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47:4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常见的调研方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获得安全认证的汽车儿童座椅在使用时却未必安全,不论是欧盟ECER44/04还是美国FMVSS213法规标准都不能预测用户误操作后的危险,即使商家通过视频教学或产品使用方法贴纸等策略,也难避免由于理解误差导致的误读和误操作,文章从用户行为研究出发,以国内某款Group123儿童座椅为例,通过实际的问卷和操作调研获得一手误操作数据,结合易用性设计的理论分析,力求从造型设计的角度提供引导用户操作的建议,弥补结构和法规上不能恰当解决的误操作问题。
关键词:
误操作 易用性设计 工业设计 儿童座椅CRS
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 (2015) 02-0028-03
1 国内外学者研究现状
用户对汽车儿童座椅(CRS)的误操作会大大降低其安全保护性能,可能出现的情况包括撞击时加重儿童头部或颈部的伤害,更有甚者会产生致命危险。从Valerie等学者的研究中可以看出,提供详细的说明文件、视频资料等方法的确有利于降低误操作率,然而当用户面对CRS实物,并在车内环境中操作时情况比说明书要复杂得多,导致操作疑惑在所难免,而相关法规标准很难明确规范误操作问题,于是误操作隐患埋藏在各种满足碰撞安全标准的合格产品中上市,流向消费者手中。
从国内外学者研究的CRS主要误操作模式及概率数据可以看出,常见的误操作模式主要为:儿童安全带和成人安全带松弛或扭曲,固定座椅用成人安全带穿行错误,在学者Kathleen等人的研究中发现,系带舒适度,系绳使用,系绳存放方法是常见的误操作情况;在CRS的误操作研究中主要项目包括安全带引导操作,缚带长度调节,滑动夹套定位,座椅倾角锁止是否正确等。
2 调研分析的原理与流程
文章的调研原理基于张金焕教授、Kinetics、Kathleen等国内外学者对误操作的研究,基本流程如下图所示,首先立足于国内CRS市场用户误操作问题的普遍现象,在调研道具等选择中立足于国内市场环境和用户消费水平,调研过程让参与者自行操作并且自述体验,数据分析前首先对结果的信度和效度进行测试,最后结合易用性设计原理将结论转化成CRS的外观设计建议。
3 基于常见误操作方式的问卷与操作调研过程
3.1 调研前准备
调研采用半开放式问卷的方法,随机抽选40名有偿受试者,其中男性、女性受试者各占50%,年龄区间控制在20-35岁,其中本人年龄在20-24岁,为主要受试者(62.5%),以本科学历为主(72.5%),育有下一代的受试者占总体的40%,使用过儿童座椅的受试者占总数的20%。
调研用主要道具,使用车型为雪弗兰科鲁兹1.65L MT,该车符合调研通用型儿童座椅的后排座椅环境,调研用儿童座椅是一款Group 123组的某国产通用型儿童座椅,该座椅通过欧盟E44/R404法规认证,其设计了独特的l组成人安全带绑带方式等满足调研问题的条件。在学者Kathleen对于多款CRS的易用性研究中发现,当受试者操作2款以上CRS后其操作技能上升,影响数据准确性,因此本次试验只选择一款CRS作为调研座椅。调研用模特儿为软体坐姿模特儿,坐姿身高分别为480mm(代表一岁儿童)和670mm(代表7岁儿童)。
3.2 调研过程
工作人员要求每位受试者操作2次儿童座椅安装方式,分别是Group和Group2的操作。首先受试者需要通过CRS上的说明书贴纸学习操作方法,接下来受试者操作Groupl的安装方法,操作期间工作人员无提示并拍照及提问记录,再接下来进行Group2的操作,操作结束后工作人员告知正确操作方式。
调研问题选择,学者Kinetic将CRS易用性分为7大类型,笔者摘取其中的安装部分作为主要调研对象,调研问题参考学者Kop pel'6]的部分易用性问题同时有所增加,调研问题参考学者Jermakian”1的三点量表问卷方式,同时增加开放性反馈答案“儿童反馈”和“主观判断”。具体调研问题如下:
■ l组操作有关问题
0 产品独特设计的成人安全带穿引方式
0 产品独特设计的成人安全带固定方式
0 椅背倾角的调节功能引导方式
0 五点式安全带的卡扣安装方式
0 五点式安全带与儿童肩高位置规范方式
0 五点式安全带的松紧程度规范方式
■ l组操作有关问题
0 头枕的高度调节到合适位置操作方式
0 成人安全带的头枕穿引引导方式
0 成人安全带的扶手位置穿引引导方式
4 数据分析
调研有效问卷40份,共涉及问题1 1道其中有效题目9题,数据被录入统计分析软件SPSS中,获得信度oc值0.817 (0.8-0.9),效度KMO值0.738(>0.7),符合统计学要求的问卷有效信度和效度要求。
总体结果描述,与l组相关的问题均存在较明显的误操作情况,笔者将问题误操作的原因分类成完全不懂导致的误操作以及由于疑惑导致的误操作,其意义在于区分受试者误操作是因为完全不懂还是因为认知偏差(疑惑)导致的误读,这有助于在设计阶段有针对性地对产品进行改良。因为完全不懂而导致的误操作中Groupl产品独特设计的成人安全带固定方式比例最高(57.5%),其次是五点式安全带的卡扣安装方式(47.5%)和Groupl产品独特设计的成人安全带穿引方式(32.5%)。由于认知偏差(疑惑)导致的误操作中,最突出的是Groupl产品独特设计的成人安全带穿引方式(47.5%),由此可以推测受试者在唯一操作说明中获取了部分信息,不足以达到正确完成操作的目的,相比32.5%的完全不懂导致的误操作比例,与学者Rudin'8]自勺研究结果类似,其他结果如下表所示。
关于调研中出现“儿童反馈”情况的问题,一些反馈来自儿童而不是CRS,受试者习惯用自己开车或乘车的经验首先判断儿童是否舒适,再通过儿童反馈进行调试。较为明显的问题包括头枕的高度调节(35%),五点式安全带的松紧程度(32.5%),以及五点式安全带与儿童肩高位置规范(17.5%),这些问题的共性是在安装时首先反映的是舒适性,碰撞时反映的才是安全性。
关于受试者选择“主观判断”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舒适性上,且CRS没有给出明显提示的操作中,例如成人安全带的头枕穿引引导方式(275%),受试者称头枕穿引孔洞较隐蔽,当其位置低于侧撞保护部位时基本被忽略。五点式安全带的松紧程度规范(20%)也是受试者选择主观判断的问题之一,部分受试者会采用伸手试探松紧程度的方法进行判断,部分受试者会参考自己绑安全带时候的松紧程度判断。
关于五点式安全带操作问题总结。受试者对五点式安全带卡扣操作存在的疑惑,主要出现在用户缺乏操作五点式安全带卡扣的类似经验,典型问题出现在“先对齐再下按”的操作方式中,在排除会操作的20%受试者后,多数受试者默认卡扣的安装方式是插好一个再插另一个;另外在安全带两个卡扣的拼接方式上,如图所示问题主要出现在两个卡扣的方向性识别上,受试者认为从卡扣的形状上很难辨别其逻辑性。
关于逻辑顺序与方向的问题总结,调研期间受试者反映较为频繁的是操作和说明逻辑性问题,因此导致的误操作包括操作过程变繁琐以及缺步骤等,例如调研用的CRS两张说明贴纸之间没有标注明确的逻辑关系,导致一些受试者反馈只看了一幅图,虽然看不懂,但希望能够用结果反推过程;在l组成人安全带绑带穿引路径上也出现了逻辑顺序问题,部分受试者依据成人安全带绑带的经验判断,安全带卡扣固定后即视为安全带已绑好,因此忽略了CRS上的安全带固定夹扣及相关操作。
由调研结果总结得出,“完全不懂”和“疑惑”导致的误操作较突出的前三位问题是完全吻合的,这说明产品在这三个问题上没有给予用户清晰的指导方式,而在“儿童反馈”和“主观判断”两种出于用户本身的指导操作判断方式中,主要问题集中在安全带及头枕位置。文章将上述6大问题筛选得出4个从外观设计的角度可以探讨和解决的方向,具体如表4。
1.为用户归类,选择典型的代表
调研的最初,我们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确定调研对象。我们在调研的时候经常会说"向对的人问对的事情",这句话的意思是:调研不同的用户群体获得不一样的需求。根据被调研对象的不同,可以将用户分为不同的类型,企业系统常见使用者分为:高管、经理(组长)、操作人员。对于高管的访谈通常可获得对系统的宏观期望与建设目标,对于经理的访谈可获得管理方式上的目标与建议,对操作人员可获得具体操作时的指导意见。
所以对于不同类型的被调研对象的话题中心与调研目标都是不相同的。管理层追求的是系统在人员与业务管理上的高效便捷,确保每个环节都不出错,但这往往会为普通操作人员增加工作量影响工作效率,例如繁杂的审批流程。有时候双方的需求可能会发生冲突,所以调研不同类型的用户正是为了更深入地了解这背后错综复杂的关系,最大化去平衡各方的利益。
2.设定目标,使问题更聚焦
用户调研在产品的生命周期中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使命。产品初期我们可以根据调研结果获得不同的用户需求为系统建设提供依据,产品上线之后我们可以收集用户的反馈改进功能的业务流程或用户体验。无论你是想获得用户的观点和行为、验证假设或者是量化结果,都必须在进行调研之前明确本次调研的目标是什么,任何无意义的漫谈或问卷调查都是低效且具有干扰性的。
很多人一开始就习惯问用户"你想要什么功能?”、"你认为这个系统怎么样?”这样类似的问题,殊不知这就是把客户往错误方向带的开始。永远不要让客户告诉你系统怎么做,正确的做法是通过用户对业务的描述以及使用的习惯对系统进行架构或改进,所以调研的过程中必须设立达成的目标,再围绕这个目标进行展开。
3.明确调研的形式
用户调研有非常多的方法,常见的有:眼动实验、可用性测试、用户访谈、A/B测试、问卷调查、焦点小组、参与式设计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缺点,我们在产品的不同时期选择适当的方法,这里适当的意思是指适合产品规模、同时也适合公司规模的,例如很多中小型公司根本没有必要使用眼动实验或进行可用性测试。根据我的经验以下几种方式是比较通用并且能取得良好效果的:
用户访谈
用户访谈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在访谈中可以与用户进行更长时间、更深入的交流。较容易获得用户真实的想法以及潜在因素等,通常用于解决特定的问题。有了清晰的目标之后调研者提出的问题也需要经过仔细的推敲与打磨,在文章下一部分会重点讲问题的组合方式。
问卷调查
问卷调查是大家普遍比较熟悉的调研方法。问卷调查的优势在于调查面广、能够获得更多人的反馈以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缺点是不够深入,并且问卷在设计上很大程度会左右用户的回答。所以设计一份合理的问卷直接决定了这次调研的质量。一份优秀的问卷需要主要两个方面:篇幅与问题类型。通常问卷不适合超过15分钟,并且设置的题目应尽量具体不空洞。在问题设置上也要尽量避免使用封闭式的问题(提供多个选项,与选择题相似),因为这类问题很容易诱导被调研者,从而产生不准确的结论。另外使用半封闭与开放式问题的好处在于这类问题能让被调研者产生更多的思考,获得更准确的信息。
情景调查(实地考察)
在一些比较传统的书籍中也叫"现场观摩",到了现在更多的是进行场景上的重现。说直白一点就是创造用户平时使用产品的场景,看用户在熟悉的环境下如何进行操作,在b端产品中通常就是进行上门实地考察。这种做法能够让产品人员对需求与业务流程建立更直观的认识并且更容易获得一些被忽略的细节。在观摩的过程中需要多思考,努力总结出整个任务的步骤、找到脉络。
(from tencent ued)
4.安排问题的顺序
在使用问卷调查或访谈时,各个问题的顺序应该根据业务逻辑顺序组织。想要高效地在访谈中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可以使用"问题组"的方法,循序渐进得切入被访谈者的真实想法。具体来说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漏斗结构和菱形结构来组织问题组。
金字塔结构
采用金字塔结构构成问题组,是一种归纳的过程。使用这种形式时,调研者会提出非常具体的问题,通常是以封闭式的问题(提供多个选项,与选择题相似)开始,然后使用半开放式的问题,并且鼓励被调研者用更通用的回答来对问题进行拓展。如果你认为被调研者还不在状态需要对这个话题进行预热时,就应该采用金字塔结构。当你想结束问题时,同样也可以使用金字塔结构组织问题的顺序。
漏斗结构
漏斗结构实际上是一个演绎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把问题逐步聚焦。它通常以通用,开放式的问题开始,然后用封闭式的问题缩小可能的回答。漏斗结构能够为开场提供一种容易且轻松的途径,当被调研者对这个话题有情绪波动时就要适当控制使用问题的顺序并根据被调研者的回答决定问题的深入程度。
菱形结构
菱形结构实际上就是上面两种结构的组合,这种方式通常以一个非常明确的问题开始然后过渡到通用型问题,最后再根据一个结论进行深入。调研者首先会提出一些简单的,封闭式的问题,为调研做铺垫。随着问题的逐步展开,向被调研者提出明显没有"通用"答案的问题。然后根据回答,调研者再次限制区域深入某一个问题以得到明确的答复,这样就完成了一组完整的问题。
5.要研究用户的行为,更要研究用户的想法
调研结果分析,这是调研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环节。如果把用户需求比作一条污水河,那么我们通过调研得到的往往是河流下游的东西,即"看得见的需求"。通常是一些困扰用户的问题、用户自己能设想到的功能等。但河流中的污水总是源源不断的,我们必须想办法找到源头,即获得"未意识到的需求"以及"看不见的需求"。
【关键词】保健品应用 高职 课程建设 中药专业
1 背景
《保健品应用》是我院中药专业新开设的一门实用性课程。中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之一,即使学生毕业后可在药品经营企业从事药品销售以及药学服务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我院中药专业教师对学生就业单位进行调研时,药品经营企业提出,近年来我国保健食品行业持续快速发展,保健食品在药品零售企业销售量可占到总销售额的30%。因此,《保健品应用》课程是为学生毕业后适应社会零售药店的相关具备职业岗位需要而设置的课程。
2 课程结构和内容建设
2.1 课程内容描述
保健品,即保健食品。《保健品应用》课程教学任务要求学生掌握保健食品的定义 、特点、分类、质量管理及各类保健食品的应用。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保健食品的作用机理、配方与应用实例。了解国内外保健食品发展概况,保健食品产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动态。
2.2 课程结构设计
按照课程描述的要求,本课程在建设中设置了如下模块:
2.2.1 保健食品通识:包括保健食品的定义、特点、分类、功能和国内外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以及中国保健食品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这一部分内容以我国《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内容为基础。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等内容,则以行业及相关企业最新调研报告为基础进行撰写。
2.2.2 营养保健基础知识:这一部分内容的设置是为学生补充人体主要构成和功能系统,特别是消化和吸收的过程及其功能的实现。通过这些知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保健食品的功能及功能的实现。
2.2.3 保健食品功能各论:本模块内容是基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布的27种保健食品功能,将每一种功能进行详细阐述,包括:功能原理、相关生理学和营养保健知识、适用人群和不适用人群、注意事项和相关产品举例。通过这一模块,学生将掌握常见保健食品的功能、成分和适用人群,并在销售过程中为消费者正确推荐产品。
2.2.4 保健食品行业法律法规:本模块为保健食品相关法律法规介绍。重点在于保健食品法律法规对保健食品说明书和标签的要求,以及对保健食品宣传、营销的要求。该模块属于拓展模块,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职业素养,为规范我国保健食品经营销售环节打下基础。
2.2.5 保健英语:本模块属于拓展模块,以保健食品常用单词和短语为主,包括常见保健食品功能、成分、剂型、生理学和营养学常用词汇等。学生通过这一模块的学习应能对英文保健食品说明书进行翻译,并为消费者进行说明。
3 教学方法与手段
3.1 理论教学方法建设
《保健品应用》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不能单纯依靠传统课堂讲授,还要使用直观性的教学手段来增强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的感性认识。
在授课过程中采取多媒体教学手段弥补传统授课方式信息量有限的不足,以各种保健食品基本知识配以真实的保健食品商品图片、产品信息以及广告宣传等实例,让学生能够在有限的时间内直观地接触更多保健食品知识与市场信息。
3.2 实训教学方法建设
现场参观的教学方式往往信息量更多、印象深刻,同时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授课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结合参观我院模拟药品超市和模拟药店等实训场所,可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生动,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同时,学生实训报告不采取传统的“实验报告”形式,而采取对特定保健食品整体情况进行调研,并根据调研材料撰写报告的形式。学生采取分组进行的方式,由教师规定调研项目,指导学生通过网络数据库、市场调查等多种途径获取相关材料,最后按照规定格式将材料整理成报告。
4 成绩评定方法建设
根据高职教育的目标定位和课程特点,考试形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在《保健品应用》课程考核改革基本思路是:总成绩=30%平时成绩+70%考核成绩。其中:平时成绩=30%课堂表现+30%平时作业+40%分期调研情况汇报。考核成绩=20%笔试+80%调研报告。
总成绩中,调研报告部分占到将近70%的比重,体现了本课程注重实用性和以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目的的特点。
5 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加强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最有效的手段就是激发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基于这一思路,我们将调研报告作为成绩评定的主要部分,教师在其完成过程中只起引导作用,具体内容由学生分组操作完成。这一方式既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各种现代化手段获取信息并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为今后的就业打好基础。
综上所述,《保健品应用》作为我院中药专业新开发的一门课程,是立足高职教育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顺应用人单位人才需求而开设的一门课程,注重实践性和实用性。上述课程建设思路还需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进行反复验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调整和完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分析与研究
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各个行业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市场营销调研中融入网络化的方式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网络市场调研的方法有很多,从大体上看来主要分为直接调研法与间接调研法,这两种方法都有着各自的特点与途径,虽然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已经太过于陈旧,但是传统调研方法在以往操作的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功能。因此在网络化的市场营销调研中,可以借鉴传统市场的调研方法,或者将其作为辅助的工具来进行网络调查,这样做的效果将会事半功倍。在网络调研中对样本的选择是很重要的,主要的抽样方法包括随机抽样与非随机抽样两种,而随机抽样又包括简单随机抽样、分层抽样、系统抽样以及整群抽样,非随机抽样包括任意抽样与判断抽样。只要严格按照这些抽样方法来进行网络市场营销调研,就会取得十分显著的效果。本文对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以及调研过程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
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的主要方法包括:第一,搜索法。由于市场调研人员具有一定的专业能力,因此可以利用强大的搜索功能来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例如可以通过谷歌、百度、微软等等,这种搜索引擎的使用也能大大提高调查人员的调查力度,获取的知识量也是最大的。第二,实时的跟踪。现在的时代是信息的时代,信息的更新速度是很快的,虽然搜索引擎很方便,但是有时即使利用搜索引擎也不能搜到全部的信息,并且有的信息可能会有访问方面的权限,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查看到,这就需要每一个市场调研人员都能及时地更新信息,将这些信息日积月累起来然后再对其进行分类,对以后的使用也有很大的帮助。第三,邮件列表收集法。邮件列表通常是让人们来信息的,人们也可以利用这一方式进行网上的互动与交流,可以说是一款非常好的网络工具,它的简单方便为人们带来了便利,调研人员根据电子邮箱将用户的信息进行传达,有的公司为了维护与用户之间的关系就会定期地将一些信息发送给用户,同时对这些信息做出收集与整理。第四,电子问卷调查法。利用电子邮件的形式将用户的调查问卷进行发送,这其实与普通的调查问卷法是相同的,只是在调研的工具上有所不同,调研人员将问卷发到用户的邮箱或者直接发送链接,有了这一方法,可以与调查对象保持一种联系,同时还能时刻对其进行控制,既方便又大大节省了时间。第五,对访问网络的用户进行抽样调查。在网站上引入跟踪软件,然后就可以对调查对象展开调查,例如在特定时间段内可以对网站的用户弹出一个调查表,用户可以进行填写,同时利用网络技术将不同的用户IP地址进行记录,确保不同的用户不会出现重复的填写操作。
二、网络营销调研方法分类
市场调研从产生到现在已经经过了一个世纪,同时市场调研在营销系统中有着两方面的作用:一方面,它能够反映出市场的信息为管理者提供相应的决策依据;另一方面,它能够为探索新市场提供帮助,市场调研包括了方方面面的内容,例如市场分析、产品满意度、销售预测等等。可以说,任何的企业产品都不会在市场上永远地销售,企业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需要开发出新的产品,而市场营销调研的目的就是找到消费者。作为企业要根据消费者的意愿接受新产品同时改进新产品,然后设计出更能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相信做到了这几点企业的销售业绩将会再创新高。网络营销调研的主要内容有:首先,消费者要充分地了解网络营销以及企业产品的信息,然后根据相应售后的部门将问题进行反馈,充分研究新产品的特征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也可以通过官网的调查来搜集消费者的信息。同时,还要将企业经营的产品以及相关服务的信息进行充分的了解,如果是比较单一的市场,可以选择密集市场集中营销,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一些产品的生产,不同的企业对经营的领域也是不同的,有的覆盖面比较广,有的就选择特定的目标进行产品的提供。其次,要充分了解竞争对手的信息,竞争对手的信息主要包括竞争对手的实力、竞争的策略、网络营销战略等等,在实际的营销工作中,竞争对手的任何表现都可能反映出企业的最新发展,因此应该根据市场的环境以及社会人口进行相应的研究。其中,对于网络营销调研方法可以按照用户是否参与调研可以分成直接调研与间接调研两种。直接调研就是根据用户本身参与的调研活动,间接调研就是根据用户等相关资料,例如各种文献、服务工作记录、业务日记、用户登记卡等等。按照调研者组织调查样本的行为可以分成主动调研与被动调研。如果根据采用的网络工具就包括网站问卷发放调研法与网站投放问卷两种,公司的网站上投放问卷的优点主要有准确性、有效性,还要与顾客维护好关系等,主要的缺点包括总体比较小、资料也不够全面。而门户网站上的优点主要包括样本大,同时还具有一定的广告作用,缺点就是构成较为复杂,因此很多对公司产品不了解的用户就无法对产品做出评价,所以问卷就变成了无效的问卷,如果利用网络的方式发送邮件就可以保证制作的方便,电子邮件对于图片的发送很有帮助。通过这种方式将图片传送给调查者还要充分地考虑到显示器的适配问题,但也有很多用户觉得自己的隐私被侵犯,这一方法也面临着产生大量无效问卷的状况。
三、网络营销调研的过程
第一,确定好网络市场调研的提纲。将要调研的对象进行确认,还要充分了解这样的群体有着怎样的爱好,例如,如果是女性就分析她们的调研服装等,至于调研的方式通常是门户网站站点调研、视频调研、QQ调研等等。其次,为什么要开展调研活动,如果在调研的过程中你的调研对象对此产生怀疑与反感该怎么做?这时可以在人们快要下班的时间进行调研效果会十分明显,由于这个时间点人们的心情会相对放松。最后,调研所需的经费问题,如果是网络调研的话通常经费都比较少,但是这样调研的效率有时并不高,所以就需要留出一部分经费作为对调研者的奖励,让人们有兴趣并且认真地对待调研这件事,因此在投入经费方面应该主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做出判断。调研方案主要包括内容与方法等多个方面,根据相应的调研方案就能够在调研者与被调查者之间建立起很好的关系,这就有效地避免了很多可能会产生的问题。第二,确定调研的对象。调研的对象在调研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没有调研对象这项工作就无法进行,所以明确调研对象然后进行下面的一系列工作,而调研对象的条件一定要符合你的标准,要和你所想了解的信息有关联,这样出来的调查问卷也就更有意义。第三,制定方案。结合之前做的调研工作充分了解政府的相关政策,找到合适的调研对象资金投入也都到位,那么就可以选择相应的网络调研工具进行调研,目前比较常见的网络营销调研工具主要包括微信、视频会议、站点调研以及QQ等方式,在这里调查的结果非常关键,同时对于政府的政策方面比重应该是比较大的。之后就是对信息的收集工作,将调查问卷发放给调研对象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保证问卷回收是否具有有效性,如果是无效的调查问卷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第四,分析信息。将调查问卷全部收回就要开始进行信息的整理工作,将收集到的信息整理后进行汇总,然后要利用现代的科学技术对结果进行分析,传统的方式常常会出现很多的差错这样严重影响到后续工作的进行,科技的时代就要用先进的技术利用网络分析工具将信息进行分析,得到的结果无论是在商务决策方面还是其他方面都有很大作用,同时还要注意的一点就是一定要将调研的结果进行事后的追踪与调查,确保网络营销调研的准确性与完善性。第五,编写调研报告。调查报告的最后一个部分就是要编写调研报告,在写的过程中行文要十分清晰、合理,例如在介绍调研对象的时候可以采用相应的手段以及调研的方法,在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相应的语言,很多人的语言都不够规范或者太过于口语化,这样是不可以的,这会让阅读者对调研报告的准确性产生疑问。所以在进行调研报告时最好要加上相应的数据分析,最好还要有图示的部分,这样完善、科学的调研报告更能让人们信任。
结语
综上所述,主要对新时期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法以及调研过程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可以看出,网络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而网络市场调研也代替了传统的市场调研方法成为主流方式,利用网络强大的功能来将市场调研工具进行优化,让人们能够感受到最新型、最完善的调研方法。除此之外,还要充分根据调研的实际要求来选择网络调研的方式,让现代网络技术发挥出最好的效果。相信在众多专业技术人员的共同努力之下,未来我国网络市场营销调研方面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1]程瑞环.浅谈通信企业的市场营销调研与市场预测[J].管理学家,2012,(1).
[2]张祯.浅析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国有企业市场营销策略的调整及发展新趋势[D].郑州:中国长城铝业公司,2010.
[3]冯蕾.基于UGC短视频模式下的企业网络市场营销探析[J].商场现代化,2016,(7).
[4]李燕彬.基于有效统一的网络市场营销和传统市场营销研究[J].现代教育科学,2013,(4).
热词:教辅图书 编辑素养 市场监管 数据收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辅图书市场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与之并存的是,教辅图书的竞争尤其是发行渠道的竞争异常激烈。如今,在市场竞争日趋透明、市场监管日益严格的背景下,内容和编校质量的竞争越发凸显其重要性,这也就促使出版者更加重视产品质量的提升和品牌建设。不过,教辅质量的提升不仅仅是出版者的责任,它更是作者、读者、出版者和监管者合力的结果。
一、加强源头控制,建立和完善原稿审核机制
原稿质量不高是教辅图书质量低下的根本原因。很多国有和民营出版企业并没有建立专门的教辅作者队伍,所选作者带有一定的随意性,也没有针对作者设置明确的奖罚机制和淘汰机制,导致原稿质量不高。而编辑囿于时间和作者资源,对于稿件也并未真正行使审核职能,往往直接“来料加工”。坯子不好,成品质量自然堪忧。因此,对于出版者而言,必须对书稿质量设置底线,建立和完善原稿审核机制,从以下方面对原稿予以把关。
一是科学性和系统性。首先,要确定稿件是否根据教辅图书的种类来设计相应的编写方式。同步类教辅图书要严格配合教材,专题类教辅图书要依据课程标准来划分专题,试卷类教辅图书要紧密围绕考点。这是常识,也是基本要求。进而需要判断的是,稿件的知识结构是否严谨和系统,学科知识结构和课程目标是否相互结合、相互渗透、相互支持,知识点是否超标,内容覆盖是否全面,前后说法是否一致。其次,稿件是否注意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学习需要,重难点是否突出,梯度设计上是否循序渐进、螺旋式上升。
二是具体性和针对性。教辅的编写理念渗透于结构之中,而编写内容则必须有具体性、针对性和说服力,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那些空洞的说教、华而不实的先进理念往往得不到学生的认同,是在审稿时需要摒弃的。
三是创新性和趣味性。创新包括内容创新和形式创新。内容创新可表现为知识点的归纳和典型例题具有新意,习题演练能够开拓学生思路、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够为学生终身学习创造条件。形式创新可表现为封面和内文的版式新颖独特,与同类教辅相比具有区分度。相对而言,读者更重视内容的创新。这是审稿者需要着重注意的。同时,在科学、有效、创新的前提下,应注意稿件是否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兴趣爱好来兼顾内容的趣味性。
二、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和落实质量保障机制
从理论上看,“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非常有利于保证图书质量。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因为多种原因而并未真正落到实处。
第一,三审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按照《图书编辑工作基本流程》的规定,编辑室主任复审,社长、总编辑(或由他们授权的具有正、副编审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终审。但是,该规定并未说明三审必须专业对口,这样容易造成把关不严。并且,如果时间紧迫,三审程序往往匆匆走过场。
第二,校对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在校对环节,单本稿件一旦字数多,可能由多人分散校对,这种分散却不交叉的方式,容易造成各自为战,不利于文稿体例的统一。
第三,排版环节可能存在的问题。经过编校人员的层层审核、加工、校对和排版人员的相应更改,责编在核红阶段仅仅看核红部分,应该是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往往由于排版人员的误操作或者排版软件的兼容性问题,导致不该改的地方改动了,或者莫名其妙跳出不规范、不准确甚至错误的字符,而这仅靠核红和后期的对片是不足以杜绝错误的。
那么,交由责编或者他人进行的印前通读尤显必要。除了通读,责编在比对签付样和核红样的时候,通过查看版心四角的变化等方式,也有助于发现问题。所以,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通读”制度,是保证教辅图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不仅如此,为切实提升教辅图书的质量,很多出版企业还增加了审校的次数,并且制定了编校质量检查制度,设置了专门的质检部门,实现了图书编校质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常态化。
三、加强知识积累,培养和运用编辑辩证思维
(一)培养编辑思维,注重思维的辩证性。编辑思维是一种创造性思维,具备辩证性、发散性、逆向性等多种特征。就教辅编辑而言,灵活运用编辑思维,特别是常见的辩证思维,对于提高编稿效率、提升编校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要加强编辑思维的辩证性,就必须运用好辩证思维所具备的整体性和动态性特征。
第一,坚持整体性的思维方式,运用系统观处理问题,即把握教辅图书内容和版面的统一,保证书稿的整体性。具体说来,就是:①以整体和规范的视角把握对象,对文稿的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保证版面格式、字体字号、同一名称、数字用法的统一,书名页上相关信息记录的齐全,图稿内容与文字说明的相符,文与图、文与表的衔接。②把书稿的相关性内容当作板块,坚持做专项检查。
第二,坚持动态性的思维方式,运用发展观处理问题,即把文稿的编辑加工过程看成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着的开放系统。具体说来,就是:关注教辅图书的使用区域、使用效果以及各类衍生需求,关注国内外形势、政策、考点、配套教材的变动情况和教育理念的变化。
(二)加强知识积累,提高编辑素养。第一,加强语言文字积累和常识积累,把握常见的出错规律。一般而言,出错主要是来自语言文字、版面格式、思想内容等三个方面,从这些角度出发,平时加强积累,编辑时仔细加工文稿,对于降低差错率、提高内容质量,具有较强的指导作用。第二,熟悉教育和教材,融入到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中。现代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不断变化发展,教辅编辑只有融入到教师的学习共同体中,才能把握教育动态和师生需求,从而完善产品;只有熟悉教材,才能发现稿件问题,提高审稿速度和编稿能力。
四、加强市场监管,坚持和落实质量管理制度
加强教辅图书质量的监管。要坚持和落实出版物质量管理制度,形成有效的质量监管机制和管理网络,建立由出版行政管理部门、行业协会、学术组织和读者多方面组成的质量监督体系。就目前而言,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因其具备行政处罚职能,所起的震慑作用更大。因此,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应根据《出版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定期和不定期对出版物的编校质量和印刷质量进行检查和奖惩。并且,这种检查宜以随机抽查为主,因为采取由出版单位送检的方式会存在一定的操作空间。
加强教辅图书选用的监管。教育部门可以组织优秀的专家队伍,对教辅的内容质量予以评议,但必须注意执行过程中所出现的偏差。比如,教辅评议时要保证评议程序的公正,以及评议过程与结果的信息公开。特别要注意的是,教辅评议的基本职能是内容的把关,目的是减少地方上的筛选成本,但不要因此变成强制购买的“通行证”。
五、加强数据收集,建立和利用数据分析平台
从主动与否的角度来看,传统的调研方式分为被动调研和主动调研。被动调研,主要是读者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反馈信息给编辑。主动调研,主要是书面调研和当面调研。书面调研由于针对性不强,往往用得不多。当面调研,就是编辑走出去,与教研员、一线的老师和学生进行交流,听取师生意见。这种方式因其直接性,属于主流方式。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新的调研方式已经产生,并且具有较大的优越性。
第一,通过QQ、微博、微信进行在线互动。这种形式的好处在于沟通的即时性,即编辑和读者可以针对教辅图书等进行在线交流,及时提出问题,完善产品。
《内科学》课程标准是落实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教学指导性文件,是推进医学院校课程建设与改革、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保障。《内科学》课程标准的制订,对于明确临床《内科学》课程教学目标、整合序化课程内容、编写教材和讲义、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与教学大纲相比,课程标准在课程设计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意见和建议等方面阐述得更为明确、具体,由强调“教师教的效果”改为强调“学生学的效果”,突出了学生“学”的基本要求[1]。
一、课程设置
1.课程设置依据
要做好一门课程的课程标准,必须明确课程设置的依据,这需要通过开展专业调研来实现。我们到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所(门诊)、综合医院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业调研,明确了《内科学》课程设置依据:根据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针对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内科医生岗位(群)的能力需求,兼顾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及学生可持续发展需要设置《内科学》课程。
2.课程设计思路
我们在进行课程设计时,着重达到以下几点要求:①学习内容即为工作内容:通过对岗位工作任务的调研、分析,总结典型工作任务,同时参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兼顾学生的可持续发展,选取教学内容,设计学习情境,确定学习任务;②学习过程即为工作过程:充分利用临床实际案例、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临床见习和顶岗实习,实现校内学习过程与临床工作过程的部分融合对接;③综合评价教学、学习效果:采取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关注学生课堂讨论、发言及病例分析等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同时结合期末笔试结果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对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评价,体现全面考核、知识与能力并重原则[2]。
二、课程目标
根据学生未来工作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结合调研结论,我们将《内科学》的课程目标归纳如下:①知识目标:掌握临床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主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要点以及急危重症表现、应急处理方法;熟悉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相关辅助检查、转诊指征及转诊知识;了解内科常见病、多发病的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指导知识。②技能目标:具备运用内科基本诊疗技术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初步诊治的能力;具备对内科急、危、重症进行应急处理及正确转诊的能力;具备对内科常见病、多发病进行一般预防、保健指导、简单康复治疗、健康指导的能力。③素质目标:具备健康的心理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医德医风;具备通过良好的人际沟通建立和谐医患关系的能力;具备对新知识技能的持续学习能力。
三、课程内容
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才定位需求,涵盖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内容,参考社区医生工作职责,考虑学生的认知规律及可持续发展,对《内科学》课程内容进行选取、整合、序化,设计了循环系统疾病的诊治等12个学习情境,并将其进一步分解成急性心衰的诊治等52个学习任务,共计118学时。
四、课程实施建议
1.教学方法与手段
主要采用任务引领、行动导向为主的教学模式。以任务驱动教学法、示范教学法、案例教学法为主,结合讲授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等教学方法来组织教学,借助多媒体课件、临床实例、实训室、内科学网站、图书馆医学考试培训系统、附属医院病房(门诊)等资源,使学生掌握《内科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教学团队
《内科学》的教学团队是一支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双师型”教学团队。校内专任教师要定期参加临床实践,丰富临床经验;校外兼职教师应由具备高学历、高职称、教学能力强的行业一线内科专家担任,参与校内实验(训)教学的同时承担学生见习、实习的带教工作。
3.实践教学条件
校内实训室设备能模拟患者病理(正常)体征,满足学生在体格检查、辅助检查结果判读方面的实践需要;具有资料丰富的病案(情境)库,辅助学生进行情境模拟练习;在附属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乡镇卫生院(所)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建立校外实训基地[3]。
4.教材编写与选用
由于教材建设总是落后于当前医疗技术的发展,因此选择近三年出版的专供临床医学专业用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且只能作为教学参考用书。应由专任教师和临床一线的高职称内科医生组建教材编写团队,在听取基层社区医生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参考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大纲内科部分知识点,引入国际先进医疗卫生技术,编写教材、讲义、临床实(验)训指导及实习指导。
五、考核与评价
《内科学》课程采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考核评价方式,强调综合能力的评价。过程性评价包括学生在日常课堂提问、讨论发言中的表现,占学期总成绩的10%,病案分析成绩占学期总成绩的25%。终结性评价指期末笔试和技能考核,考试形式、题型及考试内容与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考试类似,占学期总成绩的65%。
《内科学》作为临床医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标准的研究与开发须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实用性和时效性。《内科学》课程标准的制订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适应校情、学情的课程标准不仅对我校的课程改革起到重要推动作用,而且为全面增强学校办学活力、提升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推动学校整体发展奠定基础[4]。
【关键词】高中英语 学情调研 练习讲评
学情调研是指对学生存在的认知水平或程度和需求水平或程度的调查,以及对所搜集的学前调查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的过程,包括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的分析、欠缺的知识经验的分析、学生自己能学习的基础知识分析、学生学习能力以及学习风格分析等。
一、 练习讲评教学中学情调研的主要内容
1.对学生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的把握。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对学生的语言技能和语言知识设定了分级目标,教师在高中英语练习讲评教学中对学生现有的语言知识和技能有所把握后,展开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的探讨。教师应该针对练习讲评教学过程中有可能出现的这些困难和障碍进行了解、统计和分析后,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才可以确保练习讲评教学的有效性。
2.对学生情感态度的把握。在练习讲评教学中,教师应分析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通过学情调研,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有针对性的调整学习内容、教学方法,促使练习讲评的教学内容与学生之间建立起积极的意义关系,强化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引导他们逐渐将兴趣转化成稳定的学习动机。
3.对学生学习策略的把握。在高中英语练习讲评教学中,对于学生学习策略的分析和指导必然不可忽视。对语言的任何方面的学习,掌握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和策略必然会让学习事半功倍。因此,在练习讲评教学的学情调研中,教师应注重学习策略和方法的分析和引导。
4.对学生文化意识的把握。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能力逐步扩展文化知识的内容和范围。英语练习中的材料涉及各个领域,充分利用这一特点,分析学生原有文化意识,选择可以拓展丰富学生文化意识的教学内容,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也能够帮助学生拓展视野,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学情调研也应将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分析作为重要内容,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练习讲评教学学情调研的过程
首先,练习讲评教学前的学情调研。这是学情调研中最被大家重视的环节,它能帮助教师获得是对学生已存在的认知水平或程度和需求水平或程度的信息;和帮助教师针对所搜集的学前调查信息作出的统计分析,为练习讲评教学作足充分的准备。
其次,练习讲评教学中的学情调研。在教学过程中,随时观察课堂,及时掌握最新最真实的信息,是教师相机作出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调整的重要依据,因此,教学中的学情调研也不可忽视。
另外,练习讲评教学后的学情调研。在这个阶段的学情调研包括学生学习后的及时反馈。练习讲评教学不仅是学生习得知识、获得正确答案的过程,也是学生学习解题策略,整理解题思路的过程,因此,在练习讲评后,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掌握情况,难点是否突破,方法是否改善等,以为将来给于学生准确的教学指导做充分准备。
三、练习讲评教学学情调研的方法和途径
1.观察法。观察法是最常见,也是教师最常用的学情调研方法之一。观察法指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观察并记录学生的言语和行为,进而判断其学习的心理过程的学情研究方法。观察的过程可分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阶段。课前,教师可通过批改练习等,细致观察学生在预学中暴露出的问题。在课中,教师在各个教学环节应全面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心理、学习热情、学习效果等学情信息,并及时作出适当调整。在课后,教师可以通过相关巩固练习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对学情信息给予统计和分析。
2.访谈法。及时获取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最直接的方法是学生访谈法。学生访谈的价值在于围绕问题进行系统而深入的了解。要使用访谈法,首先要确定访问对象,在全班学生中选取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学生作为访谈对象,采取个别访谈与群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要事先预设访谈问题,基于即将学习的新知识,围绕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即将学习的重点、难点知识设计系列访谈问题,问题与问题之间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再而,要创设轻松、真诚的访谈氛围,教师在访谈时应态度亲切、诚恳、和蔼,使学生放松心情,相互启发影响,让学生感受到真诚和帮助。
四、提升教师学情调研能力的几点建议
第一,理论学习。理论是实践的指导,因此教师应学习相关理论,掌握学情调研的主要内容,学会学情调研的主要方法,提高学情调研的能力。第二,课题研修。以学情调研为课题,持续探索学情调研的主要内容与途径方法,准确把握学情调研的关键元素,形成学情调研内容与方法的实践框架。第三,观摩学习。观摩名优教师的课堂教学,观察名优教师是如何进行学情调研等的各个环节。第四,实践反思。在观摩学习的基础上,将自己的学情调研与名师的学情调研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反思,从而不断提升自我的学情调研的能力。
五、结束语
高效的练习讲评教学是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理论学习和实践经验表明,高中英语练习讲评教学中学情调研的实施将有力提升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研究探索学情调研在英语教学其他方面的应用,养成学情调研的习惯,提升学情调研的能力,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茜,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