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时间:2023-06-07 15:46: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信息化建设的思考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随着市场经济的到来,由于当前农村的矛盾和纠纷越来越多,主要是聚焦在财务上,农村财务工作普遍存在着管理混乱和账目不清的情况,在不同程度上遮掩并加剧了一些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等违法乱纪的情况,这样会导致农村负担不断地加重,干部与群众的关系也非常地紧张。因此如何把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村会计和财务管理,加快农村会计核算的质量,可以加快发展农村会计信息化,它是当前农村会计工作最主要的热点。
1 关于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相关概述
农村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标志,国家一定要加以重视,要想有效地促进人口、资源和人口方面的集聚,那么就需要加强会信息化建设。从而解决我国经济由非均衡向均衡方向进行发展,不断地促进城乡的发展,是我国未来几年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从我国的"九五"计划发展开始。时代的到来,给农村也带来了更多的机遇。经历五年计划当中强调农村建设,各级政府已经把农村建设当作是重点的工作。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党在十提出全面农村建设问题的重要,而且明确提出:"改善需求结构、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农村发展",这样可以着力建设并且制约经济持续的发展。农村会计它主要是指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然后村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经济方面的建设,而行政职能的双重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核算的资金。行政经济管理职能决定了生产经营资金方面的核算,比如经营管理的资产,直接决定了生产经营资金的核算。同时需要行使村民自治的管理方面的职能,可以为农户服务和兴办集体的福利事业,比如向有关部门收取政治所批准的行政事业的收费、五保户、集资和基金等,直接决定了非生产经营方面的资金核算。
2 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的意义
(一)可以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
实现会计信息化之后,会计数据的输入、处理和输出,一定要符合有关财务会计制度和操作方面的规范性。因此,为了使整个会计操作中一些不规范和不统一的财务混乱问题,才能进一步减轻会计人员的劳动强度,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方面的效率。
(二)进一步促进农村的"三资"管理
只有充分利用计算机的网络平台,才能进一步加强农村"资产"、"资源"和"资金"管理,由于农村集体资产的核资和产权登记,那么就需要运用农村集经营性资产的销售,实现网上的监控。纪委、监察以及审计等随时根据工作的需要,通过网络随时随地进行检查,真正提高资产的管理,从而保证体资产的安全性,它可以保值或者是增值。
(三)增加会计信息的透明度
农村财务信息化之后,需要按照标准将农村的集体的财务方面的状况。通过会计专业人员审后可以输入计算机。由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关的问题,这样就可以保证财务信息更加地透明化,更符合当村想要了解村里的一些财务方面的情况。因此才能真正做到"群众明白,干部清白"的目的。
(四)有利于财务公开的公正
实行计算机管理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的透明度。出纳账和会计账在网络上进行账务的处理,这样可以进一步增加群众与管理方面的透明程度,所以发生的经济业务,需要自动生成各村的财务方面的公开榜,比如加盖公章则需要向群众进行公布,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财务管理方面的效率。
3 农村会计核算电算化在实施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由于农村会计核算电算化的发展时间并不长,而且归根到底是由于农村经济发展迅速,农村集体资产的速度也在加快,作为集体资产所有者的农民非常关注自己的财富,但是传统手工会计核算模式及财务管理并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加上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必然会促进农村会计核算电算化的不断发展。
(一)农村会计电算化的人才相对比较匮乏
由于农村相对是一个比较封闭的地区,因此农村会计电算化人才相对比较缺乏,尤其是中高层的会计电算化人才。农村会计信息化的施行,一定要以人为本,随着会计委派制和会计制的运用,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得到了巨大地提高,因此由于企业业务水平处于一个初级的发展阶段。对于财务软件只能当作是最基本的操作,因此还不能够进行灵活运用。如果一些初级计算机和软件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么农村会计信息化建设也只是一个空谈。
(二)缺乏与财务软件公司合作欠缺沟通
从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来看,由于软件公司的后期维护的成本相对比较高,导致维护不及时。这样就会进一步挫伤部门村集体经济组织方面的积极性,从而财务软件的使用频率很低,时间一久又会回到传统的手工账上。从另外一个侧面来看,我们的农民朋友非常懂得成本的效益,从软件来看,主要是因为前期在推销软件的价格相对比如低,因此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进行相应的培训,但是效果却并不大,因此远不如企业财务软件所带来的效益。农村工作相对比较繁琐和辛苦,这样就会使软件工作没有积极性,软件公司的后期的维护成本也会很高。
(三)农村会计电算档案管理存在问题
施行电算化和会计档案形式发生变化之后,除了要打印相应会的计凭证和会计账薄等要进行保管外,还需要进行数据的备份,防止数据丢失甚至是无关员的窃取。
(四)农村会计培训体系和审计工作不完善
由于农村的会计培训比较松散,不系统,因此几乎没有盯关的培训制度和计划,从而导致电算化培训力度并不高。另外审计工作一般情况下只是流于形式,主要是因为各村会计人员要进行相互审计或者是派人进行审计,因此审计的内容非常地表面化,并没有进行实质性的测试。
4 加强我国农村信息发展的相关对策
网络财务软件发展的速度也越来越快,然而,现今财务软件的一些局限性还是制约了会计信息透明度的发展。并对各种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为企业能够根据自身业务需要,选择适合本企业的财务软件,提高企业会计透明度及满足企业的发展的需求等提供了意见。同时通过对软件开发企业对自身软件发展的更新和完善,使我国财务软件能够满足现代不同企业的不同需求。
(一)进一步改善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
首先我们一定要进一步强化各基层单位的村报账管理,村报账员在经过民主程序产生后,会及时地向农村会计服务机构进行报批备案,同时也要加强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只有加强对农村会计机构工作人员的聘用管理,聘用的农村会计机构工作人员一定要具备会计从业的资格,同时还需要熟悉具体的财务方面的工作。由于农村会计机构负责人要具备助理会计师以上的资格的或者是从事会计工作达到三年以上。
(二)进一步开发适合农村信息化的计算机软件
面对现行的农村所用的会计软件适应性差,技术含量不高,我们需要充分地考虑农村会计信息使用主体,充分考虑到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等,在筹资渠道、运营成本和收益分配等,创新系统的开发机制,开发一系列面向广大农村和农户的一些专用性的财务会计信息化的相关软件。
(三)引进先进的软件管理系统
我国现行的农村会计运作模式则进一步阻碍了农村信息化的发展,只有全面建立和实施村级会计服务的模式,明确财务会计信息化和各个流程,因此实行村级会计服务机制。这样,才能将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才能真正地在系统中反映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深化村务的公开,保证村民可以对村财务进行民主化管理,真正实现村集体资产的优化配置。因此,引进完善的信息系统则显得非常重要。信息化硬件设施它是实现信息化的物质基础。也就是在不同的经济组织,一定要根据未来的发展目标和经济实等因素,进一步规划好硬件设备。其次我们还要对硬件的档次和网络结构等外部设备做出更多的原则性的规划。进一步促进农村财务信息化的发展。同时还需要以政府作为引导制定硬件的标准,可持续发展原则,就是在一定的范围内尽量去选择一些统一和高性能的服务器配置和客户端的配置,从而进一步满足当前农业部门发展的需求。因为农村财力信息化它是一个庞大的信息系统,因为尽可能加地硬件设施的规划和兼容性,才能进一步提高会坟信息的可靠性和维护。
(四)改善农村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环境
农村财务信息化体系统,改善农村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体系,它可以进一步优化农村财务信息化人才的培养体系,它集合了计算机技术、现代传输以及数据库技术为一体,合格的财务信息化人才,它是农材财务信息化建设最为关键的一部分,最主要的是进行人才的财务信息化的培养,保证财务管理人员可以适应时代的发展。政府部门和相关管理部门一定要积极地配合,不断地致力于农村专门信息化的人才培养,从而培养出大批懂信息、懂农业的懂经济的人才,为农村信息的建设提供优良的环境。
摘要:简述了淮安市林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服务林农的构想与思考,针对现阶段淮安全市林业信息化的现状和林农在林业生产经营过
>> 关于林西县林业信息化建设面向林农服务的思考 淮安市信息化建设的基本状况及对策研究 基于淮安市的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推进策略研究 淮安市农村沼气建设的理性思考 基于信息化环境的淮安市中小学家校协同教育研究 浅析淮安市职业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制约因素 关于江苏省淮安市坚持创新驱动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思考 淮安市建设节约型农村的路径思考 对淮安市蔬菜科技园区建设的思考 淮安市生活垃圾“三化”的现状与思考 淮安市建设品牌农业的影响因素分析 关于我国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关于塞罕坝林业信息化建设的探讨 淮安市发展品牌农业信息服务现状分析 淮安市创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分析 淮安市委党校:让信息化管理不再“靠腿” 关于加快金山区农业信息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思考 关于新疆园区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几点思考 关于改进消防部队信息化建设运维服务的思考 淮安市自闭症儿童志愿服务现状的调查报告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2]张顺.响应公众诉求的林业信息服务平台构建研究[D].长沙: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1.
[3]张绍晨,李昀.浅谈面向林农的信息服务体系建设框架[J].河北林果研究,2009,24(3):254~255.
[4]李忠斌,文晓国,李军明.基于信息化视角下的技术传播与农民响应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10~114.2013年4月Journal of Gre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第4期
农村是我国基层部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是贯彻落实我国政府农村计划与政策的重要政府职能执行工作。农村经营管理工作量大、涉及信息复杂,对相关人员的工作要求也更高。信息化建设能够极大地提高农村经营管理的工作效率,减少管理工作失误,从而从根本上提高我国农村服务水平,推动我国新农村建设。文章从我国农村经营管理实际出发,在探讨了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意义基础上,对如何进行此项工作提出了总体设想和具体建议。
关键词: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思考
一、农村经营管理进行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一)重要意义
我国的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已经发展十余年,时至今日已经取得了明显成效。在全球的工业、信息及城镇都处于大转型大发展的背景下,推动农村经营管理工作在信息化建设道路上前进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我国现代农业转型与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新世纪以来,为加紧我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现代化新农村建设工作进一步得到重视。在此基础上,我国农村的面貌已经显现了重大变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农民对农村经营管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些问题给新农村中经营管理工作既带来了机遇更形成了挑战。这种情况下,农村对经营管理工作进行信息化建设与深入发展的诉求越来越高。只有加强与加深农村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才能从根本上极大提高我国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服务水平,从源头上深刻而更加全面的推进我国的农村经管工作发展。创新农村发展机制,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深入发展与进步。因此,各地农村管理人员与领导应当充分认识与重视经管系统进行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将继续大力发展其信息化建设的任务放到农村工作的重要地位。各级相关部门应从整体规划、资金支持、科学领导等各个方面正确分析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发展问题,迎难而上,为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的进一步发展贡献力量。
(二)现实必要性
农村经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不仅是我国现代化农业建设的必然选择,还与当今经济政策密切相关,对政府职能的实现起到重要的辅助作用。首先,农村经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建设要求提高对现代先进科学技术成果的应用。这便要求在经管工作全部环节的信息处理工作中,对信息不仅要能够做到科学化的统计,更需要进行智能化的设计与管理以促进经管工作效率和质量的真正提高。这种观念指导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工作才能更加顺利展开,农村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才能有全局指导。具体例子如可以将现代化的遥感技术应用到我国农村的农业管理与种植中:遥感技术不仅可以帮助农民科学而精准地对耕地中农作物可能的产量进行预估,还能够帮助农民监测自然灾害的发生。这便给了农民及相关部门以反应的权利,保证把农民损失降到最低。另外,信息化建设中,不少信息技术专家还能够就土地种植及其他问题对农民进行指导,帮助其生产活动更科学更高效。其次,我国经济指导思想科学发展观曾明确指出与要求,各地区的经济要做到全面统筹城乡发展,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只有继续重视信息化建设,逐步极大地提高农村经管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工作能力,才能够从根本上缩小城乡之间用“数据信息”架构起来的沟渠。在农村经管工作中渗透现代文明,才能帮助其实现跨越式发展。信息化建设能够为农村经管工作建立起一个比较系统而全面的信息与资源的共享网,对全农村各项工作起到相互联系的纽带作用,最终实现总体的跨越式前进。最后,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政府职能及其农村的管理职能履行情况密切相关。农经管理信息化系统能够为农村构建出一个较为广大的系统的信息网络,将农业发展各相关要素都纳入其中。政府的职能情况在这种结构下发生转变:如当一个农村建立起能够对生产经营进行监测的系统时,政府便只需要及时对这一系统的数据进行收集与分析。这时政府的职能便转变为制定宏观的针对性经济政策保证农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二、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总体布局
(一)架构网络信息模式
经管信息化建设需要相关农村提高本村科学技术水平,为信息化提供可靠的硬件环境。网络信息模式的架构需要建立起“县、乡、村”多层级信息网络体系,保证农村在进行数据的合理化探寻时及时了解大环境信息和上级政策。
(二)建设信息化建设管理示范村
在建设三级型经管信息化工程的同时,应同时建设能够起到示范性作用的经管信息化先进村。建设过程中,应当始终贯彻落实整体与区域结合,重点示范,稳中推进的方针要求,在综合提高整体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同时,选择一些村落进行重点培养和发展其信息化示范工程水平。
(三)建立信息化建设培训基地
保障农村经管工作信息化建设稳步合理推进还离不开对经管相关工作人员及领导机构的培训工作的重视。基于此,有条件的农村基层可以开展信息化教育基地的建设,一方面能够起到普及与重视经管信息化建设的作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宣传经管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促进建设工作效率的全面提高。
三、实现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措施
(一)基本保障———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信息化建设虽然是基于现代高科技技术与设备的信息化工程建设,还需要基本的硬件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经管工作信息化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各级农村或农业部门要把经管信息化工程作为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任务。对于各级管理工作建设者来说,则应当从大局角度考量本地区的信息工程建设,从上一级或全国着眼建设综合性的信息平台。在此基础上加强经管信息共享系统的设施建设,用基础设施结合网络设施平台,形成信息化综合服务的网络、网站与系统。
(二)技术支持———提高区域信息开发技术
区域信息开发技术是农村经管工作的技术支持力量,提高经管工作效率需要加强对应用信息开发技术的重视与创新。各级农村部门在对信息合理地采集与初加工之后,应着重于以国家标准为指导要求对经管信息进行处理、分析与。因为这种技术的提高需要在保证农经信息规范而标准,保证数据计算的精确性以及数据分析的到位性。在此基础上提高应用信息开发技术,需要积极构建关于经管信息的一站式服务并广泛结合最新的网络发展。具体例子如可以通过手机短信、智能手机应用、视讯交流工具等多种手段协同推进信息的应用与开发。
(三)前进方向———加强组织领导力量
一项好的工程建设离不开有力而正确的领导力量的指导与引领。对农村经管信息化工程建设来说,其领导组织决定着整个农村经管信息化建设的前进方向,更直接影响着经管信息化建设的结果与效率。因此,在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进行时,各级农业部门要重视起组织领导的力量,切实把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纳入到整个农村的发展规划与总体布局中去。就农村社会而言,信息化建设组织领导机构还应当开展经管信息工程的宣传工作。用积极宣传营造农村社会对经管信息化工程的良好氛围,并注意定期就经管信息工程工作进展展开研讨会讨论,总结失败教训或成功经验,为日后的建设工作提供参考。
(四)辅助力量———规范农经业务建设
规范化的农经业务工作是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工程建设的基本依据和最重要的辅力量。这一方面便要求相关部门,必须就农村经营与经济问题进行流程上的认真梳理与业务上的严格规范。在此基础上,还应当重视制定规范与推广使用农经问题相关规范的工作。在土地承包责任制的问题上,可以就具体方面规定业务流程,制定规范的土地经营权登记与管理办法。另外,在农村财政问题上,可以采取财政型的奖补制度提高农村工作人员及农民为农村建设献策献力的积极性,健全全村经济事务一事一议的制度。经济问题上,则需规范农村筹资筹劳的具体过程,最终促进经济监管领域各项工作的全面制度化,为农村经营管理工作提供最积极的影响力量。
参考文献:
[1]徐刚.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迎来春天———访农业部经管总站副站长贾广东[J].农村经营管理,2013(02).
[2]马亭山.全国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建设经验交流会在运城召开[J].农村经营管理,2012(06).
[3]刘成宜.浅议农村经营管理的信息化建设[J].科技创业家,2012(06).
[4]池坛寿.论农村经营管理信息化的实践与探索[J].吉林农业,2010(10).
关键词:企业 农业 信息化
农民做为弱势群体,在与外界各个主体沟通过程中,农民由于获取信息能力弱,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这将会给农民为代表的低收入者带来损失。[1][2][3]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农民信息利用程度成为目前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的重点。农业信息化光电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信息技术在农业上普遍而系统应用的过程。由于信息及知识越来越成为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的基本资源和发展动力,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生产活动,培育和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促进农业发展,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对充分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社会进步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1.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特点
1.1融入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时期,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融为一体,进行数字化设计、智能化控制、精准化运行、科学化管理。
1.2效益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能够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农民充分利用得到的技术和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率,帮助农民规避市场风险,减少自然风险带来的损失。
1.3引导性
信息科技类企业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和信息引导,可以促进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促进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农业基础设施和发展环境的改善,促进农业增长方式转变和竞争力增强,促进农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信息科技类企业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核心内容[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国家重大信息化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征求意见稿)、《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和《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2011―2015年)》基本要求,《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十二五”提出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的基本内容为:农业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农业服务信息化五个方面。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农村发展建设,为全面推进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服务中的应用而服务。推进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应围绕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经营信息化、农业管理信息化和和农业服务信息化四个方面内容。
2.1服务于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生产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种植业信息化建设稳步推进,设施农业、园艺业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显著提高;养殖业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规模化畜禽养殖业信息技术应用逐步扩大。
①服务于种植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种植业信息化的宗旨为推进现代农业生产设施装备的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发展精准农业;实现设施园艺农业的自动化、智能化和集约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系统、自动控制系统、射频识别系统等)在大田种植生产的应用,建设农田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土壤墒情气象监控系统、智能灌溉系统、测土配方施肥系统、作物长势监控系统、病虫害监测预报防控系统等大田种植信息系统。将现代信息技术在设施园艺中的应用,建设温室环境监控系统、植物生长管理系统、产品分级系统、自动收获采摘系统等设施园艺信息系统。
②服务于养殖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养殖业信息化的宗旨为积极推行健康养殖方式,实现集约养殖场健康养殖的智能化管理。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养殖业生产的应用,建设设施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联合选育网络辅助决策系统、饲料配方辅助决策系统、动物健康管理辅助决策系统和动物疫病诊断与预警辅助决策系统等;建设推进船舶自动识别(AIS)、捕捞作业系统、船舶自动导航系统和渔船管理系统。
2.2服务于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经营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①服务于农业企业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企业信息化的宗旨为提高企业在采购、生产、销售、营销、财务和人力资源管理等环节的信息化水平,推动企业经营管理信息化。将现代信息技术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应用,推进农业企业使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业务流程重组BPR等管理信息系统,引导国有农场使用地理信息系统。
②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化的宗旨为实现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会员管理、财务管理、资源管理、办公自动化及成员培训管理,为合作社提供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信息、农资市场价格和质量信息,实现生产在社、营销在网、业务交流、资源共享。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综合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促进农民增收。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的应用,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信息管理平台。
③服务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的宗旨为减少交易中间环节,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将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产品批发市场信息化建设的应用,建设粮、棉、油、禽、肉、蛋、水产、蔬菜、花卉、茶叶等重点农产品在物流配送、市场、管理、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化建设。
④服务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电子商务建设的宗旨为积极发展以电子商务为导向的配送物流,完善农业电子商务体系。建设农业电子商务平台,提供生产、流通、交易、竞价、网上超市等服务。
2.3服务于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管理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农业资源管理、农业应急指挥、农业行业管理、农业综合执法等基本信息系统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①服务于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加强对耕地土壤质量、肥料肥效、农田土壤墒情等内容的监测;实现对不同类型草地生态系统资源、植被长势、生产力、工程效益、草原利用、草原火灾、鼠虫灾害、生态环境状况等全方位的监测;养殖水面面积、养殖结构、水面质量进行监测。服务于资源管理信息化建设。
②服务于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应急指挥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及时掌握农业重大自然灾害、草原火灾、农业重大有害生物及外来生物入侵、渔业船舶水上安全、农业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农产品质量安全事故等农业突发事件信息,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农业公共事件的能力,减少突发公共事件对农业造成的损失,保障国家经济社会稳定。建设农业应急指挥信息系统。
③服务于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行业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对农业各行业进行动态监测、趋势预测,提高农业主管部门在生产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指挥调度、上下协同、信息反馈等方面的能力和水平。建设农情(包括农、牧、渔、垦、机)管理信息化、农村集体资源管理信息化和农产品加工业监测分析和预警服务平台。
④服务于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综合执法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完善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经营许可证审批流程,实现行政许可审批信息化,提高审批效率。实现信息报送、投诉举报受理、监管工作记录、案件督察督办、档案管理等功能。建设和完善行政许可审批信息管理系统,重点重点建设化肥、农药、种子、饲料、兽药等行业的执法信息管理系统。
⑤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实现监测数据即时采集、加密上传、智能分析、质量安全状况分类查询、直观表达、风险分析和监测预警。建设覆盖部省两级行政管理部门、部级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构和固定风险监测点三方面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信息管理平台。
2.4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
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的宗旨为广大农民、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用户提供政策、科技、市场等各个方面的信息服务。信息科技类企业服务于农业服务信息化建设侧重点为:部、省、地市、县四级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基本建设。
综上所述,信息科技类企业在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应将信息技术与农业生产的各种要素融为一体,帮助农民在农业生产活动中,大幅度减少农业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业效益。根据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为依托,从农业信息服务需求入手,围绕农业信息规范化采集、智能化处理和精准化服务,开展了的技术攻关和产品研发,力求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目前服务的重点为:创建三维模型农情信息标准体系的构建方法;建立具有自学习能力的作物生产测报智能建模方法,提高了测报的准确率;研发主动性推送信息服务系统、农业农村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价格信息预测分析系统等软件,探索建立多级网络型、普适终端自助型农业信息服务新模式,实现了基层信息个性化、协同式精准服务。
参考文献:
[1]熊尚鹏.关于农业信息化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农业经济,2008.
[2]刘金爱.我国农业信息化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现代情报,2009.
摘 要:遵义市地处我国西南地区,在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及应用等方面与中东部发达地区存在显著差异。本文通过对遵义市基础教育
>> 对基础教育信息化区域性失衡问题的思考 农村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发展方向研究 西南地区农村金融现状及发展研究 西南地区城市创意经济现状及发展路径研究 西南地区大学网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初探我国西南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 国家审计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横山水库水利信息化系统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浅析辽阳市农业信息化现状及发展方向 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与对策 浅析农村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现状及对策 原州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及对策 藏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研究综述 西南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区域性特征及整体性保护策略研究 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策略研究 山西省农村农业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发展方向 西南地区商贸中心信息化建设对策研究 西部农村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建立教育信息化“三大机制”促进区域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新疆地区基础教育信息化现状调查与分析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3-05-09.
[2]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 http:///link?url=RMw-E_dleBc-01CzwGQ78nSlNUnTOTMFQlFB3-knutF2Umr LizRMdadPw4kAG_RINrjv6fhE6AD6ORfA3Pp-GQq,2010-07-29.
[3]汪丞.论我国教育信息化深度推进的问题与对策[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
[4]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三五”规划》的通知[DB/OL].2016-06-07.
众所周知,教育的信息化可以进一步推动教育的现代化,从而促使现代教育事业和谐健康地有序发展。现如今,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状况已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改变,不过依然有一些矛盾存在于当前的发展过程中。而提出对策,正确解决问题,对于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来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问题;对策
教育信息化与网络化和信息化不同,它关系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整体教育改革及教育现代化,目标明确,过程独特。对于我们国家来说,发展教育现代化,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因此,针对现如今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分析,并进一步提出解决的对策。
一、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化基础建设较为落后
近年来,随着我国信息化发展的进程越来越快,为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基础环境进一步改善提供了很多的帮助。但是,由于我国幅员辽阔,对于大部分农村小学来说,计算机的配置都不健全,很多时候上课期间是3到5名学生共用一台机器,有的甚至于是十来个学生共用一台,因此相对于较为落后的地区来说,很多小学在信息化基础建设上呈现出落后的局面。
(二)学校对于教育信息化的管理程度相对较弱
在我国目前的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建设的过程中,对硬件设施的建设极为关注,而在软件方面就相对较弱一些。在空间管理上,大多数小学采取集中化的一种管理模式,如在图书馆等还没有配置计算机的公共场所。而在时间管理上,很多农村小学生只能是上计算机课的时候才可以使用计算机,独立使用计算机的机会很少。现如今,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管理的两个重要特点为:第一,由于在经费方面投入不充足,因此对于计算机的使用也不合理;第二,在投资上缺乏统一而又明确的设计与规划。
二、改善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的策略分析
(一)大力筹集资金,加强农村小学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
对于小学教育信息化来说,信息技术教育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其最为重要的物质基础保障,不过现实情况是,在我国大部分农村,由于小学经济基础薄弱,很多时候一定要依靠政府、教育机构、社会捐助等进行资金的筹集,从而逐步改善我国小学信息化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的工作,使我国信息教育可以顺利地进行。
(二)加强建设师资队伍,从而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对于我国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来说,要做到更快更好地推进,就一定需要高素质、多数量的适应教育信息化工作的优秀师资团队。与此同时,教育界还有采取适当的鼓励政策,将一些专业技术水平较高的计算机人才吸取到学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中来,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从而使得其能安心地投入到农村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当中。除此之外,教师要加强自身素质及能力的提升,要更好地与政策、实际情况进行结合。
(三)加强科研教育,进一步促进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在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在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同时,也要注意信息技术教育教学与其他各类学科教育教学的结合,并且要倡导其他学科教学中,有效而且广泛地使用当前的信息技术手段去进一步对学科教学做好补充。在信息化教育的引导下,所谓的整合,意思就是将信息技术与科学技术有机结合,将信息技术教学看成是我国学科教学中难以缺少的一部分。尤其是对教师来说,在进行学科教学时,要尝试着将信息化教学理念融合进去,从而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并进一步启发小学生自助学习、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四)加强教育资源建设,从而实现信息共享
对于每一个农村小学来说,政府要及时提供充足的各类信息资源,从而鼓励学习开展其各自校园网工程的建设,包括增加多媒体信息设备,从而为多媒体教学的开设做好准备,在教学资源上,要做到定期更换,并且要做到保证资源的新颖度与有效率。与此同时,还要利用好不同小学的教育信息资源库,以便于学校之间的资源可以做到共享与合作,使我国乡村小学的信息化教育更具备特色。
(五)加强我国农村小学网络道德教育工作
针对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教师要切实做好培养学生道德判断的能力,从而让学生明白网络空间里的是非镇山。并且教师在信息化教学中,要提升对小学生的价值观及人生观的教育,教会学生主动积极地去面对一些真实的、对身心健康有益的有利信息。
三、总结
简单来说,对于农村小学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来说,我们一定要清晰地明确一个重要观点,那就是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小学教育来说,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创造与改变,有利于强化整个教育系统的素质化改革,并且可以为小学师生提供大量的有效信息。
参考文献:
[1]李荣国.农村小学管理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国校外教育,2016,(31).
[2]何香萍.对农村小学教育现状的思考[J].学周刊,2017,(03).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新农村建设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05-0044-02
黑龙江是一个农业大省,是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随着农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实施了以农业信息化促进传统农业改造、调整农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农业信息化战略,把加快农业信息网络建设作为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措施,组织重点推进。
目前,黑龙江省全面开通了涵盖省农委、东北农大、农科院、畜牧局、供销社8个省级局域网,13个市(地)、108个县(市、区)局域网和1000多个乡镇信息终端的四级农业信息网络,并采取微机、机顶盒、信息机等各种有效方式,实现了全省所有乡镇和80%以上的行政村开通宽带接入,网络及信息服务覆盖面超过94%,实现了近千家农业部门的互联互通,网络规模和技术水平均居全国第一位。为了推进农业信息化进程,黑龙江省正在积极探索农业信息化新模式。作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总体规划项目,由东北农业大学国际农业信息与产业研究所创建的“农业专家咨询系统”,自建立以来开展了大量服务于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的业务,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农业信息化的快车道:“农业专家咨询系统”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借鉴了国际农业信息化和发达国家农业专家系统的先进经验,坚持高校科研成果和农业需求紧密结合,立足三农、服务用户以及实用性与先进性相结合的原则,主要以“农业专家在线”网站的形式面向三农进行信息咨询服务,其发展目标是构建农业高校与政府职能部门、科研单位、农业基层生产单位及农民信息交流的平台。
1.建立了个性化、综合性的“农业专家在线”网站服务平台,为农民、专业户、涉农企业、基层农业组织提供全方位的咨询服务。利用东北农业大学的教学科研成果及专家教授的资源优势,以该网站为主要平台与载体,通过在线与非在线的方式,将专家咨询、多媒体传送、语音电话咨询、手机短信等系统结合起来,提供针对一个农户、一个问题的咨询服务。
2. 收集整理国内外农业科技信息,积累编辑专家咨询的科技信息,构建了门类齐全的农业综合信息数据库。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高效快捷的方式实现农业科学技术知识和农业科技信息的传递。同时编辑《农业信息简报》,为领导及专家提供服务。
3.开发电话语音咨询系统,扩大用户群,解决低端用户的咨询与信息落地问题。由于我国农业人口生产水平较低,乡村网络建设相对滞后,因此,“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与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了电话语音咨询系统,并与“168语音电话”、“小灵通短信”、“电话Q吧”合作,使广大用户利用手头的通讯工具尽可能多地得到农业专家的指导,加速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与转化。
4.联合研制或整合智能化农业专家系统,通过资源共享和平台共建实现农业信息传播和信息化服务效能的最大化。将知识表示、自动知识获取、推理策略、优化模拟、作物产量预测等功能在“农业专家在线”网站上展示及有效利用。同时利用流媒体视频点播、多媒体科教光盘开展远程教育培训。
5.与地方农业信息服务中心合作,扩大服务范围,形成立体的、综合的服务三农的信息系统。如“农业专家在线”与地方电视台合作,开展“三电一机”(电视、电脑、电话、手机)活动,开办了农业“信息直通车”栏目,除了提供网上信息外,还请相关专家录制答疑节目片断,成为解决“信息最后一公里”问题的成功范例。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建立运行七年来,经过不断改造建设,形成了在线与非在线网上答疑咨询个性化服务的特色。网站日登陆量与日浏览次数逐年上升,截至2009年11月末,网站日登陆量1.1万人次,日访问量18.1万次,各类咨询信息7.7万多条,专家回答各类用户问题数千个;用户遍及省内、省外及国外的十余个国家或地区。该系统以其立体的、综合的咨询服务,已成为“黑龙江农业信息网”框架内的一个运行最好、最受关注、最受农民喜欢的节点,网站的建立与运行正在得到国内外网络用户的广泛关注和利用。
二、“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未来发展的思考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以其特殊的功能,在十余个学科领域内为三农服务,并形成了独特的农业信息服务方式,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和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成为“黑龙江农业信息网”中信息交流方便快捷、个性化服务全面周到的节点。 但是“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的发展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未来应该在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上再下一些功夫,在“三电合一”等方面探讨一些新的方式方法。
1.深入调查研究,科学规划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非常庞大的系统工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我们必须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深入了解用户对信息化的切实需求,并在不断把握信息化建设规律的基础上,对“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未来的发展做出科学合理的规划。
除了要深入了解农业生产第一线、涉农企业及农业用户的实际需求,还要加强理论探讨、业务交流,经常请专家指导和规划,提高“农业专家咨询系统”设计方案的前瞻性和可行性,使其在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2.整合各方资源,扩大对外合作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属于高技术领域,资源投入十分庞大。如果不善于整合各方面资源,是难以获得较快发展的。从“农业专家在线”广泛的信息咨询服务功能及发展来看,仅依靠东北农业大学自身的专家力量是不够的,应将省内甚至国内其他的农业科研技术部门的专家吸收到“农业专家咨询系统”来,共同做好农业信息咨询服务工作。这样既可解决现有专家人数不足、学科门类不全的问题,又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农业专家咨询系统”还应该与其他各地区的农业信息网络系统加强合作,为他们提供信息源及科技支撑,通过他们的网络与渠道,将农业科技和信息咨询服务传送到农民手中;以现有的“三电一机”合作模式为范例,向其他地区推广,努力提高“三电合一”农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对建设新农村的信息服务支持能力,尽快解决农业信息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3.加强远程教育,强化信息员培训
黑龙江省农业信息体系的建设工作,除了要加快网络延伸、加快数据库系统开发,拓展信息渠道、扩大农网信息覆盖面,还要抓好信息员队伍建设和培训工作。东北农业大学有着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农业科技人才,“农业专家在线”有着丰富的农业专家资源,可以通过长期培养、短期培训和远程教育等多种途径,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培养高质量人才。尤其是短期培训和远程教育,最适合农村信息化和新型农民队伍的建设。
短期培训可以请农业专家到农村开展继续教育,通过本地培训培养“落地人才”。同时,也可以开展形势多样的科教兴农活动,通过专家讲座、技术示范等形式为农民解决具体的农业信息和技术方面的难题。 远程教育主要通过网络或热线电话进行在线教育、在线咨询等,可以弥补短期培训后的疑难问题解决。远程教育可以在学校与农村之间架起一个桥梁,使学校的信息资源、知识资源能够更有效地服务于三农和农村信息化。
在下一步农业农村信息化建设中,黑龙江省将围绕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信息技术在涉农领域的应用,加快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在这样的宏观背景下,“农业专家咨询系统”面临着更大的发展空间,并将在进一步缩小城乡之间的“数字鸿沟”、解决当前农村信息进村入户的“最后一公里”问题、让农民踏上农村信息高速公路等农业信息化进程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刘世洪.农业信息技术与农村信息化[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 丁海燕.农业信息化及其发展对策[J].农业科技管理,2003,(6).
[3] 刘清娟.农业信息化对黑龙江省发展现代农业的对策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7,(26).
[4] 王伟,等.加强黑龙江省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研究[J].农机化研究,2007,(8).
[5] 吴吉义.国内外农业信息化现状分析[J].信息化建设,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