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财务因素分析

财务因素分析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1 09:21: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财务因素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财务因素分析

篇(1)

【关键词】非财务因素;非财务因素判断;非财务因素选择与分析

1.前言

企业非财务因素是指那些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不一定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各种因素。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比如企业的治理结构、管理层素质、应变能力等可能直接决定一个企业的前途一项技术、一个理念、一项政策、一个质量事故可能极大地增加产品的销售或带来灾难性的影响。非财务因素的重要作用正越来越受到经营者、债权人和投资人等企业利益相关者的高度关注。国内商业银行在对信贷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近年来也逐步改变了过去只重财务分析的做法加强了对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如工商银行、建设银行都逐步建立完善了信贷企业信用评价办法充实了非财务因素的评价内容。本文试就商业银行对信贷企业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重点、企业非财务信息的获取渠道以及商业银行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面临的障碍和对策谈一些看法和建议。

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千头万绪,其中核心的工作内容是根据客观情况和实际需要筛选、设立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财务分析与评价指标大体上可分为财务因素指标和非财务因素指标两大类。作为财务分析与评价两大指标体系之一的非财务因素指标,其明显的特征是,它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在指标体系中存在着与评价结果的因果关系不明显的问题。一般而言,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结果都不能直接与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情况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按选定的分析评价指标比较,只要企业其他财务因素评价指标处于正常的合理变动幅度内,非财务因素指标的影响就显得微乎其微;而当财务因素评价指标没处于正常合理的变动幅度内,往往又被认为是非财务因素的影响。非财务因素指标与财务因素指标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人们往往只重视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而对非财务因素的影响则重视不够。因此,积极探讨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对全面做好财务分析与评价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企业财务管理非财务因素分析

如何全面、准确地对非财务因素进行分析呢?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

2.1 正确认识非财务因素的主要载体,准确把握其获取途径

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十分复杂且呈多样化,如调查报告、企业档案资料、财务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企业财务情况说明书、企业经营管理的信息资料、报纸、政府公告、法律文件、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等,这些都可能是非财务因素的载体。它可以是成文信息,也可是不成文信息;有来自企业内部本身的信息,也有来自于企业外部的信息;等等。

一般来说,企业财务会计报告、上市公司的注册会计师审计报告及管理建议书等集中了纳税人主要的非财务因素;同时,在一些管理工作较为健全的管理和中介机构,如工商所、税务所和会计师事务所等,一般都建立有较完善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包括企业组织、管理等方面的基本情况,来全面、及时地记载企业的非财务因素。目前,随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互联网等公共信息网络日益成为分析者获取非财务因素的重要来源。

对于分析者来说,要充分、全面地了解企业的非财务因素,首先必须认真全面地查阅以上相关资料所提供的主要非财务因素;其次,利用与企业人员的讨论获得有关相关资料之外的重要信息(非资料信息),在完善档案管理制度下,企业档案资料应能提供财务分析所需的主要非财务因素。但对于管理基础薄弱,档案资料不够规范、齐全的企业来说,采取与其相关人员和企业管理层的交流讨论是一种有效的增强和补充方式;再次,利用媒体和公共信息网络系统,获取有企业的行业因素、宏观政策、经济环境因素等非财务信息。

企业非财务信息的获取渠道

(1)企业财务报表附注

财务报表附注是企业对外提供非财务信息的重要窗口通过财务报表附注能够掌握企业如下非财务信息:1)关于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性质的说明。如资产是否自有、是否抵押负债存在的不确定性等;2)关于会计政策及其变更的说明;3)关于前瞻性信息。如企业可能面临的机会和风险管理部门的计划等;4)有关股东、管理人员的信息。如董事、管理人员酬金,大股东及关联方等;5)管理部门的分析。如经营和业绩数据发生变化的原因及趋势特征等;6)背景信息。如企业经营业务的范围、经营目标和战略、竞争对手情况等;7)各项经营性数据。如产品价格和数量、市场占有率、产品质量水平、客户满意程度、员工情况、新产品开发和服务情况等。

(2)企业章程、制度、文件

公司章程是企业的宪法,从公司章程里可以洞悉企业的股东构成、治理机制、决策机制等基本信息。企业的一些重要文件可以反映企业的内控能力、经营理念、竞争谋略等重要信息。

(3)企业内刊、网站

企业的内部刊物、网站既是企业内部信息交流的平台,也是企业与外界沟通的桥梁,内含企业管理架构、企业文化、企业生产经营进展、企业工作重心等丰富的信息。不过鉴于其公开性,企业一般会“报喜不报忧”,而且覆盖面广,信息量大,信贷人员只宜略作浏览,从中获取一些感性认识,找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

(4)工作总结、工作计划、企业主要负责人工作报告

工作总结和工作计划是企业经营历史的写照,是企业图谋发展的纲领,对于评价企业竞争力和发展前景很有帮助。某些典型的信息则可以直接从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工作报告中提供,包括:1)影响企业经营的主要事项及变化;2)预计企业所在行业的整个经济在未来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企业所起的作用;3)下年度或以后年度的企业经营改进计划;4))本期和今后的资本支出与研究支出的金额及预期效果等。

(5)企业客户

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如何,信誉如何,所提供商品服务的质量、价格和数量如何,终端市场对企业产品的反映如何,企业的内部管理是否严格规范?要获取这类信息,企业的客户是一个很好的渠道。作为企业客户,经销商和终端用户一般对企业比较了解,又熟悉整个行业,对于企业产品、企业服务是感受最深的,也能比较出同行业各个企业的优势劣势。

(6)企业供应商

从企业供应商那里能得到的信息主要是企业付款的及时性,从而判断企业的信誉、实力和现金流状况。

(7)企业员工

企业员工每天生活在企业里,对企业主要负责人的品德与才能、企业决策机制、企业管理层的团结状况、企业管理制度等情况是非常了解的,信贷人员从中可以得到许多信息。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对企业充满感情或迫于管理层的压力,员工往往不会真实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通过这个渠道调查时必须讲究调查场合和调查方式,要注意打消员工的顾虑。通常采用填写不记名调查表和个别交谈的形式。

(8)政府部门与行业协会

政府部门包括企业主管部门、工商部门、税务部门、人民银行等相关部门。我国存在的行业主管部门和协会承担着统一规划行业发展的管理工作,因此有着丰富的行业信息和资料,如行业发展规划、行业现有企业情况等。工商部门可查。

(9)媒体和其他公共信息网络系统。这些途径可获取有关信贷申请人的行业因素、宏观政策、经济环境等非财务因素信息。

2.2 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主要内容

(1)行业风险因素分析

行业是介于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之间的重要经济范畴,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企业群体所组成。由于同一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在生产经营上存在着相同性或相似性,其产品或服务具有很强的替代性,行业内的企业成员彼此间处于一种更为紧密联系的状态之中。行业的兴衰与国民经济发展的特定阶段有较强的相关性,在同一时期,一些行业的增长与经济同步增长,一些行业增长可能领先经济增长,还有一些行业可能随着经济的增长而衰落甚至消失。

(2)企业内部管理风险分析

一般来说,对企业内部管理风险的分析,主要从企业的组织形式、管理层素质、管理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1)组织形式:企业组织形式的改变对企业财务状况的变化有十分显著的影响,如增资扩股、股权拆分(转让)、兼并、联营、并购、重组等组织形式的变化。2)管理层的素质和经验:管理层的素质分析主要着眼于管理层人员的文化程度、年龄结构、开拓精神等。3)管理层的稳定性:企业主要管理人员的离任、死亡、更换等均会对其持续、正常经营管理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长虹集团的管理人员的频繁更换,家族式管理企业抽逃(少数上市公司)存在这方面的问题。4)经营思想和作风董事会高级行政人员在经营思想上的统一与否,影响着企业的经营和发展;管理层经营作风对企业经营、发展的稳定性也具有实质影响,过于冒险的作风使企业经营和银行贷款面临较高的风险。

(3)自然、社会因素分析

战争、自然灾害和人口等各种自然和社会因素,均可能给企业带来意外的风险,从而对企业的还款能力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火灾、死亡、拆迁等意外事件。

2.3 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影响的方向性、时间性和程度差异性

2.3.1 影响的方向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具有双重性,即有的对其产生消极的不利影响,但也有的是“雪中送炭”,会产生一些正面的、积极的影响,如破产企业的重组、有经验管理人员的任命等,均可能增强其财务状况健发展的可能性。分析者应当实事求是地评价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影响。

2.3.2 影响的时间性

非财务因素对企业财务的影响不仅具有方向性,也具有时间性。有些非财务因素的影响也许是“立竿见影”的影响较为短暂。但有些因素,尤其是那些主要因素并不是短期存在、暂时影响的,而是一种长期的过程和“循序渐进”的影响。当前的许多非财务因素是在过去就已经存在着的,并可能持续存在、影响下去。所以,我们必须关注非财务因素影响时间的持续性,进行动态的分析。

2.3.3 影响程度的差异性

影响企业财务的非财务因素是复杂多样的,但各项因素对其影响的程度(相关程度)存在差异,一项因素与财务状况正相关,与经营成果可能负相关或不相关。也就是说,有些因素对于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影响是重大的、决定性的,但对于另一些企业或具体的财务方面来说,却可能是微不足道的。

对非财务因素影响程度判断的目的,是要将这一判断客观、准确地运用到对企业财务指标的预测之中。其中,行业风险因素、经营风险因素和管理风险因素等,作为影响企业财务能力的非财务因素,它们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分析、动态评估的变量因素。

由于非财务因素的量化程度较低,如何评价和判断其影响很难把握。一般而言,在未来的短时间内,非财务因素不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但它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情况的变化,演变为主流因素,即随着其时间的变化,影响程度会发生变化。如一些不利的非财务因素持续性存在,会使一些当前或短期看来没有问题的财务状况成为财务状况问题。也有一些非财务因素从一开始就是影响企业财务的主流因素,它们一般是一些重大事项,如水灾等自然灾害,会导致企业财务的质量状况骤然恶化,甚至功败垂成。

作为分析者应秉承客观、求实的专业精神,准确判断非财务因素的影响程度,既不能无视其影响,也不能无限地夸大其影响。如当某一行业整体出现经营问题时,不能一概而论地以此判断该行业中所有企业财务的质量,而应具体分析企业个体的财务能力。

2.4 非财务因素的选择与分析要抓住重点

非财务因素的上述方向性、时间性和程度上的差异特征,要求分析者在非财务因素分析中,要有主次之分,不能对所有的非财务因素进行面面俱到的分析,而应抓住重点,重点分析那些影响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性因素。所谓关键性因素,就是那些影响方向明显、影响程度较大的重要因素。这些关键性因素一般是以行业类型、企业特征、财务特点等不同而有所区别。如对房地产行业的分析显然区别于对汽车制造厂财务的分析。在非财务因素评估中,必须在对所有因素综合考察的基础上,突出主要因素和因素的主要方面,从影响企业财务的关键风险点出发,动态地、全面地进行分析。这也就需要分析者根据掌握的信息进行高水平的判断,这一分析判断很难用电脑来代替,此时,分析者的知识、经验就显得十分重要。

2.5 正确理解非财务因素和财务因素的关系

目前,我国会计环境不是十分规范,企业的财务会计资料不完整和不真实的现象较为普遍,这就使得企业所进行的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在财务分析中显得较为重要。但事实上这并不能改变非财务因素在财务分析中的地位,即不管会计信息是否完整和真实,非财务因素的分析都只能是建立在财务因素分析基础上的。单纯依靠非财务因素并不能决定财务分析级次和结果。忽视非财务因素对纳税评估的影响是不当的,而过分强调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作用也是不恰当的。

2.6 正确认识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主观性特征

由于非财务因素主要是定性因素,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在客观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主观性判断。而且,要对财务的风险程度进行客观、全面、动态的反映,对非财务因素进行主观性分析是避免不了的,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于大中型企业,有规范的信息披露和财务报表审计的情况下,应尽量减少非财务因素,即定性分析在信用评价中的占比和作用。对于行业地位、市场占有率、品牌知名度、企业文化、科技创新能力、产业链完善程度、人才优势、公司治理水平、风险控制体系、信息系统建设、资本运作能力等等非财务因素应该重点关注,但由于无法量化,人为判断的准确性还无法保证。对小企业和零售业务应重点关注非财务因素的调查分析,特别是借款人、实际控制人的诚信状况、社会信誉、家庭状况、业余爱好、不良嗜好、亲属子女状况、同行口碑、纳税、经营态度等等。

财务因素与非财务因素各有侧重,对财务制度健全,表述数据可靠性比较强的企业来说,我们应该更多的依靠财务数据来分析客户风险。反之就应该侧重于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同时对财务数据中重要的指标要尽量通过现场核查,反复推算,相关部门验证等手段确保数据相对准确,比如现金流入、流出量,库存,应收账款,固定资产等等。

3.结论

在财务分析中,只要对非财务因素的掌握是充分的,只要分析者对评价标准的理解是

正确的,就能基本保证非财务因素分析及评价结果的真实性。对企业财务的分析及评价存在偏差,或不同的分析者对同一财务问题得出不同的评价结果,这都是较为正常的。通过长期的实践,尤其是通过多次定期的分析评价、或者第三者的加入,如上级主管的检查、参与等,都会使这些差异减少到最低程度。

参考文献:

[1]王惠耀.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系统构建研究[J].财贸研究,2004年01期.

[2]瞿天易.基于专家系统的财务危机预警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8年09期.

[3]李国华.建立财务预警机制规避企业财务风险[J].经济师,2009年07期.

篇(2)

关键词:公司财务信息 信息披露 影响因素 分析研究

一、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现状

近年来,由于投资者的关注方向发生了巨大改变,因此公司所披露的财务信息与投资者所需要的信息出现了较大的偏差,我国上市公司对财务信息的愿意披露程度明显下降,具体包括人力资源、公允价值、分部信息以及未来信息等方面的信息。我国上市公司目前披露的信息多为历史信息,其中缺少难以用货币进行计量的关于企业风险和报酬相关的财务信息。由于企业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态度与投资者对财务信息的迫切需求之间产生了冲突,造成了投资者与企业之间供需矛盾的产生。笔者对这种现状进行分析,发现造成两者之间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担忧大幅度地披露自身财务信息可能会对企业自身利益造成损害,可能会引发自身商业机密泄露、披露成本增加以及丧失竞争优势和地位等问题的发生。初次之外,由于财务信息是难以用货币单位进行计量的,因此影响财务信息质量的因素较多且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就可能造成投资者对企业披露的财务信息产生质疑。

二、企业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因素分析

笔者通过研究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现状以及信息披露质量,发现影响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因素是很多的,从大的方面看主要可以分为外部环境因素以及企业内部因素两个方面。公司财务信息披露既受到外部环境因素的影响也离不开企业本身的作用,本文中,笔者从这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分析,具体如下:

(一)各种外部环境因素作用

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造成影响的外部环境因素主要包括政府的宏观调控和市场的自动调节两个方面,具体包含技术因素、经济因素、社会因素以及政治因素等。其中技术因素就是主要考虑到科技的发展水平;经济因素就是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汇率、利率的调整以及物价调整等;社会因素就是指社会普遍的教育水平和人们的综合素养水平;政治因素主要考虑到军事活动对经济的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改变以及国家宏观经济政策或相关法律的制定和完善等等。公司管理者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做出的决策,都会受到以上的这些因素变化的影响。

(二)企业内部缺乏正确的信息披露态度

关于我国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工作执行,长期以来都是由证监会或高等院校的学者参与完成的,我国的上市公司在这个环节中基本是出于一种被动接受的状态。从这个角度来看,公司对于这一制度的执行是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的,为了实现对利益集团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很多上市公司管理层会在公认会计原则的约束下选择最有利的会计政策或控制应计项目,其目的在于达到自身所期望的收益水平。影响财务信息披露的公司因素主要就是公司对财务信息披露的态度问题。越来越高的投资者信息需求使得企业进行信息披露的成本增加,为了顾全公司自身的效益、竞争地位以及声誉等问题,公司在披露财务信息时往往会慎重权衡利弊,进而做出自发披露、少披露或者不披露的决策。

三、促进财务信息披露发展的策略研究

(一)完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体制

为了使公司财务信息达到客观、即使、透明和充分的要求,为了消除财务信息披露壁垒,建立一套完善的财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是首要任务。通过对我国企业目前表现的情况来看,建立完善的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规范体系大致包含一下几个重要方面,有会计准则、审计制度、会计信息披露制度以及其他相关的经济法规。

(二)对企业财务信息采取由定性化向定量化发展的计量方式

当前我国公司在进行财务信息披露时主要还是采用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的,这并不能很好的满足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定量化的要求,而且定性化的表述也可能会给信息使用者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笔者认为采取定量化的信息计量方式对提高企业信息披露是极为重要的,广大公司应该尽量使用数据、图表以及财务指标等方式表达,为投资者提供直观准确的关于企业未来生存以及成长发展的企业财务信息。

(三)重视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

对公司财务信息披露的质量进行提高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着手,从以下三方面入手。第一,对公司的信息披露工作加强监督,我国相关的执行机构应当多多借鉴这方面的经验,对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加强信息披露方面的督导工作。第二,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在上市公司中的建立和完善。给予独立董事进行有效履行相关法规的特权,这样做的目的是保证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第三,对公司的外部监督审计以及约束进行适当的加强。要想真正地提高公司财务信息披露质量,除了对公司内部的信息披露制度进行政治和完善,还应当注重对公司外部治理结构的加强和完善。

(四)加强道德教育和诚信教育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经济中获得生存的权利,各公司以及会计工作人员都面临着极大的关于诚信理念的挑战。笔者认为要想做好公司财务信息的披露工作,应该做好以下的工作:第一,加大宣传力度。对公司会计人员的培育应当要以诚信作为核心培育内容,依靠立法和制度的约束建立起强大合理的社会诚信体系失信处罚机制,从而对诚信者应得到的回报提供保证,让财务披露工作中的失信者受到相应的处罚。第二,通过使用社会舆论的强大监督作用,对诚信者进行褒奖,对失信者进行谴责,加大财务披露活动中失信者的成本,为诚实守信行为品德的弘扬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高军.对企业财务信息质量影响因素的浅析[J],财会经济,2011

篇(3)

关键词:商业银行;授信管理;非财务因素

中图分类号:F8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428(2017)02-103 -02

一、商业银行授信管理中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必要性

非财务因素是指那些不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不一定与企业财务状况相关,但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密切联系的各种因素,例如企业的治理结构、人员结构、高管人员素质、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等深刻影响着一个企业是否能够基业长青;企业的管理规范、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等,某一项工作的疏忽有可能会对企业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甚至是致命的打击。因此,非财务因素的重要作用日益受到企业的管理层、投资人的高度关注,企业的债权人也开始转变观念,不再仅仅是关注企业披露的财务指标,不再仅仅是依赖于企业的财务分析,对企业的非财务因素也越来越重视,因此对企业的非财务因素分析也投入相当多的人力物力,这其中包括给予企业授信的商业银行。国内商业银行在对信贷企业进行信用评价时,也逐步改变了以往只注重企业财务分析的做法,明显加强了对企业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力度。如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建设银行都逐步建立完善了信贷企业的授信管理方法,充实了非财务因素的分析评价办法。

商业银行在对信贷企业进行授信决策时,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作用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判断借款人的还款能力

以往在对借款人进行还款能力的分析评价时,审批人通常使用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保障倍数等财务指标。但是,财务分析主要是借助借款人已经披露的以往的财务数据对其历史还款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并且建立在企业持续经营的会计假设上的,然而,在现实中,因为借款人的经营状况受到其所处行业风险、企业经营风险、企业管理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是处于不断变化的动态过程中。所以,对企业的非财务因素进行定性分析对商业银行是十分必要的,这将有助于增强运用财务指标进行定量分析的可靠性,有助于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做出更加全面、客观的分析评价。

(二)判断借款人的还款意愿

在商业银行的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影响一笔贷款是否能够按期收回贷款本息,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二是借款人的实际还款意愿。有一些不良贷款的形成并不是因为借款人的资金周转困难,而是借款人主观上的“借钱不还”,即借款人的信用风险所造成的。这就要求商业银行在关注市场风险的同时,还需要关注借款人的信用,而这需要充分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加以实现。

二、商业银行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内容

一般来说,商业银行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基本框架主要包括借款人还款能力分析、借款人还款意愿分析等,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分析主要细分为对借款人的行业风险分析、经营风险分析、管理风险分析。

(一)借款人行业风险分析

行业风险分析主要是为了确定借款人所在行业的风险程度,考察的因素主要有行业成本结构、行业成熟度、行业周期性、行业盈利能力、行业依赖性、行业替代产品等。

1.行业成本机构。企业成本由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构成。经营杠杆指固定成本与变动成本的比例。不同的行业,其成本结构也不尽相同,经营杠杆和规模经济能够影响一个行业和行业内不同企业的盈利能力。固定成本占比相对较高的行业为高经营杠杆行业,其平均成本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会有明显的降低,产销量越大,盈利水平越高,具有代表性的行业如航空、钢铁、酒店等。反之,变动成本占比较高的行业为低杠杆行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对其成本和盈利水平的影响则不是很明显,如服装加工、商业批发等行业。一般而言,企业的贷款结构受其行业成本结构的影响较大,高经营杠杆行业的中长期贷款需求量大,而低经营杠杆的行业对短期贷款的需求较多。如高经营杠杆行业中的企业过分依赖短期贷款,则会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2.行业成熟度。一般行业都要经历新生、成长、成熟和衰退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具有不同的特征和风险程度。通常,成熟行业的风险最低,正在成熟的行业仍以较高的速度增长,部分弱的竞争者被淘汰,强者地位日益巩固,风险中等。新生行业和衰退行业风险较高,而成长行业处于中间,是新生行业向成熟行业的过渡。

3.行业周期性。一般而言,非周期性行业,其产品的销售不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具有较低的风险,周期性的行业、反周期性的行I,受经济周期的影响较为明显,风险较高。

4.行业盈利能力。行业盈利能力与行业所处的阶段密切相关,一个在经济繁荣时期和衰退时期都能够持续盈利的行业,其风险自然较低。行业盈利能力还与行业成本结构、行业的垄断性、周期性等密切相关。

5.行业依赖性。行业依赖性是指信贷客户所处的行业受其他行业影响的程度,包括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一般而言,信贷客户对较为集中的一两个行业的依赖程度越高,其授信业务的风险就越大。相对的,如果该行业的供给线和客户群相当分散,则风险越小。

6.行业替代产品。替代品是指与所分析行业提供的产品有同样功能或满足同样需求的产品。一般来说,如果信贷客户行业所生产的产品很容易被替代,对其给予授信带来的风险越大,反之,则风险较小。应当注意的是,行业的产品是否存在可被替代的风险,与替代产品的多寡和顾客使用替代产品的转换成本的高低有关。

(二)借款人经营风险分析

经营风险分析主要是为了确定借款人经营中的风险程度,考察的内容主要有企业总体特征分析、企业目标和战略、产品和市场匹配性、供应分析、生产分析、分销渠道和销售分析等。

1.企业总体特征分析。其主要包括多方面的企业的相对规模,具体包括客户的市场份额和稳定性、销售量和资产国模、公司成熟度、产品的种类、对产品的依赖等。

2.企业目标和战略。其主要包括分析借款人是否有一个合适的发展目标并相应地制定具体的规划和相应地措施来支持目标的实现。目标和规划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未来发展,也影响着借款人未来的还款能力。

3.产品和市场匹配性。顾名思义,就是要分析企业是否能够生产、销售和提供适应市场需求的产品,这是企业是否有能力持续取得收入来源的重要决定因素,也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还款来源。

4.供应分析。其主要包括分析企业在采购中的议价能力、采购渠道和采购政策,即借款人相对于上游企业的影响力。比较典型的行业如石油加工行业,其原材料供应的变化对其产品数量和价格有着十分明显的影响。

5.生产分析。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生产连续性、对技术变化的适应性,对灾害的易受损程度以及劳资关系。一个在生产方面表现良好的企业一般应具备以下特征:生产连续性强、对技术变化的适应性强、对灾害的易受损程度低以及劳资关系稳定,这样的企业风险相对较低。

6.分销渠道和销售分析。分销渠道,是指产品或者服务在其所有权转移的过程中,从生产者到达消费者的途径,主要参与者有生产者、中间商和最终用户。近两年的王老吉与加多宝之争、苏宁与格力的一波三折,都在分销渠道方面给社会公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销渠道才能够在适当的时间、地点和价格供应给用户,满足市场需要,实现企业的营销目标。具有良好的分销政策、分销范围、能够对分销进行良好控制的企业具有相对较小的分销风险。

(三)借款人管理风险分析

管理风险分析主要是为了确定借款人在企业管理中的风险程度,主要考察借款人的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财务管理能力、关联企业经营管理、法律纠纷和重大事项分析等。

1.组织形式和治理结构。企业按组织形式可划分为独资经营、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等多种形式,组织形式是否有变化,及其变化是否有利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应当予以关注。良好的公司治理是现代企业健康发展的基础,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应具备完备的股东大会决策程序,建立独立董事制度,应健全监事会的监督功能,应建立健全董事会和监事会的评价机制,完善高级管理人员的选聘机制和激励机制等。

2.财务管理能力。有效的财务管理要求借款人必须建立适度的控制制度来监控其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控制日常开支和费用,并且防止欺诈和盗窃。实践表明,缺乏良好的财务管理能力,企业很难能够保持长期的成功,不管其在产品生产或是在市场营销方面取得多大的成功。

3.关联企业经营管理。随着企业的集团化发展,企业之间的关联关系越来越复杂。由于借款人与其母子公司、控股公司等关联企业之间存在股权、资金、产品、交易等多方面的密切联系,其经营、财务状况不可避免的要收到关联企业的影响。在进行授信分析时,要充分关注借款人与其关联企业之间的关联程度,具体分析关联企业的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

4.法律纠纷和重大事项分析。借款人经营中经常会遇到一些法律纠纷问题,并对还款能力产生实质的影响,有时甚至成为决定贷款能否按时还款的主要因素。如借款人与供应商、消费者、关联企业、职工之间产生纠纷或案件以及借款人因违反法律、法规或合约而受到税务、银行、工商、环保等单位的处罚等。当这些情况出现时,可能会对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产生影响,需要在进行授信分析中给予关注。

三、商业银行进行非财务因素分析面临的困难与对策

近年来,商业银行在对信贷企业进行授信决策时,也逐步改变了过去只注重对其进行财务分析的做法,加强了对非财务因素的分析,也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由于历史和社会大环境等方面的原因,在这方面还面临不少困难。其一,成本较高。非财务因素分析涉及信贷企业的方方面面,收集渠道多样,许多信息需要多方收集后印证核实。为了掌握全面准确的信息,商业银行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如果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来开展此项工作,也需要支付较高的成本。其二,缺乏客观成熟的非财务因素分析评价系统。许多非财务指标的量化尚无公认的规则可言,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评价者的主观判断。其三,商业银行信贷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亟待提高。相对于财务因素分析,非财务因素的分析对信贷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非财务因素分析的复杂性要求从业人员具有相当广泛的知识结构、丰富的经验、精准的判断和高度的职业敏感。但就目前而言,符合条件的信贷从业人员数量还有较大的缺口。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快社会征信系统建设,经过多年的发展,通过“贷款卡”制度,企业的基本信息、贷款情况已经能够在各商业银行之间联网查询,但是信息仍过于简单,而且更新速度慢,难以满足需要。只有建立全面完善的社会征信系统,才能减少商业银行的信贷分析成本,促进全社会的信用建设。其次,加快建立规范公认的非财务因素分析评价体系和计算机系统,促进评价标准的统一及分析评价工作的规范化。同时,商业银行要大力加强信贷从业人员队伍建O,通过培训、考核、竞争等一系列措施,提高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篇(4)

关键词:财务管理;影响;因素;高校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07-003-01

一、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必要性

1、促进高职院校发展的需要

各大高职院校都非常注重办学的经济效益,都希望在投入较少的人力、财力、物力的情况下,创造出较多的利润,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和提供更多的科研成果。因此,学院的财务部门就需要更新财务管理的理念,提高财务管理水平,为学院的发展提供可靠的数据分析。

2、适应社会问责制度的需要

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的规模日益扩大,想当然也受到了许多社会大众的关注,但是大部分院校仍然缺少相关的社会问责和评价制度。加之,政府部门也十分看重高职院校的“责任说明”和效益效果评估,这些因素都决定了加强高职院校财务管理的必要性。

3、化解和规避高职院校的财务风险的需要

许多高职院校缺乏有效的预算管理激励机制,绩优没有奖励,绩差没有惩罚。财务部门忙于搞平衡,没有严格的财务分析和绩效考核,资金利用效率低下。财务管理体系不够完善,预算开支的比例不合理,投资效益缺少考评的尺度,影响办学效益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想要化解和规避这些风险,就需要提高院校的财务管理水平。

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资金来源途径单一,财务管理观念滞后

长期以来,受传统财政经费分配格局的影响,高职院校的办学经费基本上是靠国家财政包揽,没有从多方面来筹集资金,有的学校把目标锁定在学生身上,部分学校甚至还存在着违规和不规范收费的现象。

2、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会计核算方式不恰当

首先,许多高职学校都设有财务会计工作机构,财务人员只能简单处理学校一些费用报销业务。其次,高职院校的会计核算方法是收付实现制,无法计算和统计事业成本,也无法评价资金的使用效益。再次,高职院不对固定资产计提折旧,容易导致资产信息的失真,不利于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

3、管理人员素质低,预算工作不到位

许多高职院校的会计人员长期忙于记账、算账、报账等统计工作,无法从事财务管理。并且,在高职院校预算管理中,缺乏完整的预算控制系统。

4、财务管理的制度不健全,财务管理水平不高

首先,部分高职学校缺乏有效的约束机制,财务制度松散,收支管理不到位。其次,缺乏对资金的统筹安排,经费开支无计划,少分析。再次,许多学校对资产的管理缺乏有力措施,花费大量经费购置各种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和办公设备。

5、国有资产浪费严重,缺乏财务风险防范意识

一方面,高职院校对国有资产的管理松懈,财务部门没有建立固定资产明细账,长期不进行资产盘查,造成账实不符。另一方面,很多高职院校财务管理过程中财务风险意识淡薄,加上财务人员素质能力偏低,使院校无法从整体上对财务风险予以有效把握,财务监控效果不够明显。

三、影响高校财务管理的主要因素

1、宏观方面

(1)资金短缺问题存在面广

除重点大学外,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尤其是高职院校在教学设施、办学规模等方面条件较差,而这种情况与学校的财务息息相关,尤其师资力量,基础设施这些办学条件建设往往需要大量的资金。种种方面导致普通高校无时无刻不处在资金短缺的危机里。而普通院校的资金来源方向很窄,政府补助有限,很大一方面还依靠学生的学费,而这些资金对于一个高校来说显然是不够的。资金不足已经成为普通高校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性制约。

(2) 财务关系协调性差

我国很多高等院校是通过合并成立的,财务部门与各行政部门、教职工部门或者上级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复杂的局面。尤其有的院校存在着多层次办学,包括普通本科教育、成人教育、研究生教育、远程教育、中专教育等。有的学校由于扩招不断地加大学校面积,有几个校区,他们的管理不能有效的统一起来,这也带来了问题。

(3)成本效益观念不强

由于受我国传统意识的影响,高校中还残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思想,妄想只依靠政府,依靠学生来养活一个学校。这种思想显然跟不上时代的步伐。办多少事,招多少人,这些都以政府拨多少款为基础,不注重自身效益,这显然直接限制了高校的发展,高等教育基本上依靠政府财政拨款运作,在计划经济体制庇护下,给多少钱,办多少事,养活多少人,投入不讲效益,成本效益观念不强,只会办学,没有经营意识。

2、微观方面

每所学校财务管理制度都有漏洞,财务人员培训力度不够,制度不够完善,存在手续不清、会计资料丢失等对财务支出有严重影响的现象,财务工作难以制定统一的准则,不能达到规范化。大多高校只招聘普通会计职员,由这些人员来管理整个学校的财务难免会出现问题,而出现问题后依靠这些工作人员大多问题是解决不了的,导致的结果便是学校财务支出扩大化,造成超支情况。会计机构设置不明确,没有层次,或层次过多,导致会计人员的配置不合理。分配制度不公平,降低员工工作积极性,影响财务人员情绪,制约了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医院 财务信息 网络披露 影响因素 建议

中图分类号:F2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10-131-02

一、引言

信息是维护良好经营环境与提升组织效率的重要因素之一。在现今变动快速的经济环境下,仅以纸质资料提供信息,对于组织的决策者而言,常缺少时效性,而使得有用性降低。任何组织都有必要发展新的信息策略以应对环境变迁,来创造竞争优势。其中,利用网页传递信息的组织可将信息传递给更多使用者,并可提供比传统纸质资料更详细信息。医院为了响应不同类型利益相关者要求,必须提高信息透明度,可以通过不同媒介,如印刷品、电视、无线电台与网络等披露其信息。其中,网络技术在近年快速发展,其对于信息传递的广度及速度比起其它的传统媒介更为有效,接收容易,并便于与信息需求者沟通,可更好地与利益相关者建立关系。目前,我国网络普及率非常高,网络已成为民众取得信息的最要渠道。鉴于此,本文探讨医院采用网络提升其财务透明度程度及影响因素。

二、材料与方法

1.资料来源。我国的医院依所有制可分为公立医院、非公立医院,另外,医学中心作为研发机构也肩负着一定的医疗功能,在此也将其单独列为一类。从统计情况来看,非公立医院的数量较多,但规模(平均病床数等)比公立医院小。为了避免规模因素造成研究影响,本文采用病床数大于100床的医院做为样本最后样本有230家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

2.网页披露财务信息程度的衡量。参考相关学者的研究,并依据医院的特性,及相关法规所修正的披露项目。本研究依据财务信息性质,将医院在网页披露财务信息的指标分为财务信息类型、财务信息质量及信息易取得性等3个分项指标。在建立披露信息的指标时,先以0/1的二元尺度(binary scale)表达该项是否达成。另外,针对每个指标之下的子项目,平均分配该指标点数进而确定医院的网络披露财务信息指标(disclosure index、DIS)的衡量项目与权重。

3.统计方法。本文分别以医院在网络披露财务信息的指标做为因变量进行OLS回归分析,独立变量有公立医院虚拟变量、非公立医院虚拟变量、医学中心虚拟变量、区域医院虚拟变量、医院规模、市场集中度、新闻能见度、网络普及率、每百户拥有计算机量。本研究先行分析网络公开财务信息指标的鉴别力,采用项目分析,审视每项指标的难度指标与差别指标。

三、研究结果

1.描述性统计分析。在医院网页公开披露指标方面,各项指标的平均值普遍显示公立医院披露程度最高,仅在社区公益活动与医疗品质项目低于非公立医院。医学中心介于中间,非公立医院的网页公开披露普遍最低。在回归独立变量方面,医学中心医院平均规模最大,非公立医院的平均规模最小,公立医院的规模差异最低,新闻能见度均以公立医院最高,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的新闻能见度平均值相似,环境控制变量在三种类型中大致相似,仅有公立医院的市场集中度平均值较高且范围大(变异数与范围),显示公立医院分布区域较为广泛。

2.回归分析。回归分析与敏感性检测结果来看,有如下发现:

第一,网络披露财务信息类型程度的回归。网络披露财务信息类而言,其程度是衡量医院在网页披露财务信息、社区公益活动、捐赠名单与金额及医疗质量等信息的程度。(1)公立医院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指出公立医院比医学中心更愿意在网络公开披露较多的信息,符合本研究假设;(2)非公立医院的虚拟变量显著为负,显示非公立医院通过网络对投资人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动机低于医学中心,也符合本研究假设;(3)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的差异,医院公开披露行为相同。虚拟变量假设的F statistics为28.802(p值

第二,网络披露财务信息质量程度的回归:网络披露财务信息质量衡量医院在网页公开披露的财务信息的质量的程度。(1)公立医院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表示公立医院在网络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质量优于其他类型医疗服务机构,符合本研究假设;(2)非公立医院的虚拟变量显著为负,显示非公立医院在网络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质量方面较低,与预期一致;(3)关于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的差异的检测,公立医院网络公开披露与非公立医院网络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质量相同的虚拟假设F statistics为32.508(p值

第三,财务信息易取得性回归结果:财务信息易取得性是衡量网页设计对使用者搜寻与使用财务信息的便利性。(1)公立医院虚拟变量的回归系数显著为正,指出公立医院网页设计的财务信息易取得性较高,符合本研究假设;(2)非公立医院的虚拟变量显著为负,指出非公立医院网页设计的财务信息易取得性较低,符合本研究预期;(3)公立医院与非公立医院的差异,检测公立医院披露与非公立医院网页设计的财务信息易取得性相同的虚拟假设的F statistics为156.173(p值

四、讨论

在政策涵义上,本研究发现医院在网络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情况普遍偏低,且在不同权属与评鉴等级的医院有着显著的差异,如果不强制规范而由医院自行决定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程度与方式,会出现披露程度过低的情况。由于医生与病人,及医院与利益相关者间存有高度成本,若任由市场决定医疗相关信息的披露,披露信息的程度会远低于最适信息量。本文使用我国医院做为实证对象,可能有部分研究限制:首先,本文采用病床数100床以上的医院做为研究目标,虽然已经涵盖很高比例的医院,但可能会忽略小规模医院披露信息的行为;其次,本研究设计的网络公开披露信息项目与权重,是参考探讨政府组织与营利组织网络公开披露财务信息的研究,但医院涵盖不同类型的所有权,因而本研究的指标设计可能涉及主观或考虑不周的情况,未来可以访问专家形成共识,建立披露指标内容与指标权重,或者采用多组指标或与权重,进行敏感度分析;第三,新闻能见度的衡量采用医院在特定新闻媒体当年度出现在新闻的次数,但没有考虑同一件事被连续报道数次,新闻对医院的评价属于正面或是负而评价可能对估计医院公开披露的行为造成影响;最后,有些因素受限于资料的取得困难未能纳入分析,例如,医院的绩效表现、医院财务结构、医疗合作或联盟、政府的医疗补助、医院声望,或医院管理结构等,未来可以进一步延伸探讨。

参考文献:

[1] 袁建国,白平.关于建立我国公立医院信息披露制度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1(09)

[2] 李丹.医院财务风险防范的思考[J].中国卫生经济,2009(04)

[3] 魏春红,郭宝华.对高校医院财务管理问题及其对策的思考[J].中国厂矿医学,2009(02)

篇(6)

关键词: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理论分析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16-0066-02

一、财务管理环境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任何事物总是与一定的环境相联系、存在和发展的,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也不例外。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不同领域的财务管理有着不同的特征,这是因为影响财务管理的环境因素不尽相同。如果把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看做是一个系统,那么,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以外的、并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系统有影响作用的一切系统的总和,便构成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环境。

(一)研究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意义

世界是由相互联系的事物组成的,正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促进了世界的发展与变化。财务管理理论和方法的变化,也是各种环境作用的结果。所以,在研究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之前,我们有必要深入的分析一下现时的高等院校管理环境。研究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作用有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可以使我们正确、全面地认识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历史规律,掌握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发展趋势。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行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中国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制也必须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

2.通过对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可以正确认识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因素,不断增强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工作的适应性。财务管理工作是在一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的实践活动,只有适应了环境,才能有生命力。中国高等院校正处在教育体制改革的转型期,更需要根据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进行财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创新。

3.通过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可以尽快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体系。财务管理理论研究的目的,不应仅限于正确地反映财务管理实践,更为重要的是应能正确地指导实践。所以,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研究,应该作为高等院校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课题,同时,对这一课题的研究,也必将推动财务管理理论向前发展。

(二)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的构成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环境包括的内容十分复杂,如经济因素、法律因素、社会文化因素、资源因素等。下面简要介绍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有重要影响的几个因素:

1.经济环境。高等院校所处的经济环境是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经济因素,如经济发展水平、经济体制、财税政策等。(1)经济发展水平。财务管理水平是和经济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的,新的经济发展阶段,对财务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会有新的要求;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水平也同样受到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2)经济体制。经济体制是指对有限资源进行配置而制定并执行的各种机制。现在世界上典型的经济体制有市场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两种。在计划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仅仅是一种支出管理,高等院校的筹资权、投资权都归上级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只有执行权,而无决策权。这样,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单一,财务管理的方法比较简单。而在市场经济体制下,高等院校拥有筹资、投资的权力,高等院校必须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做出各种各样的财务决策并组织实施,因此,财务管理的内容比较丰富,方法比较复杂,对财务管理的水平要求较高。(3)其他经济因素。除以上两个因素之外,一些具体的经济因素主要包括金融政策、财税政策、其他相关因素等。这些因素发生变化,会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产生十分明显的影响。

2.法律环境。高等院校所处的法律环境是指影响财务管理的各种法律因素。法律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行为规范的总和。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必然要受到法律规范的约束。按照法规对财务管理内容的影响情况,可以把法规分成以下几种:影响高等院校筹资的各种法规;影响高等院校投资的各种法规;影响高等院校收益分配的各种法规等。

3.社会文化环境。包括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卫生、体育、世界观、理想、信念、道德、习俗以及同社会制度适应的权利义务观念、道德观念、组织纪律观念、价值观念等。作为人类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必然受社会文化的影响,但是,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程度是不尽相同的,有的影响比较明显,有的则可能微乎其微。

(三)中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环境

从总体上看,目前中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环境还不十分理想,但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前景比较乐观。现就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

1.关于现代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对高等院校体制进行一系列的改革。传统的高等教育体制产生了大量低效率的结果,以致中国高等院校不能很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不能实现高等教育健康良性发展。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新技术的发展,新经济时代已经来临,中国高等院校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的产业化发的提出,高等院校的体制改革也面临各种新的形式和问题。但随着中国高等院校各种改革的深入进行,高等院校的管理制度逐渐走向科学和理性。

2.关于金融市场。中国的金融市场并不活跃,但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将为高等院校进行资金的筹集提供良好的条件。高等院校扩大招生规模后资金缺口很大,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已成为高等院校快速发展的有效的途径。

3.关于法规政策。随着中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法规制度的不断完善,为中国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改革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规范。例如,许多高等院校实行了会计集中核算制度,这一制度促进了会计专业化,规范了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了财务管理信息质量。

4.关于经济增长。国民经济的增长,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动力。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为中国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的机会,中国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也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我们也应看到,目前高等院校的财务管理缺乏风险意识。如果没有认识到市场因素和人口因素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忽视教育发展的周期性盲目扩大招生规模,将给高等院校的发展带来极大隐形风险。

5.关于科学技术。现代电子通讯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高等院校财务管理提供了良好管理手段。现代财务管理越来越朝着定量分析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必须具有现代化的数据处理手段,这也向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子计算机和财务管理软件在中国高等院校的应用的逐渐推广,为财务管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条件,极大地促进了财务管理方法的改进和创新。

二、财务管理观念对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影响

高等院校财务管理的观念和方法的研究,对高等院校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体制起着决定性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要求高等院校财务必须树立新的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探索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模式。

(一)人本化财务管理观念

重视人的发展和管理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趋势。高等院校的每项财务活动都是由人发起、操作和管理的,其成效如何主要取决于人的知识、智慧和努力程度。因此,在高等院校财务管理中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扬弃“以物为中心”的观念,要理解人,尊重人,规范财务人员的行为,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财务运行机制,强化对人的激励和约束,其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二)知识化的财务管理观念

这里讲的知识,包括科学、技术、能力、管理等等。知识在知识经济时代是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源泉。财务管理思路、方法、手段等的知识含量,将成为财务管理是否创新、有无成效的关键因素。未来的财务管理将是一种知识化管理,要不断学习财会新知识,运用各种现代化知识(信息技术、数学模型等等)进行财务决策,以解决未来财务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

(三)风险财务管理观念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由于市场机制的作用,任何一个市场主体的利益都具有不确定性,存在蒙受一定经济损失的可能,即不可避免地要承担一定的风险。由于高等院校制度改革,使高等院校必须面对市场风险。影响高等院校财务安全的外部因素有:

1.教育供给和需求的市场变化。加入WTO后,各国教育组织会加快进入中国高等教育市场的步伐,这将对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严峻的挑战。与此同时,由于国际国内人才交流、科技情报信息交流加快等因素的影响,也将给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影响。

2.教育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革。高等院校管理体制的调整和改制如把握不好,会导致国有资产、信誉等资源流失,会导致工资等支出增加或有负债、隐形负债增加;另外,高等院校规模由小型或中型提升为大型或特大型后,土地、基础设施、房屋建筑物、设备图书和其他一些必备的最低要求,也将会给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财务隐患。

3.国内政治经济影响。财税体制改革、投融资体制改革、金融体制改革、保障制度改革、财务会计制度改革和与国际惯例接轨会产生一定的风险并有可能形成制度和管理的灰色和真空地带,会给高等院校财务安全带来影响。

4.其他影响因素:经济犯罪、蓄意破坏和外部灾变防治救助系统失灵;突发性灾变;国际政治经济形势影响等。

参考文献:

[1][美]威廉・L.麦金森.公司财务理论[M].刘明辉,主译.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6.

[2]王化成.浅谈财务管理环境[J].财会月刊,2000,(6).

篇(7)

关键词:乡镇卫生院 绩效评价 财务管理因素

农村的卫生工作是我们开展医疗卫生改革的一个工作要点,其发展的程度以及落实的有效性则关系到农村生产力的促进、农村经济的振兴以及农村社会发展的稳定,从长远来说对提高广大农村群众的基本身体素质有着深远的意义。乡镇卫生院可以说是我国农村三级预防保健网的重要枢纽,而解决了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评价问题,也就是切中了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命脉。从近些年的情况来看,针对乡镇卫生院的相关评价较多,然而各种评价并没有能够更好地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的动力机制,总结原因主要的出现在财务管理的正确把握方面,可以说,分析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的财务管理因素,对于更好地完善我国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评价机制来说其意义是十分深远的。

一、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概述

与资源利用有关的目标实现程度被称为是绩效。而绩效评估则是指通过数理统计以及运筹学的方法,运用既定的指标体系,参考统一的评估标准,依照相应的程序,通过定量定性对比评估,针对企业在一定经营阶段内的经营效益以及经营者业绩,做出科学、公正、客观与准确的系统评判。从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角度,可以将乡镇卫生院绩效界定为发挥乡镇卫生院功能的程度,换句话说也就是实现预防保健、基本医疗以及管理职能等相关功能定位的程度。因此,乡镇卫生院的绩效评价,就是以所界定的机构绩效为重要依据,联系包括效益、效率、效果、质量、满意度以及反应性在内的相关内容,从而构建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通过定量与定性的结合,从多种维度针对乡镇卫生院进行综合系统的评价。

二、 当前影响乡镇卫生院绩效评价的相关财务因素

(一)财务会计制度不够完善

从当前情况来看了,乡镇卫生院出现了普遍的会计核算不规范现象,会计科目的运用也不够合理。这直接造成了会计核算监督的相应职能无法发挥出来。比如说个别乡镇卫生院的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内容不符,可靠性与真实性无法保障,甚至还出现了“打白条”的现象。此外,相关的财务管理机制也缺乏规范性。比如预算缺乏刚性,预算机制不健全等等。可以说有很大一部分的乡镇卫生院的预算管理仅仅是纸上谈兵,缺少执行力。这一局面的产生与个别领导的过度主观和预算机制没有能够做到事前研究以及事后评价有很大关系。

(二)在职财务管理人员综合水平不够

当前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人员在综合业务水平以及职业素养方面还有待提高,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对绩效评价的影响没有一个清醒的认识。而遗憾的是尽管有些卫生院不断加强了财务管理重要性的宣传,但相关人员仍然因为专业水平限制而无法达到实际要求。

(三)乡镇卫生院的经费管理工作不到位

我国的乡镇卫生院的经济管理工作开展的还不够,特别是卫生院的实际收入因为药品折扣与回扣等问题的存在,导致了药品核算收入与实际不符。并且乡镇卫生院主要面向的服务人群多为广大农村地区的群众,经济能力普遍不高,所以有大量的乡镇卫生院在财务方面都存在医疗欠费导致的大量应收账款不到帐。

(四)必要的内部考核与外部监督不力。

当前我国有很大一部分乡镇卫生院的内部财务考核机制不够健全,奖惩力度也不够,这直接导致了相关财务规章制度不能很好地落实。并且在考核中仅仅以医疗业绩为主要参考,严重缺少对于其他经济指标的综合考察。与此同时,相关上级卫生行政机构对乡镇卫生院的监督力度不够。缺少第三方的独立核算机构对财务账目进行有效的审计。

三、加强乡镇卫生院财务管理工作、提升绩效评价有效性的具体措施

(一)完善财务会计制度

首先要把新农合基金全部纳人财政专户管理与核算,建立内部稽核制度以及亲属回避制度。要设立科学合理的财务会计职位,保障出纳与会计不由一人兼任。还要根据卫生院的详细会计制度设置会计科目,对于乡镇卫生院的固定资产、卫生材料以及药品等要进行妥善的转账管理,此外,卫生院还要进行统一财务收支。对于私设小金库行为要严查到底。

(二)不断完善乡镇卫生院的内部考核、外部监督机制与财务管理制度

首先要切实地促进药品的折扣、废止药品以及库房的有效管理。妥善解决医疗欠费的相关问题,积极设立专项追缴欠款的制度与部门。其次,对于院内的财务管理检查必须要长期严抓不懈。此外,相关上级卫生主管部门还要不断地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提高责任意识。

(三)重视会计监督

乡镇卫生院的主管部门以及医院的领导与会计人员必须对财务管理和监督加强认识,提高重视程度。第二要科学处理会计监督同其他经济监督之间的关系。最大程度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管理职能,医院的上级主管部门必须要加强监督检查力度,并要落实在制度和行动上。此外还要侧重乡镇卫生院的财务互审制度,充分交流,继而通过整改从整体上规范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促进财务管理向法制化、正规化发展。

(四)加强乡镇卫生院相关财务管理人员的职业培训,提高综合素养

卫生院的财务管理机构要尽量配备那些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的专业财会人员。要定期开展相应的继续教育培训,运用多媒体设备,鼓励在职人员通过互联网的财务管理网站收听专业课程,自行汲取专业理论知识营养,特别是对会计进行继续教育的培训,要保障半年一次或一年一次。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财务管理工作的科学有效性不仅关系到乡镇卫生生院的绩效评价结果,更加影响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事业的巩固与发展。所以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角度来说,我们都必须要加强对于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视,只有稳固了财务的根基才能保障绩效评价结果的科学性,才能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拓红.日本医院医疗质量评审[J].国外医学―医院管理分册,1999(6): 49- 52

[2]袁兆康,刘勇,周小军,等.乡镇卫生院租赁制改革效果的综合评价[J].卫生经济研究,2004(7):21-24

[3]蔡志明,陈春涛,王光明.绩效、绩效评估与绩效管理.基于对建立医院绩效评价体系有借鉴作用的述评[J].中国医院,2005(09)

[4]张从丽. 医院护理人力资源管理的绩效评估[J].现代医药卫生, 2004(19):2071-2072

[5]王嵩.论我县乡镇卫生院的财务现状及改进对策[J].市场论坛,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