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科技管理体制

科技管理体制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1 15:11:03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科技管理体制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科技管理体制

篇(1)

1.1科技管理体系不完善

受传统科技管理体制和体系的影响,科技管理体制中僵化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管理体系中条块分割的格局还没有被完全打破。科技管理体系的不完善直接造成科技管理体制难于适应市场和竞争的实际要求,难于形成科技管理的良好空间与氛围,造成科技资源、管理重点的分配不公,出现科技管理组织能力和协调能力的下降,影响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制约着科技管理工作的发展。

1.2科技管理体制市场化程度低

市场机制和市场化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平台与方向,与其他事业相比,我国科技管理体系发展的状态出现了明显落后和不足的问题。在科技资源配置的过程中,市场机制需要将其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但是目前实行的科技管理体制并没有将市场发展规律的指导性作用发挥出来,使得项目研发与成果在应用的过程中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分离现象。这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是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不能获得应有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是科技管理部门并没有充分发挥作用,产学研究联系不紧密。

1.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

受科技管理体制落后的影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长期低于国际平均水平,这种问题将会使科研工作的发展进入逐步下降的“死循环”,既形不成科研与市场的有效对接,也不能形成科技成果与商品的有效转化,使科技活动和管理工作失去社会的认可和市场的肯定,难于发挥市场资源的优势,形不成对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有力支持。

2构建创新体系为背景的科技管理新体制

2.1转变科技管理工作的观念

新时期科技管理工作要实现观念的转变和理念的创新,特别是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建设中,要将转变观念和创新理念列为头等大事。要从科技管理体制和意识两个重要层面入手,将科技管理工作的职能做到分解,实行决策权与执行权的有效分类,使科技人员、管理人员能够各司其职,真正将精力放在各自的本职工作中。此外,要引入第三方监督机制,科技管理工作要主动利用社会上专业组织的优势,大胆将监督和评估职能让渡给第三方,这样可以有效集中科技管理人员的精力,落实科技管理的责任,在创新科技管理工作观念的同时,做到对科技管理工作质量和体系上的保证。

2.2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

针对当前存在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实际问题,应加速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进程,要将市场资源引入到科技工作和管理工作之中,建立科技管理与市场结合的新体制,以科技人才、学术成果作为资产,加深科研单位与市场的进一步合作和联系,使传统的、束之高阁的科技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进一步推进市场化和商业化,在发挥科技成果经济和市场优势的同时,发展出科技成果转化的新机制和新体系。

2.3建立和健全科技人才的评价机制

建立科技人才的评估评价体系是当前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要针对当前科技人才数量和质量两方面问题展开评价机制的创新,使科技人员的本职工作与日常其他工作相分离,将科技人员更主要的精力和时间更多地投入到科学技术研究之中,真正实现对科技人才的约束、控制和激励,在正确评价人才、完善评价机制的同时,做到对科技人员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保证,提升科技人员的原创能力和科研水平,为更高科技成果的诞生铺平体系性和机制性道路。此外,要通过评价机制形成科技管理工作的正确方向,使科技人才能够通过自身价值的体现来坚定科技事业的从业信心,取得外部环境和内部认知的双方面认可,做到对科技人员全面发展的有效保障,达到创新和改革科技管理工作的深层次目标。

3结语

篇(2)

[关键词] 科技管理 体制创新 信息化建设

随着知识经济和全球化浪潮涌起,国家之间、行业之间、公司之间竞争的前沿已从资本、规模等逐步转移到科技实力竞争,科学技术与创新研究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科技管理体制问题是关系到科技工作全局、关系到现代化建设中科技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问题。科技管理体制是否合理关系到科技政策能否得到认真正确贯彻,科研机构和队伍的潜力能否充分发挥,科技规划、计划能否顺利实现。我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经济制度,也应该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科技管理体制。回顾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的二十几个年头,探索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与信息化建设,将有利于使科技转化为生产力,促进经济持续稳定发展,为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到今天,仍然有许多深层次的问题需要解决,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管理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社会力量的发挥,政府在国家科技发展中职能的定位,科技资源的使用和监督等,这些都是制约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第一,仍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在科技资源配置中,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尚未充分发挥。第二,科技创新的宏观决策体制机制不适应发展的需要。宏观调控能力不足,科技管理体制官僚化,科技和经济在国家层次上的决策机制中存在许多弊端;缺乏高层次的科技决策咨询、评估、监督机构,不能就科技发展和科技体制的总体设计、战略重点提供政策建议与咨询意见。第三,各创新主体适应制度变革的基础薄弱,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研院所的运行机制还不适应科研活动多样化的特点。科技管理僵化,人才活力难以激发,无法适应科技创新的规律。

分析我国目前科技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旧制度的问题和制度变迁引出的问题。只有逐步探索、研究和解决好这些科技管理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走一条适合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企业科技管理之路, 我国的科技发展才会有一个更健康、稳定的发展基础。

二、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发展方向

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主要是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重建科技体系、促进科技自身的发展。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符合中国国情的科技管理体制,对科研活动分层次管理,以商业运作模式促进科研活动的发展应该成为未来改革的重点。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从其核心内容来讲,主要是设定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如政府、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行为主体之间的关系,理清政府、市场和科技创新主体的定位与功能,整合创新资源,形成创新价值链,建立层次分明、结构合理、分工合作、联系紧密的创新体系,构建具有灵活的、可调整的科技宏观管理的作用机制。

在确立新的科技管理体制中,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原则,确立政府与市场在科技发展中的职能界限,通过立法维护科学技术活动的正常秩序,利用各种经济手段引导科技发展方向及社会资源配置,确立国家在重大平台技术、共性技术、公共技术领域的供给作用,确立国家宏观科技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机构体系,建立起对科技计划、重大科技项目和研究单位进行监督和评估的制度。同时,动员社会资源发展科技,包括科学共同体或各级科协的作用,利用企业家和富有的个人的捐助资金作为科技投入的重要补充,鼓励非营利研究机构和民营科技单位从事科研。

在科技管理体制的创新中,人是主体、是最活跃的因素,让人实现“人尽其才”的和谐状态,也是科技管理体制创新的重要使命。适应体制完善、经济转型和新科技革命要求的科技管理体制, 在设定行为主体关系时具有较大的包容性、全面的覆盖性与强有力的粘合性、以及比较宽松、有容忍度、开放性等特征, 有助于加强科技创新与促进经济增长的有机结合, 促进创新活力。

三、我国科技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建设

目前的科技管理体系是基于传统的工业化时代的工作模式建立起来的,随着现代科技的日益发展,信息化是时代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大力推进信息化是必然选择。实行信息化管理后必然会由于手段的创新而有创新的科技管理方法,这将导致科技管理改革,提升相关部门的科技管理能力和水平。一个信息化的科技管理体制,既能实现对科研管理信息的高效、全面管理,满足决策者对科研信息的把握决策。同时又能了解掌握科技工作者的动态,提高科技竞争的能力。因此,科技管理信息化除了解决目前的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解放科技人员生产力、提高行政能力以外,必将起到引领未来的作用。

信息化战略思维是推动科技管理创新,提升组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源泉,也是实现科研机构高绩效的直接动力,为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增加了有效的手段。

综上所述,科技管理创新应遵从市场经济法则,包括与市场经济体制相符的科技体制所需要的基本法律框架,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科研院所的治理结构等。依靠市场导向,注重发挥社会力量,为科技与经济结合创造条件。在科技管理制度的创新方面,信息化构建了开放式的科技管理体系,也为科技管理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梁建伟 马文建:管理绩效与科技管理创新[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6

[2]张克军 科技管理创新的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篇(3)

关键词:房屋建筑;科技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一、房屋建筑科技管理的内容

科技管理就是以现代化的管理方式为基础,按照科技自身的规律以及特点,在科技活动中组织和管理各项科技活动,使科技活动在时间和地点上能够用最合理和经济的手段完成既定的科技目标,科技管理一般包括宏观的科技管理和微观的科技管理活动,房屋建筑的科技管理属于行业的科技管理,是中观的科技管理活动, 房屋科技管理活动的内容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科技规划管理,主要是对房屋科技技术路线和目标和在技术开发过程中人力、物力、财力的规划和使用,以及成果的推广和应用的具体计划,是科技管理活动的统筹。2)科技经费管理,主要是对某一项目的科研经费的分配和使用。3)科技项目管理,主要是通过计划、组织、控制、效果评估等手段对项目确立前的范围、组织、成本、质量和对项目进行过程中的进度、成本、质量和后勤保障的管理。4)科技成果的管理,是对科技活动的结果的管理,是科技管理活动效率和效益的最终体现,主要是对各种科技活动的专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管理。5)科技人才的管理,主要是要建立长远的培养和激励机制,把人才当成科技活动的核心。6)科技管理系统的建立和管理,为科技管理活动提供信息和系统的支持。

房屋建筑科技管理一般具有以下特性:第一,管理活动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科技管理的内容是管理科技,科技是一种特殊的产品,具有不确定性,所以管理活动的内容具有不确定性;第二,管理效率不容易测定;第三,科技管理的人员较为复杂,包含了研发的人员、实验、工艺等等人员;第四,能使用过于严格的规章制度进行约束管理活动要具有创造性。

二、房屋建筑科技管理的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房屋建筑科技有着自己的特点,在房屋建设的飞速发展的同时,科技管理活动还存在一些问题,造成了当前管理水平低下,成果商品化率低的现象。主要包含以下几个问题:

1、管理体制与机制不顺畅。以前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管理活动主要有行政部门推动,自从市场化之后,我国的国有企业的房屋科技管理体制还没有完全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而是凭借着当初的垄断地位进行运行。管理方法上比较落后,不能够像其他产品一样能够采用先进的管理方法和方式。

2、科技管理规划混乱,不能够保证市场的需求。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水平现在还较为落后,主要是在科技管理的规划上项目的立项不能够体现一定的超前性,而是被动的适应市场需求,不能够开发出能够引领市场需求的产品。而且,由于我国的房屋建筑科技是随着近些年来了在建设结构更负责,外形更独特,高度更高的一些建筑,但是在这些房屋建筑的科技管理上还欠缺经验,在管理规划上不尽人意。

3、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经过一些单位的努力,我国也在房屋科技取得了一些突破性的进展,比如对一些结构力学的改进,提高了房屋的抗震的能力,但是由于科技成果交换的中介不够发达,以及对科技成果特别是一些理论成果验证的限制,再加上成果的转化上存在一些障碍,同时,我国还没有完善对房屋科技知识产权的保护,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房地产企业对科技的投入,造成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

4、科技人员素质不能够使用开发的需要,由于我国培养机制的问题,科技开发

三、提高房屋建筑科技管理水平和促进房屋建筑科技成果“商品化”的措施

针对以上的出现的问题和原因,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高房屋建筑科技的管理水平,以促进科技成果投入实际生产中,促进科技成果的商品化:

1、发挥政府在宏观科技管理中的作用,加大政策指导的力度。政府要制定好政策,指引房屋科技发展的方向,比如随着我国节能减排力度的发展,政策要鼓励房屋建筑在节能设备和原材料的使用,以指引房屋科技开发在节能的财力和电器等方面的投入的力度。

2、加强对新科技的推广力度,可以设立一些专门的中介结构,实现科技开发机构和社会需求的对接,实现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对接,促进科技的产业化,同时要大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建立起企业、大学、科研机构的合作,实现他们在资源共享,人才培养上的产学研联盟。

3、完善管理体制和机制,要完善好内部的管理体制,合理分配人财物的资源,保证科学管理体制的能够适应现代市场经济的需要,同时要加大对人才的培养,提高其开发的能力,同时要加强对人才的激励,保证在现在的房屋建设环境下看到希望和前途。还要加强对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的保护,保证产权所有人能够有一定的收益。

文献综述:

篇(4)

[关键词] 理工科院校 科技成果 产业化 模式

一、引言

当前,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在科技创新能力的竞争上。高等学校作为高科技人才的聚集地,是我国科技发展的重要方面军,具有人才、知识、技术等方面的优势,特别是理工科院校更是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其科技成果的成功产业化对推动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于90年代初就开始制订有关政策,实行产学研相结合,建立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工程技术中心,以加速高校科研成果的转化,保持科学研究的可持续发展。但是从目前现状与运转情况看,理工科院校的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与学校所承担、完成的科研任务相比,尚有明显差距。从多数高校来看,许多科研选题与国家经济发展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不紧密,科研成果产业化程度较低,前期研究与产业化开发脱节严重,这既造成了知识存量的闲置,又将影响创新型国家整体科技水平的提高。可见,如何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成为当前需要解决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就如何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

二、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

1.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现状分析

由于缺乏相应的激励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机制,当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普遍存在科技成果多、产业化转化少和转化后经济效益不好的现象,据2005年统计数据,目前高校科技产业的产值大约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的2%左右;现有的科技成果中,科学理论成果仍占绝大多数,目前高校的科技成果约有60%~70%左右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应用,但真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不到15%,转化率相对较低。影响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转化率低的因素主要有:一是现有的管理体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由于学校教职工对科技成果转化与学校发展的关系重要性认识不足,在科技管理体制与经济管理体制之间,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统一的管理机构来协调科技与经济工作,导致一些部门为了局部利益,采取了一定的保护主义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技术成果的转化。二是科技成果产业化内容未能列入高校评估体系,因为职称评聘、工资晋升等方面的政策导向,导致高校教师、科研人员重论文、重评奖、重成果鉴定,而忽视成果的市场价值。三是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不足,缺乏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动力。要进行高新技术成果转化就必须拥有雄厚的资金,由于高校的科技成果大都处于应用研究阶段或经初步孵化阶段,许多企业不愿投资,致使高校的许多高新技术成果失去了转化和产业化的时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科学技术的开发力度。

2.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当前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管理体制和观念落后。从总体上看,我国高校在科技管理体制上仍然存在条块分割的现象,管理体制改革仍然滞后于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中科技与经济之间的脱节现象尚未根本转变,从而导致科技成果与经济建设的需求接不上轨,制约了成果的转化。另外,当前理工科院校科研人才创业意识普遍不够强,缺乏对企业和市场的认识,在观念上还要进一步更新。另一方面,理工科院校的科研成果产业化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不合理。一些高校对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认识不足,缺乏风险防范机制,不少企业因此蒙受重大损失,从而对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风险普遍存在恐惧心理,导致大多数企业倾向于短平快的项目开发,对于一些有产业化前景的重大科技成果极少问津,使理工科院校的大多科技成果缺乏相应的资金支持。此外,目前有的高校为了平衡学科或部门间的发展,对有限的科技资源分割性地分配给各研究领域,从而削弱了项目初期的潜在技术成果转化的作用。同时,由于部门的自身利益驱使,重复建设现象严重,造成科技资源的极大浪费。

三、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发展模式

针对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可以采取以下发展模式来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成功转化。

1.改革高校的科技管理体制

目前,高校产业改制正在试点中。改革的最终目的是要在校办产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明晰产权,明确学校的身份和定位及其相应的权利与义务,在学校事业和企业之间建立一道“防火墙”,形成高校的投资退出机制,更好地实施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工作。为此,要确保高校与所办企业的产权明晰,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责权分明,学校承担有限责任,并将注意力放到如何更好实现学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上,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模式。改制之后的高校采取产权明晰,责权分明,校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管理体制,正确处理好学校、企业和个人的关系问题,确保科技成果的成功产业化。此外,高校及其主管部门也还要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制定有效的创业激励机制,如建立面向高校高科技产业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成立高校上市公司,面向社会筹集资源,促进高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同时针对理工科院校缺乏科技产业知识人才的问题,要打破资历、职级、职称等的限制,不拘一格地任用德才兼备、事业心强的能人、强人,才能更好地确保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2.创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

针对我国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薄弱的主要问题,可以采取创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的办法加以改进。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已成为加速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及技术转移的一条有效途径。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不同于一般意义的中介机构,它依托高等学校,但又不是高校的附属物,必须确保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法人身份和地位。高校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创建有利于体现高校的社会服务功能;有利于发挥高校科技资源综合优势,加强高校科技创新;是增强高校办学活力的重要途径。现阶段高校科技中介机构存在的形式有:大学科技园、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理工科院校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和当地经济的发展情况,选择合适的科技中介机构形式,把科技中介机构作为连接高校和市场的纽带,以准确把握市场的需求强度及需求层次,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三、结语

理工科院校作为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主力军,其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当前我国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低、转化后的经济效益不好。为此,迫切需要改革理工科院校的科技管理机制,组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以促进理工科院校科技成果的顺利产业化,充分发挥理工科院校的人才、知识和技术优势,并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

参考文献:

[1]刘洪民:创建高校科技中介机构:促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有效途径[J].科技与管理.2004,1:121~123

[2]李卓梅: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影响因素及发展思考[J].科技管理研究.2006,7:144~146

[3]桂玫玫.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发展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2006,10:5~6

[4]王 英: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策略转变及实践[J].社会科学版淮阴师范学院学报.2005,27(3):413~415

[5]吕伟斌: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问题的思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7(1):101~104

[6]袁木棋:从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探讨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5(1):93~99

篇(5)

[关键词]经济全球化,科技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07)05-0009-02

一、经济全球化概述

“经济全球化”这个词最早是由T・莱维于1985年提出的,至今还没有一个公认的定义。从生产力运动和发展的角度分析,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历史过程: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各国、各地区的经济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相互融合成统一整体,即形成“全球统一市场”;另一方面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规范经济行为的全球规则,并以此为基础建立了经济运行全球机制。在这个过程中,市场经济一统天下,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跨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自由流动,各国、各地区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各国经济未来发展依赖的外部环境。凡事都具有两重性,经济全球化也不例外,它在带给各国利益的同时也对其造成巨大的冲击。经济全球化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发展机遇,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风险和严峻的挑战;经济全球化使处于“弱势地位”的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和国内市场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产生了经济波动,同时也使得金融危机的风险大大增加。

对于全球化趋势,发展中国家无论谴责或回避它都是无用的。许多专家强调,发展中国家应采取积极的对策,趋利避害,寻求发展。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力是抵御经济全球化冲击的最有效方法。要切实加强自身的发展水平与进步,不断提升本国的综合实力,包括发展教育、培养人才、提高科技水平、改革观念和体制、积极与国际接轨。高校是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的基地,是生产新知识的源头,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越来越依赖于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和科技创新。我们要努力工作,开拓进取,使高校尽快成为我国一支强大的国际竞争的科技创新主力军。

二、搞好我国高校科技创新

(一)我国高校科技事业发展的现状

我国高校科技事业和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经过改革开放二十多年,通过“七五”、“八五”重点建设,特别是“九五”以来国家“221工程”和“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使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有了巨大的发展,与此同时,我国高校的科技实力和竞争水平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呈现出几个明显的发展趋势:

1随着我国科技管理体制和科技支持机制的改革,我国的科技创新工作将越来越向高校集中,特别是基础研究的重担将更多地落到高校的肩上。这反映出我国科技资源的配置和队伍的建设正在接近国际上的通行格局和模式,这方面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正在趋向成熟,正逐步形成一批有较强科技实力和较高科技水平的高校。

2高校的科研和社会结合更加紧密,更直接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地方所属高校,在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来愈大;中央部委所属的高校。也正在积极地为所在地方发展作贡献。

3高校人才培养的方式趋向于“二元化”,通过教学活动和科技活动两种不同的方式共同达到培养创新人才的目的。高等教育早期主要是通过单纯的课堂教学来培养人才,后来经过多次教育改革,发展成为课堂教学和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现在则是通过教学活动加科技活动来培养人才。科技活动已逐渐成为高水平大学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之一。这个趋势反映了社会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高校培养的人才要能尽快地进行创新活动。同时,高校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处理一直是一个讨论中的问题,对某一教师来说,科技活动多了确实会影响其教学工作,但从学校人才培养的整体上看,科技活动和教学活动是统一的,都会对人才培养起作用。

(二)搞好我国高校科技创新的几点建议

1深化科技管理体制的改革。目前我国高校的科研管理部门是科技处,研究队伍的管理分属各院、系。一般来说科技管理部门整合队伍的调控手段都比较弱,难以组织整合队伍,完成综合性的大型项目。因此,要勇于探索,进行体制创新,建立起既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优势,又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

2继续实施青年科技人才计划,激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篇(6)

关键词:科学技术 管理创新 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时代意义

(一)科学技术管理具有时代性

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极大地促进和深刻影响着人类生产和社会的发展。科学是揭示事物发展规律性的思想和认识;技术是根据生产实践经验和自然科学原理而发展成工艺方法与技能;管理包括国家管理、地域管理、单位、行业、业务管理等,履行管辖、控制、监督、处置的重要职能,成为经济社会发展进步的“神经中枢”,科学和技术作为两个既有本质区别又有内在联系的概念已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科学技术的进步势必导致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的创新与促进科学技术的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与管理之间相互促进、相互发展,对社会经济系统发展深化的作用已被人们所共识。

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是社会生产力,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以来,科学技术管理就迅速发展,今天的科学技术管理对社会各个层面空前的影响程度,俨然在社会思想文化、社会生产和社会变革中都起到重大的作用。现代科学技术管理对生产力系统各个要素和层次结构都产生了渗透和影响,深刻地改变和影响着社会中的微观、中观、宏观层面。现代科学技术管理改变着我们对自身的认识,对发展观念的认识,对财富本质的认识,改变着企业的策略,城市的发展,改变着国家的战略。作为整个社会大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现代科学技术管理不仅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经济价值,而且还通过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促进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承载着社会和谐发展的人文价值和社会价值。

(二)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有利于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

一个国家的实力主要是由政治实力、文化实力、软实力、经济实力、军事实力、科技实力等硬件实力构成的。在现今激烈的全球竞争形势下,科技实力已经越来越成为第一硬实力。因此,科技创新对提升我国的科技实力、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从国内看,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对科技的需求正不断向高级化和多元化方向发展,从国际上看,全球新一轮的科技革命迅猛发展,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更新换代的周期越来越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科学技术管理创新是国家发展的战略先导和战略保障,要坚持把科学技术管理创新同国家发展战略、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目标、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增强科技管理创新新动力,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中胜出,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占领高端,率先发展。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在新的起点上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

“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是十以来中国提出的新的战略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取得很大的成就: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最大的出口国,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20%,同时,中国经济社会又始终面临“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一系列的严峻挑战,这成为制约我国在下一阶段发展的主要障碍。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就是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提出的科学有效的发展路径: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强大的发展优势,突破经济发展的瓶颈,继续保持经济长期平稳增长,化解潜在的系统性风险,实现居民收入与经济同步增长,突破日益趋紧的资源和环境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是从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构建新的发展体系,推动产业的改造、优化和升级,以科技管理创新的巨大能量推进国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二、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要点

(一)坚持自主创新

推进科学技术管理创新,要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提高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更加注重协同创新。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时候,不能回避的现实是,我国很多产业处于国际产业链的中低端,消耗大、利润低,受制于人。过去,我们主要用发展的高速度拓宽发展空间,今后,我们必须依靠提高国家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一是要瞄准国际创新趋势、特点进行自主创新,使我国的自主创新站在国际科学技术管理发展前沿;二是要将优势资源整合聚集到战略目标上,力求在重点领域、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三是进行多种模式的创新,既可以在优势领域进行原始创新,也可以对现有技术进行集成创新,还应加强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二)推动企业成为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主体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下一步科技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有效释放市场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决定性力量,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通道。企业是市场主体,直接参与市场竞争,对产业和产品的创新最为敏感。由企业主导技术研发和创新,才能有效整合产学研力量,加快成果转化应用。首先,进一步确立企业的主体地位,让企业成为技术需求选择、技术项目确定的主体,成为技术创新投入和创新成果产业化的主体。让科技要素、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其次,高校、研发机构、中介机构以及政府、金融机构等应与企业一起构建分工协作、有机结合的创新链,形成有中国特色的协同创新体系。

(三)完善知识创新体系,实施知识产权战略

创新性是科学技术管理的本质特征。从科学技术管理的创新过程来看:即从创新设想的提出、确认、开发,成果的有效应用于市场,都是创造性的活动;知识产权贯穿于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始终。知识产权是社会财富的重要来源,也是国家竞争力的核心战略资源。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注重对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这样容易激发创新者的积极性,给他们创新的动力和源泉,也才能将全社会智慧和力量引导和凝聚到创新和发展上来,有利于经济的进步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提高。

三、推进科学技术与管理创新的大趋势

人类历经了数千年的农业经济和不到300年的工业经济的发展,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物质文明,世界正在进入以信息产业革命为主导的新经济时代。从总体上说,未来高科技及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对于经济上的生产力,政治上的影响力,军事上的战斗力和社会发展上的推动力的影响之大,将决定着国家未来的发展命运。

(一)进一步明确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战略目标

到2020年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总体目标是: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科技管理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保障国家安全的能力显著增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研究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响的科学技术成果,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为在21世纪中叶成为世界科技强国奠定基础。

正如指出的,我国科技发展的方向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最根本的是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最紧迫的是要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

(二)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发展的重点任务

我们必须依靠科技管理创新提高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以迎接全球经济竞争和合作的挑战;提供为推进我国的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建设进程及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所必需的科学技术管理支撑;我们必须面对相对紧缺的资源和脆弱的生态环境,用尽可能少的资源和环境代价取得超出世界平均水平的经济增长,为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科技支撑。

未来应瞄准重点战略目标部署科学技术管理工作,组织队伍,尊重科学规律,充分尊重科学家的学术创新自由。应按需求和市场为导向,支持和引导高技术发展和产业化,要把发展能源资源和环境保护技术放在首要位置;把掌握装备制造业和信息产业核心技术的自主知识产权,作为提高我国产业竞争力的突破口;把生物技术作为未来高技术产业迎头赶上的重点;加快发展天空和海洋技术,加强基础科学和前沿技术的研究。为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做出战略性的贡献。

(三)落实推进我国科学技术管理创新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科技管理体制改革。我国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必须转入建立市场经济框架下构造新的有序结构的阶段,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式,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科技管理体制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继续推进科研院所管理体制、国防科技体制和科技宏观管理体制等方面改革。

制定和实施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措施。切实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加大财税金融政策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扶持力度,使企业创新投入能够得到合理回报,特别是要抓紧落实国家已经出台的研发投入抵扣所得税务政策。鼓励大学和研究机构的自主创新成果通过技术转移实现产业化,设计拓宽自主创新成果产业化的实现途径。

进一步加大科技投入。科技投资是战略性投资,要建立财政性科技投入稳定增长的机制。要调整财政性科技投入的结构,重点支持基础研究、前沿技术研究和社会公益研究,支持重大战略产品和重大科技工程式,加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中心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要切实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要引导企业和社会增加科技投入,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多元化、多渠道的科技投入格局。

篇(7)

关键词:研究型农业大学;转型;办学思路:办学行为

一、困扰研究型农林大学发展的因素分析

1.研究型农林大学的发展目标与传统农林高校内涵的矛盾

随着高等农业教育的发展,其内涵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生物技术、生命科学的发展已经完成了对传统农学学科的改造和提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加上人文社会科学的渗透,使高等农林教育的本质发生了改变。随着内涵的扩大,高等农林院校也实现了整体的转变,如规横的扩张、学科的拓展、办学模式的演进等等,使高等农林院校从封闭走向开放、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单一走向综合,这样,使得一批高等农林院校提出了建设研究型大学的宏伟目标。然而,传统内涵上的高等农林院校是单科的、教学型或者教学研究性大学,这种对高等农林院校传统内涵上的认识,制约了高等农林院校建设研究型大学宏伟目标的实现。

2.传统的农林高校的办学思维与研究型农林大学发展目标不相适应

从传统农林院校向研究型综合性农林大学转型,需要其在专业结构、人才培养模式、教育教学质量标准、管理机制等方面做出调整,即需要办学理念的转变;然而,传统意义上的农林高校的办学思维仍然影响、甚至束缚着研究型农林大学的办学与发展。比如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仍然强调农林特色,这对于一些边缘学科的建设及人才的培养(如生物技术等专业)是必要的,但对于通用类专业(如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法学、英语等专业)而言,如果过分强调农林特色,则严重限制了其发展。

3.管理体制、管理水平与研究型农林大学的发展不相适应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对于发展农业给予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与农业发展密切联系的农业教育也长期被纳入了政府对口管理的行列。故此,传统的农林高校的管理自觉不自觉地受到了政府管理的影响,使农林高校的管理表现为政府行政机构的延伸,按政府行政管理模式管理大学,出现了诸多的问题:管得过多,统得过死;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民主管理;学校各级管理机构及管理者将管理视为一种“控制”,广大教师、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难以充分发挥,等等,这种管理体制及管理方式,很难适应研究型农林大学办学目标的实现。

二、以创新的思路谋求研究型农林大学的跨越式发展

研究型农林大学要实现自己的发展目标,创新显得尤为重要。研究型农林大学要在观念创新上先人一步,在体制创新上优人一着,在机制创新上高人一等,在科技创新上快人一拍。这样才能真正解决研究型农林大学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思想困惑和实际困难,不断开创办学的新局面。

1.创新办学观念

研究型农林大学的发展需要思想创新与理论准备,它是创新办学体制与管理体制,实现研究型农林大学发展目标的前提。

①确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指导学校的创新与改革,其一,确立人才培养的人本观念,将人才培养质量摆在突出地位,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积极探索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实施个性教育、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其二,在师资队伍建设中,确立教师神圣的理念,在各方面体现教师的利益;爱才、育才、用才、树才,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以新的观念广揽名师,“不求所有,但求所用”。其三,确立高校内部管理的人本观念。转变内部管理方式,逐步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机制,健全和完善咨询、决策和监督系统,确保教师参与学校管理。

②确立以学术为龙头、教学科研并重的办学理念。就21世纪的高校功能而言,未来的高校必须是教学与科研紧密结合,因此,确立以学术为龙头的基本理念是适应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但是,无论是那个类型的高校,本科教学工作都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故此,对研究型大学而言,研究型、创造性人才的培养也必须积极倡导基于科研、包含科研的教学和基于教学、用于教学的科研,努力实现教学、科研、科学建设的协调发展。

③确立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理念。服务社会是高等学校的重要功能之一,以社会为导向,积极服务社会,满足社会需求,是现代高校存在的价值所在。研究型农林大学的办学必须把握时展的脉搏,以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导向。目前,党和国家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目标,高等农林院校要充分发挥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我校正在实施的“政府推动下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人员为骨干农业科技推广模式”正是农林高校服务“三农”的综合体现。

2.创新办学体制

我国高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相比,在教师队伍、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都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造成这些差距的主要原因在于教育制度和办学体制。要建设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必须有勇于创新的精神与魄力,创新办学体制,积极探索建立政府与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办学的多元化办学主体和多样化办学形式,形成保证大学自治与学术自由的制度和环境。

1999年,经国务院批准,地处杨凌的两所高校和五所科研院(所)合并,组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直属教育部管理,学校的组建标志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走向新的阶段。学校合并后,基于战略定位和发展目标,确立了“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实现教学科研力量的一次性实质合并组建学院,一步到位,建立产、学、研一体化的科教新体制及与之相适应的高效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近几年的探索和实践表明,“一院制”模式解决了学科专业、研究方向、机构设置等重复设置问题;调整和优化了学校资源配置和布局结构,达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提高综合势力和竞争能力;促进了教学和科研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培养复合型、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有利于承担大型科研任务,体现教学科研强强联合,实现科技创新:有利于学院自主地创办和孵化科技型企业;有利于实现学校“以产学研紧密结合为特色、国际知名的研究型大学”的办学目标。

3.创新管理体制

在新的观念指导下,在新的办学体制环境中,实施人性化的、高效的管理体制创新就成为研究型农林大学实现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研究型农林大学管理体制创新要按照有利于加强管理与提高效率、有利于资源优化

配置与利用、有利于教学改革与学科重组的原则来进行。

①创新教学管理体制。其一,扩大院(系)的管理自,调动其教学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发挥其主动生和创造性。其二,实行学分制与弹性学制。制订学分制专业培养方案,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要求,鼓励优秀学生脱颖而出;让学生充分利用办学的综合性特点和学科专业资源优势,构建文理渗透、农理工结合的知识结构。其三,建立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对教育教学工作实施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性的质量管理。

②创新人才引进与使用机制。人才辈出,大师云集,主要是制度文明的产物,而不是急功近利的政策能够催化出来的,在吸引和稳定人才方面,农林院校特别是地处偏僻地域的农林院校,先天上处于劣势,因此,更需要在人才引进和使用机制方面进行创新。在师资队伍建设上,要建立以教师为本、以学术带头人为中心的管理制度,建立公平、公正、公开的学术评价和人才竞争机制;在人才引进和培养上,要采取超常规的战略与措施,积极实施创新人才支持平台,进一步加大资助力度,构建针对不同层次、相互衔接、卓有成效的科学合理的资助和奖励体系。

③创新学科建设与科技管理体制。其一,创新学科建设管理体制。转型期的农林高校要按照注重渗透、突出重点、形成特色的思路构架和调整学科结构,逐步发挥综合性优势。要特别注重学科群建设,充分利用学科综合的优势,走文理渗透、农工理结合的道路,在多学科的交叉中寻找和促进边缘学科、新兴学科、交叉学科的形成。其二,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转型期农林高校必须在科研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上把学术原则与市场机制有机结合起来,建立起既有利于发挥高校学术环境宽松自由的优势,又有利于队伍整合和学科交叉的科技管理体制和运行激励机制。要千方百计使新知识、新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转化为商品,参与社会流通、交换,为人类创造积累更多的财富。

三、处理好研究型农林大学建设中的两个关系

1.提高办学水平与追求办学效益的关系

研究型农林大学如何确定适度的发展规模,协调好办学水平与办学效益之间的关系,是办学者必须慎重抉择的问题。所谓适度规模的“度”,以什么来衡量?笔者认为,可以考虑以反映一定发展时期同类型并大体处在同一层次的大学在发展上的平均水平作为参考。如果一所大学的学科发展水平处于同类大学发展平均水平之上,这表明它在办学规模上还具有一定的扩大空间,至于是否扩大办学规模,取决于办学者的选择。如果一所大学的实际发展水平达不到平均水平,还急剧地扩大规模,对其提高学术水平必然造成不利影响。规模过大对水平的影响,主要是使师资力量分散。办高水平大学,必须保证高水平的优秀师资达到一定的聚集度。

大学办学最根本的效益是质量效益。大学注重办学效益离不开办学水平,即办学水平是进行办学效益比较的前提,也是进行办学规模效益研究的前提。大学之间的差异主要是质量上、水平上的差异。不包含质量因素的效益分析,就不是全面的效益分析,甚至不是科学的效益分析。只有全面、科学的效益分析,才能对大学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产生指导意义。否则,容易误导大学的办学行为。

2.发展传统优势学科、举办新兴学科与加强基础学科的关系

研究型农林大学的发展,始终面临着如何保持传统学科、新兴学科与基础学科之间协调发展的问题。南京大学曲钦岳院士在谈到大学的学科建设问题时特别强调:“要把大学的学科建设放到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中考虑。”这一观点具有非常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针对性。只有从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来考虑,才能够在学科发展的部署上具有前瞻性,在学科建设的投入上统筹兼顾。

科学技术的一体化进程发展到今天,加强基础科学建设,提高基础研究水平,已经成为改造传统学科的重要前提和发展新兴学科的强大支撑。尽管传统学科、新兴学科的发展都需要基础学科,但在现实中,对前两者的关注程度依然超过后者。这是因为,传统学科在农林高校中历史长、基础好,其中不少学科以其自身的传统优势仍然是学校实力的“代表”;而新兴学科都是“应运而生”的热门学科,有十分看好的发展和应用前景。因此在办学资源的分配上,在获得来自各方面的支持上,传统学科、新兴学科都比基础学科处在更加有利的位置。但如果从发展来看,基础学科薄弱,将成为传统学科、新兴学科发展的障碍。因此,正确处理好三者之间关系的一个关键,就是必须进一步明确基础学科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