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景观设计思考

景观设计思考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8 15:40: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景观设计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景观设计思考

篇(1)

关键词:空间景观;景观设计;园林景观;空间分隔

Abstract: in the limited land space, through the reasonable space space, such as design skill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spatial landscape, this is landscape designer in the future landscape design of an important development direction, this article to combine product surplus living area environment design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discusses how to effectively design space landscape, to meet the future urba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the strain.

Keywords: space landscape; Landscape design; Landscape; Space space

中图分类号:TU97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 引言

从目前房地产发展的情况来看,随着土地的进一步加剧紧缺,加上房价高企,尤其是在较多大城市房地产发展中产生一种趋势,就是主要以小型楼盘为主。房地产的这种变化趋势无疑给景观设计师带来了更大难度,其要求设计师如何在有限的土地空间上通过采取分隔等手法来实现空间的拓宽多变。显然在有限空间基础上充分发挥景观特色,就必须采取合理的布局来丰富空间,这是值得探讨的设计问题。本文将结合实例来对于空间景观的构思进行深入分析。

2. 项目概况

本项目为寓品盈居园林设计,园林面积约2300平方米,其中游泳池占了530平方米,四米的消防车道也占去了不少空间,整个小区园林可设计的空间变得非常局限,再加上整个园林建于地下车库顶板之上,荷载问题也是重点考虑的因素,因此最终可设计的花园空间很小,在如此细的空间设计出精致丰富多变的空间需要设计师花很多心思,这也是本小区园林设计的一个重点考虑问题。

3. 空间景观的设计手法

空间设计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小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要从实际出发,针对本住宅小区土地空间有限居住小区景观特点,为了有效地凸显出小区园林景观的多变性以及丰富空间,根据小区空间原有状态,采用多种空间组织手法,充分利用空间扩大绿化面积,尽量满足小区居民的各种需要,提高小区居民的人居环境。通过结合实践,笔者分析小区园林景观设计可适宜采取以下设计手法来丰富园林景观空间。

3.1景观空间的分割设计

居住小区园林景观同居民的日常生活关系密切,更具有功能性和实用性。为了丰富小区园林景观空间的组织首先通过采取分割与渗透的手法。进行景观空间的分割设计要满足居民在绿地中活动时的感受和需求。当人处于静止状态时,空间中封闭部分给人以隐蔽、宁静、安全的感受便于休憩;而对于开敞部分能增加人们交往的生活气息。当人在流动时,分割的空间可起到抑制视线的作用。通过空间分割可创造人所需的空间尺度,丰富视觉景观,形成远、中、近多层次的空间深度,获得园中园、景中景的效果。用墙体、绿篱和攀缘植物分割,

本项目中采取花架以及景墙来分割,能有效地拓宽空间,将有限的距离拉大,同时配以树丛能增加空间层次。同时在本花园中的花架设计能使空间隔而不断,但值得注意的是要注意花架的尺度问题,花架设计过于粗壮则有堵塞感,过于纤细则反而起不到分割作用。

另外针对本项目平面空间非常有限,需要开拓立体空间,竖向空间产生视线的延伸主入口部分。为此本项目设计三面高低错落弧形的造型水景墙,增强视觉的可延性,饰面用不同灰调的花岗石做细腻的变化,以石材表面处理的不同,色泽不同,厚度不用,以及相近的模数,营造出低调且多变艺术墙,景墙的周边配合绿色的植物,充满生气。

3.2空间渗透设计

花园景观空间的渗透与分割其实是相辅相成的,没有渗透的分割将使得空间令人感到局促和压抑,但通过景观空间的渗透可有效地向相邻空间的扩展、延伸,产生层次变化。空间渗透手法主要是通过采取采取景墙设置分割物时,可利用花架等相互渗透。本小区就是巧用花架的设计,不但可分割空间,还能使两侧的景物互为因借,彼此衬托。花架在这里作为中景,使空间具有远、中、近3个层次,产生空间延伸的效果,是利用“分、隔、挡、通”的园林艺术手法,挖掘住宅楼区土地潜力,以有效地扩大绿化面积,弥补绿化用地的不足的一种绿化形式。通过采取花架等设计打破了楼群“一字形”、“行列式”呆板布局,形成了幢幢有院、院院有景,景景相连的舒适、整洁、美丽、幽雅的生活空间,改变居住区的生态环境。 同时设计在休息平台上的休闲亭充满现代气息,钢材、木材、混凝土、花岗石融合在一起,与景墙形成呼应,构成和谐比例,从每个角落观看都具有不同的风景,强化步移景换的感受,提升了环境的品质。

另外为了进一步增加小区花园空间的渗透效果,整个花园的绿化主要以高低错落的花基为主,花基的饰面和景墙的材质采用同一个元素灰色基调,以不同的石材切割和表面处理作出无限的变化,使整个园林充满细腻感。立面采用灰色的基调,地面则应用了温暖的色调,以红色,橘色,黄色组合成亲切的地面色块。

3.3水景设计

水景是小区花园景观空间得到丰富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利用水景可有效地丰富的景观空间。更高的层次还表现在对空间的建构,通过水景表现空间的本质。鉴于此,在居住区景观空间设计中,应重点考虑到水景的灵活设计元素。通过水景在其中可以组织景观序列、限定空间布局、联系空间层次。

在本小区景观空间设计上,通过采用水景对视线的引导作用,以联系空间层次,展开空间序列。设计时充分利用水景墙中水的流动性和引导性,发挥水体对人的视觉美化作用,更能强化视觉的复杂变化的特点。通过采用水景墙的人工喷泉的流动性表现出不同的特征,在联系和引导居住区景观空间层次中起着重要作用。通过采用水景墙的水体来引导景观,能使各个空间层次和院落组团相互贯通, 形成连续的景观序列。同时要结合景观中的节点处理, 强化景观空间的可识别性。水体是活跃而又亲和的景观元素, 人本身又具有亲水的天生, 所以利用水体来引导景观空间可以避免生硬、牵强的感觉。水的流动会使人产生某种心理的期待, 顺着水流行进, 观看到不同的水景形态会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这种期待感, 于是人们在美的享受中自然地从一个空间层次进入下一空间层次。

4. 小区园林景观设计思考

通过对本小区园林空间景观设计实例以及笔者对园林空间设计的思考,笔者认为要实现园林景观在空间上变化万千,这已经与传统小区环境景观产生了变化,这是未来园林设计发展的新理念。结合笔者实践以及思考,对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凸显性质作了分析:

(1)景观空间设计的渗透性。针对目前房地产土地空间的逐渐有限性,加强小区花园的渗透性是未来园林设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要获得良好的景观环境效果,首先要强调住宅区环境资源的均好和共享。在规划时应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自然环境,适当创造人工景观,让所有的住户能均匀享受到。其次,要强化围合功能强、形态各异、环境要素丰富、安全安静的院落空间,达到归属领域良好的效果,从而创造温馨、朴素、详和的居家环境。

(2)景观设计适宜强调文化性。崇尚历史、崇尚文化是近来居住景观设计的一大特点。开发商和设计师开始不再机械地割裂居住建筑和环境景观,而在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住宅区的规划和策划,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和文化的延续性。

(3)景观设计适宜强调艺术性。在过去的景观设计来看,住宅区的设计与建设时盛行过欧陆风情式的环境景观。同时居民开始更加关注生活区周边环境的舒适性。创造自然、舒适、亲近、宜人的景观空间是住宅区景观设计的又一趋势。

5. 结语

过上述园林设计手法分析可知,空间设计是小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内容,小区园林景观空间设计要从实际出发,根据小区空间原有状态通过采用多种空间组织手法来丰富景观空间。对景观设计着眼于如何创造和优化空间,将有限的场地规划出尽可能多样的空间,给使用者视觉上、心理上丰富的感受,通过花园空间实现了从一个完全未充分利用的空间到住宅居住空间的完全拓展。

参考文献:

[1] 林涛,张景祯.浅谈现代住宅小区景观空间园林设计[J].科技传播,2011,28(09):118~119.

[2] 赵海燕,赵军,闻玉辉.浅谈园林景观空间设计重点[J].价值工程,2011,27(01):31~33.

篇(2)

针对景观设计国外著名的园艺指南曾这样指出:景观设计就是将有关人为创造活动和自然要素有机统一融合设计的艺术科学。是将自然界的资源,如泥土、砂石、水、植物等通过人工加工或构造的方式为人们创造出满足生活活动中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伴随着社会物质和精神建设的不断发展,当今人们越来越重视城市公园景观环境的重要作用,相应地对城市公园景观环境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这也对有关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者提出了新的挑战,公园景观设计者应全方位、多层地对公园景观在城市中的功能作用进行深入了解,从人文角度、人性化角度入手,对城市公园景观建设或改造进行设计方案的分析和研究,尽可能地使公园景观设计达到既能给城市居民带来赏心悦目的园林景观,陶冶市民的情操,缓解精神压力的目的,又能通过构建多层次,多结构的园林景观作品起到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的目的。所以,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要将人同设计作品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将人性化的设计理念融入设计活动中,以最大化满足人们的各种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多的服务。只有达到人、景观的二者的和谐统一,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作品才称得上是人性化的作品。才能是人、景观、环境达到平衡和谐统一发展。

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人性化思考

2.1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做到“人化”与“物化”的统一人类设计是体现一定时期人们对审美、道德、历史文化以及伦理情感因素的行为活动。唯物主义论称之为物的人化或者是造物的人化。但人类的意识、情感和文化必须要通过一定的物质形式来体现,而人类设计作为人类生活方式的载体在一定程度上也承担人类精神的表达,这可称之为人类精神的物化或者是人的物化,物化和人化构成了人与设计作品的互相联系的关系,物化和人化是统一结合体,二者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有机统一体。[4]我们从这个层面也应该明白设计中的人性化是人类自身就拥有的特质,而不是空穴来风。对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只是将人化和物化有机相融合,达到人与物融为一体的过程,即所讲的人性化景观设计过程。古时也有天人合一之说,从辩证的角度分析,城市公园景观设计应遵循人性化的理念,达到人与景观统一的效果。2.2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安全性与实用性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目的是为了广大的市民群众提供良好的公园景观环境,为人们营造一个充满人文特征的,人性化的满足人们需求的设计作品。如果景观设计过程中未将人性化理念作为设计思路,而是沿着传统的公园景观设计理念和方式进行设计,过多的束缚思想将难以给人们打造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气息的公园景观作品,难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换句话说,这样的设计作品只不过是现代城市建筑中的摆设品而已,毫无实际作用。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应严格从人性化的角度考虑设计内容,比如,在设计过程中要考虑设计结构的合理性和安全性,尽可能地在城市公园的构造物中少设带有尖锐棱角的景观物体,台阶高程尽可能地低,这样的设计思路主要是为老人和儿童着想,使每一位使用者人身安全都有保证。这是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也是关键要求,如果做不到这点,即使公园景观装点的华丽无比,也谈不上人性化设计。2.3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地域文脉传承城市公园景观具有地域性特征,也就是说不同区域的人文风情、生活习惯和不同对城市公园景观的要求不同;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作为设计者应充分认识到地域文脉的差异性,针对不同区域城市的公园景观采取不同的设计思路,将各个地域的文脉得以体现和传承。具体分析,作为公园景观设计者在景观设计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在同一文化背景下,人们普遍对事物的认知存在相似性,历史遗留下的建筑或者其他事物能引发他们相似的情感共鸣,勾起他们相同的回忆,因此在景观设计中应注重将多数人认同的景观事物融合到设计作品中。第二,在景观设计中应深度发掘该城市的历史文化,将最具该座城市历史文化的元素融合到设计中,使设计作品具有较强的识别性和唯一新,将城市的历史文化魅力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公园景观使用者享用者因处于富有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环境中倍感自豪和荣耀,提高使用者对公园景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只有深刻认识城市的历史文化背景,将最有地域特征的体现城市文化底蕴的元素深挖出来并融合到设计中,才能创作出优秀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精品。2.4“绿色”的城市公园景观设计随着人们保护环境、珍惜资源意识的不断提高,作为城市公园景观设计者应将“绿色”、环保、低碳的理念融入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坚持走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达到设计出的城市公园景观作品既能满足当代人生活需求和精神需求,又不对后代人的发展需求造成影响的效果,使人、环境及社会的发展达到和谐统一。

3结语

篇(3)

关键词 节约;校园景观;设计原则;设计思路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2)65-0029-02

0 引言

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也进入了快车道。在城市化建设中,园林景观建设由于受到国外设计理念影响较大,充斥着对自然资源的挥霍浪费,存在许多的盲区和缺陷[1]。一些地区为了过分追求园林景观在形式上的光鲜,一味求大、求新,不根据场地的功能需求而建,浪费严重。针对这种日益泛滥的铺张浪费现象,2006年建设部特别召开了建设节约型园林会议,首次提出了节约型园林的概念。

校园景观不同于其他文化性、商业性景观,它承载着人文历史的传承,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场所,典雅、庄重、朴素、自然应该是其本质特征[2]。校园通过环境的景观化处理可为校内师生提供娱乐、交流、休闲的场所,达到舒缓压力、疏松心理的作用,具有人文韵味的景观还寓教于乐,这是校园的一种文化潜力。

1 节约型校园景观的概念

所谓的节约,有两层涵义:一是杜绝浪费,即要求我们在经济运行中减少对资源消耗的浪费;二是在生产消费过程中,用尽可能少的资源、能源,创造相同的、甚至更多的财富。节约型景观是指,景观建设在满足人们对物质和精神需求的状况下,尽可能的节约所投入的资源和能源,提高其利用效率,充分发挥景观的生态和环境效应[3,4]。高效率、可持续以及低资源和能源成本是节约型景观应体现的主要特征[5]。

相比于节约型景观的概念,节约型校园景观所关注的重点有以下几点不同:首先,节约型校园景观以满足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学习和生活为出发点。这样导致在校园景观建设之中,要考虑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最少的绿化模式。其次,相对于其他景观建设,校园景观建设对生态和环境的效益要求更高。在获得相同的生态和环境效益的同时,要求更少的用水和资金投入,以便渐少维护成本。最后,校园景观建设中,十分注重对校园精神和文化的体现,如何做到节约的同时,更加突出校园的文化底蕴,需要设计者花费更大努力去思考。

2 节约型校园景观设计原则

2.1经济性原则

经济性是指生产经营活动或建设过程中,在创造一定的产品和服务或满足人们一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时,所耗费的资源最少。这恰好是节约型校园景观与其他设计理念本质的区别。因此,坚持和遵循经济性原则,是节约型校园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是整个设计过程中由始至终都要坚守的理念。

2.2 以人为本的原则

校园是老师和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之一,校园景观设计必须应当以他们的需求作为设计的中心。回顾部分校园环境景观设计失败的案例,多半是设计者忽视了环境的生态规律和师生的共同需求,仅凭个人主观臆断进行设计所导致的。离开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也就丧失了校园环境景观形态多样化和系统化,从而使校园缺乏实用价值。因此,校园景观的建设和规划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即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将校园师生的活动性和舒适性作为景观规划的出发点,如为学生学习建造读书亭廊,文化广场、露天舞台、外语角,提供师生休闲的游园和石桌椅等。

2.3美观性原则

节约型校园景观不等同于粗制滥造的景观[6]。在追求最少的成本、最大的效益的同时,校园景观的美观性不能降低,反而要求更高,否则就失去了景观的作用。而美观的体现并不是繁复的装饰,而是要花心思从细节上出新意。如树种的搭配上格外用心,充分利用原有地形,将自身融入到整个大环境中等。

3 节约型校园景观的设计思路

3.1 总体控制概念

景观设计应该有大局观,有大体的投入框架概念,不论是空间布置还是植物配置。校园景观从建筑规划开始就应该考虑景观的空间布局关系。景观空间就像一台戏,有主角有配角,有客串有龙套。有主线有辅线,有浓妆有淡墨,贯穿全局。因此在景观设计中,为体现节约的理念,主次景观的成本投入要有所区别。而且,校园景观的空间布局要符合学校师生日常的行为习惯,尤其是对使用功能的考虑,因为校园景观是为师生工作学习服务的,“使用”要比“观赏”更重要,要追求高效的使用,减低不必要的“奢华”,减少不必要的多余空间设计,也就是设计上的“垃圾空间”。

3.2 丰富有效的竖向设计

竖向设计是指在一块场地上进行垂直水平面的布置和处理。其主要任务就是根据设计场地的地形地貌特点,合理组织各景观要素的竖向布置形式。对于节约型校园景观的,其竖向设计过程中,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地形地貌特点,依坡就势,随高就低,尽量减少土石、挡土墙、护坡和建筑基础工程量,减少施工成本。但在利用现有地貌的同时,在设计过程中要善于利用不同植被的高低落差及前后遮挡形成校园景观视觉上的丰富变化,使各种设施及地貌在高程上能够协调统一,提高景观的观赏性。

3.3 景观建材的选择与加工

首先,注重建造材料的地方性。依据校园所在地的气候条件、运输条件、工匠特点,参考建筑设计风格和园林景观的风格,结合本土材料来考虑景观设计,不仅体现地方特色,便于施工管理,在项目成本上可以有效控制在异地购买材料的资金和管理成本支出。其次,注重材料的选择和再利用。材料的丰富并不等同于景观的丰富,材料的品种用得太泛,控制不好就会造成整体色调太花哨,容易出现俗气的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惠惠.节约型园林景观研究[D].合肥:安徽农业大学,2010.

[2]江滨.节约型景观设计探索[J].美术观测,2010(2):112.

[3]王雄.大学校园环境建设的探讨[J].本溪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3(1):70-72.

[4]武德,刘欣玲.对目前高等院校校园绿化的几点研究,2007,13(2):99+164.

篇(4)

关键词:城市;景观景观设计;因地制宜;研究

中图分类号:S73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9X(2010)06-0052-02

1 城市景观园林基本概念

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城市景观则涵盖城市地表自然和人造的景物。城市的概念也是循时代而发展的。进入现今的生态环境建设阶段,城市的本质是人类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城市总体规划中有城市绿地系统的专项规划,而城市景观不仅有绿化的要求,更要着眼于园林城市建设。

园林设计的因素包含构思立意、自然地形地貌的利用与塑造、园林建筑布置、园路和场地、植物种植、置石、假山与小品的设置等。园林的宗旨是不断满足人对自然环境在物质和精神方面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在生态环境、社会文化、休息游览和经济等方面的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的健康长寿和共同持续发展。

2 城市景观的特色

艺术的生命是特色。城市景观作为艺术而言也必须创造特色。特色的大敌是模仿。一时一风,竞相模仿,令人置身城市中,环顾而不知身居何处。病因在于不借鉴先进城市如何寻觅、捕捉和创造特色的理念,从而寻找本城市的特色。人云亦云,不知为何而云。治疗的良方就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的主要理法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藉因才出果,精在如何体验本城市之异宜,包括宜和不宜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在对西方城市景观借鉴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城市的具体情况进行创新,借鉴的前提是保持自我特色。中国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只有融入全球化才能意识到地域性的存在和意义、也只有保持地域性特征,才能在全球化世界中发挥积极的影响。

我们应在融入全球化的同时,根据每个城市自身的自然状况、气候条件、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经济条件等进行创新。城市景观是动态的,具有强烈的地域性。我们必须展示全球文化整体发展中的中国地域特色特征,揭示我国地域文化的真实根源。城市景观特色的创造必须立足于城市不同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各异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发展过程。在各民族文化互相融合渗透的时代,民族性和地域性是城市景观特色创作的一个主要原则。城市景观特色建设就是充分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发挥自然、地理风貌优势,保护和开发地方人文景观资源,建设独具地方特色、彰显地方文化的城市景观。同时,城市景观特色的形成都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经济基础。城市景观特色的建设不能脱离实际,贪大求洋,不能过于超前,超越城市的经济实力。

3 城市景观的传承

3.1 城市景观的历史沉淀

当这个时代城市发展的速度过快而来不及思考时,怀旧并非倒退与复古,而恰恰是温故而知新的途径。我国城市景观即拥有巨大丰富的传统资源可供传承,又面临着与传统全然不同的现实环境问题。我们既要继承优良传统,又要根据现在的城市景观所面临的具体情况与时俱进地发展传统。

中国城市景观富有悠久传统,我国各族人民在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建筑和园林文化,传统的建筑观、审美观、空间观等,能够超越时空的限制而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要汲取我国传统的精华,服务于当今人民。以园林为例,中国传统园林经历漫长的发展时期并达到过高度成熟阶段,它的许多设计观念与手法是有恒久启示意义的。例如追求诗情画意的文化内涵。结合人的视觉规律所发展出来的小中见大、步移景异的设计手法;结合自然山水环境的布局方式等。中国园林能长久地屹立于世界园林舞台中,在全球化的今天仍然独树一帜,是全世界人类共享的文化和现代城市景观规划设计发展的源泉之一。

但是,今天城市景观规划所遇到的问题已今非昔比,应以发展的观念来看待传统的继承,在传承传统中必然要有所取舍,将传统中最具生命力的部分与城市景观的现实及未来发展相结合。一定要打破狭隘、封闭的传统观念,结合全球文明的最新成果,用适宜的技术和信息手段来诠释和再现传统文化的本质,将最具特色的传统设计手法转换成现代视觉表像下的崭新空间形式,最终把传统的内在精神、地域形式转换成当代世界的设计语言,力求反映更深的实质。

3.2 城市景观的传承发展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对城市景观的要求也随之发生改变。城市景观中某些传统已经不能满足居民日渐增长的使用功能和精神生活的需要,因而必须对城市景观某些传统进行发展,以合乎时代的需要,并对城市未来景观特色的形成打下基础,让今天的城市景观建设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

在全球化的影响下,变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题。人在变,城市在变,城市景观中某些传统也必须要变。如传统美学中的比例、尺度、对比、协调、色彩、均衡等要素,随着时展变化,这些基本准则也会得到发展,我们不能以保守地复古来理解民族的原则,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来营造特色,不能以游人的心态来歌颂和维护已经不适合时展的传统。城市景观要创新、要发展就必须要突破那种一成不变的统一,突破那种停滞平衡的和谐。

城市景观特色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传统总会在城市景观中留下一些痕迹,使城市景观带有传统的特征,传统的东西是现代人生存的根。但是,人们今天的创造活动、文明成果,也会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中,随着历史的前进成为后代人得以延续的民族文化传统的一部分。这就要求我们的创造活动具有时代特色,在城市景观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要有意识地利用现代科技成果,反映当代典型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貌,达到当代景观艺术的新水平,创造出满足现代人生理与审美需求的新的城市景观特色。这种新的城市景观特色形式的产生,来自于多个方面,包括社会的变革、思潮的转变、历史的延续、技术的进步、新材料的出现等等。

4 结语

全球化是无法回避的,它给社会的各个方面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中国城市景观特色规划在全球化背景下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正面临着一个充斥着各种干扰的创作环境。中国城市规划师、景观设计师和建筑师要在新世纪规划出城市景观的各自特色,就必须依托于本民族的传统,继承和发展传统,同时以开放的心态学习、借鉴外国景观规划设计优秀理念,并结合我国每个城市的地域特点,建立一种富有地域特色和时代特征的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 张建华,许 珂.当代城市景观中的历史文化信息表达[J].山东建筑大学学报,2006(4):283~287.

篇(5)

关键词:文化广场;功能思考;文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项目概况及环境分析

1.1工程概况

1.1.1项目规模及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筑为综合性的文化建筑,总规划用地面积为15.42 公顷,地上建筑面积约53217 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为17329平方米,总面积为70546平方米,容积率为0.3,建筑密度为23.8%。加上市政绿地,景观设计面积约22公顷。

1.1.2项目位置及周边环境

基地位于新泰市区东南部,青云湖以南,滨湖路以东,青龙路以北地块。该区位恰恰处于新、老城区、青云湖生态风景区以及结构绿带之间,同时也在城镇总体规划的发展轴上,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基地成为城市发展的活力地带,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呈上启下的关键点。基地西面的滨湖路和南面的青龙路为城市主干道,由于新、老城区均在基地西北方向,主要人流来自基地西北方向,其次是西南方向。基地北面是青云湖,东南方向有青云山,景观资源丰富。

1.1.3基地地形

地形北高南低,从北至南高差约8米,坡度约1.2%。东西方向无高差。

1.1.4建筑性质

多馆合一的综合性文化建筑,包括了博物馆、图书馆、科技馆、文化馆、电影院、象棋博物馆、城市规划展馆、会议中心以及少量配套的商业,是市民文化活动的中心。这些场馆分布在五栋主体建筑内,五栋建筑围合在一起,中间形成一个有顶盖的半室外中庭,为市民的各类文化活动提供了一个灵活、开放的场所。

本项目的定位包括了四方面的特性:

标志性:代表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品位。

历史性:建筑的表现手法是现代的、面向未来的,并且是与新泰的“和”文化有着深层次的联系。

综合性:多种文化场馆的文化综合体,将各场馆的会议、观演、展览等功能集中布置,共同利用,节省了分馆建造所带来的重复建造、利用率低的问题。同时,综合性的功能使市民只要来到这里,就可以方便地进行各种类型的文化活动,它必将成为颇具人气的市民活动中心。

生活性:本项目不仅创造一个文化综合建筑,更重要的是由建筑聚集和衍生出来的城市公共文化生活场所。

1.1.5建筑设计理念

综合利用、功能互补:文化中心不仅在形象上五馆一体,在功能设置上也将许多类似的功能合并,各馆共同使用,同时,建成后,各馆也将进行统一的物业管理,真正实现功能的共享和综合利用。

山水景观的呼应:三山一水是新泰的优质自然资源,位于山水之间的文化中心,与自然景观相互对话,融入城市景观体系。五馆围合的中庭内,人们可以通过建筑的开口远眺东面的青云山,向南,可以俯瞰市民文化中心的广场景观。中庭虽由建筑围合,但与周围景观相互渗透、联通。

历史文化的窗口:文化中心是展现新泰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当代丰富多彩的城市文化的窗口。文化中心不仅通过各种展览、文化活动让市民更深地接触新泰的历史文化,也将通过景观及建筑细部的设计,将新泰的历史文化呈现在市民的眼中。

文化生活的舞台:通过文化中心的建设,提升整个城市的品味,使市民的文化生活更上一个层次。

1.2建筑及周边环境分析

1.2.1总体布局

综合性的文化建筑,集中在基地中部布置,形成完整的体量,加强建筑的标志性,各场馆用同一屋面覆盖,在内部围合出一个半室外的大型的中庭,成为场馆之间的共享空间,在空间上把各场馆连成一体。该布局方式为建筑的标志性和整体性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在场地的利用上,西北方向为交通集散广场,南侧为市民广场和绿化。

在场馆的分布上,规划馆、会议中心、科技馆、文化馆、电影院等对外功能较强的场馆布置在北侧主要人流方向,博物馆、图书馆等相对较安静的场馆布置在南侧,面向广场和绿化。

1.2.2竖向设计

基地地形东北高、西南低,主楼室内±0.000标高定位黄海标高230.2米,中庭广场的标高为-0.200米(相当于黄海标高230.00米),西面广场设计标高为-0.800米(相当于黄海标高229.40米),西面广场排水方向设计为由东向西排向滨湖路;南面广场设计标高为-6.200米(相当于黄海标高224.00米),通过台阶及自动扶梯与中庭广场联系,南面广场向南面青龙路及西面滨湖路排水。

1.2.3交通组织

主要人流来自西北方向,基地西北面为交通集散广场,各场馆主入口位于中庭,人流进入中庭后再进入各场馆。建筑设地下停车库,地面靠近各场馆入口处均设置部分地面停车位,方便停车后进入各场馆。车行交通主要围绕建筑外部布置,车辆不允许进入中庭。仅会议中心允许车辆到达入口处。

1.2.4景观及绿化分析

广场在城市中的独特位置及其拥有的景观也为其提供了一个优越的设计营造基础。新泰的所处的地域山水人文环境为本广场的营造提供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2景观四大核心功能分析

2.1烘托和延展文化中心:

建筑尺度大且采用集中式布局,景观设计应着重烘托建筑形体,并成为其功能和活动空间的室外延伸。

文化中心主体建筑为五馆合一的大尺度公共建筑,因此文化广场应具备大规模人流集散的功能。

2.2承载市民的文化生活:

滨湖广场与本广场相隔600米,因此,两个广场应力求功能定位和空间特色的差异化。

滨湖广场:城市会客厅,地标性的景观阳台。承载大型庆典、集会等公共活动以及市民滨湖观景休闲的功能

文化中心广场:城市后花园,艺术化的生活公园。承载文化主题类活动和市民日常休闲文化艺术活动的公共空间

2.3完善滨湖开放空间带:

设计力求将基地三面的山景和东北角的湖景纳入广场的景观视野,是之成为城市重要的观景点。

重点处理与环湖其他开放空间之间的衔接与联系,使之成为环青云湖开放空间体系上的重要一环,并打造沿城市界面的景观形象,形成引人注目的城市节点。

2.4展现地域和城市文化:

广场应成为集中展示地域和城市深厚的文化积淀的重要窗口,更要成为承载和推动当代城市文化交流和发展的重要平台。

3案例分析与借鉴

我们对于一些国内外相关案例进行了全面的分析与比较,从中获取设计的启发和借鉴。

3.1韩国首尔世界杯体育公园:

首尔世界杯体育场不仅是球赛的比赛场地,也是各种开幕典礼和文艺活动的场所,体育场的前面是世界杯公园,有和平公园、空中公园、晚霞公园、兰芝川公园、兰芝汉江公园等5个主题公园。

设计借鉴:集群式公共空间的有效整合。通过步行桥、广场与绿地跟周边的几个主题公园进行了很好的连接,层次丰富,已成为首尔西北地区标志性的建筑和游乐区。

3.2天津银河广场:

篇(6)

关键词:城市规划;特色;园林景观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现代的城市规划不是单纯的指绿化面积的大范围增多,而是从整体布局上整体考虑,既要有美化环境的作用,也要给广大市民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城市规划在技术上需要长久支持,并且随着社会发展的不停变化,人民群众对于城市规划的需求也不一样。在城市规划之中,融合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就很好地从需求变换的角度考虑,满足了社会环境下的个性化需求,并加快了城市建设的脚步,并解决了生态环境问题。

一、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在城市规划的现状分析

结合美与环境同在的特色园林景观,对区域的整体布局要求非常高。结合了建筑设计与规划,使之与自然环境共存,整体和谐营造出一种美的氛围,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带来愉悦感。

但是现如今,我国在大规模加快城市化建设的脚步,带来的环境影响也越来越恶劣。随之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烈,越来越看重生活环境的质量。推进城市规划,不仅要从提升自我经济,更要注重长久发展,追求自然和谐,要注重人与环境共同发展相结合,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从现有状况分析,很多城市在规划过程中,并未大范围实施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但是,随着环境变化的速度之快,我们可以很清楚的看到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已经刻不容缓。虽然近些年来,在城市规划进程中,有关部门已经意识到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存在的必要性,并着手从加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角度来加快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并根据各种环境上的差异、地方上的特色等,争取打造出完美而有特色的城市。

二、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

打造有特色园林景观的城市,是为了迎合现代大众对生活品质及其美的追求。城市规划不仅仅只是该城市人民的自我享受,更是代表这个城市,给全国乃至世界各地人民的一种光荣形象。因此,城市规划中越是带有具有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就越能给整个城市增光添彩,越能是城市风景如诗如画,环境更加舒适健康。,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性也就由此体现:

(一)满足人民物质文化需求

物质文化需求是建立在经济快速增长的基础上,生活不可能一成不变,城市也不可能只有一种风貌。因此人民物质文化需求在变,城市规划也就必须跟随着一起改变。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社会形态,它反应的是人民物质条件改善下的生活环境变化,既能满足人民对生活的追求,也能满足人民因为娱乐需求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与此同时,特色园林景观设计也是一种艺术层面上的高度升华,人人都有追求美的权利。日常的生活出行若是缺少美,就及其单调乏味。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就像是给城市生活注入一条新鲜的血脉,使原本生活更有青春的张力,更能给人民带来不可忽视的愉悦感受。

(二)解决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环境保护虽是被讨论非常多的一个话题,但是它确实有被讨论的必要。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离不开生态环境。生态环境被破坏,人类的生命安全都岌岌可危,因此,与生态环境直接挂钩的城市规划也就显得极为重要。

一个城市的规划,必须是在生态保持平衡的前提条件下。现代城市建设的楼宇林立,很多时候都破坏了原有的绿色环境,因此,现有的特色园林设计中结合绿色生态,打造出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环境形态。城市规划并不是单纯的为城市经济体制做贡献,只有真正改善现有的环境问题,给大众带来切身感受,真正享受美好环境带来的乐趣,让整个城市都融入到城市规划带来的人身体验之中,用心与自然交流,共同生存。

(三)提升城市形象

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能提升城市形象。城市形象的覆盖面非常广,简单来说,城市形象就是整个城市给人的一种深刻印象。例如北京、上海等地,都是国际大都市的代表,不管是从经济繁荣的角度出发,还是从整个城市的现有规划,给人的印象都及其深刻,这就是城市形象带来巨大影响。现在,很多城市的建设目标都是朝着体现城市形象而去。在发展的整个过程中,城市的特色都会随之有些小差别,如老北京的胡同与现代北京这座国际大都市,都是慢慢改变的。城市规划很好的融合特色园林景观,在提升城市形象方面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万万不可缺少。

三、城市规划如何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

虽说城市规划中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非常有必要,但是,如何高效的将特色园林景观设计融入城市规划又是一个重要问题。例如,适当的结合生态环境,确保安全有效;政府出台长久的城市规划政策,建立久远的规划理念;加强城市地标建设,使之有效的结合城市形象等等,都是非常有效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途径。

(一)结合生态环境

重视生态环境文明共同建设、坚持走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是大多数城市规划的目标之一,并坚持优先考虑生态安全,合理的分配园林景观布局安排,将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的各种效益结合在一起,得到均衡发展。在城市规划的长远发展中,设计者将生态环境的建设融入城市规划是必然趋势。与自然相结合就是尊重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直是大家追求的一种理想环境,生态环境很重要,但是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也很重要,城市规划不能抛弃任何一方单独发展,只有两者有机结合,并尊重当地的民族特征及其文化元素,追求整体平衡。

(二)长久的城市规划理念

城市规划不可能只是短时间的建设,从整个选址与布局的过程中可以看出这必然是一段长远过程。因此,城市规划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必定要从长远的角度考虑。城市规划对个性化与精细程度的要求非常高,并且城市规划与园林设计是综合性的项目,在整个城市的构架中,面临着许多不可小觑的困难与阻碍,这些阻碍在某些方面需要得到政府及其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结合科学技术的发展,模拟城市建设,对未来的城市建设建立一个长远的发展展望,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

(三)建立城市地标

特色城市的建筑主要是结合了相应城市的地理条件及其人文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考虑,依附一种人性化的原则来代表整个城市的文化,并营造一种良好的居住氛围。城市特色就是建立在城市规划之中,一般是依靠现代技术的先进性来充分保留原有的艺术果实,但是又能在原有基础上建立具有现代特色意义的标志性建筑。城市形象的建设很大程度上都是将人文关怀与未来的憧憬相结合,而特色的园林景观设计就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如苏州园林等地,都极具当地特色,非常能代表那种江南山青水秀的亮丽风景,城市地标也由此建立。

四、结语

居民环境的改善必须依赖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目前也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进步的重要原因之一,环境与自然,物质与美的追求都是当今社会不可缺少的重要保证之一。城市建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一方面是为了尽快改善生活环境,另一方面也是为了丰富人民的日常生活,陶冶情操。特色园林景观的设计有机融合使得居民生活优越感提升,进而也加重了人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因此,只有在城市规划中高效的融入特色园林景观设计,才能满足人民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整个城市的格调与水平。

参考文献:

[1]苏俏云. 以“人”为本规划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论中国城市园林绿地建设[J].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04) .

[2]邓华,杜威. 关于城市景观园林设计的现状与改进对策[J]. 民营科技, 2011,(03) .

篇(7)

关键词: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创新

现代园林设计必须符合当今时展的要求才能更好地体现设计追求。这就需要设计工作者从历史、文化以及时展的主题进行综合考虑,应用现代设计理念在创意、构思、主题的确立方面做好创新,只有做到了创新,才能是园林建设体现出设计的文化需要和内涵,更能彰显出现代园林的灵魂。

一、园林设计是时代精神的体现

我国的园林设计实际上从古代就已经开始,但大都出现在贵族和宫廷的拥有者中,像苏州园林、颐和园园林、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以及其他私家园林等,这些均与皇室、权贵有着紧密的联系,体现出了典型的贵族意志和文化象征。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留给我们大量宝贵的艺术遗产,新型的现代科学技术也为我们源源不断地提供了丰富的艺术设计素材。我们该怎样充分运用好这些历史文化元素和现代艺术,设计出更加符合时代精神,又具有现实意义的作品,这也是园林设计“艺术逻辑”要高度忠实的问题。一个时代的园林设计有一个时代的特征和精神象征,古典逻辑让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大利台地园以及法国广袤式园林成为了世界闻名的设计典范,从这些经典的设计中我们不难体会到,现代逻辑如果没有创新的理念,自然不会对园林没计给予全新的演绎。如今,现代园林已经完全从古典的设计风格中解放出来,进入到了开放式空间,从山水园林城市,园林化城市广场;河岸景观、各类学校校园、道路绿化、等等的设计,均体现出了独特的文化气息,也彰显出了一个地域或者一个城市的形象品位。如今,我国已经全面进入到全球化的经济发展时代,人们对城市园林的建设更加期待,一个好的园林设计,会让整个城市或者整个环境散发着令人愉悦的生机和活力,一个好的设计会让整个景观成为文化的象征以及城市灵魂之虽在。现代园林设计更加体现出了开放性、大众化、公共,这些功能如何在设计中得到很好地体现,也就成为现代景观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特征。更需要设计这在设计上充分体现时代的特质,让园林景观设计成为城市经典的文化符号。

二、应用现代设计技术推进设计的创新

现代科技让新的技术在园林设计中得到了充分展示,新型及时不仅能自如地再现自然美景,同时也能创造更新更美的超越自然地美景。值得注意的是现代高新技术对现代园林设计的贡献是将一大批崭新的造园素材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当中,通过大量的技术衔接和融合,使设计出来的元园林景观具有了诱人的魅力。现代景观的造景素材,往往会体现出硬质景观与软质景观两种。我国许多地方现存的传统园林中那些假山。石景、廊柱、石阶基本为硬质景观,那些在四周种植的花草树木既是软质景观。只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内涵与外延已经发生了改变,内涵深化,外延扩展。

1.硬质景观多为不锈钢、混凝土和玻璃等设计造景材料的

运用

现实设计中,混凝土与通过开采和得到的石头来说具有较强的可塑性,能够实现主观设计意图。而应用玻璃材质则利用其透射、反射、折射的特点作出创意性表现的设计, 让人产生现实与虚幻之感; 不锈钢的简洁和优雅,通过造型设计则让我们体味到一种闪亮和精美。

2.软质景观的设计应用和创新

我们生活中的合成纤维、塑料、聚酯织物和橡胶等材质均可以导入园林的设计当中, 这些物质可以从根本上实现对传统景观外貌颠覆。尤其是现代新型的无土栽培技术,通过水的利用让园林景观呈现出可移动的状态,这就更为现代园林景观增添了创新的韵味。

3.我们都知道,园林设计的灵感来自于自然,而自然景观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换也在发生着改变

许多存在于自然之中的美景,在很短时间内会流失掉,因此现代景观设计要看到自然世界中的美景,通过技术手段的交互利用,将美景“定格”下来,让美好的景观成为人们心中永不消失的美好。

4.利用生态技术实现园林景观设计的创新

这是一种较为新鲜的提法。设计者引入生态设计自然不是一

个简单的思维,而是要结合现代人群的生活需要而采取的符合发展需求的设计。这是设计者对生态影响的关注,这种设计要突出

自然,动物、植物、昆虫、鸟类等在内的生态相关性,充分体现人与环境,动物与环境的和谐一致性,这种设计的创新目前已经

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同 。

三、现代景观园林设计创新方法

1.让植物风格在园林设计中突出影响。首先不要单纯追求新鲜刺激,要选择适应性比较强的植物或者树种,有利于良好地生长,保持园林景观不出现断带和荒芜确保植物景观的形成成效突出。建立相对稳定的植物群落。

2.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园林设计的品质,因此,林景观设计者一定要根据美学原理,充分利用各种审美因素,让园林绿化不是单纯的环境改善,而是要突出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

3.园林进行总体的规划设计要充分掌握季节的变化,要按照季节变换而呈现出来的景色来设计景观,设计者要在人工和自然的结合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实现不同的季节都能看到人们已经感到习惯和满意的景观。尤其是现代设计者多考虑生态设计,因此,要在景区内多栽植以森林和乔木为主,同时,在建筑物之间的空地上要是当地种植灌木、花卉和草坪,用这些景观元素构成一个整体的生态小景区。

4.园林的灵气所在离不开山水,设计者在设计中要综合考虑引水入园,构筑一个整体贯通。支脉相同的水系。使其既能改善园林的生态环境,还可以增添一些别致的情境。

在园林的设计中,生态效益与景观效果实现相谐融合是设计的关键,因此,设计者要用创新的思维和理念,构建一个符合未来城市发展的园林绿化体系,让园林设计真正已显出人文内涵和整体形象。

参考文献:

[1]朱丽娜. 浅谈当代景观设计的拓展[J]. 山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9(03)

[2]从古典园林到现代园林――探究现代环境景观设计[J]. 价值工程. 20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