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11 09:21: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字金融人才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 ;高职金融; 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33-000-01
各大企业对金融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高校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不仅要掌握扎实的金融理论知识,还要学会把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在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影响下,高校对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也需要不断创新,所以,我们应该在充分了解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模式下,不断寻找新型的金融人才培养方式,同时结合当前经济的发展需求找到一种能够提升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水平的新模式。
一、当前形势对高职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影响
(一)带来的机遇
随着互联网金融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对高素质金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在这两年里,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出现与运用给传统金融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金融人才的高效培养。同时,针对互联网金融行业发展的相应政策也陆续出台。传统金融企业更多倾向与高端尖金融人才,而互联网金融时代下,对金融人才的需求更偏好基础技能型人才。@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而言,正是一次机遇。
(二)带来的挑战
1.当前金融专业人才的就业现状较差,金融人才的供需不平衡。各大高校金融人才数量都在急剧上升,每年的毕业人数也在上升。在新常态下,已经毕业的传统金融人才也会不断学习互联网金融知识提升自身素质,这些都加剧了市场竞争,市场接纳金融应届毕业生,特别是高职层次的应届毕业生相当有限。
2.金融人才对就业情况过于乐观,与现实的残酷形成巨大的反差。大部分选择金融专业的学生都对其就业情况过于自信,赋予了过多的美好的期许。然而现实中的金融人才就业压力很大,大部分毕业生毕业后并未能走上金融之路,即使开始从事金融行业,最后也没能坚持下去。
3.金融人才的专业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尽管当前大部分高职学校加大了金融专业学生的培养力度,在学习过程中增加了实践部分,还设置了相应的考核标准,通过考核后取得相应的证书,对从事一线岗位有一定的就业优势,但普通高校近年来也逐渐重视考证和技能训练,并利用其自身优势加强了其学生专业技术方面培养,这对高职金融专业毕业生构成了一定的威胁。
二、新形势下社会对金融人才的具体需求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及应用不过短短的几年时间,但是它的发展速度令人惊讶,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金融行业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这就给传统金融行业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运用给我国金融行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一批批互联网金融企业涌现出来,对互联网金融人才的需求有增无减。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是时展的必然,它是网络技术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是一种新型的金融模式,并且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网络适用人群逐渐年轻化,我国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内容也需要定期更新与完善。其对人才的需求,不再是传统金融中对金融专业的单一的执养。随之而来的是,更迫切需要互联网知识与金融创新人才的融合,这样才能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三、互联网+金融形势下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了解到金融行业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了满足当前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需求,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可以参照以下几点进行创新。
(一)不断增强金融人才的互联网意识及数字化理念
针对金融专业的学生来说,我们应该不断增强他们的互联网意识及数字化理念,让金融人才能够运用互联网技术提升自身的金融学习水平。金融人才不仅要掌握互联网相关的理论及技术应用,同时强调以互联网技术为主体的信息技术对金融各个行业的渗透和融合。培育具备互联网视野的、能迅速介入金融业务一线的,能综合运用数字化资源、整合各类互联网工具、推进金融创新的技术技能型的高层次人才。
(二)定期举办相关的金融比赛,不断提升金融课程设置水准
单纯通过课程教学并不能很好地提升金融人才的培养水平,我们需要定期举办相应的金融竞赛,通过竞赛加深学生对金融知识的理解与记忆,还能了解到金融行业的最新实践知识,学校通过吸取大赛项目的内容和标准,重新修订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围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教学理念,把互联网金融行业工作岗位所需的专业技能和要求纳入到日常教学,改变教师讲的就业无用、就业有用的书木没讲的滞后状态。技能大赛都会突出关注行业岗位最新的技术规范,注重学生的职业素养,全方位多视角的考查师生技能、创新、应变能力、沟通能力、心理素质等。以技能竞赛为切入点,既能促进专业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又能让高职金融专业广泛接触互联网金融的最新发展趋势,真止实现了技能竞赛对教学改革的导向作用和赛、教、学的融合。
(三) 增加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提升金融人才的实践水平
社会对金融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可以尝试与金融企业合作,共同提升金融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为社会培养出高质量的实践性人才,让学生学到更多更有用的操作技能使得学生能够尽早走入市场,锻炼学生的就业能力。同时可以采取定向订单的培养模式,根据互联网金融企业对基层一线业务岗位的具体需求进行针对性的培养,让学生入校开始就能按照企业要求去定位,真止实现从职业教育到职业实践的对接。
(四)结合实践提升学生的金融营销水平,培养出更优质的综合性人才
培养高职金融学生的最终目的就是为金融行业服务,我们不仅应该培养金融学生的理论与实践能力,还要培养高职金融学生的营销能力,为日后的就业做准备。同时适应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趋势,满足市场对金融业务一线岗位的迫切需求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上,在专业课程设置上,要更多地偏向培养金融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吴晓求.互联网金融逻辑与结构[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关键词:财经类院校;专业建设;数据分析;数据挖掘
一、引言
从大环境来看,如今,全球数据量均呈现激增趋势,大数据时代全面到来,这不仅意味着社会需要更多信息分析人才,也说明相关院校要加强信息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从本国国情出发,我国从工业社会向以信息资源开发、应用和管理为主要特征的信息化社会转变,计算机技术在各行各业普及应用,对经济管理活动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分析,挖掘出有潜在价值的信息,为管理决策提供依据,是信息管理学科研究的新方向。以目前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情况来看,懂经济、懂计算机同时又能掌握数据分析知识的学生在就业时有相当的优势,这恰好与我们哈尔滨金融学院信息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一致,如何发挥财经类本科院校的办学优势,建成专业特色,是此次本科教学改革的目标。
二、人才培养目标
对于我们这样有明显“金融特色”的院校,充分发挥在金融领域的办学优势,塑造出自己的金融特色,即:坚持服务于金融行业,跟踪IT发展的前沿,把握财经行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最新需求,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打造金融特色专业:金融信息管理-数据分析方向。培养具有管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的专业知识,精通金融学、经济学以及数据分析理论与技术,了解数据的商业价值,通晓以清晰直观的形式提供数据分析结果的方法,强调学生掌握现代管理科学思想,掌握现代信息系统的规划、分析、设计、实施和运行维护等方面的方法与技术,同时,更要具有较强的信息系统开发利用以及数据分析处理能力。
三、金融特色信息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一)面向社会需求
2013年3月,IDC数字宇宙报告《大数据,更大的数字身影,最大增长在远东》写到:预计到2020年数字宇宙规模将达到40ZB。在这样的大数据环境下,我国也必然需要更多高素质的信息管理类人才,例如,互联网企业、金融机构、保险、医疗卫生、电子商务、零售企业及政府数据中心等行业对大数据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都很大。所以,在此情况下,我院有必要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的同时,面向社会需求,对信息管理专业数据分析方向人才的培养标准与目标进行重新定位,以确保符合大数据时代提出的新要求,顺应大数据浪潮的发展趋势。例如,未来对具有大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的人才需求将快速增长,数据分析师、数据架构师、数据可视化人员、数据监管人员等和大数据相关的职位也将应运而生,因此,我院应当注重培养需要具备深度分析数据能力的专业人才,使其成为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为社会发展付出应有之力。
(二)教学特色
课程教学内容归纳为两个模块:“信息系统开发课程”、“数据分析课程”,其中,“信息系统开发课程”又分为“开发技术类课程”和“面向应用的课程”两个子模块,将程序设计类课程与管理信息系统理论课程相结合,以理论指导实践,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信息系统开发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信息系统的实施、运行与管理方法,熟练掌握信息系统的开发工具,最终通过案例实践,深入理解信息系统的分析与设计过程。“数据分析课程”又分为“数据分析方法课程”和“面向应用的数据分析课程”两个子模块,从而形成较为系统的立体化课程体系,数据挖掘是数据分析的核心课程,运筹学是辅助课程,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分析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工具,了解数据仓库和数据挖掘的基本原理,初步具备利用数据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
在制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计灵活的人才培养方案,既要高度重视理论知识的学习,又要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拓宽实践渠道。极力扩大与企业和科研院所的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研究、实践机会,在课堂教学环节中,设立一些针对某个合作企业的某些具体问题的研究项目,组织学生在该企业的资助下开展研究。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实践经验又提高了他们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动手能力,同时还能促进合作企业的创新发展。
四、课程设置
计算机程序设计在数据架构当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通识课基础上,从第二学期开始,开设专业基础课: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必修课: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数据库、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JSP程序设计、Web实战项目(Java方向)等计算机程序设计类课程,以及SPSS、数据挖掘与分析类课程。同时,开设信息管理专业既有体系中的基础课程:信息管理概述、会计学、管理学、统计学、运筹学、信息资源管理、数据库原理及应用、UML与可视化建模、计算机网络技术、银行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含课程设计)、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专业英语等。以及专业选修课:信息检索技术、多媒体技术与应用二选一,电子商务概论、静态网页设计、图形图像处理三选一,IT项目管理、系统工程、ERP原理与应用三选一,企业资源规划、经济法、经济学三选一。
五、强化实践性教学
财经类学校在专业教学方面应该关注实践性课程的设置,它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关键,实践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加了解学科特点,实践的过程中学生原本零散的知识点得以组合联通,长久以来,高校办学都在坚持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实现学术与职业特点的融合,要将“隐性”的课外实践逐渐转变为“显性”的实践课程。在落实学生实践学习的过程中,学校要积极引入从业资格课程、职业群集课程等等,强化专业实践,与当地的金融企业建立合作伙伴关系,引入“3+1”的实践教学模式,全面促进学生能力、素质以及知识等综合能力的提升,使其能够更加满足当今市场对人才的各项要求。同时,学校还可以构建校企联盟模式,协同培养人才,充分发挥校企合作的优势,为学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践平台以及展现自我的机会,帮助他们客观的认识自身职业的特点,进而有目的的投入实践学习,提升自身能力。实践教学要侧重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要帮助他们更加适合当今市场的需求,树立“厚基础、精专业、强能力”的人才培养目标。最后,要注重实践评价,建立完善的评价体系,通过这样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实践情况,便于查缺补漏。开展实践教学,要综合多元化的实践渠道,融合先进的教学方式,最大限度将课程体系内容与工作领域的相关知识紧密联系在一起,必须要使学生的专业能力、职能能力得到提升。从多年的实践经验来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专业水平,有利于学生未来发展与就业,在目前金融类学科教学中应该加以推广。
六、结论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应用以计算机为主的技术解决经济管理问题的专业,应用范围广泛,技术性强。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的推进,信息系统在运行中积累的数据量已经超越管理控制能力,社会对具有数据管理和数据分析能力的人才需求也在迅猛增长,信管专业的建设必须从社会需求的角度出发,重新设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培养符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刘婷婷.大数据时代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模式研究[J].中国电子教育,2014(02).
[2]石洪波.财经院校信息类专业数据管理与分析课程群体系研究[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09).
[3]闫娜.大数据视角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3(11).
[4]陈红琳.财经类院校信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科技视界,2013(25).
关键词:产业数字化;数字化产业;产教融合;市场营销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中国信通院的《2021年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显示,2020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7.5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19.1%,占GDP比重的7.3%。产业数字化规模达31.7万亿元,占数字经济比重的80.9%,占GDP比重的31.2%。数字经济内部结构呈现“二八”比例分布。2020年,三次产业加速数字化转型,农业、工业、服务业数字经济渗透率分别为8.9%、21.0%、40.7%,同比分别增长0.7、1.6和2.9个百分点。数字时代下,培养新一代国家建设人才已迫在眉睫[1]。数字化产业的发展,是产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保障。工业互联网平台、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算法、云计算服务、区块链、数据安全、数字消费等各种数字化技术所用的新基建和数字化设备,使数字产业快速发展并得以应用。这些数字化企业的成长和壮大是支撑起产业数字转型的砥柱。201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5G等新一代通讯技术的变革和应用,席卷行政服务系统、教育系统、金融系统、医疗系统等所有领域。高校传统专业教育已不能满足产业数字化新需求,唯有顺应时代和产业的变化不断更迭,才能培养出适合企业需求的新技能型人才。
二、数字经济新业态产教融合现状
美国能诞生如此众多的互联网巨头,与其职业教育的“合作教育”模式密不可分。“合作教育”模式是将专业人才培养学校理论学习与企业实践训练相结合的一种高等教育策略。2009年,美国将“合作教育”模式更名为合作与实践教育(CEED)。该策略由于较好实现了企业、学校、学生等多方共赢,得到了美国相关政府机构、教育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2]自英国脱欧以来,欧盟经济支柱主要来自德国和法国。德国作为老牌工业强国,虽然数字经济发展相对较为缓慢,但是,其成功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模式——“双元制”,却值得学习和借鉴。[3]我国数字经济新业态正处于刚起步阶段,相比欧美等西方国家,我国亟需探索出适合我国“两化融合”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模式。近些年“数字”成为助力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技术。但是,由于我国数字化人才较为缺失,暴露出高职技术型人才培养工作存在诸多缺陷。目前,关于高职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并不多,尤其是关于“互联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成果更是比较少。通过研究目前关于数字经济新业态产教融合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一是关于产教融合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境及解决的方法。产教融合存在的困境与解决对策是当前研究的主要热点;二是如何依托校企合作,促进产教融合。例如,钮雪林结合苏州数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了专业建设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专业建设必须要以协同化对接、数字化改造以及融合化转型等方面入手,提升专业建设水平;三是关于国内外不同育人模式的比较与实证分析。
三、“数字化转型”下的产教融合新挑战
(一)目标企业选择难题
合作企业的选择,需经过慎重甄选。企业规模较小的中小企业,软硬实力都不及大型优质企业,在承担校企合作的教学育人中,人力、培训、设备、场地、技术、管理、运营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投入会成为其主要制约因素。同时,产业数字化也使得行业“洗牌”加剧,涌现出一批顺应数字化转型的优质企业,这批优质企业在产教融合中对人才培养方向更能把握时代脉搏。在目标企业的选择问题上,需要高校对目标企业进行有效评估和谨慎甄选。
(二)企业课程与传统教学内容不相符
在产教融合课程设置方面,存在企业课程与传统教学内容不一致的问题,以及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水平低导致课程内容陈旧两大问题。首先,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形势下,高校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仍然存在沿用陈旧人才培养方案和原有知识体系的情况,教材和教法,都没有融入最新数字信息技术,专业建设停滞不前。课程负责老师不愿与企业深度融合,改革课程内容,导致最新的企业标准、企业操作规范、理实一体化课程及企业实训实践类课程无法顺利推进。其次,当目标企业选择不当,或企业发展速度大大低于产业变革,导致企业开发课程内容较为陈旧,尤其是在产业数字化转型的转折点,企业需要最新的工业互联网技术和数字化技术做支撑,才能在产教融合中开发和融入产业最新数字化技术内容。因此,新时代下的产教融合和产业人才培养,不仅对教师、教法、教材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合作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企业投资巨大,回报不稳定
首先,从课程的开发来说,需要校企的共同参与,针对学生群体,在现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开发一套既囊括现有知识体系,又符合企业标准的教材和课程。对于企业来说,需要企业上层战略决策的支持和大力投入,需要有经验的专职人员与课程负责老师积极双向沟通,因此,人力成本的投入必不可少。其次,从实训基地建设来看,校企双方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建设实训室、实践基地、教学设备、网络设施等,合作期间产生的水电、培训、师资等一系列费用,以及后期对实训基地和设备的维护保养等成本,一旦由于种种原因使得校企合作不稳定,合作最终不了了之,企业投入将无法收回,也会造成高校国有资产流失。最后,从人才培养过程来看,校企达成产教融合意向,设置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校企合作教材,开设各类实践实训项目,最终完成学业,培养出符合产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期间会存在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就业双向选择的不确定性等问题,并且对于企业来说人才培养周期大大加长,难以满足企业短期人才紧缺的需求。
四、基于“数字”的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探索
基于以上分析,产教融合过程中叠加产业数字化转型,给校企合作带来了新的挑战,下文将以市场营销专业建设为例,研究和探索基于“数字”的产教融合新模式。
(一)“数字”发展背景
2015年阿里巴巴首次提出概念,随着大数据技术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数字发展呈现快速发展趋势。例如,2018年我国数字规模为22.2亿元,预计2022年将达到179.4亿元。由此可见数字将成为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加速引擎。“数字”是企业级的业务能力和数据共享服务平台,其通过对业务、数据以及技术的抽象化,将业务按照领域进行拆分,以服务化的形式输出共享能力。数字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在数据层面上,数字有效解决了企业系统间数据孤岛的问题,有效解决了数据“汇管用”的问题;在业务层面通过对各业务线的模块去除,让前台业务走向市场,提升了企业的市场响应力;在技术层面,具有可扩展性,能够让整个网络架构更加开放,避免了重复开发[4]。
(二)“数字”+产教融合模式“数字”产教融合模式,使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教学广度和教学深度都得到了大大提高,契合了高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人才培养目标。将企业数字服务于教学,实现深度产教融合,如图1所示。数字对企业数字化、智能化的转型升级起到核心关键作用,在产业数字化的过程中,涉及从生产制造、采购物流、仓储运输等生产制造环节,到客户服务、数字营销、门店调配等流通环节,再到结算中心、供应链管理、人资管理等企业运营管理环节。从人才培养角度出发,教育教学的视域更开阔,理念更趋全局化,对于市场营销专业来说,教学广度随着数据的延伸,不仅涉及数字化营销,而且延伸到了生产制造、经营管理、门店运营、成本控制等多个领域,教学广度得到了大大提升。从教学深度来看,从课本的理论知识为主,营销策划实践为辅的传统模式,转变为更深层次的基于数据的数据采集清洗、可视化报表制作、公(私)域运营、大数据品牌营销、内容营销、算法和AI提升人效等基础上的营销战略和营销策划,教学深度增加,专业深度增加,更适合数字时代人才培养需求。
1.数据采集
如图1所示,产教融合部分包含两大内容和一大条件。根据上文数据来源分类,企业数据分为内部数据和外部数据两大类,数据的采集过程主要从离线采集与实时采集两方面进行。首先,内部数据是指在根据企业内部经营情况,进行数据采集和数据筛选,主要包括不涉及商业机密的企业以往数据:营业额达标率、客单价、人效、毛利、进销、损耗等数据。具体数据包括日(月)营业额、日(月)营业指标、日(月)完成率、客单数、客单价、人效、每日(月)同比、每日(月)增长率、客单增长率、采购、销售、毛利(率)、陈列(样品)报损、报损率、日销前十等。其次,外部数据是指通过网络爬虫获取的互联网数据、第三方接口数据等产生的相关数据。最后,对于上述用于教育教学的数据,其数据量相当庞大。在互联网环境下,客户数据来源比较广泛,既包括客户办理各项业务的数据。例如,客户的基础信息数据、客户消费数据、订单业务数据等等,还包括客户位置移动范围数据等。基于日益繁琐的数据,需要系统要具备数据收集和储存的系统作为支撑。因此,基于数字将数据进行整合,并通过全过程的数据采集才能获取动态全面的数据,并最终筛选有效数据用于市场营销专业产教融合。
2.数据应用
数据应用是“数字”平台建设的核心,传统的数据系统只是简单地存放或者展示难以有效发挥数据的潜在价值,不能达到数字资产的应用价值。基于数字产业的发展,构建产教融合必须要将所有的数据纳入到同一套系统中,建立以客户为中心的“DNA”数据视图,整合系统的所有资源,让平台系统内的成员都可以使用数据资产,以此达到支撑整个智慧运营体系的数据要求[5]。市场营销专业课程的数据应用,主要是利用智慧运营体系中数据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客户精准画像、企业科学决策、AI(算法)预测、制定营销战略、撰写营销策划方案、个性化学习等,通过校企产教融合,将数据应用环节共同开发成各类数字营销实践课程。
3.基础工具及条件
在数据采集和数据应用的过程中,校企共建实训场地提供软硬件保障,硬件设施包括本地机房、互联网设备,物联网、互联网等,软件设施包括数据采集分析工具(python、excel)、云平台、数据共享数据等。通过云平台和数据共享数据,服务器将操作实践内容共享至学校机房,同时物联网实现万物互联,校企指导老师在线指导和评估,前置课程中可加入一些基础的工具课,或在实训课中加入有针对性的工具操作模块。数据是领先行业的共同选择,构建了企业进行应用开发的新一代平台型基座,通过数字赋能变革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重要选择。本文秉承科学性和先进性原则,兼顾时展特征,以市场营销专业为例,对基于数字产教融合模式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希望能对高校实现新时代数字营销人才的培养目标有所帮助,希望能对各专业建设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希望能对地方经济的建设发展有一定的启发。
参考文献
[1]刘常春,张晓丹.职业教育中的产教融合模式分析[J].电子技术,2021(12):200-201.
[2]汪福俊.美国应用型高校的合作教育机制——以德雷塞尔大学为例[J].教育学术月刊,2018(12):57-67.
[3]陈保荣.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国际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18(5):40-46.
[4]胡翰林,沈书生.基于技术的教育大数据应用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21(9):78-86.
【关键词】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数智技术;高职院校
一、引言
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驱动下,企业进入了数据价值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数字化产业的协同发展新阶段,形成了数字化商业的新范式,数据+算力+算法将成为企业的核心驱动力,财务活动数字化、自动化与智能化成为智能财务的时代特征。从未来人才需求导向看,传统核算会计将逐渐让位于以“价值创造”为导向的管理会计,而业财一体数字化核算能力、专业智能化工具应用能力以及大数据分析决策能力将成为数智财务人才的重要支撑,这也是未来会计专业教育的重点和机遇。管理会计作为一种以管理为导向的财务工作方式,管理相关性是其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必然超越会计本身,是同时兼备记账、核算、管理、分析、决策功能的会计,其管理思想与方法是天然的业财融合工具,是实现业财融合的重要桥梁与手段;管理会计的另一个核心要求是价值相关性,管理会计需要针对管理行为与价值创造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是管理与价值创造之间一个天然的纽带。数据显示,尽管目前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已超过两千万,但其中能承担管理会计职能的专业人员严重不足,管理会计缺口超500万,企业亟需管理会计人才。高职院校作为会计人才重要的输出地,如何紧跟信息技术发展,准确把握企业数智转型需要,构建融合“数智”理念与新兴技术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体系与课程框架,培养符合数智时代需求的“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是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亟待破解的难题。
二、数智时代管理会计人才需求变化与供给分析
(一)国家宏观政策和数智技术助推管理会计发展。自2013年以来,财政部将管理会计列为会计改革的重点方向,相继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管理会计基本指引》《管理会计应用指引》等一系列重要文件,从管理会计制度建设、人才培养顶层设计、企业管理会计实践、会计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这不仅对企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提出了转型升级要求,也给管理会计人才培养与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随着“互联网+”对商业世界的渗透以及数智技术的快速发展,自动化、数据与效率成为企业转型中的关键词,财务人员角色由会计向顾问转变,管理会计的重要性更加凸显,数智技术的应用显著提高了财务人员工作重心向管理会计转移的效率和质量,成为管理会计更好地发挥作用的契机。在政策与数智技术的双重推动下,管理会计将成为引领会计“升级”,推动“大数据+”战略落地的有效工具。(二)企业数智转型对管理会计人才需求迫切。“互联网+”时代,企业经营管理面临着高度的不确定性,经营环境更加复杂,企业组织形式逐渐从金字塔结构向扁平化演变,各部门之间互联互通,企业战略协作层面“数智化”“精准化”与“实时化”的要求是提升“业务→财务→决策”适配性的重要保障。然而,传统的财务体系存在信息滞后、决策滞后、行动滞后等突出矛盾,与新兴业务发展不匹配,企事业单位的智能化财务,将转变为以管理会计为核心的战略财务、业务财务与数字化财务,管理会计与数智技术的结合将为“业财融合”“技财融合”“人财融合”构建联系,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智技术的加持不但能促进交易与分析的融合,提升财务效率与数字化水平,同时其新型智能化财务信息系统还能实现税务、财政、金融系统信息的集成,会计核算、会计管理与经济业务的实时、深度和无缝链接,对于推动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大的企业价值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数智时代,科技、产业与商业模式的转型升级催生了新的财务工作环境,新的财务工作环境需要新的财务人才。高职院校作为财务人才的培育基地,必须改变“重财务、轻管理”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全面改革和创新,着力培养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兼备的“高技术复合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为企业持续发展及建设提供人才支持(见图1)。(三)管理会计人才供需匹配情况分析。数智驱动下,企业对于传统财务会计的需求正在锐减,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数智化人才转型成为必然趋势,而当前会计人才的供给与需求是不匹配的,供给数量上整体供大于求;供给结构上低端人才过多,中高端人才供给不足;同时财务会计供给过剩,管理会计人才不足。究其原因,作为大量人才供给单位的高职院校,一方面,人才培养模式不能支撑管理型会计人才培养,传统财务会计类课程占比较大,管理会计类课程设置单一,缺少业财融合管理能力培养的完整课程体系;而且,管理会计与传统财务类课程不同的是,其横跨了管理学和会计学两个学科,“为企业管理服务”与“会计信息”之间彼此交融、互相补充,数智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二者之间的融合互动,数智时代的“跨界”和管理会计的“跨学科”的特质,以及专业知识的融合性和职业技能的多元性,对高职会计人才培养寻求在学科交叉、跨界融合上的突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是创新与变革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一大挑战。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应用需要一个高度完善的信息环境,而目前管理会计信息基础设施滞后,以管理为导向的会计信息基础与技术建设亟待完善。由此可见,当前管理会计理论与实务脱节,实践教学难以实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局面尚未形成,这是制约管理会计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的重要因素。
三、数智时代高职院校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转型路径
(一)拓展管理会计就业面向,重构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数智时代,企业对价值创造型财务人员的需求剧增,传统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已无法满足新商业时代以“数智”技术为支撑、以业财融合为导向的财务工作需求。为此,需要重新定位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即培养满足企业财务转型需求,以管理为导向的,面向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及相关会计信息数据分析等职业领域的,熟练掌握信息数据分析工具的高技术复合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本文参考2019年2月中国总会计师协会的《中国管理会计职业能力框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从就业方向、实务要求、所需数智化工具、技能要求、知识储备等方面构建数智驱动下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要素框架(见表1),以期为高职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指明方向。(二)建设学科交叉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当会计教育的核心转变为“业财融合”与“价值创造”后,课程体系也要相应地从单纯的业务核算型向以价值为导向的管理型转型,需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学科交叉与跨界融合为基本理念,构建涵盖会计、计算机技术、大数据科学与应用等跨专业的管理会计课程体系。其中专业基础课程可以分为财务会计实务、管理会计基础理论、数智技术理论基础三个层面,具体涉及财务会计账务处理与报表编制、管理会计的基础理论与主要工具方法的运用,以及大数据挖掘、处理与可视化分析等理论知识的学习。专业核心课程的开设围绕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与考核五大职能展开,具体包括:数智驱动下管理会计的预测、决策;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财务共享流程的分析与优化;责任会计与平衡计分卡绩效管理等。实训课程以培养学生“业财融合”“流程把控”“决策分析”与“跨界融合”等能力为导向,可以开设企业全景运营仿真项目、大数据财务分析、企业财务共享沙盘模拟、跨专业综合实训等课程。专家实务课堂可以聘请管理会计领域或大数据专业领域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校外专家,面向会计专业学生开展不定期的实务案例讲座,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认识,增长见识,提升学习兴趣。需要注意的是,校内课堂尤其是实训课程作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提升实务技能的重要载体,需要不断更新各类硬件,Python、Hadoop等大数据智能处理软件,以及ERP沙盘模拟与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系统等,以满足数智时代管理会计人才培养的需要。(三)完善平台建设,构建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普遍存在过分注重会计核算类技能训练、对企业业务流程认知不够、企业决策分析类实践教学不足、数据分析技能缺乏等问题,无法满足数智时代管理型会计人才发展需要,管理会计实践教学体系亟待建立。一方面,在实践平台搭建上,应以企业真实场景为教学情境,引进覆盖管理会计规划、预算、预测、决策及考核等职能,展现整体业务流程的管理会计实践教学平台,搭载先进的数智技术,以企业流程、业务经营案例为教学内容,促进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另一方面,在实践方式上,鼓励企业更多地参与到会计专业群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实现全要素、全过程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建立企业和院校双育人模式,搭建集教学实训、生产实践、产业与社会服务于一体的,相互衔接、补充与完善的产教深度融合体系(见图2)。即学生完成管理会计理实一体教学实训后,借助平台开发面向企业实际工作情境的任务式培养项目,进入真实项目模拟实践,通过建立系统而完整的知识和技能结构,为生产实践积累企业真实工作业务与流程的素材和资源,进一步按照标准化流程和体系拆分为教学实训所需的典型管理会计工作业务与案例,形成开放式的管理会计案例库,实现教学资源源源不断地自我生成和补充,实现专业技能提升与教学经验积累“双管齐下”,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四)打造跨界融合的教师创新团队。传统会计专业师资专业背景相对单一,多来源于会计或临近专业,在数智时代,已无法满足管理会计跨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要求,因此,亟需打造融合会计、企业管理、供应链管理、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等专业教育背景的跨界融合教师创新团队。同时需积极推进企业实务专家进课堂,探索打造由校内专任教师、企业实务导师共同参与的管理会计精品课程群,以加强会计专业教学与企业实务发展的对接与联系。(五)改革创新管理会计教学模式与方法。目前我国管理会计类课程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教材内容落后,交叉重复,内在逻辑关系不清,学生无法形成系统的管理会计知识体系;二是传统的教学方式,学生学习兴趣不高,主动研究、思考、分析问题能力较弱;三是案例资源的适用性较差,缺少与时俱进的、综合性的“本土化”案例,学生缺少对管理会计实用价值的切实感受,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较弱。数智时代,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应充分借助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完成传统“讲授式”教学向以“学生为中心”教学的转变,并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完善基于“探索+实践”的管理会计教学模式改革与资源体系建设,探索“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模式(PBL)”与“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模式(CBL)”相结合的,搭载项目教学、翻转教学、体验式教学等多元混合式管理会计教学模式。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尝试与修正,重视提升学生在复杂环境中分析问题、思考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校企合作,注重提炼中国企业管理会计真实运作案例,努力克服国际管理会计案例与先进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的“水土不服”等问题,提高预期教学效果。
四、结语
以数智技术为支撑,以跨界融合为特质的新商业对会计及相关行业影响深远,对财务人员素质与能力要求更高,传统财务会计亟待向管理会计转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应紧跟企业转型和技术变革,将数智技术与管理思想深层次地嵌入管理会计人才培养过程始终,以需求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体系建设、教学团队打造等方面全方位创新高技术、复合智能型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会计人才的培养质量。
【主要参考文献】
[1]马化腾等.数字经济:中国创新增长新动能[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7.
[2]曲晓辉.基于财务云的企业战略转型及人才培养[R].教学研讨会报告,2018.
[3]周守亮,唐大鹏.智能化时代会计教育的转型与发展[J].会计研究,2019,(12):92-94.
[4]贺颖奇.管理会计概念框架研究[J].会计研究,2020,(08):115-127.
[5]孙刚.大数据驱动下业财融合导向的管理会计人才培养机制创新[J].财会月刊,2021,(02):88-93.2019,(19):44-49.
[6]崔发周,张晶晶.高阶能力导向的职教活动课程开发[J].职业技术教育,2021,(04):19-24.
笔者以金融管理与实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对象,调查苏州金融业对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需求的岗位要求,着手建立以五年制高职金融就业岗位为中心,工学融通、五维一体的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即把五年制高职金融就业岗位的要求贯穿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把岗位综合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融通、岗位工作任务和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教学相互融通、岗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互融通、岗位工作环境与教学实践环境相互融通,通过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案例引导、项目实训、综合实践五维一体的教学,提高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培养适应金融业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下面具体谈谈重构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路。
1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笔者认为,在重构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之前,应首先明确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而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先要搞清楚现在人才培养目标的现状和侧重点。
1.1人才培养目标现状
1.1.1人才培养目标普遍定位较低
目前,大部分高职院校在制定人才培养目标时,片面追求人才的“第一线”认为高职人才的培养就是培养一线的操作人员,完全注重“技能”的培养,将高职教育与职业培训划等号,而忽略了“高等”二字涵盖的含义,没有充分地将“高”和“技能”相结合。
1.1.2高素质体现不够全面
在素质培养中,只重视能力素质,而忽略了职业素质。虽然学校在制订人才培养目标时都明确了人才的职业素质,但在职业素质培养方面缺乏系统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使得“高职业素质”培养难以落实。
1.1.3将知识的“够用”片面理解为“实用”
在人才培养中,对知识的学习过分追求“够用”认为“够用”就是“实用”过分注重实践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人才长远发展对知识延续性的要求。
1.2人才培养目标侧重点
要对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准确定位,还要明确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侧重点。
1.2.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内涵
职业教育是随着近代大工业的产生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以职业为导向的教育类型,是培养技术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活动。因此,职业教育强调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日本称之为“企业眼里的职业教育”在德国它已成为“企业手中的职业教育”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需求主体,又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办学主体,职业教育能否办出特色,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参与程度。因此我们把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界定为在一定的职业教育理念的指导下,以形成学生的职业能力为目标,以技术知识和工作过程知识为主要内容,以行动导向教学为主要的教育方式。
1.2.2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
随着现代经济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加快,职业变动和职业技能的更新日新月异,这就要求高职教育应从大职教观出发,以市场需求为动力,以就业需求为出发点,必须从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和职业素质出发,要培养学生的爱岗敬业精神,将教育的侧重点放在教会学生如何学习和获取新知识和新技能上,换句话说,要侧重于学习能力的培养。另外,在专业化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单靠一个人的力量是无法应付工作中的方方面面的。虽然一个人凭自己的能力可能取得一定的成就,但如果把个人的能力与他人的能力结合起来,那么结果绝不会是“1+1=2”而可能是“1+1>2”因此培养高职学生具有良好的团队合作能力也同等重要。
1.2.3明确人才培养目标的宗旨
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
发展需要培养大批高级应用型人才,尤其是为地方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下得去、留得住、用得上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因此五年制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就要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培养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要结合学校优势,创办特色专业,培养特色人才。
2以金融专业为例探讨人才培养模式
2.1苏州金融业发展现状
多年以来,苏州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改革为动力,加快完善金融组织体系和市场体系,不断增强金融业的社会服务功能,金融体系日趋完善,规模逐渐壮大,初步形成了以银行、证券、保险、信托为四大支柱,以其他非银行金融业为补充的金融服务业体系。截止2011年末,苏州全市银行类机构共52家,保险业金融机构总数达63家,保险中介机构45家,保险分支机构800余家;证券公司及营业部61家,期货公司及营业部23家;备案创投企业88家;担保企业107家;各类小额贷款公司72家;典当公司49家。全市金融资产总量超2.3万亿元,金融从业人员超过4.4万人。
目前,在金融危机冲击和资源环境约束倒逼下,苏州经济转型和城市转型任务更显紧迫,产业升级与产业转移将同步进行,城市形态优化和城市功能提升将成为“十二五”发展的主旋律,这将催生大量的资金需求和丰富的金融产品需求。与此同时,江苏省提出了立足区域、承接上海,将苏州打造成接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服务区域实体经济,辐射延伸金融功能的地区性金融中心,以及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金融机构的集聚区,风险投资、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等股权投资机构的集聚区,企业上市公司的集聚区。而这一切均需要大量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
2.2重构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总和。从此概念中可看出职业教育理念、职业教育思想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赖以产生和完善的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做中学”的人才培养模式凝结的是实用主义的教育理念;现代较为流行的通识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凝结的是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我国当前进行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就是要力求体现和落实就业导向的教育理念。因此,现行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主要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强调课程知识的理论性与系统性,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不适应金融技能型岗位的需求,必须建立以学生为中心、以岗位为导向、基于工作过程的职业能力本位的人才培养模式,我们将其归纳为以金融就业岗位为中心,工学融通、五维一体的五年制高职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2.2.1岗位综合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融通
目前我校金融专业毕业生就业岗位一般均为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系统从事一线金融业务的基层岗位,也有一些在企业单位的出纳、核算、记账、主管会计、资金管理、仓库核算等工作岗位工作。这些岗位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手工及机器点钞、真假币鉴别;会计数字的书写技能;珠算加减法的基本技能;原始凭证的填制、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审核;曰记账的登记、审核;银行对账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填制;正确使用保险柜;计算机基本操作;增值税专用发票的申购和认证;现金支票及转账支票的领用及签发;提取现金的程序;一式多联票据的书写;“现金收讫”“现金付讫”和“营业专用印章”的使用;会计凭证的装订;账簿的启用及结转;工作结交手续;正确进行税务申报及缴纳等。为此,我们在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将岗位综合能力列入人才培养方案,实现岗位综合能力和人才培养目标相互融通。
2.2.2岗位工作任务和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教学相互融通
根据学生未来就业岗位,分析这些岗位工作任务,制订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教学任务,实现岗位工作任务和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教学相互融通。以银行柜面岗位为例,其岗位工作任务一般有人民币储蓄;外币储蓄;储蓄业务的会计核算;储蓄利息的计算;支付结算业务的核算;机构往来业务的核算;电子汇划业务的核算等。针对这些岗位工作任务,我们在制订人才培养方案时增加了与之匹配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训练内容。理论知识包括储蓄的概念和性质;有价证券的填写;银行专用印章的管理和使用;银行账簿的管理和使用;人民币账户管理;外汇账户管理等。技能训练包括人民币活期及定期储蓄业务;外币活期及定期储蓄业务;正确填写银行业务有关单证;柜员结账;网点结账;正确计算各种利息;电子汇划业务;机构往来业务等。
2.2.3岗位工作过程与教学过程相互融通
教学过程根据岗位工作过程来设计。教学设计首先从“为什么学”入手,确定学生的学习目的;其次,根据岗位工作过程确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即确定“学什么”;再次,根据不同岗位的特点,确定教学应采用什么策略,即“如何学”;最后,对教学的效果进行全面的评价,根据评价的结果对以上各环节进行修改,以确保所实施的教学设计能满足岗位工作过程的需要,能促进学生的学习。
2.2.4岗位工作环境与教学实践环境相互融通
教学环境要求是指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对于课堂教学环境所需要的条件因素。通常意义上的课堂是指学校的教师,但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课堂也不再仅仅指教室课堂,还包括大自然课堂、社会课堂等。现在学生学习主要是在教室课堂中完成,而对实际工作岗位的环境认知很少,缺乏感性认识。为此,我们从两方面着手建设:一是抓好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建设仿真实训室,模拟实际工作环境来进行实践教学;二是抓好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通过校外实训,增加实践感知,融合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训练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2.2.5理论知识、技能训练、案例引导、项目实训、综合实践五维一体
高等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最大区别在于它的职业性和实践性,因此在教学安排上要体现理论知识与技能训练并重,教学方式上要体现案例引导和项目实训,教学效果考核要体现综合实践成绩,以保证学生能够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知识和专业技能;在教学内容上要体现专业课程与银行、证券、保险等从业资格证书相衔接,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融为一体。
关键词:高职;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岗位群
信息安全是当前知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新焦点,在目前和将来都会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信息安全是国家重点发展的新兴交叉学科,它和政府、国防、金融、制造、商业等部门和行业密切相关,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1]。信息安全是一门新兴学科,这方面的人才还十分稀少,尤其是政府、国防、金融、公安和商业等部门对信息安全人才的需求很大。解决信息安全供需矛盾的途径是大力培养信息安全人才,积极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规划。本文从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出发,在了解国内外著名大学以及职业院校的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基础上,对已有课程体系建设的特点和不足进行分析比较,并以我院信息安全专业为例,针对课程体系建设提出设想,进行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1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
1.1以人才培养规格要求为依据
专业教学设计应以职业标准中规定的素质、知识、能力要求为依据,抓住职业素质教育与职业技能教育两条主线,培养既具备专业技能又具有良好素质的人才。
1.2以就业为导向
课程设置要与职业岗位相符合,课程内容应满足社会实践的直接需要,能清晰地体现出职业岗位所应具备的基本素质、职业能力和岗位技能。它主要表现在学校应主动根据社会需求设置课程;课程内容要强调贴近工作实践,能反映学生未来工作状况;学校应与行业保持紧密联系,定期邀请企业专家直接参与课程设置[2]。
1.3专业知识与技能兼顾
专业课程设置应在分析岗位所应具备的专业技术应用知识和工作技能之后进行。为此,课程设置体系应分为两部分:专业课程体系与实践课程体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应满足岗位知识的基本要求,实践课程体系应与国家乃至国际行业标准紧密接轨[3],制定严格有序的实践教学过程及评定体系。
1.4以课程整合为手段
理论课教学在坚持“必需、够用”的原则下,强调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综合开发。课程模块与模块之间要求自然衔接和过渡,防止一门课开成多门课,多门课之间交叉、重复的现象。
2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信息安全专业人才需求的扩大,培养信息安全专业人才迫在眉睫。2001年以来,许多高校建立了信息安全专业。在国内,密码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比较成熟,而在其他信息安全领域还未形成系统的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体系。所以,信息安全专业课程建设方面还存在不足[4]。
(1) 信息安全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应的课程体系还很不完善。专业建设的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的规格和一些具体做法都是各个高校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掌握的,没有统一的指导性意见。
(2) 教学计划不够科学合理,课程体系没有突出信息安全学科自身特点。在课程中注重密码学、防火墙、入侵检测等单纯安全理论与技术知识的传授;而对于如何构建安全的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如何设计安全方案,如何实现安全系统等涉及甚少,但这些正是市场所需求的。
(3) 信息安全学科体系尚未建设起来,未形成系统的信息安全人才培养教育体系。尽管目前国内很多高校开设信息安全专业,但所开设的专业课程主要停留在安全理论、安全策略等层面,这造成金融、商业、公安和政府等部门信息安全人才的缺口很大。
(4) 具有信息安全专业的院校实验条件相对落后。信息安全学科既强调理论性,也注重实践性,许多安全技术与手段需要在实践过程中掌握。
3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结构分析
信息安全专业必须围绕岗位群设置课程群支撑体系,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目前,信息安全人才岗位大体分为以下三层:信息安全应用、信息安全技术以及信息安全管理。按照高职院校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要求,信息安全专业应着重培养信息安全应用型和信息安全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而信息安全管理型为扩展目标。安全应用型人才培养应由专业素质性课程支撑,信息安全技术型人才培养由专业能力性课程支撑,而安全管理型人才培养则应由专业发展性课程支撑。专业素质性课程是专业能力性课程和应用性课程的基础,重点是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基础;专业能力性课程是专业素质性课程的延伸,是发展性课程的有力支撑,侧重于学生对专业基础知识构建能力的培养;专业发展性课程是前两者的最终目的,注重学生发展性能力和创造性能力的培养。表1是对信息安全专业职业能力的简单分析。
面向岗位群的需要,不同阶段课程之间允许相互嵌套、融合、渗透。专业能力性课程群中,前期有几门课程也可看成专业素质性课程,有些后期开设的课程可看成专业发展性课程,将共性的部分归入能力性课程群,有些课程对于高职高专的目标培养来说,要求较高,应该合理地纳入到选修课或专业方向课中。
4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解决方案
在较为科学的课程体系结构指导下,按照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方向,围绕职业岗位群需要,信息安全课程体系与各阶段课程群分布如表2所示。
为突出应用、强化能力,信息安全专业课程体系设有四条主线,分别是操作系统主 线、编程能力训练主线、网络基础知识主线及安全技术应用主线。
4.1操作系统主线
由于安全管理或安全方案的设计可能遇到各类操作系统,因此在操作系统主线中设计了三大主干课程:网络操作系统、Linux操作系统及操作系统与安全,并且有延续关系。网络操作系统主要了解各类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内容及特点,要求重点掌握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常用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Linux操作系统要求重点掌握Linux平台下的常用服务器的搭建与管理;操作系统与安全则在前两者的基础上,更深层次地讨论网络操作系统的安全配置与管理,要求重点掌握常用服务器的安全配置与管理,并为安全技术应用主线奠定基础。这三大课程由同一位专任教师授课,这样可以更好地协调各课程的关系及重点内容。
4.2编程能力训练主线
编程能力训练主线包含四门主干课程,分别是C/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Java程序设计及TCP/IP编程,在编程语言应用能力方面突出C/C++语言课程的重要性,数据结构采用C/C++语言为平台,和C/C++语言程序设计两门都以周课时为6学时开设。TCP/IP编程是在前两门语言的基础上,根据岗位需求开设的,如对网络应用系统的安全管理,因此四门课程有承上启下的关系。
4.3网络基础知识主线
网络基础知识主线包括数字电路基础与微机原理、计算机网络技术、网络互联技术等课程,目的是熟悉各种网络硬件设备,掌握网络结构,各课程之间可以整合。数字电路基础与微机原理是数字电路基础与微机原理与应用的整合。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网络互联技术两门课程由同一位教师授课。
4.4安全技术应用主线
安全技术应用主线包括信息安全基础、信息安全工具、数据存储与备份等课程,结合高职类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将PKI技术、VPN技术、网络攻防技术、信息安全策略和机制等课程列为专业选修课或专业方向课,作为必修课的必要补充,使学生能掌握核心技能。
4.5各专业课程关系及具体教学实施
除了上述四条主线课程群外,课程体系中还设置了辅助课程,如计算机专业英语、网页制作与网站建设、SQL Server数据库原理与应用等。四条主线的专业课关系:每条主线对应其相应的岗位要求和能力素质,主线内课程互相衔接、联系紧密,主线间课程既彼此独立,又相互补充,这要求授课教师相互间探讨与交流,对交叉知识能有的放矢,做到不重复讲授,对已讲授过的知识只管应用。
在课程设计实施上,要求每个课程环节必须达到规定目标,尽量做到素质、知识及能力三层次不脱节。根据不同的课程主线,授课方式要求多样化。操作系统类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引导学生在课程中学会应用;编程能力训练类课程要求加强实例讲解,进行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仿照能力;网络基础类课程要求采取讲授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授课方式,要求精讲多练;安全技术应用类课程强调在课程中引入大量应用案例,使学生在学习阶段熟悉实际应用环境。高职院校培养的是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课时总量必须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为此,在课程体系建设上,设计四个实践环节,分别是课内实验、项目实训、毕业设计及毕业实践。在课内实验环节,根据课程特点设置一定量的课内实验课时;项目实训环节单独安排在期末,用一至两周用于主线课程的综合实训;毕业设计环节安排在第六学期的前十周,由指导教师根据专业教学要求安排毕业设计题目,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毕业实践环节安排在第六学期的最后六周,将学生安排到各企业进行顶岗实习,成绩由实习单位评定。
5结语
信息安全是IT领域的一个热门专业,做好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确保专业健康高效发展的关键。本文对信息安全的课程体系建设作了一些探索与改革。但目前高职信息安全专业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还存在很多问题,从专业建设到课程建设还需要经历漫长的实践过程,而且IT是一个高速发展的行业,IT技术日新月异,因此,信息安全课程也要紧跟新技术的发展,适时作出动态调整,才能培养出社会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 Marianthi Theoharidou, Dlmitris mon body of knowledge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J].IEEE SECURITY & PRIVACY, 2007(March/April),5(2):64-67.
[2] 楼一峰.高职院校课程体系建设基本特征与构想[J].职业技术教育,2005,26(13):48-50.
[3] 顾乃杰,黄刘生,刘小虎.关于信息安全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1):13-16.
[4] 宋虹,杨路明,王伟平,等.信息安全学科专业课程教学中资源整合的研究[J].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学报,2006,14(1):20-22.
Practice and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for Information Security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KUANG Fang-jun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unan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Safety & Technology, Changsha 410151, China)
关键词: 信息与计算科学; 人才培养; 课程体系; 实践环节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8228(2012)03-56-03
Reform and practice on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Xu Fengshe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Dezhou College, Shandong 253023, China)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idea of running schools which strengthens mathematical foundations, takes into account mixing of subjects, emphasizes innovation application, the author describes in this paper the necessity, schemes and measures of reforms on talent training mode and analyzes the effect of this proposed training mode in training talents of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s.
Key words: information and computer science; talent training program; course organization; practice
0 引言
1998年教育部颁布了高等学校新的专业目录,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就是这次调整中的数学与统计学科的三个本科专业之一。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由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与控制科学等学科交叉渗透而形成的一个新的数学类专业[1]。这一专业设置的背景是,信息技术已成为21世纪的核心技术,信息时代已悄然而至,为了紧跟形势,教育部设置了这一专业,以期培养出一批有竞争力的人才。该专业的设置,反映了社会对数学学科人才的需求,为这个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高校数学专业的招生带来正面影响。这些年来,许多高校都陆续开设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并且对该专业的内涵、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等重要问题进行了认真而深入的探讨。
德州学院是一所新建本科院校,2004年依托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开办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在七年的办学实践中,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历经三次大的修订,2010年上半年完成了新一轮的培养方案的制定,并从2010级新生开始实施。本文将围绕“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论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实施方案、具体措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取得的成效,希望对同类院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建设有所帮助。
1 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涵盖了信息科学、计算科学、运筹学和控制论四个学科。信息科学是最新发展起来的主干学科,主要培养学生信息处理需要的数学基础,相关课程包括现代密码学、图形图像处理和计算机图形学等专业课程;计算科学主要以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和物理学为基础课,此外还有数值分析、数值代数和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专业课;运筹学方向以最优化理论与方法和运筹学为基础,解决现代管理科学中的理论和实际问题;控制论方向主要研究在现代科学技术和工业中出现的带有控制参数变量的时变系统等[2]。很显然,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一个数学专业,但又远超出数学学科的范围,它应该主要研究信息技术的核心基础与运用现代计算工具高效求解科学与工程问题的数学理论与方法,专业定位与计算机科学和信息工程专业有明显的区别。目前,全国各高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开设的课程、设置的专业方向各异。如何定位或者培养什么样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和探讨的重要课题,这直接影响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设置。不同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定位将导致不同的课程设置和不同模式的人才培养。
全国各地人才市场的统计数据资料显示,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的需求量非常大[1]。随着德州市经济的发展,科研院所、信息产业、银行、证券、金融等行业需要相当数量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领域,更是迫切需要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但现实是:一方面,市场急需的专业人才缺乏;另一面,很多大学生找不到工作。因此,我们培养人才必须变被动为主动,主动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使我们的“产品”成为“畅销品”,专业培养模式改革既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2 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按照国家“教指委”的教学规范[3,4],立足德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在对目前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和毕业生就业情况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我们遵循“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不断调整和完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培养方案,通过课程体系模块化、特色化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结构,凸显专业特色,使之更加适应市场需求。强化数学基础的目标是让该专业毕业具有较好的数学理论基础,能够利用数学理论解决信息科学、金融数学等领域中的实际问题,这是该专业学生最终具有竞争力的根本所在。兼顾学科交叉是指该专业是一个多学科交叉渗透的专业,取各学科之长,形成本专业的特色,是本专业学生具有更广泛就业去向的优势所在。注重创新应用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素养、信息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应用能力,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力和就业竞争力。根据对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分析可知,该专业毕业生主要工作在科研院所以及信息、金融等行业。参照各兄弟院校的做法[5-10],我们制定了本专业的办学定位和人才培养方案。
⑴ 专业定位
根据教育部专业规范,结合地方人才需求,我们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具有良好的数学素养,掌握信息科学、计算科学和金融数学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受到科学研究的初步训练,能运用所学知识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解决信息处理、科学与工程计算、金融领域中的实际问题的高级应用型人才。
⑵ 教学内容改革
为了落实“强化数学基础,兼顾学科交叉,注重创新应用”的办学理念,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上,采取以下做法:
① 教学设计案例化。在数学分析、离散数学、复变函数论、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案例,由此引导学生形成自己的体验和感悟,激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欲望和兴趣。
② 案例设计主题化。在案例设计过程中,按照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课程理论与应用特点,将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习内容有机地加以整合,构建成一个个教学主题,主题及案例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又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同时与实际应用密切相连,从而引导学生主动、有效地学习。
③ 主题设计项目化。在主题选择过程中,密切联系相关课程的应用和科研,根据学生知识与能力背景,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成任务明确的训练项目,按照项目的要求,组织实施教学与考核,使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数学应用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得以提高。
④项目设计科学化。对每个训练项目,按照教学目标科学规划,注重学科能力和课程能力的培养,突出问题,科学设疑,注重过程,讲究实效。
⑶ 专业课程体系改革
为了培养市场需要的具有“厚基础、宽口径、重能力、强应用”的应用型人才,我们对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课程体系实行模块化、特色化设计。所有课程被分为公共平台课、专业主干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方向(特色)课等模块。公共平台课是指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三类课程,主要包括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常微分方程、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数值分析、复变函数等。专业主干课是指本专业的主干核心课程,包括离散数学、普通物理、数值代数、信息论与编码、微分方程数值解等。专业必修课是包括运筹学、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实验、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等。专业方向(特色)课主要设置了信息科学、科学计算和金融数学三个方向。其中信息科学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信息工程概论、计算机图形学、数字信号处理;科学计算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计算几何、科学与工程计算、应用随机过程;金融数学方向的主要课程为金融工程学、金融市场、国际金融。以上每个模块,根据课程的性质分为理论类课程与应用类课程两个系列,从而构建了新的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知识交融链。根据知识模块内容之间的逻辑关联,形成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及优势学科“微分方程及应用”、“粗系统理论及应用”、“密码理论”、“金融数学”等特色方向的系列基础理论课程,有数学分析、高等代数、解析几何、微分方程、复变函数论、离散数学等;系列应用性课程有数据结构、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运筹学、金融数学等。通过这些课程模块的有机整合,实现了专业特色与学科优势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凸显出信息与计算科学的专业特色以及“微分方程”、“粗系统理论”、“金融数学”等的学科优势。
⑷ 实践教学体系改革
实践教学的目的在于通过各种实践环节,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环节。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实践包括课程实践、专业实践(包括毕业设计及实习)、社会实践、就业指导实践等。课程实践是指数据结构和数学建模实验、数值代数等课程的实验课、课程设计等,通过实践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中的毕业实习是让学生到实习单位进行实践,把所学专业理论运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专业实践中的毕业设计是本科教育的最后一个实践环节,既是对学生四年学习的全面总结和检验,也是对教学质量的全面检查。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会与人交际,提高合作沟通协调能力。就业指导实践是指针对社会现实和大学生的求职心态,对毕业生进行就业观教育,引导他们摆正心态、合理定位。
⑸ 创新课程体系构建
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我们在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构造了以增强实践技能、培养创新能力的课程体系,主要包括C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运筹学、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数据结构课程主要培养学生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高效的算法、编写程序的能力。运筹学旨在培养和锻炼学生进行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的战略决策以及信息系统整体规划的实际能力。数学建模与数学实验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科学的思维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实际上,数学建模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的思维过程。在学生学习上述课程的基础上,我们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创新能力。
3 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措施
为了拓宽专业口径,及时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德州学院数学系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⑴ 采取“2+2”的培养模式,实行宽口径分流培养。学生在一、二年级按学科大类统一学习规定的专业公共平台课程,取得规定的学分后,于第五学期分流到相应专业继续学习。对未取得规定学分者,编入下一年级作试读处理。学生试读合格后可随下一年级分流到相应专业,试读一年后仍不符合要求者作退学处理。
⑵ 分流到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的学生,可以根据个人的兴趣、特长、志愿选择信息科学、科学计算、金融数学等专业方向,学校在可能的情况下尽量满足学生的个人志愿。但在尊重学生志愿的同时,也会从专业布局、人才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合理调整专业方向人数,避免修读方向人数严重失衡,以保证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⑶ 每一学年,根据市场调研情况以及学生就业情况,适当调整课程的设置,但调整幅度限定在一定的范围内,以保证课程设置的稳定性、长期性和可持续发展性。
⑷ 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各类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对于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获得较好成绩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创新学分。
4 结束语
德州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实施新的人才培养方案之后,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该专业2011年被评为校级重点专业;建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出版主干课程教材四部;有20多位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等赛事中获得国家级、省部级奖励,有10多位学生能够自主开发网站等。
结合市场对本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下一步我们要在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等方面继续探讨和研究,以期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
参考文献:
[1] 刘龙章,王勤,杨帆.新建工科高等学校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的探讨与实践[J].华东理工大学学报,2010.1:57~59
[2] 钟献词,陈良,黄燕玲.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J].广西教育,2011.6:18~19
[3] 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数学类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关于《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学现状与专业建设相关问题调查报告[J].大学数学,2003.1:1~4,6~10
[4] 张韵华,邓建松,岳兴业.中国科技大学"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探索[J].大学数学,2009.2:4~8
[5] 刘修生,胡鹏.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建设现状与实践[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4:51~55
[6] 明廷桥.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方案的思考[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0.2:51~53
[7] 韩明,张积林.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和探讨[J].科技咨询,2011.10:89~90
[8] 郑丽丽,李海东.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科技咨询,2011.20:193,1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