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4 09:34:1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文学困境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论文摘要:文学理论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因其本身的概念繁杂,抽象艰涩,教师教学不得法,教材遴选等原因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了教学的困境。本文本着对文学理论教学中的困境的梳理,从教师业务水平、教材把关和重视文学作品三个方面尝试突围。
1、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1.1文学的边缘化
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初期的中国,文学在当时的大学校园中是最引人瞩目的学科,一大批热血沸腾、好学上进的青年选择去读文学名着,即使非中文系的学生也会手捧一本小说或文学理论,那时的校园中可谓是无人不读文学作品。但到九十年代后,随着改革开放、市场经济的全面推进,文学逐渐被边缘化,文学名着和文学理论在大学校园中变得无人问津,即使是中文系的多数同学也只会在考前背一背教科书、习题集,平时对文学专着则毫无热情。90年代的人文精神大讨论,表达出的正是这种喧嚣时代的精神失落,因为人们似乎一下还不能接受文学的边缘化,不能接受人文精神的下滑,但这一切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木已成舟。
1.2文论的平面化
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海德格尔、维特格斯坦、福柯、德里达、利奥塔等哲学家纷纷举起消解本质主义、消解深度模式的大旗。所谓的本质主义也就是,它并不是假定事物具有一定的本质,而是假定一种超越历史的、普遍的永恒本质的存在,坚持宏大叙事或元叙事,而后现代却正是解构元叙事的,这种哲学思潮对文学的影响,表现在文学的原本深度、崇高被后现代的平面化、庸俗化了,大家不再将文学奉为经典,不再对文论顶礼膜拜,认为本质是不值得关心的,而是越来越关心平面化的知识,这种思潮也影响到了中国广大知识分子和学生,他们以西方的这种先声作为自己标榜的对象,虽然有些盲目,但是毕竟影响到了他们对文学的热情。
1.3教学的困境
文学理论与文学相比,更加抽象和艰涩,更加的玄妙,学生要接受则需要一个过程,有的同学在上课时也会开小差,根本不听老师在讲授什么,这就使得它具有了比文学更为复杂的困境原因。再者,在目前的教学中,有些学校选择的教科书严重的脱离了时代脉搏,或者不符合本专业学生的实际,要么过于专业,要么不够深刻。此外,一些教师的上课方式相对的落伍,照本宣科或严肃刻板的教学,也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使得文学理论的教学陷入困顿之中。这些实际困境,如果得不到有效的解决,必然会降低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望,他们会更不愿意涉及文学理论,总之,文学理论的教学困境突破势在必行。
2、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突围
2.1教师加强自身的业务水平
提高教师自身的业务水平,以解决困境通常为众多的老师所忽视。但教师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不能使学生信服,学生将彻底失去听课的兴趣,一切的困境出路都将是空谈,现在一些教师的教学方式落后,一个课件用了一年又一年,从不变动,严重落后于时代精神,所以教师应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可多面的提高,既要博览群书,对古今中外文学理论史上的重要着作,比如像《诗学》,像《文心雕龙》等认真阅读,也要时刻关注到前沿的文学理论知识,不能让自己落伍。只有认真去阅读,做到心中有数,才会有深刻的体会,只有紧跟前沿信息,才能在给学生讲授时不慌乱。同时,教师一定改进自己教学的方式,不要太过于古板,要适当的严肃,适当的幽默风趣,循循诱导,让学生在自然、自由的课堂氛围中,沉浸于知识的海洋。
2.2教材遴选的把关
教材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教师上课的凭据,教材的水平会直接地影响到教学质量。对于文学理论教材而言,虽然现在多数学校选择的都是新近一来的文学教材,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像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王一川主编的《西方文论史教程》等等,这两本教材,在体式上是不同的,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教程》是比较概论性的,而王一川的《西方文论教程》则相对有背景分析,个案分析、深度阅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局限于一本教材,像《文学理论教程》这类的书籍,可以使同学们在短时间内对文学理论的基本涵盖的形式、内容、风格等等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而像《西方文论教程》这样的书,则有一定的启发性和扩展性,能够增加学生的对于文学理论的兴趣爱好。此外像陶东风主编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则是一些融合古今中外的专题,使得学生能够对中西文论能够融会贯通,所以这些教材各有优长,在遴选教材时,一定要照顾到学生们的实际需要。
只有好的教材做保障,学生在预习或复习时才能够有的放矢,才能够温故知新,教师同样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教材的发挥来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3重视文学作品,简化文学理论
以上的教师业务素质,以及教材的重视中,都涉及到学生兴趣的问题,只要打开学生学习兴趣的问题,好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但只有以上两个方面是不足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还应该加强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
众所周知,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很多文学理论是从文学作品中产生出来的,如叙述学和结构主义的理论。其实,没有文学作品的支撑,很多的文学理论是比较艰涩。教师在讲授某一专题时,可以给学生列出文学理论和文学作品相结合的扩展阅读篇目,这样学生就不会感到那么难以理解,而且在对文学作品的体会、领悟和分析中,随着学生文学鉴赏能力,语言的直觉敏感力,篇章结构的把握力,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力的提升,会使得他们的将其与理论知识融会贯通,或在文学作品的品读中读出理论的味道,或是带着理论的思维去阅读文学作品,这样对于理论知识和文学作品的都会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同时教师在讲课中,穿插文学理论阐释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去阐释,使得学生感受到文学理论的用处,不是毫无价值,而是却又其用的。
总之,要解决文学理论教学的实际困境,既需要教师自身业务水平的提高,教师对学生的循循诱导,也需要学生在刻苦能力中培养起对文学理论的兴趣,只有如此的教学相长、师生互动,才能最大限度的解决好这一问题。
参考文献
[1]陶东风主编 文学理论基本问题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
论文摘要: 我国高校中文系外国文学教学在教学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不能适应21世纪新形势下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只有更新观念、创新模式,才能走出困境,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0引言
所谓外国文学,就是指中国文学之外的世界各国文学。长期以来,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中文系都普遍开设外国文学课程,在培养方案中属于核心主干课程。该学科的建设分为两个阶段:建国以前,我国高校的中文系学生(即国文系)并不开设外国文学,核心课程是以“国学”为中心的课程。其他国家的语言和与之相应的国别文学则由外文系开设。1952年国家大规模调整高等院校院系设置。在随后的教育部制订的师范院校中文系新的教学方案中,外国文学被规定为师范院校中文系的必修课,自此,外国文学作为一门正式的课程进入了中文系的课堂。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和深入,单纯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已不能适应新的要求,在这样的背景下,1998年教育部在中文系专门设立了二级学科“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由世界文学代替了昔日的外国文学。应该说这种调整是符合学科发展实际的,全国很多大学教学科研力量雄厚的院系已经作了调适。但也有相当数量的高校仍然沿用过去的外国文学概念,用传统的甚至是过时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为学生进行课堂讲授,已经明显陷入学科困境,在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较为突出的问题。在高等教育飞速发展的今天,只有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外国文学教学才可能走出困境,才能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1存在问题
1.1 外国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关系大学中文系所讲授和研究的外国文学基本上是翻译成中文的外国文学理论著作和作品,而学生阅读的也几乎全部是翻译过来的外国文学,我们很少或者不能通过原文去阅读所有那些我们必须阅读的外国文学作品。实际上我们也不可能通晓所有民族语言,翻译是文化交流的重要手段和途径。但我们又必须承认,翻译是一种“创造性的叛逆”,天津师范大学曾艳兵教授表述的很清楚:“任何翻译都不可能百分之百地忠实于原作,成为它的复制品。同时,任何翻译都会不可避免地加上译者的理解、风格等个人色彩,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便是一种再创造的艺术。也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翻译文学已不再简单地属于外国文学,它也应当属于本国文学的一部分。”所以有一种观点认为中文系开设外国文学课程是不适宜的,必要性遭到质疑。但近半个世纪我国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现实表明,我们取得的成绩是巨大的,对于学生知识结构的完善来说也是十分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处理外国文学与翻译文学的关系,这是我们的外国文学教学存在的首要困境。
1.2 教学模式长期以来,外国文学教学都普遍存在着孤立地进行国别文学的教学现象,基本模式是由主讲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指定教材讲授思潮、运动、流派、作家、生平、创作等文学史知识,学生被动听课、做笔记,然后考试背笔记,学习过程机械僵化,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更遑论建立学科知识体系。这其中最大的问题在于缺乏文本分析。外国文学经典文本是人类历史上一笔丰厚的精神财富与文化遗产,是人类不可替代的永恒的精神家园。但随着媒体技术的普及应用,由新媒体带来的“阅渎革命”,使外国文学教学面临着种种尴尬和困境。甚至一些作品我们老师都没有细读,学生更加陌生,却在做大段的分析,最后得出书上已有的结论,这是十分荒唐的。现在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在做毕业论文时很少选择外国文学方向题目,即便进行这方面的写作,也是浮光掠影,质量不高,这在很大程度上说明我们的此种教学模式使学生难以深入知识内部,无法提出问题,流于表面。
1.3 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方法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外国文学教学尤其如此东西方在文化传统、思维方式和审美情趣上都存在差异。学生对西方哲学、历史、宗教、习俗知之不多,视野受到限制,学习困难较多。目前高校大多仍然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和方法,基本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互动和讨论。虽然许多老师开始使用多媒体手段,但据笔者了解,尚处初级阶段。同时学术界又在广泛讨论多媒体教学之利弊,甚至有的高校不分课程具体情况对技术手段加以限制,致使很多老师陷入惶惑之中。教学方法的困境不可等闲视之,要让学生达到萌发兴趣、主动探究、深刻理解的目标,就必须摈弃老一套的教学方法,探索创新新的方法与手段。
1.4 考核评价经过半个世纪外国文学教学实践,各高校已建立起课程考试题库,课程结束时的考试已步入常态化,似乎十分完善。实际上正是这种常态化掩盖了考核中存在的重大问题。单一的考核方式、固定的题型、大致相同的内容、指定的教材、框定的范围、基本的阅卷程序等,使学生完全沦为背诵机器,成为知识复读机。考核作为学习终端,对整个学习过程影响巨大,科学合理的考核不仅能检验教学的实际效果,更能引导学生进行灵活深入的学习,主动积极的思考,才能实现教学目标。
2出路思考
2.1 引进比较文学概念和方法,促进学科发展“外国文学并不等同于翻译的外国文学,这使我们必须将外国文学教学与比较文学的教学结合起来。”(曾艳兵语)这是十分正确的观点。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离不开翻译文学,二者既有紧密关系又有显著区别,因此,我们在外国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应注意到翻译文学的特点、价值及其局限;同时在可能的条件下又应当经常性的将译本与原著进行对照,去考察其中由于翻译过程中信息改变所引起的内容的增删、更改或杜撰;文本之间的变异、错讹;改变的原因和效果,如此我们的教学才是全面的,科学的和深入的,外国文学和翻译文学的困境就能得到很好的解决。
实际上比较文学的观念和方法引入外国文学教学具有必然性,马克思、恩格斯、歌德都早已提出过“世界文学”的概念,事实也证明他们的预言是准确的,尤其是在信息高度发达的今天,文学艺术越来越成为人类共有的精神产品。比较文学因为具有跨民族、跨学科、跨文化性而把中外文学联系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网络,从而使人们能够站在更高的视点上宏观把握整个世界文学的本质,建立起整体文学的概念,这将极大促进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的整体化、科学化,以体现教学的真正本质、特点和意义。
2.2 针对目前外国文学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许多从事该课程教学的老师都在积极探索,提出了很多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在文学史类教学中,"文本阅读+影视观赏+课堂讨论"三结合的教学模式受到推崇,较之于传统教学模式,这是一种有益的探索,但对于外国文学教学实际,仍然存在视野狭窄、课时限制等弊端。外国文学课程教学内容量大面广,具有综合性、理论性、现代性、时空性等特点,要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质量,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2.2.1 以问题带动教学问题乃理解之门,对要讲解的内容进行科学设计,针对需要解决的的核心知识,设计富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教学,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从而在有限的时间高质量完成教学任务。比如讲授中世纪文学时,可以让学生思考这样一个框架问题:当一种宗教成为时代的精神支柱时,文学会显现怎样的状态?然后有以下内容问题:何为基督教?中世纪基督教的本质是什么?基督教文化与古典文化的对立表现在哪些方面?最后通过具体问题诸如中世纪四大文学现象、但丁《神曲》等的学习解析可,可以较为全面深入第把握学习内容,也可以解决课时量不足的问题。
2.2.2 倡导研究性教学外国文学研究型教学的核心是教师和学生角色的转换,由教师为主转为以学生为主,是建构主义理论在教学中的应用。这是一种新的教学模式,目的是通过引发和指导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促使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 在研讨中积累知识、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模式强调教学重点与学术研究步骤相结合,通过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之间的互助、对有争议的问题的探讨、科研小组成果的展示、课外辅导等多种形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适应学生个性发展需求。
2.2.3 加强文本细读文本细读(close reading),通常是指“对文本的语言、结构、象征、修辞、音韵、文体等因素进行仔细解读,从而挖掘出在文本内部所产生的意义”的一种文学阅读与批评方法。这种方法有时也被称作“充分阅读”(adequate reading),它是开展外国文学教学的基本保证。传统教学并不注重文本阅读,而老师只是根据作品梗概进行分析,学生阅读作品选译完成整个学习过程,结果只是印象式的读后感或者概念式地背教科书,这显然存在重大缺陷。因此,精选文本,进行译文和原著进行对照(尤其是诗歌作品)讲解、结合文学理论进行分析,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2.4 观赏影视作品辅助教学大量外国文学作品被改编成影视片,它具有形象、生动、直观的特点,可以和文本细读结合起来,相互印证,形成一个有机体,能够补充课堂之不足,提高学习效率和效果。
以上四种方式应该相互结合,互为支撑,形成一个有机灵活的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适时调整,使外国文学课堂教学实现新的突破。
2.3 提倡网络环境下教学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资源实现了共享,多媒体技术得到普遍广泛应用,互联网信息使课内外学习紧密联系,为学生个性化和创新性学习提供了巨大空间。我们应充分利用网络环境变革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通过幻灯片、图片、视频、音频、网上资源、精品课程网站、论坛等方式,拓展课堂教学空间。网络环境实际上为我们走出外国文学教学困境提供了最大可能。
2.4 创新考核方法,重视形成性考核形成性考核即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应该在两个方面有所突破:一是完善课程论文、平时作业、小组讨论、课堂问答等环节的评价体系,适当提高其成绩比例,引导学生注重平时的阅读和思考;二是实行多样化的考试方式,将闭卷、开卷、口试、答辩等结合起来,既考查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以较高层次的主观性试题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培养学生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有良好作用。
3结语
外国文学教学和研究领域正在经受全球化带来的冲击,也带给我们困惑。如何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提高外国文学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热情,达到培养创新思维和科研能力的目的,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只有进行深入思考、积极探索、大胆创新、不断变革,才能走出目前面临的困境,实现新的超越。
参考文献:
[1]韦勒克,刘象愚等译.文学理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
[2]林精华,吴康茹,庄美芝主编.外国文学史教学和研究与改革开放30年[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关键词】传媒;改革;“语法问题”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
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2008年底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举行。年会共收到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美国雪城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内外知名高校研究生的投稿近200篇,入选论文或摘要55篇。年会以“变革与传播:中国传媒三十年”为主题,旨在回顾30年来的传媒改革,探索深化改革之路。会议主要从新闻学的内在规律出发,对改革进程中遇到的传媒体制、国际环境、消费文化等“语法问题”进行检视。为迎接2009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八十周年院庆,年会特设了“研究•视域•变迁”等专场,省察了传媒改革进程中新闻传播研究的进展以及新闻传播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
一、自由与法制:传媒体制改革的重要主题
“新闻自由和新闻立法是研究新闻改革最重要的主题。”(孙旭培,2008)本次年会再次强调了传媒体制改革过程中自由与法制的核心作用,深入阐发了现有体制下传媒表达的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思考了推进传媒体制改革的方法。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原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所长孙旭培教授作了主题演讲。他认为,如今改革达到新的阶段,要再次重申新闻立法,以此来渐进地实现更大程度的新闻自由。他引述了《人民日报》2008年11月3日的评论:“应加快新闻领域立法工作,继续完善与新闻工作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做好新闻工作、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提供法律保障。”(华清,2008)他认为,这预示着新闻立法将是今后进一步推进新闻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孙旭培,2008)
在此基础上,孙旭培教授提出了从自由和立法角度研究新闻改革的13个研究议题:新闻自由权的具体研究、新闻自由的维度和尺度、宣传本位与报道本位、社会稳定与意见多元、新闻法治与社会效益、突发事件与新闻自由度、第二第三国际与新闻自由、清末与民国两个时期的新闻自由、新闻自由的急进还是渐进、媒介批评的法律规定、宪法中的言论出版自由与媒体创办、新闻评议会制度、对新闻自由的法律救济。他希望与会研究生秉承专业精神,能对以上议题规范地进行学术研究。(孙旭培,2008)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生卢家银、崔明伍(2008)在入选论文《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中,通过分析新闻媒体在公众利益表达过程中遭遇的困境,为新闻立法提供了现实论证。他们认为,新闻媒体在现有体制下既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又是人民的“喉舌”,这在部分利益冲突的情况下将造成“喉舌”之困――媒体究竟应遵照政府的宣传策略,还是应该直接表达民意。同时,市场也干预着传媒的表达。因此,在多元利益的情况下,需要首先建立解决言论纠纷的宪法诉讼制度,为公众利益表达提供司法保障;同时,建立公众媒体等各类媒体,将多元利益在传媒中分割开来,以保障每一方的表达权利。
复旦大学硕士生阴良(2008)也对当下传媒表达的困境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卢家银、崔明伍的研究不同的是,阴良选取外国媒体驻华记者这一特殊的群体进行研究,访谈了16个来自不同国家、媒体的外国驻华记者,发现外国驻华媒体受到更复杂的社会控制;同时,研究立足于“人”,而不是直接分析“传媒”,因此,在组织、行业、社会这三个层面外,还特别强调了个体层面的因素,提出了“伞兵记者”(parachute journalists)与长期驻华记者(resident journalist)这两种不同的派遣方式造成了个体认知差异,并最终影响记者的表达。
清华大学博士生唐建英研究了欧盟《视听媒体服务指令》,提出了可供国内参考的依据“线”和“非线”这两种不同服务性质来区分内容规制程度的新思路。文章分析了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政策的演进过程,阐述了《视听媒体服务指令》出台过程中公共利益与产业利益的冲突,以及统一监管与分层监管规制原则的确立。文章指出,欧盟的“规制模式的探索无疑是超前的,其效果还有待在以后的政策实施中来评估”(唐建英,2008)。但目前新媒体的内容规制也是我国政府公共政策和传媒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因此有较大的借鉴意义。
二、开放与霸权:传媒全球化进程的现状分析
传媒改革的进程与国家的开放程度是紧密联系的。30年来,中国媒体的国际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在奥运会、世博会等“焦点时刻”,中国传媒应该如何把握机遇走向世界?
本次年会入选论文中,有2篇在海外高校就读的中国研究生撰写的文章。文章通过介绍、阐述、分析海外媒体,直接或间接地揭示了中国媒体当下的国际环境。
美国雪城大学(Syracuse University)硕士生侯静慧、马瑜晶(2008)对1978年至2006年《纽约时报》关于中国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采取了分层抽样的方法,“年份”为抽样“层”(strata),每层中随机抽取10篇新闻报道,得样本290篇。研究用GDP和进出口总额来测量经济实力,其乘积作为自变量;报道量(quantity)与报道效价(valence)作为因变量。研究发现: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报道的数量显著增加,而其中负面报道的比重也随之增大。结合霸权理论,研究认为这种负面报道增多的现象是因为西方国家的权力阶级需要综合利用大众媒介中文化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各类信息,以求保证民众的思想与现有社会秩序达到一致,即实现“媒介霸权”(media hegemony)。
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硕士生毕佳颖(2008),结合美国互联网的政治表现,分析了“个体内容出版者”(individuation content publication)对政治的多元影响。文章认为,“hegemony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also powered in a soft way(美国霸权以一种柔化的方式得到强化)”,即将“媒介霸权”隐藏在个体政治背后,通过技术控制以加强自身的权威性。文章对中国互联网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中国会不会走“美国道路”,互联网的发展会对目前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产生怎样的影响,文章希望能在今后的实践中给出解答。
同样关注霸权问题的还有同济大学的硕士生肖云帆(2008)。她分析了美国、英国、加拿大、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不同国家地区的10种有代表性的英文报刊杂志关于2000年德国汉诺威世博会(Hanover World Expo 2000)”、“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Aichi World Expo 2005)”和“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Shanghai World Expo 2010)”筹备情况的报道,比较了报道侧重点的不同:西方主流媒体报道上海世博会时,侧重于宏观的经济与产业、商业的报道,也有部分政治主题的负面报道,几乎没有文化和科技领域的报道,而对爱知和汉诺威世博会的报道则有显著差异。与侯静慧等人不同,肖云帆提出了积极应对西方“媒介霸权”、改善国家媒介形象的传媒策略,包括提供多元议题、综合运用多媒体、整合传播模式等。
北京大学硕士生刘畅与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生郑宇钧,以《筑梦2008》为个案,从修辞学角度研究了纪录片跨国界意义共享的策略。文章指出,“北京奥运的纪录片要在‘全球化’的普世价值和‘本土化’的民族特质中寻求一个平衡点,这个平衡点就是‘球土化’策略(glocalization)”,即展现“全球化了的”本土与“本土化了”的全球,以达到跨国界的意义共享。(刘畅 郑宇钧,2008)文章分别从本体修辞、积极修辞、非常规修辞等角度研究了“球土化”策略具体的表现形式,为中国今后的纪录片制作提供可参考的发展方向。
复旦大学硕士生吕芳雅(2008)运用战略管理和产业经济学的理论对中国电影产业如何“走出去”进行了研究。文章分析了好莱坞模式与日韩模式等可借鉴的运营模式,对今后中国电影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关注泛亚市场,而不单是西方市场;加快建立自己的海外发行渠道;进行制度调整,等等。
三、商业化与大众化:传媒文化观念的变迁
《文化症候与文学期刊的影视趣味》(周根红,2008),阐述了纯文学期刊《收获》1990-2008的历史演变。随着《收获》逐渐成为影视文化风尚的引领者,并推出了关于影视明星的《一个人的电影》专栏,周根红认为,《收获》已逐渐失去纯文学理念,成为大众文化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生产影视文学与大众传媒紧密勾连。作者对“影像霸权”的形成表示了忧虑,并表达了对纯文学期刊原有的独立性与先锋性的向往。
《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褚悦闻,2008)探索了商业化与高度社会性别化的话语机制对中国女足媒介再现的影响。研究运用内容分析的方法,对奥运年2004年1月-9月间267天《东方体育日报》的报道篇数、照片数量、头版报道等相关参数进行统计,发现:在没有重大赛事的情况下,女足再现为“玫瑰”;而涉及奥运盛事,女足则彰显“铿锵”,被赋予男足未能担负的民族精神和使命,其在艰苦环境中奋力进取的风貌受到媒介的反复强化。文章分析了现象背后的深层原因:弹性的、分层的、有目标的媒介再现,是媒介以争取收视率的新闻娱乐模式追求利润最大化的操作;在商品化的媒介中出现的女性,乃适应商品化的、被重新社会化的、被再创造的公式化形象;性别是一种社会范畴,体育活动的社会性别化,区隔并规定了女性气质和霸权的男性气质特征的客体和行为;团体性的体育项目承担起了建构民族认同的文化意义。
在商业化环境下,受众的消费习惯和认知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又反过来促进了商业化媒体的定位转变。清华大学硕士生李华颖(2008)对消费者购买畅销书的原因进行了问卷调查。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调整和修正过的模型,研究发现:知觉品质越高,主观规范越高,知觉行为控制越高,就越可能购买畅销书;而知觉牺牲并未起到较大的影响力。因此,作者认为,畅销书作为大众文化的产物,不易因消费者成本影响人的购买行为,“畅销”本身对书本的功能、品质或品牌等的肯定让消费者不计太多代价地购买。这一研究也暗示了未来畅销书定位与定价的发展趋势。
在年会的新闻沙龙环节,同一话题在网络传媒领域中也得到了讨论。《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作者、香港中文大学博士生吴欢,通过对“老小孩”网站的个案研究,探讨了商业网站通过共建成员的精神认同获得商业收益的方式。吴欢特别强调了成员的个体认同与社区认同之间的互动、网下社区和网上社区的相互支持。她认为,虚拟社区,尤其是老年群体的虚拟社区不可能脱离现实世界,要通过与现实社区相互作用,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吴欢,2008)老小孩网站创办人、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师张志安博士介绍了“老小孩”的运营方式,也指出了通过上网给老年人精神慰藉的创办理念。
四、继承与创新:新闻传播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传媒改革从“语词革命”向“语法革命”转变,为新闻传播学理论创新提供了新的内容。在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童兵教授的主题演讲中,他以研究生的学术研究为视角,总结了30年传媒改革带来的新闻学科的发展。他强调,研究生群体的学术研究与我国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是高度一致的,从老一辈的学科领军人阐发新闻学基本原理、建构新闻学理论框架、走出新闻史学研究新路径,到80年代继往开来的中坚提升新闻学科的科学性,再到90年代开拓学科新领域,到新世纪夯实基础理论、开创新媒体研究,研究生群体始终积极参与了新闻学科改革与发展的历程,积累了丰厚的学术研究成果。童兵教授希望,今后研究生在研究过程中,要注意构建新闻传播学理论体系,产出更多标志性成果,广泛开展中外合作研究,走好传播学本土化之路,培育新闻传播学大师和新闻传播学中国学派,研制中长期(2009-2020)中国新闻传播学研究规划。(童兵,2008)
复旦大学硕士生滕育栋(2008),则从微观层面着手,思考了30年来新闻思想的转变。他以《我们对于新闻学的基本观点》一文为切入点,通过考察1978年以来公开出版的新闻史著作对其描述、评价话语的变迁,揭示了三种不同的新闻史著写作方式:服从宣传需要的历史写作,突出文献新闻学理意义的写作,作为新闻改革历史基础的写作,阐发了其背后的新闻思想。作者强调了新闻理论的发展在中国新闻史的写作中的推动作用,认为中国新闻史的写作能为我国新闻理论的发展提供许多宝贵的思想资源,希望更多的人回归到新闻史研究中。
苏州大学硕士生张震(2008)梳理了30年学界对于新闻客观性的看法变迁。从新闻客观性的来源、内涵、主观态度、宏观操作方式、微观操作方式等角度进行了梳理,指出了今后研究的议题与趋势。南京大学硕士生温海玲(2008)对1988-2007年组织传播研究论文进行了历时性分析,根据其研究走向:“学科介绍原理阐释应用分析学科建设”分析了每一时段的历史特征,并提出了加强组织传播学科建设的想法。兰州大学硕士生华汝国(2008)综述2005-2007年我国网络传播研究情况,归纳了其中所体现的研究热点及形成的重要观点,并进行了评价。
此外,本届年会论文还对往届年会的学术成果进行了继承与创新。本届年会入选论文《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与上届年会入选论文《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第三人效果研究》(周海晏、王帆、邢荣、马、王祥颖,2007)同样是对“第三人效果”(third person effect)的研究,但侧重有所不同。上届论文的主要价值在于将媒介素养的概念引入了第三人效果的研究,并测量出不同媒介素养的大学生存在第三人效果差异。而梁静等人将媒介素养中的广告关注度作为中介变量,用以诠释性别因素与第三人效应之间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是对上届论文研究的深化与补充。
注释:
[1]语法革命,是指“在现有要素和功能基本不变的情况下,通过规则的改变、关系的改变以及制度、机制、运动模式、盈利模式、与受众关系、技术要素层面的改变,形成新的发展机会”。(喻国明,2008)对于传媒改革而言,要从要素扩增到结构重组、规则改变和发展模式转型。
参考文献:
[1]毕佳颖.(2008,November).PowerfromMass-JournalismofInternetonAmericanPolitics.“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摘要,上海.
[2]褚悦闻.(2008,November).女足的媒介再现:“适时而现”的铿锵玫瑰.“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3]侯静慧、马瑜晶.(2008,November).风雨三十年:中国形象在美国媒体中的变革.“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4]华汝国.(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5]华清.(2008,November3).科学管理依法管理有效管理切实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人民日报.pp.7.
[6]李华颖.(2008,November).畅销书购买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知觉价值理论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的解释.“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7]梁静、黄艳姗、艾依璇.(2008,November).瘦身减肥广告中性别因素对第三人效应的影响.“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8]卢家银崔明伍.(2008,November).新闻媒体在利益表达中的困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9]刘畅郑宇钧.(2008,November).从视觉修辞的角度看奥运纪录片的“球土化”策略.“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0]吕芳雅.(2008,November).中国电影产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1]孙旭培.(2008,November).新闻改革研究:专业精神与学术规范.“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2]唐建英.(2008,November).《视听媒体服务指令》与欧盟新媒体内容规制初探.“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3]滕育栋.(2008,November).“用说话”:中国新闻史写作中的“加法”与“减法”.“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4]童兵.(2008,November).研究生:新时期新闻科学发展创新的生力军.“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主题演讲,上海.
[15]温海玲.(2008,November).改革开放三十年我国组织传播学研究的变迁――对新闻传播视野下组织传播学术论文的历时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6]吴欢.(2008,November).从中国老年网站的建设看虚拟社区的发展――以中国的老小孩网站为例.“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7]肖云帆.(2008,November).媒体力量在国家形象对外传播中的应用――汉诺威、爱知与上海世博会实证分析.“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8]阴良.(2008,November).社会控制对新闻生产的差异性影响――以外国媒体驻华记者报道倾向为分析视角.“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9]喻国明.(2008).传播的语法革命和传媒竞争力构建.传媒观察,1,15-17.
[20]张震.(2008,November).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界关于新闻客观性的研究述评.“第八届中国新闻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年会”入选论文,上海.
1.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2.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理论素养养成策略——以文学理论教学为例
3.以市场为导向的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若干思考
4.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6.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言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8.论“地方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9.外国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发展特点简析
10.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11.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汉语言文学本科教学研究
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4.以应用型为主旨,创新本科汉语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15.地方本科院校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创新改革策略
16.普通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层次、规格和途径
17.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职业技能培养刍议
18.大众化条件下应用型本科院校专业人才分型培养的理论与实践——以江苏技术师范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为例
19.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21.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发展方向和路径的思考
22.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问题探讨
2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类课程评价体系改革探究——以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为例
24.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25.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2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27.致力于本科教育国际化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介绍
28.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竞赛教学模式”初探
29.“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30.强化论文题目的科学性引导——浅探提高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有效性的途径
31.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精品师范专业建设的思考
32.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探析——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为例
33.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改革探究
34.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35.论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写作类课程教学
36.试论基础文科与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普通本科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为例
37.应用性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第二课堂深化建设浅析
38.新疆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教学改革发展比较研究
39.三级训练:提升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综合模式——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0.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调查及对策研究——以湖南科技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1.“转型”大势下新建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培养模式改革之思考——以泉州师范学院为例
42.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43.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特色课程体系的构建——以萍乡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革为例
44.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45.地方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写作现状调查与对策——以钦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为例
46.新建本科院校毕业论文工作的困境与对策——以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4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48.新疆电大开放教育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古代汉语课程设置调查分析
4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50.论地方性本科院校文学应用型评论人才的培养——以梧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1.在探索中开拓 在改革中前进——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班教改工作回顾
52.地方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课外阅读研究(一)——以怀化学院2009至2014级“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为例
53.浅析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毕业论文存在问题及相应对策
54.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专业汉语实践性教学体系的研究
55.地方本科院校专业课教学与学生研究能力的培养——以汉语言文学专业课教学为例
56.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二级学科教学团队优化——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57.新建本科院校应用性人才培养的方案设计——以运城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58.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59.论新建本科院校文学类课程体系的构建——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为研究个案
60.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61.培养开放教育学生信息素养及能力的实证研究
62.开放教育网络教学资源建设现状探究——以汉语言(双语)本科专业“语言教学论”课程为例
63.工科院校中文专业本科生就业核心竞争力调研分析——以某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生为例
6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现代文学阅读教学改革
65.论教育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去专业化倾向
66.应用型汉语言文学的学科特征与人才培养定位问题
67.中国高等院校特色学科大观(十一) 上海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教育高地
68.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69.对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的考察与建议——基于对非211高校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的分析
70.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71.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改革
7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方略
73.汉语言文学专业如何应对高校转型发展态势——以陕西省地方本科院校为例
7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75.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古代汉语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76.提高创新教学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语言学概论、汉语专题课教学体悟
77.国家重点学科与本科专业内涵建设的模式及启示——以西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78.加强汉语言专业学历教育,推进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发展
79.汉语言文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以池州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就业趋势为视角
80.简论国家安全视界下的外国文学教学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以昆明学院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外国文学教学为例
81.关于地方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改造中课程建设的基本思路——以襄樊学院为例
82.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83.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84.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实践教学的思考
85.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之路的思考
86.本科院校汉语言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问题及策略
87.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段课程设置改革方案
88.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89.关于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思考
90.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建设与发展探讨
91.留学生汉语言专业本科中韩联合培模式研究
92.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现状及对策思考
93.新建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建设的若干思考
94.“汉语言(对外)”本科的专业定位、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
95.河南电大远程开放教育汉语言文学本科特色专业建设之探索
96.应用型本科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改革探索
97.宝鸡文理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2016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调查分析
98.应用型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探索
99.高师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学科能力标准研究
100.提高开放教育汉语言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的构想
101.关于民族院校汉语言文学本科人才培养的思考——以西南民族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
102.汉语言专业的本科教学必须把语本体课列为必修课——对汉语言专业课程设置的一点看法
103.高师本科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
104.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凯里学院为例
105.汉语言文学师范本科生阅读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建议简
106.再谈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复合应用型人才培养
107.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基本能力评估与指导
108.问题与出路——关于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109.浅谈汉语言本科(双语)专业实践教学实施的成效、存在问题及对策
110.海南大学新增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制4年
111.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112.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外国文学课教学中的“立体模式”及其运用
113.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建设上的经验与教训
114.对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的思考
115.试谈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学历教育课程设置
116.汉语言本科专业留学生论文写作指导课课程设置浅议
117.汉语言本科留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评估
118.留学生汉语言本科专业课程设置问题探析
论文摘 要:阅读名著,是学生吸取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提升自身修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初中语文文学名著阅读的现状,积极探索初中语文名著阅读的教学方式和有效途径。
初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强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个人语文素养的高低。初中语文作为基础语文教育,其最核心的教学任务之一,就是让学生通过广泛的阅读,开拓视野,提高文学欣赏能力,陶冶情操,进而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完善的人格。但是从当前初中语文的阅读教学情况上看,阅读教学效率较低,学生阅读名著的能力和意愿也不是很突出。而在大众文化的冲击下,新的社会环境和文化语境对传统语文教育尤其是阅读教学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语文教师应该担负起教师的光荣使命和职责,要勇敢地面对这一挑战,并勇敢地承担起传承优秀文化、建构学生人格、培养语文素养的人文教育重任。而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是让学生吸取人类思想精髓和民族文化精华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文学名著,可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完成语文教育所肩负的历史使命。下面,笔者对当前初中名著阅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存在的困境
文学名著是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积淀,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阅读文学名著是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必要环节,是学生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格魅力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当前初中生的文学名著阅读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师在教学上还存在一些困难。
1.重视程度不足,阅读量不够。意识是思想的先导。人们只有在意识的指引下,才能更好地完成工作。但是当前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存在这样的状况,即教师重视程度不足,学生阅读量不够。这是当前初中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严重地影响了初中生的名著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影响到了初中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质量,对学生的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毕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文学名著阅读并没有成为考试的重点,课文对文学名著的收录只是一些章节和片段,无论是量还是度,都是不够的。而教师的重视程度不足,就使得文学名著阅读教学变得无足轻重,部分教师甚至都忽略掉了文学名著阅读的教学,而只是以课本的文本阅读教学为主。
2.阅读能力有限,理解模式化。阅读是为了扩充视野,增长知识,提高个人的素养。初中生的文学名著阅读也是如此,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知识和文学素养。但是,前提是学生的阅读理解必须透彻,必须能够正确把握文本的内涵,必须能够吸取其中的文学和文化精神的内涵,否则阅读就不会起到任何效果。同时,在阅读理解的问题上,初中生也必须具有个性化的理解,必须要经过个人经验的建构,这样才能够将人类的文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转化为自身的知识。但是,当前的初中生在阅读文学名著时,其理解能力和理解方式都是模式化的,都是机械地、被动地接受教师或者他人的观点,这必然会对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产生消极影响。
二、解决的对策
针对这些问题,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文学名著阅读教学时,应该有计划、有目的地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笔者从自身教学经验出发,提出以下对策:
1.教师转变角色,将名著阅读教学常态化。我们知道,初中生的学习任务是比较繁重的,特别是在应试教育的压力下,学生很难有专门的时间来阅读文学名著,教师也不可能将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用于文学名著的阅读教学。毕竟,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累,有大量的文学名著,在初中教育阶段,教师不可能进行大量的文学名著阅读教学。但是,如前所述,文学名著阅读是必须进行的。因此,教师要转变角色,即不应该以文学讲述者的身份出现,而是以阅读导师的身份出现,从对文学名著的解读,转变到对文学名著的介绍,让学生在教师的介绍之下,对文学名著产生兴趣,然后让学生在课后自己进行阅读。而这样的方式应该是要常态化的,不是一两次课后作业能完成的。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的时候,可以通过每周一个问题设置的形式,如:关羽为什么在华容道放走曹操、火烧赤壁对三国局势的影响是什么,等等。同时,将文学名著的阅读和作文写作联系起来,可以让学生写读后感、读书笔记等,以此加强学生日常对文学名著的阅读量。
2.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倡导个性化阅读。阅读教学,不是为了向学生解读文本,不是为了向学生讲述文学名著的内容,更不是讲述文学名著那些经典的故事情节。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根本要求,就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而我们的教育向来提倡因材施教,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我们教师教学要关注的。特别是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和个性理解的能力,也就成了文学名著阅读教学的一个重点。因此,教师应该发展学生的独立阅读和理解能力,避免阅读方式和理解方式的机械化和模式化。如在引导学生阅读《水浒传》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小说中的“英雄好汉”是否真的符合中国传统意义上的英雄观,是否符合“正义”的化身的标准。学生在认可梁山好汉的造反精神的同时,也要反思他们也有滥杀无辜,甚至吃人肉这样野蛮的行径。这些理解都需要学生个人的把握,而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都是“盛赞英雄”,这不利于学生客观地看待小说人物和社会背景。
三、结束语
文学的力量是强大的。阅读文学名著,是学生不断吸取文化和文学精髓的主要途径,是激发学生积极向上、勇往直前面对人生的原动力,是培养学生高尚人格的源泉。初中语文教师在组织学生进行文学名著的阅读时,一定要注意处理好学生阅读中出现的各种问题,积极调整教学策略,保证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余应源主编.语文教育学.江西: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
关键词:新媒体;文学;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11-0022-02
文学理论课程是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必修课,作为大学中文系的核心课程之一,它的重要性毋庸置疑。同时,文学理论作为一门理论课程,其本身的理性色彩和逻辑性,又使得以感性见长的中文系学生理解起来颇费力气。鉴于此,文学理论课程在教学实践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急需改革,以适应新媒体时代文学理论的教学要求。
一、文学与文学理论面临的危机
首先,文学的危机。文学在当今的新媒体语境下,已然陷入了危机,甚而有学者直接宣称文学死了。认为经济、政治、技术全球化的力量和变革,以及随之而来的新媒体的发展,正使现代意义上的文学逐渐死亡。的确,随着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的发展,新媒体时代已然到来,印刷文学曾是其中一种主要途径的过往的经典文学时代已经终结。当下,在全世界,不论是好是坏,越来越多扮演这一文学角色的,变成了广播、电影、电视以及互联网。甚而至于有的情况下,人们去阅读书籍,仅仅因为他们先看了已然由文学改编成的电影、电视。虽然印刷的书还会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其文化力量,但它统治的时代显然正在结束,新媒体时代正在日益取代它。这是一个由新媒体统治的新世界的开始,文学的危机已然出现。
其次,文学理论的危机。面对社会转型后新的媒体环境,文学理论面临着诸多危机。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今天的社会生活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说熟悉是因为我们生活其中,说陌生是因为这样的生活离惯于生活于书斋中的我们太远,我们未曾遭遇过、经历过。文学理论面对的是活生生的、鲜活的社会生活,是作家的创造活动及其成果,即文学作品。而当下的文学理论显而易见无法驾驭这些,它只是高校中文系的必修课,文艺理论学者的自我与陶醉,既不能对转型后的社会生活予以回答,也不能对转型后的文学实践予以评判,文艺理论陷入深深的危机中。
二、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
当下,不仅文学与文学理论面临着危机,文艺理论的教学亦存在着诸多问题,面临困境。
(一)理论教学脱离实际
传统的教学是一种平面的知识传授模式。它只强调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与灌输,不重视已经改变了新一代的感知经验和方式的新媒体环境。目前的学生大多依靠新媒体虚拟经验成长起来,他们的阅读习惯、感知方式和趣味取向很多是由新媒体环境塑造的,音乐、图片、影像、草根新闻、游戏升级、穿越小说等,是新一代新媒体公民的兴趣所在。在这种环境下,仅仅强调理论教学的传统性、理论性,而不与新媒体技术的嫁接是不行的,需要把两者充分融合在一起。
(二)重视教学的理论性,忽视教学方法
文学理论课程内容极为丰富复杂、逻辑性与思辨性突出,许多理论内容与知识学生掌握起来较为吃力,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而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只把学生当做一个不相关的客体,无视他们的情感存在,无视他们是有自己理解力的独立个体。其实,文学理论教学应该力求挖掘学生们的潜能,关注他们的兴趣,关心他们未来的生存。这样看来,文学理论实践教学的改革还停留在课堂教学分析或教学法的革新上,缺少整体性和立体性的改革思维。如果不考虑新媒体环境因素对于学生感知方式和审美趣味的影响,任何单一维度的教学法都是不会产生真正的实践效果的。
最后,重视专业教学,忽视就业选择。传统文学理论教学只关注是否正确地传递了理论信息与内涵,不关注学生在未来毕业之后的生存与发展空间。传统教学的评判标准就是只要把专业知识教好就行,实际上,一个学生未来更长的路是走出校门该怎么生存的问题,这才是人生第一要务。所以,文艺理论教学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适应社会相关能力的培养尤显重要。无论学生毕业后考研究生、公务员,担任中学教师、文秘,还是做个自由,都需要把就业的需求和日常的理论教学相结合。目前看来,我们日常的文学理论教学缺乏的正是这些。
三、文学理论教学改革的实践尝试
从以上的分析中可以看出,经验中存在问题,问题中蕴涵契机。我们应该清楚经验中的问题,并根据新媒体环境这一根本现实因素展开解决问题的思路。实践的当下性、价值性、自由性和功用性,决定了文艺学实践教学设计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丰富性、自由性和新的趣味感知能力,引导其自主地融入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现实,并保持应有反思意识和批判力。文艺理论教学要努力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如何让文艺学教学与当下社会现实、文学现实及大学生的学习现实结合起来,相互融通,合理统一。
(一)注重文学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当下性
文学理论要密切关注当下的文学创作和文学消费实际问题。新媒体环境下的文艺学实践教学,必须充分注意媒体环境对于学生感知方式和趣味取向的制约和影响,文学理论的活力在于与现实的紧密联系中。理论的确是死的东西,但是,它必须脱离死的、僵化的刻板概念,成为一种指导文学活动与文学实践的工具,它必须也必然与当下的社会问题紧密相连,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话语体系。在文学理论课程的讲授中,克服本质主义的思维方式和僵化的教学模式,时时注意与当下现实生活与文学创作的紧密联系,使之成为解决社会问题的实用理论。
(二)注重文学理论在新媒体环境下的历史语境
在传统的文学理论教学中,更多的是强调文学理论的内在逻辑性与思辨性,在概念、范畴、判断、推理、逻辑中生存,并不太注重历史感。而真正的理论都是产生于特定的语境中的。今天,新媒体时代的文学理论也有自己特殊的语境。在“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今天,一些非审美的服饰、家居、饮食、环境和广告等日常生活方式纳入到其视阈中,并带来了研究方法的转向,当代日常生活审美化现象的研究尤其关注社会文化语境等问题。开辟新媒体环境下的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新模式,是新的历史语境下的必然选择。传统文艺学课程教学存在师生信息源不对称、价值坐标不统一、课堂内外的热点不同步、感性理性不协调等困境。文艺理论教学利用新媒体环境这一现实因素,坚持信息同源、热点统一和知识建构的感性化,使得理论的实践性与网络信息环境充分结合,从而实现新媒体环境下理论教学的新模式。
(三)打通学科之间的关联
文艺理论的实施者和接受者都是人,马克思说过,人“不是处在某种幻想的与世隔绝、离群索居状态的人,而是处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现实的、可以通过经验观察到的发展过程中的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就是说,人的社会性决定其必然与他人建立社会关系。所以,打通学科之间的关系也势在必行。文学理论研究的视阈是广阔的,社会生活的急剧变化导致了文化领域的重大变革,新媒体环境影响传统文学理论的研究对象和学科范式,如何在新媒体环境下实现文学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融合,成为了当务之急。融合体现在理论讲授与学生实践的紧密结合,理论是实践中的理论,实践是理论下的实践。这种结合不仅体现在课堂教学上,而且体现在课内与课外。融合是体现为学生实践与新媒体环境的契合,实践是新媒体环境中的实践,新媒体文学现实是理论实践视野中的现实。使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同步化,开放的、多元的实践内容设计以及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开发一套符合网络时代教学实际的教学模式,整合了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学平台,建立了网络答疑辅导系统,资源共享,方便学生自学、交流、提问,从而实现理论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的一体化、同步化。连接好文学理论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教学的关系,社会实践教学内容的容量设计和课时比例分配。致力于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实践教学模块方式。使经过优化的实践教学模块,不仅包含传统的学年论文和毕业论文,还包括邀请媒体负责人参加网络座谈会,邀请专家为学生分析文学现实,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到文学现实中,并加强了文学理论教学与文联、作家协会、文艺批评家、平面媒体等的联系。
总之,在新媒体环境下,高校文学理论课程的教学应该扣紧时代的脉搏,把艰涩难懂的理论变成学生理解文学、把握生活的利器,为学生以后融入社会提供生存的手段。
参考文献:
[1][美]希利斯・米勒;秦立彦译.文学死了吗[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童庆炳.文学理论前沿问题:当下文学理论的危机及其应对[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1.
近两年,我一直担任我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业余本科的《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工作。从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和当前社会上用人单位对学员应具备的较高公文写作能力的实际需要来看,本人觉得在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业余本科开设这门课程是非常必要的。我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业余本科的学员大多是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人员、文秘等,他们在自己的实际工作中都有写过应用文的经历,工作实践也让学员们知道并明白应用文写作的重要性。但在实际的写作中他们写出来的各种公文总有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在现实社会中,无论是企事业单位招聘办公室行政人员还是新闻单位招聘记者都是需要具有写作特长的人才,这些人才单位往往会优先考虑。国家各级机关的公务员录用考试,其中的《申论》是对考生的写作能力方面有具体的要求。所以,为了应对岗位工作的需要或者提高自己的公文写作能力决定了他们对于尽快掌握公文写作从而胜任本职工作有了紧迫感。那么,如何让学生既能掌握基本的公文写作知识,又能有效地提高学员的公文写作能力是《应用写作》教学中面临的一个问题。
二、成人教育应用写作课程面临的教学困境
1.知识点多但安排课时少
近两年,我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业余本科的《应用写作》课程都是选用山东大学出版社丛晓峰主编的《应用写作》这本教材。这本教材共分为八章,共涉及绪论、行政机关公文、事务文书、经济文书、法律文书、新闻文书、日常应用文写作和学术论文等方面知识,覆盖面广。由于学院考虑到学员的实际情况,采用面授和自学结合的方式,课时安排不断压缩,为每周3学时,共上10周,其他时间让学员自学,这样就使得这门课程的教学任务很难在规定时间内全面详细地讲授。教师只能选取一些在实际工作中经常要用得到学员毕业时必须要写的论文等章节作为重点来讲授,教学效果并不是很理想。
2.学员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员对学习不感兴趣,积极性不高,教师没有成就感,不愿意承担成人教育的相关课程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并且有部分学员的功利性强,都是冲着混个文凭这个目的而来的,经常都会出现这种想来上课就来,不想来就不来的现象。
3.学员写作基础薄弱
一方面,由于学员的学历水平不高,文化素质比全日制在校生要稍逊一筹、书写能力比较弱,表达能力差,存在错别字现象,句子不通顺等书面表达问题。另一方面,对于一些常用的文体如通知、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的写作格式掌握不透,经常犯一些错误。
4.教学方法单一
由于我院的多媒体教室紧张,而我院中文系的业余学员人数较少,往往只能安排到普通的教室授课。教师授课只能是传统的黑板、粉笔的课堂理论讲授。主讲一些重要和常用公文的概念、特点、分类、结构形式、写作方法等,再找一些例文写在黑板上进行分析,最后布置作业。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根本不能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也很难让学员认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
三、成人教育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走出困境的对策
1.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
我院中文系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业余成员大部分是中小学教师,企事业单位办公室行政人员、文秘人员等,最终我选择了常用公文写作中的公告、通告、通知、通报、决定、会议纪要、请示、报告、批复、函等文种;事务文书写作中的计划、总结、调查报告、简报、会议记录、会中制度等文种;新闻文书中的消息、通讯、新闻评论和学术论文等文体作为授课的重点难点来精讲。
2.调动学习热情、培养学员的兴趣
应用文写作格式多种多样,容易混淆。教师授课主要讲述各种文种的结构格式、写作方法等知识要点,学员在学习时会感到非常乏味,也很难记清楚各种常用公文文体的格式要求。因此,我们在授课时要根据学员的实际情况,努力增强语言的生动性、并多找一些在实际工作中常碰到的公文为实例,让学员们从具体的公文中归纳出各种公文文体的规范的格式和写作要求。
3.引进多媒体,创新教学手段
在课堂上讲一些常用的公文写作,如有多媒体,教师就可以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常用的公文写作范文和写作格式上有毛病的例文,这种演示比教师泛泛讲要生动得多。有多媒体的支持,再结合教师的点评,可使本来枯燥无味的应用文写作教学变得丰富多彩和生动活泼,这样既减少教师大量的板书时间,又增加了课堂讲授的信息量,提高教学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