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9:34:2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创业教育概念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摘要】项目训练法。课堂上理论的讲解、案例分析毕竟与真实的环境和对象还有差距,我们可以通过项目法加强训练,也就是通过立项并进行实践,让学生接触市场、接触企业。比如把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撰写企业运营调研报告、帮助企业做市场调查、制定创业方案,还可举办“周末市场”,采取“练摊”的形式进行创业尝试。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把自己的创业想法付诸实践,能够把理论知识与现实进行对比、整合与运用,从而提高创业的实战能力。
作为教育术语的“课程”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课程是指被列入教学计划的各门学科及其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和开设顺序的总和。广义的“课程”则是指学校有计划地为引导学生获得预期学习结果而付出的综合性的一切努力的总和。创业教育是开发受教育者创业基本素质,提高受教育者创业能力的教育活动,因此,大学生创业教育的任务不是狭义上的“课程”所能承载的。高校设置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必须运用广义的“课程”概念,树立科学的设计理念,遵循符合大学生成长规律的创业教育设计原则,明确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找准大学生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运用适应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教学方式和方法,科学合理地设置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从而实现利于创业、利于就业、利于高等教育改革、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的目标。
一、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建设的理念与原则
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计必须关注大学生的主体因素,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学习,同时,也要关注时代的要求与社会需要。在课程设计上应树立四种理念。一是主体性。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所以课程设计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创业规律和特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达到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能动主体。二是高标性。高校的创业教育不能仅仅让学生掌握一些创业的基本知识,而应高标准、高要求,大胆地承担起发展学生创造思维能力、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拓创新品质的重要使命。三是人本性。大学生创业教育最终要落实在学生个性品质和能力素质上,没有健全的人格,创造性就会偏离方向。所以,课程设计时一定要尊重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和特点,重视健全人格的塑造。四是超越性。创业不仅指创造新企业,也包含开拓新领域。在课程设置上要有培养超越前人、敢为人先的理念,使大学生能以与时俱进的创造能力积极主动地发展、创造和丰富人类社会的文明成果。
二、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的设定
“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要求,是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其评价的基本依据,是创业教育选择教育内容、明确教育方法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设计创业教育目标的实质是确定这种教育理念和教育实践的基本价值取向。”[1]在创业教育基本价值取向上大致有两种。一是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通过创业教育让学生掌握一些职业技能或专业技能,让其能在毕业后开办一个企业,养活自己,同时也可为其他人员提供就业岗位;二是遵循创业的一般规律,传授学生进行创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和创业能力,使他们适应社会的发展,成为社会进步的推动者。由此可见,后者是更高层次的创业教育,实质上更像是一种综合素质教育。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仅必须具备创造力和创新精神,而且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身心素质等。因此,培养学生创业的综合素质,即创业素质,才是大学创业教育课程设计的真正目标。我们认为培养创业素质至少应该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树立创业意识。创业意识包括创业的自我意识和创业的社会意识。传统的就业观念认为,就业就是找工作。因此,大学毕业生往往是被动择业,处于被选择的位置。大学生创业教育则是要让大学生认识到毕业后除了进行双向选择就业外,还可以选择自主创业,可以通过创建自己喜欢的企业实现自我价值。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够创造新的就业机会,甚至能形成新的行业,为社会提供更多的产品和服务。因此,通过大学生创业教育应使当代大学生变被动的就业为主动创业,以创造的方式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二是形成创业知识结构。创业知识是大学生在创业实践活动中应该具备的基础性的知识结构,主要包括专业知识(创建企业相关技术领域的知识)、经营管理知识(管理企业的基本理论)和综合知识(与企业有关的其他理论知识)。在创业知识的传授中,主要是引导学生合理构建知识结构,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提高创业能力。创业能力是大学生创业实践活动顺利进行的主观条件,是影响创业实践活动方式、效率和结果的直接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技能、创新能力、管理能力和危机驾驭能力等等。这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业能力的核心内容和重点。四是培养创业心理品质。创业心理品质指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应具备的、对行为产生调节作用的个性特征。五是形成创业道德品质。创业道德品质是创业必须具有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以上五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只有确保上述内容的全面性和完整性,才能实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的基本目标。
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内容体系的建构
高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教育教学活动的载体,由两大类(隐性课程和显性课程)、四大模块课程(环境课程、创业学科课程、实践课程和活动课程)构成。(一)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创业激情为目标的隐性课程建设隐性课程是存在于学校和班级学习生活中的由学校所传递的区别于显性课程的规范、价值观和信念等的渗透性教育内容,是学生在无意之中获得知识和经验的途径,其物质载体是人、事、物。教师新颖独特的教学风格、开放灵活的思维方式、时尚个性的形象魅力和民主平等双向沟通的师生关系等都可以成为无声的隐性教学资源。因此,我们应该根据创业教育课程的目标、任务、要求,以环境建设为依托,构建一个隐性的创业课程体系。比如:高校要把校园的合理布局和美化及周边环境的治理与创业教育结合起来,通过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人格特质中勇于创新的人文精神的建构。还可以通过举办创业计划大赛、小发明比赛、设计比赛、制作比赛等创意比赛,以及组织创业协会,举办创业论坛和创业沙龙,聘请社会上有一定影响的企业家来开设创业专题讲座等活动让学生通过参与组织、策划以及观看表演的过程活跃思维,激发各种奇思妙想,帮助学生形成创新思维。高校还可以依托校园广播、校报和校园网络等宣传阵地,及时地宣传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报道创业中涌现的先进人物,帮助学生了解社会的创业动态,增强大学生对创业活动的认知与体验,激发创业热情。其它学科的教师也要主动地在教学内容中渗透创业教育,将课堂提问、作业布置、课程考试与创新思维培养、创造发明、创业成功事例介绍联系起来,对学生进行创新理念教育。(二)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显性课程建设创业教育是一种目标明确、指向清晰的综合性教育,必须构建着眼于传授创业理论知识,培养创业实践能力和综合能力的显性课程。这一课程体系包括创业理论知识、创业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三个方面,涵盖创业学、管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各学科的内容。1.培养创业理论知识的学科课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学科课程是根据培养创业型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通过必修课、选修课和学科渗透、微型课程等形式,培养学生创业意识,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创业技能的课程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大学生在短时间内集中、系统地学习创业知识和技能。学科课程可以开设创业意识课、创业社会常识课、创业技能课、职业指导课、经营管理课、公共关系课、市场营销课、创业者素质课、经济法课、创业心理课及各类专题讲座等。2.提高创业实践能力的实践应用课程。实践应用课程是创业教育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学科课程的基础上,以活动形式开设的最能体现创业教育特点和性质的课程。它对促进创业基本素质的个性特征的形成、促进创业基本素质的应用系统和扩大大学生的创业知识领域等具有重要作用。创业理论知识的理解、掌握和内化不可能依靠纯粹的书本知识,而需要创业实践的体验启发和支持。只有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创业型活动过程中去感悟和体验,将来大学生在面对新的情景和新的问题时,才能更好地把已有知识和现实实际结合起来,成功创业。因此,可以开设《创业实务》、《团队训练》、《创业市场调查》、《创业计划书写作》等课程,提高大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创业实务》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创业的初始条件分析;创业流程设计;企业经营流程设计;企业绩效评价;企业开创期、成长期、稳定期、挫折期的典型案例分析等。《团队训练》课主要内容是团队的组建与团队合作;团队对创业成功的重要性;如何培养团队精神;如何领导团队;团队成员间如何协调与沟通等等。《创业市场调查》课要让学生掌握对目标企业所在行业进行系统调查、分析等基本知识与技能。《创业计划书写作》课程让学生掌握计划书的主要内容和撰写要求,为准确把握市场机会的行动布局和资金筹集与运作打下坚实基础。3.培养综合素质能力的活动课程。创业型活动课程是根据当地经济发展优势和需要,以指导大学生获得直接创业教育经验和创业信息为目的,以素质技能模拟训练活动和综合模拟活动形式出现的,利于学生感知创业规律,把握创业活动的程序和方法,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一种课程形态。其内容开发可以是学科知识的巩固、运用与验证,也可以是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或者是社会问题、家庭生活等形式多样的项目活动。如参观企业、访问消费者、商业调查、“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以及举办创业专题讲座等。高校还可以利用假期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或到企业实习,使大学生通过真实情景体验获得创业的感性认识,从中体会到创业的乐趣与艰辛,体会成功的喜悦。
四、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体验式教学方法探索
摘要:
国内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已有研究主要涉及译介国外实践经验、总结国内典型个案、研究模式构建的原则与依据、多角度探索新模式等方面,这些研究存在概念使用模糊、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需求、研究视角狭窄、研究方法单一和缺少国际理论研究等问题。今后的研究应把握好几个方面:一是要在明晰基本概念的基础上,从多学科角度构建理论体系,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统一发展;二是要重视实际调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研究,力争在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三是要转变视角,拓宽思路,从发展的视角进行探索;四是要加强比较研究,并在充分考虑我国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和地区特点的基础上合理借鉴经验。
关键词:
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现状;反思;建议
创业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国家、社会和高校的重视。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1],就是要通过加强全社会以创新为核心的创业教育,弘扬“敢为人先、追求创新、百折不挠”的创业精神,厚植创新文化,不断增强全民创业意识[2]。高等学校开展创业教育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实现以创业促进就业具有重要作用[3]。目前,许多高校正积极探索具有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学者们也积极探讨本土化的创业教育模式,并取得很多成果。本文以中国知网文献库中检索到的有关创业教育模式的论文为研究材料,梳理国内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不足,总结经验,反思问题,从而把握好今后研究的发展趋势。
一、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历史背景
1988年3月,我国学者初提创业教育概念[4]52。1989年11月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中提出“enterpriseeducation”(创业教育)[5]1。1989—1998年,胡晓风、毛家瑞、彭钢等学者较早开展创业教育研究,代表作有《关于更新教育思想进行创业教育的探讨》《创业教育简论》等,开启了我国创业教育研究与发展的历程。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国内首届创业大赛,成为我国实施创业教育的开端。1999年1月,《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提出“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为响应这一政策,高校积极响应创业教育的号召,创业教育由此大范围开展,并在我国正式扎根。2002年,教育部以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9所高校为试点,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探索,逐步形成3种创业教育模式雏形:一是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代表的侧重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的模式;二是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侧重提高学生的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的模式;三是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综合模式[6]。很多学者据此认为,我国创业教育研究与实施自2002年进入多元发展阶段[7]。这一时期,国内创业教育研究更强调在实践探索中开拓前行,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逐渐成为一种浪潮。2003年,借鉴国际经验,我国引进了KAB创业教育项目,并开始本土化实践和研究。由此,国内创业教育从开展创业大赛拓展到建设创业课程,创业教育得到广泛关注。2006年,《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施》报告指出,在高等学校中开展创业教育,是知识经济时代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需要,是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需要[8],并强调了创业教育在我国转型期的现实价值。这促进了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火热开展,并得到快速发展。2010年,教育部成立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出台了第一个推进创业教育的全局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9]29。2012年8月,教育部《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指出,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2015年6月,《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出台,创业教育受到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取得很大发展,形成了点-线-面整体发展格局[9]1,呈现出范围更广、影响更大、内容丰富和深入系统等特点。随着创业教育的发展,关于创业教育模式的课题研究和基金项目也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现状
我国关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相关论文最早出现在2001年①。根据相关的时间和数量的分布情况,可以将研究大致分为3个阶段:2001—2005年23篇,称之为萌芽起步期;2006—2011年每年数量快速增长,称之为快速发展期;2011—2015年数量逐年减少,称之为发展瓶颈期。笔者认为,目前我国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进入了瓶颈期,理论研究缺乏,且滞后于实践诉求。因此,未来一段时间,要大胆创新,打破瓶颈,实现研究与发展的双重突破。以往研究主要内容涉及以下6个方面。
(一)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的译介
我国学者关于国外创业教育经验的译介主要涉及美国、日本、英国、丹麦、澳大利亚等国家。美国主要有3种创业教育模式: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聚焦模式、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代表的磁石模式、以康奈尔大学为代表的辐射模式[10]。这些高校具有师资力量雄厚,管理层重视并积极推动,开展实践教学和构建系统的课程体系等特点[11]。日本构建了包含学生创业教育、大学校园内的指定空间、提供服务网络、社会力量、数据库资源与信息网络五部分的创业教育模型[12]。英国高校的创业模式主要有植入模式、中介模式和外部支持模式3种[13]。丹麦大学的创业教育模式具有3个独特性:具有汇集教育资源的开放式平台;进行全程跟进式教学;实施促进共赢的校企合作[14]。澳大利亚主要采用专业模式、普及模式和培训模式进行创业教育[15]。对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内容上主要涉及经验介绍和中外对比研究,并提出改进和发展我国创业教育的建议,但缺少对国外经验的本土适应性研究。从研究的数量上看,主要集中在对美国模式的研究,只有少数研究涉及对英国、日本、丹麦等国家创业教育模式的介绍。除此之外,这些研究普遍仅停留在经验介绍的层面,缺少对国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背景、原因、原则、方法等的分析。
(二)对国内典型模式的总结
国内学者对高校特色典型创业教育模式有如下总结。一是四类论。高校有4种代表性的创业教育模式:清华大学的融入职业指导体系模式、中央财经大学的依托创业先锋班改革模式、黑龙江大学的“融入式”模式、温州大学以岗位创业为导向的模式[16]。职业类院校有4种典型模式:以新疆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三段式十百千”模式、以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三段对接式”、以浙江商业技术学院为代表的“全真模式”、以大连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为代表的SOVO模式[17]。二是三类论。不同的学者取不同视角将国内创业教育模式概括为3类:有学者将典型模式总结为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结合的模式、专职创业教育机构负责创业教育课程的模式和以创新为核心的综合模式[18];有学者依据创业教育过程的特点,将创业教育模式总结为综合模式、课堂主导模式、培训模式[19];还有学者认为,学术型高校有3种创业教育模式:以清华大学为代表的磁石模式、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代表的辐射模式、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代表的混合模式。三是二类论。当前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有两种,一是“专业模式”或是“聚焦模式”,二是“普及模式”或是“全校性模式”[20]。综上,这些研究对特色典型经验的总结为其他院校探索新模式树立了典范,但存在只关注典型模式构建结果而忽视模式构建过程,缺少对各模式的特点、优缺点以及构建过程的分析,且没有基于分析提出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高校在构建创业教育模式中的原则、方法和注意事项等问题。
(三)关于国内模式的分类总结
学者们依据不同分类标准,将国内创业教育模式进行了分类总结。一是大体上分为渗透式、结合式、复合式、融合式、辐射式5种模式[5]253-266。二是按照实施创业教育过程中的目标倾向划分为5种模式:侧重提高学生整体能力和素质的创业教育模式;侧重培养创业意识的创业教育模式;侧重培养创业技能的创业教育模式;侧重培养创业创新能力的创业教育模式;侧重培养创业基本素质的创业教育模式[21]。三是从两个层面总结我国创业教育模式:从总体上看,主要有学习创业教育模式、尝试创业教育模式、自主创业教育模式、营造创业教育氛围模式和借鉴国外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从类别上看,主要有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创业教育教学模式、具有自身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和温州模式[22]。四是按照促进创业教育的主体不同,分为教育部举办、多家组织联合举办、团中央和全国青联举办、地方政府举办以及高校自主创办5种基本模式[23]。五是按开展方式归纳为管理为主模式、商业运作模式和科技促进创业模式3类[24]。上述研究从创业教育的主体、理念、目标、方法、范围、形式等方面归纳总结了国内现有创业教育模式,方法、内容比较单一。未来研究可采用比较分析、实证调查等多样化的方法,研究现有模式的差异、优劣和实施效果等,以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四)基于不同教育类型的模式探索
基于不同的教育领域和专业特色,一些学者进行了有针对性的探索。第一,基于不同教育阶段尝试分层次开展创业教育:基础教育领域的渗透模式、职业教育领域的结合模式、高等教育领域的贯穿模式、成人教育领域的辐射模式[25];针对高等农业院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三步走”创业教育模式[26]。第二,基于各高校不同的专业、资源和条件基础,不同的发展定位,尝试“理论+案例”“仿真+平台”“创业+专业”“指导+实践”4种新模式[27]。第三,依据地方微环境建设具有地方特色、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创业教育模式,重视宏观和微观创业教育模式的兼容并蓄[28]。综上,学者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针对不同教育阶段和类型、院校资源与条件、专业特色与发展,探索与之相适应的创业教育模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但上述研究基本都是基于文献的描述性研究,停留于理论阶段,缺乏实际调查,其研究结果的可行性与科学性有待检验。
(五)关于模式建构原则与依据的研究
关于构建创业教育模式要遵循哪些原则和依据的问题,学者们进行了如下研究。一方面,高校构建创业教育模式应遵循主体教育原则、创造性原则、开放性原则和挫折教育原则[29],坚持全面性、全程化、个性化、实践性和互理念[30]。另一方面,高校可以从学校类型特点、区域经济特征、教育发展阶段这三方面考虑,构建多元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渐进式的创业教育模式[31]。除此之外,有学者运用D.Teece动态能力概念,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创业影响因素—创业动态能力—创业绩效”之作用路径进行了定量研究,发现动态能力是影响大学生创业绩效的内在核心要素,这项研究对高校构建具有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具有积极意义[32]。上述研究进行了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探索,提出了构建原则和依据,丰富了本土化理论,对构建符合院校特色的创业教育新理论和新模式具有重要作用,但内容比较单一,理论上没有涉及相关概念、构建路径等基本问题。
(六)基于特色理念的模式探索
有些学者从特色理念出发,为创业教育模式的构建开辟了新思路:基于面向全体学生、结合专业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理念的广谱式创业教育模式[4]6-24;基于学习型宿舍理念的以宿舍为单位的创业教育模式[33];基于终身教育理念的“全程、全员、全面、全场”创业教育模式[34];基于类型学视野下的分层分级分类创业教育模式[35]。上述研究的特点是以特色理念为指导,探索了创业教育新模式,为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新思路,为构建本土化创业教育理论与模式做出了重要贡献,对高校构建具有自身理念特色的创业教育模式有所启示。
三、对国内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理性审思
从上述文献分析看,已有研究从6个方面研究了创业教育模式,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在创业教育模式研究的内容、方法、研究思路等方面还存在概念使用模糊、理论研究滞后于实践需求、研究方法单一、研究视角狭窄和缺少国际理论研究等问题,有待于深化和优化。
(一)明晰基本问题,加强理论研究
第一,澄清基本概念。“概念是对事物本质属性的概括,是思维的工具,是判断、推理和进行论证的基石,也是学术探索的结果。”[36]9已有研究混用创业教育、创新教育以及创新创业教育等说法,关于“模式”“教育模式”“创业教育模式”等基本概念没有明晰,今后的研究要澄清基本概念,确保相关研究处于同一平台对话。第二,明确基本问题。构建创业教育模式,应澄清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外延、本质和特征,阐明创业教育与个人、学校、社会的关系,研究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与客体,明确模式构建的目标与原则等,使实践探索建立在基础理论之上。而已有研究多停留在实践研究层面,理论研究少之又少,导致理论滞后于实践。伽达默尔说:“一切实践的最终含义就是超越实践本身。”[37]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在实践总结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概括,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澄清基本理论问题,实现理论和实践的辩证统一发展。同时,在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可从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角度构建理论体系。
(二)重视实际调查,创新研究方法
综观已有研究,主要是基于文献的描述性研究,缺少定量的实证研究,方法较单一。例如对国内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没有进行实际调查和比较分析,探明已有模式的差异、优劣及实施效果;探索创业教育新模式时,没有在调查学生、教师、学校和社会环境的现实情况和需要的基础上进行模式构建。这种缺少实证的设想是否科学可行,是否符合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要,值得深入思考。研究方法上的突破,可以极大地促进科学研究的发展[36]89,重视实际调查,研究结果才更有说服力和可行性。因此,今后的研究,要在研究方法上进行创新,一改过去单一的研究方法,注重定量研究方法、比较研究方法的使用,通过调查、访谈、比较等多种方法了解现行创业教育模式的特点、优缺点及实施效果,客观、科学地把握我国创业教育的现实条件,在此基础上构建更切实可行的创业教育模式,科学指导高校创业教育的发展。
(三)改变研究思路,拓宽研究视角
以往研究在研究思路上存在以下3个问题:其一,新模式的探索主要基于学校特色和地区经济发展的视角,忽视了学生的发展特点和主观需要;其二,以往研究就教育谈教育,没有将创业教育与个人、经济、社会问题等结合起来,忽视了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长期性、系统性和开放性;其三,研究切入点主要在总结过去、分析现状和借鉴国外经验等方面,没有从发展的视角进行探索。因此,未来研究要转变视角、拓宽思路:注重探索考虑个别学生需要的创业教育模式,关注学生特点,满足学生终身发展需要;着眼于学生、学校和社会发展前景,构建能适应发展并促进发展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者要从教育系统内部走出来,开阔视野,发散思维,结合社会问题、经济问题等研究创业教育模式,从新理论或交叉理论角度进行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
(四)加强比较研究,合理借鉴经验
目前,国内学者对国外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比较少,且主要是实践经验的介绍,缺少适用性研究和理论层面的研究。未来,既要广泛研究国外实践经验,又要着眼于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研究,加强本土化的适应性研究和理论构建,促进我国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双重发展。但研究一定要避免照抄照搬他国经验、他国模式[36]139,要充分考虑我国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和地区特点等。除此之外,要注重分析国外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背景、过程和方法,研究国外模式构建的思路和原则,为我国特色模式的构建提供国际经验。
参考文献:
[1]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核心位置[EB/OL].(2015-10-31)[2015-12-01].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EB/OL].(2015-06-16)[2016-04-06].
[3]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2010-05-04)[2016-04-06].
[4]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导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5]彭钢.创业教育学[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
[6]柴径.以点带面推动创业教育:“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综述[J].中国高等教育,2002(10):38-39.
[7]李春琴.中国创业教育十年研究回顾与展望[J].社会科学战线,2010(9):199-203.
[8]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创业教育在中国:试点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7-18.
[9]侯慧君,林光彬.中国大学创业教育蓝皮书———大学生创业教育实践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1.
[10]梅伟惠.美国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比较教育研究,2008(5):52-56.
[11]房国忠,刘宏妍.美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及其启示[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41-44.
[12]李志永.日本大学创业教育的发展与特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9(3):40-44.
[13]袁盎.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2:3.
[14]沈雁.丹麦大学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哥本哈根商学院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3):161-165.
[15]李文英,王景坤.澳大利亚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探析[J].比较教育研究,2010(10):76-79.
[16]施永川.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发展历程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3(4):69-73.
[17]邓晓斌.国内外关于创业教育模式构建的研究综述[J].现代企业教育,2014(11):231-232.
[18]蔡慧.高校创业教育三种模式[N].文汇报,2003-06-26(2).
[19]杨涛,柳艳鸿.中美大学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8(9):23-24.
[20]王占仁.“广谱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设论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2(3):54-58.
[21]黎江.对高等教育领域创业教育模式的认识[J].高等农业教育,2004(12):14-17.
[22]吴婕.我国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述评[J].现代教育科学,2009(9):135-142.
[23]王转转.有效创业教育模式及其效果评估的探索———基于企业家成长理论的视角[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12:20-22.
[24]宋超.中美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比较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18-19.
[25]王树生.创业教育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3:79-85.
[26]吴衍涛,韩同吉,何婧.高等农业院校“三步走”创新创业教育模式[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6):698-700.
[27]李伟铭,黎春燕,杜晓华.我国高校创业教育十年:演进、问题与体系建设[J].教育研究,2013(6):42-51.
[28]孙萍.地方高校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教育评论,2014(3):12-14.
[29]朱兴国.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探索[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5:19-20.
[30]石加友.“六位一体”大学生创业教育新模式的构建[J].中国成人教育,2010(4):54-55.
[31]张彦.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观念辨析与战略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2010(23):45-46.
[32]徐萍平,叶伟巍.基于动态能力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以浙江省为例[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6):67-72.
[33]刘平,廖康礼.以宿舍单元为单位的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基于“学习型宿舍”视角[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6):8-9.
[34]王平.高职院校“四全”创业教育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12):92-96.
[35]游敏惠,朱方彬,邓安平.类型学视野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分层分级分类模式探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139-143.
[36]刘献君.教育研究方法高级讲座[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
【关键词】 意识 能力 环境 行业特色型大学 创业教育 探索实践
本文系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近年来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大学生就业压力增加。从1999年起全国高校扩招,大学生人数猛增,扩招导致毕业人数增多,就业压力持续上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指出“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高校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授之以鱼,仅饱其一餐;授之以渔,可安其一生”,实施创业教育转变学生择业观、培养学生创业能力,是畅通高校“出口”,解决教育事业发展和毕业生就业难这一矛盾的重要举措,提倡和发展创业教育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行业特色型大学具有明显的行业背景,其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更贴近实际问题,具备将科研实践成果向商业转化的条件,因而在行业特色型大学实施创业教育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创业”内涵
创业教育是与创业紧密相关的教育体系,研究创业教育,必须首先明确什么是创业。创业严格讲包括创业者及其创业活动,创业的涵义一直以来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国内外学者对创业的概念有不同的界定。
1. 国内外对“创业”内涵的理解
国外研究者对创业概念的定义很多,有的定义是基于创建新组织和开展新业务活动;有的定义基于识别和捕捉创业机会;有的定义基于创业家个性与心理特质。[1]Low和Macmillan(1988)提出的创业定义简单明了,认为创业就是创办新企业。Garner(1990)[2]通过使用德尔菲法对创业的概念进行了探究,结论认为创业的含义包括创业家的个人特性和创业行为结果两方面。创业家个人特性包括人格特征、创新性、独特性、开拓新事业和谋求发展;创业行为结果则被理解为价值创造、追求利润、成为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以及创建组织。
与美国等其他国家相比,我国创业教育研究较晚还处在起步阶段。各高校对创业的认识定义也不尽相同,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宋克勤教授认为:创业是创业者通过发现和识别商业机会,组织各种资源,提品或服务,以创造价值的过程。创业包括创业者、商业机会、组织和资源等要素。[3]清华大学教授、中国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雷家骕[4]认为,创业是“发现、创造和利用商业机会,组合生产要素,创立自己的事业,以获得商业成功的过程或活动”,他强调创业的目的在于“取得商业成功,获得商业利润”。
近年来高校扩招、社会改革等原因带来的就业难题,使社会大部分人认为创业即学生毕业后没有进入到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单位就职,采用个人或群体方式开展的以创造财富为目标的社会活动,这种创业活动固然可以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问题,但是它往往具有盲目性,首次创业成功率较低。
2. 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内涵解析
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自己的办学特色,是本行业重要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行业特色型大学对“创业”的诠释应更为广义,不仅包括上述社会所认为的创业,更重要的是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创业”,其重点是就业实践后的创业,即有目标、有规划的创业,目标与规划应该贯穿于学生在校学习、就业实践直至自主创业,是一个系统的规划与“创造”,更像是经历过一次创业的“二次创业”而非简单的低端创业、学无所用。行业特色型大学有着自身的专业优势,能为这样的“创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指导思想
创业教育这一概念是在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正式提出的。会议报告指出,21世纪的青年除了接受传统意义上的学术教育和职业教育外,还应当拥有第三本教育护照,即创业教育。[5]
我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进行创业教育,但效果并不明显。行业特色型大学大部分学生毕业后直接到国内外行业公司工作,学生缺少创业主动性;另一方面有个别学生毕业后进行开网店、经营实体店铺等类型的盲目“创业”,成长空间有限。
通过对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内涵的分析,我们得出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业”应包括在校学习、就业实践、自主创业三个阶段。行业特色型大学的创业教育主要针对学生在校学习阶段的教育。我们以“意识、能力、环境”作为行业特色型大学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其内容包括:树立学生的创业意识,使学生对就业实践、自主创业有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学生就业实践、自主创业奠定基础;搭建创业环境提高学生创业积极性。
[关键词] 创业教育;素质教育;政治素质;基本思路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893X(2012)04?0036?03
一、提升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是党和国家对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一贯要求
1989 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首次正式提出了“创业教育”的概念和“三本护照”的理念,赋予创业教育与学术教育、职业教育同等重要的地位。当时,国际教育界曾预测,就世界范围而言,二十一世纪将有50%的中专、大学毕业生要走自主创业之路。
1997 年,清华大学将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模式引入中国。次年5月,清华大学举办我国首届创业计划大赛,被认为是中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开端。1999 年我国教育部颁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全面推进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进入21世纪后,随着我国部分高校对创业教育的探索,2002 年 4 月,教育部召开了“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座谈会”,提出应当把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作为高校的重要任务,并确定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等九所高校作为创业教育试点单位。在随后开展的创业教育实践中,出现了“综合式”“课堂式”和“实践式”等创业教育模式。2003年教育部举办了首期全国创业教育骨干教师培训班。此后,创业教学开始被纳入高校专业培养方案和日常教学体系。
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提出“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完善支持自主创业、自谋职业政策,加强就业观念教育,使更多劳动者成为创业者。”2010年初,国家教育部教办[2010]3号文《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提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创业教育要“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核心”。
通过对我国创业教育概念提出和创业教育工作开展进程的简单梳理与考察,不难看出党和国家对创业教育的要求是明确和一致的,具有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开展创业教育是当今社会发展必然要求,是培养建设创新型国家人才的需要,是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压力的需要。创业教育本质是素质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时代体现。因此,高校创业教育工作要以增强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加强创新精神、创业意识教育、提升创业能力为核心,以素质教育为主要内容,以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创新型建设人才、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为主要目标,以造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型人才为根本要求。
二、把大学生政治素质教育放在高校创业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的重任。在当前社会上思想、价值观多元化的环境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必然要求把培养大学生政治素质放在创业教育工作的突出地位。
政治素质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核心素质。大学生政治素质的概念十分宽泛。就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范畴而言,政治素质的内涵至少涵盖如下内容:
一是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才无德,其行不远”。爱因斯坦有句名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在这里,爱因斯坦并非忽视或贬低专业知识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强调不能以此为终极目的。从提升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角度而言,政治素质比专业知识、创业技能更重要。高校创业教育一定要突出“育人”的特征,解决“做什么人”等重大问题,培养学生具备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分辨是非的能力。
二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社会责任意识是一种道德情感。强烈的社会责任意识源自对祖国的热爱,是公民报效国家、服务社会的动力之源。大学生只有树立强烈社会责任意识,才能志存高远,做到以国家需要为根本,自觉转变就业观念,将自己职业目标的选择与国家和社会需要相结合,将自己职业目标的确立与当今社会发展主导价值趋向相结合,积极相应党和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在为国家、社会服务过程中实现人生价值。
三是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创业艰难百战多”。众所周知,创业环境的改善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需要包括高校在内的全社会共同长期努力。惟其如此,大学生创业者不应该一味抱怨社会公众对创业者的不理解、不支持,一味等待社会创业环境的彻底改善,而是要从我做起,以自己创业实践推动社会创业环境的改善。用这样的标准要求大学生,可能会给人一种不现实之感,毕竟他们创业资金短缺,社会经历和人生阅历不足。但是,大学生是一代青年的精华,承载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应该责无旁贷地承担起改变创业环境的责任,勇敢地投身创业实践。大学生创业者应该在创业中走向成熟,在创业中学会创业,在创业中实现人生价值。这种不畏艰难、勇于开拓的创业精神源自大学生强烈社会责任感,是良好政治素质在创业实践中的综合体现。
三、基于培养创新能力和创业素质的高校创业教育基本思路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理性思考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现实问题,引起了各级政府、各高等院校有关人士的重视。面对这样的局面,作为高知群体的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仅是求职者,更应该积极地去创造工作岗位。因此,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把创业教育引入高校,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现实意义。目前,在国家的不断号召和鼓励下,越来越多的高校开始逐步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教育,取得了初步成效。不过,在传统观念、社会现实、教育制度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并不是十分完善的,有待于进行理性思考,力争探索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涵义与特征
1.1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涵义
“创业教育”(enterprise education)是一个新的教育概念,它是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世纪80年代末在“面向21世纪国际教育发展趋势”研讨会上提出来的。创业教育这一概念,从本质上来说,旨在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能力以及创业人格。要将该教育理念贯穿于整个高等教育课程体系和课外活动中,主要是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以及第二课堂活动的开展,从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及创业能力,以便满足快速发展的知识经济时代对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提出的新要求,满足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规格变化的新需求。实际上,在高校开展创业教育,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学生就业技能,拓宽学生就业渠道,以及适应我国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创新战略转变的长远之计,也是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功能的一种拓展。
1.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特征
1.2.1 创业教育目标的多样化
一方面能够以创业促进就业,实现缓解大学生就业压力的目标;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大学生具有诚信、勇敢、自信等意志品质,而这些品质对他们的综合发展有积极意义,从而实现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创业型人才的目标。与此同时,注重创业技能培养的创业教育也可以帮助大学生或热衷创业的人能够获得谋生的手段或开拓自己的新事业。
1.2.2 创业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创业教育内容要与专业教育的内容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互相渗透,创业教育一般包括两个模块,分别是创业教育基本理论模块和创业教育基本素质模块。创业教育基本理论模块课程以传授创业知识、创业技能等工商管理课程为主要内容;创业教育基本素质模块主要是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渗透为主,旨在培养大学生的主体意识、诚信意识、合作意识、风险意识和实干意识等诸多创业理念与精神。
1.2.3 创业教育方式的实践性
为了达到最佳创业教育成效,只有正确的创业教育目标的指引是不够的,还要选择更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以此满足创业知识的传授和创业技能的训练。大学生的创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创业实践能力,让学生乐创业、会创业、能创业。因此,在创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实践性尤为重要。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调动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突出大学生的主体性,使创业教育实施过程变成培养、锻炼学生创业实践能力的有效场所。
2 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
2.1 相关各群体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
2.1.1 创业教育主体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偏差
目前,作为创业教育主体的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偏差:一是对“创业”概念的理解比较狭隘,认为创业就是创办企业,当大老板;二是认为资金是创业的最大瓶颈,只要有资金创业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因而忽视了知识、能力对大学生创业的重要性;三是对创业教育重视不够,认为高校所开展的创业教育可有可无,并没有认识到创业教育对今后实际创业的重要性。创业不仅仅是创办企业、开创事业,更重要的是孕育着创新的理念、创造的观念、创新的能力和潜质。
高校作为创业教育的实施者,在一定程度上看,对创业教育的认识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既没有把创业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也没有充分认识到创业教育在大学生自身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现实的问题是,高校的创业教育只停留在理论传授的层面,而忽视了对大学生真正创业的实践训练,高校创业教育实施的有限性,在一定程度上严重挫伤了大学生创业的热情。
2.2 创业教育的课程设置有待改革
现阶段,我国高校实施的创业教育比较侧重于形式,即较多地热衷于举办一些与创业有关的活动阶段。例如举办大学生科技节、创业计划书大赛、模拟营销比赛等,这些活动固然对提高大学生创业能力有一些帮助,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因此,系统的创业教育或创业实训就显得非常重要。
从高校创业教育课程设置来看,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创业教育教材不统一;二是创业教育课程有待于进一步完善,需要处理好创业教育课程同其它专业课程之间,以及创业教育课程内部之间的关系;三是创业教育没有明确的目标,学科内容也没有形成体系。由此看来,设置科学合理的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对于增强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提高创业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
2.3 创业教育的实施规程还不完善
我国高校实施大学生创业教育始于创业计划大赛,由于赛事时间、场地等多种条件的限制,每所高校往往都是在赛前组织几支队伍参赛,能参加比赛的学生数量占不到学生总数的10%,鲜有学生能真正参与其中。如此看出,创业教育在我国各高校中还没有普及,创业教育在实际上并没有纳入到学校正式的教学课程体系中,还只是存在于“正规教育”之外的“业余教育”,缺乏与学科专业教育之间的有机结合,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创业教育的实施效果。
实际上,创业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教育教学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通过实施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理念、市场经济知识和创业的基本技能等综合素质,这些素质会对他将来就业或创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其重要的意义所在。所以,各高校必须考虑如何能将其纳入高校整体教育体系中。
2.4 创业教育的师资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我国高校创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高校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我国现阶段的创业教学团队力量相当薄弱,多是由具有一些相关理论知识的教师,经过短暂培训上岗,基本上缺乏创业经历。然而,创业教育却要求从教人员要具有丰富的实际操作和实践经历,因而创业教育授课团队的力量和整体创业教育教学质量都有待于提高。
3 实现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有效途径
3.1 加快转变教育理念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创业教育不只是“创业教育授课教师的事情,而是全体教师的事情”。要转变教师的教育理念,这是首要的问题。要将创业教育的思想全面渗透到教育教学中,贯穿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整体过程中。除此之外,还要切实转变学生的创业理念,使大学生树立“大创业观”。创业其实不只是开公司、办企业、做老板,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也是创业。同时,作为未来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引导大学生要树立到农村,到基层,特别是到落后地区和偏远地区去开创事业的思想。如此,培养学生树立一种能够与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现代的社会发展状况相符合的积极的“大创业观”。
3.2 构建有效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涵盖以下内容:一是培养大学生创业意识和对商品交易的兴趣;二是培养创业所需要的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创业能力、创业品质、挫折承受能力等;三是有关创业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如融资、注册、企划书撰写、商品营销策略等。通过开展系统的创业教育,启发、唤醒、挖掘大学生的创业潜质,鼓励大学生思想活跃,培养其创新能力、执行能力等,把学生培养成拥有视野开阔,勇于实践、敢于实践、能于实践的创新的复合型应用人才。
3.3 不断丰富创业教育形式
管理类专业与管理类课程与创业教育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创业教育本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创造力,利用管理类课程与创业教育的衔接,两者具有相似的应用条件和基础。根据布迪厄场域论理论,管理类课程的“场域”范畴涵盖创业教育的内容,两者在理论上具有整合必要性。
(一)在培养理念及培养目标上具有整合一致性
创业教育的目标在于培养创新精神的创业型人才,而管理类课程是现代知识经济时代下的学科载体,在专业理念上具有创新性、通用性和实践性,两者具有融合的现实条件。一方面管理类课程具有“宽口径、厚基础”特色,主要从适应经营管理岗位需要来融人相关管理知识,生产知识、人力管理知识、市场营销知识等。这些管理类知识对于促进人才的创新精神具有益处;同时,管理类课程强调经营管理知识与经验的积累,更注重对知识与经验的活学活用,特别是在现代管理环境下,面对不同现实条件下的管理问题,迫切需要从创新素质上来胜任岗位。再者,管理类课程实践性强,对于管理活动本身,既属于职业范畴,又属于学术领域。以市场营销为例,在知识能力上既需要具备相关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实践能力。创业教育恰好从管理活动中来发挥人的自主性,增强人在创业活动中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在理论动因上具备场域和惯习的整合需要
布迪厄从物理学磁场概念提出场域理论,将社会里不同分工下的个体与整个社会之间的关系空间纳人到逻辑性与必然性的客观现实中,同时,个人主体所特有的逻辑与必然性也成为支配其他场域内不同个体逻辑与必然性的理论动因。从场域概念及关系来看,场域中的个体是客观存在的,犹如磁场中的物质粒子一样,每个场域内的个体都有属于自我的“性情倾向系统”即惯习,并按照自我的感知、感觉、行动和思考来支配自我行为。也就是说,对于场域与惯习两者是密不可分的。同样道理,对于管理学课程中与创业教育来说,创业教育就是管理学专业的惯习,两者具有天然的整合基础。特别是对于管理学课程,其本身就在于培养创业型人才,而创业教育本质上也是培养创业精神的人才,两者在培养目标上具有关联度。另外,对于惯习本身,在管理学课程中的渗透,更能够将创业意识、创业心理惯习渗透到管理学课程中,帮助学生从中改善自我观察力、行动力,增强岗位适应力。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高校
近年来,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尽管有国家倡导、政府支持和社会关注的优势,但在具体实践中仍然面临着许多现实的困境和难题。可以说国内大学生自主创业仍然处在一个举步维艰的时期。近年来大学毕业生选择自主创业的比例仅为2%,相比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大学生20%~30%的自主创业比例,仍有非常大的差距。此外,创业成功率低,全国大学生创业成功率最高的浙江也仅有4%。同时,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技术含量不高,与党的十七大提出来的通过创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相去甚远。破解这一难题,需要通过构建高效、成熟的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来实现。在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中,高校无疑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以“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为关键词搜索中国知网,共有11967篇相关论述,专家和学者通常把高校作为创业扶持体系中的一个单极因素加以分析探讨,但对高校在这一体系中的准确定位和作用还鲜见论述。本文将从创业扶持体系构建的视角下,对高校的定位和功能提出自己的见解。
一、关于“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概念辨析
1.“大学生创业”的概念辨析
国内外理论界对“创业”的概念多有论述,究其本质,创业是一种创新并通过“创建企业”的形式来实现创新成果商业化和产业化的过程。而“大学生创业”,则是指大学生这一具有一定知识技能水平的特殊群体,在强烈的创业精神的感召下,在正确的创业动机引导下,以独特的创业眼光捕捉商业机遇,创办和运营新企业,用市场的方法提供社会所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并由此实现更高的创业者人生价值的过程。基于这样的概念,本文认为大学生创业应该体现这样的特征:①机会拉动型创业应该取代财富推动型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动机的主流。大学生应该有意识地把创业视作一种社会责任,从而树立大学生群体作为现代社会中不同于其他创业群体的优势群体的主动创业意识。陈洪源(2014)对广州六所大学生自主创业的调查结果显示,获取经济利益(73.89%)、挑战自我(16.07%)和寻求职业自由(10.04%)仍是大学生创业的主要动机。[1]217邓汉慧、童丽珍(2013)的实证研究也认为“增加个人收入、享受挑战、实现个人价值”是大学生创业的三大主要动机。[2]上述的调查数据表明,当前大学生创业的内在驱动力仍然以追求经济利益为主要目标,对创业的社会价值缺少思考,同时缺少对技术进步和科技创新导致的创业机会的警觉、把握和实践性。这种缺失恰恰应当通过大学创业教育来加以弥补的。②智力成果转化型创业应该取代人力密集型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主要方向。当前大学生的创业选择倾向于资金需求不高、竞争激烈但准入门槛较低的传统人力密集型行业。麦可思《中国2011届大学毕业生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调查》报告列举了创业比例较高的行业依次为“中小学教育机构和教辅行业、其他个人业务、其他娱乐和休闲、服装零售”等,作为高科技产业代表的“互联网和软件开发”等,则比例大大低于前者[3]。这组数据表明大学生在选择创业方向上还没有充分发挥作为知识精英群体的优势,也说明大学生在科技成果转化意识上的薄弱,和对智力转化型创业高风险的承担力的不足。同时也说明,高校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第一平台,对大学生创业这一特殊事业的支持力度的不足。③精英人才型创业应该取代就业补充型创业成为大学生创业的新趋势。精英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和自我价值实现动机,拥有良好的学习技能和知识结构背景,社会适应能力强并且风险承受能力较高的大学生群体。受传统社会观念和家庭的影响,这些精英人才仍然把考研深造、考取公务员、去企事业单位工作作为择业的主要方向,而把自主创业放在一个补充就业机会不足的地位上。这必然造成了创业者常常以一种被动的心态的来面对创业的挑战,缺少创业的自觉行为,抵御创业困难和风险的意志也大大降低。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仍然离不开高校在大学生职业规划中的对创业的正确教育和引导。
2.“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概念辨析
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是能够改善大学生创业环境,支持、激励大学生从事创业活动的各种有利因素的组合。关于这一概念,国内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比较科学合理的论述。潘光林(2001)认为创业支持系统按照范围大小可分为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子系统,宏观以文化和制度建设为主,中观以创业教育和行业政策为主,微观则由家庭和个人角色体验等构成[4]。按照创业扶持体系构建的主体划分,分别有何云景等(2010)提出的“五位一体”(政府、媒体、社会、亲友和家庭)创业支持系统观点[5]70、陆地(2011)提出的“四位一体”(政府、高校、企业、社会及家庭)创业支持体系观点[6]、陈洪源(2014)的“三位一体”(政府、高校、大学生群体)自主创业扶持体系观点等[1]219;朱慧新(2011)提出要“强化高校在创业教育中的主体作用、加强政府在创业制度建设中的主导作用、发挥企业在创业实践中的引领作用、倡导社会大学生的创业助推作用”[7]则是对创业体系构建主体的准确定位。按照创业扶持体系构建的主要内容,徐玥等(2009)认为应当构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教育体系、促进体系和保障体系[8];宋之帅(2010)等则认为构建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应当包括知识支持系统、政策支持系统和资金支持系统[9];崔万珍(2007)在政府政策支持系统、创业技术支持系统、创业资金支持系统的基础上,加上了创业组织纬度扩展系统的构建[10]。西凤茹(2012)还提出除完善创业教育体系、加大政府支持力度和拓宽资金支持渠道外,还应当对大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开展多层面的专项服务和提供全程的人文关怀[11]。另外,从大学生创业的政策供给角度出发,曹润林(2011)指出了当前大学生创业扶持系统中财税政策乏力和融资政策不足及政策统筹体系的不完善。[12]何云景等(2010)则分析了创业政策、创业支持和创业环境三者的关系,指出创业政策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创业支持[5]72。
二、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中的定位
结合上述分析,本文认为在构建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过程中,高校的定位应该是:在中观的体系构建范围内,以全新高效的创业教育为核心已任,以创业意识培养和创业思维引导为目标,配合政府与企业做好大学生创业的前期政策宣讲和能力塑造,并提供适当的科技成果转化及社会资源沟通平台,成为大学生成功创业的起跑助推器和创业伴跑员。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构建过程中,要防止这样一些错误的倾向。一是越位。当前,教育部和不少高校纷纷制定出台各种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或规定,包括放宽市场准入,实行财税优惠政策,提供创业培训等。但高等教育机构并非政府职能部门,由它们出台的一些政策和措施并非严格意义上的公共政策。特别是一些涉及到需要政府相关部门配合落实的政策,往往缺乏法律上的权威效力,有些政策措施还与政府相关部门的法律法规等相矛盾,比如教育部规定大学生创业可以使用“家庭住房”作为注册企业经营地点,这与一些地方的工商管理条例和公司注册法规相冲突,因此在实际操作层面难以执行。另外,由于高校管理者自身不具备创业的实践经验,因此制定出的创业扶持政策缺乏针对性,大多流于形式或与创业环境不相符,间接阻碍了大学生创业的发展。高校这种“越”政府之“位”的行为,还是对创业扶持体系中自身定位不准造成的。二是错位。当下见诸报道的不少资料中提到国内的一些高校,为鼓励大学生创业,在校内设立创业基金,像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设立的300万元创业基金、复旦大学投入的370万元的科技创业基金等。笔者认为这种由高校向大学生直接提供创业基金的作法,存在一些弊端,一是在当前教育投入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拿出钱来支持创业,初衷是好的,但也仅限于国内部分资金实力比较雄厚的985或211高校,难以推广到其他的普通高校;二是投入资金有限,不可能覆盖所有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对少数创业项目的支持,又有可能带来项目推荐、评介、资助等方面的不公正和低效率问题,增加学校相关管理部门的负担。因此,大学生创业资金的筹措仍然要以“银行贷款、风险投资、家庭资助和自筹”为主渠道,高校不宜错位去做应该交给市场和社会去做的工作。三是缺位。高校具有较高的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应当把发展高新科技和开拓新兴产业作为办学的宗旨之一,并能够充分协调和整合各类社会资源,利用学校在科研、人力方面的优质,构建良好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为大学生创业提供一个信息、知识共享与增值的服务平台。当前,高校普遍在一方面的认识还不足,高校的产、学、研工作还没有和大学生创业紧密地联系起来,造成了高校在创新创业管理服务方面的缺位。
三、高校在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中的功能
高校通过对自身的准确定位,确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创业扶持思路,以创业教育为核心,以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为手段,以创业服务为补充,切实履行好高校在创业扶持体系中的功能。
1.创业教育是高校的核心功能
创业课程进入大学课堂已经非常普遍,但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等仍不完善。高校的创业教育首先是对大学生创业意识的培育和强化,特别是对创业精神的积极倡导,通过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自主创新意识、锐意竞争意识、风险承担意识等,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在课程体系设计上,不搞一刀切和大而全,注重优选教育,通过课程选修和课程定制,把有限的教育资源投放到那些具有强烈创业意愿和良好创业潜质的学生身上。在教学方法中改变以纯粹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增加校外企业家合作、创业案例探究研讨、模拟创业实验室等现代教学方式的应用,在完善学生创业理论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增强学生的创业技能训练,帮助学生形成完备的创业知识和技能体系。在教育评价体系的构建方面,突出学生的“四力”评价,即创业动力、创新活力、专业运用能力、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围绕这四力的评价不断完善和改进高校的创业教育质量。
2.促进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是高校的必要功能
要改变前文提及的大学生创业成功率和创业层次双低的局面,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科技创新的引导,鼓励大学生参与科技成果的商业转化,是解决问题的优良途径。科大讯飞、北京慧点等一大批大学生科技创新型企业的成功,给未来大学生创业提供了良好典范。因此,作为高校,应当积极探索这样的道路:鼓励学生参与专业导师的科研或自主创新,创新成果通过创业大赛或校企合作的初步检验,进入科技创新区或产业孵化园进行商业转化,运作成熟后实现完全的公司化和社会化。高校自身的科技优势和社会资源优势使它在实现这一功能方面责无旁贷。
3.创业后续服务是高校的补充功能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离开校园进入创业初期的2~3年,恰恰也是创业失败率最高的时期。大学生创业失败的原因,主要集中在资金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管理和人力组织不力、市场信息不灵、产品缺少市场竞争力等几个方面。作为高校,尽管已经和学生脱离了行政关系,但仍有必要在学生的创业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包括提供管理咨询、成果鉴定、信息、财税方案设计等方面,高校都有足够的资源和能力。这一补充功能以往是被高校所忽略的,但同时也是构建大学生创业保障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环节,高校在这一功能的发挥上仍有巨大的潜力。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大学生成功创业扶持体系研究(2011SK225)。
作者:冯一纲 单位:淮北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陈洪源.大学生创业扶持体系的国外经验借鉴及国内现实构建[J].广西社会科学,2014(11):215-220.
[2]邓汉慧,童丽珍.大学生创业观三维实证分析[J].统计与决策,2013(2):113-115.
[3]麦可思研究院.大学生自主创业分析[EB/OL]..cn/Detail/ArticleDetailarticleID10528=,2011.
[4]潘光林.创业及其支持系统[J].统计教育,2001(06):18-20.
[5]何云景,刘瑛,李哲.创业政策与创业支持:基于系统优化的视角[J].科学决策,2010(04):65-72.
[6]陆地.构建“四位一体”的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J].教育理论研究,2011(12):133-134.
[7]朱慧新.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构建刍议[J].当代青年研究,2011(05):72-74.
[8]徐玥,宋丽贞,丁怡,张克兢.构建多角度的大学生自主创业扶持体系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2009(15):84-86.
[9]宋之帅,瞿浩,孔洁.基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大学生创业扶支持系统[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0年10月第20卷第5期:25-27.
[10]崔万珍.大学生创业支持系统的构建研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15):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