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5 15:41:5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智慧大课堂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在全国课改的大浪潮之下,我们娄底一中在范彦江校长的领导之下,于2011年展开了以“生本智慧大课堂”为模式的课改,而我作为学校的骨干教师也被放到了课改的第一线,经过一年多的课改,我对课改也有了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下面就以我们学校的新课改来谈谈新课改下的课堂的教学。
一、课前准备
做好课前准备,是建立“高效课堂”的基础,而建立高效的“生本智慧大课堂”课前准备尤为重要。我认为课前准备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1.导学案的制定
导学案是高效课堂中学生学习的工具,是对教材的“翻译”和“二度开发”,是为了让学生更容易掌握教材而产生的辅助工具,其主要功能不是为了“学会”,而是为了会学和能学。它是学生学习的方向盘,更是提高学习能力的源头。因此在编制导学案的时候,要充分发挥备课组的作用,先由主备人“个备”,然后返回学科组“群议”,结合大家的建议再由第一主备人修订,修订好后,分给任课教师,由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此基础上“个备”,最后结合实际的授课经历,做课后修订。导学案在设计时要求老师要能够深入浅出,要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学生要能够深入浅出,摸着“石头”过河,步步为营,逼近目标。
2.导学案的使用
教师须提前两天发给学生,利用自习课指导学生预习教材,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预习时,用红色笔标出疑难点,并将问题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知识板块处,以便于老师的学情调查和在课堂上的合作学习。要求所有学生必须完成基础部分,然后可以做提高题,并要为上课做好展示、点评的准备。在上课的前一天由学科班长收齐上交,教师第一次批阅,及时了解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特别关住疑难问题,然后进行第二次备课,确定展示内容。上课前将批阅后的导学案发给学生,上课使用。
3.培训好小组长
中国有句老话: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学习见成效;要让学生在讨论的时候有激情,在展示、点评的时候像个小老师;要想让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就必须要有一个优秀的组织者,领导者,和协调者。因此,一定要重视培养好小组长,发挥好小组长的作用。小组长的培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要求小组长一定要具有强烈的纪律观念,能管好本小组同学的课堂纪律。(2)要求小组长每节课前按学习提纲把任务分到个人。学习基础差一点的同学,可以分容易一点的题目(3)上课时要组织同学开展交流、讨论,解决能解决的疑难问题。(4)定出谁上黑板展示。一般是分到谁的任务谁展示,有不同意见的先由本小组的同学补充,再由别小组的同学补充。(5)根据本小组同学的表现作出评价,并记录统计。(6)协助老师做好其他教学工作,如督促同学预习,检查同学作业,分发导学案等。
二、课堂的处理
课堂上,教师要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思想,以解决重点难点为主要目的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放手”,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概括结论,放手让学生寻找规律,放手让学生建构知识体系,放手让学生进行展示和点评。总之,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做到的、完成的,教师决不能包办代替,而对于学生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或存在普遍异议的知识点,教师可以采用点拨或精讲的方式处理。
三、课后拓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6A-0028-02
“今天故事的主人翁,你们一定都很熟悉――阿凡提。提起阿凡提,你们会想起什么?”
“小毛驴!小毛驴!”操场上,学生一个个抢着回答。
又一次“理想大课堂”上,笔者按学校课程安排,给全校师生上课,授课的内容是《阿凡提与三兄弟的故事》:“阿凡提风趣幽默,他骑着毛驴走四方,他走到哪儿,就把欢乐带到哪儿。他是智慧与正义的化身,他专门帮助穷苦大众……阿凡提一听,心里偷偷乐了,他已经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他请来一位邻居帮忙……该怎么分?请同学们动动脑筋,好好想一想!特别要注意‘他请来一位邻居帮忙’这句话,我相信阿凡提就在你们中间!”话音刚落,不少孩子就高高举起了小手,看着眼前不断举起的小手,看着孩子们跃跃欲试的身影,请谁好呢?“按学号!是啊,按学号产生幸运星,那是最公平的选择。”想到这儿,笔者大声地说:“请每个班学号为1号的同学上台与我们分享!”从此,每节“理想大课堂”都遵守“学号”的规矩,每周都有一个新的“学号”成为“幸运星”。这“幸运星”不仅仅停留在发言、回答问题上,每次颁奖、领奖也一样抽“学号”,每个学号都有可能随时“亮相”。这就是公平、民主、平等,我们应该尽可能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同等的机会和权利!
国学经典诵读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为生命打底,为未来“着色”。滨湖路小学除了将经典诵读安排到“静心悦读大课堂”,还将它排进了每周一次的“理想大课堂”,至今已十年有余。每学期开学初由教务处统一安排,每周两个班级在正副班主任的带领下,为全校师生送来经典诵读。诵读要像歌唱一样美妙动听,它不仅仅是读、背,在“理想大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诵”,用抑扬顿挫的腔调念,这“高低抑扬”在笔者看来就如那旋律中的声调错落,表面上看来是控制声音的技巧,实则背后是一个“情”字。歌唱强调以情带声,“诵”又何尝不是呢?孩子们走进“理想大课堂”,不就是要表达心中的一份情感吗?为了准确表达心中的这份情,笔者要求孩子们在“诵”时做到字正腔圆、入情入境。只有这样,“诵”才能焕发生命的活力,才能带来美的体验,才能涵养出“腹有诗书气自华”。
让教师和孩子们一起走上舞台参加经典诵读,这一举措对笔者而言也是一个挑战。前些年,每学期开学总有教师提议“经典诵读教师们就不要上场了”,甚至也有班子成员为教师们求情。“你们要坚持下去!”每到这时,笔者总是这样答复。特色源于坚持,坚持就是胜利,梦想终将长成一棵大树。如今,“理想大课堂”上的“经典诵读”已不仅仅停留在传承前人经典的层面上,也成了师生、家长创作诗文的舞台。那一首首原创的诗文,传递着对祖国的赞美,对生活的热爱,对梦想的追求。
“理想大课堂”上还有一个特殊的景观,那就是偌大的操场上,我们也要讲“悄悄话”。几千人啊,怎么说?“轻声高位置”地说。什么叫“轻声高位置”?笔者这样向孩子们解释并提出要求:“闭上眼睛,双手叉腰,然后深深地、慢慢地呼吸,你就能闻到那清清的‘花香’,把它吸进小肚子里,让你的腰一点点‘变粗’,然后用它说话。”或是:“用力拍打一下自己的小肚子,看谁的小肚子绷得紧紧的。用力发出既低沉又有力量的声音。”孩子们觉得新鲜,个个有模有样地跟着模仿。为了这“轻声高位置”,笔者常常要求孩子们紧握拳头寻找力量,呼喊“让我们的今天赛过昨天!”笔者还教孩子们“交头接耳”地说,看谁的“悄悄话”说得最有趣、最动听,同样也要提着“气”说,这样发出来的声音,笔者称其“有教养”,是“滨湖好声音”。在“交头接耳”中,孩子们头靠着头、肩挨着肩,那神情、模样如兄弟、似姐妹……这样的场景是那样的美好!
如今,滨湖路小学的孩子不管是在操场上还是在课堂里,都在追求这“轻声高位置”的表达。当然要达到真正的“轻声高位置”并养成正确的发声习惯,对孩子们来说仅仅是起步,但重要的是,孩子们知道了那是正确的方法,是应追求的目标!为了这“轻声高位置”,笔者走进课堂,拿起语文课本亲自示范指导孩子们诵读,让课堂也悄悄变化着……如今,这一科学的发声方法正在引领诵读、影响课堂。这授课方法,让课程标准中民主、平等、公平、尊重的原则贯穿其中;让“学贵有疑”的良好品质在一次次“屏气凝神”的思考和分享中得到“生长”。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作为校长,若不对孩子直接施加影响,就会失去教育者最重要的品质――感受孩子们精神世界的能力。”不得不承认,校长和学生是有一定距离的,校长大多时间都忙于行政事务,即便是带班上课,也只能上一两个班,只能对那几十号学生直接施加影响。作为一校之长,在笔者看来更重要的是要面向全体,要竭尽全力让全校的学生都能受到影响,这样才能让校长之“魂”真真切切地发挥精神引领的作用。如今的学校没有不强调人文关怀的,而这人文关怀是什么?我们去尝试了吗?陶行知说:“只有把自己变成孩子,才配做孩子的先生。”所谓变成孩子,就是要用孩子的思维去思考,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用孩子的耳朵去聆听,这样孩子就会渐渐拥有一双童眼、一颗童心,就能理解童趣、欣赏童真,从而获得教育的灵感。作为教育者,我们不仅要读懂童心,更要葆有一颗童心!作为教育者,我们还应明白,教育不是去寻找适合教育的模式,而是要寻找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孩子喜欢什么?喜欢听故事呀!滨湖路小学――一个“梦开始的地方”,一个个梦里不就是一个个成长的故事吗?这故事里该有多少孩子们的梦想啊!一个个励志故事不就是理想、信念教育的开始吗?于是,学校在2005年将“理想大课堂”排进了学校课程总表并增加了新的内容,从活动成为学校的校本课程。从此,年复一年,故事每周必讲、必背。数十年了,每到周末,笔者都要花上一个小时找故事、背故事。如今,十年飘然而过,国旗下的“小故事,大道理”依然是笔者和孩子们相遇如初的期待;一个个故事不仅激励孩子们成长,也慢慢融进笔者的生命,让自己眼界更开阔、胸襟更宽阔、待人更真诚、为人更纯粹、办学更独到了。
这就是笔者为滨湖路小学的孩子们量身打造的“理想大课堂”,也是作为校长为自己确立的舞台、书写的名片。在这年复一年的“理想大课堂”上,我们的“滨滨”“蓝蓝”变得越发知书达理、自信大方、聪慧机智;在这年复一年的“理想大课堂”上,一个个教师在这里找到了自信,得到了展示,变得越发大气、文雅。
众所周知,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课堂改革大势所趋,大江南北课堂改革如火如荼,杜郎口旋风、昌乐二中271模式、河北围场大单元教学、沈阳立人整体教学、江西武宁宁达自主开放课堂、安徽铜陵铜都五环大课堂、石家庄精英中学6+1……林林总总,勇立潮头!殊不知,这些过来的学校,谁家没有一本难念的经,谁没有受过责难,谁没有遭到拷问?他们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他们在课改大潮中有胆识,有勇气,更有智慧!
改革总是艰难的,课改也是如此,容易招来家长等局外人的拷问和责怪,如果我们选择置若罔闻,或者是我行我素,这无疑堵死了我们的改革之路。此时此刻,我们需要用我们的智慧和勇气破解这个困局。
李金池,就是一个富有大智慧的人。这位曾经缔造衡水二中奇迹的神人,在自己教育生涯的巅峰时刻,毅然决然走进了一个濒临倒闭的学校――石家庄精英中学,用他的智慧和激情创造了又一个神话,一个触底的学校一跃成为石家庄名牌学校!而这个神话,就是以课改为抓手的,彰显了李金池治校的大智大慧!
――他没有照搬现成的课改模式,而是经反复思考比较,不断探索实践,博采众长形成高效6+1课堂模式,这一课堂模式,集众家之长于一身,体用上海、头取江苏、臂自山东、脑借陕西、魂在精中。
――他没有跟风变更学生的“排排座”,而是行政组和学习组并存,一般学习时仍然排排坐,需要小组合作讨论时立马变成若干小组,大家头碰头相互切磋,形成合作之势。
――他没有唯我独尊,允许存在不同声音,允许请来的名师不用6+1模式,以此相互比较,最终凭6+1的成效和智慧“降服”名师。
――他没有对家长和社会的疑惑“闪烁其词”,而是把家长请进了课堂,让他们耳闻目睹自己孩子的风采……
李金池就是凭着自己的智慧引领精英中学走向了成功!智慧是一种经验,如同多年的陈酒,随着流金岁月愈发弥漫香醇;智慧是一种能力,如同奔驰的骏马,随着旅途跋涉愈发彰显魅力;智慧是一种境界,如同浩瀚的长空,随着孜孜探求愈发充满神圣……在李金池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智慧的力量!
当下,课改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课改认识不够。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对课改理念的把握和认识还不够,没有深入研究其精髓,以至于图形式无质量,课改的成效不明显,从而影响了教师进一步课改的信心。
二是课改决心不够。一些学校推进课改的过程中,有的学校校长和教师对推进课改认识不明确,信心不足,决心不大,工作力度不够,推进课改的有效机制没有建立,课改领导机构的作用没有很好发挥。
三是课改到位不够。课改课堂中,一些教师并无真正把握课改要求,有的为了追求课堂模式的变革,注重教学形式的变化,忽视了教学目标的实现,课堂教学出现了表演式的倾向;有的在学案的编制与使用上还有很多不足,学案的内容结构需要优化,体量需要斟酌,使用方法需要改进;有的在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有效性迫切需要提高,小组的建设与管理、评价与激励等方面都有待加强;有的农村课改由于受到师资水平较低、教育资源相对匮乏、专业引领不到位等因素限制,实施困难较多,效果不够明显。
针对上述不足,我们当以超人的勇气和智慧面对课改的困局,做到以下的“一二三四”:树立一个中心。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学为本,真做课改,做真课改;打造两个团队。抓好教师学案研制团队和学生小组学习团队。组织学科骨干教师进行学案的研制,合理编制学案,正确使用学案。组建队伍打造学习小组,让学习小组成为合作探究学习的可靠依托;做到三个注重,注重文化氛围的营造、注重教学流程的设计、注重评价标准的建立。学校从课改氛围的营造,课堂文化的建设入手,汇聚先进教学理念、融合多元学习方法,遵循“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练为主线”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基本原则,优化教学结构,建构智慧型教学流程,创新评价机制,使课改真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四个突破,学案编制、小组学习、展示评价、巩固训练这四个方面是实现课改目标的关键所在,只有将其落到实处,才能实现高效课堂。
一位西方教育家讲过,大学的本质,在于把一群优异的年轻人聚在一起,让他们的创造力互相激励,产生使他们终身受益的智慧。所以,教授是哪里的博士,出了多少专著,还在次要。重要的是,大学的教学,怎么为年轻人创造一种更有成效的互相激发智慧和创造力的环境。
这一基本精神,和中国大学的精神就很不一致。中国大学是传播知识,我说你听,好好记笔记、好好考试。本科4年大课一上到底。很少有讨论班,很少写期末论文。知识不少,但创造力贫乏,出来常常适应不了社会。一些本科毕业的优异学生,到了美国的名校,常常无从适应。特别是文科学生,表现令人失望。
美国的一流大学,本科高年级都要上讨论班。研究生的课基本都是讨论班。笔者在耶鲁大学读了这么多年,竟一次大课没有上过,上的全是讨论班。这种讨论班,五六个或十几个学生与教授围坐在一起,就自己的阅读各抒己见,教授只是起引导协调的作用。这就是所谓年轻人智慧的互相激励。本科生的大课,其实也离不开讨论班。因为虽然每周坐在阶梯教室听课,但听完还要参加由研究生助教主持的讨论班。可以说,讨论班贯穿大学教育的始终。
在这样的环境下,每个受教育者都成了教育者,每个学生不仅有学的义务,更有为课堂讨论作贡献的压力。所以,当毕业后突然被要求为社会贡献他们的智慧、而不是仅仅学习时,他们不感到突然。他们已经在讨论班上习惯了。而且,他们有和教授“过招”的机会,教授的权威也就相对化。
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中,学生来源的多元化,而不是以考分单一划线,变得特别重要。因为不同背景的学生可以把自己在不同阶层、种族、文化中的经验带进课堂。社会各个集团的思想在这里交锋、整合。大学实际上也是社会的黏固剂。
这样的大学精神,说到底是一种文化的精神。美国的孩子从小就受之熏染。我女儿从1岁就上当地的幼儿园,现在快到4岁,幼儿园却不教认字。而国内比她小的孩子就已经很有“学问”了。认字不说,什么“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呀,什么“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呀。可女儿全无这些压力,每天几个同龄孩子坐在一起,边玩边谈话。一日,一个大一岁的孩子突然问:“我们是怎么来的?谁造了我们?”另一个孩子回答:“上帝造了我们。”女儿马上问:“谁造了上帝?”讨论没有结果,似乎也没有什么知识的积累。但这种讨论,要一直跟着她进大学。
回想这样的讨论班,在我们上北大时,只有晚上图书馆占不到地方,几个好友决定在宿舍“放纵”一下时才有。而且这么聊一晚上,事后常常有负罪感,觉得误了功课。直到毕业多年后,才意识到那几个晚上的聊天是在北大最有价值的经历。如今许多知青出身没有上过大学的学者能比一些享受了优越得多的教育的后生有创造力,除了个人因素外,和他们干完农活后地头的这类“讨论班”大概也不无关系。
《论语》和《理想国》,两者都是世界文化的瑰宝,但其风格却似乎预定了中西文明的传统。《论语》是年纪越大越读得有滋味,对孔子的敬意越多。不过有一点,读《论语》你总要面对一个大权威。《论语》中,常常一方是圣人的训话,一方是受训者小心问老师应该如何如何。孔子比别人高的地方在于他知道的最多。
《理想国》中的苏格拉底则全然不同。他有名的话是:“我一无所知,惟一比你们知道得多的是我知道我不知道。”他用他的问题,把那些自以为知道的人逼入绝境,面对自己无知的真实面目。
如果说中西大学真有什么不同的理念的话,那中国大学的理念是孔子式的,西方大学的理念是苏格拉底式的。在这种不同理念的背景下,北大改革的切入点就很好解读。所谓“一流的学生,二流的老师”之说,是否符合实际先且不论,却生动反映了我们中国大学的理念:老师一定要比学生高出许多。北大的改革计划,其实就是一个创造现代孔夫子的运动。什么名校博士呀,什么国际论文呀,一定要把最大的权威请来,往几百人的课堂上一站,镇得学生连大气也不敢喘。
事实上,就算美国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也并非没有问题。耶鲁一位出身人文学院的博士对耶鲁的本科教育就批评说:“你想想看,耶鲁教授的名气,大得如同神灵一般。一个高中刚毕业的学生见了他们,话也不敢说。等到了四年级慢慢醒过来、有点信心和教授交流时,也到了毕业的时间。与其如此,还不如到人文学院这样的小地方,和教授与同学一起像家庭一样地过几年,学到的东西反而多。”
其实,哈佛、耶鲁这些名校,对这方面的问题也很有意识,所以严格限制课堂里的上课人数。平均课堂人数一多,排名就下降。道理也在这里。
如果能够学习人家这样的理念,北大完全可以以更小的阵痛进行更有实质的改革。比如,老师人数过多,正好是为增加小型讨论班提供了机会,教学质量也会提高。国家给北大十几亿,北大用来做什么呢?请百万元教授吗?其实,在美国,衡量一个一流大学的重要标准,是给学生奖学金的数量。普林斯顿这方面最富,甚至取消了学生贷款,全部代之以奖学金,在大学排名中频频领先,给哈佛、耶鲁巨大的压力。
事情明摆着,在大学里教书的,不仅是教授,还有学生本身。给得起钱,才请得起那些来自社会各阶层的付不起学费的学生来上学(同时教学)。富家子弟才能了解社会底层是怎么回事。在一个社会产生分化、各阶层日益隔膜的时期,奖学金可以把社会底层的优异子弟的智慧和经验带进大学。这是名牌教授所无法提供的财富。
一、冲破教学想象的“牢笼”
尽管想象没有边界,但想象力是在已知事实或已有观念基础上,创造出新形象的能力。认知既是想象力的基石,又是制约想象力的要素。解放教学想象力,必须首先突破陈旧、僵化的认知,冲破禁锢教学想象的“牢笼”。就课堂教学而言,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里,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课堂”、“教材”、“教师”和“学生”这些耳熟能详的概念。
1.课堂应该是整个世界
课堂不只是学校一个小小的角落,也不只是世界一个小小的节点,而更应该是整个世界。课堂既是物质空间,又是精神空间,既是寄身空间,又是寄心空间。如果将课堂局限在学校一个小小的角落,课堂就只有“巴掌大”。如果将课堂局限在世界的一个小小的节点,课堂就只是一个“局域网”。只有把课堂当做整个世界,教师的教学想象才能宽阔无边。换句话说,一切世界都可以成为课堂,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可进入课堂当中。如一块砖头,可以进入语文课堂,成为作文的题材;进入数学课堂,成为几何的素材;进入科学课堂,成为实验的工具。有些看似不可能的事物,也可以通过想象“进入”课堂,就像京剧一样,“两三步就是万水千山,五六人便是十万大军”。在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越来越发达的今天,“课堂即世界”将变成现实,学生完全可以借助新技术在课堂里实时了解世界各地的情况,参与到各种学习活动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课堂小世界,世界大课堂;课堂不是孩子的整个世界,而整个世界才是孩子的课堂。有了这样的认知,教师设计教学就不会被此时、此地、此景所限,而是可以调动“全球资源”为课堂服务。
2.教材是学生走向世界的“入口”
教材不只是一个知识框架,也不只是为了掌握学习方法的一个例子,而应该是学生走向世界、未来和现代化的“入口”。对学生学习而言,没有教材就没有了依托,但教材永远只能是从过往知识与文化中选择和剪辑起来的一个“点”,不是整个世界的“风景”,也必然滞后于正在演进的世界。在当今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教材越来越难以成为学生进入世界的指南,也当不了例子,它的作用不过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基本的知识和规范,并以此培养学生的能力素养。基于此,教师既要认真研究教材,吃透教材,也不要拘泥于教材,唯教材是从,把教学局限在教材这“一亩三分地”里。教师教学要以教材为原点,往外辐射,链接一切可以利用并能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资源。如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文,就不能仅仅把读书的理由局限在教材的观点上,还可以引入其他一些观点,如贾平凹的观点,“读书是幸福的,有福的人才读书”;余秋雨的观点,“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分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季羡林的观点,“人类之所以能够进步,永远不停地向前迈进,靠的就是能读书又能写书的本领”等,让学生在比较中确立和坚定读书的信仰。这样使用教材,才不会被教材所困惑。
3.学生要有多重“学习伙伴”
学生不是一个孤独的读者,也不只是一个小圈子的学习者,而应该是拥有整个人类学习伙伴的人。事实上,过往的、同时代的每一个人都可能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伙伴”。这些“伙伴”大体可以分为三类:一是现实同伴,和学生同在一室的老师、同学或者其他人;二是虚拟伙伴,通过网络等方式和学生一起“在线”的人;三是隐形同伴,不在眼前,也没有网络在线,但又实实在在对学生成长成才产生影响的人,如书本中所谈论的历史人物。面对这么多学习“伙伴”,课堂教学中请谁“入席”呢?教与学是依靠智慧、生成智慧的活动。人的生命是很短暂的,课堂更是“短暂中的一瞬”,只有把最有智慧的“人”请到课堂中来,与学生对话,才能让学生学得更好。比如,学习《赵州桥》,可以情境再现唐朝张鷟的比喻,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宋代赵州刺史杜德源的诗,“驾石飞梁尽一虹,苍龙惊蛰背磨空”;元代刘百熙的说法,“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让这些不同朝代的诗人穿越时空“汇聚课堂”,给学生以启迪。之所以要把引进课堂的“重要人物”称为学习“伙伴”,而不是“老师”或者其他人,是想让学生用平视的目光看待他们,就像和同班同学一样交流思想和感情,进行心灵对话。
绿色的课堂,或许有些小小的遗憾、种种的不完美,但那是最真实的状态,最纯朴的、最具有原始韵味的,是一种天然的、环保的、不经刻意雕琢的课堂。
华东师大课程研究中心吴刚平教授说:“真实的教学情景是具体的、动态生成的和不确定的,需要在教学过程中才能呈现出来,不是为了观赏。”绿色课堂应该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展现给学生真实的学习过程,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发展;绿色课堂不能无视学生基础,把学生当做白纸和容器,随意刻画和灌输;绿色课堂不能死抱教案,一问一答,牵着学生鼻子走,不敢越雷池半步;绿色课堂不能课前操练课中表演,少数参与多数旁观。
一、激趣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苦心创设了一个个情境,组织了一次又一次比赛,充分利用了一切可以利用的竞争机制,运用了一系列可以运用的激励手段调动学生一切可以调动的积极性。达到预期效果了吗?达到了。兴趣有了吗?有了。学生真正喜欢数学知识本身吗?我认为不全是,他们表现出的是对激励手段的喜爱,喜爱的是表扬后的骄傲自豪、得到智慧星后的神采飞扬,爱的是那些精神的鼓励、物质的奖励,他们的学习兴趣是建立在某种利益基础之上的,像是以某种东西作为交换成为学习动力,并不是数学知识本身,他们并没有真正喜欢上数学本身。这是一种低层次的激趣。真正的兴趣应该是发自内心对数学本身的喜爱。
二、分组合作探究是学生主动参与的平台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分组合作探究学习作为现在倡导的学习方式已成为共识,但实施中往往流于形式,座位改变、学生自学、老师不教就是分组合作探究学习。
真正的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要选择适合的内容、适当的时机、适宜的环节,之前要明确小组合作探究的对象、分组的标准、探究的方式方法;哪些是学生能够解决的,哪些问题可能会有难度;分组合作探究学习要充分调动发挥其组内优势,使学生真正参与,不要让优等生唱“独角戏”,让后进生坐冷板凳充当旁听者的角色。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过程,其中会闪现学生智慧的火花、创新的种子有待教师发现。教师是参与者、聆听者、解惑者,不要失去任何和学生交流相处的机会,往往师生之间的感情就是在互相交流、讨论中培养起来的。
三、交流是学生学习成果的展示
学生的交流汇报是自己学习成果的展示,是自己学习状态的真实写照,对值得肯定和表扬,错也是正常和不可避免的,况且往往老师所否认的并不一定是错的,有可能是和老师想要的标准答案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可能受到时间、教时的限制,不想花费过多的时间,所以或一笔带过或轻描淡写或简单否定,但学生的汇报是经过自己的努力探究得到的成果,它可能不成熟、不完善,甚至不正确,但那是他的学习成果,我们应该仔细聆听,尊重他们的学习果实,这其中有他们的想法、思考、付出、智慧、探索精神、独特见解、创新火花……我们应该和他们分享,不要把他们的灵气扼杀在摇篮里。
作者:杜征斌
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开始,只有深刻领会和把握当今语文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现代教学理念的内涵,并运用这些现代教学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才能使语文课程改革取得理想的成果。
一、更新理念,角色定位
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决定语文教学要立足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新的课程理念变教师是课程的传播者为课程的开发者,教师不仅要活用教材,还要充分利用本校、本地区、本班学生丰富的课程资源,要充分挖掘并利用语文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多种思维碰撞才会产生智慧的火花。根据与学生沟通所发现的实际情况,生成新的教学内容,这些内容有的是教材上没有的,教师预先也没有想到的,这种动态生成的语文课程资源,体现了学生个体之间在知识结构、思维能力、直接经验、生活阅历等方面的差异,这种差异往往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把学生的目光引向生活,引导他们走向社会大课堂,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培养他们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和使用语文的习惯。
二、转变方式,激活资源
课堂阅读环境较为特殊。它既能进行个体的独立思考,又会受到群体的阅读制约。个性化阅读教学,师生都是探究者,都面对着新问题,对文本都能在已有的知识积淀之上,建构自己的新视点,赋予自我的新理解,这也就决定了要相互探讨,相互启迪,而最终达成相互提高。徜徉于文本思想智慧的海洋之中,进行多元化的文化选择和多方法的文化品味,但群体的从众效应也影响着个体的独特视角,因此,阅读必须互动。“文本与阅读主体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惟有互动课堂才是流动的、鲜活的、生机的课堂,个性化阅读结论的开放交流,畅所欲言,可充实完善自我结论,提升思考质量。
三、品读感悟,高效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