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刊物 生活杂志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施工管理体系

施工管理体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2 15:26:2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施工管理体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施工管理体系

篇(1)

关键词:市政工程;管理系统;措施;探讨

中图分类号:TU99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建立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

1.1建立严格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

项目经理部应根据“公司工程质量内部监理细则”,制订了自己的“工程质量内部监理制度”。内部监理工程师遇到下列情况时可行使质量否决权:(1)对不按图纸施工,外形尺寸不符合规范和设计图纸要求的;(2)不符合监理程序而施工的工程项目和使用原材料、外购构件不符合要求的;(3)未进行工序交接检查的工程和未经驻地监理工程师签证的隐蔽工程。

工程内部监理工程师在检查中发现造成返工损失或质量事故的,有权作出扣减项目经理部工资含量的裁决;对违反操作规程、弄虚作假、隐瞒质量事故的人员或班组,有权向项目经理提出给予处罚的建议;对提高质量有突出成绩者有权建议项目领导给予表彰和奖励。各级质检人员都有越级反映质量问题的权力。

1.2充分发挥工地试验室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功能

工地试验室是开展全面质量管理的基础部门,是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一环。路桥建设的施工,必须有功能完善的工地试验室。为此,应按规范要求配备试验所需的仪器设备和相关的试验人员,建立试验报告反馈制度,最大限度地实现过程控制。试验人员必须服务到现场,用检测数据监控施工。

1.3制订企业工法,用工法保障合同规范的兑现

合同规范一般都规定了对原材料、半成品和竣工工程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有时还规定使用的施工手段,如灰土路拌还是厂拌,水泥稳定砂砾摊铺用平地机还是摊铺机等。施工单位在充分学习和理解合同规范之后.必按工序编制工法。工法规定完成这道工序(分项工程)的所有参与者的岗位职责和采用的机械设备、施工度、质量标准、检查方法等,用工法规范要求每个施人员的施工活动,从而保障合同规范的兑现。由于施工技术的发展和客观因素的变化,作为企业标准的工法还需要不断地充实和完善。针对存在的问题,做到具体问题具体析。

2.建立和完善项目任务与综合能力的动态平衡系统

项目经理部从工程开始,便在总体上做好该项目的需求预测,并纳入总体运筹网络。事先预测分析各分项生产要素的需求产量、需求结构及时间要求。分别绘出需求曲线进行优化。通过有效管理,合理利用各项目的施工高峰与低谷的时间差,形成较为均衡地总需求曲线。从而对管理和人、财、物等方面采取针对性措施以保证总体上的动态平衡和各分项目之间的紧密衔接。在生产要素需求高峰错落差起伏时,通过科学调度,动态优化配制有限的人财物等资源,使整体优势迅速聚集并发挥作用。对保证工期、降低成本、提高整体综合效益起到重要作用。

3.强化管理机制运行

3.1坚持生产例会制度

项目经理部每半月召开一次生产例会,解决存在的问题和安排下半月的施工。经理部加强施工动态管理,对劳动力使用、机械设备运转、材料供应和形象进度等及时进行分析,找出与网络计划的差异及时进行调整和补救。

3.2强化工程进度管理

工程进度控制的目的在于按合理工期组织施工,保证按合同规定的工期交工。要全面掌握工程进展情况,及早发现计划与实际脱节现象,并采用相应改进措施。为此,项目经理部采用横道图和网络图两种方法进行工程进度管理和控制。

3.3强化施工质量管理

质量是项目的生命。在施工中,注重深化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全员质量意识,以预防为主,对质量实行超前控制,在组织形式和职能上建立健全以项目经理为首,按照不同专业性质和管理职能的项目质量保证体系,,明确每个部门层次和个人的质量责任。同时根据工程的不同部位以及施工条件和要求。分别采取不同措施、进行质量控制、监督、检查及验收,保证每一分项工程和每个关键工序控制点的质量。

3.4强化成本管理

经理部实行目标成本控制。依靠推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实现成本目标,采取“责任成本”和“标成本”的管理办法。教育全体职工树立成本意识,关心、控制成本,变单一控制为多方控制,全过程控制代替阶段控制,提高了经济效益。(1)以预防为基础,对各队担负的工程项目费用进行预测分解,测出每项工程应达到的目标值编制成本计划,落实到每一个项目,实现超前控制;(2)采取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建立成本保证体系及控制图;(3)控制材料消耗,根据工程进度的现场要求,重点控制钢材、水泥等,实现定额与限额管理相结合,精打细算,使材料费明显下降;(4)合理组织生产,提高工效,根据不同的施工阶段,做好不同工种人员的余缺调剂,节约了人工费;(5)鼓励全员献计献策,大力开展双增双节活动。

3.5强化安全管理

施工中,经理部应处处把安全生产放在第一位,加强施工人员安全教育,根据安全管理制度和分工,经理部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划分安全责任区,坚持上岗前安全教育,施工中严格执行劳动纪律和安全操作规程。施工后总结安全生产情况,同时坚持定期安全检查和值班制度,加强防范,保证高空、水上作业安全。做到安全生产无事故。

4.加强科技管理,推进技术进步

充分发挥科技人员的作用,坚持面向施工生产、科学决策,有效地组织好科技项目的实施,使科学技术尽快应用于生产,解决施工难题,完成向生产力的转化。在施工技术中实行“科技人员负责制”,充分发挥高级技术人员的作用,有组织分层次地开展技术攻关。充分挖掘广大科技人员和技术工人的智慧,把他们的精力引到解决生产难题,促进生产的发展。

5.发挥政治优势,挖掘内部潜力

5.1从思想观念上着手

牢固树立施工生产的中心地位,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转变观念,进一步明确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工作的关系是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牢固确定施工生产的中心地位。使思想政治工作按生产经营运行轨迹而开展。

5.2从工作适应上着手

为确保职工有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斗志投入施工,经理部应采取有效的职工生活保证措施,为职工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和文化娱乐环境。(1)加强后勤管理,关心职工疾苦,消除后顾之忧,使职工处处感到企业大家庭的温暖,增强决战信心和决心;(2)深入开展建“家”活动,增强企业职工参政议政意识和主人翁责任感,使职工时刻想到自己“家”中的一员,树立起部兴我荣,部衰我耻的主人翁思想;(3)搞好职

工业余文化生活和体育活动,良好的生活和文化环境,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为项目施工管理机制的运行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

篇(2)

关键词:石油;天然气;管道;施工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pipeline construction and digital informatization developmen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oil gas pipeline construction quality management level and play a key role, and construction is an important link of pipeline cycle, can say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the development of pipe technology. This article from th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of the aim, significance, and target,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construction of management information business points and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function.

Keywords: oil; Natural gas; Pipe; Construction management system

我国的石油管道建设以及走过了四十年的历程,至今,中国的管道建设已经长达5万多公里,在国名经济的发展中占据重要的作用。当今的石油天然气管道已经逐步的迈入网络化、规模化以及多分枝的复杂系统,并且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而这一切都为石油天然气管道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我们在综合的运用新理念、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等来驾驭复杂的管道系统以及保护周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1.施工管理系统的意义及目标

石油管道的建设在国家的石油战略实施中面临着重大的挑战,建立大型的石油管道网成为时代的需求。而现有的勘察设计、施工经营、运营监管等一套原油的传统方法已经不能完全的解决新挑战所提出的问题。特别是在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由于管道周围人文环境、自然环境等变得越来越复杂,这种形式要求我们应用新思想、新技术来解决新的问题。

数字管道技术在石油天然气的管道施工中的应用,其目的是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解决以往的管道建设存在的信息不健全、管理流程不顺、效率低下以及数据准确性差的问题。通过参照国际工程的项目管理方式,同时结合国内专家的意见,从而制定出适合国情的方案,逐步的实现管理的信息化,为建设高水平的绿色通道服务。

数字管道的建设是针对长输管道的特点,充分的利用当前的管理理念、先进技术、设计施工以及运营的业务流程、理顺勘察、管理规范为数字化管道的建设服务。通过多种的数字技术建立并集成“工程建设管理系统”、“环境资源管理系统”、“管道运营管理系统”,以达到高水平、高质量与规范化的产品服务目的,不断的提升及高山管道运营、建设、管理的效率、质量、安全等内容,提升综合的管理水平。

2. 施工管理信息业务分析

2.1设计交桩

当线路的施工图纸设计完毕后,首要的工作是进行招投标的工作;其次是和施工的承包商进行设计图纸交底及现场的交桩工作。进行交桩及设计交底有施工的监理方负责组织,与会的人员要包括监理、业主、施工承包商、设计人员,组成交接桩小组。同时交接的整个过程要及时的做好相关的记录,交接桩要涵盖固定桩、必要的水准点、转角桩以及三角桩等,然后经过四方签字认可。

2.2测量放线

测量放线的施工过程包括测量、放线及地方协调变更几个分步骤,进行测量放线的目的是为了施工方能够准确、完善的记录包括桩位、经济带以及特殊地形的管线路径和穿跨越等重要的施工区域的管线位置的坐标。

2.3扫线

施工作业带征地手续的办理要在放线之前进行,并且要经过监理单位、业主以及地方政府部门对旅工作业带内的地上、地下的植物或者建筑等惊醒详尽的清点与造册。然后对施工作业带范围内进行整理,整理的过程中要对于水利设施、电力设施以及古迹进行保护。同时要注意线路的控制桩,一旦发现控制桩有损坏应该立即的进行补桩与恢复,将相关的信息记录在案。

2.4施工单位收管

钢管的防腐处理要在指定的防腐厂进行,验收的结果符合业主的相关要求。在运输防腐管之前要经过承包商的厂代表详细的检查防腐管的数量、管口的几何尺寸及防腐层的质量,对检查的结果进行详尽的记录。在制定的施工现场实施收管,同样的做好相关的记录。

2.5布管

在实施布管之前要求布管人员逐根的测量钢管的管口周长与实际长度,进行管口的匹配与记录,并使用记号笔逐根的在防腐管的中间防腐层上实施编号。布管的过程要做好现场记录,不同的防腐等级、不同壁厚以及材质的分界点和设计图纸要求的不超过12m。布管完工后要经过认真的复查,只有经过现场监理确认后再实施下一道工序。

2.6焊接

管道的焊接要符合相关的标准,焊接人员必须具备上岗资格,施工的过程需要经过现场监理师认可。

2.7无损检测

依照业主制定的施工标准实施监测,质检员做好相关的记录并经监理工程师确认。管沟开挖完工也要经过自检、监理和管道安装单位的验收,之后才能下管。在进行管道没有损伤的条件下及时的回填。

2.8清管与吹扫

清扫与吹管是进行试压的前期准备,保证管道内没有杂物及砂石等残留物。当清扫的效果合格后经业主或者建立签字认可。

2.9试压

试压必须在管沟回填后立即进行,并对所使用的设备、管件、机具做好检验工作,同时做好记录,并经过业主或者监理确认。

3.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功能

施工管理信息系统可以通过可视化的地图信息将管道施工的情况反映在系统中,极大的方便了建设的各方;并且此系统可以根据不同的施工业务实施不同的数据处理业务流程,完成施工信息的采集;系统自备的数据上报与审核模块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提供了保障;系统可以根据掌握的数据资料进行工程质量的分析,有助于及时的发现问题,以便及时的采取措施并改进。

4.结束语

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施工建设作为国家能源建设的重中之重,其施工质量直接的关系到国计民生与国家安全。石油天然气管道工程是一个庞杂体系,有大量的信息,这一阶段的顺利实施可以为后续的管道运营提供大量的数据。当下正在研究的数字管道技术已经初步的具备了卫星定位、卫星遥感、数字摄影测量以及地理信息等高科技的支撑,并且在实施中不断的融入施工管理新技术与施工管理经验的勘察设计。但是此技术依然的存在着较多的问题,数据标准与管道模型还需要进一步的改善。而建立起覆盖石油天然气整个环节的技术标准、数字应用体系以及管理标准是形成市场竞争力与开发管道新技术的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赵乃真.信息系统设计与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2] 韩万江,姜立新.软件开发项目管理[M]. 北京:机械业出版社,2004.

篇(3)

关键词:土木工程 施工管理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加快, 也带动了建筑业的迅速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已经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对土木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提出了新的标准和要求。目前,由于我国土地供需的紧缩,对于土建工程的施工管理也更加严格。近些年来,在我国许多城市中,由于新形势下的市场环境的改进,给我国的土木工程行业带来了飞速发展的机遇。目前,土木工程施工是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而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成为我们关注的重点。那么如何控制土木工程施工管理问题,成为了现代建筑行业所要探讨的共同话题。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性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一项复杂并且广泛的工作,它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与管理。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将所有的资源进行合理优化配置,从而保证整个工程能够按照规定时间完工。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的全面性,为具体的施工工作提供了基础与指导性。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具有重要作用。它以最佳的建筑施工模式和经济效益模式的结合,不仅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科学性与高质性,还能给建筑企业带来丰厚的经济效益,促进建筑行业尤其是土木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土木工程施工的成败关键就在于一个完善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指导与监督,而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管理又是整个施工管理的重中之重,成为核心与关键要素。因此,有效控制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成为土木工程施工的关键所在,它的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是显而易见的,我们想要获得土木工程施工的工程效益与经济效益,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是不容忽视的关键问题所在。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1.投标管理不规范。投标管理不规范主要表现在:(1)招标人以不合理条件限制或排斥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比如在同一招标的项目中给潜在投标人或者投标人提供的项目信息具有差异性,以及审查资格、评标标准的不同等等现象频现。(2)招标过程中弄虚作假的现象仍然存在,地区和行业保护主义严重。(3)承发包的价格不合理现象层出不穷。

2.施工管理体系不完善。在土木工程的施工管理中,由于施工管理体系的缺陷所造成的工程质量问题数不胜数。施工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整个土木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就无法得到保证。没有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的土木工程的施工是不科学的,由此造成的质量与安全隐患是不可小觑的。另外,市场准入制度的缺陷也给施工管理造成巨大的影响。

3.质量问题突出。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土木工程施工所需要的建筑材料不合格。建筑材料采购时的不规范性造成劣质材料进入施工现场,比如水泥的强度不够、钢筋的规格达不到规定标准等。另外,施工现场对材料的检测工作不负责。对于即将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没有进行具体的检测与监督,导致劣质材料投入工程施工之中,最终给土木工程施工埋下了严重的质量隐患。

(2)质量监管体系的缺乏。在土木工程施工中,没有建立具体的质量监管体系,对于质量监管的力度不够,从而造成质量通病有了一席之地,最终质量通病的问题在工程施工中暴露无遗,造成巨大的损失。

(3)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不高。施工人员没有进行质量意识以及专业知识的培训,对于质量的重要性重视不够,导致在施工过程中不必要的失误造成质量问题。

(4)施工设备的缺陷。这主要是指施工设备的更新与维护不及时。陈旧的施工设备跟不上新的技术水平的步伐,具体的施工无法完全落实到位,造成施工进度的延误甚至为了进度而忽视质量的重要性,最终导致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问题突出。

4.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理制度。土木工程施工缺乏完善的安全监理制度,造成施工安全事故频发,不仅给土木工程企业造成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主要表现在施工前的安全监测不严格、施工时安全监理理念的淡薄以及施工完成后的安全与质量检测。

5.造价管理不科学。造价管理是一个工程的保障。造价不合理性主要表现在成本管理的不科学,比如材料采购以及人工费用的支出等没有具体的计划和管理,核算意识不到位,造成造价工程量的压力增大,从而影响土木工程施工的进度与质量。

6.合同管理不规范。现在市场上存在着合同与实际施工的分离现象,给施工带来了管理的难度。最明显的问题在于合同上的承诺是一回事,而在具体工作中又是另外一回事,投标书中的条条款款很是到位,但是进入正常施工后大多数条款都是空头支票无法落实。在工程施工管理中“一流的标书,二流的管理,三流的设备,四流的队伍”的现象也是不少的,从而给土木工程施工造成巨大的损失,严重影响着工程的质量与施工企业的名誉。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控制措施

1.建立健全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土木工程的施工,施工管理体系是关键。在土木工程管理过程中,要具备一个可靠的且可行性高的前提规范来确保管理机制中的权利与责任的明晰以及分明的层次性。切实规范施工的工序及人员的管理,建立统一协调的管理机制,充分把科学技术应用于土木工程施工的管理体系中来,保证施工管理的科学性与前瞻性。

2.完善投标管理。在投标的过程中,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相关投标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投标,严格投标程序与投标的监督工作,杜绝地区与行业保护主义现象的发生,并且要合理制定承发包的价格体制,避免价格严肃引起的招标问题。

3.加强施工质量的控制。

(1)严格把关建筑材料的质量。主要从建筑材料的采购与进入施工现场的多层检测两方面进行把关。首先,派遣专业的采购员对建筑材料的质量进行第一层把关,保证建筑材料的基本质量。其次,在即将进入施工现场的建筑材料由技术人员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才能进入到下一步的施工工序。

(2)加强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培训与质量意识的提高。施工单位应该对施工人员进行经常性的专业培训和具体施工的技术要点,并宣传质量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重要性,增强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严把质量关。

(3)建立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这是在土木工程施工管理体系的大背景下的具体化措施,质量是整个施工工程的关键所在,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对于质量管理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4.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理制度。安全监理制度的实施是土木工程施工的把门人,是保证工程施工安全性的关键所在。安全监理人员要严格监理程序的运行,保证施工中的每一步都有基本的安全保障,如此一来,对于土木工程施工的顺利完成具有重要意义。

5.完善造价管理。造价管理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本保证,造价管理的科学性能有效节约建筑成本,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随着土木工程市场竞争的激烈性越来越强,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成为当代施工企业追求的目标,所以科学的造价管理对利润的最大化追求有重要作用。

6.不断规范施工合同的规范性。合同是土木工程施工的基础,合同的内容对于土木工程施工应该具有一定的领导性与制约性,坚决杜绝合同与实际脱离的情况的发生。按照合同管理相关条例,严格合同制定的实际操作性,力求做到“一流的标书,一流的管理,一流的设备,一流的队伍”相结合,从而保证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

总之,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对于土木工程的施工是至关重要的。进行科学合理的管控土木工程建设既是对时代科技化和综合化发展的积极响应,又是保证国家建设健康科学发展的关键,同时也彰显了以人为本价值观。因此,我们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将工程的管理问题给予高度重视,并针对问题采取科学合理的应对措施,从而确保工程施工顺利进行,最终促进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少奇. 土木工程施工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247.

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 项目 施工管理 创新 改革

中图分类号: TU19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施工企业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也形成了一定的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了现代化的建筑项目施工管理的理念,但是其中还有这许多的不足和问题,尤其是现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建筑工程企业也应该遵循市场发展的规律,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道路,更好的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切实做到增强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实现建筑工程企业品牌以及文化的提升,保障建筑工程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必然性

(一)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建设现代化企业制度的需要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有助于企业建设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确保建筑企业的与时俱进,为建筑企业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以前的建筑项目一般都是采取招标承包的制度,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走向了市场,经历了改革风雨20多年的洗礼,企业的经营意识以及人们的思想观念、竞争意识和市场观念等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形成了一种较为良好的生存观念,基本实现了生存发展靠自己、靠市场的理念。改革取得的成果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体系却没有太大的变化,没有形成一个较为灵活的现代化管理体系,这样不利于建筑企业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做到建筑企业的长足进步,应该对建筑项目施工管理进行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建筑施工企业应该把项目施工管理的改革和创新作为重点,确保建筑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处理好项目于企业之间的关系,现在的建筑工程中存在诸多的问题,如建筑施工企业与项目之间的关系不明确、责任不明以及约束性不强等,还有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样会严重阻碍建筑施工企业的正常运行,项目施工管理得不到有效的实现,对于项目的施工非常不利,只有对项目施工的管理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实现建筑施工企业的现代化进程,促进企业现代化制度的建设。

(2)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时展的需求

建筑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做到自身的发展,保障施工项目的实施,应该对项目施工的管理进行不断的创新,这也是时展的需求。纵观时代的发展,不管是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出发还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现如今改革、发展、创新的一体化是我国的长期发展战略,创新才能破除陈旧的理念,才能在发展的过程实现新生,探寻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保障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了更好的实现适应市场需求以及生产力发展的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应该坚持走创新、改革、发展的一体化道路,这是现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项目施工管理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更好的保障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更好的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随着我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建筑施工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开发战略的包括对水电设施的建设、城市的建设、交通的建设以及四大重点工程等,巨大的发展机遇也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了危机,建筑施工企业如果没有机制、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就不会拥有相应的份额,这也就意味着自身的市场将不断缩小,最终被市场所淘汰。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实现,越来越多的国际承包商也涌入了国内的建筑市场,本土的建筑施工企业的竞争压力变得更大,如果没有完善的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很可能成为时展中的牺牲品,面对时代的变革,建筑施工企业加强对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势在必行。

二、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创新的思考

(一)项目施工管理理念的创新

建筑施工企业的管理者应该有着创新的意识,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这样才能为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提供基础,吸引先进的管理人才,提高项目施工管理人员的创新意识,实现项目施工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采用创新的思维模式管理企业,把握市场的需求,全面认识自身不足之处,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认真贯彻创新的理念,并把创新工作切实落实下去,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二)项目施工管理体制的创新

为了更好的做到项目施工的有效管理,应该对项目施工管理的体制进行创新,改革体制中陈旧的理念,为管理体系输入新的血液,切实做到建筑施工企业的与时俱进。项目施工管理体系的创新应该包括对于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建立相应的企业法人财产制度以及较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项目施工管理体系的完善,推动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有限责任制度的确立可以做到资产经营责任制的制定、产权的明确,依靠法律建立一种新型的产权关系,可以做到自己权利的更好利用,同时也明确了相应的责任,做到了项目与建筑施工之间的责任的有效控制。建立企业法人财产制度,有了一个较为明确的界限来划分财产和责任,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真正的走向市场,切实做到自主经营,独立承担相应的责任,做到事故的有效处理。对于项目施工管理体系的创新还应形成一个较为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做到对项目施工企业的约束了激励,更好的保证项目施工的顺利进行,控股公司的目的一般是为了赢得最高的利润,并且尽可能的避免市场的风险,这就要求项目施工管理部门必须认真的执行相应的合同,切实做到建筑项目的工期、质量以及成本等问题,还要做到回避合同中存在的风险,对项目管理部门实现约束,刺激项目管理部门认真做好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一个完善的项目施工管理体系可以有效的做到项目施工的规划,保证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工期等,还能给建筑施工企业带来最大化的利益,这样才能更好的促进建筑施工企业的发展,对项目施工管理体系的创新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不被竞争激烈的市场淘汰。

(三)实行施工项目管理责任制

对于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应该吸取以前管理中的经验,实行项目管理责任制,这样可以实现施工项目的强效管理,减少施工项目中问题的出现。由于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的管理工作和合同管理的难度较大,可以精简生产关系,建立相对来说比较灵活的扁平式管理,避免多层次管理出现的关系复杂问题,这样在事故发生后也可以有一个较为明确的责任人,同时激励责任增强自己的管理意识,切实做到项目施工管理的科学性。

三、结语

本文通过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进行分析,使我们明白了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是势在必行的,是时展的需求,施工管理的创新有助于企业现代化管理制度的建设。项目施工管理的创新应该与时俱进,这样才能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朝辉;神话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改革的思考[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2].胡品文;对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分析及创新[J];四川建材;2010年01期

篇(5)

【关键词】房建工程;施工管理;质量控制;思考

一、引言

随着我国民生建设的不断深入,房建技术的不断改良,现阶段已经形成了完善的施工标准与质量检测体系。人们的关注点也逐步从房屋地理位置、户型等宏观指标向房屋的质量指标进行转变。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建开发商以及相关的施工单位不断的探索提高房屋质量的理论依据与方法。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发现更多的研究方向集中在技术的改良与优化以及相关施工组织与质量保障体系层面。此种研究热点现状由于对实际的施工缺乏必要的直接指导意义而受到一定的诟病。从现有的研究结论中我们不难发现,提高工程质量的主要途径包括了施工工艺优化以及施工管理优化等两个层面。而施工工艺受到施工条件、施工单位规模以及建筑项目的具体属性等客观因素限制,在应用层面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而管理模式的提高则不仅能够在质量保障方面立竿见影,更是能够从综合的角度下降低建筑工程的成本、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增加建筑工程的合规性而受到更多人的亲睐。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以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对现阶段的具体体系建设展开思考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后续相关的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二、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分析

提到质量控制便不得不提质量控制的实现途径,从根本上来讲其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对质量标准的制定来完成相关的质量控制。如对混凝土施工标准的制定、水电工程的质量标准制定等,在此方面的建设已经相对完善,并具有一整套国家、地方以及企业的相关标准来进行依据执行;一方面则是基于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体系,任何标准如果脱离执行均是一纸空谈,质量保障中结合的监督的要素才能够使得房建施工做到真正的合规合标;另一方面则是基于建筑验收与质量检验体系,对于建筑的整体进行布局与测量,此种模式仅能够对建筑的质量进行客观评价,而对于施工质量的提高作用相对弱化。通过建筑质量保障的体系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工程管理是相关建设单位进行质量控制的核心手段,而质量控制则是建设单位进行工程管理的根本目的。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离。只有在工程管理体系中融入了质量控制的要素才能够使得工程管理体系建设以及管理手段的执行达到合标的目的;同时也只有将质量控制融入到工程的全过程管理中才能够切实的提高房建工程的施工质量。

三、工程管理及质量控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上文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是相辅相成的,并且对于整体的房建施工具有积极的意义,而在实际的工程施工过程中,部分企业忽略了工程管理对于质量控制的作用,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具体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工程管理体系中监理制度的缺乏。更多的施工企业的施工监理体系流于形式,或者采用与企业相关的合作单位进行现场监理,违被了第三方监理体系的设计初衷。同时,也存在一部分企业在工程管理的过程中,人为的进行监理破坏,而使得工程成本存在不遵从降低的行为。上述的现象严重的破坏了工程监理应该发挥的积极作用,同时也对整体的建筑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与威胁。

第二,工程管理体系中缺乏质量控制的理念。部分企业的建筑管理更多的是出于人员调配、工种协调、设备入场以及环境监管等方面。不可否认工程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涉及的内容与体系框架相对繁杂。但是,企业并没有树立起质量控制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系,则很容易使得工程管理变为一种工程组织。而在工程组织重复建设的过程中无法起到应有的作用,还浪费的了一定的工程成本。

第三,质量控制体系自身的缺失。在工程管理过程中即使引入了质量控制要素,同样也存在一定的问题。部分企业由于缺乏相关的体系建设以及实操经验,而无法对于工程进行有效的控制。这方面问题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首先,工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过于空洞,对于实际的工程质量控制缺乏指导性依据;其次,工程质量管理的时效性较差,当发现质量问题时,已经处于很难弥补状态,与整体的工程验收区别不大;最后,工程质量控制没有与相关的绩效体系相结合,奖惩制度不明晰,无法形成有效的管理手段。

四、基于质量控制的工程管理体系构建

针对上述工程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之间的关系与存在的实际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来对房建工程质量控制体系进行优化以达到更好的质量控制效果。

第一,积极的引入第三方质量监管模式。只有基于第三方的监管体系才能够在施工过程中找到相关的施工问题,对施工的质量保障进行指导。在具体的第三方质量监管模式构建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开发单位平行招标的模式来进行。并严格对相关的监理单位资质以及监理业绩进行考核,务必营造合规的监理体系以及规范的监理流程。

第二,确定工程质量为重心的工程管理体系。从施工单位的组织管理者到最为基层的施工者均需要建立以工程质量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系,并确定具体的质量控制方法。将质量控制融入到工程管理的全过程中去。同时,应该采用工种衔接以及相关工段衔接过程中的分质量验收,避免当质量问题出现后相互之间的推诿扯皮。另外,在以工程质量保障为核心的工程管理体系建立的过程中明确相关的责任标准,下发并宣传到工程各个部分的具体组织者,能够有效的拓展工程管理体系的质量控制有效性。

第三,明确质量控制途径,建设与绩效相结合的管理手段。任何政策的确定均需要完善的落实体系,在具体的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我们需要对落实步骤进行有效的控制与构建。建立从原料入场―设备检验―施工保障―施工验收的全套施工质量保障体系。同时,建立与质量管理体系相配套的绩效模式,将具体的质量监督管理责任落实到工种、落实到组织、落实到个人。

五、总结

房建工程的施工管理应该以施工建设质量为核心。而在现有的施工管理体系建设过程中存在一定的缺失与不足,进而造成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落实不到位,建筑质量存在不遵从等现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以房建工程为研究对象,对工程管理与质量控制的关系进行阐述,并对其存在的根本原因以及产生的问题进行探究,同时结合理论给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为今后的相关体系建设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与实践指导。

参考文献

[1]朱新. 对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中质量控制的几点探索[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14:234.

篇(6)

【关键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管理;质量控制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是以级配碎石作骨料,采用一定数量的胶凝材料和足够的灰浆体积填充空隙,形成板体后具有较高的强度、良好性能的路基施工技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所具有的优点、特点使其成为了现代高等级路面的理想基层材料。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代公路建设标准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公路建设中采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基础,以此满足我国公路工程基础设施建设需求。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现代公路建设中的应用现状,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应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特点开展施工管理工作,以此提高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1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管理重要性分析

随着我国公路事业的发展和公路技术等级的不断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作为现代公路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技术方式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有着较高的要求。如何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特点进行施工管理,不仅关系到施工企业综合经济效益的提高,还对我国公路工程建设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现代汽车载重量不断增加的今天,车辆对公路工程底基层的承重能力需求也日益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技术的运用满足了我国公路工程建设的需求、满足了我国汽车普及对公路基础建设的需求。作为影响公路承载力及使用寿命的重要结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直接影响到我国公路建设目标的实现、影响到公路设计使用寿命的实现、影响到公路施工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高。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管理工作重要性,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以科学的管理方法与重点保障施工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2 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管理工作探析

2.1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特点完善施工管理体系

在现代公路施工管理中,施工管理体系是规范、指导施工管理工作的关键。针对施工管理体系对施工管理工作的影响,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前对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与完善。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要求以及施工管理目标,施工企业应建立符合企业自身特点与管理流程的施工管理体系。以具有针对性及适用性的管理体系保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根据现代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的特点,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应对自身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分析与评价。通过管理体系评价工作的有效开展了解企业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同针对企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基础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以此促进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通过针对企业管理流程的、针对企业自身特点的、针对公路工程实际情况的的管理体系实现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有效管理,促进施工管理目标的实现。

2.2 强化技术管理,保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

虽然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我国公路建设中应用了一段时间,我国公路建设施工企业也积累了一定的施工经验。但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技术管理仍是我国公路建设管理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针对技术管理对施工质量的影响,现代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施工企业应从自身技术管理工作的强化入手开展施工技术管理。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需求,施工企业应对施工相关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工作。以此使施工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等了解施工技术重点以及管理工作要点,为施工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需求及其技术特点,公路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即对工程技术交底文件进行分析。了解技术管理与控制要点,以此为基础指导施工技术管理工作,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

2.3 以工程实际需求为基础进行施工管理要点的确定

为了提高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管理效果,保障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应在工程中标后对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分析,结合技术交底文件明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管理要点。同时,利用数据库技术将施工管理要点进行归类。以数据库技术为基础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过程中各岗位人员了解自身工作中的管理要点与重点。通过严格的实行以及有效的监督确保施工管理要点得到有效的执行,以此保障公路工程建设施工质量。数据库技术的运用还能够使企业将以往施工经验、要点等进行分类整理,为企业经验的积累、施工管理要点的科学设置奠定基础。通过科学的管理要点控制使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有据可依,避免管理工作中控制点缺失或管理漏洞造成质量隐患的发生。

3 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常见质量问题进行预防性管理

在多年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经验积累以及相关研究文献的收集整理中可以发现,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分层、蜂窝、接缝质量较低是最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在水机稳定碎石基层施工中,应针对常见质量问题进行预防性管理。通过对封层、蜂窝、接缝质量问题成因的了解,以预防性管理理念保障施工质量管理目标的实现、保障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

首先,根据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分层原因对施工间隔时间进行控制,同时注重混合料的最佳含水量以及水泥初凝时间控制。通过相关技术参数的控制预防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分层现象,保障公路工程施工质量。针对蜂窝、松散的成因,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建设施工中需要根据含水量对质量的影响进行控制,并在材料控制基础上加强碾压工作的管理。通过及时碾压避免水分蒸发造成的初凝时间缩短、避免初凝时间缩短造成的质量问题。通过影响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的各项因素控制,有效避免质量问题的发生。以预防性施工质量管理理论指导施工管理工作,以此保障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质量、保障企业的经济效益。

4 结束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公路工程设计标准不断提高的今天,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在我国公路建设中的应用也日益广泛。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对公路承载、公路使用寿命的影响,现代公路工程建设施工企业必须强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针对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技术特点对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完善。同时强化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技术控制要点的执行。以质量管理为中心开展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施工管理工作,以此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目标、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建军.公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管理工作探析[J].路桥建设资讯,2011(06).

[2]张胜军.高速公路水泥稳定碎石基层施工质量问题探讨[J].山西建筑,2008(06).

篇(7)

【关键词】施工管理 信息化 现状 问题 对策

一、目前我国施工管理信息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施工管理信息化建设成绩斐然。施工管理信息化经过2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在施工管理中办公自动化系统、计算机设计计算技术均已普及,以信息技术为特征的自动化控制技术不断应用到施工辅助管理工作中,多数企业已建立了网站,通过互联网进行财务、合同、人力资源和物资管理,通过远程监控掌握施工现场进度、质量、安全动态,特别是云技术的出现,实现了更为广泛的公共信息资源共享。

(二)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我国施工管理信息化程度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较大。在投入方面,我国建筑企业在信息化方面的投入占企业产值的0.3%,而发达国家占3%,差距有10倍之多。

(三)区域内发展不平衡。目前我国建筑施工管理信息化水平参差不齐。从地域性来讲,东部优于西部,南方优于北方,沿海优于内地,大城市优于中小城市;在同样的地域,大型企业发展较快,中小型企业发展较慢,大型项目应用较多,中小型项目应用较少。

(四)应用的范围较窄、方式单一。施工管理信息化应用的范围较窄,前期主要集中在招投标、造价、施组设计软件的应用上,施工过程中的应用以财务、物资管理、技术文件传递为主,应用软件多为单机版为主,特别是在施工质量、安全控制方面。

(五)信息缺少互动交换,未形成集成化信息共享平台

施工管理中因特网的方便快捷功能没有充分发挥。项目部有网络,只把它用来传输文件;企业也有网站,仅仅把它用来和浏览信息;信息的载体也局限于电脑上,工程项目管理系统的集成度较低,信息基础平台不健全,不能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自动传递,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类信息孤岛。

二、主观原因分析

(一)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信息化的认识不足。有不少领导和管理人员习惯了传统的管理模式,产生了信息化无用论;有些人则是对信息化的功效和意义认识不足,认为信息化离我们还很遥远,在项目上摆弄一下电子设备,只是为了完成领导交办的任务或只是做一项形象工程。有了这些思想的存在,造成了信息化设备的投入不足或者已有系统的闲置,阻碍了信息化的发展进程。

(二)信息化平台建设一次性投入不足。建立完善的信息化平台要涉及到设备配置、软件购买、人员培训、系统测试等方方面面的工作,搭建了平台还要运行和维护,这都需要大量的投入,对大型企业来说尚且有一定压力,中小企业则更加难以承受。投入大、回报周期长一直是阻碍信息化进程的拦路虎。

(三)信息化管理人才缺乏。人才则是的实现信息化管理的关键要素,施工的管理人员没有熟练掌握信息化知识是无法在施工管理信息化管理中发挥效力的,专业的信息化人才不懂施工也是无用武之地的,缺乏既懂施工管理又掌握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是阻碍信息化进程的顽石。

(四)大多数企业还没有能力自主定制适合自己的信息化平台体系。传统的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固有的施工管理体系,引进信息化技术要发挥良好的效果,就需要与原有的管理体系相匹配,大多数企业都还没有技术能力来自主搭建适应企业自身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平台。他们要发展施工管理信息化,只能依赖于软件开发商和专业顾问团队。尽管国内目前也有许多较为成熟的管理软件,但也无法适应所有的企业管理机制和特定的工程项目,无法形成与企业和项目的无缝对接。

三、对策及建议

(一)企业要提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循序渐进地发展施工管理信息化。首先企业的的领导层要对信息管理的意义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是一个时代的潮流、生产力发展的趋势,调查显示,建设项目中10%~30%的成本增加与信息交流有关,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效率、增进企业竞争力最核心的手段。其次,要认识到信息化建设是一个持续投入、持续建设的过程,不能因为总投入大而退却,也不能因为短期内看不到回报而不注重投入。

(二)要注重人才培养和设施投入。做好信息化建设的关键,需要培养一支相对稳定的高素质的复合型信息化人才队伍,只有高水平的团队,才能运用高科技的信息技术,技术团队的建设要从引进人才和现有管理人员培训两方面着手,培训工作的重点是针对有工作经验的技术管理骨干的信息化培训和继续教育,网络科技在发展突飞猛进,持续加强员工继续教育才能让信息化团队不断获取新鲜的血液。

(三)要注重高端设施的投入。在设施投入方面,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规划,分步实施,同时结合现如今科技发展的步伐,模型虚拟技术、云技术的广泛应用为我们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停留在单机版时代,不能认为有几台电脑、几套软件、接入了因特网我们就完成了信息化。很多企业信息化投入存在重硬件轻软件、重技术轻管理、重网络轻资源、重建设轻维护更新的误区。合理的投资结构才能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维护更新和资源共享之间的协调发展。

(四)注重平台化深度集成管理的应用。随着BIM技术和云技术的成熟、无线互联网的普及,信息化的发展进入了一体化集成应用阶段,基于SOA架构的一体化集成平台可以把施工管理的全过程无缝集成,基于BIM技术的应用对管理的精细化作支撑,基于云技术的应用让信息资源充分交换共享,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信息化在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五)打造适合企业自身施工管理体系的信息化平台。老牌企业经过长期运行形成了一套自有的施工项目管理体系,这些体系与先进的信息化技术融入度不够,大多企业发展信息化都借助于专业的软件供应商提供的施工管理信息化平台,这个平台与企业的管理体系是不可能无缝契合的,能力强的企业可自己开发或向开发商定制信息化平台,能力稍差的可以找到最接近自身管理体系的先进平台,逐步摸索、调整结构。

参考文献:

[1]欧阳剑青,信息技术在施工管理中的应用,中国建设信息,20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