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8-03 07:11:0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地质测量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从实际工作中可知,煤矿的煤层分布和煤层周边的岩石的种类都不尽相同,所以在生产过程中不同地方的地质条件也有所差异。在这种情况下,就要针对不同的煤层和地质以及面积的大小运用与之相适应的作业方法。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能够在煤矿生产中科学合理的进行人力资源和生产设备的配置,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同时减少甚至避免不必要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可以参考历史经验来进行相关作业,这样可以增加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与此同时能够对生产过程中遇到的相似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以加大生产的安全性。首先,根据《矿井地质规程》中的相关内容,在与开采之前两年与地质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并且在设计开采方案之前三个月形成系统的详细的地质说明。这些地质信息材料对于煤矿开采中的巷道掘进的方式和所用的相应设备等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地质测量信息准确,能够避免开采方案设计失效,进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测量数据信息要应用到煤矿开采设计、施工过程和回采过程等整个煤矿生产过程。但煤矿生产作业过程中,如果实际作业生产环境和地质测量部门提供的数据存在较大的差距,要暂停生产作业并及时与地测部门联系,对其所提供的测量信息数据进行修正和解释。因此,要将地测部门在生产过程中各个阶段所提供的各项数据进行归档保存,同时要准确详细记录生产作业流程的内容,以便在出现问题的时候能够通过数据分析高效地解决问题。另外,地质的变化也受到天气和季节的影响,所以,要与地测部门协调好相关事宜,定期做地质测量报告。再次,回采工作之前也要设计生产方案,此时地质材料信息的处理数据非常重要。对其数据进行综合分析能够掌握地面的变化趋势,对影响回采工作的因素进行分析,趋利避害,对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回采前科学处理,同时针对回采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事故处理预案。在每一工作面回采结束后,都要认真进行采后总结工作,对提供的掘进、回采地质说明书的准确程度做出评价。另外,地质部门还要对有岩浆岩侵入的煤炭测定煤的变质带范围及变质程度,测定煤层冲刷及其他原因引起的薄煤带范围对煤质及回采的影响,通过核实后的煤厚,计算工作面储量,为生产衔接提供可靠的依据。
2煤矿地质测量在煤矿生产中的工作方法
2.1了解煤矿开采的地理状况
地测部门要对于煤矿开采作业的设计、施工、财会等部门提供的地质、测量材料进行分析,根据煤矿开采作业的情况给煤矿作业带来较为准确的指导,而且煤矿的开采要集中在地理测量中,才能保障其生产作业具有安全性。地理情况不是表面看到的现象,而是根据其内部的构造原理和结构特点来判断是否具有安全性和可靠性,所以在煤矿的地质测量中首先掌握地理情况才是进行地质测量工作的首要方法,周围的建筑特点、地表承受力度、水文情况、山势结构等地理情况一定要进行及时的排查,全面的落实煤矿开采的地理情况。
2.2应用地质测量数据进行方案设计
由于地质性质的差异,开采方案的设计一定要根据地测部门提供的各项数据进行综合分析,然后制定科学合理的开采方案,遵循地质变化规律,根据自然状况的客观条件,进行与之相适应的开采活动。这样能够避免生产过程中安全事故的发生,减少意外矿难给工作人员生命和煤矿企业经济效益带来的双重损害。另外,每种开采方案都要有相应的矿难应急预案,应急预案应该由三部分组成,一是该地质开采过程中技术设备引发问题的应对方案,二是所提供的地质测量数据失误引发问题的对应方案,三是任何安全事故发生后相关工作人员的逃脱方案。
2.3提高地质测量工作地位,增强工作安全意识
由于地质测量工作开展过程中涉及到的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其数据的准确度要求比较高,所以地测人员的工作任务非常艰巨,但是煤矿生产企业常常将关注焦点放在开采过程当中,而忽视地质测量部门的作用。有的煤矿将地测的准备工作仅仅当做是例行公事,但是实际上地测数据贯穿于整个生产当中,对于煤矿开采的安全性至关重要,因此,要提高地质测量部门在煤矿开采作业过程中的地位,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由于从事煤矿开采作业的相关人员的平均学历不是非常高,对于地质结构和生产流程以及生产流程的重视程度不够,这就使得由于人为操作失误导致的矿井安全问题时常出现,这些问题完全可以通过提高相关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来解决。
3结语
2009年8月6日至7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第五次科技大会在贵阳小河召开。在一片掌声之中。20名先进科技工作者和4个科技先进单位的代表。走上了颁奖台。同时。26项优质地质报告、9项优秀科研项目以及5项优秀科技论文,也分别受到了表彰和奖励。
这次会议无疑为50周年局庆增添了许多喜庆色彩。尽管如此,但许多与会者更愿意把这次会议看作是一次科技兴局的誓师大会。
事实上,继2001年召开第四次科技大会8年之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再次召开科技大会,其弦外之音不言而喻。与会者感叹,这不仅仅是一次工作的延续。而最重要的是一次战略方向的重新建构。
建局50年来。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直高唱科技创新的主旋律并不断实践。但真正把科技兴局作为一项战略方向确定下来,则是最近的事。在深入总结几十年的成败得失、兴衰沉浮之后,2008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提出了“地质立局、科技兴局、人才强局”的战略思想。由此,“科技兴局”成了一个新的热词。
其实。贵州煤田地质的科学研究、技术创新以及成果的推广应用。始终贯穿煤炭资源勘查的全过程。无论是早期的“小发明”,还是后来的技术革新、装备更新,乃至各项科研成果的相继问世,无不是“科技兴局”战略思想的具体实践。而贵州煤田地质勘查行业主力军的地位,也在这一次次的技术创新中得以确立和巩固。
自主创新提升科技实力
在中国煤炭博物馆,有一种名叫“无标尺视距仪”的仪器静静地陈列在那里。这是一种应用于地质测量的重要仪器,是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自主创新的一个典型代表。
在大搞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的背景下,1960年5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一七三队和地测大队联合试制成功了“无标尺视距仪”。这种仪器不但测图效率高,减轻了繁重的立尺劳动,而且视距精度和测图质量均达到了国家规范要求。1961年5月,煤炭工业部在全国各省煤炭系统推广使用。从1960年到1982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用这种仪器共测制1:5千地形图约3500平方公里。1990年,它被中国煤炭博物馆正式收藏。
相较而言,GMRY金刚石钻头的研制成功及推广应用,更具轰动性。
上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中期,煤田地质钻探主要采用的是普通硬质合金和铁砂、钢粒分层钻进工艺。这种传统的设备及工艺只适宜于地质构造简单的地方开展工作。为了解决硬岩钻进效率问题和扭转效率低、质量差、事故多、成本高的被动局面,1976年至1979年底,贵州省煤田地质局组织力量研制GMKY金刚石钻头,完成了钻头结构设计、高频热压法烧结工艺和工业性试验,先后试制出2个品种、3种规格的GMRY金刚石钻头350个,下井试验320个,获得各种试验数据4016个,累计钻井进尺2668.82米,平均钻进效率比普通钻头提高50%以上,钻头平均寿命达到48 69米,其中4个超过100米。每米金刚石消耗量0.531克拉,费用4.35元,孔内事故率8.4%。经济技术指标达到或超过了煤炭工业部规定的要求。1985年9月,它在全国煤田地质勘探科学技术大会上获得三等奖。
而GMKY金刚石钻头的最大社会意义在于,它填补了当时国内高频热压法烧结工艺的空白,并由此登上了国际技术交流的舞台。1980年,日本立根钻探公司应邀访华,GMRY金刚石钻头被国家煤炭工业部指定为中方介绍的内容之一。
此外,一些普通自主研发项目也时常传出令人振奋的消息。据了解,在50年的发展中,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先后研制成功T54插齿机、C620型普通机床、六方铣床、牛头刨床、冲床等数十种设备。
现在看来,这些科研项目或许已经不是最先进的,但在当时,它们已经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并且提高了贵州煤田地质勘查的科技实力。
技术应用打造勘探名片
2008年3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斥资2000多万元从美国购置一台雪姆大型车载钻机。这是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引进应用先进技术提升勘探实力、打造勘探品牌的一个大手笔。
这种采用空气钻进工艺的大型设备,主要用于煤层气勘探开发、煤矿瓦斯抽采、地热、水源和煤矿应急救援等钻井工程。令人称奇的是,它不但可以垂直打钻,而且还可以在地下施工时转弯。
煤层气是煤中重要的伴生矿产资源。贵州省缺油少气,但煤炭和煤层气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995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就对贵州的煤层气资源进行了一次评价。结果发现,贵州省煤层气资源量为31511亿立方米(埋深在2000米以浅),约占全国资源量的10%,居全国第二位,因此有“北有山西,南有贵州”之称。勘查开发贵州省煤层气资源,具有补充省内优质能源供给、防治煤矿瓦斯事故、保护大气环境的“一举三得”之利。2006年,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将煤层气的勘查开发作为一项支柱产业来经营。显然,雪姆钻机承载了打造勘探品牌的希望。
但它并不是唯一的希望。事实上,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历来十分重视新技术的引进与应用。而且,每一次努力都为勘探品牌的打造增色不少。其中,GPS(全球定位系统)技术和绳索取芯钻进工艺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尤值一提。
GPS技术最早应用于美国军方。由于它具有全天候、高效率、高精度和自动测量的优点,作为先进的测量手段和新的生产力,现在已融入了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1990年4月,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地测大队与武汉科技大学合作,利用GPS技术在兴义煤田进行测量,仅21天就完成了800平方公里的测量任务,工效提高了2至3倍,费用节约50%以上,所获数据精度差仅5厘米,达到国内同类成果先进水平,开启了贵州利用GPS技术进行地质勘查的先河。这一成果为国家制定GPS技术地质测量规范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钻探作为煤田地质勘查工作的重要手段,其工艺水平和效率直接影响到地质报告的精准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就引进绳索取芯钻进工艺。经过反复试验,攻克了诸多技术难题。目前,绳索取芯钻进工艺已得到全面推广应用,大大提高了钻探效率,加速了“西电东送”电煤勘探步伐。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毫无疑问,这些新技术的广泛应用,为贵州省煤田地质局打造“招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勘探队伍品牌提供了技术支撑。
科研成果服务政府决策
贵州省的煤炭资源有效保障年限到底是多少年?这个问题曾一度让许多人犯难。不过现在,这个问题终于有了科学的答案:按现阶段可供净有效量计算,保障年限为30年;按净有效量计算,保障年限为45年;按准有效量计算,保障年限为111年。
这些答案来源于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和中国矿业大学最新完成的《贵州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有效保障能力分析》的研究成果。2009年4月26日,这项研究成果在由贵州省科技厅主持的鉴定会上通过了专家组的评审。
2006年11月,该项目作为公益性、基础性地质勘查项目立项实施。经过两年多的努力,项目课题组对贵州166个勘查区(井田)煤炭资源有效保障能力进行了定量评价,认为贵州省煤炭资源满负载量为459.55亿吨,准有效量为431.24亿吨,净有效量为87.12亿吨,现阶段可供净有效量44.67亿吨。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得出贵州省31处骨干矿井的净有效量可维持40年、省属煤矿的净有效量可维持36年、乡镇煤矿和个体煤矿只可维持11年的结论。对于这项研究成果,鉴定组认为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此项研究成果甫一问世,舆论一片叫好声。事实上,类似的新闻热点在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已多次出现。
2000年3月,该局完成了《贵州省低硫煤资源研究》,预测全省低硫煤资源量720亿吨,并认为黔北煤田是贵州最有利于低硫煤资源优先开发的地区。这一结论不但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贵州煤炭质量的形象,而且对贵州煤炭资源开发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如今,“西电东送”工程火电项目的选址基本上都是沿低硫煤分布区布局。
2006年,该局又完成了《贵州省化工煤资源地质评价》,评价并提交了全省化工煤资源量210亿吨。在此基础上,还提出了贵州省化工煤基地布局、战略部署和产业规划建议,对政府决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而且。经过三次煤炭资源的预测与评价,该局预测贵州煤炭资源总量为2419亿吨。这一数量超过中国长江以南贵州以外所有省份煤炭资源储量的总和,居全国第五位,为贵州建设南方能源基地的宏伟构想提供了重要的资源依据。
关键词: 核桃坝; 土壤氡气; 铀矿; 隐伏构造
Abstract: HeTaoba area is located in County, Xilin Gol League, Inner Mongolia. It’s one of the few uranium deposits which were found in North China in recent years. In order to further explore the potential and expand the range of exploration, it has become the main task of the area which searching concealed structures and concealed uranium ore bodies.The paper whose research object is HeTaoba area, looks for controlling structures and concealed uranium ore bodies of HeTaoba area, through the soil radon measurement,combining with the known geological features and uranium mineralization conditions. After Borehole verification, we found the uranium ore bodies and structural fracture zone in deep boreholes. Using soil radon measurement is effective in finding the Concealed structure and uranium ore bodies.
Keywords: HeTaoba Soil radon Uranium deposits Controlling structures
我目前铀矿探明储量较低,且大型铀矿床少,这主要是因为我国铀矿床的地质和地球物理勘探工作程度比较低。此外,原先的勘查工作着重于地表矿和地下深度较浅部位,深部铀矿的工作资料极其匮乏,随着铀资源需求的不断扩大,对深部进行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寻找深部铀矿床已经成为未来找矿工作的发展方向。
核桃坝地区位于燕辽成矿火山岩带,是近几年来北方发现的铀矿床之一,近年来铀矿找矿工作取得较大突破,但是矿体呈短小分散、脉状,品位较低,且对核桃坝地区构造分布特征、控矿构造研究等没有明确厘定。为了扩大找矿成果,在核桃坝利用土壤氡气方法研究工作区的构造分布特征,查明主要控矿构造,查明铀矿化发育情况和规模,取得了较好效果。
1. 地质概况
核桃坝位于华北地块北缘,内蒙古地轴腹地。属于燕山期大兴安岭―太行山构造岩浆活动带与燕辽构造岩浆活动带的复合交汇部位,区内构造复杂,断裂构造极为发育。结晶基地主要是太古界高级变质岩和混合岩、下元古界中―低级变质岩系。主要出露地层为满克头鄂博组(J3mk)、白音高老组(J3b)和第四系(Q)。区域断裂主要有NNW、NE、NW和近EW向4组,其中以NNW向最为发育,是区内主要控矿断裂构造。
区内发现有铀异常点,主要受火山构造控制。铀矿化无论在成因和空间上都与次火山岩体―流纹斑岩有着密切的关系,均属于火山岩型铀矿化。总体上受火山机构塌陷作用形成的近南北向断裂和次火山岩体联合控制,产出部位主要集中在白音高老期次火山岩体与满克头鄂博组火山碎屑岩内外接触带上,铀矿体主要呈透镜状、扁豆状、斜脉状产于次火山岩体内外接触带上,铀矿化与次火山岩体、构造关系密切。
2. 测量方法及数据处理
土壤氡气测量采用的仪器是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生产的FD-216型环境氡测量仪,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灵敏度高、功耗低等特点,土壤氡的测量范围是(300~300000)Bq/m3,测量重复性误差≤5%,为数据的准确性提供了保障。
本次氡气的测线垂直于工作区的构造,穿越重点构造,覆盖了整个区域。
影响氡气异常的因素主要有随机误差、放射性涨落误差、系统误差以及工作区的土壤结构、气候条件等,因此,在野外采集原始数据后,要对所采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主要数据处理有基础数据处理和异常分析和图件绘制。基础数据处理包括标准化、浅部校正、气象校正、仪器校正、归一化和均滑处理等;异常分析包括趋势面分析和剖面统计分析;处理流程图见(图1)。
3. 应用效果分析
3.1 剖面分布特征和地质解译
在核桃坝地区地表地质特征较为明显处、构造发育较好、基岩露头发育较好,地质测量两条剖面,近南北向剖面P1、近东西向地质剖面P2(图2),同时开展土壤氡气测量工作。
由剖面P1氡浓度曲线(图4)可知,在该剖面上氡浓度的最大值为56953Bq/m3,去除高异常和低异常后,其值一般在2500~12000 Bq/m3之间。异常变化表现为:在0~450m处为氡浓度低值区,且该区氡浓度曲线平缓,变化不大,分布的岩体为熔结凝灰岩;450~600m处,氡浓度值明显变高,且有相对高异常点,分布的岩体为流纹质凝灰岩和流纹岩,600m附近经过钻探施工验证,存在铀矿体,矿体埋深550m左右,说明此处可能有隐伏铀矿化体;600~800m,氡浓度曲线变化明显,分布的岩体为流纹岩,且硅化明显,800m处可以看见明显的断层,且此处经钻探施工验证,存在铀矿体,矿体埋深600m左右,说明此处可能有隐伏铀矿化体;800~1800m,氡浓度曲线变化明显,表现为多峰形态,主峰值为56953Bq/m3,次峰为38125Bq/m3,分布的岩体主要为流纹岩,还有少量的菲细岩,在1100m处,在地表可见明显的断层,且此处经钻探施工验证,存在铀矿体,矿体埋深580m左右,说明此处可能有隐伏铀矿化体;在1350m、1600m等处,在地表均可见明显断层,且断层附近有氡浓度高值,可认为是找矿有利地段。
3.2 平面分布特征和地质解译
野外采集原始数据后,按照处理流程图对原始数据进行了处理,经过统计分析,核桃坝地区土壤氡气浓度最高值56953Bq/m3,最低值1230Bq/m3,背景值4050Bq/m3,异常值下限为12150Bq/m3。
去除异常值后,经统计分析,不同岩性的背景值也不同,凝灰岩最低,流纹岩次之,流纹斑岩较高,第四系最高。因此,在分析整个核桃坝地区的氡异常时,要考虑不同岩性出露区的背景值差异。
从图5上,可以看到核桃坝地区存在较多氡异常或高值异常带,总体显示了核桃坝地区具备铀成矿背景和条件。氡气异常呈半连续长条状、椭圆状、串珠状、不规则状展布,主要分布于基岩出露区及第四系覆盖区,尤在基岩与第四纪沉积接触部位较为发育,这与氡气上升通道(即断裂)及第四系较好的封闭条件有关。
由于氡气迁移的特殊性,氡很容易经过数十米甚至数百米的岩石进入土壤中,因此在铀、镭富集地段或地质构造破碎带上方都可能形成氡异常。所以可根据氡气异常晕、带以及分布特征,圈定隐伏构造。
地质填图成果显示,核桃坝东北部存在两条构造(F2、F8),其中F2构造地表可见长度约1000m沿南北向展布,且F2构造上存在铀异常点7-5,根据图4-8,沿F2构造分布多个氡异常区,呈串珠状连续分布。F8构造地表可见长度约400m,沿F8构造上分布有多个氡异常区,且异常值较高,核桃坝地区氡浓度最高值出现在F8构造上方。由此可见,在地质构造上方,存在氡异常。
因此,根据核桃坝地区氡异常的分布情况,圈定了7条隐伏构造,其中F2和F8构造是地表可见构造,根据氡异常分布情况,F2沿走向继续向南北向延伸,长约1700m,F8长约700m,是目前主要的控矿构造;F9、F10、F11、F13和F14构造是圈定的深部隐伏构造(图5)。
以上氡饨庖牍乖炀铀矿地质填图实地检查,进行了统一编号和整理,氡气异常解译的构造,可划分为2组,一组为近SN向构造(F2、F8、F9、F10、F11):氡气异常呈串珠状连续分布,沿南北向延伸,东西向较窄,连续性较好,为核桃坝地区主要控矿断裂构造;另一组为近EW向构造(F13、F14):氡气异常呈长条状、圆状北东向延伸,趋势明显,为核桃坝地区次要控矿断裂构造。2组断裂构造叠加之处,氡气异常最为显著。如F9、F14构造叠加处、F2、F14构造叠加处。
氡气异常是隐伏铀矿体衰变产生氡,通过构造(上升通道),在地表富集产生。因此,根据氡气异常高值的分布范围、2组构造的叠加情况,认为核桃坝地区具备较好的铀成矿条件,深部可能存在多处隐伏铀矿(矿化、异常)体。
4. 结论
通过对研究区地质资料、土壤氡气测量资料的综合分析研究,对核桃坝地区的构造分布有了一定的认识,取得了如下成果和认识:
(1)对核桃坝地区的土壤氡气异常分布特征有了全面的了解,核桃坝地区存在较多氡异常或高值异常带,氡气异常呈半连续长条状、椭圆状、串珠状、不规则状展布,主要分布于基岩出露区及第四系覆盖区,尤其在基岩与第四纪沉积接触部位较为发育。
(2)根据氡气异常高值的分布范围,2组构造的叠加情况,认为核桃坝地区具备较好的铀成矿条件,深部可能存在多处隐伏铀矿(矿化、异常)体。对F9构造带进行了钻探查证,结果深部见到了较好的铀工业矿化,显示了氡气测量能作为该区寻找深部隐伏铀矿体的有效手段。
(3)对于寻找隐伏铀矿体和构造,通过本次的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在核桃坝地区的应用研究,土壤氡气可以探测隐伏铀矿体和隐伏构造。
参考文献:
[1] 张金带. 中国铀资源的潜力与前景[J]. 中国核工业, 2008, 4(2):18-21.
[2] 邹家衡, 张在作, 常桂兰等. 活性炭吸附氡(HXT)寻找深部铀矿技术[J]. 铀矿地质, 1986, 2(6): 353-359.
[3] 白云生,林玉飞,常桂兰等. 铀矿找矿中氡的迁移机制探[J]. 铀矿地质才 1995, 11(4): 224-230.
[4] 吴传璧. “离子晕法”及其方法学意义. 地质与勘探[J], 1997, 33(7): 35-40.
[5] 林存山. 一种新型的气体测量方法[J]. 中国地质, 1994, (10): 27-28.
[6] 曹晓满. (210)Po法在铀矿勘探中的应用效果[J]. 铀矿地质, 2006, 22(3): 177-181.
[7] 贾国相. 氡气勘查地球化学技术研究与应用[D]. 2008.
[8] 杨亚新,刘庆成,龙期华等. 氡气测量在下庄铀矿田扩大范围中的应用[J]. 物探与化探,2003, 5(3): 184-186.
[8] 白志达,徐德斌,顾德林等. 区域地质调查报告15000[R]. 2000, 中国地质调查局.
[9] 陈贵华,杨卫明. 中国近东西向中生代火山岩带及其铀成矿作用[J]. 铀矿地质, 2001, 17(1): 18-23.
[10] 邓晋福,刘厚祥,赵海玲等. 燕辽地区燕山期火成岩与造山模型[J]. 现代地质, 1996, 10(2): 137-148.
[11] 内蒙古区域地质志[R].内蒙古地质调查院.1989.
[12] 崔焕敏,姜义生,杨贤进等. 沽源―宝昌盆地若干铀矿床(点)的地球物理场特征及综合物探方法的应用[J]. 铀矿地质, 1990, 6(4): 236-242.
[13] 刘小于.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成矿期及矿化类型划分[J]. 铀矿地质, 1991, 7(2): 94-98.
[关键词]测绘技术 工程测量 应用
[中图分类号] TU198+.6 [文献码] B [文章编号] 1000-405X(2014)-2-172-1
0前言
目前实际工程项目的业务量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而迅速增大,这不仅仅给工程项目里的各种专业技术带来发展机遇也带来新挑战。在每一项工程项目中,工程测量技术都扮演着不可替代的先行者角色,工程前期的勘测、图纸的绘制等等都离不开测量技术。也正是一次次发展的机遇给传统工程测绘技术插上腾飞的翅膀,使得工程测绘技术逐步走向现代化。新型测量技术的产生也给工程测量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一份助力。
1工程测量的重要性
如果没有工程测量工作的有效执行,将会使得整个工程项目失去施工、设计依据。下面我们以工程测量技术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为例,简要分析测量技术存在的必要性。在一般的土建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现场的技术人员事先做好工程勘探测量工作,否则将无法为后续的工作提供参数指导,而这项工作是决定工程质量好坏的基础。根据测量定位,确定施工机械的布置点。在桩基施工过程中,需要依据工程测量来定位。为保证整个工程的地基承载力,必须通过过程测量准确的确定桩的位置。再次,在建筑物主体施工过程中,要依据工程测量确定墙、柱的位置,与地面的垂直性等,还包括垂直方向的高度,也是工程测量的内容。最后,主体工程完工后,装饰工程中,局部部位的装修的尺寸确定,墙面装饰的垂直度的保证都离不了工程测量。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工程测量是整个工程有序施工的前提,在前期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工程测量工作。
2测绘技术的优点
测绘技术已经迈入数字化时代,不仅精简了流程,提高了准确度,更是大大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劳动量。不仅如此,现代测绘也方便了存储和数据处理。现代测绘也具备了超越传统测绘的优势,例如:现代测绘技术可以一次测量,多次使用。传统方法则需要每次绘制一次图纸时就要在进行一次测量工作。但是现代测绘技术可以根据所需要的不同表现形式,来调整图纸的比例,真正达到物尽其用。现代测绘技术可以大大提高测绘的精度,现场工作人员利用全站仪记录现场地形数据,室内工作人员直接使用数据,没有读数带来的误差,极大的提高了数据的精度。不仅如此,现代的测绘技术减少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效率和质量。现代测绘技术具备便携式功能,不仅可以存在硬盘中,又可以打印在图纸上,优势明显。
3测绘技术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测绘技术应用之控制测量。由于现在测绘技术的发展,控制测量已经可以快、准、好的为工程测量提供基础数据。GPS测量技术的成熟给控制测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只要保证GPS采集设备操作的准确性,加之其内部软件的计算,我们可以得到最终的结果,无需大量人力读数、计算和处理。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自动化。GPS测量技术已可以轻松完成传统测量方法:如采用经纬仪、水准仪、测距仪等设备完成的三角测量方法和几何水准测量方法等。传统测量方法不仅需要诸多的测量仪器,还要求工作人员具有很高的职业素养,这样才能保证读数的误差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控制测量已经越来越依赖于GPS测量技术、全站仪等现代先进的设备和方法,以追求更高的精度,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投资,更少的人力。
(2)测绘技术应用之地形图测量。地形图测量就是对土地上的物体进行位置和高度的确定。工程勘测需要测绘技术,同样的,工程末期的一些测量工作也需要用到测绘技术。野外工作人员会使用全站仪等测量设备获取数据,并且需要工作人员进行记录。也可以用获得的数据导入计算机中联合生成所需要的地形图。需要注意的是,当数据由野外人员记录时,要减少数据记录的误差,这样才能保证地形图的质量。让工作人员看到的就是工作人员所测量到的,也就是最终客户所要求的。对于公路、机场等占地面积较大的场地,测绘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以适应其特殊要求,例如,利用全站仪、GPS技术等多种仪器绘制地形图的系统正在处于研发状态中。当在水下进行工程建设时,需要用到水下测量。其通用的工作方法是将GPS技术与回声探测方法结合进行测量,利用软件进行数据整合,最终得到需要的水底三维图。由于工作人员不能直接进入地下和水下取得数据,所以地下和水下的数据获得很难,对于地下和水下的测量还远远没有做到精确的程度。因此,进行地下数据采集之前,首先要进行导线计算,接下来要选择行之有效的方案将所获得的关键点绘制与于平面图中。只有确定好关键点的位置信息,最终结果的误差才能达到最小。
(3)建筑物的变形等检测。我国法律法规对高楼大厦建设的位移变形的数值等规定了其允许范围,并且需要使用符合要求的一些设备进行测量。建筑物的位移观测要符合照相应法律法规中的二级精度。采用精密全站仪等符合法规的设备,将处理后的结果整理成报告提交给甲方。在建筑物的变形监测过程中,尽量避免人工干预,包括记录数据、数据处理等。要尽最大可能的全部使用计算机来处理数据和绘制成图。全站仪设备和全球定位系统同样也普遍应用在建筑物的变形监测过程中,相较于一般的设备,其有明显的优势,用时少,效率高,数据准确。
(4)3S集成技术的应用。在本论文前半部分的内容中已经部分介绍了3S技术的应用。所谓3S集成技术也就是:全球定位GPS技术、地理信息技术GIS和遥感技术RS。这三项技术基本上可以代表测绘技术的数字化,它们的出现给工程测量注入了新的生命。在有关工程测量的文献中已经详尽的介绍了3S技术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在此不多赘述。
4结论
工程测量是一种需要获得准确数据的操作方法,而技术的水平的高低是工程质量的关键。测绘技术是地质测量、土木工程施工等的基础。在这些工程应用中,3S集成技术发挥了其本身无可比拟的数字化优势,打破了传统测绘技术的限制。现代测绘技术不仅可以使用更少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同等工程量,而且大大提高了结果的精度,使得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得到了保证。随着计算机等技术水平的提高,测量最终所得到的结果也越来越精确。通过本文的讨论,我们可以看到测绘技术应用于工程测量的方方面面。测绘人员应当开拓创新,积极引入新的数字化设备、引入新的思想,将工程测量做到更效率,更准确。
参考文献
[1]黄声享,郭英起,易庆林.GPS在测量工程中的应用[M].北京:中国测绘出版社,2007.
关键字:煤矿储量 非正常损失 对策
Abstract: with the level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e rapidly,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our country's mining industry has made new achievements continuously. However, there are all sorts of reasons affecting its development, such as: abnormal loss of coal reserves.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eliminate, we should consider the problem from multiple angles. Coal is not only in the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our daily life, also can not do it. Coal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people's production and life, we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e influence of some factors on abnormal loss of coal reserves.
Keywords: normal loss measures of non coal reserves
中图分类号:TU195+.1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新月异,时代的不断向前发展,我们国家的采煤行业也在不断地取得新成果。但是,还存在方方面面的原因影响其向前发展,比如:煤矿储量的非正常损失。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围绕我国煤矿储量的现状、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一些原因、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相关对策三个问题展开积极地讨论。
一、我国煤矿储量的现状
从古至今,我们国家都有“地大物博”的称号。我们国家的矿产资源极其丰富,不单单是总量较为丰富,各种矿产品种也较为齐全。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以及人类急功近利对于矿物的不当采用,我们国家的矿产在其品种和数量上都有所下降。又因为我们国家的人口众多,矿产从世界的人均占有量的排名上比较靠后。再加上煤炭资源在地理位置上分布不均匀,冶炼技术比较落后等原因。煤炭的储量又从一定的程度上减少了。如下表:
二、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一些原因
第一,所设置的矿业权没有合理性。其一,是因为在乡镇中,存在许多小煤矿厂,工业场地的煤柱较多。其二,是因为乡镇的小煤矿厂中,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如:资源储量少、井田面积较小、投资能力较弱、管理水平较低等。在这种情形下,很难装备大型、高效的采掘设备,来提升煤矿的回采率。其三,是因为所调查的一些地方的国有煤矿井田的边界大都是地理坐标折线,从而人为地形成大量的边角煤,极其难以开采。
第二,落后的采煤方法和回采工艺。煤矿开采储量受损的重要因素是采煤设备的选型存在不合理性。具体而言,其一,经过相应的调查研究发现,股份制煤矿、地方国有煤矿所选用的采煤装备具有不合理性,从而造成较大的损失。其二,通过对乡镇煤矿采煤的调查发现,其采煤所运用的方法是炮采工艺或者是房柱式采煤方法。运用这种采煤方法,会留设大面积的煤柱,及使厚煤层没采全高,从而导致煤矿的储量受损。
第三,行业的管理制度、体系还不够完善,其相应的监督力度还远远不够。其一,生产煤矿的储量核减、技术标准、审批程序、报损审批机构等尚不健全,从而造成监管时无章可循。其二,将煤炭工业部撤销之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从下到上的管理体系,仅仅由地方进行管理,其分工、职责很不明确。
第四,企业没有专门的管理机构,节约资源的意识较为薄弱。企业获得煤炭资源所付出的代价很小,其更加关心产量和安全,在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时,往往忽略资源的稀有性,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尤其是乡镇煤矿,他们没有专业的技术人员,也没有储量的管理机构极不重视煤矿的储量管理。
三、煤矿储量非正常损失的相关对策
第一,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在质量问题上严格的控制。现在看来,煤矿的一些设计单位所包含的成分较为复杂,其水平的差距也很大。如果想要使煤矿的设计质量得到相应的保障,就要从源头出发,从设计的源头降低回采率。同时,还要制定出相应的煤矿设计行业的准入制度,并将其严格化。进行煤矿设计的单位,一定得获得煤炭行业相关管理部门的认可。煤炭行业的设计资格和证书要由煤炭行业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如:审查、颁发和实行。例如:年产量为九十万吨以上的矿井,其相应的设计单位要具有煤炭行业的一级设计资质。其年产量在三十万吨到九十万吨之间的矿井,其相应的设计单位要具有煤炭行业的二级设计资质。其年产量在三十万吨以下的矿井,其相应的设计单位要具有煤炭行业的三级设计资质。要将煤炭的资质进行严格的管理,不能变相挂靠或转借等,从而确保其设计质量。
第二,要加强对矿井的监测,从多个层次、角度进行监测。以陕西省的煤炭资源为例,在其进行整合之后,大大小小的各种矿井的数量大约保持在600处。按照10%的抽检率进行监测,大概每一年要抽查60处矿井,将所有的矿井都监测完,大概就需要10年的时间。每年对60处矿井进行抽查检验,具体的工作时间为10个月,就要有3个监测小组,且每个小组在一个月中要抽检2处矿井。要正常的开展工作,每个组里最少要有6个人,三个监测小组就需要18个人,外加上7个后勤保障人员,总共就需要25个人。但是,现在的矿井监测力量的编制中只有9个人,9个人很难完成相应的工作安排。所以,应该合理的添加工作人员。
第三,将矿业的权限设置进一步的优化,进而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运用。首先要对我们国家的矿井进行一个大范围的调查,按照相应的标准对其进行权限管理,并优化其权限设置。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解决人为因素导致的折线矿井、大矿小开等不科学、不合理的采煤问题,从而也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煤矿资源的浪费,并为其削减一些隐患。
第四,设立必要的矿井储量管理机构,做好相应的管理事项。目前,有关矿井储量的管理机构还没有建立健全,这种现象在市县的煤炭行业较为突出,他们不仅缺乏相应的技术人员,还没有储量管理机构。要想使使回采率监管工作、生产矿井储量能够顺利有效地展开,就要在市县的产煤行业中,应用更多的专业性技术人员,并制定相应的矿井储量管理机构。
第五,建设高效、高质的采煤队伍,加强回采率和增多煤炭储量。其一,煤炭企业要将其储量管理制度进一步完善,并建立储量报表和台账,正确、精准的绘出采掘工程的平面图等一些图纸。同时,还要将其及时的做出更新,把企业的资源状况准确无误的反映出来,并将其煤矿的采掘工程平面图及时、定期的报送给省级的煤炭管理部门。其二,对煤炭生产企业的储量管理机构实施相应的完善措施,运用专业的采煤技术人员,从而使工作的质量得到有效的保障。关于一些没有设立相应的储量管理机构的煤矿企业,要尽快的设立;对于一些已经设立的煤矿企业,要为其配备大量的专业技术人员。年产量在三十万吨以下的较小的煤矿企业可以通过签订长期的协议,从而委托有资质的监测机构对其供应一些服务。大、中型的煤矿企业应该配备4到10个专业技术人员。国有的煤炭企业公司储量管理机构、矿务局、集团,应该配备3到5个专业技术人员。其三,应该按照相应的要求、规范来制定生产矿井的地质报告,以确保其准确性,并保证工人的安全性。
四、总结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向前发展,时代的不断进步,煤矿的开采方法不断的创新。煤炭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我们一定要珍惜节约煤炭资源。找出煤炭非正常损失的具体因素,从而将珍惜煤炭资源、节约煤炭资源落到实处,为煤炭企业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我们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如:要制定相应的行业制度,严格的把手质量关卡;要加强对矿井的监测,从多个层次、角度进行监测;将矿业的权限设置进一步的优化,进而确保资源的高效、合理运用等。
参考文献:
[1] 王双明;范立民;马雄德;;生态脆弱区煤炭开发与生态水位保护
[A];2010全国采矿科学技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10年
[2] 唐玄;张金川;;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天然气成藏序列[A];中国西部
复杂油气藏地质与勘探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