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6 15:47:3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理论及模式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急诊;新护士;岗位培训
急诊岗位的特殊性与经常面临的紧张度导致了急诊工作环境的高压力状态,这对急诊护士的专业素质,应对能力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刚刚步入临床工作的新护士而言,如何实现从学生到专业护士的角色换位,尽快适应急诊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在从事专业早期给予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指导有利于他们尽快适应临床环境,有利于专业成长及发展,有利于护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1]。在医院及护理部连年成功开展岗前培训后,本科室也着手于科室内岗位培训,4年来取得了较好成绩,现报告如下。
1对象
选择本科室2009――2012新招收的护理应届毕业生共38名,女28名,男10名,平均年龄23,除一名学历为硕士外,其余均为本科。
2培训内容及方法
2.1培训过程①新护士报到后首先参加医院及护理部岗前培训,内容主要包括医院介绍,规章制度,护理程序及优质服务,护理质量管理及病人教育管理,关护理念,CPR及14项基本护理操作等,并通过相关考核。②进入临床科室后进行科室岗位培训,完成相关理论及操作考核。
2.2科室培训内容根据急诊工作背景及需求,培训主要有传统培训项目:科室介绍,工作环境,职责制度,急诊常见护理常规,护理操作,工作流程,抢救设备及仪器使用等;特色培训项目:急诊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工作场所暴力应对,护理信息系统管理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2.2.1急诊常见护理常规、操作、仪器使用请科室资深护士以授课的方式讲解急诊工作流程及常见急症处理,如脑卒中患者的急救流程、急性胸痛患者的急救流程、多发伤患者的急救流程等。并选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自学包括内、外、妇、儿急症理论知识。组织观看技能视听教材,老师在旁讲解急救流程中相关急救仪器的使用操作、医护间的配合等,然后组织练习,老师点评指导,适时评价总结,进一步提高新护士急救技能。
2.2.2急诊安全管理及应急预案护理人员对护理安全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护理安全工作的前提[2]。对安全管理的学习包括环境安全,病人安全-6项国际病人安全目标,员工自身安全。通过停电、火灾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详细讲解及具体事例分析加深新护士的安全意识。另外,组织学习结合本院特点制定的意外事件(Event、Near-miss)报表,持续质量改进(CQI)项目,主要涉及分析护理错误发生原因及危害性和补救方式,总结吸取他人的经验教训,改进护理操作和服务流程。
2.2.3急诊工作场所暴力应对工作场所暴力在急诊科有极高的发生率,针对医院及急诊特点开展工作场所暴力防范与应对措施教育,可提高急诊科护士防范[3]。科室内有专门关于暴力应对的培训和管理[4],一方面介绍中国医疗现状,工作暴力发生时间及原因,预防方法,并进行了顾客服务意识培训,包括语言、仪表、操作,流程、书写等的优质服务,避免暴力事件发生;另一方面介绍同事间支持系统,以同事间支持及有效地小组模式促进新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使之产生归属感。
2.3科室培训方法
2.3.1岗前培训制定岗前培训手册,在一周内采取自学及讲授结合的方法,对理论知识、护理操作技术及监护设备,抢救仪器进行讲解示范指导。
2.3.2岗位培训第一阶段时间为三个月,进行一对一的临床带教指导工作方式,在岗前培训基础上熟悉急诊科工作环境。讲解各班职责和工作程序,熟悉各班工作;根据班内患者的护理内容进行各种护理操作,讲解护理常规;在专人负责带教前提下,完成岗前培训手册中培训项目的check-list,并由科室总带教模拟急救场景,设置相关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评分项,进行床边综合考核并通过。
2.3.3岗位培训第二阶段时间为9个月。使新护士逐步适应临床环境,实现从一对一的“跟班”急诊新护士到有独立工作业务能力的急诊专科护士的角色转变。每月根据岗前培训手册,进行理论及操作的回顾,查漏补缺,进一步熟练掌握急诊常见病种的护理常规和技术操作,提高急诊临床的护理质量。
3结果
3.1护理理论及技能水平普遍提高在岗前培训考核及三个月床边综合能力考核中,通过率为100%,check-list完成及时,每个月的理论及操作考核均以较好成绩(>85分,满分100分)通过。
3.2同事评价较高主要通过带教老师评价、科室同事评价、护士长评价和自我评价。
3.3临床护理服务质量提高病人满意度提升,科室内新护士的工作意外事件发生率减小。
4讨论
4.1岗位培训提高了新护士考核通过率,激发其在临床中学习的兴趣新护士进入临床后,面临的是一个全新的环境,相关的学习环境及压力也相对改变,在岗前培训中激发新护士工作、学习、生活动机意识尤为重要[5]。灵活多变的培训方式更能引起新护士的期待与认同。以自主、讨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调动新护士的学习,激发其积极性、主动性。在培训后的考核中理论及技能均顺利通过,同时也体现出培训质量,为进一步完善岗位培训提供了宝贵经验。
4.2增强了新护士自信心,促进他们的角色换位新护士面临学院到治疗、护理、健康宣教等角色转换的压力,应关注他们的需求,如:病情环境适应较差,容易产生焦虑、自卑等不良情绪;缺乏临床经验,病情观察能力差,容易出现差错;对病人及家属提出的问题不止如何回答等[6]。岗位培训内容满足了新护士的需求,不仅充实了理论操作知识,更是从安全管理,护患沟通,应急处理等多方面引导,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使其更顺利的成为一名专业护士。
4.3提高新护士护理理论和技能水平理论基础与专业技能是新护士能否胜任护理工作的前提,因此,无论怎样变革岗位培训内容及培训方法,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始终要放在重要的位置[7]。在岗前培训中统一培训使其在上岗前就打下扎实基础,在其后的岗位培训中反复复习,并在临床中得以较好的应用。
4.4提高新护士的职业素质在系统的培训中,新护士的业务水平得到一定的提高,理论学习与临床工作结合的方式,进一步促进护士的提高。通过护理文化、制度及优质服务等人文理念教育不仅让新护士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更激励护士产生集体归属感,从而促进整个护理团队的成长。
参考文献
[1]夏吾吉.浅析新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J].中国临床医药研究杂志,2008,198:78-79.
[2]曾任英,钟伟英.新护士岗前核心能力培训的方法及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7):80-81.
[3]陈祖辉,王声.护理学杂志[J].2004,19(15):3-6.
[4]潘红英,桂蒙,孙蒋会,等.急诊护理人员工作场所暴力的应对策略[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5):445-447.
[5]王惠芬,谭文勇,夏桂兰,等.新护士岗前培训模式的探讨[J].护理管理杂志,2007,7(9):48-50.
中医学是我国优秀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几千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诊治疾病和护养病人的经验,形成了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基本特点则是整体观和辨证论治, 其基本理论同样是护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1 中医护理观符合现代护理理念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进入“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发展阶段,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医护理以其“天人相应”的整体观,自然观和“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与现代护理学“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不谋而合。
中医十分重视养生护理,强调对健康人的养生防病护理,中医护理具有养生保健上的优势――养护统一。在中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养生护理理论和独特的方法,很值得借鉴。在康复护理中,中医中药、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热熨、熏洗和气功等都有很好的疗效。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老年人口逐渐增加,许多老年疾病更适合用中医方法治疗。老年人往往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患,用中医一个处方往往有多种药效,可克服用西药增加用药数的弊端,老年人的慢性病多需要长期服药,中药相对不良反应小,可安心服用。老年人机体防御机能低下,易感染、易患癌,中药中具免疫激活作用的物质较多,老年人的个体差异非常大,而中医非常注重个体,根据患者的体质及病态用药及护理。
2 中医在护理理论及方法上有独特的优势
其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和辨证施护。现代的整体护理模式与中医护理有着十分相似的内涵,人体的生命活动是机体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由多种因素相互作用而维持的一种动态的、相对平衡过程。平衡失调,就会导致器质性和功能性的疾病。所以在治疗护理时,必须考虑影响平衡的相关因素,如体质因素、心理因素以及社会和环境因素等,中医护理的这种模式符合现代科学一体化的新趋势。
中医有丰富的治疗手段和灵活多样的护理方法。中医药对疾病的治疗包括药物和非药物疗法,运用内治和外治进行整体综合调节和治疗。中医的辨证施护,注重人、病、证三者之间的关系,强调人体的特殊性与差异性,常采取同病异护,异病同护的护理方法。注重饮食护理、精神护理。护理中根据人体气血盛衰变化,阳药用于阴时、阴药用于阳时。升药用于降时而降药用于升时;根据八纲辨证确定服药的温度,即”寒者热之”、”热者寒之”的服药原则,以提高药力。非药物疗法有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太极拳、拔罐、刮痧、热熨、熏洗等方法,这些技术操作具有使用器具简单,操作方便,适应范围广,见效快的特点。既适合在条件较好的大医院实施,也适合在家庭护理及社区护理中操作。
3 在中医护理临床护理实际中有不可取代的地位
特别是现在临床上很多疾病是中西医配合治疗的,作为护理工作者没有一定的中医护理知识是很难做好护理工作的。内科疾病中不管是象感冒这样的常见病还是象肿瘤等疑难疾病中医治疗占有相当比例,同时有很多独到的护理方法,比如对风寒感冒的病人护理时可让病人睡在比较温暖、风寒侵袭不到的屋子里,同时让病人盖得暖和些,多吃点热粥、热开水之类,以帮助发汗祛邪。这样配合治疗,往往能事半功倍。对于肿瘤病人,采用扶正祛邪的护理方法,在病人接受放疗、化疗后指导病人合理进食益补类药品和食品,如果不知道药物食物的四气五味、寒凉温热是很难达到目的的。在小儿疾病护理中提倡“吃热吃软、吃少”。反对“吃冷、吃硬、吃多”。所渭“忍三分饥,吃七分饱”,是一句民间流传很广的小儿防病要诀。注重脾胃护理,认为发病与疾病的康复过程与小儿脾胃的功能密切相关是中医护理的宝贵经验。在妇科护理中更是注重妇女的经、带、胎、产特点有一套完整的护理方法,这些方法很值得借鉴。
4 中医护理教育具有广阔的前景
【关键词】循证护理;中医护理;临床实践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11-139-02
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护理人员在计划护理活动过程中,审慎地、明确地、明智地将科研结论与临床经验、患者愿望相结合,获取证据,作为临床护理决策依据的过程。其为先进的护理理念,现就循证护理理念对中医护理实践的发展作用与同行进行探讨。
1循证护理促进中医整体护理发展,加快中医护理实践走向科学化、专业化道路
循证护理以真实、可靠的科学证据为基础,而中医学认为人体是一个以脏腑经络为内在联系的有机整体,并与自然、社会有密切关系。中医护理人员必须以整体护理观为指导,在护理工作中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到的资料全面进行分析评估、不仅要考虑病症进行对症处理,而且要考虑疾病发生的原因、脏腑及经络的病理变化,全面分析评估施行护理。另外,中医护理的另一重要特色是实施辨证施护,辨证论治”是中医精神实质,“辨证施护”则是中医对疾病的一种特殊的研究和护理方法。辨证,就是将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辨清病因、病位、病性及邪正关系,概括判断为何病、何证。施护,则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护理方法。辨证是决定护理的前提和依据,施护是护理疾病的手段和方法。通过施护的效果可以检验辨证的正确与否。 “辨证施护”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根据辨证施治的原则,结合疾病的具体证候,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的方法。具体体现为“同病异护”、“异病同护”。 如清・郑树圭在《七松岩集・淋浊》中,对“气淋”的护理强调“只宜静养”,这是根据气淋的病因而制定的,而“砂石淋”的成因“属郁怒伤肝者多”,所以在护理方面应“戒气省劳,绝欲为第一” 由此可见,辨证施护体现了中医护理的科学方法并与循证护理指导思想相统一。
中医护理自身特色和优势已普遍得到国内外护理同仁的肯定和认同。将祖国传统医学的护理理论及经验进行科学、系统的整理、开发应用,并付诸实践检验,是中医护理事业得以向前发展的源泉。循证护理的开展,为其不断自我完善理论体系与技能提供了有利的条件,通过临床实践验证,不断发现旧理论、旧经验、旧技术与现代护理科学的矛盾,用新的实践替代原有的实践,并吸收当代最新的科技成果为我所用,不断发扬创新,从而加快中医护理工作走向科学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进程。
2循证护理利于中医护理实践模式的转变
当前,中医护理工作仍主要以经验型护理为主,表现为:在应用护理程序时,尽管依照护理程序步骤展开工作,但仍无法跳出被动性接受工作的方法;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时,习惯于以经验替代科学的决策,评判性分析思维能力较差;制定护理计划过于简单机械化,习惯于照搬现有的护理诊断与措施,逐条组成单一的护理方案,缺乏个性化及针对性。在中医护理工作的临床实践中,我们发现辨证施护的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局限性,具体表现为在分析判断疾病的本质时存在辨证依据不足的现象或辨证施护准确但收效甚微等等。如何克服这单一护理工作方法所存在的不足,是有待我们研究改进的问题。
而循证护理强调实证指导实践,以制定护理决策,对转变现行中医护理工作方法具有积极的影响。循证护理一是重视准确运用科学的证据去管理临床实践活动,不仅凭经验及直觉决定护理行为。护士主动了解病人健康状况的动态变化,针对临床实际存在的护理问题进行辨证,并自觉运用批判性思维方法,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手段,准确施护,做到护理工作有据可依,具备科学性和规范性,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二是重视调动护士学习新知识及技能的积极性,提高工作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在循证护理实践过程中,学会善于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信息资源,不断进行自身知识及技能的更新,提高发现、解决及处理病人实际存在健康问题的能力,开阔思路,以临床实际护理效果为出发点,不断总结经验及科学论证,寻求既满足人的健康需求又有中医特色的工作方法,推动护理工作向前发展及模式转变。
3循证护理利于中医护理科研工作满足临床需要
循证护理的开展关键在于护理人员能够应用现有的最好的护理实证来制定出改善病人的状况以及满足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精神、文化等多层面的健康需求。根据1992年AHCPR对临床实证的分类,护理实证分为以下4类:一类实证:通过系统文献回顾或研究趋势分析,获得的多项随机控制实验性科研结果;二类实证:通过至少一项随机控制的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三类实证:通过类实验性科研获得的实证;四类实证:通过定性研究或描述性研究获得的实证,或来源于护理专家的临床经验,或专家组的报告[2]。中医护理工作有着十分丰富的内容且历史悠久,早在两千多年以前《黄帝内经》就记载了大量的养身保健及防病治病的理论、技术和经验,至今在临床上仍为护士解决实际护理问题的重要手段。例如脾阳不振证型脘腹痛病情轻者,用花椒20g,吴茱萸15g,研末水调敷脐,12h换药1次;便秘者(急下)用大黄粉6g水调敷脐[3],可在较短的时间内缓解病人的症状,且方法简单,疗效独特,安全无副作用,应用范围值得我们临床加以研究,整理并提高。
随着EBN的引用,越来越多的护理理论与护理技术操作期待研究证据。要找出解决它们的新方法,就必须以可信赖的科研成果来解释和支持。因此,护理科研应从护理应用学科的角度出发,以解决现实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主要突破口,在继承中医特色的前提下,广泛开展基础实验研究和临床实验研究,着重从护理理论的科学依据及技术操作的可行性、安全性、舒适性入手,选择最适合于临床研究的课题并利用互联网资源共享文献数据库中公开的研究路径进行设计,融合循证护理理念,加快对祖国传统护理的学术思想与技术专长的挖掘及研究成果的转化,使中医护理工作在适应医疗技术发展的同时更好地满足人民健康需求[4]。
参考文献
[1] 冯先琼,成翼娟,李继平,等.循证护理:护理发展新动向[J].实用护理杂志,2001,17(6):1-3
[2] 李小寒.循证护理资源的获取方法[J].中华护理杂志,2003,1:65
一、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以我院骨科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轮科实习的护生60人为研究对象,均为女生,年龄17-21岁,平均(19.22±1.13)岁,其中,中专10人,大专30人,本科20人。按入科时间分为实验组33人和对照组27人,两组年龄、性别、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二)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带教管理模式,选择高年资护师作为带教老师,每位带教老师带领1-2名护生了解科室管理规章、日常工作安排、护理理论及技能操作并完成骨科护理临床教学内容,带教老师负责安排护生所有工作内容及学习内容,教学秘书进行监督指导。实验组采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具体如下:(1)计划阶段(P):由护长、教学秘书、高年资护师组成教学团队,共同依据教学大纲要求及临床经验制定骨科护理临床带教计划,目标为护生掌握骨科临床护理理论和技能、独立完成典型病例护理、了解紧急情况处置、培养骨科护理临床思维能力、锻炼护患沟通技巧;(2)执行阶段(D):对入选的带教老师进行培训,并制定教学行为规范对带教老师和护生进行管理,采用综合教学模式,包括目标教学法、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情景模拟等,通过PPT、模型示范、视频等形式辅助教学,教学内容均按既定教学计划进行,教学秘书进行监督,每周教学日不定期抽查护生教学进度;(3)检查(C):检查包括教学日的不定期抽查、每2周定期考核,对带教老师及护生教和学行为进行检查,不定期抽查根据教学计划进度随机向护生提问评估教学进度,但不评价教学质量;定期考核则以教学质量为考核指标,进行阶段小测试;(4)处理(A):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优秀表现进行及时反馈、讨论、总结,制定改善措施或表扬,并进入下一个PDCA循环。(三)观察指标。两组根据日常表现进行综合能力评价,包括教学查房、基础护理、专科操作、健康教育、学习纪律,各20分;出科前进行考核,包括理论考核、技术操作,各100分。(四)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21.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一)两组护生综合能力评价比较。实验组日常教学查房、专科操作、健康教育、学习纪律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三、讨论
传统的护理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且与实际临床操作存在一定的差距,不能够很好的调动新护士或是从外科室外院调入护士的积极性,不符合现代的教学要求[2]。而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能够弥补传统教学中的许多不足之处。情景模拟是指设定一个逼真的手术室情境,新护士能够感觉亲如现场,并严格按照手术室的要求完成任务[3]。这样,护士能够尽快熟悉手术室环境,掌握各项技能。在实际操作中,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形成动态课堂,让新护士能够激发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在不断的训练中,提高自我技能,强化无菌观念,夯实护理基础。经培训,两组护士的手术室护理技能均有一定的提升,但是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实验组,在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以及培训效果评价等方面均高于对照组,经SPSS16.0统计软件分析,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应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为新护士在以后的临床工作中奠定扎实的基础。
作者:康志敏 吕小伟 陈玉芳 秋姗 单位:绍兴市中心医院
[参考文献]
[1]涂娟,熊琼,陈咏华,等.情景模拟教学在手术室护理学生实习中的应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5,13(12):117-118.
今年本着“巩固优势,稳步发展”的原则,一年来做了能上能下下几点工作:
⒈兼顾新厦、主楼,全院一盘棋,尤其在新厦抓操作规范,实现输液反应“零”突破;抓查对制度,全年查堵药品质量漏洞例、一次性物品质量漏洞例。
⒉配合股份制管理模式,抓护理质量和优秀服务,合理使用护工,保证患者基础护理到位率;强调病区环境管理,彻底杜绝了针灸科环境脏、乱、差,尿垫至处晾晒的问题。
⒊从业务技能、管理理论等方面强化新厦年轻护士长的培训,使她们尽快成熟,成为管理骨干。今年通过考核评议,名副护士长转正、名被提升为病区副护士长。
⒋加大对外宣传力度,今年主持策划了“护士节”大型庆典活动,得到市级领导及护理界专家同行的赞誉;积极开拓杏苑报、每日新报、天津日报、天津电台、电视台等多种媒体的宣传空间,通过健康教育、事迹报告会、作品展示会等形式表现护士的辛勤工作和爱心奉献。
⒌注重在职职工继续教育,举办院级讲座普及面达以上;开办新分配职工、新调入职工中医基础知识培训班;完成护理人员年度理论及操作考核,合格率达。抓护士素质教育方面开展“尊重生命、关爱患者”教育,倡导多项捐赠活动,向血液科、心外科等患者献爱心。⒍迎接市卫生局组织的年度质控大检查,我院护理各项工作成绩达标,总分,名列全市榜首。
⒎个人在自我建设方面:今年荣获“市级优秀护理工”称号;通过赴美国考察学习,带回来一些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积极总结临床经验,本年度完成成国家级论文篇、会议论文篇及综述篇。
作为护理部主任、一名光荣的****党员,我特别注重自己的廉洁自律性,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带病坚持工作,亲自带领科护士长、护士长巡查各岗;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积极参与护理支部建设,发展的年轻党员梯队,现在新厦的赏员队伍已经扩大到余名,其中以年轻的临床骨干为主,使护理支部呈现一派积极向上的朝气和活力。
【关键词】Leininger跨文化;孕产妇;护理;保健知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44-5511(2011)10-0017-02
【基金项目】:本课题为上海市嘉定区科委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08)JKK021。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国各地的人员不断流入上海地区,随之孕产妇也不断流入,从而给上海地区尤其是城郊接合部的母婴管理提出更高的要求,为了提高这些外来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切实保障外来孕产妇的母婴安全,我们在2008年设计该课题,在外来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应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进行护理。
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是在20世纪60年代由美国护理理论家德兰・雷林格尔(Medeleine Leininger)首先提出[1]~[7],它是在新的医学模式下产生的一种护理模式。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是根据患者对健康、疾病、护理、保健、照顾等的认识和需求的差异性以及社会文化的多样性,将多种文化渗透到护理过程中,从而满足患者身心及精神文化的需要[1]。
在2009年7月~2010年12月期间对在本区三家二级医院内产检与待产的50例外来孕产妇应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进行护理,调查应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的外来孕产妇需求围产期保健知识与应用常规护理的50例外来孕产妇需求围产期保健知识的情况,现将具体的方法与取得的结果情况报告如下:
1对象
选择对象在2009年7月至2010年12月期间,在本区三家二级医院内产检与待产的100例外来孕妇中按便利抽样选择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夫妇双方出生地均非上海市(非上海市户籍);②居住上海<1年;③夫妇双方的父母均健在;④本次妊娠属于第一或第二胎。排除标准:有妊娠合并症或并发症。其中对照组50例,实践组50例,以孕产妇来院前后列入对照组与实践组,其两组外来孕妇均知情同意,在年龄、学历、职业、家庭状况、家庭生活、孕周与孕次等方面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其100例孕妇,年龄18~30岁,平均22.7岁;文化程度:小学5例(5%),初中65例(65%),高中20例(20%),大专以上(10%);婚姻状况:已婚83例(83%),未婚17例(17%);家庭生活:夫妇一方在上海生活9名;夫妇双方在上海生活71名;夫妇双方与子女均在上海生活20名;职业:普通工以上30名(30%),自由职业11名(11%),无职业59名(59%)。
2方法
2.1孕产妇进行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护理的方法
对照组:按医院制定的常规护理进行护理;
实践组:首先护理人员经过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培训班的培训,然后参与护理,通过护理人员与孕产妇及家属的充分沟通,在互相充分信任的基础上,了解孕产妇及家属的特点与需求,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料,与孕产妇及家属共同磋商制定个性化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护理计划,用商讨与协调的方法,取得互相理解、支持与信任,逐渐使孕产妇及家属主动需要产前、分娩、产后康复的相关保健知识,使保健与保障母婴安全相结合。
2.2研究工具
其“孕产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需要情况”的问卷为自行设计,通过参考文献、咨询专家的意见、结合临床经验、以及本区外来孕产妇的特点反复修改而成,在正式问卷调查前,对其内容效度与重测信度进行评定,测得内容效度为0.84,预试验的重测信度为0.83。
问卷内容有二大部分,第一部分为孕产妇的基本情况,包括年龄、学历、职业、婚姻状况、家庭生活等。第二部分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知识需要的情况,内容涉及知识的来源、需要的方式等,围产期保健知识与需求、固有文化及影响情况、国家相关政策等方面问题,一共有12个条目,采用三级记分法,从“非常需要”、“可能需要”、“不需要”分别记2、1、0分。总分值0-24分,分值越高,表示孕产妇需要围产期保健知识的欲望越高。
2.3资料分析方法
研究资料使用SPSS 12.0进行统计学分析,用t检验,进行前后比较。
3结果HT
根据“孕产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需要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计算所得分值,比较实践组与对照组的情况,其t=2.72,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1
表1:外来孕产妇对围产期保健知识的需要情况
4结论
实践组外来孕产妇比对照组外来孕产妇更需求围产期保健知识,其接受更容易、更迫切。
4.1外来孕产妇与家属愿意获取保健知识。
此研究采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实施的基础是建立有效沟通。因此,首先,体现在当孕产妇来院时热情接待、自我介绍、环境介绍等,使用孕产妇与家属能听懂、能理解的语言;从而,建立相互间的信任与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孕产妇及家属的特点与需求,获取足够的信息资料;然后,与孕产妇及家属共同磋商制定个性化、可行性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护理计划,用商讨与协调的方法,提高计划的执行力;最后,使孕产妇与家属逐渐意识到,护理人员与其共同保护孕产妇和胎儿(婴儿)的安全,逐渐让孕产妇主动需要产前、分娩、产后健康的相关保健知识,真正达到保健与保障母婴安全相结合。这与张亚妮[8]等的报道也相一致。而区别与对照组的常规护理,改变了孕产妇与家属处处感到医院的命令与强制,从而改变了孕产妇与家属的抵触情绪,最终与护理人员建立有效沟通,达到愿意获取保健知识。
4.2孕产妇与家属更容易接受保健知识
此研究采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实施的关键是建立在充分尊重孕产妇及家属的文化差异。由于50例外来孕产妇与家属来自全国19个省,其中有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等,用常规护理,往往因地域不同、文化习惯不同,沟通交流难以深入,不能收集有效促进护理效果的信息,在杨艳[9]、曹晓东[10]得的研究中也提到。研究采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其效果就不同,孕产妇与家属容易接受保健知识。因为护理人员通过分析孕产妇与家属的生活习惯、、民族特点等,尊重其文化准则、信仰与生活方式等,用深入浅出的方法,共同讨论分析那些旧观念、旧思维,提出正反两方面优势与缺陷,逐渐认识到怀孕生育是一个科学的过程,需要相关的保健知识与保健方法来保障孕产妇与婴儿的健康与安全,真正使保健与保障母婴安全相结合。
4.3孕产妇与家属更迫切需要保健知识
Leininger跨文化护理是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整体护理的飞跃ZI[11][12]。此次研究尊重这一特点,在此基础上,更细致、更尊重孕产妇与家属的特点与要求,共同磋商制定个性化、可行性的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护理计划,在实施过程中这种磋商与协调的方式,让孕产妇与家属深深体会到知识缺乏带来的被动与无奈,通过不断的沟通与协调,有的孕产妇与家属主动与护理人员探讨孕产妇围产期保健中的注意事项、饮食配置、饮食习惯对孩子是否影响、何种食物促进孩子的发育,以及孕期如何进行活动等,这些足以说明孕产妇与家属迫切需要围产期保健知识的愿望。
综上所述,在外来孕产妇的护理过程中应用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进行护理具有深远的临床意义,为进一步提高外来孕产妇围产期的保健质量,切实保障外来孕产妇的母婴安全,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同时,为全面推广Leininger跨文化照护理论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参考文献
[1]Leininger M.Future directions translculture nursing in the 21s century. International Nursing Review,1977,44(1):19-23.
[2]王玉琼,李晓玲.跨文化护理理论与我国现代护理[J].护理研究,2000,12(14):231-232.
[3]施楚君.Leininger跨文化护理理论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4,10(6):538-539.
[4]李晓玲.护理理论[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0-112.
[5]黄霞,李继坪.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患沟通中的运用[J].现代护理,2005,11(22):1932-1933.
[6]张亚妮,段敏霞,梅娜,等.浅谈跨文化护理[J].中华实用医学,2004,6(3):119-120.
[7]李玉芝,赵志清.跨文化护理理论与临床实践[J].天津护理,2006,14(6):360-361.
[8]刘逸文,李继平.跨文化护理理论在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护理,2006,12(14):1336-1337.
[9]杨艳,赵爱平.跨文化护理的研究进展[J].护理管理杂志,2007,7(11):19-23.
[10]曹晓东,王世平,徐莹.多元文化护理在临床护理实践中的应用及其价值意义[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22):2120-2121.
【摘要】 目的:探讨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应急能力的培养方法及效果。方法:护理部安排取得护士执业资格的48人轮流到重症监护室、急诊室进修1个月,根据不同人员制订不同的培训计划。由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主管护师负责培训专科急救理论及技能,进修科室进行理论和技能考核。结果:48人的理论考试成绩平均91.8分,技能考核成绩平均88分。结论:根据专科护理特点制定培训考核计划和培训项目,有助于正确引导专科护理人员的培养方向和专业护理能力的持续提高, 有助于提高低年资护理人员应急能力。
【关键词】 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improv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of junior nurses and their effect. Methods: Nursing department arranges for 48 nurses who have got nurse certificates to work at intensive care units and emergency rooms by turns for advanced training of one month, with different training programmes for the nurses of different professional background. The chief nurses with high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ability took charge of training the nurses in the first aid theory and first aid skills. All these nurses were asked to take examinations in the theory and the skills given by the departments in which they worked for advanced training. Result: 48 nurses' results of theory exams average 91.8 points and their results of skill exams average 88 points. Conclusion: Developing training programs and training evaluation plans according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pecial nursing can greatly contribute to fixing the training direction, to making continuous progress in professional ability and to improving the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of junior nurses.
Key words Improve; Junior nurses; Emergency response capacity
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对护理工作提出新的挑战,现代医学模式对疾病的治疗及指导意义日益被人们所接受,这就要求护士的知识更加丰富,不仅要掌握医学、护理学知识,还要掌握护理应急、急救等多学科的知识,只有在熟练掌握护理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人性化护理。因此,探索和尝试多途径培训方法,使之适应现在与未来的发展是医院管理者应解决的问题[1]。院内培训具有投资少、时间短的特点,是节约有效资本、提高资金投入效益的最好办法。为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本院实施低年资护士院内进修制度,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7年2月至2009年5月,取得护士执业注册3年内的内外科护士48人,其中内科15人:护士12人,护师3人,大专 8人,中专7人;外科33人:护士20人,护师13人,大专 21人,中专12人。
1.2 进修科室及时间
进修科室为ICU、急诊科,进修时间1个月。由护理部统一安排,每次1~2人。对自身基础好、统招大专或本科护士实行重点科室的轮岗,如ICU室、急诊科及医疗重点科室等,利用各科室患者在护理方面的不同点,培养护士综合分析、判断和处理能力,使其成为一专多能的实用性护理人才,以适应现代医疗护理工作的特点。
1.3 进修目标
通过进修,提高低年资护士应急能力,内科目标包括:掌握各类抢救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监护仪等;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及病情观察;掌握常用导管的护理,如气管切开、中心静脉置管等;外科目标包括:掌握各类抢救仪器的使用,如呼吸机、监护仪等;熟悉危重患者的抢救程序及病情观察;掌握常用导管的护理,如气管切开、气管插管、脑室引流、中心静脉置管等;熟悉肠内营养、肠外营养的摄入方法。
1.4 实施方法
护理部根据内外科的工作特点制订内外科低年资护士院内进修计划。进修科室护士长安排带教老师,选拔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教学经验的主管护师作为带教老师,负责对进修护士培训急救专科理论及技能。原科室人力不足时,由护理部协调,采取科室护士短期互换或分段学习(即将预定进修时间分为若干段完成,原科室忙时可返回科室上班)。护士在规定时间内未能达到进修要求时,在科室人力安排许可的条件下,延长进修时间或以后再安排到该科进修。
1.5 考核方法
进修结束后护士自我鉴定,进修科室进行理论和操作考核,由带教老师及进修科护士长评定。
2 结果
48名低年资护士,通过院内轮流到重症监护室、急诊室进修1个月,带教老师按计划完成带教任务,进修结束后对48名低年资护士进行考核,全部合格。回到原科室工作其专业技术水平及应急能力均显著提高。
3 讨论
3.1 重视低年资护士的进修可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特别是应急能力。近几年由于医院的快速发展,聘用大批新毕业护士,工作经验和业务能力相对较弱,单独值班时,存在基础护理不到位和危重患者病情观察不及时、应急处理能力差等问题[2],影响到患者的生命安全。随着疾病谱的改变,急、重、危患者的比例较前增加,由于患者经济条件所限,仍有较多的危重患者分散在各个病区。因此,医院管理层应给护理人员提供进修提高的机会。本院低年资护士经ICU、急诊科进修,将学习到的新知识、新技术、新理论应用于临床,能够对常见重症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提高了危重患者的护理质量,从而降低了患者的并发症和病死率。
3.2 护士院内进修利于人力资源合理使用。院内进修有效利用了内部的人力资源,使带教老师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技术操作更加熟练、规范,并促进了教学水平的提高,进修回来的护理人员可以在原科室进行知识、技能传授,达到知识共享,同时将进修科室的好经验、好作风带回本科室,达到科室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学习的效果[1]。另一方面,采取灵活的原则安排院内进修人员,科室在患者人数少、工作量少时安排院内进修,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当科室患者多、人员紧张时,进修人员返回科室上班或暂缓进修,以缓解人力资源不足,ICU在患者人数多、人员紧缺时,抽调进修过的人员支援,有利于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