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5:11:17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数学课堂教学的策略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关键词:教学过程;优化;关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6-273-01
良好的学习结果,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但是,在当前的数学教学中,只重视知识技能而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忽视过程与方法的情况还普遍存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过多地注重了知识、技能方面的传授,忽视了教师自身的情感投入;只注重公式、性质、定理的应用,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知识的形成过程的探索和数学思维方法、思想品质的培养。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以下教学策略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一、教师必须有一个良好的情绪状态
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情绪应该是积极的,因为它是极易感染学生的。当教师表情淡漠或神色恍惚地走进教室,学生会感到情绪压抑,而当教师面带微笑,怀着喜悦的心情进行课堂教学,学生会倍感亲切。以教师自己的快乐情绪来影响和引发学生的快乐情绪,会使学生思维活跃,可以更有效地接受新的知识。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十分强调教师的这种情绪状态的重要性,他指出:“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励人呢?”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需要教师以饱满的热情来调动学生的情绪,振作他们的精神。
二、要加强教材内容的情感处理
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把握、挖掘教材本身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应该富有情感地讲授内容,给学生情感的感染,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接受相应的情感因素的传递,达到以情促知、知情共育的效果。教师在钻研教材和设计教学法时,充分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要备好认知因素方面的课,也要备好情感方面的课。在数学教学中,应该用数学学科本身所具有的魅力去感染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
三、以人为本,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会产生好感效应。如果一位学生因受到老师的斥责而产生畏惧感,那么,他对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是不会感兴趣的;反之,若一位学生经常能受到老师的表扬和赞赏,那么他会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进而喜欢该老师所教的学科,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在与学生交谈中,应加强与学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学生的关系,注意在教与学中产生和谐的共鸣,增进相互间的情感交流,使学生在融洽的师生关系和活跃的课堂气氛中由喜欢“数学老师”而喜欢“学习数学”。
四、处理好教学中的各种关系
数学教学中应当处理好的关系包括:数学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之间的关系、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与教师的讲解引导之间的关系;新的数学知识与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之间的关系;共同要求与学生个性差异之间的关系等。课堂上即要教师的讲解引导,又不能忽视学生的自主探究活动。新旧数学知识的衔接也是一堂课的点睛之笔,而且新旧知识的衔接大多是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若处理好,整堂课由开头熠熠生辉。
五、由数学美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正是有了数学美及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才使得数学有着重要作用,美是人类创造性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数学美是自然美的客观反映,是科学美的核心,而新课改后的教材更体现数学美。因此,在数学课中,积极挖掘数学美,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对培养学生数学兴趣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普洛克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哪里就有美。”数学理论的迷人之处就在于能用最简洁的方式揭示现实世界中的量及其关系的规律。欣赏数学的趣味美、对称美、简单美,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美,激发强烈的数学兴趣,还可以陶冶情操,形成一种高境界的审美观点,而且可增长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创造能力。
六、结合课本设计趣味性、探索性和应用性教学内容
新《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学习有用的数学。生活是数学的源泉,生活中充满数学。善于沟通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创设出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情境,把生活中的问题逐步抽象为数学问题,使学生感到所学的内容与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事物直接相关,可以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亲近感,激发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七、对不同学生给予不同的情感关注
改变对后进生的态度,增加对后进生的情感投入,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爱心和诚心。心灵的沟通会使学生普遍对数学课产生浓厚的兴趣,使学生由厌学转化为愿学、爱学、乐学,从而一改数学课的沉闷气氛。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有效策略
1.前言
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一种最基本的形式,课堂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主要平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势必离不开课堂这一教育阵地,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问题受到越来越多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研究,有利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现状分析
2.1面临问题
2.1.1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偏形式化
伴随新课程标准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模式也应当进行适当的创新。把合作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使学生更好地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然而,目前仍有一部分教师还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依然在课堂教学上采取单一的说教模式,如此一来,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就会很少。这样偏形式化的课堂教学方式大大削弱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相对数学教学自身来讲也是非常不好的。
2.1.2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学习小组形式单一
许多小学数学教师在采用学习小组形式进行教学时,为了能够方便、快捷,所以并没有依据学生的具体实际对学生进行具体化的明确分工。例如,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进行过程中,随机的将学生分配成若干个学习小组,这种分组的形式是教师对学生缺乏责任心的表现。这样单一的分组方式没有掌握住不同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如此将很难实现教学目标,同时也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2 原因分析
对产生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进行分析可知:课堂教学是新课程施行的重要手段,所以,课程改革必须要包含教育教学理念的更新与教育教学策略的变革。在教育教学进行的过程中,与学生之间产生联系的就是教师,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将课程改革的全新理念和内涵贯穿始终,是新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性环节。从这一方面而言,教师直接决定了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所以说,小学数学教师掌握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是非常必要的。
3.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策略
笔者依据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实践经验,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点内容,仅供参考。
3.1 教学内容优化设计
依据教学主要目标与学生的具体情况来设计教学内容,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数学课程,根据新时期课程改革的要求,并与数学教育的特点相结合,可以确立“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情绪和态度”“数学思考”等四维的教育目标。这也显示出数学教学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使学生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得到提高,还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数学思维方式与应用技能,将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在一起,使其对数学的了解更加深入,提升数学学习兴趣。然而四维教学目标只是教学设计与课程设计的总体目标,并不是具体到每一节课的实际目标,因此,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设计过程中,需要进行详细地分解,产生具备一定导向性的具体目标。
3.2 营造和谐课堂教学氛围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该在和谐、轻松的氛围下进行,教师与学生之间是否建立良好的关系直接决定了一节数学课的教学质量,如果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沟通,教学内容没有联系学生具体情况,那么即使教师将教学内容准备再好,也只是死的知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占有的主体地位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教师也起着主导作用,只有充分地认识到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展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学生的一切放在首位,成为一个深受学生喜欢的教师,如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才会愿意去听课。若是当一个教师一走上讲台时,给学生带来恐惧感,那么学生的注意力就会从课堂学习转移到观察教师的一举一动上,担心自己哪里做得不到位就挨训。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也曾讲到,一个缺少安全感的人,是根本不能实现更高层次的学习需要的。因此,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课堂教学质量的保障。
3.3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兴趣是鼓励人们主动进行某一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加强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动力来源。所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多地创设有趣的相关教学情境,如此才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乐于参与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创设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情境,有以下两个方法。
3.3.1 以故事为主体来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质量存在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尝试着将趣味性强的课外教学内容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此才能够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得到提升。如教师在开展分数的教学时,可以试着将学生所熟悉的的东西作为背景,像《喜羊羊与灰太狼》,“某一天,羊村举行会议进行食物分配,有一个苹果,喜羊羊与懒洋洋都想得到那个苹果,怎样分配才能够使他们获得同样多的苹果呢?”学生回答“可以一人一半”,这个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用分数来表示一半,学生沉默了,不知道该怎么办,这时学生的兴趣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此时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求知欲来开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工作,进而来提升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
3.3.2 创设竞争情境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依据小学数学的学科特征与小学生的个性特征来设计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可以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竞争的情境,来激起学生的好胜心,逐步培育学生学习的兴趣。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可以适当地加入一些游戏、竞赛来营造竞争氛围,如算数比赛、知识竞猜等游戏,把新知识贯穿到竞赛游戏中,运用竞赛来增强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结语
小学数学是小学教学工作的重点内容,若是想要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就必须在课堂上采取有效措施。总而言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需要向着更细、更精、更深的方向发展,在保证学生学习素养得到提升的同时,还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引导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通过优化设计教学内容、营造和谐课堂氛围和创设有效教学情境等方式来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量,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目标。(作者单位:广州市南沙区金洲小学)
参考文献:
[1]何豪刚.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12).
[2]王新民,吴立宝.课改十年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变化的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2.8.
[3]焦娇.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学周刊,2014,(1).
[4]居士芳.新课标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1,(24).
[5]周丽楠.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3,(7).
[6]李凤英.探讨如何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上旬,2012,(7).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在短短的教学时间内将教学任务完成,还要避免给学生带来过大的学习压力和负担,而且要考虑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和合作意识、创新精神等能力的养成,因而必须对课堂教学进行有效的优化,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与能力,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根基。
一、课堂教学优化的分析
课堂教学优化的根本原因在于初中生每天有大部分时间属于课堂学习状态中,课堂教学是教师教授知识、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阵地,因而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重要环节。在课堂教学中,只有教师备好课,才能上好课,取得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从而减少学生学习的难点,有效克服教学中的重点问题,进而减少学生的课后作业和教师的课后辅导,实现减负、提质的最终目标。
教学最优化的理念由前苏联的巴班斯基提出,这位教育家认为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效组织各方面的教学资源,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分析教学体系,确定最合理的教学方案,争取在投入最小精力的同时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因此,可以将课堂教学优化理解为以教师费力少、学生负担低而教学效果最好为目的的教学理念。坚持教学最优化能够将教师和学生从繁重而低效益的教学、学习任务中解脱出来,使教与学步入轻松、高效、愉悦的正确轨道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尤其有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二、课堂教学优化的策略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优化课堂教学需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优化和课堂氛围的优化、课堂管理的优化、课堂反馈的优化等工作,下文中将针对这几方面的工作进行详细的阐述:
1.课前准备工作的优化
课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学生的准备和教师的准备两个方面,其中学生准备工作的优化需要结合导学提纲进行相应的预习,在课前了解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等知识点,先掌握简单的知识点,对重点、难点有所了解,以待课堂教学中解决,这样才能使课堂学习主次分明,提高学习的效率,降低学习的难度。与此同时学生还需要做好探究活动等教学要求的准备工作,例如在轴对称性教学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前做好相关实验道具的准备工作,以免影响教学的进度和效果。
在教师方面,更要做好课前准备工作,不仅要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制作课件,准备好教具,还要组织好教学语言,设计一些有益于激发学生思维、活跃教学氛围的教学手段。例如在“丰富的图形世界”教学时,教师应在课前制作棱柱、圆柱、球体等常见的几何体,并制作相应的多媒体课件,依靠实物、动画、场景和演示来提升教学水平,能够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课堂氛围的优化
课堂氛围对于教学的效果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对于初中生而言,学生们正处于青少年阶段,这一时期学生的好奇心重,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喜欢探究,渴望体现自我,得到其他人的重视。针对这一特点,教师需要积极营造一个有利于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深入探究、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多方式参与的机会和空间,让学生在平等、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
例如教师可以设计这样的探究题目:大家都知道一个正方形需要用四根木棒来搭建,而两个正方形联在一起只需要七根木棒便能搭建,请问当三个正方形联在一起时需要使用多少根木棒?对于这种问题,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通过学生们小组讨论、动手实践、总结规律、讲述推导过程,能够将问题进一步延伸,使学生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体会到探究的快乐,掌握到数学学习的思维方法和技巧。
3.课堂管理的优化
课堂管理包括整个课堂教学的所有管理工作,教师需要将课堂教学控制在一个活而不乱、积极主动的氛围中,鼓励学生大胆设疑、踊跃回答问题,赞许学生的努力和进步,使教学处于高效、紧凑的节奏之中。
4.课堂反馈的优化
课堂反馈是进一步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必要依据,教师需要具备超前意识,做有心人,针对学生常见的问题尽早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积极积累经验,依靠课堂反馈不断优化课堂教学。
三、总结
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围绕学生的学习开展各项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需要在做好课前准备工作的基础上,优化课堂氛围、课堂管理与课堂反馈,依靠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来提升教学实效性,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席香芹. 采取有效措施 激“活”课堂教学――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我见[J]. 新课程研究(上旬刊), 2011,(01)
关键词:数学教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34-0093-02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普及,传统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也有了明显改观。数学是义务教育中的基础课程,包括数学知识的运用、数学技能的提高、利用数学知识进行信息交流、利用数学技能进行创新和解决实际问题等。有效的师生互动,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保证。课堂教学中的互动,既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丰富课堂、营造课堂氛围的保障。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意识,从而促进学生的个人进步,提升教师的教学质量。
一、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1)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兴趣是有效学习的基础,数学课堂教学只有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才能让学生专注学习,增强学习动力。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用有趣的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集中精力回答问题,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师生间互动,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数学学习技巧。教师通过学生对问题的回答,能够第一时间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升学生数学学习质量。
(2)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很多数学教师都会有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困惑。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桥梁。如果教师只是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灌输,那么课堂教学就显得枯燥沉闷,造成教学效率低下。教师通过有效的课堂提问,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数学学习的快乐,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还能有效提升教师的教学效率。
(3)有利于促进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适应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随着素质教育的深入,课堂教学改革也显得尤为重要。有效的师生互动,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每一个教师来说,课堂是教学的重要基地。把握课堂教学质量,对提升教师整体教学质量有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提问互动的有效性,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改革,进而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对教学质量的提高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二、目前数学课堂教学提问存在的问题
(1)提问面向少数学生,不具有全面性。通常情况下,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很多学生都存在一定难度,加上教学任务比较重,很多教师在进行课堂提问时会偏向于提问数学基础好的学生,使得数学课堂提问存在着较为明显的片面性。教师在提问数学成绩优异的学生时,很容易让其他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局外人,也就容易给那些学生形成不好的学习影响。被提问的学生兴趣盎然,未被提问的学生无精打采,不利于数学课堂上学生的整体进步。
(2)重提问数量而不重质量。在数学教学中发现,很多教师把是否在课堂上提问作为教学质量高低的一个衡量标准。因而绝大多数教师重视在课堂上提问,却没有将提问的问题质量放在核心位置,这就在数学教学中形成了“满堂问”“随心问”现象。在多次频繁的提问下,学生对回答问题表现得兴趣索然,或者学生随心所欲地回答问题,根本没有对问题进行认真的思考。重提问数量而不重提问质量,会影响教师对整个教学进度的把握,也不利于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发挥。
(3)重问题提出而不重反馈。数学教学中的提问,是为了通过教学提问,让教师掌握学生的知识理解程度,并分析数学问题的难度系数。教师根据学生的问题回答情况及时做出课堂教学判断,改进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目前,教师在提问后不管学生如何回答而接着讲课,对提出的问题缺乏明确结论,让学生对自己的回答产生疑问,很容易给学生造成一种回答问题不受重视的错觉,影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三、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探讨
(1)巧设问题悬念,激发学生兴趣。“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重视课堂提问的同时,还要注意把握提问的时机,这是提高教学成效的关键。在组织教学时,教师要根据教学实施情况适时提问,善于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提问。或课前设疑,引人入胜;或课中设疑,波澜跌宕;或课后留疑,回味无穷。这样,能使学生在课堂上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的学习状态。此外,学生学习新知识需要旧知识的支撑,在新旧知识的连接处提出问题,有利于帮助学生建立起知识间的联系,更全面地理解新知识。还有,要善于提问学生思维的“盲区”,不能脱离客观存在。比如“全等三角形在建筑中的应用”这个问题,因为有了之前的话题导入,这个问题的提出会让学生迅速联想到生活中的全等三角形,并主动思考全等三角形在建筑中的应用效果。然后,教师进行知识分析,就可以对该问题进行公式证明,目的在于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
(2)鼓励学生质疑,让学生融入学习过程。课堂教学互动的本质意义在于让学生融入到知识学习活动中,主动参与其中,掌握数学学习的快乐。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会给学生带来心灵上的愉悦感受。在这种教学环境下,教师要鼓励学生提问并质疑问题答案。对问题进行质疑,也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方式。教师在创设的问题情境中,要诱发学生学习的内部动因,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结构体系,这对后续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比如,教师讲解“二次函数图像的性质”时,课题可以定为“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性质有什么特点?如何根据这些特点求最大值、最小值?”然后,根据一元二次函数的图像特点进行提问。第一个问题为:如何快速作出函数y=x2,y=ax2和y=ax2+c的图像。得到学生反馈后,就抛出第二个问题:比较这三个图像,说出a与c对二次函数图像的影响。然后,就可以进行接下来的总结性学习,问题设置为:y=ax2+c与y=ax2图像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如何?选用这样的提问,呈现一定的问题梯度,也增强教师提问的艺术性,将学生思维层层推进,在启发中学习。
(3)问题联系实际,让学生注重体验学习。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教学内容很多都是生活中常见现象。所以,教师在进行提问时,可以从现实生活出发,从学生熟知的生活现象中找到与数学知识的重合点。重视数学问题的生活性,也是初步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表现。体验式的问题提问方式,也有助于学生初步建立其数学学习体系,为其后续学习打下基础。比如,函数是研究现实世界变化规律的重要模型,是数与代数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也是比较抽象的概念之一。教师讲授函数时,首先要举大量实例,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日常生活或其他学科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变量和变量之间相互依赖的关系,并明确“变量”与“常量”的概念。要引导学生感受周围世界中变化的量,发现它们之间相互依赖的过程,理解表格、解析式、图像所表示的变化规律。
(4)及时有效评价,做好疑问反馈。有效的提问还需要及时的反馈评价,保证提问的有始有终。教师可以实施有效的评价,引导学生向更深层次发展。要通过激励性的话语评价学生的回答,保护好每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上进心。教师对回答并不完美的学生要进行适当鼓励,并对答案中好的成分进行表扬,鼓励其继续作答;对回答正确的学生给予肯定,然后按照一题多解的方式引导其利用发散性思维进行思考,找出更优的解题思路。或者也可以通过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引导和帮助学生解答问题,以此为基础,优化学生已有的数学知识结构,提升数学学习效率。
四、结束语
总之,课堂教学重在引导,好的课堂提问能有效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人成长和发展。为了保证数学教学提问的有效性,教师要善于用激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答案,耐心启发、循循善诱地进行教学,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主动性,进而增强数学学习的自信心。在这种积极的良性循环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创新意识,锻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赵桦.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艺术[J].中学教学参考,2015(08).
[2]孙彩平.初中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策略探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8).
数学 教学 导入
一、课堂导入的要求
“导入”,又称“导课”“开讲”或“开场白”。从教育学的意义上来理解,“导”就是引导,“入”就是进入学习。课的导入是课堂上正式教学的启动,它指课堂教学开始之时,教师有意识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进入新的学习状态的教学组织行为,是教师和学生在此过程中所有教与学活动的通称。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应该是最基本的也是较为重要的一步。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如果导入得当,就会为整节课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作为一次成功的导入,基本上要符合以下三个要求:
(1)、趣味性
课堂导入要注意趣味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种心理状况会促使学习者积极寻求认识和了解事物的途径和方法,并表现出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旺盛的探究精神。如果课堂导入充满趣味性,学生便会把学习看作是一种精神享受,因而能更加自觉积极到学习。
(2)、针对性
课堂导入时要注意针对性。课堂导入首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确定不同的导入方式。但首要前提是必须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明确课堂教学的目的。但不可以为了“导入”而“导入新课”。导入的目的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点明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讲清楚课堂教学的目的,为授新课作铺垫。
(3)、新颖性
课堂导入的材料要新颖。现在的学生,很容易吸收新事物和新信息。他们对新事物都有好奇感,并急切地想弄清楚。因此,新颖的富有时代性的信息,能更加引起学生们的兴趣。材料越新颖,越是大家关心的事,越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参与的兴趣就越浓,效果也就会越好。
二、数学课导入环节要遵循的原则
1、要具有整体性
数学教学不仅要重视新旧知识点的前后衔接,即纵向联系,更要强调知识模式(即知识单元、知识板块)的结构,即注重数学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与知识模式内部的横向联系。强调数学知识模式的内化,即学生数学思维模式的形成,这就是以数学认知结构为主体,通过数学知识模式的构建而形成的一个教师、学生、知识三者之间的整体系统,导入则是该整体系统的一个要素。
2、要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
导入要针对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抓住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从学生实际出发,抓住学生年龄特点、知识基础、学习心理、兴趣爱好等特征做到有的放矢。“导”是辅助,“入”才是根本。
3、要具有趣味性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学习心理状态,结合数学的学科特点,导入的趣味性是吸引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注意的关键。各种历史典故、名人轶事、问题悬念、日常生活中的事物、高科技新成果等在数学教师的精心组织和编排下,都可以成为沟通教师和学生之间感情交流的媒体,成为引出抽象数学问题的导线。正如巴班斯基指出的那样:“一堂课上得必须有趣味,并非为了引起笑声或耗费精力,趣味性应该使课堂上学生掌握所学材料的认知活动积极化。”
4、要具有启发性
这就要求教师采用启发诱导的方法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积极的思维活动,而后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教师应仔细研究本课课题,有针对性地选择素材进行新内容的导入,有效地启发学生对新知识的热切探求。由于数学本身的特点要求,数学课的导入一定要注意选材的直观性、通俗性、新旧知识的衔接性等,同时又要注意作为导入内容的新颖性、探索性,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启发学生的数学认知结构。
5、要有操作简洁性和时效性
导入要精心设计,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力争用最精练的语言,集中学生注意力,使学生接受或掌握,并在课堂教学中行之有效。可操作性是联系师生与导入内容的桥梁,是课堂导入设计的重点部分。同时要注意课堂导入只是盛宴前的“小餐”,而不是一堂课的“正传”,所以时间应该紧凑得当,一般控制在2―5分钟之内,如超过则可能喧宾夺主。
三、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导入方法
1、生活情境导入新课
很多学生在小学时非常喜欢数学课,成绩也很好。可是当他们升入中学后,却有一大部分学生越来越不喜欢数学课。实知识难度的增加使他们望而生畏了吗?我觉得这并不是主要原因。在小学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伴随着小学生的生活成长,而初中数学中的很多公式、定理、证明离学生的生活越来越远了,学生不能把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当中,学生在课堂中感到很枯燥,对所学内容不感兴趣。针对这一现象,我采取的小策略是“生活情境导入”。
“生活情境导入”,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认知特点,从学生亲自经历或熟知的实际问题出发,设计出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情境导入新课。
2、复习导入法----明确目的,提问式导入
“温故而知新”。由复习旧课导入新课是最常用的方法,有利于知识间的衔接。提问复习和新课内容密切相关的已经学过的知识,一个或几个问题就可以引起学生的积极思考,过渡到新课也十分自然 ,便于将新旧知识逻辑地联系起来,便于教师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这样不仅复习了上一课的内容,而且又很自然地导入进了新课。
3、历史故事导入法
在人类数学发展的历史上,产生了许许多多值得颂扬、脍炙人口的数学故事和数学家轶事。结合课本内容适当的介绍一些古今中外数学史或有趣的数学故事,利用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还能从中学习数学知识,领略数学家的人格魅力,接受思想教育,如高斯、笛卡儿、牛顿以及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华罗庚、陈景润等都有很多故事可以用来设计教学情境。
1 找准教学起点
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有一段经典的论述:“假如让我把全部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必须要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而不是从备教材出发。教学设计的成效如何,将取决于对学生情况的了解程度。可以在课前了解,也可利用上课的导入环节进行了解,了解学生是否已具备了进行新的学习所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是否已掌握了教学目标中要求学会的知识和技能,了解学生没有掌握的是哪些部分、有多少人掌握了、掌握的程度怎样、哪些知识学生自己能够学会、哪些需要教师的点拨和引导等等。只有深入地了解学生,找准教学的起点,才能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使教学活动紧凑严密,尽量发挥每个单位时间的最大效益。
2 创设有效情境
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情境应该能激发学生乐于参与、关注和活动的“情”,并引导学生浸润于探索、思维和发现之“境”,它固然需要以具体的场景作背景、载体,然而场景的呈现能否有效唤起学生的认识不平衡感、问题意识以及认知冲突,场景本身是否能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问题的探究、思考中来等问题还有待进一步探索。
有效的教学情境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促使他们的心理机制能全面和谐发展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张齐华老师在执教《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用自己的照片,引导学生猜一猜?学生有猜头高约是身高的1/5,有1/6的,有的说比较接近1/7。张老师告诉大家出现误差很正常,至于10岁左右的儿头高约是身高的几分之一?课后同学们不妨去查一查资料。这时学生仍兴趣盎然,面露喜色。此时我们可以看到由一张照片创设的教学情境,其“醉翁之意不在酒”。题材的新颖、活泼且不说,关键是让学生在看一看、比一比、估一估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加深了对分数的认识。这一引入,有机拓展了学生的认识视野,真切感受了分数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切实体验到了学习分数的必要性。
3 引导学生活动
《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又指出:教师要向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数学的知识与技能,思想与方法,从而学习有价值的数学。如教学《圆锥的体积》,把等底等高和不等底不等高的圆锥、圆柱、沙子、水“推”给了学生,让他们自己通过探究、交流,发现规律,生成圆锥体积公式;继而又让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测量、计算用沙子随机堆出的圆锥体的体积——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活动的过程。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面对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要使他们乐于接受,能主动探索,最有效的教学是让他们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学生多种感官参与其中,身体力行知识的生成和发展,主动地发现知识,有效的建构知识。
4 启发学生探究
《课标》中指出:自主探索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赋予学生主体地位,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还学生学习的“自”,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自主构建,真正成为数学课堂学习的主人。力求做到:问题让学生自己提出,方法让学生自己悟出,思路让学生自己讲出,结论让学生自己得出。例如:在教学“怎样租车最合适”一课时,出示例题后,让学生了解数学信息,提出问题?理解“限乘40人”的意思是什么?先让学生自主解决问题,说出自己的想法,后将学生的方案一一列举出,最后在全班交流讨论:哪种租车方案最合适?学生很快选择出了最合适的方案。在此基础上鼓励学生尝试列表,使学生体会到列表的方法简洁而且有序。我深切地感受到课堂教学应让学生能够把实际生活中的问题自觉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在多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中,学生开阔了思路,发展了思维,师生就会有惊喜。
[关键词] 课堂教学;追问策略;案例分析
追问,即对某一问题或某一内容,在一问之后又二次、三次等多次提问,“穷追不舍”,它是在探究问题的基础上追根究底地继续发问. 对话是平铺直叙的交流,而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 就教学来说,追问就是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一系列问题,将系列问题与课堂临时生成的问题进行整合,巧妙穿插,进行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提问,以形成严密而有节奏的课堂教学流程. 追问作为“关注过程”的一种具体的手段,有着其他提问技巧不可企及的优越性,毕竟学生的自觉检验和主动思考难免有肤浅疏漏之处,追问正是教师不可或缺的深层次引导的教学手段,是激发学生积极思维的动力,是开启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是信息输出与反馈的桥梁,是深化学生思维的铁锹,也是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云梯,是沟通师生思想认识和产生情感共鸣的纽带,所以我们应充分发挥课堂追问的效能. 当下的不少课堂教学,教师独霸讲台的身影虽已渐渐淡出,但师生对话比较频繁,更多的是一种问答式的应景话语,教师更不能把握追问的策略,导致学生思维的深度和质量不高,教学效益不令人满意. 下面就“例谈数学课堂教学的追问策略”谈谈拙见,以期抛砖引玉.
■ 追问要“追”――步步深化,抽
丝剥茧
案例1?摇 在学习了“圆的有关性质”后,教师出示了这样一题:ABC是圆O的内接三角形,AB是直径,∠A=30°,BC=3,求圆O的半径.
(学生们看了一遍题目,多数便在下面嚷开了:太简单了!这不就是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吗?)
师:如何解答?
生1:由AB是圆O的直径,知ABC是直角三角形. 因为BC=3,∠A=30°,所以AB=6,即圆O的半径为3.
师:若上题中AB不是圆O的直径,其余条件不变,那么圆O的半径还会是3吗?
生2:AB不是圆O的直径,当然不能解直角三角形了,所以圆O的半径不会是3.
师:想一想,这个圆中会不会有上题中那样的直角三角形出现?
(学生试着过点A、过点B或过点C画直径,直至发现圆O的半径还是3)
生3:作直径A′B,连结A′C即可. (一脸兴奋)原来一样!
师:若设∠A′=α,BC=a,则圆O的直径是多少?
(此时学生有了上面的经验,不难得出圆O的直径2r=■)
师:通过上述问题的解决过程,你学到了哪些方法?从这三个问题中,你发现了什么?
反思 “问之不切,则听之不专,听之不专,则其取之不固.” 有些问题看似浅显,往往被学生忽视. 课堂上,教师适当地深层次追问,在学生思考粗浅处诱一诱、引一引,能激发、启迪学生思维和想象,将学生的思维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地深入下去. 案例中,教师的教学没有对问题浅尝辄止,停留在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层面,而是充分发挥典型题目的作用,变换条件,深入追问,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感悟知识的生成、发展与变化,让学生的思维能力进一步拓展,透过现象认识本质,达到“解一题,会一类”的目的,避免了“题海”战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水平,达到了“减负增效”的目的.
■ 追问要“拷”――死缠烂打,不
依不饶
案例2?摇 “勾股定理的应用”的教学片段
师:勾股定理是一个举世闻名的定理,它的推导、证明方法有上百种之多,而且大多数是采用拼图法,即用几个相同的直角三角形拼成各种各样的多边形,然后再利用图形的面积关系建立三边的关系式,经计算、整理即可得. 连美国的总统菲尔德也曾证明过,找到了一种很简便的证法. 我国的皇帝也不示弱,在西安出土的文物中发现了清朝皇帝康熙对三边为3、4、5整数倍的直角三角形也找到了一种由面积求三边的巧妙方法. 至于勾股定理的应用,其重要性更不必说了,但在勾股定理中却布满了陷阱,一不小心便会跌入其中.
生1:定理怎么会有陷阱呢?我不信.
师:不信?那老师问你,在ABC中,a=3,b=4,那么c等于多少?
生1:这一题也太简单了,我们学过“勾三股四弦五”,那么c等于5.
师:你这是根据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生1:根据勾股定理啊,您看,由勾股定理a 2+b 2=c 2,得c=■=■=5.
师:运用勾股定理的条件是什么呢?
生1:直角三角形啊!
师:可是已知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吗?
生2:就是啊,老师也没有说ABC是直角三角形啊!
生1:不是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我可解决不了,那该怎么办呢?
生2:根据“三角形的第三边大于其他两边的差,而小于这两边的和”,c的值只要是大于4-3=1而小于4+3=7的任何一个值都可以,即1
生1:您还是问我直角三角形的问题吧!
师:好,您继续听着,在RtABC中,a=3,b=4,求c.
生1:这回用“勾三股四弦五”,得c=5,没错了吧?
师:你又掉进陷阱里了,c是斜边吗?
生3:对啊,老师也没有告诉你c是斜边,怎能用呢?
生1:这可怎么办呢?我怎么又掉进陷阱里了?
生4:要分类讨论,当c为斜边,也就是∠C是直角时,c=5;当c是直角边,而b是斜边,即∠B是直角时,c=■=■.
生1:哦,我知道了,a,b,c要轮流当斜边,当a为斜边,即∠A是直角时,c=■. 哎,怎么又变成没有意义了?
师:你想一想,a可能是斜边吗?
生1:a不可能是斜边吗?
师:试想,如果a是斜边,那么斜边岂不是比直角边b还小,这可能吗?
生1:原来如此!看来今后审题时要仔细、认真,千万不要掉进勾股定理的陷阱里.
师:是啊,以后同学们在做题时一定要看清题,审好题,不要再掉进陷阱里!
反思 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个“试误”的过程. 正如当代科学家、哲学家波普尔所说:“错误中往往孕育着比正确更丰富的发现和创造因素,发现的方法就是试误方法”. 因此,通过暴露学生学习数学思维过程中的错误,提供以错误为源泉的学习反应刺激,通过学生“试误”的过程,可使学生从中审视、体验和反思,从而引起知错、改错、防错的良性反应. 追问可以说是一种“逼问”,让学生在教师的“逼问”中迸发出智慧和情感的火花,从而达到启发思维、深化理解、培养能力的目的. 案例中,在教师一而再、再而三的“逼问”下,将易错、易混的知识通过学生的积极参与分析得一清二楚,也使学生从更高层次上深化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这样学生“吃一堑,长一智”,教学效果远比教师直接告诉他们怎么做要好得多!
■ 追问要“活”――抓住意外,随
机生成
案例3 “三角形全等的判定――边角边”的教学片段
师:我们知道,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由“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条件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吗?为什么?
师: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边边角”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学生活动:(1)在纸上画任意ABC;(2)作∠DA′E=∠A;(3)在A′D上取点B′,使A′B′=AB;(4)以点B′为圆心,线段BC长为半径画弧,与A′E相交于C′,C″两点,连结B′C′,B′C″.
学生交流,展示作图结果:如图1,能画出两个不同的三角形,即A′B′C′与A′B′C″.
■
师:通过以上作图,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生1: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的三角形是不确定的,可以画出两个.
师(强调):也就是说,“边角边”中的“角”应是两边的夹角;而“边边角”是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的.
生2:老师,我发现在A′B′C′与A′B′C″中,虽然A′B′C″与ABC不全等,但A′B′C′与ABC是全等的,因此我认为满足“边边角”条件的两个三角形也是有全等的可能的,我们不能认为它就一定不能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面对画出来的这个“意外”,笔者一时有些不知所措,本以为达到“强调”的目的即可结束的探究,没想到横生“枝节”. 于是笔者做了短暂的思绪调整,决定顺着问题继续探究下去)
师:你是怎么发现的?
生2:我是把A′B′C′剪下来,叠在ABC上,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
师:原来是这样,你观察得很仔细,值得我们学习. 大家用同样的方法试一试,看看是不是都有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学生立即动手操作,很快便汇报结果:都有一个三角形与原三角形全等.
师:既然如此,说明“边边角”的确还有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机会,但我们必须要添加一个限定条件,以确保它们全等. 同学们看看添加什么限定条件,使“边边角”也能准确无误地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呢?
(学生展开讨论)
生3:如果我们事先知道两个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或都是钝角三角形,再根据“边边角”就可以判定两个三角形全等.
生4:不对,这样也不能判定.
师:那你跟大家说说为什么不对?
生4:以图2为例,若∠ABC是钝角,而∠A′C″B′也是钝角,ABC与A′B′C″都是钝角三角形,并且也满足“边边角”,它们显然是不全等的.
■
师:对,这样表述不准确,那应该怎样表述呢?
生5:我认为应该表述为“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相等,第三边的对角同为钝角(或同为锐角)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师:大家同意学生5的说法吗?
众生:同意.
师:如果∠C是直角,其他条件不变,能不能得出A′B′C′≌ABC?为什么?
生6:能,因为过点B作射线A′E的垂线段,只能作一条.
……
反思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学的技巧并不在于预见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判断,巧妙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高超地捕捉学生思维闪光点(课堂中即时生成的资源)的能力是教师教学水平的集中体现. 其实这些意外事件是学生独立思考后灵感的萌发、瞬间的创造,是张扬学生个性的最佳途径. 因此,面对学生的“意外”,我们应耐心聆听,睿智追问,开启学生思维,让创造的火花灿烂地绽放,让教学中的“节外生枝”演绎出独特的价值. 案例中,笔者在引导学生运用尺规作图回答“边边角”不能作为判定三角形全等的依据,一是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尺规作图的方法,二是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究与动手操作的过程,以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理解,减少今后在知识的运用中可能出现的错误. 但学生有了意外发现,没想到横生“枝节”,笔者做了短暂的思绪调整,决定顺着问题继续探究下去. 通过追问,让学生展开讨论,解决了问题,掀起了课堂的,演绎了课堂的精彩,收到了出人预料的教学效果.
■ 追问要“导”――尊重学生,因
势利导
案例4 “分式的运算”的教学片断
计算■+■-■.
教师请四名学生上黑板解题. 其中小刘解得:
原式=2(x-2)+5(x+2)-4(x+3)=3x-6.
这显然是错误的,解法一出,引起哄堂大笑.
师:小刘同学的解法错在哪里?
生:张冠李戴,把分式方程变形(去分母)搬到计算题上去了,结果丢了分母.
(小刘面红耳赤,低下了头. 虽然小刘“张冠李戴”,把方程变形搬到解计算题上,但颇有“心计”的教师来了个“将计就计”)
师(启发学生):刚才小刘同学把计算题当成了解方程,虽然解法错了,但他的解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若将该问题中的分母去掉来解,行不行?
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最终得到了正确解法.
设■+■-■=k,去分母,得
2(x-2)+5(x+2)-4(x+3)=k(x+2)・(x+3)(x-2),
即3x-6=k(x+2)(x+3)(x-2).
所以k=■=■.
生:真妙啊!
师:虽然小刘同学的解法出现了失误,但他这种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一种寻求简便的思想,是小刘同学真实思维的体现,给了我们很有益的启示,值得表扬!
(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小刘站起来微笑着给大家鞠了一躬)
反思 教学的前提是实行民主. 为此,教师要树立民主思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否则,会给学生的心灵带来创伤,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要充分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念、设想、疑问、答案,切不可将学生的思想和情感强制纳入既定的轨道,把结论强加于学生,与追问背道而驰;要允许学生犯错误,要有宽容之心,不讽刺、挖苦、打击学生. 只有这样,学生才会积极思考,勇于回答问题、解决问题. 案例中,教师在课堂上的“灵机一动”,因势利导,通过“刚才小刘同学把计算题当成了解方程,虽然解法错了,但他的解法给了我们一个启示,若将该问题中的分母去掉来解,行不行”的追问,使解题出现失误的学生由尴尬转变为“有些自豪”,使全班学生由哄堂大笑变为“尊重”这位同学,解题上的失误成为课堂习题训练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