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9:34:25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商业发展的现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一、商业养老保险的概念
商业养老保险是以获得养老金为主要目的的长期人身险,它是年金保险的一种特殊形式,又称为退休金保险,是社会养老保险的补充。商业性养老保险的被保险人,在交纳了一定的保险费以后,就可以从一定的年龄开始领取养老金。这样,尽管被保险人在退休之后收入下降,但由于有养老金的帮助,他仍然能保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目前商业保险市场上有两类养老保险:传统型和投资分红型。
二、商业养老保险的现状
近几年我国商业性养老保险发展呈现良好势头。我国年金保险业务保费收入从2002年的382亿元,增长为2009年的840亿元,年均增长12%。截至2009年年底,保险业获得了18个企业年金管理人资格,保险业受托管理企业年金基金710亿元,投资管理企业年金基金660亿元。然而尽管如此,中国社会及养老金覆盖率仍处于较低水平。2008年全球养老金资产有25万亿美元,而我国还不足2000亿美元,占全球养老金不足1%,大大低于我国经济总量占全球7.3%的比例。在我国超过一半的中产阶层人士愿意建立专门的养老储蓄;70%的人愿意进行养老投资。但目前来看,国内针对养老进行储蓄和投资的行为占比很少,养老保险仍处于初级阶段。整个保险行业,2006年保费收入占GDP的比例只有2.8%,人均保费仅431.3元,而相比之下,发达国家相关费用占GDP的10%以上,人均保费超过5000美元,即便是印度保费的GDP占比也达到5%,人均保费100美元。
三、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对策
(一)转变思想意识,加大对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
转变思想意识,不仅要转变保险公司的观念,还要转变个人的传统思想理念。对于保险公司来说,首先必须充分认识到商业养老的广阔前景及其到来的巨大商机,在做好市场调研的前提下,细分市场,制定出一个具有全局性,系统性,长期性,风险性,应变性的经营战略,转变仅仅是依靠收取管理费用,扩大公司规模等手段摊低成本获得利差的经营模式;其次,确定商业养老保险的战略任务和目标,拟定出切实可行的企划案,促进保险公司能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使商业养老保险获得持续不断的发展。对于个人来说,国家和保险公司必须加大商业养老保险的宣传力度,改变人们传统的养老观念,增强个人自我保障和转嫁风险的意识,将自保资金转移到保险公司,享受养老保障的利益,提高保障水平。
(二)完善商业养老保险的税收性政策制度
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推动力,很大程度上源于企业和居民个人的避税需求。在国外,人们形象地称购买商业养老保险所享受的税收优惠为“避税所”,因此,在考虑财政收支的情况后,加大税收优惠的力度,必然将促进商业养老保险的发展。拿企业年金来说,在企业年金的缴费阶段,国外发达国家一般规定15%左右的保险缴费享受税收优惠,例如德国为10%,美国为15%,加拿大为18%,而我国仅为4%。结合近几年我国企业职工平均工资增长加快的实际,我国有必要提高此优惠比例进行保险税制改革。既要考虑我国税制的实际情况,又要向国际惯例靠拢;建立公平的市场环境,使本国保险公司能与跨国保险公司进行公平的较量;我国税收制度改革必须朝有利于强化本国保险的偿付能力,扶持本国保险公司的方向发展;必须有利于引导居民的保险消费,拉动保险需求,减轻政府的社会保险负担;必须根据不同险种的贡献程度实行差别税率,调整税基。
(三)创造符合市场的产品,改变传统的销售模式,改善服务
保险商品是实质性的内容,要打开商业养老保险市场,一方面必须要有多种年金保险的产品,并且,商品要适应市场的各种需求,具有适应性,可靠性,经济性。它包括商品的设计或更新,商品的包装,商品的定价。既要满足保险公司盈利的目的,又要兼顾客户需求和利益,生产出其保障内容各有侧重且能抵御通货膨胀的新产品,以适应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需要。另一方面,要有灵活多变的销售策略。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人员可分四类:一是保险公司内部的销售人员,二是与保险公司签订合同的保险人,三是保险中介机构的经纪人和人,四是保险公司委托的兼业人。故此,可以发展由保险公司内部人员直销和由保险人,保险中介机构以及兼业人代销的销售模式,扩展保险产品的营销渠道。除此之外,还必须要求有完善的服务。二十一世纪市场的竞争就是服务的竞争,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市场主体的生死存亡。因此,要大力发展商业养老保险,必须建立健全的客户服务体系和服务网络,从售前到售后,以至终生服务。
(四)借鉴国际经验
我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建立的时间比较晚,商业保险发展的时间也不长,积累的经验不多。从各国的历史进程来看,养老保障体系建设与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政治制度和社会结构密切相关,在发展道路的选择上有许多值得参考借鉴的方面,在发展阶段上存在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发展我国商业养老保险,应当发挥我们的后发优势,注重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才能少走弯路,使之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陈剖建.论商业养老保险经营的若干问题[J].上海保险,1997,(1).
关键词:商业化;过度商业化;古镇旅游;可持续
古镇旅游依托的是具有独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历史文化名城。所谓古镇,往往指的是有深厚文化积淀,在历史传承中形成了独特文化价值、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城镇。古镇特殊的历史文化价值,不仅体现了特定时代和地域的历史、文化、民俗、艺术形式以及生活形态等丰富内涵,同时也是我们研究过去历史的重要依据。在体验旅游、人文旅游不断发展的今天,独树一帜的特色文化旅游开发已成为古镇旅游主打的“名片”。近二十年,在古镇旅游业的发展,给当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利益,然而,随着开发的急速扩张,也暴露出诸如自然与人文生态环境、风土民情和原住民生活遭到破坏的问题。
一、古镇旅游开发的商业化与过度商业化
商业化是基于社会生产和产品的价值转换而存在的。当劳动产品经过价值交换进入流通领域之后就成为了商品,在此,作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应运而生,正如马克思所说,从商品到货币是一次惊险的跳跃。如果掉下去,那么摔碎的不仅是商品,而是商品的所有者。因此,生产者要引进先进技术,加强管理,提高自己的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努力提高产品的质量和服务,就是要面向市场,生产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和服务,为了顺利实现这惊险的跳跃。古镇旅游开发就是以提供满足游客需求的产品和服务核心,当然也符合这个市场规律。
(一)商业化与“过度”商业化的概念之别
商业化指的是以提供商品为手段,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行为,是将有利于生产的一切活动扩大变成商品及服务并进行交换。工业革命之后,机器化大生产催生了一个庞大的商业体系,商业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的直接影响应该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一是商业化促进生产社会化,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协调生产关系和生产过程,促使工业产品充分而迅速地实现价值,从而建立循环、高效、完善的工业体系。二是商业化也可以充分动员社会资源,有效生产和积累社会财富,满足人们日益增长及不断差异化的物质文化需求。三是商业化通过教育、文化、技术革新不断为工业大生产提供丰富的生产要素,创造就业机会,并为扩大再生产培养和提供消费者。
明清以来,由于市民阶层的兴起,正是商业的繁荣成为了促进城镇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近现代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城镇的商业化步伐加快。商业的兴衰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历史文化古镇的兴衰,商业在促进城镇城市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说“从商业的基础上长成的永久性的社区,我们不妨称之为‘镇’”,这种城市化是建立在商业贸易和农业商品化、手工业基础上,是在大中城市市场带动下萌生起来的。事实上,旅游和商业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现代旅游经济是建立在市场经济基础上,以旅游产品的生产和交换为主要特征的旅游活动。商业化,既是对古镇进行旅游开发的必然结果,也是促进古镇旅游兴盛的基本途径。
马克思在《哲学的贫困》中描述过商品交换的历史变化:从中世纪交换的只是剩余产品的前商品阶段,到一切产品、整个工业活动都处在商业范围之内的商品阶段,“最后到了一个时期,人们一向认为不能出让的东西,这时都成了交换和买卖的对象……这个时期,甚至像德行、爱情、信仰、知识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买卖的对象。这是一个普遍贿赂、普遍买卖的时期,或者用政治经济学的术语来说,是一切精神的或物质的东西都变成交换价值并到市场上去寻找最符合它的真正价值的评价的时期”,这就是全面商业化的阶段,不仅极大地推动了城市的繁荣,与此同时也造成了商品拜物教和人的异化。
(二)过度商业化的意涵
“过度”商业化,显然已经超越了商业化的社会发展必然性及其生产关系的进步性,正如波德里亚所说,极度扩张的生产与商业化使得“堆积与丰盛”显然成为工业社会给人印象最深的描写特征。这种由人而产生的物的堆积与丰盛,“像可恶的科幻小说中的场景一样,反过来包围人、围困人。”造成了人的异化和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深层矛盾。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就是指在旅游开发过程中,简单地将旅游景区作为旅游经济开发对象来对待,过分强调其经济功能,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一味迁就投资商和开发商的不合理要求,采用开放式而非循环式的旅游经济模式的过渡开发的行为。
二、丽江古镇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的表现
丽江古镇是曾经的茶马古道上的中转集散重镇,于1997年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声名鹊起,以其悠久的历史和深邃、古朴、奇特的文化和自然优势赢得了全世界的美誉,从而一跃成为了新兴文化旅游热点,被誉为“高原姑苏”、“东方瑞士”。然而,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最突出的当然是古镇原有的活态文化资源日渐消失。古镇原有的古朴韵味一点点退去,不再满足游客期望,甚至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亮出红牌。
商业化是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现象,古镇的旅游商业化能增加居民就业机会、促进经济发展,同时也改变了古镇的传统空间结构,使古镇传统风貌特色有所消退。对商业模式的依赖在短时间内会得到经济的飞速发展,但是伴随着城市结构和形态的变化,如果不能产生与之相匹配的资源循环与可持续的生产系统,这种依赖性反而极易导致城镇的快速衰落。根据实地考查的情况,下面对丽江古镇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的表现及古镇发展的现状进行列表分析,如表1所示。
通过表1的整理分析可见,丽江古镇的发展现状和古镇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的表现出现了高度的一致性,不难看出这绝非巧合,表明了丽江古镇旅游开发已经呈现出过度商业化的倾向。
三、古镇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的原因
近年来古镇旅游热的兴起,有其社会心理原因,现代化进程加速了人的异化,也加深了人的焦虑情绪,古镇沉淀的古老文化氛围与质朴的生活方式,可以满足人们逃离都市喧嚣与缓解压力的心理需求,从而在对人类古老生活与人性本真的怀旧中,获得心灵的慰籍与平静。因而,可以说社会心理需求是造成古镇旅游热深层原因。此外,经济发展与国民收入的提高为人们走出家门、各地旅游奠定了经济基础。因此,古镇旅游热度持续高涨,与此同时古镇旅游开发不断加速。
商业化是古镇旅游开发的必然结果,商业化促进了古镇旅游业的繁荣,但是,消费社会背景下生产的极度扩张与商品过剩性堆积,造成了资本主导下以不断创造新业态为发展模式的产业格局。随着资本的深化,古镇旅游在利益趋动下的盲目开发导致商业地租高启,从而形成了古镇空心化现状,古镇空间结构的改变伴随着文化形态的改变,传统空间结构的消解使古镇的生活型功能退化、商业型功能突显,并超越了古镇自身代谢与循环的能力,同时也使得商业化的积极意义被解构,逐渐陷入因“过度”商业化而形成的发展陷阱。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造成丽江古镇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的原因。
(一)从古镇旅游开发的角度分析
旅游开发的高速发展,一方面推进经济发展,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古镇的过度商业化问题。古镇内各项基础设施建设、环境改造、建筑布局无不是围绕着旅游开发的需要进行。发展旅游业成为提升保护和管理古镇水准的一个重要因素,一切为旅游提供服务导致了古镇旅游开发在定位上的偏离。古镇旅游功能的开发缺乏科学的规划,忽视了传统文化与生活方式的延续,致使当下古镇充满着现代商业社会的浮躁,缺乏当地民族文化内涵,商业化的“过度”不可避免。在全国旅游业大发展的背景下,丽江旅游业的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成就了“丽江模式”,也给今天古镇旅游过度商业化埋下了伏笔。首当其冲的是,暴涨的游客数量必然导致对相关服务设施的要求不断膨胀,古镇的建筑形式、建筑风貌、空间结构等势必会发生改变,为满足大量游客需求而急速发展的古镇商业背后也潜伏着一系列生态问题。其次便是政府和企业等面对巨大商机而对古镇旅游资源的大力开发,不注重整体和长远利益,出现了过度开发,资源浪费,管理滞后等问题,加剧了古镇旅游商业的不健康发展。
(二)从古镇管理角度分析
地处西部边疆,经济文化整体发展水平落后,古镇管理水平较低、技术滞后,管理人员专业水准不高,缺乏应有的保护意识。丽江古镇在对旅游服务上投入了巨大力量,但主要的管理手段还是停留在提供单一服务上。政府没有正确认清自己在古镇保护和开发中的位置,使丽江古镇管理部门只重视效率而不重视公共道德,只重视产出而不重视投入,只注重个人和部门利益最大化而不注重公共利益最大化等。政府是古镇的开发者也是古镇的保护者,认为只有开发好了才有资金来保护古镇,从而忽略了不合理开发对古镇可能造成的破坏,于是一方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而一味地开发古镇,放松了对其的保护监督,另一方面也给当地居民、旅游开发者一个误导,从而逃避遗产保护的责任,最终促成了古镇的不健康发展。比如管理部门对丽江古镇商铺价格控制的无力导致了房租高启的局面,据调查:东大街一家面积约为20平方米的日用杂货店年租金高达约5万元人民币,而位于次繁华阶段新义街的一家面积约为20平方米的民族服饰店的年租金也要约3万元人民币。利益趋使房东把房子租给出价最高的商家而不注重其经营性质,从而加剧了传统文化氛围的破坏和民族特色的流失。
(三)从古镇居民的心理角度分析
丽江古镇急速的商业发展和快速增加的商机给古镇的居民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冲击,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以及与现代物质享受不相称的传统居住条件的综合对比之下,大量的古镇居民外迁,选择居住条件和环境都更好的新城居住,把房子租给了大量的外地商家,从而给古镇旅游商业的爆发提供了最为直接的条件。同时随着原住居民的大量外迁,古镇的文化传统也逐渐被冲淡甚至断裂,与巨大的利益相比,文化的传承对于百姓的心理影响显得苍白无力。
(四)从政策法规角度分析
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制约了古镇旅游开发的健康发展,健全的法制体系是维护和保障世界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的重要保证。虽然1983年出台的《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市总体规划》和1994年出台的《云南省丽江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引领丽江古镇的保护工作步入了法制化的道路,但目前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世界遗产保护法规出台。面对蓬勃的古镇旅游商业浪潮,相关政策法规的滞后性的负面影响被不断放大,从而加剧了古镇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的步伐。
四、古镇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各地遗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盲目开发,无序开发,错位开发,过度开发和超容量开发仍然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但通过一些合理的措施和建议可以改善古镇目前所面临的“危机”,摆脱旅游开发过度商业化的困扰,实现古镇旅游的长久,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理论可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对经济发展与资源稀缺性矛盾的研究,对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伴随着人类与自然和环境资本的维系与延续。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了首届世界人类环境会议,首次提出“可持续发展”这一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在《我们共同的未来》中,提出“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他们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可见,可持续发展在经济增长理论中往往涉及到代际公平的问题,关涉人类对未来的可预见程度,可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也是环境问题与社会问题。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就是追求资源、人口、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和保护环境、资源永续利用的条件下进行经济和社会建设,保持发展的持续性和良好势头(512)。Martain(1995)指出旅游开发应建立在可持续性标准的基础上。伴随着1994年国务院的《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可持续发展研究成为国内学术研究热点,从可持续发展概念、资源配置原则、基本要素、区域与生态平衡等多维度展开了研究。
因此,旅游可持续发展是指旅游开发为未来留有生存和发展空间,同时保证生态环境、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等多样性、有序性、完整性不被破坏的前提下,一方面满足社会和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使旅游者体验到旅游所带来的物质、精神、文化等方面的享受,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1995年西班牙“可持续发展世界会议”,世界旅游组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环境规划署通过了《旅游可持续发展》及《旅游可持续发展行动计划》,旅游可持续发展达成世界共识。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不仅包括了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也包括了系统环境与区域协作四个部分。
古镇旅游开发在面对过度商业化带来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活态文化资源消逝等现状,需要遵循循环经济理论,实现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丽江古镇在旅游开发及发展的过程中要解决好生态破坏、特色消逝等问题,可持续发展理论可供参考。结合可持续发展的相关理论要求,丽江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要强调旅游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社会、历史文化的可持续是古镇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一)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
理念决定了行为选择,对古镇可持续性发展而言,首先,要树立正确的古镇遗产保护的理念,加强对古镇遗产价值重要性的认识。提高管理人员、商户、游客、旅游从业人员以及原住民对古镇遗产价值的认识,从而转变对古镇遗产开发就是挖掘其商业价值的单一认识,真正发展好古镇旅游。其次,经营与开发理念要建立在遗产保护之上,而非一味的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坚持保护古镇的原真性,整体性和可持续性。合理开发,适度开发,健康发展从而杜绝过度商业化现象的再生和扩大。发挥非政府组织等民间机构与行业协会的监督作用,从而保障古镇保护的再投入。再次,要改变政府的管理理念,政府应认识到古镇文化生态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公共性和有价值性,形成保护和开发相辅相成的理念。充分体现社会公平,正确处理政府与群众,原住居民和外来人员,商户和游客,开发和保护等之间的关系,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二)政府要成为古镇旅游开发可持续的管理主体
完善的地方政府管理职能、科学的制度安排是合理配置古镇环境、人文、原住民与开发商各方资源的基础,是实现市场机制与文化传承有机结合的主导力量,是对制约古镇可持续发展各种因素进行有效管理的主体。地方政府建立统一管理部门,监督和指导古镇开发,规范和约束古镇保护;建立独立的人才资源管理体系,培养和引进专业人才,提升古镇旅游开发的专业化水平;建立古镇居民,商户,企业等都能参与古镇管理的相关机制,达到优先管理的目标,实现人人监督,自觉保护的目的。一个高效、成熟、恰当作为的政府是古镇可持续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三)开发可持续创新的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开发要往多元化、专业化、品牌化的方向发展,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新型旅游产品应致力于弘扬少数民族文化特色,挖掘内涵,提升品质,保证旅游产品的开发不是盲目的为了短期的经济效益。纳西古乐、东巴文化等都是很好的素材,《丽水金沙》、《印象丽江》等也都是很好的代表,但是仅仅有这些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要深度挖掘古镇文化,提高文化产品的档次,让旅游产品系列化、多样化、高品质化。从而提升古镇旅游商业发展的品质,有效抵制其盲目发展、畸形发展,促进其健康合理的可持续发展。
(四)其他方面的可持续
除了前文所提到的方面,古镇自身还应有效改善其生态环境和人文环境,改善古镇内硬件和软件等基础设施,合理规划城市等,为古镇旅游商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必要的外部条件。同时要扩大古镇的资金来源,形成古镇发展的强力保障,加强古镇文化传承力度和内涵挖掘力度,将传统文化融入到市场运营机制当中,有效阻止古镇开发因盲目追求利益而形成的过度商业化现象。政策法规也是遗产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只有建立高效运作的综合决策和协调管理机制,完善遗产的可持续发展政策,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立法管理,才能促进古镇遗产的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如此,古镇的开发和发展才能步入阳光大道。
参考文献:
[1]木永跃.世界文化遗产地政府治理问题分析――以丽江古镇为例[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10(05).
[2]刘燕.旅游业的发展对丽江古镇社会文化的影响[J].云南地理环境研究,2005(17).
[3]董建春.世界自然遗产面临的威胁及保护对策研究――以重庆芙蓉洞为例[J].魅力中国,2010(17).
[4]Meadows,D.Limits to Growth.Universe Book[M].New Yoek,1972.
[5]Buryatia.Conceptual basis for strategy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M].Round table talk,2000.
[6]Martian,C、Charter for sustainable t
ourism,World Conference on sustainable tourism[J].April 1995.
【关键词】中间业务;现状;问题;策略
一、发展中间业务的重要现实意义
中间业务的英文原名“Intermediary Business”,意为居间的、中介的或的业务(陆世敏、尚福林2002年)。我国中间业务的现代含义为“不构成商业银行表内资产、表内负债,形成银行非利息收入的业务”。
中间业务的发展对其业务经营却具有多重意义。(1)商业银行过去高度依赖存贷利差的收益方式日益受到挑战,中间业务开辟了不同的市场空间和利润空间,这是银行改善盈利结构、提高利润水平的重要途径。(2)中间业务作为对资本无要求的盈利业务,其还具有服务性强、风险相对低等特征。加强对中间业务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必然有助于提高银行利润和优化资产质量,从而可以防范和化解银行的经营风险。(3)客户获得的中间业务服务越多,对该商业银行就更加依赖,因为许多大客户对资产管理、投资理财等服务有更多需求,这促使银行和客户利益目标一致化,因此有利于提升客户的忠诚度。(4)中间业务发展可以提高商业银行的品牌形象。证明其由传统服务向现代化综合性金融服务的转变并且强调了其并非以完全以盈利作为目标。塑造的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又对银行存贷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中间业务也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有利因素。(1)市场的发展需要全方位金融服务与现实无法满足的矛盾阻碍着经济的发展。而银行所提供得、担保、信息咨询作为中间业务恰好弥补了这一矛盾,满足了现代化的市场需求。(2)银行的中间业务客观上限制了客户的资金保存在银行账户中,从而使得中间业务产生了集中资金的功能,可以进行社会建设促进生产。中间业务打造的银行的良好形象又可为银行信用业务的开展创造有利的社会环境。 (3)中间业务提高了社会资金利用效率。随着电子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以及电子清算系统的建立,交易收付瞬间即可完成,加快了经济主体资金的周转速度从而有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4)由于市场上信息不对称,单个企业凭借其掌握的市场信息做出的决断可能出现资源的错误配置。信息咨询服务的开展使得同市场上各个行业都保持有密切的业务往来关系银行帮助其客户克服投资决策时所遇到的信息不充分,促进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经济的均衡运行。
二、我国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长期以来,把中间业务仅仅看成主要业务的配套业务,但近年来,商业银行为了应对金融现代化改革的市场需求,开始向以收入为导向的阶段转变增加银行收入成为主要目的。2009年以来,高收益中间业务如保险、投资银行、资产托管等成为利润的重点,项目增加至500多种。中国银行的国际保理、建设银行的工程造价咨询务、中信银行的出国留学金融服务业务、招商银行的“一卡通”等业务,具有市场竞争力。但一些问题也不容忽视:(1)内部制度建设存在不足。当前,我国银行的中间业务缺乏健全的理论依据和科学的指导。商业银行业系统从上到下缺乏总体规划,各分支机构缺乏规范化管理,不能做到有章可循有规可依。(2)开发手段和硬件设施落后。国有商业银行具有网点多规模大的优势,但是各个网点之间的技术水平的区域差别大,影响了中间业务整体发展。硬件设施和科技手段落后,使得对信息的采集、反馈变慢,影响到决策者利用信息及时处理问题的效率。(3)金融创新能力较差。银行的创新能力差使得其服务难以适应国际的金融创新和产品升级换代速度。难以在国际市场的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4)相应的法律、规范不健全。我国银行业中间业务缺少相应的法律规范,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其发展。对中间业务的概念、业务的范围、收费的标准、监管的责任都应存在相应的法律法规。
三、当前商业银行发展中间业务的对策
(一)转变观念,认识中间业务的重要性
国内商业银行必须转变固有的观念看法,明白增加银行收益才是银行生存的必由之路,从而认清中间业务的重要性。金融市场发展的未来,是满足客户日益增长个性化金融服务需求,这也应是银行提高盈利能力来源。
(二)完善中间业务组织管理,调动发展中间业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当前中间业务经营管理组织混乱,监管部门应制定科学有效,体系统一的规划,为银行业提供指导原则。要求有专门的部门进行协调关系,管理和监督中间业务的操作,并且在考核体系中纳入中间业务,以绩效激励带动组织管理的发展。
(三)加强市场调研,加大创新中间业务品种的力度
产品创新是金融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虽然大部分商业银行在实力方面已经具备一定的条件,但由于内外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必须在创新能力方面加快步伐,搭好平台,打好基础,形成机制,尽快实现中间业务从成长期向成熟期的过渡。
(四)增强服务观念,搞好中间业务的市场营销
其根本是要以市场为导向以客户要求为导向进行产品创新。在此基础上的市场营销才能有“有米可炊”。中间业务营销的力度需要以人为本的加强,而不是面向所有客户群的炮轰。根据客户层次,发现企业的各项需求偏好,向客户推荐产品,还要宣传新的中间业务品种的功能,适当引导客户的消费方向。
商业银行间中间业务的竞争是国际金融业的竞争方向。外资银行的进入,深化了中国金融市场竞争,因此严峻的市场环境迫使我国商业银行认识到中间业务的重要性,进而大力发展中间业务。相关政府部门和管理机构应该设计出切实可行,科学严谨的指导方针,在防范风险的基础上,促进中间业务稳健发展,使中间业务作为提升综合实力推动力在促进整个金融市场平稳快速发展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邹玲.商业银行中间业务创新研究[M].第1版.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6)
[2]贺强,等.我国商业银行业务拓展及创新趋势研究[M].第一版.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8)
关键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挑战;对策
一、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的发展现状
根据银监会的定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主要分为理财顾问服务和综合理财服务。本文研究对象主要是综合理财服务,即指商业银行在向客户提供理财顾问服务的基础上,接受客户的委托和授权,按照与客户事先约定的投资计划和方式进行投资和资产管理的业务活动,其最早出现于美国,先后经历了初创期、扩张期、成熟稳定期三个阶段。在我国,初具理财特征的产品始于20世纪80年代。2002年,招商银行推出“金葵花理财”业务,表明国内商业银行理财顾问服务正式拉开序幕。2004年,中国银行推出的首个个人外币理财产品及光大银行推出的首只人民币理财产品,成功开启了我国银行综合理财服务的先河。随后,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强劲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不断扩张,呈现出飞速发展的趋势。
(一)商业银行理财业务规模不断扩大。
在城乡居民收入稳定增长、财富不断增加、理财理念也随之不断提升的情况下,个人理财产品以其低风险、多种类、渠道便捷等优势,逐渐成为社会居民实现个人资产保值增值的重要选择。商业银行作为理财产品的重要发行主体,逐渐成为推动国内理财市场发展的主要力量。2004年,12家商业银行发售了133款产品,募集资金规模不足500亿元。2012 年,我国针对个人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数量达 28239 款,较 2011 年上涨 25.84%,而发行规模更是达到 24.71 万亿元人民币,较 2011 年增长 45.44%。从下图可知,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数量和发行规模于2012年达到历史新高,并呈现出继续扩大的发展趋势。
(二)理财业务形式不断多样化。
目前,我国的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发展渐趋成熟。从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所募资金的市场投向来看,我国商业银行理财市场上存在的产品主要有四类:一是货币性理财产品,主要投资于国债、金融债、中央银行票据、债券回购以及高信用级别的企业债、公司债、短期融资券等货币市场金融工具,因具有投资期短、资金赎回灵活、信用风险低、流动性风险小等主要特点,通常作为活期存款的替代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二是组合投资类产品,此类产品同时投资于多种标的,如民生银行的“安心理财计划”,在投资组合中,60%为美国国债,40%为稳健型结构性产品。三是结构性理财产品,它是运用金融工程技术,将存款、零息债券、股票、利率、汇率、股指等基本产品与期权等金融衍生品组合而成的一种新型金融理财产品,具有高风险、高收益特征。目前,这种产品主要应用在外币理财领域,是衍生金融工具与传统存款业务的结合。近年来,结构性理财产品开始主导市场。四是信贷资产类理财产品。它本质上是企业通过银行向投资人借钱,并在到期后向投资人支付本金和收益的一种类似企业债券的产品。商业银行通过发行这样的产品,将募集到的资金通过信托的方式,专项用于替换商业银行的存量贷款或向企业发放新贷款。一般情况下,此类产品具有按期兑付、收益高、安全性高等特点。
2011至2012年里,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上述四种类型占比如下表所示,其中,货币性产品占比最大,但随着理财产品种类的不断丰富呈现出下降趋势,一枝独秀的现象有所弱化。整体上,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不断多样化、均衡化。
表 2011-2012年商业银行各类理财产品市场占比
数据来源:金融类网站整理所得
(三)理财业务创新力度不断加大。
商业银行运用金融创新手段开拓个人理财产品市场,一方面能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通过提高中间业务收入,改变传统的主要依靠利差收入的模式,提高商业银行的竞争能力、稳定银行的基础客户群,另一方面,能有效规避存贷比限制和银行混业经营限制等金融监管措施,更好地追逐商业利益。自2007年来,商业银行针对理财业务的创新手段层出不穷,其创新方式主要渗入到投资方向、网络渠道、营销理念等方面,给传统理财市场带来了新的活力。一是基于酒类、钻石、茶叶、艺术品等标的的创新性理财产品日益繁多,给投资者带来了更多的选择空间。二是基于网银专享、理财夜市等创新性营销渠道不断拓展,如招商银行于2011年7月率先推出在晚间发售理财产品的“理财夜市”,对于白天没时间理财的上班族有了全新的投资理财渠道,进一步拓宽了理财空间。三是基于特定节日或特定主题的概念型营销理念逐步凸显,如工商银行“六一”推出儿童专属理财产品,为儿童提供保险保障服务,逐步体现出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的转型趋势。
二、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一)个人理财市场中商业银行的发行主体地位受到冲击。
个人理财产品的发行主体包括商业银行、基金公司、证券公司、信托公司、保险公司、私募公司和PE/VC公司等机构。一直以来,由于商业银行与其他发行主体相比所显现出的市场接受程度高、营业网点多、快捷便利、规模经营等特征优势,其在理财市场中所占份额稳居第一位,所发行的理财产品规模远超过其他市场主体所发行的理财产品的总和。但是,随着“余额宝”等第三方理财产品的出现,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从长期来看势必会受到冲击。“余额宝”是第三方支付公司支付宝与天弘基金联手开发的一款互联网理财产品,自2013年6月13日上线以来的短短5个月时间里,其规模便突破1000亿元,用户数近3000万户。更值得注意的是,余额宝的增长还在以每天上亿元的速度在持续,同时它的成功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效颦者纷纷推出各种类“余额宝”产品,如财付通和华夏基金联合推出的微信理财业务、百度公司推出的“百发”理财产品等。这些产品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相比,不仅能够因持有货币基金得到较高收益,还能随时赎回基金用于消费支付和转出,其流动性与活期存款相当,并且余额宝对用户的最低购买金额没有限制,一元钱就能购买,让广大支付宝用户通过“存零花钱”方式就能获得增值机会,从而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构成竞争关系,可能会对银行理财产品销售构成一定冲击,甚至会威胁到商业银行的理财产品发行主体地位。
(二)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同质化严重。
经过几年时间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内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丰富。但是,由于银行业创新动力不够、监管机制不够开放等主客观原因,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存在着简单的模仿和跟风效应,缺乏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品,同质化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期限结构、收益性、流动性、投资标的、目标客户群体、营销模式等一方面或者多方面的趋同性。从期限结构看,目前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普遍表现出短期化特征,以3个月以内期限为主,3-6个月占比次之且整体保持较为稳定;从收益性来看,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大多在3%-5%,其次是5%-8%,其他区间分布的较少;在目标客户的划分上,一般只分为两大类,即根据客户的资产水平或者收入水平将目标客户划分为普通客户与高端客户,很少进行客户群体的进一步细分。具体到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如果每款产品都完全一样,没有差异性,那么对于投资者来说,选择哪一家银行的产品与服务都无明显差异,这一方面会导致投资者的多样化需求难以满足,无法对具有特定需求的客户提供个性化的理财产品,另一方面也会因其较强的可替代性导致商业银行间的竞争更加激烈,甚至会引发恶性竞争,最终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发展遭遇瓶颈制约,不利于长远发展。
(三)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的风险日益突出。
从个人理财产品风险的表现形式看,主要存在市场风险、法律风险、政策性风险、操作风险、经营性风险等,并且这些风险之间可能存在相互迭加的现象,比如由于操作风险、经营性风险等导致的理财产品风险潜在集中的情况下,监管部门可能会加大政策监管力度,从而进一步加大政策性风险,等等。近年来,银行理财纠纷案件的频频发生,以及不断爆出的理财产品负收益、零收益、众多投资者损失惨重等风波,表明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正在日益凸显,同时也给商业银行理财产品的发展扩大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和严峻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投资者和银行两个层面上。投资者一般是在不了解理财产品风险特征、不清楚产品结构设计的情况下盲目购买,以致最终无法承担非预期损失,引发理财纠纷。银行层面,信息披露不到位、操作不透明、风险提示不足等则是导致理财产品风险的主要原因。这些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所潜存的风险隐患将成为制约其深入发展的重要因素。
三、实现我国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强化创新意识。
信息化技术及“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理念在类“余额宝”产品的推出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这给商业银行的启示是,商业银行应当实现理财业务发展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贴合客户需求,强化创新意识。一是加强技术上的创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在网络的铺设和软硬件的升级上,应加快理财业务的并入步伐,从外到内把商业银行包装成一个网络信息化的银行,加强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在互联网金融浪潮下的整合力度,使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朝着线上线下相互融合的趋势发展。同时,商业银行要以开放姿态迎接大数据时代,着力于“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的提高,为科学决策、战略升级和经营转型提供强力数据支撑。二是加强理念上的创新。商业银行在理财业务发展中必须转变传统的“产品中心”思维,规划建设"以客户为导向”的产品线,准确把握客户的金融服务需求,切实从客户的角度创新产品、优化流程、提升服务,不断提高客户满意度,为商业银行赢得更大的客户市场,并全面提高银行的市场竞争力。同时应注重整合营销,加强市场细分和客户分层,进行零售业务中心下移,构建客户的分层服务模型,不断拓宽新的客户群体。?三是加强制度上的创新。如果制度建设跟不上,创新将缺乏强劲的制度保障,只会是纸上谈兵。商业银行理财业务发展中,应加强人才激励机制、产品开发机制、营销管理机制等的整体创新力度,确保制度建设不滞后于产品和服务创新的步伐。
(二)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行业自律。
为切实保护金融消费者权益、维护商业银行在理财市场中的良好信誉、促进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持续发展,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商业银行等部门应携手合作,自觉完善理财市场信息披露制度,加强行业自律。监管机构应进一步完善关于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制度,对信息披露的范围、要求与具体方式也应进一步细化与明确,并依据理财产品的类型予以差别化监管,同时应进一步健全金融消费权益保护法,完善投诉、争议处理机制。行业自律方面,应充分发挥银行业协会和理财业务联席会议的作用,对银行业协会而言,应建立银行理财参与机构的评价机制,建立产品说明书、客户风险承受能力评估书、理财产品风险评级等行业规范模板,对理财业务联席会议而言,应当加强与媒体的沟通和引导,建立行业专家团队,尝试建立相应的创新咨询委员会,共同确保理财市场的有序开展。商业银行则应当根据《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管理暂行办法》、《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风险管理指引》等一系列监管规定,及时披露理财产品的投资去向、投资标的、市场表现、投资收益等相关信息,使投资者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理财资金投资情况,实现信息公开化、透明化,同时在营销过程中也应加强理财产品的风险提示,全面客观地向客户介绍理财产品收益水平及风险程度,以适合不同风险承受能力的客户需要,确保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加强风险管控,完善理财产品管理方式。
随着监管法规的逐步完善、互联网金融的介入,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将会进一步加剧,商业银行只有通过加强内部流程、风险控制等各个环节的管理,才能建立起富有竞争力的品牌优势,经受住新时代的考验。一是商业银行内部应建立风险管控专门机构,侧重于从宏观大局角度把握和控制个人理财业务风险,并将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业务纳入全行风险管理范畴,同时应进一步完善风险损失抵补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定期按比例计提最低风险准备金,以降低客户的投资损失风险,一旦发生任何风险问题,应严格追责到人。二是商业银行应建立专门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通过收集大批量的客户信息和市场信息,适时对个人理财业务风险进行识别、预警,并制定相应的风险处置和应急预案,合理确定风险防范措施,做到对个人理财业务事前、事中、事后风险的全面控制。三是商业银行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平有序的竞争原则,不踩政策红线,如不将资金信托业务混同为理财业务、不变相突破分业经营限制和国家利率政策、不开展信托活动或者进行变相高息揽储,尽量避免政策性风险等的发生。此外,监管部门也应加大立法支持,积极引导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健康规范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倩倩,杨立社。商业银行个人理财产品发展现状研究。海南金融,2011年第8期。
[2]刘楹,杜胜,谢丽娟。国内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发展状况与趋势。西南金融,2007年第6期。
一、中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宏观环境
许多实力雄厚的外资金融机构进入国内,金融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残酷,国内商业银行因缺少创新和规模相对小,竞争中处于弱势,只有发展投行业务才能加强竞争力。
(1)是中国金融中介和金融市场发展的必要补充。金融改革在取得了成就的同时还存在众多的不足。中国经济结束了高速发展进入中高速的新常态,更需要金融市场的稳定和完善。近年来中国一直以中介贷款为主,证券融资为辅。融资结构不合理,资本市场弱小致使金融市场发展落后。
(2)中国商业银行盈利模式单一,面临考验。国内银行普遍存在问题是营业收入的绝大部分都来自于利息收入,以中国农业银行为例,其201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394.43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为1094.42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高达78.5%,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269.7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19.4%,主要是手续费的增加。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占比与美国商业银行的相比明显偏低,且中国商业银行的非利息收入主要来自手续费,充分说明了我国商业银行的盈利手段单一,很少创新开拓投行业务。
二、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运作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多是借鉴国外已经成熟的发展经验,相应的业务部门成立和运行的时间较短,受制于金融监管环境,主要是通过与证券公司合作的方式实现,如银证转账、基金托管、证券、资金合作和买卖部分债券业务。近年来,随着金融体系的完善和监管的规范化程度提高,商业银行可开展的投行业务逐步增多。
当前招商银行的成绩还是可以的,据招商银行公布的2015年第一季度季报显示,其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4.16%,国内全行业净利润增速跌倒个位数的情况下,招行净利润增速仍维持15.22%。其一季度营业收入507.47亿元。其中利息净收入333.89亿元,同比增加22.22%。其中手续费、佣金及其他中间服务净收入,同比增加49.23%,且主要来源于除手续费外的财富管理、基金、债券业务等中间服务,这些服务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首次突破30%。总之,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借鉴国外经验开展的投行业务,为其进一步拓展投行业务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三、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主要问题
长期以来,我国商业银行在投行业务领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由于宏观环境所限、自主创新能力和意愿不足等方方面面的原因,我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也存在着制约其发展的许多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投行业务增长潜力有限,但当前由于市场过度泛滥,造成基数过大。基数过大就会导致许多情况的变化,如盈利模式、组织架构、经营理念和市场需求等情况,情况的变化会增加投行业务收入跃升的难度。
(2)涉及投行业务的产品种类少,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导致现有的投行业务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复杂的需求,投行业务产品大同小异,使得行业内竞争较弱,难以形成良性竞争。且这种结构很脆弱,一旦受到外部条件的影响会带来大规模的波动。中国的宏观环境转弱,政策监管严格。受经济下行和企业业绩低迷的影响,部分企业投融的计划不断徘徊,投融意愿较弱。国家政策监管日趋严格使得财务顾问业务发展缓慢,在利率市场化改革的压力下,利率下调,但有些银行职员为了业绩,却巧立费的名目转嫁给客户。
(3)人才队伍建设滞后不适应投行业务发展。虽然投行业务快速增长,但是一些银行至今尚未真正配备专职人员,而是由从事其他业务的人员兼任,人员的非专业化,难以提供给客户高质量的投行业务服务。
(4)国内银行投行业务增长空间巨大。一直以来,中国商业银行的营业收入来自存贷款利差较多,非利息收入较少,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因此,中国商业银行转型发展的驱动因素之一就是努力拓展创新投行业务在内的中间服务、逐步提升非利息收入所占比重。
四、中国商业银行投行业务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内部审计信息化;现状与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10-0-01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受到国际审计信息化的影响带动,尤其是国家审计的示范和引领,走过了十余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大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普遍实现了平台网络化、数据电子化、管理流程化,建立了以非现场审计分析、审计监测预警为主的数据监管模式,实现了审计作业流程管理、审计档案管理信息化,审计工作方式产生重大变革,内部审计工作效率、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效果显著提高。
相比较而言,中小型商业银行在内部审计信息化方面还处于起步和初始发展阶段,对于信息化缺少系统性认识,普遍存在对审计信息化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内部审计职能的认识不到位,审计人员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够,非现场审计经验不足等问题,以上种种原因,造成中小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发展滞后,既不能达到外部监管的要求,也无法满足内部风险防范与风险控制的需求。本文从内部审计信息化建设与发展方面进行探讨,希望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的有效发展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概述
(一)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概念。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是指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工作在信息化环境基础之上,运用信息化技术手段及方法开展审计工作的方式。一般情况下应具备以下条件:一是能够实现联网审计的内部网络支撑,审计人员可以实现从总行至各分支行的远程访问;二是持续完整的数据提取支撑,审计部门可以不断获取包括核心业务系统、信贷管理系统等信息系统的应用数据;三是功能适用的审计信息系统,审计人员可以开展数据式审计分析、审计管理作业等;四是审计信息化专家团队,能够肩负商业银行内部信息化审计重任。
(二)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作用与意义。一是通过内部审计信息化,实现数据采集、数据分析与审计监测的有效结合,最终实现远程审计监督的目的。二是通过内部审计信息化,规范审计业务流程,实现审计活动的规范化控制,强化审计分工与合作,提高审计项目质量管理。三是以合规管理为目标,围绕审计与合规检查发现问题,挖掘问题风险点,提升合规管理质量,促进违规问题整改、违规积分管理等,提升合规管理工作的效率与效果,推动商业银行内部各管理主体共同参与合规工作。尤其是对于中小型商业银行在提高审计效率,满足外部监管及自身风险控制的要求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系统的组成。经历十余年的发展,国内商业银行审计信息化得到较快发展,目前国有商业银行一般都拥有自己的审计信息化产品,为审计管理、风险揭示提供很大帮助,得到了高管层的充分肯定。结合中小型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目标、内部审计工作定位以及公司治理构成等,中小型商业银行审计信息化应包括四个部分:审计数据迁移平台、审计数据分析平台、审计项目管理平台和内控合规管理平台。这四个平台的连接和运转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审计管理与合规建设的有效结合。
二、国内中小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
(一)目前中小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现状与成效。通过多年的发展,目前国内中小型商业银行在机器设备、网络应用等方面的投入不断升级,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认识不断提升,部分商业银行大胆尝试审计信息化探索,研发功能实用的审计模块,部分风险意识较强的商业银行已初步实现了内部审计信息化。从整体情况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一是审计信息化观念较强的部分银行逐步尝试借助制表工具、小型数据库等提取数据进行审计数据分析,为现场审计提供审前疑点线索的数据准备;二是部分商业银行对审计信息化高度重视,为审计部门配备一定的机器设备,开通办公网络访问所辖分支机构网络,并为内部审计人员提供有关信息系统的查询账户,供审计人员开展非现场分析或取证;三是借助成熟的商业化的审计信息化产品,在审计数据分析、审计项目管理、内控管理等方面建立功能强大的信息平台,为审计管理提供直接支持;四是建立审计信息化队伍,由内部审计人员结合审计工作经验,开展信息化审计探索,构建信息化审计方法体系。
(二)目前中小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存在的缺陷。与大型商业银行相比,中小型商业银行在观念转变、信息技术资源投入、审计人员素质方面有一定滞后,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一是对内部审计信息化的认识不够客观,缺乏必要的了解。一种观点认为审计信息化没有太大必要,建立了数据仓库就可以实现信息化审计,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审计信息化建设可以解决所有审计发现的问题,看不到信息化审计的复杂性;二是审计信息化产品的功能与应用有待完善。如审计中间表处理机制不科学导致的数据分析功能效率不高,审计监测智能化不足,没有审计模型的自动预警功能等;三是审计信息化的覆盖范围局限性较强。如审计与被审计之间围绕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互动没有充分体现,审计发现问题缺乏在管理条线、业务条线、机构条线之间的传导,审计成果的应用不足,决策支持功能不到位,没有形成系统的成果体现空间;四是审计信息化队伍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如复合型人才培养不到位,缺少应用审计信息化产品的成熟经验,数据分析不知如何有效切入,风险点的查找不知如何实现等等。
三、国内中小型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
(一)审计信息系统的使用范围应不断扩大。一是风险管理理念的不断深入,审计监管的风险种类将更加丰富。操作性风险一直是中小型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主要内容,随着监管的深入,商业银行信息系统的不断完善,信用风险、市场风险等都会逐步成为监管的主要内容;二是数据大集中以后,各种业务系统不断升级、整合,审计信息化监控的重点更加系统化。对核心业务系统的监控分析是实现信息系统监管的主要对象,信贷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大小额支付系统等系统也会成为信息监管的对象,系统之间的业务逻辑的功能可以得到充分发挥;三是用户角色更加丰富,审计与非审计业务条线用户均可使用系统。中小型商业银行机构规模相对较小,部门之间监管职责存在的交叉的现象较为普遍,围绕风险实现统一监管的要求日益突出,审计信息化成果的应用将会得到充分体现,审计与非审计业务条线用户共享系统将成为必然。
(二)审计信息系统功能应更加完善、效率应更加提高。一是高端存储的出现,数据的存储空间更大、存放效率更高,满足商业银行历史数据积累的要求;二是数据仓库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挖掘产品的不断应用,数据分析的功能更加专业,效果更加突出。目前只有个别中小型商业银行尝试使用数据仓库,随着数据仓库技术的成熟应用,基于数据仓库的审计信息系统的功能将进一步提升,能够实现现有审计系统无法完成的多维分析,实现数据深度挖掘;三是适用于审计分析的专用中间件产品的出现,审计信息系统的效率会更高。
关键词:综合化经营;商业银行; 风险
一、我国商业银行综合化经营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我国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发展历程主要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期);二是个别商业银行在香港借助国际金融市场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2005年前);三是稳步推进综合经营试点阶段(2005年至今)。
(一)不规范快速发展阶段
20世纪80年代后期,受欧美发达国家混业经营浪潮的影响,我国商业银行开始尝试混业经营,在银行内部设立证券、信托等部门。后来,随着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发展壮大,出现了银行、证券、保险、信贷业务交叉、混合经营的局面。综合经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创新发展,但非银行金融机构渗入银行业务的同时也带了一系列风险。到20世纪90年代初,银行大量资金被用来炒股、炒房地产、办实业,终于引发了证券业和房地产泡沫。国务院于1993年12月出台了《关于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各金融机构由全能制经营转向分业经营,混业经营的脚步戛然而止。
(二)个别银行在香港开展综合经营业务阶段
在此期间,国内商业银行主要采取借助香港国际金融市场、通过并购或设立附属公司等途径开展综合经营,涉足领域包括投资银行、保险、信托、汽车金融公司等。比较成功的案例为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银行。
中国工商银行:1998年,工商银行及东亚银行通过收购西敏证券亚洲业务,创办工商东亚金融控股有限公司及附属公司(工商东亚),开展内地和香港的投资银行业务。不久,工商银行又并购了香港友联银行,成立中国工商银行(亚洲)有限公司——工银亚洲。2004年,工银亚洲正式收购华比富通银行,并以此接手富通集团持有的太平人寿25%的股份,开始了保险业务的经营。
中国银行:1979年,中国银行在香港成立中国建设财务(香港)有限公司,涉足资本市场业务。以此为基础,1998年在英国注册中国银行国际控股公司(中银国际),后迁至香港。中银国际是中国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全资附属的全功能投资银行,可经营全部证券业务。1999年,中国银行与英国保诚集团合资成立资产管理公司和信托公司,开拓香港的公积金市场。另外,中国银行也通过成立海外保险公司成功接轨保险业。目前,中银集团保险公司拥有6家分公司、1家全资附属寿险公司和1家在内地成立的全资附属财险公司,服务网点遍布中国内地和港九新界。2005年,中国银行通过其设在香港的全资子公司——中银集团保险公司作为主要出资人,与法国标致雪铁龙融资银行有限公司和神龙汽车公司共同筹建了东风标致雪铁龙汽车金融公司。
(三)稳步妥善推进综合经营阶段
进入21世纪后,我国经济和金融市场有了长足发展,金融监管政策进一步完善,我国综合化经营又被提到了日程。商业银行纷纷开展综合化经营试点工作,截止2011年底,在上市银行中,共有8家商业银行投资设立基金管理公司,6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保险公司,9家商业银行设立或投资入股金融租赁公司,3家商业银行投资入股信托公司,6家商业银行设立投资银行机构。其中,交通银行和建设银行参与了投资银行、基金、金融租赁、保险、信托五项业务。
二、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的特点及发展趋势
(一)综合化经营受监管政策推动的效果明显
商业银行开展综合化经营,很大程度上受制于监管政策的制约。2005年,国内商业银行获批发起设立合资基金管理公司,2007年,银监会修订《金融租赁公司管理办法》,允许符合资质要求的商业银行设立或参股金融租赁公司。2008年,银监会和保监会签署了加强银保深层次合作和跨业监管的合作谅解备忘录。同年年底,银监会又颁布了《商业银行并购贷款风险管理指引》,允许有条件的商业银行开展并购贷款业务,这为商业银行的投资银行业务带来了新机遇。在政策推动下,国内商业银行逐渐建立起囊括基金、投资银行、保险、信托等多种业务领域的综合型经营平台。
(二)综合化经营的领域进一步拓宽
从涉足的领域看,在金融租赁方面,随着银行新设金融租赁公司政策的放开,截止到2010年底,共有9家商业银行设立金融租赁公司;在投行业务方面,各家商业银行通过业务创新,业务经营范围不断得到扩张,比如有的银行推出了与PE等机构的合作新模式,将原有基本限于常规性托管业务的合作关系深入到财务顾问、客户推荐等层面,部分银行甚至已经获准通过旗下子公司开展境内直接投资业务。此外,在部门银行涉足信托、保险等领域的示范效应下,不少银行都在积极推进相关领域的综合化经营。
(三)部分银行意欲打造金融控股公司的架构
2008年,随着更多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设立,部分大型商业银行的金融控股公司雏形更见完善。以交通银行为例,通过2008年的运作,建立了以银行为主体,包括交银保险、交银国际、交银信托、交银施罗德基金、交银租赁等机构在内的综合性金融集团的架构,“大金融”特点十分明显。事实上,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也基本上形成了金融控股集团的雏形。除了大型银行,一些金融控股基础较好的股份制商业银行通过资源整合,也逐步做实金融控股集团。例如光大金融控股集团的筹备工作就已基本就绪,集团所属企业包括中国光大银行、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光大永明人寿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和中国光大实业(集团)公司等,并在香港拥有光大控股和光大国际两家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