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废气防治措施

废气防治措施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1 09:21:2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废气防治措施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废气防治措施

篇(1)

关键词:施工工程 施工过程 环境保护 措施

随着社会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极大促进了市政工程的建设和发展。现阶段,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较为突出,不仅对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造成影响,同时也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于是会严重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和城市生态平衡。因此,在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需要掌握全面的施工技术要点,保证施工的质量,同时降低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从而减少对城市环境造成的影响,保证市政工程顺利进行,维护城市发展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

一、市政工程施工中产生的环境问题

(一)废弃物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涉及各个领域,施工中难免会产生大量废弃物,例如废弃的建筑材料、生活垃圾等,若是没有对这些施工废弃物进行妥善处理,就在施工现场随意堆放,就容易产生恶臭味,进而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甚至也会对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产生一定的阻碍。此外,施工废弃物还能分为有毒废弃物和无毒废弃物,无毒的废弃物必将容易处理,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较小,而有毒的废弃物,不仅处理起来比较麻烦,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也较大,甚至很容易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市政工程施工中的有毒废弃物有:废弃化工材料、工业棉布、各种有毒清洗液等。

(二)大气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会产生大量的扬尘,加上各种施工机械设备的使用也会排放大量的废气,而由于空气具有传播速度快、扩散范围大等特点,一旦施工中产生扬尘、排放废气,就必定通过空气大范围的快速散播,从而对施工现场周边的空气质量造成严重污染。此外,施工中使用的油漆、涂料等材料也会产生一定的废气。市政施工中产生的扬尘、排放的废气将严重影响空气质量,大大降低空气中的含氧量,一旦大气被污染,人类在吸收氧气的同时也被迫会吸收这些废气、扬尘等有毒害气体物质,这将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健康安全。

(三)噪音污染

导致噪音污染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且噪音还有大小和层次不同之分。而市政工程施工中产生噪音污染的主要原因就是施工中使用的各种机械设备所发出的噪音,主要包括打桩机、切割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另外,市政工程中的焊接施工也会产生噪音污染。一旦产生噪音污染,不论噪音大小或是什么层次,都必定对施工现场周边环境造成严重影响,甚至严重扰乱周边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

(四)水污染

市政工程施工中会使用大量的水,例如现场喷洒、现场冲洗、生活用水等,若是这些水在使用后没有及时有效的进行处理,那么就会产生大量污水。这些污水携带着浓烈的恶臭味必定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所以,如何处理这些污水是市政施工企业必须重点解决的问题。

二、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及对策探析

(一)施工废弃物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废弃物的防治措施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是仔细检查和辨识工程施工中产生的废弃物,认真分析这些废弃物的来源,从而从源头上解决废弃物污染问题;二是对这些废弃物进行勘察,对于能够进行再次利用的废弃物,应特别挑选出来并合理安排在另一边,这样能够为后续施工这些废弃物的再次利用提供便利。对于不可再利用的废弃物必须进行及时妥善的处理,应针对废弃物类别,采取针对性的处理方法;三是对于没有再次利用价值的废弃物通常是采取运输出施工现场的处理方式,为了确保废弃物运输过程中不会发生意外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选择合理的废弃物处理场地,安排合适的运输路线,运输路线一般不宜太远。

(二)大气污染防治措施

空气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针对市政工程施工中的大气污染问题,采取的防治措施有以下几点:第一,对于施工机械设备作业产生的扬尘,例如挖土机开挖土方产生的扬尘,应事先将开挖土方或周边地面喷洒适量的水,这样能够有效降低产生的扬尘量;第二,若是市政工程需要设置通风管道,则必须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做到科学合理的设置,将产生的废气从通风管道中排除;第三,应结合施工现场情况,设置专用运输道路,合理安排运输时间,并在运输道路上进行洒水防尘工作。

(三)噪音污染防治措施

噪音污染的防治措施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施工机械设备是噪音污染的主要来源,应针对机械设备特点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例如混凝土搅拌机产生的噪音,采用商品混凝土能有效避免噪音的出现;切割机产生的刺耳声,应将需要进行切割的材料进行仔细统计,然后专门安排在某一时间段统一进行切割,将切割现场设置机械棚、隔音层等防噪音设施;第二,加强施工机械设备的检查、维修和保养工作,避免施工机械在运行中由于发生故障而产生噪音;第三,市政工程施工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运输车辆,这些车辆的鸣笛声和发动声是噪音的主要来源之一,所以,应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制定有效的措施。

(四)污水污染防治措施

市政工程施工中不可避免会使用大量的水,所以,为了避免水污染情况的出现,施工场地应与水源地保持一定的距离,若是施工现场临近水源地,则必须对水源地采取隔离保护措施,避免施工污水对水源产生污染。结合工程实际情况,针对污染排出情况制定合理的计划方案,以便工程施工污水合理排出,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影响。

综上所述,在现代化城市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市政工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通过市政工程的建设水平可以直^地感知到这个城市的经济实力大,然而城市环境质量高低对城市的发展水平具有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处理好市政工程和城市环境之间的关系。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会对城市环境造成严重的影响,不利于市政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和城市生态环境的平衡,因此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降低市政工程施工对城市环境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张慕贞.市政工程施工中的环境问题与保护策略[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6):155-155.

篇(2)

[关键词] 粘胶纤维 环评 优化

1 引言

粘胶纤维是利用天然高分子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其性能类似天然棉纤维,而优于棉纤维,可作为棉纤维的代用品,从而可减少棉花的播种面积,让我国有限的土地用于粮食及其它经济作物的生产。因此,适当发展粘胶纤维满足人们的生活需要是很有必要的。当前,国内正在规划建设多条大型粘胶纤维生产线,以降低粘胶纤维进口量。但是粘胶纤维生产项目原料涉及CS2、H2S等恶臭气体和危害物质,属污染型企业,本文结合某年产20万吨粘胶纤维生产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实例,从平面布局、环保措施、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对该项目进行优化建设。

2 项目概况

建设单位提出建设年产20万吨粘胶纤维项目,全厂共建设4条生产线。主要生产工艺为:(1)原料浆粕中的甲纤维素与NaOH进行碱化反应生成碱纤维素;(2)在黄化机内CS2与碱纤维素进行黄化反应,生成可溶解的纤维素黄酸酯(纤维素黄酸酯溶解于稀碱中即制成原液);(3)原液在酸液中与硫酸反应重新生成纤维素。生产工艺涉及的主要原辅材料为浆粕、二硫化碳、硫酸、H2S等。本项目主要环境问题为产生高浓度硫化氢和二硫化碳的气体,以及含Zn2+酸性废水、含S2-碱性废水。

3 总平布局优化调整

可行性研究报告提出的总平面布置图见图1,本评价提出风险源生产车间往南移动500m,环评提出的总平面布置见图2。在上述二种情形下,各废气污染源对敏感村庄的预测浓度值均小于标准值,均能达到国家标准规定要求。为此,本评价主要从环境风险角度和区域规划情况优化本项目布局。

3.1风险危害范围

根据识别,确定本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因子为CS2,输送管道破裂导致CS2泄漏为本项目泄漏事故的最大可信风险事故。根据伯努利方程,计算出泄漏量源强,泄漏后在地面上形成液池,二硫化碳液体迅速挥发,气态二硫化碳对区域人群造成的危害。输送管道破裂导致CS2泄漏,在上述假设的最大可信事故情形下,男性吸入最低中毒浓度最大影响范围为稳定度F、风速1.5m/s情况下,泄漏点下风向1250m范围,即风险事故的危害距离为风险源边界外1250m以内区域。

3.2从规划环评的角度优化

本区域主导风向为东北风,项目北面和西面有众多村庄分布,布局调整前后风险源与周边村民的最近距离变化情况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出,环评要求风险源往南移动500m后,可使3个村庄和1处小学处于危害范围区之外,而下风向度下村和田东村房屋数量未明显增加。

根据我院编制的区域规划环境影响书,该规划环评建议风险防范区按二级控制:

限制区:区内不得新增居民住宅、学校、医疗机构等敏感建筑,现有居民等敏感目标建议随着规划的推进逐步迁出,其中粘胶纤维项目区限制区的范围为“主要生产装置及罐区等重大风险源边界外为1300m”。

控制区:控制区内人口规模,不新增居民集中区、学校、医院等,其中粘胶纤维项目区控制区的范围为“主要生产装置及罐区等重大风险源边界外为1300~3000m”。

从图1可以看出,北面的村庄1、村庄2、村庄3均位于“粘胶纤维项目的限制区”内,或者将本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及罐区等重大风险源往南移动500m,或者取消北面规划居住区,考虑到北面现有住房较多,适合规划为居住用地,因此,从服从规划环评的角度分析,将本项目主要生产装置及罐区等重大风险源往南移动500m,就可以满足限制区1300m的距离要求。

3.3从环境风险角度优化

本项目风险危害距离内村民和规划居住区的影响程度见表2。

本项目最大可信事故危害范围内对现状村庄的影响人数约9664人,风险源所在原液车间往南移动500m,可对现状居民的危害范围可减少8498人,减少88%,主要减少北面村庄的影响,因此,从降低风险事故危害后果的角度分析,环评要求本项目风险源原液车间往南移动500m。此外,随着远期规划方案实施后,该项目西侧居住区均得以搬迁,可大大减少本项目周边的敏感目标数量,为本项目生产创造有利的外部环境,因此,建议规划调整方案尽快实施。

4 污染防治措施优化

4.1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优化

本项目生产工艺废气污染物CS2、H2S为恶臭物质,生产工艺废气达标处理是本项目污染防治措施的关键环节。目前,国际上同类工艺废气采用的处理方法比选见表3,WSA工艺是将废气中的各种硫化物转化为浓硫酸,这是一个催化工艺过程,且能回收余热,特别适用于处理那些硫浓度低而用常规硫酸工艺无法处理的气体。

可研报告推荐“碱洗+吸附+冷凝回收”工艺路线,本着保护环境角度出发,降低恶臭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经征得建设单位同意后,本环评推荐“WSA(催化氧化)+碱洗+吸附及冷凝回收”联合处理工艺方案,本项目废气处理设施需增加投资约1.4亿元。

考虑到WSA适合集中、规模化建设,全厂设置一套WSA废气处理装置。全厂含高浓度硫化氢的气体废气量合计为9.4×104m3/h,集中进入WSA处理装置内处理,全厂WSA处理能力为10×104m3/h。

全厂建设4套“碱洗+吸附+冷凝回收”用于处理H2S浓度较低的其他工艺废气,4套废气处理装置相对独立,单套处理能力均为6.0×104m3/h,实际工艺废气处理量为4.15×104m3/h。富裕处理能力是考虑到WSA装置需要检修等情形,全厂在减产而不停产的情形下,仍通过4套“碱洗+吸附+冷凝回收”处理工艺,仍能保证废气污染物排放量不超过“WSA(催化氧化)+碱洗+吸附及冷凝回收”联合处理工艺方案,环评要求的处理工艺流程见图3。

4.2 废水污染防治措施优化

4.2.1含锌污水处理

粘胶纤维生产项目废水为酸性废水和碱性废水,碱性废水中含有S2-,纺练车间酸性废水中含锌浓度高达125mg/L,本项目废水中Zn2+产生量为500t/a。Zn2+不是污水排放标准中规定的第一类重金属,传统污水处理工艺是将上述二种污水直接混合,然后进入生化处理工艺,对Zn2+的去除效率较低,除部分进入污泥中,Zn2+主要是靠稀释排放,以实现达标。

国家正在实施《重金属污染综合防治“十二五”规划》,在实现更少的重金属Zn2+排放,本评价查询了ZnS的特性,ZnS在酸性条件下溶解度最大,水中次之,碱性条件下不溶解。本厂生产均产生酸性和碱性废水,可以在不增加运转成本(不耗碱)的情况下,把产生Zn2+的碱性废水单独收集,建设沉Zn2+池,引入过量含S2-的碱性废水,让pH呈酸性,混合搅拌后,Zn2+实现沉淀去除,出水Zn2+浓度在1.0mg/L以下,小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一级标准(2.0mg/L)。本处理工艺很好地利用本厂自有的二股污水,仅增加搅拌电机和沉Zn2+池外,以微小的工程投资,实现重金属减排,取得很好的环境效益。环评要求的处理工艺流程见图4。

4.2.2外排污水水量均匀调节池

本项目污水采用4组CASS工艺,处理流程为“2小时进水+2小时曝气+2小时排水”,由于CASS间歇排水,每组排水时间为2小时,间歇排放污水对纳污水体冲击较大,本评价要求建设一个“外排污水水量均匀调节池”,该池容积为不小于每组处理能力的2/3规模,以实现污水均匀排放。同时,该池兼作超标污水监控池,以实现超标污水可防可控。

5 风险防范措施优化

为防止液态危化品泄漏至外环境,本评价从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方面提出要求。

5.1管理措施

本项目设置环境风险事故水污染三级防控系统,防止环境风险事故造成水环境污染。

5.1.1 一级防控

设置装置区围堰和罐区防火堤,构筑生产过程中环境安全的第一层防控网使泄漏物料切换到处理系统,防止污染雨水和轻微事故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

5.1.2 二级防控

在产生剧毒或者污染严重污染物的装置或厂区设置事故收集池,切断污染物与外部的通道,将污染物控制在厂区内,防止重大事故泄漏物料造成的环境污染。

5.1.3 三级防控

第三级是总排放之前的“超标污水监控池”(见图4),即应急事故监测池,也叫“末端防控”,一旦污染物监测数据超标,应返回调节池,进一步达标处理后方可排放。

5.2工程措施

为防止设备破裂而造成储存液体泄漏至外环境,在贮存区周边各设围堰,围堰与地面应密闭,既要有一定的强度,又要有一定的容量,围堰内有效容积不应小于一个最大的储罐的容量,墙内侧至罐的净距不应小于2m。围堰外设有环形消防通道,并设不少于2处的楼梯。围堰可用混凝土浇注。

建设事故收集池,用于污染事故情况下,收集被污染的废液,此措施是避免污染扩散外泄的重要措施。根据《水体污染防控紧急措施设计导则》(中国石化建标[2006]43号)进行事故收集池有效容积符合性分析。事故储存设施总有效容积:

注:(V1+ V2-V3)max是指对收集系统范围内不同罐组或装置分别计算V1+V2-V3,取其中最大值。

V1――收集系统范围内发生事故的一个罐组或一套装置的物料量,m3。储存相同物料的罐组按一个最大储罐计,装置物料量按存留最大物料量的一台反应器或中间储罐计;

V2――发生事故的储罐或装置的消防水量,m3;

V3――发生事故时可以转输到其他储存或处理设施的物料量,m3;

V4――发生事故时仍必须进入该收集系统的生产废水量,m3;

V5――发生事故时可能进入该收集系统的降雨量,m3;

V5=10q×F

q――降雨强度,mm;按平均日降雨量;

F――必须进入事故废水收集系统的雨水汇水面积,hm2;.

V1参数选取:建设单位提供资料,各车间内液态化学品总量见表4。

本评价考虑液态化学品总量最大的原液车间,即在火灾事故下,约2320m3化学品全部进入事故收集池。

V2参数选取:根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16-2006)的要求,本工程按一次火灾考虑。本项目室外消防用水量为30L/s,各车间室内消防用水量为:原液车间25L/s、纺练车间、成品库为10L/s、酸站、锅炉房主厂房为15L/s。为保证消防供水的可靠性,在净水厂清水池内已经贮存了4h室内外消防用水量及2h自动喷淋的水量,约1200m3。

V3和V4参数选取:建设单位介绍本生产系统能实现短

时间内停车,一旦发生事故,可迅速减少至停止进入生产系统的物料量(V4)。此外,不考虑短时间内转移物料的量(V3)。

V5参数选取:区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1300.8mm,降水天数为120d,计算出日降雨强度为10.84mm。汇水面积取2.0m2,计算出V5为216.8m3。

因此,本环评提出建设4000m3事故收集池的要求。

为防止火灾事故下,消防水由雨水管网进入外环境,应在雨水管网出厂界处设置拦截装置,一旦发现废液可能进入雨水管道,应立即关闭雨水管相关拦截装置,并收集进入事故收集池,防止污染扩大蔓延。

6 小结

通过环境影响评价,从布局方面优化了污染源和风险源与敏感目标的位置,降低环境污染和风险事故的危害程度,环评要求增加WSA废气处理工艺,提高废气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要求先行沉锌,以微小的投资,实现重金属锌的减排,换来较大的环境效益。因此,通过对该粘胶生产项目环评,达到指导项目科学设计、科学生产,以更好保护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导则(HJ/T169-2004)[S].

篇(3)

关键词:城市大气污染 现状 综合防治

中图分类号:X79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a)-0121-01

通常情况下,我们可以归纳为两大因素会对城市的大气环境造成污染,第一大因素是自然因素,比如说火山爆发等,第二大因素则是人为因素,比如说工业废气的排放和汽车尾气的排放等,而导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的首要因素就是人为的因素,在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得到了明显提升,但是大气污染问题却并没有得到很好的改善,近些年来,还经常出现因大气污染而导致的恶劣天气,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的严重的影响。

1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

1.1 在城市大气污染中,煤烟型污染占有最主要地位

现阶段,我国大气污染问题较为严重的最主要原因就是燃煤废气的大量排放,在我国城市的供电以及工业行业中,燃煤热能都是最主要的资源,并且在我国北方某些地区的冬季取暖中,也是要采用燃煤作为供暖材料的。在城市的工业产业中,在各类的行业和企业中,大概有80%左右的行业和企业都是要利用燃煤热能的,在燃煤的燃烧过程中,其会释放出大量的粉尘、氮氧化物和硫化物等有害物质,而这也是导致我国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严重的重要原因。

1.2 部分城市的污染转型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大提升,城市人均的汽车保有量也越来越高,与工业废气相比,虽然汽车尾气中硫化物、氮化物以及一氧化碳的含量会稍低一些,但是却也是加剧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重要因素。同时汽车尾气对大气环境的污染还有着明显的地域性的特点,也就是说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其汽车使用量就是越大的,那么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就越大,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就越严重。所以,我国的一些大中型城市的大气污染因素已经发生了转型,其污染源从原来的工业废气已经转变成汽车尾气的排放了。

1.3 小型城市和新兴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

对于我国的小型城市和新兴城市来说,为了发展它们的基础建设和经济建设工作,通常当地政府都将主要精力放在了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城市的经济上了,他们对于城市环境的保护工作却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所以,当地政府在进行招商引资工作的过程中,他们更重视的是能否促进当地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是否为环境带来了不利影响以及是否污染了大气环境却是没有进行过多的考虑的,这就导致我国的小型城市和新兴城市的大气污染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2 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现阶段,在我国的城市中,人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也都受到了大气污染问题的影响,在全球范围内,因为大气污染还经常导致气候的突然变化等问题。所以,怎样才能有效的预防和治理城市大气污染问题,也成为了我国环境保护部门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2.1 严格的控制大气污染源

(1)长久以来,只有各地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和气候监测部门才具有了解和掌握大气污染程度的参数和指标等专业数据的资格,然而随着我国大气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社广大老百姓对空气质量的关注度也越来越高,因此,在我国的天气预报的内容中也加入了PM2.5等能真实的反映出各地空气质量的指标,这样才能使人们认识到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提升全民环保的意识,同时对于社会媒体和人们群众实时的监督空气质量也是十分有利的;(2)现阶段对于那些环保型企业和高科技企业的扶持工作,我国的各地政府和经济管理部门都加大了力度,而对于那些高排放、高能耗和高污染的企业来说,政府也加大了对他们的监管力度,在这些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他们必须同时采取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而有些企业的生产过程可能会导致更加严重的环境问题,政府有权力对其进行关停处理,同时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来帮着这些企业进行转型。在政府大力扶持和严格监管的双重政策下,尽可能的降低工业废气对大气环境所造成的污染;(3)现阶段,因为大量交通工具所排放出的汽车尾气,对于我国城市的大气环境的污染程度有着明显的加剧的趋势。针对此类问题,我国各地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也采取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如车牌号单双号限号出行以及限制个人的购车数量等,从而降低机动车的出行率。同时政府还鼓励市民购买环境保护行的机动车,并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和经济补偿,这样才能从源头上降低汽车尾气对我国城市大气环境所造成的影响和破坏。

2.2 植树造林,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城市绿化对降低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对大气环境造成的污染是非常关键的,并且多植树造林对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也是有着积极的影响的。绿色植物不但能够较好的吸收有毒有害气体和粉尘,并且绿色植物在调节空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比例上也能发挥出重要的作用,可见,绿色植物就是大气环境中的天然过滤器,只有做好了城市绿化工作,才能保证城市控制的质量,从而有效的预防大气污染问题的出现。首先,我们应对城市绿化进行科学的规划,在污染较为严重的地带应分别设置绿化带和城市绿地,从而起到有效的防护作用。其次,城市的环保部门应严格的保证城市的绿化率,对于企业为了获取经济利润而侵占城市绿地的问题,应严肃处理,坚决杜绝此类问题的发生。

2.3 合理的布局城市工业

在我国工业产业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我国绝大部分的城市中几乎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工业企业,在这些工业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中,怎样才能既保证这些企业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同时又不会对城镇居民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影响呢?这已经成为了我国各地政府和城市规划管理部门首要面对的问题。第一,应保证城市中工业企业的建设位置与城市主要居民区的位置是有着合适的距离的,如果距离太近,那么工业企业所排放出的废气就会影响到城镇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第二,应尽可能的将工业企业规划到空气流通性较好的区域,这样当企业所排放出的工业废气也能够得到尽快的稀释和扩散。第三,就是要有效的利用城市绿地和绿化带,隔离工业废气进入到城镇居民区中。

3 结语

通过以上的论述,我们对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现状以及我国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两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探讨。我国城市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其是需要各个部门以及各个阶层密切配合的,现阶段,社会和群众对大气污染情况的重视程度已经越来越高,我们应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程的建设工作,准确的把握现阶段城市大气污染的现状,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城市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提高城市大气环境的质量,保证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和身体健康。

参考文献

篇(4)

通过一系列的决策部署和实际措施,完善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构建生态环境监测体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质量,这是加强旅游绿道管理,维护绿道环保的首要措施之一。我认为,立体化的绿道环境监测有机体系,应该包括环境监测保护体系、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游客体验监测体系等,这些子系统的有机组合,就构成了整个区域绿道生态环境监测有机体系。

1.1建立绿道环境监测保护体系

绿道环境监测保护体系主要是监控绿道的污染源,其构成包括废气在线监控、重点污染企业废水在线监控、建筑噪声监控、放射源监控、环保视频监控、防盗报警等。要改变传统环境监测手段,借助信息化高新技术,如计算机技术、通讯网络技术等,对污染源及环境质量实施长期、连续、有效监测,科学准确、全面高效地监测、管理所辖绿道区域的环境状况。

1.2建立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健康管理体系

首先是加强宣传,通过广告、招贴等,浓缩展示绿道沿线的生物多样性,把群众动员起来,让大家知道和自觉保护生物。同时,对绿道沿线区域的稀有动物、珍稀动物,加强保护。此外,环保、林业部门等,要做好绿道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的监测和管理。

1.3完善自然灾害防治体系

建立和完善联网的电子监测系统等防火监测设施,建立较为完善的森林防火管理体系。平时要增强危机意识,树立应对突发性自然灾害的科学理念,同时,完善危机处理体系,形成危机后的恢复机制。

1.4建立游客体验监测体系

绿道服务管理部门要建立健全游客体验监测体系,包括游客旅游体验影响因素及游客满意度调查,游客体验与满意度关系调查,生态环境变化与游客体验之间关系调查等等,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断提高绿道服务质量。

2加大生态旅游绿道环保防治措施和力度

根据监测体系的环境监测,行政管理和有关环保部门,要加大绿道环保管理的力度,落实防治措施,特别要加大防治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等主要污染的防治措施,保护绿道生态环境质量,以防绿道生态环境退化。

2.1水污染防治

绿道区域多是沿水而立,为此,必须加强绿道区域水污染的防治。要根据有关水污染防治法等法律法规,加强绿道环境的水质监测和管理。对绿道区域的餐厅、宾馆等服务设施和居民住户的污水,实行清污分流,减少污水排放量,加强区域植被保护。同时完善排污网管建设,改善厕所设备,切实处理各种污水,保证水质达标。

2.2固体废弃物防治

绿道沿线要有专门的环卫人员,做好卫生清扫。把固体废弃物收集后,专门处理,特别要更新垃圾处理设施,做好密封,集中清运,以避免垃圾空气污染。

2.3大气污染的防治

绿道大气污染主要是接待区域的煤气烟气、汽车尾气等废气污染。可采取严管措施,严禁在绿道范围内使用燃煤燃料,宾馆可使用柴油或液化气等清洁燃料,安装油烟净化器,保证空气净化效率在85%以上。禁止宾馆的燃油锅炉使用重油、渣油作燃料,锅炉烟气应达到GB13271-2000的一级标准要求,宾馆的烟烟囱高度不得低于8m,还要强调外观上与周围环境协调;特别地,绿道只能步行或使用自行车、电动车等,严禁使用汽油柴油轿车、摩托车等机动车。

2.4噪声防治措施

篇(5)

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大气、水体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

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2009年11月12日西安120急救中心统计5天因煤气中毒达47人其中死亡4人。

防治措施:让燃料尽可能充分燃烧;防止毒气泄漏;冬季取暖注意通风、排气。

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

在讲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时要讲到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汽车尾气等是重要的污染源。它们是导致酸雨的罪魁祸首,以课本中的探究实验: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及图片认识酸雨的危害:破坏植物的生长、腐蚀建筑物。我国农业因遭受酸雨而每年损失达15亿元。并介绍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而每年全世界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硫约有一亿五千万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

防治措施:减少工业废气的排放;对燃料先进行脱硫处理再使用; 使用催化净化装置,使有害气体转化为无害物质。

3.卤代烃污染

讲温室效应涉及卤代烃时可介绍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层空洞而显著增多,紫外线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时白内障病人数也会大增。

防治措施:不用卤代烃做制冷剂如无氟冰箱的使用。

4.CO2污染

结合讲CO2性质,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候变暖,使土地沙漠化、农作物减产;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末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

防治措施:减少使用化石燃料从而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充分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同时要开辟新的能源,如取之于水发展H2能源;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等。

5.对于大气污染中的另一“杀手”――光化学烟雾

可以适当的加以介绍。

二、有关水体污染的教学

1.无机物污染

主要向学生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有害的化合物,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等生理活性高的分子结合成不可逆的变性物质,导致人生理活动障碍。如日本的水俣病:20世纪50年代,日本水俣市的一家化工厂将含有汞的废水排入港湾。水中的汞经食物链富集到鱼和贝类中,当地居民因长期食用富含汞的鱼和贝类等而造成慢性汞中毒,这就是震惊世界的公害事件――水俣病。水俣病患者语言不清,走路不稳,四肢麻木,严重的眼睛失明,精神错乱,甚至死亡。

2.有机物污染

在讲石油炼制时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有酚、芳烃等有机物,酚为五毒之首,为助致癌剂,而且在低浓度就使蛋白质变性。

预防措施:石油厂废水要经处理回收。

3.植物营养物质污染

由于含N、P的物质在分解的过程中,大量消耗溶解在水中的氧,并产生大量的养分,使藻类和其他浮游生物大量繁殖。由于占优势的浮游生物的颜色不同,使水面呈现蓝色、绿色红色或棕色等。这种现象在江河、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湾出现叫做“赤潮”(都是因水体的富营养化而形成)。

4.农药污染

向学生介绍农药对危害粮食、果树、蔬菜等的害虫有强烈的毒杀作用,杀虫效果很好。但 易残留不易分解,且易富集在生物体内。例如:DDV、DDT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损害植物神经,发生慢性中毒而致癌。人类从1943年开始大量生产并广泛使用DDT、DDV,但是人们逐渐发现它们带来了许多环境问题。因它们相当稳定,分解速度极慢,在施用它们的地区,生长在土壤里的农作物和生活在水中的水生生物体内都含有DDT、DDV, 通过食物链,在人(或其他动物)体内富集,引起慢性中毒。DDT影响人体的正常代谢过程,并且可能是一种致癌物。由于它们危及到人类以及其他生物的生存,从1971年开始,世界上许多国家宣布禁用DDT。

篇(6)

在化学教学中应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在传授化学知识的同时,有意识地联系环境保护的知识,重点介绍大气水体的污染及其防治措施,这样也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有关大气污染的教学

1、CO污染。在进行初中化学CO性质教学时,教师要向学生介绍CO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它可以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重者使人死亡。例如1984年印度地下毒气(CO)罐泄漏,造成25000人死亡,5万人双目失明。

2、?氮氧化合物、硫氧化合物污染。氮氧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矿物质的燃烧,硫酸厂、硝酸厂的废气,发电厂的“黄龙”等是重要的污染源。SO2为大气污染的元凶,有一定的致癌作用。氮氧化合物对人体有刺激作用,其毒性为CO的五倍,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强于CO,如空气中NO2浓度达到0.5ppm可使树叶全部掉光。

3、卤代烃污染。讲卤代烃时要介绍氟里昂(CCL2F2)排入大气后可破坏臭氧层。目前臭氧层已经出现了空洞,减弱了臭氧层对阳光中紫外线的阻挡作用,使人类患皮肤癌的可能性增加。有人预言,到2075年世界上皮肤癌患者会因臭氧层空洞而显著增多,紫外线也可刺激人的眼睛,到那时白内障病人数也会大增。

4、CO2污染。结合讲CO2性质,介绍空气中CO2含量的增加引起的温室效应。

有机物的燃烧使大气中CO2含量升高,?使全球气侯变暧,有人预计到下世纪未全球气温可平均升高2.5℃--5.5℃,将使冰川融化,许多岛屿被海水淹没。

防治措施:减少空气中CO2的排放量,充分利用电能、太阳能、同时要开辟新的能源,如取之于水发展H2能源。

--有关水体污染的教学

1、无机物污染。在讲过滤元素时应向学生介绍重金属污染物。多数重金属盐在水中形成络合物,其价态变化多,对人体有明显的毒效应。因重金属离子与人体内蛋白质等生理活性高的分子结合成不可逆的变性物质,导致人生理活动障碍。

2、有机物污染。在讲石油炼制时向学生介绍石油工业废水中含有酚、芳烃等,酚为五毒之首,为助致癌剂,而且在低浓度就使蛋白质变性。

预防措施:石油厂废水要经处理回收酚。

3、有机氯农药污染。在讲CL2与苯酚的反应生成六氯环已己烷时,向学生介绍有机氯农药易残留不易分解,且易富集在生物体内。例如:DDV可通过食物链富集损害植物神经,发生慢性中毒而致癌。

篇(7)

关键词:原油油库,大气污染源,环境影响,防治措施

Influence on atmospheric environment and control measures by the Crude oil storage depot

Li Dai Hao Chen

(Guo Huan Tsinghua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10084;China Machinery&Electric Export Products Investment Co.,Ltd, 100011)

Abstract: As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consumer of energy, The more Crude oil storage depots constructed, the more attention we should pay to its pollution emission and corresponding environmental issues.

During the construction period, w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of Anticorrosion coating waste gas and influence degree. During the operation period, we analyzed the situation and influence degree of evaporation gas tank.

Finally,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pollution needs to take 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by we.

Keywords: Crude oil storage depot, atmospheric pollution, environmental impac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中图分类号:V351.19 文献标识码:A

作为全球第二大能源消费国,我国的经济增长越来越依赖于稳定安全的能源供应,其中石油的地位尤其突出。目前,我国国内的石油生产形势比较严峻,为满足国内日益增长的能源需求,对国际石油市场的依赖不断增强。

近几年来,中石化已在宁波和上海等地区建设了一定规模的原油油库,同样中石油也在大连、新疆等建立了一定规模的原油油库,这些油库对于提高国家和企业应对风险能力,保障国家石油安全战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但原油油库项目建设所带来的大气等环境问题又不容忽视。本文对其大气污染源排放状况、环境影响程度进行了研究和总结,提出该类项目在施工期、运营期应采取的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以便在实际工作中借鉴和参考。

1原油储罐产污情况

原油油库建设的主体工程为原油储罐,一般为15万立方米、10万立方米及5万立方米等多种罐型的大型浮顶原油储罐。

罐区施工过程可分为场地平整、地基处理和基础施工、罐体施工、配套工程的施工、调试和试车五个阶段。根据施工过程可以看出施工期空气影响主要来自原油储罐防腐涂刷时油漆挥发的甲苯、二甲苯和施工产生的扬尘。

原油油库正常运行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卸油进库流程、输送下游炼油厂流程、流量计标定流程、倒罐及抽底油流程。如图1所示。

图1 运营期生产工艺产污环节

2废气污染源强核算

2.1施工期废气污染源强核算

施工期扬尘主要有施工道路扬尘,施工场地扬尘和施工堆场扬尘,与施工场地的尘土粒径、干燥程度、动力条件有关。

储罐防腐涂刷时,油漆甲苯、二甲苯的释放可分为两个阶段考虑,一个是涂装阶段,即涂装作业过程,约占30%,挥发比较集中;另一个是干燥阶段,不同油漆在不同温度下固化时间不同,约占70%。

储罐防腐涂装污染物的产生与所用涂料储罐的结构有关。我们分析了厚浆型环氧煤沥青涂料用于涂装罐底板下表面的实例,给出了涂装不同容积单台储罐所排放的甲苯、二甲苯的排放情况,见表1 。

表1涂装单台油罐所排放的甲苯、二甲苯情况*

储罐容积 涂层结构 油漆名称 甲苯 二甲苯

挥发量kg 挥发速率kg/h 排放规律 排放去向 挥发量kg 挥发速率kg/h 排放规律 排放去向

涂装阶段 干燥阶段 涂装阶段 干燥阶段

15万立方米油罐 中间漆 环氧云铁防锈漆 797.79 2.99 2.33 连续 环境空气 0 0 0 / /

面漆 耐候性聚氨脂漆 0 0 0 / / 378.06 1.42 1.10 连续 环境空气

10万立方米油罐 中间漆 环氧云铁防锈漆 572.55 2.99 2.33 连续 环境空气 0 0 0 / /

面漆 耐候性聚氨脂漆 0 0 0 / / 271.32 1.42 1.10 连续 环境空气

台5万立方米油罐 中间漆 环氧云铁防锈漆 355.58 2.99 2.33 连续 环境空气 0 0 0 / /

面漆 耐候性聚氨脂漆 0 0 0 / / 168.5 1.42 1.10 连续 环境空气

*(注)涂装部位包括储罐罐壁外表面及附属金属结构、罐壁上部2m内表面、浮顶上表面。

由表1可知,在涂装单台15万立方米储罐的罐壁外表面及附属金属结构、罐壁上部2m内表面、浮顶上表面的中间漆和面漆时,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量分别为797.79kg、378.06kg;涂装阶段,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速率分别为2.99kg/h、1.42kg/h,干燥阶段,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速率分别为2.33kg/h、1.10kg/h。

在涂装单台10万立方米储罐的罐壁外表面及附属金属结构、罐壁上部2m内表面、浮顶上表面的中间漆和面漆时,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量分别为572.55kg、271.32kg;涂装阶段,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速率分别为2.99kg/h、1.42kg/h,干燥阶段,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速率分别为2.33kg/h、1.10kg/h。

在涂装单台5万立方米储罐的罐壁外表面及附属金属结构、罐壁上部2m内表面、浮顶上表面的中间漆和面漆时,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量分别为355.58kg、168.5kg;涂装阶段,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速率分别为2.99kg/h、1.42kg/h,干燥阶段,甲苯、二甲苯的挥发速率分别为2.33kg/h、1.10kg/h。

2.2运营期废气污染源强核算

原油油库的废气污染源主要为储罐的油品蒸发损耗(产污环节见图1)。油品蒸发损耗主要为甲烷和具有C2~C12的烃类物质。一般认为,甲烷在空气中即使达到高浓度也不会对健康造成危害,除非是造成窒息或爆炸燃烧,所以一般以非甲烷总烃来衡量环境污染的程度。非甲烷总烃(NMHC)是指除甲烷以外所有碳氢化合物的总称,包括烷烃、烯烃、芳香烃和含氧烃等组分。油品蒸发损耗主要为静止储存损耗和储罐收发操作时的损耗[1]。

静止储存损耗是指储罐的油品静止储存时,油面处于静止状态,油品蒸汽充满储罐的气体空间,由于油气的热膨胀,或因大气压变化引起的膨胀,造成油气从罐中排出,一般称之为小呼吸。对于外浮顶罐,油品静止储存时,小量的油气会通过密封板和浮顶之间的空间的挠性密封膜泄露出去。当密封和密封板同罐壁之间的配合不良时,会导致更大的蒸发损耗,风会加剧此种损耗[2]。

原油储罐采用浮顶罐,其静止挥发排放量(小呼吸)按美国石油学会(API)1980年推荐公式计算。小呼吸是连续排放,排放量与储罐密封系数、二次密封系数、所在地平均风速、油品蒸汽压、储罐储存温度、储罐直径等相关。对常用的不同类型储罐小呼吸排放情况见表2。

表2外浮顶罐小呼吸排放情况

储罐容量 非甲烷总烃 排放规律 排放去向

小时排放量kg/h 年排放量t/a

5万立方米油罐 0.087 0.765 连续 环境空气

10万立方米油罐 0.070 0.612 连续 环境空气

15万立方米油罐 0.087 0.765 连续 环境空气

外浮顶油罐发油时,当浮顶随着液面下降,一部分粘附在罐壁上的油品将直接暴露在大气中,并且很快汽化,由此而造成的油品损耗称为浮顶罐的发油损耗,或称粘壁损耗。发油损耗与油品的粘度和油罐内壁的粗糙程度有关,而且与油罐的结构尺寸及密封装置对罐壁的压紧程度有关。收发油过程所导致的蒸发损耗又称之为“大呼吸”损耗。一般同时考虑对外发油、储罐间相互倒油等作业情况。浮顶罐发油损耗采用《油品储运设计手册》推荐公式进行计算。大呼吸是不连续排放,排放量与储罐发油量、储罐粘附系数、油品密度和储罐直径等相关。大呼吸的小时排放量与油泵最大小时发油量相关;而年排放量与储罐年运转情况相关。

因为储罐内壁的粗燥程度决定了内壁挂附的原油量,从而决定了当储罐发油时,在空气中的原油量是多少。通过与设计、施工单位的咨询交流和对某原油库区施工现场的调查,了解到现有设计施工的大型原油储罐内表面的防腐涂装主要为――罐壁上部2m内表面、油罐罐底上表面和罐壁下部2m内表面,其余内壁表面仅做除锈处理,而不做喷涂内衬,而这部分内壁表面在发油中时,随着原油液面的下降,将粘附油品直接暴露在大气中。这种施工工艺,应当对罐壁粘附系数的取值按照重锈情况进行选取。

对常用的不同类型储罐小呼吸排放情况见表3。

表3外浮顶罐非甲烷总烃大呼吸排放情况

储罐容量 发油量1000m3/h时的排放量 kg/h 发油量2000m3/h时的排放量 kg/h 发油量3000m3/h时的排放量 kg/h 年周转1次的排放量 t/a 年周转3次的排放量 t/a 年周转5次的排放量 t/a

5万立方米油罐 2.883 5.767 8.650 0.144 0.432 0.721

10万立方米油罐 2.162 4.325 6.487 0.216 0.649 1.081

15万立方米油罐 1.730 3.460 5.190 0.259 0.778 1.297

3 环境影响分析

3.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通过施工车辆出工地前尽可能清除表面粘附的泥土;运输砂石料、水泥、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上覆盖篷布;施工现场设置运输车辆经常清洗、路面硬化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施工扬尘影响,因此重点分析储罐防腐涂刷时的油漆挥发。

由于涂装工况下污染源强较大,对环境空气的影响较大,因此考虑最不利情况进行预测。根据污染源强情况,一般确定施工期储罐防腐涂装过程的环境空气影响预测和评价因子为储罐涂装和干燥过程中挥发的甲苯和二甲苯。我们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根据模式嵌入的气象组合条件,预测整个罐区涂装施工期间甲苯、二甲苯短时取样时间下风向的浓度分布,确定最大地面浓度和位置。

由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无甲苯、二甲苯限值要求,因此甲苯、二甲苯的环境质量标准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其中甲苯600μg/m3,二甲苯200μg/m3。预测结果表明,单台储罐涂刷时甲苯、二甲苯在项目厂界外浓度贡献值均低于评价标准,储罐涂装过程挥发的甲苯、二甲苯对环境影响是可以接受的;2台储罐涂刷时甲苯、二甲苯的最大落地浓度值均略超过《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中甲苯600μg/m3、二甲苯200 μg/m3的限值要求,因此在居民区、学校、医院等保护目标距离较近时,尽量避免2台储罐同时进行涂刷作业。

3.2运营期环境影响分析

原油油库项目运营期排放的污染物主要是原油储罐无组织排放的非甲烷总烃。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中推荐的估算模式和AERMOD大气污染扩散模型进行预测。由于《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无非甲烷总烃限值要求,因此非甲烷总烃的环境质量标准参照《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即2.0mg/m3。根据预测的统计结果,一般项目正常工况下非甲烷总烃下风向距离的浓度贡献值均低于限值要求。厂界卫生防护距离为一般为100m,因而运营期非甲烷总烃对环境影响可以接受。个别项目由于所处区域特殊,周边同类污染源密集,虽然贡献值满足排放标准,但是可能超出当地环境容量,因此需要划定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

4污染防治措施

4.1施工期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前述环境影响分析,施工期应当采取如下污染防治措施:

合理规划布置施工区;大风天禁止施工作业;施工现场要设围栏或部分围栏;作业场地及时洒水降尘;运输车辆采取遮盖、密闭措施;

选择低毒溶剂。防腐涂装施工过程中尽量选用水性涂料或无溶剂涂料,例如涂装油罐底板下表面时,可用无溶剂型环氧煤沥青涂料代替厚浆型环氧煤沥青涂料,从而避免了溶剂挥发对环境空气的污染;储存涂料和溶剂的桶应该盖好,避免溶剂挥发。应有通风设备,避免溶剂蒸气积聚以减少溶剂蒸气的浓度;选择环境污染小的气象条件和季节施工,减少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涂料涂装方式采用刷涂或滚涂,不采用喷涂,可减少溶剂的挥发;施工时避免多台罐同时涂装,尽量单次涂装一台储罐。

4.2运营期污染防治措施

根据前述环境影响分析,运营期应当采取如下污染防治措施:

原油储罐应当采用大型外浮顶罐并保证二次密封。这种油罐的罐顶浮在油面上,并随油品的收发而上下浮动。在浮顶罐与罐内壁之间的环形空间有随着浮顶上下移动的三芯软密封装置,因为这种油罐几乎不存在气体空间,有利于减少油气空间,减少有机废气挥发。从而大大减少了油品的挥发损耗,属于最佳储存工艺和最佳污染控制技术。二次密封图见图2。

图2原油储罐二次密封结构图

原油储罐小呼吸主要受储罐罐型、密封工艺、当地的气象条件等影响。大呼吸主要取决于储罐的发油量及储罐内壁的粗燥程度。因为储罐内壁的粗燥程度决定了内壁挂附的原油量,从而决定了当储罐发油时,储罐挂壁原油挥发量(参见图3)。

图3 大型原油储罐密封装置及原油挂壁状况

为了减少原油挂壁损失,对于新罐,设计施工的大型原油储罐内壁仅做除锈处理,而不做喷涂内衬,可降低储罐内壁的粗燥程度,减少内壁挂附的原油量,大削减了发油过程中烃类挥发量。根据《石油库节能设计导则》,对于新建大型原油储罐,其发油工作损失量较内涂层储罐,减少95%以上损失,运行一段时间后,其挂壁损失量较内涂层储罐,减少80%挂壁损失。

对于罐与罐之间的管道连接阀门尽量选择密封性能好、安全系数高的优质产品,做好运行期间的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

由于原油油库一般建设的储罐数量较多,每当达到储罐检修清洗年度时,将不可避免的存在倒罐作业与储罐输油作业同时进行,从而造成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加大。因此,必须合理安排检修清罐工作,尽量对已完成输油还未进油的储罐进行检修,或将倒罐作业与储罐输油作业合理错开,减少最大工况的发油量,进而减少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

5结语

原油油库项目是保证原油的安全、稳定供应,抵御石油供应的风险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提高国际竞争力、提高石化企业的抗风险能力。

采用外浮顶储罐,可确保废气达标排放,但必须保证二次密封、储罐内壁仅做除锈处理,而不做喷涂内衬等工艺在设计、施工中得到落实;做好运行期间的维护保养,杜绝跑冒滴漏现象;减少最大工况的发油量,进而减少非甲烷总烃的无组织排放量。

根据预测和统计,该类项目排放的废气均能满足达标排放,对环境空气的影响是可接受的。但个别项目由于所处区域特殊,周边同类污染源密集,可能超出当地环境容量,因此需要划定一定的卫生防护距离[3],该距离内不能存在环境空气的保护目标。

6参考文献

[1] 国家环境保护局科技标准司.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详解[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7,10:241~242.

[2] 李征西、徐恩文.油品储运设计手册(上册)[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10:347~358.

[3]吴成华,张 虹,卿建华. 论浮顶罐大呼吸非甲烷总烃排放计算公式参数取值[J]. 江苏环境科技,2008,4:29-32.

[4]徐文琪,炼油厂储运系统油品蒸发损耗及计算. 金陵科技[J]2001,4;124-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