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诗歌艺术鉴赏

诗歌艺术鉴赏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1 09:21:3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诗歌艺术鉴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诗歌艺术鉴赏

篇(1)

关键词:古诗词;鉴赏;有效教学

诗歌是中国文化殿堂里一颗最耀眼的明珠,学会赏析诗歌是当代中小学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它可以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和艺术境界。

一、重视想象,真正领悟诗歌意蕴

创作优秀的诗歌作品,离不开想象,同样,要想更好地欣赏中国古典诗歌,也离不开想象,想象是沟通我们和古人思想的重要桥梁。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让学生真正学会借助语言材料,选取典型意象,再造一幅合乎作者情感的画面或生活场景,进入诗人诗歌艺术境界,感受诗歌意蕴。

例如,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有晏殊的一首词《破阵子》。词的上片选取燕子、梨花、碧苔、水池、黄鹂、柳絮这些清明前后的景物,我们通过想象,将这些景物组合起来,就会在脑海中展现一幅明媚秀丽、生机盎然的春天景象,从而品赏到诗歌的画面意境之美;下片,作者选取“巧笑”“逢迎”“疑怪”几个动作,再用“女伴”“昨宵”和“今朝斗草”的生活细节,我们通过想象就能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感受一种生活情趣之美。

二、注重联想,真切体悟诗歌情理

“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道出了联想这一思想活动的重要性。文化共融,情感相通,通过学生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体会,展开联想,去体味古典诗歌的情感和哲理,是学生理解诗歌的重要手段。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联想,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真切体悟诗歌情理。

例如,课外古诗词背诵中有范仲淹的一首词《渔家傲》。作者在这首词里,描写塞外寒风袭人,满目萧瑟荒凉的艰苦条件,表达了一种强烈的思乡之情和爱国情怀。要想更好地理解这首词,除了要在头脑中再现塞外自然环境和战争生活场景外,还要借助联想,结合学生的生活现状,即大多是父母在外务工,对父母的思念之情很深很浓,使学生获得最直接的生活感受。

三、深谙术语,准确把握诗歌艺术

中国古典诗歌既在表达人类共通的情理,也在展现精妙的表现艺术。学生如果熟悉各种艺术术语,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从适用的角度就可以做好各种中考诗歌鉴赏试题,从发展的角度则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化欣赏水平。要准确把握诗歌艺术,首先应通晓专业术语。例如,表达上的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等;修辞如比喻、夸张、对偶、对比、拟人等;表现手法如欲扬先抑、衬托、象征等。这些术语要记住并理解透,并学会结合诗歌进行分析。

例如,在古诗词背诵中有王观的一首词《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词中把水说成眼波横流、山是眉峰聚,比喻新奇;同时“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的诗句以设问的形式并妙语双关,点出朋友的去处。“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更富有想象,化抽象为具体,表达美好祝愿。该词多种艺术手法并用,很好地表情达意,且耐人寻味。

四、强化规范,彰显诗歌有效教学

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还体现在做题考试上,高效做题,考试有效得分,是检验古诗歌鉴赏有效教学的重要体现。为此,我要求学生做到规范答题,有层次、有条理,在考试中凸显学生的鉴赏水平。我把它总结为三步答题法:第一步,概述内容或手法;第二步,结合诗歌文本分析;第三步,说出作用或意义。在教学中,我反复强调,回答问题要有这三步意识,看答案要找出这三步。

例如,下面这道中考试题:

塞下曲

李白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问:请结合诗歌分析本诗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

答:颔联使用了反衬手法(第一步)。听到曲子“折杨柳”,很容易就想起故乡的春色和亲人,可是眼前春色全无,亲人不见,但将士仍然积极参战,英勇杀敌。(第二步)有力地衬托出了边关将士忠勇爱国的精神(第三步)。

读懂诗歌是前提,上述三步可以有效帮助学生学会读懂悟透内容,会做题是检验学生诗歌鉴赏水平的手段,也是学生体现能力的主要途径。

通过上述四方面的重点努力,就可以有效提高我们的古诗歌鉴赏教学成效,当然也就能很好地提升学生的诗歌鉴赏水平和考试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娅娟.浅谈中学生诗歌鉴赏能力的提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

篇(2)

关键词:准确把握;诗歌,情景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02-0263-02

中学生学习文化必须从古诗入手,这样才会对中国文化的内涵有更全面的了解,而学习古诗对加强中学生的文学修养,冲破现实物欲对人性的障碍也是有深远的现实意义的。诗歌的创作是把文化、人物、景物融会在语言之中的,因而鉴赏诗歌也就要通过语言把这些东西还原到诗人的生活现象之中去才能准确把握古诗中的情景关系。而准确把握古诗中的情景关系又是中学生学习鉴赏的关键所在,是顺利步入诗歌殿堂的最重要的一步。

一、要读懂诗,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为了一粒沙子而放弃整个海滩

古诗中有个别字或词不认得不理解是正常的事,要旨在于观其大略整体感知。

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首联中“氛垢”一词是我们不熟悉的,往往形成语言障碍而产生畏难情绪。其实为了这两个字而放弃全篇很显然是没有必要的,更何况这个词中的“垢”字我们用组词法是可以理解为“尘垢”的,再结合题目中的“新晴”二字理解这个词的意思就一点问题也没有了。显然是指雨过天晴,极目远眺原野不染尘垢,从而再现了一个立于原野之上有着无碍心胸的王维。

以此类推凡有个别文字障碍我们一定不能因之而耿耿于怀,应该果断放弃,而拥抱全篇。古诗犹如古画,在于泼墨写意,必须全篇领略,而不能“较一城一地之得失。

二、要读懂诗歌准确把握诗歌形象,就要充分利用诗中用于揭示景物特点和思想感情的形容词,放弃生僻的名词。

早行(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很显然这首诗中突显出来的形容词是“寒”、“轻”、“明”、“寂寞”。作者用“寒”突出早行的凄冷,用“明”星光未退反衬晨路晦暗,用“寂寞”一词交待独自早行的孤单。这样景物的轮廓已然,作者所塑造的早行者的形象也就了然于胸,再去计较“驼褐”和“阑干”是什么东西也就没有必要了。古诗往往表现出两个形象,一个是融入诗人情感的景物,即作者的直接写作对象,另一个形象就是对过这个景物折射出来的诗人形象。要准确表达这两个形象用名词是无法解决的,必须借助形容词,因而抓住了形容词就掌握了诗歌,所塑造的形象。

三、要读懂诗正确把握古诗中所揭示的情景关系是关键

清李渔在论诗词的情景关系时说:“诗不外‘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说景即是说情,非借物遣怀,即将人喻物。有全篇不露秋毫情意,而实句句是情、字字关情者。”这是对中国古诗的高度概括,更可以作为高考诗歌鉴赏的解题指导思想。因为,正确把握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是读懂古诗的关键所在。

四、正确把握情景关系,解决诗歌艺术特色问题

许多试题涉及诗歌的艺术特点、艺术风格、表现手法、写作好处等内容,这类题目的实质是在考查诗歌是通过什么特色的景物,用什么方法来表现作者情感的。诗歌的目的在于传情达志,但诗人并非直言其情和志而是通过一定的景物来表现。景物表现情感的方式通常有这样几种:(1)融情于景(借景抒情);(2)情景反衬关系——以喜景表哀情(以哀景表喜情)、以动景表静心;(3)对比;(4)象征。

例:2007年《山东卷》

出关(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旆影风翻见戍楼。马后桃花马前雪,出关争得不回头?

要求:分析“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什么特点。照应诗的最后一句,“桃花”是家乡温馨美好的景物,“雪”是塞外清冷生活的代表。作者通过两种景物的对比突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战争生活的厌倦。这里沟通情景关系的是对比的艺术手法,但解决这个问题时却需要紧密围绕诗歌的景情关系来分析。

五、正确把握情景关系,解决诗歌艺术形象问题,正确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

高考中有不少题目要求再现诗歌描写的艺术场景、诗人的形象、分析诗人的情感。这类题目也要通过情景关系来解决。此外,《北京卷》要求说明,《芣苢》的景象;《天津卷》要求解析“一时放春入”的情景;《江苏卷》要求分析“浮天水送无穷树”所蕴含的思想情感,不同样都是以景窥情,以景析情的命意所在吗?

六、情景关系还可以帮助我们准确把握诗歌用词,正确练字

例:2007年《全国卷I》

望江南(苏轼)

春未老,风细柳斜斜。试上超然台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烟雨暗千家。

寒食后,酒醒却咨嗟。休对故人思故国,且将新火试新茶,诗酒趁年华。

篇(3)

【关键词】秋兴八首(其一);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一、《秋兴八首(其一)》的教材分析

《秋兴八首(其一)》是人教版必修三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杜甫诗三首》的第一首诗歌。该单元是必修一、必修二诗歌单元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为必修四的诗歌鉴赏打下基础。

从诗词本身的文学价值来看,《秋兴八首(其一)》是杜甫晚年流寓夔州的代表作品,表现出沉实高华的特点。本课选学的是第一首,从命意上看,有领起的作用,可以说给全组诗歌定下了一个基调,那就是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

从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来看,本册的第二单元主要是指导学生鉴赏唐代诗歌。杜甫最高的成就是律诗,本单元精选的杜甫律诗就有3首,这首诗充分体现了杜甫 “沉郁顿挫”的风格,将忧国伤时之感和身世凄凉之情表达到极致。

从考试大纲来看,在各类文学体裁中,靠情感化意象取胜的诗歌最难鉴赏,而《秋兴八首(其一)》就是其中的典范之作,且鉴赏这类的古典诗词又是历年来的高考热点。

二、根据教材的特点和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赏析品味作品触景感怀、情景交融的写法。同时学会从借景抒情的角度去鉴赏诗歌。学习小组汇报探究杜甫诗风及成因的结果。又根据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有自己的情感体验,通过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作品蕴涵的中华民族精神。

(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诗人深沉的苦痛与忧思,领会诗人感时伤世、忧国忧民的情怀。从杜甫的爱国爱民情怀中汲取一点精神养料。之所以确立如下目标,我的主要是依据是新课标。一是新课标规定: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二是必修课程阅读与鉴赏板块建议高中语文教学应“让学生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三是必修三教参,建议进行比较阅读教学,可以结合初中学过的杜甫诗歌,如《望岳》《春望》等,因此可作纵向比较,看看杜甫前期诗歌和晚年诗歌作品风格有什么不同。

三、选择科学的教学策略和适合学情的学法

教学策略的选择一定要结合班级的学情,所任教班级的优势是:班级是文科实验班,学生表达能力较强;课前布置预习任务,已经进行相关问题的探究;劣势是知识底蕴不深和人生经历有限,理解、鉴赏能力不佳。鉴于此,为了激发学生的鉴赏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我遵循着“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原则,在本课的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几种教法和学法:

(一)教法

教师的教主要采取如下方法,即创设情境法、诵读教学法、讲析法和点拨法、分析讨论法。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在本课教学中,我设置了三个探究方向,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进行个性化解读。

(二)学法

就学而言,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多读获得感性认识的同时,教师层层深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主动探索知识,培养学生思维想象的综合能力。分小组探究预留问题。

四、教学环节设计

根据以上的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和重点难点的确立,具体设计以下几个环节,即复习激趣导入、直觉感知、感受深化、拓展学习、课堂总结。

(一)导语

同学们,提起一个人,我们都不会陌生,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他关心国家前途,低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他同情人民疾苦,高呼“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他就是被称为诗圣的杜甫,今天我们继续与诗圣同行,学习被《唐宋诗醇》称为杜甫“一生心神结聚之作”的名篇《秋兴八首(其一)》(板书:题目及作者放幻灯片),导入之后通过单项比赛的形式构架本节课程:

(二)诵读(比赛第一关)

学生自由诵读;教师指名读;教师点评并进行诵读指导;听名家诵读(播放录音);全班齐读。

(三)鉴赏

1.口头说画――走近杜甫(比赛第二关:说画)。根据这首《秋兴》口头说画,在这幅画里,你想画些什么呢?要求:每人限说一幅;说明你为什么这么构思。目标:让学生抓住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个或几个意象联系上下句进行理解,并在讨论中深入感受自己原有的体验。

学生交流准备2分钟。学生口头说画。

2.口头作文――我是杜甫(比赛第三关:作文)。要求:化身为杜甫,穿越时空回到766年的四川夔州,走进杜甫内心。目标:引导学生于形象层面上对本首诗歌进行深入解读。突破办法:启发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分析、探究。为了学生能更好地完成角色转变,我制作了幻灯片:杜甫766年档案解密。

学生交流准备2分钟。学生口头作文。

设置背景音乐为刘天华先生的《病中吟》本曲曲名即“人生向何处去”之意。以此来切合当年杜甫心中苦闷如病,表达他内心的忧虑与彷徨。(“病中吟”并不是生病的意思,而是心中苦闷如病,有一种内心的失落和彷徨。)

(四)拓展(比赛第四关:探究)

汇报课前就布置的三个探究问题,完成本课学习的拓展环节。袁行沛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中说:“诗歌艺术研究的最高层次就是风格研究,风格研究,已经脱离单纯的艺术分析,而深入到人格的领域,是对诗人所做的总体把握。要求:《秋兴》与《登高》作横向对比;杜甫早晚期诗风作纵向对比,并探究其成因。学生分组汇报探究结论;教师评价(学生主要从社会原因探究诗风成因);教师陈述自己的探究结论。

1.诗风:沉郁顿挫。沉郁:内容厚实丰满,意境恢宏阔大,感情深沉含蓄。

篇(4)

一、高中语文必修教材诗歌单元的认识

1.必修二反映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在先秦到南北朝时期这个关键时期,诞生了以诗歌为主的艺术表现形式,从最早的《诗经》,到屈原惊世骇俗的《离骚》,都证明了战国人民在诗歌艺术上的造诣。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又陆续诞生了最长的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以及以《短歌行》、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等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教师对这些诗歌进行讲解,重点要表明诗歌在我国的文化价值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让学生对诗歌艺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也能更加投入。

2.必修三讲述了唐代诗。来自唐代的诗歌,也是大部分人比较熟悉的部分。学生对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等人也有一定的了解,对这些诗人的生平事迹十分明白。其实除了我们耳熟能详的诗人之外,唐代诗坛也涌现出了其他非常优秀的诗人,诗歌艺术在唐代被推向了巅峰。在必修三的诗歌教学中,收入了李商隐的《锦瑟》、李白的《蜀道难》以及白居易的《琵琶行》。

3.必修四描述宋词。词发展到宋代,进入了黄金的发展时期,在高中语文第四册当中,将宋词分成了豪放派与婉约派进行单独的分析。在婉约派中,有李清照的《醉花阴》有柳永的《望海潮》;而在豪放派之中有辛弃疾的《水龙吟》、苏轼《念奴娇》等词赋,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也展现了宋词极高的艺术造诣水平。

二、诗歌单元的教学实践

1.以补与增相结合的形式来整合课程资源。在高中语文的教学当中,应当充分肯定必修教材的核心作用,在学生消化掉了课本知识的基础上,适当增添课外读物以及辅助联系,有效地将一个单元内的诗歌课文整合起来进行教学。例如可以将不同类型的诗歌整合到一块进行教学,根据诗歌的表达思想、时代背景以及其他因素的不同对其进行分类教学,达到连接整个单元的目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注重学生的理解程度,根据其理解程度的高低灵活调整能够教学的进度。例如在进行《诗三首》的教学时,由于这三首诗来自于不同的时间段,例如较早的《涉江采芙蓉》,三国时期的《短歌行》,最后是晋朝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因此在导入这一课的时候,用《西北有高楼》这一首诗,让学生理解到诗人在作者失意的时候的情感变化,才能更好的理解这首诗所表现出的现实主义风格,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

2.采用朗诵与背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地点,课堂教学必须得到充分重视,教师要有计划的开展教学,确保教学目标被学生所理解,并且要保持课堂教学的高效。在一节课的四十分钟内,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的优势,进而提高诗歌教学的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被形象的称为“一二一”。

篇(5)

   在

    一部史论的篇幅终归有限,不可能含盖所有的 历史 问题,更不可能对每一个问题都作出透彻的阐释。其最大的意义应该像灯塔一样,用理性的光亮去烛照出历史的蕴籍所在,为后来的研究者建树进套步探索的路标,启示读者循着这些光亮,对问题展开更充分的思考。罗振亚先生的这部《史论》中,就时常闪现出这种理性思辩的锋芒,以其宏阔的视野,为读者开启了一扇扇通向更深广的研究腹地的大门。例如,采取历史同审美辨证统一的视点评价诗潮史的问题, 现代 主义文学作品形式的自足性问题,如何解决功利观念与审美价值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的问题,等等。其中关于“传统诗歌对 台湾 现代诗的影响”这一问题,就为罗先生的研究生选定毕业 论文 题目起了很好的导航作用。

“做人第一,做学问第二”,这是罗振亚先生谆淳教诲他的历届学生的哉言。罗教授坦荡、率直、严肃的做人原则延伸到治学上,集中体现为对诗歌 艺术 领地执着坚守的精神。具体而言,最突出的,点就是相对于徘徊在诗歌外围的批评视角和策略,他的评论研究始终坚持回归诗歌本体的分析鉴赏,在艺术审美的道路上做着精神的探险。这是一项艰难的努力,因为在严格的意义上讲,诗是一种学不来的艺术,其技巧是不可言传的;然而,破解诗神的符码的奥义,觅得进入诗歌的门道,又是读者寄予理论批评的重要期待。批评家的工作在于“帮助读者得到一个对诗本身的直觉的、完全的理解,从而知道什么是好诗,如何将它们与坏诗区分。罗振亚先生正是这样一位有着强烈使命感的批评家,诗一经他的细致解读,成r经得住思考、口i以批评和判断的空间客体。

    与一般的诗评家不同,罗教授首先是以诗人身份涉足诗歌的,无论是当初的激情创作,还是后来的慎重退出,都是出于内心对缪斯的忠诚、虔敬。他对诗歌有着感性加知性的双重经验,诗歌批评呈现着与众不同的艺术个性。例如,对40年代“九叶”诗派的审美品格的评述,首先指出:“任何文学精品,无不是意味与形式这双重因素的共时性呈现。其中任何·种因素的薄弱偏离都将铸成不可逆转的遗憾或倾斜。”继而,在这一理论背景的烛照下,详细剖析九叶诗的意象艺术、结构意识、体式和语言的创造性探求。在与东、西方诗学的比照中,提炼出九叶诗意象艺术的特质知性强化和与意境合代从九叶诗特有的感知方式中挖掘戏剧化结构和高层结构的意识成因,对于虚实嵌合、陌生化的语言特点则着重阐释其影响和意义。玄奥繁复的诗歌艺术“黑箱”,经过深入浅出的层层剥离,变得清朗透彻、水落石出。历来令论者望而却步的诗神的咒符,《史论》著者破解起来却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显示了罗教授扎实娴熟的诗歌理论功力、敏锐深刻的领悟能力和卓越独到的艺术鉴赏能力。所以,《史论》的存在可以称得上是对现代主义新诗、乃至整个

篇(6)

关键词:意象;移情;联想;多重性

中图分类号:G63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6-0072-01

杜甫“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的诗句道出了在解决问题上要抓住关键,先解决主要矛盾。同样,在诗歌的赏析中也应该先抓住关键,才能更好地把握诗情,窃以为这个“关键”就是意象。读者在鉴赏诗歌时,以意象为突破口,对诗歌进行解读,就像手握一把金钥匙,可轻松入门。

可以说,意象是诗歌艺术的精灵。唐代诗评家司空图说:“意象欲出,造化已奇。”(《二十四诗品》)明代胡应鳞《诗薮》中有言:“古诗之妙,专求意象。”因此,把握意象是有效解读诗歌的第一步。

那么如何把握意象呢?结合教学实践,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把握意象的内涵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样式,除了少数直接抒情,绝大多数都要为情感的抒发找个可寄托的具体的载体,这个载体实质上就是“意象”。所以,要正确体味诗情,把握好意象绝对是有效途径。

意象是诗歌艺术理论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意”即欣赏者的心意、情志;“象”即形象、物象,意象即审美主体眼中的形象或心中的物象,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有形与无形的统一。[1]简言之,就是有作者情意的物象。

当然,诗歌中的意象与客观世界中具体的物不完全相同,它不是纯客观物象的实录模拟,而是诗人借以表达情感的载体,具体地说,就是诗人先有某种情,某种意,而后将情移注于外物上,这一过程,可以称为移情。移情的结果,就是意象的产生。[2]

教学《离骚》时,发现屈原对移情技法的运用极为娴熟,如“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中,诗人对 “兰皋”、“椒丘”、“芰荷”、“芙蓉”、“岌岌之冠”、“陆离之佩”等美好事物等不是停留在客观的欣赏上,而是把自己的爱和追求移注到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中,“我”的生命和情趣就在那里面,“我”的内心活动就在那些意象中,实现了“我”与“物”的同化。所以通过那一件件美好的事物,我们就可以体会诗人“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的理想追求和“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的不悔斗志。也可以说,此时诗人的一切情感、美德、追求都已经变成了那一个个美好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了他的高尚情操。

2.引发丰富的情感联想

朱光潜先生说:“一首诗的意象好比图画的颜色,阴影浓淡配合在一起,烘托一种有情致的风景出来。诗歌要有美的意象,才能唤起读者的联想。”[3] 诗人是创造意象给人以联想;读者是从意象中发挥联想,对诗进行审美再创作。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作者虽未明言“早行”,但“道路的辛苦,见于言外。”(欧阳修语)。这言外之意,是读者从诗的意象中联想出来的。因此,“诗的微妙往往在联想的微妙。”[3]

再如,教学《诗经·卫风·氓》时,要求学生预习时注意诗歌中三次出现的意象——“淇水”,并且思考这三个地方(首章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四章之“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末章之“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提到淇水,有何用意。并适时点拨:作为弃妇,她的心情悲痛而又惘然,处于这种心情之下,所产生的忆念,往往是由身边的景物唤起的。学生带着问题预习课文,在课堂上,解答精妙。同学们明确了“淇水汤汤,渐车帷裳”是弃妇归途中的实境,围绕这个实景她追忆了和丈夫的恋爱、结婚乃至决裂的过程。同学们经过多方探究,发挥联想之后为这个弃妇设置了这样的一副场景:

阴蒙蒙的早晨,一辆缓步前行的马车中坐着一个满面愁容的女子,她用手巾轻拭泪痕,揭开湿漉漉的帷幔,打算看看窗外的雨有多大。意外的是,外面并不曾下雨,只是马车经过淇水旁,溅起的水花打湿了帷幔。可是,老天无雨她心中却在下雨。因为此次走在归途中并不是回娘家探亲,而是和变心的丈夫决裂,准备回去投奔娘家人。望着奔流不止的淇水,她想起了当年初议婚约时,她曾“送子涉淇,至于顿丘”,也正是渡过了淇水,他们才订下了“秋以为期”的誓约,经过焦灼的企盼,终于迎来了“以尔车来,以我贿迁”的甜蜜。这是他们爱情的,欢乐的至极,然而同时也是 “三岁为妇”之后不幸遭遇的起点。婚后“靡室劳矣”“夙兴夜寐”,如果说这样的辛勤劳作能够换来丈夫的温柔体贴以及日子的和谐滋润,那么再多的辛苦也甘之如饴。但是,“士贰其行”,还“二三其德”,甚至“至于暴矣”,这样的生活何时是个尽头?在等待丈夫转变无望之后,她深深体味到“及尔偕老,老使我怨”,并且认为“淇则有岸,隰则有泮”,而丈夫却违背当初真挚的誓言,不念旧情,无度挥霍曾经的真挚情感。所以她决定“反是不思,亦已焉哉”!毅然和变心的丈夫决裂。正因为淇水是她欢乐与痛苦的交点,所以回忆至此,有如万箭穿心,不可压抑地迸发出了“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的痛苦呐喊!

通过这样的联想,深入到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进行感受体验,真正理解作为弃妇,她在那个时候的思想情绪。所以在构建了这么一座“心理大厦”后,同学们对淇水这一个意象的把握就到位了。淇水,是她那段以欢乐开始,以悲伤终结的生活的见证者,三写淇水为我们提示了女主人公思绪的轨迹。[4]窃以为此课教学的成功在于同学们懂得了对这个意象进行联想,并积极参与其中。

因此,在诗歌欣赏这一审美活动中,诗中的意象与读者的联想是紧密相连,缺一不可的。读者只有从多方面对意象进行联想,才能领悟体会诗中的美感。

3.认可意象的多重性从一般意义上说,不同意象表达不同的情绪,譬如落木有萧杀之感,柳枝有挽留之意,烽火紧系战争,讲明月自然联想到故乡。然而,同一意象也可表达不同的情绪,毕竟意象是具有很丰富的文化内涵的。以酒为例就不能“一言以蔽之”了,且听:

悲时——杜牧说: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清明》

欢时——孟浩然说: “何当载酒来,共醉重阳节。”《积登万山寄张五》

离时——元稹说: “劝君满盏君莫辞,别后无人共君醉。”《三泉驿》

合时——欧阳修说: “十载相逢酒一卮,故人才见便开颜。”(《浣溪沙》)

喜时——杜甫说:“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闻官兵收河南河北》)

愁时——李白说:“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哀时——李白说: “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哭宣城善酿纪叟》

乐时——孟浩然说: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

……

看吧,或清冽或温醇的酒,到了诗中,都能把诗人的感情发酵,使得喜愈喜,悲愈悲,读起来自然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了。

“酒”之所以具有这么丰富的内涵,是因为不同的诗人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所产生的感受不一样。但是,每位诗人在抒写情感时都做到了“意”与“象”的完美结合。

实践证明,在诗歌教学中,让学生抓住意象,进行把握和挖掘,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对于提高学生鉴赏诗歌能力具有良好效果。当然,要想很好地解读诗歌的意象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还须多读、多比较、多鉴赏、多积累。

参考文献:

[1] 人教出版社· 课程教材研究所· 教师教学用书(必修1)·2010年5月版

[2] 吕德强·浅析文学创作中的“移情”·免费论文下载中心 ·2010年11月

篇(7)

【关键词】批评方式;诗歌鉴赏活动;批评特点

贾希里亚时期的阿拉伯诗歌,无论是格律,还是题材都己经很成熟,似乎有一种突如其来性,但是任何文学样式在以成熟面貌出现之前必然经历很长的孕育期和发展期,不可能一蹴而就,艾哈迈德・爱敏说过:“我们相信阿拉伯的诗歌达到现在成熟的阶段,是服从发展规律的,是渐进的。”因此贾希里亚时期的阿拉伯诗歌必然经历了漫长的发展过程,尽管这还未得到文字材的印证。诗歌批评的产生在诗歌产生之后,但是诗歌若要达到成熟的境地,诗歌批评对其发展促进作用不能忽视,因此我们可以设想,在阿拉伯诗歌的雏形诞生之后(诞生的最初应是无意识的行为,尔后向在特定目的驱使下进行诗歌创作发展),阿拉伯人并不满意其结构形式和格律表现,于是对这种新事物感兴趣的人开始了他们的探索,修改,不满意,再修改,如此循环往复这样的探索绝非依靠个人之力,而是一大群人在一起切磋琢磨,基于这样的设想,同时基于贾希里亚时期大多数阿拉伯部落一般处于游牧状态之中这样的事实,可以推断只有举办集市这样部落间的集会,来自不同地域的诗人才能集聚在一起,吟诵各自的诗歌,交流创作的体会,在互相比较中形成一些关于诗歌的朴素观点。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集市是贾希里亚时期诗歌鉴赏活动的主要场所。

一、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文学批评的方式

贾希利叶时期的阿拉伯文学批评并没有公认的原则,也没有明确的标准,只是鉴赏性的观点和一己之见。它阿拉伯人从他们的文学禀赋、本能、感性品味、对自身语言的精确语感、对语言的奥秘的认识、对词语的本义和联想意义的了解所得到的启迪为基础,也以贾希利叶时期阿拉伯人的知识和传统为基础。这一时期的阿拉伯批评家所作出的批评已采取了多种方式,其中包括:“词语批评、意义批评、形象批评、对过分夸张的批评、对诗人的宽泛评判、对部分诗歌质量的评价和对诗歌韵律的批评。

二、贾希里亚时期的诗歌鉴赏活动

(一)文学集市

贾希里亚时期,半岛阿拉伯人定期举办集市,不同的部落从四面八方赶来,一方面从事商品交易,互通有无,另一方面,部落中善于赋诗的人云集于此,当众吟诵他们的作品,除了展现本部落的功勋,还倾力表现各自的创作才能,并有人评点,这样的场面也被称为赛诗会,负责评点的人被称为“仲裁”。在所有集市中,欧卡兹集市最负声望,欧卡兹集市离麦加较近,通常在伊历十一月举办。”

(二)品第诗人

贾希里亚时期的部落逐水草而居,经常为抢夺水源或草场而大动干戈,这种好强不甘示弱的性格特征彰显在各个方面,就诗歌鉴赏活动而言,它体现为盛行品第诗人的地位和创作能力,这样的品第过程被称为“穆法杜勒”。在品第诗人这样的过程中,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关于“谁最富有诗才”,对于该问题的回答因人而异,且主观性、绝对性很强。据传,泰米姆部落四位诗人佐布鲁干・本・白德尔、阿姆鲁・本・艾赫图姆、阿布达・本・塔比卜与穆赫柏鲁・赛阿迪曾要求吟诗人拉比阿・本・哈扎尔・艾塞迪评论他们中谁最富有诗才,拉比阿说:“佐布鲁干,你的诗如烤肉,半生不熟;阿姆鲁,你的诗如同缀满饰物的外衣,乍看光彩耀人,再视则令人目眩;阿布达,你的诗如同水囊,缝制严密,滴水不漏;穆赫柏鲁,你的诗与他们相比有所逊色,却优于他人。”言下之意,佐布鲁干的诗优劣并存,瑕瑜互现,阿姆鲁的诗优美雅致,熠熠生辉,阿布达的诗结构严谨,疏密有致,穆赫柏鲁的诗则在此三人之下,其他人之上。

三、贾希里亚时期诗歌鉴赏的特点

从整体来看,贾希里亚时期的诗歌批评停留于即兴的点评,取决于评诗人的现场感受,过分依靠个人鉴赏能力,缺乏固定的成熟的评判标准,这种批评可称为印象式的批评,即批主体重个人直觉感悟,往往把自己的审美判断用极度概括浓缩的语言点出来,并点到即止,而后诉诸读者的领悟,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理性判断,但更多的是只有结论而缺少通向结论的知性分析。

・阿里夫・马哈马哈茂德・侯赛因在他的贾希利叶时期文学批评的表象与标准一文中将该时期文学批评的主要特点总结为四点:

(一)宽泛性就是说批评家做出评判或发表个人观点时不提及原因和理由。

(二)简洁性就是说批评家常常用简短的句子提出批评性的判断,其所指可从中悟出,却不作解释或细化。

(三)局部性

就是说批评家仅涉及诗歌艺术中的某些局部,如词汇方面、语义方面、格律方面,而不像现代文学批评全面涉及诗歌的整体。比如说,贾希利叶时期的批评家涉及某一语义或某些语义时,仅说明正确性或错误、清晰或模糊。

(四)感受性和主观性

就是说评论性的判断通常是以批评家对诗歌在他的内心所产生影响的感受为基础,是以话语对他的触动力为基础。评论是与这一感受的强弱密切相关的。阿拉伯人对诗歌影响的感受是本能性的,对它的鉴赏也是很自然的,与生俱来的。因此,他评判常常是以他的鉴赏和本能为基础,并引导得出话语艺术中的精品和诗人中的良才。这意味着他在评判话语中的精品和诗人中的良才时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和公认的原则,惟有他的本能和品味。“

参考文献:

[1]王有勇.阿拉伯古代文学批评史[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14.9

[2]仲跻昆.阿拉伯文学通史[M],译林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