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合同管理问题

合同管理问题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7 15:46:3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合同管理问题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合同管理问题

篇(1)

【关键词】清单计价;总价合同;风险;防范

1 总价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的形式和类别很多,按照合同支付方式分类可以分为总价合同、单价合同和成本补偿合同三大类。总价合同是指根据合同规定的工程施工内容和有关条件,业主应付给承包商的款额是一个规定的金额,即明确的总价。总价合同分为可调总价合同和固定总价合同。

1.1 固定总价合同

固定总价合同,俗称“一口价合同”、“包死价合同”。所谓“固定”,是指这种合同价款一经约定,除双方合同约定因素发生时予以调整外,一律不调整。

采用固定总价合同一般要求工程设计图纸完整、齐全、设计深度要达到要求,项目范围及工程量计算依据准确,合同履行过程中不会出现较大的设计变更,承包人依据的报价工程量与实际完成的工程量不会有较大的差异;工程规模较小,工期不长,工程条件稳定,施工技术不太复杂的中、小型工程项目。

1.2 可调总价合同

可调总价合同又称变动总价合同,合同价格是以图纸及规定、规范为基础,按照时价进行计算,得到包括全部工程任务和内容的暂定合同价格。它是一种相对固定的价格,在合同执行过程中,由于通货膨胀等原因而使所使用的工、料成本增加时,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对合同总价进行相应的调整。当然,一般由于设计变更、工程量变化和其他工程条件变化所引起的费用变化也可以进行调整。因此,通货膨胀等不可预见因素的风险由业主承担,对承包商而言,其风险相对较小,但对业主而言,不利于其进行投资控制,突破投资的风险就增大了。

2 清单计价方式下总价合同风险识别

2.1 清单计价方式下总价合同的使用存在的问题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工程,宜采用单价合同,但并不排斥采用总价合同,清单计价宣贯教材第50页表示:工程量清单计价适用性不受合同形式影响,单价合同与总价合同唯一区别是“总价合同工程量清单中工程量不具备合同约束力(量不可调),工程量以合同图纸的标示内容为准”。

2.2 清单计价方式下总价合同风险

对于总价合同,在合同规定该项工作的工作内容方面,业主承担提供资料的准确性、正确性和充分性的风险,风险相对较大;而由图纸和技术文件详细、充分,承包商负责按图施工,工作内容具体、不确定性较小,其主要承担不可补偿的施工条件变化、对招标文件理解错误、工作计划漏项等方面的风险。在工作内容的工程单价方面,业主基本上不承担风险,承包商承担大部分风险。清单计价方式下总价合同既有价格风险也有工程量风险。工程量清单计价规范中明确,工程量清单中的风险分担,建设方承担量的风险,承包商承担价的风险。漏项归根结底也是量的风险,所以漏项问题看似是建设方的责任。但由于与固定总价合同形式的结合使用,清单的量的风险实际也是由承包商承担。

2.3 总价合同常见的争议类型

由于清单计价推荐采用单价合同,清单计价中诸多条款与总价合同特点冲突,而引起许多争议。

3 工程量清单计价方式下总价合同风险防范

3.1 业主应合理选择合同类型

项目决策阶段,业主应该根据项目的特点,合理选择合同类型:

1)对于工程量不太大且能计算精确、工期较短、技术不太复杂、风险不大的项目,可以采用固定总价合同,并且业主应当准备详细而全面的设计图纸(一般要求施工详图)和各项详细说明,以确保承包商能够准确计算工程量。

2)对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如果风险可以得到合理的分摊,可以采用固定单价合同或可调价格合同。

3.2 承包商投标前应进行科学严密的风险分析

总价合同的招标项目,对承包商具有较大的风险。承包商如果不加分析,盲目投标,很可能遭受到较大损失,得不偿失。为此,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应当进行科学严密的风险分析,对下列因素加以确认:

1)工程设计是否完整、详细、清楚;

2)工程范围是否清晰,工程量的计算是否准确;

3)工程结构是否复杂,技术是否成熟;

4)环境因素(如物价等)是否稳定,水文、地质等工程条件是否良好;

5)投标期是否宽裕,潜在投标人能否有条件作详细的现场调查;

6)合同条款是否完备,双方的权利和义务是否清楚。

3.3 合同谈判时双方应对有关条款加以明确

1)明确工程承包的内容和范围。在签订合同前的谈判中,首先共同确认合同规定的工程内容和范围。

2)明确风险范围。订立固定总价合同的另一个关键是必须把风险范围约定清楚。约定的方法可以采用排除法,即哪些风险不包括在风险范围以内,如建筑规模扩大、结构种类变化、装饰水平提高、主要材料价格超过合同价款内相应价格一定幅度等等。在采用固定总价合的同时在一定幅度内增加价格调整条款,对业主和承包商都不失为有利的抉择。

3.4 固定总价合同风险防范的具体建议

1)建议在合同中明确固定总价包干的风险范围,同时约定风险范围以外的价格涨幅的处理方法。如果业主招标时明确合同为固定总价合同,但未明确风险包干范围,则中标后双方应在专用条款中约定该固定价款包含的价格风险范围以及超出此范围的处理方法。

2)约定风险包干范围。因材料涨跌不依当事人的意志为转移,签约双方均无法预知合同履行过程中材料是涨还是跌。

3)对于因设计变更和增减工程量引起的价格争议,由于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为了获取工程会故意将某个子项的价格压低或抬高,因此如果是低价工程量调增过大,则承包商将蒙受损失;而如果高价工程量调增过大,则发包商将蒙受损失。因此为了减少此类争议,建议承发包双方一方面要在合同中约定调增工程量时单价的确定方式,另一方面还应约定允许调增的工程量范围,以及约定超过此范围的处理方法。

4)《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对变更引起的价款确定方式有轨定,对工程量的调整范围承包发包双方应在签约时注意。

5)对于承包商而言,首先在投标时,应吃透设计意图,详细踏勘现场,对图纸和说明中不明确的地方应及时通过询标要求招标人明示,并做好询标答疑的详细记录,已备今后发生争议时有足够的证据。其次在编制经济标时应采取“背对背”的方法,由两名以上预算员同时计算或审核工程量,以便及时发现工程量漏算和错算。

6)工程范围是固定价款合同的核心,一旦报价范围小于合同承包范围,其损失难以估量。因此承包商在报价时应仔细审阅招标文件,图纸及图说,以免遗漏报价内容。其次,如果业主不是采用施工图报价,而是采用工程量清单报价,且声明不对工程量清单负责时,承包商应将业主提供的工程量清单与施工图纸认真核对。如果发现工程量清单内容有遗漏,应要求业主明确是否可以在报价时增加上去。切忌抛开图纸只按工程量清单报价,造成清单报价内容与施工图纸不一致,双方各执一词产生争议。

【参考文献】

篇(2)

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能够改善事业单位的内部管理,对事业单位的管理风险起到预防的作用,从不同程度上让事业单位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保证了事业单位的价值,同时也促进了事业单位合同管理问题的目标实现。根据目前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具体情况,可以从审计管理和增值型内部审计两个方面对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工作加以探讨。由于目前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基本研究才刚刚开始,因而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相关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这就导致了事业单位的合同种类的选择上需要进一步加强,而且也要及时的对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中出现的问题加以解决,以此来促进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完成。

二、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出现的问题

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台帐和登记情况也都要就拿下有效的控制。然而,目前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论述如下:

(一)相关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

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相应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审计并不完善。而且很多内部控制的审计制度没有详细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财务管理制度、设备物资管理制度和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审计三个方面。首先,财务管理制度只是单纯的介绍了相关的执行资料,却并没有健全审查制度,包括计划、资金、收入等等都不够健全。其次,设备物资管理制度的审计是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重要环节,但是目前这一环节进行的并不健全,而且分工也不够明确。最后,劳动人事管理制度的审计上,由于事业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不恰当的情况,这就导致劳动人事制度的审计工作对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热情没有好处,甚至会产生没有负责人的情况。

(二)财务项目结算大部分无结算依据

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中,财务项目结算工作都没有按照严格的规定进行合同条款的签署,而且经常使用的结算方式都是通用条款,导致事业单位的造价提高。而且经常会产生这种结算没有任何依据的情况,这是导致财务项目结算产生的重要原因。再加上没有依据的结算导致合同违约,甚至对结算款不能及时偿还等情况,都是导致财务项目结算的重要原因。

(三)合同变更程序执行不到位

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合同变更,会产生程序执行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合同条款的约定并不按照规定的条款原则进行确定,同伙私也没有履行合同规定中的各个条款,产生违反原有规定的质量问题,或者是变更前已经签署了最终确认合同等情况,都是导致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问题的重要原因。

三、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的对策

(一)优化合同管理制度

合同管理制度存在很多不够完善之处,因而需要进行及时的优化和修订。《工程项目管理规定》虽然对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了详细的要求,然而却存在内容分散,条款单一等等情况,对合同管理制度造成一定的影响。因而,要想让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顺利进行,必须对合同的变更、落实等进一步优化,体现出各部门负责的执行制度,以此促进审计工作的自觉性。

(二)加强财务结算管理

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中有关财务结算管理的相关工作必须要进一步加强。要对合同中设计的单价合同,进行及时的清算,对工作量不同的合同也要加强财务结算。尤其是要由各事业单位主要负责财务结算工作,要保证事业单位有具体的部门对财务结算管理进行备案,以此来促进财务结算金额能够得到及时确认,避免了合同管理的毫无根据。要保证人员的收入稳定,加大调节力度,避免存在合同风险等问题,以此促进合同的正常运行。加强财务结算管理同时可以让事业单位的结算条款更加的清晰,促进结算条款的正确性,让合同项目与事业单位的预算相一致,保持了结算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也能避免其他单位从中获得不合法的经济利益。

(三)明确法律对合同变更的规定

针对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中产生的合同变更问题,要通过相关法律来进一步明确和落实。目前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具有不够完善的合同变更或者解除的依据、条件及需要的相关手续问题。这就需要事业单位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机械能落实,以此来增强负责人的责任心。可以通过具体的规范文本对合同加以规定,而且要严格依据合同变革的具体规定进行。同时,在合同变更过程中,要保证每一个程序都按照严格的法定程序进行,要在法定代表人签字的情况下,才能加以变更。而且对事业单位的公章也要加强管理,通过具体的法律制度对合同变更加以规定,以此避免事业单位合同管理审计问题的产生。

四、结束语

篇(3)

【关键词】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及对策

企业合同是煤矿企业在法制社会条件下经济利益法律化的重要形式,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大部分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予以确认的,企业合同对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经营风险、调整各个平等经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合同的签订是企业本身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法律保障,必须要严肃对待。如果在重大投资、技术引进等方面签约不慎,不但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而且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而部分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管理观念落后,仍然奉行“生产为主、管理为辅”,导致合同管理滞后,带来不必要的经营损失。

1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虽然大部分的煤矿企业都比较重视合同管理工作,并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加强了合同签订、履行、监督的管理,但在企业具体的合同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个:

(1)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例如部分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不理解合同管理的重要性,没有专设的合同管理人员,合同管理工作由企业管理部门或者部门财会人员兼职,本身业务繁杂,精力有限,对合同管理的态度不积极,而且由于属于兼职工作,合同管理的绩效考核、监督也就无从谈起。(2)合同管理专业性不强。合同签订是合同管理的重要内容,在合同签订之前需要进行大量、细致、专业的调查工作,例如合同对方当事人的主体资格、信用状况、履约能力等都需要严格审查;在合同条文的制定过程中,需要凭借合同管理专业知识对合同条款进行细致审核,例如合同条款中文字的不同理解、违约条款叙述是否清晰、牵涉到技术、标准之类的必须要企业专业人员进行详尽解释等。合同管理专业性不强还体现在对合同后期管理的不重视。合同后期管理是合同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作内容主要包括对合同履行的跟踪管理、合同履行的分析评价、与合同相关资料的收集归档等。(3)合同法律意识淡薄,对合同的严肃性认识不足。(4)合同管理制度不健全。合同管理的专业性需要健全的规章制度来保障,而部分企业缺乏一整套严谨的合同管理制度,对合同进行前期审核、签订、合同履行、变更、解除以及监督往往不连贯、不科学、不系统。(5)合同管理工作未能与时俱进,效率低下。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网络化社会,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已经在企业管理中得到普遍应用。合同管理的专业性、系统性、严谨性对合同管理工作的现代化提出了客观要求。而部分企业的合同管理部门设备陈旧、软件低级,甚至还采取人工管理的落后方法,耗费了大量的人、财、物,却没有取得相应的经济效益。

2 对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可行性应对策略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以归纳为三方面,一是企业管理层不重视;二是合同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合同管理不专业。针对这三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可以采取如下措施,切实改善企业合同管理的现状,提升煤矿企业的管理水平。

(1)严格企业合同管理制度,避免人情合同、人情担保等违规现象的出现,对于企业管理层的合同签订需要归口管理,不能仅凭企业领导一句话就决定合同是否签订,合同管理人员要加强法律意识,要用严格的程序来规范合同签订的过程。企业管理层也要提升自身的法律意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理解并支持合同管理工作人员,在企业经营情况需要并且有可能的条件下,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参与对重大合同的调查、谈判、起草以及签约环节,对条约签订提供法律咨询和强化对合同管理工作的考核、监督,从合同管理工作中要效益。(2)健全煤矿企业的合同管理制度,强化合同管理工作的执行力。合同管理制度包含多方面的内容,制定时除了充分考虑煤矿企业的生产实际,还需要根据我国的《合同法》条款建立起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一是合同签订的前期审核工作。例如对经济活动是否需要签订合同的判定、签订合同对方当事人的资质审验、谈洽人员的法人授权查验、合同条款的专业性审核等等;二是合同履行过程中的合同变更制度、履行监督制度以及合同履行期间的分析评价、监督制度等。合同履行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的情况,例如双方协商的合同变更,就需要对变更内容进行重新审核。合同管理制度是合同管理工作规范化的基础,因应不同管理事务,依据不同管理制度,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是合同管理工作顺利推进的保障。三是合同后期管理工作制度。合同管理是对合同的全过程管理,合同的签订才仅仅是合同管理的一部分。合同后期管理制度的完善和健全,对于合同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3)强化企业合同管理的专业性。一是煤矿企业要设立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二是要建立健全合同文本管理、客户资信评级管理、合同风险预警管理、合同审核核查管理、合同履行监督管理、合同履行评价分析管理等专业合同管理制度,对煤矿企业合同进行全面全过程控制。三是实行合同的责任到人、全过程跟踪管理。合同管理需要加强事前的调查管理,强化合同签订前的风险管理;加强事中的监控管理,及时发现履约问题,及时采取变更、终止合同、协商、等措施,避免更大损失的发生。对合同履约结束后进行事后分析评价,对合作方进行分级管理,为以后合作打好基础。四是要加强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提升合同管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直接决定了合同管理的专业水平,煤矿企业需要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足够的专业水平培训机会,并对培训效率进行考核,切实提升工作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工作技能。

3 结语

煤矿企业的合同管理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需要采取措施,严格企业合同管理制度、提升企业的合同管理的专业水平,才能真正体现企业管理的专业化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基础,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卢炜.浅析工程合同管理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措施.建筑知识:学术刊,2012年9期.

[2]刘东.探讨煤炭企业如何建立适应内控要求的绩效合同管理模式.山东煤炭科技,2012年3期.

企业合同是煤矿企业在法制社会条件下经济利益法律化的重要形式,加强合同管理是市场经济环境下提升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现代企业的经济活动大部分是通过合同的形式来予以确认的,企业合同对于保护企业合法权益、防范经营风险、调整各个平等经济主体的关系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煤矿企业来说,合同的签订是企业本身权利和经济利益的法律保障,必须要严肃对待。如果在重大投资、技术引进等方面签约不慎,不但会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而且可能会直接导致企业破产。而部分国有大中型煤矿企业管理观念落后,仍然奉行“生产为主、管理为辅”,导致合同管理滞后,带来不必要的经营损失。

1 煤矿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篇(4)

一、当前企事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忽略了对合同签订方信用情况的分析

一般情况下,企业之间在进行项目合作的过程中通常会以企业中某一项目部或者办事处的名义来完成项目合作计划,但是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部分企业所属的办事处或者是项目部门完全不具签订合同的能力,因此即使企业与这些部门签订了合作合同,那么合同也是不具任何法律效益的,这样一来企业相互之间的项目合作就会出现问题,进而影响合作活动的正常运行。

(二)签订合同的文本内容不规范

通过一定的调查分析发现,当前大部分企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着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即企业在签订合同之前没有对合同的内容进行深入且详细化的研究,整个合同的签订过于简单,这样一来可能会出现合同文本内容不规范、不标准等情况,甚至还可能发生合同文本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等现象,这样对合同今后的履行情况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企业在制作合同时,使用了一些模糊性的语言,造成对企业双方承担责任和义务的误解,这样一来某一方企业可能会利用这一点来逃避责任,进而对另一方面造成经济损失。另外编制人员在进行合同内容拟定的过程中,对企业违约情况未进行详细的描述,而一旦出现违约现象,那么企业就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三)合同归类出现问题

部分企业合同管理部门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较差,导致在对合同进行归类过程中出现差错,或者是部分人员在分类过程中由于粗心导致合同分类错误。另外如果两种差别不明显合同在分类过程中也可能出现问题,而这些分类问题的存在对今年合同履行情况将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例如合同履行者利用合同中的缺陷逃避应当担负的责任,造成双方在合同履行情况方面存在一定的争议,而这将会严重影响双方合作项目的运行秩序。

二、浅析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原因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当前部分企事业合同管理中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存在对双方合作项目的正常进行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为了更加全面和清楚的认识这些合同管理问题,相关研究人员对造成问题发生的原因进行了一定的研究,经过专业性的研究,其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企事业单位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工作并未给予高度的认识。部分企业管理人员对合同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尤其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对与合作项目相关的资料收集的并不是特别充分,甚至未进行深入的调查和研究就完成了合同的签订工作,导致在今后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争议,虽说当前大部分企业领导层越来越重视合同的签订工作,但是对合同管理工作的投入力度还不足,而这也是造成合同纠纷出现的原因之一。其次,企事业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企事业合同管理中,一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签订合同的法律效益不高,而导致这一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相关工作人员对与合同签订相关法律知识的了解不深入、不全面,这样一来造成企业双方在合作过程中忽略了合同的法律效益,甚至导致所签订的合同根本不具法律效力,从而对双方今后的项目合作造成不利影响。最后,部分企业由于一定条件的限制,未设定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导致管理不统一、不专业的现象出现。最近几年,随着我国企业法律意识的不断增强,同时也为了企业长远发展考虑,一些企业设置了专门的法律部门,但是由于建立时间短,导致各方面发展管理,造成一份合同文件需要辗转多个部门,这样就增加了合同出现问题的几率。

三、探讨企事业合同管理中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完善企事业合同管理事务管理部门

企事业单位的领导层应当加大对合同管理工作的认识,进而增加对合同管理工作的投入。首先设置专门的合同管理部门,同时为了进一步保证签订合同的法律效力,还应当根据自身的情况设定专门的律师事务管理部门,并设置一法律专业的法律顾问;其次管理人员还应当对企业整个法律事务进行综合化的管理,制定一定的制度,充分调动企业每一名员工参与企业经营活动的积极性,且要求企业员工在经营活动中应当遵循相关的规范制度,以为企业健康稳定运行提供基础;再次,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法律事务办公室,以对签订的合同进行统一化的管理,另外办公室工作人员还应当对合同文件进行全面详细的检查分析,一旦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应当立即找到相应的责任人,对合同内容进行完善。而为了进一步保证办公室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企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考核标准,以进一步提升合同管理水平,为企业合作项目的顺利进行提供基础。

(二)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

为了进一步提升企事业合同管理工作质量,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合同管理制度,使整个合同管理工作做到“有法可依、有制可循”,而科学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可以进一步保障项目合同内容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另外这些年,随着企事业之间合同签订问题的频发,对企业自身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而完善的合同管理制度对优化合同管理模式、规范合同履行行为以及降低合同变更现象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这些年我国企业越来越重视合同管理工作,加快了合同管理制度的建设进程。例如上海某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需要对原有的合同管理制度进行了一定的优化,使合同管理中的责任更加清晰,降低了合同履行过程中风险的发生。

(三)加大对合同管理人员的培训力度

对于企事业合同管理工作而言,其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平和能力对合同履行情况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应当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同时为其提供经验交流的机会,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另外企业还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为合同管理人员提供国外学习的机会,使其学习到更为先进和科学的合同管理知识,增强自身的管理经验,进而提高企业合同管理质量。在培训的过程中,企业还应当注重对合同管理人员法律意识的培养,进而提升自身在合同管理工作中的行为规范,保障签订合同的法律效力,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篇(5)

关键词:工程;合同管理;造价

中图分类号:F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5)11-0090-01

工程合同是开发企业与承包商为了完成工程项目的安装施工任务而签订的明确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协议,确定了工程项目的成本、工程和质量等目标,规定了合同双方之间的权、责、利的关系。

一、建设工程合同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签订合同法律意识淡薄

一些企业领导不够重视企业合同管理,更没有合同管理机构的存在,对合同风险缺乏防范意识,完全忽视了这一作为企业管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的合同管理,因此无论是在机构设置还是经费支持抑或是人员配备上都投入不足,岂不知工程合同一旦签署就具备一定的法律效益,但是许多工程承包和招投标合同管理人员留在传统的协商和讨论基础上解决问题,对法律却较为忽视,导致许多理赔纠纷的发生。要想确保双方的利益,就要确保符合法律规范的合同范围,对工程变更有明确的规定,理赔也要详细的说明,如此才能避免严重的工程纠纷,控制工程造价。

(二)签订合同的原则不规范

合同签订的原则是如果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那么就要等价有偿。有时受到承包合同条款限制,致使合同存在较多漏洞,如此出现合同纠纷,导致工程造价提升,造成此种问题的原因是双方忽视了等价有偿的原则,以各自利益为中心,随意的违反合同条款,这样违约的行为,最终导致工程纠纷发生。

(三)合同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许多企业合同管理人员业务不精通,文化水平不高,品德不过硬,不但没有受过正规的法律教育,缺乏系统的法律知识,而且对工程中出现的法律问题不能准确做出判断,进而就无法对合同进行有效的管理。

(四)标准化管理缺乏,反索赔能力不足

没有规范合理的合同管理制度,如此以来权责就不分明,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就缺乏统一的依据,致使各部门纷争较大,造成权利大家争,责任大家推的现象,最终将给企业管理带来重大隐患。总之,合同的签订内容是较为严谨的,但是部分合同中却容易忽视工程变更和超支等内容,究其原因主要是没有健全的合同管理体制和体系,导致的结果还不止这些,例如现场签证不及时,设计变更混乱,甚至是设计随意的修改等,管理非常混乱。合同管理缺乏标准化,反索赔意识差,现场管理缺位,缺乏相关的资料记录、收集、整理以及存档和保管,致使没有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反索赔以及提供相应的书面依据,这样就造成反索赔失败。

二、加强合同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加强合同管理体系与制度建设,规范招投标过程管理

合同管理、招标和工程造价管理是工程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相互协调相互影响,在招投标过程中双方承诺的条件成为合同签订的条件,而合同又是招投标内容的延伸,同时也为招投标内容的有效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因此建立三者有机结合机制,从而达到造价控制的目的。而合同管理需要从转变意识出发,先进的合同意识思想就要以合同管理为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对工程中涉及的设计合同、咨询合同以及承包合同等加强签订、履行、变更以及解除过程控制和管理。作为建设方,要重视合同管理部门的设置,加强开发企业施工合同管理和招标管理的有效衔接,建立工程量清单报价、施工图包干报价等,不同报价模式配合相应合同管理模式,这样做的好处是招投标所确定的工程合同有相应的合同管理措施,便于现场操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工期长,综合性强,复杂程度高,工程设计变更和现场签证要实施有效控制。所以认真的分析工程合同内容,有条理的进行工程建设,对工程管理出现的混乱等问题有积极的意义。合同作为法律重要文件,要加强合同及相关文件的归档管理工作。最后完善监督制度,全社会自上而下净化招标内外部环境,对招投标过程管理进行规范,杜绝和减少不法行为的发生,从而确保招投标双方的合法权益。

(二)推行适合开发企业及市场经济的标准化合同文本

借鉴以往的工程施工合同示范文本,推行适合开发企业和市场经济的标准化合同范本,并由法律顾问、成本部门、财务部门和经办部门等相关部门共同讨论和确定,成本部作为标准化的合同管理部门,需要对合同进行持续的评审和改进,其他部门的意见和建议都要由成本部门负责组织评审和确认,避免发生阴阳合同。

(三)配置专业的合同管理人才

篇(6)

【关键词】合同管理;经营管理;履约

0引言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内容,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成本优化控制、利润收益的提高以及经营风险的控制具有重要的作用。全面的合同管理不仅仅是简单的合同双方的要约、承诺以及签约过程,而是与企业的法律部门、生产经营部门以及质量管理等职能部门密切相关的综合管理。因此,企业在日常经营管理工作中,必须充分重视对合同的管理,通过建立完善的企业合同管理体系,防范合同风险的发生,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确保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实现。

1新时期强化合同管理对企业生产发展的意义研究

(1)强化合同管理是规范市场经济有序运行的基本保障。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所有的经济活动都是以经济利益作为活动目标而建立的商品经济关系,这种基本关系的确立以及维系,主要是通过经济活动的双方通过签订具有法律效力,能够约束具体经济活动的合同来执行。因此,合同管理是在市场经济活动中联系经济活动参与各方的枢纽,也是规范约束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保障,是实现市场经济规范有序运行的基本要求。

(2)合同管理是维护企业自身权益的基础。合同的实质就是经济活动参与方作为独立的民事行为主体实现商品交换的形式,合同是经济活动参与方达成一致协议的法律约束文件。所以,合同管理也是维护企业自身在经济交易活动中合法权益的基本保障,完善的合同管理有利于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避免经济交易纠纷的发生。

(3)合同管理是确保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市场经济发展全球化趋势明显,完善合同管理制度也是遵循市场规则与顺应国际市场交易需求的基础。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企业若寻求长远发展,必须实现自身经营管理的规范化。因此,必须通过强化合同管理,确保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有序正常开展。

2新时期企业合同管理问题分析

(1)合同签订前期缺乏相应的调查分析与决策论证。部分企业在签订生产经营合同之前,未能经过充分的市场调查论证,对自身的生产经营能力评估不足,导致合同签订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履约困难,出现合同纠纷。

(2)合同签订流程不规范。合同签订过程中法制观念淡薄、合同主体形式不当、合同文本不够规范、合同的规定不够清晰明确等现象在现阶段企业合同管理中时有发生,这不仅直接影响合同的法律约束效力,甚至有可能造成合同纠纷的发生。

3企业经营管理与合同管理优化模式研究

3.1合同签订前期的生产经营管理准备工作

(1)市场调查与市场预测。在合同签订之前,首先应该对市场行情进行充分的调查并作为签订合同的参考,只有充分明确市场情况,才能合理的决策,避免盲目生产,造成企业的经济损失。同时,在对市场充分调查后,应该综合预测近期、中期以及远期内的市场需求状况,将调查结论与预测结果作为签订经济合同的参考依据。

(2)做好宣传。无论是针对产品还是服务,企业均需要提前做好宣传工作,详细的对产品或者是服务的用途以及质量进行宣传,提高在同类产品市场中的占有率。强化宣传不仅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同样也是扩大合同关系的必要手段。

3.2合同签订阶段的管理工作

(1)合同双方的洽谈。合同双方的洽谈,其实质就是参与签订合同双方的要约以及承诺过程。因此应该根据合同签订的主要涵盖内容,成立专门的合同谈判团队,明确合同中所有的技术条款要求以及商务条款要求,制定完善的谈判方案,并确认谈判结果作出完善的记录,作为合同文书制定的参考依据。

(2)对合同内容进行法律咨询,规范签订的合同文本的样式。在协商洽谈结束后,企业应该针对合同是否合法,是否有效,进行全面的法律咨询。借助法律咨询机构或者是交由熟悉法律政策要求的专业管理人员,对合同情况进行准确的判定。同时,在合同草稿经过双方的磋商修改后,建立合法、有效、规范、确定的合同文本,需要注意的是必须保证合同文本的明确清晰,避免因为合同条款的误读造成合同纠纷的发生。

3.3履约过程中的经营管理

(1)对合同进行分类登记,并做好履行合同的准备工作。在合同签订结束后,应该交由相关部门登记保管,并建立台账。同时,督促生产经营等职能部门,按照合同要求,做好材料采购、生产技术准备、资金筹措等等相应的准备工作。

(2)合同的检查以及交付管理。在合同签订后,企业相关部门应该定期组织合同管理人员按照合同要求对生产或者经营情况进行跟踪检查,确保进度以及质量标准能够满足合同的规定。出现问题时及时解决,确保能够按照合同要求履行义务。同时在合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标的的交付,确保合同的顺利履行。

3.4合同的变更与终止管理

企业如果需要对合同进行变更管理,首先必须确认双方合同的有效性,并在经过一致的协商洽谈后进行变更。必须保证变更内容符合法律规定,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完成变更处理。当合同中规定的法律实施出现后,合同中规定的权利义务关系即终止。合同的终止应该严格按照合同法中的规定,依法按照相应的手续办理。需要注意的是,为了避免合同纠纷的发生,在确定合同终止前,必须对合同的履约情况进行全面完善的履约评估,保护合同双方的合法权利。

结语

合同管理作为企业经营管理的关键环节,不仅仅是要约以及承诺的过程,而是与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息息相关的管理科学。企业合同管理涉及到生产经营、销售服务以及技术质量等各个部门,对于企业的经营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企业若在激烈市场竞争环境下生存发展,必须强化自身的法律保护意识,重视合同管理工作,通过合同管理来规避经营风险,提高整体经营管理水平与市场竞争能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参考文献:

[1]郑茂.对当前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下合同管理的策略分析[J].中华民居,2010(9)

篇(7)

[关键词]合同管理;签约管理;履约管理;结果管理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1-0074-02

1 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第一阶段——签约管理

1. 1 对物资采购合同进行分类对重要的合同要做重点审核和管理

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物资采购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合同可视为重大合同。由于这些合同涉及企业的重要经济利益,对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审核和管理合同过程中,应把这些合同作为重点审核和管理对象。要对合同的项目论证、对方当事人资信调查、合同示范文本使用、合同条款内容,严格合同审核和管理,预防合同纠纷的发生。

1. 2 物资采购合同审核的主要内容

(1)对合同当事人主体资格的审核。这是首要确认的问题,也是防止合同风险的有力措施。因为合同当事人的资质和资格直接关系到合同签订后是否有效、是否能真正履行的先决条件。应先要求对方出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及组织代码证,还要对企业的生产资格进行审查。比如采购雷管、炸药等火工品,对方须有国防科工委颁发的《民用爆破器材生产企业凭照》和国家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颁发的《煤矿矿用产品安全标志证书》。采购煤矿专用机电设备、支护产品、通风材料、输送皮带等井下矿用产品,对方须有煤安标志证书。

(2)对合同标的物、数量、质量条款的审核。审查标的条款时,不仅要有货物名称,还须加上货物牌号、商标、型号、规格、品种、生产厂家等。数量条款中不要使用“包、箱、袋、捆、打”等国家没有计量标准的数量单位。根据标的特点,有些还需注明标的正负误差、合理磅差等。质量标准条款中采用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的,要写明标准名称、代号或编号。

(3)合同标的物交(提)货方式条款的审核。我国《合同法》对于买卖合同的动产标的物采用交付主义,即交付之前由出卖人承担,交付之后由买受人承担。如果采用送货的交货方式,那么货物在途中的风险由出卖人承担;如果采用自提方式,那么货物回途的风险由买受人承担。所以,交(提)货方式条款中,作为产品买受方来说,尽量约定由对方送货的方式。

(4)价款的支付审核。对价款的如何有效地约定,会直接关系到合同是否会顺利履行。对于产品买受方来说,应要求价款的支付应与产品的供应量和供应时间相应,尽可能避免出现“预付款”之类的条款。

(5)违约责任的审核。合同对违约条款的约定简单,则会对守约方追究违约方的违约责任造成很大的障碍。比如合同中这么约定关于违约责任:如一方违约,则另一方根据法律规定追究其违约责任。这样的约定,对于保障合同的履行是起不了任何积极意义的。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这是法定义务,无须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守约方想对违约方索赔,首先要证明自己受到了经济损失;其次还应证明自己的经济损失是因为对方的违约而导致的;再次还应计算出自己受到经济损害的具体数额,并且必须用货币价值来反映。

(6)合同争议解决方式条款的审核。解决争议方式主要是仲裁或诉讼。选择仲裁,必须写明仲裁地点和仲裁机构全称。选择诉讼,约定由己方所在地法院管辖更为有利。但这两种方式只能选择其中之一。与诉讼相比仲裁的优势在于,仲裁的程序简便、方式灵活、一裁终局,而且有些合同纠纷的事实判别强于法律判断,需要相当丰富的专业知识,而这正是仲裁机构专家仲裁人员的优势。所以,合同专业性比较强、涉及商业秘密、希望尽快解决争议的合同纠纷可以选择仲裁。

2 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第二阶段——履约管理

2. 1 建造企业内部物资采购合同履行流程

履行流程中有两个重要环节。①货物验收环节:验收环节可以检验标的物是否存在瑕疵;标的物质量是否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标的物的实际交付数量是多少,都要经过使用单位的实际验收后方可得之。②价款支付复核程序:财务部门多付价款则我方遭受损失,少付价款则会引起纠纷,所以财务部门应当依据经办部门提供的合同和使用单位出具的入库验收单,复核付款文件资料,办理物资采购资金的付款手续。

2. 2 合同纠纷法律救济制度

如果发生纠纷或者出现不能正常履行的情况,面临着如何进行合同救济的问题。若出卖人未按期交货或货物不符合约定,使用单位将违约情况反映给合同经办部门,经办部门及时将情况反馈给合同管理部门并负责提供证据材料,积极配合合同管理部门与对方协商解决,行使履行中的抗辩权、合同解除权等权利。

2. 3 利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管理

企业合同的风险由管理层控制,合同的日常管理主要由合同经办部门进行,可能造成资源分割,管理层无法掌握具体的业务情况。因此,将合同管理和信息网络技术整合,让管理层可以通过合同管理模块,迅速掌握本企业与合同有关的工作进展,这将是企业继财务信息化系统建立后的又一个管理上的里程碑。

3 物资采购合同管理的第三个阶段——结果管理

3. 1 合同文本档案管理

合同的原件保管是非常重要的,它是合同履行的必要条件,更是索赔的最直接最有力的原始证据。如果企业把合同的原件弄丢,则会给企业索赔造成非常被动的局面。再者,一些合同的内容是企业不愿意公开的,合同内容会涉及商业秘密。因此,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对生效的合同按照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归档,并在保管期限内妥善保管合同档案。

3. 2 合同登记台账统计

合同管理部门应该定期对经办部门签订的合同登记台账并分类统计,准确掌握合同业务量的基本信息,分析相关统计数据。从而,针对性地开展履行监督和检查工作,及时总结合同管理中的经验,提高合同管理水平。

4 合同管理的具体步骤

4. 1 制订合同管理计划

合同管理计划中必须要有相应的资料,如供应商的详细资料(如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组织机构代码证、中石化电子商务网络供应商会员证等),以及这个合同签订时的背景信息及物资供应战略等资料。

制定合同进度表,此表中应包括各类“作业活动”的描述以及检查点的确定,当要求交货期非常重要时,还要注明各类“作业活动”的完成日期。通过此表可使采购方能及时发现各种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作业活动”就是指合同实施过程中必须要进行的具体工作或一系列的相关工作,例如,设备组装、测试、包装、运输等。它需要持续的消耗时间来执行,而且需要使用资源。

合同预算,在支出较高的时候,你可能期望供应目标的实现应保持在一个合适的成本范围内,即使没有这样一个目标存在,采购专业人员也有责任来保证适当地控制成本,这就要保证成本在批准的预算范围内。被批准的预算包括根据合同支付给供应商的款项、应急费用和工时预算,这几项是必须的财务支出。

合同质量计划,它是质量管理的原始文件。当采购风险不容忽视的物资时,如当采用新技术或使用新供应商时,购买方希望能够对质量管理施加影响。这样,大多数情况下就应该商定一个质量计划并将它纳入合同之中,成为合同项下的完成目标。

4. 2 制定风险登记表

风险评估工作是合同管理的重中之重,只有意识到风险的存在,才能更好地去预防。风险主要包括供应商所处的特定市场相关的风险,以及与供应商本身相关的风险,还有就是已经写进了合同的条款和条件中的风险。

进度风险,评估进度风险的基础是合同进度表。造成进度延迟的重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需求描述不完整或不正确;任何一方的必要投入的延迟;采购方与供应商缺乏有效沟通;供应商没有充足的资源;供应商的生产问题;供应商的失误;质量问题;装运问题。

成本风险,评估成本风险的基础是合同预算。常见的成本风险如下:需求描述不完整或不正确;供应商的成本增加;汇率不利的波动;通货膨胀。

质量风险,评估质量风险的基础是质量计划。常见的质量风险如下:需求描述不完整或不正确;采取不充分的或不正确的测试和检查;运输过程的损坏。

商业及其他方面的风险,常见的如下:缺乏商业上的警觉;供应商发生财务问题;采购方发生财务问题;供应商的所有权的改变或其关键人动;在采购方的工厂里安装或调试设备发生问题时,供应商方面缺乏响应;不可抗力。

4. 3 监督和管理绩效

合同绩效考核要花费时间和精力,因此,应该对那些真正重要的进行考核,应该把精力放在那些风险最大的地方。评估每个合同实施关键三要素(时间、成本、质量)的重要也就是应该着重于投入、过程和结果这三个方面。

在大多数情况下,把考核的重点单单集中在结果上是远远不够的,你必须在考核结果的同时考核过程。例如,仅仅在合同后期考核某一设备的零部件实际上是否准时交付(结果),对于确保交付的准时性是没有什么用处的,因为当结果出现了你再想去改变它已经太晚了。所以除了考核预期的结果外,对于交付这种结果的过程也需要进行考核。考核这些“过程”中的事务,可以帮助你尽早地发现任何在计划上出现的偏差,以便于你采取措施来加以恢复与计划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