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妇产科学护理

妇产科学护理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11 09:21:0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妇产科学护理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妇产科学护理

篇(1)

1、《综合ICU产科病人临床研究》

2、《产科危重症患者病情评估与预后系统的建立与评价》

3、《因素型产科病人分类系统的建立与研究》

4、《产科护士共情能力的调查分析》

5、《产科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6、《改良产科危重症病情评估系统的建立与应用》

7、《孕前及孕期体重与产科并发症及妊娠结局的关系》

8、《产科超声规范化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9、《产科子宫切除70例临床分析》

10、《产科医生剖宫产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的调查分析》

11、《三种常见病因所致急性DIC51例临床分析》

12、《220例产科病例的早产危险因素分析》

13、《产科联合ICU救治危重孕产妇28例分析》

14、《对护理实习生关于产科易发护患冲突场景的沟通指导》

15、《CRRT在产科多器官功能障碍中的临床应用》

16、《广西母婴安全工程在农村地区的实施效果评价》

17、《不同产科因素对孕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及盆底肌康复治疗的近期效果观察》

篇(2)

摘要:为培养优秀的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我们对实践性非常强的妇产科学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实习课程实施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包括课时的调整,教学方法的改革,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改进妇产科教学模型,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以提高妇产科临床实践综合能力。

关键词:七年制;妇产科学;实习课程

妇产科学是临床二级学科,是各级医院的四大科室之一。作为医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学历来是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影像医学、医学检验、高等护理等专业的必修课程和主干课程。近年来七年制临床医学教学做为新兴的教学模式已成为临床医学教学新的增长点和发展趋势。

妇产科教学作为重要的临床主干课程,由理论课和实习课组成,其中实习课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目前理论科多媒体教学已经较成熟,并取得了良好的课堂效果。然而,作为妇产科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妇产科实习课仍沿袭传统的方法。其次,妇产科教学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我们在实习课中已安排了临床的部分,但由于妇产科的特点往往不能按计划完成,尤其是给男同学的学习带来困难。为了培养医学精英的7年制学生及临床急需的高层次人才,提高理论和临床实践的紧密结合,我们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中的实习课部分采取了以下改革措施。

1调整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妇产科教学总教学时数中实习课的比例

增加妇产科教学中小班实习课的比例,传统的本科教学中实习课往往常被忽视,部分院校盲目扩大招生规模,有的高等医学院校甚至取消实习课,其严重影响了理论的提高及其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我校自近3年来对临床医学7年制学生的妇产科教学中将小班实习课的比例由原本科教学占理论课1/5-1/4的实习课提高到现有的三分之一左右。

2改革教学方法,改进及引进教学模型

改变传统的“板书+挂图”的教学方式,编制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实纲及规范化流程,通过改善教具、多媒体课件、三维动画等多种形式,使大班课中盆腔的解剖、生理及分娩机制等一直难示教又不可能看清楚的内容应用多媒体,动态显示骨盆的结构,并同时展示软组织、血管淋巴及神经组织,通俗易懂学生可以很快理解并消化。

妇产科是高风险科室。目前,医疗纠纷已经成为困扰医院正常运行的较严重问题。在临床教学中,随时开展安全教育,强化医疗风险意识,有利于学生在今后一生的工作中形成自我保护的概念。鉴于医疗发展的新形式,我们将沿袭了几十年在产房中进行的实习课———分娩机制的内容进行改革,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即计算机交互式分娩及急救演示系统(MaternalandNeonatalBirthingSimulator),此模型是专为模拟分娩全过程及母婴急救训练而设计的计算机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应用妇产科和急救医学专家共同研发的配套教学软件,与计算机相连,可模拟操作分娩的临床经过及分娩中可能发生的各种临床状况,并且可通过交互式教学模拟系统记录,对学生进行各种产科实际操作技能的考核和评分,完善的分娩和急救教学体系。很好的解决产房现场观摩时间和条件限制的困难。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使用电化教学手段演示从待产到分娩及产后处理,只需10余分钟,配以动画示意图,使这一内容形象、生动易于掌握,印象深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构建妇产科常见疾病典型病历及病历讨论库

为加强理论联系实际,考虑到妇产科病人的特殊性,在尽量多接触病人的情况下,对常见的妇产科疾病准备2~3份典型病历,由学生为主体讨论该疾病的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教师有目的地总结及对学生诊疗思维能力的培养。过去由于病房内病种的限制,常常使学生丧失对一些重点病种的临床见习机会,利用多媒体课件可以将校内、校外甚至国外的典型病例加以制作保存并能随时再现。此方法的采用对七年制临床医学生能力的培养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综上所述,我们在紧密结合理论课教学,通过增加实习课课时、更新教具、多媒体课件、多功能临床实验室、小班化典型的病历讨论及引进国外先进的模拟病人计算机系统等系列改革措施,无疑会使临床7年制的临床医学的学生增加对妇产科理论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为达到7年制临床医学妇产科学临床技能的要求,为培养高层次的人材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篇(3)

妇产科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临床学科,在实际教学中,要想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提高对妇产科临床过程与操作技能的重视程度。因此,将“教学做”一体化应用于妇产科实验教学中,能够为实现对学生实践操作技能的有效培养奠定基础。本文针对“教学做”一体化在妇产科实验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结合所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完善对策。

关键词:

教学做一体化;妇产科;实验教学;应用

基于妇产科学这一临床医学所呈现出的特殊性,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实现妇产科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以实现对学生临床操作技能的培养,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结合,以真正地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素质,亟待解决。而“教学做”一体化的方式下,能够在有效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模式束缚的基础上,为当前妇产科实验教学的高效开展提供新思路。

1在妇产科实验教学中运用

“教学做”一体化的重要性在妇产科学中,表现出了极强的实践性,在该学科教学中,需要确保学生能够在完成常规病史询问外,能够具备妇产科检查操作技能,而在实际进行检查的过程中,因无法在直视下进行操作,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手感经验。但是,由于妇产科本身的特殊性,患者对隐私性的要求不断提升,加上医患关系目前较为紧张,致使学生临床操作实践机会越来越少。在此背景下,将“教学做”一体化模式运用到该学科教学中,则能够在明确学生教学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借助实验的开展促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以相应教学情境的搭建来促使学生在实验中实现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技能的掌握,进而为实现该学科教学目标并解决当前妇产科临床实践操作所面临的难题奠定基础,以此来提高该学科教学的质量,并确保相应人才能够满足实际岗位之需。

2当前妇产科实验教学中应用

“教学做”一体化所存在的不足在当前的教育领域中,随着教改的逐步深入,促使当前教育理念逐步实现了创新,而要想打破传统灌输填鸭式教学模式的束缚,实现对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的培养,就需要在更新教育理念的基础上,实现教学方法与模式的创新。而从目前妇产学教学开展的现状看,针对实验教学的开展,在运用“教学做”一体化方法的过程中,面对行业对人才能力素质所提出的高要求,而学生现有知识基础薄弱且学习能力低、教师的能力素质有待提升等,这一系列问题的存在,致使“教学做”一体化模式难以在妇产科实验教学中充分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教学质量与效率有待提升。

3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在妇产科实验教学中有效运用的对策

3.1更新教学理念并强化对“教学做”一体化的认识

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对于教师而言,要想借助“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运用来打破传统教学理念与教学方法的束缚,就需要在积极转变教学理念,强化对实验教学重视程度的同时,明确“教学做”一体化的概念,也就是在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并促使学生能够实现自主学习活动的开展,能够借助网络等推进来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与效率,同时,要落实综合技能培训,同时还需要以完善教学评价体系的搭建来实现对教学效果的科学评估与改进。

3.2实现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

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为了支撑“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的高效实施,以促使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并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具备相应的临床操作技能,就需要以双师队伍的打造为基础,同时,确保在理论教学与临床教学上分别配置一名双师型教师。在此过程中,需要确保教师在具备扎实理论功底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临床实践操作经验,以分工合作的方式来提升妇产科实验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3.3实现实训室的打造并创新教学方法

首先,为了适应妇产科实验教学活动的开展之需,则就需要打破传统将理论与实验课堂分别进行设置的现状,以理实一体化实训室的打造,来实现理论与实践教学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能够在仿真模型与环境下,具备良好的临床实践操作环境,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与操作技能。其次,要基于“教学做”一体化下,实现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师要在实际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明确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并充分发挥出自身的引导作用,以项目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等的运用来提升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在实际践行的过程中,则就需要结合教学内容与学生现有知识能力基础的实际情况,以单项任务的训练为基础,促使学生能够在独立完成任务之后,将任务进行综合,以小组合作等方式讲知识进行贯穿融合,以此来保证学生在系统性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具备相应的临床操作能力,进而为促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岗位适应能力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在妇产科实验教学中,将“教学做”一体化方法进行运用,能够促使教师在积极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的基础上,以理实一体化教学与双师型教师队伍的打造来服务于实验教学的开展,促使学生能够将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融合,以实现对学生专业能力与临床操作技能的高效培养,在提升该学科教学质量的基础上,为确保满足当前行业对人才所提出的高要求提供保障。

作者:杨波 庄臻丽 杨祖艳 赵佳 戈云芳 单位:保山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张艳慧,杨娟.“教学做评”一体化在《妇产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广东化工,2015,19:206-207.

篇(4)

【摘要】 妇产科护理教学是临床教学的关键,充分认识妇产科护理教学的特点和面临的困难,如何提高妇产科学生临床思维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妇产科学生临床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这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要为国家培养出临床创新型、高素质的妇产科医学人才,转变教学观念,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等势在必行。

【关键词】 妇产科护理教学;创新能力;改革;教学方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模式的转变,迫切要求人才培养从“知识型”向“创造型”方向转变[1],护理教育要培养出适应新世纪需要的护理人才,必须进行创新教育,教育学生学会创造,尤其是注重临床实践的妇产科护理学,对护理工作更有特殊要求。因而妇产科护理学临床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例如课程体系不合理,教学内容重复,教学计划不合理,现代医学、现代科学课程薄弱,课程体系不能反映时代特色等等。因此我们要积极贯彻“着重素质、面向临床”的基本理念,以素质教育为主线,改革妇产科教学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培养重点,逐步建立起有一定特色的妇产科护理教学模式。笔者就近年来妇产科护理教学中对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创新的实践做一回顾。

1 提高教学水平,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教育观念比较陈旧,部分教师依然采用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教学手段简单落后,师生交流不足,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学生的素质教育不仅与自身的培养相关,而且更有赖于教师素质的提高。教师素质的提高是临床教学的根本所在。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念是实现新教学模式的前提条件,因为观念是行动的灵魂,教学观念对教学行为起着指导和统领的作用。教师的综合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学生的智慧和意志的发展[1]。

1.1 加强教师自身知识储备 实施医学创新教育要求教师既要有扎扎实实的医学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又具有教育专业、信息技术及人文社会科学等方面的知识。不仅具有一定知识结构,而且还必须具有快速吸收、转化知识的能力。因此,教师要不断学习,不断充实、提高。通过定期培训、进修、学术会议、自学及函授等多种途径,接受继续教育和强化培训。争取拥有大量丰富、多层面、多侧面的知识,为医学创新教育打下坚实的基础。

1.2 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教师要将现代教育理论同自己的教学工作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树立科学研究意识,掌握教育科研方法,研究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诸种问题,并寻求答案;研究自己的教学理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等。通过潜心研究,尝试摸索,在研究中升华,并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形成教学和科研相互促进,共同提高新的教学模式。教师综合素质的发挥要融入课堂教学过程之中。在课堂上授课教师要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在课堂上充分调动和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用自己的言行去感染和影响学生,教授他们丰富的妇产科学知识,培养他们良好的心理素质。

1.3 转变教师角色观 传统妇产科护理教学都是由教师主讲,学生被动接受,即“填鸭式教学”,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我们主张教师应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逐步转变为引导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和提高。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大胆竞争等自我表现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精选妇产科护理教学内容

精选妇产科护理教学内容,是我们讲好妇产科护理学的基础。面对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必须在一些原则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序和有效的选择,教研室在临床教学中应充分发挥协调作用。各位授课教师要作好资料收集,充分备课。对各位授课教师所讲授的内容进行明确的分工,授课教师备课完毕后,教研室对授课内容进行统一整理,一方面避免授课内容不必要的重复,另一方面避免某些授课内容的遗漏。授课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确定授课内容,运用教学语言、选择教学模型用具、使用多媒体等手段,对教学内容进行再加工,用最能让学生理解的方式传授知识。教科书是实施教学的依据,但它不能成为束缚教师授课的枷锁。既往授课一直沿用按教科书顺序及内容讲解,制作课件时有意打破过去的框框,将关系密切的内容融合一起讲授,既便于理解、又避免了重复。如:流产的病理与临床表现,处理原则与护理措施等。课程内容选择性讲解,余下内容留为自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具备自我学习和不断学习的能力。在自学前,向学生讲清自学的要求,同时,教师要对学生自学的结果进行检查及总结,对重点、难点内容要给予讲解,以保证自学的效果。适时增加教科书以外的内容,主要介绍本领域的新进展,帮助学生了解更多的学科前沿知识。每次课节省5~10分钟,用于习题的演练,以巩固当堂课的内容,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3 改进妇产科临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对于妇产科教育来说,创新教育就是要引导医学生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留下的医学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敢于提出问题,勇于探索新知识,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新。

3.1 讨论式教学法 讨论式教学法是以课堂集体教学为主要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围绕一个或几个问题相互交流信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引导者,帮助学生设定讨论的主题,并参与指导学生讨论。在课堂教学的前期准备中,提前选定讨论的题目,如“怎样指导产妇科学度过产褥期”。并指导学生运用现代化信息查询手段查阅相关资料,鼓励他们不因循守旧,大胆创新,在学习中求新求异,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相关材料和全面思考后提出自己深思熟虑的见解,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这种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能力,有助于他们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形成,同时,也加强了师生之间多方面的沟通和了解,促进教与学活动的进一步开展[2]。

3.2 研究性教学法 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教师要引导和组织学生选择感兴趣的专题进行研究,例如,选择“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心理因素对产程进展的影响”—这一学生感兴趣的课题,让他们自己设计相关调查问卷,到临床上去收集资料,分析整理,得出自己的结论,在课堂上进行交流,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分娩期心理护理的重要性,使学生重视产妇的心理活动,把产妇真正当作一个“整体的人”,为产妇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这种教学法可以锻炼学生科学设计调查表的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收集资料的能力、数据统计及分析能力,为学生今后提高临床护理服务质量奠定基础。

3.3 以问题为中心教学法 以问题为中心来展开教学活动[3],妇产科护理教师可以选择典型病案,并根据病案的阶段性变化分段编写,就理论课教学中学生反映较多的问题和临床实践中易出现的失误对教案进行设问。如在讲授“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这一内容时,课前让学生自学书本内容,课堂教学中展示典型的临床病例,并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出一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结合自学所得知识对问题加以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进行分析、归纳和总结,使整个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样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可以锻炼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

3.4 探究性教学法 教师按照科学研究的一般规律,在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情境,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并最终解决问题,以激发探究和创新欲望,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验课“会阴擦洗”这一内容的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会阴擦洗的模型和操作用物,让学生自己去探究会阴擦洗的步骤和过程,获得亲身体验。在实验的过程中,少数学生会对书本上的内容产生质疑,并且产生对操作步骤的不同看法,形成了一种创新意识,从而为以后进行各种科研和创新打下牢固的基础。

3.5 合作学习法 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学习。它要求教师有指导地进行小组教学,让学生在一起学习。教师对学生的分组要尽可能小,并尽可能使组员有不同的思考方式,对每组给以具体任务及分工,使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其中。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一个子宫肌瘤患者的病例,请每组学生根据所给出的资料进行讨论、提出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最后教师自己进行总结。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每个人都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能积极活跃主动地发散思维、评判思维,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4]。

3.6 情景模拟教学法 情景模拟式教学法是指通过对事件或事物发生与发展的环境过程的模拟或虚拟再现,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进而在短时间内提高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在讲授“孕期营养与保健”这一内容时,从临床请来一位患有妊娠剧吐的孕妇协助进行教学,在征得她的同意后,请她就自己在孕期出现强烈恶心、呕吐、甚至不能进食进水、身体严重脱水的具体情况向学生一一说明,学生根据这位孕妇的情况列出存在的护理问题,并制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样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个感性认识,能够理论联系实践、增强运用知识的能力[5]。

3.7 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教学也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手段。教育部在本科教学评估指标体系中,也明确提出应用多媒体授课时不低于15%。利用现代的教育理论和技术手段来提高教学质量,将教学内容以最有效方式传授于同学[6]。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对象的特点,通过教学设计,合理和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并与传统教学手段有机形成合理的教学过程结构。在讲授“胎儿分娩时”利用教学碟片先播放胎儿分娩的过程引起学生的兴趣,再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如“是怎样从母体分娩出来的”,“是不是所有的都可以经阴道分娩”、“在分娩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做哪些工作”等),使电教手段的趣味性牢固在学生形象中,使学生从趣味活动中获取知识,激发求知欲。

4 总结

妇产科护理教学是护理专业临床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充分认识妇产科临床实习教学的特点和面临的困难,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保证。精选教学内容,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的水平,才能为国家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临床创新型、高素质的妇产科医学人才。

第2期高学军,等.妇产科护理教学创新的实践与思考

参考文献

[1] 董克满.有机化学教学改革与创新能力的培养[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3,24(10):1148-1149.

[2] 林少健,李东海.整合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J].中医药管理杂志,2008,(2):123-124.

[3] 刘亚玲.中国学生应用PBL学习方法可行性论证[J].中国医学高等教育,2007(1):3-4.

[4] 徐旭眷.妇产科护理学教学改革初探[J].护理学杂志,2005,20(24):54-55.

篇(5)

肺栓塞是指肺动脉或其分支被脱落的血栓或其他物质(如脂肪、羊水、空气)栓塞后的病理过程[1],若不及时治疗会在1 h内猝死。我院于2006年10月救治1例妇产科术后肺栓塞患者,现将临床分析及护理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46岁,因子宫肌瘤行手术治疗。术前右侧下肢肿胀,术中顺利,术后第2天下地后1 min突然出现重度呼吸困难、紫绀、心悸,血压为0。心电示窦过速。血气分析pH值7.35,PaO2 45 mm Hg(1 mm Hg=0.133 kPa ),SpO2 65%;D二聚体5 100 ng/ml。心电呈SⅠQⅢTⅢ型。急检D二聚体5 100 ng/ml。肺动脉CT照影左右肺动脉干、左上下肺动脉、右下肺动脉及分支内见软组织充盈缺损影,大部分被栓子充填,左下肺见条片状高密度影,双侧胸腔见液体密度影。右房室系统显示增大。经溶栓、抗凝支持治疗,1个月后痊愈出院。

2 临床分析

妇产科患者由于盆腔静脉长期受压,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术后活动少、血流缓慢、血液淤滞;分娩或手术致血管壁损伤;妊娠合并症等。易在血管壁上形成血栓,突然下床活动使已形成的静脉血栓脱落、随血液循环栓塞肺动脉及其分支。

3 护理

患者出现紧张恐惧、频死感,患者家属反应强烈。因此,护士应安慰患者及家属,和他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多方面关心患者,减少不良情绪的产生。

有文献报道,发生肺栓塞的患者中有20%~30%因未能及时诊断治疗而死亡[2],若能及时诊治病死率可下降8%[3]。所以术后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对于突发性原因不明的晕厥、呼吸困难、胸闷、酷似心绞痛、心肌梗死样疼痛症状,要高度重视。术后指导患者的早期活动,平卧时协助患者做指趾、腕踝的运动,做腿部肌肉局部按摩,自下而上周而复始,使腿部肌肉收缩,对外周血管壁施加压力,促进血液循环防止产生栓子。术后6 h后,指导患者进行双下肢屈、伸、抬等运动,1次/2 h,5 min/次,双下肢抬高30°,以利于血液循环[4]。经常翻身及变换,多做深呼吸以助静脉回流。术后24 h可下床活动,活动量由小到大至恢复正常。通常第一次下床会有低血压现象出现,向患者讲解术后第一次排便应在床边进行,且以坐位为宜,排便时不能过分用力,以防发生肺栓塞。另外,术后注意补足水分,防止发生脱水,使血液浓缩。

肺栓塞是一种极严重而少见的妇产科并发症,该病在我国误诊,漏诊率高达70%[5]。通过此病例的临床分析,提示我们,在临床护理中,严密观察病情,指导和鼓励患者术后早期进行适当活动,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护理,对防治肺栓塞,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 郑军廷,刘志前,李平.剖宫产要后肺栓塞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护理研究,2004,18(12):1038.

2 俞森洋.老年人肺栓塞的诊断进展.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02,21(5):394-397.

3 原红,冯月亮,王丽娟.胸部肿瘤患者开胸术后肺栓塞的预防与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4,39(6):417-418.

篇(6)

关键词:数字化学习;  妇产科;  教学;  应用

        妇产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的主干课程,内容广泛;涉及妇科,产科及计划生育等内容,学生学习时感觉吃力难懂。传统的学习方法缺乏主动性和参与性,学生学习时容易疲乏,感到枯燥,在现今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已经不能满足他们对知识的渴求。数字化学习能弥补这些不足,如今,数字化学习已渐渐成为护理教学中的全新模式。大力整合知识信息资源,建设医院的数字化学习平台,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坚实基础,也同时促进了护理教学的飞跃性进步。

        1数字化学习的特点

        1.1学习不受时空限制:数字化学习资源高度的共享性及通讯技术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1] 学生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身条件与需求选择学习的内容,学习时间及地点,只要在网上点开数字化学习平台就可以浏览老师的课程。

        1.2学习自主性增强:数字化学习具有高度的多样性,学生可以根据各人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数字化学习资源进行学习。如学生在妇产科学习期间需要了解更多妇产科方面的知识,就可以进入数字化学习平台选择有关妇产科的课程。

        1.3学习形式多样化:通过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多彩的互动和协作环境,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系统,虚拟教室,虚拟专科操作,还有聊天室,公告板等工具,选择独立学习,分组讨论,远程互动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例如设计“虚拟患者”可为学生提供病例情境,指导学生对该“患者”进行观察、思考、制订护理措施。还可以开设虚拟专科操作,如产前检查,自然分娩接产,外阴擦洗,阴道冲洗等专科性强的护理操作让学生进行网上演练,可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学生可以组织学习小组,在数字化交流平台上相互讨论交流,与老师进行沟通交流。学生不只是单纯的去看,去听,去记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互动性,大大的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2妇产科护理教学中数字化学习的实施

        数字化学习必将成为教学包括妇产科护理教学的主要模式。数字化学习包括数字化学习环境,数字化学习资源与数字化学习方式,三个基本要素[2]。医院临床科室要在护理教学中实施数字化学习,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构建医院数字化学习平台,创建良好的数字化教学环境:首先要加强医院的信息网络的建设,对外能高速地连接互联网,对内有良好的内部局域网,配备足够的多媒体计算机终端到医院教室、医务人员办公室。其次整合医学知识信息资源,包括各种科医学护理多媒体课件、医学数据库、因特网上免费的医护信息资源等,这些资源为医院的护理教学提供了知识的保障。再次利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自主开发或购买数字化学习的管理软件在医院的局域网中构建开展教学的数字化平台,学生随时可以通过这个学习平台学习交流,老师通过平台授课。

篇(7)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临床教学;存在问题;对策

临床实习是护生迈入护理岗位的第一步,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首要过程。妇产科护理学是一门专业性、实践性很强的学科。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对健康的需求和服务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临床教学遇到前所未有的冲突与困惑。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是女性,常涉及病人的婚姻、家庭、生育等隐私问题,这方面的矛盾就更为显著,直接影响临床教学的效果。我院为教学医院,临床教学任务较繁重,在护理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影响带教质量.现分析如下并探讨解决的对策。

l存在问题

1.1带教老师方面

1.1.1业务过硬,但带教意识和教学能力不强大部分带教老师都是长年从事临床护理的中坚力量,护理操作规范,技能熟练,人际关系好,护理经验丰富。但这些带教老师学历偏低,大多只接受过中专教育,有些虽近年通过自学考试或夜大取得大专或本科学历,但其专业理论知识、人文科学知识尚不足,未受过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语言表达、人际交往和沟通水平等方面的能力参差不齐。如对发掘护生理论与实践的融会贯通,护理规范与技术、技能要领的关键作用,缺乏突出重点的讲述及启发性的指导。同时由于服务对象以及疾病的特殊性,再加上病人及家属法制观念增强,带教老师自身的心理压力很大,组织教学比较困难。病房其他工作人员带教意识差,影响临床教学质量。

1.1.2工作繁忙,讲课示范少临床带教老师几乎都是兼职,既要承担繁重的临床工作又要兼顾护生的带教,同时因护理工作繁杂、琐碎、工作量大,带教老师常常忙于应付日常工作,指派实习护生跑腿打杂多,而忽略理论讲解和操作示范。护生看得多,实际操作少。带教过程中护生认为部分老师责任心不强,对护生关心不够,影响护生的积极性,打击护生的学习和工作热情。

1.2护生方面

1.2.1专业思想不稳定有些护生的专业思想不稳定,对妇产科护理不感兴趣,不重视妇产科的临床实习,学习积极性和态度较差,同时护生刚进入临床,不知道如何处理护患关系,常常因为措辞不当,使护患关系紧张,甚至与病人吵架而引起投诉,影响临床教学质量。

1.2.2理论与实践的矛盾护理专业是一个技术性非常强的专业,不仅要求从业者有较强的理论知识,更要求其具备娴熟的实际操作能力。经调查,仅有58.71%的实习护生表现出自信,这与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各专业课程结业时间较早,特别是基础护理学。随着时间的推移,护生对基本理论遗忘较多。基础护理操作更是生疏,没有牢-固的理论基础,护生对于临床的常规处理产生诸多不解,动手操作会束手无策,引起护生专业自信心不足,影响下阶段实习的顺利进行。

1.3病人方面进入临床实习,虽然老师、课本、网络可以给护生很多信息,但这一阶段病人是护生学习的重点,是知识的载体。由于妇产科服务对象的特殊性,病人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重,不愿意配合临床教学。妇产科的一些疾病可能涉及病人的隐私,如婚外、未婚先孕等,另外一些诊疗技术需要暴露病人的隐私部位,她们不愿意操作时面对众多护生,尤其是一些年龄大的病人更为突出,同时病人普遍的心理是信赖老师,而不愿意让护生为其进行护理操作,从而使护生实践的机会减少。.1.4伦理方面妇产科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其服务对象为女性,疾病常涉及性器官、婚姻、家庭和生育等,有着不同于其他科室的伦理要求。护生学习的权利与病人享有平等医疗服务权利的冲突,涉及隐私所带来的伦理学问题等,影响护生实践的机会。

2对策

2.1加强带教老师的选拔与培训临床带教质量的高低,关键在于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护生在实习期间,受带教老师的影响较深,她们常常以带教老师的言行举止为榜样,带教老师自身的素质将对护生的护理观念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应严格掌握带教老师的任职条件并进行带教老师的选拔。同时要加强带教老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可举办各种带教老师培训班,全面提高带教老师的教学意识及教学能力。如培养老师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妇产科一般疾病可以按护理程序进行查房;危重病人可以采用病案分析;专科护理操作可以示范;人工流产、剖宫产、自然分娩可以采取观摩或看电教片。同时加强病房其他护理人员的教学意识。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2.2加强护生专业思想教育及实践能力的培养临床教学是护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部分护生的专业思想欠扎实,不安心实习的现状,带教老师要引以重视,应与学校取得联系,互相配合,做好护生的思想工作,加强专业思想教育。使她们稳定情绪,集中精力做好实习。同时采用各种方法提高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应注重加强妇产科服务对象和服务意义的教育,引导护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强临床实践能力。

2.3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首先耐心地向病人做好解释工作,说明教学医院的特点以及带教的任务。在临床带教时,应及时与其他工作人员联系,尤其是主管医师,取得他们的协助和支持。并做好与病人的沟通,引导护生以换位思考的方法理廨病人、尊重病人,引导护生通过加强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提高人际交往的艺术。争取更多病人的配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带教老师应帮助护生在病人面前树立威信。对于个别拒不合作的病人不必勉强。新晨

2.4加强伦理学教育加强护生伦理学教育,在涉及隐私的临床教学中要加强对病人的知情同意,充分的知情同意不仅可以保障病人权益不受侵犯,同时也是对医护人员自身有力的保护怕。另外还可以借助先进的科学技术改进教学方法,如电教片、计算机网络、多功能模型等,以尽可能贴近临床的真实环境和更符合医学伦理学的方式开展教学。开展医德教育,老师应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使护生养成良好的医德医风。由于妇产科疾病的特点,病人除存在一般病人的心理问题,还存在自卑、羞辱的心理,应告知护生要关心、理解病人,态度和蔼真诚,强化护生优质服务的意识。

参考文献

[1]付晓红.护理临床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临床医药实践杂志,2007,16(9):862—864.

[2]刘潮临。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伦理同题与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15(4):60.

[3]盂荣琼,陈景端.妇产科临床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贵阳医学院学报,2002,27(3):271.

[4]赵艳琼,龙凤宜.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1,3(4):504.

[5]黄艳红,陈亚玲,辛晓燕.医学伦理学在妇产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6(I):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