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工程施工问题

工程施工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7 15:46: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工程施工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工程施工问题

篇(1)

关键词:土木工程;施工;混凝土;裂缝

土木工程施工中混凝土构件出现裂缝的问题一直以来都困扰着施工人员,不但影响经济利益,而且影响工期。混凝土构件裂缝的出现即属于技术问题又与施工管理密不可分,而技术问题在裂缝的产生中占了绝大多数的比重。混凝土一旦出现裂缝,将对混凝土的承载力带来损失,同时容易更早的使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接触外界条件而锈蚀,直接影响土木工程结构物的可靠性、安全性、与耐久性。因此,若要避免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而影响工程质量,就必须发现导致裂缝开展的根本原因。

1 裂缝产生原因

混凝土构件施工中产生裂缝的原因是复杂多样的,但是各种因素之间又有着微妙的联系。因此,很难从根本上找到混凝土构件产生裂缝的原因,这也是今年众多科研人员和施工队伍着眼支出,但是从多年的施工经验和总结的过程中,混凝土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出现裂缝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大类因素:

混凝土品质不过关。这是影响混凝土构件施工中的强度的首要原因,不达标的混凝土既不能满足设计要求也不能满足施工中对混凝土强度的要求。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多种多样,每个组分之间的配比也影响着混凝土的品质。在施工过程中,如若拌合混凝土的原料没有进行良好的保存,以至于水泥受潮或水泥的产地与施工要求的不符都将导致混凝土的承载力不达标。而且,混凝土验收过程中不严格的验收也会导致施工是混凝土不达标。

混凝土拌合不严格。未经充分拌合的混凝土无法达到相对均匀的程度,浇筑构件后,构件的强度分布不均匀,在施工吊装等过程中就会在薄弱区域产生裂缝。抑或拌合时间过长等因素都将促进裂缝的产生。在施工企业中,大多数是由每个项目部独自确定材料的选择,直接导致了材料选择的非专业,性价比不高,以次充好等现象发生。不但影响施工的速度和施工的质量,而且是项目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失,使公司的形象蒙受损失。

混凝土温度控制的疏忽。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由于水泥的水化反应会产生大量的热量,使混凝土从内部产生裂缝。入模时温度和施工速度控制的不到位都将成为裂缝产生的原因。温度应力作为施工过程中使混凝土产生裂缝的主要原因,却经常被施工管理者所忽视,内外不均衡的温度分布导致了不均衡的应力分布的产生,是混凝土构件疲劳度增加。

混凝土养护条件的欠缺。现今的土木工程施工中,对工期的要求是非常紧的,尽管在混凝土构件制作的过程中适当的加入了一定量的早强剂以快速使混凝土的强度提高到一定程度,但是后期养生的重要性仍不可或缺。养生条件直接影响到了混凝土后期的强度形成和前期已形成强度的巩固作用,如洒水是否均匀,覆盖是否及时等。

施工过程中的技术因素。混凝土结构质量的高低除了原材料的品质与养护外,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任意选用未经系统培训的施工人员必然会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各种错误,造成混凝土出现裂缝。同时工程监理并没有从项目设计、施工以及交付等各个过程进行详细全面的监理工作,导致了监理工作的质量低下,监理面域狭窄,间接导致了施工中各种问题的出现。

2 对策

混凝土放料时的控制。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当将施工时间定在良好的气温及环境下,昼夜温差不应过大。浇筑的过程中一定要均匀浇筑,不应过快也不应过慢,人工施工时,一般情况下是36立方米每小时,厚度为30厘米左右。而且要满足均匀和密实的振捣要求。

混凝土材料的选择。在混凝土的组分中,水泥和砂石对混凝土的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原材料质量的检验上应严格监测,就是对整个混凝土构件强度最根本的保证。严格的按照规定的质量选择优良的砂石材料,选用专业人员进行原材料的采购,按设计要求进行正确的配比,都是避免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现象发生措施。原材料的选取不但要选择质量好的,而且更应选择最接近工程实际要求的原材料。

对于混凝土构件的施工来说,作为第一道工序的支模就成了决定混凝土构件能否达到设计要求的主导因素。对于支模必须严格的控制,尽量使用钢材料模板以便混凝土构件在初凝过程中的热量能更好的散发出去,避免内部温度过高而产生裂缝。同时,钢材料模板能够对设计要求的外形和尺寸有较好的约束作用,减少了模具之间发生相对滑动的现象。

混凝土构件中温度因素的控制也是必要的。温度应力在混凝土构件中是使其产生裂缝的重要因素,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可以减小温度应力对混凝土构件产生的破坏,降低裂缝出现的几率,保证了混凝土施工阶段和完工后使用阶段的强度和安全。在施工中,可以一边施工一边洒水降温或将浇筑层减薄以便热量散发。而对于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浇筑施工,就需要进行适当的保湿工作,如加厚浇筑层等。混凝土构件的内部温度一般控制在50℃。

混凝土养护工作的进行是否符合规定同样是制约着混凝土构件裂缝开展的因素。在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必须保证适当的湿度和适当的温度。因为混凝土的硬化过程中,水泥的水化作用是不断在进行的,如若保证了水化作用的继续进行,则可提高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充分养护对混凝土构件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就好比教育对人的意义一样。

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水平要求是提高施工质量的重要一环。在开工前需要对施工人员进行考核,考核通过方可参加施工;一人一岗责任到个人,明确施工范围。强调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也会提高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章程配合严肃的责任制度能够良好的鞭策土木工程施工者认真负责。同时积极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方法,新设备,不断应用最新的科研成果在土木工程施工中实践。

3 结语

土木工程的施工虽然是“粗活”,可是粗中有细,每一步都必须按照规范要求和设计要求尽心尽力的进行。时刻以“四化”为标准进行施工,使施工过程更加科学、规范、合理、标准。施工不仅为业主负责,也为公司形象负责。出色的施工队伍在施工中会尽力避免错误,完美的完成施工任务。必然,土木工程施工是一项繁杂而巨大的任务,只有定好施工的程序和施工的思维才能将整个施工过程完好的形成一套体系。从材料的选取一直到施工人员的培训,每一步都是为了能更好地将土木工程施工做好,做的更完美。从上述有关土木工程施工中裂缝的产生原因和对策不难看出,对于土木工程来说,细心的施工就是落到实处的施工。从根本上防止混凝土裂缝的产生,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和麻烦。

参考文献:

[1]封文静.探讨土木工程施工中的材料选择及质量控制对策[J]科技与企业 2012.10

篇(2)

对于施工单位而言,管理水平的划分关系到了公司软实力的对比,也是建筑企业发展的根本所在。建筑工程管理是工程质量的有效保证,不仅影响着工程的实施,工程的后期使用效果代表了公司形象。建筑工程施工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为了这些投入可以更好的被使用,就需要良好的管理过程。工程施工管理之中还应该对一些突发因素进行考虑,并且及时进行处理,防止这些突发因素对施工过程造成影响。

二、施工管理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1.施工现场管理力度不够

现场管理的力度不够,这是行业内很普遍的一现象,也是现阶段制约管理发展的重要因素,很多施工单位对于管理认识不足,导致管理力度不够。建筑工程的施工现场缺乏专业的监管单位以及人员,对于施工现场的管理往往片面而又不够专业,甚至可以说不够严格。若不能实施有效、专业的监管,施工之中很有可能出现各种失误,并且在施工之中不能对各种失误进行及时的处理,为后期工程投入使用带来了隐患。

2.施工人员自身素质参差不齐

建筑行业壮大的同时,也就带来了更多的劳动力投入到建筑工程施工之中,这一群体的大部分不具备高科技作业能力,同时对于各种管理的认知不足,不能正确的认识工程中的施工管理,对于管理带有抵触情绪,这也就为施工单位的工程施工管理带来了困难。由于施工人员自身的素质不够,不能理解很多高科技作业自身代表的先进生产力,同时对于工序转换之间的工序缺少,这些都为后期的质量问题埋下了伏笔。

3.施工质量管理存在较多问题

对于已经完成的建筑工程,其质量检查多采用抽样法,这也就导致了很多建筑工程属于蒙混过关,其完成质量不能满足相关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这也就导致了施工管理中存在漏洞。

三、强化工程施工管理的策略

1.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

施工现场较为复杂,其中涉及到了较多的人和物的管理,对于施工现场盲目进行管理是行不通的,所以施工单位应该建立管理机构,完善机构,使机构在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并且专人专管,部位人员的缺少从而导致施工之中管理工作不足。另外施工单位一定要建立起一套管理体系,有了这个体系,才能将责任到人的制度落实到位,使管理工作井然有序的进行。

2.严格控制工程所用各种原材料

作为建筑工程的根本,建筑原材料便是整个建筑工程的根基,所以对于原材料的管理不应该放松,在施工管理之中,为强化对于工程的施工管理,一定要做好对于原材料的施工管理,一般情况下,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第一,在材料的选购过程中,一定要对工程的设计与质量加以思考,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各种材料的选择和搭配,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材料开销。第二,施工过程中,对于材料的使用应该严格遵守设计要求,并且适量。如果过多的使用材料会造成材料浪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如果使用材料过少,很有可能因为材料不足从而造成质量问题,得不偿失。第三,施工管理中应该体现对于材料的保管,对于一些特殊材料要进行特殊保管,另外要根据材料自身的特性进行保管,对于一些天气进行格外防范。

3.强化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

对于施工过程中,安全工作应该持续作为重点工作进行,保证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可以有效的保证工程进度,另外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为了保障施工人员的安全,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点入手:第一,培养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保护意识。在施工前、施工过程中,都要做好安全生产的宣传工作,提醒施工人员要注意安全问题,保证施工人员的施工过程按照相关规范,防止一些违规操作从而造成人员伤亡。第二,在施工过程中进行安全检查时,检查人员发现问题时,一定要进行及时处理,对于问题不能疏忽大意,更不能蒙混过关,对于问题不能姑息,防止因为已经发现的问题从而造成人员伤害。第三,落实好责任到人制度,秉公执法,确保所有人对于安全制度有一个认知,并且对于意外情况,应该进行及时处理。对于一些发生安全问题的人员,应该进行安全再教育,定期进行安全讲座,为所有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保证施工人员对于安全制度有所认知,这样可以最大可能的杜绝意外的发生。

四、总结

篇(3)

关键词:防雷工程施工现场检测常见问题

中图分类号: TU856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确定为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全球每年因雷击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不计其数;雷电导致的火灾、爆炸、建筑物损毁等事故频繁发生。为确保工程的验收质量,新建建筑物施工现场监督检测工作是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的重要措施,笔者通过在多年的检测工作实践,在新建建筑物施工过程中,防雷工程的施工存在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1、常见问题

1.1 不按图施工

按照规定,建筑物在施工中,应严格按照通过技术审查后的施工图进行施工,不得随意增减项目、偷工减料等,然而在防雷装置施工现场检测工作中发现:有些工程不依据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所设置的引下线间距超出设计范围,不在建筑物拐角部位设置引下线;现在多数建筑物由原来的平屋顶设计为坡面屋顶,在施工过程中在坡面屋脊应预埋避雷带支架时未及时与土建施工方配合,存在预埋件疏漏现象,避雷带不按建筑物防雷分类设计图要求设置网格;不按建筑物防雷设计图要求在引下线处距地面0.3-1.8m处设置检测点;由于建筑物易受雷击的部位是屋檐、屋角、屋脊、屋顶等;不按建筑物防雷设计等电位联结系统示意图要求采用等电位联结,所以在防雷施工中不查看防雷设计施工图要求,在施工中往往会有疏漏现象。

1.2 防雷装置的焊接不规范

建筑物防雷接地焊接始终伴随着施工的全过程,焊接质量直接决定着防雷工程质量,在建筑物设计上常以基础钢筋网作接地体,在实际检测中存在的问题有:基础钢筋间的焊接,引下线主钢筋与接地体间的焊接、地梁主筋间的焊接,其搭接长度往往达不到规定标准;搭接钢筋规格不符合要求,焊接成点焊,虚焊、断断续续;在焊接时电流过大将主筋焊熔太多;焊接点杂质太多达不到满焊,焊接不平滑,使结构性能下降;在施工过程中未给防雷引下线做标记,将其防雷引下线与建筑的结构钢筋焊结;防雷引下柱钢筋采取螺栓连接时,未在连接处作跨接。柱钢筋作为引下线时,要求柱中两根钢筋分别与承台上层和下层钢筋焊接,而实际检测中发现有的仅焊一处,有的用两根柱钢筋仅与一层承台钢筋焊接,这就会影响雷电流的散流泄放量,留下隐患;所有设置的引下线施工到屋面时,不是将所有作为引下线的钢筋与屋面避雷带连接,而是一部分被剪断隐蔽在女儿墙内,这样减少了雷电流泄放通道,削弱了防雷安全系数。

1.3 等电位连接无预留点

一栋建筑物的防雷效果好坏,主要是该建筑物非带电金属物之间和带电金属物之间所形成的等电位连接能否成为统一整体。因此,建筑物在施工过程中的等电位预留端,应在必要的位置设置足够多的点,作为预留。

1.4未按规定安装浪涌保护器

引入建筑物内的低压配电系统加装相对应的浪涌保护器、楼层照明系统(电气设备),应在电源控制柜内加装浪涌保护器。建筑物内有线电视、宽带网、电话线路在进入建筑物时应加装信号避雷器。多数建筑工程在电气设备、高低压配电系统未加装浪涌保护器,信息传输系统未加装信号避雷器。在安装浪涌保护器时相线、零线、地线的线径和地线的长度不符合要求,给该供电系统的防雷安全留下了隐患。

除上述列举的施工问题之外,还有防雷装置在材料,规格选用及设置部位上存在一定问题。施工过程中应高度重视。

2、对策建议

2.1加强防雷科普宣传,提高公众防雷意识,引起全社会对防雷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

虽然雷电灾害被世界列为十大自然灾害之一,但我国地域辽阔,气候状况复杂,雷电灾害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和不确定性,人们对雷电灾害的防范意识仍然十分薄弱,存在侥幸心理和麻痹思想。特别是我县处在雷暴多发地区,人们更是防雷意识淡薄,因此必须引起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的高度重视,气象部门要对防雷减灾知识进行广泛的宣传,利用典型的雷电事故案例教育干部群众,提高防雷减灾意识,加强防雷减灾科技知识的普及和推广。

2.2 加强防雷工程施施工现场监督检测,提高防雷工程内在质量

建筑物防雷工程检测,是从建筑物开始做基础时介入,要高度重视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质量,以保证各个环节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施工,并保证施工质量。根据我们多年的学习和工作实践,从八个环节进行监督检测。检测机构派专业人员到达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的监督检测检验,使整个工程质量得到保证。防雷施工的质量,不论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影响整个雷电流泄放通道,影响防雷安全性能。

2.3 针对问题,及时指出、监督整改

2.3.1没有按图施工的,依据设计图纸,参考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指出存在问题,出具整改报告并要求建设单位现场负责人、监理、项目负责人签字,存入防雷工程施工现场检测资料档案。依据整改报告督促施工单位及时整改。

2.3.2焊接质量不符合要求、安装不合理、未安装浪涌保护器或安装时采用连接材料不符合要求等,依据规范要求现场办公,及时进行整改,将防雷隐患消灭在萌芽中。

3、结束语

总之,建筑防雷工程是防雷减灾工作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建筑防雷工程又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整体考虑内外防雷措施、设计、施工的规范性和可行性。建筑物防雷工程的施工,只要施工人员严格按照设计施工、依照规范规定的施工工艺施工,不随意删减施工程序、不偷工减料,气象防雷管理部门依法加强防雷安全工作的监管力度,防雷工程的工程竣工严格按照相关规范进行验收,防雷工程的施工质量就能得到保证,最大限度地减轻雷击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危害。

参考文献:

[1]《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2010)

篇(4)

关键词:桩基工程;施工质量;桩基础;桩基检测

中图分类号:TU3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4-0140-02

桩基础是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一种常用的基础形式。当采用天然地基浅基础不能满足建筑物对地基变形和强度要求时,可以利用下部坚硬土层或岩层作为基础的持力层而设计成深基础,其中较为常用的为桩基础。桩基础作为一种深基础,它具有承载力高、稳定性好、沉降量小而均匀、沉降稳定快、良好的抗震性能等特性,因此在各类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尤其适用于建造在软弱地基上的各类建(构)筑物。

桩按材料可分为钢筋混凝土桩、钢桩、木桩等,按受力分类为摩擦桩和端承桩,按桩的入土方法可分为打入桩、压入桩和灌注桩等。建筑工程桩基础不论采用何种类型的桩,实际施工过程中怎样保证桩基质量,使桩基符合设计要求,是基础工程施工中经常遇到的问题。

一、桩基施工共性问题

随着桩基础应用的日益广泛,其施工中出现的质量问题也多种多样,比如:颈缩、断桩、移位、斜桩、检测等问题。本文就桩基础施工最容易忽略的几点作出分析。

(一)测量施线

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测量的主要任务:一是把图上的建筑物基础桩位,按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准确地测设到拟建区地面上,为桩基础工程施工提供标志,作为按图施工、指导施工的依据;二是进行桩基础施工监测;三是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为检验施工质量和为地面建筑工程施工提供桩基础资料,需要进行桩基础竣工测量。

理论上,《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1.3条规定,打(压)入桩(预制混凝土方桩、先张法预应力管桩、钢桩)的桩位偏差,必须符合规定,如盖有基础梁的桩,沿基础梁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150mm,垂直基础梁中心线的允许偏差为100mm。此条为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控制。规范5.4.5条又将桩位偏差列入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质量检验标准的主控项目,即桩位偏差对桩基质量验收具有否决权,如有超出允许偏差范围,即为施工质量不符合要求。

测量施线是桩基施工时最易发生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如果出现测量施线有误,都会采取加大桩承台或加桩的处理方式。但这样一来,不仅会加大成本,而且还延误了工期。

(二)地下水问题

当基础深度在天然地下水位以下时,在基础施工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的处理问题。在桩基础工程中,地下水对人工挖孔桩的施工影响最大。地下水的处理有多种可行的方法,从降水方式来说可总分为止水法和排水法两大类。止水法相对来说成本较高,施工难度较大;井点降水施工简便、操作技术易于掌握,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现代化施工方法,已广泛应用。

当地下水位不大时可进行单桩桩内抽水,当地下水位较大时可采用多桩同时抽水法来降低地下水。如果桩设计深度不大时可考虑在场地四周设置井点排水。人工挖孔桩在开挖时,如果遇到细砂、粉砂层地质时,再加上地下水的作用极易形成流砂,严重时发生井漏造成质量和安全事故。

除此之外,地下水的影响在有冻土地基时也是施工的难点。我们应根据不同的地质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比如,在冬季我们经常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冻结法施工即是利用人工制冷的方法把土壤中的水冻结成冰形成冻土帷幕,用人工帷幕结构体来抵抗水土压力,以保证人工开挖工作顺利进行。作为一种成熟的施工方法,冻结法施工技术在国际上被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煤矿建设中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我国采用冻结法施工技术至今也已有40多年的历史,但主要用于煤矿井筒开挖施工。经过多年来国内外施工的实践经验证明冻结法施工有以下特点:可有效隔绝地下水,其抗渗透性能是其它任何方法不能相比的。冻结法施工对周围环境无污染,无异物进入土壤,噪音小,冻结结束后,冻土墙融化,不影响建筑物周围地下结构。冻结施工用于桩基施工或其它工艺平行作业,能有效缩短施工工期。

(三)桩基检测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10.1.8条规定施工完成后的工程桩应进行竖向承载力检验;《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JGJ106-2003)第3.1.1条规定工程桩应进行单桩承载力和桩身完整性抽样检测;《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第5.1.5条规定工程桩应进行承载力检验;桩的测试方法分为静载荷试验和动力测桩两大类,还有抽芯法和静力、动力触探以及埋设传感器法等辅助类方法。目前桩的静载荷试验主要采用锚桩法、堆载平台法、地锚法、锚桩和堆载联合法以及孔底预埋顶压法等。

在桩基检测中,各个检测手段需要配合使用,利用各自的特点和优势,按照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方法,才能够对桩基进行全面准确的评价。但实际工程中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往往是桩基施工完后不及时通知检测单位,而擅自施工上部结构,待桩基检测出来后上部已施工了几层,如果桩基检测不合格,后采取补救的措施,代价是相当大的。国内不少地方就曾出现这这种案例。所以我们在桩基施工时一定要重视桩基检测这道工序。

二、钻孔灌注桩及预应力管桩的施工质量控制

对于钻孔灌注桩来说,其成孔时孔深的控制对钻孔灌注桩至关重要。在(GB50202-2002)第5.6.4中明确规定:孔深只深不浅。对设计采用中风化及以上强度的基岩作为持力层的桩,尤其是抗水平推移、坡地岸边的桩,其桩尖进入持力层的深度对地基承载力及安全使用就尤为重要。实际施工中,孔深往往是只浅不深,泥浆沉淀不易清除,影响端部承载力的充分发挥,并造成较大沉降,这给钻孔灌注桩留下了致命的质量隐患。

近几年,随着国内管桩生产企业的不断涌现,管桩产量大幅提高,价格也随之下降,促使管桩特别是预应力高强混凝土管桩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管理和质量控制不完善,管桩桩基础施工也容易产生质量问题。桩位及桩身倾钭超过规范要求;桩头破裂;桩身(包括桩尖和接头)破损断裂;桩端达不到设计持力层;单桩承载力达不到设计要求;桩的长度不够;桩身上浮,桩顶平面与桩的中心轴线不垂直及桩顶不平整等制作质量问题都会引起桩顶破碎。

工程及施工验收规范规定,打桩过程中如遇到上述问题,都应立即暂停打桩,施工单位应与勘察、设计单位共同研究,查明原因,提出明确的处理意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方可继续施工。

参考文献

[1]实用建筑工程系列手册[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篇(5)

【关键词】基本建设 工程施工监理业主

中图分类号: U4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工程监理作为受业主委托,代表业主行使业主授权范围的权利,对建设工程项目实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科学化管理【1】。,协调参建各方的关系,是项目管理的中心,尤其在国外,围绕监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十分成熟,监理在工程中的地位高、作用大。我国的工程监理,在是学习外国经验基础上展开的,按理说吸收外国工程管理经验的我们应该做得更好,但事实恰好相反。

一、施工监理存在的问题

(一)高智能体现不明显

工程监理要为业主提供工程管理方面的高智能服务,需要在监理合同的约束下,全过程对工程进行控制,要对施工准备到保修期之间的施工进行监督管理,这些工作涉及到技术、经济、法律等专业知识,需要监理具有高智能。实际的工作中,监理的高智能体现得不够,比如对施工图的技术经济分析不够,不能对施工图提出科学的修改意见,造成工程造价超概和浪费;再比如对工程施工合同条款不熟悉、理解不深刻,造成合同管理失控,不能恰当地处理合同纠纷。

(二)监理职责履行不到位

监理人员应守法、科学、公正的开展工作,但实际工作中,监理人员违法案例不在少数,如“大干快上”昆明新机场引桥坍塌 11人受伤【2】。的原因之一是监理工作不到位;监理不恰当的履行为业主服务的义务,甚至出现为施工单位服务的现象,出现该测量的不测量、该检查的不检查、该检测的不检测等情况,导致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如安徽省南陵县一座在建桥梁倒塌事故【3】。。

(三)监理地位低

虽然理论上监理应处于中心地位,施工工作应围绕监理开展,但是实际工作中,监理往往成为施工单位的质检员,为业主跑路打杂,主要工作就是签字,在参建单位中地位最低。低地位导致监理的权威性丧失,监理作用就大打

二、产生的原因分析

产生施工监理问题的原因很多,一方面,监理收费低,监理公司给监理人员的待遇比较差,难以吸引高水平的工程师参与监理工作,高水平监理人员的缺失导致高智能服务达不到业主要求,服务不到位使业主对监理工作不满意,技术力量薄弱使施工单位看不起监理。几年恶性循环致使监理地位边缘化,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在市场经济作用下,少数监理人员为了金钱不顾法律和职业道德,伙同施工单位偷工减料,既损害了国家和公共利益,又损伤了监理形象。主要原因有:

(一)监理人员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

1、素质不高

有的监理人员只是经过监理上岗培训,在守法、自律、道德方面的意识差,这种人看人做事、看钱办事,没有一颗为正直、廉洁的心,不仅让业主和施工单位瞧不起,而且可能为了私利损害国家利益。

职业能力不高

社会上流行“一流人员搞开发、二流人员搞设计、三流人员搞施工、四流人员搞监理”的说法,虽然这话说得有点绝对和偏颇,但是总体上比较符合实际情况。

监理人员多数由退休的工程师、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组成,文凭、年龄、专业、经验方面搭配不够完善,高智能的服务自然无从说起。

业主对监理不重视

有的业主从心理上就不接受监理,认为监理是外人,不值得信赖,所以在监理酬金上,采用低价中标的监理招标屡见不鲜,不是完全执行相关的监理收费标准,而是在收费标准上大幅度打折,远远低于国家收费标准的施工监理合同很多。低廉的监理费,监理公司为了利益,往往派1个工程师带几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去监理,工作效果可想而知。

业主在监理的授权方面,紧握权力不放,尤其造价控制权不授予监理,失去造价控制权的监理对施工单位的管理就失去了最大的砝码,工作力度就不够,监理工作举步维艰也在情理之中。

、监理公司急功近利,内部管理松懈

监理公司追求经济利益无可厚非,但不从公司长远发展出发,一味的每个工程成本核算,按照监理费多少来派遣监理工程师的做法是纯粹的短视行为;公司管理制度不健全,对员工职业道德和能力的培养和管理不到位;。

(四)、政府监管力度有待加强

政府督促业主严格按照国家基本建设程序和监理收费标准执行的力度不够;对监理人员的准入把关没有完全到位,无证上岗情况时有发生。

【结束语】施工监理在基本建设管理中的作用无容置疑,虽然近几年监理的作用和形象出现了一些问题,但这不是监理公司单方面的问题,需要政府和参建各方群策群力,发挥监理作用,减少工程质量和安全事故。首先政府要加强参建各方主体行为规范的监管力度,加强监理人员从业资格的准入管理,对无证人员彻底清理出场;其次业主要重视监理在工程管理中的作用,树立选择监理单位的重要指标不是监理费高低、而是监理业绩和监理工程师能力的意识,积极引进职业素质高、职业能力强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再其次监理单位要加强内部管理,着眼于公司的长远发展,引进高水平监理工程师,提高监理服务质量;最后监理工程师要加强自身修养和执业能力修炼,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加强自律。

【参考文献】

【1】中国建设监理协会,《注册监理工程师继续教育培训必修课教材》,2009,79

【2】“大干快上”昆明新机场引桥坍塌 11人受伤

【3】安徽省南陵县一座在建桥梁倒塌事故发生的原因是什么

篇(6)

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直接关系到市政工程的整体效果,施工单位内部的内部管理对象有很多,施工现场的管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其与施工的质量、进度以及成本有着密切的联系,给施工企业的经济效益有带来很大影响。然而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本文主要阐述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分析了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改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办法。

关键词:

市政工程;现场管理;问题;对策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是企业中具有代表性的制度,因为其它的管理制度都是建立在施工现场管理制度上,因此,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在市政工程中具有重要地位【1】。市政工程施工单位假如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施工,给施工企业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那么做好施工现场管理是最关键的。本文就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深入探讨。

1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必要性

1.1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保障市政工程的质量是当前的主要任务,而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与市政工程的质量有着直接的联系【2】。施工现场是将各生产要素转化为最终产品成果所经历的综合性场所,市政工程施工单位要提升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控制,只有这样才能保障市政工程的质量,才能保证市政工程获得更高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根据以上情况来看,只有从本质上对施工现场进行正确的管理才能提升市政工程建设的质量。

1.2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对市政施工的现场进行管理,不仅能够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价值。不过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有现场施工材料的堆放过于混乱等,极大的影响了现场施工的环境,给现场施工带来不利的影响,同时阻碍着企业的发展。施工人员在这种脏、乱、差的环境中工作,将直接影响施工的效率与质量,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要想使市政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市政工程施工现场进行正确的管理是当前的主要任务,是促进企业更好发展的重点。

2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

根据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情况来看,我国市政工程现场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的不健全。在市政现场的管理过程中,人力成本是最大的一笔投入,因此有的管理部门故意减少管理人员的设置,有的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没有认真履行工作义务,存在一种在其位不谋其职的现象,甚至还出现工作人员的一人多职现象,这种现象给现场管理人员的工作带来不利,极其导致工作人员分心,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同时,现场管理部门形同虚设的现象影响了其作用的发挥。我国市政工程现场管理与国外的工程现场管理相比,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最主要是由于管理体制方面的不健全,与管理工作有关的法律法规没有起到作用。

2.2施工质量与安全等有关认识单薄

施工质量是市政施工管制的重点,也是施工单位“生命”地点,然而有的施工单位为了能够早点获得经济效益,只重视施工的进度,而忽视施工的质量。这种错误的想法给工程的实施带来不利的影响,导致施工工艺掌握不严格、违章作业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在进行沟槽开凿的施工中,没有及时处理排水沟、集水井中的积水问题,对于砖石砌筑座浆清除不饱满、多空洞,给项目的施工带来影响,从而影响施工的质量与进度。

2.3施工过程中监视力度不够

市政工程的施工规模较大,且比较复杂与繁琐,因此施工过程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就对施工人员的水平以及现场管理人员带来更高的要求,其不仅需要掌握相关的施工知识,施工技能,还需要有较强的综合能力。然而当前我国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与管理人员的水平还有待提升,有的工作人员缺乏相关的知识与实践经验,有的工作人员的综合素养较低,在开展监视工作时心有余而力不足,监视力度过低直接降低了现场管理水平,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2.4相关施工人员管制方面

根据当前市政工程施工现状来看,大多数市政施工单位采用的模式是分包,但是使用这种模式的时候没有考虑到单位内部培养人才,通常都是以聘用的方式引进人才。这就加剧了管理人员偷懒的现象,而且有的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不高,导致时常出现安全事故,给施工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极大的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3改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办法

3.1以“建筑产品”为中心,抓好质量管理和材料管理

(1)质量管理。加强施工现场的有效管理,对工程建设的后期管理也有一定的影响,特别是质量方面,更是发挥着无可比拟的作用。施工现场的管理应当根据企业所制定的相关规划与方案进行。为了保障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还要对施工所用到的设备机械进行检查,确保设备仪器的安全性,发现具有安全隐患的设备机械要及时进行处理,对其进行维修或者更换。从施工现场的安全性与质量来考虑,要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落实到位,安排专业的管理人员认真履行职责,并且在每个不同环节中都要制定不同的工作任务,以减少工作中出现失误的现象,一旦发现问题必须有人负责;

(2)材料管理。材料的使用和管理是工程建设的重要部分,根据建筑行业的调查资料发现,大多数中国企业对材料的投入较大,其中有70%的资金压在施工材料上,通过这一数据了解到材料管理在企业管理中的意义十分重大【3】。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企业的成本,同时还与工程的质量有着密切的联系。经过实际调查发现,市政工程建设质量问题大部分都是由于材料的质量所致。因此,在施工现场材料管理中要对材料的使用做好详细的记录,每一项出入都必须登记在案,从而使材料管理更加有效与可控;

(3)技术管理。技术管理在施工现场管理中有着重要意义,要将先进工程施工技术与现代化施工管理手段进行有机结合,最大化发挥其组合优势。施工现场管理人员要确保工程管理的技术化、规范化、科学化,在实际工作中制定严格的技术标准,使每个施工环节都能够有机的结合。在工程管理中要采用先进的管理模式,提高工程的整体水平。

3.2以“人”为中心,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

为了实现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与质量管理,相关部门要将工作合理的安排给现场人员。比如,有的施工人员工作时间较短,那么则可以安排进行培训,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水平,完成一系列的考核后安排再安排进行现场施工。在现场管理中最为重要的是现场的安全,只有保证现场施工的安全,才能保障工程的顺利进行。因此,工程施工管理人员还要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将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位。

3.3要严格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

在现场施工管理中,安全管理是最为重要的部分,只有在安全的环境中工作,才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才能保障工程的安全施工,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市政工程建设周期较长,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制定专门的应对措施,确保施工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工程质量,更好的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

4结语

总而言之,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需要注重市政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然而当前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施工现场管理相关机制不健全、施工质量与安全等有关认识单薄、施工过程中缺少监视力度等,对市政工程的整体效果带来一定的影响。因此,市政企业要以“建筑产品”为中心,抓好质量管理和材料管理;以“人”为中心,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管理;要严格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市政工程施工的质量得到提升,使施工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将工程管理水平及工程质量推向更高的层次。

参考文献:

[1]郑希.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分析[J].质量探索,2016(01):68-69.

[2]龚小军.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97.

篇(7)

关键词:建筑消防工程;常见问题;处理方法

文章编号:1674-3954(2013)09-0326-02

1 前言

随着建筑消防施工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消防施工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了。在建筑结构层数的增加,结构和体型日益复杂化,消防设施需求扩大的情况下,要求建筑消防具有消防稳定、安全及火灾抵御性等功能,才能减少火灾对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消防施工的过程中,必须对消防工程设计进行严格审核,把好施工材料及设备质量关,并对施工安全及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以提高建筑消防施工质量及安全性,保证建筑消防功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减少火灾危害。

2 施工过程中存在主要问题

2.1消火栓施工问题

在建筑消防工程施工中,常常存在消火栓施工问题,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即室内消火栓和室外消火栓。①室内消火栓设置不合理,压力不达标。很多建筑都将消火栓箱安装在砖墙内部,但是未在其箱口上面设置相应的过梁,导致消火栓箱的箱门在火灾事故时无法正常开启。还有些单位未对消火栓箱底部的预留孔进行合理设置,导致其与四周距离较近,导致消防水带无法安装。②室外消火栓安装不合理。室外消火栓主要包括水泵接合器和地下消火栓,施工人员在安装消火栓和水泵接合器时,未能依据施工图纸及安装规程进行合理安装,对建筑消防给水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在安装消火栓时,未设置泄水阀,或者将消火栓与水泵接合器相混淆,导致消防设施安装问题的产生,需返工安装。

2.2给水管网施工问题

给水管网作为消防工程的重要组成分布,对建筑消防给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在施工示意图,如图1所示。但是给水管网在施工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①试压不合理。很多施工单位在对建筑消防给水进行检测时,只是观察给水管网压力是否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并对其尽心试漏检测,导致很多施工问题和安全隐患的遗留。因此,施工人员必须按照给水管网安装规程和要求进行施工,当给水管网施工结束后,需对其密封性及强度进行有效的试验。一般情况下,建筑消防给水管网试验压力,应该是给水管网运行压力1.5倍,压力在0.6MPa以上。而给水管网强度检测,必须在给水管网试验压力基础下进行,若给水管网在10min时间内,压力低于0.05MPa,则可判定合格。当给水管网试验压力降低到实际运行压力时,可对其密封性进行检测,看其是否存在渗漏现象。在自行化喷淋式的消防系统中,若给水管网设计运行压力应该等于或者小于1.0MPa时,其试验压力是设计运行压力1.5倍,压力在1.4MPa以上。若给水管网设计运行压力大于1.0MPa时,其试验压力是设计运行压力基础上增加0.4MPa。给水管网的试验强度是在试验30min后,降至0.05MPa,即可判定合格。在检测给水管网密封性时,必须先对其给水压力机强度进行检测,当给水管网稳定24h后,未出现渗漏现象,即为合格。②塑料管道运用不合理。有效建筑工程以塑料管道来代替消防管道,或者将塑料管道和消防管道相连接。塑料管道在受热条件下,强度会有所下降,如果建筑内发生火灾,塑料管道容易受到破坏,不能进行消防给水,导致火灾难以控制,发展成为大型火灾,对住户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威胁。

2.3自动化喷水系统施工问题

自动化喷水系统是建筑消防施工要点,其施工质量对建筑消防工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实际消防工程施工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主要体现在:①感温喷头。如果系统感温喷头和四周物体间距设置不合理,不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将到火灾控制造成严重影响。例如,当系统感温喷头与建筑楼板间距较大时,感温元件喷水反应将变得迟缓,错过了灭火时机,导致火势蔓延。当感温喷头与建筑楼板间距较小时,将导致消防用水保护范围大大减少,不能对火灾进行有效的控制。②防晃支架。根据我国施工规范要求,在每段水管处都应该设置1个或者1个以上的晃支架,以保证管道的稳定性。但是在实际消防工程施工过程中,常常出现未设置相应防晃支架的现象,导致施工安全隐患的遗留。③喷头安装。当建筑消防通风管道的宽度在1.2m以上时,如果未能将喷头合理设置于通风管道内,或者在建筑装饰时,将涂料覆盖在喷头上方,当火灾发生时,将导致喷头无法启动或者启动迟缓,未能对火灾进行有效的控制。④水力警铃。系统的水利警铃未能合理设置在控制中心室或者通道外墙,导致建筑发生火灾时,喷水系统开启后,水利警铃未能及时发出警报信息,导致消防人员没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灭火,导对人们财产严重损失,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3 消防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3.1施工前的控制

①消防工程施工设计审查。建筑消防工程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我国《消防法》要求,制定建筑消防工程设计标准,并绘制合理的施工图纸。施工单位和监理部门需对消防工程施工图纸进行严格的审查,以及时发现消防工程施工设计存在问题,进行及时的改善,以防止实际施工与工程设计产生较大差异。②制定相关施工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施工操作规范、施工安全管理、现场管理及质量控制等,并加强制度实施力度,以促进消防工程施工的有序进行,保证消防工程施工安全。③优化施工组织。依据建筑消防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以保证消防工程施工进度;对消防工程施工工序进行有效控制,以保证消防工程施工有序进行;采取细分化的管理模式,以对消防工程施工计划进行有效的控制。

3.2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①把好施工材料质量关。在采购消防工程施工材料时,必须选择信誉度较高的厂家,并要求厂家出事相关的质量保证书。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前,需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测,只有合格材料才能进入施工现场,以避免施工材料对消防工程施工质量的影响。②施工人员素质。施工人员是建筑消防工程施工的重要因素,对消防施工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单位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考核,以提高施工人员对建筑消防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消防施工技术和施工规范,以保证建筑消防施工质量。③施工质量控制。a.实行责任制度,明确每个施工人员的职责,以保证建筑消防施工质量,提高建筑消防能力,保证人们生命财产安全。b.加强施工监理,对建筑消防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控制,以避免施工质量问题的出现。c.极大施工检查力度。由于一些建筑存在的可燃物体较多,容易引发火灾,因此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应加大消防检查力度,以避免施工安全问题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