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心理问题及应对

心理问题及应对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5 15:41:5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心理问题及应对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心理问题及应对

篇(1)

中等职业院校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阶段经历了各种各样的挫折,从家庭到学校受到的批评远远多于表扬。社会原因、家庭原因和自身原因使中职院校学生相应出现了一些和普通高校学生不一样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和现实的矛盾

青年学生都对自己的未来和前途充满期望和幻想,但对于中职院校学生来说,理想和现实却充满矛盾:希望学有所成,报效祖国,但学业不好,难酬报国之志;希望受到更高层次的教育,但由于各种原因不情愿地进了职校大门;对社会的期望值很高,但因缺少社会实践而常常碰壁。所有这些,使他们在理想和现实之间常常感到迷惘和彷徨,对自己的未来没有信心,出现一些心理问题

2.自尊的需要和不注意尊重他人的矛盾

有一些学生,由于家庭优越的生活条件,娇惯成性,虚荣心极强。总是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可和关注,但进入新的学校后虚荣心得不到满足。有时,为了引起众人注意,会做出一些出人意料的、非常规的举动,将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别人,伤害了他人的自尊,造成人际关系紧张。

3.孤独自闭和渴望理解的矛盾

有些学生进入中职院校后认为自己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在新的环境中因种种原因觉得不被他人所理解,为了保护自己而自我封闭起来。渴望别人的理解,又怕遭到别人讥笑和嘲讽,缺乏自信,怨天尤人。

4.热情冲动和理智自控的矛盾

中职院校的学生处在生理和心理发展成熟度不同步的阶段,对很多现象的本质一知半解,但却非常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缺少严谨的逻辑推理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往往用极大热情去投入工作却达不到预期效果,一旦受到挫折就容易丧失信心而有极端举动。

二、中职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设计出总体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块

(1)认知发展教育。认知发展教育是使中职学生了解认知发展规律、特点及自身认知发展水平,是学生进一步发现自身与众不同的特质,改进行为,增加自信心的重要前提。通过常规或特殊训练,帮助中职学生挖掘和认识自身的认知特点,并学会对认知进行调控。

(2)情绪稳定教育。情绪稳定教育是使中职学生了解人的情绪的正常值及自身情绪变化的特点,通过有效的调控手段,使自己经常保持良好的心境和乐观的情绪,能够科学调控自己的情绪,培养积极的情绪状态。让学生逐渐走向成熟,为职业成功打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3)人际和谐教育。人际和谐教育是帮助中职学生掌握人际交往特点和规律,通过训练掌握一定的交往艺术,在群体中与人和睦相处,悦纳他人,也悦纳自己;善于在群体中发挥自己的才干,达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

(4)积极适应教育。积极适应教育是使中职学生适应自身、环境及社会的各种变化,学会调控学习、生活中的各种烦恼,通过有意识的训练,掌握排解心理困扰、减轻心理压力的方法,保持心理健康,为自己走入社会积极工作、乐观生活打下坚实基础。

2.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相应知识的掌握,系统学习心理健康知识,有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心理调节方法,增强自我教育的能力。心理健康讲座根据学生入学的阶段每学期开设1~2讲,内容要结合本阶段的学习任务和心理状况。如在新生入校时开设以适应新环境和重塑自我为主题的讲座,帮助学生尽快适应新学校,迅速投入到新的学习阶段中。

(2)开展心理健康辅导和咨询。学校心理咨询是增进学生心理健康、优化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心理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咨询可以指导学生减轻内心矛盾和冲突,排解心中忧思,开发身心潜能。还能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适应外界环境。所以,中职院校也应该设立并完善咨询机构。

(3)有针对性地开展团队活动。有计划、有目标性地在班级中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团队活动,让在学习、生活中有困惑和心理问题的同学融入到团队中,准确给自己定位,学会接纳自己,学会调适自己,学会与他人交往,提高心理素质和团队融入能力。

(4)营造良好的心理健康环境。利用教室的板报、学校的橱窗、流动宣传栏和学校的其他传媒(校报、电视等)定期进行宣传教育,在学生心中树立起明确的心理健康理念,懂得什么是心理健康,遇到暂时性心理障碍怎样调适,通过什么途径和方式寻求心理健康帮助等。

篇(2)

关键词:留守儿童 心理研究 应对策略

留守儿童是指在农村地区因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一年及其以上,而被交由父母一方、祖父母或他人抚养、教育和管理的年龄在18周岁以下的孩子。由于无法获得正常的家庭教育和感情关怀,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品德和行为养成等方面都出现了一些问题。其中尤以心理健康问题最为突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杨素苹指出:“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缺乏正常的心理环境和良好的农村教育环境,形成了任性、冷漠、自卑、敏感、孤独、不安、胆怯和自我封闭等不良个性心理特征。”李宝峰的研究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检出率较高,具有轻度及以上的人员占31.0%。”孙晓军等人的研究表明:“留守儿童表现出更多的友谊冲突或背叛,留守儿童同伴关系对孤独感的预测力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问题已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而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据此,笔者运用调查与访谈等多种方法,力图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积极探讨这一群体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有效的解决策略,为他们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帮助他们消除不良心理,重建自信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其身心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成为一个身心健康的社会人。

一、农村初中留守儿童常见的心理问题

1.自卑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自己没有依靠和保护,加之初中生在心理上已经开始形成自我意识,因此,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的心理敏感度较高,极易产生自卑等心理障碍。在学校生活中,常常表现出不自信,害怕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担心别人用鄙视的眼光看自己,害怕失败……由于客观环境难以改变,随着父母外出务工时间的延长,这种自卑的感觉就会越强烈,严重影响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2.孤僻

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对父母都有依恋倾向。依恋是幼儿出生后最早形成的人际关系。依恋的程度与性质,直接影响儿童对周围世界的信任感,影响他们的情绪情感、社会行为和性格特征。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在外,缺乏最起码的心理交流机会,内心烦恼与冲突无从倾诉,也得不到引导,导致对外部世界缺乏安全感和信任感。在学校,这样的孩子往往不会主动与其他同学交往,他们往往躲在角落里羡慕别人能开心地生活,羡慕其他同学敢于大胆地表现自己,却把自己包裹在自己的世界里,不愿和同学交流,害怕自己的表现不能得到老师和同学的认可。

3.性格与行为偏差

农村留守儿童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过程中缺少父母的关爱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上、价值上的偏离和性格发展的异常。一部分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爱,而想要在生活当中寻找关爱,因此,对身边的朋友要求很高,要求别人什么都围着自己转,一旦发现朋友对自己的关注不够,就会责怪、发脾气;一部分孩子把这种缺失的爱,用自己认为的爱情来弥补,陷入早恋的泥沼;一部分孩子因为缺乏爱,而开始埋怨父母,对父母毫无感恩之情,常常与父母吵架,不能理解父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一部分孩子因为没有父母的约束而性格失常和行为失范,表现为脾气急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甚至打骂同学、老师和长辈。极少数留守儿童受社会不良团伙的影响,出现了违纪或犯罪行为。

4.逆反心理

留守儿童逆反心理极强,对抗情绪严重。他们缺乏安全感,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怀疑,总是戴着有色眼镜看世界,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是充满不信任。然而,留守儿童又是最渴望拥有关爱的人群,因此这种潜意识中的不信任和极度希望得到关注,导致了他们的逆反行为,常表现为“不听话”“不礼貌”“不谦虚”“爱搞恶作剧”等。留守儿童总感到别人在欺负自己,一点小事就计较,与人交流时充满警惕甚至敌意,有时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故意惹是生非,对老师、监护人、亲友的管教和批评产生较强的逆反心理。

二、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

1.父母教育缺失,监护人教育不当

缺乏完整的家庭教育,是导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也是孩子最重要的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有着直接、持久和潜移默化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代替不了的。农村留守儿童长期与父母分离,无法在良好的亲子关系中获得直接的情感体验,因此生活习惯、行为习惯、学习习惯都相对不良,对他人缺乏信任和爱心,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无法和同伴一起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监护主要是隔代监护,监护人多数是其祖辈。祖辈的思想、生活习惯多与时代不合拍,不利于儿童的社会化,易造成儿童适应不良;祖辈大多溺爱孩子,对孩子要求放松、原则放宽,易使孩子养成刁顽任性的不良个性和习惯。

2.学校教育不足

学校是农村留守儿童学习成长的重要场所,学校教育将直接影响留守儿童的成长。但由于学校的办学条件、教育理念、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不足制约了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目前,对于留守儿童较好的管护措施是实行寄宿制,但大部分农村学校缺乏寄宿条件,即使有,一般条件都较差,学校很少开设心理课程,也很少对学生进行生存、安全和法制教育,其心理健康发展缺少正确的引导;部分教师忽视了与留守儿童的沟通,一些留守儿童反映老师没有家访过,被忽视、被遗弃的感受严重影响着他们的心理发展。

3.社会教育不足

就我国当前教育的现状来看,社会对少年儿童发展提供有效帮助的机构太少,尤其在广大的农村地区,由于基层很少或没有相关的少年儿童的社区教育组织,使得农村少年儿童的教育与成长发展在社区教育这一块尚处于真空之中。社会不良因素,如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一些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也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孩子们,此时家庭监督力度不强或失控就为一些不良倾向提供了滋生的土壤。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应对策略

1.完善家庭教育

发挥父母的教育职能,就要求父母应与孩子保持经常联系,除了生活、身体、学习方面外,还要注重与子女的情感交流和心理沟通,也可通过讲述打工的经历,使孩子理解尊重父母,形成正确的生活观。监护人也要树立起角色意识,真正担负起教养孩子的责任和义务。对留守儿童既不放任自流也不娇宠溺爱,做到严与爱结合;同时要定期同留守儿童进行思想交流,了解其需求及心理状况,并及时与其父母和学校联系,以共同采取措施促进其健康成长。

2.加强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对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重视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及时发现、诊治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充分发挥学校的少先队、共青团的力量,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积极鼓励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改善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障碍;加强对教师的素质培训,使教师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能够公平、公正地对待留守儿童,使留守儿童享有与其他儿童同等的待遇。

3.整合社会力量

拥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是个体心理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有必要给予留守儿童更多的关注,有效地弥补家庭教育对其关怀的不足,多给予他们指导和帮助,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政府应加强并完善社会制度,维持社会秩序,严厉打击犯罪分子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影响;加强对娱乐场所的有效管理,严厉打击传播不良音像制品的行为,为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多组织社会公益活动,呼吁社会成员多关注留守儿童及其他弱势群体,给予他们诚挚的关怀与帮助,让他们感觉到国家及政府的温暖。

4.加强自身教育

留守儿童存在的种种心理问题和烦恼,其实都可以归结为缺乏对现实的正确认识及态度和内心不平衡。父母外出务工是一种现实,留守儿童应以健康的心态,正视现实、面对现实。在改变不了父母外出的现实情况下,只能学会调整自己,提高自己的心理适应能力。作为留守儿童,应该学会自信、自立、自强,把父母不在身边的现实看成是对自己的锻炼和考验;端正学习态度,把学习看成一件有意思的事情,多与老师、同学接触,主动与父母沟通,勇敢面对和克服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

当然,农村留守儿童是当前的一个社会问题,全社会都要关心、关爱留守儿童,关注留守儿童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站在对后代负责、对社会负责的高度,与家庭、社会各界密切合作,扎实解决好留守儿童问题,呵护学生的心理健康,为祖国培养出一代又一代合格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周宗奎,孙晓军,刘亚,周东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与教育研究[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5(1).

[2]杨素苹.关注农村留守儿童[J].基础教育参考,2004(7).

篇(3)

1脑血管病人常见的心理问题

1.1恐惧脑血管病患者多是发病前无明显症状,突然发病且病情进展迅速,尤其是肢体和语言方面的功能障碍,会使得缺乏相关知识的患者对自己的病情不能正确的估计,对未来生活感到无比的恐惧和绝望。

1.2愤怒脑血管病患者往往一发病就伴有肢体功能障碍或语言交流障碍,严重者甚至是多种障碍同时伴有。患病初期病人通常不能接受生活不能自理的现状,当需要别人提供帮助而周围的人却又不能正确地领悟他的需求与喜恶时,就容易引起患者的不满情绪。时间一久,这种负面情绪会使病人的心理产生恶性扭曲,患者还经常把这种不满迁怒于周围的人,消极地应对治疗。

1.3自尊心受挫据统计,近几年脑血管病的发病有年轻化趋势,相当一部分的患者集中在40~50岁,甚至有1例患者年仅29岁。大部分脑血管病患者患病前在家庭和社会上分别担当着顶梁柱和领军人物的重任。然而发病使其无法履行在家庭和社会中的职责,感觉自己突然成了“无用”的人,甚至成了家庭和社会的累赘。这种强烈的心理反差对患者的打击犹如晴天霹雳,为此,患者面对生活开始消沉、颓废。此种心理障碍不仅会影响药物治疗效果,也不利于康复训练的实施。

1.4自信心丧失脑血管病的发病非常迅速,但是治疗和康复的过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它的治疗、康复过程不像感冒发烧一样治疗一段时间就有立竿见影的效果,往往要经年累月才会有一定的效果,意志薄弱者往往会因此心灰意冷,看不到生活的希望。

1.5依赖心理增强脑血管病患者在治疗和康复过程中,由于最初他们一下子陷入瘫痪状态,很多生活上的事情都必须有家人或护理人员代劳。时间久了,他们容易产生依赖心理,即使身体已经有所恢复,已经可以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的生活内容的时候,他们也从不主动去做,而总是以自己干不了,要求身边的人帮助完成,这会使处于恢复阶段的患者的治疗陷入被动,并将直接影响患者后期的康复效果及以后的生活质量。

2护理措施

2.1营造温馨和谐的治疗康复环境为了使每一位患者都能够尽可能快地适应医院的陌生环境,可以采用家庭式病房格局,并配有一定数额的保洁员,保证病房和周围病区的整洁舒适;房间配备绿色植物,让病人在病痛的折磨中感受到生命的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温馨的治疗环境还可以稳定病人的情绪,促进心理康复。另外我们在走廊等地方安置扶手并定期检修以方便患者安全使用,让患者安心地在医院接受治疗康复。

2.2合理的人员配置,科学的服务流程配备医术精湛的专科医生、专业的康复师和业务熟练的护理人员。医术精湛、临床经验丰富的医生准确把握溶栓及抗溶的指征和时机,为患者的后期康复争得机会;专业的康复师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康复计划,提供专业的康复功能锻炼;技术娴熟富有爱心和同情心的护理人员要尽量减轻患者治疗过程中的痛苦;另外科学的服务流程可以增强患者对我们医务人员的信赖,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3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在进行沟通时有礼貌地称呼患者,使患者有相互平等、被重视、被尊重的感觉;告诉患者自己的姓名及职责范围,使其产生信任感,说话时要温和诚恳;注意善于倾听诱导患者交谈,在倾听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充分体现对患者的关心,理解疾病给其造成的痛苦和烦恼,不要随意打断;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要作出恰当的回应,回答速度要慢,说话不怕麻烦,从而加强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并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2.4提供一对一的心理疏导定期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并针对患者不同的病程阶段、不同的心理特征,随时发现问题,随时给予一对一的心理疏导,避免患者在康复治疗中受到负面心理因素的干扰,使我们的医护措施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2.5调动患者和家属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康复治疗脑血管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是漫长的,特别是后期的康复过程,需要病人、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参与和协作。首先我们要向病人及家属说明后期康复和前期治疗同样重要,后期的康复锻炼直接影响着预后结果,并教会他们正确的锻炼方法,鼓励病人加强功能锻炼,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脑血管病人由于肢体功能障碍和心理功能障碍,其社会适应能力也存在一定程度的障碍。因此,对脑血管病人进行心理康复治疗时,还应帮助病人恢复社会适应能力,鼓励他们下床活动进行锻炼,生活尽量自理。对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每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同时还应鼓励他们参加力所能及的学习活动、家务劳动、文娱活动和社会活动,增加其对生活的乐趣,分散他们的不良情绪,为重返工作岗位、重返社会做好准备。

2.6嘱咐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并做好随访工作脑血管病的复发率较高,病人出院时要嘱咐他及家人定期来院复查,以防严重后果的发生。另外建立病人档案,定期随访,了解病人恢复状况,并做好记录以供以后参考学习。

篇(4)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心理问题 策略

一、“90后”大学生的普遍特点

(一)独立性与依赖性并存

“90后”大学生在优越的现代化环境下成长,从出生到学业结束,日常事务的处理及经济来源基本依靠父母,自理自立的能力普遍较低,久而久之对父母形成一定的依赖性。然而,他们却又存在着强烈的独立意识,讲究个人隐私,不喜欢自己的事情被父母和教师干涉。

(二)自信与自负并存

“90”后大学生是自信张扬的一代,他们勇于表现自己,敢作敢当。“我的青春我做主”“舍我其谁”已然成为体现他们鲜明个性的座右铭。然而,过度的自信就是自负,过高的评价自己势必在将来吃“闭门羹”。

(三)享乐意识强烈

优越的生活环境及父母的精心呵护让“90”后大学生成为了在温室中成长的花朵, 他们养尊处优,缺乏历练,习惯了享乐。

(四)危机意识薄弱

对于“90”后大学生而言,父母是他们永远的庇护伞,他们缺乏对就业危机及生存压力的意识,甚至当危机潜伏在自己身边时还不能感应到它的存在。

二、“90后”大学生的就业心理问题

据专门针对“90”后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报告显示,大多数“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较弱,尤其是抗压能力明显不足。72.3%的人表示在遭遇挫折后,心理会留下阴影;5.1%的同学表示自己会因此一蹶不振;只有9.4%的同学愿意总结经验,从头再来。因而“90”后大学生更易产生就业心理焦虑,其主要是因毕业方向的选择、恋爱分合、离别感伤、突发事件、经济条件等冲突引起的,继而使“90”后大学生对就业产生不安和恐惧。

(一)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

部分“90”后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缺乏对自我的客观分析,如对自身的定位和未来的职业方向没有清晰、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对专业知识掌握的程度不够清楚。经常脱离现实,幻想舒适、高薪的岗位,总认为自己什么工作都能胜任,一毕业直奔大型企业、知名单位。正因如此,“90”后的学生就会失去就业的大好时机,表现出低落、孤寂、焦躁不安等心理问题。

(二)就业观念不灵活

1.大多数“90”后大学生都会选择一些相对来说比较固定、悠闲、福利条件比较好的单位,不愿意选择风险与机会并存且具有挑战性的职业,更不敢去尝试自己创业。他们往往只关心工作的环境、条件、月收入等现实利益,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方面不去考虑太多,因此,比较容易选择并不适合自己的职业来工作。

2.功利化,相互攀比。部分“90”后大学生太在乎职业的功利价值,甚至还将职业划分为不同等级,而不会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什么样的人才,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单位和部门工作,甚至出现“追高比低”的现象,对别人所找的工作心存嫉妒。

3.过分强调专业对口,学以致用。在就业时,“90”后大学生排除了一切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这样做无疑是自己增加自己的就业困难。

三、解决“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策略

(一)认知自我,创造机遇

“90”后大学生应对自我进行正确的认知并做出适合自己的人生规划,追求与自己相符的社会价值,培养良好的自我意识。一个人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优缺点。作为即将面临就业的大学生更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客观的评价,通过实践并了解自我能力后,还必须牢牢抓住自己的时机,便于确保以后的求职顺利。这是解决或缓解就业心理问题的基本道理和根本道路。

(二)调整心态,促进就业

“90”后大学生往往会出现一些不健康的心理状态,没有必要过度害怕自己有心理问题。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也有很多,可以自我心理暗示,鼓励、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其次,可以与周围的同学、朋友互相沟通,征求他们的建议与支持,还可以通过锻炼、听音乐等多方面的兴趣爱好转移自己的注意力,解除心理的郁闷,放松心情。

(三)开拓进取,勇于创业

“90”后大学生要有自己创业的打算,要有开创自己事业的决心和勇气。这样的精神值得鼓励,但是要有准确的观念与思路,对自己有一个合理的计划与标准,要与有市场经验的人多学习以及沟通了解。

(四)开展健康教育,提供心理咨询

“90”后大学生的特殊性和矛盾性,暗示了在校期间学校应注意“90”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健康教育,对“90”后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常见问题进行分析,并提供相应的心理咨询。

四、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问题本身就是一个热点和难点,在当前的就业形势下,“90后”大学生就业就更加困难。由于“90后”大学生自身特点以及社会就业机制等多方面的原因,导致了诸多的就业心理问题,既要求“90后”大学生能够克服心理障碍,用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来面对就业,也要求学校、家庭和社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尽可能地减轻大学生就业心理危机的消极影响。

参考文献:

[1] 杨桂香.高校毕业生的心理问题及其对策[J].辽宁教育研究,2004.

[2] 王蓉霞.试论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中华文化论坛,2009(1).

[3] 梁杰珍.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的表现与调适[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7).

[4] 杨彩霞.大学生择业过程中常见的心理问题及调适[J].科教文汇,2010(9).

作者简介:

篇(5)

在我国,绩优生通常是指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群体。绩优生与其他学生相比,表现为勤奋好学、成绩优良,因此,人们容易忽视对绩优生心理状态的关注。然而,正是由于绩优生学习成绩突出,他们往往会追求较高的、不切实际的目标,承受的心理压力可能会更大,引发相应的心理问题。重点高中高一新生在初中阶段大多属于绩优生,在对高一新生开展的心理测试和心理咨询中,我发现在不少学生不能适应高中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如不能及时地处理好绩优生在初高中衔接过渡期出现的心理问题,会使得他们初高中阶段的转换适应期加长,导致他们无法全身心地投入高中的学习生活,给学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本文对绩优生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问题进行研究,并提出应对举措。

一、绩优生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心理问题

1.学习焦虑

绩优生都是初中时的学习尖子,在进入重点高中后,他们志得意满,但在经历了高中阶段第一次大考(高一第一学期的期中考试)后,一些发挥得不够理想的学生会产生较大的心理落差。当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时,会导致自我评价“失真”,甚至有的学生会产生从“学霸”变为“学渣”的感觉,引发对学习和考试的过度焦虑,表现为过度担心被别人超过,担心将来考不上理想的大学,辜负家长和老师的期望。

2.自责倾向与抗逆力弱

绩优生在初中阶段在学校和家里常受表扬,缺少经受挫折或产生失败的体验,这导致他们进入高中后在学习生活中遇到一些小挫折便会纠结于心,表现为过度自责,缺乏抗逆力,情绪低落。由于经常被不良情绪困扰,有的学生会伴随出现头痛、失眠等明显的躯体症状。

3.人际关系障碍

绩优生由于在入学前将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过分理想化,当发现某些地方与自己的想象有差距时,容易为一些小事而烦恼;同时由于在初中阶段他们大多是学生干部,习惯于被关注和表扬,过于在乎老和同学对自己的评价,易导致敏感多疑与人际关系紧张,甚至不能融合到新的集体之中。

二、应对策略

1.改进学习方法

高中阶段更强调主动式的学习,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于仍习惯于填鸭式教学方式,还没有从“死读书”的被动模式中解脱出来的学生是一种挑战。一些学生面对多学科、快节奏的学习氛围,会感到学习压力陡增,出现学习焦虑。对于这些学生,教师需要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焦虑,学会缓解焦虑的方法,能够冷静、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习惯,明确需要改进的方向,在实践中逐步掌握主动型的学习方法,跟上老师的课程节奏。引导他们以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成绩,不纠结于“一城一池之得失”,将注意力集中于学习本身,经常反思学习方法,通过理性分析、查缺补漏,扎扎实实地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2.确立合适的学习目标

作为初中阶段的学习尖子,绩优生在初中阶段的奋斗目标是明确的。而在如愿以偿进入重点高中后,入学初期在学习目标上会出现迷茫。部分高一同学有理想,但却缺乏具体目标。因此,应引导他们尽快将高一纳入整体高中目标管理体系中,从高一开始就要有具体的目标和计划。“上海市新高考方案”确定于2017年开始实施,该方案更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考查,这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结合新高考细则,确定适合自身的重点课程,明确学习的方向和目标。如果经实践和尝试仍不成功时,要及时调整目标,直至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业发展方向,这样便能够明确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扎实前进。

3.提高情绪调控与抗逆能力

情绪调控与“抗逆力”对于那些初尝挫败感的高一新生尤为重要。在成长的过程中挫折是难免的。挫折可以促进人格的成熟,失败是人生最好的老师,部分学生在初中阶段处于成功和赞扬的包围之中,有点输不起,因此,需要引导他们增强抗逆力(心理弹性),正确看待挫折和失败,把失败当作一种历练,找到出错的原因,并进行分析,重新树立信心,学会调节和放松身心的方法,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放下包袱,轻装前进。

4.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与互动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成长过程中,能够适应困境与挫折的青少年通常具备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包括家长、教师和同伴等。

对于绩优生中存在的影响人际交往的过敏倾向,需要引导他们学会“逐级脱敏与放松技术”等方法,摆脱“自我为中心、我行我素”的思维方式;需要向他们传授人际交往的方法,要自信信人、自尊尊人、自助助人;鼓励他们多参加集体活动,例如主题班会、周末晚会、演唱会、演讲会、辩论会、文艺擂台赛和体育比赛等活动,在活动中增进与教师、同学的相互了解,引导他们对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进行反思,促进人际交住能力的提高。

三、结语

对于处于初高中衔接过渡期的高一学生,要帮助他们及时发现进入新环境后自己在学习、生活中的心理问题,学会调整心理偏差的方法,培养积极健康的心态及情绪,进而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生活,圆满完成高中阶段的学业。

篇(6)

一、单亲家庭子女教育误区分析 

1.不少家长将家庭中夫妻双方的相关矛盾及离异情况片面地认为属于大人的事,与子女并没有联系,与孩子的交流沟通比较欠缺。在这种情况下,孩子会承受非常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他们的内心压力会高于父母。 

2.把孩子作为工具来伤害夫妻另一方。通常情况下,夫妻双方在发生矛盾的时候,就会丧失理智,这时候,处于弱势的一方就会利用孩子作为斗争的工具来回击对方,就会忽视孩子的感受。 

3.夫妻双方吵架期间,若孩子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不好,或者在学校不能受到老师与同学的欢迎,家长也会将其看作累赘,对子女的监护责任进行推诿,甚至丧失了父母最基本的资格,最终会严重影响到孩子的身心健康。 

4.夫妻双方有的时候在子女面前没有什么顾忌,不能很好地尽自己的监护责任,仅仅关注眼前利益,这会给孩子带来恶劣影响。 

以上教育误区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家长不能正确认识对孩子的保护及教育。 

二、单亲家庭在子女教育方面的科学做法 

1.不可以没有原则地溺爱和迁就孩子。通常情况下,当夫妻离异或者丧偶时,抚养孩子的一方会对孩子怀有一定的愧疚心理,更多的是对孩子的怜悯,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有时甚至会发展为没有原则、没有标准的溺爱。最终结果就是孩子遇事会变得自私自利,专横任性,没有爱心、同情心及社会责任感,不会尊重其他人,甚至会瞧不起自己的亲人。 

2.增强子女的自信心和勇气。孩子是祖国的花朵,但是单亲家庭会深深打击到孩子的自信心,部分孩子会出现自卑心理,在学习上打不起精神。所以,要想使孩子更好地学习,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家长就应该帮助孩子树立起面对生活和学习的信心,积极鼓励孩子坚强地面对生活与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增强他们的信心。 

3.简单粗暴不可取。有的家长对孩子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不动就又打又骂,使孩子整日生活在惊恐不安之中,个性发展受到严重的压抑,因害怕惩罚而不愿回家,在外面寻找“温暖”,容易被坏人拉下水而走上犯罪的道路。因此,家长教育孩子切忌简单粗暴,要注意正确引导。 

三、学校对单亲家庭子女心理教育对策 

1.调查分析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和现状,“对症下药”。造成单亲家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变故对孩子的刺激是不同的,而不同的心理障碍正是影响孩子健康成长的根源。因此,教育单亲子女,就要分析、解决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的困难,这是关键。 

2.唤醒自尊,点亮学生心中的“灯”。自尊、信心和勇气是学生努力改正缺点积极向上的动力。因而,教师应从尊重和爱护学生出发,帮助他们发掘身上的优点,及时发现进步之处,唤醒他们的自尊,鼓励他们振作起来,自强不息。学生有了信心,就有了希望。如八年级(19)王延军,开始接触他时,他郁郁寡欢,学习成绩很不理想,表现不稳定,一提及妈妈,泪如雨下。在后来的班级活动中,我特意让他参加,当他做出一点成绩时,我适当进行表扬,同学也投来羡慕和赞许的目光,他切实感受到集体和他人的尊重与肯定。慢慢地,他越来越积极,对自己也越来越有信心,无论课堂做答,还是课外班级活动,总是奋勇争先,走出了生活的阴影,学习成绩也有很大进步。 

3.创设环境,倾注爱心。我们可以开展手拉手、心连心活动,解决单亲学生的经济困难,让他们充分体会到“大家庭”的温暖,鼓励其他学生多与他们交往、谈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形成关心和爱护他们的风气。如我班单丽,父母死亡,少了家庭的教育,自由涣散,成绩较差,对学习没兴趣,不会与人交往。后来,我发现她很喜欢唱歌,找到了兴趣点,我就鼓励曾学过钢琴且过八级的丽华与她多沟通,谈谈音乐,并指出学习音乐也是实现自我价值的途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这名学生在行为上有很大进步,脸上也多了笑容。 

四、困惑和思考 

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问题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能彻底解决的,社会尤其是社区应当怎样唤醒单亲家长为孩子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承担理应应有的责任,进而解决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使他们获得良好的发展。 

篇(7)

关键词: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综述

中图分类号:C9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11-0000-0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张和择业制度的变化,大学生在择业时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挫折和困难,从而导致其产生了一些心理问题。鉴于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其择业行为有重要影响,甚至是决定性的影响,以及其研究的现实应用意义,就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研究的重要内容进行了综述。

一、文献检索结果

以“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为主题词,对中国知网2008年1月至今的文献进行搜索,得到了十二篇相关的文献。这些文章有十篇以《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对策》或《浅谈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调适》为题,另外二篇分别以“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内源性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和“高校毕业生择业心理障碍分析及辅导策略”为题。这些文章大都是以大学生择业时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为关注焦点,并列举分析了产生这些心理问题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

二、文献综述

1.大学生择业中常见的心理问题综述

只有杨小劲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中指出大学生择业心理里是指大学生选择职业时所表现的心理特征、心理变化状态以及可能出现或者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并指出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心理变化复杂,表现出一些特征:如择业意识普遍增强、择业期望矛盾复杂、择业心理易受打击、择业依赖性日趋严重。这些概念及特征的分析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七篇文章列举了类似的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主要有:焦虑、自卑、自负孤傲、从众、依赖、嫉妒、茫然等择业心理问题。李晗龙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中提出了攻击易怒心理。杨小劲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方法》中指出,大学生择业时易产生急功近利心理。在求职时过分看重职业的性质和报酬。刘河燕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应对》中将大学生的择业心理问题分别从情绪障碍,自我认知障碍和人际心理障碍三方面来阐述:认为情绪障碍包括焦虑、急躁、抑郁。自我认知障碍包括自卑、自傲。人际心理障碍包括怯懦、冷漠。程玮在《大学生择业心理内源性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中则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和原因从大学生自身的内源性因素来说明。他认为大学生产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有:择业挫折心理准备不成熟、择业认知偏差和择业人格缺陷。李一男在《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中将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为积极择业心理和消极择业心理。积极的择业心理包括择业竞争、继续求学、稳定择业、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而消极的择业心理包括择业自傲、自卑、依赖、抗挫能力差。许学海在《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从心理维度分析,具体从情绪心理维度、认知心理维度、社会心理维度三个方面。情绪心理维度是指悲观、不满和焦虑的择业心理问题;认知心理维度是指自卑、自负、坐等心理和决策犹豫心;社会心理维度是指从众攀比心理,他侧重从心理学上的心理维度来分析。

2.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综述

有几篇文章没有从具体的社会、家庭、学校、学生自身或主客观方面来分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原因,而是混合地分析。陈康等的观点包括:(1)社会不正之风的不良思潮的影响;(2)就业指导工作滞后;(3)择业观念落后于就业制度的改革;(4)家庭因素的影响;(5)大学生自身素质的影响;(6)思想教育的滞后;(7)社会实践的缺乏等。宋玉冰从主客观两方面分析产生的原因,认为客观因素是指社会环境和学校的教育,指出目前我国的经济体制和就业机制还不完善、毕业生人数剧增、不良的社会风气等。学校教育本身就分了等级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李一男则从社会环境因素、家庭因素、大学生自身因素、就业心理指导滞后四个方面来分析原因。刘丰则将社会学校和家庭原因归为外部原因,将个人因素归为内部原因、根本原因。他认为个人原因除了个人素质、综合技能存在缺陷外,自我认识、自我评价存在偏差。王艳碧则从个人、社会、学校、家庭四个因素来分析原因。张翼认为还应包括我国教育的缺失,包括家庭教育中缺少职业指导、人格教育、挫折教育,而学校教育进行着“临时抱佛脚”的就业指导。

3.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对策综述

陈康认为解决对策包括:(1)大学生更新择业观念。(2)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3)培养独立意识,提高承受能力。(4)加强就业指导开展心理教育。(5)学会运用心理调适的方式。包括自我暗示、适度宣泄、放松训练、注意力转移。宋玉冰将对策分为主客观两方面来说。指出客观上学校应对大学生进行择业意识、择业观念、择业心理准备等方面的教育。主观方面除前面提到的树立自信心,提高心理承受能力。李晗龙从学校角度指出了对策,包括建立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择业心理教育体系。纵向到底是指从大学二年级到毕业,择业心理指导者应遵循其身心发展规律,做到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机结合。横向到边是指除了开设就业心理指导课外,还要开展职业测评服务和择业心理咨询。杨小劲认为大学生要做好择业心理准备包括正视现实、勇于竞争、百折不挠、放眼未来。而调适的方法又增加了教师帮助法。程玮提出,从认知层面帮助大学生建立发展的动态的职业价值个人构念系统,其核心是职业价值观从行为层面帮助学生学会合理的运用挫折应对心理防御机制、增强自身应激能力;从人格结构层面帮助学生构建和谐自我概念,不断提升心理品质的深层质量。张莉指出从充满自信,恰当的职业定位,正视社会现实,正确对待择业挫折提高自身素质五个方面来应对择业心理问题。王艳碧则从政府社会、高校、家庭和大学生自身四方面提出了对策,指出政府和社会在就业问题上应发挥好导向和促进作用。较全面地从各角度提出了对策。

结语

本文对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的表现形式、原因及解决对策这三个问题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地对比综述。本课题研究的发展趋势应进一步界定择业心理概念,分析择业心理产生原因和解决对策时应清各方面的职责,提出的对策应切实可行,良好的择业心理不仅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期间保持良好的心态,适时调整自身行为,促进顺利就业,而且还可使大学生在择业时顺利适应职业及社会环境,发挥自身才能。

参考文献

【1】 陈康.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卫生职业教育.2009, (10)

【2】 宋玉冰.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教育对策.继续教育研究.2009,(2)

【3】 李晗龙.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解决措施.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8, (3)

【4】 杨小劲.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调适方法.桂林航天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 ,(1)

【5】 刘河燕.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其应对.文教资料.2008 ,(1)

【6】 程玮.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内源性因素与心理健康教育策略.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0,(3)

【7】 李一男.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辽宁教育研究.2008,(5)

【8】 许学海.浅谈当代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与对策研究.中医管理杂志.2009,(2)

【9】 刘丰.浅析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及调适.职业技术.2009,(10)

【10】张莉.大学生择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心理调适.山西高等学校社 会科学学报.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