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时间:2023-06-11 09:21: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税务会计的基本前提
税务会计主要是在财务会计的发展中逐渐演变而来的,因此,税务会计也可以使用财务会计部分基本前提,比如会计分期、货币计量等。不过税务会计自身也具有一定的特征,所以,它也应具有自身特殊的基本前提。
(一)货币时间价值
货币时间价值也可称之为资金时间价值;指的是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企业投入到实际中经营的资金价值将会进一步增大,这样一种资金增值就属于货币时间价值。当前,税务会计的这一前提已经成为了税收立法与税收征管的基础内容,所以,各个税收种类必须根据宪法与法律规定,明确缴纳税款的原则、缴纳税款的时间以及税款缴库时间。
(二)纳税主体
税务会计的纳税主体与财务会计的会计主体具有紧密的关系,不过这两者之间仍有不同之处。所谓会计主体主要指的是会计所核算与监督的特定单位或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与报告的空间范围而纳税主体指的是税收法律关系中依法履行纳税义务,进行税款缴纳行为的一方当事人。
(三)年度会计核算
年度会计核算在税务会计中属于一项基础性的前提,也就是说,税务制度在建立过程中主要以年度会计核算为前提,并不是根据某一特定的业务而形成的。赋税的主要作用是对一个特定的纳税款时间内所产生的所有事项的具体结果,对于该期事项在后期的年度中产生的结果不加以考虑,只在当期的年度范围内进行考虑。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这两者之间有相同之处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当期,各个国家都在尽最大力量将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存在的差异进一步缩小,然而,这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并不是一时间就能够缩小的,还需要我们从实际角度出发并根据客观规律,确保其两者在未来发展中能够保持协调一致性。
(一)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区别
1.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目标不同
税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实际纳税信息提供给信息使用者,以此方便于相关税务部门征收税款;而财务会计的主要目的是将实际财务情况、经营效益以及真实的财务信息递交给相关管理部门、投资人员以及债权人等,这样对于信息使用者实际决策十分有利。税务会计实现目标的主要途径是纳税申报,即纳税人就纳税事项向税务机关作出书面申报;财务会计实现目标的途径是向相关者提供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以及利润表。例如每年的所得税纳税申报表是在利润表调整的基础上编制的。
2.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参照依据不同
财务会计在实际中所参照的依据主要是会计准则以及会计制度,根据会计准则及会计制度的规范要求进行会计核算和提供真实可靠的信息,而税务会计在实际中所参照的依据是税收方面的法律法规,根据税收法律法规对所缴纳的所得税金额进行计算,同时将计算结果向税务部门作出出面报告。例如,《企业会计制度》和《借款费用》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除了需要购买、设置的固定资产的专门借款所产生的借费用之外,其余所有借款费用必须在当期发生时直接的纳入到财务费用之中。不过,对于专门用来借款的费用,财务会计根据固定资产的实际使用与用途情况,将其划分为了七类:即企业生产过程所用的固定资产、非企业生产用的固定资产、租赁的固定资产、不需使用的固定资产、还未经过使用固定资产、土地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采取这样一种方法进行提取折旧,根据不同类型制定一套有效的折旧年限与产值率;而税务会计将固定资产划分为了二种类型第一种是,房屋、建筑物、火车、轮船、机器、机械以及其他生产设备,第二种是,电子设备及火车、运输工具滕轮船以外等。在实际中,财务会计遵循的是会计准则,根据会计制度对企业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进行处理,会计人员根据自身的理解程度以及情况的特殊程度,对部分发生的相同经济业务存在的不同表述方式,会得出不一样的会计结果,这种表现主要是因为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具有一定的弹性所致。
3.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核算基础不同
财务会计在实际核算过程中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将应收费用与支付费用作为明确收入费用的标准,这样能够使收入费用实现科学合理的配比,对于明确企业各个时间段的经营成果十分有利,这样的做法进一步确立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比如,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从开始租赁曰期起租赁资产原账面价值与最低租赁款项金额现有的价值之间的较低者,将其作为入账价值。而税务会计在实际核算过程中将收付实现制作为基础,其比财务会计的应收费用与支付费用的收入标准更具准确性,实际操作不仅方便,同时还能够有效的预防纳税人偷税漏水的行为发生。
4.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的核算程序不同
财务会计的标准程序是这样的:一,会计凭证;二,会计账簿;三会计报表;这三者之间有着不可划分的关系。一般来说,税务会计在实际中也可按照这一程序进行,不过没有具体的规定要求,企业通常在年尾根据财务会计提供的数据资料参照税务法规定将其进行必要的调整,然后制定出纳税申报表。
5. 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的基本要素不同
财务会计基本涵盖了六个方面的要素,即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支出以及利润;在实际中,会计对象的具体规范化与财务会计反映都是在这六个方面的要素基础上进行的。税务会计基本涵盖了四个方面的要素,即应税收入、扣除费用、应缴税务金额、应税收益。这其中的应税收入、扣除费用与财务会计中的收入、费用是不同的,它们无论是在时间还是计量标准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二)财务会计与税务会计之间存在的联系
1 税务会计的信息是以财务会计的信息作为基础
企业的财务会计系统建立了一套较为健全完善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主要是企业对外制定财务会计报告的基本材料。当前,从各个国家的税务会计实践中可以看出,比如企业所得税,基本上都是将企业的会计利润作为基础性内容,之后才根据税务法的具体要求进行全面的整改。
2 税务会计与财务会计间的协调性
同时反映在了企业对外制定的财务报告上要包括对承诺事项、或有事项、资产负债表曰后事项和关联方交易等内容的说明。随着报表内容的曰益复杂化,以文字辅之以数字来表述的会计报表附注的内容也将进一步增加以下信息:有助于理解财务报表的重要信息;采用与报表不同基础编制的信息;对可以反映在报表内,但基于有效交流的原因而披露在其他部分的信息;用于补充报表信息的统计资料。
(三)新企业会计准则下利润表的变化。
理念的变化收入费用观——资产负债表观。多年来。我国的会计准则遵循的是收入费用观。在收入费用观下,收益是一定时期的收入减去各类相关成本费用后的差额。即收益=收入-费用。1993年7月1曰开始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五十四条明确“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也就是说,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各项目的数据都是考虑到收入确认和费用配比之后的结果。在收入费用观下资产负债表是利润表的副产品。2006年的新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引入了资产负债表观的理念,即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在制定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准则时。应首先定义并规范由此类交易产生的资产或负债的计量;然后,再根据所定义的资产和负债的变化来确认收益。新《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三十七条规定“利润是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利润包括收入减去费用后的净额、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损失等。”“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和
不管企业的哪一项税务会计处理都会直接的影响到财务会计状况,这样的一种影响主要体现在财务报告中,比如,在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中,为了将时间上存在的差异有效的处理,企业制定了递延所得税这一科目,并将其当做是企业一种负债和资产的列示。递延所得税资产是当前会计上不应确认但是税法要求确认的税款,即费用按期交了,但是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应予递延在以后再计入费用同时,递延所得税负债是当前会计上应确认但是税法暂不要求确认的税款,即费用未按时交,但仍应该计入当期费用,以后再实际缴出去。递延所得税对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管理会计;财务会计;主体;区别
一、在服务对象的主体上的区别
(一)作为“对外报告会计”的财务会计,其主要服务对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企业在资金市场上筹集资金时,所产生的企业与股票持有人的净资产所有权关系;发行长期债券而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以及由于企业与企业股票、债券持有人发生了一系列的财务关系,因此财务会计必须按照其职能要求,将这一系列的财务活动定期地在证券市场公布的财务报表中充分体现出来,各股东、债权人才能据此做出投资决策,此时企业财务会计服务主体为企业的所有者或债权人。在此之外,财务会计还要将最新的财务信息呈报上级主管机关、财政税务部门,开户及信贷行;上级主管机关作为企业的政策调整及重要计划部署机关,必须了解企业一定的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进行分析地方性发展规划,根据本地域的实际条件对企业的投资项目的转向、投资规模的扩减做出指导性的调整。而作为开户银行及债权银行也需要依据企业财务报告,对企业资金运动进行全面了解,以便有效的办理各种银行结算业务,据以决定是否发放贷款、扩展债务展期。总亩之,财务会计主要是通过财务报告形式,为国家财政税务机关、上级主观部门、企业所有者及银行债权人等企业外界服务主体服务。财务会计服务主体也在“外部会计”这一别名中具体体现出来。
(二)作为“外部会计”的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外界各阶层,而管理会计作为“内部会计”其主要服务对象则是企业内部管理人员。在这方面我们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的产生前提及其职能进一步的分析了解。在高度发展的市场条件下,引进了市场机制“优胜劣汰”,从而出现管理不善而破产、重组、兼并等经济现象,仅仅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反映、监督的财务会计已不能满足企业管理者的需要,企业对内部财务管理的需求导致管理会计的诞生,特定的产生前提要求管理会计的职能是弥补财务会计的不足,为企业提供一定的决策信息,进而进行决策活动,如某企业决策者(经营者、管理者或股东)决定是否投资某一生产项目时,由于新项目是不能从以往的财务会计资料中找出依据,只能运用管理会计的投资报酬率等专门预测方法进行投资决策,因此管理会计能为企业管理人员提供有效的决策信息,使企业决策层为正确的决策提供技术依据。由此可以看出管理会计的服务主体主要为企业内部各级管理人员,从而体现其“内部会计”的特征。
二、会计主体不同。会计主体是会计为之服务的特定单位,它规定了会计的核算内容和范围,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即为会计主体。因为只有确定了会计主体,才能明确那些经济活动应当予以确认、计量和报告,那些不在其核算的范围内,不予确认和计量。财务会计主要核算企业整体的经济业务,其会计主体为整个企业。而管理会计对企业的经济业务是按各级管理单位进行预测、决策和控制。因此管理会计主要以企业内部各级责任单位为会计主体,同时也从整个企业的全局出发,考虑预算的协调配合和平衡,其会计主体具有多头性。
三、约束依据不同。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外部各报表使用人,因此公众要求其出具资料的规范及统一性,为规范企业的会计行为,国家财政部颁发了一系列的基本会计准则、具体会计准则及法律法规,以便规范企业的会计程序、会计方法,确保企业向投资者、债权人、政府及其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基本统一、可比的会计信息;使企业过去发生的经济业务在财务会计上客观的历史还原。因此财务会计应严格遵守公认会计原则(主要体现为《企业会计准则》《企业财务通则》各具体会计准则),同时受政府有关法律、法规约束。而比起财务会计的约束依据,管理会计约束相对较松;它不受公认会计原则或统一会计制度的约束,只服从管理人员的需要以及系统理论的“成本效益分析”原理的指导。
四、在会计程序及会计方法上的区别。
(一)经注册会计师审核后向外部报表使用者定期发送报表。而管理会计的具体业务的处理程序一般不固定,有较大的选择发挥空间,通常也不涉及填制凭证和复式记账,也无固定格式,可根据管理者的需要自行设计。
(二)在中国资金市场迫切需求完善的情况下,为了体现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更有利于比较分析不同期间的会计资料,从而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做出正确的判断、进行正确的决策,就必须要求财务会计方法的正确规范性。并且按照财务会计的一贯性原则的精神,财务会计在选用会计方法时必须在同一会计年度内使用同一会计方法,选用的会计方法主要有:在选择材料计价方式是按实际成本计价法还是计划成本计价法,在选择存货计价方法时是先进先出法还是后进先出法等。都要按照一贯性原则选择适合于本企业的方法,以便进行纵向和横向比较;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会计方法上的另一重大区别是在成本计算方法及成本的分类项目上的分歧,在财务会计实际成本法下,成本项目按经济内容分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及动力和制造费用,而管理会计的变动成本法及标准成本法下将成本项目直接划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而将实际成本法下的制造费用的一部分分离出来形成变动制造费用,这将导致由于成本计算方法不同而收益结果的相异性。
五、会计工作时间周期不同。由于财务会计主要服务于外部会计信息使用人且受到的约束较多,会计工作具有很大的规范性、规律性。因此它对外编报基本财务报表的会计期间则很少有弹性,通常按规定和习惯,会计期间有月、旬、季、半年和年几种划分方法,其最主要有月、半年、年三种,而且对其的报表编制要求也比较多,例如《证券法》中规定上市公司必须 定期公布中期报告(半年报)和年度报告(年报)。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主要服务于企业内部管理层决策需要,且有许多信息具有时效性,因此在编制内部报表的会计期间有较大的弹性,可短至半天、一天,长到10年、15年、甚至20年、30年,其会计期间没有统一要求,完全根据管理者的需要。如:在预测企业未来销售额时,管理者完全可以按自己的偏好及对会计信息的估算程度,选择会计期间,如认为短期内其趋势较重要的可将会计期间定为几个工作日,而认为销售趋势受企业产品季节性影响较大,只有在长期内才可能体现出来的,则可将会计期间定为几年甚至几十年。
六、信息特征及信息载体不同。财务会计由于其自身具有的报告特征,其信息主要通过编制基本财务报表,提供系统的、连续的、综合的财务和成本信息,且具有规范性和确定性,并具有可用货币量化性。另外财务会计的基本财务报表一般需对外定期公开,故具有法律效力,负有法律责任。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一般通过编制内部报告的形式,提供有选择的、部分的、特定的管理信息;由于内部报告通常不对外发表,故不具有法律效力,不负法律责任。在信息载体方面,财务会计主要信息载体为各类会计凭证、账簿及会计报表,而管理会计的信息载体主要为企业的账簿资料及各类数据报表。
九、对会计人员素质要求的不同。由于财务会计政策性、规范性要求较多,具有特定的会计处理程序和工作规范遵循,因此它要求财务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系统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而且要求必须了解一定的财会法律法规,并且在会计工作过程中还应具有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以保证会计数据的正确性、适时性。相对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主要通过预测前景、参与决策、规划未来,控制、评价和考核各责任单位的经济活动,其法律性和强制性较少,但具有较强的时效性,且数据来源众多,企业财务活动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因此管理会计要求会计人员不仅要掌握管理会计专门方法,而且要有对经济现象敏锐的观察反映能力和高度的分析能力。另外管理会计要求大量的数据处理,要求会计人员具备运用现代数学方法及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处理数据能力,并要求涉猎更多的经济、金融、人文哲学知识。 通过简要分析,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作为现代会计的两大分支,同出于一母体,既有联系又存在许多区别,两者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同为经济管理服务。
参考文献:
4.潘飞,《基于价值管理的管理会计—案例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 事业单位会计 区别 联系
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是当前会计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一定程度上有效的推动了财务管理方面的发展,进而不断的促进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共同进步与发展。但是,新时期的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因此,我们就应及时的找到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存在的差异性,进而不断的完善企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以此来有效的推进制度改革的进程。
一、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概论
通过对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概论的分析与了解,我们可更及时的找到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而有效的推动两者的共同发展。下面,就针对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概论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随着会计事业的不断快速发展,新时期的会计系统主要分为两类,即:预算会计与企业会计两大类。其中,预算会计主要适用于政府的事业单位、行政单位以及财政单位。而企业单位会计主要适用于工业、农业以及交通、商业等各个领域。其中,预算会计主要行使不断的监督社会在再生产过程中的社会分配以及财政资金使用情况的职能。而事业单位会计主要是不断的反映与监督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的生产领域以及流通领域等企业内部的资金流动状况。因此,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
二、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也日益明显。而通过对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之间差异性的认识与了解,可更高效的促进事业单位以及企业单位的共同发展,进而不断的促进我国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下面,就针对事业单位与企业财务会计单位之间的区别展开具体的分析与讨论。
(一)会计核算基础的区别
我国的会计系统主要分为:预算会计和企业会计两种类型。其中,我国预算会计可以采用不同的会计基础。而事业单位作为预算会计的分支,可以根据单位的实际发展情况,进而有效的采用不同的会计责任制度,即:收付实现制以及权责发生制等两种会计责任制度。此外,由于我国事业性单位的营业性质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因此,在大部分的非盈利性的事业单位中,采取的会计责任制度主要为:收付实现制。而对于具有一定盈利性的事业单位而言,其可采用一定的权责发生制,进而有效的促进事业单位的快速稳定发展。但是,在会计事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企业会计只能采用权责发生制,进而对相应的经济活动进行确认、计量和报告。
(二)会计要素构成的区别
受社会经济发展体制以及社会分配制度的影响,我国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在运行方式以及运行结果上都存在着本质的区别,进而就导致其两者的会计制度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进而在会计要素的构成上也具有一定的区别。其中,事业单位的会计要素主要分为:资产、负债、净资产、所有者权益以及收入和支出等五大类。而企业财务会计的会计要素主要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以及费用和利润等六大类。
(三)会计等式的区别
受会计构成要素的影响,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等式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中,企业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其属于一种静态的会计等式。而事业单位会计的会计等式为:资产+支出=负债+净资产+收入,其属于一种动态的会计等式。其中,企业会计等式主要反映了企业资产的主要归属地以及会计要素之间的各种数量关系,而事业单位的会计等式主要反映了单位在执行相应的业务工作中的净资产的增值和收支结余情况。为了有效的促进企业单位与事业单位的共同发展,我们应有效的认清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财务会计之间会计等式的区别,进而有效的促进两者的共同发展。
(四)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的区别
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单位会计在会计的核算方法以及内容等方面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其中,企业财务会计设置的会计科目较为细致和全面,而事业单位所设置的会计科目却较为简单,且数量较少。其中,在会计核算的内容上,还存在着一定的区别,事业单位不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即使存在一定的盈利性业务,也只是进行一定的内部成本核算,而成本核算是企业挝换峒扑必需具备的内容。
三、结束语
随着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不断的分析与研究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之间的区别,对于提升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水平以及有效的改善当前会计基础工作的现状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应首先认识与了解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的概述,进而认识到企业财务会计与事业单位会计之间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会计核算基础、会计要素构成以及会计等式和会计核算方法与内容等几个方面,进而有效的结合两者存在的差异性,从而不断的促进事业单位与企业单位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薛红民.浅谈事业单位会计同企业财务会计的区别[J].中国经贸,2013,(20):204-204
关键词:财务会计;管理会计;融合性探究
本文通过探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关系、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融合可行性进行探究,从而得出在社会实践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日常会计工作的高效融合与运用给予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
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背景概述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是当今社会会计体系中最为主要的组成部分,更是会计信息、内容应用与生成的主要会计系统。此外,由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内容上的区别,因此二者在会计系统中又是相对独立的。因为,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同属会计系统,且服务对象都为社会上的企业或个人,所以二者又存在着一定互通性,且都属于会计管理中至关重要的部分。可见,二者存在相对独立又相通的联系,使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并为企业会计管理更好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二、探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性关系
首先,针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区别进行探究。当代企业中的管理会计是从传统会计管理基础上适应社会的不断发展完善而来。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存在一定的共同性,但是二者仍有着明显区别。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主要区别表现有三:一是服务对象存在区别。财务会计的服务对象大多为企业内部以及企业外部所涵盖的财务信息服务对象,而管理会计主要针对企业内部会计管理这一个部分,并不对企业外部衍生会计相关对象进行管理约束;二是针对管理而言,管理会计又是高于财务会计。管理会计的核算对象是企业内部全部涉及核算对象,并对企业经营管理情况可以直观反映,而财务会计则主要是对企业生产活动内以及企业外部涉及到生产活动的全部对象进行核算,讲求核算的整体性,并不针对经营企业内部。此外,由于财务会计的核算过程是既定程序,即对核算对象进行编制记账凭证、登记账簿以及原始凭证审核的会计审核程序,并无法根据企业领导者以及企业需求做任何调整,而管理会计对相关企业管理方面的会计管理内容制定时,不仅可以運用多种计算形式、多种计算单位以及多种分析策略对企业概率分析、边际分析以及盈亏分析等作出相应调整,更可为企业管理相关部门提供多种形式会计管理相关资料,从而满足企业利用管理会计实现管理的需求;三是,管理会计实用性以及指导性相较于财务会计均有优势。由于财务会计对企业内部财会内容以及相关问题处理均有据可依,具有较强严谨性,而管理会计可通过管理者意愿进行相应调整,在问题处理上存在一定弹性,可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由此可见,财务会计是针对企业已发生的会计结果进行分析、整理,而管理会计则可根据当前管理情况,对未来企业会计进行预判并作出调整,从而更适用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因此,财务会计的灵活性与适应性较管理会计较差,而财务会计的科学性、客观性比管理会计较强。
其次,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联系进行探究。第一,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都是当今社会会计管理中重要组成部分,且并不是从属关系和主次关系;第二,二者存在相互促进的联系。由于财务会计具有严谨性以及科学性,促使企业财务管理资料,对管理会计相关管理内容的调整以及规划具有一定指导作用,且极具参考价值;第三,财务管理与管理会计均在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管理质量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当前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所服务的对象以及会计管理的内容,均已不仅针对物质管理内容,更涉及资金往来流程、物质流通、信息流动以及信息传播的会计管理相关内容,达到反映各个利益对象经济关系产权流的最终目的。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行之有效的管理策略
第一,应保持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立足于企业会计管理目标的一致性上,并以服务企业会计目标为共同主体;第二,对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中成本计算以及成本因素考虑上的相通点进行融合。为了使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融合更加行之有效,就财务会计生产成本核算范围内的辅助生产成本与制造费用成本分摊来讲是可以融合运行的,而对于决策以及其他形式的成本运算,应充分考虑成本因素,并运用作业成本计算方式[2]。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会计管理的不断进步,使我国企业会计管理应更加高效且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应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相通部分进行有机融合,从而为企业获取更高经济效益、管理形式更符合时代需求提供优秀会计基础。
作者:温昊(作者单位:黑龙江财经学院)
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会计;区别;联系;结合;优势;措施
企业的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对企业的经济活动监督核算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实现二者的结合,就可以共同服务于企业经济发展。本文以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为切入点,分析二者之间的区别于联系,切实探讨二者结合的优势,并提出结合措施。
一、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相关介绍
1.企业财务会计
所谓的财务会计的主要职责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计程序,对企业已完成的资金运动全面系统的核算与监督。财务会计需要对企业经营管理有关的债权人、投资人以及政府部分为企业提供的财务状况进行核算,并为企业管理者提供决策辅助信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服务于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发展。
2.企业管理会计
所谓的管理会计主要职责是通过相关专业知识与实战经验,参与企业的经济管理,为企业管理者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其主要工作对象就是企业的资金,包括现有资金与未来资金。管理会计需要辨认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他经济事项,并进行严格的记录与分类,还要对经济事项发生的内外环境及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评价和确认。更重要的是,管理会计需要对企业运行资金进行预算、确认及控制,将企业的经济管理情况如实的反馈给企业管理者。如此一来,企业管理者直接接受来自管理会计的信息反馈,了解企业的经济管理状况,为下一步的企业发展决策提供了有效参考。
3.企业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通过对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简单介绍可知,二者的区别不仅仅是工作对象不同,发挥的职能也有所不同,具体区别如下分析。
就工作对象而言,在企业运行过程中,财务会计主要以整个企业为工作主体,而管理会计主要联系企业的各部门财务状况。
就发挥职能而言,财务会计主要侧重于为企业内外经济关系提供会计信息服务,其财务会计处理工作程序大多是固定不变的,更加倾向于“汇报型”。而管理会计参与企业决策管理,主要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经济活动进行协调管理,其处理工作时没有相关制度准则约束,较为灵活,更加倾向于“管理型”。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联系
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都服务于企业经济,所以二者之间必然存在着联系。从一定意义上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共同组成了企业会计系统,在企业运行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进行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核算工作,信息共享,又各自分工,相辅相成又相互制约,共同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
二、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优势分析
由于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存在着一些联系,所以可以在二者相互联系的基础上实现二者的结合,进而强化企业竞争力,使得企业在发展中保持优势。以下是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优势的具体分析。
1.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竞争愈演愈烈,要在竞争中保持优势,就要从人才方面着手,而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共同构成了企业会计系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之一。企业传统经营管理中,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各有分工,二者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企业往往是以财务会计提供的信息为决策依据,而忽视了管理会计在决策当中的作用,亦或是企业过分依赖管理会计反馈的信息,忽视了财务会计所提供的信息的参考作用,这样一来,企业所作出的决策并不完全适合企业的发展状况,没有充分发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职能,使得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弱,不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然而结合二者可以增强二者衔接的紧密性,企业管理者在做出决策之时,以财务会计所提供的财务信息为基本参考,以管理会计所反馈的经济管理情况为依据,权衡二者提供的信息,进而做出详细周全的决策,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所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结合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降低企业经营成本
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各自分工,使得企业内外的经济活动变得更加明确而有效率,但二者的相互独立也会造成企业的经营成本增大。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各自拥有独立科室,工作对象难免有交叉之时,这就造成了一种人力资源的浪费。如果可以有效结合二者,不仅节省了人力资源,还会增加会计信息的全面性,合作共赢,更节约了经营成本,更好的服务于企业的经济活动,共同致力于企业的经济发展。
三、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相关措施
前文已述,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有效结合可以降低企业运营经济成本,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若要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必须采取合理的结合措施,以下是对企业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结合相关措施的具体分析。
1.加大重视力度,营造衔接氛围
若要实现二者的有效结合,企业管理者必须给予足够的重视,在企业做出决策时,既要参考财务会计所提供了基本财务信息,还要重视管理会计反馈的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状况,切实营造出良好的衔接氛围,有利于推动二者的结合。
2.充分发挥会计人才的主观能动性
企业要充分发挥好会计人才的主观能动性,使得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在监督核算企业经济活动方面,积极沟通交流,从不同角度看待企业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职能。会计人才也要定期接受培训工作,不断补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专业知识,加速二者的结合。
除了以上两种结合措施之外,还要采取其他的结合策略,加速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融合。二者的融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结合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要对整个结合工作的人才、数据等方面做好统筹的安排工作,保证每个工作都可以做到位,有利于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1.管理会计的概念
要研究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之间的区别与联系,首先要对管理会计的本质属性加以界定,这也是管理会计理论中一个最基本的论题。只有从管理会计的本质出发,才能更好与其他学科进行区分,进而构建出一个富有逻辑性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对于管理会计本质的界定,不论是国际上进行广义与侠义的划分,还是国内的信息系统论与管理活动论的划分,大体方面都是一致的。笔者认为从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方向来看,它都是将来趋于广义的管理会计,不再局限于会计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而是融合诸如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统计学、经济学等诸多学科,结合能为管理所服务的各种方法,以更好的为提升企业价值所服务的管理学科。
2.财务会计的定义
西方学术界单独对财务会计的严格定义不多,但对于财务会计的本质概念,西方学术界中比较有影响力的论点主要有:艺术论、信息系统论、服务活动论、历史信息论等几类观点。直到1970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的第4号报告中指出: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它在一定的范围内,持续性地以货币定量的方式提供企业经济资源及其义务,以及改变那些资源及其义务的经济活动(AICPA1970)。
二、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与联系
1.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
管理会计最初是从财务会计派生出来的, 并从两方面对财务会计进行了突破,即复式记账原理与货币时间价值,与财务会计并列为会计学科的两大领域,自然与财务会计有所区分。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得出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主要有以下区别。
管理会计为了反映企业整体及内部各责任单位的经营状况,所以其核算主体一般按责任单位进行细分,进而满足企业进行预测与经营决策之前的财务与非财务方面的分析。介于管理会计的未来性,及所涵盖信息的广泛性,以及度量尺度的多样性(货币、产量、时间、成长性等量度),在进行信息处理时需要用到更多复杂的现代数学方法,结合统计学、经济学、运筹学等相关学科运用计算机处理技术,得出对经营决策有用的结果。
2.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
虽然从狭义上讲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两个分支,但在实践中二者并非完全独立的,而是有着极其密切的联系,主要如下:
(1)总体目标一致。
(2)服务对象的契合。从企业“经济增加值”的角度来讲,不论是对外的财务报告还是内部的核算监管活动,都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只是服务的侧重点不同,不能将其对立。二者相互配合、补充,才能更好地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服务。
(3)主要资料来源具有交互性。管理会计为了更好地规划和控制企业未来一段时间的经营管理活动,作出相关管理决策,必须取得大量的资料,包括各类财务信息以及相关的非财务信息资料,其中财务资料为作出预测决策等的首要信息依据,由都是财务会计的产物。
三、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在当前动态环境中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乃至其他相关学科均不再是独立运行的,其边界已由清晰固定变为模糊的发展的。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应该是围绕价值提升与价值管理的本质和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实现横向与纵向的整体融合。横向上,将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公司理财等相关学科进行融合,并结合统计学、经济学、数学、计算机科学等学科,充分运用各自的处理方法与技术,实现理论、技术与实践的融合,推进管理体系的创新与一体化建设;纵向上,以战略导向及价值链为基础,将价值链会计、战略管理会计与传统的管理会计进行整合,三者本质上都是实现企业的价值提升的,相互统一、促进,形成新的管理会计综合体系。
总之,管理会计的未来发展趋势为围绕企业价值提升的本质,经横向学科整合与内部纵向整合,理论、实践、技术、方法等融合的综合管理会计体系,更好地指导现代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余恕莲,吴革.管理会计的本质、边界及发展[J].经济管理,2006,06.
[2]王扬.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征一基于经济学视角的分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1,02.
“雄雌”边界的必要性实际上,自20世纪50年代会计逐步分化形成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以来,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性质与边界问题就一直存在。例如:在当前许多《成本会计》教材中,未能区分成本会计是财务会计中的成本会计还是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会计。早在30多年前,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APB)第四号公告(APBStatementNo.4)指出“企业财务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应当能够识别财务会计的特点和局限性: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企业已发生的交易和事项,这就决定它提供的信息是历史的,即面向过去而非面向未来。”我国著名会计泰斗葛家澍教授睿智地发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之间的性质与边界的重要性,他在2006年出版的《财务会计理论研究》中,撰写“什么是财务会计的本质、特点及其边界——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欺诈案件引起的思考”一文专门讨论这个问题,而且提出两个问题作为该文章的结论:“通过以上分析,我只试图提出一个供讨论的问题:究竟什么是财务会计的本质和特点?财务会计和财务报告的边界究竟在哪里?”葛家澍教授用大量笔墨讨论了财务会计的性质与边界,而且文章最后仍以问题的形式提出讨论,理论界对财务会计边界的讨论正好说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区分未有定论,会计界需要进一步深入研讨。但是,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与差异并未受到重视,这主要是因为尚未出现需要区分两者差异的经济环境。这正如“双兔傍地走”时,无须辨别雄兔与雌兔。同样在非信息化时代,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性质的差异并未显得重要。在我国会计发展史上,不用说分清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界限,就是会计与财务之间的边界也被抹杀。当前,会计实务中尚有“大财务论”或“大会计论”说法。然而,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开始改变会计工作方式。只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的性质与界限得到正确的界定,管理会计信息化问题才能够得到有效的解决。计算机貌似“大愚若智”,实际上是“大智若愚”。计算机在任何计算时都遵循0、1的逻辑计算规律,在处理任何问题时都必须转换成预先建立的“形式化处理”系统,否则计算机无法开展工作。同时,随着全球物联网信息技术产业化向规模化、协同化和智能化进程的发展,由于“物”不具备人的智能水平,如果未能清晰与准确地对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性质与边界进行区分,“物”是难于对财务会计信息与管理会计信息进行辨别与区别处理的,这就难于对物联网下的企业进行智能管控。为了基于物联网的会计信息化的建设与普及,就必须明晰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信息的性质与边界。因此,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雄雌”边界问题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
二、时间维度: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雄雌”边界的标准
正如雄兔与雌兔之间有性别的本质差异,也有“脚扑朔”与“眼迷离”等各种非本质性的差异,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之间也有许多差异。其中典型的笔者称之为“空间边界论”,即财务会计是对外会计(externalaccounting),管理会计是对内会计(internalaccounting)。明眼人都知道,区分兔子的“雌雄”问题,必须依据性别标准而不能够依据“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的外在特征来区分。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的边界问题,也需要找出区分两者质的标准。从哲学角度来说,时间与空间一样,都是事物存在的形式。但是时间与空间不同,空间容易为人们所感触,而时间存在却并不太容易为人们所感知(世界是四维时空)。时间不仅被用来综合思维、身体、社会生活的种种形态,而且被作为全球测量、协调、管理和控制标准化的准则。在社会学领域,主要有两种时间观影响着人们对事物及其运动方式的看法:一是绝对时间说的自然时间观;二是相对时间说的社会时间观。绝对时间永恒地、均匀地流动,与其他任何事物毫不相关,绝对时间流动不存在“变化”,它可以被分割成类似空间的小单元,而且是可逆的。在借鉴吸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时间观及著名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时间简史》的三种时间观基础上,当前社会学家认为,物理时间和社会时间有着根本的区别。社会时间具有独特的流动属性,时间不是单一的,而是多重的,时间是不可逆的,过去和未来的区别清晰可辨。以往关于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边界的讨论的会计理论,是根据基于绝对时间下空间维度的区分标准,几乎可以说是与“时间无涉的”。受绝对时空论的影响,人们将时间当作企业经济业务的环境,从而认为时间是会计的外生变量而不是内生变量,会计理论的研究过程也一直是“同时性的而不是纵向性的”。然而,事实上,时间不仅是企业经济业务的纯内生变量,而且还是我们理解企业经济业务与企业结构及其变迁的关键所在。因此,区分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边界问题应以社会时间概念为前提。
三、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雄雌”边界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