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4 09:34: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创新行业研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科技创新行业研究

篇(1)

关键词: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实现路径;生物群落;消费群体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章编号:1009-2374(2015)05-0001-03 DOI:10.13535/ki.11-4406/n.2015.0378

Frosch和Gallopoulos首次提出产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产业可以仿照生态系统形成从生产者流向消费者,再由分解者进行物质再循环的过程,企业之间建立共生关系。随着循环经济的迅速发展,产业生态系统越来越多被管理者和学者所运用。胡孝权提出产业生态化是用来观察企业与企业及企业与环境间互动关系,并探索其发展轨迹的一种方法,科技创新是企业实现生态化发展的关键。张攀分析了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的特征,从系统、产业和企业三个层面对产业生态系统的发展成熟提供了有价值的对策。李锐等提出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是多个技术创新过程的聚合与叠加,是科技创新集群网络化发展的过程。产业生态系统运行合理能够提高经济体的全面运行效率,有效整合产业内部资源,促进产业繁荣发展。

虽然我国创新产业发展的时间较短,但发展势头猛,数量增加很快。就目前发展状况而言,我国已形成以科研院所、高校为核心的创新产业链条。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高科技经济的发展,加之我国政府对创新产业发展的高度重视,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已经具有了生态化系统的雏形并在不断壮大。本文以生物群落的互利共生发展为研究视角点,运用生态学理论研究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实现路径。从现有的文献来看,国内学者对创新产业的研究重点主要放在企业和集群层面,较少涉及网络化的生态视角,而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对创新产业繁荣发展发挥着关键作用。因此,探讨创新产业生态化成长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是一个仿生概念。自然界中的自然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两部分组成。类似的,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也是由企业构成企业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两部分组成,其中,创新企业生物群落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由生产者、消费者和管理者组成。非生物环境是指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包括技术支持、政策环境和系统运行机制等。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是在一定地域内由诸多创新企业基于一定的契约关系依赖系统环境的支撑组合在一起的有机整体。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中各个企业不是孤立的个体,它们之间成网状结构,彼此之间会有能量、物质、资金、信息的互换。成员在产业生态系统中会有自己的生态龛位,实现自身创新与合作共赢。

1.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物群落

1.1.1 生产者――创新企业。生产者是指提供创新产品生产和从事创新行业服务为主的企业个体,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其中,高新技术产业为创新产业的创新性生产提供技术支撑,而创新企业依靠高技术支撑生产出符合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比如,动漫公司和动漫基地是动漫行业的生产者,其技术支持可以通过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合作获得,它们共同组成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产者,共同为创新产品生产提供服务。

1.1.2 消费者――享受创新产品和创新服务的消费群体。消费者是指市场中购买创新产品和享受创新行业服务的群体。

1.1.3 分解者――创新产业生态系统运行方案的制定者。分解者是倡导创新企业通过联盟、集群或者网络化的形式集合在一起的创新组织,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形成和运行提供方案和对策,凭借经济实力在系统中占有较多的话语权,比如联盟的盟主。针对运行中出现的矛盾冲突进行调和,平衡各方利益,帮助各个主体在系统中找到合适的位置。

1.2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的非生物环境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非生物环境是指创新企业所处的微观层面的外部创新环境,包括创新产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创新产业发展的科研环境、资金保障和消费者对创新产品的需求量等多方面的内容。

1.2.1 科研环境。高新技术产业等科研主体提供科研环境。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中,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服务于创新技术研发工作,也包括科研机构、高等院校和行业协会等。高新技术产业为创新产业的繁荣发展提供技术支撑,主要任务是对关乎生态系统的重大科技项目进行研究,保持技术的先进性优势,是创新产业发展的引领者和支撑者。

1.2.2 资金保障。创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寻找合适的第三方机构来合理地评估创新产业项目的价值,为其融资提供相应的担保,这是创新产业融资的关键环节之一。创新产业融资机构为生态系统提供资金运行保障创新产业的融资机构主要包括银行、证券公司等。

1.2.3 政策支持。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为生态系统提供政策支撑,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提供公共管理服务,主要包括政府部门和创新行业协会等组织。这些组织部门为创新产业的发展制定相应的政策,通过金融、产业政策的引导,加强对创新发展方向、总量、结构和质量的宏观调控,做好引导、扶持和服务工作。

2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间关系

在自然界中,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存在水融的关系,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依存和相互影响成为产业生态系统主体间存在的真实状态。与自然界生态系统类似,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也是相互影响、相互依赖的。创新产业的发展是由生态系统内多个主体协同推动的。不同的主体间保持相互稳定的联系,各主体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形成一个互利共生、有效耦合的网络组织形式,如图1所示:

图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主体间关系

消费群体的消费需求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的源动力,其消费需求的性质也决定着创新产业发展的脉动。在创新产品的科研和设计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凭借其技术密集的优势带动创新产品创新,为产品设计提供思路和理念,为创新产品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持;在产品生产阶段,高新技术产业改变传统产品的生产过程和生产方式,促使创新产品能够不断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创新产品的销售阶段,高新技术产业帮助以更少的成本、更快的速度、更便捷的方式送达消费者,如通过网络利用电子商务等方式进行;在使用或消费阶段,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使用承载不同技术的创新产品。作为创新产业政策的制定者,政府部门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形成的强有力的推动力,也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过程中有效的分解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能整合具有产业关联效应的企业,建立生态工业园区,在全球内部协同创新,实现创新产业生态系统中资源的Reuse、Recycle和Reduce,最终形成不断增值的创新产业链条。

融资机构为创新产业生态系统提供资金保障和金融支持,表现在政府部门可以通过优惠的产业政策倾向引导融资机构把注意力集中在创新产业上,而创新产业也需要通过创新产品开发项目,创新资产证券化等吸引金融资本的投入。通过融资方式的多样化、融资渠道的多元化加大对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投资,为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有效形成及运作提供资金保障,促进创新产业的繁荣发展。

3 我国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特征

我国创新产业的发展主要是依靠政府强有力的推动力发展的,在发展中已经具有了互利共生、协同发展的雏形,但是,还没有形成一个同生共进的创新产业生态圈。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发展具有以下特征,如表1所示:

表1 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特征

阶段 特征

形成 科技创新水平低;网络节点联系不紧密;系统环境不完善

发展 科技创新水平逐步提升;要素流动加快;合作加强;网络节点相对紧密;生态化系统快速发展

成熟 科技创新能力高;交流机制完善;网络节点联系紧密;节点功能衔接;创新产业繁荣发展

衰退或

升级 技术退出:系统衰退;寻找新的出路

新技术代替旧技术:生态系统升级形成-发展-成熟循环往复

3.1 初级阶段

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构建的初期,政府必须充分利用产业政策制定者的优势发挥其强有力的推动力的作用。创新企业个体在特定空间集聚之后,形成了若干个创新产业种群,这些种群在空间、时间和流动要素等方面形成了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此时,创新产业的生态化系统初步形成。生态系统初始形成后,内部的各个主体之间的联系不多、网络内各节点的连接不紧密,生态系统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完善。这一阶段,系统内部主要对资源要素进行整合,增强系统内部各个群落间的要素流动,加强合作,使各个群落利用系统内部的资源,推动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发展。

3.2 发展阶段

创新产业的快速发展阶段主要是依靠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带动起来的。创新产业和其他产业存在着互利共生的关系,特别是高新技术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对创新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发挥巨大作用,为其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存在一个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核心的科技创新群落,当市场出现创新产品需求后,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科技创新群落中高技术企业对产品雏形和设计思路进行研究,加速系统内部科技创新资源的流动,从而带动各种要素的流动,随着各种要素的流动性加强,系统内部各主体之间的合作进一步加强,各网络节点的联系更加紧密,推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快速发展。

3.3 成熟阶段

当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发展到成熟阶段之后,系统内部创新企业和各个主体的融合程度增强。高新技术产业提供更多的科技创新资源,融资机构也主动创新金融支持。在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通过广泛的创新企业与创新企业间合作、联盟和联盟的合作等形式各个主体间进行密切合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强化系统内部的合作交流意识,提升系统的辐射和集聚效应,进而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互利共生和协同发展的目标,形成稳定有序的系统。

3.4 衰退或升级阶段

自然界中的生态系统都遵循着从产生到灭亡和演化更替的过程,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也具有类似的特征,当创新产业发展的某一项核心技术被新的技术所替代时,生态化系统想要发展必须研发新的技术,否则,该系统则走向灭亡。对旧的技术进行改良或者是在旧技术的基础上研发新的技术是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获得活力的唯一途径和方式。

4 我国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的实现路径选择

4.1 通过联盟的方式逐步形成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

创新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是掌握核心技术,而联盟是创新产业迅速获取核心技术的有效途径。通过联盟,创新产业内外部的企业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资源的优势互补,可以迅速获取科技创新所需要的资源,为创新产业快速把握市场机遇创造条件,因此,我们提倡以契约形式组建联盟,利用联盟的优势互补特征提升创新产业的核心竞争力。

4.2 通过种群间的集群方式逐步组建创新产业生态群落

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形成以后,已经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创新产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但是,随着市场对创新产品需求的不断提升,要求创新产业生态化种群形成具有更加紧密联系的组织,以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和辐射带动效应,因此,通过种群间的集群方式组建创新产业生态化群落加强产业内外部的资源流动和交流。比如,创新产品挖掘节点上形成创新产业科技创新种群,为了挖掘创新产品的创新理念通过联盟方式组合在一起;创新产品生产节点上形成创新产业生产种群和创新产品的监测种群,大规模的创新产品生产企业通过联盟方式组合在一起;创新产品宣传媒体建设的节点上形成创新产品营销种群,创新产业生态产业链中的上下游种群通过集群方式组合在一起形成创新产业生态群落,很大程度上缩短了企业间交流的时间,增强了企业间的交流密度,而群落的规模效应使各成员企业减少了网络维护成本,更容易获取由集群带来的网络共享资源。这样,创新产业生态化系统内部各个群落进行紧密联系,实现网络化环境下各个节点的密切联系和功能链接。

4.3 通过网络化的方式形成创新产业生态系统

创新产业生态群落间通过网络化的关系形成一个开放、规律的系统,网络关系包括系统内部企业、种群和群落以及不同行为主体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交流的程度不同则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同。通过网络化的形式,创新产业生态系统形成一定的规模,网络规模的大小一定程度上代表着网络内部各主体获取网络资源特别是科技创新资源的自由程度。在系统内部通过广泛的企业与企业、企业与联盟、联盟和集群等的密切合作,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交流,强化系统内部的科技创新意识,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创新产品生产和销售,实现互利共生和协同发展的目标,形成稳定有序的系统。

参考文献

[1] FROSCH R A,GALLOPOULOS N.Strategies for Manufacturing[J].Scientific American,1989,261(3).

[2] 胡孝权.产业生态与产业集群生态化发展策略研究

[J].天津商业大学学报,2011,(1).

[3] 张攀,耿涌.产业生态系统多样性发展机制研究[J].中国软科学,2010,(6).

[4] 李锐,鞠晓峰,刘茂长.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技术创新系统演化机理及模型分析[J].运筹与管理,2010,19(1).

[5] 曹如中,高长春,曹桂红.创意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演化机理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0,27(21).

篇(2)

【关键词】金融支持;科技;自主创新

2010年初,秦皇岛市召开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动员暨科技工作会议”,拉开了建设创新型城市序幕,力争到2015年初步建成创新型城市,而科技创新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内容,而发展科技,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必须要有资金作为保障。

一、现状分析

近年来,秦皇岛市科技企业表现活跃,中小企业已成为经济的主力军,科技创新的主动力。据统计,2009年全市共有科技企业309家,占比11.37%,共实现产值215.24亿元,占比22.72%,其产出效率是普通企业的两倍。

(一)政策引导,方式多样,促进科技与金融相结合

近年来,为了鼓励自主创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秦皇岛市政府陆续出台一系列政策文件,为科技企业的自主创新保驾护航。在方式上,通过设立不同类型的财政专项资金,积极落实贷款政策,加大财政与信贷资金支持力度,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为全市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发展提供了金融支持。

(二)R&D的资金投入不断增加

R&D是科技活动的核心,也是科技活动中最富有创新性的部分。2009年,全市R&D科研经费总投入为7.12亿元,GDP877亿元,R&D经费投入占GDP比重为0.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0.11个百分点,居全省第四位。

(三)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2010年全市银行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贷款总额为4055万元。各金融机构针对科技企业的产权性质和业务特点,采取灵活的抵押担保方式,大力推进金融产品创新,积极开办专利权质押贷款,推出“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专项金融服务。努力解决小微企业贷款难问题,促进专利技术商用化和产业化。

二、存在的问题

(一)银行信贷政策与科技企业特点不相适应

科技企业投入大,运行周期长,风险高,他们虽然拥有知识产权或非专利技术,但这些产权或技术评估难,流转难,而银行信贷运行的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等特点决定了企业贷款必须有抵押担保物,两者不相适应。

近年来,秦皇岛银行贷款在科技投入中的总额虽逐年增加,但所占比例却持续下降。2010年全市银行对科学研究、技术服务的贷款总额不到全部贷款的0.05%,只占企业贷款需求的5%,金融资金支持与企业实际需求差距甚远。

(二)缺乏多层次、多元化的科技自主创新融资渠道

秦皇岛市企业的融资渠道基本为政府拨款或投资、银行贷款、民间融资以及风险投资等。渠道单一,门槛和成本过高,手续过于繁琐,甚至超出企业承受能力。从近几年情况看,每年用于科技创新的经费大约在200~300万元,远远不能满足科技企业的资金需求,结果不仅仅是贷款难,而且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都比较难。

(三)缺乏健全配套的政策扶持机制

首先,是自主创新融资的制度保障还不到位。目前还比较缺乏鼓励创新行业发展的地方性法规及配套优惠政策,创新投资市场体系不健全,创新项目推广及中介服务少,创新项目评估水平不高等。

其次,是风险保障机制不完备。没有建立起科技企业创新投资的风险补偿机制,科技投资企业承担的风险较大,对于科技投资的保险还远远不能满足实际需求。

第三,是现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能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目前,秦皇岛市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总体状况是:数量少,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从业人员素质不高,服务项目单一,服务水平不高,对诸如创业咨询、企业诊断、潜在市场发展等较深层次的服务,没有能力提供。

三、金融支持秦皇岛科技自主创新的思路

总体思路是:以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主线,强化市场化意识与多元化意识,逐步建立健全“以政府政策性资金为引导,创业投资为龙头,多层次资本市场为核心,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为两翼,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为支撑”的现代科技金融体系,形成秦皇岛市科技与金融两大要素的良性互动机制。

(一)建立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联动的投融资新格局

在政府的统一协调下,本着自愿原则,组建由政府的科技部门、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投资公司、担保公司等组成的投贷联盟,形成政府部门、金融机构与企业联动的投融资新格局。

(二)完善并优化银行间接融资服务体系

一是中央银行要出台各项支持自主创新的金融优惠政策,积极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信贷支持。二是商业银行要积极开展金融产品创新,明确信贷政策导向,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三是学习借鉴美国硅谷银行模式,探索成立科技银行,提高科技金融服务的专业性和针对性。四是市区两级联动设立小额贷款公司,共同支持中小科技企业。五是设立专门扶持科技型企业发展的政策性科技金融机构,发挥政策性金融在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中的引导作用。

(三)加快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自主创新直接融资服务体系

首先,是政府要加大对科技自主创新的资金投入力度,完善科技资金投入方式,真正发挥政府科技专项资金投入的杠杆作用。通过政府无偿资助、贴息贷款、资金补助、保险费用补贴等方式,构建多层次、多形式的科技自主创新直接融资服务体系,为自主创新成果的转化,提高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水平提供金融支持。

其次,是培育并壮大资本市场中介服务机构,支持各类证券公司、期货公司,开展创业投资业务试点,鼓励它们通过并购、兼并等资本运营方式,吸引新的中介服务机构。

第三,是加快发展科技创新保险市场,引进各类保险市场主体,鼓励保险公司开发更多适合科技型企业发展的险种,为科技创新活动化解风险。

参考文献

[1]科技部.关于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加快实施自主创新战略的若干意见.国科发财(2011)540号文件

[2]阚景阳.河北省构建与完善科技金融体系的政策建议[A].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3(01)

[3]房汉廷.关于科技金融理论、实践与政策的思考[J].中国科技论坛,2010(11)

作者简介

姚玉珍(1969-),女,唐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学学士,经济师,讲师,研究方向为审计、旅游酒店管理。

篇(3)

关键词:发展新引擎;社会氛围;质量效益;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6-0117-02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紧紧把握创新驱动是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动力,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导作用,是我国构建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目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爬坡过坎和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我国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打造发展新引擎,率先形成以创新为引领的发展模式,依靠自主创新主动适应和引领新常态,把质量和效益作为新常态下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追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价值链、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加快实现质量效益型发展。

一、粗放型增长模式加剧经济风险

经济增长的传统驱动力减弱表明,我国规模速度型的增长方式已严重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粗放型增长方式已难以为继。随着综合要素成本的持续上升、环境资源约束更加趋紧,我国产能过剩、核心技术缺乏、产品附加值低和结构雷同等问题已日趋严重。如果再维持简单粗放的传统增长模式,我国经济就只能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下端,产品附加值也只能处于中下端,因此,维持以往不计代价的粗放型高速经济增长,已不再可能。

粗放型增长已形成剪不断理还乱的态势,制约了经济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在GDP增长、税收、就业等压力下,为了维持GDP的高速增长,热衷于加大投资、新开项目和扩大产能。这种纯粹以提升GDP为目标的粗放型投资政策,必然进一步固化粗放型增长模式的“老常态”,加剧产能过剩和经济风险。

我们只有主动降低GDP增长速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的长远问题。因此,放弃粗放型增长模式必须改变传统的“GDP至上”政绩观,把发展方式转到以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上来,努力实现有质量的发展,更加重视生态文明,更加重视科技创新,着力培育绿色低碳循环的新发展方式。

二、依靠创新驱动战略打造增L新引擎

“十三五”时期,我国发展仍然处于大有可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蓄势待发,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机遇。我们必须准确把握重要战略机遇期的深刻变化,从创新驱动发展中寻找动力,形成新的发展动力源和增长极,在全球科技创新和产业变革中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从发达国家实施“再工业化”的成效看,国际金融危机爆发7年以来,美国经济出现了自1990年以来的最快增长态势,关键就在于塑造依靠创新驱动的引领型发展,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环境。一是以发展新兴产业增强发展新动力。政府重视投资现代制造业研发及其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税收优惠,支持制造业科技研发和应用。二是优化投资环境。调整公司税制,取消了美国公司外包海外的优惠税收;简化投资美国的审批规程,引导海外美国企业回流本土;创立“选择美国计划”,鼓励跨国公司赴美投资经营。三是为进入亚欧市场开展投资创造有利条件。2010年美国颁布“出口倍增计划”,积极推进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和TTI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等谈判,为美国企业进入亚欧市场提供更加便利的条件。四是加快构建高质高新现代产业创新体系,以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新高地。

以创新驱动发展为核心的“再工业化”策略,为美国经济赢得了新的活力和动能。首先,随着投资环境的不断改善,近年来,制造业公司回流美国已超过200多家,除汽车、电器等传统企业外,苹果、谷歌等一些高新技术公司也已经或计划将其部分业务回迁美国。其次,随着现代制造业的不断建立,产能和就业得到不断扩大,直接增强了出口竞争力并促进了外贸出口。美国中西部也由传统制造业的“铁锈带”转变为“科技带”。再次,自主创新策略使美国再次成为吸引全球跨国公司投资的重要目的地,经济发展获得新的增长动能。从我国经济发展情况看,经济运行正面临不少突出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结构调整逐步出现阵痛,存在隐性经济金融风险。因此,我国加快创新驱动已是刻不容缓,必须把自主创新摆在经济发展的核心地位,培育新的增长动能,实现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切换,有效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三、营造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氛围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我国正深入实施“一带一路”、自由贸易区、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重大战略,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带领来了重大机遇。把握和用好这一难得机遇,需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发展方式和体制机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营造有利于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1.形成万众创新的良好氛围。大力推进创新驱动发展,进一步推进制度创新、产业创新、科研创新等各方面的创新,完善创新生态环境,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管理转变,提升政府科研管理能力,大力培养和聚集创新创业人才,激发创新活力,形成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良好环境。

强化金融财税政策的调节功能。要灵活运用金融、财政等调节手段,确保自主创新企业感到能致富、有奔头。同时,要合理调节自主创新行业与资本运作行业和投机性行业的回报率,调控某些领域利润非理性上涨的态势,促使产业资本切实回归到实体经济领域。

进一步加快金融体制改革。伴随新一轮自主创新战略实施,对金融投资的要求也更加多元化,这就需要金融政策增强服务创新驱动的有效性和针对性。要使用各种政策工具来体现货币政策的精准微调,比如通过采用有差别的存款准备金率、微调存款准备金率、或定向、非定向逆回购等政策措施来增加银行间货币流动性,以满足实体经济创新发展的需求。还要通过加快金融领域改革,支持和鼓励社会资金进入自主创新领域。尤其要吸引社会民营资本进入现代新兴产业,形成民营资本与创新驱动的良性互动。

2.促使创新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落实创新驱动战略关键是要理顺政府和市场的两者关系。要深化开放改革,增大政府的创新投入力度,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一方面,要提升科技创新能力,重点跟踪战略性、前瞻性、基础性的国际高科技领域,建设一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重大科技设施。努力推动高端芯片、智能制造、移动通信、机器人、新一代通讯网络、生命科学、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等领域的核心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另一方面,要强化科技创新的需求引导,推动科技创新围绕国民经济发展需要来确定科研课题和攻关项目,大力推进知识产权创新和品牌发展战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内生集群增长,掌握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建设一批高水平科技创新平台,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3.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创新体制机制将激发巨大的自主创新的活力和潜能。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从多年的高速增长转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转方式、稳增长、调结构的任务非常紧迫,因此,要通过创新体制机制,让自主创新精神在全体人民中蔚然成风,让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中小企业大批涌现。为此,要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简政放权、完善服务。压缩前置审批环节和事项,推进审批后监管制度建设。在科研院所、人才流动、知R产权、金融创新、激励机制、国际合作、市场准入等方面加强改革探索,破除不利于创新驱动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实施全民创新创业提供良好的制度和政策保障,形成汇聚促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

4.瞄准高端产业发展态势。要重点发展电子信息、智能装备、生物医药、航空制造、卫星应用、精品钢材、精细化工等先进高端制造业,着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集群。同时,创新驱动也要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紧密联系,大力培育新一代互联网、物联网、智能机器人、云计算、大数据、3D打印、可穿戴设备等新兴产业,加快运用信息化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加强产业集群科技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

5.提升自主创新发展能力。加快建设创新驱动新体系,重点发展新型研发机构,增强孵化科技成果和服务企业的功能,建设一批高水平协同科技创新中心,发挥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的创新优势,重点聚焦面向产业的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等问题的研发攻关,促进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加快实现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参考文献:

[1] 指出:科技创新的三大方向[EB/OL].人民网,2016-06-02.

[2] 2015夏季达沃斯:第五次聚焦“增长”[EB/OL].东方财富网,2015-09-07.

[3] 创新驱动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EB/OL].中国经济网,2015-10-16.

[4] .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EB/OL].新华网,2016-09-03.

[5] .让创业创新成为时代潮流[EB/OL].新华网,2015-05-08.

篇(4)

【关键词】智慧产业 经济转型 对策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

智慧产业,实质上是一种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新型信息技术为支撑,具有高度数字化、智能化和融合化特性的一类产业。从业态上看,智慧产业是教育、咨询、培训、文化创意、软件信息、科学研究、工业的智能化业态等行业共同组成的一类集合。相对于传统的产业而言,智慧产业具有以下的主要特征:

第一,智慧产业具有高技术、高知识性。智慧产业的基础性、根本性的支撑就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智慧产业的核心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可以说,智慧产业就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是现代化信息技术在一个经济体中不断运用的结果。

第二,智慧产业具有高度的产业融合特征。以往传统的纺织业、金属材料业、设备制造业等工业,以及金融业、餐饮业、房地产等服务业都是属于独立的行业分支,而智慧产业突破了单一行业领域,是一个多行业跨界融合的新行业。智慧产业是高于信息行业、知识服务行业的,又是与传统行业紧密串联的一种行业,它既包括以人的智慧为根本的新兴的信息、知识、创意等行业业态,也包括了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得到的新型业态。

第三,智慧产业具有高端智能化的特征。高端智能化,是智慧产业有别于传统产业的突出特征。智慧产业在科研设计、生产加工、经营管理、物流、销售等各个环节上都高度重视智能化。

发展智慧产业是我国经济转型的必然选择

调结构、促转型,是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方式转型的根本方向,也是我国适应新常态过程中必须深入解决的问题。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需要深刻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模式,客观了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也需要科学把握未来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显然,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就是知识化、技术化、融合化与绿色化,而智慧产业具有低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高智慧等特征,它注重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协调共生,符合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同时,我国正在跨入“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和广泛普及,也必将会对许多产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而这些产业的发展也必将会对信息技术产生更高的依赖性。因此,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智慧产业,必然是我国经济转型的重大选择。

从本质上说,智慧产业同我国经济转型的方向是趋于一致的。第一,智慧产业包括了大量的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服务型业态,如科研设计、信息服务、文化创意、教育、咨询等服务行业,这些行业的发展,将丰富我国产业功能,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第二,智慧产业与我国传统产业是紧密串联的,通过智慧产业发展,可以为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提供重要的支撑动力,从而带动传统产业实现稳中有进、竞争实力不断增强。第三,智慧产业体现了以人民利益为中心的要求,其发展是充分贴合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自身利益需求的,有利于保障社会民生的可持续发展。第四,智慧产业是低资源能耗、低环境污染的产业,其发展可以有效引导我国缓解资源压力、保护生态环境,从而释放更大的发展空间。目前,我国智慧产业的发展逐步酝酿出政府积极支持的良好局势,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武汉等地区都提出了要发展智慧产业、建设智慧城市,为全国智慧产业发展带来了先进的示范作用。

健全智慧产业发展的制度机制和科学模式

建立健全发展智慧产业的制度机制。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也意识到发展智慧产业的必要性与前瞻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制度建设却相对滞后,导致我国智慧产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立健全发展智慧产业的制度机制,可从法律规章制度、科技创新机制、财政政策等方面着手。从法律规章制度来看,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响应“互联网+”计划,依托互联网大会,完善我国互联网信息创新、信息安全管理、信息技术标准以及知识产权等相关领域的立法制度,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完善的信息制度保障。同时,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应根据智慧产业发展的需求,学习并借鉴成功的法律规章制定经验,及时完善符合地方实际情况的地方性法律规章,并保障法律规章得到切实执行。从科技创新机制来说,科技与创新是智慧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决定了智慧产业能否成功发展。科技创新机制要求政府优化整合各类资源,加强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科研中心等多方的协同发展,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切实提高我国智慧产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财政政策方面来讲,财政资金支持是智慧产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可通过财政补贴、税收减免、信贷支斡胝府采购等方式对智慧产业发展进行补助。各级地方政府应建立智慧产业的长效投入增长机制,形成智慧产业的优惠体系,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资金支持。

积极探索发展智慧产业的科学模式。智慧产业的发展与其他产业发展一样,必须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突出各地产业的基础、优势与特色等方面。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家的智慧产业发展较为迅速,主要得益于比较科学的智慧产业发展模型,从这些国家的发展经验来看,我国智慧产业发展可分为三个区块,分别是园区引导、传统改良与市场需求等发展模式。以园区指导为主的智慧产业发展模式,通过发挥原产业园区的作用,加强园区的科技创新,增加园区的招商引资力度,形成较为科学的智慧产业发展产业链、智慧生态圈与智慧产业集群。以传统改良为主的智慧发展模式,是指运用智慧成果推动我国经济转型,不断实现生产过程、管理营销、科学环保的智能化等,利用我国智慧产业,推动传统产业向高技术、高含量、高附加值的产业转型。以市场需求为主的智慧发展模式,要求相关企业根据市场需求生产新的产品或提供新的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时期,智慧城市必定会不断催生潜在的市场需求,提高基础设施、智慧产品等技术水平。该发展模式有利于扩大智慧产业的空间性、时间性,促进智慧产业的供应链发展与产业集群发展。

以发展智慧产业推动我国经济转型

优化智慧产业的服务体系。智慧产业具有融合性、关联性与跨学科性,需要多产业与公共服务平台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培育一批业绩突出、支撑力强、诚实守信、规范经营、科学营销、产业协同的智慧企业,还应积极搭建一套全方位、立体化的智慧产业服务平台。智慧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可采用多种模式来发展。一方面,可根据各个地区智慧产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提供专业的公共服务;另一方面,可借助科研院所以及企业等资源,对智慧产业的服务进行优化。同时,推进公共服务体系的联合发展,创新公共服务中心,既能保证各类资源能在市场经济下自由流动,又能发挥政府调控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源。智慧产业的发展需要智慧物流的支持,应当在物流行业加快物联网、无线射频、自动分拣、立体仓库、时空信息等技术的推广应用,鼓励工业企业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协调合作,提高物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加强智慧产业优秀人才的培养与引进。相关调查显示,在智力资本、技术研发、营销渠道、财力物力、政府机制等因素中,智力资本是智慧产业发展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也是拥有价值量最高的因素。随着智慧产业的发展,智力资本对产业发展的价值也不断提升,有助于企业不断创新与开发新产品,提高企业的经验效率与经济利益。智力资本发挥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撑,只有拥有优秀的人才,智慧产业才能持续发展。一方面,国家要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计划,为智慧产业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招引智慧产业的高层次人才,为智慧产业发展提供智力资本。

(作者单位分别为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河北科技大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 指标体系 综合评价 差异化

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评价是一个宏观评价,同时可持续发展评价又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且这一系统是由若干多元参量组成的,因而它的评价也是一个多目标的综合评价。本文在深入分析和筛选后,选取包括经济发展能力指标、科技进步能力指标、人力资源效益能力指标、资源利用能力指标、环境容量能力指标等五大体系。这些指标在时间上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趋向,在空间上反映了工业经济的整体布局和产业结构,在数量上反映了工业经济的规模,在层次上反映了工业经济的功能和水平。

指标体系具体分解为目标层:是评价指标体系的最高层,表征了我国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总体评价。判断层:包括经济发展能力、科技进步能力、人力资源效益能力、资源利用能力、环境容量能力等五个方面。因素层:因素层共包括总体经济规模、经济效益、产品竞争力、产品科技含量、科技创新能力、企业管理水平、员工素质、资源消耗状况、资源生产状况、自然环境质量、基础设施条件、社会环境状况等12个因素,分属于不同的判断层,是对判断层的进一步细分。指标层:指标层既是指标体系的最下层,也是最重要的一层,它涵括了反映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的全部内容,是目标层的最终载体。

由于影响我国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各因素之间是相互关联的,即指标之间的信息既不完全独立,也不完全重复,不宜对其进行直接评价。因此,采用了因子分析法。根据选取的原始评价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对其进行降维处理,从而得到能充分反映原始评价指标信息的少数几个彼此独立的综合变量,即因子(Zj)。再以因子和其贡献率(Vj)构建综合评价向量(p为主因子个数),进而达到对我国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综合评价的目的。

根据因子得分可以将我国各省份的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划分为四个等级,即高、较高、较低、低。其中程度高的省区是上海、北京、天津、广东、浙江;程度较高的省份是辽宁、福建、江苏、、海南、吉林、湖北、山东、新疆、重庆;程度较低的省区有湖南、黑龙江、陕西、内蒙古、江西、广西、河北、河南、山西、四川;程度低的省区有宁夏、安徽、云南、青海、甘肃、贵州。

通过我国各省份工业可持续发展程度的比较,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仅有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等几个省份,这说明我国工业发展水平高的省份与工业发展水平低的省份之间的差距是非常大的,显然,这种“两极分化”的现状不利于我国区域工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

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带来看,东部地区整体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和全国平均水平,在工业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其中经济影响指标、工业流通及环保指标、科技创新指标和发展潜力与管理运营指标等四项指标都显著强于中西部地区,只有资源配置指标低于其他两个地区,这主要是由于我国资源在地域分布上极不均衡,以及东部地区对资源的需求远远大于其供给所造成的。而中西部地区除资源配置指标外,其他各项指标和综合评价得分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工业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其中中部地区略强于西部地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区域工业可持续发展水平在东中西三大地带上呈现出明显的梯度分布,即“东强、中中、西弱”。

篇(6)

为加快推进我省衡器行业转型升级,引导衡器产业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行业规模实力、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特制定本规划。

一、“十二五”发展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省衡器行业开始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产品种类齐全、质量可靠,重点企业发展及重点产品培育方面有了重大突破,形成了具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并具备了一定的集成创新和自主创新能力。

(一)主要成就

1.规模效益居全国前列。

按新统计口径,全省衡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由2012年的18家增加到2015年的21家;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由2012年的28.5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42.24亿元,年均增长14.01%;利润总额由2012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26亿元,年均增长15.79%;利税总额由2012年的2.9亿元增加到2015年的3.26亿元,年均增长3.98%。2015年底,全省衡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累计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居全国第一位;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利润、利税、出口同比分别增长13.67%、15.50%、16.91%和8.24%。

2.质量品牌稳步提高,优势产业初具规模。

我省衡器行业的比较优势主要集中在电子衡器、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控制器、电阻应变计、防爆称重系统等。称重传感器和显示器的产量和质量全国领先,其他优势产业也居全国同行前列。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优势产业的整体实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形成了一批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知名企业和品牌,如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的“金钟”牌、烟台东方电子衡器的“丰收”牌、青岛公平衡器的“公平”牌、青岛精工衡器的“精衡”牌等等。

3.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通过引进设备和技术改造,我省衡器行业的整体技术装备水平有了明显的提升,部分重点骨干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已达到或接近国内外先进水平。通过引进与企业自主研发相结合,使企业生产技术水平和新产品开发有了质的飞跃,特别是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升了产品的内在品质,还将电子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通讯技术与传统产品相结合,更极大地提高了产品的自动化水平和精确度。许多企业与数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不断跟踪世界先进技术,创新行业产品。

如济南金钟电子衡器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六期技术改造,引进了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电子衡器和称重传感器制造技术和关键设备,拥有各种加工检测设备500余台套,其中数控加工中心、温度实验装置等高、精、尖装备在亚洲同行业领先,实现了从产品备料、焊接、加工、表面处理、涂装、装配校验、入库的流水线布局,彻底改变了我国衡器传统生产方式,提高了产品制造水平,其生产的电子计价秤,通过了国际计量组织的OIML认证。烟台东方电子衡器有限公司的电子衡器被海关总署、中石化确定为定点采购产品,电子计重秤、电子吊钩秤在第二奥运会青岛帆船赛中被奥组委确认为赛事检验设备,其数字防爆称重系统通过国家认证。

4.产业专业化协作体系不断完善,产业集群初现雏形。

全省衡器生产企业较多,但是块状经济特色明显,分工协作明确,产业链条紧密,配套半径较小,具有相对的成本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经过多年的经营发展和完善,我省衡器行业的特色产业集群初现雏形,形成了以济南金钟为龙头的电子衡器和称重传感器生产基地,以烟台东方电子、烟台三元衡器为龙头的生产基地,以滕州金鸡、平邑衡器为龙头的鲁南生产基地,以聊城大华、东昌衡器为龙头的鲁北生产基地,以泰山衡器为龙头的泰山山口生产基地等。

(二)存在的问题

1.生产方式粗放,产品结构不合理、质量不稳定。

企业生产管理落后,多数企业仍维持在小而全的生产模式上,专业制造水平低,专业配套能力差,缺乏管理创新和机制创新,低档次产品能力过剩,高档次衡器却需花费大量外汇进口,结构性供求关系失衡。

2.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匮乏,制约行业发展。

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培训体系不健全、人员流动性大、供给短缺等问题,企业管理人才、设计人才及高级技工匮乏等问题较大,招工难、留人难现象比较突出。全行业高级技术和管理人员不足行业人数的10%,人员结构不适应高技术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管理,制约了行业发展。

3.企业核心竞争力弱,高端品牌少。

我省衡器行业企业中小企业居多,有一些甚至相当于家庭作坊,常年以来料加工或贴牌生产为主,处在制造业中的加工环节,科技投入较少,基本不具备技术和新产品开发能力,到目前为止行业还没建成一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级企业技术中心也较少。加上企业自主品牌建设和培育意识不强,虽然其产品在质量、品种方面与世界先进国家相比差距不大,但企业很难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获得更大的发展。由于缺乏在国际上的强势品牌和龙头企业,行业整体水平提高与发展也将受到一定的影响。

二、“十三五”发展形势分析

(一)与国际水平比差距,倒逼企业转型升级

“十二五”以来,衡器行业称重传感器和显示器的技术与生产有了较大进步,电子衡器的产量和质量也不断提高,但与国际水平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人、财两弱,国外在高准确度、高稳定度、动态称重和称重智能化等均有领先的理论研究;二是我国在采用先进技术和先进成果的速度与程度明显落后于国际水平,高档次衡器产品技术水平要落后8-13年,低档静态称重产品生产能力过剩,定量自动衡器和高档商用秤,仍处于起步阶段;三是国内或省内只有几个规模最大的外资企业或新兴企业,才拥有先进的制造工艺及技术装备,而发达国家先进衡器产品的开发、制造、调试、补偿、修正都是在先进程序下自动完成。

当前,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形成的历史汇的重要节点,是深化改革开放、转方式、调结构的攻坚时期,也是衡器业实施转型升级、由大变强的重要时期。

(二)“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现代衡器是融合传感技术、微电子、信息处理、自动控制和精密机械加工等多项技术集成产品,除计量功能外,还有监测、运算、控制、管理等多项功能,是控制产品质量、降低物品消耗、提高劳动效率、保护正当商贸等环节中不可缺少的计量与控制设备,也是物联网的检测终端。“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等新生态的出现,为衡器行业的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三)智能衡器产品的研发与物联网的结合是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

科技高速发展和应用水平的提高,衡器产品数字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将成为衡器工业的发展方向和重点。我国应用高技术含量的先进衡器,还处在依赖进口解决供应的阶段。在技术含量高的衡器产品领域,我国的衡器制造企业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但智能衡器产品的研发与物联网的结合是当前行业面临的挑战。

总体而言,衡器行业“十三五”期间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存。行业要以国家相关产业政策为指导,抓住政策机遇,通过制造业与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手段的融合,促进山东衡器由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的实质性转变。

三、“十三五”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积极响应“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战略要求,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总体要求,以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加快推进衡器产业供给侧改革和整体转型升级;加快完善创新体系建设,大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优化产业、区域、企业、市场结构,力争在智能制造、数字制造、网络制造上取得新突破;以服务为宗旨扩大协会的服务面、提升协会的服务效能、增强协会的凝聚力,通过协会的服务促进全省衡器行业的发展。

(二)基本原则

1.突出自主创新。瞄准当今世界产业发展方向,走产学研联合的道路,推进科技创新和技术进步,积极采用新材料和先进适应技术改造衡器产业,逐步减少和淘汰落后产品的生产,推动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2.支持优势行业和重点企业发展。发挥比较优势,加快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向优势行业和企业流动,支持带动作用强、关联度高、发展潜力大的优势行业和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重点培育自主品牌,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优化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改变现有出口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方式。积极创建企业自身的营销网络和体系,拓展国内外空间,并支持有实力的企业与跨国公司开展战略合作。

(三)主要目标

1.总体目标。到2020年,全省衡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年均增长不低于8%,利润年均增长不低于10%,利税年均增长不低于6%。

2.科技创新。在行业内积极争创省级企业技术中心2-3家,行业公共技术研发与服务平台1个。在新材料核心技术的开发与运用方面有突破性进展,形成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

3.品牌建设。到2020年,新增山东名牌3个、山东省著名商标4个。

4.重点企业与产业集群。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3家,培育发展省级特色产业集群3个。

5.标准化工作。完成《重力式自动配料衡器》、《电子称重仪表》、《电子台案秤》、《动态公路车辆自动衡器》4个标准的立项和制修订工作。

四、“十三五”发展重点

(一)重点发展技术

加强技术创新,普及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扩大应用计算器辅助制造技术、计算器集成制造系统。把称重计量测控技术纳入信息采集、处理和信息管理的范畴。加强传感技术、计算器应用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信息通讯技术和软件技术的开发与应用,提高电子衡器与自动衡器产品比例,扩大网络化、集成化的电子衡器的生产,促进衡器产品优化升级。加大称重系统的研制能力,积极开发智能化电子衡器。

(二)重点发展产品和企业

大力发展称重传感器、称重显示控制器、电阻应变计等,限制抵档静态称重产品,鼓励定量包装秤、配料秤、自动重量检验秤等自动衡器和高档商业秤的发展。重点支持济南金钟、青岛公平、青岛衡器、烟台东方电子、泰山衡器、滕州金鸡、聊成大华、临淄齐创、淄博同泰、山东鼎力、平邑衡器等企业的发展。

(三)重点发展模式

应用“互联网+”思维,实施电子商务改革,实现衡器企业管理创新。建立与完善开发决策支持系统,企业资源计划管理系统,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现代化管理手段,完成现代化生产管理体系的改造。加速提高衡器行业专业化生产能力和专业化技术水平,在行业中形成专业化配套和专业化合作的能力,发展产业经济规模,提高企业经济增长的质量,提升企业竞争能力。

(四)重点培育发展产业集群

认真总结特色区域经济培育和发展的经验,根据现有产业布局,在产业聚集、特色突出的区域与当地政府一起开展共建活动。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支持特色经济的发展,培植产业集群,增强产业的集中度和集群效应。重点培育命名以济南金钟为龙头的全国电子衡器和传感器制造基地,以泰山衡器、烟台东方电子衡器、青岛公平、青岛精工为龙头的3个省级衡器制造基地。

五、保障措施

(一)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推进产学研联合创新

鼓励和发展产、学、研一体的有效联盟机制,加快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科研体系的建设,抢占行业领域的制高点,选择基础好,实力强的企业,建立国家级企业科研中心,并带动省级科研中心的建设,形成合理的行业科研布局。

(二)加强品牌建设

全面树立衡器行业“精艺设计、精密制造、精细管理”的精品意识,以科技创新和产品创新培育品牌,增强企业质量竞争力,引导企业走出价格竞争的漩涡,变价格战为质量战、技术战,采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工业,促进行业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向质量型、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保持行持续发展的能力。

(三)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

积极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把参与国际竞争提到关系企业生存发展的战略高度来认识,以扩大产品出口,带动企业创新提高工艺制造、生产和管理水平,推动企业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同时应大力开拓国内市场,做到两手抓,两手硬。

(四)加强对外交流与合作

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注重关键技术、工艺和设备的引进和开发,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鼓励国外企业通过独资或合资形式办厂,提高行业整体水平。

(五)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企业和市场的竞争最终是人才的竞争,积极围绕国际竞争的需要,按国际标准,尽快吸引、培养和发展一支以振兴我省衡器行业为己任的掌握现代科学技术、掌握现代管理知识的科技与管理人才队伍。

篇(7)

关键词 经济低碳化;就业;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D669.2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号

1002-2104(2010)12-0076-05 doi:10.3969/j.issn.1002-210 4.2010.12.016

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阶段,能源消费和温室气体排放增长速度较快,作为 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之一,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减排压力。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安国 之策和谐之源。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扩大就业一直是政府最为关心并重点解决的经济 社会问题。在经济低碳化背景下,如何保持经济增长和就业扩大就成为需要认真考虑和研究 的问题。为此,本文以应对低碳经济为背景,从宏观角度对经济低碳化对我国中长期就业的 影响进行探讨。

1 经济低碳化对就业影响的效应及其作用机理低碳经济简单地讲就是低碳发展、低碳产业、低碳技术、低碳生活等一系列经济形态的总称 [1]。发展低碳经济既有导致部分行业萎缩就业减少的负效应,又有催生新行业带 来就业增加的正效应。当然,在不同时期、不同发展阶段两种效应的影响是不同的,最终对 就业的影响取决于这两种效应的对比。

1.1 经济低碳化对就业影响的负效应

经济低碳化对就业影响的负效应主要体现在部分行业受能源效率改善和落后产能调整的影响 会减少就业。具体来讲,一方面由于技术进步带来的生产效率提高,将“摧毁”一部分技术 水平落后行业的劳动岗位,导致就业需求减少。另一方面,工业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和排放 部门,经济低碳化必然要限制钢铁、火电、水泥、重化工等行业内一些落后生产力的发展, 随着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逐步关停并转会带来相应就业岗位的缩减,也会造成一些低技术 含量劳动者的结构性失业。

1.2 经济低碳化对就业影响的正效应

1.2.1 横向拉长产业链增加就业

[KG(*25]经济低碳化可以拉长产业链,伴随着产业链的拉长会催生新的行业,增加就业岗位 , 缓解就业 总量压力[2]。产业链的拉长一方面表现为服务业向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延伸和 渗透。如,第三产业中相关的服务业加速向第二产业的生产前期研究、生产中期设计和生产 后期的信息反馈过程展开全方位渗透,生产业的发展就意味着就业机会和岗位的增加 ;另一方面产业链的拉长还表现为工业、农业、服务业内部相关联的产业通过融合提高竞争 力,适应市场新需求新兴产业会产生并兴起,而新兴产业的兴起不仅会提高就业数量,更重 要的是会提升就业质量。[KG)]

1.2.2 纵向拉伸产业各环节增加就业

[KG(*25]经济低碳化可以纵向拉伸产业各环节增加就业,通过向企业的上游产品和下游产品 扩张,采 用纵向一体化战略形成规模经济,而部门的增设和新业务的开展都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如, 上游可以吸纳大量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进行技术研发、管理策划和咨询服务等扩大就业, 下游可以吸收具有相关经验的城镇失业人员以及农村转移就业人员从事保养、维修拆卸和回 收再利用等服务实现就业。[KG)]

1.2.3 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催生就业

低碳经济具有明显的经济、就业、减排三重效益[3]。发展低碳经济将引发劳动力 市场的结构性调整,导致劳动力在城乡和地区之间重新分配并催生新的就业岗位,这对提升 就业质量,缓解就业总量压力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如,通过积极发展植树造林及碳汇林业 引导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可以有效缓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通过产业转移及排 放权交易不仅可以促进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催生“绿色”就业,还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承 接产业转移发展经济和扩大就业。

2 经济低碳化对我国就业影响的定量研究

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下,经济低碳化只能是实施相对低碳化的经济,也就是说,一方面要 全 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施节能减排;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以森林为主体的生态保护和建设, 发挥森林生态系统固碳的特殊作用,来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遵循上述思路,下面分别计量 经济低碳化对三次产业就业的影响。

2.1 第一产业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从第一产业看,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和产业结构升级的不断加速,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就业 不可逆转,第一产业吸纳就业的总量仍会逐年下降,农业排斥劳动力的趋势在中长期不会改 变(见图1)。但经济低碳化背景下,由于碳汇的作用,通过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积极发展 生态旅游业等林副产业可以带来一部分新增就业岗位。

根据《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2010年和2020年我国森林覆盖率的目标是分别 达到20%和23%以上。2008年底我国森林覆盖率为20.36%,假设“十二五”时期我国森林覆盖 率每年增加0.3%, “十三五”时期每年增加0.25%,据此可以推算出每年新增造林面积。根据每公顷用工量103 .5工日和100工日/人的造林经验数据[1],计算出中长期我国造林可以带动的新增 就业岗位(计算结果见表1)。

2.2 第二产业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工业作为主要的能源消耗和排放部门(见图2),随着国家产业调整政策的深化,实施第二 产业的节能减排目标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是通过技术进步降低单位能耗水平;二是关停并 转淘汰落后产能降低总排放[4]。

经济低碳化对第二产业就业的影响也就体现在上述两方面作用带来的就业岗位缩减(暂不考 虑催生新兴行业带来的就业增加)。由于目前我国工业行业的平均用能效率与国外先进水平 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中长期还拥有能源利用效率提升的大量空间[5],假设第二产 业仍维持目前的技术进步提升速度不变,根据1990-2009年历史数据,通过建立回归方程可 以得出第二产业的就业能源消耗弹性系数为0.334,表明第二产业能源消耗总量每增长1个百 分点,可以带来第二产业就业总量增长0.334个百分点(详细计量过程略,下同)。以此弹 性系数,由预测的中长期我国第二产业能源消耗变动情况可以测算出低碳发展对第二产业就 业的影响[6]。

[KG(*20]根据我国中长期减排目标,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 由此可 计算出第二产业单位能耗水平的减排目标,再根据对中长期我国GDP总量以及产业结构的测 算数据,可得出如果仍按照目前的节能减排水平,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的能耗总量将比20 05年增长1.932倍,由就业能源消耗弹性系数可计算出将带来就业增长0.65倍。如果达到中 长期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的能耗总量将比2005年增长1.198倍,相应地带来就 业增长0.4倍。2005年我国第二产业就业18 084万人,则可计算出到2020年完成中长 期 减排目标会使总就业岗位相对减少4 521万个,平均每年减少301万个,计算结果见 表1。[KG)]

当然,从第二产业内部结构看,资本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工业吸纳就业肯定是会逐 年减少(但其内部的就业结构变动可能会存在此消彼长);而劳动密集程度相对较高的建筑 业就业份额则会由于城镇化的加速推进呈现出稳定增加的趋势,并成为第二产业劳动力需求 的增长点。但如果从整个第二产业来看中长期内由于经济低碳化(不考虑新兴行业 )影响其吸纳就业总体是负增长的。

2.3 第三产业低碳化对我国就业的影响

经济低碳化对第三产业就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技术进步上。根据近年来第三产业单位能耗的 降低速度,假设“十二五”时期我国第三产业能源强度每年降低0.015,“十三五”时期每 年降低0.01。同样根据对中长期我国GDP总量以及产业结构的测算数据,可以计算出第三产 业的能耗总量。通过对1990-2008年历史数据建立回归方程可以得出第三产业就业增长与其 能源强度降速之间的弹性系数为-0.389,表明第三产业能源强度降速每加速1个百分点,可 以带来第三产业就业增长0.389个百分点。2005年我国第三产业就业23 771万人,可以计算 出 “十二五”时期第三产业低碳化将带来就业岗位每年增加138万个,“十三五”时期可以带 动就业岗位每年增加92万个(计算结果见表1)。

当然,从第三产业内部看,第三产业对劳动力需求拉动能力最强的是批发零售贸易住宿餐饮 业以及其他社会服务业等传统行业,这些行业的技术含量相对较低,属典型的低碳化劳动密 集型产业,具有较高的就业吸纳能力,是经济低碳化创造就业机会的主要行业。从三次产业来看,“十二五”时期经济低碳化可以每年带来新增就业岗位135万个,“十三 五”时期可以每年带来新增就业岗位40万个。由于无法计量 经济低碳化催生的新兴行业带来的就业岗位增加,因此,我们的计量肯定低估了经济低碳化 对就业的增量效应,但通过上述简单分析,至少可以表明,从整体上看,中长期经济低碳化 对我国就业的影响是正向和积极的。

2.4 低碳经济促进就业的国际比较

从国际上看,伴随着向高能效、低排放的低碳经济转型,西方发达国家将低碳经济和低碳投 资看成是经济复苏和降低失业率的“救星”,纷纷推出绿色投资计划,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并 确定了就业促进的目标(表2)。

3 经济低碳化扩大就业的对策建议

我国面临着发展经济、扩大就业和减缓温室气体排放 的多重目标压力,应对气候变化的形势严峻,任务繁重。

但发展低碳经济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必然战略选择,中国的长期发展战 略要树立低碳经济的发展理念,加快实现战略部署,在政策上予以支持和保障,实现向低碳 发展和低碳就业的转型[7]。

3.1 制定经济低碳化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扩大就业

3.1.1 在发展和低碳中寻求最佳结合点

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增长,以经济增长带动就业增加是我国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之一。发 展低碳经济必须结合我国国情,分步实施,有序推进,重点在低碳目的在发展,要“低碳” 和“发展”两不误,要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消费方式来减少能源需求和排放,而不是以 降低生活质量和经济增长为代价实现低碳目的。要把握好发展过程中的“度”,不脱离国情 在经济活动中逐步推进去碳化,在保证经济继续平稳快速增长和避免大量结构性失业的前 提下,走“中碳经济”再到“低碳经济”的发展战略。短期内,做好节能减排,尽可能减少 碳排放;中期力争实现保持温室气体排放的增长速度小于经济增长速度;长期则是在保持经 济增长的同时实现绝对排放量的减少。

3.1.2 实施积极的低碳发展就业促进政策

政府应实施积极的低碳发展就业促进政策,在制定和实施低碳经济发展的产业政策、公共投 资规划和大中型投资项目时,应把创造就业岗位和扩大就业机会作为重要内容统筹考虑,选 择最具创造就业潜力的低碳经济发展、结构调整与投资战略。在选择低碳技术发展路径时, 应适应和符合我国现实国情的要素禀赋结构,兼顾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及技术密集型产 业的发展。在财政税收方面,应实施必要的引导资金、财政补贴、转移支付和税收优惠等政 策对低碳发展予以支持,并逐步将鼓励低碳发展纳入政府公共预算支持范围,建立起稳定的 资金支持渠道,以调动地方政府、企业发展低碳经济的积极性,从而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并 带动就业的扩大。

3.2 结构调整中兼顾和侧重并举,努力扩大就业容量 3.2.1 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所兼顾协同发展,避免大规模的结构性失业

从国际经验看,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发展低碳经济意义重大。同等规模或总量的经济,处于同 样的技术水平,如果产业结构不同则碳排放相去甚远,因此,低碳发展必须调整产业结构。 但产业结构是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调整产业结构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制约。 目前,工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行业,担负着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物质基础的任务,调 整结构绝不意味着要过分抑制其发展。此外,低碳行业与高碳行业的划分也是相对的,低碳 部门离不开某些高碳行业的发展,向低碳转型也要考虑产业的协同发展。因此,我国发展低 碳经济应该将着力点放在产业经济的低碳化上,要通过高碳产业的低碳化来实现低碳发展。 也就是说,我国的低碳经济不仅包含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也包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和提 升,以达到产业协同发展,避免和减缓造成部分行业的大规模结构性失业。

3.2.2 产业结构调整要有所侧重,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服务业

为了顺利实现向低碳经济转型,也要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与能源、资本相对密集的第二 产业相比,劳动密集型的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总体上表现为低碳排放、高附加值的特点。针 对中国农业人口多、资源匮乏的基本国情,要积极发展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这不但可以吸 纳更多的城乡就业人口,增加收入和刺激消费,优化产业结构推动经济增长,而且还可以减 少单位产出的碳排放水平,从而实现就业扩大和低碳化发展的双重目标。对于第一产业,要 注重发展林业及农副产业,大力植树造林重视培育林地,发展碳汇林业、生态林业、花卉 种植和旅游林业等产业促进就业增长。对于第三产业,一方面要大力发展就业容量较大,与 经济发展及居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仓储、商贸餐饮、教育、医疗卫生、社区服务、家政服务等 劳动密集型行业;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发展与发达国家差距较大的可再生能源及智能建筑等科 技研发、金融创新、信息咨询、生态旅游、环保管理等新兴第三产业,使第三产业的内部结 构也逐步得到优化升级并带动就业。

3.2.3 区域结构上,加快产业转移培育就业增长点

对于已完成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东部发达地区,要加速其产业结构升级,大力发展第三产 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带动经济与就业向低碳发展和低碳就业转型。对于中西部欠发达 地 区,要研究建立“排放权账户”为其留出发展的空间,同时加大对中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政策 的扶持力度及其产业承接能力建设,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完善中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开发的资 源 补偿机制,加大国家对中西部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鼓励劳动密集型、物流成本低、产 品时效性弱的产业向这些地区转移,培育中西部就业增长点,努力创造就业岗位,千方百计 扩大就业总量。

3.3 创新激励机制,培育新兴行业带动绿色就业

3.3.1 鼓励技术创新,扶持呵护创新行业及其产品

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就业的突破口在于技术创新。我国经济由“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 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能否利用后发优势在工业化进程中实现低 碳经济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国的自主创新及技术的国际引进、消化与二次创新能力。 为此,政府要大力支持低碳技术创新,加大对节能减排和新能源技术领域科技创新的支持, 瞄准低碳经济领域的相关技术,加强科技储备,并对创新行业及其产品实施呵护政策扶持其 加速产业化。如,在政策扶持方面要积极推动低碳认证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建立健全低碳标 志标准,向企业宣传低碳标志的意义,鼓励企业进行认证。同时实施促进低碳技术创新的采 购政策,扶持和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通过推广和应用新型低碳经济技术及产品,引 领我国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以实现整个国民经济的低碳化。

3.3.2 创新低碳发展模式,带动绿色就业

世界上很多国家已经看到了绿色产业蕴藏的巨大就业潜力,纷纷采取措施创新低碳 发展模式 ,开发绿色项目,刺激绿色消费,带动绿色就业。有研究表明,向清洁和高效的城市公共交 通转型,具有明显的就业放大效应,每创造一个直接的工作岗位,其就业的乘数效应为2. 5 -4.1[8]。我们应该借鉴国际经验创新低碳发展模式,开展推广低碳社区 、低 碳园区 、低碳建筑、低碳城市建设等低碳发展模式,不仅可以扩大内需和就业,而且还可优 化产业结构和节能减排,促进就业和低碳发展双重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王伟光,等.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通向哥本哈根[M].北京:社会科 学文献出版社,2009:263-289.[Wang Weiguang, et al.Annul Report On Climate Change

A ctions(2009)[M].Beijing:Social Sciences Academic Press,2009:263-289.]

[2]刘兰翠,等.温室气体减排政策问题研究综述[J].管理评论,2005,17(10):46-54.[Liu

Lancui, et al.Greenhouse Gases Emissions Reduction Policy Issues:A Survey[J]. M anagement Review,2005,17(10):46-54.]

[3]王灿,傅平,陈吉宁.清洁发展机制对温室气体减排的贡献[J].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 学版,2008,48(3):357-361.[Wang Can,Fu Ping,Chen Jining.Contribution of Clean De velopment Mechanism to the Mitiga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 Journal of

Ts inghua University: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8,48(3):357-361.]

[4]陈诗一.节能减排与中国工业的双赢发展:2009-2049[J].经济研究,2010,45(3):129- 143.[Chen Shiyi.Energysave and EmissionAbate Activity with its Impact on In du strical Winwin Development[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0,45(3):129-143. ]

[5]王锋,等.中国经济发展中碳排放增长的驱动因素研究[J].经济研究, 2010,45(2):1 23 -136.[Wang Feng,et al.Driving Factors for Growth of Carbon Dioxide Emissions D u ring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China[J].Economic Research Journal, 2010,45(2):12 3-136.]

[6]蒋洪强,牛坤玉,曹东.污染减排影响经济发展的投入产出模型及实证分析[J].中国环 境科学,2009,(12): 1327-1332.[Jiang Hongqiang,Niu Kunyu,Cao Dong.Impact of Pollu tion Emission Reduction Measures on Inputoutput Mod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 nd Empirical analysis[J].China Environmental Science,2009,(12):1327-1332.]

[7]张坤民.低碳世界中的中国:地位,挑战与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8,18(3 ):1-7.[Zhang Kunmin.China's Role Challenges and Strategy for the Low Carbon Wor ld[J].China Population,Recourse and Environment, 2008,18(3):1-7.]

[8]庄贵阳.中国经济低碳发展的途径与潜力分析[J].太平洋学报,2005,(11):79-87.[Z huang Guiyang.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ath and Potentiality of China Lowcarbo nEconomy.Pacific Journal[J],2005,(11):79-87.]

Impact of Lowcarbon Economy on China’s Mediumlong Term Employment and Suggestions

TAN Yongsheng

(Social Development Institute NDRC, Beijing 100038,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