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老年人保健养生方法

老年人保健养生方法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1 15:11:18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老年人保健养生方法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老年人保健养生方法

篇(1)

《养老奉亲书》是宋代陈直根据多年的研究体会及唐以来对老年保健的研究成果著作而成。该书对老年人保养、饮食调治、用药宜忌及老人护理等问题均有论及,提出了老年人的“七养论”,还继承发扬了《内经》以来的四时顺养思想,提出四季养老论:“当春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当夏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苦增辛,以养肺气。”“当秋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辛增酸,以养肝气。”“当冬之时,其饮食之味宜减咸而增苦,以养心气。”这些都极大地丰富了老年养生学的内容。元代泰宁总管邹铉之高祖、叔祖等人,用此书之法备极荣养,“皆年过九十”,邹铉本人依之调理,亦寿至稀年(《寿亲养老新书》)。于是邹铉在1307年将《养老奉亲书》加以整理,续增第二、三、四卷,更名为《寿亲养老新书》。该书在中医养生学史上也是一本有名的老年保健养生专著,其“征引方约(注:当为药)类多奇秘,于高年颐养之法,不无小补。因为人子,所宜究心也”。(《四库全书提要》)元刊、明刊等版本中刊行者皆署以“居家必用本”,并且还传至朝鲜和日本等国,可见影响之深。

到明代出现了另一本老年保健养生专著――《遵生八笺》。该书在学术上与《养老奉亲书》有渊源关系。原题为屠隆纬真人著,书中内容也多引用道教养生之说,看来恐为道教传人所作。书中有“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起居安乐笺”、“延年却病笺”等篇章,对四时顺养、饮食调治、起居合宜、药物补养等问题的探讨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此书自万历十九年(公元1591年)刊行后,颇受欢迎,到解放前已刊行过五次。这几部书的流行速度之快和传播范围之广在中医养生史上是不多见的,这与宋以后,老年养生保健的方兴未艾是有密切关系的。

明嘉靖年间,新安徐春甫撰《老老余编》两卷。该书也是一本老年学专著。老年人的颐养是该书讨论的主要问题。卷首要求人们“洞烛摄养之方以副人子之孝心”,这种把养生与“忠孝”联系在一起的观点,无疑对明清时代老年保健研究的开展与深入起了推动作用。该书上卷重点选录《千金要方》、《寿亲养老新书》养生诸说及《格致余论》养老、茹淡,《医学入门》保养等内容,对老年人的颐养颇有裨益。

明代御医龚廷贤对老年养生也有不少贡献,在《寿世保元》中不仅辑人了许多前人的养生理论和方法,而且搜集了大量延年益寿的秘方,并将其精妙者编成口诀,广为流传。更为重要的是他写了《衰老论》,对衰老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使这一时期的老年养生保健学不仅在方法上丰富多采,而且在理论上也独具特色。明代另一位名医龚居中撰的《五福万寿丹书》和《红炉点雪》亦有独到之处,认为老年人安养、延龄应从居处、调摄、保形、节欲、按摩、功药等六个方面人手,并详细地记录十几种引导方法,有动有静,有柔有刚,很适合老年人练用。此外,明代的《洪梗辑刊》、《寿养从书》,清代的《寿养秘诀》、《养真集》等书,也大都讨论了老年人的养生与长寿问题。清乾隆年间,著名养生学家曹延栋撰《老老恒言》五卷。卷一为安寝、晨兴、盥洗、饮食、食物、散步、昼眠、夜坐;卷二为燕居、省心、见客、出门、防疾、慎药、消遣、引导;卷三为书室、书几、坐榻、杖、衣、帽、带、袜、鞋、杂器;卷四为卧房、床、帐、枕、席、被、褥、便器;卷五为粥谱,主张从节饮食、调精神、慎起居、辅导引等方面养生。

篇(2)

健康长寿是人们的共同愿望,尤其老年人,更希望达成。可想要健康长寿需要哪些条件?阮士怡说:“人的寿命和先天禀赋、自然环境、居住条件、医疗卫生条件、营养状况、个人保健、经济状况、社会制度及精神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我很看重营养因素。”他认为,养生决不能到了中老年阶段才开始注意,老年人五脏六腑俱已退化,此时养生为时已晚。

他主张养生要自孕胎开始。从胎儿3个月至2岁,母亲就应合理安排营养和饮食,保证婴儿大脑的发育完全,提高智商。他说:“儿童期的健康是基础,和日后长寿关系重大。”

阮士怡对如何保证儿童期的健康自有心得。他认为儿童期的抵抗力和免疫力都较低,很容易遭细菌和病毒的侵袭,如上呼吸道感染、感冒、发烧等病时有发生。这些病如果治疗不及时、不彻底,可能引发支气管炎、支气管扩张、哮喘、心肌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等疾病,严重影响人的寿命。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这是阮士怡一直强调的理念,他说人的机体若正气充足,病邪就不能侵袭。所以应多让儿童去户外活动,锻炼身体,增强自身的“正气”。并且儿童更要注意合理的膳食,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不少于1.5克/千克体重,多种营养要素要搭配合理,才能满足身体热量的需要,有条件的话可以咨询营养师订制食谱。

青少年培养良好生活习惯

“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是《黄帝内经》中讲的话,也是阮士怡一直遵从的养生方法。

阮士怡对自己的生活习惯非常严格。青年时期他就尽量保证晚上10点睡早上7点起,按照自己编的健身操,在早晚各练习10分钟。他建议可以根据自身条件,坚持早晚活动身体,但活动不需要太剧烈。

他认为青年期的养生方法要注重“无病早防,有病早治”的理念。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尤其是年轻人喜欢吃可口的食品,“现在的年轻人喜欢喝饮料、吃零食,喜欢吃偏辛辣刺激性的食品,这些我年轻时候都不喜欢吃,而且我一直保持烟、酒、茶都不沾,饮食清淡。”阮士怡在饮食方面主张“药补不如食补”。他认为大米、白面越是精细,营养成分就越低。“我吃的主食基本是混合面,五谷杂粮反而能保证营养成分的吸收。”他提醒对于泡菜、酱菜、烤、熏的食品要注意,因为它们都含有一定的致癌物质。

老年人调情绪常运动

阮士怡从事中西医结合内科及抗衰老研究已有70年,他发现动脉硬化是很多疾病的致病源,也是人体退化的关键。动脉硬化导致推动血液的功能减弱,对各个组织的供养不足,全身各组织器官退化,记忆力减退。因此,解决了动脉硬化问题,内科疾病就解决了一半,人自然会长寿。

篇(3)

《养生大世界》:何会长,您好!您一直奔波于老年健康领域,很荣幸能采访您。作为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第四届会长,请您先介绍一下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发展历程。

何界生:好的。中国老年保健协会成立于1995年,是中国最早关注老年健康事业的社会团体组织,是民政部注缘羌堑墓家一级协会。创始会长为原卫生部部长钱信忠同志,经过了四届的发展,协会成立了多个专业委员会,吸纳了数百位国内知名医学专家、学者以及关注老年健康事业的社会活动家与企业家成员。受国家有关部门委托,开展了数百场老年健康服务活动,是人民群众信任、社会口碑良好、受党和国家认可的社会团体。

《养生大世界》:由此可见,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作为一个老年人健康保障的服务机构,确实为老年人的健康事业做出了很多切实的贡献。目前,中国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那么我国老年社会工作有何特色?具体而言,协会又做了哪些工作呢?

何界生:面对快速发展的人口老龄化的社会现实,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积极发挥协会平台的连接与服务功能,将老年健康产业发展视为协会工作的重要着眼点之一。为此,从2012年开始,协会连续5年与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等多个单位联合主办“中国老年医学与老年产业发展论坛”,为中国老年健康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些有益的思路,也为老年服务机构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有价值的思考。

保健品市场,是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领域。2014年,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委托我会,在全国25个城市、5000余名中老年人和部分专家及企业家中,开展了《促进我国中老年人保健食品发展现状及需求调研》活动,并完成相关报告,为政府决策提供了有价值的建议,也为企业的行业拓展提供了科学可靠的市场需求数据。

老年病的防治,是备受关注的老年保健服务内容,也是协会工作关注的重点。为此,结合老年保健服务和行业发展需求,协会组织了多场专题学术研讨会。此外,协会还积极动员社会力量,在全国多地建立了社区健康教育基地,让老年人更为方便地在家门口获得健康知识。

《养生大世界》:今天,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即将选举产生新一届领导班子。未来,您对中国老年保健协会的发展有何建议?

何界生:我们第四届理事会希望新一届理事会紧紧抓住机遇,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认真落实在2016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的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积极探索“医养护一体化”的养老模式,为我国健康养老产业发展做贡献。深入研究“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给行业发展带来的机遇,努力推进老年保健行业走出国门发展的新途径。大力加强协会组织建设、协会“品牌战略”发展规划及行业的自律与维权,不断开创和培育协会具有影响力的活动、会议和项目,促进行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利用和整合国内外资源优势,不断提高协会影响力和知名度。在此,我们衷心祝愿,协会新班子能够继往开来,开辟协会发展的新篇章。

《养生大世界》:众所周知,多年以来您致力于老年人健康事业,在我国当前日益凸显的养老问题上,您有何见解?

何界生:当前我们国家进入了老龄化快速发展阶段,慢病呈上升趋势,亚健康人群比例不断增大。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也是一项涉及多领域、多层面的系统工程。我们面临的任务比较艰巨,任重而道远。国家在面对老龄化工作时明确要求,“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顶层设计,完善生育、就业、养老等重大政策和制度,做到及时应对、科学应对、综合应对”。此外,《“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提出:推进老年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健全医疗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合作机制,支持养老机构开展医疗服务;推进中医药与养老融合发展,推动医养结合……这些政策和要求都为我国老龄事业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我们现在进入了一个发展健康产业和老年保健事业的黄金时期,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发展机遇。

首先,做好老年保健事业,要整合跨界、跨境资源,还要将医疗护理、金融保险和养生养老结合起来。例如现在建设的一些养老服务园区,其实并没有很好的把真正的医疗、护理服务融合进去,而只是做成了老年房地产项目。我认为在这方面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可以利用自己的优势,建立真正意义上的养老服务模范园区,之后在全国进行复制推广。

其次,我们要发挥好中医药在养生文化中的作用。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作为中国独有的医学科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实践经验。”所以,我们要充分发挥中医药养生保健的优势,推动中医药养生保健服务延伸至社区、家庭。

再者,加强对老年人健康保健宣传教育。根据《“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要求,要让每个人认识到自身健康的重要性,但现在很多人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我们要从孩子做起,养成良好的、科学的生活习惯,要自己成为健康的责任人。做到人人参与健康,人人享有健康,个人的健康素质提高了,国民健康素质才能整体提高。

《养生大世界》:作为一名女性领导者,您身兼中国女医师协会会长、中央金融工会主席、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会长等职务,工作的繁忙程度可想而知,但每次见到您都精神饱满,请问在日常生活中,您有什么养生方法和心得吗?

何界生:我认为一个人在任何时候都要有梦想,无论梦大、梦小。有梦想才有激情,才有奋斗的能量。正确而坚定的梦想能让我们内心有目标、事业有激情、生活有奔头,做一个有幸福感、快乐感、成就感的人。我一直有个梦想,就是把医护养、金融保险和养老结合起来,所以我一直在这个道路上前行,希望实现我的梦想。

再者,一个人要拥有健康的心态,热爱生活、学会放下、宽容博爱、淡泊名利,这对我们的身体健康大有益处。总结起来其实就是一句话:心态平和个性好,心胸开阔想得开。

还有一点就是从自己做起,建立科学的生活习惯和态度。我现在定期参加辟谷养生,它是通过心能量养生,不进食物,在身心放松的作用下,调节全身,清除体内垃圾,培充人体正气,达到养生效果。人体自身实际就是一个“大药房”,我们可以调动自身的一些积极因素来对抗疾病,只要注意调养和改善生活习惯,大多数疾病都能够自愈。

养生保健其实并不复杂,不需要投入多少时间、精力、金钱,它只是日常生活中的举手之劳,只要我们能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每天做到适当运动、合理膳食,并保持年轻、乐观的心态,长此以往,健康自然会常伴我们左右。我们要从自己做起,活到130不是梦,我愿意做形象代表。 新老交接,充满期待

篇(4)

养生佳品

松子是红松树的果实,又称海松子。松子含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等。久食健身心,滋润皮肤。延年益寿。唐代的《海药本草》中就有“海松子温胃肠,久服轻身,延年益寿”的记载。明朝李时珍对松子的药用曾给予很高的评价,他在《本草纲目》中写道:“海松子,释名新罗松子,气味甘小无毒;主治骨节风,头眩、去死肌、变白、散水气、润五脏、逐风痹寒气,虚赢少气补不足,肥五脏。散诸风、湿肠胃,久服身轻,延年不老。”

营养分析

1.松子中富含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亚麻油酸等,能降低血脂,预防心血管疾病;

2.松子中所含大量矿物质如钙、铁、磷、钾等,能给机体组织提供丰富的营养成分,强壮筋骨,消除疲劳,对老年人保健有极大的益处;

3.松子中维生素E高达30%,有很好的软化血管、延缓衰老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也是女士们润肤美容的理想食物;

4.松仁富含脂肪油,能润肠通便缓泻而不伤正气,对老人体虚便秘,小儿津亏便秘有一定的食疗作用;

5.松子中的脂肪成分是油酸、亚油酸等不饱和脂肪酸。有很好的软化血管的作用,是中老年人的理想保健食物;

6.松子中的磷和锰含量丰富,对大脑和神经有补益作用,是学生和脑力劳动者的健脑佳品,对老年痴呆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相关人群:

1.一般人群均可食用,尤其适宜中老年体质虚弱,大便干结,以及慢性支气管炎久咳无痰之人食用;适宜心脑血管疾病之人食用;

2.便溏、精滑、咳嗽痰多、腹泻者忌用;因含油脂丰富,所以胆功能严重不良者应慎食。

选购和保存:挑选松子时,应选颗粒大而饱满、色泽白净、无异味,有清香气味,且干燥不潮湿者为佳。宜将松仁置于密封罐或密封袋中,摆放于干燥通风、阴凉处,以免产生受潮、泛油的现象。

食用方法

1.入菜

松子玉米

原料:甜玉米一碗、松子一小碗、辣椒一个、胡萝卜一根、小葱一棵、盐半小勺

做法:将辣椒、胡萝卜、小葱全部切玉米粒大小的丁。松仁过油。另起一锅,加底油,同时下葱花和胡萝卜丁煸炒,煸出香味后加辣椒丁,翻炒几下,就可以加入甜玉米粒翻炒了,至熟,加半小勺盐调味,盛盘出锅。将预备好的松仁,倒入盘中,拌匀,即可食用。

松子仁粥

原料:松子30~60克,粳米100克。

做法:加水煮成稀粥。可稍加猪脂、食盐调味。可分2~3次食。

功效:本方专取松子滋养润燥之功。原书谓能“润心肺,和大肠”,但以用于肺燥咽干或肠燥便结较适合。

2.入茶

脾胃保健茶

茶材:松子2颗、花生5颗、核桃3颗、乌龙茶2克、热开水250ml。

作法:松子、花生、核桃洗净、沥干备用;花生炒熟后去皮;壶中入放乌龙茶、以热水略洗,去杂质后倒除水分备用。研钵中放入炒熟花生,核桃、松子、将之研磨成细末。将研磨好的细末加入装有乌龙茶的壶中,注入热开水。静置2分钟后即可装杯饮用。

功效:这道茶饮具有健脾胃的效果,适合食欲不振、脾胃虚弱的现代人饮用。

润肠保健茶

茶材:松子、杏仁、柏子仁、火麻仁各6克,热开水350毫升。

作法:松子、柏子仁、火麻仁以水略洗,去杂质后沥干;杏仁略洗、去杂质后备用。锅中加水煮沸,放入杏仁略煮,待表皮呈微皱现象后捞出,放于凉水中、去除种皮,晒干备用。研钵中入所有茶材,研磨成粗末备用。杯中放入磨好的茶末,冲入热开水,拌匀后即可饮用。

功效:该保健茶有促进肠蠕动作用。

3.入药

三子麦冬膏

原料:松子、枸杞子、金樱子各120克,麦门冬150克。

篇(5)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本研究于2016年11月—2017年2月实施,采用方便抽样法,从河南中部、东部、南部、西部、北部各选取1个地市,对当地年龄≥60岁、居住年限≥10年的630名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所有调查对象均对本次调查知情同意、并积极配合。1.2方法。1.2.1调查方法。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其中部分内容根据他人研究改编。①老年人基本情况:性别、居住地、文化程度、子女数量、婚姻状况、退休前职业、月平均收入、养老方式、患慢性病情况、自理程度等。②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使用意愿。③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及程度[67],包括医疗服务、日常照顾、文化教育、精神慰藉、健康教育与咨询5个维度、22个条目,并采用“完全必要”“有必要”“无所谓”“不必要”4个级别来表示程度。问卷重测信度为0.9,Cronbach’sα系数为0.8。调查者向调查对象讲解调查目的,指导其自行填写问卷并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630份,全部收回,其中有效问卷610份,有效回收率为96.8%。1.2.2统计学方法。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并录入数据,用SPSS21.0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以及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使用意愿;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得分采用均数±标准差(x±s)进行描述。

2结果

2.1调查对象基本情况。(见表1)2.2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采纳意愿。老年人均未使用过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94.4%的老年人未听说过此类平台,大多数老年人(87.2%)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有使用意愿,其中,67.7%的老年人愿意经常使用该平台,63.8%的老年人愿意推荐该平台推荐给其他老年朋友。见表2。2.3老年人对养老服务内容的需求程度。表3显示,老年人需求最高的3项服务功能依次为医疗服务、日常照顾及健康教育与咨询。医疗服务内容中需求得分最高的3项为定期检查、专业护理、紧急呼救,分别为(3.50±0.80)分、(3.43±0.87)分和(3.36±0.83)分;在日常照顾中需求得分最高的为代做家务,为(3.24±0.92)分;在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中需求得分最高的2项服务内容为慢性病知识和中医药保健,分别为(3.21±0.93)分、(3.15±1.01)分;精神慰藉服务类别中需求最高的是为心理疏导(2.90分±1.05分)。

3讨论

3.1优化医疗服务内容,丰富精神文化服务内容。表3显示了老年人对不同层次健康维护服务的需求特点。在专业医疗服务项目类别中,以定期体检需求最为突出。这是由于老年人多为慢性病患病群体。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已达到71.8%,有研究显示,老年人总患病率75.1%,且多处于1种~3种慢性病并存状态[810],因此,老年人对健康变化的关注度越来越高。在生理健康得到保障的前提下,老年人的精神健康需求日益提升,需求得分最高的服务为心理疏导。这可能由于当前独居老年人较多,子女工作繁忙而无法陪伴老人,老年人大多没有工作,且缺乏合理安排老年人生活和社会活动内容与时间的能力,易引起孤独感。此外,老年人对文化教育服务也具有一定需求。这可能与社会的发展的同时、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的认识有所提升有关。因此,在养老资源信息平台上应完善专业护理、康复训练等医疗服务相关内容的信息,邀请有关服务机构入驻;同时,与医疗机构合作建立初诊平台,由医务人员初步诊断老年人的病情,方便老年人及时获得医疗服务,也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此外,加强与旅游服务业以及教育机构的合作,在平台上推送相关活动信息,供老年人选择和订购,丰富精神文化服务内容。3.2注重中医药保健服务。中医的“治未病”理论在疾病防治方面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在中老年养生和防治慢性病等方面有着巨大的潜能和积极的效果[11]。本研究显示,老年人对于中医药保健相关知识的需求较高,仅次于对慢性病知识的需求。这可能与中医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中医保健理念易被老年人接受且大多数老年人具有一定的自我保健经验,加上电视等信息媒介的宣传,使得老年人对中医药保健认知和需求逐步提升。养老服务提供者应增加或加强此方面服务,可注重将其发展为自身的特色服务。随着微博等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信息的传播方式由人们被动接受的单向传播方式逐渐过渡为与信息传播者相互影响的互动传播方式[12],但在信息快速传播的同时也伴随信息真假难辨的问题。针对上述特点,可考虑在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上搭建视频直播平台,不定期地邀请专家进行视频讲座、与老年人在线互动,未能及时观看直播者还可回放内容。建立信息真伪鉴别系统,老年人可以将所获相关知识内容输入,系统将信息反馈到后台,通过相关专业人员判断继而使老年人获得真实的知识。对于已经解决过的问题,系统将自动同步上传,以便于遇到类似问题时系统自动回复,从而减轻任务量,在满足老年人进行个人保健知识需求的同时,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中医文化的发展。3.3按需对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分类管理。老年人对养老服务的需求的多元化发展必然要求养老护理服务人员具备更高的素质。研究显示,国内养老护理服务的信息化建设起步相对较晚,信息化水平较低,护理服务人员专业程度不等,导致老年人所获得的护理服务参差不齐[13]。故可与养老机构协作,在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上,建立养老护理服务人员个人档案,并根据提供服务的不同背景条件(如学历、工作经验)等分类,便于老年人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这种举措也可达到增加养老护理人员工作机会的效果。3.4增加老年人紧急呼救服务。近年来,空巢老人已成为社会关注的一类老年人群体,空巢老年人的日常监护需求较高,尤其是应对各种突发意外的生命安全监护[14]需求。本次调查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现状趋势。因而,可在养老资源平台上增加紧急呼救功能,根据老年人的特点和实际需要进行设定,紧急呼救按键选取突出但不突兀的颜色予以区分,设置快速拨打按键,便于老年人在紧急情况下快速、准确地将求救信号传递到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人员可依靠定位系统在最短的时间赶到老年人身边,检查、处理其问题并通知相关机构和个人(如医院、公安及其子女)。3.5简化平台操作方式,提高社会影响力。表2显示,老年人对养老服务资源信息平台的使用意愿较高,但大多数老年人并未听说过类似的平台。除去老年人的使用意愿、感知有效性因素外,这与老年人对养老资源信息平台的操作性、安全性、可信度及认知环境等因素直接相关[15]。因此,在平台构建过程中,设计者应设计直观简单的图标、字体以及大小,使信息表达更清晰,同时采用简易的操作方式,在信息输入时可应用智能联想或语音输入系统,也可使老年人通过点击预设好的自动框中的语句进行快速问答,提高老年人的输入效率;优化平台的容错性能,降低老年人的学习和使用难度;此外,管理政策及制度的支持是消除老年人的安全顾虑的关键,同时与社区、老年活动中心等机构合作,提升平台资源信息的可信度。努力营造良好的智能养老氛围,提高社会影响力,促进平台的推广与使用。

4小结

篇(6)

【关键词】社区;老年人;心理分型;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380-02

老年人是一个庞大而特殊的社会群体,特殊则在于这是一个弱势群体,不仅是多种疾病,更是心理障碍的高危人群,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老年精神卫生已日益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具推断,我国60岁以上人群中,30%-65%出现抑郁症,30%有孤独感(3)。老年人由于脑生理功能衰退,表现出心理能量的减少,在生活中表现出一种被动、退缩和迟缓的印象,由于经济原因老年人不可能都到医院去治疗,大多数老年人在家里接受子女的照料,心理护理很难得到波及,因此,加强社区老年人心理护理是老年护理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对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减轻社会、家庭负担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社区老年人常见心理问题

1.1 常伴有失落感

老年人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心理上会产生一种失落感,从而表现出两种情绪:有的沉默寡语,表情淡漠,情绪低落,凡事都无动于衷;有的急躁易怒,易发脾气,对周围的事物看不惯,为一点小事而发脾气。

1.2 伴有孤独和隔绝感

孤独是一种无依无靠,有了心理话无处倾诉、无人应答的感受,人是一种群居的生命集合,每个人都需要接触人,与人在一起,即一种合群归属的倾向(4)。老年人常由于面临退休,远离社会生活,儿女成家立业,忙于工作,无暇顾及老人,而老人自己身体状况欠佳而活动减少,降低了与亲朋来往的频率,尤其由于丧偶、独居、离退休、人际交往减少,社会及家庭地位改变,生活中空间增多或身体心理及其它原因导致的行动交往不方便,使老年人感到空虚寂寞,心理上往往产生隔绝感或孤独感,进而感到烦躁无聊。如:有的老年人患脑梗死、脑萎缩而行动不便,心理上则产生自卑感,不愿意出门怕见熟人,自感低人一等,整天待在家里象与世隔绝一样,这样未免会从心理上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孤独和隔绝感。

1.3 忧虑和恐惧感

老年人因体能衰退而表现出对健康的自信心下降,往往会产生衰老感,身体稍有不适或患病便会惶恐不安,过高估量疾病的严重程度,表现对疾病的极其敏感,由于担心患病,自理能力下降以及给心理加重负担等问题的发生,心理上会产生忧虑感或恐惧感,从而表现出冷漠或急噪的情绪,有的老人身体早感不舒服,考虑到自己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对自给儿女增加经济负担,所以耽误了最佳治疗的时期,使身体雪上加霜,增加了心理上的恐惧感

1.4 多有多疑心理

多疑是一种完全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心理,是一种不良的自我暗示心理,有的老年人日子清闲下来,注意力转移,对自己的健康状况开始倍加重视起来,稍有一点不适就精神紧张,忧虑重重,怀疑自己患了某些严重的躯体疾病或精神疾病。年老体衰是一切生物发展的自然规律,有的老年人对生理性衰老、健康状况的“自然滑坡”认识不足,他们过分注意自己的躯体健康和生理变化,对身体的偶尔不适感觉极为敏感,将正常的生理变化误认为病理现象,到处求医问药,强化自己的疑病心理“对号入座”,从而产生不必要的紧张、苦闷、忧愁等。

1.5 表现出退行性心理

退行性心理是指老年人表现出的与自己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心理。俗话说老小孩,如:有的老年人在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或遭受挫折时便大哭大闹,甚至就地打滚耍赖,如同孩子一般。

1.6 常伴有焦虑

焦虑是个体由于达不到目标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导致自尊心或自信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内疚感增加,形成一种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性的情绪状态。容易焦虑的老人衰老过程可加快,助长高血压、冠心病的发生,甚至引起脑卒中,心肌梗死,青光眼眼压骤升而头痛、失明;或发生跌伤等意外事故。老年抑郁症是老年期最常见的功能性精神障碍,以持久的抑郁心情为主要表现。老年人自杀通常与抑郁障碍有关(5)。

1.7 离退休综合症

离退休综合征是指职工在离退休以后出现的适应障碍(5)。主要表现为坐卧不安、行为重复、犹豫不决、不知所措,偶尔出现强迫性定向行走,由于注意力不集中而容易做错事;由于情绪的改变而易急躁和发脾气,对任何事情都不满或不快;易回忆或叙述以往的经历;有的老人因不能客观地评价事物甚至发生偏见;有的老人情绪忧郁,以至引起失眠、多梦、心悸、阵发性全身过热等。这种现象对于平时工作繁忙、事业心强、争强好胜的老人尤其明显,无心理准备退休的老人表现较重。据报告,因离退休引起情绪失落感的占75%(6)。

1.8 空巢综合症

空巢是指无子女或子女成人后相继离开家庭,形成老年人独守空巢的特点,特别是老人单身家庭。由于社会文化的变迁,家庭结构向小型化转变,人们的家庭观念淡薄及工作调动、住房紧张等原因,使年轻人不能或不愿与父母住在一起。老人晚年盼望的理想落空,孤独、空虚、寂寞、伤感,精神萎靡,常偷偷哭泣,顾影自怜。针对社会单身老人越来越多,他们最易患空巢综合征的特点。

2 影响社区老年人心理状态的因素

2.1 由于社会角色改变

离退休虽然是一种正常的角色变化,但不同职业群体的人对离退休的心理感受却不太一样。比如从事体力劳动的工人退休前后心理变化不大,她们退休后摆脱了沉重的体力劳动,有充足时间料理家务,消遣娱乐和结交朋友,并有足够的退休金和公费医疗,所以心理比较满足,社会适应良好。但有些离退休干部的心理状况就不相同了,这些老干部在退休之前,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广泛的社会联系,其生活和重心是机关和事业,离退休后的生活重心变成了家庭琐事,广泛的社会联系骤然减少,很不适应,从而出现孤独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

2.2 生理功能衰退

部分具有价值观念和思想追求的老年人,通常在离岗之后,不甘于清闲。所谓退而不休,便是这些老年人崇高的精神追求。然而,身心健康状况不理想,使一些老年人陷入苦恼和焦虑之中,从而影响他们的身心健康,老年人由于病理或生理的变化,如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等,可使老年人性格变得孤独、怪癖。

2.3 家庭角色和经济状况的改变

2.3.1 家庭是人类生活最基本最重要的一种组织,个人的生存、种族的繁衍、社会的安定均与家庭密切相关。老年人离退休后,从社会转向家庭,家庭便成为老年人最重要的精神、物质和生活的依托。因此家庭的和谐,家庭成员健康的个性,对老年人具有特殊的意义,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具有重大的影响。

2.3.2 经济是保证老年人日常生活和享受健康的基础,目前我国老年人的经济收入一般都低于在职人员,加上医疗服务费用的逐渐上升,使老年人的经济来源缺乏独立可靠的保障。对于丧失劳动能力的农村老年人,儿女收入不佳,经济问题就更加突出,从而直接影响了老年人医疗卫生服务的享受和身心健康。

2.4 丧偶及其他意外

老年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度过晚年,而且大多数老年人都希望长寿,但这种美好的愿望与实际生活中的意外打击、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矛盾,配偶在老年时期是对方最重要的伴侣和照顾者,俗话说:“少年夫妻老来伴”。说明老年夫妻彼此的重要性,如果此时失去一方,尤其是意外死亡,对相依为命的另一方,无疑是致命的打击,无法承受失去亲人的伤痛。有资料表明:丧偶老年人的死亡率是一般老年人死亡率的7倍(7)。

3 社区老年心理护理措施

3.1 社区护士对老年人实施人性化护理

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人性化护理是人的本质需求,那么什么是人性化护理呢?人性化护理是人道主义的发展和延伸人道主义(humanitarianism)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的思潮和理论;作为一种道德原则,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是人类文明的产物(8)。在科学技术飞跃发展的今天,护理学科和其他学科一样,不论是形式或内容上都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以前被认为是单纯的自然科学的护理学,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文因素在护理中的作用和地位日益凸现。“以疾病为中心”的传统护理模式已被“以病人为中心”的现代模式所取代,然而新兴的科学的“以健康为中心”的护理模式逐渐取代“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是使护理工作向纵深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扩展,人性化护理也越来越显示出它的独特价值。

3.2 社区护士帮助老年人树立正确的健康观、生死观

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往往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服老,意识不道自己的年龄已经大了,仍像年轻时那样生活,不太注重身体,不重视防治疾病;另一种则是对自己健康状况消极评价,对疾病过分忧虑,常常怀疑自己得了不治之症,甚至生病后还会产生濒死感,“信心是半个生命,淡漠是半个死亡”,人有了信心才能激发人的拼搏精神,产生顽强的意志,保持坦然的心境,乐观的态度,才能产生自身的抗病的潜在能力,任何时候,求生观念不可淡漠,老年人进入晚年并不意味着等待人生的结束,而是重构新生活的始端,因此社区护士应引导老年人正确对待健康、认识死亡、冲出死亡的恐惧,老年人唯有端正世界观,认识到死亡是生命的必然规律,这样既可以不忌讳死亡,亦不会陷入恐惧和焦虑之中,坦然面对一切,安度自己宝贵的晚年。

3.3 社区护士注重指导老年人离退休心理调节

“长江后浪推前浪”到了一定年龄由于职业功能下降而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这是一个自然的、正常的、不可避免的过程。离退休必然带来社会角色、地位、人际关系等一系列变动,社区护士应指导老年人正确看待退休,以实现“平稳过渡”。

3.4 社区护士帮助老年人树立“老有所为老有所用”的新观念

国际老龄协会主席马盖瑞说“老年人阅历丰富,赋有教育年轻人的职责与经验,老年人是社会的财富,老年人健在是儿女子孙的幸福象征和团结的纽带”。社区护士应帮助老年人走出唐・李商隐《登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消极悲伤情感。使老年人们都昂扬着积极、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禁不住让人想起那句诗:“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让所有的老年人健康、快乐、幸福为夕阳岁月增添了万道光辉,使老年人们的夕阳岁月更加灿烂,更加美丽。

3.5 社区护士应帮助老年人妥善处理家庭关系

老年人身边关心,亲近的人越多,生活就越充实,因此要维持家庭关系和谐。社区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多与老年人的家庭进行多方面联系,教育家属密切配合,多关心体贴老人,特别是一些丧偶及患有身体疾病的老年人,安慰开导家属,使老年人保持心胸开阔乐观向上的志度,减轻其孤独、恐惧的心理。

3.6 社区护士注重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中的心理保健

社区护士要经常鼓励老年人勤于学习,善于用科学的知识保健养生,既锻炼了智力,又学会了自我保健和照顾的能力,使老年人学习老年自我保健、老年心理等,更新观念, 用各种情绪调节法,如自我教育法、活动转移法、沟通调节法、环境调节法和适当发泄法等,帮助老年人调整情绪,社区护士还应该增加一些非语言的交流如轻抚老人,搀扶老人走路,帮助老人做一些喜欢的事情等。

4 讨论

随着社会的发展,老年人在社会中所占的比例逐渐增加,老年人的身心问题及社会环境引发的各种问题也日益突出,因此,社区护士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社区护士必须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帮助老年人改变不良的心理行为和生活方式,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及时为老年人提供心理护理和健康教育,帮助老年人保持身心健康及良好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离退休老年人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王艳梅,老年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1

[2] 王艳梅,老年护理.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3

[3] 化前珍,郭明贤,老年护理与康复.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6(1):50

[4] 化前珍,郭明贤,老年护理与康复. 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7,6(1):52

[5] 殷磊.老年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50

[6] 王育珊.从老年人的情绪相关因素谈社区护理对策.护士进修杂志,1999,4(14):49.

篇(7)

1985年,范裕振从湖南一家期刊社离休了。突然闲了下来无所事事,让她感觉生命有点苍白乏味甚至窒息。但她积极参加各种老年活动,坚持唱歌跳舞,打乒乓球,上老年大学,很快生命活力被激发,心态逐渐调整过来。范裕振知道,晚年要拥有一个让家人和自己省心的健康体魄,最佳养生秘诀就是做适合自己的锻炼,而且要持之以恒。离休后,她喜欢在报纸杂志上收集适合自己养生的知识与健身方法,并在实践中琢磨总结,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创的锻炼方法。从此,范裕振除了下雨下雪天外,晚饭吃完了,雷打不动出去散步5公里。老人走路健步如飞,如同在练竞走,大院里的老太们总是被她甩得远远的。健身的重头戏是每天清晨5点起床后,范裕振先在床上练一套自创的“老年瑜伽”,期间还穿插诸如梳头500下、做颈部运动等标配项目一个不落,然后去公园小跑,保持从头到脚都活动到。范裕振在强大的毅力与坚韧支撑下,一直坚持了多年。

对于老人独创的一种“动作比较舒缓的老年瑜伽”,范裕振的儿媳妇也是去年夏天才发现的。一次儿媳妇和闺蜜外出旅游,起早去机场,意外发现老人在房间里弯腰伸腿练得很投入,“天啦,婆婆,你啥时学会年轻人的瑜伽呀?我可从来没见过你学啊。”“瑜伽,啥叫瑜伽?我这些动作都是以前从报纸杂志上剪辑下来,自创模仿的啊!”原来,范裕振感到年龄大了,不太适合剧烈运动,每每看到报刊上推介的一些缓慢轻柔的健身方法,就会跟着学。儿媳妇感到很意外,旅游归来,当她把婆婆锻炼的照片拿给专业的瑜伽老师看时,他们非常震撼,称赞说好标准的莲花座!儿媳妇听了评价佩服得五体投地,“哈哈,这个老太真蛮拼的哦!”除了坚持锻炼外,范裕振非常注重食物的保健功效。她从来不吃保健品,而且也不忌口、不挑食,到哪里都能随遇而安。正因如此,90岁高龄的老人身材体形一直保持有型,让很多年轻女孩赞不绝口。

范裕振老人不仅谈吐幽默诙谐风趣,而且注重保持与时代潮流不落伍。她不但会熟练使用电脑,还学会了手机上网发微信。说起使用微信,老人还有个赶鸭子上架的故事呢。2015年春节期间,全家大团员守岁看央视春节晚会时,范裕振听见子孙辈们都在谈论“朋友圈”摇一摇抢红包之类话题,老奶奶于是立马让家人教她如何使用微信。儿媳妇把手机上网操作步骤一条条写下来,从此,老人就照着操作流程慢慢练习。两个月后,范裕振竟然顺利出师了。如今,老人家已学会在朋友圈跟好友互动。老人年轻时就喜欢游历名山大川,退休有了时间,老人更是醉心忘情于山水之间。2015年,老人在家人陪伴下,饱览了苏浙一带迤逦风光,每到一处,她喜欢把自己游历见闻和旅途心情到朋友圈中与大家分享,那一张张唯美照片、清新隽永游记以及毛笔书写的清秀端雅打油诗,让老奶奶拥有了很多粉丝,点赞和评论转发数量创新高,成为朋友圈中的红人与网络达人,大伙儿昵称老人是“文化奶奶”,让孙辈们都艳羡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