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8 15:40:1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培养

篇(1)

迄今为止,高级护理实践并没有形成约定俗成的定义。最早是由Calkin一’提出了高级护理实践的概念是:对人们存在或潜在的键康问题而进行有意的诊断和治疗。美国护理州董事会参议会对高级护理实践的定义是:建立在通过基本的护理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技术基础上的实践川。1996年,Hamrse匕3〕在对“高级护理实践”概念进行了界定,这是迄今为止最新的界定:即在更大的护理学科领域内的某一专科临床范围内,将更多的实践的、理论的和以研究为基础的治疗方法运用于具体的工作。从护理发展的角度来看,这个定义阐明了四个方面的问题:①并不是指所有护理的治疗方法都是以研究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实践专业技能同样与高级实践的治疗方法密切相关。②承认高级护理实践能力必然具有较强的经验性成分。③强调了高级护理实践以病人为中心的和专科化的本质。④明确了任何形式的高级护理实践都是以护理学科领域的扩大为前提的。

2高级护理实践产生和发展的背景条件闭

2.1产生高级护理实践的因素如人们对健康维护和增进的需要、卫生保健体制的改革、国家制定新的健康政策等。

2.2推动高级护理实践的因素如护理专业在提倡和推动新的护理实践领域中的能量、政府部门对发展高级护理实践的支持力度。

2.3护理人员自身的因素如正确的角色定位和对工作领域的了解、对学科实践的积极的价值观和态度、受教育的水平和工作经验的丰富性。

2.4影响高级护理实践持续不断进步的因素如护理实践研究的开展和成果的传播、护理组织机构的权威性形成和一定的实际控制权、护理教育的不断发展和社会的普遍认可。

3高级护理实践的墓本特征和核心价值观[4]

3.1高级护理实践和基础护理实践的区别美国护理协会(ANA)在1995年发表了”护理社会政策的声明”,明确区别了高级护理实践和基础护理实践。主要区别有以下三方面:

3.1.1专科化(speeialization)高级护理实践的工作重心局限于整个护理领域的一个部分。

3.1.2角色的扩展〔exPansion)高级护理实践是掌握和运用新的实践知识和技能,包括在一定的实践领域内能使护士角色自主化、合法化的知识和技能,而这些知识和技能在传统医学中往往是与医疗实践的边缘相重叠。

3.1.3高级(advaneement)高级护理实践是以理论知识、研究为基础的知识以及实践的知识整合为一体作为其特征的。这些知识往往作为护理专业本科教育的一部分。

3.2基本特征一般说来,高级护理实践具有五个特征:①运用整体护理的观点,基于主、客观统一的实践;②与患者建立合作的关系;③运用专家型的临床推理,具有将科学知识运用于诊断和治疗过程的能力;④用研究指导实践;⑤能运用各种健康和疾病的处理方法。

3.3核心价值观高级护理实践的核心价值观包括①为病人呼吁,尊重病人及其家属的价值观和各种选择;②能从病人所处的环境和文化传统来整体地看待病人个体;③仍旧将实践的重点放在疾病预防、康复和健康促进上。

4高级实践护士《advancedpraet一cenu,ANP)

4.1高级护理实践角色的种类从事高级护理实践的护士统称为高级实践护士。现阶段高级实践护士经常被定义为五种角色的集合,即护士执业者(nursepraetitioners,NP)、临床专科护士(eliniealnursespeeialist,CNS)、认定的助产士(eertifiednurse一midwives,eNM)、认定的注册麻醉护士(eertifiedregisterednurseanesthetist,eRNA)和高级个案管理实践护士(advaneedpraetieenurse。asemanagers,AP-NCM)。其中,高级个案管理实践护士是最新发展的高级护理实践角色。在常见的CNS,NP,CNM和CRNA四个高级护理实践角色中,她们的工作会有一些交叉、重叠,但各自也都有体现自身特征的活动和特征性能力。

4.2高级实践护士的实践范围和标准高级实践护士实践的特点为:拥有专门的知识和技能、具有临床判断的能力、能熟练的进行自我创造性的护理以及在工作中具有强烈的探究精神。ANA在1995年指出:所有的高级实践护士都能够独立的或协同地做出健康保健决定,并积极地以专门的临床人员参加护理实践。她们可以提供给患者超越一般护士水平的高级评估技术和具有综合分析资料的能力。1996年美国护理联盟(NLN)在《高级实践注册护士的实践范围和标准》一文中也指出:高级实践注册护士在评估、诊断和治疗患者、家属或者社区中现实存在的或潜在的各种复杂的健康问题、预防疾病伤残、维护人们健康和提供舒适方面体现了较高的专业水平。高级实践护士仍然要进行基础护理技术的操作。但他们在掌握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方面更深、更广,对于信息资料的组织水平更强,并且能实施复杂的操作技能和干预手段困。

4.3高级实践护士的基本标准

4.3.1三个基本标准即①获得在某一专科方面的高级水平的专业证书,研究生教育是高级护理实践所必须的;②获得某一个专科护理方面的硕士或博士学位;③有护理患者及其家庭的实践经历并将其作为工作的重点。

4.3.2一个中心能力高级实践护士应具备一整套的核心能力。其中直接临床实践能力是核心能力中首要的也是中心的能力。然而,单纯的临床专业技能不能等同于高级护理实践。一些临床没有接受高级实践护理教育的专家型的护士大多是经验型的专家(expertsbyexperienee)。不属于高级实践护士范畴。

4.3.3六大核心能力除了中心能力一一直接临床实践能力外,其他五大核心能力为:①指导和教育病人、家属和其他看护者能力;②提供咨询的能力;③研究能力;④临床和专业的领导能力,包括变革能力;⑤合作的能力和伦理决策能力。

5临床专科护士(elinicalnursingsPecia一ist)

根据我国当前卫生保健体制的特点以及护理实践领域的基本类型和范围实际水平,我认为最有可能优先发展和实现的高级护理实践的角色是临床专科护士。

5.1概念1980年美国护理协会(ANA)政策陈述中对CNS定义为:通过研究生以上教育准备(硕士或博士)成为一个明确界定的知识领域和临床护理实践范围的专门人才。

5.2教育和认证CNS的教育应达到护理专业研究生教育水平,他们的教育计划的特征是对护理理论和其他学科知识的强化学习,强调用先进科学的概念、研究方法论和管理理论指导临床实践。目前的认证领域有成人精神卫生健康护理、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健康护理、社区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危重症护理等二十多个专科。

5.3工作范畴闭根据人们对CNS角色的期望,将其分为五个亚角色:临床专家、顾问、教育者、研究者和管理者。CNS首先应成为临床护理专家,这是最首要的角色任务。精湛的临床实践是CNS的首要的和必要的条件,他们能为具有复杂健康问题的病人提供直接或间接护理。他们的实践更强调对病人急性或潜在健康问题的反应的诊断和管理,而不是基础水平的护理实践,他们擅长和医生、护士、其他跨学科健康保健人员合作。工作重点是运用综合的方法护理病人,提供临床支持,改善病人护理的效果。作为管理者,他们评估病人情况,制定临床执行程序(eliniealpathway),协调整个跨学科健康保健队伍的合作过程,发展和教育护理人员,处理复杂护理系统的变革,提高护理实践水平以及维护病人的利益。作为顾问,他们在临床从事专门方向的临床指导,解决患者的问题。这些问题可以是个体的、家庭的、机构的问题,也可能与护理提供者能力、设备、设施或卫生保健输送系统有关。他们要在自己所处的组织机构中起到正式咨询顾问者的作用,并参与学校护理课程设置的制定。

5.4实践技能川CNS一般需要具备以下技能:

5.4.1心理治疗、家庭治疗、悲伤治疗、音乐治疗

5.4.2危重患者处理、疼痛管理、伤口管理、高级身体评估法、书写医嘱和护嘱、手术干预及评价等。

5.4.3内科医生或者是医生的合作者,主要承担患者病情分类、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书写医嘱、记录患者病情、决定用药、做诊断性检查等工作。

5.4.4医疗方面的技术操作,包括腰穿、骨髓采集和组织切片检查、插胃管和空肠造瘩管、拆手术缝线、手术钉子及股动脉或静脉插管等。

6高级实践护士的教育和培养

6.1培养模式和教育水平绝大多数的高级护理实践的课程是在护理研究生院单独进行的。目前美国的高级实践护士的教育是在研究生教育水平上的硕士、硕士后和博士三种层次的教育。研究生学历(硕士学历)被认为是高级实践护士的最低标准。一般说来,高级护理实践的研究生课程是1~2年的全日制的学习或者是2~4年的在职学习。1年制的课程主要是一些强化高级护理实践的课程和临床实习。

6.2课程设置

6.2.1硕士学位课程包括研究及结果的评价、理论观点(主要有护理和健康相关的理论、伦理决策、环境理论)、组织/政策理论、健康政策、社区护理、流行病学、卫生保健体系、咨询学、护理管理、市场学、调控学。

6.2.2高级实践课程包括药物治疗学、高级健康评估、病生学、遗传学及相关科学和高级护理实践护士角色的发展。

6.2.3专科实践课程包括专科I、11、m和临床实习。临床实习主要有临床决策、高级治疗学、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初级保健及人群健康。

6.3教育的评估一般由各州的协调管理机构、美国护理联盟护理教育评估委员会和护理院校教育委员会等机构独立进行,总的评估标准为:①教育所授的学位和证书类型;②课程中教师授课和教师指导的学生实践的教学时数;③所设的课程类型,包括硕士核心课程、高级实践课程和专科课程;④课程的设置是否与某个专科所需的技能、知识相符。

7商级实践护士在中国发展的思考

7.1发展的必要性近二十多年,由于国家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推动,高等护理教育的开展,大大推动了整体护理水平和质量的跃升,护理队伍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随着护理学的实践性质越来越走向独立化的今天,迫切需要具有深厚扎实的科学理论基础,专业信念坚定,行为目标明确,精通学科研究方法,掌握精湛专科技能,占有丰富信息资料,能站在学科前沿,把握学科发展动向,具有发展学科理论体系和实践领域能力的高学历、高实践水平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我国护理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在护理专业化水平方面达到与以美国为代表的先进护理水平接轨,就要花大力气培养学科精英人才,发挥她们在拓深临床实践领域和丰富学科理论体系的领头羊作用和临床实践中作为为护理工作的设计者、组织者、实践者、评价者的作用。

7.2发展的方向性根据我国现阶段卫生保健体制的性质和护理实践的范畴和基本特点:社区医疗保健体系尚不发达,医院仍是人们预防、诊治疾病,恢复健康的主要机构,护理人员的主要工作场所仍然是各级医院,护理实践领域相对局限,主要护理实践仍然是直接的临床实践,面对的主要服务对象仍然是住院病人,医院里受过专科以上护理教育的护士也远多于社区。我认为目前发展和培养我国高级实践护士群体,应首先考虑从临床专科护士(CNS)起步。

7.3发展的可能性我国自恢复高等护理教育至今已二十余年,在临床护理的各专科均有一些受过本、专科教育,积累了丰富的临床专科护理经验的护理人员。国外一些护理人员甚至认为她们已属于专家型护士川。她们都有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和对自己专科知识和能力获得社会和专业认可的希望。其次,随着我国卫体制的改革,也将在保障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更加讲求质量成本核算,医疗护理服务必将走向市场化,护理人员在数量上和质量上都会受到医疗体制改革的挑战。因此,培养高级实践护士也是应对挑战,保留临床护理的骨干力量,充分发挥她们在提高临床护理的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的一种有益和积极的举措。第三,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经过20年的成长过程,已初步形成了一定规模,拥有了若干一流护理院校和一支高学历水平的师资队伍,开展护理研究生教育的护理院校已达十余所,临床护理实践的科学化、专科化水平不断提高,为开展临床专科护士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7.4发展的策略

7.4.1建立科学的培养模式根据我国目前临床资深护理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和国际CNS教育的一般标准,建议将我国的CNS教育定位于研究生水平的教育。选择有研究生教育经验的院校和教学医院或在某专科临床实践水平较高的医院作为临床教学基地。根据临床护理人员学习的局限性,可采取专科性的研究生班形式完成CNS院校教育,时间至少一年,分两学期,第一学期主要是研究生课程的理论学习,重点是护理基础性理论和护理专科性理论的综合、强化学习。第二学期根据培养方向,进人相应临床专科,以临床实践为主,理论学习为辅,由资深专科医生和护师联合带教,重点培养临床专科评估、诊断、决策能力和处理专科复杂问题的临床技能。

篇(2)

1.1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需要。健康的定义不仅仅指身体上没有缺陷,还包括良好的生理、心理状态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此外,充分重视家庭、社区、环境以及环境内部的协调是促进和保持健康的重要方面。高级护理教育在注重能力培养的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不仅能够学到相关的专业知识还能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对象的特殊性来提供相应的帮助,通过充分调动护理对象积极的主客观因素来平衡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帮助其达到最佳状态。

1.2医学模式转变及医学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医学模式的转变包括自动化、信息化和高速化在内的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护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素质技能要求。面对这些因素,进一步认清我国护理教育形势,护理教育的理念和思想的转变与更新迫在眉睫。在这样的社会形势下,我们必须加大对学生社会人文知识和专业思想等培训的力度,从而培养出具备广博深厚的包括自然生命科学和社会人文科学在内的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临床工作等能力的全面发展的高级护理人才。

1.3人才市场对护理人才需求的变化。劳动力市场未来技能型人才需求预测的调查表明,护理型人才将成为紧缺型人才之一。要想切实提高护理专业学生的竞争力,拓宽其就业渠道,我们必须树立明确的目的,合理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在加大专业课程的授课量的同时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和实习的机会,并由专业教师作为班级辅导员以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专业知识的学习与探讨。

2.量身打造培养目标

2.1培养定位。近年来,临床调研结果和学生就业情况表明当今护理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关键在于对实践、技能以及创新能力的着重培养,同时,培养目标应当充分结合当前独立学院的现状和学生实际,基本定位于培养为基层医疗事业服务的高级护理学专门人才。

2.2培养目标。以培养定位为基础,确立切实可行的培养目标,鉴于独立学院的护理型人才主要是着眼于基层医疗机构,那么在培养过程中应着重培养其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此外还应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以适应当前社会对护理学专业人才的要求[1]。

3.优化独立学院护理人才培养的措施

3.1加强专业思想教育。根据教学过程中的观察以及相关专业调查可以了解到,专业思想不牢固是当前存在于护理专业本科生中的一个极为普遍的现象,一些学生之所以未能认识到接受高等护理教育的必要性主要是因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培养目标未能在当前教育模式中得到切实体现,这主要表现为理论教学的内容在不同学历之间没有明显差别;传统带教方式依然在护理专业学生毕业实习中占据主要地位[2]。要想增强学生的职业认同感和自豪感,塑造学生高尚的职业道德操守,我们必须在高等护理专业学生的课程中充分融入思想教育,在教育过程中帮助学生了解高等护理教育发展的光明前景,切实增强学生对自己专业的认同感并全身心地投入其中才是高等护理教育事业成功和希望的最终体现。

3.2调整专业教学计划,改革专业培养方案。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培养以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人才是当前高等护理教育的目标。在重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科学文化素养以及健全人格的培养的基础上着重传授综合基础知识,并充分重视学生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自学能力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其中,包括阅读能力、思考能力以及独立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等在内的自学能力是一种独立学习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是创新能力的基础。

3.3加强礼仪修养的学习。作为一个具备悠久文化历史的文明古国,讲究礼仪是我国的传统美德。孔子曾言:“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意思是,人虽朴实,但若不注重礼仪则会显得粗俗;而若只重外表则会因缺乏内在品德修养而显得轻浮浅薄,只有将注重高尚品德与良好行为举止充分结合,才能真正算是有教养的人。护士在工作过程中的基本行为准则就是护士的职业礼仪。作为护理工作者,在具备高尚道德素养、良好心理素质和精湛的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具备高雅的礼仪修养。除了为病人减轻病痛,还应通过语言和行为向病人传达关爱,为其提供良好温馨的环境。

3.4重视基础护理。基础护理是各专科护理的基础,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在病人的康复和高危重病人的救治成功率的提升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无论一名护士的职称、学历如何,都要具备过硬的基础护理技能。这在过去传统的护理教育中虽已有体现但是重视度不够,这不同程度地导致了护生重专科护理而轻基础护理的问题。

篇(3)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8~11月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高校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护理部主任、带教老师、学院主管研究生教育的管理者及医生作为研究对象,资料收集,以信息饱和为原则(表1)。

1.2研究方法

1.2.1资料收集方法

以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为指导,以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方式收集资料。访谈前,向受访者介绍研究意义、目的,承诺访谈资料只用于研究。取得受访者口头和书面的知情同意,并对访谈内容进行录音。根据研究主题以及相关文献自行制定访谈提纲,主要内容为:以“您认为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应具备哪些能力”?在访谈过程中,边听边注意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表情变化,含糊不清的内容要询问明确,访谈时间约30min/人,资料收集至信息饱和为止。

1.2.2资料分析方法

每次访谈后将访谈内容及时逐字逐句转化为文字资料,然后逐行逐字地反复阅读,数据分析利用Colaizzi所提出的方法,尝试融入被访者的感受,而不是跟随既定的研究规则。分析时首先认真阅读原始资料,标记反复出现和具有代表性的词或句,通过文本登录、编码、归类,采用类属分析法提炼主题。

1.2.3研究的可信度

本研究选取了有代表性的研究对象,考虑到护理学专业学位研究培养结构、用人单位等多因素,选取了包括护理教育者、护理管理者和护理实践者(病房护士长)、医生等不同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本科以上学历,担任一定职务,对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有一定的关注和了解。在访谈过程中不断根据上一次的访谈结果来重审资料,存在不正确或者不全面的,再次收集资料修订假设阶段,通过不断分析及返回资料重审,最终归纳出合理的解释。在资料分析时采用合众法,研究者将资料分类、编码,提炼出主题后,邀请第2人对编码和主题进行核对,并不断与原始资料进行对比。将资料整理的最终结果反馈给受访者,核对资料的真实性。

2结果

2.1临床实践能力

临床实践能力是与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中进行实践活动相关的能力。受访者普遍认为该能力是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能力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专业学位研究生的首要特点。受访者认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做为将来我国高级护理实践(AdvancedPracticeNursing,APN))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在推动我国护理专科化进程中将起重要作用。因此,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具有全面综合的专科护理相关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并且能够独立解决临床问题。他们在临床工作中应该具有整体护理的观念,能运用循证护理的思维方式和基于护理理论的概念框架指导临床实践。学院教育者1:“专业学位研究生就是培养临床型、应用型、专科型的护理人才,就是为了像国外那样培养高级实践护士,他们毕业以后能很好推动咱们国家的护理专业化进程,……,能够胜任临床工作是最基本的,……,动手能力很重要,并且至少要掌握一些新知识、新技能。”护理部主任1:“比如造口领域的,他要能够掌握常见造瘘口的护理方法,出现了并发症怎么去处理,怎么给别人做各种各样的宣传教育,怎么去识别……,他们可以靠护理的手段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改变过去医生对护士的看法,他们应该具有独立高层次的直接临床实践能力。”带教老师1:“他们是高层次的护士,应该对现有的护理措施提出质疑,能够带着循证的思想在临床中工作,发现证据,查找证据,评价证据,对整个护理过程进行反思,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循证的能力。”

2.2教育咨询能力

受访者认为由于专业学位研究生学历较高,因此被寄希望于能够将自己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相关对象,因此需要具备教育咨询能力。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面临的教育对象不仅包括患者和家属,还有护士、其他层次护生以及其他医务人员。护理部主任2:“他们在临床工作中,每一个科室都会安排给他们的带教任务,做为带教老师负责本科学生,能够培养他们做为一名老师必需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他们应该具备的。”带教老师2:“做为一名教育者,表达能力、授课能力、根据不同对象选择教学方法和评价方法的能力是必须具备的。”带教老师3:“比说糖尿病方向的,他要定期在医院或者社区对病人和家属进行健康教育,有些人知道很多知识,但不能让对象明白自己在讲什么,这个讲课能力是需要锻炼的。”

2.3临床研究能力

受访者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校接受系统完整的科研培训,因此具有较强的科学研究能力,希望专业学位研究生能够带动科室的科研。他们应具有科研意识,发现并解决临床实际问题,将研究结果用于在临床工作中,并且能够利用研究结果评价临床实际工作。带教老师4:“他们应该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能够带动我们发现临床中存在的问题。临床才是科研的土壤,护理中的科研必须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主要目标。”学院导师1:“他一定是一个临床护理工作中的研究者,并且要跟其他专业合作,如医疗、检验、麻醉等,参与到他们的科研中,或者让他们参与到护理的科研中,相互合作,对临床实践问题进行科学研究。”

2.4协调管理能力

受访者认为护理工作繁杂多样,协作性强,因此专业学位研究生需要学会周密的计划,疏通协调的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效率。带教老师2:“对于研究生而言,管理能力是需要锻炼的,他们作为将来临床中的护理专家,应该做这方面的准备,包括人员的培训、制度的健全、临床实践指南的制定等。他们可以在循证的基础上,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带教老师4:“他们应该具有疾病管理能力。比如肿瘤方向,肿瘤病人涉及生理、心理及社会支持多领域的合作,所以他们必须能够较好地协调与各领域的关系,充分发挥团队作用。”

2.5沟通协作能力

受访者认为专业学位研究生在临床工作中涉及医疗、麻醉、康复等不同领域的工作,因此要具有较强的沟通协作能力,能够与其他护士有效合作,获取其他医疗技术人员或单位的支持与协作,较好地完成沟通交流工作。医生1:“现在临床上解决一个问题,往往需要很多个部门合作才能完成,要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同事的理解,都需要沟通。”带教老师6:“跟患者一定要沟通好。沟通基本是通过语言的交流实现的,所以一定要懂得语言的艺术和技巧,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6专业发展能力

在访谈中,受访者认为护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应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具有肩负促进各专科护理专业发展的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推动各专科护理工作的发展。同时也注重自身的专业发展,培养自我觉察、自我规划及自我提高的能力。

3讨论

篇(4)

我院内科护理课程组教师在特色专业建设和重点学科建设的基础上,以护理学科多功能创新研究基地建设和应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平台,对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探索,加强了校内实训,以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缺点,提高内科护理学教学质量。

2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2008级、2009级三年制护理专科各50人为教改组,按照新的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对照组为非教改班的2008级、2009级护理专科各50人,按照传统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教学。

3研究方法

3.1教学改革的思路

结合我校“立足陕西,面向基层、面向社区”的办学定位,以“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重创新”为宗旨,以“突出整体,加强人文,强化实践”为实践课程改革的原则,加强实践教学中知识、能力、素质的综合培养。

3.2建立创新型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区

3.2.1多功能内科护理模拟病房多功能内科护理模拟病房是结合医院普通病房护理工作需要和临床教学需要建立的新型实验室,实验室配备先进的多功能病床、多媒体电脑投影设备、录像设备、高级护理模拟人、高级教学模型、护理操作台,在实验室学生们可以进行多媒体示教、教师示教、病例讨论、角色扮演、操作训练多种实践活动。3.2.2多功能监护模拟病房多功能监护模拟病房是结合医院ICU护理工作需要和临床教学需要建立的新型实验室,实验室按照医院ICU病房设计,配备先进的多功能病床、SimMan护理模拟人、心电监护设备、呼吸机、除颤仪、急救车、吸痰器、护理操作台等,教师可以通过先进的SimMan计算机系统完成危重病例设计,学生可以按照护理程序配合医生进行急救和护理。3.2.3模拟实训中心模拟实训中心配备高级心、肺、腹模拟人和计算机设备,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模拟人和计算机可以准确评估病人的异常体征如啰音、杂音、Murphy征等。3.2.4社区护理实验室建立了以社区为中心的健康教育实验室、心理护理实验室、康复护理实验室、家庭护理实验室,让学生结合内科护理学和社区护理学知识,开展综合设计性试验,模拟完成进行内科常见慢性病的社区健康教育和健康咨询,为社区护理工作打好基础。

3.3教学改革内容

3.3.1编写整体护理特色的情景教学病例课题组成员以必需、足够、实用为原则,以突出护理、简化医疗为特色,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编写了《内科护理学整体护理情景教学病例》,作为同学实践教学的基本资料。根据临床护理工作需要和疾病特点设计了各种常见内科疾病护理的临床情景,如急诊科临床情景、入院接诊临床情景、住院病房临床情景、ICU病房临床情景、单独值班临床情景、护理查房情景、出院临床情景,这些病例都是根据真实病例设计,可以在创新型内科护理学实践教学区内完成。3.3.2教学方法改革3.3.2.1角色互换法鼓励学生走上讲台,结合整体护理病历中提出的问题向其他学生讲解自己的看法,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总结整体护理实施方案。针对内科护理学中的健康指导,让学生结合社区护理学知识开展模拟社区健康讲座和健康咨询,3.3.2.2角色扮演法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重点内科整体护理病案,要求学生自由选择并组合成3人以上的护理单元即病人、家属、主管医生、主管护士、辅助护士、护士长等,学生组长组织完成角色扮演计划,进行角色分配,用物准备,模拟表演病人接诊、住院、出院、护理查房等情景,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结果。3.3.2.3仿真训练SimMan高级综合训练模拟人是一个多功能的全身病人仿真装置,其生理构造及临床反应与真人相似。教师根据病情编辑软件提供模拟情境,真实地呈现出急、重症病人的生理变化,由学生进行评估,以小组为单位按照护理程序完成护理,模型可以与师生产生互动,由老师控制让SimMan综合模拟人与学生进行人机对话,通过对计算机的操作就像对真正的病人诊疗护理一样[5]。

3.4评价

以内科护理考试成绩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4次命题试卷实行了考教分离,试卷难度P值分别为0.64,0.78,0.67,0.79,其中病例实践题不低于40%,试卷的评判根据提前制定的评卷标准和标准答案,按照流水方式进行阅卷,考试成绩具有可比性。

4讨论

篇(5)

关键词:高职护理;校院合作;分级实践;护理技能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2)04-0126-02

21世纪的教育目标注重学生素质和能力的培养,对护理人才的要求,主要体现在护理技能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整体护理能力上。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护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突出实践教学是当前护理教学改革的关键环节。校院合作、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就是利用学校和医院两种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育资源,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无缝链接。

方法及过程

校院结合,建立阶梯式技能培养体系,实现教育资源整合。实践教学作为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特殊作用。护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专业,但是,学校的人体模拟仿真系统却有着“仿”而不“真”的缺点,因为护理专业学生日后工作对象是人而不是机器,人的最大特点是有感情,而通过模拟人只能模拟人的外型、模拟操作方法,不能模拟人的感情,因此,在模拟人上进行实践,很难做到真正的人性化护理,不能进行完整的护理评估及整体护理,因而也很难做到与临床护理的真正接轨。

校院合作是指学校与医院相互合作,医院深入专业及教学计划的设置以及具体的教学环节,学校深入医院了解医院需求,甚至将课堂移到医院,双方在产学研领域深入合作,达到资源共享。实行校院合作实践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时间熟悉和掌握护理技能和工作流程。以学促工,以工促学,在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实现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

校院合作原则:有效、双向、可行 (1)有效性原则。科学选择合作医院,以三甲类综合性医院为首选,校院合作必须得到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在组织及实施上给予充分的支持和保障,为合作成功奠定重要基础。合作医院必须拥有充足的病例资源,一流的医院环境,高素质、高技能的一线带教师资。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实践中看到、学到规范的护理操作,体会整体护理内涵,提高综合护理能力。(2)双向性原则。所谓双向性原则是指校院合作通过学校教师临床实践及带教实践,或临床一线护理骨干走进学校,或学校教师与临床带教教师共同参与等互动形式完成。这样,通过学校和医院师资的双向沟通,做到教学与临床的无缝对接。(3)可行性原则。校院合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方便学生进入职业场景,增加职业认同度,提高职业能力。为了满足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需要,部分校院合作单位宜设立在学校附近,便于学生即时体验,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同步进行,如本校附属医院可设在学校旁边,便于学生随时实践,体验职业氛围。

校院合作型分级实践过程 根据在校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充分整合利用学校的实训基地、学校附属医院、合作医院等校院合作单位,制定并实施富有职业导向性的“认知实践集中见习课间见习强化训练毕业实习”这一阶梯式、分级技能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

结果

我校从2005年开始实施校院合作型分级实践,2010年对已就业的2005级5个高职护理班毕业生(共260人)就业单位的反馈调查显示(调查项目见表1),与只进行毕业前实习的2004级(共254人)相比,毕业生综合能力显著提高,评价分值分别是92±2.11、87±1.86,差异显著(P

讨论

校院结合实践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通过校院合作,充分利用资源,实现空间、人员等资源整合;另一方面,也可让学生在真实的感性世界中体会整体护理内涵,从而有效实施项目教学。校院合作部分地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教学模式。“双元制”是一种青少年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培训和部分时间在职业学校接受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的教育形式,它将企业与学校、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紧密结合起来,是一种主要以专业技术工人为培养目标的职业教育制度。

校院合作实践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具有整体护理能力的高技能护理人才。分级实践针对的是不同的学生群体,充分考虑学生知识结构的层次性,给予不同的实践项目。通过对医院的认知实践,新生在入学初期就可充分认识自身的专业方向,提升学习热情;通过专业课程学习初期的集中见习(为期两周的临床见习实践,由专职的医院护理教师带教),让学生尽早接触临床实践,增加职业意识,加速理论到实践的转化过程,提高其综合护理能力;通过课间见习强化疾病护理的感性认识;通过实习前的两化训练,规范护理操作,强化职业意识,增加技能水平,为临床实习做好心理与技能双重准备;再经过一年系统化的毕业实习,最终达成护理技能目标,顺利走上护理工作岗位。

从就业单位对学生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出,校院合作型分级实践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护理技能,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林杰,周冰,关晓明.黑龙江省卫生学校护理专业生产实习存在的问题与教育教学对策[J].卫生职业教育,2007,(10):23-24.

[2]陈农心.高职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新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08,(12):98-99.

[3]王前新.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3:240-241.

篇(6)

【关键词】CNP儿科护理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4;R4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56-01

临床护理途径(CNP)是美国在1980-1990年间采用的一种护理管理模式。现今我国许多医院已将其应用于疾病护理、临床教学和健康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传统的教学方法忽视学生临床能力的培养,我们将CNP模型应用于儿科护理实践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效果,具体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以我校2014级三年制高职护理1~4班学生240人为研究对象,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20人。实验组采用CNP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在校第三学期开设儿科护理学课程。两组护生在年龄、授课教师以及以往成绩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资比较。

2.方法

(1)实验组采用CNP教学方法:以小儿秋季腹泻为例,1)住院的第一天:了解患儿疾病,腹泻护理程序,合理使用胃肠粘膜保护剂。病情较重的患儿给予面罩给氧,心电监护。实验室检查:三大常规,C反应蛋白,如有必要,做血气分析,粪便乳糖检测。根据血气分析结果,校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高热给予冷敷。护理工作:入院护理评估和宣教,定期测量体温,记录小儿腹泻的量和性状、腹痛的变化。2)住院2-3天:责任护士整理入院送检查报告单,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师,酌情处理,防治并发症。遵循腹泻护理程序,按需供给患儿口服补液盐,清淡流质饮食,肠道菌群调节剂、胃肠粘膜保护剂。根据脱水程度,电解液和血气分析结果进行液体治疗,短时间中热可以不用处理,较长时间高热药物治疗无效给予物理降温,如果有必要,检查心电图,心肌酶。日常护理评估,定期测量体温,记录病情变化。3)住院4~7天:医师查房同意出院,完成出院小结和健康教育:向患儿家属交代出院服药及注意事项,告知患儿家属科室电话名片,随时联系,留下患儿家属电话方便随访和延续性护理。主要护理工作:出院宣教,记录患儿病情变化。

以我们学校儿科护理实验室为教学点,以真实的护理过程为基础,将教学和模拟的工作现场结合起来。1)准备:教师提前一周发放临床护理路径表,引导学生预习,护生可以在教科书里面查找内容资料,或者到图书馆参考相关书籍,或者到网上搜集和学习内容有关的资料。2)教学过程中学生将以合理的方式分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中的要求提示,在实际操作中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能力。3)教师点评,进一步加强小儿秋季腹泻的重点和难点,加强学生的记忆[3]。

(2)评价方法1)发放调查问卷,组织两组学生评价各自教学方法的效果。学生匿名填写,写好后收回。2)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践操作考试成绩。实践操作考试设置模拟情景,由学生抽签选择项目考试。

(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

二、结果

1.实验组护生在儿科CNP模式实践教学中,护生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在对儿科护理工作流程的熟悉程度,护理操作技能,为患儿及家属的服务意识和对儿科护理工作的自信心都较对照组护生比例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试验组护生的儿科护理实践操作能力90.51±6.96较对照组82.62±7.71高,t=3.876,P=0.000,有统计学差异,表略。

三、讨论

1.开展CNP教学法的必要性

儿科护理学是关于小儿生长发育、儿童预防保健和临床护理的专业护理课程,是护士专业的核心课程。儿科护理学为后续专业课程发展和集中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儿科护理学临床客户是14岁以下的儿童,从专业的角度来看,它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实践和服务,学生的专业能力发挥了重要作用。儿科护理学是一个非常实用的专业核心课程,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要掌握儿科护理知识,还要对实际临床护理工作有全面的了解,特别是对儿科临床护理特点要有更深刻的理解[1]。

2.CNP为导向的教学法能够培养学生的专业核心能力

CNP是一种事半功倍、标准化、程序化、时间导向、高度计划的高级管理模式[2]。表1显示,CNP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CNP的理解,培养学生在学习中的合作能力和自学能力。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总结阶段,学生能够在更高层次上理解、掌握知识和技能的本质元素,从而缩短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实现教学和临床的无缝对接。在CNP教学中,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好,思维活跃,可以更好地适应和接受这种学习方法。CNP护理教学模式与实际工作密切相关,能够发展护生临床实践能力。CNP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临床工作的熟悉程度,更好更快地适应临床工作。CNP作为一种新的管理理念和模式,可以减少医疗费用,节约卫生资源,提高患者满意度,促进医务人员間的相互合作[3]。

参考文献:

[1]莫江萍,韦桂姬,王健,等.以CNP为导向的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2016,34(20):59-60.

[2]邹慧榕,施文翔.临床护理路径对哮喘患儿住院时间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6,10(07):223-224.

篇(7)

关键词: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 病理生理学 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是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转归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其研究重点是研究疾病中功能和代谢的变化。病理生理学作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间的桥梁课程,是一门涉及多项基础与临床学科知识的综合性课程[1]。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护理基础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级专业护理人才。护理专业学生学习病理生理学的目的在于掌握护理临床工作中常见病理过程的理论知识,正确认识疾病时患病机体出现的各种变化、并初步学会临床思维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护理学的临床课程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2]。但是由于病理生理学这门课程的理论性强,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科学的归纳推理性,对于很多中医院校来说其教学时间有限,短时间内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为了实现护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每一位病理生理学教师都需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笔者结合近几年在护理学专业讲授病理生理学的经历,谈谈增强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体会。

1.根据中医院校护理学专业培养目标,修订教学大纲,整合教学内容。

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是使学生通过课程学习,系统掌握现代护理理论与技能,并掌握中医特色护理理论与方法,具有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能从事临床护理工作,且具有护理教学、科研和管理发展潜力的高级护理人才。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病理生理学教学时既要保证学生学到病理学的基本知识又要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以后的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当前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课时普遍被压缩了,这就使很多病理生理学教师在思考: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实现其培养目标;在教学过程中究竟有哪些内容需要讲授、讲多少内容比较合适;学生要自学哪些内容;什么内容是应该掌握的、什么内容是应该了解的等。因此,在现有情况下,我们对教材的选择必须以够用为原则,以适应需要为教学重点,选择适合护理本科专业的教材,并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选择。重新修订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大纲,体现护理本科专业的特点。病理生理学的总体知识点包括总论、基本病理过程和各论三个部分内容,这三部分环环相扣,具有连贯性。在讲授总论即疾病概论时,学生初次接触病理生理学,因此,教师除了完成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外,还要培养学生对该门课程的兴趣,此时我们可以选择举例法讲解病理生理学的重要性。但应注意,此时学生只学习了医学基础课程,对临床还很陌生,教师在联系临床的时候,应避免过于专业和单调。比如,在讲病因学中的发病原因时,生物性因素涉及病毒、细菌、真菌等,我们可以2013年上半年的H7N9禽流感疫情为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这一病因,明确其是最常见的病因。基本病理过程,主要指的是在多种疾病中都可能出现的、共同的功能、代谢和结构的变化,像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发热,缺氧等都属于基本病理过程的内容,是后面各论学习的基础。因此这一部分我们不仅要重点讲述,而且要讲透彻,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比如休克,休克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病理过程,医护人员只有正确认识休克、掌握休克分期特点和各期表现,才能及早发现休克,争取最佳抢救时机,挽救病人生命。对于各论,即系统器官的病理生理学,它往往是前面基本病理知识的综合,所以在讲授时要结合临床实践特点,并兼顾之前基本病理过程知识的复习,讲授速度可以加快。

2.注重病理生理学与护理学的联系、注重中医理论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新的结合。

病理生理学是护理本科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生由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学习的过渡,由于该课程理论性强,知识内容较为枯燥难懂,对于学生来讲,他们不知道自己所学的知识在今后护理工作中应如何应用。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病理生理学时,应当注重病理生理学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的结合,使学生认识到通过学习病理生理学知识可以更好地认识和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认识病情变化的本质和演变规律,从而及早发现问题,采取恰当的护理措施,更好地协助医生工作。同时,鉴于中医院校本身的特点,护理本科专业学生会学习中医基本理论知识,所以在病理生理学教学活动中,还应注意中医基本理论与病理生理学理论新的结合。如在讲到休克这一基本病理过程时,根据休克过程中微循环的变化可以分成: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淤血期和微循环凝血期。这三个时期,血压的变化情况往往是病人的主要体征,其次像尿量、患者的皮肤、患者的意识等症状和体征也会有所改变,这就强调护理工作者在工作中要密切注意患者血压,注意患者其他体征、症状的变化等,从而将病理生理学的知识与护理工作联系起来,令学生切实感受到病理生理学对护理工作的理论指导作用。与此同时,中医认为休克属于“厥证”、“脱证”等范畴,我们在讲授休克时,可以对学生讲述中医基本理论知识对其的理解,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西医基本知识。

3.注重传统教学方法与新型教学方法的融合,积极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与设备。

传统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模式,过多地注重传授病理生理学知识,多采用以教师和书本为中心的封闭式教育手段。这一教学模式,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知识运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现在的教学活动中,病理生理学教师更多地选择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应用,常用的教学方法包括图示法、启发式教学法、讨论式教学及PBL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的特点及教师自身运用教法的能力而定。如讲授休克之前,可以先放几张临床上常见的休克图片,给学生以直观认识;接着讲到休克概念时,可以从人们对休克的最先认识再到微循环学说等讲起,复习微循环的组成及其意义,强调其功能变化对人体的可能影响,从而明确休克的概念。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基于问题的学习”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它把学生置于混乱、结构不良的情境中,让学生成为该情境的主人,教师采用提问的方式,不断促使学生思考、探索、分析问题,学习解决该问题所需的知识,最终一步一步地解决问题。此教学法体现出了很大的时空开放性,突破了课堂教学的限制。在新知识认构过程中,可以有机地将课内外、校内外、直接与间接经验联系起来。在问题解决中,学生综合各部分知识,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建构起与此相适应的知识体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炼信息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逻辑思维能力、创新意识等[3]。结合病理生理学的特点,可以在很多内容讲授过程中应用该教学法,比如肝性脑病。讲授之前,我们可以给学生出示仿真病例及相关问题,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将知识点与病例结合起来。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更多先进的教学辅助设备进入病理生理学的日常教学中。目前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最为广泛,在病理生理学的授课前,我们需要制作符合护理专业学生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切记不能把过多的信息引入课件,避免课件内容多而繁杂,而导致学生理解力下降。BB网络教学平台现在已被很多学校应用,通过BB平台可以定向而有目标地对某个学生进行辅导,实时交流,实现因材施教。在我校的BB教学平台创建后,我们放入部分病理生理学教学内容,同时利用其他功能如布置作业、在线练习等,有效增强了护理本科专业病理生理学的教学效果。

病理生理学教学效果的增强是一个需要不断总结、不断创新的过程。对于中医院校护理本科专业的病理生理学教学来讲,我们需要以专业培养目标为中心,从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注重病理生理学基础知识与护理专业知识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临床培养更多有知识有技能的专业高级护理人才。

参考文献:

[1]王淑秋.临床医学病理生理学课程改革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9,25(11):2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