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6-01 15:28: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国际贸易和经济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可以说世界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那么,经济周期和国际贸易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学术界有两种说法:一是经济周期影响国际贸易;二是国际贸易影响经济周期。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相互影响。那么,国际贸易周期与经济周期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国际贸易周期实质上是经济周期的反映。这里所说的经济周期,既包含个体国家经济周期,也包含世界经济周期。一个完整的国际贸易周期分为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四个阶段,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波动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国家对外贸易的规律,经济运行顺畅了,对外贸易也就不成问题。事实上,经济周期是一种客观存在,它的存在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总是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的。当然,由于各个国家的开放程度、经济依存度、经济结构的差异等原因的存在,导致国际贸易周期和经济周期也可能不尽相同。
二、国际贸易周期与贸易政策周期
从本质上讲,每个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是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的。传统的外贸政策主要有两种:即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自由贸易政策就是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和服务贸易的限制、障碍、各种特权和优待,使商品自由进出口,服务贸易自由经营。简单地说,就是国家对贸易活动不加或少加干预,任凭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国内外市场公平、自由的竞争。反之,保护贸易政策则指国家利用各种措施对进口和经营领域及范围进行干预、限制,保护本国的产品和服务在本国市场上免受他国产品和服务的竞争,并对本国出口的产品和服务给予优待或补贴。西方国家认为,自由贸易政策可以达到资源最优配置的效果,提高贸易各国的福利水平,自由贸易政策会对收入分配产生重要影响。因此,自由贸易是他们的贸易政策取向。从长期趋势来看,多边贸易协定和双边贸易协定越来越多,促使贸易政策的自由化程度不断提高。但是从短期看,由于经济周期的存在,在经济衰退时,各国为了保护本国的经济利益而实行保护性的贸易政策,只有当经济运行处于周期的扩张阶段时,贸易保护的政策才有可能放松。由此,我们可以认为,由于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周期的存在,各贸易国的保护主义仅仅是对贸易自由化的阶段性冲击,而不能中断贸易自由化的进程。
三、经济周期与国际贸易政策周期
关键词:国际贸易 国民经济 影响
国际贸易是世界各国的货物和服务交换,是国家之间的分工,反映了世界各国在经济上相互依靠。对外贸易是国民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对外贸易不同于一般的国内交换,它一端在国内,一端在国外,把国内外的生产与消费联系起来,实现了国内外经济的互接互补,产生广泛的社会经济效益。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的参与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对于国民经济产生了重大影响,但是从另外一方面来说,国民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又如何?以下我们将分别探讨一下这两个问题。
国际贸易与经济对国民经济的影响
上个世纪30年代,经济学家罗伯逊首先提出对外贸易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之后西方许多经济学家围绕着这个论点进行了大量的论证研究,该论点成为了当代经济学中的一个重要派别。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史也证明,对外贸易对于国民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根据1990年到2001年的数据显示,在对外贸易增长率较大的时候,GDP的增长率也较高;反之,则都比较低。如2000年,世界的进出口总额增长率高达13%,同期世界经济的增长水平也达到了最高点4.7%。同时,外贸依存度相对比较高的国家,如中国,年均依存度超过40%,在外贸高速增长的时候,GDP的增长速度也比较快;而依存度相对小的国家,如日本,年均依存度低于20%,外贸高速增长的时候,其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则不是很大,反之亦然。
为什么对外贸易对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影响如此大,它究竟是如何作用的。以下我想从正面和负面的影响来讨论。
正面影响
通过参加国际贸易,我们可以获得“利益”。那么这种利益究竟是怎样产生的哪?我们又可以分解为几个方面来看:
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享受到廉价商品带来的利益。无论进出口国都能从低廉的商品中获得贸易利益。
一方面出口国可以利用价格优势加大出口,增加外汇收入。日本经济的腾飞以及后来的亚洲四小龙就是典型案例。日本的国土面积狭小,资源贫乏,人口众多。但日本以“贸易立国”为宗旨,把增加出口视为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从最初的廉价劳动密集型商品,到60年代的重工业产品,为日本带来了大量顺差美元。在50年代,日本GDP年均增长率高达22.8%,在60年代也有11.1%,日本用了短短的二三十年的时间走完了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花费了百年的发展史。被公认为世界经济的奇迹。
另一方面,作为进口国来说,一些必须原料如羊毛、木材等,如果国内生产耗费资源或成本太高,通过进口,可以节省外汇,提高国民的福利。如果进口的是资本性的产品如机电设备,还可以避免自己投资开发的时间及资金,及时赶上世界发展水平,获得国际贸易的利益。
参与国际贸易,可以进口国内稀缺资源。不同的国家地区受到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可能拥有全部足够自我发展的资源结构,各地差别非常大。参与国际贸易可以进口稀缺或耗费巨大的资源,有利于经济发展。如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消费以及净进口国。2001年美国在一次能源消费构成中石油占40%,煤炭和天然气均各占24.8%,核电占8.2%,水电占2.2%。拥有世界探明储量2.9%的美国生产出了世界9.8%的石油,消耗了世界25.5%的石油,2002年美国石油的进口依赖程度为58.9%,预计今后还会增长。如果没有其他国家供应资源,美国人民也不会有这样富有和舒适的生活。
参与国际服务贸易,有利于资本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从资本的输入国来说,引进外资可以弥补自我资金的不足,增加投资,同时引进国际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模式,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中国就是最好的佐证,外资经济是推动中国经济25年改革和发展的强大力量。仅仅在2003年,中国吸收外资规模就达到了535.05亿美元,成为接受外国直接投资的第一大国。这25年间,中国经济以年均9%以上的增长速度成为世界第六大经济体。
对于资本的输出国来说,一些反对者认为对外投资会削减资本在其本土的投入,造成输出国的经济空壳化,出现衰退,失业增加等情况。其实不然,资本的流出可以说是输出国本身经济衰退的一个结果,而非原因,资本的本性就是寻找增值和收益,在国外投资获得的高回报源源不断地输回母国,反而延缓了其经济的衰退。
负面影响
当然,任何事物都是两面的,参与国际贸易可以促进国民经济的良性发展,必然也会造成一些负面的效果。
进口商品冲击相关产业,造成企业破产、失业等问题。通常来说,如果进口国不加限制地进口具有竞争力的廉价产品,肯定会造成本国企业的市场份额的减少和利润损失,甚至破产倒闭,失业增加。如2004年西班牙工人焚烧中国制造的旅游鞋事件就是一个典型案例,西班牙企业生产的一双旅游鞋最低价格为20欧元,但是中国人生产的仅为3到4欧元,甚至2欧元。2003年西班牙从中国进口鞋子6190万双,占西班牙鞋类进口总额的47%。据当地的媒体报道,2002年西班牙埃尔切有12个鞋厂破产,2003年14个,到2004年的7月就猛增到26个,造成1000多名工人失业。其实,这不仅是个别案例,许多同类型的事件在不同的国家、行业、时间继续上演,这就是国际贸易带来的必然的负面影响之一。
大量的原料、知识、人才和技术等输出,带来资源的严重流失。这种情况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早在15世纪末到16世纪上半期的“地理大发现”和随后的殖民地开拓中,很多殖民地国家就成为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料供应地。这些国家的贸易条件普遍恶化,人民生活恶劣,国家没有发展,却有严重的资源流失等问题。
到现代,这种问题依然存在,只是以新的形式出现。如世界90%的野生大豆资源分布在中国,但很多都被美国公司窃取,经过育种和生物技术加工,变为新的品种,成为其专利产品,再高价引回中国国内抢占市场,中国已从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变为最大的大豆进口国。这种申请生命专利被绿色和平组织称为“新世纪的圈地运动”,而发展中国家这次又成为了最大牺牲者。
增加了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对国际贸易的依赖太深会导致一些国家宏观调控困难。如20世纪80年代是拉美“失去的10年”,很多拉美国家在90年代开始积极推行私有化和新自由主义改革,经济才得以恢复和发展。但是好景不长,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拉美国家的金融和经济危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可以说拉美国家发生的问题是经济全球化的代价之一,也是超越自己的实际水平,过于开放国门参与对外经贸活动的代价。这些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经济落后,国家宏观调控体系不成熟不完善等问题,一旦发生一点风浪,就可能全军覆没。而参与国际贸易,将增加国家宏观调控的难度,甚至于无法控制国家经济的变动。
国民经济对于国际贸易的影响
国际贸易的发展会影响国家的经济状况,而国家的经济发展也会反作用于国际贸易和经济,尤其是国民经济总量比较大的时候,但仅从经济总量来衡量其影响是有失偏颇,因为有的国家,经济总量并不是非常的大,如瑞士、南非等国,但它们却是高档手表、钻石和黄金的主要供应国,因而可以左右该类产品的国际价格。我们讨论的时候,主要是从影响力来看,并非完全以国民经济在世界中所占的绝对比例。
国家作为主要的消费者对国际的影响
由于国家大小和实力的严重不均衡,经常性地是某个或某几个国家的生产和消费在世界中占到主导地位,这样,这些国家就会对于国际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据美国化学品市场协会(CMAI)预测,2003年后的5年内,全球的聚氯乙烯以每年4.1%的比率增长,而在亚洲地区以5.5%-6.5%的比率持续增长,到2010年以前,中国的需求将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长,成为世界的主要消费国。而我国的自给率只有60%,其余靠进口,国际市场价格因而受到我国影响迅速上扬,从2003年初的5000元/吨,涨至年底的8300元/吨,一度高达9500元/吨,最高涨幅居然有90%。
国家作为主要的生产者对国际的影响
另一方面,一些产品或资源的主要供应国,一旦发生重大的政治经济变动,都将对国际市场的供应造成重大影响,尤其是一些关系国家经济发展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如石油、核资源等,如何维护这些资源来源的安全也就成为了许多国家对外政策的核心之一。如成立于1960年的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该组织控制了国际石油供应市场主要的成交量,其减产、增产的决定对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波动有重要影响。20世纪的70、 80年代,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石油危机时期,是OPEC最辉煌的时期,世界石油需求以每年1亿吨(每天200万桶)的速度增长,其中54%的原油产量和87%的石油贸易量由OPEC控制。近年来石油价格的急速增长,更是充分说明了资源供应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在增强。
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对于国际的影响
通常能对国际造成的影响是一些经济总量大的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盟以及中国等。就像自2002年以来,美元对欧元和日元的汇率持续走低,一直到2004年创出历史“新低”,美元对欧元突破了1:1.3660大关。美元下跌的原因很多,总体来说是符合其本土利益的,能提高美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增加就业,同时进口商品价格的上扬也有助于防止通货紧缩,改善贸易收支状况,因此这是美国政府,自2001年来减税、降低利率措施之后的又一刺激经济增长的措施。而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元汇率下跌使欧洲出口商品价格上扬,出口受阻,使其刚刚出现的经济复苏势头趋于减缓。而对我们中国来说,导致持有的美元外汇的价值严重缩水,而且由于人民币与美元相对挂钩,也面临了国际上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巨大压力。从金融市场的情况看,国际游资不断涌入外汇市场,加剧了世界股票、债券市场的动荡。
因此在这个逐渐融合的国际大家庭中,即使是国家完全从国内的需求考虑而制定的宏观经济政策,也会对国际贸易和经济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在这个国际大家庭中,每一个国家是相依相存的,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割断与世界经济的血脉关系,像太阳系中大大小小的行星卫星一样,火星的一次改变轨道也许就会带来地球的一次海啸。国际贸易与国际经济通过不同的方面与渠道,直接或间接的在影响渗透着每一个国家,同样,每一个国家也在不同程度地影响渗透着世界的经济。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是一种必然,如何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中,积极参与国际贸易和经济以获得最大的效益,同时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产生的负面影响仍然是我国改革开放的一个重要的论题。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国际秩序 形成发展 国际贸易
一、国际秩序的形成和发展
下面分析一下关于国际秩序发展的几个重要阶段。
1.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国家对经济进一步的干预,在外汇管制、外贸统治和关税壁垒等方面制定了大量的法律进行约束,这势必导致国家间的矛盾和冲突。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情况下,这种矛盾已经不能由各个国家间单独的圆满解决,必须谋求国际的调整。于是,各国在传统的通商航海条约的基础上缔结了各种专门的经济贸易协定。国际联盟作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一般政治学的国际组织,在其盟约中明文作出了促进国际经济合作的规定。
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之间在经济上的互相依赖关系愈来愈明显。国际政治上的和平与安全,国际经济上的复兴与发展,二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建立战后的国际政治秩序和经济秩序,势在必行。为吸收国际联盟的教训。联合国一方面力求建立更为有效的国际集体安全制度,另一方面也注重发展各国间的经济合作。《联合国》将“促成全球人民经济及社会的进展”作为其最高纲领之一。为实现这一宗旨,联合国单独规定一个经社理事会最为联合国主要机关之一,主管这方面的工作。
3.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家政治力量和经济力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殖民体系的土崩瓦解,一大批国家纷纷独立,成为国际政治和经济上的一股新生力量。在发展中国家的努力下,联合国对其进行调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集团和关贸总协定也进行修改,增加对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援助和实行普遍优惠制度等。此外,一定地区内的若干国家为促进本经济区经济发展,纷纷建立各种区域性的国际经济组织,建立适应本地区经济发展的法律秩序,来引导约束其行为,从而达到互利共赢的效果。
4.进入21实际以后,经济全球化面临的挑战日益突出。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以“多哈发展议程”为主体的多边贸易谈判陷入僵局。广大发展中国家盼望多变体制更加公平、民主、透明和更加符合它们的利益。自2008年以来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直接导致了20国集团的形成,其加强全球金融监管、稳定国际金融秩序和促进经济复苏的使命,任重而道远。鉴于多变贸易体制步履维艰,各国纷纷致力于区域经济合作,以建立自由贸易为核心的各种区域买一协定方兴未艾,日益增多。
二、国际贸易指导原则
旧的国际经济秩序虽然曾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的经济和贸易的增长起到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以垄断为基础的弱肉强食的本质,它是一种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秩序,阻碍着广大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根据联合国大会通过的有关决议,新的国际经济秩序除遵循国际法的基本原则外,还应以经济、平等互利和国际合作与发展等作为其指导原则。
1.国家原则
是久经确认的一项国际基本原则。过去这一原则强调的是国家在政治上的独立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家原则不断的得到充实和发展。从20世纪60年代起,联合国大会先后通过的《关于自然资源永久的决议》、《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的》及《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宣言》和《行动纲领》等文件,确认每一个国家对自己的全部财富、自然资源和一切经济活动,拥有充分的永久。在过去,许多发展中国家虽然获得了政治独立,但在经济上仍然从属于发达国家。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是密不可分的,政治独立是经济独立的前提,经济独立是政治独立的基础。国家包括国家的政治独立和经济独立,国家的经济是在国际贸易中平等往来的基础。
2.平等互利原则
《各国经济权利与义务》在序言和第一章中多次强调平等互利是各国间经济关系和国际合作的基本原则。作为国际贸易中的主体,所有主体的法律地位都是平等的,有权充分和有效的参与国际间的贸易活动。同时在1975年的联合国大会上通过了《关于发展和国际经济合作的决议》也充分说明了“消除折磨广大人类的不公平和不平等,并加速各发展中国家发展”的问题的重要性。平等与互利连接的是两个方面,国家之间的关系只有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做到互利;只有在国际贸易降温过程中做到互利,才能体现出真正的平等。
3.国际经济合作以谋求发展原则
加强国际经济合作,以谋求发展是当今国际贸易发展中的一个新概念,也是国际经济关系的一个基本指导原则。在国际贸易交往过程中,不论其经济和社会制度如何,一律在公平、平等、互行经济、贸易、科学和技术领域的合作。在严格尊重每个国家平等的前提下,通过挣个国际社会的合作,促进集体经济安全以谋求发展从而促进全球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参考文献
本文首先概述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然后从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途径分析,得出外贸易通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经济增长。并且对于资本积累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长期的经济增长得以实现;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对外贸易促进本国的研究发展活动,提高生产效率,使一国的经济发展得到质变;国际贸易促进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营创新,从制度上保证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对外贸易;对外经济关系;国际贸易理论;经济增长
一、对外经济关系与对外贸易概述
对外经济关系是指一个国家同其它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联系的总称。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已经表明,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上,以国际市场为纽带,与资本主义国家既联系又竞争,这是由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所决定的。
对外贸易是一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商品和服务的交换活动,包括进口贸易与出后贸易。对外贸易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反过来,它的发展又可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加速物质财富的增长、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二、对外贸易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1.对外贸易促进资源配置和资本积累
对外贸易对资源配置的作用机制主要在于:由于自然禀赋的差异,各国或地区或多或少存在一定闲置资源。由于闲置资源的存在,根据比较优势,将这部分资源出口将为出口国带来要素受益,积累外汇。该资源稀缺的稀缺国则可以通过进口贸易以较低价格获取国内短缺的生产要素,包括资本品以及技术、管理等软要素。
而对于资本积累的作用可以从出口、进口两方面理解。从出口角度分析,出口部门较高的收益水平会引致资金流人,导致出口部的投资增加,其中有一部分来自于新增投资。同时,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出口的发展还将吸引国外的投资的流入,不仅引入了投资资金,更重要的是促进先进技术、管理知识和经验的引进,对地区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从进口方面分析,通过进口相对稀缺要素或产品,相当于国民收人流人投资部分,等同于增加投资。同时,在微观层面上,对外贸易可以促进竞争,为企业带来扩大再生产、促进技术进步的动力。
对外贸易通过促进资源有效配置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率,带来经济增长。并且对于资本积累发挥重要的作用,使得长期的经济增长得以实现。
2.对外贸易促进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结构优化包含合理化和高级化过程。产业结构合理化是在现有技术水平下,通过要素流动使投入产出达到平衡。产业结构高级化则是通过生产要素升级,使投入要素在不同产业间流动以达到资源配置合理化和效率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是经济增长方式变革的基础,而产业结构高级化伴随经济增长方式质的变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重大。
对外贸易对产业结构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力,对外贸易可以通过促进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发展。第一,由于对外贸易而引致的需求总量、结构变化对于产业结构的改变具有重要影响,能够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带来经济发展。第二,对外贸易使得国家更多地参与国际分工,面临来自世界各国的竞争,在竞争机制下必然会发生优胜劣汰,使得生产资源得到进一步的优化配置,产业结构随之调整,使得本国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充分发展,带来经济增长。第三,参与国际贸易可以更多地吸收其他国家的先进技术,包括生产与管理方面,从而促使本国的产业进一步发展。对于国外成熟产业的引进也使得本国的产业结果发生改变,不断优化。
3.对外贸易与制度创新
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论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起飞”必须具备三个相互关联的条件,其中必不可少的是要建立起一种能保证经济起飞的制度。因此,合理的制度安排对经济发展也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国际贸易促进的制度创新主要包括政府管理制度创新、企业经营机制创新、经营理念创新三部分。首先,通过对外贸易可以引进国外先进的经济制度,节约了制度创新成本。国际贸易中的国际惯例往往对一个国家、政府在管理制度方面与国际接轨提出来较高的要求,能够促使国家在较短的时间内引进制度并实行、适应相应制度。其次,在微观层面上,对外贸易带来制度变革的示范作用以及企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压力,促使企业学习国际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经营机制,从而通过制度提升企业的管理效率、生产效率,增强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最后,国际贸易加强了国内外信息交流,利于从中学习、引进先进制度,促进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世平.正确认识进口贸易对经济增长的作用.经济经纬,2003年第3期.
[2]李明武.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综述.学术论坛,2004年第3期.
[3]何其春.对外贸易、金融改革和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的证据.经济学,2012年4月.
[4]张东阳.对外贸易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综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2013年8月.
[5]薛白.基于产业结构优化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作用机理及其测度.管理科学,2009年10月.
孙华妤,女,经济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已获得北京大学经济学学士学位;北京大学经济学硕士学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1990年7月―2012年11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经过努力从助教升任至教授;2010年3月―2012年11月在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同时担任中国国际货币研究中心主任;2012年12月至今,在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担任教授;在2013年7月同时担任暨南大学国际商学院,副院长;2014年5月至今,担任暨南大学国际金融与商务研究所所长。
二、研究领域
孙华妤教授长期从事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贸易学、国际金融学教学和科研工作,近年来特别聚焦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中国货币政策和资本市场关系等领域。强调中国经济问题的研究必须从中国转型经济和发展中经济特点出发,参考和借鉴西方理论和经验时务必对其前提条件和现实环境有细致和深刻的理解,不能简单奉行“拿来主义”。
三、研究成果
孙华妤教授经过多年研究,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诸多论文,在2008年教育部的“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活动中成为入选者。2013年发表的《操纵人民币汇率的可能与现实》荣获教育部第六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2013年发表的《人民币升值并非解决中美贸易失衡问题的有效途径》荣获全国商务发展研究成果奖(优秀报告)。2008年的《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荣获第十五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一等奖。2004年《资本账户和经常账户负面冲击与钉住汇率制度危机的理论分析》荣获第十二届“安子介国际贸易研究奖”优秀论文奖二等奖。近年孙华妤教授的研究重点在人民币汇率和汇率制度改革上,主持研究的科研项目有: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我国货币政策与汇率政策协调研究:目标与手段(项目号11AZD039)。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危机时代稳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战略研究(项目号10AZD017)。3、教育部社科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利率管制条件下货币政策对外自主性的衡量(项目号09YJA790037)。4、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外部冲击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和应对策略(资助编号NCET-08-0762)。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汇率制度与货币政策和经济稳定增长的协调关系(批准号05BJL056)。6、国家外汇管理局研究项目《外汇储备规模和损益的再审视一从政策角度》。
四、主要论著
1、汇率制度货币政策和宏观经济运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9年。
2、升值压力的缓解:利率机制和政府对策,金融研究,2004年第6期。
3、“不可能三角”不能作为中国汇率制度选择的依据,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第8期。
4、利率市场化:目标、障碍和对策探讨,金融论坛,2004年第9期。
5、通胀和通缩时期中国货币数量与价格的动态关系,国际贸易问题,2004年第10期。
6、化解热钱流入形成的升值压力――市场自动调节机制和政策措施,世界经济,2005年第4期。
7、固定汇率制度与浮动汇率制度下经济的自动稳定性,国际贸易问题,2005年第8期。
8、贸易差额的衡量:基于所有权还是所在地,国际贸易问题,2006年第5期。
9、汇率的四个事实――伯格斯坦《汇率的四个神话》背后的事实,武汉金融,2006年第6期。
10、中国货币政策独立和有效性检验:1994―2004,当代财经,2006年第7期。
11、传统钉住汇率制度下中国货币政策自主性和有效性:1998到2005,世界经济,2007年第1期。
12、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以改革促进内外均衡,国际贸易,2010年第4期。
13、坚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中国金融,2010年第7期。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新发展
1、克鲁格曼的贸易理论思想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以李嘉图以要素禀赋差异为基础的“比较优势”原理为代表,但是实际国际贸易中大量贸易是发生在同类产品内部,70年代末以来,保罗·克鲁格曼提出“规模经济作为国际贸易产生原因”的解释,他在产业内贸易理论有关基本假设和结论的基础上,通过建立各种模型深入阐述了规模经济、不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国际贸易的关系,成功的解释了战后国际贸易的新格局。保罗·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以成熟的垄断竞争模型(张伯伦垄断竞争)来分析规模经济以及产业内贸易。
克鲁格曼认为在“张伯伦垄断竞争”模式下的市场体系中,产业部门的扩张是通过厂商数目的增加(更大的规模经济)相结合而实现的,在这种情况之下,每个国家都以其生产的产品供给世界需求,因而我们就得到了双向的产业内贸易,若各国拥有相同的要素禀赋,就不存在产业间贸易(各国生产等于本国消费量的竞争产品),而存在大量的产业内贸易。
张伯伦垄断竞争部门的更低单位成本的更多商品种类对每个工资收入者而言都是有利的,产业内贸易带来的社会净福利将抵消收入分配(要素价格)上的矛盾,从而使贸易自由化获得普遍支持。[2]
根据斯蒂格里兹的规模经济和多样化消费之间两难选择的模型,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由规模经济而不是由要素禀赋或技术的模型,模型中假定规模经济内在于厂商,分析方法去分析规模报酬递增条件下的国际贸易,最终得出结论或要素禀赋差异的结果,相反,由于和劳动力增长和区域聚集类似的贸易效应,贸易可能仅仅是扩大市场和严密、有说服力的收益递增条件下的贸易模型是可以建立奠定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在贸易理论中的地位。
克鲁格曼又考察了规模经济、产品差异和贸易型式的关系。竞争的经济被答应贸易时,即使它们有着相同的偏好并从贸易中得益。克鲁格曼又发表了《产业内专业化分工和得自贸易的利益》该理论模型从根本上打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不变这两个基本假定,使新贸易理论向规范化方向迈进了重要的一步。
2、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
在国际贸易实践中,H-O-S理论一直占据中心地位,但是“里昂惕夫之迷“的存在使之陷入了困境。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经坚持并继续了李嘉图的比较利益论,认为贸易的真正来源在于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并非资源禀赋的差距。新李嘉图主义以一种比较动态的、长期均衡的分析来解释国际贸易。新李嘉图主义贸易理论把收入分配置于整个的突出位置,并贯穿分析的始终。
新李嘉图主义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李嘉图理论不同主要在于摘要:李嘉图是从各国生产的角度即从各国的生产特征不同和劳动效率的高低不同上来解释比较优势的差异;新李嘉图主义不仅从各国生产的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的比较优势的差异,而且,同时强调要从各国分配领域、从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动态角度来分析和比较各国比较优势的不同。
新李嘉图主义的代表斯蒂德曼认为他的贸易理论是把分析的重点放在贸易和被生产的生产资料、利润、工资和经济增长的联系上,非凡地,斯蒂德曼强调了收入分配在其理论中的突出功能。按照新李嘉图主义的价格决定方式,影响价格的因素主要是生产资料投入系数,劳动投入系数,分配率。由于一国生产某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是由生产技术、分配关系(表现为利润率、利息率和工资率)、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程度等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因此不同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的差异不仅表现在生产技术、生产条件、劳动效率等差异上,而且不同国家由于分配关系的不同也会导致产品的比较优势不同。而影响分配关系变动的一个重要影响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程度。这样,处于不同经济增长阶段、处于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国家生产某种产品的比较优势就自然不同。
(二)新贸易政策理论的发展
贸易政策理论是较早发展起来的国际经济学理论之一。早在本世纪20年代末,作为“新重商主义”的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中就指出摘要:“政府的机能不能不扩大,这从19世纪政治家来看,或从当代美国的理财家来看,恐怕要认为是对于个人主义之极大侵犯,然而我为之辩护,认为这是一切现实的办法,可以避免现行经济形态的全部毁灭。”[3]在国际贸易方面凯恩斯主张政府干预对外经济贸易活动,利用贸易顺差保持国内充分就业。
本世纪70年代之后,新自由主义占据了经济理论的中心位置,主张政府应该对国际贸易进行适度的干预。作为其中的代表弗雷德曼认为摘要:“自由市场的存在当然并不排除政府的需要,相反的政府的必要性在于它是竞赛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解释和强制执行这些已经被决定的规则的裁判者,时常所做的是大大减少必须通过政治手段来决定的新问题范围,从而缩小政府直接参和竞赛的程度。”[4]
1、贸易保护理论的新发展
9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贸易的扩大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各国在贸易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在这种形势下,各种形式的保护主义纷纷出现。DominickSalvatore在的《国际经济学》一书中列出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摘要:自动出口限制,技术、行政和其他法规限制、国际卡塔尔、倾销、进出口补贴等。[5]目前较为代表性的新贸易保护主义包括摘要: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保护论以及环境有限新贸易保护论。
1994年,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在《新贸易保护主义》一书中提出,地区经济主义新贸易保护论“旨在通过减少国际贸易和对整个经济的重新定位及使其多样化,让它朝向地区或国家内生产的最大化方向发展,然后以周边地区作为依靠对象,并且只把全球贸易作为最后选择。”[6]其代表人物是英国学者蒂姆·朗和科林·海兹。
他们认为在目前的世界环境中,自由贸易所带来的新问题比其期望解决的新问题多,鉴于自由贸易无法解决贸易和发展、贸易和环境等新问题,因此必须用新的贸易保护主义取代它,新贸易保护主义主张摘要:首先要加强地区间合作,实施新型的地区主义“自力更生应该成为国家内部以及一个地区的国家之间的一个共同目标,这样可以使他们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最大程度的满足需要和提供服务,假如经济活动市委自力更生提供服务,那麽他们对国际贸易的依靠程度就会降低,经济增长会受到无情竞争的影响也会减少,当生产和就业必须一致为了满足地方需要而服务时,就应该重新将经济活动定位,使其摆脱出口导向的模式。”[7]
实行地区性贸易保护主义后,既可以利用本地资源,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福利,又可以改变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结构中的不利地位,同时也可以保护环境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新贸易保护主义还主张为使地区经济发展,来实现贸易平衡和保护世界环境,这就需要一国根据预期的出口量控制进口量并且要使两者严格平衡,并制定高标准的进出口限制规则。
国际劳动力价格均等化新贸易保护论的基本观点是摘要: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工资水平远远超过发展中国家,假如西方国家不对发展中国家实行贸易限制,将会造成发达国家工人的工资水平向低收入国家的工资水平看齐,从而导致发达国家生活水平的下降,因此发达国家应该对发展中国家的劳动密集性产品实行贸易限制。进入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受到低增长和高失业率的困扰,增加了大工业的保护,抵制发展中国家的进口,1993年发展中国家将近1/3的出口产品受到发达国家的配额制和其他非关税壁垒限制。
环境优先新贸易保护论主要表现在借保护世界环境之名限制国外产品的进口,保护本国衰退的劣势产业,其主要论点是摘要:由于人类生态系统面临巨大威胁,在国际贸易中应该优先考虑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为了保护环境任何国家都可以设置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控制污染产品进出口,同时任何产品都应将环境和资源费用计入成本,使环境和资源成本内在化。
2、国际贸易的内生性增长的新理论
长期以来,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的增长可以带动国内生产效率的提高。以哈伯勒代表的经济学家认为国际贸易是新观念、新技术、新管理和其他技能的传播媒介,国际贸易可以充分利用没有开发的国内资源、刺激国内生产者提高效率,同时通过市场规模的扩大,贸易使劳动具有了经济规模性,因此国际贸易可以称为“经济增长的动力”。
为了从国际贸易和经济增长的长期关系角度进一步揭示国际贸易产生的正面功能,经济学家罗莫和卢卡斯提出了内生性增长理论,他们认为一国减少贸易壁垒并促进国际贸易后,将长期取得加快经济增长和发展的效应,这主要因为国际贸易可以使该国加快技术引进、吸收、开发以及创新过程,扩大生产经济规模,减少价格扭曲提高资源利用率等[8]。
3、不完全市场竞争下的新贸易政策理论
不完全竞争的贸易政策理论认为市场结构的类型决定了行业的竞争程度和贸易形式,因此依据国内外市场结构的状况来选择指定贸易政策可以在贸易自由化进程中最大限度的保护国家利益。80年代初以来,以布兰德、斯本色、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为代表的经济学家提出了以“战略性贸易”为核心的新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规模收益可变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政府干预的贸易政策只要使用得当能够使一国从相对自由贸易中获益。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经济学家根据不同的市场结构,讨论各种贸易工具如关税、配额、进出口补贴和进出口税等,在各种市场结构下的运用结果,得出了不同市场结构下应该运用的最佳政策工具,和此同时,他们还指出在寡头市场结构下,贸易政策可能会使干预者获得有利的“战略效应”,并通过抽取和转移他人经济利润以及获得更大的外部经济来提高自身的福利水平。[9]新贸易理论对市场运行的优化、干预政策的制定等均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1)不同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将其探究领域集中以下两种市场结构中贸易政策的制定上摘要:
①考虑战略互动功能对出口市场的影响。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在假设一国市场上的国内公司具有市场力量,并同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外公司竞争基础上,对政府施加的贸易政策如何影响公司行为以及市场运行结果进行探索,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新问题。对于战略出口贸易政策新问题,他们根据80年代初提出的布兰德—斯本色模型,分析了寡占市场下厂商进入对贸易政策选择的影响和“一致性推测”的寡占行为,指出厂商进入的可能性进一步削弱了出口补贴促进进出口的功能,更多地加强了出口税收鼓励进出口的功能,同时“一致性推测”这种寡占行为对于自由贸易是最佳的。
②探索国内市场上战略互动的影响。
他们在假设具有市场力量的国内公司在国内市场的竞争基础上,探索政府政策的功能,这就是所谓“战略出口贸易政策”新问题。对于这一新问题,克鲁格曼首先经过对外部经济在国际贸易中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之后,提出了建立在外部经济基础上的“出口促进型进口保护理论”,即将外部的规模经济作为独立的幼稚产业加以保护。另一方面,克鲁格曼建立了一个存在规模经济和寡头垄断市场下,以贸易保护促进出口的模型。
通过这一模型可以看出,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和国外公司的边际成本成负相关,通过关税保护可以提高国外公司的成本。克鲁格曼还把探究和开发、学习效应和国内公司的边际成本联系起来,认为贸易保护会导致探究和开发的投入的提高,使得外部经济效益提高。[10]
(2)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
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等在对不同市场结构下的贸易政策工具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在现有的不完全竞争的模型下,有关最佳贸易政策工具的选择方式摘要:在国内外的市场结构均为完全竞争情况下,自由贸易政策是最优的,但是当一国商品的进口在国际市场上占有一定程度的优势时,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并提高福利;在国内外市场结构均为垄断竞争的情况下,贸易形式表现为规模经济和产品差异的行业内贸易,这时对差异产品征收最佳关税可以改善贸易条件和提高福利;在国内市场是完全竞争但国外市场是垄断情况下,可以通过将国外企业的超额利润抽取一部分作为关税;在国内市场是垄断但国外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情况下则可依据国内产业发展情况,采取关税或配额政策;在国内外市场都处于垄断时,可以依据不同的贸易模型如古诺双头垄断模型等制定不同的政策。
保罗·克鲁格曼则认为假如某个国家的政府能够设法保证占领本个某一市场的企业是本国企业而非他国企业,就能以牺牲他国的产业为代价,确保本国企业在这一产业领域内的发展,也能够提高本国的国民收入和福利。他和詹姆斯·布兰德合作发展了国际双头垄断模型,在这一模型的基础之上,他假设有一个本国厂商和国外厂商,在国内外市场中进行竞争,在本国开始征收进口关税的情况之下,外国厂商在国内市场的交货成本上升,其边际成本上升,本国厂商产量上升,边际成本下降,这将最终导致在国内外两个市场中,本国厂商的销售量上升,外国厂商销售量下降,本国厂商不仅加强了在国内市场上的优势,也加强了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将在出口市场中获利。[11]克鲁格曼因此认为政府可以实行对每个产业加以保护的政策,直到该产业成本下降到具有在世界市场上的优势为止。
二、国际金融理论和政策
1997年发生在东亚地区并波及到整个世界的金融危机,推动国际经济学界对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国家货币政策、国际资本流动、汇率制度等新问题进行深入探究和探索,目前具有代表性的国际金融和政策理论有国际金融平安、克鲁格曼的货币汇率理论、国际货币一体化等。
(一)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负面影响
世界经济的全球一体化趋向已成为当前世界经济发展出一个重要特征,世界金融一体化则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经济国际化对世界金融一体化提出了客观要求。随着电讯技术的普及和在金融领域的广泛应用、跨国银行空前的海外扩张,国际银行业竞争加剧发达国家积极开拓、控制新兴市场等等,国际金融一体化发展迅速。此外,各国金融管制不断放松,国际投机活动的加剧,以及为逃避各国政府种种限制以取得自由化的举措国际金融一体化趋向经过80年代的发展,到了90年代已形成了国际金融一体化一个,对促进世界政治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一般认为,世界经济一体化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出了国界,使世界各国和地区之间的经济活动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进而形成世界范围内“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有机整体。或者说,是指世界各国均参和全面的经济合作并到任何一国或经济领域的变动均会引起世界经济整体动状态。世界金融一体化是指各国或地区在金融业务金融政策等方面互相依靠、影响而产生的逐步联合成为一个整体的趋向。国际金融一体化的表现是摘要:各国金融政策倾向一体化;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重点是离岸金融市场和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证券投资国际化);资本流动自由化、国际化,这是世界金融一体化最突出的表现,它包括货币兑换自由、资本在行业间转移自由和资金进出自由。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对国际经济体系构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摘要:
1、国际金融一体化的发展一定程度上限制国际
规模经济与垄断力量
上世纪70年代,克鲁格曼等学者相继独立提出了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思想,并据此对缺乏比较优势的贸易模式进行解释。伊希尔于1979年提出中间产品而不是最终产品基于规模经济的产业内贸易模型,随后,克鲁格曼最清晰、最系统地阐述了国际贸易理论中这一革命性方法。
1979年克鲁格曼发表于《国际经济学》杂志的短文“收益增长、垄断竞争和国际贸易”具有双重贡献。该论文不仅为解释现实中的产业内贸易现象提供了理论工具,而且播下了经济地理学的思想种子。经济地理学对生产要素和经济活动的地理分布运用一般均衡模型进行分析和解释。更重要的是,克鲁格曼表述这些思想仅用了十页的篇幅,他提出的单生产要素模型极为简单,并用有固定成本的线性成本函数来表示规模收益。由于克鲁格曼的模型极其简单,因此对关键机制的阐述非常透彻。
克鲁格曼方法的核心内容是企业内部的规模经济,即企业可以通过增加产量降低平均成本。在这种情形下,市场不可能实现完全竞争。贸易理论中通常避免运用不完全竞争模型,因为分析起来相当复杂。但克鲁格曼运用迪克西特和斯蒂格利茨提出的垄断竞争规模对贸易活动进行了成功分析。
克鲁格曼研究发现,在产品的均衡产量和均衡价格确定的情况下,由劳动量(假定只有一种生产要素――劳动)决定的经济规模对均衡产生以下影响:(1)在效用函数形状给定的情形下,每种产品的产量不受经济规模的影响,但产品的种类与劳动同比例增加;(2)每种产品的人均消费随着经济规模增加而减少,因为每种产品产量不变,经济规模扩张意味着劳动者数量的增加;(3)每个消费者的福利随着规模经济增加而提升,实际工资随着产品多样化而增加。因此,经济规模越大,可以生产的产品种类就会越多,就可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根据克鲁格曼的分析,在资源给定的情况下,规模经济收益的增加也可增加产品的产量,从而降低产品的单位成本。我们据此对两国间的贸易进行分析。
假定世界上只有两个国家,它们在偏好、技术和经济规模方面完全相同,我们可以比较两种情形:一种是自力更生,禁止贸易,另一种是假定运输成本为零的自由贸易。通过自由贸易,总经济规模等于两国经济规模之和,世界的产量和消费量就像只有一个大国一样。于是,产品的种类将增加一倍,两国都专业于部分产品的生产,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应。但产品的地区分布并不确定,各国的贸易额将等于该国GDP的一半,消费者将可消费到比闭关锁国时代更多的产品。即使两国拥有完全相同的技术和资源分布,自由贸易仍可以增加社会福利,因为贸易可以增加产品的种类。根据克鲁格曼的效用函数,自由贸易可降低单位产品的成本。克鲁格曼的模型并不能确定产品由哪国生产,产品i和产品j在哪国产生是随机的,即使两种产品十分相似(例如,两种汽车)。在这种情形下,自由贸易将形成产业内贸易。
国际贸易
运输成本与贸易:国内市场效应
贸易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是运输成本的下降,但长期以来大多数贸易模型中都不包含这一因素。克鲁格曼于1980年通过引入运输成本拓展了他1979年的模型,假定运输成本是货物运输量的一定比例。这使得他更好地分析了国内市场效应,即企业倾向于集中于大市场,这也解释了偏好对贸易模式的重要性。一国通常出口的是那些拥有庞大国内市场的产品。
国内市场效应看起来一目了然。通过增加收益、降低运输成本,企业靠近最大的市场会受到激励。通过在一个区域集中生产,可以实现规模经济,而靠近最大的市场进行生产可以实现运输成本的最小化。国内市场效应对一国在特定产品生产方面具有优势给出了答案。工人在更大的经济体中工作福利会得到提升,因为规模经济可以降低价格水平,同时可以降低消费中运输成本所占比重。
新贸易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克鲁格曼1979年提出的基于规模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的新国际贸易理论颠覆了传统的比较优势说、资源禀赋说等理论,对现实存在的重要贸易模式进行了有力的解释。新旧贸易理论的整合尤其重要,由此引发了对不同国家国际贸易模式差异的检验。
有关国际贸易模式的另一个事实是发达国家之间发生的大量知识密集型产品的产业内贸易,这些产业通常被跨国公司所垄断。之所以会形成这种贸易格局,学者研究发现这是企业对固定研发成本的市场反应。克鲁格曼将这些理论综合进他的专著之中,成为国际贸易理论权威的参考资料。
新贸易理论对贸易政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运用新贸易理论可以对贸易自由化在贸易模式、产出分布、要素收益等方面的影响进行预测,同时可用于对社会福利的分析。现实模型容易被经济计量方法搞得复杂得无法运用,新贸易理论模型已被世界银行用于对WTO贸易自由化谈判可能产生的影响的评估。
经济地理学
很早以前生产要素流动与产品贸易的替代性就被学者所认识。贸易壁垒的存在会导致要素价格的国别差异,从而引发了劳动和资本的跨国流动。克鲁格曼对产品差异和垄断竞争情形下的要素流动进行了研究。他认为,如果没有贸易,大国将为本国居民提供更高的福利,因为大国可以提供更多样化的产品,对移民有更大的吸引力。克鲁格曼经过十二年努力将以上思想发展成为所谓的“核心-边缘模型”,这是新经济地理学的起点。为了分析“核心-边缘模型”的深远影响,我们需要回顾经济地理学的相关背景。
经济地理学的相关背景
将空间与竞争均衡相结合是一项挑战。传统贸易理论将空间的异质性视为给定的外生变量,从而得出要素分布和技术差异导致贸易模式不同的结论。由马歇尔开始的区域经济分析,发现规模经济推动了经济活动的集中,同时假定规模经济对企业而言是外部因素,但对行业或城市来说是内部因素,从而与完全竞争理论保持了一致。一个例子是在一个地区公司间技术的溢出效应,因为技术的转移有利于产量的提高。但此理论的缺陷是规模经济外部性的性质相当模糊,根据经验来检验和运用这些理论时很难对技术的外部性进行衡量。克鲁格曼的新经济地理理论通过假定内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发展了传统的地理经济理论。
货币外部性通过市场价格推动形成企业的集中,因为大市场为企业实现产品多元化和降低成本提供了可能。当家庭或企业的交易在同一市场完成时,通常可以通过交易价格对其他人产生影响。当市场存在不完全竞争时,这些影响可以被视为一种外部性。克鲁格曼研究发现,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意味着市场的非充分竞争性,因此,外部性成为经济的根本特征。
享德森在规模经济外部性领域做出了开创性贡献。特定产业生产的外部性导致企业边际成本随着整个城市产量的增加而下降。城市的经济规模依赖于这些外部性的相互替代,从而决定产业集中的收益和经济活动空间集中的成本。城市倾向于集中发展特定产业,从而使这些产业的规模经济具有更大的外部性,吸引更多的企业进驻,实现城市的扩张。
享德森假定城市是围绕中心商务区(CBD)建立的单中心,就像在经典的模型中表示的一样。但经济学家通过分析均衡状态下土地价格、工资和土地在生产和住宅之间的配置后发现中心商务区与副中心商务区可以并存,即主中心与副中心可共同存在于同一城市。一个重大发现是,当运输成本和其他关键因素变化时,城市可能发生巨大的结构性变化。
新经济地理学――核心边缘模型
超过一半的世界人口生活在城市,在大多数国家,绝大多数人口居住在少数几座高度发达的城市里(核心),少数人口居住在农村(边缘),克鲁格曼的核心边缘模型对这种现行的模式进行了解释。他首次向模型中引入了工人(消费者)流动性变量就像在国际贸易模型中引入运输成本一样。假定有两类产品,食品和工业品。假定食品是同质的,生产食品的规模报酬不变;而工业产品则是多元的,存在规模经济效应,并在垄断的不完全竞争市场中销售。假定消费者对食品的偏好服从科布-道格拉斯函数,工业产品的替代性由拥有固定的替代弹性的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效用函数决定。
比如有两个地区,具有相同的基本条件(产量和偏好的函数相同),货物可在两地区间自由贸易;农产品的交易成本为零(之后此假定被放松),而工业品则有运输成本;有两类人,制造业工人和农民,前者可自由迁移到能够实现效用最大化的地区,而农民则不能迁移。需要分析的是,在均衡状态下,人口和经济活动在两个地区间是如何分布的。研究证明,企业有积极性选择更大的市场以利用规模经济、节约运输成本从而实现利润最大化。个人也倾向于迁移到更大的地区,因为大地区可以提供更高的实际工资和更多的消费品选择。这种趋势加剧了两个地区市场规模的差异和企业、个人迁移的动力,两种力量之间互为因果。假定初始情况两个地区人口数量完全相同,各有一半人口,如果两个地区其他要素也完全相同,这显然就是个均衡状态。现在假定,一个偶然因素打破了两个地区间的平衡,一个地区市场比另一地区市场更大。于是在国内市场和实际工资效应的作用下,人口和企业从较小地区向较大地区开始迁移,最终形成与初始均衡完全不同的新均衡。
然而,这种人口和资源流动过程中仍然存在阻力。如果所有企业都迁到大地区,只有一家企业迁至小地区,那它将成为市场的垄断者。垄断企业将产品卖给当地农民和自己的员工,但会遇到进口工业产品的竞争,进口产品价格和数量受运输成本的约束。垄断企业受到劳动力市场的制约,因为它要提供足够高的实际工资才能吸引到所需的工人。小地区企业工人的福利取决于企业支付的工资、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和含运输成本的进口产品的价格。小地区的市场状况不只对一家企业有吸引力,有更多的企业脱离大地区(中心区)到小地区(边缘区),从而形成分散均衡。分散均衡能否形成取决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和偏好等因素的共同作用。
其他因素,比如大地区的拥堵成本、地价上涨等也会导致经济分散而不是集中。克鲁格曼的比较表态分析结果使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在运输成本下降、技术收益递增的情形下城市化进程和中心边缘结构的形成。
国际金融危机
克鲁格曼在国际金融方面也有重要的贡献。他于1979年提出了研究货币危机的新分析框架。他认为在基础经济已经出现非均衡的情况下,政府仍试图维持固定汇率(在资本项目开放的形势下)从长期看是不可能的。政府通过大量买卖外汇对汇率进行干预,只能在短期维持固定汇率。由于理性投资者预期政府的外汇储备不久将会枯竭,因此他们会通过做空攻击该国货币。克鲁格曼据此准确预言了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
克鲁格曼对目标区内的汇率波动也进行了研究。货币目标区是相关央行为实现币值稳定而制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在欧元出现前欧洲曾采用的欧洲汇率机制(ERM)就是一例。克鲁格曼提出“正则模型”对目标区汇率的波动进行分析。基本思想是,在目标区的中间,汇率上下波动的概率相同,汇率的预期波动幅度为零;在目标区的上限,汇率更可能向下波动,预期波动幅度为负值。理性投资者可以预期到这些趋势,并运用期权定期模型对目标区内的汇率波动进行分析。结果,可信的目标区有助于实现汇率的稳定。
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