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公路预防性养护

公路预防性养护精品(七篇)

时间:2023-06-01 15:29:16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公路预防性养护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公路预防性养护

篇(1)

【关键词】公路预防性养护;维修

1.公路预防性养护的必要性

公路预防性养护是指在路面病害发生初期,对其进行预防性处治,控制和延缓路面病害进一步发展的养护措施。据道路研究机构估算,在整个路面寿命周期内进行3-4次预防性养护可以延长使用寿命10-15年,节约养护费用45%-50%。在我国由于公路设计标准不及发达国家(美国公路设计寿命为20年,德国沥青道路面层设计厚度为55―85cm;我国公路设计寿命为8-15年,面层厚度为9―15cm)而且施工质量控制不够严格,沥青拌和料,级配和含油量都不规范,防水性较差,加上车辆超限超载运输时有发生,新建改建公路出现早期病害的现象比较普遍。据资料介绍,相当比例的高速公路通车仅2-3年就要进行修补,而我们的一些普通干线公路、农村公路在工程质量缺陷责任期内就可能出现裂缝、桥头跳车等早期病害。因此,推行预防性养护显得更为重要和必要。

采取预防性养护,有利于降低道路的全寿命成本。道路全寿命成本,不仅考虑初期修建费和该路面结构的使用寿命,还应考虑预定分析期内可能采用的各种维修方案所发生的费用,这些方案包括各种养护和改建措施的不同组合。一条质量合格的道路在使用寿命前75%的时间内性能下降40%,这一阶段称之为预防性养护阶段,如未得到及时养护,在随后12%的使用寿命时间内,性能将再下降40%,从而造成养护成本大幅度的增加。通过对几十万公里不同等级公路的跟踪研究和大量的养护维修实践,调查统计得出,每投入1元钱预防性养护资金,可节约3―10元后期矫正性养护资金的结论。整个路面使用周期内进行3-4次的预防性养护,可节约养护费用45% -50%。

2.实施预防性养护的步骤

(1)全面调查摸底,掌握公路路况,由生产股组织人员对所辖公路进行小修保养全面检查。依据检查情况由生产部门布置预防性养护路段。

(2)沥青路面裂缝的处治应及时,防止病害恶化,即网裂、龟裂导致路面大面积损坏,以致出现坑凼、沉陷等,可根据实际情况,分别采用“一封、二刮、三铺、四压”适宜的方法处治。即突出封裂的办法和效果,坚持行之有效的刮油法,又推广薄层罩面和保证压实质量。同时,裂缝处治后,为保证视觉效果和图形美观还应对外观进行加工处理。

(3)网裂处治要提高沥青渗透裂缝的深度和效果,可根据实地情况分别采用阴离子、阳离子乳化沥青灌缝。对刮油法处治的,矿料须干燥少尘洁净,防止扬尘和光面现象。

(4)龟裂的处治需认真分析病害原因后提出相应的处治对策,防止动辄挖除面层基层这种“小病大手术”的做法。对非基层原因引起的龟裂不采取挖补的方案,应采用先封缝或灌油后,薄层罩面、封层处理或单层沥青表处等处治方法。

(5)对路面的纵横裂缝(含反射裂缝、施工缝等)应清除缝内杂物,采取灌、压水泥浆,高温融缝或填充料后捣实等法处治。对裂缝的防治还须加强季节性养护和修复后的初期养护工作,特别是加强防水养护。

(6)及时养护是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关键,只有这样才能养好公路降低成本。对路面的裂缝、坑凼、沉陷、拥包、车辙和波浪等病害进行及时维修,要转变等待集中修复的坏习惯。

(7)及时清除堵塞或淤积的边沟、截水沟、排水沟等排水设施,保持排水畅通,对冲刷、损坏的排水设施及时修理加固;要加强对边坡地下水和地表水的截流、疏导,重点放在疏导地表水上。对边坡的裂隙,要及时填缝,防止雨水侵蚀,导致坍方或滑坡。

(8)对公路挡土墙、路肩墙等沿线设施要加强汛期前的检查,及时发现基础冲空、泄水孔堵塞等病害,要提前进行处治,减少更大的水毁损失,利用好有限的修复资金。

(9)桥涵病害最大的特点是隐蔽,不易觉察,发展迟缓,但是一旦爆发却又会在瞬间酿成车毁人亡的灾祸。因此,对桥涵应当做到日常检查与维修并举,对发现的病害能维修的要及时进行维修,不能处理的要及时上报防止病害的扩大。

3.路面养护维修处治工艺

3.1开槽、灌缝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普遍存在,使得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经常出现基层细骨料流失、唧泥(浆)现象,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坑槽的出现。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以密封胶灌满为佳。

3.2雾封层施工工艺

由于目前公路沥青面层事实存在的施工离析现象或孔隙率过大。即工程先期已有的缺陷、隐患问题,有效的预防路(桥)面因此而造成的渗水现象已变得非常必要,而路面雾封层技术是一种很直接、有效和经济的预防性养护措施。雾封层是在沥青面层上喷洒一层薄薄的、渗透性改性乳化沥青,形成一层严密的防水层将路面封闭,起到隔水防渗、保护路面使用功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路面的水破坏,加大路面粗细骨料间的黏结力,由此延长路面使用寿命,从而节约养护资金。

3.3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在摊铺后1~ 3h内开放交通的薄层(lcm)结构。目前微表处罩面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在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微表处已经成为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道路表面功能层。随着该施工工艺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施工质量的提高和综合成本的降低,在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上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

3.4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工艺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技术是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料、借助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施工的一种冷拌沥青混合料不等厚薄层摊铺技术。它具有施工进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可以迅速恢复和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提高防水性和抗滑性。车辙横断面一般为下凹形曲线,其填补厚度为变量,这就需要混合料中骨料粒径按照辙槽的断面正态分布。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技术要求只有微表处工艺可以做到。因为用于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配置一个“V”形摊铺槽,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浆体中各种粒径的骨料就会在“V”形摊铺箱内经搅拌按照厚度变化呈正态分布进行摊铺,同时在辙槽上方形成一定的预留拱度,为混合料经受行车荷载进一步压密作出预留。

一般来说,微表处适用于25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对于12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ld以上,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0―40为宜,即预留适当的拱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对于早期车辙修复,微表处工艺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技术,既能节约大量养护资金又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已受到广大业主的普遍欢迎。

4.结语

公路建设是阶段性的,而养护是长期性的,预防性养护能有效地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和降低养护成本,必须采取更加切实有效地措施推动预防性养护工作的落实。

【参考文献】

篇(2)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公路养护;措施

中图分类号:X734 文献标识码: A

1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作用

预防性养护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通过对公路养护工作进行指导来提高公路养护技术的整体水平。预防性养护工作实施的的基础是对公路的施工基础、公路所在地的气候环境、公路周边的植被状况以及公路的使用效率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根据道路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实施预防性养护,可以有效地维持或增强公路的使用性能。结合实际地形地貌以及气候条件有预见性的对公路进行养护来延缓公路的损坏,同时在公路病害未发生或病害较轻时进行有效地养护可以有效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以及降低公路养护的成本。

2公路预防性养护常用技术

2.1薄层罩面

薄层罩面是指在原油路面上再铺上一层热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摊铺机械进行,对于面积较小的地段采用手工摊铺机进行。厚度保持在1~3cm为最佳。它可以保持路面的平整以防止品质日益下降的路面持续恶化,还可以抗滑,对路面的轮廓有一定的校正作用。

2.2碎石封层

碎石封层又包括普通碎石封层和同步碎石封层。普通碎石封层是指在路面上摊上沥青的基础上,撒上1~2层碎石集料,然后用轮胎压路机逐层碾压;而同步碎石封层主要是采用同步碎石封层车将碎石、改性热沥青和改性乳化沥青同时铺在路面上,并立即进行碾压。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对路面的裂缝进行填补或者密封,防止路面的水流入路面结构内部,避免产生路面老化、氧化、硬化等损坏。其应用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①路面发生裂缝、松散、磨光时;②中、小交通量的路面;③昼夜温差较小,温度适宜,温度区间在15摄氏度到75摄氏度之间时。

2.3微表处

微表处是指在稀浆分层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材料、设备以及工艺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是目前最完善、最有前景的预防性养护技术。它是采用专用机械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一定的配合比拌合摊铺在路面上,形成具有抗滑性和持久性的薄层。微表处具有防水防滑等多种功能,其封层效果相较普通封层效果更好,使用寿命也相对应地增加,是一种性价比较高的养护技术。

2.4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主要采用机械设备将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拌合之后摊铺在路面上,以形成薄层。将其分成细、中、粗、特粗等封层,其应用相对较为广泛。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进行使用:①中、小交通量的路面;②路面出现裂缝、松散或者老化、硬化、氧化等情况时;③温度适宜,温差较小,气候较干燥时。稀浆封层技术对于路面的各种损坏都起到相应的预防和维修作用,使路面趋于平整、防水抗滑及其耐久性都得到了提高,还具有快速凝固成型的特点以节省碾压工序,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尽最大可能为出行人群带来方便,再加上其成本较低,有利于企业的经济效益的提高。

3预防性养护在公路日常维护中的运用

预防性养护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在对一条公路进行制定养护计划之前,必须对路况进行有效的调查,对道路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和评价,针对不同的路面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养护计划。

3.1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

沥青路面在其使用过程中其使用性能会逐步下降,公路自建成投入使用开始,沥青路面在气候条件作用下会被逐渐氧化,而且在行车荷载的作用下路面会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若不及时进行养护维修后期路面会出现较大面积的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甚至影响结构的稳定。对于高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为了保证其行车的舒适性以及安全性要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就要进行预防性养护。务必把公路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

3.2对防护设施的预防性养护

3.2.1挡水墙、挡土墙是公路防护设施预防性养护的重点。当挡水墙、挡土墙遭到破坏,就会出现开裂、窟窿、墙内土石被冲空等情况,此时就需要认真分析其原因,不断加强对其的加固与修复。

3.2.2预防性养护要做到“三勤”,即勤巡查、勤治理、勤督察。勤巡查,就是要加强道路的日常巡查、定期巡查及特殊巡查,这是进行预防性养护的基础。日常巡查主要是针对路面、路基和桥涵排水的检查,检查要有针对性和目的性,同时需要做好巡查记录;定期检查是全面检查公路设施,包括季度巡查、桥梁定期检查和夜间巡查等,定期检查主要是全面评价和分析公路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养护;特殊巡查就是指在雨雪天巡查、发生自然灾害下巡查和在异常情况后检查,主要是为了及时抢修异常情况后的病害。勤治理,就是及时处理发现病害,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这是预防性养护的重点。勤督察,就是管理部门要定期检查督促,确保真实性和齐全性,确保病害处治的及时性。只有“三勤”工作做到位,才能将预防性养护做细、做深。

3.4边坡的预防性养护

对边坡进行预防性养护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边坡倒塌造成的路面损坏。路基边坡受到侵害的主要途径是雨水冲刷和风沙侵蚀,为了保证路基边坡的正常使用对边坡的预防性养护工作通常采取绿色防护和工程防护两种。通过在边坡上种植植物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减少降水对边坡的冲刷。要定期对边坡的植被存活情况进行检查,为防止植被出现病害要定期对植被进行药物喷洒且及时不中坏死植被。要时常对边坡上的土工格栅进行检查及时更换损坏的土工格栅。

3.5排水设施的预防性养护

水害侵蚀是造成公路损坏的主要因素,为了防止水患对路面以及路基造成侵害要定期对排水设施进行检查,清除排水沟中的杂物。及时疏通被杂物堵塞的排水通道,同时有针对性的加宽排水量大的排水渠,边沟、截水沟、排水沟均要保持没有高草且没有淤塞,水流通畅。

3.6季节性的预防性养护

沥青路面由于自身原因,受到温度的影响较大。冬春季节应做好路面温缩裂缝和其他裂缝的维修及防护工作。夏秋季节温度较高,有利于路面养护工作的顺利开展,及时修复冬寒春雨期临时修补的破损,适时进行冬季病害预防性保养修理。

4预防性养护中新技术新材料的运用

公路养护寿命的长短直接受到养护材料和养护技术的影响。以省道临石线永康市境段为例,该段公路全长14.12公里,原为水泥路面,在2009年进行“白改黑”工程后至今已运营5年,目前该路段大面积出现龟裂松散等病害。为了有效的遏制公路病害的进一步延伸,永康市公路段首次引进纤维碎石封层新技术,即先用一辆改性乳化沥青洒油车在前方施工,随后玻璃纤维和碎石洒布机、压路机等机械紧跟作业,再用压路机碾压。这项新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采用先进施工技术及施工设备具有预防初期病害效果好、施工速度快及施工效率高等优点,对于类似新技术及新材料在预防性养护施工中应该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结束语

我国拥有非常庞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其通过的车流量大,车速快,对公路的损伤较大,因此高速公路的合理养护是保证高速公路畅通无阻的重要条件。高速公路的养护应该从日常的预防性工作做起,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护技术,能够延长高速公路的使用寿命,从而保证高速公路的畅通无阻。

参考文献:

篇(3)

关键词:预防性;养护技术;现代公路

一、关于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分析

在“预防为主”理念的基础上,在现代公路养护过程中全面执行预见性养护管理思想,从而把现代公路各种病害避免或发生可能性最小化,就是所谓的“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由此可见,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实现的基本途径主要表现在,对建成公路的使用频率、公路原有施工基础状况、周边植被保护状况、公路所在地气候特点等公路自身特征及公路周围环境进行更全面的了解、掌握,在此前提下,最合理、科学的进行公路养护,以便达到公路病害尚未发生或公路微小病害发生前,便把相关加固与修补工作展开,最终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并修补公路使用时所形成的各种微小破损,把较大破损出现的可能性及时规避,实现公路养护成本的有效节约,把现代公路养护的难度从整体上降低,全面保障公路的行车安全。因此,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具体应用时,必须基于公路养护段的基本状况入手,对公路自身特征与所在地环境特征进行科学分析,由此强化公路使用时的日常巡检、维护,及时发现并尽早修补现代公路使用时所产生的微小破损。

二、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基本步骤

现代公路养护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时,必须有清晰的养护程序与步骤。所以,具体应用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过程中,预防性养护程序分析必须要率先进行,其基本程序主要表现在:首先,对公路所处区域的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比如风沙活动状况、植被状况、气候特点等;其次,对公路施工现场概况进行科学分析,从而对公路使用期限、公路破损受当地自然条件的影响进行有效把握;再次,全面分析公路所在地的自然条件、施工状况,把可以将公路质量受自然条件影响的预防与控制养护方案有效、及时的制定出来;最后,日常巡检时,路段控制点巡检力度必须加大,这样才能把公路微小病害尽早发现,且于最小范围内修复公路病害。养护实践证实,预防性养护程序分析以及在养护实路中贯彻落实分析结果,明显有利于降低公路养护成本,把公路病害持续恶化现象有效规避,将公路使用期限全面提高。

三、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的具体应用

排水系统预防性养护、边坡预防性养护、路面预防性养护是现代公路养护所采用的几种基本的预防性公路养护策略。1.排水系统的预防性养护。公路路基排水工程中,最关键的工程是公路两侧的排水渠。排水渠能以最快速度排除公路周围的富余积水,把路基工程排水功能由此实现。当前,对路基排水工程展开预防性养护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排水渠疏通,而且,必须把影响到排水渠排水量的各种因素控制好,例如,秋天通常有大量树叶飘落、堆集在排水渠内,会对排水渠的排水功能产生干扰。所以,排水渠中的树叶清理即为秋季排水渠预防性养护的重点内容。而且,排水渠周围对排水渠有影响可能(比如流入渠内)的树叶同样及时清除,把由于排水渠内堆集过多树叶而影响到其正常排水功能发挥的因素最小化。日常定期巡检时,如果发现了排水渠铺砌部位破损,必须要及时的修复并加固破损部位。与此同时,还要和当地的实际状况相结合,以便有针对性的、有计划的加大加宽排水渠,确保并适度提高排水渠的排水量,有效保障公路路基安全。2.边坡预防性养护。边坡养护是沥青路面公路养护的一个基本构成部分。边坡养护的核心目标在于,把由于边坡塌陷导致的沥青路面毁损现象有效避免。公路边坡养护采用最多的两种办法是浆砌片石边坡与土工格植被。表层防护铁丝网养护是预防性养护浆砌片石边坡采用最多的一种方法。在定期、不定期巡检过程中,如果发现防护网发生锈蚀断裂现象,必须及时换新;修复浆砌片石缝隙,能保证片石下层不会渗入地表水,从而最终有效保护土质边坡层。近年来,公路边坡养护时普遍采用的一种技术是土工格植被边坡。即采用土工格固定边坡的形态,由于通过绿色植被固定土工格内的土壤,所以,边坡建设、边坡养护这种双重功能可以同时实现。分析土工格植被边坡预防养护技术可以发现,土工格边坡养护技术的重点在于,利用养护边坡绿化植被对边坡塌陷可能性进行有效规避;对边坡绿化植被病害进行定期防治是其采用较多的一种技术。实践中通常以区域绿化植被高发、易发病害为依据,撒播对应的药物进行预防,并且要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各种病死、坏死植物,如果确有必要,必须适时补种。如果是土质边坡,那么宜通过植草途径完成养护需要,以此有效提升边坡牢固度,抒种植草木的功能充分体现出来,从而确保水土稳定,规避水土流失现象。3.路面预防性养护。最常见的公路路面有2种,即水泥路面、沥青路面。裂缝在沥青路面中是一种最普遍的损毁现象。积水一旦沿缝隙渗入沥青路面的表层以下,则会进一步损坏公路路面。而此类损害如果比较明显,路基将可能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如果裂缝、松散等路面损毁出现的时间较早,那么,基于对这种路面损毁进一步扩大,从而导致路面破损加剧现象的有效避免,极有必要及时、有效的修补处理此类微小裂缝,也可以通过专用材料把路面表面封闭,随之对路面中形成的小坑进行及时、有效修补。最常用的一种沥青路面裂缝修补技术是灌缝,这种修补技术的具体操作程序如下:沥青先行加热—沿缝隙浇注加热后的沥青(必须保证裂缝与沥青可以全面接触)—等待沥青凝固—公路的路面修补成功。完成修补的沥清路面,路基将不会再受到沿裂缝渗入的路表水的影响,最终实现保护路基的功能,水泥路面预防性养护的核心内容是:养护路面接缝,板底灌浆。由于填缝材料老化而导致损害发生,或路面接缝中有渗水形成,必须要对路面中的裂缝进行尽早、及时的修补,且必须要保障所填入裂缝的材料处于最佳使用状态,只有如此,路表的砾石、泥土、砂石、水等的渗入现象方能被有效避免,最终把基层损坏的可能性有效规避,对公路路基的完整性提供全面保护。具体巡检时,板底中一旦发生了“脱空翻浆”,脱空板底压浆处理操作必须及时进行,而且要求要及时的注入、填充基层材料,以便进一步的加固公路路基;水泥板上如果已出现了细小裂缝,适量的基层材料也要及时加入其中,以此填充、修复公路的路面,确保公路路基上不会因此而渗入雨水、路面水,保障公路路基的绝对安全。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代公路养护中有效融入预防性养护技术,既是践行公路科学养护理念的实践,亦是有效防止公路遭受损害的具体措施。所以,在具体的公路养护工作实践中,应当将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应用其中,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公路遭受侵害,提升公路的使用效率和使用年限,促进我国公路养护工作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创造高效、便捷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金哲.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25):227.

[2]周诗伟.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公路养护中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31):236.

[3]杨清海.浅谈新材料在公路桥梁预防性养护中的应用[J].珠江水运,2016,(16):72-73.

篇(4)

关键词:公路 沥青 路面 预防性养护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的发展,交通越来越方便,市民的出行越来越便捷,城市居民对交通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大,所以对路面养护的需要迫在眉睫,由于沥青路面经久耐用,所以被广泛的用于城市道路的建设中,传统的等损坏后再维修的处理手段既加大了成本,也增加的维修的难度,所以预防性的养护技术被有关部门越来越多的重视起来。

1 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评价准则

1.1 路面的结构强度

根据《公路技术状况评定标准》里关于路面结构强度指数公式,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强度指数大于或等于 83 的,公路的等级为“良好”。与此同时,根据《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规程》,高速公路的路面强度指数应该大于或等于 85。只有在这种情况下,才可以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本文就是将路面强度指数定位在 85,以此来评价是否可以对公路进行预防性养护。

1.2 路面的抗滑性能

公路的抗滑能力如果小于 40 的话,就应该采取加铺罩面层等措施来增强路面的抗滑能力。这是由《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明文规定的。通过对我国华东地区几条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分析,我们得出了路面的抗滑性能和交通事故发生率之间的关系。如果路面的抗滑性能低于 45 时,下雨天出交通事故的可能性就会很大,成急剧上升的趋势。华东地区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抗滑标准是 45,这是最小值。可以管控的范围是 45 - 58 之间。参考其他资料,通过相关的分析可以得出,路面抗滑能力应该维持在合理的范围里。一般情况下,就路面抗滑性管控在 50 上下是非常适宜的,既经济又合理。经过慎重的研究,我们认为路面抗滑性能若小于 42 的话,就可以对路面进行预测性养护。但对于数值在 42―48 之间时,这时应该采用的预养护应该是碎石封层和微表处的封层类养护措施。

1.3 车辙的深浅

试验说明,当地的表面积水到达 10 毫米,车的速度是每小时一百公里时,摩擦几乎就不存在了,摩擦系数都趋于零。这个时候其实已经发生着漂滑。在理论上进行分析的话,高速公路的车辙不应该超过 10毫米,这样使为了使安全行驶的车辆避免发生非常危险的漂滑现象。经过同济大学的研究人员与道路工程和汽车工程界的探讨分析,我们得出的结论是: 车辙深度应尽量为 10 毫米到 15 毫米之间。由于我国高速公路的交通运输量比较大,超载现象时常发生,所以,在综合了国内外车辙深度研究的基础上,得出,车辙深度应该在 12 毫米和 25 毫米之间。在这样的区间内,才可以进预防性养护。

1.4 裂缝率

在我国,公路的裂缝比较严重,无论是普通公路还是高速公路。但是,现行的规范里,并没有对此做一个明确的规定,以作为评价标准。现在依据《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与应用》,并结合日本道路养护的规范,我们可以对路面的裂缝进行评价。路面现实的而服务能力主要是综合考虑了裂缝率、车辙的深度以及路面的平整程度。因为我国道路的裂缝比较厉害,因此,综合考虑到这样的实际情况,我们确定了: 当裂缝率大于 3. 5%时,路面就应该采用热拌沥青混凝土罩面养护的方法。当裂缝率在 1. 0%―3. 5%之间时,需要采取雾封层、稀浆封层、微表处等封层类预防性养护的方式。

1.5 国际平整度指数

美国的一份报告中规定,当平整度指数在每千米 1. 6 米和 2. 5 米之间时,路面就需要采取罩面或者封层的养护措施。根据国内的分裂标准,以及我国高速公路实际的养护状况,本文拟将国际平整度指数定位在每千米 2 米到 3. 5 米之间。在这个区间内,高速公路需要进行预防性的养护。

2 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的类别

高速公路的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措施包含着多种类别。同时,每一种,类别都有自己独特的特点。根据目前比较常用的养护措施,可以将之分成四大类: 局部的修补、裂缝修补、表面封层以及罩面。

2.1 局部修补

路面的局部缺陷是由于施工不当或者设计不当造成的,如果不及时的进行修补,路面的破损程度就会变得更加的严重。对于局部修补,一般使用热拌沥青和冷拌沥青两种方式。热拌沥青的施工条件虽然比较苛刻,但效果较好; 冷拌沥青工艺简单,但是修补完成后使用的寿命比较短。

2.2 裂缝修补

沥青路面产生裂缝的话不仅影响公路的美观,而且还会使雨水进入沥青的下面,最终导致路面的承载能力下降,进而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大大的缩短。通常情况下,沥青路面的裂缝都比较小,修补起来也比较容易。对于小裂缝,一般采取沥青结合料的方式进行修补。一般在4―5 月份进行效果最好。

2.3 表面封层

表面封层主要用来延缓沥青的老化。使得路面的抗滑能力得以恢复,延长道路的使用寿命。目前最为常用的表面封层技术主要分以下四种: 稀浆封层、雾封层、微表处和石屑封层。

2.4 罩面技术

罩面技术使一种处于“传统磨耗层”和“厚表面处置”之间的技术。在法国,30%的道路路面使用的是罩面技术。薄层罩面可以有效的防止地面水渗入沥青下面,降低路面的噪音并且减少水汽和雾,从而提高道路的抗滑性能。另外,使用薄层罩面还可以提高道路的平整度。罩面技术分为表面磨耗层和粘结防水层。前者可以提高路面的抗滑能力,增强平整度; 后者可以防止雨水等地上水的下渗,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延缓道路路面的裂缝。

3 使用性能评价标准的建立

在我国,目前的情况下,还没有明确的公路预防性养护规范。所以,只能根据一些专家的研究成果,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总结出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标准。如下表所示:

4 公路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的意义

4.1 减少对公路正常运行的妨碍

路面养护的后期,由于公路已经不能行车,需要对公路进行重新铺设。在施工中,必然会妨碍正常车辆的通行。而预防性养护则具有施工速度快、灵活简单的优点,可以在短时期内进行修复,不会对公路的正常运行造成干扰。

4.2 维持经济效益

预防性的养护可以提前评估路面的破损情况,并及时的采取措施防止路面进一步受损。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大大节省了重新建设的资金,降低了公路养护的预算,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3 尽量延长使用寿命

公路的修建是个大工程,所以在投入大量的资金后,如果放任它不管,会造成很大的资源浪费。而在道路的使用期内对沥青路面进行预防性养护,可以抑制破损的发展,尽量减少对公路进行大修的次数,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

5 路面预防性养护的决策分析

依据公路路面的实际情况,然后再根据预防性养护决策的评价标准,本文欲使用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模型进行预防性养护的规划。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模型可以参照上文中第三部分的表格。在表格中,主要有强度指数、国际平整指数、车辙深浅、抗滑性能、裂缝率五个指标。这些指标的分类如下:第一指标: 结构强度指数( PSSI)第二指标: 国际平整指数( IRI)第三指标: 车辙深浅( RD)第四指标: 抗滑性能( SFC)第五指标: 裂缝率( CR)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抗滑性能和车辙深浅表示着在路面上行驶的安全性。而裂缝率和车辙深浅则表示着路面的破损程度有多大。

6 当前研究中遇到的难题

我国对于公路路面的预防性养护真正开始并得到重视是在 2004年之后。所以,当前多数养护性的措施主要停留在试验的阶段,同时,还很缺乏预防性养护使用性能的数据。因此,预防性养护还未普遍的应用于我国各级公路的养护中去。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要计算预防性养护所产生的效益,难度是非常大的。

7 结语

本文简要的总结了各类不同的预防性养护措施,主要有局部修补、表面封层、裂缝修补、罩面技术。进而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总结出了预防性养护决策的模型。这个模型和评价原则是一致的。最后介绍了预防性养护的决策以及在当前的研究中存在的难题。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各个交通管理部门对沥青路面进行量化分析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另外,本研究可以为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决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从而在实践上更具有指导性。

参考文献

[1]曾峰.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方法的研究与技术应用[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篇(5)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引言

公路沥青路面的损坏分成结构性损坏与功能性损坏两种,结构性损坏主要指的是公路的整体受到破坏,不能支撑荷载,而功能性损坏主要是因为路面的平整度及抗滑度下降,这就导致车辆的行驶质量受到影响。当前,在公路养护的过程中,各种养护工艺不断的更新,而预防性养护则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工作,通过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能够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减少养护的成本。

1预防性养护工作的原则

1.1科学、合理制定养护时机

预防性养护的时机选择需要按照公路的使用性能确定,因此相关的工作人员需要分清楚公路功能的失效周期,在实践过程中,实施预防性养护需要在路面道路良好或是路面刚开始受到损坏的情况下进行,一旦路面结构受到大规模的损坏,那么预防性的养护措施是不可选择的,在工作过程中,有效、及时地采用预防性养护措施,能有效的减少交通堵塞,延长公路使用年限[1]。

1.2全面调查和科学评价

强化公路观测与路况调查工作,做好信息化的动态控制,建立合适的路面评价信息平台,通过各方面的技术数据指标对比,控制好公路技术的演变情况,从而实现交通情况预警,制定养护周期计划,全面提升科学决策水平。

1.3做好小修保养,及时采取中修措施

做好预防性养护工作,在做好日常小修保养的基础上,还需要做好中修措施,当路面有开裂、老化、疲惫等情况发生时,需要采取一些必要的措施对其进行处理,而中修方案在应用的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到公路养护技术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还需要全面考虑资金的投入。

1.4科学合理制定年度养护计划

在年度计划制定的过程中,需要按照实际情况安排中修,要积极使用预防性养护并且合理控制大修以及工程改造项目,从而能够保证养护发展的良好循环,针对路况良好的部分,大修的里程需要控制在总段的5%左右,中修路程需要>10%;针对路况差的位置,在工程改造的过程中需要将预防性养护投入其中,保证公路的完整性。

2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2.1稀浆封层

稀浆封层技术主要是在常温的气候下,把配好的矿料、乳化沥青以及添加剂等根据相应配合比拌和成混合料,采用人工或是机械的方式将其均匀摊铺在路面中,使其能形成3~10mm的薄层,从而实现密封路面小裂缝的目的,对缓解路面老化、松散、裂缝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过程中,根据级配可以分成细封层、中封层、粗封层、特粗封层四种[2]。在当前的公路养护技术中,应用最广泛的是前面三种技术,这三种技术应用范围适合以下几种情况:在中小流量的路面中使用;路面病害以老化、僵硬、细小裂缝、氧化、车辙、硬化病害为主的路面使用;在气温条件为温暖、日温差比较小的环境下使用。但是在实践的过程中存在以下情况则不适合使用稀浆封层:公路路面中存有严重的车辙以及明显的疲劳度;路面温度裂缝严重;公路路面泛油;公路路面温度过低<0℃。

2.2微表处养护技术

微表处养护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黏结料与改性沥青结合,通过摊铺设备进行摊铺处理病害的一种技术。在施工的过程中,由于其具备施工成本低、施工进度快、施工效果好的特点,因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应用该技术能够快速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能够提升路面防水性和抗滑性;例如在处理车辙横面的过程中,车辙通常为下凹性曲线,这就要利用微表处养护技术对其进行处理,通过中骨料的拌和分布能够有效处理车辙问题。在摊铺的过程中,因为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械配置会出现一个“V”形摊铺槽,在摊铺时各种物料会随着“V”形进行进料摊铺,还能在车辙槽上预留一定的拱度,使其能够在碾压的过程中填平车辙。通常情况下,处理25mm深度的车辙应用微表处技术取得的效果非常显著,根据相关的施工经验,在处理12mm的车辙应用该技术能够一次性修复;在施工过程中,对于较深车辙的摊铺,可以等到上层摊铺1d后在进行下沉碾压并且预留适当的拱度,使其能够与路面持平,通过分层的碾压施工能够有效提升沥青路面的平整度,该技术是一项应用效果很好的养护技术,不仅能够实现短期施工,而且还能节约大量的养护资金。

2.3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

沥青路面在使用一定时间后,通常会出现骨料损失、龟裂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的程度上会增加渗水的可能性。在雨季,路面的雨水会跟着裂缝渗透到路基当中,这就使得公路质量下滑,而在该阶段中采取的处理措施则是以雾封层技术进行处理,该技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并且费用低。该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主要是在沥青面层上喷射一层薄薄的改性乳化沥青,使其能够形成一层密实的防水层,从而能够控制病害,减少雨水的侵蚀,实现保护公路功能的目的。

2.4局部修补预防性养护技术

在公路沥青路面养护过程中,针对沥青路面出现坑槽、小面积塌陷、路面网裂等病害,可以通过使用切割机或是破碎机对修补的部分进行切割,使其能将病害的路面清除,将存在病害的结构清理干净,在此之后再将乳化沥青涂刷在基层,之后再使用干沥青进行平填。在施工的过程中,假如厚度>10cm,那么可采用分层摊铺碾压的方式和新旧混合料配合施工的方式进行处理,以保证路面的平整度[3]。

3加强公路预防性养护的措施

3.1强化预防性养护基础工作

在实践过程中,强化预防性养护能够将病害消除在初始阶段,能够在最大的程度上将公路的使用寿命延长。在实践过程中,假如公路出现单条或是多条水文时不及时对其进行处理,就会导致大面积的龟裂、网裂产生。此时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对这些病害进行处理,就会导致病害的加深,出现路基沉陷、坑洼等情况,影响路面的正常使用,最后导致工程需要大修才能完成,因此必须要做好预防性养护,要在思想上提高预防性养护的认知,要增强预防性养护的宣传工作,在思想上意识到预防性养护的重要性。

3.2针对不同季节采取不同的养护措施

在冬季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冷冻以及路面水痕部位的处理,要及时处理好路肩、路基边坡的水沟的流水控制;夏季在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完善好排水措施,以减少路面结构受到潮湿影响出现一系列的病害,在养护的过程中,洒水需要在下午14时进行,并且要做好洒水量的控制;秋季在掩护的过程中,需要做好公路路线周边的排水疏导工作,以避免积水在冬季会造成路面结冰影响公路功能的发挥;冬季养护的过程中,需要做好除雪计划;要对公路路面、弯道、坡道、等重点区域进行除雪解冻,以保证路面的性能得到全面发挥。

4结语

总而言之,在沥青路面养护的过程中,传统的养护技术与预防性养护技术相比还是存在一定距离的,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进行养护,在能够节约成本的基础上,还能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因此必须要不断强化预防性养护技术的应用,以保证公路能够正常使用。

参考文献:

[1]姚红云,林立安,蒙井玉.沥青混凝土路面预防性养护时机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研究[J].公路,2009(10):228-232.

[2]胡国祥,李杰,何晓鸣.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项目后评价方法[J].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2008,25(7):55-57.

篇(6)

关键词:公路沥青;预防性养护;综合评价

1引言

长期以来,国内外学者更多的是着眼于干线公路网养护研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公路交通设施的逐步完善,逐渐关注农村公路养护研究,但目前理论较少。同时,由于行政区域划分和管理体制的不同,国内对于农村公路养护极少进行系统研究。另外,由于农村公路的特殊性,在多数情况下不能沿用照搬传统的国省干线公路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必须采用有针对性的方法体系,目前尚无成熟的理论可以借鉴。研究农村公路养护,应从农村公路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较为科学、系统的且符合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的方法。

近几年,尤其2000年以来,从中央政府、各省市到各级乡镇,都非常重视农村公路的养护,相应也出台了一些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的政策。从宏观的政策上说,对农村公路养护有了相当的重视,但是从微观的角度如何具体实施农村公路养护,缺乏明确、具体的规范和程序。

随着国家对农村公路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农村公路通车里程的增加,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显得越来越重要。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早期破坏,路面使用功能的急速衰减,实际使用年限的降低等问题的出现,对农村公路预防性养护技术提出了新的要求。很多地方单位提出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养护参照《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技术规范》执行,但是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具有显著的自身特点,不能简单套用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技术。

2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状况单项评价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评价是依据采集到的路面状况数据,对路面性能满足使用要求的程度进行判断,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评价内容包括破损状况和结构强度评价。

2.1 路面破损状况评价

路面状况指数是指路面结构保持完好的程度,是路面破损状况最直接的表现和反映。对于路面中多种不同的破损类型及不同的严重程度,通常是用路面状况指数PCI来表示,其计算公式为:

PCI=100- 15DR0.412, (1)

DR=ΣΣDijKij /A, (2)

式中:DR为路面综合破损率;Dij为i种损坏、j级严重程度的实际破损面积;A为路段总面积;Kij为i种损坏、j级严重程度的换算系数。

2.2 路面结构强度评价

路面结构的承载能力是指路面在达到预定的损坏状况之前还能承受的行车载荷作用次数或者还能使用的年数,它可以确定路面的剩余寿命,预估路面何时改建、加铺等。农村公路沥青路面强度评价指标主要是结构强度。

3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评价等级划分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的2个单项评价指标在不同等级下的定性描述如表1。

表1 不同等级下单项评价指标对应关系

对应于路面性能的2种单项评价指标的分级体系,将路面性能评价等级相应分为5级,即优、良、中、次、差。其具体定义如下:优为路面平整,坚实,无破损,仅需日常养护。良为路面较平整,无明显变形,有少量裂缝,需日常养护或小修。中为路面有稍不平整,有小部分变形和破损,需小修或中修。次为路面不平整,强度稍有不足,破损较多,需中修或大修。差为路面严重不平整,强度严重不足,破损严重,需大修或改建。

4农村公路沥青路面使用性能综合评价

农村公路路面使用性能评价采用单项指标评价和综合指标评价两个方面,其中单项评价指标是依据路面使用的性能划分为四大类指标:功能性能指标和结构承载能力指标。功能性能体现了路面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方便和舒适行驶性程度的能力;结构承载能力体现了路面结构剩余寿命;综合评价指标是对上述各个单项指标的加权算术平均值。路面使用性能指数(PQI)按式3计算:

PQI=WPCIPCI+WRPSIRPSI (3)

式中:WPCI为PC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2取值;WRPSI为RPSI在PQI中的权重,按表2取值。

表2PQI分项指标权重

5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对策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的养护对策应根据交通量和分项路况评价结果确定。

图1 农村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决策图

6 结束语

篇(7)

【关键词】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

1.预防性养护技术的意义

1.1对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运营影响较小

对于高速公路路面的养护工作,进行的越晚,无论是进行一些改建工程或是大修工程的施工工作,都不得不将整个公路封堵起来,这样对高速公路的正常的运行是有很大的影响的。但是采取了预防性的养护技术就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其施工较为简单,并且速度更快,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可以重新开放交通,所以它对高速公路的正常通行运行的影响是不大的。

1.2延长高速公路路面的使用寿命

与传统的高速公路的养护技术相比,预防性养护这种技术的成本更低,并且工期更短,并且在高速公路路面正常使用的过程中就采取预防性养护技术,将能够准确的发现高速公路路面的潜在的病害,从而防止路面质量问题的出现,延缓了路面改建工程或是大修工程的周期,从而起到了延长高速公路路面使用寿命的作用。

1.3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通常在我们对高速公路进行养护和维修的过程中,都是在已经确定了路面出现了严重的质量病害时,我们才会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养护措施,这对于公路路面的服务质量以及驾驶人员在路面上行驶的安全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在对路面进行详细的调查分析后采取预防性的养护技术后,我们就能提前的预估出路面可能会出现的质量病害,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将一切的导致质量问题出现的因素扼杀在萌芽之中,充分的保证了路面的服务质量和使用性能,同时也不会像改建工程或是大修工程那样产生较大的经济费用,节省了养护的成本,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2.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内容和特点

2.1养护时机合理

沥青路面在其寿命周期内可分为3期:① 建成投入使用开始,沥青逐渐被氧化、损耗;②沥青路面出现微小裂缝、小坑槽或脱皮现象;③路面出现较大面积裂缝,并贯通形成龟裂,最终出现结构问题。

路面预防性养护是对高速公路路面采取的一种高标准的养护方式,要求在路面尚处于良好状态时,即路面处于第1阶段时开始采取保护性养护措施,把病害消灭在萌芽状态,使路面始终处于良好的服务状态。

2.2养护周期规律

预防性养护标准高,而路面使用性能随时间变化逐渐下降,因此必须周期性实施养护措施,即定期开展路况调查,采集路况数据,进行分析与评价,当路面使用性能降到预定标准时,及时实施养护策略,恢复路面服务功能,如此循环挂复。一般高速公路要求每年进行一次路况检测,实施预防性养护可增加检测频率,特别是日常巡查中发现病害的路段作专项检测与评价,根据分析、评价结果实施养护措施。

2.3预防性

对路面状况连续检测、评价3 年后,获得一组连续数据,可以建立模型对路面使用性能各指标进行预测,对将来需要养护的路段及养护对策进行预测。通过路况的检测、评价与预测,适时对路面采取适宜的保护性养护措施,保护路面,预防各种病害的发生与发展。

2.4机械化程度高

路面预防性养护离不开先进的检测手段。先进的检测手段效率高,不仅能满足预防性养护的检侧频率,而且能保证检测数据的精度和科学性,处理数据、信息的能力也大大提高。很多发达国家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检测效率和质量,已开发和应用集成检测技术,由1台专用车即可完成路面状况的各项检测。另外,路面预防性养护宜采用机械化的施工方法,以保证路面养护施工高效、优质、快速完成。

3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技术

3.1开槽、灌缝工艺

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早期病害多以裂缝形式出现,加上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的普遍存在,使得大量路表水沿裂缝侵入路面结构内部,甚至进入路基,致使沥青混凝土路面在车辆荷载特别是重载交通和动态水的交互作用下,经常出现基层细骨料流失现象,严重的则可能导致坑槽的出现。如果不及时对路面裂缝进行合理处治,必然会加剧路面的进一步损坏。开槽、灌缝工艺首先通过利用专用开槽工具沿裂缝开具一定宽度和深度的矩形小槽,然后采用自行加热与灌注于一体的灌缝机把热熔型聚合物密封胶灌入槽(缝)由于该工艺所采用的开槽工具的特殊灵活和密封胶材料优越的技术性能,大大提高了路面裂缝处治的质量

和耐久性,真正达到了抑制裂缝的继续扩展、有效延长路面使用寿命的目的。对于开挖面层后发现的大于5mm的基层裂缝,则可以在进行裂缝清理后直接灌注,以密封胶灌满为佳。

3.2微表处施工工艺

微表处是采用专用摊铺设备将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集料、填料、水和添加剂等按合理配合比拌和成稀浆混合料并迅速摊铺到原路面上,形成一层与原路面结合牢固、具有良好的抗滑耐磨性能、在摊铺后1~3h内开放交通的薄层(1 cm)结构。目前微表处罩面技术主要是用于建立和恢复道路表面功能,在高速公路路面养护工程中微表处已经成为防水、抗滑、耐磨、耐久的道路表面功能层。

3.3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工艺

微表处修复车辙施工技术是以聚合物改性乳化沥青为黏结料、借助专用的摊铺设备进行施工的一种冷拌沥青混合料不等厚薄层摊铺技术。它具有施工进度快、成本低、效果好等特点,可以迅速恢复和改善原沥青路面的平整度,提高防水性和抗滑性。车辙横断面一般为下凹形曲线,其填补厚度为变量,这就需要混合料中骨料粒径按照辙槽的断面正态分布。这种近乎理想化的技术要求只有微表处工艺可以做到。因为用于微表处的稀浆封层机配置一个"V"形摊铺槽,在摊铺过程中混合浆体中各种粒径的骨料就会在"V"形摊铺箱内经搅拌按照厚度变化呈正态分布进行摊铺,同时在辙槽上方形成一定的预留拱度,为混合料经受行车荷载进一步压密作出预留。

一般来说,微表处适用于25 mm深度以内的车辙处理。根据经验,对于12 mm以内的车辙可以一次摊铺修复;较深车辙分层摊铺时,每层摊铺间隔一般在1d以上,待下层完全干燥并基本压实后,再进行上层摊铺。微表处处理车辙面层一般略高于路面摊铺厚度的2O ~4O 为宜,即预留适当的拱度,经过相当一段时间的辗压与原路面基本持平。根据经验,夏季高温季节一般一星期左右;秋冬低温季节半月左右,基本能够达到相对密实。对于早期车辙修复,微表处工艺是一种较好的养护技术,既能节约大量养护资金又能缩短施工作业时间,已受到广大业主的普遍欢迎。

4.结语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养护时机的选取至关重要,养护时机采取过早,造成养护资金上的浪费,过晚则错过了最佳养护时机,预防性养护效益明显降低,养护的价值不能充分体现。为使有限的资金得到最大程度的利用,在养护时机选取之前必须对路面的状况进行详细调查,对其变化发展过程进行跟踪监测,并进行归纳分析判断,得出合理的预防性养护对策,这是实现路面养护走向理性化、科学化的先决条件。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