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9:11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进出口贸易业务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进出口贸易风险的主导因素已变更,由过去的自然风险主要转化为人为风险。随着国际贸易环境的变化,对进出口贸易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政策变动;信用风险;风险防范
1 进出口风险的类别
1.1 进出口海上运输风险
1.1.1恶劣的自然环境风险
在海上进行运输的时候,会出现各种不同的自然灾害风险,最常见有海上暴风雨、大雾、台风、雷电、海啸、地震、火山爆发等;意外事故则主要包括船舶搁浅、碰撞、沉没、失踪等。这些自然灾害和突发事故都是进出口贸易在海上运输途中可能会遇到的。
1.1.2海盗风险
随着国际格局的动荡以及局部地区冲突的加剧,很多贫穷国家的一些不法分子就趁机进行海上劫掠活动,近几年比较猖獗如索马里海盗,海盗通过对商船的劫持进行相应的要挟,损害进出口贸易商的利益、威胁进出口贸易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对国际贸易造成极大的阻碍。
1.2 国内外政局动荡、政策变动风险
1.2.1政局动荡风险
很多大规模的海外投资,可能会牵扯到政局动荡的风险。近年来许多国家都出现政局动荡的现象,如伊拉克、阿富汗、利比亚、叙利亚、也门、中东中亚等一些国家。许多海外企业因此而蒙受了巨大的损失。所以在进出口贸易中一定要注意当前的国际政局及其发展形势。
1.2.2政策变动
一些国家为了能够在进出口贸易中取得主动有利的地位,就对国内的进出口贸易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最常见的政策变动就是一些国家采取的贸易壁垒,技术壁垒、绿色壁垒及其他非关税壁垒;一些国家为了奖出限入,出台比如加大外资企业的税收、提高国内设立国外企业的标准等政策。
1.3 金融风险
进出口贸易还要考虑金融风险,一国爆发金融危机既涉及到国内因素,也有国际环境的影响。其中包括市场机制和市民社会本身存有的金融隐患,国家和政府的干预也会诱发金融隐患。如果爆发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政府过多过滥地干预无法有效地将其预防或是化解,反而会对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爆发起到加剧和推动的作用,腐败行政、黑箱行政、低效行政本身就是金融隐患。
1.4 客户风险
进出口贸易业务整个流程繁琐、复杂,其中包括业务的商讨、合同的签订、货物的交接、费用结算等,风险的发生率也会相应提高,它既可能发生于业务流程链之外,也可能存在于业务流程链之中。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风险可能发生。
1.4.1合同风险
在进出口贸易中,贸易合同担当着重要的角色,它影响全局的发展,贯穿于整个进出口业务的过程中,涉及的范围也很广泛。
1.4.2市场风险
使外贸企业受损失的另一种风险是市场风险,市场风险会受到各国地理环境、人文因素、时事政治和经济多种因素的影响。
1.4.3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既包括合同项下的信用风险,也包括结算时因银行信用及商业信用造成的风险。
2 应对进出口风险的主要措施
2.1 提高进出口贸易风险防范意识
要想在进出口贸易中更好的避免上述的各种风险,首先是要从进出口从业人员身上入手,提高从业人员的进出口贸易风险防范意、识风险管理能力等。进出口贸易工作人员需要对国际贸易专业知识、进出口贸易的各个环节熟练掌握,提高风险分析、风险提取等业务素质。
2.2 审慎研究合同的签订与执行,规避合同风险
在进出口贸易中合同风险是很重要的一方面,所以在签订合同的时候,作为双方的合同签订人员,一定要认真的审核合同的先关规定,不要在任何一个不明确的条件下签订合同,要认真的理清合同的任何一个规定所代表的意思,尽量避免因合同的模糊和漏洞而给对方以欺诈的可能。
2.3 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系统,降低市场风险
现代社会网络发达,各类信息可借助于网络快速、便捷获取,但是网络信息渠道多变、种类繁多,有关信息的权威性、时效性并非完全可信,这些因素一定程度上都有可能导致外贸企业做出错误的决策。企业可以建立自己的信息情报系统,时刻关注与此相关的时事政治、经济等各方面动向,以及消费者增加的新需求和产品的供需状况,对这些情况加以调查、研究,预测可能导致的风险事件,让企业能尽早展开套期保值等业务来中和市场风险。
2.4 完善信用管理体系,弱化信用风险
通过逐步的建立规范的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企业外部相关客户的规范来减少因为规范不合格而遭受的欺诈导致损失的行为。在世界的进出口贸易中我们会遇到形形的贸易企业,但是要想在贸易中起的胜利,首先就要有个规范的操作来取得好的客户,有个规范的内部操作能够在进出口贸易中的整个操作过程没有漏洞。外贸企业可根据具体贸易业务情况来降低信用部门造成的收汇风险,其中包括出口信用、出口保理业务、银行保兑业务等方式。
2.5 及时投保,防范运输风险
可以通过对于风险的预测和在运输船上做必要的风险防范,对于运输船只和运输的货物进行相应的保险投保是最重要的。在进出口贸易中,运输货物多数有以下几个特征:运输程序复杂、环节众多、运输路途远、运输时间长,在货物运输的过程中风险事件发生频率较高。因此,在这一过程中运输货物的投保问题一定要得到重视,及时做出决策。如果保险由进口方负责,那么出口方应将货物装运时间告知进口方。如果出口方被委托投保,那么进出口双方应尽早沟通,将投保的险种、范围、费用等问题确定下来,避免发生风险事件后两方推卸责任。
3 结论
由于世事瞬息万变,我们不可能预测到所有未知的事情,所以我国企业在进出口贸易方面要高度警惕,做好应急方案,防止非关税壁垒引发贸易风险。企业要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有关商品的标准注意观察和研究,并对自己的产品质量加以提高,看准时机避开灰色壁垒风险,使出口贸易顺利进行。此外,进出口贸易离不开时事政治与经济的影响,企业需密切关注各方面动向,及时做好防范工作。
在新的国际形势下,进出口贸易企业对于各种风险的了解、预测以及防范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李静.外贸企业如何防范出口业务中的风险[J].经济视角(B版),2005,(07).
[2]毛小明.浅论我国中小企业对国际贸易风险的防范与规避[J].企业经济,2007,(08).
[3]陈金姝.浅谈出口业务的风险防范和控制[J].对外经贸财会,2007,(12).
[4]高伟光.试论国际贸易国家性风险及防范对策[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7,(03).
【关键词】外贸人才;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体验型教学模式
我校的《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课程主要采用了体验型教学模式。所谓体验型教学(behavioral teaching ),简单地说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通过创造实际的或重复经历的情境和机会,呈现或再现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亲历的过程中理解并建构知识、发展能力、产生情感。我院《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课程开展体验型教学,设置进出口业务交易情景,通过让学生充当进出口商的角色,以亲身体验的方式来模拟进出口买卖中的各个环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进行知识的学习、领悟与掌握;并且在进出口买卖中学生全程用英语交流,可以提高学生的外语交流水平,不但深化了知识,更多地是锻炼了学生实战能力,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情谊。《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课程自身实践性强,学生可以通过亲自参与进出口贸易来学习相关理论知识,因此体验型教学在本课程的应用具备了较强的可行性。以下结合《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课程体验型教学谈谈感想。
(一)构建起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环境。
《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课程的体验型教学模式能使学生将零散的知识加以系统化、综合化,将掌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操作技能,可以进一步提高综合素质和实际业务能力,是培养高技能型、应用型国际贸易人才的关键。通过亲自体验使学生提高国际贸易合同磋商谈判、签约、履约、运输保险、违约索赔、货款结算等实践能力,培养的学生与就业岗位相适应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
体验型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了解国际贸易的运作方式,掌握各个环节的操作处理,学院先后引进“出口操作演练”软件(TMT)和“综合外贸实习平台操作”软件(SIMTRADE),为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和练习平台。“出口操作演练”项目通过一个国际贸易模拟训练平台,使学员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中切身体会商品出易的全过程,从而能在一个较短的时间内全面、系统、规范地掌握各个业务环节的主要操作技能。在外贸业务模拟流程演练中,每个学生都是一个公司的业务人员,必须能够独立使用外语与外方进行交流,能够熟练地掌握办公软件的使用以及网络操作技能,而且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工作的压力;一封发盘函既要求措辞准确、英文表达流畅和符合规范,同时还要求报价精确;一套结汇单据的制作质量直接关系到公司能否按时收到货款,一旦银行审单发现错误,会发来拒付通知,这将会使公司面临钱货两空的危险境地。正是在这种逼真的环境中,每个学生都使出浑身解数,几乎达到了废寝忘食的程度。当一部分学生收到“银行”的拒付通知时,有的甚至流下了眼泪。外贸业务流程模拟演练不仅具有快捷性、完备性及全面性的特点,而且也具有真实性、方便性的特点,倍受学生欢迎。
(二)能吸引学生更高程度地参与,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课程体验型教学模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老师在黑板上,学生在下面记的枯燥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给学生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引发学生对外贸学科的学习兴趣,又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使学习变得生动活泼,有利于提高学生理解和接受的能力。每个学生在进出口贸易中担当不同的角色,履行各自的职责,积极参与体验,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很强的实践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并通过综合系统的能力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体验型教学模式强调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亲自体验,在亲验中学习知识,该课程开展体验型教学主要是对进出易流程的全程模拟。而“综合外贸实习平台”项目则精心搭建起一个有组织、有控制的仿真国际互联网环境,学员在网上注册自己的公司、开立独立的账户、查询各类贸易信息,并进行谈判、签约、履约、结算,通过独立决策、营运贸易公司达到锻炼和培养其在国际商务环境中的分析、组织、应变、管理以及交往的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体验型教学模式的过程不仅是认知性的,而且包含有感情因素,需要学生从感情和行为上参与,去做某件事,并体验所发生的事而不仅仅停留在认知的改变上。作为进出口商的学生通过与对方的磋商合作,不仅掌握了知识,而且深化了彼此之间的感情,培养合作精神和亲社会行为,增强相互友谊和集体荣誉感。
(四)能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虽然在此教学方法中,强调学生的自我认知与理性判断,但在整个课程的所有阶段,教师都要对各阶段进行事先安排、设计明确而系统的体验程序和体验场景,布置每个阶段所需完成的具体任务,并且对每个学生的每一环节的操作结果进行点评,指出不足,修改错误,并给出实习成绩。在外贸模拟实训过程中,由于系统原因或学生基础差异,学生在操作过程中会碰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要随时与每个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指导,通过交流沟通,提供一些常见问题的解决方式。学生每个阶段的完成,教师都要进行实时的总结,不断改进和提高体验型教学的方法和效果。因此,教师是体验式教学的灵魂。
体验型教学模式在《进出口贸易模拟实习》课程中的应用,对改善课程教学效果,培养优秀的国际贸易人才有着重要的意义。在体验型学习中,学生积极参与,亲自体验,在体验中学习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学会了思考、沟通与合作,这对学生终生发展及高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都起着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余茂辉 王哲 胡中,应用型国际贸易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J]. 中国冶金教育 2012(1).
【2】步雅芸,以 网络 +工作室 +公司为载体的国际贸易校内生产性实践教学探索[J]. 太原大学学报 2011(11).
瓶颈期的到来
进出口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截至2009年6月底,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余额同比增长1.2倍,占广东进出口贸易融资余额的八成多。在国有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快速增长的同时,股份制商业银行进出口贸易融资却仅有小幅的增长,外资金融机构进出口贸易融资大幅下降。进出口贸易融资主要集中在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不仅与国有商业银行外汇存款多、市场占有率有关,而且还与国有商业银行积极响应政府号召,切实加强对外贸行业的支持力度有关。
从贸易融资开展情况看,进口贸易融资规模远远大于出口贸易融资规模。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口贸易融资发生额与出口贸易融资发生额的比率最低约为2倍多,最高达到8倍多。进口贸易融资规模远大于出口贸易融资规模的原因在于:一是2009年3、4月以来,市场人民币升值预期有所增强,以人民币质押进口押汇和远期售汇组合产品再次受到客户的欢迎,这种组合产品带来的进口押汇业务增长快速;二是大宗商品和资源类产品价格下降,进口增多,带动进口贸易融资增多;三是相对普通商品出口收汇受制于境外客商资信程度而言,进口商品往往有实物抵押在境内银行,风险相对可控。
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的需求强且范围广,但贸易融资金额较小。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客户的贸易融资需求主要有以下面方面的特点:一是需求更强、金额较小。这是因为中小企业自身规模有限、缺乏抵质押物,而贸易融资产品与基础交易相匹配,较一般贷款更关注交易自身的货物流、资金流,有物权、应收账款等保障,可较好满足中小企业“短、频、快”的融资需求。二是业务需求范围较为广泛。中小企业对贸易融资业务需求除满足资金融通、加快资金周转等资金性需求外,更加关注可满足其避险性需求的业务品种,对银行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需求较强。
进出口贸易融资报价下降。银行收益减少。2008年下半年以来,由于国内人民币汇率保持相对稳定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等因素,国内银行纷纷将外汇资金从境外银行调回国内,国内外汇资金出现较为宽裕的局面,另外,全球各国政府及央行采取了向市场注入了巨额资金且降息的措施,美元LIBOR利率持续下跌,国内贸-易融资报价跟随国际银行融资市场价格的走低而下降。同时,本地银行之间的激烈竞争,使得各行对于竞争性进出口客户的报价急剧下降,各行贸易融资利差大幅缩水并导致了进出口贸易融资产品经营收益下降。
部分银行坏账增多,部分银行资产质量保持稳定。在贸易融资坏账方面,部分银行贸易融资的不良率有所上升。进口贸易融资坏账的原因主要是受一些大宗商品。例如金属、原油等国际价格出现巨幅波动,进而造成客户的违约风险加大。出口贸易融资产品坏账的原因主要是市场变化使得境外进口商终止订单以及境外进口商未能在赊销期内完成商品在境外的销售实现资金回笼所致。但部分银行贸易融资坏账未见增多反而有所下降。
问题多多
2008年下半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全球经济逐步走向低迷。欧美、日本等主要经济体陷入经济衰退,社会财富大幅缩水。消费需求明显不足,严峻的国际形势对我国实体经济带来极大;中击,尤其是对外贸经济影响更加严重,不少出口生产和加工企业,订单锐减,被迫减产甚至停产。企业生产不景气,对银行的实际资金需求也在减少。2009年以来虽然经济有回暖迹象,但是企业真正的贸易融资需求仍不够理想,不少企业贸易融资主要以低风险业务为主,目的是利用利率和汇率形成的盈利空间节约财务成本。
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国际经济和金融形势变得更加错综复杂,突发事件时有发生,客观上增大了银行的贷款风险。目前外部经济环境尚未有明显的好转迹象,如何既有效控制业务风险又实现贸易融资快速健康发展,是银行贸易融资管理面临的最大困难和问题。因此在目前形势下,银行支持外贸企业开展融资,存在着支持怕融资出现风险形成不良、不支持怕业务上不去同时影响经济发展的两难境地。
目前,部分中小涉外企业存在着财务报表不真实、信息披露不充分等问题,增大了银行对企业风险分析判断的难度。银行出于对融资资金安全的顾虑,对风险较高的中小企业客户发放贸易融资显得较为谨慎,要求其提供有效的足额担保。然而中小企业的担保难以落实,最终导致了这部分客户的融资困难。
随着银行对中间业务发展的重视程度和考核要求日益增加,银行之间对贸易融资业务的竞争十分激烈,尤其是价格战日趋激烈,一些银行的贸易融资利率一低再低,陷入恶性竞争局面。如何促进业务规模和收益的同步提升也成为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发展中的难题。
由于贸易融资与外汇政策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外汇政策的调整,相应对银行贸易融资的业务操作带来一定变化。部分政策对银行贸易融资规模的扩大和产品的创新存在一定制约,如短期外债指标政策使得银行外汇资金来源受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贸易融资规模的扩大;出口贸易融资只有出口押汇才能结汇,其他产品不能结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贸易融资产品的推广。
政策建议
建议政府继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扶持力度。促进外贸回暖,刺激外贸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增长。针对目前外贸出口企业订单减少,经营面临困境,有效信贷需求减弱的情况,建议继续加大对外贸企业的支持力度,可以考虑对纺织轻工行业的鼓励类产品进一步提高出口退税率,加快外贸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结构升级,促进外贸回暖,刺激外贸企业的有效信贷需求增长。
建议国家继续加大对贸易融资的扶持力度。建议进一步拓宽国家信用支持的渠道,除了传统的出口信用保险外,扩大保险的范围,创新保险的方式,比如对银行的贸易融资提供贷款保险和再保险。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争取更多的国际信用支持。加强会计审计监管、完善企业风险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切实协助银行加强信贷资金监管。防范信贷风险。
建议银行推广适合中小企业的国际贸易融资业务。银行应改变原有只关注企业规模和盈利能力的审贷模式,以标的业务的盈利能力和交易对象信誉为参考对象,严格控制交易流程,以项目收益为还款来源开展融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贸易融资力度。
【关键词】 香港;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贸易转型;航运服务
国际贸易与国际物流发展息息相关,国际贸易中心与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环环相扣。香港,作为历史悠久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其发展历程值得思考和借鉴。
1 香港发展模式
1.1 进出口贸易大幅增长,传统航运中心发展 迅速
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利用其劳动成本优势大力发展工业特别是制造业,使香港成为亚洲地区制造业中心之一。其贸易以原材料进口和港产品出口为主,进出口贸易发展迅速。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本地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在70年代曾达到创纪录的81%,是香港贸易的主导模式。同时,19591979年港产品出口额年平均增长率为20.8%,港产品出口额占总出口的平均比重达76.6%;进口年平均增长率为16%。由于货物进出口贸易飞速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及船舶货物运输量也大幅提升,货物吞吐量与进出口贸易量同步增长,以货物运输为主的航运中心逐步形成。进出口贸易发展使得港口地位提升,港口服务及船舶运输迅速发展,促进了因货物进出口运输而形成的航运中心的发展,而航运中心的发展又带来更大的贸易量,贸易中心与航运中心相互促进、发展迅速。
1.2 转口贸易迅速崛起,航运服务业逐步发展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改革进程加快,开放程度加深,沿海一些城市特别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得到快速发展。此时,香港劳动力成本和商务成本大幅上升,而周边地区的劳动力等成本却很低,香港制造业便开始向周边地区转移。由于之前的发展使香港拥有优良的港口管理服务,因此其转口贸易迅速崛起。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统计数据显示,香港港产品出口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大幅下降,而转口贸易与香港GDP的比值却从1978年的15.5%增加到2001年的105.1%。香港19581975年转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仅9.6%,而19781990年转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高达34.2%。由于转口贸易飞速发展,港口货物吞吐量大幅增加,19901997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年平均增长率为11%。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统计数据显示,19811990年服务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7.6%,1997年香港货物贸易量占全球贸易量的3.6%,居全球第8位,服务贸易额为600亿美元,居全球第12位。
随着贸易转型,香港航运服务业逐步发展。首先是服务及船务经纪。众多的船务、船务经纪和货运机构,为每年数以万计的到港船舶提供各项服务。很多知名的船务经纪商逐渐以香港作为亚洲地区总部,香港的船务经纪商获得了香港船务经纪专业学会及波罗的海航运交易所等组织的认可。香港航运发展局数据显示,至2010年,香港仅船务企业数量就达到245家,创造了38.14亿港元的增加值和人的社会就业人口;船务经纪企业数量达到50家,提供了285个工作岗位。其次是船舶相关服务。很多国际航运服务商都在香港设有办事处,提供船舶供应和船舶维修业务及船舶劳务服务;美国船级社、法国船级社、中国船级社、挪威船级社、德国劳氏船级社、英国劳氏船级社、日本船级社、韩国船级社等在香港均设有办事处。最后,香港还有很多独立的验船公司。这些公司拥有专业的验船师,为船舶承租人、货主及存货人提供独立的船舶和货物检验服务。
1.3 离岸贸易迅速发展,服务型航运中心初露端倪
20世纪90年代末,随着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的发展及深圳港等周边港口基础设施建设的推进,香港以往在设施、地理位置等方面的要素优势逐渐弱化,面临着被取代的压力,因此适时进行了贸易转型。其贸易转型的一大特点就是由转口贸易向离岸贸易转移。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统计处统计数据显示,19962000年,香港转口贸易每年平均仅增加4.9%,但“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却每年劲升11.4%,“有关贸易的服务”增加值与传统贸易增加值的比例从不足三成提高至44%。另据香港贸发局统计数字显示,1997年,香港离岸贸易总额约1万亿港元,相当于转口贸易总额的84.5%;2000年,离岸贸易额增加到1.4万亿港元,开始超过当年的转口贸易额;3年间,离岸贸易额年均增长10.6%,也大大高于同期转口贸易额的升幅。香港19972011年转口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仅为7.4%,而其离岸贸易额20032010年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3.8%,几乎是转口贸易额的2倍。离岸贸易的蓬勃发展使得香港由进出口贸易中心向管理协调性质的贸易中心转变,香港服务型航运中心初露端倪,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船舶登记注册迅速发展。香港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及良好的经济环境吸引了大量船舶来港登记注册。据香港海事处统计,1997年,香港船舶注册量为540万t,1999年推行了符合船舶所有人需求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后,船舶注册量快速增长,截至2012年8月23日已达到7 839万t,15年增加了13.5倍。大量的船舶来港登记注册不仅使香港船舶登记注册业务迅速发展,还带动了其他与船舶相关的服务业发展。
(2)海事法律和仲裁较为成熟。根据香港与内地之间“一国两制”的安排,香港使用原有的普通法法律体制,并以国际海事组织联系成员的身分,在国际有关航运公约的议事论坛上发挥影响力。香港的仲裁法例相当完备,尤以航运及商业法例为然。全球不少顶尖的国际律师行都以香港为基地。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于1985年成立,据其统计,2010年处理624起争端事宜,其中有131件属于航运方面的争端,占总数的17%,而2009年这一比例仅为15%。据其相关分析报告显示,未来这一比例仍将增加。
(3)船舶融资和海事保险不断扩展。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其金融产品多样,投融资环境优良,外汇可以在市场上自由买卖。海事保险业务在香港得到不断扩展,国际上主要的保障及赔偿组织均在香港设有代表处或办事处。20002012年在香港获授权承保船舶保险的公司数量见表1。香港已设立亚洲船体保险市场,为亚洲区船舶所有人提供服务。劳合社已在香港设有营业点,世界上许多规模庞大、享有商誉的海损理算公司已在香港开设永久办事处。
表1 在香港获授权承保船舶保险的公司数量
(4)船舶拥有量及船舶管理处于世界前列。香港船东会于1957年成立,至2010年年底,其拥有、管理、经营的船舶数达到艘,以载重吨计约占全球商船总数的9.1%;至2011年年底,其拥有、管理、经营的船舶数达到艘,总吨位达万t。同时,香港还是世界十大船舶拥有国家(地区)之一。许多全球知名的船舶管理公司都选择以香港为基地,其中不少公司是国际船舶管理人协会成员。
发展航运上游产业最能为香港带来长远利益,而船舶注册量的持续增长将带动香港上游产业的未来发展。由于贸易方式的转型,以物流为主的航运服务逐步演变为高端航运服务,进一步巩固了香港国际航运中心的地位。
1.4 贸易中心转型发展,航运中心优化升级
21世纪以来,香港贸易转型逐渐取得成功。2002年以后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转口贸易额、离岸贸易额、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增长率和离岸贸易额与转口贸易额的比值如图1~3所示。
由上述图表可以看出,香港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放缓,年增长率逐渐下降,年平均增长率仅为4.6%,说明其港口地位正在减弱;转口贸易额增长率下降明显,年平均增长率仅为8.5%;传统的进出口贸易发展速度放缓,地位逐渐下降,从其2005年集装箱港口冠军地位被新加坡取代及2007年退居第三也可以得到证明。香港货物进出口增速虽然放缓,服务贸易却大幅增长,20002011年,服务贸易额年平均增长率为10.4%,明显大于港口吞吐量和进出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在增长幅度上,19901999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为124%,进出口贸易额增幅为114%,服务贸易额增幅为71%;而20002011年,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幅下降至58%,进出口贸易额增幅为119%,服务贸易额增幅高达181%,离岸贸易额增幅为178%。直接与货物运输有关的贸易支持服务未来增速可能放缓,而无直接关系的支持服务却将蓬勃发展。例如,贸易融资和保险等业务将保持畅旺,而运输和仓储等服务业所受的影响将会比货运、测试和验证服务等所受的影响更大。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香港离岸贸易发展速度加快。从图1可以看出,从2005年开始,其增长速度开始大于货物吞吐量和转口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其占转口贸易的比重也逐年增大。2011年,离岸贸易额是转口贸易额的1.31倍,可见贸易结构逐渐由转口贸易向离岸贸易转变。由于进出口贸易逐步向离岸贸易转变,服务贸易及离岸贸易的发展与港口吞吐量的增长呈现负相关。
从香港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中,可以得出结论:未来香港货物吞吐量将逐渐减少,国际航运中心建设中的港口服务及船舶运输功能将逐步退化;随着香港服务贸易贡献比重增加,特别是离岸贸易的快速增长,其相关的航运服务如服务、船舶检修和船舶供应、航运经纪等产业将得到增强,而高端航运服务如船舶注册及管理、航运金融和保险、航运仲裁和法律等也将得到支持和发展。同时,由于高端航运服务相互依赖、相互补充,香港高端航运服务业的集中程度将越来越高。进出口国际贸易中心逐步向管理协调性质和国际资源配置的国际贸易中心发展,以物流促进国际航运中心发展的方式将发生变化,国际航运中心将由低端向高端优化升级。
2 上海的借鉴
上海提出建设国际贸易、国际航运、国际金融和国际经济四个中心以来,通过各方努力,已取得惊人的成绩。上海港集装箱吞吐量在2010年超过新加坡首次位居榜首,同时在进出口贸易和港口货物吞吐量方面也取得开创性的进步。上海19802011年进出口总额和港口吞吐量如图4所示。
从图4可以看出,2002年之前,上海进出口总额和港口吞吐量增长平缓,发展较缓慢。从2002年开始,上海进出口总额、集装箱和货物吞吐量增长速度加快,增长势头强劲,三者同步发展。笔者似乎从中看到了香港发展历程的影子,同样是优越的地理位置、国际性枢纽港、港口吞吐量快速增长和国际贸易量急剧增加,同样面临劳动力和土地成本上升、周边浙江和江苏工业发展迅速、宁波舟山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等压力,上海的经济和贸易也正在逐步转型。上海应借鉴香港的发展经验,按以下3个阶段逐步推进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1)当前,上海主要还是以进出口贸易为主,进出口贸易额一段时间内将持续增长,港口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也将强劲增长,世界大港地位逐渐稳固,并将保持较长一段时间。因此,我们应该加强港口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装卸效率,完善港口及城市集疏运条件。大量贸易货物运输必将带来大量船舶停靠,同时上海拥有江南造船集团、沪东中华造船集团、外高桥造船厂等大型船舶制造商,因此上海可以围绕船舶相关产业链,大力发展新造船和二手船买卖的船舶经纪业务以及船舶管理业务,大力发展船舶燃料油、生活用水、生活用品、航海图文、导航设备等船舶供应服务及绿色环保的修造船业务,大力发展海洋工程等新兴船舶设计和建造业,促进航运服务发展并带动其他产业发展。未来一段时间内,以货物进出口贸易为基础的物流中心与航运中心的同步发展仍然是上海经济发展的关键。
(2)随着劳动力及土地成本上升,制造业等工业逐渐从上海市区搬到城市边缘或者周边城市,原材料进口和本地产品出口减少,直接出口和本地留用货物将大幅减少,上海应该以转口贸易和水水中转为抓手,利用港口资源大力发展转口贸易。上海有外高桥保税区、洋山保税区和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可以充分利用保税区功能,加以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以转口贸易促进贸易和经济发展。同时,上海位于长江入海口,长江内河有广泛的货源及港口。2011年,上海港集装箱水水中转比例上升至41%,洋山港区水水中转比例达到46%,政府也大力支持发展水水中转运输,因此上海可以此为契机,积极发展转口贸易,通过发展转口贸易促进上海贸易和经济转型。转口贸易必然带来相关航运服务业的发展,促其由传统的服务向中高端服务发展,国际贸易中心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国际航运中心将向高端航运服务中心转变。
(3)随着制造业逐步退出、高端产业蓬勃发展以及产业转型,服务业比重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外资公司总部及投资公司将进驻上海,进出口贸易和转口贸易将逐渐转型,港口货物吞吐量必将减少,港口地位逐渐下降,而服务业发展将显得格外重要。上海应该以此为基础,以航运金融服务业为抓手,发展离岸贸易和高端航运服务。目前上海已形成集合银行、证券、保险、期货、外汇、产权交易等较为完善的现代金融市场体系,同时也开展了离岸人民币业务,这为离岸贸易和高端航运服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上海可以通过发展离岸贸易,在亚太甚至全球发挥更为广泛的资源配置、生产协调和产品营销等功能,促进服务业升级,成为集多种贸易模式为一体的贸易运营和控制中心,提高上海国际贸易中心地位。由于在航运服务方面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集聚,因此上海可以像伦敦一样发展航运金融、保险、咨询、中介、经纪、电子信息网络等诸多高端服务业,确立其国际高端航运服务中心地位,逐渐发展成为具备全球资源配置和生产协调能力的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
3 结 语
香港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方面已取得成功,上海在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方面也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香港相比尚有一定差距。因此,上海要抓住机遇,以船舶相关产业、转口贸易和水水中转、航运金融服务业为抓手,大力发展离岸贸易和高端航运服务,促进国际贸易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转型和升级。
参考文献:
融入世界经济是装备制造业生存发展的必由之路
上海电气集团总公司是我国的一个大型的装备制造企业(以下简称上海电气)。所谓装备制造业是指重大的先进的基础机械,制造装备的装备;重要的机械、电子基础件;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农业、能源、交通、原材料、医疗卫生、环保等)、科学技术、军工生产所需的重大成套技术装备。上海电气的产品涵盖了装备制造业的大部分产品。
上海电气2009年工业销售收入898亿元人民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资源配置的全球化以及产业国际化已是必然的趋势。上海电气继成功收购日本秋山国际株式会社、德国沃伦贝格机械公司、日本株式会社池贝后又于2010年成功收购了美国高斯国际有限公司。利用国际分工,扩大优势产品生产,缩小劣势产品生产,并出口优势产品从国外换回本国居于劣势的产品。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设备,以提高企业的生产力水平,加快经济发展,使上海电气的产业结构逐步协调和完善。在这种背景下,上海电气的进出口贸易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不仅体现在数量上增长,在质量上也有明显的提高。上海电气通过进出口贸易,促使整个企业经济协调发展。随着企业外向度的不断提高,上海电气进出口额从改革开放初期的6800万美元发展到2009年的28.39亿美元,其中出口19.19亿美元,进口9.2亿美元。从而使进出口贸易成为上海电气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
进出口贸易是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进出口贸易是商品、服务和生产要素的国际转移。是各国之间分工的表现形式,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共存。
进出口贸易通过发挥比较优势,优化资源配置,使企业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增强了装备制造业国际的竞争力。随着企业比较优势的变动,产业结构也不断趋于优化。同时,通过出口导向战略,依托产品出口层次的递进,实现装备制造业的产业升级。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的发展,上海电气一些企业的产品已经具备了相当高的技术和质量水平,这与上海电气进出口贸易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上海电气的发电设备不仅在国内发电设备市场处于领先地位,而且经过多年的努力,在国际市场上也有了可喜进展。上海电气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电梯,不仅在国内专有40%的市场份额,在国际上也拥有一席之地。上海电气的海立压缩机,在国内外冷冻领域占有很大的份额。2009年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是上海电气走向国际市场的步伐依然没有减慢。
上海电气与世界领先、具有众多优良业绩的德国KSB公司签署了包含核电主泵在内的“上海电气与德国凯士比合资生产核电泵阀的协议”。同时还与德国西门子公司签署了主泵电机的合作意向书。
上海电气起重运输机械厂出口韩国为100万千瓦核电站配套的4台350吨环行核电起重机组,是与美国PAR公司合作制造的采用了国际先进技术和标准核电起重机组。
上海电气输配电集团承接埃塞俄比亚BBDA400KV输变电工程合同金额为1.4亿余美元。斯里兰卡PUTTALAM220KV输变电工程项目和1×300MW燃煤电站项目送变电工程含115公里220KV双回输电线路和3座220KV变电站,两个项目合同总金额约14亿元人民币。3月份上海电气与博茨瓦纳Meepong能源有限公司签署协议,成为博茨瓦纳MEP能源项目:燃煤项目电站和输电线路总承包商,合同总额为19.6亿美元,创上海市单个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历史新高,标志着上海电气对外工程承包企业在开拓新兴市场、提升经营实力等方面取得了新的进展。
这些都标志着上海电气下决心开发和培育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竞争能力强的产品。尽快实现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效益型增长的转变,从根本上提高出口效益,从而有利于产业的升级。通过培育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的核心品牌产品,利用核心产品创立上海电气企业品牌形象,最终提高企业整体形象,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缩短上海电气与跨国装备制造企业的距离,促进产业升级。这也是国际上跨国公司用来取得竞争优势和扩大市场份额的一种手段。
打造集进出口贸易、电子商务、货物运输和集中采购的服务平台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外贸专营权的放开,使得生产企业可以绕过中间环节自营出口。上海电气的进出口贸易,也经历了从千军万马搞进出口即下属的大部分企业成立了进出口公司或进出口部的阶段。在这种背景下,当时上海电气下属的一家专业外贸公司出口业内产品的比重从60%下降到最低时的10%左右。
许多企业成立了自营进出口公司或进出口部,尽管当时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很多自营出口企业没有影响力的品牌、技术,拿不出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进口又达不到一定的量,再因为在经营模式上还是传统的外贸企业从事中间商业务的本质,即“买断”或“收购”加价以后再转手。从而演变成没有优势的不是专业外贸公司的外贸公司,以至于后来逐步消亡。
如前所述,进出口贸易已成为上海电气快速发展的重要环节,是连接供应商到用户的物流链、信息链、资金链,而且是一条增值链。因此,进出口贸易以及服务于进出口贸易的电子商务、货物运输和集中采购在装备制造业中的作用与地位日渐重要。为此,上海电气高层审时度势,打造了以下属的上海斯迈克有限公司为主体的以进出口贸易为主的集电子商务、货物运输、集中采购为一体的服务平台:上海电气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
这个服务平台,有别于传统的外贸公司。传统外贸企业在供应链中充当了一个中介或称中间商。实际上是从事简单的买进卖出,赚取中间价差。企业出于对渠道扁平化的考虑,有可能将其排除在外。并且传统外贸企业出口产品结构和市场结构较单一。没有固定的产品列表和稳定的客户资源。而上海电气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司这个服务平台是与业内生产厂商一起直接与国外进口商甚至国外生产企业或零售商直接交易,目标一致,利益趋同。
这个服务平台还具有传统外贸的丰富的对外贸市场的了解和运作能力和拥有相对充足的资金及一批外贸专才。在专业化的价值链上有优势。
目前在上海电气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这个服务平台上,由于上海电气上下的共同努力,业内出口占比已恢复到50%。在国际物流环节上,这个服务平台的物流分公司承担业内电站集团建造海外电站物流工作,为企业降低了成本,为上海电气创造了价值。
这个服务平台的电子商务公司,承担了集团的网上集中采购、二手设备、废旧物资网上竞标等任务,为企业降本增效,成绩斐然。2009年实现网上采购241亿元人民币。服务平台上的内贸分公司还承担了集团办公用品的集中采购。
作为上海电气的以进出口贸易为主业的服务平台:上海电气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要与时俱进,树立业务创新,服务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上海电气的品牌,根据产品的类别选择国内国外市场。实施ERP与建立电子商务平台,整合资金、技术、信息、市场等资源,发挥供应链增值效应,为企业创造价值。转变盈利模式,互惠互利,实现双赢。以利于上海电气综合效益的提高。
为建设好这个服务平台,应制定好发展战略。
首先,可以实施纵向一体化。通过投资、合作等手段深化与上下游企业的关系,可以在研发、生产和营销等环节上进行紧密的合作。由于主要服务于业内,这样能使这个平台的服务进一步融入业内企业的价值链运行中,帮助企业实现产品的增值。同时利用其掌握的市场信息参与业内企业的产品研发、制造等环节。并加强与下游分销商和最终顾客的联系。
其次,可以实施横向一体化,即向供应链的两侧扩张。实施这一战略时,可选择与国外跨国公司建立战略联盟的方式,融入其全球供应链中。共享跨国公司成熟供应链带来的收益。更新企业的经营模式,把盈利模式从贸易盈利转为增值盈利。2010年,上海电气国际经济贸易有限公司与国际上著名的轴承生产商SKF达成了总体框架协议,拿到了较好的折扣率。
【关键词】汇率制度进出口贸易
一、汇率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
汇率水平是影响进出口贸易的一个重大因素。经济学的常识告诉我们,本币升值,意味着其它国家的货币贬值,在进行出口贸易的时候,同样的货物进口国需要拿出更多的本国货币,因此进口国可能转而求其它国的商品,不利于本国的出口。论文百事通而本币贬值,意味这他国的货币升值,进口同样的货品需要更多的本币,不利于他国出口。
汇率变动会影响进出口贸易以及贸易收支,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汇率变动引起收入变化,影响进出口贸易
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就是本币的升值或贬值。货币升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下降,而出口商品价格上升,虽然不利于出口,但是可以改善国际收支,货币贬值则可以达到相反的效果。但是实际上,货币的贬值对收入的影响主要来自两个方面:贬值会造成进口商品价格上升,出口商品价格下降,从而使得贸易条件恶化。与此同时,在同样名义收入水平下,消费者只能购买较少的商品,也就是导致实际收入的下降,这必然导致该国支出的下降,从而改善贸易收支。另外,如该国存在尚未得到充分利用的资源,则贬值可以刺激国内外居民对本国该种产品的需求。根据凯恩斯经济学的原理,民众的经济支出会通过凯恩斯乘数而数倍提高国民收入,国民收入的提高又会提高国内支出,达到良性循环的结果。
2.汇率变动引起价格传递,影响进出口贸易
前面说到,汇率变动的最直接体现是货币的相对价格上升或下降,这首先在进出口贸易中体现出来。但在金融全球化的今天,国际市场的价格变动最终也会影响国内市场的一般价格。因此汇率的变动会引起国内一般价格水平,从而影响进出口商的贸易额和国家的贸易收支,这从以下两个方面体现:首先,货币的升值是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下跌,如原料或半成品,然后通过价格传递,影响最终商品成本的下跌和价格的下跌。其次,汇率变动会使得贸易收支发生变化,如货币贬值后会出现贸易收支顺差,然后使得外汇储备增加,而外汇储备的增加,又使得央行必须通过购买外汇而在国内市场上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显然,更多的基础货币会导致通货膨胀。近两年中国的外汇储备不断的增长,尽管不是人民币贬值的结果,但是大量的外汇储备和国际经济的变化,使得中国的通货膨胀率一直较高就是很好的说明。当通货膨胀出现的时候,其实是鼓励人们消费,因为在名义货币不变的情况下,公众更有意愿将货币转化成有形的资产,客观上又会推动物价上升。
二、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
应对汇率变化的一般对策主要从进出口贸易中多样化的进口来源,结算货币的选择,以及利用各种金融工具。
1.选择多样化的进口来源
如同一国货币紧盯着另一国货币有很大风险一样,进口来源的单一很容易使得出口商转移汇率风险,甚至操纵价格。因为如果进口来源过于单一,反映了该国的某种资源对其贸易对象国或者地区的高度依赖。2007年底和2008年7月发生的两次大的石油涨价行为可以说明这一切,因为全球的石油资源过渡依赖一些产油国或地区。某些资源过于依赖单一国家或地区,必然导致企业的经营严重受制于该国的货币汇率的波动,该国进而将汇率的风险转嫁到进口商。这种单独的依赖本来就是不明智的选择,再加上当前全球经济的不明朗,进口商的经营风险进一步放大。因此,必须适当地扩大进出口业务的地域分布,在国际范围内分散原料来源和销售地点,在多个资金市场上以多种货币筹措资金,按照汇率走势和国际贸易形势,建立一定的货币组合,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分散国际贸易和投融资中的外汇风险。
2.进出口贸易中选择合理或多种交易币种
进出口贸易中的出口,特别是出口商要选择合理的货币作为结算和付款的币种,当然这一般是进出口商双方博弈的结果。因此,在有关对外贸易和借贷等经济交易中,签订合同时选择何种币种,作为计价结算的货币或计值清偿的货币,直接关系到交易双方是否将承担汇率风险。一般而言,出口贸易采取硬币计价,以防汇率贬值给自己带来损失,而进口商会选择软币,以避免升值造成的汇兑损失。如当前的国际贸易中,欧元和人民币有升值的压力,而美元贬值已经成为现实,因此出口商更多意愿是以欧元和人民币作为结算和付款的币种,而进口上则更愿意选择美元结算。当然在实际进出口贸易中,双方博弈的结果一般是约定采用一部分硬币和一部分软币,甚至多种货币计价和付款。其结果是进出口商共同承担汇率的风险,增大了谈判的成功率。在长期合同中,还可以使用货币保值的方式,即选择某种与合同货币不一致的、价值稳定的货币,将合同金额转换成用所选的货币来表示,在结算或清偿时,按所选货币表示的金额以合同货币来完成支付。还有一种降低汇率风险的办法是,出口时虽然选择了软币,但可以适当提高价格以防货币贬值风险,进口时选择了硬币,则可以适当压低价格以防范升值损失。
3.充分利用国际金融工具低于汇率风险
金融工具的出现本身就是因为汇率风险转嫁的必然结果,而通过一定的金融工具,进出口商也共同承担了汇率风险,或者向后推迟了承担汇率风险的必然结果。对于金融业发达的国家而言,积极地利用金融工具已经司空见惯,因此发展中国家对金融工具的利用显得更为迫切。这些国家一方面要加快国家的外汇市场建设,推出各类外汇业务,一方面企业则需要积极利用外汇市场及其金融衍生工具来规避外汇风险。企业可以运用远期外汇交易、外汇期权交易、出口押汇、出口商业发票贴现、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业务、外汇借款等多种方式转嫁汇率风险。新晨
三、结束语
当前国际经济形势非常不明朗,国际金融中心华尔街被拯救,石油价格风险较高,日本经济长期的疲软以及世界经济经近几年高速发展之后也出现减缓的迹象,即使保持高速增长的中国经济,也因为内外因素出现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而当前国际经济已经融为一体,休戚相关,因此国家之间的货币比值变得比以往更加敏感。近日,美欧等六国的中央银行集体宣布降息以促进经济发展足以表明世界经济的一体化程度非常之高。但是对于进出口商而言,汇率变化的巨大风险不能仅仅靠国家的财政政策来进行规避,他们需要选择更多进口来源,需要更灵活的结算货币,以及选择更多金融工具。
参考文献:
[1]何璋.国际金融[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1.
[2]左柏云,陈德恒.国际金融.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3]孙文莉.汇率的贸易收支效应的理论演进.财贸研究,2006,(4).
(一)采用多种方法实施课堂教学
1.利用问题教学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为有效解决本课程的实践教学问题,应从改革教学模式的方向入手,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次序进行。首先由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发动学生开动脑筋深入思考,共同寻求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从中达到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如在讲述货物运输保险的时候,教师先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购买保险”,紧接着通过播放一段保险理赔的案例视频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观后进行思考,得出对投保意义的深刻认识。随即切入新课教学内容,将学生自然而然地引入到授课当中来,这样做既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利用电子课件实现教学内容直观化随着科技和传媒的广泛应用,教学中可利用的现代化手段多种多样,教师可利用电子课件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在介绍集装箱的种类及规格时,将搜集的大量集装箱的图片放在课件里,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使教学内容形象、生动,易于学生理解,让他们通过总结认识,归结集装箱运输的优点,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的热情。
3.利用案例教学法提高学生分析能力对传统的案例教学法,我们应从赋予新内容的角度加以改革创新。首先要求教师在介绍教学案例时,应准确地把握学生的关注点,抓住重点,提出核心问题,然后在教师的启发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鼓励必要的争论和创新观点,让学生在分析和讨论中逐步形成看法和结论。可以通过现场情景模拟或角色扮演等形式增强案例的真实感,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教师在案例讨论后做总结性发言时,要重点评价案例讨论的思路是否正确,分析方法是否得当,解决问题的措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等。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掌握英文专业术语,为增强交流能力奠定基础《进出口贸易实务》教学,一般都是以中文的理论及单证等文本为主,去讲述整个进出口贸易实际操作过程。而在实际业务工作中,需要掌握英文函电和英文单证的制作,这使得进出口贸易人才培养与实际工作需要出现相互脱节的状况。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多看英文合同、信用证等,以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教学应从中职学生的实际出发,采取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办法。第一步是简单渗透,即对一些术语、定义、代码等用中、英文同时表达,其余大部分仍用汉语讲授;第二步是交叉渗透,即对较浅显易懂的内容用英语讲授,较复杂难懂的内容仍用汉语讲授,交叉或对照使用,既可较快地提高外语运用能力,又使学生乐于接受这种交流方式,进而逐渐向以后工作中所要求的外语熟练程度靠近。
(二)建立进出口贸易模拟实训室
1.模拟实训课程是《进出口贸易实务》的重要教学途径中职学校的培养方向是技能型应用型职业人才,这就要求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基础上,以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为主,按照社会需求与岗位要求,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目标。单纯地在课堂上讲授实践,只能让学生从感性上了解,难以让他们增强实践能力。而现实中,学生又不可能整天与进出口贸易公司打交道。为此,许多学校在实践中探索出在校内建立模拟实训室的成功经验,近距离地让学生上手操作,从而使学生在学校里就能接受实践能力训练。
2.进一步增加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与考核中的比重增加实践教学比重,这种增加不是对理论教学的削弱和减少,而是将部分理论知识有机地融入实践教学中穿行,使理论知识与技能应用更加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甚至部分课程或实训模块可能会将理论教学完全合并到实践教学中,对理论知识采取“缺什么补什么”的方式来安排。在模拟实训室通过案例模拟合同签订、信用证审核、出口货物订舱、投保、报关及贸易单据制作,通过大量的操作练习,使学生熟练地掌握操作流程,增强学生应用能力的考核评价,增加实训操作在总成绩中的比重,并将学生平时表现与实训操作成绩纳入学业考核中。
(三)建立校外实习基地
1.“走出去”实践要达到切实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单纯依靠课堂上和模拟实训室里的操作训练还远远不够,应该创造条件让学生真正“走出去”进行感受与实践。如讲到国际贸易运输学时,应利用本市的地域优势,组织学生到码头港口进行参观,让学生在现场目睹真正的海轮、集装箱、集装箱堆场、运输包装、运输标志等实物、实景,实地了解货物运输过程。讲到报检、报关时,可带领学生到商检局、海关等处了解进出口报检、报关的各个业务环节,掌握进出口报检、报关的实际业务技能。讲到合同磋商与履行时,可带学生到进出口贸易公司了解商品进出口的各个环节。通过真实情境的参观和了解,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而且使专业知识在学生脑海中变得更加立体、更加具象。
2.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受一定局限的影响,进出口贸易模拟实训并不能全面地再现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中存在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其实,进出口贸易业务流程并不复杂,复杂的是每一个环节的细节问题。而在模拟实训过程中,这种细节问题又很难如实地反映出来。如在付款方式上有信用证、托收、汇付几种选择,这些选择表面上看很简单,在实训时进出口双方对此条件的谈判并不会考虑太多的后果,但是事实上它直接决定了出口商承担多大的信用风险问题。为此,应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可与当地进出口公司、货运公司和保险公司等单位签订协议,定期向基地选派一些学生深入岗位进行实习,还可聘请实习基地经验丰富的业务人员参与教学实习的指导。
二、提高实践教学效果
(一)增强针对性要以培养中职学生的职业能力为宗旨,在教学过程中尽量直实模拟工作流程,让学生通过操作来实现学习。实践性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而不是为了实践而实践。本课程应对国际货物买卖合同的签订和履行等两个模块重点进行实践教学。
(二)突出有效性实践性教学必须注意有效性,做到有计划、有布置、有落实。因此,教师必须建立实践教学的考核标准,可采取分层次步步过关的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考核标准应明确、具体,考核方法应量化、可行。另外,应提高学生的训练程度,让学生反复操作、熟练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