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8 15:40: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模块化建筑项目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1遵循管理原则
施工单位在施工的过程当中,一定要把工程质量居于首位,将各个阶段进行严格控制,把质量不及格的隐患消除,提前预防发生质量性的问题,在控制质量的过程中,必须把服务精神融合到整个工程的建设当中,把每个“下道工序”都尽力做到用户满意,坚持用精确的资料及数据来对工程质量进行反应,从而达到科学化管理。这样一来,建筑工程才可保证其优质的建设。
1.2提高建筑工程中的管理意识
在当今世界,随着信息化愈来愈普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及管理手段渐渐融入到现代建筑企业的管理活动及日常经营中。比如,施工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工程质量的保证及投资效益的加强等都会受工程管理的影响,逐渐让整个社会提高对项目管理的认识水平,了解了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同时进一步让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得到认可,企业也必须把对企业职工的教育及宣传作做好,通过培训企业职工,给他们把现代化的管理知识进行普及,从而提升企业职员的管理意识。在实践工作中,管理人员也应继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把管理水平提高,不断让建设工程里的管理标准得到提升。
1.3提高质量管理
质量控制是建筑工程中,工程项目实施阶段主要控制的目标之一,建筑工程中的质量管理是工程的安全性、经济性、可靠性、及适用性得以开展的保证。与此同时,它又具备政策及技术性强的特性,其处理方法非常严密且具有复杂的管理要素。因此这也就要求我们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中找到一个提高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发展的新想法,加强对质量的控制及预防,让质量管理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1.4技术创新的加强
创新和竞争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我国建筑企业随着竞争的不断加剧,改革制度也在不断深化,没有具备一个完整的技术创新机制,导致技术创新与生产相互脱节、不够完善的市场机制、技术问题不受重视等。如果从基础上把企业的工程管理及创新工作抓好,就能在市场激烈的竞争中赢得市场,进而把市场的占有率扩大,让企业健康和谐地发展。我们应把技术的创新提升到企业中的发展高度,做到可以适应市场的发展规律,把技术创新居于企业的首位。加大力度进行企业创新的投入,把技术创新的主体意识增强,在企业的核心营造出优良的技术创新氛围,加大引进力度,把先进的技术设备进行引入,把具备独特创新性的科技成果进行产业化、商业化,把技术上的优势转为经济上的优势,以技术对项目实施进行改造,提高对重大施工技术问题的攻关及研究,顺应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把一系列的技术难题解决完成。此外,在强大技术创新的支持下,采取新颖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升项目管理的创新工作,加大企业的竞争力,促进项目施工模块化管理的有效运作,从而取得最大规模的经济效益。
1.5加快人力资源优化配置,强化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在进行设计工程管理的时候,他们也应具有合同、法律、设计、经济等各方面的知识。具备超水平的专业技术人员,才能提高人员专业素质,工程管理人员间的服务才会获得设计方的大力认可。目前,在国内对于该方面的专业性人才处于急缺状态,所以这时企业需要大力培养复合型的人才。此外,相关企业需要做到统筹优化,以劳动力的需求情况为准,通过从各建筑之间,对潜在及现实的劳动力资源进行仔细地规划,充分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人力资源可以获得很大限度的提高。
2建筑工程项目的模块化管理
模块化管理的含义是指是把问题细化,各负其责、分级别化管理,管理模式就会呈现金字塔状。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部门的主管要把明确本部门的职责放在首位,也就是做到各司其职,明白自己部门必须完成的工作有哪些。身为公司的有机组成部分,每个部门及个人都会有它具体的责任范围,倘若没有,就是公司在管理制度上的问题。而部门的职责能简单的分为两大块即内部及外部。内部的职责重点是指收到外部的任务之后,内部人员应互相协作共同达到目标。外部职责重点是接收公司其它部门反馈回相应的信息及传递进来的任务,此外也包括向其它部门人员传递任务。其实个人与部门的任务职责也是相似的,与外部衔接及反馈,自身完成接收到的工作。明白内部各个成员的工作能力与特性,适当进行分配各自的任务模块,合理的分配每个任务模块的资金。部门主管应该对项目的整个进程进行跟踪,还须具备解决各个环节遇到的问题的能力。主管还应该对企业施工人员工所得的利益进行合理分配。而企业施工人员工关心的两大问题则是自身价值和待遇能否实现。一个公司的高层负责制定战略,中下层则负责提供决策和建议并保证公司战略的准确性实施。
3结束语
【关键词】设计基础教学 模块化 教学改革
【基金项目】本项目为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教学改革项目。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025-01
设计初步课程是建筑学专业本科一年级的基础课,课程的设置旨在使一年级学生对建筑进行初步的了解,掌握基本的表现技法,并建立起初步的建筑空间感,在整个建筑学教育中起到启蒙作用。我校的设计初步课程分为《设计初步(上)》和《设计初步(下)》两部分,分别在上下两个学期完成。《设计初步(上)》内容重在指导学生认知建筑及进行基本的建筑表现技法训练,《设计初步(下)》则是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小型建筑设计实践。设计初步课程对于后期建筑设计理论和方法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而网络的兴起使当代的知识传播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教师或教材已不再是学生们获取知识的唯一来源,甚至也并非重要的来源,尤其是在建筑学基础教育这一课程特点鲜明的领域;而在当代大文化背景下成长起来的学生们,综合知识结构和汲取知识的能力与方式也发生了较大变化;更重要的是,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使建筑设计的思考与实施过程都呈现出与以往完全不同的状态。建筑基础教育需要承载的任务也必然随之变化。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们进行了一些探索。
1.重视技法训练的传统教学思路
我校的设计初步课程目前采取的教学方式是以建筑表现技法的基础训练为核心,配合一些建筑理论介绍的传统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深受源自法国巴黎美术学院的“布扎”建筑教育体系的影响。“布扎”教育体系对中国现代建筑学的形成和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已在中国建筑学教育体系中成功实践了几十年,为我国培养出一了大批优秀的建筑设计师。这种传统教学思路也是我国应用最为广泛的教学方法,它注重培养学生基本的建筑素养,通过大量的技法练习帮助学生掌握扎实的建筑基本功。
然而,随着建筑领域对专业人才需求的变化。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这种教学思路的一些弊端。低年级学生的对建筑的认知较为感性,思维主要受具体形象支配,缺乏抽象化的建筑思维和建筑空间想象,而这正是设计初步课程的培养重点。但传统的教学思路过分侧重于技法训练,对于建筑思维和空间意识的培养着力不足,也缺少系统的建筑理论讲解,导致了许多学生在后期的设计课程中不会运用建筑的形态构成规律,甚至所设计的建筑形式是对一些具体形象的模仿,有些学生则片面追求建筑形象的新奇,对建筑空间及功能上的组织理解不深。另一方面,当今的建筑行业蓬勃发展,建筑理论和表现方法与以往相比都产生了新的变化,尤其是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日益完善,打破了徒手绘图的垄断地位,在绘制施工图和效果图方面已经成为一个主要手段。
2.注重建筑设计基础的模块化教学思路
2.1模块化教学思路的整合与生成
为了顺应建筑领域新的发展和变化,并弥补传统教学体系的漏洞,我们结合教学过程中的教学经验,在分析研究国内外一些重点院校的教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教学尝试——模块化教学方法。所谓模块化就是将有一定关联性的教学内容整合成独立的多个模块,针对各个模块的多个教学内容展开训练。传统的设计初步课程安排较为散乱,条理不够明晰,不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而对于培养学生建筑观有着极为重要作用的形态构成和建筑空间认知,在原有教学体系中涉及较少。
2.2模块化教学思路的可行性
模块化教学思路课程的安排分为两学期,每学期8周,每周8学时,符合我校现有的教学安排。模块化教学思路并非摒弃了传统的教学内容,而是在涵盖了现有教学体系的重点授课内容的前提下,加入空间限定、小品建造等新内容,并将这些课程安排得更具条理性和类型性,突出强调了对建筑空间的理解和认知。重新整编的课程内容更适合当今建筑学的新发展,旨在培养出基本技法与建筑思维全面发展的学生,为其后的设计阶段打下坚实的基础。清晰的脉络也更易于使学生逐步的学习、理解。
2.3模块化教学思路的逻辑性
模块化教学思路中各模块并不是单一、孤立的。它们相互间环环相扣,具有紧密的逻辑关系。模块设置按照“认知——技法——空间——实践”的线索进行六大模块的设置,每个模块都要有各自重点强调的内容,它们是经过基础知识要点归纳整合而成,模块内涵盖多个教学要点,一个教学要点有时会在多个模块中被反复强调,因而它们之间由于建筑入门教学的综合性而具有了逻辑性和连续性。模块与模块之间的关系是逐层递进、密不可分的,前一个模块是后一个模块的铺垫和基础,后一个模块是前一个模块的深入和发展。
3.评价方法及效果预期
为了平衡结果和过程的评分比重,在近几年的课程改革尝试中,我们引入了新的评价体系(表格1)。由单一的任课老师在期末依据作业质量给出成绩,改为在不同的设计阶段分别由学生之间互评,任课老师评价,督导教师审定的多重评价体系。评价内容也从单一的模型成果,转变为分析报告、制作过程、答辩等阶段性成果,丰富成果展示内容,加强师生间的交流。
结语
设计初步课程模块化教学目的是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按照类型掌握各个模块的知识要点,在练习基本技法的基础上,结合形态构成和空间限定的重点训练,奠定坚实全面的建筑设计基础。当然,模块化教学思路也尚有许多不足之处,比如对形态构成内容的设置深度不够,建造实践也因缺乏相关的木工车间、模型车间、数字模型等教学基地而无法快速全面完成。模块化教学方法的完善还需更多的时间和努力,也许一个完美的设计基础训练模式根本就不存在。真正有意义的应该是教学研究改革的过程,教师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通过这个过程成长。
参考文献:
[1]赵魏岩.必要的转变——建筑学基础知识的结构不良性及其教学活动研究[M].建筑设计及基础[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2]高.建筑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讨论[J].华北水利水电学报(社科版),2012,(4)
关键词:信息化;顶层设计
引言
随着信息化技术在建筑施工企业应用层次和水平的不断提高,企业对信息化建设的顶层设计或总体规划的重要性有了更加清醒的认识。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企业决心以顶层设计推动信息化建设的科学开展,以破解系统集成性差、扩展性不足和信息孤岛等难题,促进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1.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总体思路
1.1信息化建设对建筑施工企业的重要性
随着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以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技术因素,将成为对所有组织和行业影响最关键的因素。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的过程管理,将广泛采用基于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的智能终端工具与技术来控制;项目的施工过程,将通过机械化自动施工技术来完成;管理经营所需的决策信息,将通过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来产生。信息化已成为企业经营生产不可或缺的工具和手段。
1.2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目前,建筑施工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系统建设缺乏统一的基础编码、统计口径与计算标准,“信息孤岛”与“烟囱式”的建设现状普遍存在,信息化应用“两张皮”与重复性工作的情况尚未得到有效解决,使得信息化在变革管理体制、创新业务模式、引领战略转型的驱动力得不到充分发挥。
1.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思路
基于对发展战略、业务特点、运营模式等方面的理解,建筑施工企业应树立以“管理信息化、施工自动化、建筑智能化”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思路,将信息化应用到房屋建筑、基础设施、海外总承包、投资、地产、设计等各业务板块中,为推动企业战略目标提供有效的信息技术支撑。
2.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目标
2.1管理信息化
以“满足员工业务需求、支撑企业管理决策”为核心,以标准化、信息化深度融合为目标,围绕工程项目管理,统一业务标准、规范业务模式、简化业务流程,通过“管理标准化、标准表单化、表单信息化、信息集约化”的方式,推动企业标准化与信息化融合的落地,实现系统间的集成整合,业务间的互联互通,数据间的分析共享,企业管控的精细集约。
2.2施工自动化
以“工厂化标准生产,机械化自动施工”为目标,设计标准化、模块化的建筑产品,为工厂标准化流水施工打下基础;开展自动化、无人化施工机械的研究,减少劳动数量与劳动强度,降低人为因素对建筑质量的影响,保证施工安全与产品质量。
2.3建筑智能化
以实现建筑智能化管理为目标,通过综合布线、楼宇自控、网络通信、物联网、多媒体应用、安全防范等相关技术,建立建筑智能化管控系统。根据用户的需求,对建筑物的结构、系统、服务与管理进行最优化组合,为用户提供高效、舒适、环保、便利的人性化建筑环境。
3.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技术线路
构建以“平台、移动物联、大数据、云计算”为核心的企业信息化技术框架,采用“平台+模块化”的技术结构,支持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应用扩展;并以信息数据从产生到利用的过程周期为对象,通过随需应变的个性化配置,推动企业的战略转型与跨越式发展。
3.1基础平台
通过统一基础编码,统一数据标准,统一计算口径,将企业基础的信息编码、组织机构、人员关系、岗位角色、权限分配等初始化参数进行配置,打破系统与数据交互的壁垒,为各类业务管理信息应用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与统一化的服务。基于标准化要求,搭建企业适用的模块化系统,将整个业务链管理划分成若干可组合、分解和更换的模块化单元。在模块化系统深化应用的基础上,通过灵活、易操作的二次开发工具,自主对个性化、自定义的功能进行变更与优化调整,提高系统“柔性”开发能力,实现业务应用的模块化建设与平台化管理。
3.2移动物联
将移动互联网与物联网有机结合,实时采集项目施工现场的过程信息,进行场景还原与业务梳理,构建基于PC端与移动APP端的业务应用。通过二维码、RFID与蓝牙近场传感等技术,将项目管理要素的静态属性与施工过程的动态属性进行电子标识,并通过移动APP端,对检查信息进行定点、定位与巡检轨迹留痕,对施工过程进行动态实时记录;通过物联网,对设备、材料、温度、湿度、用电等信息进行数据收集、跟踪查询、运行托管与信息记录。最终,在PC端生成工作记录单据列表,并自动进行数据积累与多维度分析,形成核心数据,以满足对工作轨迹的实时记录和对施工过程的远程监控。
3.3大数据
基于互联网开放平台,在各业务模块化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基础上,强化各类信息数据的收集与管理,实时从各业务数据库中抽取管理决策所需的信息数据,并通过对各类信息数据的全面化收集、主题化存储、专业化分析、统一化服务,建立企业数据共享中心;同时,通过对共享中心数据的挖掘、筛选、收集、整理,使企业由“大量数据”到“大数据”的方向转变;通过数据仓库搭建BI分析模型,支持企业管理与战略决策。
3.4企业云
基于虚拟化技术,实现资源集约化管控及应用,动态分配计算、存储与网络资源,搭建企业云平台,使终端用户能够通过终端设备或终端软件,随时随地开展业务操作与应用。
3.5自动化施工
基于标准化和工业化,对建筑构件等进行模块化、模数化设计,在工厂进行流水批量生产,通过信息化的中央控制系统,实现数据间的互联互通、指令下达,驱动各类机械手,实现判断、抓取、调位等功能,通过标准化、工业化、信息化及机械化的深度融合,最终达到自动化。3.6智能建筑基于BIM与物联网等技术,开展智能建筑管控平台的研发。通过互联网和智能终端,对建筑信息进行采集与整合,实现质量监管、视频监控、能耗监测、智能家居、安全防护等统一管理与集中监控,保障建筑物的安全、绿色、高效运营,为用户提供节能、环保、安全、舒适、方便快捷的建筑环境。
4.建筑施工企业信息化顶层设计的实施路径
4.1管理信息化
搭建“平台+模块化”的系统。基于企业基础信息平台,开展平台业务模块的建设。模块化系统的建设需要统筹各业务板块的资源配置,重点放在工程项目管理信息数据产生、筛选、采集、存储、处理、传播、分享和利用的过程管理。以“三化演进”(项目管理标准化、标准管理表单化、表单管理信息化)为指引,实时把握对项目进度、质量、安全的管控,重点关注产值、成本、利润的实时生成,最终实现业务、商务、财务一体化。构建企业数据共享中心。在各业务模块化系统建设与应用的基础上,通过平台系统间的数据交互与资源共享,对数据资源进行抽取、存储,形成“共享资源池”。数据共享中心将从数据源头实现企业数据管理模式的变革,集中管理,为主营业务系统集中化部署与集约化运营奠定数据基础,为业务报表编制、数据统计分析、资金集中支付及业务、商务、财务一体化提供便利条件。建立综合业务管控平台。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进度管理为主线,实现材料、劳务、设备、合约、质量、安全、进度等各业务系统的协同应用与流程对接。通过数据共享中心对数据的抽取、筛选、转换与多维度分析,发现背后的“潜在规律”与“变化趋势”,为企业管理决策提供信息数据支撑。
4.2施工自动化
4.2.1施工过程自动化研究钢筋骨架自动绑扎、混凝土自动浇筑、钢结构自动焊接等,实现工厂从放样到构件堆放的自动化流水作业;研究钢筋自动放样加工、钢结构深化设计、砌体、饰面排版等,实现施工现场策划的信息化;建立远程会议、远程监控与预警系统,实现方案远程会审、超深基坑自动检测预警、群塔作业防碰撞预警;研究利用GPS、北斗等工程测量与定位的信息化技术,建立特殊工程测量处理数据库,解决大型复杂或超高建筑工程中传统测量方法难以解决的测量速度、精度、变形等技术难题,实现施工过程测量的信息化、自动化;研究扫描、成像、编码与信息化预拼装技术,解决实物预拼装带来的场地和费用问题,实现建筑施工模拟的信息化。全面推进BIM技术应用,建立BIM族库,对各类建筑的“DNA”信息进行解码、分类,提高建模效率,全面推动BIM技术在双优化(施工图优化、施工方案优化)中的应用,全面推广BIM技术在复杂工艺技术交底中的应用。4.2.2自动化集成应用研究应用包括变频控制技术、高精度高速度操作技术、液压比例技术、传感器技术(视觉、听觉、触觉传感器等)、高度判断机能技术(认识、判别学习、适应机能、人工智能等)、遥控技术、导向(定位)技术、可靠性技术(耐振、密封、抗干扰性能)、自动化和机器人化的相关技术,以及自动化相关的材料和元件的开发技术,打造适合工业化建筑施工的构件自动取放、吊运安全路径自动规划、构件空中自动调姿与寻位的技术与装备,实现装配式建筑施工自动化。深入开展BIM5D(建筑三维模型+时间+成本)技术应用,通过BIM模型集成进度、预算、资源、施工组织等关键信息,对施工过程进行模拟,及时为施工过程中的技术、生产、商务等环节提供准确的形象进度、物资消耗、过程计量、成本核算等核心数据,提升沟通和决策效率,对施工过程进行数字化管理,从而达到节约时间和成本,提升项目管理效率的目的。
4.3建筑智能化
基于平台+模块化的设计理念,研发视频监控系统、能耗监测系统、智能家居系统、安防系统。通过硬件组装开发、软件集成设计、安装调试等实现对建筑数据的有效采集,对汇集的各类信息进行分析、归类、处理和判断,采用最优化的控制手段,对建筑物进行监控与管理。搭建一套基于BIM与物联网的智能建筑管控平台,集成现有成熟的子系统,使各子系统和设备有条不紊、协调一致在同一平台高效、有序的运行。通过界面定制和应用支持,充分发挥各子系统的功能,打通数据交换共享途径,真正实现“两化融合”的物联理念。遵循“试点-反馈-改进-推广”的模式,选取试点项目,示范应用智能建筑管控平台,在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持续改进,不断完善,待平台相对成熟后进行推广应用。
结语
关键词:医院建筑;新型设计;功能分工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医疗设施包括医院建筑的设计给予了更多的关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适应建设现代化医院的需求。应对医疗建筑的变化,模块化设计方法是一种值得尝试的设计思路。在某妇产儿童医院的方案设计中,我们根据医疗建筑系统分级理论,将整个医院作为一个系统,通过各个功能模块的横向与竖向的有机组合, 形成功能完整的医院。其中,相同体系的单元模块,有着统一的技术参数、结构体系和构造作法,可以灵活地拼接组合,有效地增强了建筑空间对医疗技术进步的适应性。
1 项目概况
某妇产儿童医院是投资兴建的一所新型现代化民营医院。该项目基地呈东西长、南北窄的长方形,总用地面积35 826㎡。建成后的某妇产儿童医院包含门急诊综合楼、住院部,总建筑面积约77 798㎡。其中门急诊综合楼为3层(局部4层),住院部为16层,设有病床500床。
2 总体规划
2.1 模块化的整体布局
某妇产儿童医院基地呈狭长的长方形状, 这决定了建筑空间布局呈东西向延展的特征。方案总体规划结合模块化设计的理念, 充分考虑了医疗流程的科学合理和服务效率的提升,采用“一轴三区”的布局模式。一轴为由东向西延展的医疗街主轴线,即交通模块,串联整个院区的主体医疗功能。三区指三个模块分区,分别为“门(急)诊模块区”、“医技模块区”、“住院模块区”。
2.2 外部空间与外部流线组织
医院建筑功能的公共属性决定了其外部空间与城市道路空间应直接衔接,以实现大人流量的集散。某妇产儿童医院地处桃源路与锦州中路交叉处的西北象限, 在近交叉路口地带设置了开敞的广场以及大片绿地, 以此为媒介实现医院空间与城市空间的有机衔接。富有韵律的模块化布局使门诊区、医技区等形成极具趣味性的庭院空间,既解决医院的通风、采光的要求,也为患者与医疗工作者创造更加舒适的医疗环境。
2.3 医院的功能分区
在建筑设计中,我们参照“三级甲等专科、二级甲等综合”医院的设计要求,将整个医疗区具体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医技区、病房区、管理区等。门诊区设置于基地东侧, 主要包括门诊大厅、中西药房、标准门诊单元等。入口门诊大厅设计为2 层的通高大厅,结合宽敞明亮的医疗街,为患者和医护人员提供舒适宽敞的分流和等候空间。门诊模块单元的设计结合了采光中庭,使诊室可享受直接的通风采光,实现了主动节能。根据医院建设的规模,每层设置了2 个门诊模块,并串联在医疗街主轴上,模块之间通过连廊相互联通。
急诊区紧邻南侧的锦州中路并设置独立出入口, 配置急诊、急救,急诊输液,急诊手术,急诊留观等功能。急诊模块的一层急诊、急救分区明确, 设置急救绿色通道方便快捷。医技区位于基地中部偏北, 与门急诊模块以及南侧的住院模块联系紧密。医技模块主要设置了放射科、检验中心、B超科、心肺功能检查中心、病理科、手术中心等功能。病房区设置在急诊区西侧,一层为出入院结算大厅、员工餐厅、儿童游憩等。
3 医疗模块设计
1) “回”字形门诊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本方案中标准的“回” 字形模块长宽分别为2.4 m×32.4 m,模块面积约1 000 m2,其特点是自带一个内庭院,解决了自身的通风采光问题。“回”字形模块的基本柱网尺寸为5.4 m(8.1 m)×8.1 m,“回”字形的面宽为32.4 m,一般分为5 开间,中间天井开间为6 m;两侧诊室尺寸为:5.4 m(诊室)+2.7 m(走廊)=8.1 m(柱距)。模块中的柱网可根据实际空间需求按模数灵活设计, 共可划分成一个候诊厅和诊室约40 间。
(2)基本特征
“回”字形模块平面形式,形态简单,柱网布置灵活,适应性强。模块之间形成半开放的庭院,以及模块本身的内庭,使得医院整体上形成了一个通风采光佳、趣味性强、环境优美的人性化氛围。模块之间相对独立又有联系,串联模块的医疗街增强模块间的联系和便捷性,模块的尽端设置了连廊,用于医患分流。
2)复廊式住院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方案中复廊式平面模块长宽分别为78m×28.6m,模块面积约2 250㎡; 模块平面的基本柱网尺寸为7.8m×8.1m,模块面宽为78m,共10 开间。柱网设计还需考虑地下车库的布置。南北两侧可各划分房间20间。
(2)基本特征
复廊式住院模块将护士工作站设置在两条走廊之间,这种设计被证明比单廊式平面工作效率大为提高。在平面设计中体现了集中的工作核心区与一些分散的辅助功能区域相结合的设计理念。按自然层划分护理单元,一个护理单元的病床规模控制在40~50 床。
3)矩形医技模块
(1)基本尺寸及柱网布置
医技模块平面尺寸为43.2m×32.4m,模块面积约1 400㎡;医技模块的功能和设备的技术要求对空间灵活性的要求更高,大小空间的划分和组合依照医疗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因此, 模块平面采用便于划分的8.1 m×8.1 m 柱网尺寸,南北进深长度与门诊模块一致。
(2)基本特征
矩形医技模块主要由影像部、检验中心和手术部等组成,均对空间有其各自的要求。影像部的设备不一,对房间尺寸也不尽相同,同时部分大型设备需要操控室和机房。方案中将需要操控室的大型设备用房集中布置, 并形成控制廊。检验中心内部为开放式的大空间,这样使用起来最为便利且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3.2 模块的连接组合
由于各模块在医院系统中的功能不同, 模块之间的组合关系也各不相同。根据模块可连接的数量, 分为单向连接、双向连接和多向连接。门诊模块采用了多向连接组合方式,方便患者就诊及相关的检查等行为要求;急诊模块采用了双向连接,形成了急诊、医技、手术中心直接的“生命通道”;手术中心、医技模块因技术要求采用了单向连接,保证了该模块的管理和效率要求, 模块间的合理连接提高了整个医院的可达性、便捷性,较易实现医患分流、洁污分流。
4 结语
关键词:家具,模块化,多主体协同,体验式营销
1概述
瑞典宜家(IKEA)因其为顾客提供设计精良、功能齐全、适合大众、经济实惠的家居用品而广受关注。其产品设计始终围绕着生产与使用进行,将美观、优质、实用、可持续性和低价五大元素集于一身(见图1),具有两个核心竞争力:1)卓越的个性化研发———通过模块化设计和体验式营销,满足使用者个性化需要,提高产品的拥护满意度;2)高效的成本控制,多方协同设计优化生产过程以降低成本。工业化建造模式,建筑具备产品属性,宜家的生产策略对当代工业化建筑设计建造的紧密衔接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2设计策略的启示
2.1基础产品与模块化设计
宜家主要为自组装家具,模块化是其最重要的设计方法。所谓模块化设计,就是将部分产品要素组合构成具有特定功能的子系统作为通用性模块,与其他产品要素或其他子系统进行多种组合,产生多种不同功能、不同性能的系列产品(模块化定义引自百度百科)。工业化建造已经成为世界发达国家普遍建筑的生产方式,我国也正在大力推行。现代建筑早期就对这一设计方法已有尝试,但相较而言,建筑模块的体量更庞大,功能目标更多元、模块体系更复杂,集成性能要求更高,当代就模块化设计成为了重要的工业化建筑设计方法。如MichaelJantzen设计的WindShapedPavilion是一个轻量型织物结构,可随风旋转的六个模块围绕一个中央开放的支持框架,并可产生电力为夜间照明(见图2)。坂茂在FurnitureHouse设计中运用自主研发的“家具住宅”模块作为主要结构体和建筑外墙,实现了家具和外墙的合二为一(见图3)。MichaleMaltzan设计的美国洛杉矶StarApartment在相关专业配合下,实现从结构、界面到家具及管网设备全部预装完成的居住模块单元,模块制作与现场装配同时进行,在提升基本品质的同时将工期缩短至计划周期的一半(见图4)。此外,模块是模块化设计和制造的基本单元,而成熟高品质的基础模块是产品品质的有力保障,在此基础上研发新产品,可大大提升整体生产效率。为大家所熟知的PO¨ANG椅、BILLY书柜、PAX衣柜等,因其市场反馈好、生产经验成熟,发展成为宜家品质象征的经典基础款产品(见图5)。同时宜家每年应用新的生产方式以及材料的新用法开发限量系列产品,搭配基础家具系列,增加产品多样性,这一策略对广泛提升工业化建筑总体品质,探寻标准化与可变性的协调具有借鉴意义。
2.2系列产品与可变参数设计
宜家系列化产品居多,将产品尺寸信息与基本几何信息的可变与不可变相结合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和OEM在考虑产品几何信息标准不可变的基础上,通过可变参数的作用,适应个性化,提高生产效率。这一设计方法运用于建筑设计中,主要体现在通过构件尺度变化,实现形态和空间的灵活可变性。丹麦N55艺术事务所设计的哥本哈根住宅建筑,通过组成不同尺寸的单元模块满足就餐、如厕和睡眠的基本生活需要。而美国“生态穹顶之家”也是利用小杆件组成框架,通过对杆件长度参数的设计变化,形成大小各异的空间,并在其表面运用不同性能的材料,满足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耐久、防雨和抗风的要求(见图6)。基兰•廷伯莱克事务所设计的LoblollyHouse,则将建筑拆分为四个相对独立的局部系统:构架、空腔板、单元模块及设备系统,确定各自基础构件的基本形状通过尺寸参数的变化满足多样性组合的需要(见图7)。参数设计方法可以在成熟构件及其组合方式中进行选择,简化了设计与建造流程,丰富了其使用可能与范围,提高了其可变性和适应性。
2.3体验式营销与用户参与设计
体验式营销是宜家产品与顾客需求及时交互的重要渠道,藉由宜家卖场的现场体验,用户对产品提出个人需求,并及时反馈到设计中。而当代信息技术发展使用户更易直观参与设计中。虚拟现实技术的运用,使用户足不出户,即可进行远程体验,并与设计者进行有效沟通,有利于产品用户满意度的提高。当代建筑追求个性化和多样化,而建筑师往往从个人对功能和使用方式的理解出发进行建筑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用户参与,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个性需要。但用户参与设计,并不是简单让使用者自行决定一切,而是需要建立具有整体性、灵活性的协同设计平台和服务机制。利用信息技术,增强了建筑设计方案选择的可视化,提供参与体验。建筑设计公司的网站上有相应可供用户选择的互动界面,通过用户对参数设定,可以初步确定设计方案,预算建造价格,明确用户需求。用户参与设计成为建筑个性化设计,满足业主需求的重要设计方法。
2.4SDP与多主体协同设计
宜家贸易商众多,并和千余个OEM(材料产品供应商)(宜家对OEM的选择非常慎重,具有非常严格的KPI考核指标,涉及到价格、交货、质量以及社会责任等,促使供货商不断推出新品,同时宜家会将单个供应商的技术优势给其他供应商共享,提高整体技术水平)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在生产中实行SDP(供应商开发项目)制度,在新产品开发中,由宜家总部提出设计诉求,各贸易公司在辖区范围内根据低成本、高品质的原则选择最有针对性的OEM通过竞争获取订单。在这一过程中,设计师、材料专家、产品开发人员和供应商紧密协作,共同分享材料、技术、生产方面的创新,实现生产的优质、高效与低能耗和成本控制,保障了产品竞争力。如邦格杯,设计伊始设计师用单色的锥形结构来控制成本,之后在厂家建议下重新设计把手,以保证两个杯子相互镶嵌放到烘烤箱里,同时可在运输过程中有效叠放,进一步降低制作和物流成本。而奥格拉椅子的选材从木材到复合塑料,最后在材料专家的建议下,通过将气体注入复合塑料进一步节省材料并降低重量,提高生产效率。2014年后,宜家更是与世界闻名的设计师、艺术家、社会企业家等合作,多主体协同开发全新独特的限量系列产品。在当代工业化建造方式下,材料研发、制造业逐渐全方位向建筑业渗透,多主体协同有利于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共同提升建筑设计建造水平,而宜家推行的SDP项目无疑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操作思路(见图8)。
2.5自主组装与装配自主化设计
宜家家具均设计为可由客户自行动手组装完成的产品,减少安装成本。产品的自主组装需要设计师在产品设计过程中保证装配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和便捷性。2014年,宜家技术人员引进了一种工业化生产古老木塞的工艺方法,使板材通过预先安装好的45°角栓塞连接,价格不变,但拥有更美观的边角,而需要移动时,也可以更轻易地拆解搁板单元并重新组装,目前这一工艺应用于REGISS¨OR瑞吉索系列中。而近年来兴起的3D打印技术和数控建造技术的发展也为产品的装配自主化设计提供更多样的可能性:由设计师提供相应的产品信息模型,用户通过家庭网络下载相关模型文件,自行通过3D打印制作构件进行组装。数控技术的发展,使每个用户可以演化成小规模的信息化工厂进行生产。对建筑设计而言,广泛实现建筑的业主自主组装为时尚远,但工业化建筑装配依靠制造业的组装技术发展和完善,应适当考虑小型建筑自主建造与构件维护家庭化的可能。此外,宜家产品将所有模块进行平板包装,以减少物流成本,提高包装运输效率。这一储运需求也投射到产品模块的设计中来。而工业化建造方式下,建筑构件和产、部品需要工厂预制,建筑设计需要考虑储运的可能性、经济性和合理性。以陆地运输为例,需要考虑道路条件和车辆的容量,同时考虑桥梁高度限制和转弯半径,储运条件对建筑的设计与建造实现有决定性作用。
3结语
虽然工业化建造的建筑业与以宜家为代表的家具制造业诸多方面相去甚远,但通过模块化设计,把界面、结构、设备及家具等进行模块化设计、生产和预制,做到制造与建造并行,有效缩短建筑从建造到投入使用的时间,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和品质,通过成熟技术体系中可变参数的作用,进一步增加建筑的适应性和多变性,通过用户参与设计可以提升建筑的个性化满足,而多主体协同和装配自主化以及储运增值的生产策略可以更有效引导建筑师探索适合工业化建造的设计,满足高效生产、成本控制、多样化使用需求对于设计的诉求。充分重视工业化建造方式下建筑所呈现的产品属性,用制造业的生产策略引导建筑设计,有利于推进建筑工业化的发展和跃迁。
参考文献:
[1]朱宁.“造屋”与“造物”:制造业视野下的建造过程研究[D].北京:清华大学,2013.
[2][美]斯蒂芬•基兰,詹姆斯•廷伯莱克.再造建筑[M].何清华,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3][美]尼科斯•A•萨林加罗斯.建筑论语[M].吴秀洁,译.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4]佩德罗•伊格纳西奥•阿隆索.反思“制造”[J].赵纪军,译.新建筑,2010(2):6-9.
[5]辛善超,石翔.模块化营造[J].建筑与文化,2014(2):24-27.
[6]吕萍.宜家(IKEA)家居国际化市场营销的启示[J].商业研究,2003(16):134-136.
[7]林敏,刘国余.论宜家的降低成本设计战略[J].科技与管理,2007(3):44-46.
引言
伴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物质文化水平的快速提高,建筑装饰行业正在逐步从劳动密集型的生产方式向资金集约型转变。
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已经很难满足当今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将建筑装饰行业的主要生产工艺加以整合,然后进行相应成品化加工的装饰施工方法正在逐渐被广泛应用,“集成装配式”的施工方法则成为装饰行业变革的代表,它的普及是整个建筑装饰行业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1.传统装饰施工技术的弊端
做为一种综合性强的多元化复合行业,室内装饰业历经了二十余年的发展,其工业化程度、工艺水平、设计质量、经营模式虽然不断提高,但装饰工程施工的弊端始终无法解决。集中体现在如下方面;
(1)工程施工工序繁杂
室内装饰工程一般按水、电、泥、木、油等工种操作,各工种又分多道工序交叉施工,不仅造成人工资源的浪费,还会造成工期冗长,施工管理难度较大等现象。
(2)工程效率低下
装饰施工仍然以小机具手工操作的为主,施工人员个人的技术水平决定了项目工程的工艺水平,效率低下,难以全面保证施工质量,因质量问题引起的纠纷造成了各种社会问题。
(3)资源浪费严重
室内装饰材料很多都是天然材料制作而成,由于小规模单体施工的操作方式,经常会在施工初期未对整个施工过程所用的装饰材料做出一个准确的预算,从而造成材料损耗,浪费严重。这种传统分散式的各工种独立操作,导致单个装饰工程项目的造价颇高,并且很难形成集约化的规模效应。
(4)污染严重
建筑装饰施工现场产生的大量垃圾,造成了严重的周边环境污染,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噪音污染,以及油漆、胶合剂释放的有害气体造成的空气污染等等,使“低碳环保”主题在装饰行业长期形成了一个口号,除了使用少量的环保材料,很难把“低碳”主题全面落实到装饰工程中去。
2.“集成装配化”概念的提出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传统装饰施工技术的各种弊端,“集成装配”,是指在建筑装饰工程中,将主要构件的加工、制作与安装,依据相关系列进行重组,构件主要在相应的工厂进行标准化加工和装配,以构件单元的形式出厂,在装饰施工现场则主要对已完成的构件单元进行集成、组合、安装,从而改变了传统的装饰现场主要依据手工制作的生产方式。
“集成装配化”提出可以对装饰工程进行整体化的进行装配,然后模块化装饰施工。也就是说,使传统的装饰工程逐渐成为设计标准化、制造工厂化、施工成品化的操作模式。把室内装饰工程由手工化直接提升到模块化的生产的一个层次,形成由室内设计、模块化切割设计、模块生产、模块装配、功能完善这样一个整体的施工流程。模块化建造广泛的应用于各种大型的建造工程,模块建造已经成为建造领域的潮流,装饰工程模块化装配已经是一种趋势。只有通过模块化的设计,室内装饰才可能达到规模化产业化的发展。模块化的室内装饰设计可以整合更加专业的设计理念,融合更多的时尚元素和更多的文化背景。模块建造产业生产的东西质量可以保证,安全、环保等发面可以集中抽样检查。
3.装饰施工的“集成装配化”与传统施工技术的区别
(1)施工工艺的区别
建筑装饰技术传统的施工工艺方法,主要是以现场手工作业为主。“集成装配化”施工,则是在传统手工作业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于详细准确的施工图深化设计以及成品化的配件加工等,这些技术的运用使装饰工程的整体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
(2)生产工艺的区别
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加工和安装往往都在现场进行,从最初的原材料制作,到室内家具配件安装到位,直至最终完成,基本都由一组施工人员统一进行,项目管理人员往往无法起到有效的监管作用。
而集成装配化的施工过程则要求装饰工程项目部要从组织施工人员熟悉图纸、组织材料、加工设备、现场加工、安装到表面涂装等生产全过程串行管理。采用工厂化装修后,项目部只要组织和安排好满足成品化安装的基层处理,组织协调好成品化安装队伍的现场安装和验收工作,而成品生产过程作为共行的过程在工厂同时进行。
(3)产品形成标的的区别
传统的建筑装饰施工,往往根据施工现场的已有条件,以手工作坊的模式加工和安装产品。由于这种现场施工的随意性及自主性较大,而无法受到相关标准和施工规范的有力监管,从而使得装饰产品难以达到技术规范化、质量标准化、生产成品化的作业要求。而采用“集成装配”化施工的构配件,能通过工业化进行精确地批量化生产,可以满足装饰项目上同一构配件的批量适用。
在当前的装饰工程中,金属装饰材料、玻璃制品、复合材料、以及木质集成构件被越来越多的使用。装饰构配件工厂化生产规模的发展,使以往主要运用简单材料的加工制作,演变成为多种性能的装饰材料的复合集成,而这些单元化的装饰配件主要是在工厂加工完成的。
4.“集成装配化”装饰施工的可行性分析
集成化的建筑装饰产品主要是由集成材料构成的,使设计师避免了繁杂的非创造性的设计工作,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设计师的工作量。
将集成化的理念运用到装饰施工过程中,还能使施工周期缩短。因为,在室内的装饰构件应用到室内施工当中时,就已经进行了预装配,工作人员只需要将装饰构件进行合理的组装,减少了以往繁杂的现场加工,从而使得工期得以缩短。
在集成化设计的驱使下,装饰构件更加的标准,也变得的通用化,从而使得建筑装饰构件可以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不仅保证了装饰构件的数量还保证了装饰构件的质量。由此可见,建筑装饰设计的集成化,极大的推动了我国建筑装饰行业的发展,而且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为了保证建筑装饰产品能够顺应时展的潮流,我们可以不断的改进和完善相应的集成化系统,在节约材料的同时还能对集成化设计进行循环再利用。
5.“集成装配化”施工现场应遵循的原则
(1)施工场地标准化
①合理进行施工场地的平面规划布置,使施工现场功能分区明确,布置应符合国家防火规范以及相关规章制度的要求。②按照装饰现场的要求进行施工现场的管理,各类材料、施工机具摆放合理、有序,各班组穿插施工时做到有条不紊,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计划执行。
(2)施工进度流程化
进度管理包含对人员、材料、机具、样品、图纸、预算、进度、质量、安全、技术等进行周密的安排和要求。施工进度管理应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现场实际的施工进度、施工工艺流程要求,以及实际工程量进行。
根据施工现场的情况,合理安排施工进度和流程,对原始的土建施工以及现有成品进行保护,施工区域要求做到全封闭。按常规的做法程序为:水暖电安装、瓦工施工、木工施工、拆除、清理、竣工、资料整理和移交。
(3)安装操作专业化
在“装配化”构件安装之前,项目部必须指定施工员安排施工班组熟悉相关图纸,根据图纸要求进行放线,把图纸中的构件编号逐个反映到施工现场的地面和墙面上。这样不仅能够帮助施工人员熟悉图纸,另一方面还可以让施工人员尽快熟悉施工现场,同时还要检查到达现场的产品数量是否准确。施工班组可分为:门窗安装、地板安装、踢脚线安装,木饰面板件安装、固定家具安装、五金件安装等班组,实现安装班组的专业化。
(4)施工技术规范化
建筑装饰施工项目,必须严格按照国家规范进行施工,进而保证施工质量和效率。将有关操作规程、企业工法按照标准化和工序化的原则运用到安装施工中,保证工程质量的稳定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将集成装配化理念科学合理的应用到建筑装饰施工的过程中,构建集成化建筑装饰施工体系,必将改变传统装饰施工的弊端,降低装饰成本,提高施工质量和效率,进而对我国的建筑装饰行业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作者单位: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作者简介:王睿(1979-),本科,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建筑设计与装饰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建筑装饰设计。
【关键词】城市化;环境污染;绿色建筑;可持续
由于城市兴建大量的建筑工程引发的问题愈加引起社会的关注,资源的节约以及合理利用,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这与人类的生存发展更是息息相关,引起人们的警醒是无可厚非的。要解决掉这一问题必然需要从绿色建筑入手,使之不仅仅只是提供人们群众的居住,同时使之达到与周围环境和谐,进而满足人们对建筑的安全与舒适的要求,这样就需要进行绿色建筑的研究。因此现在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也应运而生,其能为人们提供安全、舒适、健康的生活空间,也能使建筑物能更好地融入周围环境,所以得到各个方面人们的推崇。
1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分析
新世纪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很快,而且制定了绿色建筑技术体系的各个标准以及制度,同时在关键技术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并且在实际中得到了应用,产生了很多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由于我国城市化进程发展潜力很大,因此绿色建筑设计体系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中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根据相关数据表明,若我国建设的绿色建筑的数量增加100个,那么“十二五”期间就可以节约8.5亿千万时,相当于30万吨标准煤,减少排放C02大约76.6万吨,节约水资源3000万吨。由于现在我国很多城市每年需要提供大量的保障性等住房,因此城市的绿色建筑得到了不断增长。到2012年为止,我国绿色建筑数量达到了近400个,总建筑面积达到 3600多万平方米。
2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的概述
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体系,受到很多因素的制约,因此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是一个由很多目标、多个构成要素以及不同主体的高度复杂系统。体系是由不同相互有关联的事物与个体构成的具有特定功能的有机整体。绿色建筑体系是指由建筑及其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所组成的整体,包含了绿色建筑的各个方面。绿色建筑体系受到不同地区的生态环境、社会经济水平以及生活方式等很多不同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而形成的综合系统。建立绿色建筑体系可以保持该地区原有生物圈物质运动的过程,可以保护该地区的环境,利用现代新技术可以有效地构建绿色建筑技术体系以及各个模块,从而有效地分析各个模块的物质以及能量的循环过程。绿色建筑体系以生态系统(自然与人文)的良性循环为基本原则,以创造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为其设计目标,要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的承载能力以及资源等消耗水平等。
3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构建的原则
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要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从而对其进行全面科学合理的评价,同时也绿色建筑项目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目前我国构建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如下所示:
3.1 系统整体性原则
绿色建筑系统是绿色建筑评价的对象,所以构建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要真实反映绿色建筑系统在资源节约、环境保护方面产生的效益,同时指标体系还要能够反映绿色建筑的经济性。因此完备的评价指标体系应能充分反映绿色建筑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 层次性原则
评价指标体系应具有层次性和相对独立性,能够满足不同层次的评价需求,既能满足相关的大类评价又能进行系统全方位评价。
3.3 项目全寿命周期原则
绿色建筑是指在全寿命周期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山此可见,绿色建筑不仅是指建筑的建设,也包括了建筑的使用过程。因此指标体系应充分体现绿色建筑的全寿命周期。
4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的评价体系
4.1 绿色建筑的效益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可以在其使用过程中最大地利用周围资源,以及在建设过程中最大限度节约资源,保护建筑物周围环境与减少环境污染,能与自然达到和谐的程度。因此绿色建筑具有很好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我国《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50378-2006)根据其在节约资源以及对周围环境保护的程度的不同,将其分为不同的等级,这样可以量化评价建筑的绿化程度。绿色建筑的效益主要包括其产生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同时根据是否直接计算其效益,则分为直接效益与间接效益。
4.2 绿色建筑产生的效益分析
4.2.1绿色建筑产生的直接效益
绿色建筑产生的直接效益主要涉及到其在使用过程能有效地减少使用者费用的部分,包括绿色建筑的节约电能、水资源、以及节省使用的材料等,这些都是直接的经济利益。同时绿色建筑还可以对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排放等,这些是对建筑物环境的社会效益。
4.2.2 绿色建筑产生的间接效益
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主要是由建筑物引起一起积极的外部效益,是不能直接量化的部分,而且其收益者是所有的人。如绿色建筑可以吸收更多的污染性气体,因此可以有效地改善建筑物周围环境的状态。这也可以看出不能直接用金钱去衡量其间接效益,要通过适合的换算才能真正地计算其价值。绿色建筑的间接效益主要由可以保证人们群众的居住环境、减少C02的排放以及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等。
5总结
虽然我国在绿色建筑技术体系模块化中的应用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较还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城市化进程在不断地推进,我国目前也正处在社会转换发展形态的关键时期,而绿色建筑问题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显得更加的突出,因此进行绿色建筑的设计应该受到市政部门的更加得到重视。在这一过程中,不但需要自己的努力探索,同时还需要积极吸取西方国家的先进经验和理论,以及取得成果,促进我国绿色建筑事业的发展与进步。
参考文献
[1]刘启波.绿色住区综合评价的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2]黄献明.绿色建筑的生态经济优化问题研究[D].清华大学,2006.
[3]史林林.绿色建筑主要技术与评价综合体系的分析研究[D].河北工程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