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初中科学小论文

初中科学小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2-08-27 15:50: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初中科学小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初中科学小论文

篇(1)

关键词 内容分析法 科学活动 科学探究 科学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1 问题提出的背景

新课程确立了新的知识观,由“课本知识”走向“生活知识”,不再把知识、技能看作是地理教学的主要目标,更注重知识、技能的获得过程、方法以及对知识、技能的反思与应用。①科学探究活动则是符合新课标要求的探究性学习方式的重要表现形式。通过科学探究活动可使学生掌握研究地理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地理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②本文利用内容分析法对美国最权威的研究性学习中学科学教材《科学探索者》中地理科学部分和我国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人教版)中对科学活动设计内容的特点、科学探究活动的开放程度两方面进行比较分析,希望本研究对我国科学教材科学探究活动的编排有启示的作用。

2 中外科学教材中科学探究活动设计特点

美国的《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明确提出:“科学探究是指科学家们用来研究自然界并根据研究所获事实证据做出解释的各种方式。同时,它也指学生构建科学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③在教学中,科学探究可以理解为从科技领域或生活实践中提取一些有价值的小课题,模拟科研程序,由教师置疑启发或由学生自主提出疑问,在此基础上建立假设、设计实验方案或收集数据、检验假设、合作交流的过程。

2.1 中国地理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形式多样

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人教版教材中科学活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且形式多样,主要有观测、调查、讨论、标本采集与制作、资料收集等,重视课本知识与实际的联系,以提高学生的思考、分析及动手能力,特别是读图绘图能力和理性思维辨析能力。如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中读图绘图出现44次,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天气与气候》中以数据表格、气温曲线图和降水柱状图为主,着重培养学生的读图绘图及分析图表的技能。理性思维辨析能力的培养贯穿整个初中教材,尤其是八年级上册中国地理部分出现51次,每一节都出现“举例说明、说说理由、简要说明原因”等字眼,要求学生根据已学内容或已有知识进行分析,可见中国地理科学教材十分重视对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2.2 美国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数量大,且以探究为核心,着重体现了运用实验让学生自主构建抽象的概念

探究实验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引导其观察实验现象,分解了知识难点,降低了知识难度,便于学生逐步形成抽象的概念。④

美国科学教材中观察演示实验、制作模拟实验及设计探究实验占了绝大部分,可见教材十分重视动手实践,强调把动手操作和动脑思考结合在一起,注重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精神以及解决社会问题的意识。

在制作模拟实验方面,以《天气与气候》第二章第三节《风》为例,课前探索:“风向哪里转”,“与同伴合作,把气球当成地球模型,用记号笔描出风向。给出具体步骤和模型图片。问在转动气球的同时,另一人用记号笔在气球上划出一条从‘北极’到‘赤道’的直线,这条直线的形状如何。”通过这个模型的形象探索,气球上线的形状使学生很容易理解到地球自转时产生的地转偏向力的规律及其对风向的影响。由此,学生通过实验探究会将抽象概念形象化,从而记忆深刻,真正达到对新知识的内在构建。

在演示观察方面,以《天气与气候》第四章第一节《气候的成因》为例,探究“地球纬度对气候带的影响”,通过用手电筒分别照射被三等分的纸带围绕的地球仪上的“赤道”“极点”“中纬度带”,观察光照区域的大小变化,推断太阳光是否均匀地照射在地球表面。从在纸带上画出的光照区域可以直观地看到太阳光照在不同纬度的辐射量是不同的,从而让学生明白太阳光照在地球各纬度分布不均是出现气候带的根本原因。这样直观的体验比凭空的逻辑思维想象更容易理解,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构建能力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中美教材中科学活动设计的开放程度

3.1 实验探究的开放性

人教版新课标理念提到: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和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拓展学习空间,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⑤尽管课标要求做到增加探究的开放程度,但由于人教版地理活动多以习题的形式出现,多被当成任务来完成。制作活动及探究活动都列有详尽的目的与步骤,开放性较小。

美国教材中多以探究形式出现,探究实验中设有启示性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探究,而且实验的现象和结论的具有开放性。如,自行设计实验并在实验探究后进行交流讨论,进一步分析原因得出结论。这培养了学生用辩证法分析、解决地理问题的良好思维方式。

3.2 活动时间安排延伸到课外

人教版新教材中一些活动在课堂上无法完成,必须让学生在课后完成。如收集资料证明我国季风的存在;调查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等。然后以小论文、调查报告、地理小墙报、辩论赛等形式汇报,这些活动成为地理课堂教学的延伸或补充,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技能,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充分培养了其自主学习能力。如:八年级上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以“我国民族 ‘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会对地区经济发展和文化交融带来哪些好处”为题,展开辩论。

美国教材中安排了大量的课外地理活动,如,“土壤的形成和成分”中要求在室外找一平方米的土壤,观察土壤表层和地下若干厘米深的地层的颜色与质地,探讨土壤的肥沃度。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实验探究、数据整理、讨论交流、自我评价等,既从大自然中学到知识,也认识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3.3 科学探究资源的开放性

课程资源包括校内课程资源和校外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包括教科书,教师、学生,师生本身不同的经历、生活经验和不同的学习方式、教学策略等。校外课程资源,包括校外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网络资源、乡土资源、家庭资源等。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出,人教版的课程资源面较窄,多表现为从网络、报刊上收集相关资料、图片。美国教材中较充分地利用校内和校外课程资源,广泛地涵盖了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社区资源等。如每一章都有1~2个要求学生与家人一起完成的活动,充分利用了家庭资源。

4 小结

4.1 中美教材的活动对科学技能和探究能力的训练各有侧重

人教版地理教材的科学活动侧重技能的培养,如读图、绘图,尤其是分析图表和数据、文字材料等的技能培养,而对观察、调查、访谈等实践性较强的技能则只重视方法的指导,缺少对地理问题体验和表达技能的要求。可见,我国更重视知识技能的培养,弱化了实践性和探究性。

美国科学教材中的地理科学探究活动更注重操作探究技能和社会技能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如“实践活动”环节,要求学生分组调查、访问、上网收集资料,并讨论写出调查小论文;“探索”环节,要求学生动手制作,亲身体验认识地理事物的乐趣;“技能实验室”囊括了分析、读图、观察、交流信息及数据解析等多种能力的培养。该教材较为全面地关注学生在探究技能、问题表达、思维创新等方面的发展。

4.2 中美教材对科学活动的呈现形式和内容广度各不同

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人教版的科学活动内容的广度大大增加,更加关注身边的地理科学。但人教版教材中的活动多以阅读或习题的形式出现,这难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形式缺乏新颖和想象力。而交流讨论类、社会调查、制作模拟等需要较多时间的内容,因课时计划安排太紧张而被教师当作课外阅读来处理,因此学生也就将其忽略了。

美国科学教材内容模块化,以科学探究理念为核心,“科学探究”专题活动穿插于相应的课程内容中,便于教师和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加以利用和实践。美国教材中活动的内容的广度涉及物理、化学、生物等其他课程,还专门设立“技能实验室”“生活实验室”“跨学科探索”等栏目来探讨社会热点问题、现代科技前沿的发展问题等。

4.3 中美教材中科学活动的开放程度各不同

总体上,人教版地理教材中活动的开放性较小:设计实验探究的内容极少;课外活动多为调查、写小论文、开展辩论赛等形式;资源的利用多表现为通过网络、报刊收集资料。

美国科学教材中科学活动探究过程的开放性较大,学生有较多自去设计探究活动;课外活动也较为丰富,如调查、野外采集资料等;随着课外活动形式增多,课程资源的利用也就增多了,除了教学模型标本、图书等校内资源外,更多地利用了自然界中的各种资源、社区环境资源、人文资源、网络资源等。这让活动的开放性大大增加,而且能够充分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广泛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不断拓展学生的学习深度。⑥

注释

① 段作章等.新课程理念下的中学学科教育[M].地理学科教育.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② 刘建如.浅谈在中学地理教学中开展科技活动的作用[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4(6).

③ [美]国家研究理事会.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9.

④ 吕润美.简析美国地理教材中“活动”的特点[J].中学地理教学参考,2006(5).

篇(2)

转眼到了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的尾声。回顾这一学期的科学教研工作,有成绩也有不足,始终贯彻学校"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的办学方向,认真实施素质教育。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质量观,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更好地实施下一学期的工作,我们需要不断地总结经验。下面,我对这一学期的科学教研工作做如下总结:

一、加强学习,转变观念,提高教学水平。

新课程的实施,使得每一位科学教师都面临这样一个共同的问题——如何理解把握新课程的精神实质,改变教学方法,落实课程改革的各项目标。面对编排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变化的教材,我们认识到了只有学习才能够让自己适应于新教材的教学。

本学期,我们全组人员不光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理论学习,还开展了一系列自主性学习。我们努力向书本学习。组内有的成员自费订阅教学期刊《科学课》,我们利用空余时间认真阅读,并就某些热点问题在组内开展讨论。也有的成员自费购买的科学探索者美国"研究性学习"丛书,都成为老师们平时开展科学教学实践活动的对照材料。发现阅览室里的《环境教育》、《走近科学》等杂志也渐渐走近了我们的课堂,成了我们教学中好参考。

我们积极参加各项培训活动。准时、高参与度、高质量地完成各项活动。如有老师参加各种教研活动,回校后及时反馈、传达收获,使资源得以共享,使全组老师的观念得以同步更新。

我们还充分利用网络,通过网站、论坛等平台把关注的眼光投到了学校以外、永嘉以外、浙江省以外,及时了解科学教育的最新信息和动态,在沟通和交流间更新自己教育观念,转变自己思考和参与实践的思想。

二、积极参与学校大课间活动,丰富学生生活,促进教师的成长

教师积极响应学校号召,主动承担学校布置的工作,边学边教。配合学校组织开展各种适合学生语言水平和年龄特点的课外活动,如环境监测,撰写科技小论文等,这些活动都可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兴趣。另外规范作业的布置与批改,做好拔尖、帮困工作,坚持以学生为本,尽可能使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获得最大发展。在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我们组教师尽力抓好培优补差工作,例如在年级段中集中抓优生的竞赛辅导。

三、扎根课堂,播种热爱、兴趣的种子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我们每个教师的观念都得到了较大的转变,教技大长进,教风更扎实,大家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课堂不是教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舞台;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运动场,而是引导学生自主发展的乐园;课堂上不应只是传授知识,更应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为了提高科学教学的效益,我们每一位科学老师都在课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准备充足的实验器材,提前做模拟实验,及早了解、掌握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课上,老师们精讲精练,潜心力行自主学习先学后教,把大量的时间还给了学生,鼓励学生们在丰富的探究活动和实践过程中逐渐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赋予新知识以自己个人的意义。课后,我们组织形式多样的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科学、走进科学世界的热情。"问题角"的设立、实践性开放性试题的考核,真正激发了一大批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通过课堂、通过活动,我们在学生的心田间播下了热爱和兴趣的种子。

四、团结协作,收获丰硕、饱满的果实

篇(3)

关键词:初中科学;作业设计;开放式

开放式的作业是指让学生在较宽泛的条件和环境中自主完成非统一性和标准性的作业,包括学生完成作业时间上的开放性、作业形式上的开放性、作业题目设计上的开放性。

一、作业时间上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着短期作业与长期专题作业相结合的模式。短期作业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完成,即平常教师布置学生在晚上或课余时间完成的作业;而长期专题作业是指围绕某个主题展开的学习活动,强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自我学习,注重提高学生的潜在发展水平。另外,还有一些中长期作业,包括科学小实验类、小发明和小制作类、社会调查类、资料集类等。

课前,教师可以布置一些小实验(中长期作业),如在上“生物是怎样呼吸的”这一课前,让学生回家通过实验证明植物进行呼吸作用的产物之一为二氧化碳,在学习“光合作用”这一课前,让学生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为氧气。

课后,可以布置一些短期和长期的科学作业,如教学重力时的作业――如果地球上没有了重力,想象一下将会有什么现象?学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的作业――在回家的路上,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路灯,它们存在哪些弊端?怎样设计更合理,更先进?此外,还可以让学生以小论文的形式进行社会调查、生活观察、资料收集等。

作业时间上的开放性,让学生处于无拘无束的环境中,使学生学得更主动、更积极,从而提高了科学作业的有效性。

二、作业形式上的开放性

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从多方面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因此,在进行科学作业设计时,笔者采用了看、画、剪、演、写、听等多种形式,让学生通过身体的各种感官感受知识,进行学习探究。

例如,在学习完“动物与植物的区别”一课后,笔者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小动物或者植物的特征和生活习性,除了可以用文字描绘外,也可以用相机把观察到的事物拍摄下来,还可以画下来。结果,学生兴趣很高,有的画成了可爱的卡通画,有的拍成了图文并茂的DV短片,还有的写成了语言优美的文章等。最后,我们还进行了作业评比。这种作业不但形式多样,内容也很丰富;不但巩固了课堂内容,还让学生走进了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的壮观,对学生进行了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教育。

三、作业设计上的开放性

开放性题目解题方法不唯一、答案不唯一,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给学生充分自由发挥的空间,培养了学生自主探究与不断创新的精神。开放性作业的形式有许多种,可以是结论开放、过程开放、计算开放、综合开放等。

例如,根据教学需要让学生栽培各种花草,饲养小动物,写写观察日记。(1)在教“动物的生命周期”之前,笔者就布置了养殖家蚕的任务(正值养蚕时期)。养蚕期间,学生密切关注蚕的生长过程,不断地进行交流、探讨,不时地向教师请教。一个学期下来,学生不仅巩固了课内知识,还对蚕的生活习性等方面有了一定的了解。(2)观察种子发芽的过程,写出观察日记,把自己的发现记下来讲给大家听,画下来给大家看。如果成功了,请把自己的秘诀传授给我们;如果失败了,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造成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什么?(3)在“细菌和真菌”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意识到,如何应用这节所学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是教学的重中之重。防腐是一种抑菌作用,那么如何使食品、日用品保存的时间较长?布置实验作业:比一比,看谁的西红柿保鲜时间长。

另外,开放式作业还可以利用教科书上的一些小制作和小调查,如制作针孔照相机、磨制冰透镜、橡皮筋测力计、水果电池、简易指南针和调查学校周围噪声污染的情况并提出防治措施等。

这种开放式的作业,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敢于标新立异,提出各种问题,勇于探索创新,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放性的作业,就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尽量让他们自己去发现、去探索、去创新。在作业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激活学生求“新”、求“全”、求“活”的思维品质。

新课程背景下的开放式作业是课程资源的动态延伸,是对课程意义重建与提升的创造过程。科学开放式作业应由单一、书面、机械、重复的练习向多层次、多形式、开放型、自主性的方向转变。开放式的作业过程要真正体现学生的智慧、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生成。学生在开放式的作业过程中消除困惑、解决问题、满足需要、创新知识、展示才能、升华自我。开放式的作业本质是丰富、体验、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是学生“生命存在”“生命成长”“生命完善”的体现。

参考文献:

篇(4)

【摘 要】在科学教学中,要有目的、多方位的引导探究性实验,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培养学习科学的兴趣,提高课堂中学生参与率,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本文针对当前初中科学探究性实验存在的误区,并提出几点优化策略。

关键词 误区;探究性实验;优化策略

目前我市各学校正在摸索“135”课堂教学模式,其中的一条主线就是“突显主题,体现探究”,而五步教学中心又是“活动探究”。新课标主张“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亲历实验过程,不管实验成功与否,目的在于体验探究过程,培养探究意识”。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存在的误区

1.侧重“玩”而忽略“思”

在上课时,有的教师给学生提出问题后,就直接让学生进行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发现实验并不如愿,在给出适当的提示后,学生继续实验,而又因时间限制,没有给学生充分时间去讨论、汇报,就结束了探究。

2.探究没有目的性

在课堂上,教师没有把实验的焦点落在知识的重点、难点上,主次不分,很容易误导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难以整体把握。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没有把握住教

学重点,为学生的探究掌好舵。

3.放任自由

在以科学探究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下,教学活动应当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学生主体地位的理解存在偏差,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弱化教师的指导作用把主体回归的课堂变成放任自流。

二、探究性实验教学优化策略

1.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而教师的指导作用不能忽视。把学生动手实验融入学习中,充分体现了学生主动意识。我们绝不能满足于“一桶水”,而应是“一条流动的河”。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引导、组织学生去“猜想”、去“创造”、去“发现”,通过亲历实验过程,使学生自己学会科学知识。在学习《大气压》一节时,学生在理解大气压存在且很大总是觉得不可思议,我就让他们自己做一做覆杯实验和小组合作马德堡半球实验,让他们亲身体念。

2.创设问题情境

俗话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在充分信任学生的基础上,根据实验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要善于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发现新的科学探究情境与已有知识冲突所在,从而引燃探究火花。

3.变演示实验为探究实验

教材中的一些概念、规律如果是通过老师在讲台上演示实验、学生在座位上观察现象、师生共同分析实验现象、实验数据,然后归纳得出。这样安排实验的可见度小,学生的参与性不高、学生对实验过程缺乏体验,并且知识和能力都得不到提升。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将某些课堂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或随堂实验,使学生能亲自参与控制科学现象及现象产生的条件,使某些科学现象、科学规律、科学公式经过学生自己动手,在老师的指导下“发现”出来,这样,既能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理解透彻,又能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如在学习“凸透镜成像规律”一节的教学中,教材安排的是由教师通过演示实验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但改为学生随教师一起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总结“凸透镜成像规律”,由于学生亲自控制现象产生的条件,在科学环境中学习科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总结出来的规律就印象深刻,记忆牢固,又学习了一定的科学研究方法。

又如,在研究焦耳定律时,教材安排的是演示实验,先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热丝串联在电路中,然后对质量、初温均相同的煤油加热,观察烧瓶中细玻璃管内煤油液面上升情况,来研究电热大小与电阻的关系。教学中发现老师照着课本的安排进行实验,学生没有经历探究,既不能调动学习兴趣、又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效果很不理想。我在处理这部分教材时,把它改成分组实验,首先要求学生猜想电热的多少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说出你猜想的依据。学生经过讨论,猜想到电热的大小可能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有关,然后要求学生设计实验方案,他们都想到了采用控制变量法,对于如何判断电热的多少,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是将温度计玻璃泡贴在电热丝上,比较温度上升的情况;有的是在电热丝上各插上一根火柴,观察哪根火柴先被点燃;有的是在电热丝上涂上石蜡,观察谁先被熔化;有的是电热丝给气球内空气加热,比较气球内空气体积的大小;有的是给水或其它液体加热,比较温度上升的快慢等等。接着我让学生按自己设计的方案进行探究,当学生通过不同方法都得到了与其他小组相同的结论时,那种成就感就不言而喻了,学生亲自经历了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兴趣很高,动手能力也得到了培养。

4.设计开放性实验

实践是创新的摇篮,通过让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解决问题的能力,既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科学实验中,即使实验目的和要求相同,但如果实验原理和实验器材不同,实验设计方案也往往具有开放性。如在学习欧姆定律之后,我让学生自行设计测定未知电阻的电路图,学生根据实验原理画出5种电路图,即伏安法测电阻、用一只电压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测电阻、用一只电流表和已知阻值的定值电阻测电阻、用一只电压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测电阻以及用一只电流表和已知最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测出未知电阻RX的阻值等等。我充分肯定了他们应用学过的知识画电路的做法,并根据实验室现有的条件分析得出宜采用的电路,学生感到一种成功的喜悦,通过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也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培养。

再如,对不够完善的实验可引导学生根据实验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如平面镜成像,课本用两支点燃的蜡烛来演示,让一支蜡烛与另一支蜡烛的像刚好重合,得出物与像等大的结论。在现实实验中,受许多因素影响,如空气流动使蜡烛火焰不固定,两支蜡烛燃烧程度不可能完全相同等,很难做到完全“重合”,我请学生在实验中解决“重合”的问题,于是有学生提出用两块等大的长方形木块,结果长方形木块的长、宽、厚“重合”很明显,得出像与物等大的结论。可是又发现木块不发光,成像不清晰,找像的位置很吃力,课本用点燃的蜡烛就是因为能成清晰的像,于是学生又通过将木块包上白纸或亮彩纸,这样像就清晰了。如此对不完善的实验进行设计,可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

5.举行课外小型科技活动

在教学中教师要千方百计、想方设法地开展课外小型的科技活动。可以从组织学生课外兴趣活动开始,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来吸引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具备创新活动的基础知识。在活动中,教师要进行引导,必要时进行创新活动的提示,充分发挥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学了《力的存在》这一节时,在开展课外活动中,可以安排学生制作水火箭,并进行水火箭性能的小组比赛。完成课本上的家庭小实验。并结合课本,适当补充和学习一些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进行一些自制的有趣味性的且具有实际意义的实验,并引导学生撰写科技小论文和创新活动的课题,充分展示学生的创新才能。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教学活动中,更重要的是注意联系社会实际,让学生进行社会调查,到工厂、农村、商店等地进行参观、访问、调查。写出专题调查报告,并联系社会实际,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如我班上科学兴趣小组的周熊芳和周心仁两位同学对《水的电解实验》进行了改进,改用10%的NaOH溶液并在原电路中串联上一个二极管,改进后的装置就可直接在220伏的电源上工作,不但电极不容易腐蚀,而且电解速度更快。本实验也获得了衢州市创新比赛二等奖。通过这样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科技活动中,不断的形成创新能力。

总之,探究性实验则是实施科学有效教学的“营养餐”,只有营养均衡,学生才能健康发展。我们要时时做有心人,把握时机,恰当点拨,做到以实验为载体,以问题为主线,让学生在实验教学活动中吸收营养,从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严育洪.《新课程评价与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

[2]孙宏安主编.《新课程教学设计·初中科学》.2003.8

[3]赖慧婕.《愉快教育在自然科学教学中的应用》.教学月刊.2000年7、8月刊

[4]王建忠.浅谈物理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中学物理.2008.8

篇(5)

【关键词】预习作业;具体要求;实践总结

预习作业的设计是一种目标指向,让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有助于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个初步了解,对一些较难学习的内容也能胸中有数。初中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教师应该以预习作业为载体,为学生的学习提供适宜的预习活动,为学生提供参与探究的机会,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潜力和主动性,促进课堂教学中良好的学习气氛的形成。这样,预习作业对于学生学习的重要意义才能得到充分展现。

一、设计预习作业的具体要求

1.充分发挥主体性

预习作业的编选应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的积极参与,而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及创造精神,把作业的重心和立足点转移到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上,把作业设计成多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作业的设计应给学生留足空间,让学生自己控制,自我安排,鼓励学生自编作业,引导学生参与到作业的全过程,变作业“要我做”为“我要做、我能做”的事情。鉴于此,重新审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把课堂上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的做法提前到预习作业的设计中,把满足学生主体性发展作为预习作业设计的重要切入点,丰富“学”的方式方法,让学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自主选择作业的完成方式。

2.体现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成功的动力,是学生作业的内驱力,学生在机械、枯燥的作业中是很难扬起兴趣的风帆的,而缺乏兴趣、单调乏味的作业不但易使学生疲劳,还会让学生产生厌倦心理和抵触情绪。预习作业的内容应该富有趣味性,问题的背景及情境应是学生熟悉的,而且生动活泼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满足求解问题的心理需求。例如在研究“压强”时,让学生探索“潜水艇”的工作原理;在讲力臂时,让学生回家自己动手做一把杆秤,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3.体现差异性

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布置有差别的预习作业,有效实施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⑴注意学生的个体差异。教师在给不同的班级或全班不同的学生布置预习作业时,不能忽视了学生之间的这些差异。比如对反应迟钝的学生,要激励他们积极进行思考,对能力较强而态度马虎的学生,要给他们一点难度较大的作业,并严格要求他们注意精益求精;对学习感到很轻松或很困难的学生,要加强个别辅导,给能力强者增加作业,对困难者给予指导。我们还可以采用分层预习、多元预习的方式,合理安排预习。根据学生的特点,采用有针对性的预习形式,提出合适的预习内容与要求,以此来促进学生预习。无论是哪一种预习作业,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既发挥他们的特长,又利用他们的特长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⑵注意不同课型的预习差异。科学课程教学一般分为基础知识课、实验课和复习课,这三种课型预习的方法各有特色。在预习基础知识课时,重点应放在概念、定理、性质、公式等具体内容的理解上。例如预习《溶液》内容时,教师可以提出以下不同层次的问题供学生思考:①什么是溶液?②溶液是混合物还是纯净物?③溶液的特征是什么?④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吗?⑤溶液中的溶剂一定是水吗?⑥溶液在实际生活和生产中有什么用途?预习实验课则应明确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例如学生预习《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操作顺序,可自主小结为“通氢、点灯、撤灯、停氢”8字要领。预习复习课则应重在知识的归纳总结与习题的综合应用上。例如学完《化学方程式》后,教师让学生认真研读该内容,整理知识要点,总结出“一、二二、三、四六”的知识脉络,即:一条定律――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两种涵义:①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②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书写的两条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的三种读法:宏观上读法、微观上读法、质量上读法;化学方程式的四个书写步骤:写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配平、注明反应条件、短线改为等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六步格式:设未知、写方程、找关系式关系量、列比例式、计算、回答结果。这样通过复习精读,不但能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而且能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只有把握住三种不同类型课的预习差异,才能使学生的预习活动有的放矢。

4.追求开放性

应当适当增加预习作业的开放性,使学生的学习冲破教材和课堂的封闭圈子,真正做到作业是课堂学习的延伸,将作业的触角伸向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使知识得到延续和发展。作业的开放性可表现为答案的多种可能性,题目本身没有标准答案,需要解题者广开思路予以揭示。

二、实施预习作业的实践

预习作业一般包括基础知识、技能操作和过程方法三方面内容。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的学习内容,呈现的形式主要以填空为主,学生一般能在阅读的基础上完成;技能操作:内容以家庭小实验、小制作为主,给予操作方法和要求,呈现形式以描述观察结果和作品展示为主,一般要在家里自主完成或与同学一起完成。过程方法:要求设计初步的探究、实验方案,或完成问答,呈现形式以方案描述或问题回答书面表达为主,可自主完成,或与同学讨论后完成,或询问老师后完成。

1.读一读,培养学生自主预习的习惯

一般按泛读、细读、精读这一模式展开。泛读,即理解大意;细读,要求学生逐句、逐段、逐节地阅读,把握所学内容的内涵、外延及相关知识间的联系;精读,要仔细思考教材字里行间渗透的知识要点,记下疑点、难点和关键点。因此我列出“看一看、划一划、试一试、想一想”几个预习步骤,要求学生按照此步骤去完成预习作业。学生不仅要把新课的内容看几遍,而且要划出重点词句,尝试完成书上相关的填空和问题,以及书上相关的活动或实验,尝试把书后的练习做一做,最后还要动脑筋想一想每次预习的收获或提出质疑。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 教师应该教会学生“圈、点、批、注”的预习方法。例如,溶解度的定义为:“在一定温度下,某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为该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阅读时,教师可提示形成这一概念的条件(在一定温度下)、标准(100克溶剂)、状态(饱和状态)、单位(克),让学生认真推敲定义中重要的字词,并在其下面加上着重号。教师还应该经常提醒学生不能着眼于随便“过一遍”,反对不动脑筋、不进行思考,倘若这样“过后”,势必会出现一个问题也没有,一个问题也不懂;也不能对不懂的问题冥思苦想,不得结果,如果滞留于某处不能前进,这样会浪费时间。要边看边想,某一句不懂的内容可看第二遍、第三遍、第四遍……经思考仍不懂也不要紧,在不懂的地方作好标记,待老师一讲就会豁然开朗。

给学生布置预习作业,应该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找到预习的重点、难点,最好是给学生布置预习提纲,让学生有目的地进行预习。例如学习《海波的熔化与凝固》,课前让学生带着“盛有海波的试管为何要放在烧杯的水中加热”的问题预习新课。又如学习七(上)科学《物质的构成》前我布置了三个题目:(1)金秋十月,校园内的桂花盛开,我们坐在教室里就能闻到桂花的香气,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2)俗话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话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吗?(3)假如有一堵白色的墙,墙边长期堆着煤,不仅墙面发黑,而且墙的里面也要变黑,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带着问题读一遍比不带着问题读五遍,效果还要好。让学生带着问题读,就得边读边思考,从书上找答案,这种学习主动积极,效果当然好了。课后学生反映,有了以上预习的目标及内容后,学生就有了有效预习的总方向,这就为教师循序渐进指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奠定了基础。

2.练一练,培养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除了一些理解性识记的基本知识外,还可以安排一些画图、计算类的练笔动脑类作业,例如教学七(下)“光的折射”:

基础必做题:

⑴在如图中根据入射光线画出折射光线:

⑵如图,下列为光线在空气与玻璃的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折射的光路图(虚线表示法线),其中正确的是[ ]

⑶当你漫步在池塘边,常会看到池塘中的“白云”和在“白云”中游来游去的鱼,看到的“鱼”是由于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虚像;看到的“白云”是光的__________形成的虚像。

提高选做题:

如右图所示,光线斜射到两种透明物质的界面上,那么图中界面是_________,法线是___________,入射角是________度,反射光线是_______,折射角是________度。解决这类题目如何下手呢?

3.做一做,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己学过的科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对问题进行科学猜想,大胆假设,设计检验猜想的实验方案,利用生活中使用的器具进行探究实验。例如在学习“磁体与磁场”时,让学生事先准备磁体,学生可能会有很多疑问:不同形状的磁体磁性相同吗?磁体的大小有限制吗……对于学生的疑问先不做解释.而是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疑问准备材料,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学生交流展示时,发现学生的器材是随手可取的,如磁体有圆、有方(多是家中废弃磁体)、大头针、小铁片、塑料尺等。上课时,学生几乎人手一套,很好地进行了多组探究活动。学生通过活动不但完成了教学内容,解决了自己的疑问,而且有了新的发现。又如在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的实验探究前,教师启发学生:是否只能用红磷燃烧消耗氧气来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带着这样的疑问,学生开始进行系统性探究,他们通过查阅资料,独立或小组合作设计了许多富有创意的实验方案,然后集中在课堂上由设计学生演示、交流、介绍自己设计的实验原理、方法、步骤,由学生评定优劣,共同探讨实验成败的原因。

4.看一看,培养学生自主实践的能力

科学教学应该贴近学生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家庭、学校、社会中学生感兴趣的科学问题,通过动手操作、调查访问、生活体验、资料查阅等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的生活,增加学生对科学课的亲切感,培养自学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和同伴合作的能力,有效促进理论联系实际。比如一位学生到市效去春游,他站在一根大的木头电杆附近,观察和思考之后,他写出了二十五个“为什么?”其中,为什么木头电杆顶端是尖形的?为什么电杆下部要涂沥清油?为什么有些电杆上有四根电线,有些是三根,还有些是一根?观察越细致,思考越深,提问题越多,对科学知识理解就越深刻。调查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利用静摩擦的事例;调查公路拐弯处的倾斜情况或铁路拐弯处两条铁轨的高度差异;收集我国和世界航天事业发展历史和前景的资料,写出调查报告等。又如让学生调查“白色污染”形成的原因,提出消除这类污染的建议;调查家庭金属垃圾的种类,分析回收价值的可能性,又如学习“环境保护”时,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作业:某城市的一座花园里,百花争妍,姹紫嫣红,煞似好看,但一场大雨后,美丽的花朵失去了原有艳丽的色泽,请问这是什么原因?让学生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并要求通过实地考察、取样分析、实验检测研究、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翻阅相关的教材、参考书、互联网等活动,写成科学小论文或调查报告,要求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检测方法、造成危害,并给合绿色科学提出改进治理的措施等内容,让学生研究探索,最后组织学生把各自研究成果进行交流。

三、教师加强检查和评价,及时调整教学预案

给学生布置的预习作业,教师必须认真检查,不仅要检查学生的完成情祝,更要掌握学生完成的质量,在一定程度上要给完成质量高的学生表扬和激励,对完成质量欠缺的学生,要帮他一起分析原因,从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着手,从基础题型辅导,从他们的长处和优点引导,切实提高他们的自学能力和科学思维能力。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对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认真反思自己的备课,必要时作适当的调整,学生自己能够学会的知识教师上课不用再讲,不必追求讲课的完整性和系统性(不是不追求掌握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课堂教学应围绕批改课前作业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或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解决问题。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释疑解难,也可以再诱疑、再启发、再训练,通过精选适量的训练题,达到进一步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是为了不教。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三维目标着手,依托备课组的集体智慧,精心设计好初中科学教学的预习作业,有效实施预习活动,从而有效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科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小红.浅谈化学学法的指导[J].中学生数理化,2009,(6).

篇(6)

一、挖掘生活兴趣点,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只有乐之者才能奋而忘食,乐而忘忧,达到欲罢不能的境地。利用生活中的趣味现象将学生引入情境之中,容易激发起学习的动机,激发阅读欲望。义务教育阶段的物理课程贴近学生生活,几乎每节课都有“兴趣点”,教师要以此为良好的契机,善于挖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如:

1.趣味生活现象:罐装的自动喷剂喷了一会罐身会变凉──液化;捉黄鳝和泥鳅很滑──摩擦力;饺子或肉丸煮熟了会浮起来──物体的浮与沉;大雪后很寂静──声音的反射;海市蜃楼──光的折射;将气球吹大后,用手捏住吹口,然后突然放手,气球内气流喷出,气球因反冲而运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趣味物理故事:寓言故事“猴子捞月亮”、成语故事“杯弓蛇影”──平面镜成像;励志故事“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

3.民谚俗语:“四两拨千斤”(小小秤砣压千斤)──杠杆原理;“磨刀不误砍柴工”──压强;“人心齐,泰山移”──力的合成;“坐地日行八万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开水不响,响水不开”──汽化和液化;“镜中月,水中花”──平面镜成像;“墙内开花墙外香”“有麝自然香,何须迎风扬”──分子扩散现象;“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重力……

配合新课程目标,在物理教学中,指导学生对贴近生活的事例进行阅读、分析,进而做出相应的个人解释,使学生感觉物理就在我们身边,会使他们学得更有兴趣。总之一句话,发现教材的兴趣点,使兴趣点和教学重点、难点三位一体,课堂便会精彩纷呈,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借助课本素材,提供阅读平台

为做好本次课题,对全校八、九年级1157名学生阅读物理书籍的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其统计结果如下:

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多数都是为了解决学习中的疑问去读课本,虽有阅读的愿望,但书籍来源匮乏。

物理是一门自然科学,它涉及自然规律、物理原理、物理特点、物理定律的实验过程和人们对物理规律的探索历程,本身就是蕴藏着丰富内容的科技阅读材料。教学中,要认真学习教材的外延,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将教材中涉及到物理学史研究的过程、物理人物、自然规律探索的经典事例、人类对物理研究的历史、物理与科学技术发展有机结合的事件等等编排成阅读参考目录,张贴在班级中,并附有参考书目,以便供学生到图书馆进行查询或借阅。教师也可将与其有关的科技图书直接搬到教室,如《少年物理学》、介绍中小学教材中科学家的《中学物理》、《理解宇宙》、《趣味物理学》、《物理世界》、《宇宙探秘》、《趣味物理辞典》、《物理知识探源》、《普通人的物理世界》、《物理学简史》、《地震知识》、《宇宙大爆炸理论》等等,摆到教室的临时书架上供学生课余时间阅读,以有效地刺激学生阅读物理书籍的兴趣。

三、加强阅读方法指导,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也是提高学生阅读水平的关键一环。根据课文中的具体物理现象、物理故事、物理规律的描述等阅读内容,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在这个情境中去感悟、去思考,达到阅读理解的目的。同时,也使学生尽快形成并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根据要求,精读、粗读多种方法共举

对浅显易懂或一般性的知识,如匀速直线运动、噪声的控制、光的直线传播及为拓展学生视野而设置的“STS”、“科学世界”等内容,可以粗读,了解基本内容或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联。对学生中遇到的重要的、难以理解的概念、规律、各种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等要咬文嚼字,仔细推敲。如定义功时“把力和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的乘积叫做功”,阅读时要咬住关键词“力的方向上”,还要仔细推敲“功”的含义是什么?又如天平的使用方法中“在左盘放好准备称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该先加质量大的还是先加质量小的……”,当然这里“左盘放物体,右盘加砝码”是关键词,还要仔细推敲出先加质量大的后加质量小的,不这样做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再如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若把“或”换成“和”,意思就完全不同了,“或”表示只在“运动”和“静止”两种状态中存在一种状态,而“和”表示两种状态并存,这是不可能的。

2.带着问题阅读,在阅读中提出问题

带着问题读书,能让学生的阅读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问题,就会有一种成功的喜悦,也能提高阅读的兴趣。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每章开头都有两三个问题,许多章节设置了“想想议议”,每节都有大量的导向性问题,如“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什么是立体声?”、“为什么通过光缆可以观看有线电视?”、“有人说融雪的天气比下雪时还冷,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见了这些扣人心弦、关键而奇妙的问题,会信心百倍地阅读课本,从中寻找出问题的答案。

约翰・洛克曾经说过,“阅读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些知识素材,是思考把所读的内容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思考过后必然会提出大量的新问题,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中不仅要充分利用课本中已有的问题,而且要善于抓住时机启发学生提出这样或那样的新问题,并从阅读课本中找出答案,从而猎取和升华知识。例如:“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也可以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适时提出:这里运动状态指什么?状态发生改变有哪几种情况?通过这样的提问,学生阅读课本经过思考找出答案,变成我们自己的东西。

3.文段阅读与插图相结合

新编物理教材特点之一就是大量插图的增加。其中大多又采用适合青少年心理特点的卡通漫画手法绘制,形式多样,在教材结构中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在阅读中,引导学生注意插图与文段的联系,以阅读文段来诠释插图,以阅读插图来丰富文章的内涵,使学生如闻其声、如临其境。

4.阅读时要勾、划、批、注

徐特立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阅读时要在教材上做好“勾”、“划”、“批”、“注”等标记。如对“热量”这一概念,阅读时可注解为:(1)它不是状态量;(2)热量是能量交换的表现,是个过程量,它存在于物体吸、放热这一过程中,一个物体谈不上热量。

四、诱导、强化训练,养成良好阅读习惯

习惯是在一定情况下主动化的进行某种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倾向。阅读教学要走出目前费时低效的境况,物理教师应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努力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从“习惯”上做文章,教会学生读书,使其终身受益。

1.启发学生阅读的自觉性,增强形成阅读习惯的心理动力。阅读的自觉性是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养成习惯的先决条件,只有让学生产生了读的欲望,才可能自愿去读。教师要不断的教育学生,让他们把阅读视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让他们感到阅读是生活的一种自然,形成一种习惯,有空就读。在阅读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他们多样的阅读兴趣,让他们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提升阅读能力。

2.用好教材这一载体。新课教学中,以旧知识为基础,以旧启新。结合新知识给学生设置一定的疑念,留足够的阅读空间,让学生带着“不安全”感阅读教材,解决新问题;对重要的概念规律和重难点内容,让学生反复阅读,认真思考,从教材中找出其内涵,准确地理解掌握;在章节复习时,要求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用简练的文字或直观的图表等就某一内容进行高度概括,归纳要点,让学生通过阅读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赏析课外阅读材料,增加物理阅读深度,促进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物理阅读水平。课本仅仅是学生阅读内容的一部分,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为了给学生学习物理提供宽厚的知识背景,增加学生知识的深广度,教师应鼓励学生广泛阅读。一是多读一些与物理课程联系紧密的书、报、杂志,从中汲取更多的营养;二是多读一些科普书籍,如介绍物理学发展史、物理学家的事迹、物理学在现代化建设及实际生活中应用的报刊、杂志、书籍等。通过广泛阅读,不仅使学生在无意识中积累了科学知识,接受科学方法的熏陶,而且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维方法。

4.办好“物理园地”,培养学生的阅读热情。物理来自于生活,服务于社会,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现的舞台,学生将会投入更多热情来获取更高层次的知识。如每月办好一期“物理园地”,在这个园地里开辟“物理学家”、“身边的物理”、“自学体验”、“优秀小结”、“物理小论文”等专栏,使学生乐在其中,体现自身的价值。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绝非易事,是一项循序渐进的长期工作,应该从整体着眼制定整个初中阶段的培养计划,然后分学期实施。只有反复的、严格的训练,才能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要加强检查督促,必要时进行耐心的个别指导。对于缺乏恒心的学生,既要严格要求,又要发现其点滴进步,及时加以鼓励。

篇(7)

关键词:语言;表达;能力;提高;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4-0175-02

1.问题提出的背景

在初中科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思维敏捷、接受能力强的学生,但其中不少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着实令人担忧:课堂上回答问题时较为紧张,不愿也不敢在课堂上积极举手发言,公共场合则更加缺乏表达自己见解的勇气和自信;在课堂交流时经常会出现词不达意、条理不清、重复累赘、前后矛盾等问题;在准确表达科学概念、叙述科学规律、描述实验现象时有较大困难;书面表达时语言缺乏科学性、条理性甚至产生歧义。

语言表达能力是指用语言进行思维和表达自己的认识、感受、情感、体验和欣赏语言深层次的内涵等方面的能力。只有准确地运用语言,才能精准而贴切地呈现所要表达的内容,答题时才能获得更高分,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2.依托课堂教学主阵地,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1 互助合作交流,开启学生语言智慧之门。合作交流是指学生在个体独立体验的基础上,在小组或班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过程和方法,相互探讨,揭示知识规律和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可以在教学中应多提供一些适合学生探究的课题,让他们集思广益,集体交流、讨论,并用科学、规范的语言和文字进行记录、交流,从而开启学生的语言智慧力。

例如:在重力的方向的教学中,通过呈现一系列受重力影响的物体的运动情况的图片,让学生自行归纳重力的方向。结果学生的描述五花八门:“向下”“往下”“垂直”“垂直往下”等等。学生争论得很热闹。最后在教师补充讲解了重力产生的原因,辅以“水平”的定义以及垂直是相对于某个具体的平面而言的知识铺垫后,学生才真正理解竖直的内涵,竖直它只是针对水平而言的,从而准确地理解重力方向:竖直向下的真正含义。

在“惯性”的教学中,学生往往对“性质”和“作用”的理解混为一团,表达中“受惯性作用”“惯性力”“受惯性”等等经常脱口而出。在教师进一步强调了惯性的概念和惯性是作为物体的性质而非作用这一特点后,再让学生体会自己先前的表述,学生纷纷将其改为“物体有惯性”“物体由于惯性……”,可见,学生对惯性的理解和表达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2.2 巧设疑问,激发、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疑问易激起学生的好奇心,进而激励学生进行深入的思考。教师若能适时结合《科学》教材设计具有启发性、趣味性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答,或者鼓励学生结合课堂内容提出自己的疑问,抛砖引玉,相互探讨、交流,就能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情境,主动发言,从而加强语言能力的培养。

在平时的教学实践中,我的课堂提问设计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悬念式提问:设置一定的悬念,唤发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主动质疑精神。

教学案例:在力的测量时,问“你能用测力计准确测出钩码所受的重力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会”。教师接着说“你们都说会,但我可以肯定,大部分同学的测量方法都有缺陷,你们相信吗?”学生的好奇心一下子被调动起来了,纷纷举手发言,描述他们的测量方案。教师及时给予鼓励并纠正学生发言中的不妥之处。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最终归纳出弹簧秤的正确使用方法。

(2)幽默式提问:诙谐生动,调动学生情绪,提振学生注意力。

教学案例:在某次“反射”内容的教学过程中,我突然提问一名正在开小差的学生“某某同学,请问什么是反射?”该同学立刻站了起来但终究不知所问,教师就说“看,这就是典型的反射现象!”。然后引导他回答完这个问题,真可谓一举两得。

(3)争议式提问:由于学生基础差异,这类问题较易引发热烈的讨论与思考。

教学案例:上脊椎动物时,教师提问“鲫鱼、鲈鱼、鲸鱼、章鱼、娃娃鱼、甲鱼等都是鱼类吗?如果不是,请将它们分别归类。”同学们都积极举手跃跃欲试,争先恐后地发表自己的观点。课堂气氛热烈,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逐个点评。

(4)假设式提问: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培养想象力,发展语言能力。

教学案例:学习了“鸟类”后,教师问"若人也有气囊能进行双重呼吸,那将会怎样?"学生们展开了丰富的联想:有的认为有气囊就会飞;有的认为奔跑速度将大幅度提高;有的认为人的体能有限只能维持现状……。

(5)开放式提问:能使课堂气氛变得轻松活跃,让内向的学生也渐渐参与讨论,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案例:在学习植物知识前几天,让学生在教室养护几盆植物。学生很快就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植物吸收的水都到哪里去了?为什么家里养的植物经常要白天拿进室内、晚上拿出?植物的叶子为什么是绿的,而落叶是枯黄的?家里的花为什么不施肥长不好,多施肥也长不好?为什么很多植物冬天要落叶,而松树却四季常青?为什么有时浇过水,植物反而死了?……问题贴近生活,人人都有话说,个个都与机会,学生的参与面大大提高,口头表达能力进一步提升。

在提问式教学中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和年龄特点,精心设计问题,并注意选择合理的提问对象,营造民主的课堂气氛,鼓励他们积极思维,大胆求异,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使他们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不知不觉地培养了语言表达能力。

2.3 参悟体会语境,提升学生语言表现力

(1)巧用成语、诗词、歌词形象而生动地解释科学现象。例:用“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和“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来深化参照物及运动的相对性知识;有的学生用“肝胆相照”描述肝、胆的相对位置关系;用“池水映明月”、“潭清疑水浅”来分析反射、折射内容;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来分析动能和势能;用“画蛇添足”来描述蛇是无足的爬行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现力。

(2)结合初中生的年龄特点,我们还可以促进学生多运用拟人手法来反馈已学知识。例如学习了近视的成因及矫正后,建议学生用拟人手法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其中一位学生是这样写的:我既能“洞察秋毫”,又能“高瞻远瞩”,用“近在咫尺”和“远在天涯”来提醒眼睛的观察范围。可近来我家小主人成天让我盯着电脑,不给我休息的时间,我的晶状体被折腾得变了形,不能像以前一样灵活自如了,面前总是“云山雾罩”“月朦胧、鸟朦胧”了,最后只好配了一副凹透镜,这样连鼻子大哥和耳朵小弟也跟着受罪了。这样的总结,形象而生动地总结了课堂教学内容,锤炼了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

2.4 巧妙选用辩题,积累学生语言应变能力。辩论过程可集文化积累、道德素养、知识结构、逻辑思辨、语言艺术、思维品质、整体默契等诸多因素为一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能恰当的将辩论运用于课堂教学,既可以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可大幅提升他们的语言技巧和语言应变能力。

例:辩题:电动机与发电机是否相同。

学生A:通过观察直流电动机与交流发电机的原理图可以看出,电动机与发电机都有磁铁和线圈组成,因此两者相同。

学生B:从以上两幅图可看出,构造有相同之处,还可看出,电动机上有换向器,而发电机的同一部位则是铜滑环。

学生C:不对,直流电动机需要换向器改变电流方向以维持线圈持续运动,若是交流电动机只能用铜滑环。

学生D:不错,交流电动机和交流发电机都是铜滑环,直流电动机和直流发电机就都是换向器了,它们的构造是相同的。

学生E:我承认电动机和发电机的构造确实非常相像,但我并不认同它们是一样的。电动机图上有电源,而发电机图上则是电流表。这意味着什么?电动机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而发电机则把机械能转化为电能,这就是本质区别。

大家纷纷赞同学生E的说法,老师正想归纳时,又一个声音响起:“那我们能否把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呢?”

学生F:只要把装电源替换成小电灯,用手摇线圈转动,就可将电动机改装成发电机了……

看!一群多么聪明活泼的学生,多么热烈而活跃的课堂气氛!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思维得到了充分发展与升华,学生在争先恐后发表见解时,语言应变能力和应辩能力都得到了积累和提升。

2.5 利用教材配图,提高学生语言思维力。加德纳认为,语言能力包括听讲、说话、阅读和写作等四种技能。在科学课本中有大量生动、形象、直观的插图,通过指导学生识图,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知识。结合图形通过看、想、说的训练,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在“水循环”的教学时,先让学生阅读课本“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水循环的五个环节,并要求学生思考这五个环节是如何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或结合“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学生阅读课本中提供的水循环文字说明,充分运用阅读技巧,用通俗、流畅的语言展现水循环的过程,并努力在头脑中绘就一幅生动而绚丽的水循环画面,有意识地训练学生的读图和思维想象能力。

2.6 加强语言文字的锤炼,丰富学生语言分析力。“腹有诗书气自华” ,通过读、写、说,不仅巩固了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启发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独立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要有计划、有意识的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帮助学生增加积累,从而有效的提高他们的语言精准度和表现力。现在,图文并茂的课外书籍以及各种电子媒体很普及,且新教材的科普性、可读性、实践性大大增强,给学生阅读带来了方便。我认为学生的阅读可以分三个阶段:

阶段要求作用

课前阅读看清标题,掌握核心,了解教材是如何来说明标题的。能让学生发现问题,使学生的思维与老师的授课同步协调。

课中阅读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提出相应的阅读任务。能让学生抓住重点,将课本知识内化到自己的知识网络中。

课后阅读精读细研,重点落实,紧紧抓住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学生自动梳理知识的因果关系、结构层次,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巩固和迁移,让学生的语言更加精炼,表达更加到位。

2.7 注重平时训练,提升学生语言运用力。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都会出现一些开放性试题和文字表述性试题,许多学生在解答这些问题时,在文字表达上存在较大的困难,如回答问题时在语言的准确性、系统性、科学性方面,往往顾此失彼、漏洞百出,或表达冗长而不能一语中的等。为减少学生在这些试题上的丢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针对教学的不同情况,要适时采用灵活多样的作业形式,改变过去以选择题、填空题等为主的状况,适当增加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小论文式的作业等,这样才能彰显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讲到生物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时,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个作业:用所学科学知识分析当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及应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考虑问题的思路要开阔,角度要新颖,但不必长篇大论,用简洁的语言阐述即可。从收回的作业来看,学生回答的角度宽泛而新颖:有从当地农业生产的特点和农业生产的条件方面进行了阐述的,有结合政治、环境保护、新农村建设、稳定物价等方面就中国农业的发展进行论述的。这样的作业方式既提高了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又能提升了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开阔了学生的视野。

3.收获与体会

通过几年的教学实践与探索,教学策略改变后,学生的语言表达和运用能力较以前的学生都有明显的提高,课堂上学生主动发言,平均每堂课积极举手发言人数增加,课堂气氛比传统教学模式更活跃,学生参与度高,学习积极性有明显提高,坚持课外阅读的人数均增加了,大多学生愿意参与到合作交流、课堂辩论等教学环节中来,进一步开发了学生的语言潜能,发展了思辩能力。语言表达和文字书写的规范性、科学性大大提高,语言运用能力、学习成绩也有明显提升。

教学尝试中,笔者有以下两点深刻的体会。

3.1 在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系列中,教师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民主性原则: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建立起平等友好、互相尊重、互相信任的合作型师生关系,形成民主、和谐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敢讲、愿讲、多讲。②示范性原则:教师教学时语言必须规范、准确、流畅,力求幽默富有感染力。③全面性原则:要注意面向全体学生,尤其是要注意那些学习有困难且语言表达有一定欠缺的学生,使每一位学生的语言能力都能得到发展。

3.2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在训练中,教师需坚持不懈,有计划、有步骤、有目的、分层次推进,善于把握时机,巧妙运用素材,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各种提升语言能力训练的活动中来,以期取得长足的进步。

参考文献:

[1] 科学(7―9)年级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