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民道德教育

公民道德教育精品(七篇)

时间:2022-02-07 13:11:0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民道德教育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民道德教育

篇(1)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律支持;公民

公民道德就是围绕公民权利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强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的认同。法律与道德教育息息相关,公民道德教育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必然性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法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道德教育,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道德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文明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道德教育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目前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还存在着道德沦丧、是非混淆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在法律的支持下,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法律作为规范化、制度化、客观化、权威化的社会意识,对道德教育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而道德教育通过法律的不断支持,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法律相配套的道德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法律支持是公民道德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要求

道德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一种软性调节,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征。在一个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只有道德存在是绝对不够的,社会需要另外一些约束机制来明确道德规则的内容和范围,这些约束机制就是法律。法律以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教育的不足,它把基本的道德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将其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使道德原则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法律权威的广泛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道德规范的实现。目前,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面对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立法活动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明确化,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以法律来推进道德建设。否则,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与奖惩机制,公共服务意识无以确立,道德高尚者最终只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或被同化,或归于消亡,道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与特点

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道德则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通过教育的手段,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及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

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法律所包含的精神、规范、制度、环境、文化等内容,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引导、确认、限制或保障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法律相配套的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直接把社会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取得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法律强制;二是法律通过奖励或惩戒等手段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三是法律的实施过程也是对社会价值观进行道德整合的过程。

篇(2)

关键词:道德教育;法律支持;公民

公民道德就是围绕公民权利义务关系,反映公民对待个人与国家、与社会、与他人关系的道德观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等。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可以极大地提高人们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强化人们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法律制度的认同。法律与道德教育息息相关,公民道德教育离不开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必然性

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辩证统一。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社会稳定来说,法律具有重要作用。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必须加强道德教育,运用法律的手段来规范人们的行为,公民道德教育需要法律的支持。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

道德教育是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和重要内容,是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社会文明呈现出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为道德教育迈出了新的步伐。但是,目前道德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在某些地方和某些领域还存在着道德沦丧、是非混淆和极端个人主义等现象。这些问题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必然损害正常的经济和社会秩序,损害社会发展的大局。当前,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就必须在法律的支持下,大力加强道德教育。法律作为规范化、制度化、客观化、权威化的社会意识,对道德教育有着强大的支撑作用。而道德教育通过法律的不断支持,逐步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与法律相配套的道德体系,形成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二)法律支持是公民道德教育向广度和深度发展的要求

道德规范是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凝聚而成的,是一种软性调节,具有明显的非强制性特征。在一个充满复杂利益关系的社会里,只有道德存在是绝对不够的,社会需要另外一些约束机制来明确道德规则的内容和范围,这些约束机制就是法律。法律以明确性、制度性和威严性弥补了道德教育的不足,它把基本的道德义务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下来,将其系统化、具体化、明确化,使道德原则成为易于遵循且带有法律权威的广泛行为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道德规范的实现。目前,社会正经历着多方面的变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局面,面对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不断增长的形势,面对市场经济体制带来的某些负面效应,道德教育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矛盾。这些问题的解决要通过立法活动使一部分最基本、最重要的道德规范制度化、明确化,再通过司法活动使这部分明确化了的道德规范取得国家强制力的支持,以法律来推进道德建设。否则,没有一个有效的约束与奖惩机制,公共服务意识无以确立,道德高尚者最终只能成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其结果或被同化,或归于消亡,道德教育也就无从谈起。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与特点

法律和道德都是规范人们行为的重要手段,但二者又有着各自不同的特点和作用。法律体现着统治阶级的意志,它对社会关系的调节,主要是以国家机器(警察、法庭、监狱等)为后盾,靠法律制裁这种强制手段起作用的。道德则是诉诸人们内心的道德信念,通过教育的手段,形成广泛的道德舆论及良好的道德环境,来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觉悟。

(一)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表现

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是在道德教育过程中,通过法律所包含的精神、规范、制度、环境、文化等内容,对人们的行为产生规范、引导、确认、限制或保障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建立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法律相配套的社会道德体系的社会实践活动。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法律直接把社会道德中最低限度的义务法律化,使之取得全社会一体遵行的法律强制;二是法律通过奖励或惩戒等手段促进道德水平的提高;三是法律的实施过程也是对社会价值观进行道德整合的过程。

(二)公民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公民进行自我道德教育的过程。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不仅表现在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方面,而且还表现在表扬和奖励先进,树立先进典型方面。因此,道德教育的法律支持,主要是以法律自身高度的思想内容和崇高的道义精神,以它对人们行为的规范作用,来培养人们的道德意识和道德责任感的。可见,道德教育中法律支持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强制性。法律把社会道德的基本原则和要求确认下来,使之具有法的属性,成为法律上的义务,要求全体公民一律遵行,没有例外,体现了法律对支持道德建设的强制性。第二,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创新性。道德和法律同属于上层建筑,各有其独立的理论体系。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则是在理论上对二者的嫁接,是优势上的互补而不仅是简单的叠加和罗列,体现了在科学理论上的创新性。第三,法律对道德支持的先进性。社会发展到现阶段,一方面多元的文化环境和思想意识使得社会环境空前活跃;另一方面,社会的良性运行对个体成员的道德要求越来越高,时代呼唤合适的制度和理论指导。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正好是社会所需,体现了社会的发展要求和先进性。第四,法律对道德支持的目的性。在法律实施过程中,通过肯定合法行为,表彰、奖励先进典型,惩罚违法行为,打击犯罪活动,可以教育人民遵守法律,改恶从善,起到了道德教化的作用。第五,法律对道德支持的辩证统一性。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体现了事物之间联系的必然性。道德和法律虽是不同的治理手段,却可以在道德建设的法律支持上达到二者的辩证统一。

三、法律支持公民道德教育的途径

道德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必须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在坚持道德教育的同时辅以法律手段,强化法律的支持作用,结合道德的软约束和法律的硬控制。

(一)在普法过程中宣扬和表彰高尚的道德行为

加强法治重要的是要进行宣传和教育,只有当道德成为公民个人的自觉追求、内在需要和自主行为时,才能实现它特有的功能。因此,要通过公民法制教育把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守法行为习惯,实现对个体行为的外在强制。在法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有机结合上,不断增强公民的道德观念。科学的法律宣传有利于树立崇高的道德观念。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当前形势下,各级政府要加强正面宣传,表彰道德的先进典型,为广大群众树立真实、感人的模范形象;领导干部要率先垂范,做出表率。宣传部门、新闻媒介要广泛宣传榜样的先进模范事迹,并给予他们物质和精神上的双重激励,以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要利用各种形式,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积极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并利用法制监督机制,建立起隐性的道德教育系统,为道德教育提供保障。

(二)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道德教育的规范

从社会的发展来看,道德是基础,法律是主导。法律只有和社会伦理价值取向基本吻合,才能获得普遍效力。因此,一部真正的法律必须体现和保障维系社会存在的基本道德义务。加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就是把一些最重要、最基本的道德要求直接纳入法律规范中,依靠一定的强制力量来督促执行,这就使“法”与“德”交叉渗透、融为一体,使德治与法治紧密结合、相辅相成。只有在立法过程中吸收和确认基本道德规范,才能真正做到对道德教育的有力支持。

中国是一个有深厚道德基础的国家,在以自然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关系为纽带的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演进中,逐渐形成了一套庞大而严密的道德文化体系。在这种伦理精神中,不乏作为中国传统文明价值的合理内核。但不可否认的是,以往的伦理道德在现代社会中也具有消极的影响。法律能以国家意志的形式,对传统道德的精华和糟粕作出明确的辨别,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可以说,法律在道德建设中表现出继承、批判传统与促进文明发展的统一。

(三)在执法过程中否定和惩罚严重违背道德规范的行为

良好法律的实施过程其实也是社会道德风尚的实现过程。通过法律实施来维护、促进道德风尚,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首先,对不符合法律要求的缺德行为予以否定甚至制裁。对整个社会产生警示作用。其次,道德的法律强制还表现为法律能为人们提供和保障行使道德权力的空间。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拥有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的道德监督和批评的权力。实施道德批评和监督要靠法律对公民权力的设置和保障来实现。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仅有道德教育是不够的。道德的约束毕竟是一种软约束,没有法律手段作后盾,道德的作用常常会由于缺乏必要的强制力量而显得软弱无力。而且“人性”中总是有“自利”的因子,有“好声色”的欲望,对那些没有自觉性的人,对那些明知故犯的人,道德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必须强化法律对道德教育的支持作用。国家要利用法律的约束机制,通过公正执法、惩治违法和不道德行为来强化公民的守法意识,规范公民的守法行为。国家要通过严格执法,加大力度,严厉打击危害社会的各种违法犯罪活动,维护正常的经济秩序、公共秩序和生活秩序。只有严格执法,打击歪风树立正气,体现时代风貌的道德才能顺利发展,才能为公民道德教育提供强有力的法律支持。

总之,法律与道德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从维护和保障社会的稳定来说,法律和道德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但二者的作用又是不同的,不可相互替代。只有相互配合,双管齐下,法律与道德才能既保持外在张力,又相互契合。公民道德教育只有与法制教育相结合,实现功能互补,才能相得益彰,使公民全面健康发展,社会稳定、有序进步。

参考文献:

[1]社论.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N].人民日报,2001-02-01.

[2]李宁.德法同构:对社会治理方式的新探索[N].南方日报,2001-05-20.

[3]罗国杰.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N].人民日报,2001-02-22.

[4]郝铁川.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J].求是,2001,(3).

篇(3)

关键词:幼儿  公民道德  教育  功能  可行性

        幼儿时期是一个人习惯、思维、人格的形成初期,对其一生的世界观、价值观、幸福观具有极为重要的培养和塑成作用。公民道德教育不仅对公民个体的思想、行为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于社会整体而言更是集体行为实践的规范与标准、是维护社会和谐与稳定的重要基石与精神引导。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对于国家的良性发展、民族的精神健全、以及未来国际竞争所需的文化软实力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所以,本文拟对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实施路径及应注意的重要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自己的浅见,以求请教于同行。

        一、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定位与实施原则。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对象是幼儿,需要教育者根据幼儿的思维、语言、环境等实际特点,有针对性的施以讲解、示范、鼓励等措施,帮助其理解和记忆应有的道德行为规范;并通过集体学习效应,引导幼儿互相学习、互相比赛,提高其道德行为的热情和兴趣。所以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应是建立教育和培养幼儿理解、识别、并自觉执行的公民道德教育模式和评价标准体系,使幼儿能够习得正确的、适量的基本公民道德意识和行为习惯,帮助其能够更加有效地融入社会、获得健康的心理与智力成长。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定位应建立在幼儿自身特点与社会适应性、及国家整体发展趋势所需的基础上。应注重使幼儿能够正确识别和理解正确的道德标准要求,通过示范、激励等方式帮助其塑成和加强对正确道德行为的有效执行。应注意适当根据社会发展与实际表现,有针对性的引导幼儿正确地看待社会中不道德的行为方式,与时俱进地帮助幼儿树立更加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道德评价与行为标准。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在实施中应以适应幼儿心理及生理特征、符合社会基本要求与实际生活需要为基本原则。一定要采取幼儿能够理解和接受的教育和影响方式,一定要使幼儿在不断温习和实践中得到鼓励和锻炼,养成终生受用的道德思维意识与行为习惯。在实施过程中,应注意与家长意见一致、相互配合、积极互动,通过生活中点点滴滴的信息提供、教育引导,使幼儿在自然、长期、完整的道德教育培养环境中养成终生受益的道德行为习惯。

        二、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工作中的方法与经验。

        在设计幼儿公民道德教育时,首先要明确教育对象的特点、习惯、喜好、基本心理状况;基本教学条件、教育环境及社会影响因素;所要传授给幼儿的道德意识的内容。“以正面教育为主, 让幼儿认识到遵从社会主流约定俗成的价值观念及生活规则,就会得到人们的表扬与欣赏,并要以此树立正面典型及榜样,靠榜样的强烈示范作用来激发幼儿的社会责任心和道德意识。” 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首先对幼儿教师进行关于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专项培训,使教师较好地掌握了对幼儿进行公民道德教育所遵循的理论、要求、方法等基础知识,并请相关教育专家与有丰富教育经验的优秀教师、带头人通过仔细讲解、言传身教,帮助青年教师获得了正确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实施能力和技巧。

        在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执行过程中,应注意随时观察幼儿的接受反映,及时调整教育策略。一定要注意不同幼儿之间在思维、意识上都是有着不同的差异,所以一定要注意方法、因材施教。教师一定要注意及时与家长沟通、交流,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理念与策略方式。教师也要注意收集社会上刚发生的道德或不道德案例,结合幼儿实际情况,可以给予一定的讲解或纠错,使幼儿的道德意识得到不断提高和强化。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始终坚持“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教学理念,摆脱陈旧的填鸭式教学方式,使用丰富的教学内容与灵活的教育方式,帮助幼儿在不脱离真实生活的成长环境中不断得到适当的社会信息与前进鼓励。

       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成果应当由教师、家长及社区共同给予评价。应当发动全社会的力量来共同关注和加强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实施进展。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专门建立了与家长沟通制度,通过教师向幼儿家长宣讲、提示、讲授幼儿功能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实施方法,使广大家长树立起与幼儿园相互配合、共同培养幼儿公民道德水平的浓厚兴趣与强烈热情。不仅受到了广大家长的一致欢迎和好评,也为幼儿园赢得了积极的社会美誉效应。

        三、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功能总结与分析。

        在丰富的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笔者认为: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具有以下基本功能:

        1、使幼儿习得正确的基本道德意识。如孝敬父母、勤俭节约、帮助他人、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爱护环境和小动物、知错就改、勤奋自勉、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劳动,等等。

        2、使幼儿在持续性引导与训练中,养成道德意识与行为的良好习惯。

        3、促进家庭和谐、邻里和谐、社会和谐、环境和谐。

        4、帮助幼儿在不断的思维、语言、行为锻炼中,获得心理 

        及身体素质地更好提升。增强幼儿的思维与表达能力,为进一步文化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智力与能力基础。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计划后,受到了广大家长的积极支持与配合,共同引导和见证了孩子在道德行为方面的良好表现与不断提高,可以说,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使幼儿、家庭、社会及教育机构都获得了丰厚的积极意义。

        四、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发展趋势、要点分析与前景展望。

        公民道德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教育与培养过程,应当提高全社会意识、发动全社会力量、贯穿幼儿成长的终生。幼儿阶段只是公民道德教育的起始阶段,对幼儿自身、家庭幸福、社会和谐、民族传承与国家发展都具有极为重大意义。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科技新传播手段日益先进、社会道德模范典型人物不断涌现的今天,对幼儿实施公民道德教育更是提供了崭新的方式方法与时代要求。所以幼儿公民道德必须与时俱进地不断接收新形势下的新信息、新技术、新特点、新形式,才能真正帮助幼儿及其家庭真正理解与习得适应社会发展趋势要求的道德方面认知能力,从而帮助幼儿从小养成收益终生的良好思维与行为习惯。

        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在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长期工作中,逐步认识到:实施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必须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为指导,以教师与家长长期不懈的共同努力为依托,按照国家与社会对下一代的基本道德要求,采用灵活使用、因材施教的积极形式,才能正确实现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预期目标与基本要求。

        公民道德是一个民族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与社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与保障。在国际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社会各方面应当更加注重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对社会、国家未来所蕴含的积极影响。所以幼儿公民道德教育应当立足于社会发展新形势、教育方法论与技术不断创新的时代基础,抓住中国文化建设大潮的良好历史机遇,进一步推进幼儿公民道德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成果经验。为此,崇左市江州区直属第一幼儿园愿与同行共勉,共同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 陈建屏,幼儿道德建设的策略[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篇(4)

关键词:社会转型;大学生;公民道德;道德教育

一、大学生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

1.价值观念多样化,道德取向功利化,缺乏公德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使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市场经济在给社会带来繁荣和发展的同时,它的负面效应也对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了影响。高校大学生一方面接受新思想、新思维,成为社会创新的生力军;另一方面对不良思潮的抵御、鉴别能力也相对较弱,容易受不良思潮的侵蚀,因此思想上极易出现“价值真空”,对于普遍认同的公民道德价值观念(如无私奉献、乐于助人、集体主义等社会主导性价值观念)产生怀疑,金钱至上、个人享乐、唯利是图等能够满足眼前众多需求的价值理念自然吸引了他们去信奉,“自我奋斗,自我实现”成为不少学生的价值取向。有些学生一味追求高消费,对父母家人的艰辛毫不体恤;有的存在极端个人主义倾向,自由、散漫,组织纪律性差,集体活动、公益活动一概不参加,更不愿为同学和班级服务;有的毕业时不愿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而是一门心思出国留洋,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人不再回国为国家建设做贡献。

2.集体主义观念淡漠,个人主义思想较重。

随着改革开放和民主政治建设进程的加快,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许多变化,人的自身价值得到高扬。但集体主义价值观仍然是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宠儿,大学生得到了社会的尊重,其价值得到人们的普遍认同。大学生们自身也珍视自己的价值,他们重视个人权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社会认同。以上思想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在当下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中,不少学生对这个问题没有正确的态度,过分夸大个人的价值,对于个人与社会、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不能很好地把握,不少人忽视对社会、集体的义务和责任,讲奉献的少,希望得到的回报多,注重自身太多,关心集体太少。一些同学不参加集体活动,不关心学校事务,对社会问题漠不关心;一些学生注重个人利益,忽视国家利益与集体利益。

3.诚信观念缺失。

诚信是全球化时代和现代公民社会的基本道德要求和交往准则,是为人之本。而在当今一些高校中,大学生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其形式也由过去的夹带、抄袭发展到找“”替考,甚至利用现代通讯工具作弊等,已成为校园公害;相当部分学生对一些不正之风、不文明行为、不道德行为,甚至违法行为视而不见,听之任之。凡此种种,我们不应忽视大学生在成才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消极因素,长此下去,必然严重影响未来的人才质量。

4.存在知与行相脱离的严重现象。

通过各种道德教育,大学生对公民道德是了解的,对道德行为中的善恶是非也是明白的。但是他们在实践公民道德方面却并不十分理想,知与行相脱离。一些大学生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功利实惠;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但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意识;期待建立和谐规范的社会道德秩序,但自身又不愿意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作为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大学生,应当时刻表现出应有的公民道德修养和良好的人格形象。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说,就是应有恰当的社会角色表现。然而,如今在一些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不讲公德、道德修养差的现象,显然与大学生的社会角色不相称,与人们对大学生良好的人格形象期待相去甚远。

二、加强大学生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

1.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来看,要坚持以德修身,自觉维护社会道德准则,知行统一。

大学生作为代表我们国家的未来和希望的优秀青年群体,不仅要以一个知识群体承担国家建设的重任,成为社会栋梁,而且要以一个道德高尚的群体成为国民表率,这是历史赋予大学生群体的重任。因此,大学生应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带头作用,这就要求我们的大学生:第一,自觉加强自身的公民道德修养。要率先做到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基本要求,树立起坚定的政治信念与远大的人生奋斗目标,不受各种享乐、拜金、功利、欺骗等不良思想的侵蚀。第二,要以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人生观、以集体主义作为自己行为的基本原则、以诚实守信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在公民道德建设中发挥先锋带头作用。第三,我们还要在公民道德建设活动中勇于实践,走出校园,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机会,深入社区和农村,广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紧紧围绕提高社会文明程度和公民道德素质,抓住知行统一这个关键环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在实践中为我国的公民道德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

2.从高校的角度来看,要建立高校德育综合实施机制。

高校德育必须改变传统德育思路和模式,优化德育系统,在加强领导、理顺体制、完善机制、建设队伍、增加投入和营造氛围等综合德育实施机制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第一,要把德育教学内容、形式和现实紧密联系起来。目前的德育教材比较注意体系的完整,在思想性、理论性、科学性方面注意的比较多,但在时代性、针对性、现实性、实践性方面结合的很不够。大学生处在开放的现代社会,有个性追求,情感强烈、生动而富有活力,公民道德教育如果还习惯于灌输说教的老一套,就必然不能使我们的道德教育产生预期的效应。因此,要想有效地开展公民道德教育:既要坚持在大学生中进行公民基本道德教育以及八荣八耻的人生观教育,又要结合当代中国转型期社会的特殊国情以及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时代性与现实性。从社会公德教育抓起,从制止校园内不文明的行为抓起,同时教育大学生要用公民道德准则和社会主义耻辱观要求自己,做到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与责任感,把自觉遵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作为起点,逐步向高层次的道德境界迈进。

第二,加强道德规范建设与教育机制创新。除了具备“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一般公民道德外,高校还应制定出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且大学生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建设应具有更高的层次,还应包括科学道德、经济道德、生态道德、信息道德等内容。因此,可以在校园里大力宣扬好人好事,树立先进典型,学习先进事迹,杜绝不符合公民道德的行为,建立良好的校园文化,形成一种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公民道德的良好氛围,促进大学生公民道德的建设。另外,还应积极探索大学生公民道德教育的新机制,把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结合起来,加强自律性,真正把公民道德的要求内化为大学生的一种自觉追求,成为他们发自内心的实际行动,并不断在实践中修炼,最后达到一个较高的道德境界。

第三,高校领导要进一步重视德育工程,加大学校德育建设投资力度,完善德育监督评估机制。为了保障德育工程的有效完成,各高校应当建立起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各方面分工负责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加强德育队伍的建设与管理,有计划地配备相应编制,培养德育课程的专职教师队伍;充分发挥高校所有教师的德育示范作用,注意管理并培养教师的师德和敬业精神,使教师们做到为人师表,言传身教。另外,要完善大学生德育监督评估机制,高校领导要专项负责,对于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做定期调查并做出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解决方案,对方案实施效果要及时反馈,及时修正,做到信息渠道畅通、信息汇总全面、信息反馈及时,用制度来倡导、规范大学生的公民道德和行为习惯,确保大学生的身心健康,为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3.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要创造良好的外部引导环境。

社会道德教育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应该开展德育的多元化教育,推进整个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建立健全的德育考评制度,从而创造良好的外部引导环境。

第一,应开拓社会、家庭德育资源,实现学校、家庭、社会道德教育多元化。在当今时代,高校公民道德教育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它与社会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大环境对高校德育产生的各种各样的影响,信息社会的各种传播媒体以快速而新颖的方式引导大学生接受商品社会的各种价值观念和道德思想,社会及家庭在引导上的失范性一定程度上抵消了高校德育的力度,单一化的高校德育模式不再能适应新的社会现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指出,家庭、学校和社会在道德教育方面各有侧重、各有特点,是相互衔接、密不可分的统一整体,必须把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单位教育和社会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第二,推进整个社会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现阶段的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家庭、学校、单位、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整体配合,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两大着力点上相互协调,整体推进。社会公德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和应当遵守的基本行为准则,在转型期中国社会中,每一个大学生都应遵守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弘扬仁爱精神、提倡扶危济困、乐于助人、见义勇为的人道主义观念。家庭美德是每个公民在家庭生活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每一个大学生都应奉行以“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为主要内容的家庭美德,培养大学生仁爱的宽广胸怀,增强人际相融性。

第三,建立健全的德育考评制度。完善的德育考评标准可以给大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一个明确的方向,使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现阶段的德育考评工作,主要以学生的政治素质、道德品质、思想品质和德能素质为评价指标,这基本上与公民道德建设的指导思想相一致。德育考评就是通过对学生德育客观、公正的评价,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把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具体化为对学生日常行为的导向,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进而把对公民道德素质的追求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当然,德育考评的具体标准应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内容为依据,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鼓励学生在学校里、社会上做一个好学生、好公民。

参考文献

[1]冯江平.我国大学生人生价值观的发展演变分析[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56—58.

篇(5)

关键词 公民教育;道德认知;道德推理;道德价值观;网络德育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671-7384(2014)07/08-0027-04

在开放、包容的国际社会中,各国虽然存在种族、语言、宗教和文化的多样性差异,但是伴随着国与国之间频繁的经贸活动,资源流动性变得日趋活跃。在此背景下,人们的行为准则也随彼此公民在不同的国度频繁穿梭,导致他们存在多重身份和忠诚度下降,因而公民道德教育方式和道德水平受到各国重视和关注,这也是人们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基础。

国外中小学公民道德教育发展状况

国际教育成就评估协会(IEA,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Association for the Evaluation of Educational Achievement)在1959年创立时提出:“在全世界范围内聚焦各国教育制度、政策与实践进行比较研究。”[1] 欧洲民主公民教育项目理事会(EDC, European Democratic Civics)提出:首先,要探讨民主公民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其次,理解民主公民教育合适的学习方法;最后,确定和支持属地公民的案例研究。[2]

(一) 欧洲民主公民教育的研究维度

一是政治合法性维度:与公民的权利和职责相关,需要尊重现行的政治体系和法律。二是社会维度:在有关社会公民机构框架内,参照社会范围内个体公民之间的关系如何相互运作。三是经济维度:理解人们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工作所产生的诸多问题,都与商品生产、生活消费以及社会化服务等经济功能活动有关。四是文化维度:根据社会团体内的传统价值分享方式,维护集体形象和他们的表述方式,包括其具备的历史性文化积淀。[3]

(二)国外公民道德教育典型特点

IEA于2001年了一项耗时6年的国际公民教育研究项目,其研究结果关注公民教育的质性案例研究。[4]

德国:大多数当代德国在校儿童都在统一后的德国环境中成长起来。在公民教育方面,各州的教育也有自主性。公民教育一般从七年级开始,每周1小时的公民教育课程已成常态,内容包括社会关系、民主、政治、法律、媒体、经济制度、国际关系以及维和教育。

英国:在英格兰,立法机关将公民教育纳入到学校的必修课之中。工作团体已经认同了公民教育的三大主题:社会性道德义务、社区参与、政治修养。在北爱尔兰,公民教育用于强调远离政治暴力,迈向民主政治的和平进程。

美国:在美国50个州的15000个校区内,公民教育呈现多样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学校有一门“社会研究”课程,其实就是公民教育课。在美国大多数州的学校里都要求从小学到高中学习这门课。重点是有关民主的教学,主要原因是切合美国的宪法出发点。公民教学资源十分丰富,但就是没有官方的教科书。公民教育的案例研究建议公民教育文本大篇幅描绘的是维护个人权力,而不是公民的义务。学生课外活动的重点涉及“服务学习”。公民道德教育没有国家级的考试,但是有“全国教育进步测试”(NAEP),通过调查样本学校周期性测试学生的公民知识。

国外公民道德教育模式研究

(一)公民道德教育模式

新加坡的公民教育从1967年开始在初中取代了道德规范教育。公民教育内容涉及宪法、立法和国际关系,包括爱国主义价值观、公民忠诚度和公民意识。新加坡教育部了“好品德好公民教育”大纲,并将在2014至2015年开始在中小学实施。[5]

1. 公民道德教育核心价值

新加坡公民道德教育大纲聚焦公民道德教育6大核心价值,[6] 分别是:尊重、责任、正直、关爱、弹性、和谐。

2.公民道德教育方法

公民道德教育应该优先选择的方法是基于过程而不是基于内容,因为基于内容的道德教学方法重点大多关注道德行为的事实和信息,从而也更倾向于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而基于过程教学的方法则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7]

3.公民道德价值观培养策略

公民通过教育方式去思考自己的角色与家庭、学校、社会、国家之间的关系,他们被鼓励进行换位思考,感受个人所做决定以及自身行为结果对他人的影响。中小学生在道德认知、道德感和道德行为方面需要达到以下具体要求。[8]

培养道德认知:知道什么是正确的、好的;在做出道德决定时,思考多元观点;持开放思维,进行道德推理和批判性思考;维护社会凝聚力和社会种族、宗教和谐;了解国家福利分享包括家庭分享的价值;知道自己在社会、国家和世界中的角色。

培养道德感:学生通过理解他们的情感去认同他们的价值和行为,以便能让他们有意识地持有道德立场。面对道德问题的时候,能体谅其他人的情感。

反思道德行为:基于道德认知和道德感,学生能思考和判断他们的行为。将道德价值付诸实践。通过持续的道德行为形成良好的习惯,在多种族和宗教的社会中能促进和谐以及提升社会的凝聚力。

(二)公民教育的道德判断双重理论

美国哈佛大学学者约瑟夫M. 帕克斯顿 (Joseph M.Paxton et al,2010) 等人认为从各种不同的道德推理、循证评价和建议中提出有些道德推理缺乏追寻缘由、应用道义论和功利原则,以及抵消那些因支配行为自动滑向带偏见的倾向时,放弃道德直觉。他们主张重视证据的道德推理能形成一股强大的社会力量。[9]1.社会直觉模型

海特(Haidt )在2001年提出社会直觉模型(SIM,Social Intuitionist Model):假设某人的判断主要受其直觉的驱动所致,而“事后推理”的“联接”假设(与传统的理性模式相反)某人的推理主要是被其判断所驱动,而不是受周边的其他方式影响。通过微弱说服力的推理联接,运用能构成因果关系的影响做出判断,使“联接”实现互补。[10]

用社会直觉模型(SIM)理论框架来理解道德心理学:由一整套构成因果关系的“联接”与三种心理过程相联系:直觉、判断和推理。[11] 在道德直觉、道德判断、道德推理情节中能构成因果关系的六种联系:直觉判断;事后推理;说理性的说服;社会说服;理性判断;私下反思。该模型包括“推理说服”和“社会说服”,前者通过某人的推理去影响他人的直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的判断。后者根据缺乏明显企图的推理所做的判断,去修正他人的直觉,从而达到影响他人判断的目的。

2.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

格林(Greene et al 2001,2004,2008)等人提出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dual-process model of moral judgment)。该模型假设道德思考方式依赖自相矛盾,并在某些情况下让其展开竞争。通过直觉情感的反应来驱动道义论的道德判断,让其自然而然地反思权利和义务。主张通过类似道德推理形式去控制认知过程,让实用主义和后果性判断目标得到落实。

如典型的“有轨电车难题”:当一辆失控飞奔的有轨电车冲向前方岔口时,其中的第一条道冲向5个人,第二条道冲向1人。此时在有轨电车驾驶员的大脑正中前额叶皮层的情感反应趋向于尊重可能的受害者“权利”,所做出的“正确”决定应该马上改变车道,选择以牺牲1人拯救另外的5人。功利主义和后果性推理,让道德常识具有普遍性特征。根据社会直觉模型: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直觉进行成功修正之后,道德判断才产生社会的影响力。

道德判断双加工模型与海特(Haidt)的社会直觉模型(SIM)不同。首先,基于规则的作用、控制了认知过程,有意识地应用功利主义道德原则。其次,道德推理能力被彼此采纳之后,道德的社会影响力会由此产生。[12]

(三)在线空间的公民教育模式

学生通过在线社区都能学习公民对话的技能,这也是民主社会公民必备的技能。如果教育是民主社会的堡垒,技术应用于公民道德教育,在线平台能发挥其独特的角色。创设多样性的在线社区让学生参与其中进行对话,有效的公民学习环境需要鼓励学生与不同想法和信念的人相遇。贾斯汀(Justin Reich)认为通过学生之间的族群人口统计差异显示,学生通过同龄人的公民言论把握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创建在线空间让具备多样性家庭背景的各种学生聚集起来共同学习。[13]

1.在线网络德育教学的策略

美国道德教育网站“面对历史的数字媒体创新网络”(facinghistory.org/)的理念就是“人们做出选择,选择创造历史”。面对历史,我们自己需要提供公民道德教育的思想、方法、支持实践需要的工具,以及世界范围内的教育工作者所创设和分享更好、信息更畅通、更有思想的精神世界。[14] 在2010年,该德育网站发起了数字媒体创新网络项目,组织了全世界的学生和教育工作者一起培养学生的媒体素养、观点表达能力以及公民必备的其他相关能力。

该网络项目吸纳了来自各国学校以及全美14所中学的学生参加,如来自波士顿、马萨诸塞州、奥克兰、加利福尼亚、南非开普敦和中国上海,教师和学生围绕2009年的一个纪录影片的记者展开调查。这是有关克里斯托弗在中部非洲的新闻工作报道,学生观看完这个纪录片之后,在教室内独立地创建一个微型视频纪录片,用于反映他们自己的生活、自己所在的社区和他们的强烈愿望。此后,学生到在线社区去讨论,与世界范围内的同伴分享他们的项目,谈论身份、国际正义、未来媒体与新闻工作。项目在结束后,需要进行封闭性检验,要求教育工作者在创建、加入在线空间时,能驾驭学生们的分歧并跟进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对话,具体需要体现以下五个策略。[15]

(1)使用强制性的内容来探讨差异

德育工作者引领学生通过在线空间呈现他们的分歧,跟进学生的活动让他们进行对话。围绕德育素材展开对话,纪录片的记者向身处不同环境的学生进行主题演讲并获得共鸣。

比如在线讨论,涉及一段有关在非洲刚果俘虏一位非洲儿童士兵的视频短片,被俘儿童士兵要求记者克里斯托弗原谅他在战争中的行为,理由是为了帮助他回到卢旺达去。为什么儿童士兵恳请美国新闻记者原谅?如果美国记者离开之后,儿童士兵将会如何?给网络研讨提出“原谅”的意义。有学生说:“原谅就是敞开你的心扉。”也有学生说:“克里斯托弗本人是记者,即使提出也不算“原谅”,因为记者自己不是受害者之一。”因此,学生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对“原谅”的理解也是因人而异。为了吸引观众,新闻记者用视频播放风景变化过程来讲述这些凄凉的故事。学生被要求参加讨论有关权利、正义和国际义务,学生们被媒体技术所吸引,因为这个转换用新闻的方式让他们同时代的人去了解。

(2)建立起教育工作者的关系

在创建安全和信任关系之前,为便于开展协作,教师们需要拥有共同管理的权限。在数字媒体创新项目中,教师们以面对历史为题,共同参与研究并筹集经费,如在夏季组织每周一次的会面研讨活动。使用社会媒体视频编辑工具去探讨新技术在改变媒体、教育和个人身份。经费也许有困难,但是创建德育工作者之间完全在线的活动是可以实现的。在平面课堂中的“握手”过程,要拓展到不同的学校当中去,德育工作者在此过程中可用在线工具进行彼此的介绍和课堂讨论。

(3)创建分享的空间

为特定的目标和特定的群体创建“社交网络”,如实施协作学习项目,Ning技术网络在线空间(ning.com/ )是比较好的协作社区网络平台之一。Moodle(moodle.org/ )和Wiki也都有类似的协作特征,与Ning特征类似的MightyBell (mightybell.com/ )德育平台可免费提供给100人使用。在数码媒体变革项目中,每一位网络学习参与者都可以创设个人的介绍页面,包括兴趣和爱好。每个群体有一组页面,每个班级都有他们的数字化纪录片。

(4)允许学生表达自我

学生制作的微视频能提供强有力的自我表达,也给同龄人提供一个打开窗口了解他人的机会。城乡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如上海学生拍摄的是反映校园生活的微视频,而科罗拉多州的学生评论说,学校的建筑有点像美国的。加州奥克兰的学生制作的微视频反映他们社区的团伙暴力的问题。虽然各自所处社会或许截然不相同,但是他们都在班上通过公民道德教育课的内容和素材进行交流,尝试去感动整个世界。具备潜力的项目能借鉴他人的情感体验在线激发公民的参与性,这样学生能认同和分享多样性民族中人们行为中的闪光点。

(5)特意征召各种参与者

为网络空间公民道德教育项目征召和遴选参与者时,需要深思熟虑地选择教师。要考虑到他们中有来自国内外、公立学校和私立学校、城市和农村,他们具备在课堂上应用网络技术的能力;对公民道德教育的热情度和对项目的态度比教育专项技能更为重要。国际公民道德教育的网站(iearn.org/)是最早和最大的网站。美国社会研究教育学会(ascdedge.ascd.org/)和美国英语教师学会(ncte.org/community )等都有在线社区帮助你在美国寻找合作教师。免费给世界各地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组织提供全球虚拟教育会议的项目网站(globaleducationconference.com/ ),有利于增进各国教师之间的交流。

2. 公民网络德育案例剖析

以思考讨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为例,美国公民道德教育采用讨论和推理的案例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如果我是校长”[16] 是由美国学生在3D增强现实技术的故事网站(zooburst.com/ )创作的公民道德教育故事书,该故事书配以立体动态360度旋转故事人物以及场景,附有脚本阅读、可以翻页,增加权限可以给人物配音说话或旁白。

在公民网络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师生需要开放式的讨论。以思考、讨论和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为例,通过换位思考,欲擒故纵,让学生从道德认知、道德行为的反思中,在自己的道德感受挫后,应该尽早重新回到法制教育的轨道上来检视自身的道德水平。

总结与展望

世界各国的公民道德价值观培养一般都要求其公民在接受中小学的义务教育阶段进行,学校的公民道德教育通常都没有全国性统一的道德教科书。道德与知识和智力不一样,它不会自由地流动,因为它涉及个人的选择和主观的价值。

1.公民教育在一个分离的社会必定面临新的挑战,有效的公民学习环境需要鼓励学生与不同想法和信念的人相遇。学生通过同龄人的公民言论把握彼此的观点和看法,创建在线空间让具备多样性家庭背景的各种学生聚集起来共同学习。

2.公民道德教育的目标首先是培养孩子们的美德和价值观,让他们成为有修养的公民。其次是给学生提供智力资源,让他们在德育资源的帮助下,增强公民的爱国、守法意识,形成他们自己的道德感,让他们学会对道德行为做出负责任的判断。

3.当人们对道德推理获得一点感触时,或者他们能够设身处地时,他们能敏感地识别自己的无原则直觉,因此,有很多的理由会使人们相信应该主动应用道德推理的策略来培养公民道德价值观。

篇(6)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道德教育 教师信念

2001年,国务院颁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旨在推进我国公民道德建设、提高公民素质。中小学阶段是儿童道德观念形成的重要时期,提高中小学道德教育成效无疑是推进国家公民道德建设的根本举措。教师作为学校道德教育的主体,其所持有的道德教育信念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其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态度与做法,影响学校道德教育成效。因而,分析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状况,提出有针对性的改善策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及其构成

教师在能够高度认同或确信学校道德教育对于社会和个体发展方面具有重要而独特价值的情况下,才会从内心重视学校道德教育活动,并将德育工作的成效作为检验自己教育能力的重要方面,这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发展的基础。为了有效促进学生道德水平发展,教师需要明确不同阶段学生道德的发展特点与发展目标,能够准确判断学生群体或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并据此制定具体的道德引导措施,这是教师能够进行有效教育决策的前提;道德教育活动是否能够取得理想效果,还取决于教师所选择教育方式和策略的适恰程度。因而教师对于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式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也是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依据以上对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内涵的分析可知,具备完善道德教育信念的教师,应该具备以下三方面的科学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之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认识与判断;教师对儿童道德发展规律、所教学生道德发展阶段及其成长目标的认识;教师对学校道德教育活动方法与策略的认识、选择和判断。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其中一个方面存在不足都会影响教师道德教育行为的针对性、力度与效果。理论上讲,所有对中小学生负有道德教育责任的教师,都应当具备包含以上三方面内容的完善而科学的道德教育信念。

二、当前教师道德教育信念存在的问题

1.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状况

目前,中小学教师的道德教育信念具有一定的认识基础,但其信念水平距离当前道德教育实践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普遍认可道德教育的方向与重要性,但对于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认同度明显低于对其社会功能的认同度;

(2)部分教师特别是初中教师,对于学校及自身在青少年道德教育方面的独特作用与重要责任认识不足,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相对偏低;

(3)大多数教师缺乏对不同发展阶段学生道德教育内容及其发展目标的关注与清晰认识;

(4)很多教师对新型公民道德教育之意义与内涵、目标与任务缺乏充分的了解与理解,公民道德教育敏感性与教育意识不足;

(5)教师具备关于学校德育途径的基本知识,但对儿童道德发展的规律与促进不同年龄阶段儿童道德水平发展的具体策略与方法缺乏足够知识;

(6)教师对提高自身德育水平有一定需求,但缺乏便捷而实用的学习资源。

总体而言,中小学教师在学校道德教育方面具备一定的直觉信念,高度认同国家的学校德育目标并表示愿意承担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的责任。但因其道德教育实践缺乏科学完善的理性信念作指导,道德教育成效不高、自我效能感偏低。在面临复杂的道德教育问题不知如何解决时,教师便不自觉地将道德教育不力的原因完全归于家庭与社会,产生逃避心理。

2.教师道德教育信念问题成因

一般来讲,教师道德教育信念的形成会受到以下几方面影响:一是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职业经验影响,二是自身所受职前教育影响,三是其所接受的职后培训影响。教师所处国家和社会道德教育传统与个体从业经验会影响到教师相关直觉信念的形成,教师所接受的职前与职后教育会作用于其相关理性信念的形成。

(1)我国道德教育传统的影响。社会文化传统是影响道德教育活动内容与方式的重要因素。从公民道德教育的内容方面来看,我国传统道德教育注重以个体德性修养为中心的“修身”教育,对一般公民只要求其能够“独善其身”的传统教育内容,弱化了以公民权责为核心的公民道德内容在包括学校教育者在内的民众心目中的普及与内化。尤其是五四之后,我国儒家文化传统经历了多种文化冲击,多元价值观交汇但并未形成能够对全体社会成员起到道德约束作用的公共良知。这种状况一方面影响了学校道德教育具体内容与评价标准的形成,另一方面也影响到了道德教育之个体功能的实现。家庭、社会中成人所奉行的道德与学校道德教育中所倡导的道德不完全一致,使得学校道德教育难以看到明显效果,对教师道德教育方面的自我效能感的获得造成不利影响。

(2)教师所接受的职前教育影响。职前教育是塑造教师教育教学理性信念的起始阶段,对于教师专业信念发展有着奠基性意义。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帮助教师建立科学完善的道德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不能推脱的责任。目前来看,我国教师职前教育在此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

①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足够丰富的理论知识。发展儿童的道德水平是中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培养能够胜任道德教育工作的教师是学校教育的首要责任。为学生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是教师职前教育不能忽视的重要内容。据研究者了解,到目前为止,很多为培养中小学教师的学校,未将专门的德育原理及其实践方法开设为必修课。一般只是在《教育学》课程中包含一小部分德育基本知识,除此之外也未开设任何旨在提升学生道德教育能力的相关课程或组织相关活动。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初中教师对道德教育工作表现出相对明显的消极态度。这些教师将学生道德问题的成因完全归于家庭教育不力,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无力感与逃避心理。观察这些教师的教育过程可以发现,教师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缺乏明确的道德教育目标与科学规划,随机管理中的教育行为缺乏理性思考与科学策略,最终导致教育效果不佳。此类问题的根源,正是在于教师道德教育知识与技能的欠缺。

②职前教师教育在公民道德教育方面未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与反思指导。在目前学生的教育实践中,指导教师大都重视学生的课堂教学技能提高,忽视对其道德教育技能的指导,使得职前教育中的道德教育实践学习无法落实。与此同时,在引导中小学生道德发展方面,很多指导教师的教育示范作用不容乐观。研究者在访谈中发现,很多学生经历过实习之后,开始怀疑 “教育是爱的艺术”这一学校德育的重要理念,因为他们看到一些学生“只认能够对其产生威吓的老师,自己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不起作用”。他们不懂得“讲道理”只是道德教育过程中的一种方法,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策略,是在对教育对象进行系统观察与分析之后对方法进行慎重选择的结果。这些学生也没有对教师运用“恐吓”手段产生的教育后果进行理性分析与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理论知识指导下的实践反思,学生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不足自然难以避免。

(3)教师职后从业经验与所受教育影响。

①学校道德教育实践目标的系统化与具体化程度欠缺。教育内容的系统性与教育目标的具体可测性,是完善成熟的学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标志。然而,“我国学校德育目标的演变,不是通过建立德育目标系统,经由德育总体目标到课程目标,而是走了一条相反的道路”[1] 。可以看到,我国中小学一直都开设有思想道德类的课程,但却长期缺乏可以用来测量其教育成效的系统化的具体目标。调查中发现,目前很多中小学的道德教育活动并非自觉自发开展,而往往是为了完成上级管理部门下达的临时性任务。道德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份内之事,开展道德教育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所在,但当其活动内容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并要不时地顺应外界要求的话,势必会使学校和教师形成一种观念:道德教育活动不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而是政治形势下的额外任务。此种从业经验会消弱教师道德教育的责任意识,进而影响到其道德教育信念的正向发展。

②教师职后培训缺乏以提高教师道德教育知识技能为目标的专门课程。在职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建立在专业培训机构对教师实践需求进行全面准确评估的基础之上。很多教师反映,他们参加过的教师培训很少有旨在提高教师道德教育技能的专门课程。虽然在有关班级管理或班主任工作的培训中,有很多优秀班主任的工作经验推广与介绍,但一线教师的工作经验很难具备可以从根本上完善与提升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所需的系统性与普遍适用性。上述状况一方面会造成教师“道德教育不重要”或者“道德教育不需要科学知识与方法”观念的形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教师道德教育理性信念缺乏的事实。中小学教师一方面在学校德育方面承担着重要责任,另一方面却难以获得此方面的专业培训,此一矛盾的存在不容再被忽视。

三、对策与建议

1.重视教师道德素养提升

道德教育从根本上讲是人影响人的活动。教师自身道德素养的高度会直接影响其道德教育信念可以到达的高度。因此,建议教师教育机构重新审视道德素养在教师专业素质中的重要地位,重视与加强学生与在职教师的道德素养。

2.开设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

教师完善的理性信念建立在其对相关理论学习与实践反思的基础之上。职前教师教育阶段的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反思能力的培养,可以对其职后相关理性信念发展产生重要影响。建议承担教师职前教育的学校增加专门的道德教育理论与实践课程,将其放在与学科教学知识与能力培养同等重要的地位,为“人师”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3.制定科学可行的系统化道德教育目标

相关研究机构依据儿童道德发展阶段特点,制定与儿童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目标,为中小学道德教育工作提供明确的方向指导。教育目标的系统化程度决定了其对教育实践之连贯性与有效性的支持力度。教育目标越是具体、可测,其对于教育实践方向的指导就会越有力。与教育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中小学生道德教育目标呈笼统与抽象,尤其是缺少可以直接衡量教育效果的可观测目标,它对于在职教师道德教育的理性信念发展极为不利。依据青少年儿童道德发展规律,制定与其日常生活相契合的具体、可测、系统化的道德教育阶段目标,应当成为相关教育研究机构的重要课题。

4.增设教师职后培训课程

目前,我国大多中小学教师在其接受职前教育期间,都缺乏足够的道德教育理论知识学习与技能训练,因而必须在职后培训中为其补充相关教育。在教育实践过程当中学习教育理论,是教师职后学习得天独厚的优势。因此,道德教育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训练,应当成为教师职后培训机构重视开发的重要课程。

5. 增强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评估的能力

学生的发展状况是教师工作成效的最终体现。教育管理部门要对学校德育工作进行督促,必须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量化或质性评价标准,依据标准要求,选择合适方式对相关工作进行成效评估。只有这样才能以评促教,提高教师的教育信念水平。

篇(7)

【摘要】实践的观点是贯穿理论的一条主线,从现实的生活世界出发,是研究一切社会问题的逻辑起点。本文从实践观入手,以实践的思考方式,对马克思的公民道德思想进行阐释,并结合我国公民道德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现实对策。

【关键词】;实践观;公民道德

早在古希腊时期,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就对实践做出过简单的论述,但直到康德提出“实践理性”,“实践”概念才被正式引入哲学。此后,费尔巴哈、黑格尔分别从唯物和唯心两个角度对“实践”展开了论述。然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费尔巴哈“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是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因此,他不了解‘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的意义。”[1]而黑格尔则立足于他的绝对理念,将“实践”等同于“实践理念”,陷入了唯心主义,“因此,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把能动的方面抽象地发展了,当然,唯心主义是不知道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2]马克思以“现实的人”为出发点,关注“现实的人”的生活中的基本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道德进行阐述,认为道德是一定社会经济基础的反映,同时又具有相对独立性。公民道德与道德是密不可分的,道德是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调控力量和个人完善的重要方式,道德的本质决定了公民道德不只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和行为规范,同时,也是一种实践精神。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精神文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公民道德建设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但同时道德失衡的不良现象也时有发生。

一、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取得的成绩

近几年在社会主义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他们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的精神大大激发了公民的道德热情,促使公民积极参与到精神文明建设活动中来。在他们的带动下,社会上掀起一股向先进学习的风尚,许多寻常百姓成为积极的践行者,他们用自己的行动坚守着公民道德行为规范,默默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公民道德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法律和公民道德是相辅相成的,二者共同构成社会规范的两个基本维度。通过对社会公民普及法律知识,公民能够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已经学会并且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公民法律意识的增强有利于公民意识的觉醒,以便更好地参与社会事务。公民的社会责任意识是公民在社会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公民对善与美的追求,是对社会以及他人的发展进步所承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汶川地震中公民的志愿服务精神是公民社会责任意识增强的突出表现。

二、我国公民道德失衡的表现

社会道德评价标准往往代表着主流的、正面的价值取向,是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尺度。随着改革的不断扩展与深入,道德评价标准由单一走向多元,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进步,人们不再是简单地被动地接受统一的道德评价标准,人的主体选择受到尊重。但同时外来的自由、民主与价值评价标准也在影响着大众的价值标准,尤其是随着网络的发展,金钱至上、见利忘义、惟利是图等消极腐朽思想在多数人中仍有市场。这些现象使得社会上一些社会主义信念不强烈、意志不坚定、价值观导向不明的人出现道德评判模糊的现象,从而迷失自己的人生航道。市场经济的竞争性,激励人们勇于进取、开拓创新,但同时也使一些企业和个人过分追逐利益,为了一己私利不择手段,损害他人乃至国家和集体的利益,甚至不惜触犯法律,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秀道德观念逐步被利益淡化。虽然多数中国公民能够认识到要遵守公民道德规范,同时要杜绝自私自利等不良行为,但是在社会现实面前,人们往往因为不能把个人的道德认知更好地付诸实践而导致道德行为的偏差,公民道德行为失范。看客心理从古至今都是存在的。但是由于对利益的追逐,人们对看客心理的重视程度提高,在有人遭遇困难或危险时因看客心理而止步不前。这样的心理无疑会对整个社会的发展造成危害,它会助长违法犯罪者的违法行为,同时也会腐蚀人们的道德责任感和义务感,甚至使人丧失起码的正义感和同情心。

三、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一)加强公民道德教育,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在进行道德教育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公民作为道德主体的积极作用,充分考虑公民的实际道德状况以及现有的道德素质和水准,注重公民个人德性的培养和社会公共道德体系的建设,使德育知识入脑、入心,在实践中发挥作用。在加强道德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如“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知荣辱、我行动”、“公民道德宣传日”的道德实践活动,使人们在道德实践中进行自我教育,达到“知”与“行”的统一。

(二)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公民道德建设提供保障。社会的物质生产对公民道德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人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人们怎样生活,因此只有大力发展生产才能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

(三)加强法律保障。法律的约束力是公民道德建设的有力保障,在对公民进行道德教育时,不但需要社会舆论的引导,更需要法律对公民的行为进行约束。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