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中华文化的价值

中华文化的价值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1 09:21: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中华文化的价值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华文化的价值

篇(1)

关键词: 民族院校 少数民族大学生 中华文化认同

第四次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指出,加强中华民族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它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只有实现各民族的中华文化认同,才谈得上其他的认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肩负民族地区发展的历史重任和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主力军,是国家和民族地区先进文化的代表者,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更是加强民族团结、促进民族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华文化认同状况直接影响国家的稳定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教育是增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的主要手段,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摇篮,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教育中负有重要使命,本文拟探讨民族院校增强中华文化认同教育的路径。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加强中华文化认同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时代的到来,少数民族大学生需要以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性实现高度认同。民族院校要通过理论课与思想品德课(简称“两课”)的主渠道,加强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一)坚持指导思想。

理论思维不仅对国家还是民族都很重要。恩格斯曾说:“一个民族要想站在科学的最高峰,就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①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论学习,是让他们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年龄阶段,也是他们良好社会公德、行为习惯和健全人格形成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与国际地位的提升,多种文化正通过各种途径流入我国,这种文化之间的碰撞给少数民族大学生带来影响。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指导思想认同的教育,并正确引导他们的思想与行为,这关系到我们国家的未来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前途。

(二)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认同。

当前,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已取得成效,但同时面临挑战,主要表现为价值取向的功利化等。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他们;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他们,增强他们的精神力量和理想信念,要使他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神状态。通过理想信念教育凝聚、融合少数民族大学生,使他们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

(三)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

注重培育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理国主义精神,反对狭隘的民族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要引导大学生在法治轨道上表达爱国热情。要加强对大学生的道德、法制教育,让他们学会科学分析、全面思考,积极引导他们将爱国热情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四)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首先,让少数民族大学生从态度上认同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和践行的积极性。其次,拓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的广度,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结合。高校尤其是民族院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在各民族所共有的传统节庆日,各民族自身所特有的重要节日及学校所开展的特色重大庆典日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各种主题活动、学生的社团活动、各种文艺演出及相关的各种志愿服务活动等载体贯穿其中,在理论灌输与实践活动的双向互动中不断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二、构建“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五十六个民族在中国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丰富的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形成“多元性”的中华文化特点,与此同时,中国各民族的文化又都同属于中华文化,也就是“一体性”。因此,在中华文化认同的教育中,如何处理“多元”与“一体”的关系是当前高校中华文化认同教育必须解决的问题。民族院校要通过民族理论与政策课,构建大学生“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认同理念。

(一)正确处理中华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关系。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群众在长期社会实践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被打上时代的民族烙印,反映一个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观念。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中华文化既有共同之处,又具有自己鲜明的民族特点,各少数民族为中华民族的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少数民族文化是少数民族形成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一个民族的文化对该民族人民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形成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为各民族增强中华文化认同奠定了基础。不同民族之间最明显的区别在于自己具有的独特文化,各民族的文化是各民族成员的感情寄托,表现为一种民族精神。各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环境造就了各民族相对稳定的民族心理、民族性格、民族文化及民族素质,共同的文化是维系各民族之间和平共处的精神纽带,也是维系各民族关系的情感依托。少数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是“个性”与“共性”的关系,各少数民族在加强自己本民族文化的同时,要尊重和认同“共性”的文化。

(二)弘扬各民族优秀文化。

无论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践行还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都必然要根植于包括各少数民族优秀文化在内的中华民族文化之中。作为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少数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文化价值观念不仅是构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要的思想来源之一,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不可或缺的精神支撑。同时,作为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流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与完善对于保护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形式和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中华文化认同要做到“美人之美”。

(三)加强民族文化政策的教育。

自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颁布实施了一系列民族文化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少数民族的文化建设,从1984年到2009年期间,政府相继出台了《民族区域自治法》、《国务院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若干规定》、《国务院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若干意见》,这为少数民族文化事业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障,从而为传承和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营造中华文化认同的校园文化

民族院校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校园文化,为各民族大学生中华文化认同提供“润物细无声”的环境。

(一)在校园建设中融进中华文化元素。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添加中华文化的元素,如修建中华文化墙,展示优秀的中华文化;在教室或图书馆悬挂经典诗歌等。把中华文化元素融入大学校园文化离不开一定的资金投入,学校各项活动的开展及各项载体的建设都要依靠一定的经费支持,确保民族文化进大学校园的必要资金投入。

(二)开展丰富的中华文化方面的活印

社团活动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民族院校要通过社团活动将中华文化浸润到少数民族大学生心中,如邀请专家开展中华文化主题讲座,开展古诗词朗诵比赛,组织经典原著读书活动,或利用中华传统节日,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利用学校校报、广播、电视、校园网等多种媒体,让各民族学生相互了解民族文化,加强对彼此的文化认同和心理认同,全力营造既能有效弘扬主旋律又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交流合作的校园文化氛围。

(三)加强信息管理,优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

在网络化时代,由于传教者和受教者所具有的广泛性和主动性,使得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面临新的问题。在网络世界中,文化的多重界限正在慢慢消失,由此带来的各种具有自身模糊性的亚文化。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对高校来说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网络为大学校园提供了更便捷的交流手段和日益丰富的信息存储。另一方面使得负面信息有了市场。加强校园文化主体网站建设,用正确地、健康的文化占领校园网络阵地,加强主旋律在互联网上的正面宣传。同时,加强对学校党报、广播、电子公告牌、校园网、校园论坛、学校沙龙等学校主流宣传阵地的建设和管理,搞好网络载体建设,充分利用各种有效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积极引导广大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良好的校园育人环境。

(四)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少数民族大学生心理健康。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高校中的特殊群体,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有自己的个性。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教育方面的改革正在进行,出现了某些影响大学生健康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学生的心理压力在加大。由于他们过去成长、生活在本民族地区,在当地及家庭教育的影响下,大多继承着本民族的风俗习惯、语言文字及文化传统,有自己较稳定的民族意识。进入高校后,随着少数民族大学生文化层次和个人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本民族意识会更明显地表现出来。这种民族心理会使他们特别关注本民族的语言、传统习俗等能否得到他人应有的尊重。因此,民族院校要营造出以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互助和民族和谐为主要内容的校园文化,使少数民族大学生亲身感受到民族大家庭的温暖,激发他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动力,从而使他们成为维护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中坚力量。

注释:

①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参考文献:

[1]张耀灿,郑永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

[2]徐柏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民族认同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3]徐杰舜.从多元走向一体:中华民族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金炳镐.民族理论前沿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4.

[5]徐柏才,姚上海.少数民族大学生教育管理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4.

[6][8]陈达云.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7]徐建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9].民族研究文集[M].北京:民族出版社,1988.

[10][美]曼纽尔・卡斯特.认同的力量[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11]郑晓云.文化认同论[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12]程霞.民族地区文化认同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10(4).

[13]王代莉.全球化与民族文化认同刍议[J].思想理论双月刊.2007(6).

[14]魏卓然.转型期大学生群体文化认同的社会学研究[D].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7.

篇(2)

1.“多元一体”是中华民族的文化格局和特色。中华民族的历史是一部以华夏民族为主体,各兄弟民族团结合作、互相支持、互相尊重、宽容相待、携手共进的历史。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和睦相处,形成了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一体化观念与意识,形成了相互依存的统一而不能分割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文化多元一体的格局和特色,成为维系全体中国人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成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文化的“多元”与“一体”统一于我国文化发展史中。具体来说, “多元”是指各民族各有其起源、形成、发展的历史,文化既各具特点,又相互区别,呈现出多样性的特点。各民族特殊的地域文化在中华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各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为中华文化提供了多姿多彩的精神源泉,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一体”是指中华文化是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各民族文化间相互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相互关联、相互补充、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共同性和一致性。

纵观我国民族发展的历史,距今5000年前在中华大地上就已经形成了源于中国本土的华夏、东夷、南蛮、西戎、北狄五大民族集团。各民族相互融合,形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大家庭。我国历史演进的这一特点,造就了我国各民族在分布上的交错杂居、文化上的兼收并蓄、经济上的相互依存、情感上的相互亲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多元一体格局。各民族长期共处、和谐共生所形成的中华文化,构成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亘古不变的永恒主题。

以新疆为例,新疆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环境,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繁衍生息、迁徙流动以及东西方文化交汇、融合之地。作为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集散地,新疆曾汇聚了西亚文化、波斯文化、中原汉文化、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等多元文化。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塔吉克族等不同的民族由于生活环境不同,形成了绿洲文化、草原文化和高原文化等多种文化样态,呈现出不同民族文化并存的多元文化格局,对中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新疆各民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凝聚和形成的勤劳勇敢、正直诚实、重义守信、热情好客等优秀道德品质和良好道德风尚,体现出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质,成为中华文化的宝贵资源。

2.不可割裂 “多元”与“一体”的内在关联性。中华文化是多元一体的文化,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避免割裂“多元”与“一体”的关系。具体说来就是要谨防以下几种错误倾向:一是求异性。即把少数民族文化从中华文化中剥离出去,切断与中华文化 “一体”的关联性,片面强调少数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强化各民族之间的差异性;只认同本民族内的族群文化,否认对中华文化的整体认同。这一错误认识把中华文化看作是游离于各民族文化的外在文化,导致民族分界意识增强,偏离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互相离不开”的 “三个离不开”的原则;二是窄化。即把中华文化仅仅归结为汉族文化或儒家文化,忽视了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和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甚至以汉族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代名词,造成少数民族群众对自身文化在中华文化大家庭中的地位以及与其他民族文化之间的关系出现认识偏差。三是浅表化。即对各民族文化的认识仅仅停留在服装、习俗、歌舞、饮食、建筑等显性的层面,缺乏对各民族优秀文化内核的深刻认识与深度挖掘;缺乏对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以及各民族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一致性的深层次认知把握。

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要深化对“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之集大成”的认识。要使各族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民族集合体,这种多元多层次的民族结构,是中华文化形成的重要前提。在“全面实现小康,一个民族都不能少”的进程中,若过于强调“多元”而淡化“一体”,不但会造成不同民族间“文化隔离”甚至对立,不利于各民族共同发展、共同富裕,而且有可能被民族分裂分子利用,成为破坏民族团结、影响社会稳定与长治久安的潜在危险。多年来,新疆的极端宗教势力就是打着宗教的旗号,鼓吹“民族至上”“新疆是维吾尔族人的新疆”等,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聚居、共同生活发展的历史,否认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铁的事实,蓄意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对立,破坏和睦团结的民族关系,严重危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针对这个问题,从正确认识文化多元一体关系、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入手强化宣传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文化认同问题解决了,对伟大祖国、对中华民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才能巩固。

3.正确认识“多元一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多样性是一体性的前提,差异性是统一性的条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格局,多元组成一体,一体包含多元,多元离不开一体,一体也离不开多元,多元是要素和动力,一体是主线和方向,两者辩证统一。中华民族和各民族的关系,形象地说,就是一个大家庭和家庭成员的关系;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一个大家庭里不同成员的关系。

篇(3)

西方从宗教神学的帷幕中走出来,看到人性自身放射的光辉,只是近代才开始的事。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世俗化的过程,人们关注的焦点由“灵魂”转向“肉体”,从“天国”转向“人间”,这样才建立起“人的尊严”。但是,由于西方宗教与科学的两极化,很难使“人性”这一根本的问题得到最终的圆满解决。宗教说,人是上帝的影子;科学说,人是有机生物机器。当本世纪初德国哲人尼采说“上帝死了”以后,理性、反宗教的西方知识分子们都莫名其妙地产生了无家可归的惆怅。“人究竟是什么?”他们又在这一亘古不变的难题上陷入困境。

神人区隔与道法自然

中华文化很早就开始注重“人”的发展,强调“人的尊严”。春秋末期,儒家先师孔子就提出“以仁修身”。“仁”寓含于人性,是人的最高道德精神,其源在“天”。这个“天”是指给每个人以最初“善性”的自然。道家也是如此,其价值之源是“道”,指的是自然之中蕴孕的一整套规律体系,这与孔子所言的“天”差别不大。

中国人并没有像西方那样,把作为“天”、“道”的“自然”拟人化,创造出一个“神的世界”,并与“人的世界”截然区分开来。中国人将“天”、“道”的“自然”视为一个抽象的道理,一套不用证明就千真万确的规律,而且和人间社会是紧密相连的。“道”即在“人伦日用”之中,“人伦日用”离不开“道”。人活着其生命的价值,就在于每个不同的生活经历中,将那些先天的道理与普通平凡的生活结合在了一起。所以,即使是公元3世纪后佛教大规模传入,其“真谛”、“俗谛”的两极世界也抵挡不住中华文化的现世精神,最后不得不变形为“担水劈柴无非妙道”的中国式的禅宗思想体系。

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没有走上,也无须走上外在寻找精神依托、将自然界视为自己要征服的敌人这条纯粹宗教的道路,而是走上“自省、内求”之路。孟子说:“尽其心者如其性,知其性则知天。”这是一条不断加深的心理体悟过程:“心”是一种主客观世界合一看待的精神状态,“性”是人特有的精神价值的自觉能力,“天”是万物存在及相互关系的法则。内在的体悟是每个人自身的修养,不需要神父来指导,不必向别人忏悔,求取精神慰藉。所以,中国文化的主体思想中无系统的教条必须遵循,也不必依附于有组织的教会,甚至象征性祀祖祭天仪式也不重要。儒家教人“归而求之有余师”,道家要人“自得其意”,禅宗要人“自悟”。这种不笃信上帝的“启示”,而凭内心“自觉”追寻人的精神价值的方式,恰恰体现出中华文化的“人文精神”。西方人追求终极精神关怀要靠教堂,中国人却是在与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相处中升华自己的精神价值。

中华文化“准宗教”的五个面向

中华文化的“准宗教”性质首先表现在对待自然的态度上。把自然界视为与人的生命息息相通的拟人化存在。先秦哲人惠施称“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汉代哲人董仲舒称“天副人数”,即自然界的万物存在犹如人的身体一样。人与自然成为一体的中介是“气”,万物都是“气”所化生,按阴阳五行分做不同种类。“气”是有生命的,但又不是单纯像西方宗教理论中的“心”、“物”二元中的哪一个。中华文化确信自然界最大的品质就是孕育生命,万物都是“气”聚散生化的,而且无穷无尽。这样一来“气”充斥宇宙,根本没有了“上帝”或“神”的位置。在民俗习惯信仰中,“神”也是多样的,曲折地反应人间的等级。人是万物之一,不过他具有“心”,可以为万物定立一种精神的状态。因此,便可以将自己的主观意志贯穿于万物的变化、生育过程之中。农夫可以耕耘育谷,工匠可以役物成器,圣人可以引导百姓处好与天地万物的关系。正因为自然被看作与人同体,中华文化强调敬天崇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万道并行而不相悖”。当然也要利用自然资源求生存,“利用厚生”、“开物成务”,但这仅是“尽物之性”,顺应万物自身的特点。所以,中华文化着重于和天地万物的协调共存,而不是像西方把人和自然对立起来,单纯地去掠夺、征服。

中华文化在对待人与人的关系上同样具有“准宗教”的色彩。生物崇拜的社会化――孝;血缘宗法的政治化――礼;集团利益的道德化――义。人与人的关系被称为“伦”,表示一层层的亲疏秩序。孟子曾说:“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五伦是以个人为中心衍生的,关系不同则维系的原则不同。五伦把父子关系放在首位,强调人与人的自然关系。三国时,魏国国君曹丕设宴,席间问道,父亲和君王有重病时,仅有一丸药可救一人,是救君还是救父?在座的宾客议论纷纷,擅长史典的邴原正色答曰:救父。他强调父子关系是天地所予,子救父符合“孝”的原则。“孝”源于对祖先的生殖崇拜,是对赐予自己生命者的终身回报。中国民俗信仰中虽有天神,但他只管人间的秩序,并不涉及人的生养,故对每一个人的生命而言,没有预设的抽象的“上帝”观念。正因为如此,也没有绝对无上的源于“上帝的法”的观念。父亲犯法,儿子可以在对国家尽“忠”和对父亲尽“孝”之间作出自己的选择,而不需要“上帝”的指示。

中华文化在个人与集体之间,以及不同社会层次的群体之间显示出的“准宗教”色彩。中华文化以个人的血缘关系为起点,不断地向外扩展,并使其与政治组织、制度结合在一起,这便是“礼教”――宗法制度。战国末期儒家的《大学》一书中所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这种礼教在个人社会生活中的集中体现。礼教的宗法制度有两个基本的构建:其一具有价值自觉能力(修身养性)的人,其二是自然关系所组成的家(包括家族)。家以外或以上的群体都不过是家的延伸与扩展,乡党、教派、江湖结义也不例外。

中华文化中宗法礼教的价值体系造就了每个人的阶级责任感和义务感,这便是“义”。宫廷中宦官有特殊的处世之道,社会上士农工商各有为人的准则,甚至连盗寇也有江湖规矩。遵守这些处世之道,明了自己的社会位置,便是“讲义气”。这种自然区别社会职责的“义”的价值观念,使中国人注重集体的利益和荣誉感。

中华文化强调一切价值源于人心也体现出“准宗教”的色彩。人甚至可以“为天地立心”,让社会成为自己内心敬慕的一种和谐状态。中国人从内心有价值自觉能力出发,推出一个超越性的“天”的概念。“天”虽不可知,但不必在外在探索,可以通过内心自省去体验它的存在和对人生的意义。中国人并不臆测地描绘一个人格化的“上帝”。“天”就是现在这个样子,“天地始者,今日是也”。变化也是不会停止的“生生之谓易”。创世神话在这种强调宇宙之变、而忽视其始的基调之下无从发展起来。开天地,像鸡蛋一样的宇宙裂开形成山川星辰之时,这个神也就消失在天地之中。因此,中华文化对个人自我价值的认定并不会碰到“上帝”死了这类的问题,也不受现代基督教神学中“消除神论”产生的后遗症困扰。中华文化深知一切价值之源在于人心,历朝历代的思想家在对自我的认识与剖析过程中,与那些志士仁人一道造就了一个深厚的既有道德伟力,又有宗教激情的传统,上起孔子、老子、庄子、孟子,中经唐儒和禅宗诸师,下至宋明理学诸人,都以自我认知和调适并与自然合一为奋斗的人生目标。

中华文化在触及生命存亡的问题上显露出浓厚的“准宗教”色彩。以豁达的人生观代替了宗教式的“终极关怀”。“人与万物一体”、死后“魂气归于天,形魄归于地”的思想,表层上是说人生命的消亡,但更深层的层面是以“气化运行、生生不息”来揭示宇宙间超越“小我”的生命是永恒不灭的。所以,先民讲阴阳之气混合使生命不断萌生,即“天地之大德曰生”。基于这种摒弃“灵魂不灭”说的宇宙本体论,使中华传统人生观较少纯宗教的意味,也从不外寻“上帝”来作生命的终极根据。几千年来,“天堂”、“地狱”等死后的景观对中国人来说不过是文学的想象,而非思想上超越性的价值观念。虽然屈原在文采瑰丽的《楚辞》中描绘了人死后天地景色,但这算不上神话,而是文学的铺陈,许多中国的神话因为有悖于“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的古训,在历史上只被视为一种艺术幻想。中华传统思想中一直未形成外在的、超越世俗价值的哲学主义上的宗教世界,即便是道教的神仙系统,更多只具有民俗意义,而佛教干脆改为儒道化的禅宗。既然是“天地气化运行”、人的灵魂有灭、“天人合于一气”,那么人生的真实意义就集中在现实生活。人不用求助于外力,坚信人性与天相通,而充满了生命的活力和向“善”的潜能。宋代哲人陆象山说“不识一字也要堂堂正正做人”,指的是价值自觉能力。依靠这种能力,中华文化围绕生死问题形成人生“三不朽”的信仰:即“立德”,人格不朽;“立功”,事业英名不朽;“立言”,文章、思想不朽――这才是永生的象征。“三不朽”的实现靠自身修养和对社会的贡献,走“向内”和“向外”两种途径,向内达成内心的尽善,对天地万物一视同仁;向外把对仁德的认识付诸社会行动,与天地万物协调共存,参与自然界的运行,并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实现“大同”理想。

为现代化迷茫解惑的“内圣外王”

西方自宗教改革和科学革命之后,人的个性得到彻底解放。以往数千年,人是在他不能控制的自然历史过程中演进的,而今开始知晓并影响这个过程,天地万物包括人的自身都受到人类意志和行为的支配,并因此创造出人类有史以来最为辉煌的物质成果。但是人在冲破宗教神学牢笼的同时,也失去了道德价值的规范和自我向“善”的意识。西方的现代化犹如一架时光流转的机器,所有的人在它面前似乎都很快地忘记过去、忘记历史、忘记传统,而沉湎于这架机器运行时千奇百怪的喧嚣声及五光十色的景象中。结果是个人至上、自私自利、物欲横流,发展到国际领域表现出的是以掠夺他国资源和财富为目的的单边主义、霸权主义。没有了“上帝”,西方文明生命价值的终极关怀变得如此渺茫。

西方开始环顾他们曾视之为“边陲”的文化形态,蓦然回首,中华文化所构建的那一整套相当复杂、深邃的人格发展学说与主体人性的价值体系,在世界文明中有着十分独特的价值,比其他文化形态更具有现实的生命意义。犹太教思想认为,个人人格的达成可以直接通过信仰及耶和华的宠爱来实现;印度教的思想认为,个人“真我”的获得可以直接求助于看破红尘的修行,回归“梵天”,而不需要任何社会实践。唯独中华文化认为,个人完美人格的达成不能离开群体大众的人格不断升华。这不但贯穿于中华传统的教育、伦理思想中,也浸透于日常生活习惯里。若从存在主义的立场来分析,这是一个民族存在的感受,是一种历史的选择和群体的决定。这一决定最初是围绕着孔子及其弟子的本身的人格发展而提出来的,后经历代志士仁人仿效形成了共同的人格力量,使其学说有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源于集体,而与“神”没有任何的关系。

中华文化正是因为具有“准宗教”的效应,始终关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发展,才能圆满地回答现代化过程中对“人的价值”之疑问。中华文化内在的精神是一种涵盖社会和自然的人文主义。它与西方那种反自然、反神学的个人式的人文主义迥然不同,它提倡天人合一、万物一体、民胞物与。这种人文主义是积极入世的,力求以一种圣人的理想模式改变自己,也影响他人。它鼓励人们以人格的力量去参与现实政治,并保持对一切不符合价值理念的东西加以批评,以人格的伟力和道德理想去转化现实政治,这便是“内圣外王”,真正体现了人的最高价值。

篇(4)

考点1: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

例1 (2016年四川成都卷)回文诗是中国文苑的一朵奇葩,西晋以来历代诗家争相效仿。如《后园》(南朝齐・王融),正读:斜峰绕径曲,耸石带山连。花余拂戏鸟,树密隐鸣蝉。逆读:蝉鸣隐密树,鸟戏拂余花。连山带石耸,曲径绕峰斜。了解并阅读回文诗,我们可以感受到( )

①中华文明独领、主导世界 ②古典诗词注重实用、整体性强 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汉语文化内含丰富、风格独特

A. ①②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D。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优秀文化共同组成了世界文明,且相互融合、相互促进,呈现出多元和谐的发展局面。为此,中华文化独领,但不能主导世界文化的发展方向。同时,从题干的回文诗中无法判断其实用性。

考点2:中华文化的深远影响

例2 (2016年四川广安卷)我国各族人民梦寐以求的是将我国建设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特色蕴含在五千多年的伟大文化之中。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②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③中华文化对促进人类文明发展作了巨大贡献 ④为保持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应抵制一切外来文化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

解析:选D。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点3:传承优秀传统文化

例3 (2016年山东威海卷)在2016年央视春晚上,《华阴老腔一声喊》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阴老腔”与流行音乐相融合,展示了中华文化独特的魅力。这启示我们( )

①要继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 ②在新时期,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③要致力于保护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和多样性 ④积极利用媒体进行宣传,让群众了解优秀的传统文化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A。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我们要增强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积极宣传、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并随着时代的进步,在实践中不断推进民族文化的创新与发展。

考点4:弘扬民族传统美德

例4 (2016年浙江金华卷)“窄条凳,自行车,弓腰扛背,沭雨栉风……”年过八旬的吴锦泉老人,仅靠磨刀为生,却累计捐款37 000多元,被评为2015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从传统美德角度,他感动我们的是( )

A.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

B. 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

C.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

D. 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

解析:选D。吴锦泉老人的捐款行为属于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热心公益、服务社会的表现,彰显了中华民族扶贫济困、匡扶正义的传统美德,而与爱国情操、英雄气概、为政风范无关。

考点5:培育伟大的民族精神

例5 (2016年四川内江卷)2015年是中国人民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在中国人民的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这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表明( )

①弘扬抗战精神有利于增强中华儿女的爱国主义情感 ②弘扬抗战精神有利于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想 ③在中国革命实践中形成的抗战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 ④抗战精神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物质保障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解析:选A。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弘扬抗战精神能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精神保障,而物质保障在于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考点6: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例6 (2016年山东威海卷)2015年我国先后开展了“学习和争做美德少年”、“寻找最美孝心少年”、第五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等活动。这( )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③可以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④有利于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 D. ①②④

解析:选A。先进人物评选活动属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范畴,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伟大的民族精神,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增强文化软实力,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

例7 (2016年四川成都卷)“读书是门槛最低的高贵。”2016年4月25日总理一行来到成都宽窄巷子,走进见山书局和散花书屋,购买了关于老成都的书和明信片。总理关心书香社会建设、关注全民阅读的依据是( )

①书籍和阅读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 ②阅读是提高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决定因素 ③阅读可以增长知识、开阔视野、启迪智慧 ④推进全民阅读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选B。阅读是提高一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因素,而不是决定因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以及发展教育和科学两个方面内容,其中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是发展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发展教育和科学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性工程。

考点7: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例8 (2016年四川自贡卷)党的十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又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能够发挥出广泛的感召力、强大的凝聚力和持久的引导力。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面的价值引领中,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是( )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D. 爱国、敬业、文明、和谐

解析:选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要求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要求是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的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考点8: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例9 (2016年福建福州卷)某市在打造“满城书香”活动中建设了一批流动的24小时自助图书馆,方便群众申办新证、自助借书、自助还书等。“满城书香”活动有助于( )

①建设和培育社会文明风尚 ②杜绝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滋生 ③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④丰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形式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解析:选C。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各种有害的文化细菌和病毒也在伺机传播。我们要保持精神肌体的健康,就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加以抵制。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抵制与减少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的滋生,而不是杜绝其滋生。

【真题汇编】

一、单项选择题

1.(2016年广东广州卷)“法”在古汉语中曾有“刑、法、律、法律”等称谓,如“夏有乱政而作禹刑”“李悝编法经”“商鞅改法为律”“唐律”等。东汉许慎《说文解字》直言:“,刑也。平之如水,从水……”;“”从“D”,“D”是传说中的一种独角神兽,它有明辨是非、判断曲直的神性;“”从“水”,表示法律追求公平如水;“”含“去”,延伸出惩恶扬善之义。今天,“法”已是我们的时代主题词。“法”字的语源表明,中华文化( )

A. 历经沧桑 饱受磨难

B. 独具特色 兼容并蓄

C. 源远流长 博大精深

D. 绵延不绝 固守正统

2.(2016年四川自贡卷)阅读漫画。“世界读书日”的全称是“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2016年4月23日是第21个“世界读书日”,在此期间,全国各地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这表明( )

①读书有利于全面继承我国传统文化 ②读书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③读书可以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④读书可以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3. (2016年山东聊城卷)在北京师范大学看望一线教师时指出,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之所以说“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是因为(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国的一切传统文化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之一 ③只有抵制外来文化的影响,才能保护好民族传统文化 ④我们要继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A. ②④ B. ①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4. (2016年重庆卷)龙灯蕴含着中华民族团结合力、奋发向上的民族精神。铜梁龙灯起源于唐宋,盛于明清。1923年铜梁民间艺人创作了蠕龙,玩舞时犹如蛇行,慢时轻盈秀雅,快时跳跃飞腾。改革开放后,重庆市大力支持铜梁龙灯艺术创新,民间艺术家进行创作,推出“挂腰式、金龙蛟柱”等表演形式,这些使铜梁龙灯表演更加富有生命力。下列理解有误的是 ( )

A. 重庆市尊重、珍惜和保护铜梁的龙灯文化

B. 铜梁龙灯艺术传承千年,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

C. 龙灯艺术决定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

D. 龙灯艺术的发展体现了对待传统文化要不断推陈出新

5. (2016年湖南衡阳卷)种茶喝茶本来是中国人的“专利”,由于对外贸易的缘故,茶传遍了世界,“茶”字也跟着走向世界,英语“tea”是闽方言“茶”的音译。而“咖啡”是地道的外国货,中国在进口咖啡时也引进了这个词。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在世界各种古老文化中,只有中华文化不曾中断而一直延续至今,因此,应保护本民族文化,拒绝外来文化

B. 当今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我们应学习一切外来文化

C. 面对不同文化,我们主张平等交流,相互学习

D.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共同趋势,全球化会导致文化的单一

6. (2016年四川宜宾卷)2015年9月4日,教育部与中央电视台合作录制的大型公益节目《开学第一课》播出,节目以“英雄不朽”为主题,通过讲述英雄故事,让学生铭记历史,缅怀先烈。该节目的播出有利于引导同学们 ( )

①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②树立忧患意识,立志振兴中华 ③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弘扬以抗战精神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16年四川南充卷)近年来,南充市开展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层出不穷,如诵读《弟子规》《三字经》等国学经典,学生汉字听写大赛、汉字书法比赛等。这是因为( )

①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 ②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光荣使命 ③只有中华文化才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 ④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A. ①②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8. (2016年甘肃武威卷)从2016年起,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在甘肃省每年举办一次,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以“推动文化交流、共谋合作发展”为宗旨,以丝绸之路精神为纽带,以文明互鉴与文化交流合作为主题,丝绸之路(敦煌)国际文化博览会将成为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开展文化交流合作的重要窗口。对于外来文化,我们的态度应该是( )

A. 保护自我,拒绝来往

B. 相互融合,实现统一

C. 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D. 照搬他人,摒弃自己

9. (2016年山东临沂卷)春节之喜庆、清明之缅怀、端午之追忆、中秋之团圆、重阳之尊老……在传统节日的保护方面,近些年国家做了大量工作。传统节日作为一个完整的民俗体系( )

①蕴含着重要的文化基因和思想道德内涵 ②承载着弘扬传统美德、振奋民族精神的重要功能 ③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效载体 ④传递着团圆、忠孝、和谐、仁爱、诚信、爱国等精神理念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0. (2016年四川达州卷)2015年11月,第十四届亚洲艺术节暨第二届海上丝绸之路国际艺术节在中国泉州举行。本届艺术节以“情系亚洲・逐梦海丝”为主题,以“展示・共享・合作”为宗旨,全方位展示了亚洲各国文化风貌。这场文化盛宴( )

①有利于增强各国文化的交流 ②有利于增强中华文化的世界影响力 ③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 ④有利于消除各民族间的冲突与仇恨

A. 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 (2016年山东德州卷)“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连续三年,全民阅读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彰显了国家对于普及全民阅读、共筑书香中国的高度重视。倡导全民阅读有利于( )

①全面继承中华传统文化 ②共同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③丰富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④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A. ①③④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12. (2016年山东济宁卷)“京腔京韵,校园处处唱响中国梦;国宝国粹,心头时时凝聚正能量。”2011年至今,济宁市金乡县正式启动“京剧进校园”活动,形成了独特的校园文化。京剧走进校园四年来,该县努力传承京剧文化,联手京剧名家,培育了一批京剧爱好者和表演者,让校园京剧逐渐深入人心,让更多的孩子爱上了中国国粹,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京剧进校园”有利于( )

①青少年更多地了解民族文化、热爱民族文化 ②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弘扬中华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④丰富学生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二、主观题

13. (2016年四川宜宾卷)为落实教育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要求,某校团委组织同学们收集到以下信息:

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奖致辞时表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抗疟药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她请大家去领略中国文化的魅力,发现蕴涵于传统中医药中的宝藏。

中国巨大的发展潜力形成了全球“汉语热”现象:中国的春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纳。

中华文化对西式快餐文化的接纳与快餐文化的“中国化”其实是同步进行的。

……

针对以上信息,小王同学认为,我们对中华文化应充满自信,要用中华文化去替代世界其他民族的文化。请运用《天涯若比邻》的知识,对小王同学的观点进行辨析。

14. (2015年贵州黔东南卷)材料一: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自开播以来广受瞩目,新加坡、比利时等国纷纷购买版权,很多外国人想从中国的美食开始,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教育部提出,要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

材料二:主席在2014年9月24日的纪念孔子诞辰2 565年开幕式上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

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材料一内容,说说教育部出台的这一措施有何重要意义。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优秀传统文化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如果丢掉了,就割断了精神命脉”这句话的理解。

(3)青少年学生应该怎样对待优秀传统文化?

【新题速递】

一、单项选择题

1.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加快文化改革发展,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此,我们必须坚持的指导思想有( )

①马克思列宁主义 ②思想 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2. 继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火遍大江南北后,由五洲传播中心精心打造的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型纪录片《指尖上的传承》,近期于各大网站同步播出。这( )

①将有助于人们更多地认识与了解中华文化 ②是对各种中华传统文化的全盘继承 ③展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④会增强民族自豪感,有利于弘扬中华文化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3. 2016年6月1日,《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2016)》,“廉”“互联网+”等分别入选年度国内字、词。同时,报告关注了去年的多个“热词”事件,包括“全面二孩”以及“南大”等校名简称之争,也关注了网络低俗词语的使用情况及其原因,建议要加大对规范用语的宣传力度。对于网络语言,我们的正确态度应是 ( )

①全部包容并吸收 ②对内涵健康的,要善于利用 ③明辨是非、理性鉴别 ④对于内容低俗的,要坚决抵制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4. “感动中国”年度人物“铁榔头”郎平两次在中国女排最困难的时期,主动接下了中国女排主帅这个“星球上压力最大的职业”。30年来,从担任主攻手时的“五连冠”到任教练率中国女排重返世界之巅,“铁榔头”似乎已经是奇迹的代名词。“铁榔头”郎平身上充分彰显的伟大民族精神的核心是( )

A. 自强不息 B. 勤劳勇敢

C. 爱好和平 D. 爱国主义

5. 2016年5月28日,为贯彻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有效地深化中国文化的传播,进一步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为“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国精神”的“第二届中国践行文化软实力创新论坛”在上海举行。这一论坛的举行( )

①表明中华民族文化比其他国家文化更为优秀 ②有利于促使中国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③有利于全面继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 ④能够避免外来文化对我们的情感和行为的影响

A. ②③ B. ①④

C. ③④ D. ①②

6. 2016年3月,中央批准、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每年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首个“中国航天日”以“中国梦,航天梦”为主题,在各地开展系列活动。“中国航天日”的设立,有利于( )

①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 ②增强我国的民族凝聚力、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 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强大力量 ④促进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进一步实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7. 2016年1月13日,为提高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的当代实践水平和传承能力,进一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现代生活,文化部、教育部启动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研修研习培训计划”,预计有近2万人次的“非遗传承人群”走进大学接受文化通识教育。这样做( )

①是因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②有利于增强人们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③是先进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④有利于推进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加快文化强国建设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8. 2016年3月3日,由等部门组织实施,中央电视台承制的大型纪录片《记住乡愁》第二季研讨会在北京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对该片给予高度评价,充分肯定了其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对于这一大型纪录片的价值,下列认识错误的是( )

A. 能从根本上提升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不断增强综合国力

B. 有利于引导国民增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意识,守护精神家园

C. 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D. 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文化软实力,推动建设文化强国

二、简答题

9. 材料一:百姓希望党和政府增强阵地意识,搞好舆论宣传,凝聚向上力量,讲好中国故事,推动形成奋发向上、崇德向善的强大力量。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倡导全民阅读”已连续三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不仅突出了全民阅读国家战略地位的不可动摇,也充分表明全民阅读理念更加深入人心,阅读风尚日益成为时代潮流。

材料二:2016年,是国家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十周年。十年来,国家重视、社会认同、民众参与,全民阅读活动不断深入,社会影响日益深远,读书氛围更加浓厚。特别是“十三五”规划在“文化重大工程”方面,纳入了“全民阅读”“文化精品建设”“中华典籍整理”“传播能力建设”等。其中“全民阅读”包括:举办“书香中国”系列活动,在充分利用现有设施基础上,统筹建设社区阅读中心、数字农家书屋、公共数字阅读终端等设施,实施儿童阅读书报发放计划、市民阅读发放计划、盲文出版工程,支持实体书店发展。

(1)我国为什么如此重视倡导全民阅读?

(2)当前,如何在全社会倡导全民阅读的良好风尚,打造书香中国?

三、活动探究题

10. 中国是文化大国,有着几千年的灿烂文明。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国的步伐,某校九年级(1)班开展了“中华魂・强国梦”系列主题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

【感悟魅力】小明:党的十以来,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在文化强国方面,我们首先要重视亿万人民群众的文化实践创造,其次要重视吸收世界上的先进文化,而优秀的传统文化,则是文明的源泉,是宝贵的历史遗产,是世界上少有的精神财富,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1)请你说说为什么强调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实现文化强国的历史支撑。

【加强交流】小华:2016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2016年中国将深入推动“一带一路”战略,统筹国内区域开发开放与国际经济合作,加强与陆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的发展战略对接,坚定实施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加强能源资源领域合作,形成一系列双边和多边合作的标准等重大项目。

(2)请你谈谈应怎样通过文化交流来支撑“一带一路”建设这一国家发展战略。

篇(5)

就哲学思想而言,儒道两家各有侧重。孔子重视“仁”的思想。老子哲学则不然, “天道”受赞扬, “人道”遭贬损。儒家重“人道”,道家重“天道”,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形成了中华文化的基本价值取向。

就政治主张而言,儒墨两家都倡导贤人政治。就自然科学而言,先秦诸子中研究最广泛、最深入的是墨家。正如庄子所说,诸子百家的观点都体现了“道术”即宇宙真理的某一方面。虽然各家各派立论的侧重点不同,但都是对世界的有益探索,有助于人们深化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以诸子百家为重要代表的中华文化显示出强劲生命力,始终以开放姿态吸取各种养分,形成了一条独特的自我创新之路。

国家统一、民族融合营造了中华文化繁荣发展的良好氛围。中国历史上尽管有过战乱和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主流。正是在国家统一、民族融合的大背景下,中华文化才能生生不息、不断发扬光大。特别是在近代,中华各民族共同反抗外国侵略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这个共同的政治信念,极大地加强了各民族的团结。

历史上有过少数民族入主中原进行统治的时期,比如鲜卑(北魏)、契丹(辽)、女真(金)、蒙古(元)和满(清)。这些少数民族在进入中原之前,都处于比中原汉族低的发展阶段,因此当他们进入中原以后,不仅未能改变汉族原有的生产方式和文化传统,反而逐渐接受了汉族文化,由此进一步推动了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交融和发展。

独特的汉字文化系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中华文化的形成、传播、发展与汉字息息相关。秦始皇一统中国后,为统一汉字书写,采用小篆。文字的统一,有效促进了不同地域思想文化交流和国家政令畅通,对实现国家统一和多民族融合发挥了重要作用。文字的统一与各地方言乡音并存,在相同中保留特色,体现了文化统一性与多样性的有机结合。

篇(6)

就形式而言,国学是中华文化的主要载体,它像纽带一样,将形形、方方面面的传统文化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统一体。就内涵而言,国学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像土壤一样,培育中华民族的文化意识,使中华文化以特有品质与风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文化的继承性而言,国学是建设新的中华文化的重要资源。优秀的思想文化是民族永恒的财富,它的精神会超越时空,绵延不绝。就文明互补性而言,国学是中华文明和其他民族优秀文明开展对话交流的重要平台,为中华文化在保持其主体性的同时包容与汲取世界其他优秀文化提供了载体、创造了契机。

国学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是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更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齐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一点国学。正确认识和研究国学,不是一件小事,它是关系传承中华文明,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的重要一环。

国学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即使皓首穷经、焚膏继晷也无法曲尽其妙。同时,国学本身毕竟是古代社会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精华与糟粕并存。对此,我们决不能不辨青红皂白一味地高唱赞歌,也不能因为它存在弊端而一概抹杀。国学研究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只有正确地学习和掌握国学,才能真正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服务于时代的需要。

应当对国学学理与文本进行正确解读,掌握正确的国学知识,辩证认识国学的价值和意义,科学理性地把握国学的学术体系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否则谈国学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还须把握时代脉搏,主动面对新形势、新发展,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发展中华文化,发挥国学在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综合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与时俱进地研究国学。

篇(7)

关键词:美术欣赏;幼儿;中华文化

中图分类号:G61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2)02-0135-02

一、幼儿美术欣赏教育中渗透中华文化价值追求

美术作品凝聚了中华文化的美学理念,汇集了中华文化的艺术特征,更蕴含了不同时期的社会文化。在美术欣赏教育的过程中引导幼儿感知理解中华文化必然有其深远意义。

1.丰富美术欣赏教育活动。在当下的幼儿园美术教育活动中,因美术欣赏活动的难以把握及实效性的难以体现,幼儿教师往往倾向于选择绘画教学或手工教学。而且,随着外来文化的冲击下,幼儿园开展的少数美术欣赏活动中,所选欣赏内容大多是西方美术作品,像意大利伟大画家达・芬奇的代表作《蒙娜丽莎》、俄国画家列宾的《伏尔加河纤夫》、梵高的《星月夜》、《向日葵》、米勒的《拾穗者》等。在美术欣赏教学中弥漫的是西方美术的气息,而对伟大祖国美术作品的选用却微乎其微。在如此美术欣赏活动中,接触的皆为西方作品,如何期望幼儿能认识祖国文化,热爱自己的祖国。因此,探究如何在美术欣赏活动渗透幼儿中华文化启蒙教育是相当必要且具有深远意义的。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渗透中华文化,必然要求教师选取适合幼儿欣赏的中国美术作品,进而丰富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资源。

2.培养幼儿爱国主义情怀。幼儿作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求其怀有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热爱中华民族的热情。在美术欣赏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挖掘美术欣赏教学中的中华文化元素,通过幼儿的感知体验,提升其文化素养,通过引导幼儿欣赏中国历代经典美术作品,在艺术的陶冶中,感受中华文化。通过适当教学方式,呈现给幼儿董希文的《开国大典》、徐悲鸿的《奔马》、周思聪的《人民与总理》、吴作人的《熊猫》、唐阎立本的《古代帝王图》、宋张泽瑞的《清明上河图》、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等著名美术作品,通过引导幼儿感知作品所表达的情感,理解作品蕴含的深厚思想感情,使幼儿感受中国美术的魅力,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在欣赏我国优秀美术作品的过程中,能够使幼儿认识我国的诸多文化宝藏,如彩陶、青铜器、远古乐器、长城、兵马俑、故宫等,进而萌发幼儿的爱国情操,为祖国丰富博大文化而感叹,为自己祖国文化的光辉灿烂而骄傲。教师也可灵活穿插著名画家的爱国故事,对幼儿进行爱国主义情感的培育,弘扬民族文化,引导幼儿热爱祖国悠久的民族文化,培育幼儿的民族自豪感。

3.深化幼儿认识中华文化。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美术记载了人类发展的步伐,凝聚着浓郁的文化价值,是人类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每件美术作品既是艺术家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也是对其所处时代风貌、社会发展折射出的文化之光。欣赏美术作品的过程同时也是欣赏人类文化的过程。在中国灿烂的美术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中华文化,美术欣赏教育有其独特的人文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功能,教师要善于捕捉美术作品所传达出的文化气息,将点点滴滴的文化传达给幼儿。如在欣赏不同朝代美术作品时,感受其不同的服饰文化,礼仪文化,社会风俗等。如欣赏《清明上河图》这一名作中,教师可引导幼儿观察人物服饰、动作、职业,了解当时时代背景下人们的社会生活状况。

4.提升幼儿中华文化素养。文化素养是个体文化品位、道德素养、审美情趣、价值观、人生观等多方面融合。幼儿美术欣赏教育活动有助于开阔幼儿艺术视野、陶冶艺术情操,但美术欣赏活动不应该仅仅局限于提升幼儿审美素养,更是提升幼儿人文素养、文化素养的有效方式。在幼儿美术欣赏活动中,教师要引导幼儿透过美术作品,感悟其内涵的人格魅力,如欣赏潘天寿的作品《松石》,引导幼儿感受松树的挺拔不屈,在齐白石先生的作品《虾趣》中感受其对生活的热爱,在欣赏唐阎立本作品《古代帝王图》中感受帝王之气概。幼儿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潜移默化感受不同作品中所传达出的文化气息,培育良好的文化素养。

二、中华文化视野下幼儿美术欣赏教育过程

美国乔治亚大学教授、著名美术理论家和批评家费德门(Edmund Burke Feldman)将美术鉴赏的程序分为叙述、形式分析、解释、评价四个步骤。[1]费德门划分的美术欣赏程序是由感性到理性的逐渐上升,这种程序可以说是合理的。因此,在本文中,将结合幼儿园大班美术欣赏《清明上河图》这一教育活动,介绍如何在美术欣赏过程的四个阶段中将中华文化融入其中。

1.叙述阶段的指导。“作品给了你什么感觉?”对作品的第一印象,对幼儿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将直接影响美术欣赏活动的进行。幼儿因其处于特定的年龄时期,这一时期的幼儿喜爱清晰、明快、有动感的画面。教师通过多媒体网络,可搜寻到《清明上河图》的动态版,将作品以动态方式展现给幼儿。在动态版的《清明上河图》中,作品中的生活情境将再现,路上车水马龙,人来人往,街上的行人在悠哉的走着,街边的商铺忙忙碌碌,生意兴隆。如此生动形象的画面必然会引起幼儿的兴趣,投入到画面的欣赏中。

幼儿天生爱表演,让幼儿在欣赏美术作品时,借助表演表达其对作品的感觉,以此加深幼儿对作品的印象。如可组织幼儿选取《清明上河图》画面中的一个人物,表演出其所做的事情及其动作。在美术欣赏中,教师还可给予幼儿充分的自由,根据其所看到的画面内容创编故事,并将自己的故事讲给同伴听。

2.形式分析阶段的指导。“作品如何使你产生这样的感觉?”感觉带有一定的复杂性和微妙性。形式分析既是分析视觉对象有哪些美术元素组成,按照什么美术组织原理构成的,也就是分析作品所表现的美的形式。

在欣赏美术作品《清明上河图》中,教师引导幼儿感知画面不同线条所描述的形态各异的事物,坚硬线条表现了楼层建筑物的牢固,柔和线条表现了人物的各自形态等。色彩元素是创作者与欣赏者进行对话的一种文化语言,有着装饰和象征等多种功能。在中华文化的演进中,社会习俗和宗教等因素的影响,形成独特的色彩理念,使美术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幼儿处于特定身心发展水平,对作品形式分析尚有难度,教师可进行浅显简明的描述,更多应是引导幼儿自己感知作品中随着视角的转移,所呈现的不同景象,体验作品的运动性、变化性,感知作品蕴含的情感。

3.解释阶段的指导。“作品想表达什么?”冈布里奇认为,要正确的解读图像,必然受到三个变量的支配,即代码(Code),文字说明(Caption)和情景(Context)。代码是指传达时所用符号的意义,及有关符号结合方式的规定。[2]代码的形成有多种方式,由文化规定的象征代码,如中华文化中龙凤有吉祥、富贵、权力的象征,这种象征的规定是社会群体在历史演化中慢慢形成的,一经确立,便约定俗成,世代沿用。情景即作品时代背景和文化背景,以及相关历史事件,还包括作者的个性、心境等。在美术欣赏中,必须先对作品定代码及作品所处时代文化有所了解才能更好的欣赏理解美术作品。

在美术欣赏《清明上河图》时,教师要引导幼儿对作品所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教师可以用讲故事的方式给幼儿讲述此名作的来历。也可从画作中选取一个着眼点,如服饰文化,引导幼儿了解在古代不同的服饰代表不同的职业,不同的社会地位等,可以引导幼儿对古今服饰加以比较“古时候人们的衣服是什么样子的?漂亮吗?”引导幼儿了解古时候人们的交通工具:马车、轿子、船等,“古代人的交通工具是什么?画作中有哪几种交通工具呢?”

4.评价阶段的指导。“你喜欢这幅作品吗?”不同的幼儿源自其不同的社会经历,不同生活经验,其对作品的认识也是不同的。在美术欣赏活动中,有的幼儿对所欣赏的美术作品非常感兴趣,非常喜欢,但也不可避免存在有的幼儿不喜欢甚至排斥所欣赏的美术作品的现象。教师在尊重幼儿感受的同时可积极引导幼儿发现美术作品中美好的一面,激发作品与幼儿心灵的碰撞。

在美术欣赏《清明上河图》中,可能有的幼儿对古代人们的生活、社会文化没有经验积累,难以理解作品内涵。或者因为画面色彩不够明艳而不喜欢这幅名作,幼儿教师要尊重幼儿自身感受。但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发现能激发幼儿兴趣的欣赏点,像作品中孩童在玩耍的游戏,进而了解中华文化中传统游戏及玩具。

中华民族有着辉煌灿烂文化积淀,它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先辈智慧的结晶,是我们中华民族赖以生存的文化基石,是国家统一、人民团结的精神纽带。幼儿教师必须把握美术欣赏教育这一有效途径,将中华文化渗透到美术欣赏活动的实施过程中,使幼儿在提升审美能力的同时,升华其文化素养,了解中华文化,热爱中华文化。

参考文献:

[1]尹少淳.美术及其教育[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5:324,309.

[2]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孔起英.幼儿园美术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