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31 15:11:14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护理教育学综述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1反思性教学理论的发展
1.1反思及反思性教学的概念
20世纪早期美国著名教育哲学家杜威(Dewey)系统论述了反思活动。“反思”在杜威的《Howwethink》一书中被明确界定:对任何信念或嘉定的只是形式即为反思,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他的趋于达到进一步结论进行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而英国的洛克(J.Loke)和荷兰的斯宾诺莎(B.Spinoza)等人是较早研究反思的学者。洛克称对获得观念心灵的反观自照为“反思”,与此同时,心灵获得是不同于感觉的观念。而后,在杜威研究的基础上,人们对教师如何反思进行了深入研究,进而应生了以英美两国为主的维拉(Villar)、麦伦(VanManen)、Pennington、Zeichner、Farrell等人对“反思性教学”的不同表述,虽然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汲取众说之长,一种由教师反思性教与学生反思性学构成的双边性特殊认识过程即为反思性教学。国内只有少数学者提出了反思性学习的概念,钟浩梁认为“在教师专业发展过程反思性学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是对其中所涉及的知识、策略、效果等进行深究,不仅仅是一般性的回顾教学过程,具有探求研究的性质。它对教师理论素养、教育教学能力、专业化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国学者郑菊萍提出“反思性学习就是学习活动过程中要进行反思,是再认识和检验自己思维过程、结果的过程。”国内学者对反思性学习的理解仍然是以教师为主体,强调如何通过反思对自身教学水平进行提高。该研究认为完整的反思性教学不仅涵盖教师反思性的教,也包含学生反思性的学,教学相长、两者兼顾。
1.2反思性教学的结构
反思性实践的概念由前麻省理工学院的萧恩教授(DonaldSchon)首次提出,它看重实践者在活动中确认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考方式而不看重实践者对实践的预测和控制,提出了反思思维是不同于“技术理性”的理论思维。受萧恩的影响,“反思性教学”被布鲁巴赫(J.W.Brubacher)等人从时间的维度划分为实践反思(reflectionforpractice,又译实践前反思);实践中反思(reflcetioninpractice);对实践反思(reflectiononpractice,又译实践后反思)三类。唐和格里菲斯(SarahTann&MorwenaGriffiiths)两位英国教育者提出了反思时间框架即快速反思、修正、回顾、研究、理论的重构和重建的5个层次反思构架。这五个层次的反思结构更进一步拓展了萧恩在行动中反思、对行动中反思的思想,是反思行为具体化。赵蒙成重视资料收集和分析的重要性,将反思性教学分为明确问题、收集资料、分析资料、建立理论假设、实施行动5个步骤,但没有体现反思的重要作用。熊川武则认为,教学反思的过程包括分析教学现状、提出假说、实施计划、得出初步结论结论。虽然阐述的便于实际应用,但也未能将反思性教学完整的呈现出来。我国学者郑菊萍首先对反思性学习的过程概括为反省、评判、察觉问题、界定问题、确定对策、实践验证、总结提高7个阶段,详细列出了反思的过程。
2反思性教学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2.1护理教学中反思的重要性
随着不断发展的护理学科,人类逐步提高对健康的需求,这对护士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国外护理教育届对于新概念的接纳程度和敏感度,很快使反思性教学引入护理教育的领域并获得了一定的成效。护理专业的大学生要“发展和运用更高层次的解决问题和评判性思维能力是在1998年美国高等护理教育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ofCollegesofNursing)在修订版本的护理专业高等教育标准中提出的”,而反思性教学的本质就是提高学生和教师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量文献表明,反思性实践对发展护理教学实践、社区护理实践以及注册护士考核都有积极作用,英国护理产科学委员会(NMC)已经将反思技能的展示与临床能力联系在一起来评判是否能获得专业注册资格。Agaath等研究者认为,对于护理专业终身学习和发展以及日常实践中采取深思熟虑过的决定和行动来说,反思能力是不可或缺的。护理教学中的反思引起了国际的广泛关注,比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但各个国家没有对护理教育中的反思性教学的应用达成共识。
2.2护理教学中反思的方法及测量工具
2.2.1护理教学中反思的方法
国外护理教学中反思性学习和反思性教学的方法种类丰富多样,比如:反思性学习法包括录音带或录像学习法、日记法、合作学习法、真实性评估和学习档案、绘画、诗歌等;反思性教学方法包括反思日志、教学自传、教研活动或研讨会等,通过多种多样的方法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得到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使教学经验得以提升,同时使学生学习能力得以提高。
2.2.2护理学中反思的测量工具
国外主要应用SRIS(theSelf-ReflectionandInsightScale)工具,译为自我反省和洞察力量表,该量表是由Grant,Franklin,andLangford等人根据元认知与自我调节理论发展编制,主要用于评估个人自我意识,并被MarilynE.Asselin等人使用。Roberts等研究表明,SRIS对于测量准医学生职业行为的变化是有用的。虽然没有对护士用此量表测量,但是它对护士是有潜在用处的,尚无针对护士的量表来测量反思。目前,国内也没有测量反思的工具,特别是针对护理教育环境中的反思。
3我国护理教学中反思性教学存在的问题
当前医学科学的发展呈现出三个特征:一是医学研究朝着“微观”与“宏观”两极方向加速发展,人们对健康的认识不仅着眼于疾病与羸弱的消除,而且要达到体格、精神与社会的完好状态;二是医学学科与其他学科交叉融合的趋势愈来愈明显,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医学科学迅速前进,超声、MRI、DSA等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医学模式由“纯生物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决定了医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也必将有愈来愈多的融合;三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将带来医疗服务模式的革命,全球性的Internet信息网络使医疗服务从单个或小范围扩展到全球性网络化服务,医护人员可以足不出户开展远程医疗会诊、进行健康教育,大众可以通过网络学习医疗护理知识、咨询健康问题。
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其带来的健康观念的更新;整体护理的迅速推广;高技术带来的护理管理和护理技术手段的自动化、现代化;器官移植技术、生殖技术等大量先进技术的应用,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伦理道德与法律问题;人口老龄化、慢性病人的增加、社区保健功能的加强等等,所有这些对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高层次护理人才,应当具备较宽厚的自然科学基础、较广博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过硬的护理专业理论与技能、健康教育的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与协作能力和自我发展的能力[1]。
二、现行人才培养模式之弊端
理想的人才培养模式应当体现医学科学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素质的要求,反映学校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与提高素质融为一体。对照这个标准,我们过去的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不少问题。
1.学制。
过去护理本科的学制为5年,由于学制长,带来了不少问题:长学制以及毕业后的工作和社会地位等问题,使部分人观念上较难接受,造成生源困难;人才培养的周期长,不能尽快改善高层次护理人才紧缺的现状。
2.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
(1)依附医学教育模式,护理特色不明显。采用与临床医学本科前期趋同、后期分化的课程结构,基础医学课程在教材、授课内容、掌握重点等方面与临床医学专业相同,不符合护理专业的知识结构。临床护理专业课教学内容以疾病诊治加护理要点为主,医疗内容占据大量课时,结合护理的教学内容太少,与临床护理实践不能紧密结合。
(2)理论与实践脱节。先基础、后临床、再实习的“三段式”教学,客观上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课堂、实验室教学与临床的脱节,学校教育与社区和社会的脱节。
(3)课程设置多而全。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结构,课程设置多、分科细,过分强调各学科课程的完整性。以基础医学课为例,我校设置达14门、940学时之多,而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公布的护理本科基础医学课程中只设置了解剖、生化、生理、心理学导论、微生物与免疫5门课程、390学时。这种课程结构容易造成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
(4)人文素质教育薄弱。人文课程设置仅能在“两课”中有甚微体现,距离构建一名合格的高层次护理人才所需的人文素质相距甚远。
3.师资队伍。
临床护理师资力量薄弱是目前我国护理教育学界面临的共同问题。在临床护理课程教学上,师资以临床医生为主,由于不具备一定的护理理论与实践经验,往往造成教学内容与护理结合不紧密。在实习带教上,呈现出大中专毕业生带教本科生、低学历教高学历的现象。
三、改革的目标与措施
必须根据医学科学的发展及其对人才素质的要求,改革现行的人才培养模式。我校确立的改革思路和目标是:根据“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以提高学员的综合素质为目标,以改革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为重点,以培养一支高素质临床护理骨干教员队伍为根本,经过几年的努力,逐步构建起比较完善的,适应医学科学发展以及军队和人民健康需要的能力型、素质型护理人才培养模式。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是:经过4年的本科教育,把学员造就成为具有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和管理能力的高级护理人才。围绕这个目标,我校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系统改革:
1.改革学制。
我国目前仅有本科护理院校18所,12亿人口、120万护士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不到1%,中专及以下学历者占95%。而美国仅有2亿多人口,1997年统计注册护士26万,护理学士占32%,护理硕士占9%,护理博士占1%[2]。如果把学制由5年改为4年,可以缩短培养周期,改善我国护理人才队伍的知识结构、学历结构。根据我校多年的办学经验,学制由5年改为4年,配套以对课程体系的有机整合与调整,完全可以构建一名合格的护理本科生所必须的知识、能力、素质。与五年制相比,四年制不仅可以节省大量教学资源,还可以提高招生方面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生源质量。
2.优化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
以实际工作岗位所需要的能力和基本素质为主线,在四年制的基础上,改变“三段式”教学,调整课程结构比例,整合课程设置,加强各课程在逻辑和结构上的联系与综合,将基础与专业有机结合,临床与专业融合。如表1所示,改革后基础医学课所占的比例明显缩小,人文社会科学课、公共基础课与护理专业课的比例明显增加,基础医学课的学时比例明显降低。
(1)拓宽人文社会科学基础。除“两课”外,根据培养目标要求所需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开设了护理伦理学、护理教育学、医学管理学等课程,新增了哲学、大学语文、美学、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课程。在教学内容的编排上,贯彻“以病人为中心”和“密切联系实际”的原则,避免人文科学与护理实践的脱节,引导学员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2)加强工具课程教学。除增加了英语和计算机基础与应用的学时数外,开设了医学统计学,新增了医学信息检索与交流(讲授文献检索及运用Internet网信息)。
(3)突出护理特色,整合课程设置。基础医学课程按照新的学科专业目录重新整合,如将微生物学和寄生虫学的有关内容与实际结合,开设了病原生物学与医院感染学,减少了教学内容的交叉重复,有效地压缩了学时。按照护理工作的内在规律及临床上的共性特点,将原来独立开设的内、外、妇、儿、眼、耳鼻咽喉、口腔、皮肤等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临床护理学Ⅰ、Ⅱ、Ⅲ,按照病因及发病机制病情判断并发症治疗原则护理编排教学内容,突出病情观察、身心维护等临床护理职能以及从护理人员角度学习生命科学知识的特色,重视危急重症监护能力的培养,开设了急救护理学。
(4)改革见习、实习模式。实行早期接触临床,从第三学期开始安排学员分组进入病房,进行课间见习和课间实习,并结合临床理论课开展床边教学。学员早期接触临床,可以在为患者服务过程中,学会沟通技巧,了解患者的需求,将所学理论及时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对于不同的教学内容,我们采取不同的见习、实习模式。临床护理学Ⅲ、中医护理学采用课间见习,临床护理学Ⅱ、急诊、心电图采取课间实习,内科、外科、手术室、ICU安排在第8学期集中实习。这种模式有利于学员充分利用病人资源自我学习。在见习、实习中,由护师全程带教,培养学员的专业思想,提高学员结合护理实践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和创新知识的能力。
(5)规范选修课教学。选修课对于弥补课内教学的不足,完善学员的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新计划中,选修课实行学分制管理,规定学员毕业前必须修满12学分(每20学时记1学分),为拓宽学员的人文社会科学基础,特别规定选修的人文社会科学课程应占应修总学分的1/3。把老年护理学、康复护理学、健康教育学、科研方法、临床人际行为学等5门课程列为指定选修课。
3.改革毕业考核评估方法。
毕业考核评估必须能够体现培养目标要求,全面评价学员的知识、能力、素质。我们把考核评估确定为4个部分:临床护理学理论考试(占40%)、护理专业技能考核(占30%)、综述与开题报告(占15%)、临床护理学课程授课(占15%)。
4.加强师资培养。
要确保改革计划的顺利实施,必须培养一支临床护理骨干教师队伍,逐步实现所有专业课程由护理专业师资全程独立授课。我校在护理系成立了临床护理教研室,制订了《聘请临床护理教学兼职教员暂行规定》,根据教学需要,从临床医学院聘请具有大专以上学历、任主管护师3年以上或具有高级护理职称的临床护理人员为兼职教员,给予相应的岗位培训和待遇,每个聘任期为2年,并要求理论课授课教师参与见习和实习带教工作,以期经过几年的努力,造就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5.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
Abstract: Through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connotation of the humanistic qualities education and analyzing the necessity of weavi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pecialized course, the strategies of weaving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 into the teaching of nursing specialized course are discussed. The goal is deepening the reform of nursing education and cultivating nursing personnel with certain humanistic quality.
关键词: 人文素质教育;护理专业课;护理教育
Key words: humanistic quality education;nursing course;nursing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3)25-0202-02
0 引言
近年来虽然医学技术在飞速发展,但医患关系紧张等医疗问题却日益突显。卫生部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中提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让病人满意,且感受护理行业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和高质量的护理服务。然而,人文素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提高的,因此加强护生的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员是医学教育不可推卸的历史使命。1999年护理教育课程体系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展开,各护理院校对护理教育中社会人文学科课程的设置及提高人文教育的教学效果进行了大量的研究,现就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1 人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人文素质是人们在自身基本素质的形成过程中,将人文知识经过环境、教育、实践等途径内化于身心所形成的一种稳定的内在品质,其外显为人的志向理想、道德情操、文化修养、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等。其包含人文知识、人文能力和人文精神三个层面,人文知识是人文素质的基础,人文能力是外在体现,而人文精神是人文素质的核心和灵魂[1]。
人文素质教育是使人们在思想、道德、文化、能力等方面得到全面、和谐发展。护理专业作为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医学人文素质教育方面有其自身的特点,护理人文素质教育是对护生及护士所进行的旨在促进其尊重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权利和需求及对患者人格和尊严的关心、关怀,是更加强调尊重人性和职业道德的特定状态下的人文素质教育。
2 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必要性
2.1 课程设置不合理 继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面向21世纪护理教育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之后,各院校在课程设置上加大了医学人文社科类课程的比重,但却没有取消旧课程,使得课程设置不平衡,课程体系和目标模式不合理,造成师生负担越来越重。吴玉华等[2]对全国22所医学院校本科护理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的调查研究也表明,护理专业人文课程开设的门数和学时比重较过去有了较大的提高,但却处于门数多,相应学时少,知识传授零散、不系统的状况。目前,在我国医学教育中临床专业课教学占据了学生的大部分学习时间,如果人文素质教育不与这部分课程结合起来,则很难深入、持久地开展。
2.2 教学安排不规范 受传统专业教育影响,在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教学只注重学科的系统性知识的传播,人文知识、理论被以概念化、直观化的形式体现于教学内容中,真正有本学科特色的思想见解很少,造成教学内容陈旧、枯燥、空洞无物,甚至变成某种既定原则的论证或说教的工具,学生对此无兴趣,缺乏领悟这类课程中所隐蕴的精神内涵及与临床护理实践的交融,最后人文教育变成考试和学分的工具。此外,教学方法单一,教师和学生之间没有互动交流;教学评价单一,评价方法多采用开卷或闭卷考试,过于注重量化,忽视对实际能力、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评价,没有发挥教学评价的激励、促进、导向、反馈和反思功能。
2.3 教师知识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 人文社科类课程大部分由人文社科系教师承担,而这部分教师缺乏临床护理专业知识,其教育理念、自身的人文素养与现代护理学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其对学生的人文教育与护理教育不能相互融合,消弱了人文素质教育的效果。另外一方面,虽然专业课教师也承担一些人文课程,但普遍人文学科知识不足,大部分教学处于照本宣科状态,也不能很好地将人文教育运用到临床护理中。因此,相关部门应积极采取措施,通过举办培训班、进修班等各种形式,提高专业教师的人文素质,以便提高教学效果[3]。
2.4 社会文化不良影响 人文教育内容来源于社会文化,社会文化精华与糟粕并存,科学与非科学混杂,比如目前医患关系不和谐、护士社会地位较低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人们的医学价值观念,如果教师都不热爱护理事业,那么其对学生的教育就会偏离社会价值取向,不利于学生能力发展、品质熏陶,不能满足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4]。因此,仅仅单靠人文课程的教育不足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3 人文素质教育融合于护理专业课教学中的策略
3.1 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质修养 教师被称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教师是否热爱护理事业,是否以高度的责任心对待教学工作,教学过程中是否亲切、和蔼,充满活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人品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专业课教师如没有接受过人文课程的培训,就不能很好地把握人文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合的角度和切入点,因此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法,如有计划、分阶段进行培训、进修或建立激励机制来提高教师自身的人文素养。进而提高教师对护理人文课程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人文意识,在不知不觉中对学生进行人文素质的培养。
3.2 科学设置人文素质教育课程 遵循医学教育规律,综合整个学习阶段的课程,构建不同的模块,加强人文学科课程建设,将人文素质教学贯穿于学生课程学习的全过程,并且在基础医学、专业学习、临床见习、实习等不同的阶段各有侧重。在早期开设基本的人文知识课程,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实用性的医护人员职业态度、沟通能力、医学与美学等人文内容,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在见习或实习阶段综合运用人文理论、人文精神于临床实践中,强化学生的职业道德和对生命的敬畏与责任。总之,构建课程体系要以学生为本,要遵循学生学习的特点和规律,将不同特点的人文知识融入不同阶段专业课的教学中,既不增加课时,也能提高护理人文知识的教学效果。
3.3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 要改进教学模式,教师应首先更新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教学方法。周素民[5]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引进案例、探究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发现和解决问题,创造了一个学生互相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形成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学会倾听、吸纳他人意见,学会宽容和沟通,进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史岩[6]对护理本科人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表明大部分专业教师将人文知识融入专业课的主要方式是在授课中构建融入人文问题的案例,或在授课中穿插说明护理可能涉及的人文问题,并建议护理专业课教师和人文教师共同备课,通过构建医学人文教育案例,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整合。周莹[7]认为医学人文教育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而PBL教学法本身就具有“先天的人文性”,因此将医学人文教育适当的整合成为PBL专业教学的一部分内容是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总之要想将人文素质教育更好地融入专业课教学中,需采用案例讨论、角色互动、问题情景、小组学习、情感体验等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从而引发学生从思想深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评价,进而内化为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实现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
3.4 加强开展实践活动 临床实践的目的不仅在于了解、认识,更在于思辨、体验、情感的变化和精神的升华。如到宁养院与癌症病人交流,以培养学生关爱病人和生命的情感;利用学校的三下乡活动或志愿者服务到偏远山区或医疗设施简陋的地区进行医疗扶贫活动,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为日后缓和护患关系,甚至化解一些纠纷打下良好基础[8]。
4 结束语
在所有学科中,医学应当是最具有人文精神的学科,因为医学本身就承受着关爱生命,关爱人类,救人命于危难之时的崇高任务[9],而护理学又是医学中人文精神的主要承载者,因此如何培养具有人文素质全面、职业素养优秀的护生成为较为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护理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仍处于课程设置不合理、教学安排不规范、师资结构不能满足教学需求的状态,因此探索出通过提高教师自身人文素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合理设置人文课程等途径将人文教育融入专业课教学中是提高人文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措施。总之,要把人文精神融入到科学知识中,培养优秀的护理人才,提高护理水平,使未来的护理人员能更好地服务于社会。
参考文献:
[1]孙鹏.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体系构建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2.
[2]吴玉华,赵光,刘江恒等.本科护理学专业人文课程设置的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1,12:91-92.
[3]李四海.高等医学院校人文素质培养模式研究[D].广东:第一军医大学,2005.
[4]袁凤琴.教育学导论[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周素民,李向青,张献领.在内科护理学教学中渗透人文素质教育[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3):66-67.
[6]史岩.护理学本科人文课程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A].医疗卫生职业精神专题研讨会论文集[C],浙江杭州,2012.
[7]周莹,曾勇,汪青等.将医学人文教育引入PBL课程教学之必要性与可能性[J].医学与哲学,2009,30增刊:62-66.
关键词:循证护理;现状;对策;
循证护理(EBN)是20世纪90年代受循证医学思想影响而产生的护理观念。同循证医学一样,其思想核心就是运用现有最新、最可靠的科学证据为服务对象提供服务。其目的是给患者提供一个最可靠、可行的护理,最大限度地照顾病人,并使有限的医疗资源发挥出最大的效用。由于长期以来,经验和直觉式护理在护理人员头脑中根深蒂固,被护理人员运用自如,在这种情况下,临床护理工作更加迫切需要证据。因此,EBN将成为临床护理发展的必然[1]。
1循证护理的概念
根据循证医学创始人之一DavidSackett教授在2000年新版“怎样实践和讲授循证医学”一文中对循证医学的定义,循证护理的含义可理解为“慎重、准确、明智地应用当前所获得的最好的研究依据,并根据护理人员的个人技能和临床经验,考虑病人的价值、愿望和实际情况,三者结合,制定出完整的护理方案”[2]。可见,循证护理是一种提高护理实践科学性和有效性的方法,现代护理实践需要可靠的科学依据,真正做到“以病人为中心”,切实提高护理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2我国循证护理的实施现状
2.1我国卫生保健需求与卫生资源配置之间的矛盾
EBN的目的是把最新的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在护理模式上强调以病人为中心;在治疗方法选择上强调当前能够得到的最好临床依据;在效果评价上强调病人的最终结局;在临床决策上考虑病人的选择;对整个疗效强调成本-效益的合理性。实施循证护理需要具备一定条件:即最佳的护理科研证据,高素质的护理人员,临床流行病学的基础,现代的护理措施[3]。
中国作为一个占世界人口1/5的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体系还未建成,医疗费用连续多年以21%的涨幅逐年递增,人口老龄化,疾病谱改变,医疗制度转轨和卫生保健的巨大需求与卫生资源有限支付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3]。怎样合理利用我国有限的卫生资源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卫生需求,尽可能达到成本-效益的合理性,是当前卫生行业和医务人员面临的严峻挑战,相关资料显示,推行EBN能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和卫生资源配置的有效性。
2.2与我国护理模式之间的矛盾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护理人员在整体护理观念的指导下,进行以病人为中心的系统化整体护理,在多数护理人员的头脑中已根深蒂固,多年来一成不变、运用自如。在新的医学模式的影响下,护理学研究的对象已从单纯的生物人转向生物的、心理的和具有社会属性的人或人群。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疗、护理、疾病预防和卫生保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学护理学中传统的护理观念受到了循证护理理念的巨大冲击,其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与整体护理不同的是循证护理强调从系统评价中获得证据,从而得出合理结论,它补充和完善了整体护理的不足。
2.3我国护理队伍的知识结构参差不起,观念转变难
发展循证护理,首先要有可供系统查询的证据来源,并且有收集、选择、整理证据的能力,其次是有能力对证据进行分析、评估并做出结论,最后将科学、可信的最新护理原则和护理手段应用于临床。而目前我国护理队伍整体水平低,大多数为中等教育学历,知识面窄;普遍缺乏EBN的专业知识和相关学科知识,外语水平较低,查阅外文文献能力有限;在职护士缺乏支持、工作量大,没有时间看文献、应用科研成果或者亲手做实验;缺乏从事护理科研的技能与经验。中山大学护理学院万丽红等人调查显示36.67%的广东省在职护士对循证护理内涵一无所知,62.38%的护士通过各种渠道了解,但对其概念、目的、中心思想等的理解尚不透彻,仅0.95%的护士对循证护理了解较深入,但对其深刻内容和如何应用仍有困难,其中学历、职称、职务较高的在职护士对循证护理的知晓度较高,说明学历、职称、职务较高的在职护士基础较好,接受继续教育的机会较多,学习新知识的主动性较好,在循证护理的实施中可发挥骨干作用[4]。但是西北等一些经济不发达地区,临床护理人员大多数毕业于当地中等卫生学校,由于生源素质低,教学资源有限,文献检索和文献评价技能的掌握和使用较差;另外,护理人员受地域和传统护理观念的影响,很少对护理措施的有效性、科学性提出质疑,观念转变较难,严重影响循证护理的实施,阻碍着护理质量的提高和护理事业的发展。
2.4循证护理学的教育现状
护理教育理念未转变。我国护理教育几乎未引入EBN理论,也未重视对学生循证技能的培养,护理教育体系不能为毕业生提供基于研究的护理实践能力,EBN价值的整体判断能力以及实践EBN所需的技能比较欠缺。虽然中国循证中心已对华西医院的所有在职护士进行了循证实践的基础培训,并多次举办了面向全国医务人员的循证学习班,但覆盖面不广,尤其是西北边远地区的护理人员由于学历偏低、再教育机会少,对EBN的理解和实践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难度。这就意味着,循证护理理念还未真正渗透到护理教育中,许多从事护理教育的教师观念还未从传统的护理教育理念上转变过来。因此,EBN应从学校教育入手。
具有循证护理知识和技能的护理教育人员相对缺乏。要想把循证护理理念渗透到“教”与“学”的过程中,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转变观念,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其利用所学知识和最新信息大胆探索,提高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有一支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科研能力和丰富临床经验的循证护理教师队伍。
教科书中的护理原则不能适应临床工作需要。临床工作中存在过分迷信权威教科书的现象。不可否认,权威教科书对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但是,过分迷信教科书就失之偏颇。因为,权威教科书也存在弱点:①出版时间较早,内容滞后;②多沿用以往的经典著作,各种“原则”多来自权威护理专家的临床护理经验及科学推论。“原则”的有效性缺乏大规模随机对照临床研究作为验证,不完善之处难以避免。可见,在护理教育中,内容的循证,使得以教科书为蓝本的传统的教学面临极大的挑战,教师不应该仅仅依照教科书来照本宣科,应该更新观念,大量翻阅文献、论著,把新知识、新技术贯穿到护理教学中。
专业课程设置中的不合理现象。EBN的核心是系统评价,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备较高的职业素养和专业水平。因此,护理本科教育,在课程设置上除加强循证护理课程外,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理解、应用、实施EBN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护理科研能力,着眼于未来护理人才的储备。当前的护理教育未能很好地将文献检索、计算机、外语等相关知识纳入教学计划,有的学校甚至缺如,使得所学的内容与临床不能衔接。
2.5护理学研究方法陈旧
我国临床护理科研工作起步较晚,目前尚属薄弱环节。EBN有说服力的证据来源于随机对照试验(RCT)得出的真实可信的数据和经过系统评价、全面综合分析得出的结论。由于护理回顾性研究多于前瞻性研究,观察、调查研究多于实验研究,研究手段的落后严重影响了护理学理论的突破[5]。
2.6护理资料检索和科学性评价条件不足
循证评估过程中,检索相关文献,确定最有价值的“证据”是关键环节。因种种原因,目前可供检索的护理文献的数量受到一定限制,常因文献质量问题难以满足评价要求。搜集满足评价标准的护理文献远不如搜集医学文献容易。国外虽然建立了一些循证护理文献数据库,但有些研究资料不一定适用于我国护理工作实践,关键是要充分利用国内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资料进行评价。而我国护理研究的滞后影响了护理文献的质量。在护理研究方面,尽管近年来护理领域的著作与科研论文数量显著增加,但总体质量还不高。表现为科研设计不够严密,经验总结性报道文章居多,设计严密的实验性研究论文较少,护理研究内容较零散、规模小、研究广度和深度不够,有特色的专科护理文章较少;护理科研成果与临床应用脱节,缺乏对科研成果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的评价等。因此使护理证据的收集难度加大,影响了对护理证据资料的科学性评价[5]。
2.7循证评估信息利用差,决策价值难以实现
循证护理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评估得出的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供护理决策部门采纳,用于指导护理实践。由于认识上和管理体制方面的原因,护理决策机构、科研机构和护理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5]。目前,把护理研究成果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许多重要环节还未理顺,循证护理评估信息得不到及时利用,无法达到指导临床实践的目的。医院常为确保安全而限制某些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11],不少研究成果被束之高阁,实际价值难以实现。如果不改变这种状况,不仅影响研究人员的积极性,也会使循证护理的持续发展如同无本之木、无源之水,难以为继。
3促进循证护理发展的对策
3.1建立循证护理研究机构
建立循证护理技术研究机构是促进循证护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许多国家已相继建立了循证护理专门研究机构,如澳大利亚、英国、美国、加拿大、瑞典等。我国卫生部虽于1997年在原华西医科大学建立了首家循证医学研究中心,但主要承担临床医学方面的循证研究。而且,护士工作的繁重性和护士整体素质不高决定了不可能所有护士都从事循证护理研究,因此有必要在我国组建循证护理研究中心,由硕士以上学历的护士组成,为临床实践循证护理提供服务,从而更高效率地推行循证护理[4]。
3.2加强学术交流,培养循证护理人才
由于目前既具有护理专业知识,又具有循证护理知识与技能的研究人员还比较缺乏,因此需要加强循证护理专门人才的培养[5]。然而,目前我国护理人员的整体学历太低,各地医疗单位应选拔一部分有培养前途的护理人员,以循证护理机构为依托进行专门培训后从事循证护理研究与教育工作。
3.3更新观念,充实护理教育内容
更新观念是推行循证护理的关键:就科学而言,目前许多护理手段停留在约定俗成的习惯和经验阶段,缺乏科学依据,甚至存在错误的观点与方法[6]。喻娇花、任小英等人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某院300名护理人员就关于循证护理的认识程度作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5.7%的临床护理人员熟悉循证护理,84.3%的临床护理人员对循证护理了解不深,遵循证据的科学观念尚未被广大护理人员所接受[7]。因此,不管是从事临床护理工作,还是从事护理教育工作均有必要更新观念。要对在职临床护理人员进行循证护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如流行病学、卫生经济学、卫生统计学、社会医学、文献检索、外语等,以提高其循证护理评估技能,熟悉更多的循证护理知识和循证护理的实践方法,同时掌握学习的技巧和方法,真正成为一名循证护理工作实施者。同时高、中等护理院校、医学院护理专业要开设循证护理课程,充实教育内容,并逐步创造条件在部分院校设循证护理专业,培养循证护理专门研究人才,为将来从事循证护理实践打好基础。
3.4终身学习,促进专业发展
护理专业的发展既包含着有助于将一个人培养成为一名专业人员的所有经历、活动和过程[8],又依赖于专业人员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技术创新去不断补充和完善护理学知识。由此可见,护理专业的发展任重而道远,而教育是一个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通常,护士的成长要经过5个发展阶段,即新手、有一定资历的初级护士、称职的护士、精通型护士和专家型护士。这就意味着护士要终身学习,去适应变化并吸纳变化,学习新技术、调整思维观念与实践[8]。终身学习,减少护理活动中简单的机械劳动,将部分时间集中到学习和推广循证护理上,是护士改变自身社会地位,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当受到良好教育的护士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全部潜能时,社会、家庭、社区和个人都将获取更大的利益[9],也因此而促进护理专业的可持续发展。
3.5加强循证评估信息在决策中的利用
循证护理的目的是通过研究评估得出的结论,提出合理化建议供护理决策部门或护理实践参考利用。护理管理机构、科研机构和护理部门要加强协作,护理决策部门要重视循证护理研究机构的作用,重视利用循证护理研究信息。在护理技术的选择和使用中,要有意识考虑技术的有效性、安全性和经济性;医院内部护理管理要把循证护理贯穿于护理质量管理中,重点对资源与技术利用的有效性、公平性、经济性进行评价,把节约成本,提高效率和质量作为护理管理的中心任务;要倡导与鼓励临床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更多地利用循证护理的研究成果,提高运用“实证”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不断总结经验,达到提高认识、丰富知识、促进学术水平和护理质量提高的目的[5]。
3.6丰富循证护理的信息资源
目前,中文的循证护理学资料较缺乏,有说服力的护理研究信息资源有限,研究成果的传播与推广不充分。我国虽然在原华西医科大学等高校附属医院成立了系统评价小组进行资料的翻译整理,但临床应用仍显十分缺乏[10]。全国的护理人员只能从中国循证医学网站上查询相关知识。因此,循证研究机构应尽快建立循证技术文献信息库,为临床护理人员提供充足可靠、最新、最佳的信息资源。
3.7护理管理模式要适应循证护理实践要求
【关键词】 自我管理; 护理
Research Progress of Self-management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ursing Field/WANG Fei-xia,ZHANG Pei-li,DING Yong-xia.//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2016,13(20):145-148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self management,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the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self-management theory and its application in nursing field,points out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current research,and inspired new ideas for clinical nursing,nursing education, nursing management and so on.
【Key words】 Self-management; Nursing
First-author’s address:Shanxi Medical University,Taiyuan 030001,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6.20.040
自1974年Thoresn等[1]提出自我管理(常被称作自我控制)以来,自我管理在多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研究表明,提高学习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在临床治疗中可以改善慢性心因性与行为性疾病的治疗效果;在教育领域中可以改善学习者学习效果;在工业领域中通过对工作人员的相关培训,可以提高个人绩效[2-4]。
近年来,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对护理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我管理作为一种新的护理理念和方法,在护理领域的应用也越来越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现就自我管理及其相关研究综述如下。
1 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的定义
自我管理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涉及医学、教育学、个体、群体和社会行为学、心理学和管理学等领域,涉及范围广。因此,很难对自我管理下一个全面统一的定义。
自我管理最早是在医学领域研究和应用的。有研究认为自我管理是在卫生保健专业人员的协助下,个人承担一些预防性或治疗性的卫生保健活动[5]。在此过程中,患者是其卫生保健服务的首要提供者,而不是卫生保健服务的消费者。Lorig等[6]认为,自我管理是医患双方识别出患者最关心的健康问题和关键信息,并将其作为导向,采用自我管理的能力进行管理。Warsi等[7]认为自我管理是慢性疾病患者在应对疾病过程中,自己发展起来的一种能力,这些能力包括:疾病症状的管理、生理和心理社会变化的发现、生活方式的改变。2005年,国际会议上将自我管理定义为任何有长期健康问题的人士可以通过自我管理制定目标或方针去面对及处理因健康导致的处境并与它共存[8]。
在教育领域,美国学者Zimmerman[9] 把自我管理定义为学习者通过自我监控、自我评估及自我激励等知识和技能,主动对自身状况、学习行为和环境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
在工业领域中,自我管理被认为是一种有助于提高员工动机和生产力的管理策略;Manz等[10]将自我管理定义为一整套认知和行为的策略,其作用在于帮助个体改变工作和生活环境、建立自我激励机制以及推动个体不断朝着理想绩效水平发展。
在心理学领域,美国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ndura[11]将自我管理定义为:个体通过观察、评估、惩罚和强化来实现某种目标,并在此过程中形成一种自我效能感。国内学者明等[12]认为自我管理是个体主动调整自己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控制不当冲动,克服不利情景,积极寻求发展,取得良好适应的心理品质。
把自我管理理论引入管理领域的是美国现代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13],他在《21世纪的管理挑战》中指出自我管理已成为21世纪的最重大的管理挑战,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和知识工作者将需要自我管理。知识经济和网络时代的到来,使得个体的行为越来越突出,即使资质平庸的普通人也将需要学会自我管理。
2 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2.1 国外自我管理研究现状 基于不同的视角,自我管理的内容可以被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层次。Manz等[10]认为自我管理包括设定个人绩效标准、自我评价、自我结果管理3个维度。Cohen等[14]采用Manz的自我管理领导问卷对1044名普通员工和144名领导者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包含了自我观察、自我目标设定、自我惩罚、自我激励、自我期望、自我练习、自我评价7个维度。Mezo[15]编制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管理量表(SCMS),包括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和自我强化3个维度。美国心理学家Brandon等[16]认为自我管理包括个体的饮食行为、锻炼行为、时间管理、情绪控制、社会行为和财政计划等6个维度。Frayne等[17]认为自我管理包括目标设置、自我监控、自我评价、书面合约、维持5个维度。Tsui等[18]将自我管理归纳为绩效标准设定、偏差察觉和绩效纠偏等3个过程。Lorig等[3]认为慢性病的自我管理包括:解决问题能力、决策能力、利用资源能力、合作能力和行动能力。德鲁克[13]提出自我管理内容包括:我的优势是什么、如何做事、我属于哪里、我能做出什么样的贡献、维系人际关系的责任、如何管理我的下半生等6个方面。
[5] Holroyd K A,Creer T L.Self-management of chronic disease:Hand-book of clinicalinterventions and researeh[M].Orlando:Academic Press,Inc,1986.
[6] Lorig K,Stewart A,Ritter P,et al.Outcome measures for health education and other health care interventions[J].Orthopaedic Nursing,1999,18(6):10.
[7] Warsi A,Wang P S,Lavalley M P,et al.self-management education programs in chronic disease: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hodological critique of the literature[J].Arch Inter Med,2004,165(15):1641-1649.
[8]王荣丽,谢斌,王宁华,等.香港社区康复的借鉴与启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9):9.
[9] Zimmerman B J.Self-regulating academic learning and achievement:The emergence of a social cognitive perspective[J].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1990,2(2):173-201.
[10] Manz C C,Keating D E,Donnellon A.Preparing for an organizational change to employee self-management:the managerial transition[J].Organizational Dynamics,1990,19(2):15-26.
[11]Bandura A.Social foundations of thought and action:a social cognitive theory[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86:617.
[12]明,金瑜.自我管理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2002,25(4):453-464.
[13]彼得・德鲁克.21世纪的管理挑战[M].朱雁斌,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9.
[14] Cohen S G,Chang L.A hierarchical construct of self-management leadership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quality of work life and perceived work group effectiveness[J].Personnel Psychology,2006,50(2):275-308.
[15] Mezo P G.The self-control and self-management scale(SCMS):A general measure of self-control and self-management skills[M].Doctoral dissertation. Hawaii:The University of Hawaii,2005.
[16] Brandon J E,Oescher J,Loftin J M.The self-control uestionnaire:an assessment.Health values:health behavior[J].Edueation & Promotion,1990,14(3):3-9.
[17] Frayne A,Geringer J.Self-management training for joint verture general managers[J].Human Resource Planning,1992,15(4):69-85.
[18] Tsui A S,Ashford S J.Adaptive self-regulation: A process view of managerial effectiveness[J].Journal of Management,1994,20(1):93-121.
[19]郭海龙.现代化与自我管理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0]张天昕.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道德行为自我管理的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2005.
[21]艾广伟,李伟.关于自我管理思想的理论实践探讨[J].企业导报,2009,10(9):171.
[22]杨廷钫.知识员工自我管理内容结构及其相关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2010:12.
[23]屈善孝.探析加强大学生自我管理的有效途径[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11(3):68-72.
[24]傅东波.“自我管理”模式可推广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08,10(18):160.
[25]张彩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自我管理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9.
[26] Bodenheimer T,Chen E,Bennett H D.Confronting the growing burden of chronic disease: can the u.s. health care workforce do the job[J].Health Affairs,2009,28(1):64-74.
[27]彭慧.上海市慢性病自我管理实施效果及可持续性发展研究[D].上海:复旦大学,2012.
[28]张淼等.自我管理在癌症病人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1,25(8):1980-1982.
[29]阳晓丽,张彩虹,蔡小霞,等.自我管理对社区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4,17(26):3090-3092.
[30]祁俊菊.提高慢性腰背痛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护理干预研究[D].重庆:第三军医大学,2013.
[31] Hoff K E,Ervin R A.Extending self-management strategies:the use of a classwide approach[J].Psychology in the Schools,2013,50(50):151-164.
[32]李晶,张春慧,李凤华.本科护生职业规划现状与自我管理及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2):124-126.
【关键词】儿童孤独症;病因;治疗
【中图分类号】B844.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2)09-0339-02
引言
儿童孤独症(autism)又称自闭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 opmental disorder,PDD)中最为多见的一种亚型,是一种由多种生物因素引起的大脑广泛性发育障碍性疾病。起病于婴幼儿时期,以交流障碍、言语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Kanner”三联症)为主要表现,常伴有智力发育落后,感知觉和行为异常。儿童孤独症多起病于30个月以前,偶见4~5岁的儿童。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国外报道男女比约为4:1。世界各国儿童孤独症的患病率大致为2-13/万,国内部分地区的调查为2.8-12.25/万,国内报道与国外相近。据估计我国有严重孤独症患者约65万,症状较轻者则有500多万。20世纪80年代后该病发病率有不断升高的趋势,已引起国内外学者的关注。
1、病因分析
儿童孤独症的病因不清。目前认为是一种由外部环境因素作用于具有孤独症遗传易感性的个体所致神经系统发育障碍性疾病。最新报道显示,孤独症谱系障碍的共性认知机制是由患者存在“社会认知缺陷”所致,这种缺陷存在于相对特定的脑神经网络。该领域的研究正成为发育行为儿科学和认知科学的重点研究内容。
1.1 生物学因素
儿童孤独症与母孕期和围产期有关。有研究显示,有高达43.96%的患儿母亲孕期存在紧张、抑郁、忧虑等不良情绪,由此引发母体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和胎盘血管收缩,造成胎儿脑部血供障碍或直接通过胎盘影响胎儿体内激素水平,从而影响胎儿发育。
1.1.1 遗传因素
孤独症可能是由多种易感基因组合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而发生的遗传。脆性x综合征、结节性硬化、苯丙酮尿症及唐氏综合征与孤独症有相关性,该类患儿均存在明显的孤独症症状。研究显示,患儿家长在遗传过程中传下带缺陷的基因是患病决定因素,即患儿父亲7号染色体、患儿母亲15号染色体上携带孤独症基因。在美国人类遗传学2003年年会上遗传学会认为,儿童孤独症发病可能与7q上ENGAILED2基因异常有关。近年研究还发现,在我国汉族人群中下丘脑后叶接受基因与孤独症有关联。
1.1.2 神经生物及免疫因素
对孤独症的尸检及脑影像均提示孤独症患儿脑结构有所改变,如杏仁核、小脑、海马大多数细胞结构改变,浦肯野氏细胞消失。有研究认为,孤独症患儿神经生化代谢有变化,如血中5羟色胺(5-HT)水平增高,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升高等。Chugami等研究发现,孤独症儿童的齿状核一丘脑一皮质通路5-HT合成能力的发育过程有别于正常儿童。通过研究发现,孤独症患者可能存在免疫学功能的异常。免疫学研究的慢病毒感染学说认为,免疫功能缺陷的个体易感染病毒而造成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的损害,从而导致孤独症的发病。研究表明,孤独症患儿在暴露于低量内毒素后,肿瘤坏死因子-α、IL-4、IL-5和IL-10中至少有一种水平较高,并发现有75%-80%患儿对大豆、牛奶、小麦在内食物蛋白产生干细胞反应。
1.2 社会心理因素
孤独症好发于脑力劳动者家庭,多有内向性格和强迫。患儿发病前曾有较长时间离开父母由他人抚养,可能因情感需要得不到充分满足致使亲情缺失,形成孤僻、独处的性格;家庭过分溺爱孩子,可能会抑制孩子语言、行为的自然发展;家庭对孩子采取打骂、惩罚等粗暴教养方式或放任自流,可能与孤独症儿童发生情绪障碍或攻击、自伤等行为有关。长期处在单调环境中的儿童,往往会重复动作来进行自我刺激,而对外界环境不发生兴趣。
2、临床表现
孤独症主要表现为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三大主要症状,又称K-dnner三联征,同时在智力、感知觉和情绪等方面也有相应特征。一般在生后36个月内起病,多数在12-30个月被家长发现。
2.1 语言障碍
语言障碍常是最早被父母注意到的征兆,主要表现为语言发音延迟或不发育,常被误认为是听力缺失。部分患儿虽具备语言能力但缺乏交流性,经常说出别人很难理解的话,与正常儿童大多偏好言语性声音特点不同的是,孤独症儿童更偏好非言语性声音。常表现自言自语或只是模仿和机械地重复别人的话,不会自己组织语言进行交谈,模仿语言没有表彩。
2.2 行为刻板
孤独症儿童经常表现出兴趣狭窄、重复的行为或刻板的动作,对环境要求十分苛刻,有强烈的要求维持环境不变的意愿。常较专注于某种或几种游戏活动,如反复地排列;着迷于玩具汽车轱辘;喜欢看电视广告,对动画片却毫不感兴趣。多数报道显示患儿常形成对某一物品不寻常的依恋,吃较少类型的食物,要求穿某一特定的衣服,坚持同一作息时间,外出走固定的路线,也可能非得在固定地点大小便,有的会经常表现出重复的无目的的动作,如煽动手掌、抚弄手指、转圈等几乎所有的孤独症儿童都拒绝学习或从事新的活动。
2.3 感觉异常
大多数孤独症儿童存在感觉异常,主要表现为对声音、图像异常的迟钝或敏感,表现为通常儿童不一样,如突然一个声响在正常儿童会引起惊跳,而孤独症患儿则若无其事。很多患儿不喜欢被人拥抱,触觉、痛觉迟钝也较常见。
2.4 智力和认识缺陷
70%左右的孤独症儿童智力落后,但这些儿童可以在某些方面具有较强能力,20%智力正常范围,约10%智力超常。智力正常和超常的孤独症又称高功能孤独症多数患儿记忆较好,尤其是在机械记忆方面,例如数字、路线车牌、年代等,对音乐有兴趣的孤独症儿童较多。孤独症儿童大多存在多种感知觉及其相互配合能力的异常和缺陷。由于存在视一听觉整合障碍、视觉或听觉单通道登记信息、单通道输出、信息处理需较长的通道转换过程等感知觉障碍,常表现在视觉、听觉、辨别反应时均比正常儿童为陧,即“听而不闻”“视而不见”的状态。
3、治疗
国外对儿童孤独症的认识始于1943年,Kanner最早对孤独症做了描述。国内是在1982年由陶国泰首次报道4例儿童孤独症。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男孩患病多于女孩为4:1。对儿童孤独症的治疗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手段,药物不能改变基本病程,仅能控制症状。积极的心理干预和康复指导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行为矫正、感觉融合、音乐疗法、中医针灸等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进行系统、持续以及有针对性的教育和训练,取得一定效果。
3.1 行为疗法
行为疗法在治疗孤独症中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其通过行为干预来增强学习的效果,从而消除不良行为。采用评定儿童孤独症及相关发育障碍心理教育评定表一中文修订版(CPEP)对儿童的模仿:感知、议知、口语等进行干预前后的功能发展测验比较以及语言、感觉、情感测试比较,结果有统计学意义(P
3.2 特殊教育训练
有研究表明,随着对孤独症的全面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专业人事和家长正逐步接受“全方位教育干预”的理念,综合使用各种有益的教育干预方法对孤独症儿童进行特殊教育训练。多数学者认为,强化行为和心理教育训练是目前研究的需要和未来研究的方向,并强调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结构化教学法是美国北卡罗莱那大学精神学系首创提出的,是以孤独症儿童的生活自立为目标,综合诊断、评量、早期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以及职业教育等发展出的一套教育治疗方法。在孤独症教学中被广泛使用,而对于其他治疗方法却有39%~74%的人认为太过体制化、教条化。因此证明结构化教学法使经治疗的儿童更加独立。
3.3 音乐疗法
音乐疗法(music therapy,MT)是以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运用音乐特有的生理、心理效应,使求治者在音乐治疗师的指导下,通过聆听各种专门设计的音乐,经历音乐体验,达到消除心理障碍,恢复或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通过治疗可使患者在情绪、行为及思想观念上发生改变,从而对环境有更强的适应性,并得到心理成长。
该法的缺点是:①治疗时需要特殊的机器设备和场地,难以广泛开展;②治疗费用昂贵。
3.4 心理干预和教育
美国临床心理学Getstein博士针对孤独症患儿显著的缺陷一社会障碍,提出了“人际关系发展干预”(RDI),这套治疗方法着眼于孤独症儿童人际交往和适应能力的发展,强调父母的“引导式参与”,运用系统的方法“触发”患儿产生运用社会性技能的“动机”,进而使患儿发展和最终建立社会化关系的能力。经过近20年的探索,发展出了针对孤独症的6项共同缺陷:即情感参照能力、社会性调试能力、陈述性语言、灵活的思维方式、社交信息处理、前瞻和回顾能力的系统人际关系发展训练课程。
自主交往训练法是由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等单位的科技人员联合开发的一种促进和调整孤独症儿童自主行为能力的训练法。与RDI的目的一致,是通过促进孤独症者的社会交往能力来最终提高他们的社会适应性,走向社会,走出孤独。
要让更多的孤独症患儿得到有效的康复,很大程度上要依赖于患儿家长的积极参与,进行家庭治疗的患儿家长,应定期到孤独症康复机构进行家庭治疗的咨询和评估,以保障家庭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3.5 药物治疗
儿科医生对儿童及青少年孤独症患者进行了多种药物治疗。常用的精神类药物中有45%被应用于孤独症患者,但有关药物治疗的经验并不多。有限的研究结果并不能很好地指
导临床治疗。药物治疗对孤独症患者存在的社交障碍、语言落后和重复并没有直接疗效,当给具有上述症状的患儿服用精神类药物后,与非孤独症儿童相比其疗效欠佳且副作用较多。但是对于其他一些孤独症相关症状(如:多动、破坏性/冲动和紧张或刻板动作)有改善,而这些症状往往会干扰临床治疗。孤独症患者常用的药物有:①52羟色胺(52HT)拮抗剂②选择性52HT再摄取抑制剂(SSRIs)。代表药物为氟西汀(fluoxetine)。③中枢兴奋剂。代表药物为利他林(ritalin),但使用药物治疗会出现很多副作用,常见的副作用有食欲减退、不易入睡、恶心、呕吐和腹痛等。药物治疗的原则有:①在药物治疗时,初始计量应较低,以后逐渐增加用量直到达到最佳效果;②在治疗孤独症患儿时,精神类药物不能单独使用,而应与行为、教育及康复疗法联合应用。
3.6 综合性干预措施
综合性的干预可以促进和提高孤独症儿童对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处理,促进运动神经系统协调性,提高孤独症儿童各项能力,建立正确的人际互动关系,改善不均衡性及发展进度和次序的异常。行为分析技术的应用更能准确地把握与儿童交流的时机、方式、内容,特殊教育理论和技巧的运用让孤独症儿童学习更轻松,更能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
4、预后
儿童孤独症的预后取决于患儿病情严重程度、智力水平、教育和干预的时机和干预程度。智力水平越高、干预的年龄越小、训练强度越大效果越好。研究显示,及时的诊断和治疗可有效改善预后,不予治疗则绝大多数预后较差,三分之二患儿无法在成年以后独立生活。研究发现,癫痫的发作频率对患儿的寿命有较大影响,所以针对这些存在严重交流困难的人群的特殊医疗护理十分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