认知科学方面的内容,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满意度理论体系和较为丰富的测度方法。但随着企业服务活动越来越受到重视,客户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也越来越多元化和个性化,因此已有的一些满意度理论和测度方法显现出不同程度的局限性,尤其在具体行业、企业层面上,如何真正有效运用满意度管理工具的问题愈发突出。

我们在调研中发现,已有的满意度测度方法大多是去衡量一个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而对于服务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如何衡量单个客户的满意度是一个盲区。很多企业发现,用传统的满意度调查方法所得出的结论并不能有效地支撑企业的管理和决策。本文正是以此为研究起点,开展单个客户的满意度测度研究。

一、 满意度测度类型的概括

通过调研,我们把已有的满意度测度方法概括为三类,即针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测度、注重问题诊断的满意度测度,以及战略管理层面的满意度测度。

1. 针对服务质量的满意度测度。

(1)以规范性检查代替满意度调查。通过服务规范或制度的落实检查,将调查数据作为通报或考核的依据,从而传递服务压力,督促员工落实服务标准,规范员工行为,培养员工良好的服务习惯。因此,有时候也称之为服务落实度调查。主要采用两种方式,一种是向客户调查,比如发放问卷、拦问、电话调查等,让客户确认之前服务人员是否有按规范操作;另外一种是直接假扮客户(或称神秘顾客),对服务场所和服务人员进行暗访,以直接获得服务体验和服务情况的证据。

(2)基于对质量感知的满意度测度。随着质量管理理念的渗透,满意度测度开始真正关注“质量”问题。满意度测度实际上侧重对客户感知质量的调查。它不是向客户询问确认服务人员做了什么,而是直接询问服务感受或满意程度,关注的是客户的实际感受,以及由这种感受带来的服务效果。这种方式的好处在于,突破了服务落实度调查只能评价前端服务部门的局限性,也可以对后端部门进行评价,其满意度指标体系可以根据客户与企业接触的服务流程、环节、触点,按照逻辑包含关系,分为一、二、三级指标,逐一对应或关联到各相关责任部门。

2. 注重问题诊断的满意度分析。

(1)对客户不满意因素的分析。客户不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在于了解客户不满意的原因,强调对不满意客户的分析,了解、感知、分析客户不满意的原因。与满意度调查不同,不满意度调查可以得到更多有意义的信息,以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激发更新的策略和技术创新等,尤其在客户挽回方面作用明显。根据麦肯锡公司的统计,不满意客户在提出抱怨但迅速获得圆满解决的,82%愿意再度惠顾。不满意的客户,若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其忠诚度反而比从不抱怨的一般满意客户高。

(2)对客户高满意度原因的分析。卓越服务理念,是要让客户非常满意,提供高水准、超出一般水平的服务,因此要把客户群塑造成高满意群体,即把一般满意的客户提升为高度满意水平。由于高满意人群的忠诚度是一般满意人群的4倍~6倍,因此,把一般满意人群提升到非常满意,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其价值要明显高于把不满意人群提升到一般满意。因此,这也是满意度测度的一种。

(3)通过用户体验的满意度分析。用户体验,是一种纯主观在用户使用产品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感受。用户体验强调塑造和传播口碑,注重服务细节和服务创新,提供令人印象深刻的,而且容易描述和传播的体验。用户体验研究,在研究方法上注重测试类方法的运用,例如在电子商务网站用户体验研究中就包括了“吸引力测试”、“可用性测试”等。

3. 战略管理层面的满意度测度。

(1)服务差异化的满意度分析。企业在制定客户服务战略时考虑到客户的差异性,同时在这些差异性的基础上,制定出成功的客户服务战略,由此提高客户满意度。通过服务差异化的满意度分析,主要分析不同背景、不同消费行为和态度客户对服务感知的差异性,找出导致差异的关键影响因素,为实施差异化服务提供必要的基础。

(2)基于综合指数的满意度调查。有学者将结构方程和满意度形成心理路径相结合,提出了基于综合指数的新型满意度模型。满意度指数模型是根据客户满意度形成的心理路径设计,与企业服务的差异性无关,因此满意度指数调查具有跨行业、跨企业可比的特点,适用于国家、行业层面的满意度调查。满意度指数的调查方法,主要是用问卷的方式,将要调查的要素转化为问题,向特定对象进行询问调查,然后综合调查数据,按照一定的计算方法做出定量计算结果。

(3)基于资源优化配置的满意度分析。受行为科学家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的启发,日本学者于1979年提出KANO分析模型。通过使用者主观感受与产品/服务客观表现的二维模式结构,并根据不同类型的质量特性与顾客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定义了三个层次的顾客需求,明确三类需求的意义及目前所处位置,通过优化资源配置的策略,确定资源投入的边界,解决管理者上述的问题,实现更精细地资源优化配置,得到一个量化的资源投入参考依据。KANO分析模型是一个典型的定性分析模型,难以被量化判断,所以在满意度调研领域经常被提及但很少被应用。

二、 满意度测度方法的改进

上述方法解决的对一个企业的总体服务水平的衡量,而对于服务比重较大的企业而言,用这些方法去衡量单个客户的满意度显得无能为力。事实上,有不少企业在服务管理中运用了这些方法,但所得出的结论往往并不能有效解决一些具体的服务问题。因此,我们在研究中尝试着引入了质量管控和过程改进的思想,针对在一些周期比较长服务活动中的单个客户的满意度问题,去探索适用的监测与控制方法。

1. 质量管理理论带来的借鉴意义。质量管理理论经历了传统质量管理、统计过程控制、全面质量管理、经营质量管理和卓越绩效管理等几个阶段的发展,诞生了PDCA循环(戴明环)、六西格玛、能力成熟度模型、目标管理等理论和方法,以及ISO9000等质量管理标准。在满意度理论中,质量概念被分为感知质量和客观质量两种,满意度调查中更多的是关注客户的感知质量。客观质量与客户满意是高度相关的,感知质量可以作为两者直接的一个“桥梁”,但它并不能完全等效的反映客观质量。因此,在满意度测度中,应该加入对客观质量的考察,以完善满意度理论,丰富满意度的测度方法。

2. 满意度的保持可以引入过程改进思想。过程改进思想源于软件行业,由于传统IT企业过分重视技术,盲目扩大开发队伍,不断压缩管理成本,导致项目的开发处于无序状态。而过程改进使得人员、技术和工具在企业内部得到合理的分配和利用,充分发挥它们的整体优势,使整个开发过程中处于监控状态下,不断调整不合理的部分。过程改进应基于很多小的、不断进化的步骤,而不是革命性的创新。而客户的满意态度正是一种随着服务进程而逐渐变化的,如果在服务过程中不加以控制,那么到服务结束时,客户的满意度可能会发生实质性的改变。因此,服务满意度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可以引入过程改进的思想。

3. 理论的融合与方法的创新。

(1)从过程改进和质量管理理论来说,两者之间具有着必然的联系。质量的不断提升,需要在实践中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在实施后检查效果,进而制定下一个等级的目标,这与过程改进的思想是比较吻合的。

(2)过程改进与服务满意度理论的结合点在于,对于客户需求的个性化把握,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加深的过程,因此需要运用过程改进的思想和方法,来不断加深对客户个性化需求的掌握程度,从而不断提升客户服务满意度。

(3)客户的服务满意度与服务质量之间存在着必然的联系。客户对于公司服务的任何不满意,都可以归结到某个具体的服务质量问题;反之,只有服务质量的不断提升,才能够从根本上真正提高客户服务满意度,从而树立公司的服务品牌和口碑。因此,两者之间的结合是采用服务满意度测度方法的初衷和根本目的。

三、 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

在上述改进思想指导下,我们做了一定的实际调研和理论研究,创新性地构建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以建立主观化、个性化、动态化测量客户服务满意度水平的调查方法,形成持续改进的服务满意度测评体系。

1. 特点与创新。构建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其满意度调查应该能准确、客观的反映出客户的真实感受;能够通过满意度调查及时发现服务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及时掌握客户的服务需求和期望值;满意度调查结果可以为员工绩效考核提供有力的参考;激励员工的服务进取心,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基于过程改进的服务满意度监控体系不同于传统的满意度测评体系,它包含了以下一些特点、理论突破和创新性思想:由单纯的测度体系,变成了监控体系;由强调调研结果的客户满意与否,变成了强调服务过程的满意与否;由注重客户的总体满意水平,变成了注重单个客户的具体满意态度;由统一的满意度测量指标,变成了个性化的满意度测量指标;由注重感知服务质量,变成了同时注重客观服务质量;由服务管理的辅措施,变成了服务管理的基础性设施;满意度调查由原先的以问卷为核心,变成了以服务数据模型为核心。

2. 体系架构描述。基于过程改进的满意度监控体系架构如图1所示。

从功能上讲,监控体系中包含了两个部分,一个是企业本身的业务活动,一个是满意度监控活动。业务活动中,我们以“客户服务过程”为业务核心,其他相关部门的活动(如研发、设计、生产、经营等)视为客户服务的支撑性活动。满意度监控活动中,设计“服务信息模型”、“分析与控制模型”、“管理分析报告”等几个模块。

在此架构当中,服务业务流程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服务信息模型是整个监控系统的核心,而满意度分析与监控系统是功能实现的主体。服务业务流程与各个业务部门衔接,为服务信息模型获取数据提供基础支持,而服务信息模型通过业务流程获得各项所需数据,进而生成描述不断变化的客户满意度状态的数据结构,满意度分析与监控系统根据服务信息模型提供的结果来对客户服务满意度进行实时监控,并且在必要的时候,通过服务业务流程对各部门的相关业务进行调整。这样,整个系统就形成了一个基于整个服务过程的、持续改进的满意度监控系统。

3. 两个关键模型。

(1)服务信息模型。服务信息模型(Service Information Model,SIM)不仅仅是一个服务数据存储器,更是一个面向功能的数据结构集(可根据功能要求,设计相应的数据结构)。它以各项相关数据作为模型的基础,进行服务模型的建立。

①该模型能够实时从业务流程中获取数据,然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必要的处理。及时获取到可能会影响到客户满意度的相关因素,及时发现问题,并且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②该模型中对针对服务满意问题的数据结构设定是动态的,对整个服务周期进行更加细致的划分。服务信息模型随着服务阶段的不断变化,相应调整内部所包含的各项影响因素,从而能够更加科学、准确地描述不同阶段客户满意度的不同状态。

③模型中既包括主观因素,也包括客观因素。从实际操作以及企业成本控制等方面考虑,需要包括与服务质量相关的各项客观因素,同时,为了能够让企业持续提升服务口碑,也要同时兼顾客户的主观感受等非客观因素,便于我们更加科学、准确地来判断客户的服务满意度状态。

④这个模型能够进行不断地自我调节和持续改进。模型需要与分析与监控模型相互配合,根据实际监控过程中反馈的误差信息,对模型内部各项因素的构成以及彼此之间的数学关系进行不断地调整和修正。这样,模型就能够在不断应用的过程中持续改进,从而不断提升对满意度判断的准确性。

(2)分析与监控模型。分析与监控模型(Analysis and Control Modeling,A&CM),是通过对服务信息模型提供的数据进行分析,判断客户服务满意度的变化情况和趋势,及时进行预警,指出影响客户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并且通过业务流程层向相关业务部门下达指令,进而修正客户服务满意度,实现满意度的监控与过程改进,使其保持在一个稳定的水平上。

在一个新项目开始时,A&CM会根据相关调查结果,为客户设定一个初始的满意度水平。在项目不断推进的过程中,A&CM会根据服务信息模型提供的数据,分析影响客户满意度的因素以及客户满意度的变化趋势。当客户的满意度下降至某一特定水平时,A&CM会提出预警,同时根据模型提供的数据来分析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并且将这些问题以及解决措施反馈给相关部门和人员。通过这种方式,系统可以将客户满意度重新调整到接近于初始状态的水平。

其次,由于服务信息模型在不同阶段的数据结构会发生变化,因此在每一个阶段结束的时候,A&CM会根据这一阶段的整体情况生成一份阶段质量诊断报告,在报告中会指出这一阶段总体的服务水平,还包括其中曾经出现过的一些主要问题及解决情况等。

在服务过程结束时,系统会根据服务全过程的情况出具两份报告:一份报告是针对企业内部管理用的服务质量诊断报告;另一份报告是对外进行服务口碑传播使用的服务满意度报告。第二份报告主要从客户主观感受的角度去评价企业提供的服务在多大程度上让客户感到满意,这既是服务口碑的一种传播方式,同时也是对提升客户满意度的能力进行持续改进的一项工具。

4. 过程改进的机理。现有很多公司采用的客户满意度调查方法,是在几个固定的时间点上对客户进行回访,并以此来检验服务人员的服务质量。但由于是固定的时间点,所以一旦出现问题并不能马上发现,等发现时,客户的满意度已经实质性下降。因此,引入实时监控、过程改进的思想将较好地解决此类问题。

如图2所示,基于过程改进的满意度监控体系中满意度变动与过程改进的机理如下:

(1)初始值设定。在项目开始时,监控系统会根据客户的具体情况为其设定一个满意度基准值,这个基准值就作为以后分析与监控模型的监控标准。同时,(下转第61页)也会设定满意度下降的预警值。

(2)监控与改进。在服务过程中,分析与监控模型会根据服务信息模型采集的数据对客户满意度进行实时监控,并且监控系统会实时反映出客户的满意度变动情况。当出现问题时,系统会自动显示满意度值在下降,当下降到预警值时,系统会自动预警,并分析原因。然后,服务管理部门根据系统预警情况,安排有关项目管家或有关责任人进行服务补救,改进服务措施,以及时挽回满意度水平,让其重新回到正常的区域中。这是一个不断持续和循环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发现问题和改进问题,将客户满意度始终保持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

(3)自我修正。为了保证该监控系统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我们设定了阶段性的“自我总结”,即在每一阶段服务过程结束时,系统会对客户的满意度标准进行一次修正。这样,在实时监控和分阶段调整的共同作用下,监控系统不仅可以保持客户满意度的稳定,提升服务质量,还能够不断对自身进行改进和调整,以便更加精确地度量客户服务满意度水平。

(4)产生报告。在服务完成之后,系统会生成相应的报告,以全面反映该服务过程的实际情况,服务管理部门也可以根据这些报告来综合改进服务流程,提升服务水平。

四、 结束语

上述对“基于过程改进的满意度监控”方法的研究,属于理论或原理层面的阐述。该方法需要借助计算机软件系统来实现,靠手工完成的可能性不大。如转化为实用系统,还需要针对企业的具体业务情况,结合ERP系统的改造、客户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综合考虑满意度监控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参考文献:

1. 克里斯廷·格朗鲁斯.服务管理与营销——基于顾客关系的管理策略(第2版).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

2. 韦福祥.服务质量评价与管理.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3. 丁宁.服务管理.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07.

4. 狩野纪昭.在全球化中创造魅力质量.中国质量,2002,(9).

5. 徐哲,赵懿清,吴海琼.服务质量管理差距测评模型研究.中国质量,2007,(4).

6. 杨广锋,张为杰.用户满意度的测评方法分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11,(8).

7. 李林,顾宝炎.服务质量开发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商业研究,2006,(14).

8. 严浩仁,贾生华.试论顾客满意的形成机理模型及其发展.经济经纬,2004,(1).

9. 刘新燕,刘雁妮,杨智,万后芬.构建新型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南开管理评论,2003,(6).

10. 董大海,汪克艳.西方的顾客满意测量模式研究述评.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4,(1).

篇(2)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企业 客户 服务质量

基于物流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基础上,为了稳固自身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基于拓展自身发展规模的基础上应着重强调将客户满意度纳入到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继而在此基础上营造一个良好的服务环境,并由此带动企业业绩的提升,同时为企业发展赢得更大的经济效益。以下就是对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质量提升方法的详细阐述,望其能为当代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健康稳定发展提供有利的文字参考。

一、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现状分析

基于物流产业不断发展的基础上为了扩大其发展规模对其客户服务现状展开了深入的调查行为,从调查结果中得知,到2014年为止,各企业销售物流费用平均支出为987.01亿元,即以24.2%的速度持续增长中。同时运输费用占据了总费用的56%。此外,由于外界因素的影响,各领域物流费用增长速度呈现出相应的差异性,即工业领域、批发贸易领域、钢铁领域增长速率分别为24%、23%、44%,为此,为达到良好的服务状态,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着重提高对此问题的重视程度。另外,就市场对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满意度的调查中得知,不满意的群体占据了58%,为此,当代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将服务质量的提升视为自身发展重点。

二、提升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质量的方法――以凯瑞通物流公司为例

(一)树立服务品牌

凯瑞物流公司坐落于北京,其在实践经营活动开展过程中将自身发展领域逐步拓展到物流配送、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城际配送等层面,且在发展过程中始终秉承着接单登记调用安排车辆安排取件流程在途追踪达到签收的服务流程,并基于“以客为本”的理念下实现了高效率物品配送状态。但基于物流市场竞争日益剧烈的背景下,凯瑞通物流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自身市场地位,增强自身竞争实力,将客户挖掘作为自身基础发展条件,同时在客户关系构建过程中以月度统计分析表的设置形式来满足客户需求,即将派车、发货量等内容纳入到分析范围内,继而由此带动企业员工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规范自身操作行为,且基于为客户争取个人利益的基础上提升整体服务质量。

(二)建构关键绩效指标

为了提升整体客户服务质量,凯瑞通物流公司以分层次的绩效指标构建形式实现了客户满意度的综合分析,且将指标评价分数设定为100分,继而在一级指标:客户满意度,二级指标:客户感知,三级指标,操作现场的评估形式掌控到企业客户服务现状,并及时发现客户服务提供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对其展开行之有效的处理,达到最佳的服务状态。此外,在关键绩效指标评价过程中为了确保评价结果的精准性,将满意、一般、不满意分别设置为3分、2分、1分,继而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评估结果的准确计算,最终为客户提供优质的服务项目。

(三)提高客户满意度

客户满意度间接的决定着第三方物流企业整体业绩,因而在此基础上,当代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参照凯瑞通物流公司成功经验不断优化自身客户流失防止手段。即坚守“零缺陷服务”意识,在物品配送过程中依据自身配送能力提供优质的服务项目,且以调研的形式对客户需求展开深入的分析,同时对分析数据进行整合,最终完善增值服务方案,满足不同层次客户需求。此外,基于物流领域竞争日益剧烈的背景下,要求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通过文化活动、例会、讲座、培训等形式对客户满意度分析的重要性展开宣传行为,继而引导快递配送人员等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明晰自身工作职责,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氛围中,服务于客户主体,达到优质的服务状态。

(四)拓展服务空间

在凯瑞通物流公司发展过程中为了稳固其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落实服务空间拓展策略亦是至关重要的,对于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随着现代化社会的不断发展,货物包装、寄存等常规服务已经无法满足客户需求,为此,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应开通一站式服务项目,例如,DHL、FedEx、UPS等的服务形式,将仓储入库、外包装、物流、保险等融于一体,从而在此基础上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并引导客户产生消费行为,带动企业经济效益的逐步提升;第二,由于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窗口的开展逐渐凸显出效率低的问题,因而在服务创新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价值,增设物流信息服务项目,并配置供应链管理系统,从而便于客户透过网络平台随时掌控到物品物流信息。从以上的分析中即可看出,拓展服务空间措施的落实有助于提升整体客户服务质量,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综上可知,传统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客户服务提供过程中逐渐凸显出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影响到了自身经济效益,因而在此基础上,为了提升我国物流产业发展水平,要求当代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应逐步提高自身“以客为本”的服务意识,且从拓展服务空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建构关键绩效指标、树立服务品牌等途径入手改善传统物流服务模式下凸显出的相应问题,并结合客户需求,为其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晶Z.客户导向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客户服务质量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4,21(10):33-35+162.

篇(3)

近年来,我国的证券行业竞争日益加剧,主要业务由证券经纪业务向资产管理业务转变。伴随转型,证券公司的业务种类逐渐增加,投资品种不断创新,但是产品同质化比较严重,使得证券公司的客户服务也成为了行业竞争的重点。目前,证券公司推出的投资产品及相关服务不能满足投资者的需求,证券行业需思考的是如何准确高效地进行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证券公司只有准确捕捉投资者的投资行为和习惯,以此为导向进行产品和服务创新,才能吸引和留住客户,增加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最终实现证券公司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定发展。

二、产品和服务创新的理论依据

顾客导向是企业进行新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的首要影响因素。顾客导向是企业的价值观,坚持顾客导向的企业能够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使企业能够始终关注顾客的需要。为了能够提供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顾客导向企业会主动收集有关顾客需求的信息进行分析,并以恰当的方式对这些信息进行反映。对于有形产品的生产企业来说,他们会特别注意顾客的消费能力、消费偏好以及消费行为,以此作为新产品开发和营销手段创新的依据,任何脱离顾客实际需求的产品生产或对市场的主观臆断都将导致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的失败。而对于证券公司来说,经纪业务和理财业务都属于是无形的投资服务,那么投资者的投资行为、投资偏好等特征就应该成为其“顾客导向”中重点关注的内容。

三、调研数据分析

为了了解证券公司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满意度以及投资行为特征,在借鉴现有成熟问卷以及对有丰富经验的证券投资者咨询的基础上设计了初步的调研问卷,并通过预调研的结果,对调研问卷的相关问项进行修改,最终形成正式问卷。调研问卷主要由四部分构成,分别是:投资者的基本信息;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投资产品的满意程度;投资者对证券公司相关服务的满意程度;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点。

(一)调研对象基本情况。利用社会实践和实习的机会,2015年7月10日~8月5日对保定的部分投资者进行了调研,主要采取随机发放和重点访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9份,有效问卷比例为93%;重点访谈投资者25人,累计18个小时。

(二)投资者对证券公司产品的满意度。在调查的证券投资者中,22%的投资者购买了基金;65%的投资者购买了股票;18%的投资者购买过债券;32%的投资者购买过理财产品。48%的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提供的投资产品不满意,不满意的投资者中55%的投资者认为证券公司的相关投资产品不符合自己的投资偏好,28%的投资者认为证券公司推出的投资产品种类较少,可选择性不强。通过交叉联立分析,仅有19%的较低收入、较低投资比例的投资者对证券公司的产品丰富程度表示不满意,这部分投资者以购买股票和基金为主;但是33%的较高收入、较高投资比例的投资者对证券公司的现有产品不满意。

(三)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服务的满意度。关于投资者选择证券公司的理由,60%的投资者是由于低佣金,55%的投资者由于服务好,20%的投资者由于种类多样的投资产品,11%的投资者认为证券公司离家较近,咨询较为方便。在所有被访者中60%的投资者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证券投资相关知识,其他投资者的学习途径各不相同,22%的投资者通过相关书籍学习;29%的投资者通过杂志学习;41%的投资者通过网络获取;仅有8%的投资者通过证券公司了解学习相关知识。在较高收入、较高投资比例的投资者中,41%的投资者系统地学习过证券投资相关知识;而对于较低收入、较低投资比例的投资者,仅有26%的投资者系统地学习过。在调查的证券投资者中,55%的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服务不满意,通过交叉联立分析,42%较高收入、较高投资比例的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对于不满意的原因,60%的投资者认为证券公司没有主动服务意识,使想要投资的投资者没有投资方向;30%的投资者认为证券公司的服务方式有待改进,传统的业务推介方式亟待转型。

(四)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对于风险偏好,38%的投资者能接受10%以内的损失;38%的投资者能接受10%~25%的损失;17%的投资者能接受25%~40%的损失;6%的投资者能接受40%~50%的损失;1%的投资者能接受50%以上的损失。而在个股走势的判断和交易上,5%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的判断能获得较高收益;85%的投资者认为自己的判断虽然正确,但往往操作失利;8%的投资者对自己的判断没有把握。对于模糊厌恶,94%的投资者偏向于投资已知的不确定类型;对于后悔厌恶,97%的投资者趋向等待一定的信息到来后才做出决策,即便获取的信息对决策并不重要;符合后悔厌恶的投资者有具有强烈的从众心理,倾向于购买大家追涨的股票。进一步通过交叉联立分析发现:60%的投资者更愿意承担相对更高的风险以获取更高收益;78%的投资者相信自己的判断,但判断往往是错误的;92%的投资者偏向于投资已知风险的投资产品。84%的投资者更愿意承担相对更低的风险以获取稳定收益;64%的投资者认为自己对于投资并不能做出合理的判断;85%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从众性。

四、调研数据反映的问题

(一)客户对证券公司提供的投资产品不了解,满意度不高。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股票仍然是大多数投资者投资的对象,一方面说明这种传统的投资品种被大家所熟悉和接受;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证券公司的其他投资品种还不为投资者所了解,未能成为投资的首要选择。以至于造成接近半数的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推出的投资产品不满意,认为证券公司推出的投资产品不能满足投资者多元化的投资需求,而这显然与证券经纪业务向综合理财服务的转型不符。

(二)客户对证券公司提供的相关服务满意度不高。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投资者对证券公司提供的服务不满意,不满意的原因集中体现在证券公司未能提供主动的客户服务。开户证券公司吸引客户的问项中,优质的投资产品和相关服务占到吸引客户原因总比的51%,可见优质的产品及相关服务对于证券公司发展的重要性。

(三)证券公司的投资产品及服务与投资者投资行为特点不符。根据调研结果可以发现:收入较高,投资比例较高的投资者对投资有着自己的思路,喜好在投资前明确投资风险,并希望受到专业机构的指导,渴望获取更多与投资相关的讯息。收入较低,投资比例较低的投资者属于风险厌恶型,掌握相关专业知识较少,从众心理较强,不能独立做出投资决策,希望借助专业机构的帮助。面对两个需求完全不同的阶层,证券公司未做区分,使产品和服务的推广没有针对性,不符合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点。

五、证券公司投资产品和服务问题原因分析

(一)证券公司对客户分析不到位。在客户开户、交易、投资的过程中,形成了大量的客户信息和数据,而证券公司是完全可以获取这些关键信息和数据的,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证券公司仅仅利用这些数据作为业务收入计算的依据,而并没有深入分析,因此对投资者的风险偏好、投资习惯、决策方式等投资行为特征并不了解。由于投资者在投资行为特点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投资产品和服务也有各自的需求,当前证券公司并未做到市场细分,因而推出的投资产品以及提供的服务难以满足不同的市场需求。

(二)证券公司的顾客导向不具体。顾客导向是企业的价值观,应该渗透到企业战略、企业运营、员工行为等方方面面。各家证券公司都在企业核心理念、企业文化中标榜与顾客共创价值,但是却在产品开发和服务创新等关键环节中忽视了顾客导向的作用和具体的贯彻执行。客户的投资需求是证券公司产品的研发方向和服务的创新方向,在推出新产品和服务时,证券公司未对客户的投资行为进行认真细致的调研,使推出的相关产品和服务没有针对性,不能准确地适应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三)证券公司的创新体制不完善。目前,证券公司的产品创新主要在总部层级完成和实现,前期的顾客调研基本没有,而作为最了解顾客、最了解市场的营业部没有任何产品创新的权利,造成了新产品不适应市场的情况。而且由于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因素,各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特征多有不同,也造成了一种产品难以适应全国各地的投资者,加上证券公司对当地目标市场的挖掘具有一定难度,使得新产品不一定适应新市场。

六、证券公司加强产品和服务创新对策建议

(一)分析投资行为,明确市场需求。证券公司在开发新的投资产品前,应充分了解投资者的需求,对于现有客户可以利用数据挖掘和数据分析技术,根据客户投资信息分析其风险偏好、投资习惯等行为特点;对于潜在顾客,则可以通过其他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或者通过市场调研,掌握顾客投资意愿的第一手资料,以作为产品开发的依据。另外,证券公司也可以针对当地投资者的投资行为进行调研,掌握其投资特点,有针对性地推介投资产品,并不断跟踪客户投资记录,把握客户投资动向。

(二)加强服务理念,深化服务创新。在证券市场竞争中,投资者需求不断更新,经验越来越丰富,需求越来越高。证券市场产品日益丰富,顾客有了更多的选择,服务成为了争夺客户的重要手段。服务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满足顾客需求,证券公司还应明确服务创新的方向,任何能够更好地满足顾客投资需求,能够为顾客创造投资价值的服务都是有效的。证券公司在客户服务方面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在客户接触投资产品前,针对客户的投资行为特点,以顾客导向为依据,为客户提供合理、周到的产品推介,力求推介最适合客户的产品;二是在与客户达成交易后,要实时跟踪客户投资动态,为客户提供与产品相关的研报及资讯,主动地与客户定期沟通,把握客户投资心理,并将相关数据整理记录,为以后阶段的客户服务提供数据支持。

篇(4)

关键词:服务需求;服务管理;金融服务

中图分类号:F830.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2-0080-03

一、服务需求管理的定义与特点

1.服务需求的定义。服务需求是指银行客户对银行所提供的服务不满意或者没有满足的需要。

银行服务需求主要有如下的特点:(1)功能性。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能满足客户的基本需要。(2)经济性。客户希望银行所提供的服务能物有所值。(3)安全性。客户希望银行能保障他们的人身和财物安全,并有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4)时间性。客户希望银行提供的服务能及时、准时、省时。(5)舒适性。客户希望银行的设施齐全,功能完善,设备完好,服务周到,环境优美,令他们有一种美的享受。(6)文明性。客户希望银行能提供热情诚恳、亲切友好的服务,使他们得到精神上的满足。

2.金融服务需求管理的现实背景。首先,客户服务满意度=客户服务感知-客户服务需求。只追求客户服务感知提升,客户服务需求研究与管理被忽略,服务成本和客户需求双拔高。客户服务需求是针对整个金融行业的服务来提出的。因此,在此前提下,我们必须去充分了解客户服务需求,尽量满足那些我们能满足的客户服务需求,以达到客户满意度最大化。

客户需求在未来的信息社会将进一步由大众化需求向小众化发展,差异化服务需求呈现长尾现象。中国金融业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年,已取得长足发展,中国经济目前也是进入了走向小康型社会的发展轨道,在此前提下,客户的服务需求越来越个性化,需要我们对客户的服务需求进行更详细的分析,满足这种小众化的客户需求是大势所趋的。

服务标准化,标准人性化,服务价值化,价值显性化的服务深度运营要求更为准确的把握客户的服务需求。无论是网点的服务规范,服务价值的体现,都是通过实现客户的服务需求来体现的。因此,只有更充分地了解用户的服务需求,金融行业才能制定出更有针对性的服务标准和服务规范,才能实现真正的标准人性化服务,体现金融企业的服务价值。

二、客户服务需求研究与管理的意义

第一,把握客户服务需求,将客户服务需求维持在合理水平,是金融行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需要,亦有利于建立持久的竞争优势。第二,研究客户服务需求,有利为客户提供差异化的精准服务,使服务更具理性,更具价值,实现客户的满意和忠诚。第三,以客户服务需求值研究为起点,有利于树立大服务理念,实现服务工作的精细化管理,降低服务成本,提高服务效率。

三、金融服务需求研究与管理

(一)客户需求研究的基本思路

客户服务需求管理的第一步是客户服务需求的研究。在研究客户服务需求时,首先要先识别或者发现客户需求,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来发现客户的具体服务需求,将数据收集上来后进行分析与归纳,然后进行主题挖掘,找到对金融行业最为重要的核心服务需求,再进一步整理分析,形成可资利用的客户需求信息表或者叫数据库。据此,提出金融行业客户服务需求研究的基本思路(如下页图1所示)。

(二)客户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

客户服务需求主要受到相关因素影响,这些因素会影响客户的实际服务需求,并通过行为和语言等方面体现出来,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行为和语言等来测量客户的实际服务需求。具体来说,客户服务需求主要影响因素(如下页图2所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参考上述因素,采取适当的调研方式来获取客户真实的服务需求,将客户的服务需求给测量出来。

(三)客户服务需求采集与分析

1.服务需求采集。服务需求获取可以分为内部采集和外部采集。

内部采集需求信息。这些渠道包括:(1)服务台、服务人员。这里是顾客反映问题或表示感谢的直接部门。这些部门会在产品销售或服务提供过程中直接得到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态度、意见等;(2)银行的信箱、电子邮箱、网站。这些通信方式使公司经常收到和积累每天来自顾客的多种反馈信息;(3)银行的意见箱、顾客意见簿。在这里经常会搜集到关于顾客抱怨和不满的信息;(4)其他。公司其他可以获得顾客反馈信息的途径。

服务需求外部采集是获得顾客要求的有效方式。方法也较多,这里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供实践中参考。如图3所示:(1)随机/抽样调查。是通过问卷的方式让客户填写问卷,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2)小组座谈。邀请一组顾客到一个中心位置聚会讨论他们对产品或服务等的意见、态度等。该中心位置一般设在相对于顾客住所和银行所在地较为中心的地方。会议主持人一般经过培训,具有较强的现场掌控能力和丰富的专业知识。(3)深度访问。一次访问一位顾客,可以通过直接接触、电话采访甚至是网络聊天等方式进行,直接接触的面谈一般是在顾客家庭所在地或顾客工作地。(4)市场观察。通过市场专家或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对市场进行的观察、分析和判断,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5)网上调查。通过在银行网站上发放调查问卷,让客户在网上填写问卷的方式,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6)邮寄访问。通过邮寄调查问卷的方式,对客户进行调查,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7)邮寄访问、拦问。就是在现场通过拦截客户进行面对面的提问或是问卷填写方式进行,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8)电话访问。就是以电话的方式,对客户进行调查,从而获取客户的需求信息。

图3客户服务需求外部采集方式

2.服务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包括四个环节:分析新需求、判断是否大众需求、增加大众需求和分类归并。

分析新需求,对新需求进行分类,看是否是大众需求和核心需求,并填写需求评定单。大众需求是指涉及到大部分人的需求,此需求代表了大部分人的利益和需要。判断是否是大众需求,要看提出此需求的人数以及拥有此需求的客户特征。核心需求是指客户需求中最重要的需求,必须满足的需求。如果评定是大众需求,就增加记录大众需求或核心需求,填写相应的大众需求表或核心需求表,并进入下一步的处理环节,如果不是大众需求或核心需求,只是小部分人的需求或不重要的需求,就对此需求进行重新分类和归并到其他需求,以合并处理,不做单独改进处理。

四、客户服务需求的应用

客户服务需求通过采集与分析之后,可以为金融行业服务管理部门所运用,从整体来看,一般会根据用户的服务需求,结合金融行业自身的情况来确定服务的目标、战略计划等。具体来说,客户服务需求在服务管理方面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

图4客户服务需求在服务管理方面的运用

服务诊断。利用客户服务需求分析的成果,分析现阶段在服务方面存在哪些差异,为决策层提供改进思路。

服务预警。利用客户服务需求的分析成果可以进行服务预警,掌握客户以及竞争对手的变化,及时调整服务策略和措施。

服务传播。通过服务需求的分析,综合分析找到自身的服务优势和不足,针对优势部分,可以进行大力宣传,将服务优势尽可能让更多的客户知道,吸引用户关注服务优势部分,从而淡化对服务不足部分的关注,以打造和提升服务竞争力,提高品牌美誉度。

参考文献:

[1]张惠如.影响农村金融服务需求的因素分析[J].西安财经学院学报,2008,(2).

篇(5)

关键词:电子银行业务 作用

电子银行业务是指商业银行等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用面向社会公众开放的通讯通道或开放型公众网络,以及银行为特定自助服务设施或客户建立的专用网络,向客户提供的银行服务。包括网上银行、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短信金融服务、重要客户服务系统等内容。

  一、电子银行业务的特点和优势

1、服务方便快捷

电子银行具有3A式的特点,即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方式都可使用,非常方便。客户不受时间和场地的限制,可以 7 × 24 小时随时随地获得服务。电子银行可以针对客户的具体需要制定个性化服务,有利于企业和个人进行理财,降低经营成本,提高资金的周转时间。电子银行还能够提供许多传统网点无法提供的服务如网上购物、自动转账、家庭理财等等。

2、服务标准化

电子银行采用标准化服务流程,提供的服务比营业网点更标准、更规范,可以避免了因银行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高低及情绪好坏所带来的服务满意度的差异,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3、客户自助操作

电子银行业务不需要银行人员参与,所有操作完全由客户通过电子银行渠道自助完成,因此,电子银行可以极大的解放银行柜台人员的工作。同时,为方便客户操作,电子银行还具有智能化的特点,会通过记录客户的使用习惯,定制出客户满意的服务菜单,让客户使用更舒心、操作更流畅。

4、交易成本低廉

电子银行业务交易成本低廉,可以实现银行、客户成本的双降,根据美国著名的咨询公司IRESEARCH公司调查结果,就银行一笔业务的成本来看,手工交易约为1 美元,ATM和电话交易约为25 美分,而互联网交易仅需1 美分,只有手工交易单位成本的1%,可见电子银行业务可以大幅节减银行经营成本。对客户而言,由于电子银行运营成本比较低,银行可将节省的成本与客户共享,通过提供结算费折扣、部分服务免费等方法争夺客户和业务市场;而且客户不必到银行办理业务,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交通等费用。

二、电子银行业务在商业银行经营中的作用

    1、有利于促进银行业务结构调整,助推银行经营战略转型

零售网点转型是银行转变业务发展方式的一项重要内容。传统物理网点在由操作型、核算型为主向综合化、营销服务型为主转变的过程中,电子银行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电子银行整合业务流程、创新产品设计,把网点大量的标准化、操作型、核算类的除现金和单证业务逐渐迁移过来,分流网点业务,减轻柜员工作负荷,缓解网点排队压力,让网点节省出人员营销客户,推介产品,增强了网点的营销能力。

    2、有利于降低银行经营管理成本,提升银行经营效益

在成本节约方面,电子银行能够有效分流柜台压力,节省人力、物力,大大降低经营管理成本,从而达到增收节支的作用。据测算,国内商业银行网点单笔业务的平均成本约为3.06元人民币,而网上银行的单笔业务成本仅为0.49元。传统银行的经营成本占经营收入的60%,而电子银行的经营成本仅相当于经营收入的15%~20%,成本的降低明显。电子渠道的大力发展,可将大部分的客户交易业务转移到电子渠道,而且电子渠道投入一定成本的情况下,处理的业务量越大,单笔业务的处理成本就更低。

3、有利于促进提高银行服务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1)电子银行服务的实时性提高客户对银行的满意度

客户评价的银行服务质量,其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是服务是否及时。客户的需求是不受物理空间和营业时间限制的实时服务,电子银行便在这一领域彻底打破了传统服务模式的禁锢,让客户在日常生活的任意时段,任意地点享受所需的金融服务。投资理财在现代生活中已经日趋重要,电子银行强大的实时理财功能是影响客户满意度的重要组成要素。

  (2)电子银行服务水平影响客户对银行的认同度

由于电子银行综合了银行各种金融产品,其服务流程也是在银行原有规则基础上设计,客户对电子银行流程和服务的评价,影响着客户对银行整体形象的评价。电子银行产品服务同时具备透明和标准性质,自助流程和产品创新决定了电子银行的服务水平。基于良好的网络舆情,银行能够赢取产品的好口碑和银行的整体正面形象,进一步赢取客户的认同。

  (3)电子银行的个性化、专业化服务提高客户对银行的信任感

电子银行将人工服务与自助服务创造性的结合,往往能增强银行服务的亲和力,拉近银行与客户之间的距离。例如客户在致电服务热线时,仅输入卡号或密码,对方会称呼客户的名字,容易取得客户的信任。客户在某一具体业务上遇到疑难时,通过电话客服热线、网银在线客服或站内邮件能方便银行从知识库中迅速搜索到答案,或者迅速提交相关领域的业务专家,在更短时间内给予客户满意的答复,证明银行服务的专业化值得信任。

4、有利于增加银行中间业务收入

电子银行业务是银行中间业务收入中的“木本 ”产品,属于一次营销,长期受益的产品,能够带动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增长。首先,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经济规模的扩大,网络交易规模也随之变得越来越大,相应会导致电子银行的规模迅速的发展。其次电子银行是培养客户忠诚度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根据美国银行的一份调研报告:对于一家商业银行而言,只拥有活期存款账户的客户,50%会在1~2年内离开;只拥有定期存款账户的企业,30%会离开;而同时拥有定期、活期、网上银行账户的客户,最终选择离开的比率只有1%~2%。这项数据显示出电子银行业务在现代商业银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其三,随着网络经济发展,电子银行业务的兴起,传统的客户群体在向使用电子银行的客户群体转型的过程中,会造成银行间客户群体范围的重新划分,不同银行电子银行的发展水平会成为吸引新客户的重要因素。正是缘于这三个因素,电子银行业务随着客户规模的逐步扩大,规模效益也会逐步显现,有效带动商业银行中间业务收入的快速增长。

篇(6)

[关键词] 业扩;管理;增供扩销

[作者简介] 尤中璞,象山县供电局客户服务中心主任,电力工程师,研究方向:营销管理、电力计量技术及需求侧分析,浙江 象山,315700

[中图分类号] F2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23(2012)09-0042-0005

业扩报装工作,既是电力营销的源头,又是供电优质服务工作的重点和难点。为有效应对错综复杂的售电市场环境,促进公司售电量持续增长,努力完成公司售电量增长目标,2012年象山局以深入开展以“增供扩销活动”为契机,从“外树形象,内强素质”出发,针对业扩报装各环节工作时限,实施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积极推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精细化服务,优化业扩报装流程,有效缩短业扩报装接电时间;强化在途业扩流程时限预警监控,加大考核力度,有效缩短业扩流程时限;实施“业扩流程压缩计划”,健全营销“一口对外”协同服务机制,推行业扩项目客户经理负责制,实现营销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高效配合,努力提高业扩报装完成率,确保新增业扩项目尽快转化为电量增量。做到“早送一分钟、多供一度电”,最终实现供用电双方双赢。

一、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的目标描述

(一)实施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性

《国家电网公司业扩报装工作管理规定》第三条明确:业扩报装工作坚持“一口对外、便捷高效、三不指定、办事公开”的原则。实际工作中,业扩报装工作环节多,涉及面广,社会关注度高,是供电企业内强管理、外树形象的关键所在。因此,必须加强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通过集约化、精细化管理和技术进步,以营销技术支持系统对业扩报装实行全过程闭环管理,实现业扩报装工作程序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简化用电手续,努力缩短业扩报装周期,真正提高供电优质服务水平。

(二)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目标

加强业扩报装工作程序标准化、业务流程规范化执行,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减少客户上门次数,着力缩短业扩报装通电时间,“早送一分钟、多供一度电”,在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同时努力多供电量,最终实现供用电双方双赢的管理目标。

(三)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的指标体系及目标值

为确保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实施到位,2012年象山供电局结合工作实际,在梳理业扩工作流程、调研业扩报装各环节时限、分析业扩报装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解决业扩工作中面临的困难,在此基础上,因地制宜制定了《业扩时限考核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突出了对时限的要求和对全过程各环节时限的考核。全过程各环节时限要求:高压客户申请日到供电方案答复时限7个工作日,其中业务受理1个工作日、现场查勘3个工作日、供电方案确定及答复2个工作日、业务收费1个工作日;对于1000kVA及以上的客户可延期3个工作日,最长时限不超过10个工作日;设计图纸审查2个工作日;中间检查2个工作日;竣工检验2工个作日;竣工验收合格日到送电3个工作日。按照《办法》操作,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的目标值将实现高压业扩流转于供电部门的接电时间由国家电网公司对外承诺的52天缩短为16天。

二、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做法

(一)业扩报装工作流程图

业扩报装工作流程见下图:

(二)主要流程说明

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工作流程,突出业扩过程中事前、事中和事后三个阶段的管理,对业扩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管控,分析存在的问题,挖掘潜力,优化流程,提升服务。

1. 业扩报装事前管理

电力是地方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尤其是对三面环海的典型半岛城市的发展尤为重要。为此,象山局每年开展业扩服务调研工作,走访用户,听取意见,提前谋划电网建设。

(1)积极开展业扩走访活动,捕捉市场信息,提升业扩服务

一是走访政府经济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和掌握地方经济发展动态和电力需求。象山局建立重点项目联系制度,着力推动项目早日送电。客户服务中心坚持定期走访县发改局,及时获取当年、次年或未来一段时间当地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对项目所在地电力需求满足情况进行研究。象山局还经常走访县招商局,了解全县招商引资信息,对有明确落户意向企业的电力需求满足情况进行研究;象山局还加强与18个乡镇(街道)的联系沟通,不定期走访工业集中的乡镇和偏远的海岛乡镇,获取当地针织加工、水产冷冻等传统经济发展动态和水泥制造、造船修船等新型的临港经济潜力,为电网规划掌握第一手资料。及时向发展、生产等部门反馈市场信息,提前安排电网供电设施的增容和扩建,优先解决电网薄弱环节和供电“卡脖子”问题,保证用电需求供得上、放得开。

二是走访电力客户,及时了解和解决客户电力需求和服务需求。通过对潜在电力客户的走访,及时掌握客户的电力需求,主动介绍办理业扩报装的流程和注意事项,消除客户的用电顾虑,必要时启动业扩服务“绿色通道”, 及时解决投产项目用电存在的问题,力促重点项目早开工、早投产、早用电、多用电,为推动实体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电网规划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电网建设

电网规划,从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地方区域电网的发展和建设。象山电网受地理位置影响,电网框架相对比较薄弱。电网坚强,规划先行。面对客户用电需求,及时谋划电网建设,解决电网“卡脖子”的瓶颈问题,十分迫切,尤为重要。象山局客户服务中心坚持业扩报装事前管理,对业扩调研和走访意见进行认真分析,将客户的电力需求及时反馈给发展建设部,从而使电网规划立足长远,做到提前3~5年申报主网建设项目,以便积极与县国土局、规划局等单位沟通,预留电力设施用地和线路廊道,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同时,重点做好新建工业园区、开发区的电网建设,了解招商引资企业落户情况,做到电网建设与新区建设同步推进、无缝对接,彻底解决和消除供电瓶颈,为业扩报装顺利实施奠定了基础。

2. 业扩报装事中管理

业扩报装过程中,为缩短业扩时限,象山局充分挖掘查勘、审图等各环节管理潜力,做到科学查勘,高效审图,主动进行中间检查,有效组织验收,及时装表送电,优化流程,强化考核,使业扩报装效率逐年提升。

(1)查勘环节,做到“建立两个制度、落实一个方案”

1)建立联合查勘制度。为确保供电方案的合理性、及时性,象山局推行业扩项目客户经理负责制。在客户提出业扩申请并指定客户经理后,由客户经理组织局配电运检中心、当地供电营业所等部门有关人员开展联合查勘,避免各相关部门对业扩信息掌握不及时,导致供电方案意见不统一而屡屡更改现象,减少供电方案环节不必要的时间拖延,做到及时向客户提供合理的供电方案。

2)建立业扩会审制度。对于500kVA及以上业扩客户,由客户服务中心组织局生产、营销等部门不定期召开业扩会审例会,并邀请当期会审的客户代表亲临会场参与商讨,既可听取客户合理的建议,又可对客户的误解进行当面沟通,依法解释,以理服人。公开、透明的会审制度,既避免了供电方案的片面性,使其更为科学、合理,也为下一步的中间检查、竣工验收、装表接电等环节取得客户的大力支持打下基础,为缩短业扩时限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3)提前部署和落实临时业扩客户的正式用电方案。对于临时用电的业扩客户,供电部门提早介入对正式用电方案的建议,可以使客户提前做好预留配电房位置,准备变压器、开关柜等配电设备,给客户充分的准备时间,为今后转为正式用电做好前期基础工作,使企业尽快转入生产,为小区尽快交付使用创造条件。

(2)审图环节,做到“推行典设、联合审图、提早预想”

1)推行典型设计,培养业务精干的多面手客户经理。积极推行典型设计,提高审图效率。对客户业扩工程可以适应典型设计的情况,主动向客户做好介绍,推行典型设计;用户采用典型设计的,对提高审图效率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为实现科学审图和高效审图,象山局注重培养查勘、审图等环节业务精干的多面手客户经理,负责典型设计用户和1000kVA以下的业扩用户的审图工作,从而提高了审图时限。

2)建立联合审图制度。为使业扩用户设计方案安全、经济、科学,全县1000kVA及以上的业扩用户推行联合审图制度,由客户服务中心组织局生产部门、营销部门以及业扩用户所在地供电营业所等人员参与审图。为此,减少了业扩用户设计方案在供电部门内部相关部门审核所需的流转时间,从而节省了审图时间。

3)提早预想,充分考虑政策处理等非技术性因素。审图的重点当属关键部位、关键设备等技术性要求是否符合规定,但业扩工程项目能顺利开工,也依赖于施工难度、政策处理难度等非技术性因素。所以,审图也必须考虑以上影响开工和进度的非技术性因素,提早预想,提前落实,扫除障碍,从而缩短业扩时长,尽早供上电。

(3)中间检查环节,做到“主动检查、及时督促、闭环整改”

客户服务中心设立专人对业扩用户实施全程跟踪,业扩用户完成配电房土建、接地装置等工作后,由客户经理根据审核同意的客户受电工程设计文件及有关施工标准,主动联系客户,组织对客户受电工程中的隐蔽工程进行中间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出具书面整改意见,督促整改,并确保整改到位,形成闭环,确保不发生因整改不到位而影响竣工验收的情况。

(4)竣工验收环节,做好“两提前、一指导”工作

1)提前告知验收要求。中间检查验收合格后,客户经理提前将业扩工程验收要求以手册的形式发放给客户,提前告知验收要求,指导其逐一对照实施,以进一步提高竣工验收合格率。

2)提前提供定值单。中间检查验收合格后,客户经理根据受电工程设计文件计算定值提交客户,便于客户灵活掌握投运前试验时间。

3)指导客户开展自查并提前开展初验收工作。业扩工程结束后,客户经理通知客户根据验收手册要求开展自查,做到边查边改;在其编制竣工资料期间,客户经理提前开展初验收工作,及时发现配电房、开关柜等硬件设备的缺陷,并督导其整改,以提高竣工验收一次性通过率。

(5)装表接电环节,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及时接线供电

1)提前告知客户做好准备接入系统接电工作。加强与电力客户沟通协调,统筹协调业扩接入工程。业扩工程结束后,客户经理及时告知客户提出接入系统申请、预计投运时间,以便客户与竣工资料整理、竣工报验等工作同步开展,便于供电部门提前部署接入系统施工计划。

2)建立月度停电计划平衡制度,提前部署接入系统接电工作。为提高象山电网设备停电计划管理水平,控制设备重复停役,象山局建立月度停电计划平衡制度,由安全运检部、调控中心、客户服务中心等部门聚集商讨,客户服务中心对业扩客户提出的接入系统施工停电申请提出建议,通过综合平衡,既能实现结合电力线路或设备计划检修计划实施业扩施工,做到“少停一分钟,多供一度电”,又能达到停电计划对外公告时间要求,满足客户提出的需求用电时间,从而不发生因停电计划拖延而造成接入系统接电工作延迟的情况。

3)计量器具准备充分。客户服务中心每月建立业扩计量器具需求计划,计量资产人员通过库存盘点,及时补充所需的各类计量器具,确保不发生由于计量器具不到位而造成业扩时限延长的情况。

3. 业扩报装事后管理

(1)建立客户经理走访制度

业扩报装全程结束后,客户经理依然与客户保持密切联系,通过走访和回访,认真听取客户对业扩报装管理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包括业务咨询、技术指导等内容,了解客户生产经营情况、设备运行情况及对供电部门的一些意见和建议,以不断优化业扩流程,不断完善业扩服务,为下一个客户“早送一分钟、多供一度电”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通过沟通,可提高客户满意度,促进业扩报装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2)建立业扩报装月度分析会议,分析业扩时限达成情况,提出改进措施

客户服务中心每月定期组织所有客户经理召开业扩报装月度分析会议,通报业扩服务时限数据和考核达标情况,分析月度业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客户经理同步建立跟踪台账,对营销系统的业扩用户实现可控、在控,业扩报装结束后,对每一个业扩报装工程开展评价,对无法达到业扩服务时限考核要求的,提交会议研究和分析原因,查漏补缺,取长补短。

(三)制订确保业扩流程正常运行的实施办法

为优化业扩报装流程,象山局制定了《10kV及以上业扩报装工作增供扩销实施办法》,规定了供电方案确定及答复、受电工程设计审核、中间检查及竣工检验、装表接电、全过程服务跟踪、流程衔接及管理要求,有效地协调了业扩流程的各环节的畅通和客户与各部门的有效沟通,有效缩短业扩报装接电时间,为实现“少停一分钟,多送一度电”的目标,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实施办法。

(四)保证流程正常运行的专业管理的绩效考核与控制

象山局在年度营销同业对标、月度营销精益计分绩效考核中均纳入了业扩报装时限、工作质量等考核指标,其中对业扩服务时限达标率等关键指标、重要指标,直接纳入绩效考核;对业扩报装作业规范率等工作质量指标,纳入精益计分考核。指标管控情况坚持“三通报”,即每周通报业扩时限情况,每月通报营销工作质量情况,每季通报营销同业对标情况。实施“三级监控”, 即营销部专职、客户服务中心客户经理、供电营业所营业人员等三级监控,做到信息互通、相互沟通、加强管控,全力杜绝流程超时限现象。

三、评估与改进

(一)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工作评估

业扩报装全过程的精细化管理为象山局开创了营销管理新局面,2012年1~9月份业扩服务时限达标率达到100%,在省、市营销同业对标考核中位居A段,无一户无一环节发生超时限情况。业扩报装平均接电时间也逐年下降,2012年1~9月份高压业扩报装平均接电时间(仅指供电部门流转耗时)仅为9天,远远低于国家电网公司对外承诺时间,客户服务满意率继续保持100%。

(二)典型案例

宁波和泰电器有限公司(户号:4140051516),新建厂区,申请用电容量630kVA。早在年初临时用电时,供电部门就提前对正式用电方案提出了建议,给客户充分的准备时间,并多次给予现场指导。2012年6月18日,客户前来办理业扩报装用电。因客户亟须完成订单任务,要求供电部门尽快送电,在前期基础性工作准备充分、供电部门内部流转环节高效的有力推动下,于7月2日为该户顺利送电,供电部门业扩流转耗时仅8个工作日,赢得了客户好评,实现了又一个客户“满意工程”。

(三)业扩报装精细化管理工作改进

营销服务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尤其是在快节奏的当今社会,在业扩报装工作中客户对供电部门将提出更高的需求。为此,象山局将在吸取目前行之有效的经验基础上,进一步深化业扩报装管理,从以下“三个完善”出发,继续抓好业扩提速提质工作。

1. 完善业扩报装管理标准,健全营销“一口对外”协同服务机制

进一步完善业扩查勘、供电方案编制、中间检查、竣工验收等业扩各环节的工作规范和管理标准体系建设,做到业扩报装凡事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有人监督、有人负责,切实做到业扩报装管理全过程的可控、能控、在控。实施“业扩流程压缩计划”,健全营销“一口对外”协同服务机制,实现营销与其他相关部门的高效配合,努力提高业扩报装完成率,确保新增业扩项目尽快转化为电量增量。

2. 完善业扩报装“即时响应”机制

积极响应客户用电申请,第一时间答复供电方案,提高客户用电需求答复水平。建立联动协同的快速响应机制,积极、主动加强与业扩关联部门的沟通协同,实现业扩报装“无障碍接入”,主动协调解决客户施工中的问题;同时,完善“绿色通道”机制,全面开展“塑文化、强队伍、铸品质”供电服务提升工程暨“浙江电力春风行动”,为重点客户提供差异化、个性化服务,有效降低业扩报装总时长。

3. 完善业扩报装奖惩制度

在推行业扩项目客户经理负责制的同时,进一步完善个人绩效考核体系。建立业扩报装客户经理绩效积分制,根据业扩报装类别、容量、区域、时限、客户评价等确定不同分值,客户经理按件计分,按劳计酬,改变二次绩效考核“吃大锅饭”的奖惩模式,充分调动客户经理的积极性。

篇(7)

一、分析形势、研究市场,形成系统成熟的工作思路是做好存款工作的前提条件。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市行党委的总体工作部署,牢固树立发展是第一要务的指导思想,不断更新工作思路和营销理念。2003年初,我们在对市场调研的基础上研究制定了《2003—2005年业务发展三年规划》,明确了各项业务的中期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经过近两年的修改完善,一套完整的存款工作思路已初步形成,即在发展目标上,争取用三年的时间,把存款余额发展到5亿以上;在营销重点上:一是全力争夺政府类客户、行业垄断客户,二是渗透电信客户、教育卫生行业客户,三是积极介入同业客户,四是发挥信贷杠杆作用,积极营销重点项目客户;在营销方式上,重点运用两个营销渠道(客户经理上门营销和营业柜台营销);在激励措施上,强力推行两个机制(全员客户经理制和量化考核机制)。

在以上思路的指导下,我们结交新客户不忘老客户,逐步培育了一大批优质支柱客户群体,促进了各项业务的持续稳定地增长。

二、明确重点、差别营销,培育支柱客户群体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随着金融机构同业竞争的加剧,对大客户的争夺战日趋激烈。因此我们十分注重对支柱客户的培育和维护工作。近两年来,重点营销突破了财政、供电、枣庄学院、鲁能力源集团、网通公司、移动公司、铁通公司、中泰煤业、南郊热电、枣矿枣庄结算中心等优质客户。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款工作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不做好客户维护工作,甚至是微小的疏忽都可能造成客户的流失。因此,我们在每发展一个优质大客户后,都要成立专门的客户经理小组为客户提供贴身服务,在客户经理组组成人员上力求少而精,决不搞平衡。“让服务最好的员工给我们最重要的客户服务”是我们的一贯宗旨。事实也证明了我们的措施是正确的,现在,这些大客户办理业务基本上都是跟他们的客户经理联系,由客户经理上门服务或陪同到前台办理,既方便了客户又能随时了解客户的动态,掌握了营销的主动权。

在具体的工作中我们重点抓好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整体突破工作,比如对枣庄学院,我们在成功实施信贷营销之后,充分挖掘客户潜力,全部帐户资金实行体内循环,另外,教职工工资、学生代收学费、校园自助设备也全部由我行办理。通过对网通的上门收款服务,争取了代收话费业务、工资业务和银行卡业务;通过和供电系统的合作,争取到了三产职工的工资业务和供电系统职工的个人消费贷款业务;通过为司法系统干警的消费贷款业务,撬动了整个司法系统帐户、存款、工资业务全部转移到我行。行业突破工作成效十分显著。二是虎口夺食,争夺他行客户。我们把目标瞄准在其他银行开户的如网通、移动、鲁能力源、南郊热电等行业性、系统性的客户,通过不懈努力,目前已把大部分业务争取到我行。三是切实运用好信贷杠杆撬动作用。把贷款投放作为先遣部队,做到投放一个稳定一个,带动一批行业或集团相关客户的效果。对贷款支持的企业,贷款发放前协商签订全面合作协议,明确我行在帐户、资金结算、工资、工程预决算审查等相关业务的权利并约定企业违约我行有权提前收回贷款或采取利息惩罚措施。四是立足打造“全能银行”的目标,实行业务“捆绑式”营销服务,做好延伸营销工作,实现公司、个银业务和中间业务的共同发展。我们在对营销的贷款项目发放贷款前,都要和贷款企业签订全面合作协议,要求企业在资金结算、存款、工资、工程预决算审查等方面给予承诺,避免项目建成后造成“建行养鸡、他行捡蛋”情况的发生。

三、以客户为中心,建立专职客户经理队伍是应对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

近两年来,我们借鉴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做法,探索建立专职客户经理队伍工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2003年底市行的人事改革后,我们设立了专门负责存款营销、大客户服务的客户服务部(当然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全职客户经理),到目前人员编制已由4人增加8人,在仅有两部车的情况下,抽出一部供他们使用,目的就是要贴近市场,扩大服务半径,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满足客户需求。目前,我部的中小客户、需经常上门服务的客户对我们客户经理的服务均给予满意评价。今后,我们要继续加强专职客户经理队伍的建设,提高专职客户经理的业务素质,力争培养一批业务全面的全职客户经理。

四、强化激励机制,推行量化考核是激发员工积极性的最有效措施。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如果把企业比作大河,员工则是大河的源头。企业要想使员工成为喷涌的活水源头,就必须为员工创造成为活水源头的条件。因此,我部为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在2004年初推出了全员客户经理制营销模式,员工的绩效工资与存款任务完成情况挂钩,率先推出了以“存款买单”为主的绩效考核分配办法,办法集中体现了“以业绩论英雄、按贡献取报酬”的全面量化考核精神,将存款的增长与员工个人收入相挂钩,在全部上下形成了“人人关心存款、人人吸收存款”的前所未有的吸储,促进了我部存款特别是个人存款的快速增长。由于切身感受的了量化考核的好处,在市行提出推行全员量化考核的绩效工资分配体制后,我们坚定不移地进行了贯彻落实,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帐户细分,认认真真地做好办法的学习贯彻。目前,在我部呈现出了全体员工拥护市行的政策,积极营销存款的大好局面,一部分员工个人维护的存款在一个月的时间里增长了600多万元,量化考核的效果初步显现出来。

五、提升营业前台服务水平,提高客户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是促进存款稳定增长的基础。

营业部班子始终把提高前台服务水平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逢会必讲服务。2004年初,我们制定了《规范化服务风险金管理办法》,从营业柜员到营业室负责人、分管主任、主任全部纳入考核范围,对违反规范化服务规定,受到上级行处罚的,部里在从风险金中双倍扣罚,对全年无投诉的给予双倍的风险金返还。年底又购置安装了客户服务满意度评价系统,制定了星级柜员评比办法,对柜员的服务水质量提供了客观评价平台,通过以上措施,提高了柜员自觉服务的意识和服务水平,全年没有出现一次有效投诉,树立了市行营业厅良好的社会形象。今年,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客户评价系统是应用工作,每月评定“本月服务明星”,对服务质量好、客户满意度高的柜员给予奖励,对服务质量差、客户不满意的柜员给予经济处罚直至下岗培训。

六、加强员工培训,提高业务素质是实现我行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