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字教育

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字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2 15:59:3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字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如何对孩子进行数字教育

篇(1)

一、根据幼儿发展水平,进行数学教育

相关部门经过大量研究发现:孩子在4岁前后会出现一个“数学敏感期”,他们会对数字概念如数、数字、数量关系、排列顺序、数运算、形体特征等突然发生了极大的兴趣,对它们的种种变化有着强烈的求知欲,这标志着孩子的数学敏感期到来了. 错过了数学敏感期,有的人会一生都害怕数学,一提数学就头疼. 心理学家发现:一个孩子对数学是喜欢、厌恶还是恐惧,大多数是在幼儿阶段造成的. 有些家长,他们非常重视孩子数学知识的学习,然而,由于数学这门学科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抽象性. 在许多幼儿家庭的数学教育中,有的家长每天会出许多数学计算题,让孩子进行反复的运算练习;有的家长盲目把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对比;有的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当孩子在数学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就责怪孩子……这样非但不能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热情,反而会使他对数学产生厌恶心理,不愿意再配合家长和教师学习数学.

中国有句俗语“拔苗助长”,用到这里,就是指有些家长不顾自己孩子的年龄特点而进行数学教育. 如有的孩子才3岁半,刚上幼儿园小班,可父母却早已要求孩子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 如孩子不会,就又打又骂,责怪自己的孩子没出息. 其实在小班上学期,幼儿园根本就不开设单独的计算课. 对孩子们的数学启蒙,是贯穿在孩子的生活和游戏中的. 家长求胜心切,这样做,只会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从而对数学反感、厌恶、弃学. 了解孩子认知发展水平,有助于家长开展幼儿数学启蒙教育. 以“数的概念”和“逻辑关系的概念”为例:幼儿年龄不同,其能力发展就不相同. 2岁的孩子会判别数的多和少. 3岁的孩子会从1数到5,并且知道大小、顺序,可以用实物表示1到5;会做简单的分类和单纯的序列游戏. 而5岁的孩子则会从1数到10以上,并且知道顺序,可以用实物表示1到10;会明确的分类并说出原因;可以做较复杂的序列游戏. 7岁的孩子就会从1数到20以上,并且知道顺序,也会用实物表示,还会做10以内的合成分解;会按照实物的特征做精细的分类并说明原因,会完成较复杂的序列游戏. 由此可见,幼儿知识水平的提高是和幼儿的年龄成正比的. 幼儿的数学学习,应循序渐进,顺其自然,如同上台阶总得从下往上一步一步地走,想一脚跨越两步、三步,不小心就会摔跟头.

二、结合幼儿生活,进行数学教育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科学目标和内容要求中明确指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意义”. 可见,在生活中对孩子进行数学教育是一条有效的教学途径.

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数概念发展水平,家长就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生活适当地进行数学教育. 数学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具有抽象性,而数学内容的抽象性,是通过对生活内容提炼后最终形成的. 一些抽象的数学知识在生活中都有大量的具体的“原型”. 如果所学的新知识能从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的话,那么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新知识更容易使孩子接受和理解. 通过数学问题“生活化”,使孩子切实体验到身边有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 通过日常生活“数学化”,让孩子深刻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是解决生活问题的钥匙. 这样,既培养了幼儿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又增进了幼儿对数学的理解和运用数学的信心. 数学是来源于生活、根植于生活的,家长要善于利用孩子的生活,引导孩子从生活中走进数学,使枯燥的数学变成有趣的数学.

总之,只要做个有心人,生活中到处有数学的内容. 家长贴近孩子生活开展数学活动,融知识性、趣味性、实用性为一体,符合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能激发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使数学教育走出单纯传授枯燥知识的框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利用操作材料,进行数学教育

操作材料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是数学活动的载体,是幼儿赖以思维的物质基础. 罗杰斯认为:越是儿童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儿童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就会越大. 只有当儿童觉察到学习内容与自己息息相关时,才会全身心地投入,有意义的学习才会产生. 这时,儿童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的学习行为. 所以操作材料的选择,应尽量选择贴近孩子生活实际的数学学习材料. 如家里常见的物品,如:水果、积木、茶杯、纸牌、筷子等. 这些日常用品,随处可见,随时可用. 而且对孩子来说很熟悉、亲切,能引起孩子学习分类、计数、排序等的兴趣. 家长可以充分利用一切时间,与孩子一起学数学,吃饭、分水果、玩积木、打纸牌、逛超市、菜场……生活即教育、处处有数学.

四、运用多种活动形式,进行数学教育

篇(2)

2011版《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注意使学生在获得间接经验的同时也能够有机会获得直接经验,即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等,获得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促使学生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不断提高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家庭数学启蒙教育可以抓住日常生活中的数学原型随机进行,让孩子感受到数学内容不是枯燥的数字和呆板的几加几、几减几,而是有趣的、有用的。同时,需要指出的是目前很多已经在上小学的孩子,都或多或少的缺少对生活中数学原型的接触和理解。家长不妨也给孩子补上这一课,增加孩子的直接经验,将会在数学学习中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

镜头一:

二年级学生家长:最近学了乘法后,孩子在解决问题时,错误情况明显增多了,有的时候该用加法的用乘法,有的时候该用乘法的却又用加法,根本就不理解题目的意思。

任课教师:这说明孩子在学了乘法这个知识以后,没有能够及时的与前面的加法知识区分清楚。另外一方面,说明了孩子对情境的不理解,导致了思考错误。虽然现在的数学课堂上强调情境的创设,但毕竟只是创设。而在我们的生活中,却有着很多实实在在的情境,不需要去创设,只需要去利用起来。

像这样的问题,可以通过吃饭时所用的筷子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渗透。例如:第一次拿了几根筷子,第二次又拿了几根筷子,一共拿了几根?这就是用加法计算的一个最基本的原型。而换一个角度,一个人拿2根筷子,3个人拿几根筷子?5个人?8个人呢?这又是乘法计算的一个基本的原型,也能促进学生对“倍”的认识。

镜头二:

三年级学生家长:孩子总是分不清从哪儿到哪儿要乘几站?经过几站?一共有几个站点?

任课教师:数学具有抽象性、严谨性、逻辑性等特点,而三年级孩子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的特点,如果呆板地向他们灌输数学知识,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特征,不仅收不到好的学习效果,反而会引起他们对数学的反感和厌烦。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在与子女的随机交谈中寓教于乐,将孩子轻松地引入数学领域,而且一旦理解,经久不忘。

像这样的问题,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带孩子乘坐公交来进行数学知识的渗透。例如:节假日你带着孩子外出,乘公共汽车,首先可以借助公交站台上的站牌,来理解乘一站、经过一站、一个站点各是什么意思,然后可以和孩子一起数车站,若要乘12站才能到达目的地,那么,可让孩子说说现在乘过了几站,还要乘几站才能到达目的地,如果是熟悉的路还可以让孩子逐一将每站的站名报出来。

以上两个镜头说明:在日常生活中找准机会,通过交谈的方式便可自然而然地对孩子进行教育,从中激发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积累孩子的直接经验,让孩子牢牢掌握生活中的数学原型,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镜头三:

一年级学生家长:孩子刚上小学,有点厌学,数学课上什么都不懂,我们该怎么办呢?老师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啊。

任课老师: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表明,只有让孩子通过动手操作、摆弄,才能逐步体验抽象的数的概念。

你们目前应该为孩子提供学习数的操作材料。就地取材的话,家中常玩的扑克牌也可以,把它作为孩子认数的操作材料之一。可以让孩子先将数字牌和人头牌分开,再按数字牌上的花式分开,然后,分别从1排到10。在这简单的理牌中就使孩子进行了分类练习,并掌握从小到大的顺序。爸爸、妈妈都可以和孩子一起玩牌,比如,让爸爸出一张“5”,孩子必须出“4”和“6”,并将“4”放在“5”的前面,“6”放在“5”的后面,说出与5相邻的两个数是4和6,出对、说对,则牌归自己。最后,比比谁的牌总张数多,多几张。也可玩抽牌游戏,相互抽对方一张数字牌,说出合起来是几,相差几,说得又对又快者可得对方的牌。家长切莫错过在玩牌中帮助孩子感知数的实际意义、数序、数的组成和相邻数等数的概念。

学生对表面积和体积知识的混淆,是对两类知识的区分度不够,这就涉及到知识分类的能力。而分类的基本原型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只是现在的家长过于宠爱孩子,承包了所有的家务劳动,殊不知这样反到是对孩子不利的一种举动。

其实,在一些家务劳动中蕴藏着分类的生活原型。例如:整理衣服时,可让孩子将衣服按爸爸的、妈妈的和自己的进行折叠整理;或按上衣、裤子和袜子进行折叠整理。整理鞋子时,可让孩子按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放;或按鞋子的使用范围,分房里穿的还是出门穿的来排放。这些劳动在不知不觉中锻炼了孩子的能力,培养了孩子的习惯,积累了的数学知识原型。

篇(3)

关键词:幼儿 数学 环境 交互作用 生活

中图分类号: G61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1-0200-01

数学知识是一种具有高度抽象性的逻辑知识,它深入到各项科学以及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那么如何做好幼儿园数学教育,如何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其数学思维,为小学和其终身学习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呢?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关于数学教育明确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目标:教幼儿掌握 一 些粗浅的数学知识,培养幼儿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正确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皮亚杰理论认为: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幼儿学习数学与成人不同,他们必须在与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体验数学的意义。于是,我们试图以游戏和环境为主体与生活经验客观事实出发,让幼儿在学习现实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接触数学,理解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喜欢数学。

1 结合幼儿生活经验,进行数学教学活动

所谓数学活动情景化、生活化,是指在数学集体活动中重视幼儿的生活体验,把数学教学与幼儿的生活体验相联系,把数学问题与生活情境相结合,让数学生活化,情景化。 如:《学习5的加减――小兔的萝卜》:教师以小故事导入:小白兔从野外采来5个萝卜,被猪小弟看见了,猪小弟想和小兔开个玩笑,就偷偷的藏起几个萝卜。小兔回家一看,只剩下2个萝卜了,那么小猪藏起了几个萝卜呢、。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呢?又如:《序数――排排队》用幼儿生活中排队的情景,找一找第几个小朋友戴帽子;第几个小朋友手里拿着花;更好的学会了使用序数。

2 结合班级特点,让幼儿通过实际的操作与体验来学习数学

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提倡,“做”为出发点,在“做”的过程中去求进步,这就强调了我们在幼儿园的数学教育中,应以幼儿的操作活动为主要教育方法,把抽象的数理知识转化为幼儿能够理解的可操作性的知识,让幼儿通过自己的活动来发现和感知数学,从而真正理解数学。我们结合自身蒙氏教学特点,力求给幼儿营造一个自由、宽松、不受干扰的环境。以具体、简单的实物为起始。由感官的训练,进一步让幼儿借实物及对蒙氏教具的接触,从“量”的实际体验到“数”的抽象认识。由少到多,进入简单加、减的计算,逐渐培养孩子的数学心智和分析整合的逻辑概念。比如:小班的数学操作材料有砂数字板、数字与筹码、数棒、纺锤棒与纺锤棒箱。通过不同材料的操作,使幼儿认识了0到10的数字,感知了0到10量的变化,不知不觉中建立了抽象的数概念。

3 在与幼儿的相处中,有意识地从生活中的细节着手,渗透给孩子一些简单的数学知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比如:认识时间、认识钱币,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理解的,通过一两个教育活动也是不能完成其认知目标的。但是它恰恰又是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这就需要我们细心发现,在生活中潜移默化给孩子,让幼儿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重要性。认识时间时,我们可以在每进入一个生活环节的时候,给幼儿看钟表,告诉幼儿:“现在是几点几分,该做什么事情了。给幼儿一个对钟表的初步认知。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可以告诉幼儿:“短针叫时针,长针叫分针,走得最快的针叫秒针。看表时,先看时针,后看分针”。然后在生活中尝试让幼儿来说一说,现在是几点几分。也许,会有一些孩子比较快地认识的时间,有一些孩子一时还不能够理解。这时候老师要有意识的寻找机会,请一个小朋友去帮助老师看一看现在几点了,如果该幼儿不能完成。可以请他帮老师看一看时针指哪里,分针指到哪里。待幼儿说出来,老师就要根据幼儿说的把一个完整的、正确的时间告诉幼儿。反复如此进行,幼儿就会在不知不觉中学会看时间,这样没有压力,也不枯燥。

4 在一日生活中,抓住教育契机,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和解决问题,使幼儿逐渐养成爱动脑、爱思考的习惯

篇(4)

一、让数学教学活动“活”起来。

我在数学实践活动中尝试设计运用一些数学游戏,以此来促进孩子的思维,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让孩子在枯燥、抽象的数学世界中体验快乐和满足。

1.情节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这类游戏是通过游戏的主题和情节,体现所要学习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例如在数学活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中,我设计了一个“搭宝塔”的游戏情节。让孩子分别选择球体或圆柱体来“搭宝塔”,目的是让孩子在游戏中通过操作感知球体是不能堆高的,而圆柱体能堆高的特点。孩子在这个游戏中表现出来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也把整个活动推向了。在这个游戏中,孩子不仅获得了球体和圆柱体的不同点的经验,更在操作、观察中获得了形、空间等一些其他的数学经验也从情感上得到了满足。

2.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

操作性的数学教学游戏是幼儿通过操作玩具或实物材料,并按照游戏规则进行的一种游戏。在教学中我发现:桃核、杏核、冰糕棒、圆点卡片、套玩具、数字棋类、可操作的序列卡片、图形拼板以及一些可供分类或配对的材料等都是数学游戏的好材料。利用了彩色皮筋和钉子板这一可操作的玩具材料,来帮助幼儿复习巩固分析图形特征,幼儿通过两两合作、创新孩子既玩得尽兴,又能快速分析掌握图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将桃核、杏核收集并涂上漂亮的颜色,让幼儿按颜色分类;有的玩具本身就要求幼儿运用数学知识,如套玩具,主要用于辨别大小、分类和排序,圆点接龙可用于认数、数的组成和加减等。我尽量让幼儿充分地运用这些材料“玩”从事数学活动,让幼儿在积极愉快的情绪下获得数、形的经验和知识。

二、让各种感官“活”起来。

这类游戏主要强调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游戏,发展幼儿对数、形的感知能力。例如在“认识球体和圆柱体”活动中,如何区别球体和圆柱体,我设计了让孩子们看一看、摸一摸、玩一玩球体和圆柱体的游戏环节,让孩子通过视觉、触觉、运动觉等各种感知觉来发现球体和圆柱体的外形特征的不同以及运动方面的不同,孩子们就在这样的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获得了经验。

三、让竞赛性的数学游戏“活”起来。

这种游戏主要是增加竞赛性质于数学游戏之中,以增强掌握知识的巩固程度和发展思维的敏捷性。大班孩子尤其喜欢这类游戏,我们一般在活动的复习阶段经常运用此类游戏,如在“复习相邻数”的活动中,我把孩子们分成了红、黄、蓝三队,设计了三轮答题机会,分别是必答题、抢答题和操作题,让孩子通过组内的团结协作获得荣誉,一方面这种竞赛的形式增强了孩子的求知欲,另一方面也培养了集体荣誉感。

四、让一日活动“活”起来。

1.结构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积木是现实生活中各种形体的再现,在日常教学中我发现幼儿在运用积木搭建各种建筑物的过程中可以获得并巩固各种数学知识,其中包括了空间、几何图形、测量等,而这些方面又与分类、排序、以及数量的比较等相联系。故意请幼儿帮忙找出三角形、梯形、正方形、长方形等,和幼儿一起拼搭建筑物,在提出要求的同时,我又作为支持、引导、帮助者的身份适时渗透数学知识。幼儿在选择积木、辨认形体、拼搭建筑物的过程中,激活并运用了有关的数学知识,从而起到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的作用。 如:我请幼儿将积木按形状、长短、大小分类收拾到玩具柜或玩具柜上,比一比哪组放的又快又整齐;请幼儿讲讲某种形状积木的数量,长方形的有几个?梯形的有几个等等;请幼儿按某种顺序摆放,按照长方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的顺序摆放,还请幼儿想想还可以按照什么顺序摆放?孩子们想出了许多不同于我的有规则和无规则的摆放方法;我还请幼儿将不同形状的积木分别放在玩具柜的上中下格内,将幼儿分成:青蛙队、蝴蝶队、小熊队等进行比赛,幼儿很感兴趣。

2.角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角色游戏是儿童自己创造地反映现实生活的游戏。在角色游戏中,我发现也可以不同程度的运用数学知识的技能,从而促进幼儿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和技能的能力。例如在开文具店的游戏中,我让幼儿首先将物品分类摆好,确定出他们的价格,和幼儿一起制作价目牌并贴在物品上。出售时请幼儿数一数物品和收回的“钱款”数量,在收钱和找钱时请幼儿进行一些加减运算,我经常扮演售货员假装不知找多少钱给幼儿,问:一盒水彩笔6元钱,你给我7元钱,我该找你多少钱呢?本来很难掌握的加减法口头应用题出现在开商店的游戏中很容易就掌握了。

3.亲近大自然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在孩子眼里什么都具有吸引力。除了玩具、掉落的树叶、路边的石子等等,玩沙、玩水也是幼儿十分喜爱的一种游戏。玩沙时,我请幼儿动动自己的手和脚,通过触摸沙石,来感受沙的性质,我又给幼儿提供各种玩沙的玩具,利用形状的模子、瓶盖、碗请幼儿当“糕点师”,制作出不同形状的“糕点”,最后请大家一起边说边品尝各种精美“糕点”,孩子们乐此不疲。玩水时,我给幼儿提供许多大小不同的瓶子,请幼儿在感受装水以及翻倒的过程中,比较容量的大小,使幼儿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形状、大小、多少等数学知识。

4.体育游戏中的数学教育

篇(5)

关键词:幼儿;生活;自主学习;数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2-0263-02

新《纲要》中关于数学领域的目标定义为“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那么,如何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积累经验,逐步内化数学知识?我们在实践探索中有了些许收获。

一、挖掘多元的数学内容,自主积累数学经验,将数学融于生活场景中

我们从幼儿的生活经验出发,挖掘数学活动内容,把生活中常见的、幼儿熟悉的、感兴趣的内容充实到数学教学中来。

1.在一日生活中寻找。由于幼儿生活的现实环境中充满了数、量、形、时、空等有关知识和内容,利用日常生活对幼儿进行数学教育可以使幼儿在既轻松又自然的情况下获得简单的数学知识。

2.在区域游戏中渗透。①专门的生活化数学区。生活化数学区讲究从生活中取材,有着相对宽松的活动氛围,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能满足幼儿的不同需要,充分发展幼儿的个性。比如,我们提供各种图形进行“形状对对碰”,巩固幼儿对图形的认知;开展“穿项链”游戏,练习排序等。这些形式多样的内容,使幼儿在有趣的操作中,快乐地学习,体验到数学游戏的乐趣。②与其他游戏区的整合。区域游戏有丰富多样的内容,各有独特的教育功能和价值。如在银行游戏中,设计存钱、领钱表格,帮助孩子练习点数和巩固数物对应等技能;在“医院”游戏中“制作药片”,练习“看两个标记画图形”;在“巧手坊”开展装饰画活动,让幼儿学习按事物的规律排序等。

3.在主题活动中开展。我们的园本课程以主题活动形式开展,我们以现有课程为载体,尝试在不同的主题中渗透数学活动,使数学活动更生活化。如在“亲亲秋天”主题中,我们组织孩子们按照一定规律用树叶设计项链,用图形和颜色标记给树叶做“身份证”;在“春天悄悄的来”中,设计了“数学宝宝去春游”,将练习顺数、倒数、接着往下数等技能融入春天的美景中。

二、开发生活化操作材料,自主进行数练习,将数学渗透在游戏材料中

操作材料是数学活动的重要载体,它本身的特性及由这些特性所规定的活动方式往往决定着幼儿获得知识的多少,激发兴趣的大小及开发智力的深度。在探索中,我们尽可能就地取材,选取生活化的材料,把学习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1.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操作材料,省时省力。幼儿园数学教育实际上是数与形的教育,只要教师善于发现,善于捕捉教育契机,就能充分利用生活环境中提供的数学材料,引导幼儿学习数学知识。如,教师可让孩子观察桌面的不同形状;测量桌边的长短;在学习“数数”活动时,让幼儿观察活动室墙壁上的窗户数量,楼梯台阶的多少等。这些皆可以作为幼儿有意义的数学材料。

2.有效利用废旧材料,变废为宝。对废旧材料的利用和开发也是增添幼儿操作材料的好途径。如收集各种形状、大小的饮料瓶等等,进行观察、比较、数物匹配等活动。数学操作材料除了实物操作材料外,还有半具体、半抽象的操作材料(如:圆点卡片)和完全抽象的操作材料(数卡、分合号、加减符号、等号等),这些抽象和半抽象的操作材料可以用废弃的硬纸盒来制作。

3.巧妙利用幼儿巧手,自主创造。《纲要》中“科学”部分明确指出:“要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索问题……要尽量创设条件让幼儿实际参加探究活动……”我有意识地组织和引导幼儿自己动手制作数学活动材料。例如:制作各种图形和设计标记,获得长短、粗细、大小、形状等知识;有的活动中所需材料的数量很多,我们发动幼儿一起来寻找材料。孩子提供的数学活动材料,比教师准备的现成材料在操作中更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和调动他们活动的积极性。

三、采用多样化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数学,将数学融于教学情境中

1.环境暗示法。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人们早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的、神秘难测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因而,我们充分利用环境巧妙地渗透生活中的数学知识,为幼儿营造“数学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让幼儿在自己生活的环境中不知不觉地学习新知识。如认识时钟时,我们就挂了一块大钟表,在一日活动中渗透时间概念;在“超市游戏”中设计了小标记,按图形、颜色让孩子一一对应摆放,让他们逐渐形成整理玩具、物归原处的行为习惯。

2.生活情境法。培养幼儿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这是《纲要》中对幼儿园数学教育提出的重要内容和要求。我们根据《纲要》精神,让幼儿用数学的观点和方法来认识周围事物,创设生活中的问题情景,让幼儿用数学知识来解决问题。比如:大班的幼儿已经开始学写数字了,但总是重复地让幼儿练习,他们的兴趣不大,于是,我们改变方法,让幼儿回家统计家里物品的数量,这样既练习了数字,又提高了他们的兴趣。让幼儿在实践中灵活地练习了书写数字,又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理解练习了较抽象的统计。

3.游戏探究法。幼儿喜欢模仿,拟人化心理特征明显,需要教师经常与他们一起游戏,以拟人化的活动形式理解参与活动。在“图形宝宝找妈妈”活动中,幼儿扮演“图形宝宝”,教师扮演“妈妈”进行游戏,幼儿在拟人化的集体游戏中认识了图形。

通过这些有益的尝试,幼儿的能力在增强,对数学知识的敏感性也在提高。我深深体会到只要善于观察、捕捉幼儿感兴趣的内容,把握时机及时地引导,让自己有一双能挖掘生活中隐含的数学教育内容的慧眼,帮孩子营造一个自主、快乐的生活空间,就能让幼儿体会到数学的魅力,全身心地参与,主动地学习,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篇(6)

关键词:幼儿教学;活动经验;发展水平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05-0177-01

一、在教学方面

1.确实把握本班幼儿的发展水平。这里所指的发展水平是指幼儿在数学教育方面的发展水平。有的教师认为,自己天天接触幼儿已经很熟悉了,对幼儿的了解肯定很透彻,很深刻,其实不然。为什么这么说呢?这是因为,幼儿的身体、心理的发展和成人是不一样的,尽管我们许多教师长期从事幼儿教育工作,但对幼儿的了解往往还是从成人的角度来揣摸。要想真正了解幼儿,随时掌握他们的所思所想,教师就应该和他们保持密切的联系,和他们进行交谈(包括集体、小组和个别的交谈),也可以通过倾听幼儿的谈话来了解幼儿。通过对幼儿的了解,我们才能掌握大多数幼儿在数学知识和技能方面哪些掌握得好,哪些还有欠缺;幼儿最喜欢哪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最不喜欢哪种形式的数学活动;幼儿最喜欢哪些数学学具,不喜欢哪些学具;哪些幼儿有哪些长处,哪些幼儿有哪些不足之处等等。只有了解和掌握了幼儿的发展水平,教师才可考虑具体活动的目标,考虑所选择内容的范围和多少,考虑设计的合理性与新颖性,才能胸有成竹地去设计幼儿数学教育活动。

2.注重情境的创设引导孩子进入角色,激发其探究的欲望。众所周知数学是一种抽象而又枯燥的东西,怎样去引导幼儿去进入这个领域呢?在摸索的过程中情景数学给了我们一个很大的启发:“情境创设互动教学”。在幼儿园里角色游戏是孩子们的最爱、是孩子们的首选。根据这特点我们老师在每个数学活动中都非常注重情景的创设,让情境把整个教学活动完美地连成一个故事,使孩子们在学中玩、玩中学激发其探究的欲望。例如在小班的一个活动中创设了“小动物与大狮子”的情景游戏,目的在于引导幼儿根据动物的种类、颜色进行分类,让孩子们在趣味中发现事物的特征、规律。而中班的活中创设了“小瓢虫找朋友”的情景游戏让孩子们掌握点与点的对应,然后再进一步引导孩子掌握点与数字的对应。在整过创设的过程中都以尊重幼儿为主体,选择适合幼儿年龄阶段的情景游戏内容和方式方法;为发展幼儿的思维空间而创设、为孩子的学而创设,而并不是单纯为老师的教而创设。

3.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法引导孩子进行探究。例如在小班的活动《送小动物回家》,老师运用了操作法让孩子感受乐趣的同时去发现动物的颜色、特征,根据这些规律再进行有趣的情景游戏《小动物与大狮子》,让孩子在游戏中验证自己的看法与判断能力。而中班的活动中老师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运用了“飘虫找叶子”的情境游戏引导幼儿感知数量与数量对应;运用操作法让孩子利用丰富的学具进行数量与数量的对应、数量与数字的对应。并且在操作中充分的体现出孩子的高、中、低水平的发展。在最后的部分老师还引导孩子们相互间进行操作成果的交流、共享,让孩子的情感得到了舒展。

通过以上的活动,我们在教学中体会到情境的创设会让孩子更投入到活动中去,让整个教学活动串联得更紧密。而引导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性将会把孩子引领到生活中去、感知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孩子的思路不断发展延伸。同时,我们在设计活动的具体步骤时,还要考虑活动的新颖性,并力求使自己教学的特点和优势体现出来。如有的教师善于用语言引导幼儿,在安排活动时就可以多考虑如何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启发和引导幼儿去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需要提醒的是,设计的新颖性不是要教师玩花样,不是要教师绞尽脑汁想出什么惊人之举。新颖性是与合理性、可行性相结合的,离开了合理性和可行性的新颖只能导致教学活动的失败。

4.教学目标要清晰具体、引导手法要有层次性。幼儿数学教育的目标包括总目标、单元目标、年龄阶段目标和具体活动目标。在选择具体的活动目标之前,教师首先要了解幼儿数学教育的总目标,将总目标时时放在心上,在每一个具体的数学教育活动中都要体现这个总目标。具体地说,就是在设计数学活动时,要合理地安排有关内容,使每个活动设计都包含着知识或技能方面的要求、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方面的要求、培养幼儿智力方面的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方面的要求。

篇(7)

关键词: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培智数学

蒙台梭利教育被誉为世界上最优秀的幼儿教育方法之一,数学教育是蒙台梭利教育中最为经典和为人称颂的部分。蒙台梭利数学教育凭借丰富、系统的教具和独特的教学方法帮助世界各地的幼儿掌握了成人眼中“抽象、枯燥、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其中很多地方值得培智数学教育借鉴。

一、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特点

1.以感官教育为基础

在进行数学区的学习之前,幼儿需先完成感官区教具的操作。蒙台梭利设计了一整套的感官教具来锻炼幼儿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的能力。为了锻炼这些感官,蒙台梭利设计了圆柱体插座、粉红塔、棕色梯、色板、几何图形橱、温觉板、嗅觉瓶、味觉瓶等经典教具。通过对教具的观察、触摸、摆弄,幼儿不仅从各个感官角度对教具有了深刻的认知,还学会了配对(paring)、排序

(grading)、分类(sorting),这些能力为幼儿学习数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数学区的每个教具都是先完成对教具的感官感知之后再进行数和名称的认识。例如数棒,数棒是数学区的第一个教具,用来帮助幼儿理解1~10对应的量。在蒙氏数学教育中不会一开始就出示数字1并告诉幼儿数字1就是数棒1这么多,而是通过让幼儿抓握的形式帮助幼儿理解1所代表的量有多少,3所代表的量有多少,在儿童对1~10所代表的量都有了感官上的理解并能进行区分之后才出示数字,这时才引导幼儿完成数字与数量的对应。

2.注重预备能力的培养

蒙台梭利把完成每个教具的操作命名为“工作”,每个“工作”都需要一定的已有经验或者说预备能力,如同现实生活中每个工作岗位都对应聘者有学历、技能、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一样。蒙台梭利对完成每个教具所需要的能力做了细致的拆分,并在这个教具之前设计了一些教具来使幼儿具备相应的能力。例如,幼儿要完成点数数棒的工作他必须具备区分红色和蓝色的能力、抓握的能力、左和右的方向感等,这些能力的培养就被设计到感官区的色板、日常生活区的五指抓等教具和工作中。而幼儿若要做四则运算的工作,他需要先通过彩色串珠、塞根板、银行游戏、邮票游戏等教具的操作学会所需要的数概念、十进位、运算法则等预备能力。

3.教具丰富、科学、系统

(1)蒙台梭利数学教具十分丰富。为了帮助幼儿掌握十进位法则,蒙台梭利设计了彩色串珠粒、金黄串珠粒、金黄串珠棒、金黄串珠板、金黄串珠体、加法蛇游戏、邮票游戏、大计数架、点的游戏等众多教具,幼儿即使不喜欢其中的某种教具,也可以通过对其他教具的操作来获得相应的能力。

(2)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是科学的。蒙台梭利教具所有教具除了色板都只有原木色、红色、黄色、蓝色、绿色这几种颜色,既不单调也不会因为颜色过多而分散幼儿的注意力。同时每种教具都直观而明确地呈现了数学知识和运算过程,例如乘法板通过小数字卡来表示每次取的量,通过定位片来表示该量被取了几次,幼儿可以通过该教具直观感受到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过程。

(3)蒙台梭利数学教具具备极强的系统性。数学知识和能力被分解到众多的教具中,这些教具按难易程度和知识的前后联系被有顺序地排列,层层递进,幼儿只需按这个顺序操作就可以在数学教具这个体系内学到系统的数学知识。同时蒙台梭利数学教具有统一的规格,运算法则也被设计为规范的操作步骤,因此当幼儿学到后面时能够根据以前的知识和操作步骤推论新教具的操作方法,甚至通过独立尝试而得出正确的结果。这就是它系统性的表现,所有教具相互联系,相互兼容,同一领域的法则相互适用。

4.每一项工作只有唯一的直接目标

尽管一个教具可以培养幼儿几个方面的能力,在蒙氏教育中教师也不会让幼儿在一节课或一次操作中掌握数种能力。而是按难度的不同为这个教具设计数次操作,每次操作只有唯一的直接目标。例如,数棒的第一项工作是感官展示(从视觉和触觉上感知量),第二项工作是名称练习(将量与发音对应),第三项工作是排序(比较大小),第四项工作是数棒与砂纸数字板的对应(量与数字的对应)。这样教师的教学就有了唯一的核心,同时幼儿是否达到直接目标教师也可以通过幼儿的行为直观判断出来。

5.注重儿童的自我建构

在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教师从来不会长篇大论地讲,企图把知识灌输给幼儿。蒙台梭利有句名言:“让我听,我随后就忘记;让我看,我就能记住;让我做,我就能理解。”因此蒙台梭利把知识的学习看作一个幼儿自我建构的过程,教师只是一个引导者、观察者、辅助者、组织者。在蒙台梭利数学教育中教师的语言很少,只在介绍教具和引导幼儿观察时会用语言表述。教师通过动作向幼儿示范教具如何操作,幼儿在反复的操作中理解教具所蕴含的数学知识,将知识内化,这就是蒙台梭利的学习观。

二、对培智数学教育的启示

蒙台梭利教育法主要应用于学前教育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义务教育阶段的智力落后儿童虽已过了幼儿期却在智力发展、认知方式等方面与幼儿有很多类似的地方,因此蒙台梭利数学教育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也值得培智数学教育借鉴。

1.教授新知之前确保学生已掌握所需的预备能力

智力落后儿童间的差异性很大,教师更需要清楚地知道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能力,要理解教师讲授的新知识还需要具备哪些预备能力。目前国内的培智数学教材在小学低年级就教授智力落后学生加法,这是值得商榷的。虽然教的是10以内的加法,不涉及进位,在整个加法运算中是最简单的,但如果学生没有具备相应的预备能力就会显得很难。学生要正确计算出10以内的加法要具备以下能力:唱数的能力、计数的能力、对1~10的量有准确的认识并能进行区分、认识数字1~10并能与1~10的量准确对应、知道加法的意义、掌握加法运算的操作方法。如果这些能力没有完全掌握即使最简单的加法运算也会举步维艰。蒙台梭利的方法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可以将“计算10以内不进位加法”的能力进行拆分,仔细核对学生是否已经完全掌握了每一项能力,如果没有,先补教学生所缺的能力。

2.注意教学用语、课件、教具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数学知识前后联系,层层递进,前面知识的掌握直接影响后面知识的理解,因此培智数学教师应对整个培智数学知识体系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和把握,清楚知道知识之间是如何推演的。同时对数学概念要有准确的定义,运算步骤要规范并相对固定,不能今天一种操作方法明天又换了一种,这样会给学生造成混乱,难以适应。

3.设定的目标不宜过多、过高

每个层次,每节课要达到的目标不宜过多、过高,可以借鉴蒙台梭利的方法每节课一个直接目标,这样更容易达到。一提到教育目标我们往往会从知识目标、技能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去想、去写,一节课只有35分钟,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时间,学生间的差异又那么大,我们定的三维目标真能达到吗?相反如果每节课只有单一的目标,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有了明确的方向,教师可以按照掌握该能力的操作步骤来设计教学流程,简单而又有效。学生是否掌握也有了明确的过关标准。

4.教师少讲,学生多做

数学能力只有很少一部分是纯认知层面的知识,更多的是技能,如计算能力、比较大小等。教师的讲只能起引导作用而无法代替学生学会这些知识,掌握这些能力。例如,教师告诉学生“3+2=5”,或者“3个苹果加上2个苹果等于5个苹果,3元钱加上2元钱等于5元钱”,学生是难以理解的,这些对他来说只是三句话而已,只是一些声音,一些符号,它们并不能使学生产生计算3+2的能力。相反如果智力落后儿童在教师的引导下把数字3转换为串珠3,数字2转换为串珠2,并且明白加法就是把两个量合在一起,通过反复演练整个运算过程,久而久之他们就能理解为什么3和2放在一起会变成5。

学生学得如何取决于他内部的自我建构进行得如何,而自我建构对于智力落后儿童来说必须通过动手操作来完成。因此培智数学教师要少讲,多为学生创造操作的机会。

参考文献:

[1]李宏.借鉴蒙氏教育理念培养幼儿数学思维能力[J].赤峰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10).

[2]田晓莅.蒙氏教育思想对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数学素养的启示[J].中国校外教育,2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