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9:2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家庭健康档案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754-02
1、建立“档案”的必要性
社区是社会的一个单元,直接面对家庭和群众,而在社区人群中最受关注的是妇女、儿童、老年、慢性病和残疾人。要使他们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和预防保健医疗服务,是社区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占人口三分之二的妇女、儿童从摇篮到老年的健康服务是妇幼保健工作面向社会、走向家庭、不断扩展妇幼保健服务领域、发展促进妇幼保健事业的必然趋势。
建立妇幼保健家庭健康档案,将成为适应社会卫生服务需求的一套完整、系统、连续动态的信息。信息作为整个社区管理体系(信息、计划、人员、资金、培训后勤交通、社会关系、监督指导)中首要的内容之一,可见建立和充分利用“家档”信息资料,对促进健康和防治疾病的计划、措施、管理和评价是非常必要的。
2、建立“家档”的有利条件
2.1 妇幼保健工作性质决定的有利条件。妇幼保健工作与医疗临床工作性质不同。临床医疗服务对象是“患者个体”上门求医、是针对个体患病情况实施具体专门的医疗服务.具有专一性、被动性、非系统性和局限性,而妇幼保健工作是为三分之二人群的妇女儿童服务的,婚龄青年、生育期间夫妇提供摇篮到老年的全过程保健服务和宣传教育、咨询指导,具有普遍性、主动性、系统性和连续性。妇幼保健工作者以走出医院、走进社区、深入家庭、上门服务为主,通过深入基层、社区、家庭,充分了解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医疗保健需求,因此建立社区保健“家档”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是任何医疗机构所不能比拭的。
2.2 管理模式决定的有利条件。博乐市妇幼保健站形成了有利于建立社区保健“家挡”的管理模式,慢性病管理,精神病管理,建立两册(即孕妇保健册和儿童保健册);完成两个系统管理(即孕妇系统管理和儿童系统管理),均在规定妇幼保健机构内进行。妇幼保健机构可通过日常的业务指导、监督检查等管理方法取得信息,是建立社区服务保健“家档”的重要条件之一。
2.3 社区关系决定的有利条件。妇幼保健工作在为妇女儿童提供服务的过程中形成了三级服务网络和部门间的相互关系,如:上下三级保健网、以妇幼保健机构为中心所形成的计生委、工会、工厂企业、妇联之间的协调关系,均可以利用多方面信息资料,不断充实完善社区服务“家档”。
3、建立“家档”的可操作性
利用妇幼保健程序管理的三个连接点,使“家档”具有简便宜行的可操作性。
3.1 第一个连接点是孕妇孕12周之前建册。从第一次孕检至产后42天的整个孕产期系统管理保健及新生儿状况记录,42天返册后按管理程序孕册收回妇幼保健机构,内容过录到“家档”信息库中。为后期进入社区及家庭提供准备。
3.2 0-7岁儿童保健工作的具体内容:如生长发育监测、四病防治、预防接种。卫生保健按程序、时间、年龄的不同时期反映在儿册中。当儿童学龄前期结束保健任务全部完成、进入小学之前收回儿册时家庭的第二成员档案已由妇幼保健机构全面掌握。
3.3 《职工健康档案》是第三个连接点。博乐市大中形企业及单位建立职工健康档案。每两年一次的妇女病普查、普治工作将妇幼保健机构与单位职工保健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利用这一时机,将企业单位女职工健康状况信息充实到“家档”之中,目前全市大中型女职工下岗待业的人员增多,原来的基础医疗在保险体制还未完善之时,可以充分利用家庭健康档案进入社区、进入家庭,为待业的下岗女职工提供适当的保健服务,保证女职工的卫生保健工作有人抓有人管。
4、建立“家档”的保健措施。
4.1 法律法规保证。《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新疆省母婴保健条例》等系列法规和文件,对婚前医学检查、孕期建册及运转、儿册的建立与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的发放均做了系统的规定,为建立“家档”提供了有利的法律保证。
4.2 行政管理保证。博乐市妇幼卫生工作经过多年的管理实践,已经形成了固定的管理模式(即按户口管理模式),如孕期系统管理在孕妇户口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建册管理,《出生医学证明》盖章必须在父母户口所在地妇幼保健机构领取,由于行政管理的导向作用,使一个家庭基本稳定在户口所在地的社区内。因此为建立“家档”提供了基本的行政管理保证。
4.3 技术服务保证。博乐市妇幼卫生工作多年形成的上下级医疗保健网络,广大医疗保健技术人员在社区内进入家庭访视、调查、宣传、咨询,为妇女儿童提供了大量的卫生保健技术服务,形成了临床与保健、院内与院外、妇幼站与社区服务站之间与社会家庭之间多种形式、多种渠道的信息沟通,提供了系统化、规范化的优质服务,使信息交流反馈及时、准确。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妇幼保健方面的开发与应用,建立完整的“家庭健康档案”信息系统是妇幼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必由之路。
1.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涵
居民健康档案是医疗卫生机构为社区居民提供医疗卫生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个人健康为核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文件记录。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享有均等化公共卫生服务的重要体现,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高质量医疗卫生服务的有效工具,是各级政府及卫生行政部门制定卫生政策的参考依据。
以问题为导向的健康档案记录方式(problem oriented medical record,POMR)是1968年由美国的Weed等首先提出来的。要求医生在医疗服务中采用以个体健康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目前已成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的基本方法。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内容包括居民个体健康档案、家庭健康档案和社区健康档案三种形式,个体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采用的就是以问题为导向的记录方式。
2.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特征
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是抓好社区卫生服务的基础,是开展诊疗服务的第一手资料来源。建立标准化健康档案有利于协助医生全面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供及时、有效的医疗卫生服务,其具有的特征也有利于跟踪居民的健康状况和变化,对其进行系统管理。
2.1 信息资料真实、完整。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对居民的健康状况及其发展变化,以及影响健康的有关因素和接受卫生保健服务过程进行系统化记录,是个体、家庭、社区与健康有关的原始信息集成,真实反映居民健康状况,具体内容完整,包括个人的生活习惯、既往病史、现病史、诊治情况等。医生可以随时随地提取有关信息,快速全面的了解情况。
2.2 信息具有连续性、可用性。居民健康问题可分类记录,每次就医的资料可进行记录、累加,从而得到资料的连续性,充分发挥健康档案的可用性。医生可根据资料判断病情,给予及时正确的处理,为提高居民的健康意识和健康水平发挥积极作用。
2.3 以居民健康为核心。建立社区居民家庭健康档案是落实“建立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目标为出发点,以全体居民为对象,以居民健康为核心,以满足居民自身需要和健康管理为重点,是发挥社区卫生服务在保障和促进居民健康中的全过程监督、连续、综合性指导作用的关键环节。
3.充分发挥社区居民健康档案作用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主要提供公共卫生与基本医疗服务,开展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基本医疗等服务。社区居民健康档案是开展这些医疗服务的第一步,通过档案可以充分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情况,方便中心开展家庭巡诊和定期上门,为社区居民提供安全、经济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最大限度的发挥健康档案的作用。
3.1 为开展社区卫生医疗服务提供信息资料。完整的健康档案能及时、有效地提供各类卫生统计信息。当居民定期体检或前往就诊时,医生可以随时从电脑信息管理中心调出该居民的健康档案,根据档案里的登记情况和现有的症状,有针对性地给予检查治疗处理,包括疾病防治,健康保护,健康促进等,也有利于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会公益的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宣传。
3.2 为开展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健康档案的建立过程,就是一个疾病筛查与预防的过程,连续积累、动态更新的健康档案有助于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社区居民的健康状况,有利于发现导致慢性病发生及发展的关键因素,在没有明显症状出现前的发病早期。可根据动态观察医学信息变化,做到对慢性病的早发现、早预防,并可及时发现重要疾病或健康问题、筛选高危人群并实施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同时,还有利于政府部门从宏观上把握医改政策、调整医疗服务结构和项目,有利于公共卫生服务部门有的放矢采取有效措施对居民的健康进行干预。建立和管理居民健康档案,既是社区卫生服务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实施政府购买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重要环节。
3.3 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就是评价社区卫生服务的先进性和科学性,重点在于业务功能和关键流程,突出社区健康服务功能,目的是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向公益性方向发展,提高公共卫生和医疗卫生服务工作质量和效率。健全和完善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化动态管理,提供各项服务进行记录并及时更新健康档案保证健康档案的准确性、规范性与合理使用是评价的重点内容。因此,健康档案的完整性、科学性,是反映基层社区医生的工作质量的技术水平,在一定程度上为评价社区卫生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总之,只有建立完整、真实的健康档案,才能了解居民的健康状况,提高社区居民的健康水平以及对社区卫生服务的需求。强化健康档案的动态管理,能够提供优质,综合,连续的社区卫生服务,从而实现人人享有健康,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真正成为社区居民的健康守门人,实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受益一生”的社区卫生服务目标。
参考文献
[1] 《卫生部关于规范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的指导意见》.
[2] 刘春荣.《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立的实践与体会》,《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年第24卷第2期.
[3] 丁安莉.《建立家庭档案的社会价值》,《广东档案》,2006年第4期.
关键词:区域医疗;电子;健康档案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04-0923-04
随着我国新医改的不断推行,医疗卫生行业备受关注,并且医疗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软件界的一个热点。新医改方案明确指出医疗服务体系要实现以人为本的目标。对于现在的区域医疗来讲,实现其信息化,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等工作是关键。医疗信息化并不是简单地代替人的手工劳动,而是通过信息技术和业务流程重组的双向动力作用,建立一个集约化、科学化的卫生工作模式。区域医疗系统解决方案,基于卫生部《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的思想,提出了以电子健康档案作为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信息载体,基于医疗行业信息化架构,实现医院、社区、公共卫生等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从而实现以居民为中心的区域医疗体系。针对区域医疗中的重点问题,总结出一系列解决方案。为卫生信息化发展的过程中,离不开电子化档案系统,无论是对卫生服务的记录、数据库管理,还是分析和再利用相关数据。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实现了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方便了居民的就医,而且也能够让医疗者能够更加清楚地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总而言之,电子健康档案是医疗信息化发展的结果,也是医疗发生的需要。
1居民健康档案
1.1居民健康档案概念
居民健康档案就是记录有关居民健康的资料的系统化文件,包括病历记录、健康检查记录、保健卡片,个人、家庭一般情况。对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定义在《居民健康档案管理规范》(试行)中已经给出。总而言之,居民健康档案就是医疗卫生机构为居民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规范记录,是以居民健康为中心、贯穿整个生命过程、涵盖各种健康相关因素的系统化记录文件和居民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体现形式。居民健康档案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表、健康体检表。个人基本信息表主要包括性别、身份证号、联系电话、血型、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药物过敏史、既往史、家族史、遗传病史、残疾情况;健康体检表主要包括症状、一般状况、生活方式、脏器功能、查体、辅助检查、中医体质辨识、现存主要健康问题、住院治疗情况、主要用药情况、非免疫规划预防接种史、健康评价、健康指导。
居民健康档案是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的重要科学依据。健康档案数据来源主要是与人的健康有关的各项数据指标,可以用三个坐标轴来表示,X轴代表生命阶段,Y轴代表健康和疾病问题,Z轴代表卫生服务活动。由此可见,有了居民健康档案就能够全面、有效、多视角地描述居民的健康信息。如图1所示。三维坐标轴上的某一区间连线所圈定的空间域,表示个人在特定的生命阶段,因某种健康或疾病问题而发生相应的卫生服务活动所记录的信息数据集。理论上一份完整的健康档案是由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生命过程中所产生和记录的所有信息数据集构成。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是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的一项关键内容,电子健康档案通过具有逻辑性、层次性和时序性的特性来关注健康的相关信息。
1.2健康档案的内容
健康档案的内容就是卫生服务活动的记录,也就是包括一个人从生下来到死亡过程中的一切健康记录,具体内容主要包括家庭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慢性病随访记录、身体检查记录、特殊人群(老年人、妇女、儿童等)保健记录和社区健康档案等。其中,家庭健康档案是必须要有的,家庭是由人这个个体组成的,它也是影响人生活的一个重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的身体健康。家庭健康档案是以家庭为单位,对家庭成员的医疗保健活动的情况进行记录,如家庭的基本资料、家庭生活周期、家庭各成员的健康档案、家系图、家庭卫生保健等,这些资料都是了解家庭医疗保健的重要依据。个人健康档案就是人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
程健康状况情况以及所进行的卫生服务记录。个人健康档案主要包括基本信息、健康问题记录、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这三部分。基本信息就是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等信息;健康问题记录就是有过的病史等记录;以预防为导向的记录就是定期身体检查、预防接种等。社区健康档案就是对社区人们健康状况进行记录的资料库。
2电子健康档案及其构建
2.1电子健康档案
电子健康档案就是对居民从出生到死亡整个过程中的病史、接种史、保健史等于健康相关信息的记录,在一定程度上规范了居民健康管理过程。电子健康档案是时展的必然结构,它代替了传统健康档案,二者具有很大区别。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实现共享、在线、实时的功能,能够为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健康信息。电子健康档案具有以下优势:满足自我保健的需要。对于健康档案,居民可以通过授权进行查阅。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将居民不同生命阶段的健康状况情况清楚地记录下来,接受医疗卫生机构的健康咨询,进而能够促进居民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满足健康管理的需要。电子健康档案具有持续积累、动态更新的作用,这两种作用促进了卫生服务提供者系统地掌握服务对象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这样也达到了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目的。电子健康档案能够共享功能实现了居民跨机构、跨地域的就医。满足健康决策的需要。满足健康决策的需要。电子健康档案能够为医疗机构提供更全面的信息,有利于医疗机构能够客观的评价居民的健康状况,为卫生机构提高服务质量方面提供可靠依据。
电子健康档案(Eletronic Health Record)简称HER,它是以个人健康、保健和治疗为中心的数字记录,包括体检、记录、门诊、病史、各种影像信息及相关药物治疗信息等。建立全民电子健康档案,可为医疗机构的数据共享提供支持,提高医生、护士工作效率和医疗质量,控制医疗费用,有助于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电子健康档案系统就是对健康档案信息的整理、分析,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做出合理的建议。居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来查询档案信息,医生也可以将这些信息作为患者疾病诊断的参考资料。电子健康档案的网络构建标准要以“人”为中心才能更好地实现社区和医院的资源共享。卫生部已经出台了与电子健康档案相关的试行标准与规范,但由于是框架性、建议性标准,各地在建设过程中还存在理解各异、模式不一等问题。因此,卫生主管部门应将其进一步细化并形成约束力较强的标准,引导各地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提供统一的数据来源。
2.2电子健康档案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的构建
2.2.1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建设条件
在互联网环境下,区域信息化是电子健康档案建立的前提,其建立主要是以一个区域为中心集中建立。由于互联网的参与,使其环境和规模越来越大,因此,在如此大的规模下,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要采用卫生信息资源的集成式进行。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需要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的支持,这样从技术支持、用户使用方面都非常便利。目前,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已经在我国的某些地区建立起来,并已经在实际中应用起来,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2.2.2电子健康档案包含的内容
电子健康档案与传统的健康档案在核心上都是一致的,它们都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不同的是电子健康档案利用这一中心构建了一个逻辑架构,此架构一共有三个维度,分别是以生命阶段、健康和疾病问题、卫生服务活动作为三个维度,此逻辑架构主要用于对健康档案的组成结构进行详细、准确、全面的描述以及对复杂信息间的内在联系进行准确地阐述。电子健康档案将人一生的健康问题通过有序的记录起来,并且将所记录的大量信息按照一定的分类规则进行分类和抽象描述,促进电子健康档案更加系统化。电子健康档案包含内容主要有:1)在医院HIS系统中,电子病历并不等于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包含电子健康档案的一部分,患者每次住院的所有详细信息都在电子健康档案中;2)在社区中,电子健康档案的创建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病史记录、预防接 种信息以及现在健康状况等信息内容;3)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依托医院及社区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在省市一级地区建立区域网络信息服务中心。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包括了一个人一生的健康状况信息。全民享受医疗保健的最高理念的实现可以说区域电子健康档案数据中心建立起到了促进作用。电子健康档案不仅有利于公民自己获取信息资源,而且还有助于医院和社区能够更方便的获取卫生信息资源。近年来,我国绝大多数医院的HIS系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其中的电子健康档案已经相当成熟,社区医疗的电子健康档案建设也得到了较快的发展。但是这这种的医疗机构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各自为政,尤其在医院HIS系统中表现的更加突出,开发商在开发HIS系统中都是根据各自的要求来进行,对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于社区医院而言,它们的数据库系统参差不齐。面对这些问题,电子健康档案发展得到阻碍,因此,必须尽快解决这些问题,让电子健康档案充分发挥出其作用。由此可见,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建立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是非常重要的,进而促进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
2.2.3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设计原则
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设计原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具有高度运行能力的主服务器。区域医疗数据中心的建立要求其主服务器要具有高度运行能力,主服务器在此发挥着无以伦比的作用,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和医疗工作者更多的数据处理要求。在运行过程中,技术是非常重要的,整个运行平台必须确保技术先进性。另外,由于数字资源区域数据具有强大的扩展功能,因此,对于未来技术升级的需求以及应用需求能够很好满足。2)具有高度的数据库安全功能。由于网络的参与,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要求其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最基础的。因此,为了确保数据更加安全和可靠,要适当的进行数据备份,以防发生问题时,不会有任何损失。3)卫生信息数据的标准化建设。建立卫生信息数据的标准化需要国家的支持,应从国际标准角度出发,充分结合我国的实际国情来进行建立。
2.2.4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建设
在区域资源卫生信息系统下,构建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总数据库时按照分层式来进行。医院的HIS系统、各社区医院医疗服务系统以及家庭终端都要与数字资源区域数据中心相链接,最终实现,医院、病人、社区服务中心相互之间的连接,当然在这三个方面通过各自的密钥系统使其具有不同的权限。
2.3电子健康档案模型
1)个人健康信息共享与交换模型
传统的区域医疗服务与现代化的区域医疗服务的核心内容有一定的区别。传统的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是以临床信息共享为核心,而随着网络和医疗的快速发展,目前区域医疗服务网络是以患者为中心,最终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发展。通过对与健康相关信息的维护,根据这些信息级别等标准来对人健康状态进行判断,为个人用户提供相应的健康保健信息参考,而这些信息主要包括个人基本信息、居民健康档案信息卡、健康体检表、病史记录、双向转诊单、预防信息等。总而言之,这些信息可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个人的基本信息、健康信息等,第二类就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患者个人的健康体检表、病史记录、预防保健康复服务记录等。这种健康信息系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不仅能够让个人注册之后能够获取自己的健康信息,而且系统还可以根据本人的实际情况推荐一些合适的健康课程。这种信息系统还可以根据个人的诊疗服务类别来总结个人健康偏好,根据个人的相关健康偏好来推荐相关的服务或者相关的专家。另外,此系统还可根据个人长期的健康状况来为个人未来的健康做出一个合理的健康规划建议等。虽然这个系统具有如此多的功能,但是其所提出的健康建议也只能代表个人健康状况的局部情况,不能将个人健康状况的全面情况清楚的反映出来,对于症状相类似的患者,此系统很可能提供相同的健康信息,但是无法针对每个患者提出不同的健康需要,无法区分相似患者之间不同的健康状况。那么从这点来看,根本没有将个性化的服务发挥出来,顶多也只将信息和服务进行分类和条理化的效果实现了而已。健康信息系统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现存的健康标准较多,没有统一。在不同健康服务网络门户或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系统中,它们采用不同的健康标准,而这些分布式健康系统之间对患者全面的健康信息无法进行共享和协同,从而导致在不同系统中,这些信息产生“信息孤岛”;第二,患者自身完整的健康特点并没有得到医疗系统网络的重视,因此它们所收集的信息根本不全面,存在片面性,不具备完整全面的健康特征模型,从而导致个人健康完整信息无法得到跟踪;第三,针对患者健康内容需求相匹配的推理机制在医疗系统中没有体现出来,也就是说,医疗系统的健康建议的推理能力较弱。
2) Web服务解决方案
健康系统建立的条件就是Web标准,数据拥有语义标识主要是因为其使用了本体和元数据,就因为如此,才彻底消除了信息产生的“孤岛”。健康系统封装各种软硬件资源,并将其作为Web服务,彻底将业务和资源分离开来,在状态的Web服务和有状态的软硬件资源条件下,这种分离能够从根本上得以区分。Web服务资源本身形式比较固定,具有明确的语义,这种特性无论Web服务形式怎么变化,只要具有标准化的数据资源,根据Web服务变化进行重用和组装。另外,网格的功能也是非常大的,其具有分布式超级计算等科学计算的专业用途,不仅如此,网格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供大规模商用和专业知识组织服务,确保更多信息资源能够实现共享和交互。
在实际医疗中应用基于网格的Web信息检索,借助患者健康信息,来实现最佳目标,即在适当时间利用适当方式为患者提出适当的资源服务,这个目标既是医务工作者为患者提供健康服务的主要目标,同时也是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最终目标之一。为每个患者提供个性化服务在健康服务来说能够达到最佳效果,但是这种个性化服务的实现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此代价主要取决于异构医疗系统以及解决患者需求特征和所需资源之间匹配问题。由此本文提出了健康档案网格服务的概念框架,同时利用健康信息交换模型对患者的所有健康信息进行分析,进而构建相应的建模,进而通过标准化的服务为医疗工作者和患者提供健康信息。
2.4健康信息标准分析
1) HL7 CDA标准
CDA是一个文档标识标准,规定了用于交换的临床文档的结构和语义。CDA文档是详细而完整的信息体,这些信息体包括文本、图像、声音和其它多媒体文件。既可以与消息一起传输,又可以独立于传输的消息而存在。利用XML语言来编写符合CDA临床文档架构的文档,在编写过程中,可以包含丰富的数据类型。赋予文档的语义来源于HL7的信息参考模型,元数据名称是从标准的医学术语而得来。CDA文档的特点是表达各种不同含义可以充分利用众多的元数据组合来进行,这主要是因为元数据名称是从标准的医学术语中得来的,可以确保描述更加准确,并且能够实现信息共享。
2) openEHR标准
openEHR标准的提出主要是针对电子健康档案标准,进一步加快了医疗领域信息化的进程。医疗公共信息的读取、交换、修改的标准都被openEHR进行了进一步的规范。openEHR标准的制定参考了很多个电子健康文档标准,其中构建电子健康档案标准的基础就是参考模型和原型模型,软件对象模型和数据库模式的定义由参考模型负责,其实在制定过程中还涉及了服务模型。openEHR标准的构建促进了电子健康档案的进一步发展。openEHR标准参考了很多CDA的内容。
2.5区域医疗电子健康档案推送网格
区域医疗信息系统由于应用了很多的现代化先进技术,如网格技术、网络技术、分布式管理技术等,而变得如此成熟。网格技术在区域医疗信息系统中的应用最大功能就是实现信息共享。健康信息数据的维护通过服务网格管理平台来实现,其也就是对健康信息交换文化的维护。对于健康信息交换文化的共享在不同的医疗系统和评价系统间主要是通过健康信息交换模型来实现,如将用户的健康偏好、健康状况等信息充分利用起来,提供面向个人的网格服务。另外,根据这种交换模型的要求建立服务资源特征模型,健康资源网络为用户推荐合适他们的资源,推荐合适他们自己的服务设计方案,充分解决用户所需。我国医疗机构有很多,每个地区都有很多,并且每个医疗机构都具有其特色的服务,因此,用户一般是不会在同一个医疗机构接受治疗或者检查,也就是说,用户可能会使用很多不同的医疗管理系统,而这些系统也就只能存储用户健康信息片段。那么如何将这些分离的片段共享起来或者能够实现交换等呢,此时这个问题显得如此重要。是要使用推理机制或者排序算法呢,还是用健康模型互操作来完成呢?在这里本文提出了应用网格服务体系结构的思想,使用表示、共享和访问健康概况信息的一般概念和实现互操作健康服务的方法和相关技术。
电子健康档案的难点在于实现众多医疗机构间大量异构系统、异构与数据的整合。健康数据的涉及面广、涉及的部门多、数据繁杂、数据增长快、适时性高。不仅需要整合跨机构跨部门的横向数据,还需要建立以个人为中心跨越时间维度的纵向记录。为此,建立以区域范围内的健康数据共享平台,以健康数据共享平台为中心整合多方的异构数据成为建立电子健康档案的共识。
3结束语
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发展,需要电子健康档案的支持,电子健康档案中的卫生信息资源能够通过各种技术(网格技术、信息搜索技术等)实现共享,方便就医。总而言之,建立居民电子健康档案,能够提高区域卫生服务的针对性、有效性和便捷度,并且能够通过开发卫生服务相关软件,不断拓展卫生服务,加强卫生服务管理,最终提高卫生服务管理效率。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的建设还与发达国家有一定差距,因此,还需要相关人士对电子健康档案建设提起重视,深入研究,不断完善电子健康档案的构建,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卫生事业的发展,卫生事业是我国发展的一个特殊且重大的事业。因此,不断完善电子健康档案,也促进了我国整体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钟宁,王海琴,陈冬冬.电子病历和电子健康档案的发展与交互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0(10).
[2]徐勇勇,刘丹红,王霞,廉恒丽,杨鹏.居民电子健康档案亟待“唤醒”[J].中国医院院长,2009(14)
[3]何蕾,马榕.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管理初探[J].兰台内外,2011(2).
[4]卫生部:出台我国首部电子化健康档案标准[J].陕西档案,2009(4).
[5]孙锡萍,韩咏梅.如何进一步加强社区健康档案管理工作[J].黑龙江档案,2010(2).
[6]李道苹,陈敏,蔡筱英,吕孟涛,饶克勤.美国电子健康档案功能模型分析[J].中国医院院长,2008(11).
[7]武文娣,吴静,李敏,施燕,缪隼,吴凡.我国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发展与研究趋势[J].中国卫生统计,2007(4).
[8]潘炳凯,蔡桂芹.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的开发与利用[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0(2).
[9]陈冬冬,廉启国.上海市华泾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建立、更新及利用情况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10(19).
家庭档案和其他档案一样,是家庭及其成员在从事社会工作、学习、生活、娱乐等各项实践中产生的真实记录,是民生档案体系的重要内容。每个家庭有其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别具一格的生活轨迹,家中的证书、凭证、照片、磁盘等重要资料就是自己或者家庭成员的生活、爱情、事业的见证。家庭档案就像是为家庭生活轨迹列出方程式,配上曲线图,将多姿多彩的生活经历珍藏起来,将变化无穷的人生轨迹保存下来,具有其独特的魅力。
教育作用――珍藏家史,激励人生。家庭是和谐社会的基础,家庭和睦带来社会和谐,家庭稳定带来社会稳定,家庭文明带来社会文明,家庭进步带来社会进步。一张奖状、一份录取通知、一纸毕业证体现了强烈的时代色彩,饱含了丰厚的精神财富,是营造家庭文化氛围、沟通几代人情感、启迪家庭成员心智、激励家庭成员奋进的真实而鲜活的教材。
依据作用――遵纪守法,有据可查。家庭成员作为社会人,在各项社会活动中都应受到法律保护。各种证件、票据、合同等家庭档案在产权明晰、责任裁定等社会事务中对维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中将起到重要的凭证作用。同时家庭档案对增强家庭凝聚力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在现实生活中,由于财产分割、遗产继承等家务事引发的家庭矛盾屡见不鲜。假如我们重视了家庭档案的建立,各种证件、遗嘱等相关家庭档案对化解家庭矛盾、避免家庭纠纷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传承作用――扬善抑恶,崇尚文明。家庭档案真实地记录了长辈们在家庭事务和社会实践中的经历,既是长辈人生精华的浓缩,又是晚辈们感知历史的窗口 ,通过家庭档案这个载体可以把家庭崇尚的精神、文化财富留传给后人,对于未成年人耳濡目染地继承前辈的才华和风范,对于中华民族人口素质的整体提高,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宣传作用――丰富资源、社会共享。家庭档案的所有权虽然属于个人,但它既记载了家庭的历史,又折射了社会的变迁,是国家档案资源的重要补充。家庭档案的建立,极大地丰富了档案资源。家庭档案作为档案的一个分支,它的第一价值在家庭,第二价值在社会。一些家庭档案的内容,比如私人信件、日记、照片等可转化成社会档案,有的转化为公开发行的出版物,为全社会所利用。大家广为传阅、耳熟能详的《家书》、《傅雷家书》、《雷锋日记》等就是典型的例证。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
significanc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take shihezi university as an example
liu xiaolin, chen feng中国
(school of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ihezi university, shihezi, xinjiang 832000)
abstractthis paper takes shihezi university an example to analyse the significance of poor college students' archives administration from aspects of its necessity, collection, management and significance.
key words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or students' achievement; management
1 建立贫困生档案的必要性
我们通常所说的贫困生是指大学生在经济上仅靠家庭的资助完不成学业者,经所在地民政部门出具相关的证明,并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最后经过学校考核认证的学生。据调查显示,目前,石河子大学在校学生中,贫困生的人数约占总人数的25%,特困生人数的比例在15%左右;农、林类专业贫困生人数的比例超过30% ,特困生人数比例超过15%。尽管石河子大学在学费的收费标准上,不同的学院、不同的专业,其收费标准各有所不同,但学生人均学费大都在 3100-3500 元,部分专业如艺术类则高达6000元,再加上住宿费、书本费、生活费等各种日常开销,这样一个大学生年平均费用为1万元左右。这笔教育费用的支出对于一般家庭都已经很难承担,更不用说贫困家庭了,高校扩招为广大学子提供了上学的机会,同时高校贫困生的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贫困问题已经严重影响贫困生的生活、学业,并损害着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的贫困生基本生活难以保障,个别贫困生吃饭穿衣问题都甚为严重,到了大学,学校首先要帮助学生解决的是吃饭问题。这些学生因为经济上的负担重,也导致了其心理上同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压力,由此他们比其他人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焦虑、孤僻等心理问题,因此部分学生便成为“双困生”。这种困难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甚至可能会对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严重影响,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存在隐患。我们要积极建立健全贫困生的档案,为对贫困生进行关心、爱护、帮助、教育和引导,提供更便捷、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依据。
2 贫困生档案的收集和管理
2.1 贫困生档案的收集
对于刚刚被录取的大学生,在收到通知书的同时还会收到一份家庭情况调查表,用于调查学生的家庭情况,在表的最后必须附加街道和乡镇级以上民政部门的盖章方才有效,如有特殊情况可以附加其他相关的证明材料。对于已经入校的学生,通过学生本人和所在班级收集学生及家庭方面的有关证明材料,如学生每学期的学习成绩、是否有挂科情况、每个月生活的平均消费水平、获得资助情况、其家庭成员和经济收入以及家庭开支、 是否孤残、 是否单亲、学生所在生源地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有关证明材料等材料。由学校学工部门和各学院的学生工作办公室收集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面的资料,进行心理测试并整理汇总上报送助贷中心和心理咨询中心。贫困生档案中入库学生情况也在随时间变化要不断的更新,如因特殊事故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在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后可以进入贫困生库,家庭情况好转的学生就要退出贫困生库。所以,在收集材料的方法上要采取来源定向收集和跟踪收集相结合的办法。
2.2 贫困生档案的管理
(1)资格条件复查。贫困生档案的管理不是固定不变的过程,每学期应该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一次审查,看看其家庭情况是否有好转,是否有其他特殊情况等,有条件的话,还要不定期地进行随机抽选,随机抽出一定比例的贫困生,再通过信件、 电话、 实地走访以及网络调查等方式进行核实。如发现有欺诈行为的,一经核实,立即取消其所取得资助资格,并收回资助资金。若情节比较严重,学校应依据有关的管理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并在全校范围进行通报批评。
(2)尊重学生的隐私。贫困大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敏感的群体,经济上的压力,往往会造成心理上的自卑和压抑,他们通常不愿意让别人知道自己的真实情况,即使自己再艰难,也不愿意轻易向别人表露,用以获得资助,同时又非常敏感和多疑。因此,为了给贫困生健康的成长的环境,贫困生档案的管理就要在一定范围内就个人隐私等相关方面情况进行保密,尽量不要给贫困生带来不必要的伤害。
(3)建立心理咨询机构。不仅要在经济提供资助,心理上提供关怀的同时,更不能忽视贫困生的人格成长。由于贫困生被贫困所困扰,有的人能经历住贫困的考验,在各种磨难中使自己的人格更加成熟,更加有毅力,有的人却在艰难困苦面前出现了人格的畸变、分裂,这是令我们担心的。应建立相应心理咨询室,帮助贫困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民族观、发展观,借助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的平台引导贫困生健康茁壮成长。
转贴于中国
3 建立贫困生档案的意义
(1)建立贫困生档案可以为资助贫困生提供重要的参考价值。贫困生档案的建立最关键的一点就是生活条件是否真正贫困。在贫困生档案库里,要有贫困学生个人的家庭收支情况介绍,要有个人申请材料,要有学生所在班级的同学、班委和相关负责老师的贫困等级认定,要有学生生源所在地的乡镇或街道民政部门的有关贫困情况的证明材料,有贫困生的资格复查报告。这些材料能够在某种程度上证实贫困生档案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以材料为依据,在相当大的情度上能够使家庭真正困难的学生得到资助。中国
(2)建立贫困生档案能够为帮助有心理问题的贫困生提供参考。在贫困生档案里的心理方面的部分资料,可以使老师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学生的心理情况,并根据不同的情况,对不同的学生遇到同样的问题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这样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能够更好的帮助品学兼优的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是高校办学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采用不同的激励方法使贫困生客观的认识自我、积极悦纳自我、增强自我调节能力,使贫困大学生走上自我发展的良性心理历程。
(3)建立高水平、高质量的贫困生档案,对于提高贫困生得就业机会有重要的意义。当前,大学生就业竞争十分激烈,许多用人单位要审阅学生档案。贫困生档案的建立,就是通过从学生经济困难、接受学校和社会帮助、接收爱心人士捐助后,综合素质全面提升的全过程反映,而学生思想和心理的飞越过程是用人单位最为重视的,因此,一份客观、公正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贫困生档案,有助于用人单位全面了解学生,对贫困生本人应聘也有很强的推荐作用。
4 结语
建立高校贫困生档案,可有效地全面了解,准确掌握在校贫困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激励他们刻苦学习,提高综合素质,促使他们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的发展,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中国
参考文献
[1]王平.高校贫困生档案的建立、管理与作用[j].兰台世界,2008(1).
当下高校已初步形成了“奖、勤、助、贷、补、减、免”七位一体较完备的多元化资助体系,在高校资助政策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建立和管理工作与其他档案工作相比有着自身的工作特点和流程,在整个学生资助体系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何公平、公开地做好家庭贫困学生档案建立工作,尽可能地使用科学信息对档案进行优化管理,对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平等地享受到受教育的权利,有效地帮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克服困难、完成学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我国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流程基本如下:
1.1学生个人申请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首先由学生本人提出书面申请。认定工作坚持实事求是,确定合理的标准,由学生本人提出申请,实行民主评议和学院评定相结合的原则。
1.2家庭经济情况证明
学生需持申请表到家庭所在村委会和乡、镇人民政府和街道办事处加盖公章,以证明其家庭经济状况。同时学生根据家庭困难类型应相应地向学校提供证明材料。属因突发事件导致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需提供当年下岗待业证、伤残证或家庭成员重大疾病病历等证明材料复印件。
1.3班级民主评议过程记录及结果
申请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班级进行民主评议,每名经济困难学生的评议人数不少于3个,要求做到公开、公平、公正。评议小组进行民主评议时应着重考虑孤残学生、烈士子女,以及家庭成员长期患重病、家庭遭遇自然灾害或突发事件等特殊情况的学生。对民主评议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核实情况后做出停止认定的处理,并作出书面说明。民主评议的过程和结果都要有相关表决票数的记录。
1.4认定名单公示文件
成立以分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的院系领导为组长、院系学生辅导员、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等担任成员的审核工作组,负责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审核工作。学院将各班级提交材料整理后,审核特困生及贫困生比例是否符合要求。被认定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名单进行为期三天的公示,如有发现不能认定为贫困的学生应取消其资格。
1.5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个人档案
建立公示后无异议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档案,包含认定程序中所产生的所有纸质材料和电子材料,定期补充或变更学生受资助情况或者家庭经济情况变化相关材料。
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工作所存在的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管理工作还不够完善,存在很多问题。
2.1缺乏明确的档案的管理制度
各高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现状多处于缺乏专人管理的状态,在需要档案核查时,难以快速地找出相应的档案资料。另一方面,档案的收集内容也尚没有专门的文件予以进一步明确,各部门在收集整理时都有自己的做法,长此以往,导致档案内容缺失,不利于把握困难学生的实际情况,容易给资助工作造成阻碍。
2.2没有实行档案的动态追踪管理
所谓档案的动态追踪管理机制也就是随着档案个体在实际生活的一段时间内家庭经济情况、接受资助情况、学习生活情况等方面的变化补充相关的材料。例如,有部分学生也许在某一时期内是家庭经济困难或者不困难的,但是在其经济状况改变的时候没有及时的进行再评定的处理措施,进一步完善档案的管理,导致档案所反映内容的不准确、不科学。
2.3忽略对学生生活、学习以及心理健康方面的材料管理
在档案管理工作中,档案主要收集的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所产生的材料证明,往往忽略了对学生学习、生活以及心理健康等内容的材料管理。尤其是对学生心理健康内容材料的整理,如果欠缺这方面的材料内容,往往导致对学生诚信监督和调查工作的缺失,导致学生虚报家庭经济情况和虚拟家庭经济调查表等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有些真正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由于自卑、焦虑、抑郁等情绪容易产生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严重者可能影响到其校园生活与学习,恶性循环的结果是可能影响到其受资助情况或家庭经济认定情况,不利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与资助工作的具体落实。
2.4缺乏对档案数据变化的综合分析
目前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中普遍缺乏对档案数据系统性的分析,往往只是单个数据的存放,没有动态的数据变动图,也没有做学生个人的家庭情况分析,不能很好的体现学生受助后的经济变化情况,不利于资助工作的进一步落实。
3.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3.1制定明确的档案管理制度
要做好我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的管理,首先,必须制定一套明确规范的档案管理制度。管理人员务必严格按照档案管理制度执行对档案的管理,做到不虚报,不敷衍应付,公平公正,清楚到位。对于档案管理的内容应该以专门的文件或补充条文的形式进行确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档案应该包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个人信息、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过程中产生的材料、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生活学习与心理状态情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的各项资助、档案数据每年变动的图表与分析结果以及学校定期抽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情况的检查结果报告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3.2实行档案动态追踪管理
实行档案动态追踪监督管理才能使档案正确、合理的反映学生的家庭经济情况,以便于资助工作公平、科学的开展。档案动态追踪管理应该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应定期对全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资格复查,检查其家庭经济情况的证明材料,符合入档的调整进贫困档,已经不符合家庭经济困难认定标准的学生做退档处理。其次,要详细收入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受助情况,生活开支情况、在校表现等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相关的辅助材料,并做好相关的数据统计分析,考察学生在受资助后实际的经济情况。最后,还应该以学年为周期,对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进行随机的抽检复核。各级资助部门应该抽取专项经费,通过信件、电话、实地走访等方式对随机抽取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进行核实,并做好相关记录,将抽查结果做好总结并及时作出相应处理。
3.3重点做好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诚信档案管理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诚信问题直接影响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与资助项目的评选工作的公平性与合理性,因此诚信档案便成了这两项工作最重要的考评基础。而诚信档案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学生的个人申请书、诚信声明、生活开支情况、学习情况、纪律情况、心理健康状况以及定期家庭情况抽查结果等方面的内容。学生的诚信档案应该收集学生在校期间全方面表现,并告知学生诚信情况的重要性。诚信档案材料要严格管理,并采取“一票否决”的信息管理方式。
甲方: 医师 联系电话:
乙方(家庭代表): 身份证号: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家庭地址:
丙方:连平县 卫生院
根据连平县家庭医生服务的有关规定,甲、乙、丙三方协商,乙方全家有_______人,自愿聘请_____________为家庭医生,成为甲方的服务对象。
一、甲方(家庭医生)职责:按卫计部门的规定提供规范的基本医疗和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具体服务项目内容如下:
(一)建立家庭健康档案,为档案隐私尽保护责任。
(二)为签约家庭提供电话咨询服务,服务时间为:
星期一到星期五上午(8时 / 分至12时_/_分)
下午(14时30分至17时30分)
(三)为家庭成员的以下不同人群,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1.对家庭成员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开展每年一次常规体检,及心理健康指导、家庭照顾指导(老年功能量表评估、老年疾病预防指导、健康教育)。
2、为家庭成员中0-6岁的儿童开展系统保健管理指导服务(如定期健康体检、发育评价、保健指导、预防接种指导),为新生儿进行家庭访视。
3、为家庭成员中孕期妇女提供5次孕期指导及2次产后的访视指导、为妇女提供保健咨询指导(计划生育的咨询指导、孕前保健、生殖健康、心理健康指导等)。
4、为家庭成员中有需求的儿童和妇女提供健康教育和保健指导。
5、为家庭成员中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提供健康系统管理及转介服务。
(四)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家庭生命周期指导,家庭功能评估,家庭健康干预计划等健康自助管理服务。
(五)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电子病历、保健体检信息等健康档案的存储和查询。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健康教育资料信息的索阅和网络阅读(发放健康处方)。
(六)为建立契约的家庭提供预约就诊、家庭病床和转介会诊等项目的医疗、咨询服务。
(七)为建立契约的家庭的成员提供常见病、多发病的有偿诊断治疗服务。
(八)乙方出现紧急情况时应及时报120急救,甲方协助120进行急救。特需上门服务应在约定时间内进行,但不做任何有创治疗。同时不承担乙方病情变化引起的法律责任。
(九)履行健康信息的告知义务。
二、乙方(社区居民)责任与义务:
(一)提供详实的住址信息和个人资料。
(二)提供真实的个人健康资料。
(三)为每一次预约登记提供保证。
(四)对预约上门访视的家庭医生给予足够的便利。
(五)定期管理和维护个人及家庭的信息。
(六)按照家庭医生要求进行周期性体检。
(七)在医疗救治时,服从甲方的安排。
(八)及时为付费项目结账。
三、丙方(基层卫生院)责任:
(一)加强对甲方的管理,并为甲方在为乙方服务过程提供其他科室的支持和后勤保障。
(二)承担甲方转介病人的诊断、治疗工作、并按规定收费。
四、合约期满,乙方对甲方不满意,可请丙方协商解决,也可申请重新选择家庭医生。家庭医生认为不适合为对方服务,亦有权力不续约。
本协议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协议书与附件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有效期一年。本协议一式三份,甲、乙、丙三方各执一份。
甲方签字:
乙方签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