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儿童科学论文

儿童科学论文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4 09:34:0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儿童科学论文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儿童科学论文

篇(1)

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是指作者根据所制定的科研项目和确定的科研课题,通过实验、观察等手段,获得大量的科学数据,在此基础上,再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科学结论,从而写出的科研报告。同学们写的科学小论文,比科学工作者写的科学论文要短一些、浅一些。

科学小论文实际上是同学们在课内外学科学活动中进行科学观察、实验或考察后一种成果的书面总结。它的表现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对某一事物进行细致观察和深入思考后得出结论;可以是动手实验后分析得出的结论;也可以是对某地进行考察后的总结;还可以靠逻辑推理得出结论……

现在我就来说一下我的小论文:

前几天,叔叔阿姨们就送来了好几盆花和几株树。门口、客厅里、房间里和阳台上都摆上了盆景。我对爸爸说:“我们家都有成植物园了,摆那么多的植物干吗?”爸爸笑着说:“植物能制造气氛,净化空气,人和动物谁都离不开它们,离开了它们都有不能生存。”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为什么人或动物离开植物后不能生存?我将信将疑。决定做几个小实验来证明这个问题。

星期天,我从车库里抓来两只老鼠。这两只可怜的小老鼠即将成为我的实验品。它们不停地挣扎着,圆溜溜的一次性薄膜桌布小眼睛瞪着我。我把第一只小巧玲珑老鼠放在一个大鱼缸里,用把玻璃瓶封得严严实实的,生怕瓶里的空气与外界的空气相通。我仔细地观察着,只见小老鼠沿缸着壁,绕着缸底快速地向前窜。咦,小老鼠不是活得好好的吗?难道爸爸说的不是真的?可是,没过几分钟,只见小老鼠绕圈的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滞不前,奄奄一息的样子。顿时,我把一次性薄膜桌布轻轻拿开,捉出第一保小老鼠,放进第二只小老鼠,又搬入了四盆枝繁叶茂的植物。然后轻轻盖上一次性薄膜桌布。我不停地拍打鱼缸,只见小老鼠惊慌地乱窜。过了好久也没要咽气的样子。这个实验证明了植物可以输送动物所需要的氧气。

为了进一步证明人类和动物对植物的依赖性。我来到我们家附近一个饲料加工厂。那儿的空气里到处弥漫着一股哝哝的灰尘味,熏得我直咳嗽。我感到十分难受。然后,我又跑向我们家屋后的一片竹林里,那是一个空气新鲜的地方,我感觉极为清爽。这个实验证明植物可以净化空气。使人呼吸顺畅。

篇(2)

关键词 政治教学 创新精神 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127(263)

文献标识码:A

人们普通认为:政治课枯燥无味。教师教得喉干舌枯――概念化、教条化;学生听得机械呆板――照抄化、背育化。如若遇上了一位不备课的教师,政治课则上成了“念书”课,学生则成了昏昏入睡者。新的初一教材大胆创新,“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突出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改进教学方式,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时代感”(《政治课程标准》修订说明)。新的教材要求教师武装“新”的教学头脑,废除“概念化、满堂灌”的陈旧教学方法。事实上,只要我们教师深挖教材,政治课“活”的教学思维体系就会呈现在我们面前,一堂“活”的政治课就会展现在学生面前。政治课也能“活”,这是新教材体现出来的“新”创意,也是我教学的实践体验。

典型事例开头――“引出”政治观点。每课都用典型材料开头,让学生在故事的情境中接受新课,一点也不枯燥。第二课《透视心理品质与个人品格》,首先进入学生视野的是这么一个故事:“新疆乌恰县人民医院院长吴登云,救死扶伤,无私奉献,在条件极为艰苦的乌恰县一千就是36年。为抢救生命垂危的病人,他先后献血7000多毫升,为抢救大面积烧伤的儿童,他从自己身上割取了13块皮肤植到孩子身上”。这个故事就“引出了所教的政治观点:人的品格的好坏,是通过人的言行举止反映出来的。人们崇敬品格高尚的人,鄙夷品质低下的人。第9课《意志坚强的表现》,一位难以想象的坚强“英雄”出现在纸面:“抗美援朝昏迷达半年之久的高度残废军人朱彦夫,在无手、无腿,只有一只模糊不清的右眼时,干出了惊人的事迹。当村支书25年,拄着双拐,上山下地改变家乡面貌;用嘴衔笔写字,用残臂夹笔写字,历时7年,写出了33万字的《极限人生》。可以说,同学们是用“心”读完这个故事,用“泪”看完这个故事。同学们就能体验到什么是坚强意志――那就是不被困难所折服,敢与困难作斗争。留在脑海里的印象极深。

各抒己见讨论――“悟出”政治观点。每课都安排了“各抒己见”课目。热烈的讨论与发言,不仅活跃了课堂教学气氛,而且教师可以掌握学生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看法,从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到正确观点上来。这比老师先抛出“结论”让学生机械接受的效果好得多!在讲《情绪》这课时,教师让学生根据书上故事“德国著名化学家奥斯特瓦尔德,在翻看一个不出名的青年寄来的论文时,牙在作痛,正想着在医院待产的妻子,感到论文满纸都是胡说八道,顺手丢进了纸篓。几天后,妻子顺利落产,牙也好了,他想起那篇论文,捡起来重新一看,发现这篇论文提出一个杰出的思想,具有科学价值。”各抒己见: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教师作适当提示:如果奥斯特瓦尔德的心情没有很快好转,那篇闪光的科学论文的命运又将如何呢?)不难想象,学生会“悟出”以下结论:(1)人的情绪是变化发展的。(2)不同的情绪会得出不同的结果。积极、乐观的情绪会有积极结果,消极、悲观的情绪会有消极结果。(3)保持乐观、积极的情绪,在生活、工作中十分重要。在讲“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时,让学生各抒己见“你在学习文化知识和锻炼身体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是如何克服的?”通过讨论,学生会找出学习中意志不坚强的表现:一堂课坚持不到头,遇到难题就撒手不管,碰到好电视就放下学习不管……在谈到这些毛病时,多数学生会“摇头”,从而懂得:学习文化科学知识需要有坚强意志。在讲“挫折”时,有意让学生讨论“挫折是好事还是坏事?”我所教的学生开始时有一半学生认为挫折是好事,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挫折是坏事,只有少数学生认为挫折是坏事也是好事。讨论后,学生自然就明白了:挫折具有双重性,从而让学生增强承受挫折的能力。

名人警句相托――“折射”政治观点。课文中有不少名言警句,都是针对某些政治观点而“引述”的。这些警句读来琅琅上口,不仅增强了学习的趣味性,还使人容易产生“自然联想”,即由警句就自然想到了政治观点。这种“寓学于乐”会使学习效果“事半功倍”。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所论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名言,反映了情绪与个人的志向相关;马克思“生活就像海洋,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能到达彼岸”,说明了坚强意志是获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以及“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越王勾践“卧薪尝胆”都说明了锻炼意志不怕吃苦;鲁迅所论“什么是路,就是从没路的地方践踏出来的”,说明做了应当开拓创新,大胆突破。

“活动一课”开展――“体验”政治观点。每个单元都安排了一节活动课。活动课的开展,一是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即动手、动脑的能力;二是通过生活的体验,辨别生活中的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从而纯化学生的思想,健全学生的人格;三是从活动课中得一启示,让教学中的政治观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第一单元的活动课就安排了三组生活情境体验:(1)假如你途经长途车站时,看见一个3岁的小女孩在哭喊着找妈妈,你会怎么做?(2)你坐在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位老奶奶上车,你会怎么做?(3)厕所脏了,其他同学视而不见,你会怎么做?通过讨论交流,同学们更加明白:健康人格和良好品格在生活中非常重要。这不是“体验”了第一单元的政治观点吗!第四单元的活动课安排了《让我们学会承受和战胜挫折》的主题班会,选1/3的学生发言,交流自己经受的最难忘的一次挫折:主要说清造成挫折的原因,挫折造成后的后果,从中得出的经验教训,承受和战胜挫折的有效方法。发言完后,让同学们评出最好的发言人,说说他讲得好的原因。这样,同学们对挫折的印象深、理解深。再让同学们高唱不畏挫折的歌曲《真心英雄》,集体朗诵诗词《七律・》。大家都说这堂活动课生动有趣。

篇(3)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课;陶行知思想;应用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4-091-2

一、以“民主、平等”的教育思想对待每一位学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前提

陶行知先生认为:“创造力最能得到发挥的条件是民主”。创新思维只有在自由自在的思维空间中才能孕育、诞生。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老师们都喜欢学生规规矩矩、百依百顺。课堂上讨厌质疑问难,问浅了,觉得不屑一顾;问深了,认为是故意调皮,倘若问到一个恰恰是老师回答不出的问题,不惜用大声训斥,讽刺挖苦来回应学生,这些都挫伤了学生的创造力。众所周知,爱迪生、爱因斯坦小时候就是因为“顽皮”、“捣蛋”被赶出学校,但他们最终却成了伟大的发明家、科学家。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好问是儿童的摇篮;学生好问,就该受到鼓励。教师应当看到,在那些顽皮、淘气、甚至越规的行动中,很可能孕育着儿童创造力的幼芽。作为教师应善于引导、扬长避短,不要动辄指责,只有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情境,才能使学生的思维在宽容的情境中无拘无束,纵横千里,任意驰骋,从而最充分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去探寻、去创造。

二、珍视学生的“异想天开”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途径

所谓“异想天开”是指敢疑他人之不疑的一种独辟蹊径的开拓创新精神,是一种敢于打破常规的思维定势、综合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瓦特如果没有对烧开的水壶异想就没有蒸汽机的发明;莱特兄弟如果没有对凌空飞翔的异想就不可能有飞机的上天;马克思如果没有“怀疑一切”就不可能有闻名于世的《资本论》。只有异想,才能天开,才能创新。陶行知先生的“创造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是把行与知、手与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异想天开”的能力。他在《手脑相长歌》中写道:“人生两个宝,双手和大脑,手脑都会用,才算是开天辟地的大好佬。”显然,他所说的“异想天开”和“开天辟地的大好佬”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创新和创造型人才。我校老师也常常利用学校科技特色组织学生进行各种小发明、小制作、小试验等,尽可能让学生展开智慧的翅膀去动脑筋、动手、多思、多做,从中受到激励、启发,产生联想、灵感,增添创新的意识,训练和培养创造性思维的才能。例如,在《纸折桥梁的研究》综合实践活动课中,大家搜集了各种各样的纸,动手制作桥梁,探寻为什么都是纸制的桥梁,可承载重量大大不同呢?在这堂课中,老师鼓励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知识经验和见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鼓励他们新颖的创意,允许他们按照自己的构思和设计显示独特的操作方法。从这种意义上说,综合实践活动就是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潜能,培养创造能力的广阔天地。

三、尊重学生主体,发挥教师主导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关键

每个孩子都是活生生的富有丰富个性的个体,是生命的主人。作为一个群体,他们有着该年龄段的共性的身心特征;作为每个个体,他们又具有独一无二的个性心理特征。创新能力的发展和表现是有个别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在各个方面,如创新能力表现的早晚、创新水平的高低、创新能力的类型及创新能力的性别差异等。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因材施教,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尊重每个孩子的想法和做法,使他们在各自基础上获得生动活泼的发展。

尊重学生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首先体现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立足学生的学,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研究外部的刺激与头脑内部的思维活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启发性的提问、追问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做到明理清楚,促进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活动,使学生不断产生对事物的探索、发现、想象和表现的欲望,使学生广泛和深层次地参与到教学中来。在六年级的《鸡蛋撞地球》的综合实践活动中,老师提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就是我们脚下的大地,让一个鸡蛋去撞地球,你有什么问题吗?”学生不约而同脱口而出“会撞碎”。紧接着老师微笑着说:“今天,我们就要让鸡蛋从两米高的空中落下来而不碎,你们有什么好办法吗?”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的兴趣被激发了,探究的欲望来了,教师便让学生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动手实验,探索,寻找解决办法。

教师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工具、材料的准备上给学生创造条件,任他们选用,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教师在教学中既要发挥主导作用,又要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启发他们的思维,引导他们面对操作任务进行观察,分析,找出规律,选择方法和工具,启发他们知道做什么,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让他们充分体会到自己是学习和实践的主人,感受到实践的艰辛和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到成功的乐趣。

尊重学生主体,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其次体现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教学要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合作学习的条件与环境,可以两人合作,也可以小组合作。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与同学共处,学会团结互助,学会分工与合作,在活动中与人为镜,获得有关实验态度、意志力、操作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方面的种种补益,这样有利于实现自我教育和主动的发展,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小组合作意识。

四、关注学生个性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原则

篇(4)

关键词:幼儿 体育 情景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249-01

情景式教学通过创设生动、活泼、愉快、民主、和谐、融洽的教学气氛,让幼儿身临其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形成乐学、爱学、会学的学风,促进幼儿协调发展。近来,这一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幼儿园的语言教学中,但是在体育教学中却还没有有效普及。在体育活动中有效运用情景式教学会给体育教学活动注入新的生机。

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教育内容与要求中,将健康放在首位,教育学家陶行知先生也提出“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如此看来,健康教育活动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处于重要位置。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是幼儿园体育的重要目标,在活动中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组织生动有趣、形式多样的体育活动。

然而,小班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注意力不集中,参与性不高,规则意识薄弱,理解动作术语能力弱。为此常规的体育教学活动往往使教师觉得不是活动氛围不够,孩子们不积极、不参与;就是孩子们过度兴奋,随意活动,没有规则,无法控制。针对这一现状,我们采用情景式体育教学,创设教学情境,使幼儿根据情景内容,愉快地参与活动,并在活动中促进幼儿增强体质和各方面能力的发展。

1 导入游戏,变枯燥为生动

小班幼儿的动作教学内容较为简单,技能要求不高,以跑、跳、爬为主。为了满足幼儿在体育活动中爱玩的特点,并使他们会玩、玩好,应根据不同年龄幼儿具体、形象、直观的思维方式,选择不同的游戏内容,以不同的角色参与游戏。

例如,小班体育活动《欢乐的小袋鼠》,活动的要求很简单,要幼儿双脚并拢向前跳。如果是就这样练习小朋友肯定也能达到目标的,但整个活动会是非常枯燥、乏味的。所以我们考虑到幼儿的年龄特点,利用小朋友都熟悉的小动物角色――小袋鼠来设计情景:袋鼠妈妈要带宝宝出去玩,可是会经过很多条路,有弯路,有直路,有意识的引导孩子沿直线跳河曲线跳,变化游戏形式,利用多种玩法帮助幼儿练习双脚并拢向前跳这一技能。

又如,体育活动《大熊小熊比高矮》,目的是锻炼幼儿能爬上1米高的凳子。为了使幼儿能很快掌握动作要领,教师请幼儿戴上“熊掌”扮演小熊,提供情景,一只小熊在草地上爬行、另一只爬上凳子,两只小熊比高矮,活动的趣味性一下就提升了。游戏化的情景使孩子们在扮演模仿中很快学会了爬高。

2 融入故事,变被动为主动

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故事,变换情景,幼儿通过假想的语言、动作、表情来实现情景的转换,表现游戏的主题,而且随着幼儿智力水平的提高,情景转换程序性和连贯性也逐渐增强,主题也更加统一突出。正是这种带有鲜明主题的连续的、持久的、丰富的情景的转换,深深地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非常自觉和专注地投入其中,积极主动地运用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解决游戏中的问题,并从中感受无穷的乐趣。所以,我们在教学活动设计时将故事情景融入其中,在情节发展过程中,贯彻教学要求,使幼儿置身于故事化的情景中,从而使教学目标这一外部要求内化为幼儿行为的愿望和动机,激励幼儿为满足这一愿望或达到这一游戏目标主动付出努力,体验成功后的喜悦。

例如,在体育游戏《黑猫警长》中,幼儿就是在游戏中,根据故事情节的变化、自我角色的参与创编(汤姆、黑猫警长、花猫战士等),通过自己的努力抓住正在干坏事的老鼠,从而真切体验到完成某一件事所带来的成功感。

又如,在体育游戏《小红帽》中,教师将活动贯穿于幼儿穿过森林给奶奶送礼物的故事情景中,教师创设情景,幼儿扮演小红帽,提着食物(沙包),走过独木桥、跳过小河(绳子)、绕过树林(椅子),最后将食物送到奶奶家。这样幼儿很自然的进入活动,并投入的去充当角色并在其中主动锻炼。让幼儿走、跑、跳、绕、提这些动作都得以练习。

3 加入儿歌,变无序为有序

在体育游戏中选择幼儿熟悉的形象,加入节奏韵律感强的儿歌能调动幼儿游戏的兴趣。儿歌为幼儿创设生动的主题情景,调动幼儿的兴趣和想象,使幼儿全身心投入活动之中,运用儿歌提示幼儿掌握动作要领、游戏过程、锻炼方法。

小班幼儿在学习某一技能时反复的练习会使幼儿情绪消极,难以达到活动的目标。儿歌中对体育游戏情景的语言提示指导不仅丰富了幼儿的想象,引起幼儿兴趣,还可以轻松的使幼儿达到预计的目标。

如,体育游戏《小蝌蚪找妈妈》,教师在游戏开始时念儿歌:“小小蝌蚪游游游,圆圆脑袋黑黝黝,细细尾巴扭呀扭,小河里面转圈游。转呀转呀转转转,东边游来西边游,闭上眼睛想一想,妈妈妈妈在哪头?”生动的情景性语言帮助幼儿想象游戏的环境、角色、动作,调动了幼儿的积极性,活跃了气氛。

又如,在体育游戏《我的宝宝在哪里》中,教师创设情景,戴上鸡(或青蛙、鸭子等)妈妈的头饰,念儿歌“小鸡小鸡怎么叫?”幼儿模仿小鸡动作走路,嘴里发出“叽叽叽”的叫声,老师又念“我的宝宝在哪里?”时,鸡宝宝快速送四周跑回到“妈妈”身边。在这个体育活动中,幼儿可以随着儿歌的节奏做相应的动作,同时教师变换角色,让幼儿始终充满兴趣,沉浸在游戏的情景中。

情景式体育教学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开展活动,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与指导,在玩中学,学中玩,使幼儿在愉悦宽松的情景中,充分体验体育活动的乐趣,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皑洁.感悟情景 收获精彩――浅谈情景性教学在小班美术活动中的尝试[J].家教世界,2015.18.

[2]包新萍.浅谈在快乐体育活动中如何培养小班幼儿的积极情感[J].成才之路,2011.6.

篇(5)

做“吃货”也是有天赋的

我们对食物的感受过程有点复杂。味蕾埋藏在舌头的表面之下,只有顶端和外界相接触。味蕾顶端覆盖着特殊的蛋白质,这就是负责味觉的受体。它们能够感觉到溶于水中、一些有味道的化学物质。我们能察觉的味道有五种:酸、甜、苦、咸和鲜。当我们的舌头所感受到的味道由各种受体接收并引发兴奋之后,大脑会将这些信号与鼻腔里数百种气味受体传递来的食物相关信号进行整合,得到一种整体感觉。

当然,我们人类除了依靠味觉和嗅觉来感知食物外,还会通过触觉来感受食物爽滑鲜嫩的质地,通过听觉感受咀嚼食物时发出的悦耳声音,通过视觉感受食物令人垂涎的外形……所有诸如此类的辅助感官会一齐对食物判断起重要作用,进而对我们的食物偏好产生重要的影响。这些感知对大脑进行的多重刺激,令它作出进食或不进食的决定,最后引起思维上的评判――“佳肴啊!”或“呸!”

“真正的‘吃货’,敢于直面肉肉的四肢,敢于挑战胖胖的肚腩!”好吧,担心自己变胖,阻止了一大群人进入“吃货”的行列。不过,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有些人食欲旺盛,身材却依旧苗条匀称,而有些人东西吃得很少,却仍然十分丰盈;有些人吃下的食物里,三分之二被用来养活医生――过度肥胖、心脏病或糖尿病等诸多健康疾病因吃而起,另一些人吃相同的食物却安然无恙(在这方面最典型的,莫过于前英国首相丘吉尔了,他日理万机,还爱喝酒抽烟,却竟然活到了91岁)。是不是会心理不平衡?唉,不得不承认,做“吃货”也是有天赋的。

同为“吃货”,为啥不一样?

没有动物不爱吃!不过,有些动物就没那么丰富的味觉体验了――比如一些食肉动物,Tas1r2的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甜味感受器失效,因为糖分多半来源于植物,这些“荤君”也就没福气享受甜点了。色、香、味,一个也不能少――为什么独独我们会对食物有这么多要求?

这个,也许可以这么来解释吧:人类由于长期面临着食物短缺和有毒食物的威胁,所以会根据生存环境的“要求”作出相应的进化适应动作。效应长久累积,所以才逐渐培养出了我们对食物颜色和味道的挑剔习惯。

对食物颜色的偏好,其实源自于我们的灵长类杂食祖先。至于对味道的挑剔,它(可能)来自于身体对食物质量的记忆。人类进化出丰富的味觉,并不是为了享受,而是用来鉴别食物。我们喜欢甜、咸和鲜味,讨厌酸味和苦味,这是舌头在帮助我们的祖先给食物快速分类:甜意味着富含能量的糖;咸是人体必需的盐;鲜意味着富含营养的鱼类、肉类;酸意味着馊腐的食物和不成熟的果子;苦味的植物一般有毒,人类往往很少挑选那些味苦的动植物为食――绿色花椰菜等吃起来有点苦味的食物,哪怕富含营养物质,也很难被人们接受。

这一点很好理解,包括家庭条件、成长经历、地域性饮食文化环境等多个方面的因素,会使不同个体对茶、咖啡、小麦、辣椒等有不同程度饮食偏好。当然,不同的地方伴随着不同的饮食文化,这都跟个体成长史紧密相关。

身体根据自身状况选择食物

人在不同的时期,由于身体状况的不同对食物的选择有着不同的倾向性,比如:当人处于感冒、发烧等疾病状态时,食欲下降,对食物的选择往往偏向于易消化的软性类;而孕妇在怀胎期间往往口中无味,想吃酸辣等有刺激感的食物,并会对油炸等刺激性食物有强烈的反感。而这些都是具有进化意义的。孕妇怀孕期间的口感选择差异主要是由于胎儿在子宫内的孕育初期对毒素的免疫力极低,女性在此种特殊生理状态时有这种对食物的特殊筛选机制,可以提升胎儿的存活率。

而当人生病时吃到一种食物之后,往往从此讨厌这种食物――那是身体表示,不想再吃那东西了。关于这个现象也有一个演化上的解释:吃了反胃的东西,说明这种食物对自身不利,有潜在的毒素和危险,身体留有记忆并尽可能远离这些食物。

基因决定人“食肉”或“食草”

为什么世界各民族普遍喜欢甜食?为什么孩子们会钟爱碳酸饮料和油炸等垃圾食品?为什么有的人喜爱肉食、却有人钟情素物?

如果我说人类中也分食肉系和食草系,大家也许会感到诧异。但没错,确实是分的。不过可千万别以为有的人是从老虎狮子进化来的,有的人来自斑马牦牛,那可真的不科学。只是大家的基因难免会有一两个点的差别,导致了这种无伤大雅的偏好。许多研究都指出,偏食,在很大程度上与父母的遗传基因有关。

喜欢高脂肪、多盐、多糖的食品是人类进化中带来的“通病”。为了吸收到足以维持人体基本生存所需的能量,人类对富含卡路里的脂肪类食物的喜好在进化中被选择并保留下来,成为极受欢迎且很难抵御其诱惑的美食。这种选择食物的偏好性有利于我们的祖先在艰苦的环境中选择恰当的食物来源。可到了如今食物供应如此丰富的年代,这种遗传“优势”可就害苦我们了:天生偏爱摄入脂肪等习惯使得肥胖症以及相关的健康问题愈发严重。

不过,虽然偏爱垃圾食品是大多数人的通病,但人群中总有一些人比别人更热爱它们,这也得怪基因。英国研究者科林・帕尔默等发现:携带FTO基因变异的人往往喜欢高能量的食物,然而有这些基因片段和没有这些基因片段的人在新陈代谢率、运动量、摄食量等方面都没有差异――这说明基因可以通过影响人的行为而不只是靠影响代谢来导致肥胖。这对有“肥胖基因”的人来说是幸运的,或许我们还可以依靠行为控制来降低肥胖的概率,而不是只能任由基因的摆布。

基因也决定你喜欢何种味道

美国科学家研究发现,讨厌还是喜欢猪肉做成的菜可能与个人体内的OR7D4基因有关。我们知道,人的鼻子和口腔内的嗅觉接收器通过这些器官捕捉到气味分子并把信息传输给大脑,后者再将其转换成嗅觉和味觉。然而人类的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发生了变异,这就意味着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嗅觉,有些人可以闻到的气味其他人可能闻不到――例如猪肉中雄烯酮散发的气味就是其中之一。研究指出:体内含有双份OR7D4基因的受试者不喜欢闻到培根和猪肉做出的菜肴的味道,而拥有一份或者没有这种基因的受试者可以忍受、有的甚至喜欢猪肉的味道。

研究人员还探究了另一个基因――TAS2R38,它是苦味化合物的受体。大约70%的美国成年人和儿童能够品尝这些化合物,然而剩下的30%则不能品尝。研究结果表明:不能品尝这些化合物的人往往在分辨食物中的脂肪方面表现得较差,因此不能检测脂肪存在的个人可能摄取更多脂肪食物来作为补偿。这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因为不能够品尝脂肪味道的人们要比能够品尝的人拥有更少的味蕾。

篇(6)

人们一般以学习者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为出发点,研究学习动机的不同。英语不再只是英美国家的母语,而是社会生存发展的产物,是全球性的语言。从生存角度看,英语学习具有时代特征性。使用英语的人数甚多,应用的范围广。英语是工作语言,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生存工具。英语学习的个人动机虽不同,却都与生存紧密相关。为了更好的生存,学习英语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 生存论 ;学习动机; 英语强势

Abstract

Generally people study English learners’ inpidual motivation as a starting point to research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 It is no longer British or American’s mother language, but the product of social survival and development, it becomes a global language. Viewing from survival perspective, English learning has its characteristics of times. There are a large number of people using English. English is a working language, a kind of knowledge and technique, a large area of appliance and a tool of survival. Although inpiduals have different motivations to learn English, their motivations are closely related to survival. In order to survive better, learning English is quite important.

Key words survival theory ;learning motivation ; English strong performance

引言

人类的最基本最重要的问题是生存,一切政治、经济、文化活动都是围绕生存进行的。教育活动当然也不例外,也是为人类生存服务的。在我国人们重视教育,特别是关注英语的学习,绝大部分的个人、家庭、学校都把英语学习看成是学习的重中之重。随之对英语学习动机的研究便具有现实的意义,是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了解学习者,促进学习者的学习。

英语成为有支配地位的语言,具有其他学科所没有的国际影响力,它不再单单属于英国或美国,而是属于世界的,因此对英语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也日趋重要。英语的强势在国际传播表现在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英语的应用范围及其在研究领域中的交流。这一方面是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起关键作用,另一方面是英语是工作语言、是一种知识技能,也是生存工具。我国学习英语的热潮一浪盖过一浪,大家学习英语的动机不尽相同,不管你喜不喜欢英语,你也在学习它,因为你需要融入全球化趋势和信息化浪潮,你的生存驱动着你。

一、对生存论的认识

(一)、人的生存论

人的生存首先是生命的存活。就如马克思所说:“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但是这里所说的个人不是他们自己或别人想象中的那种人,而是现实中的个人”。[1](p118)“作为现实中的个人,他就必须从事生产活动,获取生活资料以满足基本的生命存在状态,就必须进入与自然、他人、社会的交往活动,从而使个人取得历史的社会的以及人类的整体规定性。个人作为个体的生存与整体的生存本是人生存的两个维度,同时意识到这两个维度都体现着人对自身生存的高度自觉。如果说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合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那么,同样的,他也是总体、观念的整体、可以被思考和被感知的社会之主体的自为的存在,正如在现实中,他既作为社会存在的直观和对这种存在的现实享受而存在又作为属人的生命表现的总体而存在一样。”[2](p23)个人的生存是个人的需要,同样也是国家的生存、民族的生存、人类的生存的需要。

生存的过程是历史现实的过程。就个人而言,人生来富贵贫穷不等,不能自定父母,不能自选时空,不能自择片段。生存是必经的过程,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惧怕任何磨砺、挫折的过程,是生命强悍韧性的表现。人总是向往好的生存状态,学会生存,学会更好的生存。生存是一个无止境的过程。生存的对立物是死亡,是它成就了生存的永恒。人类代代相传是生存与消亡的统一。从原始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虽年老生命在消亡,新生命并没有因此而止步,生命一直在消亡,一直在延续。人出生先是依靠父母亲人而生存,长大让自己生存、更好的生存,也让别人因为自己的生存而生存。

(二)、教育的生存论

教育的用途多种多样,概括起来讲,她主要有两类用途,即占有和生存,相应的教育也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助长人占有的教育,另一类是引导人生存的教育。[3](p6)占有的教育把教育视为获得功利的工具,倾向于物质利益。知识和自己的认知结构没有结合生成新的东西,没有同化为自己的东西,因此是机械的占有知识。而引导人生存的教育则不同,教育的任务在于引导学生关注自己本真的生命存在,把个体对周遭世界、对自身的生命感受和体验纳入到教育的日常生活之中,让教育为人而存在,为人的生命的完整和完善而存在。[4](p33)

人是活动的、发展的、自主的个体。教育要转向,转向生存的教育势在必行。生存的教育视教育为丰富生命内涵,完善人的发展的过程。它启发人关切生命,担起生存的责任,赋予生命深刻的意义。以生存为使命的教育把人引向自由自在的,摆脱欲望束缚,征服物质占有的状态。“人的生存是自我生成,自我绽放,因而也可以说生存本质上是人的自我否定,自我超越。”所谓学会生存是指人走出模式化、表浅化、庸常化的生活层面,全面了解自己的生存境域和生存可能性,在与各种对象打交道的过程中,既依赖外在对象,又不断的否定和超越他们,选择属于自己的生活道路,创造真实的自我。[5](p8)教育引导人学会生存。儿童的最终学习是学会在各种环境中生存。通过教育儿童是培养其独立性、创造性和超越性的过程。接受挑战,担起生存的责任,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做不折不扣的自己。

引导人生存的教育致力于以人为本,全面和谐发展的社会。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要求教育必须服务于人。个人的生存是国家社会存在的前提,国家社会的生存促进个人更好的生存。两者关系紧密,不可分割。

二、英语学习动机

(一)、动机的概念和功能

动机是激发和维持个体进行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心理倾向或动力。动机是活动的一种动力或心理倾向的,它促使人产生某种活动、按某种活动方式行事。

作为活动的一种动力,动机具有三种功能:一是激发功能。动机能激发机体产生某种活动。二是指向功能。动机是机体的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三是维持和调节功能。当活动产生以后,动机维持着这种活动针对一定的目标,并调节着活动的强度和维持时间。[6](p196)动机的三个功能表现是复杂的。动机不同活动表现可能相同;活动表现相同动机可能不同。同样是学习英语,动机却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工作需要,有的是为了能毕业。

(二)、英语学习动机的认识

无论学什么,学习动机都是必不可少的,英语学习自然也不例外。中外语言教育学家们都认为动机是影响外语学习成功与否的主要因素之一。Jakobovits曾根据一些语言学家在美国大中学生中所做的调查指出,经过调查发现,影响外语学习的几个因素中,动机占33%、才能占33%、其它占14 %。上述比例未必十分准确,但大体说明了学习动机的重要性。[7](p121)

外语学习中的学习动机究竟如何定义呢?芮利红曾提到:加拿大心理学家Gardner (1985) 教授曾指出:“动机是指学习某种语言的愿望及为此所付出和对学习某种语言所持良好态度的综合。学习动机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力,作为一种非智力因素,间接对学习起促进作用。根据Gardner的理论,外语学习动机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溶合性动机和工具型动机。溶合性动机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有着真正的或某种特殊的兴起,希望能用目的语与社团成员进行交流,最后达到参与或完全溶入到目的语社团中去的目的。工具型动机则是指学习者为了某一特殊目的,如为了通过考试或找到一份令人满意的工作,或能够阅读目的语国家的信息和文献资料而学习某种外语,带有更多的功利性目的。中国的绝大多数中学生学习英语是出于升学或工作需要,属于工具型学习者。[8](p22)

学习外语是一个模糊的过程。很少有人能学会和外国本土人一样使用英语,所幸的是,也很少人需要像外国本土人一样学习英语的每一种技能。[9](p7-12)因为学习英语的动机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希望拿学分,希望自己考试名列前茅,希望将来找到好工作;拿文凭,拿证书,为继续深造读研究生靠博士;因为英语老师喜欢自己,因为父母要求自己必须学,因为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英语有市场;深一层的动机是对英语感兴趣,视英语为一种挑战,可以开阔自己的眼界。从社会的角度看,学习英语是一种潮流,世界的各个角落都在学英语。从学校的科目设置看,英语摆在极重要的位置。需要英语家教的学习者远比需要语文家教的多,待遇方面也有所不同。这是因为社会的发展,对于下一代的英语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少大学毕业的父母可以辅导孩子学习各门功课,就是辅导不了英语。

近年,我国英语学习氛围浓厚,各类英语学习机构不断出现,推陈出新。假期少儿英语班,剑桥英语、新概念英语培训班,初、高中英语辅导班、提高班,职称英语强化班,大学英语四、六级辅导班,考研、考博英语冲刺班,托福、雅思培训机构如雨后春笋。英语有这么大的市场,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时代重要性,以生存问题驱动学习。

生存驱动英语学习,另一方面促进生存质量的提高。学习英语,吸取英语民族的文化精华,提高自身的人生观、价值观。咀嚼英文诗歌,体验异土风俗民情。细品洋乐器的独特格调,共享奇妙旋律。生活因英语品质更高,内容更丰富。

三、英语学习与生存

(一)、英语的时代重要性

英语列为联合国及其机构规定的五种工作语言之一,但它的使用范围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远非其他四种语言所能及,从商业广告、娱乐、通讯、运输到科学家国际讨论会,国家首脑会谈,英语的足迹随处可见。英语对全社会的魅力并非人们在追求时尚而实在是实用所致。人们使用英语,可便于国际交际,以促进商业贸易、科学技术的发展,此外,特别对年轻人而言,凭借良好的英语技能,寻得一份好职位,却是贴近与个人的利益所在。在今天的世界舞台上,无论是将英语作为母语的人们,作为第二语言的人们,还是用作为外语的人们,尽管他们操着不同的口音,话语中夹杂着各自的文化习惯,然而,却能达到相互沟通的目的。英语已成为这个星球的语言,第一全球性的语言。[10](43)

(二)、英语的国际地位

1、国际传播中英语的程度强势表现为使用英语的人口数量上。

目前全世界有近3.8亿人口把英语作为母语,约2.5亿人口把英语作为第二语言,而学习英语的人数则更多。英国文化委员会估计,全球正在学习英语的人口大约为十亿,另有15—20亿人口每天使用接触英语。到2050年,全球一般人口会较熟练使用英语。[11](p26)

2、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更多体现在英语的应用范围。

冷战结束后,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到来,英语在全世界各个领域被广泛使用,包括政治、经济、贸易、文化、外交、旅游、通讯、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学术研究等,据统计目前世界上有60多个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性的语言。有85%的国际组织把英语列为通用语言(联合国、欧盟等)世界上75%的邮件是用英语写的,80%的出版物和互联网信息都是用英语出版和的。[12](p26)

3、英语在强势研究领域的交流中很明显。

据科学引用指数的创始者尤金加菲尔德教授对1997年全世界几千份主要科学期刊调查发现,1997年全球发表的925000科学论文,其中75%用英文撰写,而且这些论文只有一半是来自英语国家的作者撰写,也就是说有一半的论文是非英语国家的作者用英语撰写。英语的国际化程度可见一斑。在我国情况也不例外,从媒体发展来看,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在我国也较为明显,尤其是在过去的20年更是如此。我国英语媒体的大量出现便是例证。到目前为止,我国以传播新闻为主的英语媒体包括1个英语电视频道,1个外语电台,9家英文日报和周报,9大英文网站,10家英语杂志,上述的统计还未包括全国各地以学习为主的英语报纸。[13](p26)

在我国的教育发展史上,英语学习人数庞大。全国约有3亿人口学习英语、应用英语。我国的中学教育规定英语是必修科目,从2001年起还要求条件好的城市从3年级起普遍开设英语课。小到幼儿园的小朋友,大到博士生都在学习英语,这是我国教育历史上的新篇章,也是英语强势的表现。

4、英语国家的经济技术对英语国际化的作用

经济强国——美国的经济实力无人可与之相比,世界各国向美国的发展看齐,了解美国的发展,就必须掌握他们的语言,学习他们的技术,引进他们的机器设备,进口他们的产品,只能通过语言的掌握才能实现。英国和美国主张自由贸易,经济往来,文化交流是英语传播的渠道。随着科技革命的进行、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的出现,美国、英国、加拿大先声夺人,他们的语言都是英语,加强了英语的国际影响力,最终促使英语成为因特网上的通用语言。互联网上存储的信息中80%是英文信息。为了获得更多更及时准确的信息,英语的掌握是个基本的条件。语言的掌握是了解一个国家的最直接途径,加之英语的掌握可以了解很多国家的信息。改革开发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英语功不可没。英语在汉语中的渗透作用也在加强,随口说CCTV现场直播别人就知道这中央电视台,说坐TAXI就知道是打的,发E-MAIL就是发邮件。可见,英语在我国日常的社会生活中地位逐渐突出。

回首过去,改革开放前,我国学习俄语的人数远远超过学英语的人数。以为当时的苏联是世界的经济巨头之一,是中国的老大哥。随着苏联的解体,俄语的影响力一落千丈。取而代之的是英语、日语、韩语。汉语虽然是世界上最多人使用的语言,汉语却没因此影响力大于英语,在于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交流中的作用有待提高,汉语要成为真正的国际性语言,有赖于科技进步综合国力的提高。我们目前的要务是通过学习英语更好的发展自己,充分发挥优势,在复杂的国际形式中更好的生存下来,挑战自己,超越别人。

(三)、英语在我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1、英语是工作语言,是生存需要。

英语受到我国大众的青睐,是因为英语是工作的需要和生存发展的需要。外贸英语、管理英语、商务英语、旅游英语、文秘英语的出现都是工作的需要。不同的工作对英语的需要具有多样性。同是翻译工作,有笔译、口译、同声传译之分。据统计,参加英语口译资格考试的人数从1997年开考的400余人猛增到2002年9月第十二次考试时的14000多人。[14](pvi) 对不同工作而言,英语语言学教师和外交事务从事人员,语言学和外交方面的词汇差异很大,导游知道的如艺术词汇和佛教的英文名称一些大学教师也不一定知道。计算机英语的词汇导游知道的可能很少。这些都是不同的行业和岗位对工作人员的不同要求引起的,都是为了工作需要而出现的。

2、英语是一种知识技能

国内外都有关于外语学习促进智力开发的观点和报道。日本曾有人说学习外语和学习数学一样能开发智力。加拿大实行法语浸入式教学方法后,发现从小学习两种语言有利于提高学习者的语言敏感性,我国也有通过英语学习促进学生智力发展的例证见诸报端。但是还没有足够的证据说明学习外语对于智力开发的作用与其他学科有无差别。中国人学习方言或者普通话能不能达到同样的功效。因此,我国目前强调学习英语的重要性,实际上着眼于英语在科学研究和其他工作中的使用价值。从素质教育的角度来看外语知识是众多知识技能中的一种。

3、英语是生存工具

英语是国家生存的工具,现阶段英语的掌握关系国家的兴衰成败。国际事物的参与、国外先进科技的引入都需要英语。在没有掌握英语的情况下,改革开放将如何进行,我们难于想象。英语也是我们个人生存的工具。英语创造了就业机会,创造了生存的更大空间。英语教师、外贸人员、翻译人员都是靠英语生存的。英语学习资料出版商靠英语发家致福。科研人员靠英语掌握新技术,创造新发明。普通学者靠英语长见识。

很多人苦苦的三番五次学英语 ,但是始终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学习动机的影响作用是主要。学生以考试为学习目标,考试结束,英语学习也随之结束;在职人员认为不出国用什么英语、周围的人也大都不会英语、自己会不会无所谓,在形势影响下可能学英语,但遇到一点困难就会停止或放弃。我们应对英语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它不是我们想学就学,不学就抛之千里的东西,它是时代的产物,是生存的需要。

(四)、英语学习与生存

1、英语与个人生存

个人学习英语的动机具有多样性,或是在将来工作中有用,或是在旅游、学习及国外生活时有用,或是想通过GRE、TOEFL,或是有助于理解英文电影电视等。找工作英语是个门槛,CET-6、TEM-8都是公司招聘时所重视的。等级没过,面试也没资格,生活着落便成大问题。自80年代以来,职称英语(以及其他语种但以英语为主)考核就一直是各行各业专业技术人员申报各级专业技术职称的先决条件。[15](p25)很明显,没有通过考试,面临的就是工作得不到晋升,甚至是下岗,生存问题受到威胁。但另一方面,英语掌握好了,就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提高生存质量。

2、英语与引导人发展的教育

教育即具有个体发展的功能,又具有个体谋生的功能。个体生存需要要求教育必须传授“何以为生”的知识、技能和本领,使人学会生存。[16]英语是知识技能也是本领,所以英语教育的目的应在于造就和培养具有谋生本领的劳动者和建设者,使其成为推动社会生活发展进步的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英语教育应引导人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

3、英语与社会生存

英语强势的实质是讲英语国家的强势。目前,美式英语之所以能取代英式英语也只是对美国在世界格局中作为唯一超级大国的地位和实力的反映而已。因此,如今席卷全球的语言虽然还被称为“英语”,但它携带的却是美国文化。[17](p27)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我们的汉语随很多人讲,却远不及英语受欢迎。 原因之一是经济实力与美国还有一段距离。我们现在学英语是生存的必须,是发展的必须。我国的语言政策曾导致50年代的俄语热、1960年到1966年短期的俄语英语并重,以及1966年以后长达10年的对外语学习的消极或限制态度,而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以英语为主的外语的积极的语言政策导致英语在我国呈大众化趋势。[18](p77)我国社会的和平稳定、团结发展证明,英语大众化是有利于社会的。

结论

生存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永恒的问题。英语学习与生存息息相关,提高英语的学习动机要真正理解英语对生存的意义,了解其特有的时代重要性,从生存的需要层次认识英语学习。 参考文献

[1]冯建军,《生命与教育》北京:教育教学出版社,2004年11月.

[2]邹诗鹏.生活世界话语的困限与生存论的自觉.《教学与研究》2000年第五期.

[3]李虎林.超越占有:教育的生存论转向.《当代教育科学》2004年第16期.

[4]刘济良,《生命教育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5月.

[5]同[3]

[6]黄希庭,《心理学导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7]刘亚宁.大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研究 .《山西师大学报》2001年7月,第28 卷第3期.

[8]芮利红.如何激发非英语专业大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9]徐林.英语学习成功策略.《英语文摘》2003年下半年合订本.

[10]朱晡道.英语的国际化、地域化发展趋势.《广东民族学院学报》1997年增刊.

[11]郭可.国际传播中的英语强势及影响.《新闻学与传播学》.

[12]同[11]

[13]同[11]

[14]梅德明,《中级口译教程》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第2版.

[15]胡荣升、张思武.论我国大众英语的意义.《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4年7月,第31卷第4

[16]同[1]

篇(7)

对逻辑学研究对象的争论自其产生之日起就没有停止过,相应地逻辑学教学改革的争论也在持续。当我国开始重视逻辑学教学的时候,西方国家的大学课堂已经普及数理逻辑;当我国传统逻辑(普通逻辑)教学走入困境,国内学者开始寻求把传统逻辑现代化作为逻辑学教学改革之路时,西方国家已经开始了批判性思维运动,随之而来的是非形式逻辑的兴起。“传统”与“现代”之争还在继续,但或许此时我们该重新审视此争论并提出新的改革方案。

一、逻辑学教学改革现状

“19世纪中期以来逻辑学经历了四次重要转向,即数学转向、语言转向、认知转向和本文所要讨论的非形式转向。”[1]相应地逻辑学教学改革也在进行。在我国,上世纪80年代,高校逻辑学教学以传统形式逻辑为主要内容。由于传统形式逻辑以自然语言为主、形式符号为辅的表述形式,使得学生较易接受,无论是普通高校、自考、函授各类高等教育的多数专业都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形式逻辑课程,因而形成了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全国范围的逻辑学普及浪潮。到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形式逻辑现代化的提出,出现了“取代论”和“吸收论”两种不同意见。“取代论者”主张用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吸收论者”主张在传统逻辑的基础上吸收现代逻辑的一些内容。[2]这两种意见的共同之处是体现了逻辑的数学转向思想,在逻辑学教学中增加了大量的形式化内容,这些内容对普通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的学生来讲难度大大增加,离日常思维却越来越远,导致教学效果不好。很多高校将必修课改为选修课,压缩课时,甚至将其从教学计划中取消。如果说90年代逻辑学教学改革的主流还是“吸收论”,那么进入21世纪,“取代论”则很快发展起来,许多高校将文科非哲学专业的逻辑学开设为现代逻辑,课程内容以数理逻辑为主,附带少量形式逻辑内容。自1978年提出逻辑学教学改革以来,经过三十多年的尝试,逻辑学教学改革的路似乎越走越窄了,正如武宏志教授所言:“有一个现象令人深思与忧虑:西方大学逻辑学教学在20世纪70年代‘非形式逻辑运动’和‘批判性思维运动’之后,呈现一派繁荣景象;而我们的逻辑教学经过改革的第一浪潮之后,却渐渐出现了衰落的迹象”[3]。

多年以来,逻辑学教学改革一直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纠缠不清,这首先是由于两者之间的天然联系。传统逻辑是人们日常思维领域中的常用工具,包含了从概念、判断到推理的一整套思维方法,但它是运用自然语言论述的,不可能完全割断与思维内容的联系,也就是说,它不可能进行纯思维形式的研究。现代逻辑用人工语言代替自然语言,构成了符号化的形式系统,这样就完全摆脱了思维内容的羁绊,使之成为纯思维形式的研究。它把演绎推理必然性的研究推进到很高的程度,从而对许多科学的发展和人们的认识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伴随着现代逻辑的发展,它愈来愈脱离人们论辩的思维实际。可见现代逻辑是在传统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传统形式逻辑的现代形式。但适合作为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学生学习的逻辑学就只有这两种形态吗?在美国,20世纪40年代开始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推动了非形式逻辑的产生,它的出现基本弥补了现代逻辑在日常思维与形式研究方式之间不断加深的鸿沟。以自然语言和日常思维的论证为研究对象和中心内容的非形式逻辑由于能够融入现实生活,培养并提高人们的实际论证能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70年代成为美国教育改革的焦点,80年代成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在国内,伴随着GRE、GMAT等综合能力测试的传入,从80年代末开始,已有学者关注批判性思维,并出现了专门介绍该方法的《批判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论证逻辑为工具》等介绍批判性思维的书籍。在此基础上许多高校开始尝试开设批判性思维的课程,其中许多高校是把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开设的。如2000年秋,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开始把对普通逻辑的课程改革向批判性思维过渡,并于2003年秋与北京大学同步开设“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课程。可见,目前国内逻辑学教学改革已经开始关注批判性思维,即在改革中将传统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相结合。

二、逻辑学教学改革的探索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都熟知的方法,将这一方法论运用于逻辑学教学改革中,就是要针对不同对象,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本文所探讨的是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的教学改革,对于这部分学生的逻辑学教学内容选择,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1.从教学目标来看。为了保证改革的效果,首先要明确在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开设逻辑学的目的。一般而言除哲学专业外,高校开设逻辑学并不是为了培养逻辑学专业的专门人才,而是要使大学生掌握必要的推理工具,为将来学习其他学科知识、为日常思维提供必要的支持。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使逻辑贴近现实,注重逻辑知识的应用,而不能把逻辑学高度抽象远离现实。实际上在日常思维中现代逻辑的高度形式化、精确性、严密性等优势都是无法体现的,相反传统形式逻辑运用自然语言符合人的思维,贴近现实,便于应用等优势是明显的。当然传统逻辑也有其不可避免的缺点,如形式逻辑在被用于论证时暴露出的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在现代社会中的人们要处理的信息范围越来越广,作为日常推理的形式逻辑在帮助人们具体的论证时力不从心,因为“无论是在科学论文还是在日常论证中,往往并不是纯粹的单一的某种形式推理,这样形式推理所传授的运用演绎有效性的概念分析法就难以运用到论证分析上”[4]。而研究论证的非形式逻辑恰能满足这样的需求,非形式逻辑又是以传统形式为基础的,因而要达到教学目标就应将两者结合。

2.从学生需求来看。目前,随着高校扩招,就业难问题凸显,随之而来的是各类社会考试热。公务员考试、GRE、GCT等都是大学毕业生非常热衷的考试,这些考试中不约而同地出现了对逻辑的考察。而这里的逻辑更多的是与批判性思维相关的逻辑思维能力或论证能力,它与数理逻辑无关,与传统逻辑关联不大。而目前高校逻辑学课程内容无论是以现代逻辑为主还是以传统逻辑为主都不能满足学生的这种需求。因此需要在形式逻辑的基础上引入批判性思维。应付各种社会考试仅仅是学生需求的直接表现。文科非哲学专业大学生学习逻辑学的目的是使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推理、论证等问题。但与学科性相关的高度抽象形式化的现代逻辑对于这些问题的处理是“大材小用”了。与日常语言相关的形式逻辑对于处理其中推理的部分是有帮助的,但处理日常思维中的论证问题更有力的工具是批判性思维即非形式逻辑。可见,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对于满足学生需求都是必不可少的。#p#分页标题#e#

3.从学生可接受程度来看。我们说数理逻辑不适合作为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的教学内容,一方面是由于其形式化程度太高,不能在日常思维中直接运用,另一方面过于抽象的表述方式是文科学生难以接受的。实际上,许多文科学生是学不懂或惧怕高度抽象的数学等学科才选择文科的,在教学实践中有许多学生在拿到逻辑学教材时就开始发愁,正是这种心理使得许多学生一开始就对逻辑推理怀有排斥的情绪,也更增加了逻辑学的学习难度。为了达到提高学生推理、论证能力的目的,我们需要给学生提供的是更接近于日常语言的,通俗的、应用性强的,关键还是学生易于接受的逻辑学知识,能够满足这些条件的逻辑学知识就是传统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

三、逻辑学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目前逻辑学在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从教学目标、学生需求、学生可接受程度来看,逻辑学教学应将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结合,具体而言,应从课程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方法运用、师资队伍建设、教材编写几方面努力,增加逻辑学课程的吸引力,使学生喜欢并主动地学习逻辑学。

1.课程设置。在课程的设置方面,逻辑学作为一门培养大学生日常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应是一门必修课,从课时来看教学计划中一般为54学时,而有些高校近年来将它压缩到36学时,逻辑学课程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培养能力,练习是必不可少的,这样36学时明显不足。但对实践的强调、公共课的增加、大量的专业课,都使得增加逻辑学的课时困难重重,也就是说我们想把传统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作为两门不同课程来设置,现实是不允许的,这就需要我们把两者都放在逻辑学这一门课程中利用54课时把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必要的训练完成,因而要慎重选择课程内容。

2.教学内容的选择。如前所述,高校文科非哲学专业逻辑学课程应将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结合起来。目前的教学实践中有三种不同方式,一种是将形式逻辑融入批判性思维之内,从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相关性入手,将两者融合,这样可以节约课时,使学生较好地将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结合起来学习,但却模糊了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的界限。另一种是以批判性思维为主,在必要的地方选择性地介绍形式逻辑知识,这种方式详细地介绍了批判性思维的知识并辅以必要的练习,使学生在学习批判性思维技能的同时,培养了批判性思维的气质,但它更适合于已有一定形式逻辑基础的学生。第三种是将形式逻辑、批判性思维知识融于社会考试各种题型中,这种方式更倾向于是为了应对社会考试而开设的辅导课程,不适合作为逻辑学课程开设。笔者认为可以在《逻辑学》的课程名称下,前后相继地介绍形式逻辑和非形式逻辑。毫无疑问,两者都属于逻辑学,只是侧重点不同,我们可以先讲授形式逻辑当中与日常思维密切相关的知识,如概念(重点是明确概念的逻辑方法)、直言命题及其对当关系(重点是矛盾关系)、复合命题及其推理(重点是假言命题、负命题的推理)、基本模态命题及其对当关系、逻辑基本规律(含充足理由律)、类比、归纳、论证、谬误(与日常思维相关部分)。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了解形式逻辑与非形式逻辑的关系,再进一步讲授批判性思维特别是非形式论证理论、谬误理论、语境问题等知识,这样安排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形式逻辑与批判性思维同属逻辑学只是研究重点不同,又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形式逻辑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更好地学习批判性思维的相关知识。另外批判性思维包括批判性思维技能和批判性思维气质两部分,因而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关注学生批判性思维气质的培养。

3.教学方法的运用。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注重加强案例教学。无论是形式逻辑还是非形式逻辑其教学目的都不仅仅是理论的掌握,而是在掌握理论基础上运用理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那种单纯的讲授,既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难达到提高能力的目的,因而要注重加强案例教学。非形式逻辑或批判性思维涉及日常生活各方面和一切学科领域,在基础理论的讲授中学生容易感觉枯燥、抽象,这就要求教师注意联系大学生关心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生活实例、社会考试题目等,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掌握逻辑基础理论。与此同时,安排学生独立完成一些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并讨论完成一些典型案例分析。这样就可以在完成批判性思维技能学习的同时,达到批判性思维气质培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