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6 15:47:52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农村社区的主要特点

篇(1)

【关键词】社区建设;公共服务

实现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第一步是满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需求,而当前我国许多地方解决公共服务需求问题的做法主要就是依靠新型农村社区建设。①新乡市作为河南省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试验田,在推进社区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本文通过实地考察该市农村社区建设的典型地区张大夫寨村,深入了解了当地社区规划和建设、资金投入、农民就业以及土地置换、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情况,并据此对农村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的若干问题进行再认识。

一、农村社区建设与公共服务现状

农村社区建设是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它的开展将为城乡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奠定基础。张大夫寨村社区建设是新农村建设政策、移民政策和城乡统筹政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调研,我们对其社区建设情况作如下概括:

1.社区建设重点选在中心城区、县城和乡镇周边等地区。该村进行社区建设在主、客观方面均具备比较成熟的条件。从主观上看,该村旧房比较多,群众翻新旧房的愿望比较强烈。从客观上看,该村占地面积近4600亩,人口约1080人,乡村规模比较大,同时该村位于豫北平原,南邻省会郑州50公里,北接新乡市20公里,离原阳县城10公里,距107国道9公里,位置优越,交通便利。因此在该地推行农村社区建设有利于发挥当地经济的集聚效应,从而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2.将农村社区建设政策和搬迁政策相结合,以集中居住为前提,逐步实施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张大夫寨村从2011年开始启动农村社区建设,采取先建后拆、稳步推进的方式,坚持入住一户、拆除一户、复耕整理一户,对村民住宅进行“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施工”,其中以独门独院型别墅为主,现已建成52户,在建38户。建造成本平均在每平米700元左右,每户总成本将近20万,同时为了照顾经济比较困难的群众,建造了一批造价较低的住宅。而当地村民在房屋拆迁时,每亩地可得补偿金八九万元。

3.积极寻求产业化支撑,解决农民就业问题。该地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养殖业。其中当地村民自己出资建设了一些股份制企业,以塑料、板材、扣板等的生产加工为主,吸收了大量劳动力,也有部分工人来自外村,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村民的就业问题。

4.在新型社区建设过程中,当地公共服务设施因资金匮乏等问题发展滞后。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能够提供比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如幼儿园、学校、图书馆、文化广场、养老院、卫生室、法律咨询等,让群众不出村也能享受到较全面的公共服务。而实际上,很多地区由于资金不到位而使得社区建设流于形式。张大夫寨村正是由于资金短缺,其社区服务中心(囊括了图书馆、卫生室、社会治安室等)至今尚未建成。

二、农村社区建设及公共服务面临的挑战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虽然发展迅速,但由于经济水平差异等因素,其暴露出的问题也不容忽视。张大夫寨村在社区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具代表性,值得我们深思。

第一,资金短缺成为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瓶颈。客观上,新型农村社区建设的主要资金来源包括节省土地产生的补偿金、群众交纳的资金、村集体积累资金及政策扶持资金四部分。但实际上大多数村的集体积累资金为空白,且土地置换补助金要等到土地复垦验收合格后才能到位,时间滞后。因此,农村社区建设所需资金主要依靠当地政府的财政投入。

第二,土地产权不明晰。虽然张大夫寨村对入驻新社区的村民颁发了“房产证”,但目前“农版”房产证的作用还大多限于证明财产的归属,其相应的抵押、流转权仍难以实现。原来的土地管理法本身就隐含着对农民法律上的歧视,存在一定的剪刀差。而是否真正把农民纳入一个平等的法律体系和土地是否能够进行流通是完善土地管理法的关键。

第三,在利益分配问题上,对农民而言,部分公共配套设施还没有到位,群众尚未强烈体会到住社区带来的好处;对当地政府来讲,社区建设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而政府又很难从中得到经济回报,故积极性不高;对外部工商企业而言,由于社区化建设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投资环境尚不足以对他们产生强烈的吸引力。

第四,公共服务的硬件和软件设施可能会出现断裂。农村社区建设的一个主要特点是社区公共服务功能的实施与完善。从硬件上看,建新房和铺道路等并不困难。问题的关键在于社区的运行成本应当由谁承担,并且随着农村人口“38·61·99”问题的凸显,空壳村不断出现。②因此农村社区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将在运行中经受严峻考验。

三、农村社区建设与实现公共服务有效供给的路径选择

首先,社区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应重点选在中心城区、县城、乡镇周边等地。对于远离中心城区、县城、乡镇的区域应以中心大村或集镇为原址进行建设。而在偏远乡村、风俗文化气息浓厚和缺乏产业支撑的地方不宜建设社区。

其次,社区建设需要发展社区自组织。所谓社区自组织,就是社区成员在内在作用力的驱动下,通过面对面协商来取得共识,解决冲突,增进互信,共同治理社区公共事务并使社区逐步进入“自我维系”状态的过程。它不仅有利于提高村民的参与意识,并且能够有效降低治理成本。自组织程度低的社区往往容易陷入“集体行动困境”;而在自组织程度高的社区,居民具有较高的参与合作意识,从而有效避免“搭便车”行为。张大夫寨村的村委会根据“政府指导,群众自建”思路,提出6户一组合,对住房建设的原材料等进行自己选择,自己出钱,令群众买的放心、住的安心,也减少了群众对政府社区建设的疑心。

再次,要拓展建设资金来源渠道。地方政府可设立农村社区建设专项基金,资金来源以节约出的建设用地指标所得收入为主,并按4:3:3的比例分配给所属县、乡和试点村。纳入县财政收入部分可作为其它乡镇社区建设的启动资金;乡镇所得部分可用于本乡镇其它新社区的建设;而试点村所得款项一部分可作为该社区公共服务建设资金,另一部分可作为社区的运行管理专项基金。

最后,要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只有积极设立完善的基础设施,在改善村民居住条件的同时,优化社区环境,便利居民生活,促进就业,增加农民收入,才能吸引农民搬迁至新社区。否则,即便农民“进区上楼”,也为以后社区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埋下隐患。

四、结语

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解决河南省乃至全国农村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突破口,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举措。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仍处在探索阶段,还存在诸多限制因素,切不可盲目推进。

注释:

①王霄.农村社区建设与管理[M].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

②“38”指留守妇女,“61”指留守儿童,“99”指留守老人.

参考文献:

[1]李霞,陈伟东.社区自组织与社区治理成本——以院落自治和门栋管理为个案[J].改革与发展,2006(6).

篇(2)

摘要:随着中国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已经进入了“未老先富”的状态。以当代的国情来说每个家庭需要承担对双方父母的责任与义务而我们这代人多数位独生子女,因此养老问题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民生问题。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的人口老龄化问题相比于城镇老说更为突出,而且广大农民的收入还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因此,2009年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市、区)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会议明确了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基本原则,即“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2011年7月1日我国第一部社会保险法的颁布也为我国社会保险的实施提供了法律依据,其中关于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实施细则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小额人寿保险是相对于城镇高收入群体由国家倡导的在广大农村地区开展的保险保障手段,补充了农村地区人寿保险的空白,满足了农民在低收入的情况下获得有效的保障。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小额农村人寿保险

关键词: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小额农村人寿保险

从有关学者研究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得到的结论可以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路径都是从城市到农村,而且是先覆盖农业工人而后扩展到纯农民的,因为外出打工的农民相对于纯农民而言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意识更强但是我国的新农保所覆盖的农村人口并非是这个顺序而是同时覆盖包括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内的全体农村人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机选择一般是在农业的人口相对于人口总数而言已经不占绝对多数例如德国的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法国是4%,日本为4.75%而相比于他们而言我国的农业人口至今仍占大部分。因此我国的农村保障制度即使建立起来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也是低水平的,因而我国新农保保障的程度也只是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与商业养老保险不同,各国的农村的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属于农民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其实施的目的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这也就决定了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是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正如我国刚刚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第二十条所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二十一条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新农保相对于旧农保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也是现阶段广大农民主要的养老方式。立法先行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有力支柱,通过法律的规定来促进引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从有关学者研究国外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中得到的结论可以指出,社会保障制度发展的路径都是从城市到农村,而且是先覆盖农业工人而后扩展到纯农民的,因为外出打工的农民相对于纯农民而言对于自己的养老问题意识更强但是我国的新农保所覆盖的农村人口并非是这个顺序而是同时覆盖包括外出务工的农民在内的全体农村人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的时机选择一般是在农业的人口相对于人口总数而言已经不占绝对多数例如德国的农业劳动力约占总劳动力的2%,法国是4%,日本为4.75%而相比于他们而言我国的农业人口至今仍占大部分。因此我国的农村保障制度即使建立起来相比于发达国家来说也是低水平的,因而我国新农保保障的程度也只是满足农民的基本生活。与商业养老保险不同,各国的农村的养老保险它是国家强制实施的,属于农民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之一,其实施的目的是保障农村老年人口的基本生活维护社会安定,这也就决定了新型的农村养老保险的缴费是由国家和个人共同负担。正如我国刚刚颁布的社会保险法第二十条所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二十一条规定: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新农保相对于旧农保而言有了很大的进步,它也是现阶段广大农民主要的养老方式。立法先行是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实施的有力支柱,通过法律的规定来促进引导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事业的发展。

对应于国家强制的新农保而言,商业性的寿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受到限制,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保险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我国农村人身保险业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的业务;另一类是保险公司开展各类商业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业务。而目前,我国的农村的人寿保险业务种类少,农村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来说是一片有待于开发的我市场。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我国保险业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试点项目,要使小额人寿保险像柴米油盐一样买得起而且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又能得到相应数量的补偿,它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基数庞大的县域、农村人口。农村小额人寿保险是一种依据保险经营原理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的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小额保险金额较少,保费较低这是它的突出特点,这个特点使得它可以深入到的低收入群体;小额保险针对的是特定的风险保险期限较短,而且更偏向于保障型的业务;其保险条款简单易懂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目标人群偏向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保险流程及投保和理赔手段比较简便,这是由它的产品对象以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决定的;最大限度的覆盖,因为小额保险日益作为国家扶贫的手段之一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小贫富差距,减小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小额保险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早期的小额保险都是非盈利性的但是随着它的发展日渐引起保险公司的注意,有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农村小额保险业务。国际上农村小额保险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合作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保险公司通过商将小额保险提供给需求者而且商通常是农村的小额金融机构这些金融通常与低收入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好处是保险公司可以利用金融机构的信誉等优势销售保险产品从而以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进入农村保险市场但是金融机构作为人的专业知识不够充足他们的营销能力比较弱,而且如果转入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话或者不再关心保险则可能失去大量保险业务;第二种是保险公司自营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国际保险集团与印度塔塔集团合资公司,塔塔友邦是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小额保险部门主要研究农村小额保险的业务,并且与一些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该模式的优点是避免竞争激烈的小额金融机构渠道,可以利用非政府资源进而降低保险公司的成本它的不不足之处是公司的财务投入和人力投入都相对较高;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社区模式,它的保险产品提供者并非保险公司而是为了开展小额保险二专门成立的互助组织,他就是为了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而出现的正如我们国家的阳光相互保险公司的成立时为了提供农业方面相关的保险。这是国际上主要采用的三种模式其中印度的国情和我国的较为相似,我们可以借鉴创新来发展我们的小额保险。

对应于国家强制的新农保而言,商业性的寿险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仍然受到限制,尤其是农村低收入人群的保险需求难以得到满足。在我国农村人身保险业务主要有两类:一类是保险公司受政府委托,经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等社会基本保障的业务;另一类是保险公司开展各类商业人寿保险、养老保险、健康保险、意外保险业务。而目前,我国的农村的人寿保险业务种类少,农村对于各大保险公司来说是一片有待于开发的我市场。而农村小额人身保险是我国保险业服务“三农”的一个重要试点项目,要使小额人寿保险像柴米油盐一样买得起而且在保险事故发生后又能得到相应数量的补偿,它主要的受众群体是基数庞大的县域、农村人口。农村小额人寿保险是一种依据保险经营原理为低收入人群提供保险保障的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小额保险金额较少,保费较低这是它的突出特点,这个特点使得它可以深入到的低收入群体;小额保险针对的是特定的风险保险期限较短,而且更偏向于保障型的业务;其保险条款简单易懂这主要是因为它的目标人群偏向于受教育程度不高的人群;保险流程及投保和理赔手段比较简便,这是由它的产品对象以及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决定的;最大限度的覆盖,因为小额保险日益作为国家扶贫的手段之一目的之一就是要减小贫富差距,减小低收入群体的负担;小额保险兼顾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实早期的小额保险都是非盈利性的但是随着它的发展日渐引起保险公司的注意,有些保险公司开始尝试农村小额保险业务。国际上农村小额保险的销售模式主要有三种:第一种是合作模式,其主要特点是保险公司通过商将小额保险提供给需求者而且商通常是农村的小额金融机构这些金融通常与低收入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其主要的好处是保险公司可以利用金融机构的信誉等优势销售保险产品从而以最简单方便的方式进入农村保险市场但是金融机构作为人的专业知识不够充足他们的营销能力比较弱,而且如果转入另外一家保险公司的话或者不再关心保险则可能失去大量保险业务;第二种是保险公司自营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是美国国际保险集团与印度塔塔集团合资公司,塔塔友邦是在公司内部设立一个小额保险部门主要研究农村小额保险的业务,并且与一些非政府组织建立合作关系。该模式的优点是避免竞争激烈的小额金融机构渠道,可以利用非政府资源进而降低保险公司的成本它的不不足之处是公司的财务投入和人力投入都相对较高;第三种模式是基于社区模式,它的保险产品提供者并非保险公司而是为了开展小额保险二专门成立的互助组织,他就是为了提供相应的保险产品而出现的正如我们国家的阳光相互保险公司的成立时为了提供农业方面相关的保险。这是国际上主要采用的三种模式其中印度的国情和我国的较为相似,我们可以借鉴创新来发展我们的小额保险。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对于社会稳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推广普及新农保和农村小额保险,使保险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对于我们这样一个农业大国而言,维护好农民的利益对于社会稳定,经济的整体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要进一步推广普及新农保和农村小额保险,使保险业成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而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梁 涛 方 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

[1]梁 涛 方 力:《农村小额人身保险》.

[2]张源媛《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分析》.

篇(3)

一、引言

社区银行主要是指根据市场化原则下,以社区为范围展开运营的银行,主要服务对象为社区范围内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其主要特点为定位于零售业务,向广大中低端客户展开个性化与类型丰富的金融服务。目前,我国的农村经济对于资金的需求逐渐呈现出多层性以及差异化的趋势,这主要可以在地区、群体以及产品等的差异中体现出来。面对当今农村经济的多样化需求,农村金融体系显得束手无策,以致于出现了“真空地带”这一现象。通过进行社区银行模式的改造,能够极大程度上满足不同地区、群体以及产品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更加合适的金融服务。

二、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区银行模式改造中存在的困难

1.政策性经营性质和商业化运作方向不符

在我国,农村信用社的主要存在意义便在于为农村经济服务,立足三农,挑起农村金融主力军的重担。国家有关政策对农村信用社对三农的信贷资金投放比例做了严格规定。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个事实:农村信用社无法选择客户,也不开展自主经营,在服务三农产业时,其利润的实现根本没有保障。但是,农村信用社的运营过程中,并没有有效的风险补偿措施,使得农信社政策性经营风险大大提升,激化了其政策性经营与商业性运作之间的矛盾。农信社的运营过程中,不对两者作出明确分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商业性金融机构的效率,同时也提升了政策性金融业务的操作成本。

2.员工学历偏低,职称结构不合理

在我国的农村信用社中,在职员工人数中学历为专科以及下的比例占到了十分之九,本科及其以上学历者仅为十分之一。在当前金融行业竞争日益激烈的状况下,农村信用社的这种知识结构显然不合理。在职员工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数仅占到了 0.14%的比例,而且无职称人员高达 61.24%的比例,人员职称结构过于低。

3.产品设计单一,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

虽然农村金融的需求在整体数量上低于城市,但是,其层次性却更加复杂,这就要求在农村金融供给方面也应该体现多样化的特征。然而,我国当前的农信社的金融产品无法反映出金融需求的个性化需求,仍然是以贷款为主,没有承担起农村金融供给主力军的重担。此外,我国农村金融供给在设计中也是以规模为基础,并没有从产品出发。

4.保险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农村地区之中,存在着明显的交通落后、信息传递不及时等问题。这就使得农信社工作人员在面对农民的贷款申请时,无法把握其资信程度,同时其在催贷、收贷工作中的成本也大幅上升。加之,多数农村地区的人员学历较低,他们的法律意识相对淡薄,没有形成主动还贷的意识,这些都使得信用社在放贷过程中的风险大大提升。不容忽视的是,由于农民的土地与房屋不能作为抵押,农信社在放贷保险机制不完善这一前提下,也只有停止放贷,才能够降低自身的运营风险,这同时也限制了农民对于正规银行放贷资金的需求。

三、对于农村信用社实行社区银行模式的建议

历经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农村信用社在服务理念、管理能力、经营业绩等方面都具备了较好的基础,拥有了实行社区银行模式改造的实力,但是想要真正以农村社区银行的标准来运行,还需要在如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

1.政府方面应该加强政策扶持

和一些发达国家类似,我国设立社区银行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为社区居民融资提供服务。为此,国家层面应该从政策上对其予以支持,主要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在营业税、所得税等方面,对社区银行实行优惠策略。其次,向社会银行发放的贷款实行利率补贴。再次,完善立法,以法律的形式对社区银行作出规范与管理。

2.建立规范的社区银行准入与退出制度

在社区银行的经营过程中,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风险,如果在经营中频频出错,那么很容易被市场所淘汰。为此,监管当局可以对其展开更加严格的监管方式,控制好市场准入条件,明确风险救助、市场退出以及相关的处理步骤。加强对单户贷款额度及关联企业贷款的控制,保持银行市场理性竞争的秩序。

3.强化员工素质,形成人力资源长效机制

一方面,农信社应该完善内部激励制度,将员工的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相结合,制定科学化的人才战略,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加入。可以参考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激励机制,建立股票与股票期权制度。具体到社区银行的激励机制建立中,应该注意增加灵活性与可执行性,注重物质与精神激励相结合,以多种方式并举,确保员工与经营者各自发挥自身的职能,努力为银行工作。另一方面,建立与完善内部员工培训机制,对现有的工作人员展开定期业务培训,形成多层次的学习机制,养成良好的培训与学习习惯。

4.成立与之配套的政府性中小企业贷款担保机构

对于中国的社区银行模式而言,可以充分借鉴美国小企业局的经营方式,从我国现状出发,成立以地方财政出资为主的不同层次的信用担保机构,发挥出该机构的杠杆作用,全面提升社区银行对中小企业信贷投入的比例。对于担保行为而言,应该具备多个方面的风险防范过程,例如担保决策、担保跟踪及追踪等。具体来讲,也就是在前期,要对中小企业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率作出审查,在中期,做好经营跟踪工作,一旦有问题产生,可以由中小企业、社区银行和担保机构三方面共同达成有关还本付息方面的意见,并签订合同。如果中小企业项目破产,担保机构有责任帮助其走出财务困境,制定重振计划,从而尽可能降低社区银行的经营风险。

篇(4)

关键词:理论基础课;教学模式;农村社会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5)12-0007-03

一、专业基础课教学面临的新挑战

21世纪是高科技迅速发展和人才竞争日益激烈的时代,这就意味着,在未来激烈竞争的社会中,能够脱颖而出或竞争中处于优势的人才必须是复合型的人才, 这不仅要求他们要具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和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综合素质, 而且还要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尤其是立足于专业知识基础上的应用能力对于其个人发展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从事某一专业的学生不仅要掌握专业的基本知识,而且需要具有关注时势的意识和适应社会发展变化的能力。这必然意味着专业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方式上要作相应的改革和调整。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当前高校课堂教学确实也存在着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复合性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甚至背离的情况。比如,受一些现有的监督、考核机制、体制及政策的影响,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式、授课地点等方面还无法做到相对自由度的自主安排,像社会学专业中的社会调查、公共管理中的实践环节等课程无法到现场情境进行。再比如,由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作为授课对象的学生对上课内容,上课方式、方法上也有了新的需求,他们不仅需要能从教学中学到实用的科学文化知识,他们还希望在课堂中能感受到时代的气息,尤其喜欢符合他们审美观念的教学方式,比如娱乐性、非正规性等。这也意味着新时期的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做出适应性调整。在教学系统中,毕竟学生是中心地位,一切应围绕着学生的成长和需求为目标。因此,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式、方法还存在诸多滞后于时代对复合型人才需求的现象。由此也衍生出诸多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的不良现象。前者如学生因对教学内容没兴趣而出现玩手机、聊天、逃课普遍等。后者表现为学生对专业知识吸收和转化能力差、只为考试而学的被动学习局面,也使得学生因专业基础不扎实而导致专业实践能力不突出等“混文凭”的现象。

在现实的课堂教学系统中,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场所、外部社会环境等要素都存在推进适应性教学改革的要求。学生方面主要体现在学生群体特征的变化。作为90后的当代大学生,他们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都不同于以往几代人,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偏好和价值追求,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不喜欢中规中矩。所以,他们在课堂中也希望接触新鲜、有趣的教学内容,也喜欢带有娱乐性、艺术性的教学模式。从教师主体来说,专业课教师由于受各种量化考核机制的影响在日常繁忙的教学、科研工作中习惯于已有的教学方案与方法,除非有外部压力,一般情况下,他们很少主动去改变教学内容和方法,因为每个人都有“路径依赖”的习惯,能不改变尽量不改变。因此,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模式改革来说,教师的创新观念与“意识自觉性”很重要。教学内容的改革主要指对书本知识的转化及演绎。教学方式的改革也主要与前面第一点相关。教学场所的改变主要指适合情境模式的设施条件不具备,如情境模拟的活动场地与相应的条件等。教学的外部环境是指社会大环境发生的变化对现有教学模式提出的挑战,如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变化、现代即时传媒对学生的影响、就业形势与就业市场状况、职业评价体系、社会舆论等对高校教育体系及其学生产生的影响等。由此可见,当前中国现代化进程加速推进以及由社会快速转型产生的社会变迁需要高校课堂教学模式做出适应性调整与改革。本文试图以“农村社会学”课程为例,探讨人文社科类专业基础课教学模式改革问题。

例如,社会学专业中的“农村社会学”传统教学模式主要旨在传授农村社会学的基础知识,而针对农村社会发展所需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却很弱。教学仅仅告诉了学生农村社会是什么和怎么样,却没能教会学生如何走入农村,了解、分析和发现农村社会发展的实际状况和问题以及将专业知识转化为服务农村的能力。从教学方式看,目前该课程主要是以教材和教学大纲为依据,以教师主讲、学生被动听的“自上而下”的传统式教学为主。虽然课堂中也在努力调动学生参与讨论,但是由于学生对农村社会了解甚少或者不深刻而使讨论仅能处在一个浅表性的、就事论事式的、碎片式的“三言两语”的层次上,既无法达到互动的效果,也无法培养学生农村社会实践的能力。从教学效果上看,学生仅仅掌握了为了考试而做的笔记或教材上的死知识,不但未能学会运用农村社会学的基本理论和调查研究方法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也未能提高学生服务于农村的社会实践能力。从教学评价来看,不管是教师、学生,还是社会等评价主体都认为,目前该课程的教学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等方面是较弱的。

作为一门应用性课程的教学,除了要教授课程的基础知识外,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际的动手能力。这就要求该类课程的教学既能传授专业的基础知识,又能适应当前及未来社会发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的需求。这一方面意味着教学内容的调整和教学方式的变革,另一方面也意味着,该课程培养方向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即把学生向着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方向培养。目前,我国有的高校在这类课程的教学改革上已取得一定的进展,他们在教学内容上紧密联系当前社会发展的实际及问题进行调查,在教学方式上强调互动启发式教学和以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及内容

根据已有的研究,社科类专业课程改革的目标在于强化学生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尤其要强化学生的专业知识转化能力,如社会调查、方案策划、数据处理和管理服务等能力。这就要求增加带领学生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和服务等实践环节教学。在课堂教学方式上,也要变“教师主讲、学生记笔记”的传统教学模式为“讲解、启发、讨论与实际操作”等多维互动模式,以培养适应现代农村及社会发展要求的实用性人才。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突出课程的应用性、实践性和操作性;在教学方法上,讲授与研讨、启发式相结合,叙述间以评析,理论间以实例,讲练结合;在教学手段上,积极开发多媒体课件,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活动。其次,课堂教学模式改革仍坚持讲练结合、学用结合、案例模拟结合、课内课外结合、教学科研结合的实践性教学的路子。再次,本课程通过学生预习、准备、阅读课外资料等形式,大大促进了学生在学习上的投入,让学生通过自己设计课题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掌握了社会统计学的基本知识和统计分析的能力。

课堂上,教师主讲基本知识和相关背景后,引导学生思考与互动讨论、部分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其他同学发表意见、教师点评。教学效果比较理想。课堂上除了增加互动研讨的环节,整个课程内容也适当增加了实践和实验环节,如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区服务与模拟管理等,从而将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入农村实践的能力。

课堂教学依以下若干环节进行:第一环节,由教师主讲基本概念、理论及其相关的背景介绍;第二环节,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及指定文献,相互介绍自己所获心得体会并提出1―2个问题;第三环节,由负责小组成员记录、整理所有发言人的观点、问题,把重合率最高的问题挑出来,以供大家讨论、辩论;第四环节,主题讨论(辩论)或情境模拟;第五环节,教师结合学生发言、辩论的情况进行回应、点评、讲解重点难点并进行总结。通过这样的教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专业素养和能力,另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例如,在讲“农村社区治理与村民自治”内容时[1],我们提前一周把要阅读的教材内容和课外补充材料――关于中国农村村民自治实践研究的相关文献材料布置下去[2-5];同时,按计划分组情况,由一个小组负责本章内容的安排;其间召开负责小组所有成员的会议,就如何准备讨论主题和现场模拟环节进行讨论,并安排分工任务,2人一组,承担上述任务,另外安排一个找相关视频资料的学生,收集关于村民自治比较成功的典型案例。课堂教学过程如下:首先,教师介绍本章主要内容、主要概念解释。其次,安排所有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接下来是由负责小组呈现他们收集的相关资料和相关情况介绍。第四环节是启发式互动环节,由负责小组呈现一个案例“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拆迁问题”(源于凤凰卫视:“今日观察”),由负责小组动员学生参与讨论,指出这个案例中你观察到了什么,和教材上哪个内容相对应,你怎么看这个问题,其他学生怎么看,然后交互讨论、辩论。此环节由负责小组的学生记录并统计同学关注到的问题有哪些,其中,被多次关注的问题有哪几个,并记录下来,写在黑板上。第五环节是由负责小组主导对高度关注的问题“村民自治过程中参与力量有哪些,各自扮演什么角色,各自的行动逻辑是什么”进行解释,教师也给予解释。第六环节是教师进行总结和评论。通过这样一种启发互动式教学一方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锻炼了他们的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现场应付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及实施效果

作为一门专业应用性课程,其教学的理想效果在于,一方面要教会学生如何将专业基础知识在农村这样一个特定的区域性社会中应用,另一方面则在于如何将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因此,本课程的改革也主要是以注重培养能力和激发兴趣为导向的。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社会学本科专业是一个理论层次较高的一个专业,它是在理论视野较高的层次上观察、解释和预测社会发展的趋势及其运行中存在问题的一门学科,但是,对于社会学专业的学生的未来发展来说,它又面临就业与工作技能等方面的挑战。因此,该课程的改革也正是基于对这一现实困境的思考而展开。作为该专业中的应用性课程,我们力图去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二,贯彻落实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我们力图通过这种模式一方面去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专业意识、专业视角和专业思维,另一方面也试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将会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能营造良好的课堂互动氛围。第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除了课堂中增加了互动环节,整个课程内容也适当增加了实践和实验环节,如农村社会调查、农村社区服务与模拟管理等,从而将专业知识的理论学习与农村发展的实际相结合,既加深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也提高了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深入农村社会实践的能力。第四,增加了许多课外知识的资料,包括文献和视频资料,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些资料是学生参与收集的,所以,很适合他们的审美趣味。第五,在课程考核方式上,强化过程考核。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他们更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所以,课程课堂教学中,每一位学生的现场表现大家都能看得到,教师也更清楚哪些学生更优秀,并能发现某些学生的不足,给予适当的建议和引导,有助于他们的成长。这样的强化过程考核也会使得每一位学生的课程成绩更加符合实际,也相对公平,避免出现平时不重视、临时抱佛脚的现象。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试行几年来,取得了较为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第一,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每一组都有任务,所以他们在准备的过程别认真。而且,各组之间有一定的竞争,各组都不甘落后,表现特别积极,改变了过去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第二,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比如查阅文献资料和分析文献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运用专业视角观察和分析农村社会现实的能力以及实践能力等。第三,课程改革过程中由学生收集和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课外阅读资料和视频资料,为后面的教学奠定了更加厚实的基础。第四,扭转了学生学习专业课的习惯,以前专业课教学因为理论较为抽象,所以课堂上教师讲起来比较费劲。现在通过教学模式改革,学生首先有了提前预习和阅读的习惯,在课前有了准备的情况下再去听课和课堂互动就有了基础,思考也变得积极了,专业的素养也逐渐培养起来,所以,上课的效果也比过去好了很多。第五,课堂教学中,由于是互动教学,所以拉近了教师和学生的距离,教师更多地了解了学生,也慢慢地悟出如何找到适合他们愿望的教学方法。在此之前很少注意到的,比如,学生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的问题,再比如,学生对专业知识转化能力方面存在的欠缺等也是在互动教学中也慢慢发现。第六,教学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和修订,主要表现在压缩教材上阅读材料和通俗基础知识的讲解,增加趣味性阅读资料和联系实际资料的阅读。增加课堂互动和情境模拟环节,重在趣味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改革可以在社会学专业以及其他人文社科类专业课程中推行。尤其是应用性专业课程更适合使用这种教学模式,因为这类课程一般都是在学生已经接受过社会学基本概念、理论、方法和专业视野的基础上针对社会某一具体领域进行应用性建构而成的知识体系,即它们都是在学生已掌握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而开设的专业知识转化、应用的课程,因此,有两个条件决定了同类课程可以推广使用这种互动启发式教学模式:一是学生有了专业基础课的训练;二是所涉领域的应用性决定了它需要进入或营造“情境”,才能切身体会到在教材中抽象出来的文字语言与现实所指之间的关系,这也就意味着需要实践环节。由此可见,启发互动式教学模式是新时期高效人文社科类课程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转变的重要体现,也是高等教育转向服务大众、服务社会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刘豪兴.农村社会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2].乡土中国[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王沪宁.当代中国村落家族文化[M].上海:上海人民出

版社,1991.

[4]袁亚愚.新编乡村社会学[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篇(5)

【关键词】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统筹城乡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2)03-0108-03

统筹城乡发展同步推进了土地综合整治和农民集中居住区建设,随之而来的是农民集中居住后生活来源问题、就业问题,尤其是“4050”人员(年龄在40岁、50岁以上的农民),由于受年龄、观念、综合素质等影响,就业问题尤为突出。居住区居民生活来源的不稳定甚至缺失、就业难等成为很多地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的影响因素,依托于农民集中居住区及其周围的产业园区,发展生态产业能够一定程度上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对于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新格局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一、产业生态化

从18世纪工业革命开始,人类社会发展所建立起来的产业体系是以“大量生产、大量消耗、大量排放”为基点的,这种产业体系以其巨大的生产能力满足了人类对物质生活的追求欲望,但随之而来的是人类所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1962年,雷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犹如一声惊雷,惊醒了被物质欲望蒙蔽眼睛的人类。卡逊在书中尖锐地指出了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巨大破坏,拉开了轰轰烈烈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的序幕。从此,人类开始探寻合理的产业发展之路。

关于产业生态化发展思想,国内学者一般把肯尼斯・博尔丁1966年所提出的“宇宙飞船经济”理论为代表的生态经济思想,以及尤金・奥德姆和霍华德・奥德姆兄弟所创立的系统生态学理论及其生态系统演化的思想作为根源。博尔丁指出,未来社会将开发出一个循环的或者说‘闭环’的物质经济”;尤金・奥德姆则认为成熟或健康正常的生态系统具有系统内各种有机物之间的关系为协同共生、系统内物质得到最充分的利用、没有营养物质流失出去系统等特征。目前,关于产业生态化,概念尚未统一。有学者认为,产业生态化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发展模式,是基于生态经济学原理,经营和管理传统产业,它将产业活动过程纳入自然生态大系统的运行过程,是经济与环境相协调的产业生态体系的创新过程,产业系统中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本身就是产业生态化实现的一种方式(李慧明、左晓利、王磊,2009)。产业生态化的主要特点是强调产业间的聚集性、关联性与功能互补性(李强,2010)。

总之,产业生态化发展就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在注重经济发展的同时,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产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率来实现经济增长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产业增长模式,从而将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反生态特性削弱,生态特性加强。

二、生态化发展是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农民集中居住区大量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是为实现农村村民向城市居民转变、农村社会建设管理体制向城市社区管理体制转变而新建的农民住宅小区。新津县位于成都市南面,县城距成都市区28公里,是成都市“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标准县”之一,截至2010年底,全县已建、在建和拟建农民集中居住区共计40个。通过对全县农民集中居住区的调研发现,作为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种创新模式,集中居住区对提高农民生活质量、集约利用农村土地、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龙雨,2010)。但不可否认,农民集中居住后,也产生了一些新问题。

(一)农民集中居住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1.集中居住后的农民产生了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农民集中居住区既不同于传统农村,但与城镇相比,其在各项配套建设和服务方面又远远落后,是介于城镇和农村之间的中间形态。居住区的居民虽然从土地上解放了出来,但在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上又不同于城镇居民,是介于二者之间的新型居民。多数农民集中居住区,尤其是大型居住区往往是一区多村组合起来的,重新居住后,在农村时原有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纽带发生了断裂,而新的融洽的人际关系纽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因此,很多居民出现了精神上的空虚感。又加上土地综合整治使农民和土地直接分离,农民改变了祖祖辈辈习惯的农作地临近庭园的生产生活空间形态,原有的对土地的心理依赖缺失,不能很好地适应居住区生活,产生了对以往生活方式的怀想和对未来生活的担忧。

2.农民的隐性失业问题变得显性化。“隐性失业”概念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于1937年首次提出,原指城市工人在经济危机期间为避免失业被迫接受一些知识、技能和经验得不到充分发挥的工作,使一些熟练工人不得不从事他们自己非熟练的工作,从而使生产率远低于潜在生产率,导致出现了一个隐蔽的劳动潜力(张木亮、赛晓序,2007)。长期以来,农业一直被视为可无限吸纳劳动力的经济部门,城市的过量劳动力往往被下放到农村,又加上农民意识较为落后、素质不高以及农业劳动生产率低和农业技术推广难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农村形成了大量隐性失业劳动力。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综合整治,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发展,使得大批隐性失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向城镇和新型社区,重新集中后,由于受年龄、素质、思想意识等多方面原因的限制,隐性失业的劳动力大批显现出来,就业难成为突出的问题,尤其是年龄在四十岁、五十岁以上的农民,就业问题更为突出。

3.居住区产业支撑空心化。2009年,新津县启动了城乡统筹“整县推进”工作,力争在全市中远郊区(市)县率先初步实现城乡一体化。为贯彻《成都市严格限制工业园区外新上工业项目管理办法(试行)》、《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工业园区外工业企业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着手对园区外的产业进行布局规划,将园区外企业“提档升级一批、淘汰关闭一批、调迁一批”,强化农民集中聚居点的产业支撑,逐步淘汰落后产能。大批符合进园条件的原本分散在农村的企业开始撤离,使得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出现空心化。加之多年以来,农民集中居住区的产业以传统农业为主,产业化水平低,产业链较短,农产品工业增加值低;工业基础薄弱,能够满足农村社区建设、农民集中居住要求具有主导作用的重大项目缺乏;第i产业尚未形成规模,不能支撑居住区经济的发展。致使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方向迷失。

(二)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发展的方向

农民集中居住区的建设不仅是形式上的组合,更重要的是内容上的提升,

要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解决他们的就业问题,才能够使他们实现由农民向“市民”的顺利过渡,才能够真正达到统筹城乡的目标。因此,在居住区及其周围大力发展产业才能够带动其经济的发展,实现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但调查中发现,多数“4050”人员不习惯不适应上班地点远离居住地点、按时上下班的工作方式,更多地追求在工作之余能够照顾家庭。而且居住区内部及周围限制发展大规模的工业企业,原有的规模以上的企业要迁移至产业园区。因此,居住区产业发展应该突破原有的思路,基于居住区的资源禀赋,改造升级传统产业,发展生态产业,实现三次产业之间的互动,通过村企对接,车间进社区、加工进农户的就业模式,在保证环境友好的情况下,解决“4050”人员的就业问题,带动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三、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的路径

新津全县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以农业为主,主要包括生猪及家禽、水产养殖、绿色无公害粮油作物、蔬菜及食用菌、经济林木种植等。绿色、有机和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等优势特色主导产业逐步形成,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能力逐渐增强。总结新津县的经验,遵循产业互动的原则,农民集中居住区产业生态化发展可以通过以下路径。

(一)发展集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生态农业

生态农业是指打破以往“资源一产品一废物排放”的发展模式,从源头开始,注重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环境协调性。在保护、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下,遵循生态经济学原理,运用系统工程方法和现代科学技术实施集约化经营的农业发展模式,力求避免传统农业发展方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问题,以实现快速发展与环境资源保护的双重目标。生态农业实质是一种立体农业,它强调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如立体种养模式,通过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相互利用彼此的废弃物,达到节约资源和保证食品安全的目标);强调在不违背经济与生态的原则下,实现产业链的延伸与循环,提高农产品的附加价值;强调农业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结合(如观光农业的发展就实现了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使农业产业的经济效益得到充分实现,使资源得到更好的开发和利用(李慧明、左晓利、王磊,2009;孟祥林,2009;王峰,2010)。

农民集中居住区生态农业的发展,应该在集约化的土地上,将农业纳入企业化经营轨道,发展规模经营,通过利用现代农业技术,向无公害、生态、有机、特色化方向发展,开发出特色名牌农产品,并将基地建设与生态观光项目结合起来,发展苗圃种植园与体验式农业,形成集农业生产加工、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立体农业发展方式。可通过龙头企业带动、推广循环经济和提升农业技术水平的方式进行。如图-1所示。

第一,龙头企业带动发展。通过扶持或引进农业龙头企业,或者通过采用“企业+大户+基地”或“企业+合作组织+农户”的形式,形成公司与农户结合的现代农业运行模式,实现农产品的生产、初加工、储藏、运输、销售多次增利增值,推进乡村社区农业产业化。

第二,推广农业循环经济。改变农业发展方式,建立农业基地,推广节地、节水、节肥、节能技术,科学使用种子、化肥、农药和农膜。同时将种植、养殖和加工配套结合起来,实现农林结合、农牧结合,减少农业生产过程中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第三,提升农业技术水平。引进农业新技术和新品种,坚持不断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建设高品质农业种植基地,走精品农业道路;将农业与旅游业结合,打造集花卉苗木生产、观光旅游为―体的花木种植业,实现一三产业的互动。

(二)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工业

生态工业是遵循“资源一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在不破坏基本生态进程的前提下,促进工业在长期内给社会和经济利益做出贡献,以实现经济效率与生态效率同时最高化(严安,2008)。生态工业特征表现在:工业生产链条形成理论上的闭合回路;工业废弃物实现综合利用;工业生产技术较为先进;工业生产企业问相互合作、相互影响,形成较为完整的生态工业链条(徐承红,陈航,2010)。发展生态工业的方式有建立生态工业园区、推行工业循环经济、推广清洁生产、进行绿色技术创新等。而农民集中居住区发展生态工业,应该作为园区工业的补充,可发展手工加工业及园区配套产业。以“企业+家庭”的模式,发展手工加工业,鼓励企业与当地农户联合,采用上门收取产品的方式,发展手工编织品、旅游产品、雕刻、食品包装等手工业;依托产业功能区,采用车间进社区的方式,发展为功能区配套的产业,如包装、原料粗加工等,特别是可以为园区工业企业进行配套的中间件生产。如图一2所示。

(三)发展休闲文化旅游业

休闲文化旅游业是生态服务业的代表,通过发展生态服务业,可以开拓乡村社区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只有大批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产业,才能真正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居住区居民的收入,实现农业和居住区的现代化。

篇(6)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多数拉美国家的百余年现代化进程均走过一波三折的艰难道路。大都经历了从传统社会的闭关自守,到打开国门后的依附状态,再到依附中的发展,最后达到自主开放发展的动态过程,而政治稳定始终是关系拉美现代化的一个核心问题,此外社会阶层对立、贫富两极分化等日趋严重的社会现象已构成拉美国家现代化进程中难以逾越的社会鸿沟与发展瓶颈。自19世纪独立以来,巴西可谓是集拉丁美洲国家现代化发展特点之大成:城市化实现了橄榄形发展,激进主义改革促其经济体制的转型,而军人在其政治转型中也起到了独特的作用,种族矛盾的火焰在日益多元的族群社会化下慢慢被熄灭。结合巴西国家工业化进程、经济改革和政治体制变革以及外交政策演变等因素,可以发现巴立以来现代化发展道路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

(一)贫富分化三个领域均有涉及

就收入分配而言,巴西基尼系数超过0.519⑧,是地球上最落后的地区之一。这种社会贫富分化体现在区域、城乡、行业间这三个领域。从地域来看“,巴西分为北部、东北部、东南部、南部和中西部五大区域”⑨,而南方与北部地区人均GDP以及基尼系数上的贫富差距持续至今。其次,1950年巴西的城市与农村居民人口数量比率是36.2%⑩,而2011年却高达84.6%,高速城市化是城乡二元格局与城乡贫富差距迅速形成的直指动因。农村大军涌入城镇导致城乡人口结构和农村生产方式发生巨大变化,第一产业在全国生产总值中贡献率极低,2008年只占到了6.9%。随着现代化进程不断加深,巴西以牺牲农业发展为代价不断壮大制造业,失去土地的农村贫农与城市里的富商差别难以缩小,继而大量农村贫困人口流入城市。然而,巴西资本密集型的工业进程模式并不能在城市为贫农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大量贫农面临沦为新失业者的风险。再次,以传统的第一、二、三产业来划分,巴西农业、工业、服务业间也差距悬殊。自2003年巴西调整产业结构由农业重点转向城市化与工业化发展后,工与和服务业占总GDP比重节节攀高。“在2008年巴西GDP总值构成中,农牧业比重占8%,工业为28%,服务业是农牧业的10倍多,高达65.3%”輱訛輥。尽管土地所有制、收入分配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因素造成了巴西社会贫富差距居高不下,但巴西政府始终致力于通过迁都巴西利亚、建立玛瑙斯自由贸易区等辐射作用与优惠政策的手段,并辅以强化基础教育、制定各种反贫困化措施,以化解北部与中西部的地区发展失衡问题,从而为巴西现代化道路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恢复的基础。

(二)种族文化的百年融合

20世纪初以前,作为社会财富的主要创造者和底层劳动力,巴西黑人奴隶因身体与数量的双重优势遍及了社会经济生活的每个领域并支撑着赖此生存的上层白人社会,成为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生活根本。“混血和移民是巴西社会的两大特征”。在巴西百年的民族文化形成过程中,来自欧洲以葡萄牙为主的移民、南美土著印第安人以及奴隶贸易中被赎买的非洲黑人这三大系统的文化因子彼此进行了长期接触、渗透和融合,最终形成了巴西今天具有独特民族风格的文化共同体。在这种不断形成的新的民族文化中,尽管存在着较为深刻的种族压迫和种族歧视,然而北美洲的那种强烈的“种族纯化”意识并不存在巴西社会中。巴西近200年来黑人与白人的民族融合通过家奴与主人的融合交织、庄园主与农夫的裙护关系予以体现。巴西废奴运动不仅废除了300年奴隶制度,同时还反对种族间歧视,这使巴西国内形成了民族平等的良好政治环境。半个世纪“废奴运动”后,自由黑人在总人口中的比例由10~15%上升到42%,而奴隶则下降到不足16%”。自由黑人的大增对巴西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许多人进入了统治阶级并与白人分享巴西的政治经济特权。2012年,以创建黑人群体参与该国劳动市场和学术领域的首个数据库网站———“黑人瞭望台”在巴西圣保罗宣布成立,定期关于黑人情况的报告,并将其作为政府公共政策监督和检测的基础。同期,《经济学家》发表文章称“圣保罗大学应用经济研究所的研究报告指出,虽然2006年只有6.3%的18至24岁黑人青年接受了高等教育,但同比2001年,数字已经翻倍。(白人学生2006年为19.2%,2001年为14.2%)”。可以看出,巴西政府在打击种族歧视问题上已经开始采取行动。虽然问题仍在,但黑种人作为一个种群已经融入进巴西的白人社会,在巴西社会结构中已不再充当最主要议题。

(三)西北贫困地区的重点开发

“功能健全的金融体系会加速较贫困地区的发展,反之则会阻碍经济发展”。由于自然环境及历史开发的种种原因,巴西形成了“落后的内地”与“现代化的沿海”不平衡发展的局面,为了开发欠发达的中西部和北部地区,缓和南北区域间经济发展失衡,缩小经济差距和调整产业结构布局,巴西政府采取了迁都的方式,同时修建南北铁路,跨东北地区铁路等等交通运输工具。其次,成立了地区政策性银行、在金融支持政策上对落后地区的农产品进行价格补贴,扩大农业信贷并改革农业信贷制度。同时,为了开发亚马孙河流域地区,联邦政府以建立玛瑙斯自由贸易区的方式吸引外国投资并制定了诸多优惠措施如10年内免征进口税和受“亚马孙开发私人投资基金”的资助等。最后,在金融支持保护上以立法的形式保障金融政策向欠发达地区倾斜,以规定联邦拨款数额的方式增强区域金融支持。经过40多年的努力,巴西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南北地区的经济差异已有所减小。

(四)民俗文化节日打造旅游王牌

由于社会重心多偏重于以非洲劳动力为主的农村种植园,巴西受非洲文化的影响较大,加之“巴西地区土著古代文化欠发达……文化的主要成分是从宗主国移植过来的欧洲文化”,具有“文化食人主义”的巴西吸收了欧洲等外部性文化,并将其与非洲、印第安土著文化相杂糅,融合成一种热带地区的文化,形成一种具有独特味道的热带生活方式。例如一年一度的巴西狂欢节,是巴西最盛大的民俗节日,尤以里约热内卢为世界上最著名、最令人神往的盛会,被称为世界最大的狂欢节,有“地球上最伟大表演”之称。每年2月中下旬举行三天,吸引国内外游客数百万人,狂热程度举世无双,到处充满音乐和舞蹈。巴西狂欢节真实还原了南美这片地球南端壮美、原始、野性的大陆传统和狂欢节的精神与激情。自19世纪上半叶以来,巴西狂欢节从一个大众的娱乐活动演变为一个含有巨大观赏成分与热闹氛围且商业利润可观的文化产业,给巴西经济带来越来越多的商业效益,“每年仅里约热内卢一地,狂欢节旅游收入超过2亿美元”。

(五)国际地位与外交政策的演变

作为拉丁美洲惟一讲葡萄牙语同时也是接受非洲原住民文化影响最深的国家,巴西在绝大多数以西班牙语为官方语种的拉丁美洲国家中别具一格。出于文化背景差异与语言限制,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巴西与拉丁美洲其他国家的来往并不频繁密切,甚至相互间存在着陌生和些许隔阂,无疑限制了巴西在拉丁美洲的政治影响力。20世纪初,巴西在与美国结盟的外交战略下相继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与政治支持。“在维护本国利益的基础上.尽可能地支持华盛顿的对外政策”。冷战后,随着单极化格局打破、多极世界兴起,巴西加大外交政策的调整力度,降低对美依存度,着力在发展睦邻友好关系和与中国、印度等新兴大国关系中走出自己的大国外交道路,不只成为了北美洲的后花园,更是力图主导南美地区并一跃跻身世界大国的行列。在军人干政时代结束后,卡多佐、卢拉以及罗塞夫总统都积极奉行并深化这一战略方针。使巴西逐渐在南美地区树立起了较高的威望,成为推动世界多极化的主要力量。金融危机的爆发促使南南合作加强共同抵御危机,其中以金砖国家合作为典范。从中国对巴西的出口占出口总额的百分比可以看出,中国的需求近几年保持持续增长中。即使是在全球经济疲软的时候,中国需求依然强劲。由此,世界新的经济增长点正在金砖国家中强劲崛起。

二、巴立以来现代化发展道路对中国的启示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已经取得了在世界大国发展史上绝无仅有的30多年高速发展,要想长期保持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对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在进一步发展中所面临的各种问题有清晰的认识,同时参考借鉴巴西的现代化发展经验也是非常必要。

(一)多角度构建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长期以来,贫富悬殊是巴西社会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而社会保障制度是消除社会不公的重要一环。巴西的非缴费救助式养老金制度在农村养老保险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包括农村年金计划与农村社会救助年金计划。该项政策以农村人口的家庭经济状况作为受保障的依据,面向政府规定的贫困线以下的所有极度贫穷农村居民。既拓宽了农村养老保险的覆盖面,也为改善农村的贫困状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国在构建新农村养老保障制度过程中,无法照搬照抄巴西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模式,应结合我国社会文化传统继而适应时代的潮流进行制度创新。在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过程中,应构建一个既体现养老个人责任,又体现养老政府责任的双重制度模式。根据社会经济结构转型的特点,政府在应以“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等向农村倾斜的措施负担起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财政与行政责任,充当规则制定者、组织实施者、资金提供者和监督管理者的角色,完成农村养老保险的制度建设。同时引入更为宽泛的社会保障观念,在主张所有农村公民都应享受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助和健康保障在内的社会保险的同时,还需规定社会保障制度必须为农村家庭提供经济保障,认定农民有权享受法定最低工资保障。与此同时,在强调政府提供资金和土地养老保障的同时,还需发挥社会机制与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注重家庭、社区、社会慈善、非政府组织、商业性自愿保险等多样化的“慈善养老”保障方式作为补充,多渠道筹集社会养老慈善资金,减轻政府养老负担。从而在我国新农保的实施中,丰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解决途径。

(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借鉴

巴西在开发西北部地区的40年过程中,以成立地区政策性银行、向农民和移民提供优惠信贷、利用优惠政策吸引外商投资、专门法律形式保护金融支持等措施,使当地经济取得了巨大发展,尽管地域上仍存在或多或少的经济发展差距,但已经在弥补历史环境造成的发展不均问题上迈出了使命性的一步。这与我国当前东南沿海与内地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极为相似,对巴西所采取的金融支持措施进行深入分析,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首先,对于落后的中西部地区,建立区域内金融资源为主导的地方金融服务体系,鼓励中西部地区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地方性商业银行增加信贷规模,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能力。其次,通过优惠政策和措施,鼓励东部沿海地区和国外的优秀人才、资金和企业参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大开发,增强国内私人资本和外国资本流向欠发达地区的吸引力。最后,加强城市群建设,发挥中心城市的辐射的带动作用。值得注意的是,欠发达地区实施的招商引资政策应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未来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不能只顾眼前利益,以浪费资源和破坏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暂时增长。良好的生态环境质量是衡量西部欠发达地区是否真正崛起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西部历来是静美的土地。西部开发后,水环境、土壤环境、大气环境状况都令人堪忧,因此要下大力气保护被开发地区的生态环境,高度重视不可再生自然资源的保护,努力探索和完善资源开发利用补偿机制和生态环境恢复补偿机制,确保实现西部的真正崛起。

(三)文化节日为传统和旅游提供二元发展

篇(7)

一、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前的紧迫课题

法治文化是法治建设的根本内驱力。当前,在我国加强法治文化建设,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党的大确立了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伟大战略目标。十多年来,我国在法治建设进程中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也毋庸讳言,在农村现实生活中仍存在大量与法治社会相悖的现象,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事情还时有发生。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没有在全社会建立起深入人心的法治文化,则是最深层的、最根本的原因。可以说,离开了法治文化,一个国家的法治建设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民有9亿生活在农村,要加快依法治国进程,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基于扬弃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实需要。

产生于小农经济基础上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从根本上来说是“人治”文化,是与现代法治观念相悖的。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主要特点是:重礼轻法,重德轻刑;“人治”高于“法治”;重刑轻民,重义务,轻权利等等。这些传统法律思想直到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仍然在阻碍着我国法治的现代化进程,特别对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产生着阻碍作用。要消除传统法律文化的不良影响,就必须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进行扬弃,并借鉴国外现代法治经验和整个人类文明成果,努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

(三)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和谐社会,从本质上来说必然是法治社会,离开了法治的保障,和谐社会就不可能实现。农村法治文化作为和谐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和内容。首先,法治文化与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一致性。法律是一种行为规范,其价值和目的就在于裁判世间纠纷、惩罚违法犯罪、维护公平正义。和谐社会追求的也是矛盾、冲突得到有效化解,使社会归于和平与安宁,所以两者在目标上具有根本的一致性。其次,法治文化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推动力。法治文化有助于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有助于营造诚信友爱的社会氛围,有助于保障充满活力的新农村建设,有助于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二、当前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现状

多年来,农村基层经过持续深入开展普法教育,法治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运用法律手段解决矛盾纷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正在成为更多农民的首选,农村的法治水平正在向建设较高层次现代法治文化的方向提升。但当前农村有的地方,受自然经济长期形成的传统观念影响,法治文化的建设还相对滞后,农民的法治观念依然比较淡漠,法律在调整和化解社会矛盾、维护公民合法权益方面还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社会法治化的程度不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

当前,阻碍农村民主法治进程、影响现代法治文化建设的因素主要有:

(一)长期人治历史造成了人们畏法息讼的心理和行为习惯。

由于我国传统人治理念的根深蒂固,农村一些地区至今还缺乏现代商品社会所具有的那种民主政治的传统,有一些农民的权利和平等竞争的意识比较淡漠,重传统礼俗而轻法律规范。有的农民受封建社会“法即刑”观念的影响,片面视法为惩罚的工具,视寻求司法诉讼为畏途,每遇纠纷和冲突,往往依凭“乡下事乡下了”的传统,寻求“私了”或纠缠于行政解决的途径,还不习惯也不善于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护自身的权益;有的基层干部在处理农村大量的复杂事务时,常漠视法律,依然习惯于用传统的办法息事宁人,一味以不扩大事态为目的,丢弃法治原则,法律调整社会关系的必要性和权威性尚未被人们所接受。

(二)落后的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文化建设产生消极影响。

农村地区的法治文化形态是整个社会文化形态的一个重要构成,两者息息相关。作为乡村文化活动中心的乡镇所在地,其社会文化环境对法治氛围的影响十分明显。局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和社会文化事业发展相对滞后,造成乡村文化生活贫乏苍白。在一些社会文化环境较差的地方,文化设施还较为缺少,文化活动的品味不高,有的地方赌风盛行,迷信成风,不健康的书刊、音像泛滥,并处于无人过问的状态,因而严重地毒害了社会空气,戕害了青少年的心灵,导致有的青少年因此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三)少数地方政府的随意行为造成农民对法律信仰的缺失。

有的农村地区,由于农民传统上对地方行政长官的尊从,使得乡镇区域常常是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区域而存在的,这就使得乡镇执法主体的行为对区域内法治文化的状态发生重要影响。在一些社会文化欠发达、法治环境较差的地方,有的乡镇干部因自身文化和法律水平的局限,未能依法正确有效地行使行政权力,有的甚至以言代法,以权压法,区域内依然是传统的人治氛围;有的公款吃喝成风,参与赌博成癖;有的受地方势力、家族利益所左右,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想方设法谋取私利;甚至有的干部自身违法乱纪,贪污受贿。其负面效应所及,污染了一方的社会空气,致使部分农民对法律的信仰难以养成,对法律正义的期待难有信心。

三、加快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的对策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施城乡一体化的实践中,如何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以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保障农业和农村持续稳定协调发展,逐步把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纳入法治化轨道,这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

如何在新农村建设中同步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建设,笔者认为可把以下几方面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一)加强农村法治文化宣传,营造依法办事的社会氛围。

“五五”普法规划首次将农民列为普法的重点对象,为此要通过法制宣传教育培育农民的现代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尊重法治的理念和价值取向,营造出崇尚法治的社会氛围,使依法办事成为人们思维和行为的自觉,使法律成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武器。法制宣传教育所具有的增强公民法治观念、提高法律素质的功能,在推进法治的过程中正是承担着法治文化建设的重要职能。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启动,在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村镇规划的土地征用、基础设施建设的招标投标、城乡流通体系有序构建、农民工权益的切实保障、社会治安的和谐稳定等,都与法律法规息息相关。因此,在开展“法律六进”活动中,要有效地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农村“大普法”的格局,结合当地农村的特色和实际,以“关注民生,普法惠农”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梓、丰富多彩的农村普法活动,把法律真正交给农民,使农民了解法律,使法律的公平正义原则深入人心,使法律能够在广大农村扎根开花。在普法过程中,首先要满足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要求,从“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出发,树立人文的普法理念,从法律对农民的思维、道德、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影响入手,通过法治文化的传播提高农民的法律文化素质,从而形成一种依法办事、循法而动的行为定势。要以村级“两委会”成员、党员、村民代表为重点,有计划分步骤地进行,注重选择农民身边需要的法律,开展普法互动活动,让农民从被动接受向主动关注转变,把事关农民切实利益的《合同法》、《婚姻法》、《土地管理法》、《土地承包法》、《物权法》、《农业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摆在突出位置。要利用村级服务中心的农民法制学校、法律图书角、法制宣传栏、新闻媒体、法制文艺等平台,大力宣传传统法律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并使之与现代法治精神相融合,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治文化,让农民对普法宣传效果看得见、摸的着、记得住,并从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

(二)完善农村民主制度,构筑安定有序的法治屏障。

要以贯彻实施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为契机,深化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强化村民自治,实现从“人治”向“法治”、“制治”的转变。要切实保障广大农民群众依法享有的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民利,扎实推进村级事务公开和财务公开,让广大农民真正成为农村社会管理的主人,成为民主制度的直接受益者,切实体现“以人为本”,从而不断促进广大农民群众民主意识、法治意识的提高,实现农村社会的稳定与进步。做到“民选干部为人民、民选干部受监督”,同时要求村干部主动带头守法,使村级决策管理和财务活动真正走上规范化、制度化、公开化的轨道,还政于民,对村民负责,受村民监督。

(三)加强道德文化建设,构建和谐农村的精神支撑。

构建和谐法治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不仅要从法律制度上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社会的公平正义,还要提供教育和引导,从道德文化上营造谅解宽容的和谐意识,提供和气、和睦、和谐的精神支撑,为法治和谐农村奠定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坚实的社会基础,形成社会进步的凝聚力。要建立起以法律为核心的农村新道德体系,推动法律与道德走向统一。要强化《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八荣八耻”及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的宣传教育,同时,还要依靠广大农民群众在农村开展禁毒、禁赌等专项斗争,消除“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取缔非法宗教活动和封建迷信活动,以净化农村社会环境,促进农村形成学法律、讲道德、树新风的文化氛围。

(四)加强涉农执法力度,打造依法行政的法治环境。

加强对农民的司法保护,依法切实维护农民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为此要合理设置基层公安派出所、司法所、法庭等机构,降低农民的诉讼成本。要建立高素质的农村司法队伍和涉农执法队伍,保证其独立、公正,依法行使职权。要坚决打击各种坑农、害农的犯罪活动。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种子、假化肥、假农药和非法吸收农民存款、集资诈骗、赌博等犯罪活动。要落实村“两委会”干部职务犯罪预防。建立健全村组干部监督制度,推动村务财务公开。要落实农民群众工作,妥善解决农民群众反映的非诉类问题。强化执法监督,完备执法监督机制,严肃纠正和查处各种执法不严、执法违法行为,定期对执法、司法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有效实施,树立法律的权威。

(五)健全利益协调制度,建立规范有效的法治机制。

建立和谐法治新农村,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必须注重建立健全规范有效的法治机制和利益协调制度。

一要建立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慈善救济、优抚福利、社会帮扶相结合的救助机制,完善农村贫困家庭就业、就医和子女就学资助制度,从源头上减少生活利益驱动而形成的不稳定因素。

二要建立完善农村法律援助制度。完善农村法律服务体系,积极为农民群众提供法律服务,使农民的权益受到侵害后能通过法律途径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