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8 15:40:0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篇(1)

内容摘要: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要素,而集群环境会对这三个要素产生影响。本文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旨在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

关键词:集群企业 技术创新能力 集群环境 评价指标体系

技术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竞争状况和自身条件,利用内外部的技术创新相关资源,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和应用,以增强企业竞争力的能力。产业集群是指相同或相关行业的企业和机构在特定地理位置聚集而形成的紧密联系的集合体。产业集群增强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创造了良好的创新氛围、提供了创新所需的资源、降低了创新的成本、促进了创新成果的传播和应用(胡大立、张伟,2007)。但是,产业集群在促进技术创新的同时,也为技术创新带来了阻碍作用,如拥挤效应、“搭便车”现象、“柠檬市场”、技术锁定、转移成本过高等(龚荒、仓基武,2003)。因此,产业集群中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受到集群环境的深刻影响,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应该与非集群企业有所不同。本文尝试在分析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一个评价指标体系,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及其构成要素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笔者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分解为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技术创新管理能力和技术创新实现能力三个组成要素。

技术创新资源包括资金、人才、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占有技术创新资源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基础,因此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技术创新管理能力是企业发现和评价创新机会,进行创新决策,组织管理技术创新活动的能力。它是企业整合内外部创新资源,对技术创新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的能力,主要取决于管理层的创新意识、创新激励机制、组织沟通水平等;技术创新实现能力是企业进行研究开发,获得技术创新成果,并将技术创新的成果应用于企业的生产和服务,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技术进步的能力。它取决于企业的技术水平、管理水平和市场营销能力。

集群环境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影响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资源获得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所需的资源包括资金、人才、创新设备设施和技术信息,集群内企业在这四个方面都有优势。集群内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地理位置邻近降低了信息不对称程度,降低了交易成本,同时集群内企业的高生产率降低了银行贷款的风险,使企业易于获得所需资金,以及与行业有关的设备、投入品等在集群内广泛存在,群内企业很容易获得。集群内有为企业提供人才的大学、科研机构和培训机构,产业聚集也吸引了大批专业化技术人才,同时集群中人才的频繁流动为人才提供了学习机会,提升了专业人才的素质,因此,在产业集群中聚集了大量的专业化技术人才,企业很容易获得创新所需人才。产业集群内还聚集着一批技术中介机构和行业协会,它们通常承担了技术信息交流的平台,集群企业很容易从中获得所需信息。同时,集群内的知识溢出效应使得技术信息广泛流传于集群之中,集群企业能够比群外企业更容易获得这些技术信息。另外,由于产业集群已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促进产业集群的发展壮大,其中包括大量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提供优惠和支持的政策,例如专项资金投入、提供技术创新融资和担保、人才引进优惠等。总之,与非集群企业相比,集群企业获得技术创新资源能力有很大提高。

(二)对企业技术创新管理能力的影响

产业集群对企业技术管理能力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影响企业的创新意识来实现。在产业集群中,企业的彼此邻近加剧了竞争的隐形压力,迫使企业必须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来获取竞争优势。此外,集群企业之间基于产业链的紧密联系迫使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来适应自己的客户或供应商的创新。同时,集群内率先进行技术创新的企业所取得的超额垄断利润也给企业以很大的竞争压力和利益驱动,使企业更加重视技术创新。因此,集群企业具有更强的创新意识。

(三)对企业技术创新实现能力的影响

技术创新的实现就是进行研究开发,并将成果应用于生产和服务中,将新产品推向市场获得经济收益。在这一过程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新产品生产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集群环境可以提升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和市场营销能力。在研究开发能力方面,产业集群中企业在地理上的邻近使企业易于与其上下游的供应商、客户、商甚至竞争对手在生产、销售、产品开发、售后服务等方面进行合作与交流,共同解决技术难题、研制新产品,提升了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大学和研究机构与集群企业经常交流,快速将新技术转化为新产品,同时为企业解决创新中的难题;集群中的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技术支撑、人员培训等服务,促进了知识的交流和扩散,增强了企业研究开发能力;产业集群中存在着“学习曲线”,企业可以吸收其他企业技术创新的经验,使自身学习新技术变得容易和低成本,因而提升了研究开发能力;企业的地理邻近和员工在社会关系网络中的非正式交流以及劳动力在集群内企业间的流动使区内的技术信息、市场信息和新思想(特别是隐含经验类知识)快速扩散,增强了集群内所有企业的研究开发能力。在市场营销能力方面,集群企业可以组织起来进行区域营销,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能力。作为买方,集群内的主导产业一般都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可以实现大批量购买,特别在原材料的购买方面有强的议价能力;作为卖方,由于集群内产品具有区位品牌,差异化程度高,作为卖方的地位增强;同时集群内产品市场占有率高,占买方购买量的比重大,因而增强了企业的市场议价能力。

构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上文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影响因素的分析,给出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从表1可看出,指标体系由三个层次、23个指标构成,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各指标进行赋权。首先设计专家调查问卷,对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重要性两两比较,比较时采用1-9评分标度,然后根据专家的评分结果求出每一组底层指标对其上一级指标的权重。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集群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对单个指标的评价采用等级评分法,请多位专家对每一个底层指标确定5级评判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的判断标准,并对评价等级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分别赋予分值100、80、60、40、20,即可得出某一具体企业的各底层指标分值,将所有指标的分值进行加权平均,即得出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结果。

参考文献:

1.胡大立,张伟.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困境及突破[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5)

篇(2)

【关键词】 民营企业 技术创新 评价

绪论

熊比特指出创新是指将新理念、新技术等新的生产要素组合转化为新产品的过程,是一种突破性的破坏,是突破目前均衡状态而最终趋于均衡的产物,技术创新的发展与突破是社会经济周期运行的重要因素。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实力虽然没有国有企业雄厚,但它能根据市场和研究项目的需要,集中投入人力、财力和物力,规避技术、市场、人文性的技术创新风险,迅速取得经济效果,表现出更高的技术创新效率。如何客科学、有效、定性定量地评价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对于企业在同行业中科学地定位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采取合理而有效的技术创新战略,保持和提高自身竞争优势,获取最佳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拟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研究。

1. 评价指标的设置

笔者认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创新管理能力A1:包括创新目标A11和创新战略A12

1.1.1创新目标A11:分为产品创新目标和工艺创新目标。

(1)产品创新目标。产品创新目标主要有几下几种:增加产品品种、进行产品升级换代、改善产品性能、开拓国内市场、保持市场份额、开拓国际市场和完成上级指标。该排序说明了企业应主要以市场为导向来进行创新,企业是技术创新和市场活动的主体,应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标,加强与国际合作,寻求在科学技术上与国际接轨,从而提高企业自身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

(2)工艺创新目标。工艺创新的经济目标主要设立以下几种:提高产品质量、降低产品成本、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企业除应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产品成本为目的外,还应注意节约能源及环境保护。

1.1.2创新战略A12:包括引进创新、合作创新、模仿创新。

企业在创新战略上以引进创新和合作创新为主,以模仿创新为辅。企业应注重通过引进创新或合作创新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注重引进国内外民营企业的先进技术,降低本企业产品的成本,同时企业可以提高自身的科研队伍水平,从而为企业可持续发展带来新的动力。

1.2创新投入能力A2:包括R&D投入强度A21、R&D人员投入A22、非R&D投入强度A23

1.2.1 R&D投入强度A21:指R&D经费支出同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

R&D投入强度=R&D经费支出/销售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培育自主技术创新的能力。该指标越高,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能力越强。国际上该指标应达到2%,我国规定应达到1.5%。

1.2.2 R&D人员投入A22:R&D人员投入包括人员的数量投入和素质投入。数量投入为:从事R&D人员的数量;素质投入:用职称近似衡量企业R&D人员的能力。企业R&D人员的职称分为高水平专家、高级职称人员、中级职称人员、初级职称人员。

1.2.3 非R&D投入强度A23:指企业技术引进经费支出和技术改造经费支出同产品销售收入的比率。

非R&D投入强度A23=技术引进经费支出+技术改造经费支出/销售收入

该指标反映了企业引进技术和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该指标越高,则企业的消化吸收能力越强。

1.3创新产出能力A3:包括新产品销售份额A31、新产品利润率A32、资本积累率A33、资产利润率A34、市场销售能力A35

1.3.1新产品销售份额A31:是衡量创新产出的指标之一。它反映过去三年中引入市场的新产品销售额。

新产品销售份额A31=新产品销售收入/产品销售收入

1.3.2新产品利润率A32:是衡量由于技术创新带来新产品的创利能力的指标,体现了技术创新的价值。

新产品利润率A32=新产品利润/产品利润

1.3.3资本积累率A33:指企业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同年初所有者权益的比重。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是所有者权益年末数与所有者权益年初数的差。

资本积累率A33=本年所有者权益增长额/年初所有者权益

资本积累率反映了企业的资本积累情况,该指标越高,企业可用于技术创新的资金就越多。

1.3.4资产利润率A34:是指企业一定时期内获得的利润总额与平均资产总额的比率。

资产利润率A34=利润总额/平均资产总额

资产利润率反映了企业的获利能力和投入产出状况,该指标越高,企业的获利能力越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越强,投入技术创新的物力、财力越多。

1.3.5市场销售能力A35:是指提高新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扩大市场范围的能力。包括企业的专职销售人员数、专职销售人员数/职工总数、销售网点。

1.4创新激励机制A4:包括市场激励A41、企业激励A42、政府激励A43

市场激励是运用市场的力量,催促创新,它与企业技术创新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企业激励是在企业或创新小组内部,是否能激起员工的创新动机,形成有效激励机制。政府激励是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无论是市场激励,还是企业激励,政府都可以运用种种手段,规定、调整与保障实施。

2. 评价方法的选用

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有许多种方法,如因子分析法、功效系数法、模糊综合评价法、聚类分析法等。采用聚类分析法较为科学,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将样本的某些指标进行归类整理,从而分层次、分类型来解剖一些对象,以加深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聚类分析是研究分类问题的一种多元统计方法,它根据观测值或者变量之间的亲疏程度,将最近似的对象结合在一起,通过逐次聚合,将观测值分类。聚类分析根据事物本身的特性研究个体分类,其依据是同一类中个体有较大的相似性,不同类的个体差异则较大。进行聚类分析有很多种方法,多元统计分析中有系统聚类法、动态聚类法、分解法等。系统聚类分析方法主要又有两种, 一种是“快速聚类分析方法”(K-M eans ClusterAnalysis) ,另一种是“层次聚类分析方法”(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聚类分析的形式也分为两种,对样本进行分类,称为Q型聚类;对研究对象的观察变量进行分类,称为R型聚类。笔者认为可以采用快速聚类分析方法的Q型聚类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选用快速聚类对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分类,对各企业原始指标进行数据预处理后作为聚类变量,选择欧氏距离,采用SPSS13.0 for Windows软件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从而对选取的一定时间段内的样本公司进行评价。

根据样本公司评价得分情况,建立起一套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等级标准体系。见下表:

本文设计的理论框架可为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评价提供有益的理论参考,实际操作时可根据评价目标、实施环境等因素,灵活地增减指标,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面,可根据企业情况及客观数据的获取难易程度进行变更。

参考文献:

[1] 王咏梅.《民营企业创新战略案例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3).

[2] 韦影.《企业社会资本与技术创新:基于吸收能力的实证研究》.《中国工业经济》,2007(9)

[3] 余明桂、潘红波.《政治关系、制度环境与民营企业银行贷款》,《管理世界》,2008(8).

篇(3)

摘要: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和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企业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的内涵及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论证了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关键词:技术创新;吸收能力;网络能力;开放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3)10-0059-05

Research on the Enterprise Technology

Innov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New Model of Open Innovation

NI Ziyin1, 2, LIU Qiang1

(1.School of Management, Jiangsu University, Zhenjiang 212013;

2.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Yanche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Yancheng 224051)

Abstract: This paper has a theoretical research on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nd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On this basis, it focuses on researching the elements of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nd then it demonstrates that the absorptive capacity and network capacity are critical capacity factors of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Eventually it proposed the framework of the constituent elements of the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in the open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ode.

Key words: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capability; absorptive capacity; network capacity; open innovation

在经济全球化、技术变革、知识扩散、技术外溢程度高以及风险投资兴起等外因和企业为缩短研发周期、降低研发成本、资源共享、降低风险以及国际化战略需求等内因的共同作用下,企业的技术创新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逐渐显现出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学术界和企业界正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创新模式。

2003年,Henry Chesbrough教授提出了“开放式创新”概念,开创了一种新的技术创新模式。核心理念就是“不再把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局限在企业内部,企业外部的创新资源同样可以,也应该被纳入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所用”[1]。即企业应该综合利用内外部的创新资源,以有效地进行技术创新。

近年来,开放式创新概念已经被国内外学者广泛认同,并成为管理和创新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外部资源的重要性已经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重视。在大多数研究成果中,其共同点是以Chesbrough提出的开放式创新理念为基础,把外部创新能力纳入成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但是,他们的研究或过于偏重外部创新能力要素,或过于偏重内部创新能力要素,没有能够很好地平衡企业内外部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本文针对以往研究的不足,对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要素进行了重新界定。首先,一般情况下,企业是通过建立以知识为基础的外部关系网络,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由此可见,网络能力应该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然而,企业建立了有效的外部关系网络还不够,它本身还需具备很强的吸收能力,这是因为吸收能力是企业能否有效地识别、吸收和利用外部知识资源的决定性能力。因此,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拟将外部创新关键能力界定为网络能力,内部创新关键能力中再增加一个吸收能力作为关键能力要素。

1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11技术创新能力的文献综述

纵观以往有关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研究,众多国内外学者基于各自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进行了研究。

D L Barton认为:管理系统、技术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的人和企业价值观共同构成了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2];Burgelman和M A Maidigue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的一系列特征之和,包括对技术发展的理解能力、可利用资源及分配、结构和文化条件、对行业发展的理解能力以及战略管理能力等[3];Lary E Westphal认为:创新能力、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和获取信息与技术的能力共同构成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4]。

国内,许庆瑞、魏江、傅家骥等人是对技术创新能力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学者。魏江和许庆瑞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为实现技术创新,以工艺创新能力和产品创新能力为核心的系统整合功能[5];傅家骥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技术能力的核心,并指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管理能力、研发能力、创新倾向、制造能力、创新资源的投入能力和营销能力构成的[6]。

从以上研究成果可以看出:由于研究视角的不同,各位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构成要素的分类也有所不同。D L Barton基于技术创新资源要素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相关的资源要素决定的,指出了知识管理在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中的作用,强调人在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中的作用,但该定义的整合性还有待完善;Burgelman和M A Maidigue基于企业战略的视角,指出企业的技术创新战略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作用,强调技术创新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但该定义较狭义,未能全面考虑到制度、环境和竞争等的影响;Lary E Westphal基于能力本体论的视角,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一系列与技术创新相关能力的综合,但该定义过于抽象笼统;许庆瑞和魏江基于技术创新过程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能力可以被分成产品创新能力和工艺创新能力。但企业的技术创新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影响因素有很多,若只是简单地把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划分为产品和工艺两项创新能力,其准确性和合理性还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划分有所不同,但他们都认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是由若干能力要素构成的复合型能力系统。本文对以往关于技术创新能力的构成界定研究进行总结,得出技术创新能力是由创新投入能力、R&D能力、市场营销能力、创新生产能力和创新管理能力构成的。

1.2开放式技术创新理论

200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Henry Chesbrough首次提出开放创新模式,它是一种与传统的封闭创新模式完全相反的理念。Chesbrough对企业开放式技术创新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并且给出了开放式技术创新的模型,如图1所示。从图1可以看出:开放式技术创新最大的特点是企业的创意不只产生于企业内部,企业外部同样可以给企业带来同等重要的创意[7]。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的边界具有可渗透性,信息可以透过企业边界在企业与外部组织之间进行自由交换,即外部的创意可以透过企业的边界流入到企业内部,企业也可以通过技术许可、技术转让等把自己的技术转移到企业外部。Chesbrough指出:开放创新模式的本质就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这意味着企业应该有效地利用外部的互补性资源,并对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以进行技术创新。

由图1可知:开放创新模式是一种与封闭创新模式相反的模式,它的本质是重视外部资源的获取和利用,强调的是企业对内外部创新资源的整合,因此,在技术创新过程中,企业应适当地打开自己的组织边界,积极主动地与外部组织多交流合作,综合利用企业内外部的互补性创新资源以实现技术创新。

2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吸收能力的概念最早是由Cohen和Levinthal在1989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吸收能力包含了知识搜索能力、知识获取能力、知识消化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8]。2002年,Zahra和George 在Cohen和Levinthal研究的基础上,整合了其他学者的观点,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出发,认为吸收能力是一种包含了知识获取、消化、转化和利用能力的动态能力[9],并提出了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如图2所示。在该模型中,吸收能力又可以被划分为潜在吸收能力与实际吸收能力,前者强调知识的获取和消化能力,后者强调知识的转化和利用能力。二者对组织的技术创新活动起着不同的作用,但相互之间是一种互补的关系。

吸收能力是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呢?一些学者指出:吸收能力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有着调节作用。Escribano、Fosfuri和Tribo(2005)认为吸收能力可以影响企业发现、辨别外部知识溢出的能力,从而提高了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10]。首先,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能发现组织外部知识溢出的存在,一个吸收能力强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反向工程等手段推出竞争对手新产品中的知识;其次,吸收能力决定了企业在外部知识溢出中辨别和确定有用信息的能力,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越强,就越容易发现和辨别知识溢出中的互补性知识,从而能更有效地利用外部知识,并与内部知识进行有效融合,最终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的绩效。因此,在同等存量的知识溢出中,吸收能力水平越高的组织,越能获得更多的知识,这种效应被称作“吸收能力的调节作用”。

Griliches(1998)也曾指出企业的外部知识不像自然的矿藏,一直停留在原地待人开发,它是一种复杂交织的信息流,对企业来说,在某一时间点只有很小的一部分对企业是有用的。不仅如此,外部知识还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复杂性和模糊性。因此,企业只有具备了一定的吸收能力才能获得、消化、转化和利用有效的外部知识。由上可知,企业的动机和知识溢出源虽然很重要,但是如果没有一定的吸收能力,企业也很难有效地利用外部的溢出知识。所以,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溢出性知识的关键能力要素,这充分反映了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重要的调节作用。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远不止体现在间接作用上,更主要的还是体现在直接作用上。如图2所示。在Zahra和George提出的吸收能力的概念模型中,企业利用自身的潜在吸收能力在内部(比如组织危机)和外部(制度转变)驱动因素的推动下,主动获取和吸收外部知识源,例如通过与外部组织合作研发、知识共享等主动地获取外部互补性资源,而不再是被动地等待外部的溢出性知识。然后,企业利用具体吸收能力对组织内外部知识进行整合,通过市场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等流程,有效地转化和利用整合后的知识,以产生新知识并最终为企业带来竞争优势。该模型还指出企业先验知识的存量决定了自身吸收能力的强弱,即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增加能提高吸收能力。此外,模型在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结果之间,引入了收益独占机制作为调节变量,并指出在强的收益独占机制下,关系网络外的其他竞争者必须花费更高的模仿成本,因此,吸收能力与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有着明显的正相关。

吴隆增(2008)指出:企业自身吸收能力是企业获取外部知识的能力的基础,企业的吸收能力越强,能够掌握环境和信息的能力就越强,同时也就能更有效地辨别和吸收对组织有用的知识,对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正向促进作用[11];Cokeburn和Henderson(1998)证明了企业自身吸收能力会影响组织的技术创新绩效,例如在制药企业的研发生产中,吸收能力甚至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决定着研发的效率。很多其他学者也都通过不同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企业自身的吸收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着正向促进作用。

由上可知,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影响。另外,研究发现:在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中,企业利用自身的吸收能力获得外部互补性知识,增加了企业内部的知识存量,从而加快了技术创新的速度,最终提高了技术创新绩效。反过来,技术创新绩效会对技术创新活动进行反馈,反馈回来的信息又将成为企业内部知识存量的一部分,而知识存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吸收能力,故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这就是说,吸收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呈现着一种螺旋上升的关系。即随着企业创新活动的不断进行,企业的吸收能力会越来越强,而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也随之不断被提高,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3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

Hakansson在1987年最早提出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通过实证研究证明了不同的企业在处理自身外部网络关系的效果和技巧上有所差异,即有些企业外部网络关系处理得非常糟糕,但有些企业却处理得十分内行,并由此提出了企业网络能力的概念。他认为:企业的网络能力是由企业处理单个关系的能力和改善自身网络位置的能力这两方面构成的[12]。类似的,Gulati(1999)认为:企业为了应对当前变化速度不断加快的外部环境,不得不积极寻求与外部的顾客、供应商、竞争对手以及中介组织等合作,这些合作关系的强弱将影响企业应对快速变化的环境的能力,进而影响企业的竞争力[13]。因此,企业必须重视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关系,发展与管理这些合作关系,这就需要企业必须具备构建和管理自身与外部组织之间这种合作关系的能力,即网络能力。任胜钢、孙丽萍(2010)认为:网络能力是指企业通过发现和辨别外部网络机会与价值,构建和管理各种不同的网络关系,去获得资源和信息的动态能力,进一步可以被划分为网络构建能力、网络愿景能力、关系组合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14]。

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处在复杂的关系网络中,要进行知识和信息的交流和沟通,实现对关系网络中互补资源的整合和转化,进而提升技术创新的绩效,这依赖于自身是否具备有效的关系网络。也就是说,企业依赖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构建对自己有利的关系网络,以促进技术创新。本文从结构和关系两个维度选择网络位置和网络联系强度以衡量企业外部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进而提出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模型,如图3所示。

企业网络联系强度是指企业与外部关系网络中的其他主体(例如顾客、供应商、政府机构、竞争对手以及大学科研机构等)间联系的密切程度、频繁程度、诚实互信程度。一般情况下,网络联系强度越高,企业与关系网络中其他主体之间的联系就越密切,彼此之间就会更了解,合作会更紧密,知识共享程度也就越高,企业因此更容易获得外部的互补性知识资源,尤其是一些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Uzzi(1997)对纽约服装产业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自身外部网络联系强度高的企业更容易取得关系网络中其他组织的信任,从而更容易获得外部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对加快信息处理有着直接影响,新知识与组织内部知识进一步融合,可以放大组织现有的技术创新资源效应[15]。此外,强联系还有助于企业之间建立信任,从而有效地控制机会主义行为,使得网络中的隐性知识和复杂知识更容易进行交换,这对于以知识为基础的技术创新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强联系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企业网络位置是指企业在网络中占据战略位置的重要程度,一般用网络中心度来表示,具体用网络中心位置和结构洞位置来衡量。网络中心位置反映的是企业离网络中央位置的远近程度,网络中心位置靠近网络中央的企业就处于网络的核心位置。处在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有以下优势:①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可以利用位置优势拥有更多的信息渠道和信息源;②网络核心位置的企业因位置优势更容易接近其他企业的关键资源,参与整个网络战略决策的程度更高。相比网络中心位置强调企业自身的直接联系特性,结构洞位置则更强调企业的间接联系特性。根据Burt的结构洞理论,网络中很多节点之间往往并不存在直接联系,但他们可以通过一个共同的节点,从而建立联系,就称这个中间节点占据了一个结构洞[16]。结构洞位置是指企业拥有结构洞的数量,企业拥有的结构洞数量越多,企业在网络中就占据着越有利的位置。因为其他组织之间必须借助焦点企业所占据的结构洞建立联系,这样焦点企业就通过协调其他组织之间的交易行为,控制着信息与知识资源流动,从中获得信息利益与控制利益。综上,网络位置的中心度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存在着正向的促进作用。

由上文可知: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影响着技术创新绩效,在网络的动态演化过程中,企业网络能力的差异往往会带来企业外部网络结构特征的不同,那么,企业网络能力是如何决定关系网络的以上两个结构特征呢?

在网络愿景能力较强时,企业对外部环境中可能的战略机会的感知和识别能力就比较强,这有利于促成企业与现有合作伙伴之间在新领域中继续合作,增加了合作的时间,加深了彼此之间的关系情感,从而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当网络构建能力和关系管理能力较强时,企业更擅于协调和控制自己所处的关系网络,特别是优化和协调各种二元关系,不容易被抱怨或投诉,继续被合作伙伴认可,从而提高了与合作伙伴之间的网络联系强度;当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优化和协调多元关系的能力很强,这有利于企业解决网络中其他伙伴间的冲突问题,从而避免了网络中多元合作关系的对立,提高了企业的网络联系强度。

在网络愿景能力和网络构建能力较强时,企业能够较早发现有利的网络机会,并从整个网络的角度对企业进行战略定位,构建有利于自身发展的关系网络,就成为关系网络中的核心企业,处于中心位置。当关系管理能力和关系组合能力较强时,企业可以对自身所处的关系网络中的二元关系和多元关系进行有效地改善和发展,这有利于企业得到合作伙伴的认可,建立和维持与供应商、顾客、科研机构等组织的关系,增加自己的网络影响力,从而提高自己在网络中的地位。因此,企业网络能力对自身的网络位置有着正向的促进作用,即企业的网络能力越强,自身的网络位置中心度就越高。

4结论

本文通过回顾相关文献,从理论上分析论述了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网络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关系,得到如下结论:

(1)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有着直接和间接的双重作用。另外研究发现吸收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存在着螺旋上升的关系,即吸收能力可以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而技术创新绩效的提高反过来又可以增强吸收能力,二者相互促进,每一次循环都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2)在开放创新模式下,企业利用自身的网络能力,通过影响网络联系强度与网络位置等关系网络的结构特征,可以有效地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对企业的技术创新活动有着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

(3)进一步研究建议。其一,由于篇幅限制,本文并没有进一步做相关的实证分析,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通过问卷调查,搜集相关的数据,对上述结论再进行验证;其二,本文对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是分别研究的,在以后的研究中,可以尝试把二者结合在一起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研究。

综上所述,在开放创新模式下,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对企业的技术创新绩效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吸收能力和网络能力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能力要素。

参考文献:

[1]Henry Chesbrough. Open Innovation: The New Imperative for Creating and Profiting from Technology[M].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3.

[2]D L Barton. Core Capability & Core Rigidities[J].Journal of Scientific & Industrial Research,1992(13):56-61.

[3]Robert A. Burgelman. Strategic Management of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M]. New York: McGraw-Hill Irwin Press, 1996.

[4]Fransman M, King K. Technological Capability in the Third World[M].Macmillan,1984.163-279.

[5]许庆瑞.全面创新管理——理论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6]傅家骥.技术创新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7]Henry Chesbrough.开放式创新——进行技术创新并从中赢利的新规则[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8]W M Cohen, D A Levinthal. Innovation and Learning: The Two Faces of R&D[J].The Economic Journal,1989,99(397):569-596.

[9]S Zahra G. George. Absorptive Capacity: A Review, Reconceptualization and Extension[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2,27(2):185-203.

[10]Escribano, Fosfuri, Tribo. Managing External Knowledge Flows: The Moderating Role of Absorptive Capacity[J]. Research Policy,2009,38(1):96-105.

[11]吴隆增.吸收能力对组织学习和组织创新的影响——珠三角地区高科技企业的实证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08,28(5):135-138.

[12]Hakansson H. No Business is an Island: The Network Concept of Business Strategy[J].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89(5):187-200.

[13]Gulati R. Where do Interorganizational Networks Come from?[J].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1999,104(5):1439-1493.

[14]任胜钢,孙丽萍.企业网络能力结构的测度及对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研究[J].南开管理评论,2010,13(1):69-80.

篇(4)

论文关键词: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体系,模糊综合评价

 

1.前言

企业在复杂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具有高的技术创新水平是寻求可持续发展和保持自身竞争力的优势的重要途径。企业技术创新是为企业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提[1],技术创新是企业的生命之源[2]。从这个层面上看,技术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水平。企业对于自身技术创新能力的认识,是企业规避风险,寻求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取企业竞争力的前提。因此模糊综合评价,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综合评价就越来越重要。

索罗(S.C.Solo,1951)将技术创新定义为新思想来源和以后阶段的实现发展过程[3]龙源期刊。傅家骥(1998)认为技术创新是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3]。许庆瑞(2001)也将技术创新看作是新思想的产生、解决问题和进行开发、实现和应用的过程[4]。通过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对技术创新的评价要从技术创新的整体出发,考虑整个过程。

2.评价方法与模型

技术创新能力评价原则是建立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指导思想,只有在科学原则的指导下才能设计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5]。评价的目的决定了一般评价方法的基本思路[6]。本文借助模糊综合评价方法,通过专家甄选企业技术创新指标,并由专家和职业经理人对指标重要性进行评价,对企业内部员工进行问卷调查得出企业自身技术创新能力,实现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评价。

2.1模糊综合评估法简述

模糊理论(Fuzzy Theory)是由美国自动专家、加里福尼亚大学教授查德(L.A.Zadeh)于1965 年创建的,它是用数学方法研究和处理具有“模糊性”现象的数学,故通常称为模糊数学[7]。模糊理论弱化了数据的绝对定义,使用程度语言,更接近人的思维模式。

2.2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模型

在复杂的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中,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8]。由于影响技术创新能力的某些因素是模糊的[9],无法用通常的简单数字来衡量,所以借助模糊数学来处理。创新能力的评价靠主观判断时常存在偏差模糊综合评价,将模糊数学应用于技术创新能力的判定,使主观判定纳入定量计算的客观统一的判别轨道是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

模糊数学的综合评判主要包含指标集、评语集、单因素评价矩阵、权重分配向量4个要素。指标集是以影响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各种指标为元素所组成的多层指标集合龙源期刊。根据建立的指标体系,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指标集可以记为:

(1)

每个因素又有具体的评价指标子集,因此可以建立指标子集:

(2)

权重集以各指标对于创新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赋予各个权重系数,用来衡量指标的重要程度。权重集根据指标集和子集来建立,即

,(3)

子集权重为

, (4)

评语集是对技术创新能力可能做出的各种评价结果的集合。的评语集合建立为: ,其中为评价的等级数量。

对的每一个指标进行评价可得到单因素评价矩阵:

(5)

,其中,表示第个因素给予评语的隶属度。在确定模糊矩阵和模糊向量后,可做模糊变化来进行综合评判:将每个作为一个元素,作为它的单因素评判,构成评判矩阵:

(6)

通过运算模糊综合评价,得到对评价指标子集的综合评价结果,构成了一个评价矩阵:

(7)

按照模糊综合多级评价模型,最后的综合评价结果为: (8)

由此可得到所有指标的综合评判结果。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取得最大值时所对应的评价等级即为该项目的综合评价等级。

3.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实例

下文以济南市长清区某高新技术企业为例,对其技术创新能力评价为例进行实证分析。为了更好地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进行评价,本文在山东济南选择了部分企业经理人,高校企业管理专家教授和咨询公司高管,首先对该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具体评价过程如下:

3.1指标体系的建立

首先建立主效率指标集:根据对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能力因素的分析,综合地反映企业技术创新的各项指标,从创新资源投入能力、研究与开发、创新组织管理能力、创新生产实施能力、创新营销能力、创新产出实施能力、创新倾向能力7个方面来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根据主效率指标集,构建各主效率指标的子效率指标。

效率评价指标权重分为2个层次: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和每个主效率指标中各子效率评价权重。2个层次的权重确定均采用专家评估法进行。主效率指标权重由技术创新方面专家、教授及有经验的经理人综合评定,以确定各主效率指标权重。子效率指标权重则分别由熟悉不同主效率指标的专家及高新技术企业管理者和经理人综合评定,确定各子效率指标权重龙源期刊。其综合评级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权重

三级指标

权重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创新资源投入能力

0.104895

 

 

创新(R&D)资金投入强度

0.272727

创新(R&D)人员投入强度

0.454545

非R&D投入强度(技术引进/改造)

0.272727

研究与开发能力

0.188811

 

 

自主创新产品率

0.186047

技术扩散效率

0.302326

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能力

0.348837

(R&D)人均研发经费

0.162791

创新组织管理能力

0.160839

 

 

创新频率

0.139535

创新组织运行管理效率

0.302326

技术创新的风险预测与规避能力

0.279070

与外界的合作能力

0.279070

创新生产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成功率

0.222222

生产设备更新水平

0.222222

生产人员综合水平

0.305556

创新实施的标准化水平

0.250000

创新营销能力

0.153846

 

 

营销人员素质

0.186441

营销费用投入强度

0.203390

市场研究能力

0.220339

营销网络建设程度

0.203390

营销体制的适合度

0.186441

创新产出实施能力

0.132867

 

 

创新产品市场占有率

0.255319

创新收益率或产品销售率

0.276596

创新质量水平

0.319149

每千人创新数量

0.148936

创新倾向能力

0.125874

 

 

创新倾向

0.195652

企业家战略决策能力

0.304348

企业文化、企业理念与企业精神

0.260870

篇(5)

[关键词]外资研发;技术创新能力;面板协整检验

一、引 言

金融危机重创了中国沿海地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使得我国加工贸易制造业对美国和欧盟市 场的出口均出现了大幅地下滑。但是,从另一个角度考虑,金融危机也是一个关键的契机, 以汕头地区为代表的3000多家中国玩具制造商不仅在这次金融危机中没有一家倒闭,反而实 现了逆势增长,订单数同比上升了20%-60%。究其原因,是他们转变商业模式,增强新产 品的研发和销售,设立自己专门的研发中心,提高产品的质量和科技含量,并积极引进中国 香港 、美国等地的高级玩具设计师,努力创建自主品牌。中国制造业急需从低成本、低附加值、 劳动密集型出口导向型经济,转向以低能耗、高技术、高附加值为依赖的技术创新型经济。 而在一国制造业从产业链的低端环节转向高端环节的过程中,技术创新能力一直 处于核心的地位,一个国家产品国际竞争力的强弱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大小。在经 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面临开放性的创新资源以及全球化的价值链创造过程,面对跨国公 司在中国建立研发中心的趋势,我们尤其关注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是否真正促进 了中国本土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是否存在微观层面直接的证据?

二、文献综述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内企业面对的是全球性的创新资源,外资企业研发中心的设立为 国内企业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进行自主创新奠定了基础。持正面促进效应的观点认为,外 资企业研发主要通过市场竞争和示范,技术人员流动,产业联系,技术外溢等方式影响本土 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冼国明、薄文广(2005)运用行业层面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外资企业对国 内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外资企业的专利申请对中国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存在 积极作用。[1]沈坤荣和耿强(2001)利用各省FDI 与各省全要素生产率的数据作 横截面的 相关分析,发现FDI占GDP的比重每增加一个单位,可以带来0.37个单位的综合要素生产率 增 长。[2]陈涛涛(2003)的研究发现企业规模、技术差距和资本密集程度等行业特 征对外资企业的技术外溢效应产生了显著的影响。[3]

但是,考虑到跨国公司的研发战略,外资企业建立研发中心的目的是使自己的产品更贴 近市场需要,更好地实现产品市场化、本土化,而不是进行大量的高新技术和基础性研究。 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外资企业十分注重对核心技术的控制,通过设置技术封锁,专 利保护等各种方式来控制核心技术的外溢。

本文认为,尽管跨国公司建立研发中心的目的之一是市场化,但是由于技术知识的非竞争性 和节约研发成本的天然动机,跨过公司海外分支机构从事研发活动,不可避免会对本国其他 企业或研究机构产生溢出效应和协作效应。Glass A.J (2004)的研究表明,由于默示知识 在 研发活动中往往起到关键性的作用,而这种默示知识在当地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很难创造, 必须借助某种中介和渠道,外资研发可以充当这种渠道和介质,对东道国企业的研发产生极 大的潜在价值。[4]其次,国内产品市场竞争程度越来越激烈,厂商要保持利润, 必须尽可 能的降低研发成本。研发中心建在本地,可以提高研发效率、尽可能的缩短研发时间,降低 研发的直接费用和技术人员成本。刘志彪,张杰(2008)的研究认为,跨国公司为了满足全 球 消费市场多样性以及发达国家消费者对产品质量、品种、环保、安全等更为苛刻的市场进入 标准要求,往往会通过技术转让、关键设备转让和专利授权等行为,协助发展中国家代 工企业迅速提升自身生产工艺和产品设计能力,促使发展中国家由不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OE M 生产方式,向具有一定自主创新能力的ODM 生产方式转移。[5]

综上所述,虽然发现外资研发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积极影响,但是我们还是缺乏来自产业 层面的直接证据以及较稳健的检验方法。现有研究大都从包含FDI变量的扩展生产函数出发 ,以国内企业劳动生产率为被解释变量,进行时间序列分析或地区、行业层面分析。但结合 中国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进行面板协整检验的较少,特别是考虑到宏观经济环境以及我 国不同产业在研发经费投入和技术学习能力上的差异,外资研发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 之间的关系是否会随着时间和产业的不同而发生变化?在长期内两者的稳定关系是否会随着 宏观经济环境和国际环境而变化?因此,本文结合中国产业层面的面板数据,采用新的检验 方法(Panel Cointegration),对外资研发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长期关系进行协整 检验,并对其短期波动情况进行分析。

三、面板协整检验方法

本文目的是要检验产业层面的外资企业研发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是否存在长期的稳定关 系,即外资研发与中国大中型企业技术创新的关系是否会随着时间和产业以及宏观经济环境 的变化而发生变化。由于在面板数据模型中,会出现变量非平稳性问题,即在长期内横截面 单元中的变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波动不稳定的状况,变量非平稳性会导致虚假的估计 结果。因此,必须运用面板协整方法,面板协整模型一方面可以缓解变量的内生性问题,另 一方面可以同时考虑长期均衡和短期波动问题。

因此,本文采用的面板协整方程为:

lninnoit=αi+βilnfrdit+γilnabsorbit+ei,ti=1, …,N t=1,…T(1)

其中,i表示各工业行业,t表示时间,lninno表示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lnfrdit代表 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Lnabsorb代表消化吸收变量。从理论上说,在异质面板数据下,可以 通过两步回归,构造组内、组间统计量对面板变量的长期协整关系进行检验。首先第一步, 根据面板数据构造每一个截面的协整方程:

lninnoit=αi+βilnfrdit+γilnabsorbit+ei,t(2 )

面板协整检验通过组内和组间平均两个统计量来检验长期协整关系,组内统计量类似于对方 程(2)的残差进行Dickey-Fuller单位根检验,而组间统计量是基于每个截面单元平均的单 位根检验。

面板协整检验的第二步是对残差项进行单位根检验,从方程(2)中可以得到回归残差的差分 形式:

Δi,t=(ρi-1)i,t-1+vi,t(3)

其中,i,t=i,t-ii,t是回归方程( 2) 的估计残差。根据Dickey-Fuller的单位根检验思想,要考察变量间的长期协整关系,可以 通过对残差项的单位根检验来完成,就是要检验方程(3)的参数(ρi-1)在统计上是否显 著,其中:

(NT-1=(∑Ni=1∑Tt=2Δi,t i,t-1-i)(∑Ni=1∑Tt=12 i,t-1)-1(5)

NT-1=∑Ni=1[(∑Tt=2Δ i,ti,t-1-i)](∑Nt=12i,t-1 )-1(6)

其中,N1均服从非对称的标准正态分布,其中θ 1,θ2,1是两个统计量所对应布朗 方程的均值参数。①因此,通过对组内统计量和组间统计量的检验,可以检验

出两个面板 序列数据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

四、外资研发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实证分析

(一)数据与变量选择

本文采用的是1998―2006年中国32个工业行业的面板数据,数据来源于《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和《中国统计年鉴》。②变量选择方面,lnfrdit代表外资企业的研发投资,本文主 要 使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中各行业三资企业的内部研发经费投入来表示,lninno表示国内 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用各行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新产品开发项目数Newsum和国内大中型企 业的专利申请数Lnpatent表示。Lnabsorb代表消化吸收变量。本文使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 》中各行业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消化吸收经费支出表示消化吸收变量。另外,本文使用外商直 接投资与国内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开发人员的乘积项lnfrd*LnAC,来度量国内企业技术人员的 消化吸收能力。

(二)外资研发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协整检验

首先,从散点图看,lnfrd与中国大中型企业的专利申请数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关系。

其次,在做协整检验之前,必须对面板数据进行平稳性检验。在面板数据中,会出现变量非 平稳性问题,即在长期内横截面单元中的某些变量会随着时间推移而出现波动不稳定的状况 ,变量非平稳性会导致虚假的回归结果。本文利用Stata软件首先对上述变量进行面板单位 根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③其中,LLC,IPS、KPSS、Hadri Z单位根的检验结果表明:所 有变量都是不平稳变量,但是其一阶差分变量是平稳变量,因此符合一阶I(1)过程。

lnfrd与中国大中型企业专利申请数lnpatent的散点图

量是时间趋势平稳的,10%的 临界值为0.119,5%的临界值为0.146,1%的临界值0.216。

本文运用面板协整方法对外资企业研发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长期关系进行了协整检验 ,具体结果见表2,表3。其中,表2是FDI与国内企业新产品开发项目数的协整检验,表3是F DI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数之间的协整检验。

Pedroni(2004)证明,当时间序列趋势较长时,Groupρ-statistic最为保守,拒绝度最低 ,而Group adf-statistic的拒绝度最高,其他的统计量表现得不够稳定。[6]因此 ,在面板 数据协整检验中,一般重点考察组间ρ和组间ADF两个统计量。从本文表2、表3的检验结果 来看,Panel adf-stat和Group adf-stat均在1% 的显著水平拒绝原假设,说明外资研发和 国内企业自主创新之间存在长期的均衡关系。而从其他的检验指标看,无论是在没有个体效 应,没有时间趋势的条件下或是没有个体效应,有时间趋势的条件下,还是在有个体效应、 有时间趋势的条件下,Panel pp-statistic、Groupρ-statistic 、Group pp-statistic都 在1% 的水平下拒绝原假设,表明无论是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还是以专利申请数来衡量的 国 内企业技术创新产出,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自主创新都存在长期均衡关系。综合上述检验结 果,可以得出结论:在长期内,外资企业研发存量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存在面板协整关 系。从现实经济看,外资研发主要从以下方面促进本土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一是提升 当地产品的制作工艺,从产品升级和工艺升级的角度,外国分支机构的调适性研发和某些针 对当地市场的创新性研发可以直接提升国内相关产业的工艺和产品水平;二是密切与本土企 业之间的产业联系,而产业联系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实现:(1)外资企业对产品质量的严格 要求、及时送货等,会激励国内供应商提高自己的生产技术和生产管理水平;(2)外资企 业进入提高了对中间产品的需求,这会使本国企业获得中间产品上的规模收益。

没有个体固定效应,NOTR表示没有时间趋势。所有的统计量都渐进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原 假设是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

注:其中,***,**,*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拒绝原假设,NOINCE表示没有 个体固定效应,NOTR表示没有时间趋势。所有的统计量都渐进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原假设是 不存在面板协整关系。

(三)外资研发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面板协整方程估计

在面板协整检验之后,需要对面板协整方程的具体形式做出估计,以判断外资研发对国内企 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具体影响效应。理论上对面板协整方程的估计一般采用完全修正最小二乘 法(Full Modified OLS)和动态最小二乘法(DOLS),且在T∞时,FMOLS、DOLS估计量 渐进服从截尾正态分布。

但是,在实证研究中,许多样本数据的时间间隔T

Δyi,t=yiζi,t(β)+∑ps=1αsΔyi,t-s+∑ qr=1θrΔxi,t-r+vi,t(7)

实证分析中一般采用最大似然法来估计误差修正模型(7),通过估计方程(7)不仅可以得 到面板协整方程ζi,t(β)=yi,t-1-β′xi,t,还可以得到误差调整系 数(ECM)均值i的有效估计,从而得到短期向长期 均衡调整的速度和幅度,这种估计方法称为混合组间均值估计(Pooled Mean Group Estima tor, PMGE)。

本文运用混合组间均值估计方法PMGE,对产业层面的FDI与国内企业技术创新之间的协整方 程进行了估计,估计结果见表4。实证结果表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与FDI和消化吸收变量存 在长期的均衡关系。在长期内,FDI对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其影响系数为0 .945,吸收消化能力对专利申请的长期影响系数为0.049,FDI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 高 的长期原因。同样,以R&D学习度量的吸收消化能力lnfrd*lnAC 与专利申请的长期影响系数 为0.065,说明在长期内,国内企业技术开发人员通过对外资企业研发技术的研究和摸索, 经过不断地消化吸收,逐步转化为自己的适用技术,取得了明显的效果,技术人员人力资本 积累对国内企业专利申请起到了明显的促进效应,外资研发是国内企业技术学习能力提高的 长期原因。结果表明,研发型FDI的流入会提高本土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促进高技能 人力资源与研发投资的进一步融合。在外资企业研发机构中服务的科学技术人员,可以近距 离观察外国先进技术,学习外资企业知识管理和创新管理的经验和方法,通过积累大量的研 发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

注:其中,***,**,*分别表示在1%,5%,10%的显著性水平,表中回归系数是最大似然函 数ML估计的平均系数。

从短期误差调整项ECM来看,回归方程的误差调整系数为-0.52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 明这种调整的幅度为52.8%。如果短期内由于某种原因国内企业自主创新对FDI的反馈偏离 了 长期均衡,则存在自动的调整机制,使短期波动向长期均衡回归。具体来说,在短期内,由 于市场竞争的加剧,外资企业采取技术手段对核心技术进行封锁控制,限制技术信息的共享 程度以及中国引进外资的产业政策调整等等,两者有可能偏离长期均衡关系。在方程(2) 中,误差调整项的系数为-0.795,说明短期内由于市场垄断以及技术封锁,外资企业研发 可 能会阻碍国内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国内企业人力资本和研发经验的 积累,二次创新能力的提高以及与本地企业之间产业联系的增强,这种短期偏离会逐渐向长 期的均衡关系调整,且这种调整的幅度为79.5%。

五、结论与启示

本文利用中国产业层面的外资研发与大中型企业的技术创新数据,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 面板协整检验,并用混合组间均值估计对两者的面板协整方程进行了估计。协整检验表明, 无论是以新产品开发项目数,还是以专利申请来衡量国内企业的技术创新产出,协整检验统 计量都在1% 的水平下显著,说明外资研发与国内企业专利申请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在 长期内,FDI对国内企业专利申请有正向的积极影响,FDI是国内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提高的长 期原因,其影响系数为0.945;同时,以人力资本度量的吸收消化能力与专利申请的长期影 响系数为0.065,说明外资研发是国内企业消化吸收能力提高的长期原因。同时,从短期误 差修正模型ECM看,误差调整系数为-0.528,且在1%的水平上显著,说明短期波动向长期均 衡平均调整的幅度为52.8%。在短期内由于市场竞争加剧,外资企业技术控制以及引进外资 产业政策调整等原因,两者会偏离长期均衡关系,但在长期内,外资企业研发对国内企业自 主创新有积极的促进效应。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如何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进一步激励和优化外资企业 与本土企业的研发合作,在制度上建立合理的保障机制是政府政策设计的关键。因此,对于 中国而言,一方面,需要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鼓励外资企业进一步增加在通讯、计算 机软件、电子、生物医药、半导体及自动化等新兴产业的R&D投资,并且,促进跨国公司研发 机构与本地科研机构在基础技术、技术信息等方面的交流,促进双发研发信息的共享程度和 产业联系。同时,在积极引进发达国家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强化本土企业的吸收消化能力, 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产品功能和质量上的拓展、创新,从而提高国内企业的二次创新能 力。只有本土企业与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技术水平较为接近的情况下才更可能发生双向 的知识流动, 否则知识不可能在企业间顺利地流动和吸收。另一方面,需要制定和完善针对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跨国公司在华研发并不都是对中国有利的,其 负面作用也很明显。跨国公司通过在我国密集地申请专利,对关键性的技术实施严格地专利 保护措施,对本土企业设置了技术进入壁垒,增加了我国创新主体技术创新的难度。因此, 在关系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支柱产业,必须加强对在华外资研发活动的规制和引 导,有效规避技术风险。

注 释:

①Pedroni(2004)证明,在一般性条件下,组内统计量和组间统计量在经过均值和标准差 调整后,渐进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因此可以用t检验值来进行面板协整检验。

②本文选取的样本是分行业大中型工业企业和三资企业的基本数据。其中,国内大中型企业 的指标是用整个行业的数据减去三资企业的相应数据得到,而三资企业的研发数据是通过资 本存量公式将历年的研发经费支出转换为三资企业的研发资本存量而得到。

③本文仅列出差分面板检验结果,省略了水平面板的单位根检验结果,水平面板的单位根检 验表明所有变量都是非平稳变量。

主要参考文献:

[1] 冼国明,薄文广.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作用的影响[J].南开经济研 究,2005(6).

[2]沈坤荣,耿 强.外国直接投资、技术外溢与内生经济增长[J].中国社会科学,20 01(5).

[3]陈涛涛.影响中国外商直接投资溢出效应的行业特征[J].中国社会科学,2003(4) .

[4]Glass,A.J.Outsourcing under Imperfect Protection of Intellectual P roperty.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Blackwell Publishing, vol. 12(5),pages 867-884, November.2004.

[5]刘志彪,张 杰. 从融入全球价值链到构建国家价值链:长三角产业升级的 冲突与和谐[J],产业经济学系讨论稿系列 No.060,2008.

[6]Pedroni, P. Panel Cointegration: Asymptotic and Finite SampleProper ties of Pooled Time Series Tests With an Application to the PPP Hypothesis, [J ] Econometric Theory, 20, 597-625,2004.

篇(6)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问题建议

1.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

高新技术企业是以研究、开发和生产高新技术和高新技术产品为主的知识、技术和资金密集型企业。

2008年4月14日科技部的《关于印发的通知》中对高新技术企业进行了全新定义, 即在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内, 持续进行研究开发与技术成果转化, 形成企业核心自主知识产权, 并以此为基础开展经营活动, 在中国境内注册一年以上的居民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须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一)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注册的企业,近三年内通过自主研发、受让、受赠、并购等方式,或通过5年以上的独占许可方式,对其主要产品(服务)的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

(二)产品(服务)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规定的范围;

(三)具有大学专科以上学历的科技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30%以上,其中研发人员占企业当年职工总数的10%以上;

(四)企业为获得科学技术(不包括人文、社会科学)新知识,创造性运用科学技术新知识,或实质性改进技术、产品(服务)而持续进行了研究开发活动,且近三个会计年度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销售收入总额的比例符合如下要求:

1.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小于5,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6%;

2.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5,000万元至20,000万元的企业,比例不低于4%;

3. 最近一年销售收入在20,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比例不低于3%。

其中,企业在中国境内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总额占全部研究开发费用总额的比例不低于60%。企业注册成立时间不足三年的,按实际经营年限计算;

(五)高新技术产品(服务)收入占企业当年总收入的60%以上;

(六)企业研究开发组织管理水平、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自主知识产权数量、销售与总资产成长性等指标符合《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工作指引》(另行制定)的要求。

本文以天津市东丽区为例,依据上述条件对辖区内企业进行筛选,最终确定61家样本企业。

2.东丽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分析

2.1人力资源投入分析

人力资源是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第一资源,其投入的多少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2009年,在样本企业中,东丽区高新技术企业大专以上科技活动人员达到4340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46.34%;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3969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42.38%。以上数据说明,高层次人才和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两方面人才的投入情况相对较好,这为高新技术企业开展创新活动提供了保障。

2.2 财力资源投入分析

研发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是衡量企业技术创新研发费用投入的重要指标。2009年东丽区研发总投入达到4.13亿元,研发投入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6.1%,远高于天津市企业平均水平,这也说明东丽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研发费用投入规模和强度相对较好。同时,外资、合资企业在研发投入规模上占据着绝对优势。研发经费的来源绝大部分是通过企业自筹方式筹集,企业几乎无法通过其他渠道为研发活动筹集资金。

2.3 科技活动开展情况

从事科技活动的人员达到3969人,占企业员工总数的42.38%,研发投入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比重为6.1%,较之以前均有增长。科研人员的平均比例达到了32.9%。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企业在不断提高自己的自主创新能力。

2.4 科技成果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出情况

科技成果一般来讲包括专利(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软件著作权、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专有权、植物新品种等。在样本企业中,截止到2009年末累计获得科技成果421项,其中发明专利43项,剩余为企业拥有的有效专利。依靠科技进步,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都有大幅增长,2009年分别达到了5.54亿和57.85亿元,实现总收入67.83亿元。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85.3%。这说明东丽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中,高新技术产品产出状况良好。

在这些企业中,大部分有有限责任公司,外资、合资、国有和个人形式的企业相对比较少。这说明在引进和利用外资方面,东丽区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3.东丽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存在的问题

随着天津市的快速发展,东丽区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但是相对与其他区县、其他发达省市地区,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区内企业的高新技术创新能力还存在诸多问题。

3.1不同行业、性质的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发展不平衡

从不同行业来看,受政策倾斜等一系列因素影响,电子信息、新材料领域等高新技术企业具有较强的技术创新能力,而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等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则相对较弱。

从不同性质企业来看,毋庸置疑,外资、合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强于内资企业。但是东丽区的现状是除去内资,只有很少的几家外资、合资企业。内资企业科技成果拥有量与其他区县相比只是居于中游水平。

上面两个问题在整个天津市所有区县中都是相对普遍的,如何解决业已成为限制天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之一。特别是在对待外资、合资企业的问题,虽然外资、合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强但是外资、合资高新技术企业的引进是否有助于提高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还是一个未知数,外资、合资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溢出效应有待于进一步检验。

3.2 创新主体地位不明确、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机制尚未形成[1]

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来看,受传统体制因素的影响,科技资源的配置并未完全实现市场化,还存在很多非市场因素的制约,这造成了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明确,距离"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还有很大差距。

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意识来看,高新技术企业进行技术创新缺乏利益驱动力, 技术创新缺乏内动力,创新能力受到严重影响。造成这种状况可能是因为:第一,受整个社会环境以及个人以追求利益为目标的影响,高新技术企业在投资战略上往往只重视短期见效的新项目,不愿对长期见效并有利于增强企业创新能力的项目投资,而政府的支持也往往倾向于短期见效的新项目;第二,受各种因素影响,大量高新技术企业只重视规模和产量,而轻视创新能力建设;第三,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资金短缺、人才缺乏等不利因素,抑制了企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2]

从高新技术企业创新机制来看,在东丽区,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建设的各项财税优惠政策、信贷政策、风险投资政策等创新机制还不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在技术创新激励机制、技术研发模式、产学研合作方式中还存在很多不足, 这对其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造成了严重制约。

可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明确、创新意识不强、创新机制尚未形成已严重影响到了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

3.3 技术创新研发资源投入不足

目前东丽区很多高新技术企业R&D投入占企业销售收入比重已达到4%以上,符合国际标准3%以上的要求,但是与持续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不足直接抑制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制的应用,导致了高层次人才缺乏,这对于高新技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极为不利。

另外,政府研发资金总体投入不足也不利于提高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因为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活动具有风险高、见效周期长等特点,需要大规模的人力和资金投入。如果仅仅由企业来承担技术创新的投入和风险, 势必影响企业研发活动的积极性。

资金不足的同时,人力资源的投入也存在同样的问题,特别是高层次科技人员的投入严重不足。

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核心。但是东丽区在高层次人才总量上与滨海新区等区县还有很大差距,高层次人才不但匮乏,而且还存在流失现象,这些对高新技术企业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制约。

4 推进东丽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4.1 加大政府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

政府要充分发挥引导、支持、帮助作用,为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在不违背国家有关政策的前提下,制定倾斜性政策,为企业创新提供政策支持,以企业的研发活动作为政策优惠的重点,提高企业R&D投入的积极性;重点推动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及省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税收减免等政策的落实,继续开展按照新标准认定高新技术企业,并及时兑现税收优惠,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和产品的研发[3];进一步做好自主创新产品认定工作,利用政府公信力积极引导社会购买和使用自主创新产品;培育并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向新兴产业布局,推动产业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

4.2 加大科技创新研发经费投入,推进融资体系建设

国际上普遍认为, R&D投入强度达到2% , 企业可勉强维持, 达到5% 以上才具有市场竞争力。虽然东丽区现在认定的高新技术企业相比以往已经加强研发经费的投入, 但投入强度仍没达到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水平。因此企业要有机会、有步骤、有目标地加大科研经费的投入,改善自身科研条件,增加对竞争能力强的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加强资本市场的运作,建立高新技术风险投资基金,例如滨海产业基金在这方面就做的很好;建立非盈利性的高新技术企业信用担保机构,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风险共担,以此降低银行对高新技术企业科研融资的门槛,促进银行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通过上述步骤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题、银行信贷为支持的多元化高新技术投入体系。

4.3 合理引进技术,培养企业的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

技术引进是发展中国家提高技术能力、赶超世界先进水平的必由之路。但长期以来东丽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与创新不够,首先是技术引进数量偏少,高新技术企业中外资、合资企业数量少从侧面反应了这一情况;其次是重引进轻创新,只重视短期经济效益,引进技术之后不对其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以此,在以后的技术引进工作中,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同时调整产业结构,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完善配套政策,促进技术的引进和吸收的良性发展。

4.4企业自身创新体系建设和企业间合作,推进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

第一,高新技术企业要构建自身技术创新发展战略,为以后的长期健康发展提供战略指导;以现有能力为基础,发展战略为目标,整合现有资源,进行企业技术提升、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创建适应新时期发展要求的组机构织,提升整个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稳步发展。

第二,从体制机制上不断探索有效途径,深入推进产学研结合。天津市共有科研机构534家,要充分利用这些优势资源,真正把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积极组建专门从事科技创新的企业技术中心,与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建立长期稳定的科技合作关系,互建技术开发中心,重点实验室,共同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

第三,加强高新技术企业之间的相互合作。政府也要提供规范的市场竞争约束,提供机会均等的竞争环境,协调企业之间关系,使企业间能够充分利用合作各方在技术、人才、设备、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各展所长,争取建立产业联盟、利益联盟。

4.5 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高层次人才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灵魂,是企业成败的关键,为了避免人员的频繁流动给企业带来的危害,需要建立健全高层次人才技术创新管理机制,以利于企业健康稳定发展。

完善高新技术企业用人制度,建立高层次人才的用人、留人制度,提高高层次人才的技术创新能力、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市场开拓能力;完善技术创新的利益激励机制,理顺分配关系,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完善约束机制,强化考核与评估体系,建立高层次人才流入流出的预警机制,提高企业人才预警能力。

注释:

[1]滨海新区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夏来保, 孟祥芳, 郑卫华, 田东奎,科技与经济 2009,8第四期,20

[2]同上

篇(7)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

创新能力现状

企业技术创新人力投入加大。科技活动人员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中最主要、最活跃的因素,科技活动人员的投入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的主体,经过多年的积累,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储备了一定的科技人才。到2004年底止,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科技活动人员79488人,比上年增加1422人,其中科学家或工程师45147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56.8%;研究与发展(R&D)人员36644人,占科技活动人员的46.1%,比上年提高2.07个百分点。科技活动人员中R&D人员所占比重上升,反映了企业自主创新技术开发人力投入力度加大。

从全省主要行业技术创新投入人员情况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通用设备制造业中科技活动人员达到万人以上,其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中,R&D人员占科技活动人员比重达到68.11%。

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能力进一步增强。一定的经费投入是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重要条件。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技术改造经费、技术引进经费、消化吸收经费和购买国内技术经费的总和,基本能够反映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经费投入总量。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380.1亿元,比上年增加20.9亿元,增长5.82%。技术创新经费中科技活动经费占30.3%,比上年提高7.7个百分点,技术改造经费投入占61.3%。我省企业投入技术创新经费的增长主要是科技活动经费的增长,而技术引进经费减少较多,这表明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中,技术开发投入的力度明显增强。

R&D经费与销售收入之比(即R&D经费投入强度)是反映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04年,我省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投入强度为0.67%,比上年提高0.11个百分点,新产品开发经费占科技活动经费的比重达到56.7%。分行业看,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5大行业比重超过1%。

企业科技活动机构增加,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和资源集约能力提高。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拥有专门从事科技活动的机构947个,比上年增加286个,占有科技活动企业总数的70.2%,比上年提高14.8个百分点;机构投入科技活动人员39158人,比上年增加5178人,占全部科技活动人员的比重49.3%,比上年提高5.7个百分点;机构中科技活动经费达到53.3亿元,比上年增加14.7亿元,占全部科技活动经费的46.4%。企业科技活动机构的加强,人员总体素质的提高,使企业技术创新的专业化和资源集约程度得以提高。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向自主创新发展。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开展科技活动项目4859项,比上年增加1417项。增加的项目主要集中在纺织业、医疗医药业、通用设备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器材制造业和通信设备制造业等行业;每个项目平均承担人员12.63人,比上年增加0.72人;每个项目平均投入开发经费204.49万元,比上年增加56.83万元,增长38.5%。从项目来源分类看,国家科技项目233项,占4.8%;地方科技项目728项,占15%;企业自选项目3652项,占75.2%,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80.4%的技术创新项目由本企业机构或攻关小组完成,比上年提高3.9个百分点。这充分说明企业自主创新活跃程度近年来进一步提高,但产业之间差距仍然较大。

大中型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产出能力提升。专利申请量是反映工业企业技术创新活动产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专利申请达到4078件,平均10户企业达13.4件,比过去有了较大增加。同时,2004年全省大中型工业企业新产品产值达1580.1亿元,比上年增加503.2亿元,新产品产值率从16.41%提高到16.93%,比上年提高0.52个百分点;新产品销售收入1529.8亿元,比上年增加515.2亿元,新产品销售率从15.40%提高到16.52%。

亟待解决的几个问题

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巩固。作为东部沿海经济较为发达的省份,我省企业在市场机制的激励下,逐步具有了自主创新意识,并开展了一些技术创新活动,但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我省企业自主创新意识还不强,研发能力不足,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地位有待进一步加强。

企业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仍然较低。根据国际上一些学者的判断,一个企业的R&D开支占销售收入的8%以上才有竞争力、占5%可参与竞争,而占3%以下的企业则将很快被淘汰。目前浙江大中型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例只有0.67%,不仅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2.5%―4%的水平相比,差距更为明显。技术创新经费投入不足,将严重制约企业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人才资源缺乏已成为制约因素。人才特别是高层次人才是企业技术创新最宝贵的资源。目前浙江技术创新人才的规模、质量、结构都有待进一步优化,技术创新人才与区域产业发展不协调的矛盾日益显现。企业普遍反映,随着科技投入的加大,企业创新人才不足问题将进一步突出。

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加剧。随着浙江主导产业规模的迅速扩大,核心技术缺乏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我省还有一些企业技术创新主要集中在非核心技术领域,不少产业在国际分工中仍处于低端的位置,产品附加值低,竞争力弱,制约了我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

能力的几点建议

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具有其他各类机构无法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提升千千万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使我省整体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具体来说,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深化改革,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动力机制。一要加快推进企业产权及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改革,增强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动力,进一步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二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意识,加大新技术、新产品科研经费的投入,加快技术开发和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三要强化政府在技术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政府要在制定产业规划、构建创新体系、出台扶持政策等方面下功夫,为企业营造良好的技术创新环境。四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在技术创新中的导向作用,在产业技术发展中的牵引作用。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技术创新成为企业和产业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真正实现从“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的根本转变。

努力提高科技人员的技术创新能力。一要树立科学的人才观,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科技创新人才,鼓励大学毕业生走向企业;二要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贯彻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的政策,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努力创造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环境,以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积极鼓励和引导全社会对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的投入。一方面,要以创建科技强市、强县为契机,在政府加大财政性科技经费投入的同时,积极引导企业加大科技投入,特别是研发投入,努力提高企业R&D经费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另一方面,要研究建立全方位的技术创新投入资金保证体系和技术创新投资的风险与担保机制,以支持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