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6 15:47:4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产业发展特征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产业发展特征

篇(1)

一、经营规模化

规模经济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固定成本巨大而边际成本很小。对于美国这样一个成熟的银行卡产业而言,随着业务规模的日趋增大,银行卡产品和服务的边际成本越来越低,新进入者投入大量的固定资产来建立交易及账务处理系统、客户服务中心之后,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培育出大量客户,将面临长期的亏损直到被其他同业竞争者兼并收购。而我国这样的新兴市场由于规模效应尚未明显,整个产业经营成本较高,发卡机构、网络服务商和其他第三方服务机构规模较小,市场进入“门槛”反而较低,意味着新兴银行卡市场竞争激烈程度将远大于成熟市场,但也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二、产业集中化

产业集中化是经营规模化的必然结果。为了达到规模经济,降低平均成本,提高效率,各发卡公司均把壮大发卡规模、扩大市场份额作为重中之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竞争结果,使市场份额绝大部分落入前十几家大银行卡公司手中,从而形成了当前美国银行卡产业的集中化。美国前10名的银行卡公司总贷款余额占市场份额的90%以上,高度集中。

三、完善的社会征信、保障体系

健全的法律体系,是保证社会征信体系客观、公正、健康发展的制度基础。越是社会征信、保障体系健全的国家,信用消费需求越是旺盛,银行卡业务的风险相对越小,产业利润越是稳定。反之,信用体系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国家,对银行卡消费信贷的供求就相对疲软。借款人担心失业、养老等财务风险,发卡银行担心坏账率上升风险。

四、产业竞争以理性竞争为主

由于美国银行卡市场监管规则的因素,以及银行卡发卡机构的资信要求使得美国银行卡行业的竞争一般处于理性状态,发卡机构和收单机构都不会为了增加市场份额而轻易使用价格竞争手段。同时,随着营业收入和利润的增长,大多不会继续盲目增加客户量,而是理性地选择客户,留住优质客户,同时把风险比较大的劣质客户淘汰掉。控制风险是发卡机构业务扩张的首要前提。对于发卡机构而言,成熟市场的客户一般拥有不止一张银行卡,持卡人选择用哪一种卡进行交易,和支付卡的广泛接受性、方便程度、积分奖励等整个服务体系密切相关,而且是很容易变化的随机偏好。对于收单机构而言,以“交易量”为标志的市场份额的“高流动性”导致经营者一般不会用倾销的手段来猎取持卡人和商户,而是通过不断创新的产品和服务来刺激交易增长。发卡、收单机构和第三方服务商通常是在促进利润增长的前提下拓展市场。客户偏好的流动性造成美国银行卡产业竞争以理性竞争为主要特征。正是由于这种理性竞争,使得美国整个银行卡市场的风险控管机制、客户服务体系、信用分析市场都随着业务的增长而逐步发展,产业的利润也随着市场的逐渐成熟、风险损失率的下降而逐渐增长。

五、专业化分工发展迅速

21世纪以来,美国银行卡产业发生了一个重大变革,即专业分工的发展与专业化服务机构(第三方服务机构)的兴起,收单市场逐渐形成了专业化、细致化的分工协作体系;一些收单机构为了剔除不具有规模效益的业务,保持其在收单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将很多业务进行外包,如将POS布放及维护外包给POS专业化服务公司、商户拓展业务外包给专业化商户拓展机构、收单交易处理业务外包给专业化收单处理商,等等。

收单业务被细分成若干个环节,每个环节都由相应的机构进行专业化的运作,从而不仅大大提高了收单市场运作的效率,也大大降低了市场运作的成本。美国收单市场高度专业化分工和规模化经营,极大地提高了收单业务的运营效率,形成了一个良好的受理环境。这不仅有利于收单机构专著于核心业务,还会起到优化重组银行卡产业价值链、进而提高银行卡产业整体效率的作用。各个参与主体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不再“求全”而是从事自己具有比较优势的业务。收单业务的各个环节都进行高度专业化的协作经营,共同形成了一股推动美国收单市场发展的巨大合力。

六、启示

篇(2)

1    引言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家战略布局,是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大举措。与一般产业相比,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产业生命周期的初始阶段往往存在市场与技术的双重不确定性,具有鲜明的高技术含量、高投入、高成长和高风险等“四高”特征,这些特征需要政府发挥独特作用,建立有效的引导、协调、激励与约束机制,从技术研发、市场培育、产业规划等不同层面制定政策以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1]。

围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引导和激励政策,有关学者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了相关研究。

第一,关于当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的评价,吴敬琏(2011)[2]、刘志彪(2011) [3]等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由政策导向和市场共同推动的,在某种程度上政策导向推动性更大,然而,当前政策体系存在着“越位、错位和不到位”的偏差,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发展阶段的政策工具相当缺乏。李文军(2014) [4]认为应整合现有技术政策,合并相似政策,形成政策合力。

第二,关于政策对产业发展的作用敏感性,朱云欢(2010)[5]和娄贺统(2008) [6]的实证研究表明,同样的政策在产业不同发展阶段中,其作用效果存在很大差异。

第三,关于政策的调整机制,于咏昕(2010) [7]和李颖明(2008) [8]研究结论表明,政策调整的重点在于政策组合,政府既需要决定每个政策工具的力度,更要注重不同的政策工具的搭配,在不断试错过程中提高政策效率。韩霞和朱克实(2014)[9]指出要从优化研发投入结构、加强组织协调与规划、强化知识产权助推战略等政策选择上入手。已有研究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体系评价、政策作用机理以及政策调整机制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然而,在如何构建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和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调整机制方面,现有研究较少涉及,构建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轨迹高度契合且能形成覆盖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政策链条及其动态的调整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特征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特征,学者们从战略性、不确定性(技术、市场和组织)、正外部性(研发、产业化)和复杂性(技术、产业化)等特征方面进行了诸多探讨,基本形成共识。宋河发等(2010)[10]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新兴的渗透力强的高新技术产业,具有先导性、友好性、导向性、依靠性、战略性等产业内涵与特征。孙国民(2014)[11]认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出特征主要体现在地位战略性、影响全局性、技术前瞻性、市场风险性、发展可持续性、产业生态性和区域竞争性等七个方面。费钟琳,魏巍(2013) [12]认为按照一般生命周期过程渐次发展规律,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具有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及调整期等一系列阶段性特征。胡斌(2014[13]从技术创新、组织模式、产业链和市场状况四个维度的不同特征将战略性新兴产业划分为孕育期、成长期 、发展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

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特征及发展规律的深入分析表明,战略性新兴产业往往诞生于技术的突变性变化之中。Ehrnberg(1995)[14]系统研究了突变性技术的演变特征。技术的突变性变化体现在佛斯特S曲线非连续性跳跃点上,它既可以是从一个技术生命周期转移到另外一个技术生命周期,也可以是从技术生命周期中一个子循环转移到另外一个子循环,如图1所示。

图1 技术周期与突变性技术的变化演进特征

技术的突变性变化往往会改变产业原有的竞争基础,这为我国企业实现弯道超越提供了机会窗口。突变性技术的整个发展历程是由多个里程碑式演进阶段构成,综合Benner(2010) [15]实证研究,这里将依托突变性技术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分为六个里程碑式阶段:技术孕育期、技术龙卷风期(同时存在多个技术发展路径)、技术大道期(相互竞争的技术标准归一化)、产业链架构期(新的产业在形成)、市场鸿沟期(市场需求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和市场大道期(市场趋于成熟)。伴随着突变性技术演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历程具有显著的阶段性、多重性和动荡性等特征。多项研究表明,产业政策(技术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市场培育政策和国际合作政策等)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不同演进阶段中的作用敏感性存在很大差异。

例如,在技术龙卷风期阶段,政府应对由两个以上的企业构建的研发联盟采用研发补贴政策,而在产业链架构期阶段,政府应对风险投资公司采用倾斜式税收优惠政策。与其它政策相比,在同样财政资源消耗的情况下,这两种政策的实施效果比较显著。从全球范围看,当前新材料产业正处于技术爆炸性增长的阶段,产业整体处于技术范式的构造期;而光伏产业已处于大规模商业应用阶段,完整的产业链在迅速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处于技术持续增长阶段的产业,其中部分产业已经处于技术突变和需求导向的过渡时期[16]。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当务之急是在把握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新兴产业不同的技术阶段,构建动态的混合型政策链条,以突破单一政策工具的局限性,提高整个政策体系的动态适应性[1]。

3    现行产业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近几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状况,通过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技术政策、市场培育政策、税收政策和专项政策等整体政策架构的系统分析,可以发现,当前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制订和实施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现行政策体制无法涵盖和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新特点、新诉求,契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各个阶段性发展特征和需求的政策工具比较缺乏,政策协调机制尚不完善[2]。张??矗?2011)[17]和朱迎春(2011)[18]研究表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政策结构的缺位错位现象严重,政策体系呈现非均衡状态。总体看,我国尚未建立起有效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调整的机制,而且也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实施效果的考核机制,难以满足政策及时调整的需要。一些宏观的产业政策缺乏明确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难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政策的落实。

3.1  在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不同发展阶段方面,相关政策存在结构不合理、缺位错位现象。

政策制定者和实施者之间缺乏协同性,使得相关政策呈现“碎片化”现象,政策的整合体系更是缺失。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路线往往具有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在这样的情景下,政策与政策之间须形成动态有机耦合关系,以使各项政策产生正向互动作用,最终形成一种有效的政策合力。然而在现实的产业发展环境中,由于政府职能的划分,财政资源、权力资源、信息资源和制度资源实际是由分散在政府不同层面的不同部门把控,不同部门之间在政策制定和实施方面缺乏协调性,甚至互相掣肘。在这种情形下,政策的缺位与错位造成整个政策体系在战略性新兴产业演进路径上的分布呈现“碎片化”现象[1]。

3.2  政策主体缺乏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动态演变进行持续性跟踪,造成政策“粘性化”现象[1]。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决定了政策主体产业政策的推出必须随着产业环境的变化而调整,适时掌控政策之窗开启与关闭的最佳时机,适时进行动态跟踪和控制调整,防止政策的“粘性化”现象,以实现政策体系的既定战略目标。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等多部委2009年启动的旨在促进国内光伏发电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的“金太阳”工程,采取财政补助方式,对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然而,几年来政策实施的效果并不理想,推进速度远低于业界的预期,多地出现了虚报甚至只报不建等诸多不良现象。没有动态跟踪就没有控制调整,存在监管漏洞和缺乏调整的激励政策对产业是难以产生预期效果的。

仍以光伏产业为例,项目投入阶段有财政补助资金,经营过程中可以享受税收减免与返还,在土地、供电价格等方面得到优惠。产品在投入到太阳能项目中又会享有投资补贴、高上网电价等支持措施。实际上,光伏产业一直得到政府政策的支持,这些政策叠加支持带来的产能扩张远远超过了国内市场的吸收能力,企业过度依靠国际市场,因而受到金融危机和政治环境等诸多因素冲击,出现了步履维艰,并最终还依靠政府动用公共资源救援。

由此看出,如果产业政策支持过度,不仅大量消耗国家的财政资源,而且会强化该产业对政策的依赖性,使其丧失活力和竞争能力。所以必须特别关注政策的时效性,当政策环境发生改变时,继续执行下去势必导致政策成本大于政策收益,政策的适时退出或调整与政策的适时导入同样重要,避免政策出现“粘性化”现象。

3.3  政策主体在政策调整方面(储备、出台、实施和终结)缺乏前瞻性、一致性和连贯性。

如在电动汽车领域,要加快推进其产业化,必须要有包括补贴、基础设施、提高油税、提高传统燃油车排放标准等在内的一揽子政策,既不能有所缺失,更要做到政策间彼此呼应。但我国电动汽车产业化几年来,出台的政策仍比较零散,而且政出多门,政策间相互扯皮,延缓了电动汽车产业化的进程。

4    产业政策动态调整机制的构建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无论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意义还是产业发展的规律来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需要政府的大力培育和引导。当务之急是在把握相关新兴产业发展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不同的新兴产业不同的技术阶段,构建动态的产业政策调整机制以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演进发展。

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阶段性演进特征,政策主体应在政策管理实践中系统研究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的演进规律,分析研究产业技术政策、国际合作政策、产业投融资政策和市场培育政策在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作用敏感性,构建一条与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发展轨迹契合且能覆盖其技术不同发展阶段的动态混合政策链条,发挥不同类型政策的协同作用,有效地管理政策的生命周期,提高整个政策体系的动态适应性[1]。

篇(3)

【关键词】生产业;生产业发展水平;影响因素

近年来,作为世界经济中快速增长行业之一的生产业.已逐渐形成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全球经济活动正在由以制造业为中心逐步向以制造业和服务业相融合的方向发展,生产业的迅猛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

一、生产业的内涵

国外对生产业的研究颇多,根据已有的文献资料,Machlup(1962)首先比较准确地探讨了生产业的概念,他认为生产业必须是产出知识的产业。Clark(1951)研究经济进步过程中的劳动力演进规律时提出了生产业的相关概念,罗斯托(1960)在他的经济发展五个阶段理论中认为商业和服务业包含了从制造业中转移出来的提供生产的行业。从某种意义上说他们都提出了接近生产业概念的相关内容。按照时间顺序,对生产业范畴的探究如下:美国经济学家H.Greenfield(1966)在研究服务业及其分类时指出,生产业又称生产者服务业,生产业是企业、非盈利组织和政府主要向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提供服务产品和劳动的行业。在理论内涵上是指市场化的中间投入服务,即可用于商品和服务的进一步生产的非最终消费服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开始拓展生产的外延,Browning和Singelman(1975)在对服务业进行功能性分类时认为,生产业是指知识密集、可以为顾客提供专业的行业,如金融、保险、法律、商务和经纪等。Hubbard和Nutter(1982)认为生产业和消费业是相对的,凡是消费业以外的服务业都是生产业。Daniels(1985)将生产业定义为区别于服务最终消费者的消费业,主要领域在于生产制造业的产业,它并不直接提品,但是在生产和进一步消费之间起着关键连接作用。Howells和Green(1987)认为生产业主要是为公司服务的,主要包括银行、保险等金融行业以及广告、市场研究、会计、法律、研发等商务服务业。Marshall(1987)认为,生产业包括与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如银行业、金融业、工程、猎头、培训等),产品和流程设计以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如研发、设计、工程等)以及与产品推广和配销相关的活动(如运输、市场营销、广告等)。Coffey&Polese(1989)认为生产业不是直接用来消费,直接可以产生效用的,它是经济中一种的中间投入,用来生产其他产品或服务,是中间性的投入而非产出。Gruble&Walker(1989)认为生产业是大部分使用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本作为主要投入的服务行业,它能够促进生产专业化,扩大资本与知识密集型生产,从而提高劳动等生产要素的生产率。

我国关于生产业的理论研究还不够深入,现有的研究,主要针对生产业概念的提出、生产业的重要性、生产业的内涵与特征、生产业与制造业的关系、生产业的发展战略与模式、生产业的集聚现数等方面展开,对生产业的产生和发展以及基本的内涵与特征有了比较清楚的认识。大部分的研究主要目的是满足地方发展服务业的政策需要,属于应用性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和发展思路,对于政府部门制定生产业的发展政策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侯学钢(1997)认为,生产业也可称为厂商服务业,它随着西方“工厂制度”的确立而迅速发展起来,是为社会物质生产提供各种非实物形态的服务性产业。钟韵、闫小培(2005)认为,生产业是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提供而非直接向消费的个体使用者提供的服务,它不直接参与生产或者物质转化,但却是任何工业生产环节中不可缺少的活动。朱晓青等(2004)认为现代服务业具有高技术性、知识性、新兴性等三个特点。杨翠兰(2005)认为传统经济学关于服务涵义与特征以及生产劳动与非生产劳动的划分标准,已难以适应现代化生产力发展的需要,扩大生产劳动的范围成为实践发展的要求。常修泽(2005)分析了我国生产业发展中存在的总量问题、结构问题、竞争力问题和体制问题,提出以产权制度创新为重点的体制创新思路。刘辉群(2005)分析了世界生产业的发展趋势,提出信息化和网络化是生产业的主要特征,服务业的开放是大势所趋,服务贸易成为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内容。

由此可见,生产服务业是提供生产服务的行业,主要包括银行和金融、不包括强制性社会保险的保险业、商务服务、房地产等行业,这一概念得到早期研究者的广泛认同。事实上,生产业的重要特征,主要是打破了传统的消费业的局限,开辟了生产业的新领域,即原先企业在生产过程中的自我服务内容,诸如市场调查、可行性研究、产品研发、风险资本、采购管理、物流配送、市场营销、人力资源培训等活动,实现独立化、外置化和专业化。

二、生产业发展水平

对生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主要文献如下:侯永志和陈波(2002)采用1997年的投入产出表,从中、日、韩三国服务业各行业生产者使用率差异的角度分析中国生产业的发展水平,研究表明我国生产的一半以上都投入到了第二产业,也就是说制造业对生产业的需求拉动作用比较大,但是由于我国制造业技术装备水平比较落后,以劳动密集型为主,所以制造业对生产业的技术贡献率较低,难以从本质上拉动生产业的发展。顾乃华和李江帆(2006)借助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分析我国东中西部服务业的技术效率,研究表明由于市场化进程的不一致,东、中、西部服务业技术效率存在显著差异,并且这种差距加剧了我国服务业区域发展失衡的现象。程大中(2008)使用截面数据分析中国和13个欧盟经济体的生产业的发展水平,研究表明中国国民经济和三次产业中的物质投入消耗相对较大,而服务性投入消耗相对较小,并且中国生产的一半以上是投入到第二产业,也就是生产的产出大部分用到了制造业部门而不是对生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的服务业部门,这说明我国生产业发展水平低;其次我国生产业的影响力系数较低,感应度系数较高。以上文献从不同的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选取不同的指标对我国生产服务业的发展水平进行了研究,但是这些研究都是从总体上对一国或者一个地区的生产业进行研究,并没有对某一生产业发展的实证分析进行研究。

三、生产业发展的评价指标

魏建,张旭,姚红光(2010)根据生产业的内涵特征及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选取生产业发展水平、生产业集聚区绩效水平、生产业社会供求及效率作为生产业综合评价的三类一级指标,构建了指标体系。框架体系结构中的二级指标十项,评估宏观环境、集聚水平、经济规模、产业结构、发展潜力、质量效益等八个项目;三级指标有评估生产业重点企业营业利润、生产业增加值、生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生产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等38个因素。田家林、蒋平、韩锋(2011)利用因子分析法从4个方面即现有生产业的产业规模、产业内部结构、市场化程度和城市化水平来对生产业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第三产业增加值、人均生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就业人数、生产业城镇就业人数、第三产业单位法人数、生产业以及第三产业增加值、就业人数分别占地区生产总值、全部就业人数的比例、技术市场成交额、固定资产投资额、市场化程度、人均居民消费水平等。侯超(2011)在《京津冀区域生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的论文中提出了生产业总体水平指标和生产业行业发展指标。生产业总体水平指标可以反映某区域生产业整体发展规模。指标包括生产业人均增加值、生产业密度以及生产业从业人员占地区从业人员的比重三个细分的二级指标作为评价京津冀地区区域生产业发展规模的指标;用金融业增加值、科学研究、技术服务与地质勘查业增加值、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业增加值、租赁和商务服务增加值和房地产业增加值五个二级指标来评价京津冀区域生产业内部发展指标。生产业综合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是一项随着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市场需求而不断调整的、动态的系统工程。因此,选择有效的评价指标,构建一套比较合理、完整的指标体系,是正确评价生产业综合发展水平的前提和基础。

四、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Francois(1995)认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和演变的经验表明,生产业的需求和供给会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而不断增加,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产业结构特点是生产业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Illeries(1996)的分析表明,生产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在于其对科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需求十分明显,对人力资本领域的大量投资是生产业发展的有效保证。Stare(1999)以斯洛文尼亚生产业的发展为分析对象,对该国生产业发展的现状、特点进行了分析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对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其认为高素质的人才资源、完备的信息通信设施、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以及良好的市场竞争环境是生产发展的主要影响要素。Halbert(2007)探讨了生产业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和功能,并对各种类型的产业集聚所产生的范围经济进行了分析。在选取特定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采用实证分析方法对巴黎都市地区生产业的地理分布和区位选择进行了实证检验,以此来判断其经济专业化的模式和特征。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多中心的产业集聚和分布是欧洲城市经济发展的普遍模式,专业化的分工和服务外包的发展是都市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韩坚(2007)在借鉴国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我国实际出发选取经济发展水平、专业化分工程度、城市化水平、经济开放程度、外部化等五个要素作为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实证分析模型对各个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生产业发展受城市化水平、专业化分工以及外部化的影响比较明显,而经济发展水平和经济开放度的影响相对较弱,并据此给出了发展生产业的对策和建议。韩德超和张建华(2008)选取我国1997年到2006年间的统计数据实证分析了专业化分工、产权结构、服务业效率、工业结构、工业化程度以及制造业的集聚程度等因素对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并进行了区域性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专业化分工、服务业效率以及产权结构三个因素对我国生产业发展的影响比较明显,呈现出显著正相关关系。庒树坤等(2009)选取经济发展水平、金融相关率、专业化分工程度、政府行为、城市化水平等要素作为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实证分析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相关率以及政府行为对生产业发展的作用和影响比较突出。朱胜勇(2009)选取制造业中间需求、服务业中间需求、市场环境、服务业开放程度以及信息技术水平五个要素作为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并采用部分OECD国家1992年到2002年间的投入产出数据,对OECD国家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中间需求、信息化水平、市场环境等因素对发达国家生产业发展的作用比较明显。刘婷和吴洁(2010)采用湖南省1995年到2007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检验结论表明,固定资产投入对现代服务业的促进作用比较显著,其他要素的作用和影响相对较弱。由此可见,生产业的发展是在宏观和微观环境下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任何一方面的条件缺少,都会制约生产业的快速发展。产业的发展能力受到内外部各方面动因的影响,而产业的发展速度和发展能力的强弱直接作用于整体经济规模和绩效。

五、结论

国内外对生产业整体的研究比较充分,现有文献主要集中在研究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等方面,同时对服务业的区位凶素、与经济发展和制造业的关系等等都做了大量的研究,但是对生产发展的评价指标体系、生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生产业在区域发展的状况以及科学技术与生产业的关系等研究还比较少。在我国,生产业在国家和区域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它不仅能够吸收大量劳动力,加快经济增长,带动区域经济发展,而且是调整优化区域和国家产业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因此,对生产业的研究,对我国生产业以至于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 F.Machlup。The Production and Distribution of Knowledge in the United States[M].Princeton: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62

[2] C.G.Clark.C。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 Progress[M].Macmillan,London.1951

[3] Greenfield。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M].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4] Browing,J.Singleman。the Emergency of a Service Society:Demographic and Sociological Aspects of the Sectoral Transformation in the Labor Force of the USA 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J].Springfield Virginia。1975:13~32

[5] Daniels.W.Service Industries[M].Great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6] Howells&Green.Technological Innovation,Structural Change and Location in UK Service[J].The European Evidence Journal of Evolutionary Economics.1987

[7] Marshall.J.Understanding the Location and Role of Producer Services in the UK[J].Environment and Planning.1987(19):575~595

[8] Coffey&Poles.Producer Service and Regional Development A Policy-Oriented Perspective[J].Economies Systems Research.1989

[9] H.G.Grubel,M.A.Walker.Service Industry Growth Causes and Effects[J].Canada the Fraser Institute.1989:139~203

[10] 侯永志,陈波.中国服务业的结构特征[J].北京机械工业学院学报.2002(3)

[11] 顾乃华,李江帆.中国服务业技术效率区域差异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2006(1)

[12] 程大中.中国生产业的水平、结构及影响——基于投入-产出法的国际比较研究[J].经济研究.2008(1):76~88

[13] 魏建,张旭,姚红光.生产业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J].理论探讨.2010(1)

篇(4)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发展建议

前言:文化创意产业的兴起,其成为许多发达国家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式,如德国的创意产业,其选取会展业、出版业作为特色产业,再如日本在文化创意产业方面侧重于动漫的发展,在世界范围内的动漫销售市场都有所涉及,充分说明文化创意产业对一国发展的重要性。若从企业角度来讲,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重要性更不言而喻,如陶瓷企业,其可坚持“艺术产品日用化,日用产品生活化”的发展理念,对提升陶瓷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国瓷永丰源的相关介绍与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要性

(一)国瓷永丰源的相关介绍

国瓷永丰源位于中国深圳观澜瓷谷,其传承的为九村窑・正玉瓷,在2014年摘获“深圳老字号”桂冠。从国瓷永丰源生产现状看,其主要以高档陶瓷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为主,将陶瓷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作为发展己任,注重将集团经营管理模式引入,是走现代文化产业化发展模式之路的陶瓷企业,且肩负非物质文化遗传承的使命。企业目前在陶瓷生产中主要以“GLANCE”、“BAMBOO”、“AURATIC”作为重要品牌, 坚持铸国际品质、领行业先锋,打造具有民族特色的品牌。现行国瓷永丰源走现代文化产业发展之路过程中,要求不断扩大品牌影响力,使产品的创新能力得到增强,弘扬企业陶瓷文化特色[1]。

(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必要性

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必要性看,其首先表现在与未来陶瓷产品市场的要求相适应。如卡内基梅隆大学教授所提出的论点,其认为整个经济社会发展可细化为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服务经济与创意经济等四个阶段,当前经济发展阶段完全处于创意时代。在这个时代背景下,各国政府需注意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产业结构的构建将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思路,而这种产业结构的构建关键在于产品的创新、创意、绿色等特征方面。以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为例,其本身便为对陶瓷文化弘扬的一种形式,加上产业发展下能够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经济总量得以提高,对推动企业整体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次,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解决当前企业发展难题的关键所在。以永丰源企业为例,其近年来发展中面临明显的产业效益较低问题,此时通过依托于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可将其高附加值特性发挥出来,对陶瓷行业产值的提升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最后,文化创意产业是富民强市的重要途径。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本身在特点上表现为就业回报高、就业容量带,有利于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加上陶瓷文化可使城市文化品味得到提升,对城市“软实力”的增强,能够起到明显效果[2]。

二、国瓷永丰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研究

(一)产业发展模式目标的确定

由于文化创意产业在发展模式上本身具有多样性特征,很难利用优劣对发展模式进行界定,只有适应企业发展实际情况的模式才为最佳发展模式。从国瓷永丰源产业发展现状看,其在产业结构上仍需进行优化,且政府需对文化创意产业给予足够的重视,保证文化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这种情况下,在产业发展模式目标确定中,便应集中在依托于政府的集聚管理使产业链得以完善,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在此基础上使国瓷永丰源能够树立起创意品牌。

(二)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模式的选择

在发展模式选择中,国瓷永丰源应考虑到引入“特殊资源集约化”形式,其主要指坚持市场导向、政府引导以及企业主体的基本原则。其中在市场导向方面,永丰源需对相关的市场需求信息进行调查,结合消费者需求特征完成市场营销、产业政策的制定。同时文化创意产业下,还应对其前瞻性进行分析,判断产业潜在需求市场,有利于推动产业的快速发展。而在政府引导方面,其主要需加强宏观调控,在产业配套方面进行完善,并注重发展软环境的营造。如对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特色进行宣传,使社会群众对创意意识给予更多的认可,有利于创意产品附加值的增加[3]。

三、国瓷永丰源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日用瓷与艺术瓷的设计思路

长久以来,在传统文化束缚下,大多陶艺家在陶瓷设计中完全采用传统装饰图案、制作工艺等,这种陶瓷在艺术性特征上较为明显,但却局限在礼品用瓷方面,不具备日用瓷的特征。而较多日用瓷在设计中又单纯从其功能性角度出发,不具备一定的艺术特色,无法满足消费者审美需求。这种情况下,企业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便需考虑到“艺术产品日用化,日用产品生活化”,以此使陶瓷产品更具创新、创意特点。在具体设计过程中,首先可从造型设计角度着手,如日用器皿在造型设计中除保证其基本实用性外,还需融入较多传统艺术元素,这样可强化产品的吸引力。其次,需在外观设计方面进行强化。以永丰源陶瓷中的“BAMBOO”为例,其本身寓意为“取丰衣足食、竹报平安之意”,在外观设计中既融入现代简约美感,且融入中华文化风韵,但需注意为使其成为消费者青睐的陶瓷家居用品,应考虑在实用性方面进行增强。最后,需在材质应用方面进行完善。陶瓷设计中可考虑结合多种材质,如融入金属、木质等材料,其在展现陶瓷美观性的同时,也能强化陶瓷的使用效果。因此,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需对产品不断创新,在造型、外观以及材质选择方面进行完善,以此达到产业发展目标[4]。

(二)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环境的构建

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区域政府部门需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进行加强,确保市场中如盗用、仿冒以及假冒等问题都需不断解决,注意对侵权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同时,国瓷永丰源自身也需在融资渠道进行拓宽,并注重创意人才的培养。如在融资渠道拓宽方面,企业需考虑到将风险投资、政府专项资金等引入其中,以此使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得到相应的资金保障。另外,在创意人才培养方面,企业应努力打造高素质的创意团队,尽管现行企业发展中手工工匠、陶瓷大师较多,但真正能够满足创新、创意等要求的人才却较少,使产品无法结合艺术性与适用性特征。因此,可考虑进行文化创意奖的设立,使人才创意潜能得到激发。

(三)地方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

地方资源优势的发挥是体现陶瓷文化的关键所在。国瓷永丰源在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中,其本身应注重对陶瓷文化资源进行挖掘,确保商业化产品能够使区域文化特色展现出来。同时,在发挥地方资源优势中,需对传统产业资源不断整合,这种传统产业资源本身涵盖较多区域文化内容,将这些资源特色融入产品设计中,可使陶瓷产品艺术特色得到强化。除此之外,为彰显陶瓷产品独特的魅力,也可考虑结合中西方文化,如永丰源的“AURATIC”品牌,其内含东方神韵,并引用西式魅力的商标,在国际市场中倍受消费者喜爱[5]。

结论: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是现代陶瓷企业发展的必经之路。实际发展中,应充分认识现代文化创意产业的基本内涵,立足于当前企业产业发展现状,确保产品设计中融入更多艺术性与实用性元素,以此提升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优势,进而带动企业整体效益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 高扬.浅谈日用陶瓷的艺术化发展[J].大舞台,2012,01:288-289.

[2] 陈小珍.浅谈陶瓷茶具设计人性化与艺术化的发展趋势[J].陶瓷科学与艺术,2013,02:50-51.

[3] 吕艳伟,郑耀星.创意旅游视阈下德化陶瓷文化旅游发展研究[J].山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02:121-128.

篇(5)

Abstract: The mechanism design of the IOT industry is the key to the industrialization of IOT, which is worthy of study due to its practical significance. Considering IOT industry of Jiangsu, the paper makes a systematical research on its cultivation mechanism desig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ket cultivation, technology cultivation and policy support. And the framework of mechanism design of the IOT industry of Jiangsu can be interpreted from the dimensions of industrial attributes, cultivating principles and cultivating contents.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the market cultivation mechanism design, technology cultivation mechanism and policy supporting system of IOT industry of Jiangsu are proposed, which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IOT industry of Jiangsu.

关键词: 物联网产业;技术培育;市场培育;培育机制

Key words: industry of the Internet of things;technology cultivation;market cultivation;cultivation mechanism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29-0008-04

0 引言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不但会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将对世界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将物联网产业作为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战略。面对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为推动我国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战略指导。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引起国内研究人员的高度关注,一些研究人员对物联网产业发展中涉及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目前,国内研究人员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发展战略和发展对策等方面。

熊三炉在物联网技术架构分析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物联网发展情况和我国物联网发展的瓶颈和制约因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1]。张军杰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区域建设和企业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对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战略措施[2]。董爱军在对国内外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的基础上,从技术架构、组织管理和应用实施三个层面提出了物联网产业的三维体系架构,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3]。陈坤对物联网产业发展演化规律进行了分析,论证了研究开发强度是物联网产业演化的序参量,得出了要将研发投入与劳动生产率的协同作为物联网产业发展关键的结论[4]。王艳在分析物联网产业创新主体与创新要素的基础上,构建了产业协同创新模型,剖析了创新要素的流动模式与流动方式,并对物联网产业的协同创新运行机制进行了研究[5]。黄卫东对物联网产业创新系统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结合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物联网产业自主化发展的政策选择[6]。侯慧在分析我国发展物联网产业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物联网产业高端化发展的路径[7]。刘勇燕根据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形势,剖析了物联网产业发展过程中在标准规范、核心技术、稀缺资源、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亟待研究和解决的瓶颈问题[8]。田为兴对物联网产业发展和示范重点项目推广应用的投融资模式进行研究,认为开发性金融是促进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理想金融形态,是落实我国物联网产业政策的金融工具[9]。程元栋在分析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瓶颈的基础上,提出了推动物联网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10]。兰建平从传感网培育、传统产业提升、物联网标准体系构建、产业基地建设、政策制定等角度提出了浙江物联网产业化推进思路[11]。王旭超在吉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的国内外形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物联网产业培育策略[12]。张宏胜分析了上海物联网产业的发展情况,提出了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重点,明晰了上海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障碍,并对其发展战略进行研究[13]。胡建绩分析了制约无锡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产业结构因素,运用制度经济学的路径依赖原理,提出了物联网产业带动产业结构的路径依赖模型[14]。

江苏省作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在其确立物联网产业发展战略后,物联网产业的培育机制设计将成为战略实施的核心与关键环节。目前,江苏物联网产业尚处于市场和技术发展的初期,还存在产业规模效应不明显、核心技术亟待突破、标准化建设仍需加强、政策支撑体系尚需完善等问题[15]。从发展趋势上看,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过程应是新技术和新市场的深度融合过程。本文将从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培育、市场培育、政策支撑体系培育的角度分析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机制,以期为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提供借鉴和指导。

1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思路分析

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但具有前瞻性、导向性、关联性和全局性等基本特征,也具有市场不确定性、技术依赖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16]。目前,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出以下几个特征:①产业发展势头良好;②产业集聚效应明显;③技术和标准具有领先优势;④产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17]。但是,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也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市场显性需求不足、高端要素供给机制不完善、技术开发和培育机制不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但要依靠市场和技术的推动,也需要政策的扶持,需要构建市场、技术、政策等多层次、全方位的支撑体系。因此,在设计和构架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培育机制时,需要考虑市场、技术、政策等因素对物联网产业的综合影响。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人才、技术、资金等生产要素的支撑,而要素的获得离不开市场的供给,同样,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的销售和应用也离不开市场的需求,因此,物联网产业市场的需求机制的培育和完善是物联网产业培育的重点内容之一。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掌握是其培育的关键抓手。因此,在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过程中,技术培育是重点。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其发展和培育过程将面临市场和技术的不确定性,并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面对市场与技术的双重不确定性,单纯的依靠市场机制的完善和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一般难以有效地解决,这就需要政府对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和发展提供相应的政策支持,建立相应的政策支撑体系。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应以市场培育、技术培育、政策培育为重点,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综合培育体系,可以设计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思路,如图1所示。

2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市场培育机制构建策略

物联网产业的培育需要发挥市场机制对资源的基础配置作用。市场不但是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要素供给的场所,也是进行物联网产品、技术交易的场所,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体系的建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市场的培育,应综合考虑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结合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市场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瞄准物联网产业、技术的潜在需求,通过对物联网产品的价值重构、价值创造,在完善物联网产业市场供需机制的基础上,拓展产品价值空间,挖掘产品需求的增长点,创造新的市场需求。物联网产业市场体系的构建与市场机制的培育关键在于要素供给机制的完善和产品市场需求的创造。因此,可以从要素市场供给和产品市场需求两个角度设计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培育机制。

2.1 完善物联网产业的要素供给机制 物联网产业的发展过程也是物联网技术发展和产业化的过程,物联网技术是影响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技术创新则是推动物联网技术发展的核心动力,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离不开创新资源与要素的支撑,因此,完善物联网产业的要素供给机制,是实现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的根本保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建立和完善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要素供给机制:①建立多层次物联网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机制。人才不但是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物联网技术创新的第一资源,物联网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是关系物联网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问题,是占领物联网产业发展高地的根本抓手。因此,江苏省作为人才资源丰富的地区,应将物联网产业所需的各类人才培养作为重要任务。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建立由企业、高校、科研机构共同参与的多层次、多类型的物联网人才培养体系,鼓励和支持高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以项目为依托加强物联网相关专业人才培养,通过重大项目合作研发,培养物联网产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②建立江苏省科技资源向技术资源和产业资源转化的突破机制。江苏省作为我国的科技大省和科技强省,拥有众多的高校和研发机构,应着力构建与物联网产业相关的科技资源,转向物联网技术研发和应用,建立物联网产业和技术孵化器,通过物联网技术应用示范项目和基地,推动科技资源集聚和资源转化,构建物联网产业技术协同创新平台,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建立科技资源转化支撑体系。③创新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要素供给新模式。通过建立物联网产业技术要素交易平台,推动人才、技术、资金等要素的合理流动,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体、政策引导为支撑的物联网产业要素供给模式,培育多元化的市场主体,建立全省统一的市场,逐步取消市场准入地域限制和障碍,促进各类资源和生产要素在全省范围内自由流动,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2.2 建立物联网产品的市场需求引导机制 物联网产业所涉及的产品主要有制造类产品和服务类产品两大类[15],这两类产品与现代社会在众多生产和生活领域密切相关,物联网产品具有宽阔的应用空间和巨大的市场潜力。但是,目前,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产品市场尚未形成,人们对物联网相关产品的认知仍比较模糊。因此,培育物联网产品的市场需求,拓展物联网产品的市场需求空间,引领公众对物联网产品的消费是物联网产业市场培育的重要内容。物联网产品市场需求的引导和拓展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物联网产业发展孵化中心和应用示范基地。物联网产业和其他新兴产业一样会面临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产业孵化中心建设可以推动产学研等各个主体的密切合作,可以加快技术研发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能够有效减少市场需求不确定性影响,同时,通过应用基地建设还可以创造技术需求、加快技术与产品的对接,有利于开展物联网技术、产品的宣传和消费引导。②建立物联网技术和产品交易市场。物联网技术的研发主体是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企业既是技术的供给者也是推动技术产业化的主体,但是高校和科研机构一般只是技术的供给者,其研发的技术要转化为产品或实现产业化,一般需要通过企业等生产部门将其研发和掌握的技术转化为产品加以应用和推广,物联网技术产品交易市场的建立有利于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品,形成新产品、创造新的需求。③加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推荐,创造新消费需求空间。建立多种物联网新技术、新产业推介渠道,鼓励和支持物联网技术在相关领域、行业进行先行先试,延伸物联网产品空间。加大对物联网技术和产品的宣传,提高公众对物联网技术、产品的认知,加快物联网技术在生产、生活领域的推广和应用,加强公众对物联网技术、产品的消费需求引导,拓展物联网的需求空间。

3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培育机制构建策略

物联网产业的战略性和新兴性决定了物联网产业技术培育是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关键手段。物联网技术培育的重点在于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因此,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是物联网产业技术培育机制设计的基础。而物联网技术体系是一个涉及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的复杂体系,要实现物联网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积累和实践。同时,由于物联网产业作为战略新兴产业,其技术发展也可以实现跨越式的发展。因此,在设计物联网产业技术培育机制时既要遵循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也要考虑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的特殊性。在设计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技术培育机制时,首先,要确立合理的技术培育目标,制定分阶段、分层次的技术培育方案;然后,明晰各阶段、各层次的培育重点,寻求各个培育阶段和培育层次的技术创新突破口,以实现对关键技术与核心技术的突破。按照物联网技术成长的阶段性特征可将物联网技术培育划分三个层次,如图2所示。

3.1 在物联网技术培育的第一层次,通过引进和借鉴国内外物联网核心技术,对引进的核心技术消化吸收,破解并掌握核心技术。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江苏省物联网技术引进的重点应放在其技术空白、薄弱、基础环节的领域,注重引进技术的示范与引导效应,同时,要重视技术消化吸收过程中的人才培养和研发能力的提升。为了提高技术引进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需加快建立物联网技术引进评审、论证的多主体联动机制,确保技术引进与产业发展规划目标相一致,技术引进与重大科技计划相配套,建立以人才带技术和技术聚人才的新模式,建立多个利益主体共同参与的技术引进前期论证、技术转化和再造的激励机制,充分发挥物联网产业发展所涉及的各个利益主体的能动性,提高对技术引进的科学性。

3.2 在物联网技术培育的第二层次,以集成创新技术提升综合创新能力。物联网技术集成创新是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进行原始创新的基础。在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再造的基础上,结合本土物联网产业发展基础,根据物联网产业技术发展的市场需求,整合物联网产业技术创新资源,进行物联网技术集成创新。在物联网技术集成创新过程中,应以当前物联网技术发展前沿为目标,依托江苏省物联网技术的先发优势,整合现有技术,实现技术单点突破向多点、链式、集成创新突破转变,逐步建立物联网技术创新链和技术创新网络,建立技术网络化集成创新模式,为物联网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3.3 在物联网技术培育的第三层次,以原始创新引领核心技术的发展与突破。技术原始创新是物联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是物联网技术培育的根本目标。原始创新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积累,这就需要在制定物联网技术原始创新发展策略时,要兼顾短期与长期目标,统筹技术需求与技术发展目标,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物联网产业的每一项原始创新,都会可能对产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并带来巨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而原始创新的实现则需要长期的基础研究和技术研究的积累作为支撑。原始创新的实现离不开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和支撑,必须加快建立鼓励物联网技术基础研究的激励机制,提高技术创新主体进行原始创新的积极性,构建产学研一体化的物联网技术原始创新网络,结合江苏省实际情况对相关的激励政策进行整合,建立有利于原始创新的政策和保障体系,探索跨区域研发力量整合机制,促进物联网原始创新研发联盟建设,以实现物联网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4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培育的政策支撑体系构建策略

江苏省作为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先行区,虽然在物联网产业发展的相关领域抢占了先机,但是仍然面临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技术标准制定相对滞后、市场化过程缺少支撑等问题,而这些问题的解决离不开相关政策的支持。因此,建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政策支撑体系,是实现物联网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可为物联网产业培育提供有力的支撑。构建江苏省物联网政策支撑体系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①建立金融政策支撑体系。物联网产业技术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决定了物联网产业的发展具有高风险性的特征,这将对物联网产业的融资产生消极的影响。为了保证物联网融资渠道的畅通,需要进一步完善物联网产业融资担保机制,制定有利于物联网产业融资渠道建立的相关政策,构建以财政资金为引导、风险投资为主体的多种融资模式,加大对物联网产业的融资担保支持,对重大项目予以财政扶持和信贷担保。建立物联网技术投资风险分担机制,鼓励设立物联网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②建立人才政策支撑体系。物联网产业所需人才的培养不但需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也要发挥政策引导和支撑作用。要加快制定有利于物联网产业发展的人才培养、引进、保障政策体系,加快建立物联网产业人才创新、创业的服务体系,加快建立江苏省物联网产业人才交流和保障信息平台。③建立财税政策支撑体系。物联网产业的发展离不开财税政策的扶持,应加大对物联网产业、技术的财政科技投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发挥财政资金的示范效应,通过政府采购等方式支持物联网企业的发展,同时要制定和完善对物联网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强化政策的执行力度。

5 结束语

本文根据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和存在的问题,从市场、技术、政策的角度设计了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思路,重点对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市场培育机制、技术培育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的构建进行了探讨。从完善要素供给机制、拓展市场需求空间的角度设计了市场培育机制构建对策。从分层技术培育目标的建立、技术创新突破口的寻找、技术创新激励机制的建立等角度探讨了物联网产业的技术培育机制构建的对策。从金融政策支撑体系构建、人才政策支撑体系构建、财税支撑体系构建等角度分析了物联网产业政策培育机制的构建途径。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可为江苏省物联网产业的培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熊三炉.我国发展物联网的对策和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1(4):165-168.

[2]张军杰,杨铸.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状况、影响因素及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13):26-29.

[3]董爱军,何施,易明.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与框架体系初探[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28(14):61-65.

[4]陈坤,武立.物联网产业系统成长演化机制研究[J].上海经济研究,2012(1):97-104.

[5]王艳,纪志成.物联网产业协同创新模型与机制研究[J].贵州社会科学,2013,287(5):149-154.

[6]黄卫东,岳中刚.物联网核心技术链演进及其产业政策研究[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1(4):47-53.

[7]侯慧,岳中刚.我国物联网产业未来发展路径探析[J].现代管理科学,2010(2):39-41.

[8]刘勇燕,郭丽峰.物联网产业发展现状及瓶颈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2(4):66-71.

[9]田为兴,何建敏,申其辉.物联网产业发展和应用的开发性金融支持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2013(4):98-102.

[10]程元栋,陈巧莲.我国物联网产业发展中的瓶颈和应对策略分析[J].改革与战略,2012,28(3):64-66.

[11]兰建平,刘鹏.推进物联网产业化发展,打造传感网为主的“U”浙江-关于浙江物联网产业发展对策建议[J].信息化建设,2009(12):18-20.

[12]王旭超,胡芳,韩涛.吉林省物联网产业发展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情报科学,2011,29(1):156-160.

[13]张宏胜.上海物联网产业SWOT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8):144-145.

[14]胡建绩,祁杭峰.物联网带动产业结构调整的路径依赖研究――以无锡市为例[J].价值理论与实践,2010(6):73-74.

[15]徐从才,宣烨,胡荣华.江苏产业发展报告――江苏战略新兴产业2011[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篇(6)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简介

新兴产业集中表现出“战略性”和“新兴性”两个特点。战略性是指这类产业对国家宏观经济发展具有巨大推动作用,能够左右国家整体经济发展趋势,其重要性十分突出;新兴性主要突出了新兴产业的创新与创造特征。通常情况下,战略性新兴产业都是高科技领域项目,其发展不仅对产业规模有较高要求,同时还对科技创新活力有很强的依赖性,需要相关企业能够顺应时代变化,随时迎接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由此可以看出,“新兴性”也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明显特征之一。虽然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一定优势条件,但这类产业发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诸多问题。首先,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要依靠科技创新和产业规模支撑,否则发展起来就会比较困难,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难题;其次,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比较强,一个新兴产业的发展不仅需要政府批准和认可,更需要政府提供政策支持,有时甚至需要国家财政投入大量资金;最后,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相关企业拥有的资源十分有限,各种要素成本、人力资源成本都比较高,再加上客户缺乏,需要投入的销售成本和运营成本都比较高,这样大的成本压力会将许多发展中的企业扼杀在成长初期。综上所述,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未来经济发展至关重要,虽然它在发展中有着独特优势,但面临的问题也不少。通常政府在划分传统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时候都会有一个明确标准,这个标准的确定对国家经济政策有很大影响,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国家未来经济发展趋势。

(二)产业经济学概念及其主要特征

产业经济学是专门研究经济领域产业问题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一门应用型经济学科。在经历数百年发展之后,目前产业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已经不再局限于制造业,也广泛应用于商业和服务业。许多新兴服务行业如金融、保险、信托等领域的研究或多或少都要用到产业经济学理论。产业经济学理论介于宏观经济理论和微观经济理论之间,表现出了独特新颖的理论特征,首先,它研究的对象是产业而非企业,这一点与其他经济学科存在明显差异;其次,它研究的内容非常广泛,与产业相关的宏观结构、布局、政策等都属于其研究范畴。在微观层面,各种影响产业发展的要素也都有产业经济学研究人员关注,从这一点可以看出,产业经济学具有宏观和微观的双重属性,研究的内容比较宽泛;最后,当前国内产业经济学已经具有明显的社会主义特征。在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过程中,我们始终坚持的一个原则就是一切成果都将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服务。虽然在发展的前期参照了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并借鉴了西方产业经济学的已有成果,但我国并没有完全照搬西方的一切模式和经验,而是摒弃其不合理的一面,在批判中吸收,在吸收中发展具有我国特色的产业经济学理论体系。以上三个方面集中表现出了产业经济学的主要特征。

(三)定价策略分类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定价策略是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商品和服务定价关系到商家与消费者切身利益,同时也是影响交易量的最重要因素。目前,国内多数消费者并不是很在意产品和服务的质量,而是更加看重产品价格,这凸显了定价策略的重要性。从理论视角来看,在营销过程中,产品定价方式主要有议价定价、拍卖定价、折扣定价、差异定价、心理定价等;多产品的定价方式主要为有买有赠、多买多赠以及网络上流行的团购、捆绑销售等等。其中,议价定价和拍卖定价两种方式多用于高端产品,折扣定价、多买多赠、团购等定价策略多用于普通产品。商家通过薄利多销、以“让利”方式吸引消费者。实践中,定价策略一方面要根据产品和服务质量来选择,另一方面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如商品供给与需求因素、市场氛围好坏因素等。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商品和服务价格形成日益市场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商家应以市场营销理论中的定价策略来指导实践,科学、合理制定商品和服务价格。

二、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定价策略与战略性

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许多企业在制定价格策略过程中,不仅忽视自身产品和服务的基本特征,还忽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基本特征,结果往往导致定价策略出现失误,产生不可挽回的损失。虽然战略性新兴产业多属于高科技产业,但两者之间仍然存在一定差异,并不能完全划等号,企业在定价过程中不能一味追求高定价。不同地域之间,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也要有所差异,不能采用统一定价策略,否则会产生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毕竟不同地区拥有的资源不一样。正因为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企业在选择定价策略过程中,必须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特征紧密结合起来。实践中,定价策略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基本特征不符的现象比较普遍,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

(二)战略性

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影响定价策宋华:基于产业经济学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研究略的制定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存在结构失衡问题,导致内部各影响因素之间相互冲突、难以协调,而外部影响因素作用力十分有限。从系统动力学角度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缺乏内部动力,如果不能从内部入手及时进行结构优化,时间长了必然会影响到相关产品定价策略的确定。许多地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外部力量依赖过多,尤其是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极强,一旦政策发生变化,相关企业将失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外部条件,科技创新也将成为空中楼阁。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少数企业甚至连融资都成问题,没有相应抵押条件,需要依靠政府出面提供担保。如此一来,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抉择将变得越来越困难,内部结构失衡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三)缺乏自主创新

降低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定价能力缺乏自主创新能力是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问题。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整体创新水平还很低,虽然部分领域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对国外科技仍然有着很强的依赖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优势主要体现在技术创新层面,只有不断创新科技、快速更新产品,企业才能迅速占领市场,成为竞争中的强者。与国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相比,国内除了航空航天、新材料等少数产业具备技术优势外,其他多数战略性新兴产业都缺乏核心技术。以汽车行业为例,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在改革开放政策引导下,打开了国门,吸引了许多跨国公司到我国投资办厂,我国政府希望通过让出市场来换取技术,但经过长期的实践之后,我国汽车科技仍然缺乏核心技术优势,导致国内汽车产业定价优势一直不显著。从汽车产业发展的案例中可以发现,缺乏自主创新会降低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能力,这是战略性新兴产业非常明显的一个特征。

三、解决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问题的建议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

实施应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要紧密结合产业基本特征,遵从产业发展客观规律。一方面,要根据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并将价格限定在一个合理区间,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保留战略性新兴产业价格优势,不至于完全丧失价格控制权。从我国大众消费偏好看,在质量相近的情况下,多数人都愿意消费价格便宜一些的商品和服务,因此价格高低对消费者购买决策有很大的影响。此时,战略性新兴产业哪怕能够提供更高品质的产品,也不能一味追求高价格,必须将价格限制在合理区间,并根据地区差异灵活调整产品价格。另一方面,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要根据客观规律变化而灵活变动。除了按照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不同采取差异化定价策略之外,灵活变动定价策略也是必要的营销手段。当一种战略性新兴产品出现以后,一般情况下,前期的生产成本都比较高,企业不可能采取较大范围的低价促销策略,也没必要一开始就自降身份、自毁品牌。可以在前期采取一定时期高价策略,等产品具有一定品牌知名度后,再在后期选择节假日等时间段实施低价策略,以换取销售量增加、占取市场份额、实现企业盈利。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定价策略实施

应以产业内部健康发展为前提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结构失衡是影响定价策略实施的重要问题之一。必须不断优化产业内部结构,努力提高产业内部运行效率,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内部各影响因素中,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是关键,在决定投入额度时必须综合考虑系统内部各种影响因素,毕竟其他环节包括销售、日常运营、广告等都需要消耗一定的资源,过度重视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必然造成产业内部失衡,间接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给企业定价策略实施带来负面影响。总之,定价策略选择是一个系统问题,要充分考虑产业内部的各种影响因素,严格控制生产成本,制定的定价策略要符合产业发展内部需求,不能以牺牲产业自身健康发展为代价。在解决好内部问题之后,战略性新兴产相关企业才能进一步借助政策、金融等外部力量发展壮大自己。否则,再多的财政支持和补助、再好的资本融资市场也难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三)通过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来增强战略性

新兴产业定价能力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前期,我国可以引进国外一些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理念,这样能够在短期内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向前发展。然而,在经过一段时间发展之后,这种依赖学习外国经验来发展自身的优势就会逐渐消失,需要不断提升自主创新水平才能实现新的增长。日本、韩国等国家都有着先模仿后创新的发展历程。我国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同样可以借鉴这种模式,即在发展前期以学习和模仿为主、创新为辅,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则必须以创新为主,努力打造创新实力强大的企业。要实现这一目标,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投入是关键,科技创新则是降低生产成本的重要途径,也是推动整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

四、结束语

篇(7)

关键词军民结合产业能力评测路径优化

〔中图分类号〕F269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3-0045-06

引言

国防与经济、军用与民用打破壁垒、日趋融合已成为当前各国竞相探索的富国强军之路的必然选择。有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国外发达国家军事装备技术中85%采用的是民用技术,纯军事技术只占15%左右,①民用产品、材料、工艺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惯例纷纷移植到军事系统上,军民资源双向“溢出”和“扩散”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近年来,我国军民融合发展水平和层次亦逐步提升,据测算,我国军工企业中民品产值已占到军工产值的60%,其中北京、重庆等地民品产值占军工企业产值的近70%。②而陕西作为全国军工第一大省,也已经初步形成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兵器、专用设备、新材料六大军工行业。截至2012年底,陕西民品实现销售收入大约760亿元,占军工企业销售收入总额的422%。③可见陕西军地资源统筹发展潜力巨大,军民融合发展能力有待大幅度提升。而军民结合产业作为军民资源深度融合的市场化产物,决定着军民融合发展的质量和水平。科学评测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状况,将为优化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路径指明方向。

当前,学术界对军民融合式发展理论进行了探索研究。德国学者Erika(1995)基于技术经济学的“溢出”(Spin-Off)理论研究分析军民两用技术融合思路。④荷兰学者Te Kulve.H(2003)通过分析技术演进规律,提出建设“双能网”推进军民技术融合。⑤国内学者游光荣通过对建设军民融合国家创新体系研究,提出要进一步推进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不断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游光荣:《加快建设军民融合的国家创新体系》,《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11期。张春宇从产业组织视角提出要进一步促进军民两用技术产业化发展,形成开放型产业链、开放市场,促进公平有序竞争,完善产业行政许可与组织管理机构。张春宇:《产业组织视角的军民融合及其规制研究》,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年。乔玉婷、曾立等通过分析研究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状况,提出构建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乔玉婷、曾立等:《军民融合产业集群竞争力评估及实证研究》,《装备学院学报》2012年第2期。可见,现有研究视角主要在定性层面,定量研究成果较为缺乏;同时,已有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从军民技术、体制机制创新等视角进行研究,从产业竞争力角度分析评价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的成果较少。本文将通过探索建构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评测模型,并运用评测模型对陕西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能力进行实证评测,系统提出优化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路径的对策建议,为破解军民融合产业发展难题提供新的视点。

一、军民结合产业属性及成长机理分析

1军民结合产业属性

产业融合是不同产业或同一产业中不同行业相互渗透、相互交叉,最终融合为一体,逐步形成新产业的动态发展过程。张功让、陈敏姝:《产业融合理论研究综述》,《经济研究》2011年第1期。产业融合有异业融合和同业融合之分,军民结合产业是典型的异业融合类型。关于产业融合动因分析,国内外学者普遍认同,由于“技术进步和管制放松”,发生在产业边界和交叉处的技术融合,改变了原有产业的特征和市场需求,导致企业之间竞争合作关系发生改变,从而导致产业界限的模糊化甚至需重划产业界限。实际上,“技术进步和放松管理”只是产业融合发生的前提条件,而非必然条件。“资源优化配置的合理化需求”是产业融合发生的内在动力,“市场的有效需求”是产业融合的外部诱导力量。由此可以归结产业融合发生的条件,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化需求和市场有效需求是产业融合发生的根本推力;技术、产品、市场、管理、政策等是产业融合的“保障因子”,在“两种动力需求”的推动下,“保障因子”发生相互作用,产业融合才得以发生并实现可持续推进。而军地资源优化配置合理化需求愈来愈强烈,市场对军民结合产品需求加大,军民通用技术增多,产业边界模糊,在管制放松和军民融合支持政策共同作用下,军民结合产业应运产生。军民结合产业有别于单纯的军工和民用产业,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军民技术融合为基础,资源设施共享为依托的一种新兴产业。具有军民资源融合的复合性特征;技术、体制及市场融合的创新性特征以及高技术产业成长的高成长性、风险性特征。

2军民结合产业成长机理

产业在演进过程中,一方面要不断同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同时,产业系统内源动力也将不断促进产业发展变迁。向吉英:《产业成长的动力机制与产业成长模式》,《学术论坛》2005年第7期。军民结合产业成长受外源动力系统和内源动力系统支配。其中,外源动力系统主要由消费需求、目标市场容量、投融资及政策规制组成;内源动力系统主要由创新能力、体制机制、营销策略、价值网络体系等组成。其中消费需求及目标市场容量影响着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速度和潜在规模的形成;投融资及配套政策影响着军民技术融合产业化水平及市场拓展能力;技术工艺创新能力、体制机制变革、营销策略重构、价值网络变迁影响着军民结合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

产业如同动物生命体,其规模和盈利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存在成长到衰退的生命周期。张会恒:《论产业生命周期理论》,《财贸研究》2004年第6期。军民结合产业也不例外,军民结合产业生命周期可划分为起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在不同的生命周期阶段产业发展变化特征也会有所不同。

(7)光机电一体化技术。应重点开发和利用计算机集体制造系统技术(CIMS)、自动识别及传感器技术、特种机器人技术、广域物流系统技术以及激光、微光、红外热成像技术等。

(8)新型化工技术。应重点开发和利用苯及甲苯衍生物技术、高品质纤维素及衍生物技术、新型农药技术、工业炸药特种技术、工业雷管技术等。

(9)医药与生物工程技术。应重点开发和利用医药产品及其中间体等新型医药技术、医药产品原料的分析、分离和提取技术、生物工程制药技术、菌种及霉技术等。

2打造优势军民结合产业链

(1)通用航空产业链条。依托西飞、陕飞、西航、庆安、宝成公司,着力打造大中型民用飞机――航空设备――零部件转包――航空维修――航空旅游――航空服务产业链。

(2)航天及卫星应用产业链条。依托航天四院、五院、六院、北方电子科技集团、电子39所等企业,着力打造航天运载动力设备――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空间应用产业链。

(3)电子设备及元器件产业链条。依托陕西电子信息集团、西光集团、西安微电子研究所、雷通科技等企业,着力打造通信设备――电子元器件――电子信息――应用软件产业链。

(4)专用设备制造产业链条。依托庆安、陕柴重工、宝鸡专用汽车、东方集团等企业,着力打造制冷设备――汽车及零部件――柴油发动机――工业专用设备――应急救援装备产业链。

(5)新材料产业链条。依托航天四院、宝钛公司、西部超导、西核公司、华山机电等企业,着力打造碳纤维――钛及钛合金――金属复合材料――光电材料――核级锆材――核材料产业链。

(6)特种化工产业链条。依托惠安、西安近代化研究所、北方民爆、中天火箭等企业,着力打造纤维素及其衍生物――氟化工――民用爆破器材――特种玻璃纤维产业链。

(7)极端制造产业链条。依托西飞、西船、航天四院、宏远、中科纳米等企业,着力打造大件装备――纳米科技――重型装备产业链。

3搭建军民融合载体平台

加大整合政府、军工、民用、社会中介机构资源,推进建设军民结合产业发展协同创新平台、企业孵化平台、信息服务平台。

(1)协同创新平台。依托西安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基地及西北工业技术研究院,积极整合军工骨干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智力资源,组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战略联盟,构建利益分享机制,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协同创新。

(2)企业孵化平台。依托军民融合优势集聚区,加快建设军民融合企业孵化平台,为入驻的中小军民融合企业提供技术、资本、政策、信息及创业综合配套服务,培育壮大“专精特新”军民融合企业。

(3)信息服务平台。构建基于云服务的军民融合信息资源中心,促进资源共享。采用高性能计算、海量数据并行处理等技术,建设集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空间展示于一体的军民融合信息综合分析平台,进行技术融合、产品潜力、市场预期分析,提高信息综合应用水平和决策支撑能力。

4构建军民利益协调机制

军民结合产业涉及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军队、军工企业和民营企业等多方利益关联主体,当利益主体利益诉求得不到有效协调和补偿时,必然爆发利益冲突。从根本上解决军民融合发展障碍,需要构建利益协调机制,统筹解决产业链条中相关利益主体利益诉求。

(1)建立军地共同参加的高效决策机制,统筹制定融合发展总体规划、配套政策措施,协调军队、政府、企业融合发展中的权责划分、利益调整,监督、军地各方推进融合发展的落实情况,确保军民融合式发展的领导有力、决策科学、推进有序。

(2)制定并出台《军民融合促进法》,加强军民通用标准体系建设,推动军民融合向深度发展。

(3)加大军民融合式发展考评考核。将基础发展能力、融合能力、产业成熟能力、保障能力、绩效表现能力纳入军民融合发展考评考核体系,分解落实考评考核任务,加大检查督导,推进军民结合产业可持续发展。

5设计差异化支持政策

遵循军民结合产业成长生命周期,可综合运用不同政策工具。

(1)起步期政策。制定军民结合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思路、布局及重点;设立专项资金,加大支持军民融合科研立项和研发活动;支持军民结合产业化成果转化、商业化运作;共性技术平台及科研服务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面向全社会的军品市场准入和退出制度,鼓励企业和其他主体参与融合式发展项目建设和军品研制生产。

(2)成长期政策。支持引导企业运用持续采办和全寿命CALS信息化战略,促进产业集群发展;建立中小企业联盟,支持中小企业参加国防采购;建立规范的军工领域市场准入制度,在保证国防军工重点领域和核心技术安全的同时,建立和完善招标投标、技术标准、信息等政策,降低民用企业进入军工领域的“门槛”;积极构建官、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加大军民结合产业领域专利、商标、标准等知识产权的管理和保护。

(3)成熟期政策。支持通用航空、航天及卫星应用、电子设备及元器件、专用设备制造、新材料、特种化工及极端制造产业链条形成;加大航空、航天、兵器、船舶、军工电子、军民用新材料基地建设,构建军民融合孵化基地;支持军民融合基地发行债券,吸引外资、民营等各类资本投入;建设产业发展担保机构和各种风险分散机制;推进军工企业产业配套体系建设,对参与国防配套的民用产品免征消费税和企业所得税;延伸产业链,提升产业集群化水平。

(4)衰退期政策。制定军民结合产业转型升级指南和投资导向目录;支持军民融合新产品、新项目开发。

五、结语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