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2 15:26:30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人际交流分析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手机媒介;及时性;大学生;人际交往;效用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
人际交往指个体借助语言、表情、文字或其他手段传达信息,从而和其他个体、群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一般情况下,人际交往需具备信息理解一致、信息反馈及时、适宜信息传播媒介、基本交往技能和一定交往愿望等基本条件。而通过人际交往过程,在社会活动中建立的个体间直接心理关系,即社会心理学定义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交往,有利于群体社会化进程的发展,有利于个体自我认识的深化,为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形成助力。
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时期,人际交往状况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当代大学生多数均为独生子女,个性独立、兴趣广泛、精力充沛,人际交往的愿望比较强烈,同时,随着信息传播媒介的迅速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途径不断增多。在内、外各种因素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出其独特之处:
第一,人际交往范围扩大。传统媒介时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相对局限于亲人、同学、老师和老乡的范围内,交往范围相对狭窄。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多种信息传播媒介的并行,大学生人际交往不再困于传统的校园、社区和家庭范围,他们可以用最短的时间和最大范围的社会群体进行交流。网络的发达,人际交往更是开始由现实社会向虚拟空间延伸。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提出了六度分割理论,即每个人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隔的人不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最多通过六个人便可以联系到任何一个陌生人,无论他在世界什么地方,处在什么社会阶层。按照这一理论,每个人的人际交往范围都不断放大,最终成为一个大型社会性网络。大学生中风靡的QQ、MSN、飞信、微博等交往方式的不断增多,使大学生的交际圈趋向无限扩展。
第二,人际交往互动性强。现代各种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大学生人际交往方式不再受困于传统的面对面的语言和肢体动作交流,或者书信、广播、电视等单项交流模式。当代大学生以“80后”“90后”居多,个性鲜明,追求自我实现和平等自由,渴望在双向交流中获得精神共鸣和情感认可,人际交往互动的动机强烈。网络媒介、手机媒介等现代信息传播媒介,为个体交流提供了及时反馈的空间,人际交往较少受到限制,能够实现畅所欲言,人际交往的互动性增强。
第三,人际交往更重时效。现代社会,生活节奏不断加快,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高效成为人们的普遍追求。大学生面对考试、择业等压力,适应社会的要求,凡事讲求效率,在人际交往中也有体现,即更多选择快捷高效的方式进行沟通。南京理工大学大学生人际交往调查显示,大学生人际沟通首选“手机短信”,其比例高达80.5%,而手机通话占50.1%,QQ、MSN占34.1%,书信仅占8.8%,传统媒介一定程度上受到依托网络发展的新媒介的冲击。能够双向及时沟通的人际交往方式更具实效性,受到大学生的欢迎并被广泛采用。
第四,人际交往目的多样。大学生处于过渡时期即将步入社会,对复杂的社会形态有着许多好奇,对社会中的人际交往方式也有着许多模仿,这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更成熟、更理性的积极作用,也促使相对单纯、简单的大学生人际交往出现了更多功利化、世俗化的现象。大学生人际交往目的更趋多样化,有出于兴趣爱好进行凝聚,有出于学习目的进行共享,有出于发展目的进行“套磁”,也有出于情感发泄进行联络等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目的不再是单纯的社会化需要和情感交流,增加了许多利益需要。交往的互利互赢成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新晋要素,人际交往的目的复杂化、多样化。
二、手机媒介的及时性分析
手机媒介以手机为视听终端,以现代信息技术与网络为平台,以分众为传播目标,以定向为传播效果,以互动为传播应用的信息传播媒介。成为继报刊杂志、无线电广播、电视和互联网之后的“第五媒介”。专家根据中国当前的宏观经济发展预计,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手机市场,手机拥有量将超过欧洲、美国、日本之和。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加速,社会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大,世界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将处流动状态,人数高达20亿之多。
手机媒介作为新时代信息传播的宠儿,是网络媒介的延伸,不仅具备网络媒介互动性强、信息传播高效快捷、跨越空间地域阻隔等特点,还具有高度的便携性和移动性,信息传播互动性强,更具私密性等优势。手机媒介冲破了传统媒介的局限,受众更加广泛、功能更加强大、技术水平更高、互动更充分及时,而日益成为大众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人际交往渠道的主流。及时性强是手机媒介最大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第一,消除了时空维度的限制。手机媒介线性传播和非线性传播兼具,人们通过手机媒介不仅可以获取过去的信息,也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正在的信息。手机媒介小巧、灵活,方便随身携带,与必须在宿舍、教室或者汽车等固定地点固定时间接受信息的其他媒介相比,其信息的和接收的时间差更小。鉴于移动通讯网络全球覆盖和全球漫游的实现,手机媒介彻底打破地域性,全球范围内距离对信息传播的影响变得微乎其微。同时,手机媒介实现了移动通讯和互联网络的融合,使信息传播走向全媒介的大融合,无论身处何处,手机拥有者都可以可据个人偏好选择开机时间,只要通信网络畅通便可随时传播和接受信息。
第二,信息传受同步得以实现。传统媒介传播信息是单向的,信息传播者对信息有着相对控制权,接受者多只能被动的接受,相应的信息反馈只能在一定限度内进行,且一般都是延时的、间接的。以电视为例,其传播过程是垂直单向的,电视观众完全为传播者左右。手机兼有手机电视、手机广播、手机报、手机上网终端和移动电话终端,可以通过手机邮件、手机短信、手机QQ等多种方式对手机媒介内容提供者进行及时的反馈和直接的沟通交流,从而使信息接受者也具备了信息传播者身份,传受双方可以双向交流,实现信息传播的传受同步。
第三,动摇了人际传播与大众传播从属关系。传统媒介时期,大众传播占据主导地位,而人际传播处于从属地位。手机媒介动摇了这一从属关系。目前来看,手机媒介下的人际传播在信息传播的广度和速度上看已不输大众传播。特别是在自然灾害和社会突发事件上,手机媒介下的人际传播往往比大众传播更迅速且所设范围更广。例如,“5・12”汶川大地震时,很多人都是利用手机媒介或者获取的有关信息。手机媒介群发功能,可同时将信息传送或转发给很多人,为人际传播的大量进行提供了时效性保证。过去被视为“小道消息”的人际传播正颠覆着以往与大众传播之间的从属地位,逐渐走上信息传播前沿。
三、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效用分析
手机媒介是及时性的信息传播媒介,其独特的优势使之成为大学生人际沟通的首选方式,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起着不可或缺的“纽带”和“桥梁”作用。手机媒介的及时性作为手机媒介最大的特点,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一)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正效应
1、提高人际交往效率。手机媒介及时性使随时随地沟通成为可能,大学生和家人、朋友、老师之间的信息沟通更加便利。信息反馈的及时,人际交往双方互动性不断提高,双向互动使交流更加平等自由。手机媒介可随时进行一对一、一对多的人际沟通,手机群发功能使学校通知、学院活动信息和班级消息等大范围信息传达得以一次搞定,大大节省了人力,提高了人际沟通效率。同时,借助手机媒介,同学之间甚至师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可在手机QQ群、手机飞信群等及时交流软件上随时随地开展,而不必受个人所在地以及交流场地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通过手机媒介,人际沟通双方可及时获取所需信息,实时互动,使沟通更加充分、有效,大大提高了人际交往的效率。
2、有利远距离情感维系。与亲朋的沟通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大多远离家乡,与父母亲人相距较远,同时许多好友也在各地上学或者工作,彼此不能常常见面相聚。手机媒介可及时获取父母亲朋的消息,同时将自己身边发生的奇闻乐事讲述给他们,与远在异地的他们分享情感体验,交流心得体会。手机媒介及时性,打破了时空限制,实时互动增加沟通的频率,消除了远距离造成的交流障碍和情感隔阂,为情感的深化和维系创造了条件。
3、利于人际困境的尽快化解。手机媒介不仅可以消除面对面交流可能产生的顾虑和尴尬,同时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人际沟通和情感交流。手机媒介为大学生负面情绪的及时排解提供了可能,双向互动的方式可使大学生负面情绪产生初始便可以向父母、师长或者好友倾诉,获得他们及时的支持和开解。大学生心理还处于成长阶段,相对比较敏感,为人处事还不够成熟,在人际交往中难免产生误会和争执,手机媒介提供了实时沟通的渠道,促进交流,有利解决人际交往困境,优化人际交往系统。
(二)手机媒介及时性对当代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负效应
1、信息迅速传播,人际交往负面效应扩大。手机媒介不仅促进了积极信息的传播,也为不良信息的传播提供了便利。不健康信息、谣言、八卦等灰色信息利用手机媒介及时性可快速复制、转发和互动,使大学生人际交往粗俗化。而大学生作弊中也发现了手机的影子,手机媒介及时性助长了群体协同作弊的不正之风。同时,手机媒介及时性为大学生“翘课”提供了方便,舍友同学之间利用手机给逃课者“通风报信”,有的同学甚至“翘课”成习,仅仅出现在老师点名时出现在课堂上,人际交往的负面效应随着信息的迅速传播也渐渐扩大了。
2、手机诈骗更难防,引发人际间的不信任。手机媒介保存了通讯录、QQ号码等私人信息,手机遗失或者相关信息的被盗将造成个人信息的流失,手机诈骗不断升级。例如,很多同学都在好友飞信被盗取后收到信息,称急用手机充值卡,索要充值卡账号密码,收到者立即将充值卡密码发回而多有上当受骗。诈骗信息而手机媒介传播信息的及时性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造成了受骗上当的更难挽回。随着骗局的识破和揭发,同学间收到求助信息都难辨真假,引发人际之间的不信任,给大学生人际交往造成负面影响。
3、形成手机依赖,人际交流快餐化。手机媒介的高效快捷为大学生人际交往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学生对手机媒介的依赖。手机互动即便可以通过沟通频率进行弥补,但如果沟通双方没有相同的情感体验,借助手机媒介进行的沟通难以补充情感的缺失。很多大学生懒于见面,将绝大多数的人际沟通都交给了手机,虽然提高了沟通效率但也造成了沟通的尽量简略。对手机沟通的依赖,大学生越来越缺少直接的交流,忽略与身边人的心灵沟通,人际交往只注重效率而忽视了情感交流,人际交往日渐快餐化。
四、结束语
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进步成才。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呈现范围扩大、互动性强、更注重时效、交往目的多样化等独特性,以及时性为特征的手机媒体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获得大学生广应用,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产生着积极效应;但手机媒介及时性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人际交往快餐、人际间不信任等负面效应。因此,应积极发挥手机媒介对当代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正效用,同时正确引导大学生人际交往,尽力规避负效应,从而促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健康发展和完善人格的塑造。
参考文献:
1、王欢,祝阳.手机媒介对“90后”大学生人际关系建立与维持的效用分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2、王欢,祝阳.手机媒介互动性对大学生人际关系维护的效用分析[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
3、姚静仪.网络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中国青年研究,2010(4).
4、王志玲.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探析[J].中州学刊,2010(5).
5、何伟,王琳.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的因素及解决途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23).
6、曾亮.现代信息技术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影响[J].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
7、张明霞.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6(6).
8、艾宏青.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现状和策略探讨[J].西部大开发(中旬刊),2010(8).
9、刘思林.手机不良短信的社会影响及其综合治理策略[M].北京邮电大学学报,2004(1).
关键字:农村大学生 人际交往 障碍 主要原因 解决途径
随着教育的普及,来自农村的大学生越来越多。他们坚信知识改变命运,从而到各自不熟悉的新城市学习深造。在新的地域,农村大学生面对全新的人际交往圈。与其他人之间沟通信息,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人际交往以情感为基础,渗透着文化,经济等因素。但不少农村大学生表现出其人际交往有障碍。于此,对于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的办法。
农村大学生人际交往困难的主要原因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去处于一个探索人生,认识社会,掌握专业知识的阶段。这个阶段是他们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对其未来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而对于农村大学生人际关系的问题普遍存在。有以下几点主要原因:
(一)自我认知偏差。由于大学生在大学期间对自己还没有形成相对稳定的认识,并且对于农村大学生来至于偏远地域。因为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因素,容易产生自卑的心理以及羞怯心理,孤僻心理。从而容易过分的自我拒绝,影响人际交往,疏远别人,甚至发展成自闭,降低其社会的适应能力。各种效应终成恶性循环。
(二)交往面狭窄,缺少经验和交谈技巧。来自农村大学生较城里的大学生所接触的视野要狭窄很多,与人交流少,见识亦少。更多的农村大学生是淳朴善良。但有时也是寡言少语不善交际。主要原因是缺少经验和交谈技巧。在大学中,生活圈更是多以寝室为中心,可谓是“蜗居”之疑。
(三)对网络过度好奇,导致依赖。由于农村的家长面对自己的孩子最终考上大学,望子成龙的梦完成大半,认为子女所需的一切都是不留余力的满足。由于经济等方面的因素,直到大学才能接触到互联网的生活。出于好奇,以及意志力仍旧薄弱,十分容易对网络产生额外的迷恋。从而导致依赖。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间接人际交流,进一步削弱了青少年交际能力,从而应该关注网络对其的影响。
构建农村大学生良好的人际关系的途径
针对以上分析农村大学生的注意啊人际障碍的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种途径以供解决。
(1)正确认知自我价值。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不管你是否富有,或者才华横溢,这些都并非重点。每个人应该学习欣赏自我。自信的面对人际交往,千万不可妄自菲薄,自视过低,造成心理上的畏惧。大学是一个相互学习,相互扶持的地方。在这里有的只是知识的较量,绝无财富攀比,相貌的攀比。而应该自我认知,更有自信。从而完善自我,积极地投入到人际交往到人际交往中。因为所有人际交往障碍的调适或缓解都是在与人交往的实践中进行的。绝对不能因噎废食。对人际交往产生畏惧心理,停止交往。
(2)学习交往技巧。凡事都接触,用自己的模式表现出自己。使自己接触的人有亲切感,表情自然放松,表达流畅准确。又要不失身份,又要幽默诙谐融洽交谈气氛又能吸引对方的注意力。有时,也可多多了解伊苏,体育等多方面的知识,与人交流时也有共同话题。另外,应该控制语速以及语调,能够让与自己交谈者更易听清,不会听错,造成交流不便。额外提出一点,细微之处尽显人际交往的技巧。相遇时,会心一笑,倾心问候。相知后,一句安慰,一声关心。一切的交际都在细微处升级。
(3)人际交往面狭窄,扩大交往圈。有人说人际圈的大小是与一个人的年纪成正比的。换句话说,一个随着年纪的增长,认识的人也越来越多的。何况在大学这么一个大的群体,大学生更应该建立良好的交友圈。随机结缘,走出寝室。参加各种社团及组织。不但丰富了自己的课余生活,而且也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认识更多有共同兴趣,喜好的朋友。面对各种竞争的压力,农村大学生应该积极向上,走出农村的阴影。毕竟,拼爹,拼家世是极少数的。
(4)建立网络交流桥梁。在这个信息化的时代。网络的交际也显得十分突出。QQ,人人网,MSN等等,都是供给人们交际的工具。网络这把双刃剑,如果我们可以利用其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师长交流的话。不但可以增进感情的交流,扩张人际的交往。而且也可以学习到更多在平时课本上所不能呈现的知识。在网络平台上,时间和空间都将不是阻碍的因素。所以,正确利用网络,那么你的世界会更加美丽的。
(5)加强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家庭及学校是人成长阶段接触主要的环境。所以,家庭及学校应给予孩子们正确的引导。如此,他们, 才会更愿意接触他人。不会对人际交往产生抵触情绪,作为学校教育,应帮助产生抵触心理的学生消除错误的观念。给予正确的引导,给他们学习生活的美好环境,提供人际交往的时间和空间。而对于家庭教育,则是父母应多于孩子沟通,交流。有敞开心扉的进行心里思想的交流。教会孩子懂得换位思考,善待他人。人际交往要发于心,止于礼。
(6)积极进行咨询和辅导,及时解决。有时候,当自己无法解决,造成困扰的话。也可以求助于身边的同学,或者是老师。让他们帮助自己克服人际交往上问题。因为老师会有更加专业的知识帮你解决问题,走出困境。而对于同学,他们可以给以你生活中更多的关注,更明白 你的生活交际的问题出现在那里。要相信一个人的力量不足,一群人的力量惊人。另外,如果心理问题严重的话,成为了心理疾病,应该不畏他人的眼光,选择积极就医。专业的心理医生,会就你心理的情况给予你更为科学的治疗。相信最后会走出困境,走向人群。
[关键词] 人际情报网络 知识管理 影响因素 知识管理系统 竞争情报
[分类号] G352
1 引 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目光聚焦到了企业知识管理上。目前中国企业知识管理整体上已经走过初始阶段与认知阶段,进入重用阶段。知识系统化、组织化的管理,实现企业内知识转化、共享,进而达到知识创新,已成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人际情报网络则是通过将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源挖掘共享,充分利用“谁知道什么”、“谁知道怎样做”等隐性知识的提炼和管理,将各种知识信息传递到依据它进行决策的人手中,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
为了更好地发挥人际情报网络在企业知识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在深入分析两者融合的可行性后,提出了人际情报网络对企业知识获取、组织、利用和知识管理系统可持续应用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因素模型。四个模型的提出不仅阐述了人际情报网络是如何对传统的知识利用并发挥作用的,而且首次分析了如何从最大程度上去激发和促进企业员工知识搜寻和贡献意愿的形成,使两者达到动态平衡状态,从而促进知识管理系统持续性应用。
2 人际情报网络与企业知识管理
知识管理赋予了人际情报网络丰富的内涵和理论基础,而在企业的知识管理过程中,人际情报网络的应用也对其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两者的融合能使各自的效用达到更高。
2.1 人际情报网络概述
人际情报网络是一种关注人际交往中的信息流动,获取和提炼隐性知识,创造有价值的竞争情报,从而实现组织特定目标,有效提升其竞争力的工具。其发展至今已形成了一些自身的特点,例如广泛性与多样性,动态性与交互性,弱链接与强连带并存性,小核心、大辐射范围性等。但随着竞争环境的变化,新的特点和发展趋势也在逐步呈现。
目前人际情报网络为竞争情报和企业发展提供了成功的机会和组织保障。它不仅帮助企业高度聚集社会资本,将个体信息网嵌入更大的社会生态人际网络:帮助组织知识创新与共享,更好地实现信息交流,提炼有价值信息,还成为了企业获取利用隐性知识,提高核心竞争力的有效平台。
2.2 人际情报网络与知识管理的融合
企业知识管理是企业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构建企业内、外部知识网络进行内、外部学习,有效地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互相转换,并在转换过程中创造、运用、积累和扩散知识,从而最终提高企业学习能力、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系统过程。在知识管理中,能否充分挖掘和利用隐性知识是管理能否成功的关键,而隐性知识的挖掘主要是取决于知识人员的知识需求与共享意愿。这也是知识以人为本的特性所在。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重视知识共享、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知识管理越来越为各类公司、组织所青睐。美国生产力与质量中心(American Productivity&Quality Center,APQC)的报告中指出,有6个因素可以鼓励企业员工之间实现知识共享,人际情报的力量即为其中一个关键因素。
2.2.1 隐性知识的挖掘与应用上两者的融合 相对于显性知识的易获取性而言,隐性知识更能帮助企业形成持续的竞争优势。对知识的关注必须是将隐性知识的承载者――知识个人和组织联系起来。能否较好地梳理知识拥有者的个人和组织之间的关系既是知识管理的重点也是人际情报网络所研究的范畴。
建立以人为中心的人际情报网络,为企业提供了一个畅通无阻的隐性知识的交流平台。通过搜集、分析、提炼企业内外部的各种信息源,集成专家库、知识库、知识社群、知识地图等,提高企业知识管理效率(见图1)。
从内部信息源来看,企业内部的技术部门人员,他们的知识优势主要在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和技术动向方面;财务部门人员则对各种融资渠道、财务分析知识较为熟悉;人事部门的人员了解更多的是劳动力市场、竞争对手的组织机构管理人员等;信息和公关部门人员掌握的主要是竞争产品信息和售后服务优缺点、市场综合战略等信息;采购部门人员熟悉的则是原材料及供应商的相关信息。
从外部信息源来看,广告商会对竞争对手的市场定位、战略、广告费用、新产品较为熟悉;银行人员则可能会提供一些关于竞争对手贷款、经营等方面的信息;用户和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评价、建议、需求信息也很重要;销售部门可提品市场份额,销售渠道方面的信息;供应商则对供货价格、品种、质量、货源给出有价值的建议。
通过这些人际情报源的挖掘和提炼,我们可以形成有价值的知识资源库,实现知识数据流的顺畅交流,从而保证知识的有效利用。从企业内外部挑选专家,将他们的联系方式、擅长领域公布,形成专家库,构建良好的人际网络组织,在企业遇到各种突发问题时,可以轻松自如地找到合适的人员来帮助解决;将搜集提炼的有价值的知识源汇集成知识库,成为提供分类、搜寻、分享个人化资料的存储中心;通过网络社群活动建立知识讨论区、专栏、BBS、读书会等,促进知识共享;对企业员工进行知识评级,挖掘其各种突出的工作能力,分类提炼出特定工作所需的知识,制成知识地图,使得一旦遇到疑问,就知道如何查找解决之法;建立知识地图导航帮助企业员工快速找到有用信息,保证知识数据交流的通畅性。
2.2.2 “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上两者的融合
人际情报网络最重要的因素在于“人”,对于知识管理而言同样如此。“人”可以通过“人际网络”这一途径进行知识信息的有效收集,这无疑是两者共同涉及到“人”的作用的重要方面。而“人”在人际情报网络中最重要的作用,实际上是通过“以人为本”,充分调动和发挥全体员工关注企业生存状况的积极性,自愿贡献分享自身信息资源,营造出一种“全员重视人际情报与知识共享”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能够很好地协调人际关系,使人们焕发进取精神和开拓精神,同时对员工的行为产生良好的软性约束。而以大力推崇“创新”和“交流学习”为特征的“知识管理”当然也需要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积极作用。良好的人际知识交流,能使企业员工工作更有干劲,团队凝聚力更强。
2.3 人际情报网络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
人际情报网络在知识管理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对企业人际关系资源进行规范管理、追踪企业人际网络中的个体行为、分析个体的行为特征、评估个体的价值、密切企业与人际网络个体之间的互动交流、帮助开发和引导个体知识贡献等。如图2所示:
其作用主要有:
・人际网络分析。提取网络中各种信息,描绘企业人际网络的组成,分析网络中个体问的关系,将分析结果存入人际网络知识库。
・个体行为跟踪。综合知识库中一段时间的信息,分析个体的动向。
・个体行为分析。通过分析找出个体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研究方向、所获成果等,将分析结果存入人际网络知识库。
・个体价值评价。根据个体行为跟踪和分析的结果,评估个体带给组织的机会和威胁。
・行动提示。根据人际网络中的信息,在重要纪念日和重要节日自动向相应个体发送祝贺邮件,提醒企业开展公关活动。
・知识推送。对网络中个体所感兴趣的专业信息进行适时推送,帮助其提升知识水平。
该模块通过对人际情报网络的把握,实现了企业知识数据流的交互。以用户需求为导向,对关键人物的跟踪和价值评估,是获取高价值知识的前提。
3 影响因素模型
人际情报网络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知识的获取、组织、利用这些传统知识管理的生命周期过程,同时在对知识管理系统可持续应用方面的影响也正日益突显。清晰地了解和掌握这些影响因素及影响过程,将从一定程度上促进企业知识管理的完善和创新。
3.1 对知识获取的影响
人际情报网络所搜集的信息大多都是关系企业市场竞争、战略规划、决策提出、知识创新、实际运作的:①它通过自动采集功能对内部数据库、局域网、BBS等信息进行获取;②通过随时情报录入功能,使竞争情报人员将自己通过人际网络得来的信息及时录入到软件中;③通过联系人信息采集功能,自动采集联系人的相关信息;④通过人际网络管理功能,对企业内的人际关系资源进行管理,方便竞争情报人员利用人际关系获得有价值的知识信息;⑤通过热线情报监控,对用户指定的热线(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进行监控,一旦出现新信息可自动进行处理并存储到软件数据库;⑥通过文件、数据导入功能将不同格式的文件和数据导人数据库;⑦通过在线交流功能,例如在线对话等,采集相应人际信息。以上获取的这些信息会存入知识管理系统的知识库中,形成有价值的知识数据,实现知识的有效获取。如图3所示:
3.2 对知识组织的影响
知识在有效获取后,下一步需要的就是对众多知识进行组织和提炼。人际情报网络每天获取的信息可谓成百上千,其中不乏有很多冗余信息,因此人际情报网就需要对这些信息进行有效整合、即时调整,删除无效信息,整合同类信息,提炼价值信息。通过将个体信息进行组织分类,合并为组织信息,从而实现知识增值。人际情报网络提供的分类工具具有自定义功能,用户根据不同权限可自定义类目,因此自动分类的效果比较理想(见图4)。
3.3 对知识利用的影响
在知识管理中,知识利用是一个重要的环节,而要使知识能够很好地被利用以至知识创新,提高用户的满意度是一个重要方面。人际情报网络中的知识推送和行动提示等功能,是以用户需求为导向,根据人际网络中的数据,在重要纪念日(例如个体生日)和重要节日(例如春节)自动向相应个体发送祝福短信。另外根据用户个人信息的分析或者根据其在知识管理系统中登记的个人专业兴趣及定制的相关知识专题,系统自动搜集新人库的信息制作成简报,通过电子邮件等形式推送给相应的用户,使知识利用率大大提高。如图5所示:
3.4 对知识管理系统可持续应用的影响
知识的持续共享是知识管理系统生存与发展的必要条件。企业知识管理系统要想得到可持续的应用和发展,归根结底需要的是知识信息的有效输入和输出。而保证其长期有效性的关键是每个与企业相关联的个体有强烈的知识共享意愿,人际情报网络的建立,会从很大程度上激发和促进这种意愿的形成,使知识的贡献和搜寻达到动态平衡状态。
为了保证知识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应用,我们通过人际交流网络的相关功能提出了一个个人知识贡献和搜寻意愿模型(见图6、图7)。该模型适用于连贯且持续的知识贡献和知识寻求背景,以解释各种潜在地持续知识共享行为因素,保证各用户更加积极地去贡献和搜寻知识。
・过程A1、B1:用户的知识贡献与知识搜寻意愿是保证知识持续性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对用户更加微小习惯的把握从而更好地捕获和衡量其行为。人际情报网络可以从其信息库中,提炼分析出相关意向信息。
・过程A2、B2:组织的支持、创造各种便利条件,为员工提供培训或者各种充分的知识资源,实现激励知识的传递和共享。
・过程A3、B3:个人的习惯可以很好的调和意向和行为之间的关系,越是习惯性的行为,越能表示出个人的意向。所以通过人际情报网络的分析能够对个体习惯有一定的把握。
・过程A4、B4,A5、B5,A6、B6:个人的知识获取和搜寻的信念、态度都会对搜寻意愿产生影响。若用户在知识搜寻或贡献方面有积极的信念和态度,也就预示着有强烈的去使用系统的意愿。同时人们所持有的态度是从关于某一事物的一系列信念中获得的,例如一个用户认为在系统中贡献知识能让其获得愉悦的感受,那他就更有可能保持一种积极的态度去使用该系统贡献知识。
・过程A7、B8,过程A9、B9:用户的满意度已经在理论和实践中被证实为用户态度的指示剂。同时用户的确信度是影响其持续满意度和信念的关键因素,用户越确信其贡献或搜寻电子知识的行为对提高个人形象、实现组织激励、增强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等有帮助,越能增加其满意度。
以上各环节在人际情报网络的作用范围内,充分保证了个体知识搜寻和贡献的动态平衡,从而实现知识管理系统的可持续化应用。
4 结语
关键词:昆明主城区;高中生;和谐人际关系;实验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0
[基金项目]昆明市教育科学研究“十二五”规划2011重点课题(MZ11003)
一、 研究问题
(一)问题的提出
高中时期是一个身心发展迅速,个体逐渐走向成熟的时期,人际关系是影响到高中生日常生活的重要方面,影响着高中生的自我评价、学业成绩乃至心理健康等诸多方面。但是由于高中阶段学业负担非常重,加上高考的压力,所以很多普通高中生在人际关系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有的学校因为升学等压力,甚至有些忽视和谐人际关系在教育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其实,建立积极和谐人际关系在高中生中至关重要,当然要想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和谐人际关系,是需要探索的,可能有多种未知的途径和方法有待探索,但经过研究和实践探索我们发现,目前普通高中学校普遍推行的是简单的说教式的知识传授,以及身教式的模仿方式。这些方式方法比较单一和陈旧,学生往往出现左耳进,右耳出的现象。因为孩子没有切身的体验和感受,所以很难起到教育的效果,所以,通过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和方法,我们尝试开发一套能提高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团体式辅导方案,这套方案不仅能满足学生成长的迫切需要,也能成为高中学生心理辅导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
1.目的:增进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的和谐度和社会的适应性,提高人际交往的技能,克服人际交往的障碍,促进高中生的身心和谐成长和发展。
2.意义:
(1)通过对高中生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待人待物、异往、陌生交流五个维度的调查研究,不断的完善高中生人际交往理论及操作经验。
(2)通过全面系统的实验性研究,形成有针对性、综合性和可操作性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促进高中生人际交往的发展和完善,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标
通过对昆明市某校高一两个班的学生进行人际交谈、交际与交友、待人接物、异往、陌生交流五个维度现状的调查,分析中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特点及存在问题,探索中学生人际交往心理辅导辅导的内容、技巧、途径、策略和方法,根据学生的人际关系的现实需求和发展需求,探讨在校高中生开展和谐人际关系的团体心理辅导的取向,总结提出针对高中生开展和谐人际关系教育教学的思,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辅导方略,进而开发适合高中学生需要的人际关系心理辅导操作方案,促进学生人际关系素质的提高。对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进行突破性的实践研究,提高心理健康教育针对性和和实效性。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被试是昆明市主城区一所重点高中学校随机抽取的一年级的部分学生,共计两个教学班,以班为单位随机分成实验组66人、对照组62人,共计254人次。样本基本情况见(表1)。
表1样本基本情况一览表
(三)实验结果分析
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结果分析:(见表2)
表2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结果
注:*P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间进行前测后,结果发现:两组各因子及总分的均值和标准差相差不大,且t值不具有统计学的显著差异,说明组间差异不大,实验组和对照组从总体及各因子处于同一水平、属于同质样本。
2.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教学后人际关系和谐程度各因子的(T)检验结果(见表3)
表3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教学后测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结果
注:*P
运用配对样本T检验和独立样本T检验,对实验组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和对照组经过常规教学后的问卷数据进行交叉分析,得到以下结果:(1)人际交谈、交际交友、陌生交流以及总分都呈现出巨显著的差异,而且均值都大幅度提高,说明团体辅导式教学比常规传统教学效果更好,说明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对提高高中生的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和陌生交流的能力是有很大的帮助。
(2)在待人接物和异往上也都呈现出较显著的差异。而且均值都有所提高,所以团体心理辅导式教学对待人接物和异往也有一定的提高。
(3)该学校的高中生在人际关系的5个方面都还是比较和谐的,得分多在0-2期间。但按照均值的大小来看,最弱的是交际交友方面,说明高中生正处在一个交际交友高峰时期,他们不喜欢孤独,需要和朋友在一起,但又不善于创造条件并积极主动地寻找知心朋友,而且担心,自己在主动后得到“冷”体验。其次是陌生交流方面,说明高中生具有了一定的交谈能力和与陌生人的沟通技巧,但还需更详细的指导。情况最好的是异往方面的能力,说明伴随着社会的发展,高中生能更开放、更坦然的处理异性之间的关系。
(4)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均值都较之前的测试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年级的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均有所提高。但实施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后,出现了非常显著的差异,说明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对提高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具有显著的作用。
3.实验组在团体心理辅导前测和团体心理辅导后测在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见表4):
表4.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前测与实验组团体心理辅导后测结果
注:*P
经过团体心理辅导后实验组前后测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在人际交谈、交际交友、待人接物、陌生交流方面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P
4.对照组经过常规教学后两组样本在人际关系和谐程度的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分析(见表5):
表5.对照组常规教学前测与对照组常规教学后测结果
注:*P
表5的结果显示:对照组进过常规教学后,由于还是沿用传统方法,没有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原理和方法对人际关系进行教育教学,所以对照组前后测的数据的多项因子上都不具有显著的差异,只有交际交友上有显著性差异,而且均值有所下降。除此之外,对照组后测在陌生交流、待人接物以及总分上的均值都有所下降,说明经过一年的时间,一年级的高中学生的人际关系能力还是有所提高的,只是效果远远不如团体心理辅导式的教育教学好。
参考文献:
[1]凌文辁方俐洛.心理与行为测量【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2]郭秀艳.实验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7.8
关键词 微信红包;人际关系;使用与满足;人际交往理论;需求理论
中图分类号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5)137-0110-02
2015年春节期间,微信红包可谓是火了一把,笔者亲自参与微信红包的发放和疯抢过程,笔者对微信红包的传播影响深感兴趣,通过查阅文献发现,很多学者都在研究微信对人际关系的影响,研究微信红包这一微信的子产品对人际关系的影响也是有理论根据的,诸多学者对微信和人际关系的研究给笔者研究微信红包和人际关系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借鉴,同时也提供了研究思路。
传统意义上红包,是每逢过年的时候长辈给予晚辈的压岁钱。与传统传统红包相比,微信红包实现了随时随地、资金随意的目的,这种方式的改变,更大范围内刺激了用户的参与心理,从而达到激活微信群和加强群内交流,进而引发人际交流。
1 使用与满足、人际交往理论、需求、符号与微信红包
E・卡茨认为受众通过对媒介的积极作用,从而制约着媒介传播的过程,并指出使用媒介完全基于个人需求和愿望。受众成员是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做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1]微信红包在满足微信广泛使用和受众心理需求的条件下,实现了“火爆”,受众在媒介的使用过程中心理需求得到满足。
从使用与满足理论出发,微信红包的把握住了受众的需求,并针对受众需求制定了两种不同的游戏程序,即是红包的派发方式,一是普通等额红包,二是拼手气群红包。第二种方式增加了微信红包的游戏性和娱乐性。在这个抢发红包的过程中,受众利用微信红包这一平台,通过微信群红包的派送和争抢,满足了自己渴望抢到红包的需求,同时也向自己的好伙伴派送红包,达到了加强沟通的目的。
从符号学角度分析,人与人之间信息的传递需要以符号为媒介,从而达到信息的共享和人际关系的互动,无论从米德的人际交往相互影响模式,还是从符号互动理论分析,微信红包的整个传递过程都体现了符号的多样化对人际关系影响的多元化。在微信红包的收发过程中,受众不是简单发送红包,也可以在发送红包时添加祝福的话语,发送红包后配发微信表情传递状态,也可以通过微信语音聊天来表述自己的心情,以此寻求更密切的联系。人际关系在微信红包的互动中,以红包为纽带,夹杂各种符号的综合运用,从而实现人际互动方式的多元化。多种符号的运用避免了单调性,各种符号的互动和综合运用增强人际沟通的效果,营造了活跃的对话场景,带动人际交流的持续性和新鲜性。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存在一个从低到高发展的五个层次:最低层次的需要是生理需求,依次向上是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的需求。[2]在微信红包中,受众首先是满足自己的社交需求,在微信群中,圈内好友通过微信红包达到互相交流的目的;其次,好友通过红包的发放、发言、互动、自我形象构建等社交行为增强与其他好友之间的联系,能够建立起自己在微信中的虚拟形象并取得他人的认可和尊重,这些行为能够满足人们获得尊重、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2 微信红包对人际关系新态的功能分析
微信圈中的红包游戏,带动了微信群的热闹,能够建立微信群的都是一个相对的熟人社区,由红包带来的群内互动加强了群内人员之间的交流,熟人社区更加亲密,对人际关系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笔者从五个方面分析微信红包对人际关系的影响。
2.1 微信红包重构人际关系
传统意义上的红包发放是长辈给晚辈,但是在微信红包游戏中是每个人可以向任何人发送红包,而且可以返发红包,在红包发放过程中,平辈之间、辈分相差人之间都可以相互发放红包,而不会受到非议,这样在原有的社会等级关系上,人际关系在微信红包发放中被重构了。在微信红包中,卸去了现实环境中红包带来的情感包袱,解构传统人情世故的人情关系,重构平等的人际关系。
2.2 微信红包强化人际关系
微信红包的发放首先是在熟人社区中开始的,每一个微信群的建立都是建立在熟人社区基础上的。通过微信红包游戏的发放和争抢,增加了圈内好友的互动,特别是争抢红包和分享红包的过程,每个人都会在群内晒一晒自己的收获或者“失落”,人际关系在这个过程中得以强化。当受众的心理需求和娱乐需求得到满足后,很多人倾向于表达出来,特别是在一个相对熟知的环境中,在个人意见表达的同时,希望圈内好友能够给出回应,微信红包正好迎合了受众的这种交际表达心理,成为圈内具有相同需求的人的交流共识。
2.3 微信红包扩散人际关系
微信红包就像病毒一样快速传播,影响到每一个玩微信的人。受众会有若干微信群,群主作为一个牵头人,可以把两个或者更多的微信群串联起来,从而达到微信红包和人际脉络的扩散,从众心理也是微信红包扩散较快的原因。扩散的过程也是人际关系发展的过程。红包的派送对象从同事、朋友、同学再到单位、组织,一级一级的扩展,很多有意结识朋友的用户就会留意微信红包群中的信息,达到自己的结交目的。
2.4 微信红包维护人际关系
当我们在发放这种红包时,查看我们的朋友列表,选择特定的发放对象,本就在熟人社区的基础上微信红包再一次使人际现实关系向微信空间延伸。微信红包作为人际关系链接的纽带,既可以带动线上微信红包的发送,受众之间的互动,也可以让线下的人际关系更加熟悉起来,通过线上线下的联动,人际关系的维护得到
保证。
2.5 微信红包娱乐人际关系
在新媒体环境下,娱乐功能更加凸显。微信红包本身就是一种游戏,带有一定的娱乐色彩,给受众过年增加喜庆和欢乐。受众在收发红包的过程中得到心理和娱乐满足,圈内好友互动时也会把这种娱乐带给大家。而且娱乐性也体现在我们发送微信红包的时候可以结合文字、语音等,调侃发送对象。
借助微信红包这个新“交流工具”,人们的交流方式又丰富起来,微信红包通过线上的红包发放和争抢带动群内互动,从而作用于线下人际关系,让虚拟人际关系真实化,真实人际关系强化;熟人社区的巩固,新群体的诞生,再到新群体成为熟人社区,微信红包这种病毒式扩展对人际关系的发展作用明显,最终必将形成人际关系的新态。
3 思考与总结
虽然新兴媒体不断出现,媒介成为人与人之间联系的不可或缺的“桥梁”,但是人毕竟是社会的人,不是媒介的人,虚拟环境中的人际关系不可能取代现实环境中的人际关系,它只是现实环境人际关系的补充和加强。麦克卢汉虽然认为任何媒介都是人的任何延伸,但也说到人要“从自恋和麻木状态中惊醒过来”,清晰认识媒介的影响,按照自己的意愿决定媒介的发展方向。
新媒介的不断出现不断丰富人际关系交往的方式,给人际关系的交流带来诸多方便,也进一步加强了人际关系的交流和互动。随着微信和微信红包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微信红包也将成为社交新态,它对熟人社区和新关系链条的影响会更加凸显,一方面受众要加强原有熟人社区的关系,另一方面也要拓展新关系链条,进一步满足自我实现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郭庆光.传播学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165.
专业培养计划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实现人才培养的前提和基础。课程是实现其目标的手段,课程设置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任何能力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培养和塑造,交流能力也是如此。本研究旨在了解学生的交流沟通现状,并以期从学校专业培养计划和课程设置的角度力求找到解决方案。
1 交流能力培养的需求现状
目前,针对大学生交流能力现状的调查或反馈很多,但为了能够实际获取信息,本研究首先利用本校做了两个小样本抽样调查。两次调查分不同时段进行,均随机抽取同一批成都工业学院大学生(150份)为调查对象,这些学生来自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两次调查的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4%和95%。
调查1,采用Mc Croskey编制的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RCA-24),测量学生在人际交往方面的交流恐惧程度。调查2,采用自行编制的问卷,通过8个开放性问题,以期了解学生的校园生活及个体心理状态,如“你曾经出现过焦虑表现吗?你是怎样克服的?”“对于如复旦大学投毒案等恶性校园案件,你怎么看待?”“大学期间,你最想学的知识或技能是什么?”等。
交流恐惧是个体在与他人交流时产生的一种恐惧和焦虑的心理状态,随着这种恐惧和焦虑的出现,个体人际交往的顺利进行将遭遇挫折。调查1结果显示,30.09%的学生表示有不同程度的恐惧症状。其中,15.93%为高度恐惧,14.16%为低度恐惧。第2项调查未有指向性提示,结果却有些意外。大学期间,学生最想学的知识或技能是“与人交流沟通、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能力”(占82%),大于对“专业知识、或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及技能”(占70%)的渴望。
虽然调查的样本量比较少,但并不是说我们的结果不具有代表性,其他研究也得到了类似的结果。第三方教育数据咨询和评估机构麦可思公司在对全国“2013级本科新生的调查”中显示,45%的新生最担心的问题是人际关系。《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也证实了这一点,2007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以其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最重要的工作能力为“有效的口头沟通”。
从人际关系的角度来说,交流沟通是需要技巧,需要知识和经验的储备。而学生如果没有经过这方面的训练和塑造,将会直接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他们会面临校园人际关系的困扰,因为人际关系的良好维系,基础便是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清楚而准确的表达。另一方面,他们今后要面临工作中交流沟通的挑战,因为沟通是实施职业行为的手段,它包括与职场多方面人员沟通的能力,无论是直接利益者,还是相关受益方或社会公众、团队等。而一直以来,高等学校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养上,却忽略了对其进行交流沟通能力的培养。
2 专业培养计划及交流能力课程设置的对比研究
由USNews的全美学科排名结果(2012)显示,麻省理工学院(MIT)的材料科学位居第一,他们的专业培养方案应该值得借鉴。采用随机抽取的清华大学建筑学专业和四川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分别属于工科专业和理科专业,并且他们在国内同专业排名中均靠前,他们的专业培养计划应该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选择不同专业进行比较,是认为各专业培养计划中课程设置模块差异不大,并且针对交流能力的培养对各专业来说应该具有普适性,尤其对于理工科的学生。
MIT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2003)的要求有:(1)学校的一般要求,共17门课程,包括自然科学课、人文社科课、实验课等。(2)提高交流能力的课程(Communication Requirement),必修4门。(3)系内课程,学分最多。
该专业早在2001年就有提高学生交流能力的课程,保证学生在一般写作、语言交流以及专业领域常用稿件写作方面得到训练。每个学生必须学习 2 门提高交流能力的人文、艺术和社科的课程(CI-H)和2 门提高交流能力的专业课程(CI-M)。CI-HW课程属于CI-H中的子课程,更多地专注于学生在人文、艺术和社科方面的写作表达能力,如《Writing and Rhetoric:Food for Thought》、《Language and Technology》。2门 CI-H课程必须在一、二年级选修,另 2 门 CI - M课程必须在三、四年级选修。4门交流能力课程作为核心课程之一,是所有专业的学生都必修的课程。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本科培养方案(2010)的要求有:(1)人文社会科学基础课程,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外语、文化素质课等。(2)自然科学基础课程,如微积分(1)、建筑数学等。(3)专业相关课程,学分最多。(4)实践环节。(5)综合论文训练。
涉及交流能力培养的课程主要体现在文化素质课模块中,此模块要求修满8个学分,包含必修的1~2学分的文化素质教育讲座课和2门文化素质教育核心课。而核心课程又被分为八个课组,涵盖哲学与人生、语言与文学、科技与社会等的近百门课程。此外,面向大一新生开设的新生研讨课(Freshman Seminar),教学方式以教授和学生间的交流、小组讨论、口头以及写作训练为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
四川大学数学与应用数学(基础班)专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2012)的要求有:(1)人格与素养课程群,包括思想政治理论课、体育、中华文化、大学生心理健康等。(2)表达与理解课程群,主要指大学英语口语、大学英语阅读与翻译等的必修课。(3)发展基础课程群,主要是一些基础课,如大学计算机基础、大学物理等。(4)专业与服务课程群,主要指专业课,学分最多。(5)研讨与探究课程群,创新学分相当于此类的必修,如学术研讨等。
表达与理解课程群主要涉及对交流能力的培养,但此模块中除英语必修的课程(12学分)要求外,学生需在7门课程中选修1~2门课程,如《普通话语音形象提升训练》、《演讲与辩论》、《文化人类学》等。
从以上对比分析来看,MIT材料科学与工程属于工科专业,但对学生的口头和书面表达能力以及交流沟通技能的培养非常重视。其一是交流能力课程开设时间早。2001年,该专业培养计划将原有的“写作要求”调整为“交流能力培养”,并涵盖写作能力训练。社会需求是大学制订本科人才培养计划的重要基础,这说明MIT已敏锐察觉到交流能力的培养对学生今后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其二是交流能力的培养要求以必修形式在各专业实施,学生只有通过了这4门课程(CI-H和CI-M)的学习,才能获得相应学分。其三是考虑到学生交流能力的多方面。学校区别对待专业知识和人文、艺术和社科的交流能力培养,各课程模块下均有许多门课程供学生选择,CI-H课程下不包括CI-HW课程,就有近80门有关人文、艺术和社科的交流能力课程清单,如《The Human Past:Introduction to Archaeology》、《Japanese Literature and Cinema》、《The Linguistic Study of Bilingualism》等。而CI-M课程各系均有开设,如建筑系的《Foundations in the Visual Arts and Design for Majors》、《Thesis Research Design Seminar》等。这些课程均有详细的介绍,包括课程性质和教学内容,授课教师、班级人数、开课时间及地点等等,学生可在网上获得详尽的有关CI-H和CI-M的课程信息,学校甚至设有专门的办公室,方便学生咨询。
国内两所知名大学专业培养计划的比较结果显示,首先,专门为提高交流能力的课程并未普遍开设,重视度不够。清华大学的文化素质核心课程,涵盖哲学与人生、语言与文学等八个课组的近百门课程,从课程内容上看,与MIT的CI-H课程类似,但从课程的主要目的和教学形式上还是有所区别。CI-H课程强调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以小班授课为主,强调师生间的互动。而清华大学八个课组的选修课,侧重的是学生的人文社科教育。其次,交流能力的课程开设数少,覆盖面窄,针对性不强。清华大学的新生研讨课是由各学科领域的知名教授开设的小班研讨类课程,如《认识文化遗产》、《建筑发展趋向》等。虽类似于MIT的CI-M课程,但学校要求,作为选修课,每个学生限选一门,且对学有余力的新生而言。并且,从《2012-2013学年度春季学期新生研讨课手册》来看,该类课程有30多门,仍需加强。四川大学的学生“表达与理解”能力或许更多地体现在对英语的听说读写中,英语必修课已占去了大量的学分,学生只有在仅有的几门“表达与理解课程”中做出选择。最后,两所大学的思政类课程比重较大,作为必修课此类课程均占到总学分的8%。清华大学四年制总学分要求175分,四川大学总学分要求176分,两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均为14学分。面对紧张的学分分配,如何能合理高效地设置课程是学校应该反思的问题。
纵观3所学校各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设置,交流能力课程的地位明显不对等。国内两所高校交流能力方面的课程,处在可有可无的状态,表明学校对此类课程的轻视,而MIT对学生交流能力的培养重视程度令人钦佩。国外大学的交流能力培养课程已开设得相当普遍,甚至国外医学界早已将沟通技巧纳入职业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作为职业素养的基础,国外高等教育界对沟通能力的重视程度完全不亚于学科知识和技术。
3 建议
交流能力作为生活和工作中必备的技能更应值得大学教育者投以关注的目光。建议之一,高校应该将交流沟通技能作为学生职业素养的基础要素之一,纳入学校各专业培养计划。建议之二,将交流能力的培养作为各专业核心课程要求,尤其是对于工科的学生,无论是专业方面还是人际交往方面,更应该补上这一课。建议之三,人际交流沟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在不同专业中应具有普适性,如MIT的CI-H课程,而针对各专业,如管理、建筑等专业的交流能力培养课程应该区别对待。
基金项目: 本文系成都工业学院2012年度科研项目“基于可测评角度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途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KY12GJ004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232-235.
[2] 新生人际关系问题分析,http://mycos.com.cn/Detail/ArticleDetail?articleID=10839.
[3] 201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http://mycos.com.cn/Research/Show WRD sn=10270.
[4] 钟世云.麻省理工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计划的分析.中国大学教学,2013(3).
[5] List of current CI-HW and CI-H Subjects,http://web.mit.edu/commreq/cih.html.
[6] CI-M Subjects for Undergraduate Majors,http://web.mit.edu/commreq/cim.html.
【关键词】 人际交往;团体心理辅导;大学生;交流恐惧
A Study on Group Counseling for Personal-communication of Undergraduates. Yang Shuang, Wang Yao. Department of Education, Henan University, Kaifeng 475001, P.R.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 of group counseling on improving the personal-communication quality of undergraduates. Methods 15 students who were selected by measurement, opening questionnaire and diagnostic interviewing were recruited for group counseling in 8 weeks. They were tested with the 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 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 and Sixteen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16PF) before and after group counseling. Results The results show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member's personal-communication quality (9.40±2.44/14.87±3.04, P
【Key words】 Personal-communication; Group counseling; Undergraduates;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大学生心理健康是目前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在以往大学生主要心理问题的相关调查中占据相当大的比例。王瑶的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存在交往能力欠缺和强烈的交往需求之间的矛盾[1]。张改叶的研究中涉及大学生进入高校后感觉最烦恼的问题时,结果有79%的学生选择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差”,在人际交往中最缺乏的是“不知道该怎样表现和表达自己”,“不知道怎样才能处理好与同宿舍同学的关系”、“不知道怎样处理好与异性同学的关系以及与老师的关系”等,并常常会因这些事情而烦恼[2]。故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解决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存在的问题,成为大学生心理辅导研究和探索的热点。
团体心理辅导也叫团体咨询,是在团体情景下进行的一种心理咨询形式,它是通过团体内人际交互作用,促使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认识自我、探讨自我、接纳自我,调整和改善与他人的关系,学习新的态度与行为方式,以发展良好的适应能力的助人过程[3]。与个体咨询相比,团体的情境一方面可以提供尝试与他人交往的机会,发现问题的共性,产生共情,减轻焦虑,同时有机会学习和演练他人成功的交往策略;另一方面团体咨询的条件下,参与者不仅可以得到他人的接纳和支持,而且能够学习接纳和帮助他人。这种合作、参与的关系有助于体验和增进交往中的亲近感。
人际交往是一个互动的过程,人际交往问题也是大学生群体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运用团体心理辅导作为干预方法在提高心理辅导的实效性方面也具有积极意义。因此本研究将如何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改善大学生人际交往状况作为研究的方向和目标,旨在从团体辅导的角度,探讨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策略,改善大学生不当的交往方式以及由于人际关系不良所导致的不良情绪和行为,加强人际的沟通与交流,增强适应能力,以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海报招募的形式从河南大学自愿报名的72名学生中筛选出15名符合条件的同学参加团体辅导,分成新生组与混合年级组,基本情况见表1。筛选工具包括:①量表。运用本研究选取的作为评价工具的3个量表,对报名者进行测试,并以此作为本研究的前测。②开放式问卷[4]。③诊断性面谈。
1.2 评价工具
1.2.1 由华东师范大学祝蓓里修订的卡特尔16PF中的交际性因子 共13道题,采用3级分制。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格交际性特质的变化。
1.2.2 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PRCA)[5] 包含4个分量表,每个分量表各有6个题目,分别用于测量在小组讨论时、2人交谈时、参加会议时和当众演讲时,个体的交流恐惧程度。量表采取5级分制。分量表分数之间的内部相关系数为0.40~0.69。总分的α系数超过0.90。分量表的α系数超过0.75。PRCA在测量人际交往方面显示出高度的信度和效度。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流中的感受变化。
1.2.3 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SAD)的回避分量表[6] 共14道题,采用“是-否”记分。在本研究中用以检验参加者人际交往中的行为变化。
1.2.4 团体满意度评定调查表[7] 调查成员对团体活动的满意程度,用以检验成员对活动的接纳和认同,显示团体辅导的效果。
1.2.5 成员自评量表[3] 通过成员报告参加活动的主观感受,结合前后测的数据结果,对团体辅导的实际效果起到丰富和补充的作用。
1.2.6 统计方法 调查基本采用集体施测,当场收回的办法收集结果,采用描述性统计与t检验的方法,用SPSS 11.5对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1.3 实施方法 将15人分成两个小组,其中一组全部为大一新生,另一组包括各年级学生,两组干预过程相同。采取团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的形式开展活动。团体辅导由一名指导者带领,每周1次,每次2小时,共8次,分为4个阶段。每个阶段设置相应的活动[3,8],具体活动内容见表2。
1.3.1 建立关系阶段 运用一次活动时间,将团体辅导相关情况向小组成员作一简介,签署团体协约;通过各种活动促进成员间互相认识,消除陌生感与戒备心,建立信任关系,创设良好氛围,在互动中学习与体验与人交往的乐趣。
1.3.2 探索问题根源阶段 通过两次活动,促进团体成员的自我探索,深化自我认识,增强自觉的能力;同时找出人际交往方面存在问题的个人原因,为接下来的领悟与改变进行铺垫。
1.3.3 领悟与行为改变阶段 通过4次活动,聚焦于人际交往方面普遍存在的问题的提出与解决,布置相应的家庭作业,在日常生活中巩固学到的人际交往技能。
1.3.4 结束阶段 在最后一次活动中,总结各自的收获与成长。完成相关量表,作为活动效果的检验标准。
2 结 果
2.1 各量表前后测差异比较 由表3可知,实施团体辅导前后,团体在交际性因子、小组分、会议分、公众分和总恐惧分的差异上具有极大的统计学显著性(P
2.2 主观评价 由表4可以看出,大部分成员对团体咨询活动满意并认为有所收获。成员选择“不满意”的题项集中于将团体经验运用到现实中、如何自我表达以及自我认识等方面。成员自评量表的主观报告表明,团体的经验对成员生活产生重要影响,在开放性、自信心、接纳自我和他人方面有显著提高,团体设置的具体活动能促成个体认识上的积极转变和领悟。
在活动中期和末期分别进行的小结与收获中,成员也对这次团体辅导活动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如有的同学在谈自己的感受时认为,“每个人都很坦诚,在小组中找到了家的感觉”,“与别人的交往不再紧张,变得轻松、自如了”,“希望能多组织类似的活动”等。在团体进行过程中指导者也感受到了成员精神面貌上的明显改善,同时感受到团体的力量,并为这种团体力量所感染。
3 讨 论
影响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包括文化背景因素、社会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其中又以心理因素为主。心理因素又包括认知因素、技能因素、行为方式及个性特征方面的因素,这些因素中有些易改变,有些则不易改变[9]。本研究证明通过团体心理辅导,可对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人际交往中的消极情绪、回避行为产生积极的影响和改善作用。同时在本研究中通过分组实验的方式发现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中的表现与体验有所不同。具体分析如下:
3.1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人际交往个性特征 大学生处于青春期到成年期的过渡时期,个性特征仍有较强的可塑性,如能清晰地意识到自己个性上的弱点,以及某些个性特征对人际交往的影响,就能更全面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在团体辅导中开展探索自我的活动,对深化自我认识和自我觉察,挖掘个性中的积极成分的潜力,促进自我的成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通过“20个我是谁”、“自画像”分析以及动物想象投射测验等活动,小组成员在相互交流和讨论中逐步认识自己,发现自我评价当中的不合理认知,树立自信。通过对潜意识自我意象的发掘与讨论,小组成员能够从积极的角度去认识自我,找出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的内在优势,从而增强自信。通过活动小组成员人际交往中的畏缩性降低,开放性提高,不利于人际交往的个性因素也得到了相应的改善。研究结果也使笔者认识到,有些成员对自我的认识和探索尚不够深入,可能与团体咨询的特定形式有关,团体活动往往难以触及到每位成员的深层次问题,如能在团体辅导的同时,适应成员的心理需要,有针对性地辅助以个别辅导,则更能体现心理辅导的效果。
3.2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情感体验 团体心理辅导重视创设安全、和谐、轻松的氛围。在这样的气氛中展开与他人的互动可使成员体会到交往的乐趣。在团体活动的进行过程中,成员彼此间的信任逐步加深,个体开始放松自己,减少心理防卫。整个团体辅导侧重于激发成员间的相互帮助、支持与鼓励,使成员感到踏实、温暖、有归属感,从而在团体中获得情感支持力量。具体的积极情感体验包括:在团体心理辅导的初期感受轻松、和谐的交往氛围,降低人际交往中的顾虑和敏感性;通过前期的自我探索过程体验被关注,以及其他成员提供的积极帮助和肯定;在中后期的具体问题解决和专题辅导的过程中,成员们发现自己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他人存在的问题,减轻了焦虑体验,并且通过具体问题的解决和交往技巧的掌握增强了自信心,在向他人提供帮助和经验参考中感受到个人价值感的提升。团体辅导使参与者体验到了交往带来的积极情感,对交往行为的主动发生起到了促进作用。
3.3 团体心理辅导可改善交往中的行为表现 通过认知上的调整改变成员在人际交往中的不合理思维,配合具体的人际交流技巧的探讨和演练,如角色扮演、心理剧、关于如何拒绝别人和如何接受赞美的专题辅导等,并在此基础上布置家庭作业,改善成员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回避倾向,成员交往的主动性和开放性都得到显著提高。在这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是部分成员反映难以将在团体中获得的经验及时有效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分析原因一方面将团体经验内化到自身日常行为规范当中需要一个逐步转变的过程,每个人都需要建立适合自己的人际交往模式,包括如何自我表达,这往往需要在团体活动以外持续摸索和尝试;另一方面在辅导过程中应强调家庭作业的重要性,要求成员尽可能完成作业。例如在模拟应聘的环节中,是否完成家庭作业的成员之间,其活动效果差异是十分显著的。
3.4 新生组显示出较多共性的问题 成员均为大一新生的一组,表现出诸多共性的问题,主要是新环境中的适应不良。如迫切希望融入新的集体和环境中却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希望获得所有人的肯定;还没有完全从家庭和以往朋友圈中脱离出来;处理不好参加团体活动与学习之间的关系等。同时在组织活动中感受到大一新生的活动积极性非常高,气氛非常热烈。自我开放性和对他人的关注程度都非常高。他们渴望与人交流,只是找不到合适的途径,缺乏一定的沟通技巧,不少同学表示希望以后能多参加这样的活动。由此考虑到大学一年级是改善学生交往方式、促进其心理健康的关键时期,团体辅导也可针对如何促进学生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开展工作。
3.5 由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在开放程度上低于新生组,团体辅导应考虑到年级的差异 大一新生在生活经验、面临问题等方面有较多的相似性,故较容易产生共鸣。而高年级学生在各方面相对更成熟,自我认识、自省能力更强,也更内敛,其心理需求趋向于多元化,故在小组内开放程度较低。加之在团体情境中,个人深层次的问题本来就不易暴露,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对团体活动的感受显得略低于新生组。针对这样的情况,本活动采用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形式,将在团体中发现的问题在个别咨询中进行深入讨论,达到了良好的干预效果。由此感到大学生心理辅导应考虑到年阿立哌唑治疗老年阿立哌唑是新型抗精神病药物,为喹啉类衍生物,它的抗精神病作用可能与D2受体及5-HT1A受体的部分拮抗作
级差异,各年级学生混合组成的小组与大一新生组成的小组,在团体辅导的方式方法上应当有所不同,这将是笔者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继续探索的问题。
4 结 论
4.1 团体心理辅导对大学生交往个性特征、交流恐惧以及人际交往中的回避行为的干预效果极其显著。
4.2 团体咨询中的经验运用到现实生活中可能会发生困难,应引起注意。
4.3 大一新生与其他年级学生在团体心理辅导中的表现不同。有待于今后进一步研究。
4.4 在团体心理辅导过程中辅以个别咨询对全面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有积极的作用。
5 参考文献
[1]王瑶.小组辅导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水平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4,27(5):1254-1256
[2]张改叶.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训练的团体辅导活动设计与实施.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5,13(4):288-290
[3]樊富珉著.团体咨询的理论与实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12(1):179,198-212
[4]Ed E. Jacobs, Robert L. Masson, Riley L. Harvill. Group Counseling Strategies and Skills. 洪炜译.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10:82-84
[5]马弘.交流恐惧自陈量表(Personal Report of Communication Apprehension, PRCA).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32-235
[6]马弘.社交回避及苦恼量表(Social Avoidance And Distress Scale, SAD).见: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编著.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241-244
[7]周永红,李辉,张智,等.团体咨询消解大学生交流恐惧的研究.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4):156-157
[8]邢邦志主编.心理素质的养成与训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2,9:212-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