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大全 杂志订阅 SCI期刊 投稿指导 期刊服务 文秘服务 出版社 登录/注册 购物车(0)

首页 > 精品范文 > 教育目的培养

教育目的培养精品(七篇)

时间:2023-05-30 14:35:59

序论:写作是一种深度的自我表达。它要求我们深入探索自己的思想和情感,挖掘那些隐藏在内心深处的真相,好投稿为您带来了七篇教育目的培养范文,愿它们成为您写作过程中的灵感催化剂,助力您的创作。

教育目的培养

篇(1)

关键词:教育目的 改造主义 社会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

人,之所以为人的一个重要的特征,也就是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之前,对活动过程所要取得的结果,就已经在头脑中预先存在了。人的活动的这种目的性同生物有机体通过其生命活动直接表现出来的因果性和目的性不同,它是一个由客观到主观,又由主观到客观的能动的过程。教育就是人类的一种有意识地依照自觉设定的目的所进行的对象性活动。历史上,人们提出了形形的教育目的。活跃于20世纪50年代的改造主义就提出,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然而,教育的目的就是改造社会吗?是否教育还有其他目的,而改造社会仅仅是其众多目的中的一个?在弄清这些问题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改造主义的教育思想。

一、改造主义教育思想

改造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从进步主义教育营垒中分化出来的一种教育思想的派别。改造主义教育的一些主要人物,代表了进步主义教育的运动的左翼。他们与作为进步主义教育的主流“儿童中心”不同,强调教育对于社会改造的意义以及社会对于人的制约作用。

改造主义最基本的思想是,社会需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改造和变化;社会的改造和变化涉及教育的改造和变化,而且社会的改造需要利用教育。

在社会改造主义者眼里,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他们反对进步主义强调手段而忽视目的、重视过程而忽视结果的做法。他们认为只有明确的目的才能找到适当的手段。对于教育来说,最为重要的是要有明确的目的,要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我们想到哪里去。改造主义教育代表人物布拉梅尔德认为,衡量人和教育理论适当与否的标准,最终要看该理论是否适合它自己时代的需要。教育在任何时候都要对文化承担传递和修改这两种作用,然而,在危机的时代,教育对于修改文化的作用将更为突出、更为重要,也就是说,教育要发挥对文化进行彻底改造的作用。教育必须支持现存社会秩序的改造。社会的改造不是简单地通过政治行动,更重要更根本的是,必须通过教育社会成员认识到目前的巨大的危险来实现社会的改造。因此教育必须提出新的比较切实可行的社会秩序的主张。社会改造主义课程理论又被称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它主张:

1.教育的根本价值是社会发展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学生中心课程过于注重学生的个人需要、兴趣、自由以及活动,忽视了社会变革的需要;在教育和教学中,学生中心课程理论注重过程而忽视了结果,只注意手段而忽视了目的。因而改造主义认为,学校课程的价值,最终是社会的价值,课程乃是实现未来理想社会的运载工具。

2.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改造社会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学生中心课程实质上是帮助学生“适应”社会而不是“改造”社会。改造主义也强调课程的经验性质,主张经验是第一位的,但却坚定地认为,经验是团体的而非个人的,所以改造主义格外强调的是团体经验。团体经验实质在于改造社会,因此,教育的目的是推动社会的变化,设计并实现理想的社会。课程研制不应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智力和人格出发,而应从社会改造的要求出发,使课程在统一的社会整体内完整地联系起来。通过课程实施后帮助学生摆脱对社会制度奴役般的服从,明确社会改革的需要,形成参加各种社会运动、塑造新的社会秩序与社会文化的能力,从而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人。

3.超越科学技术对课程的主宰

社会改造主义认为,传统的课程是一个不相连贯的教材的大杂烩,其内容过分强调了技术而忽视了人类团体的其他经验。所以要实现社会发展的教育价值和社会改造的教育目的,就必须加强美学、道德、社会和人文方面的课程。

4.构建社会问题中心的“核心课程”

社会改造主义批判儿童中心课程理论夸大了儿童个人的自由,主张把课程的中心放到社会现实问题、社会改造和社会活动上。它主张课程应由教育者按照社会需要来决定,而不是由学生自己来决定;应以解决实际的社会问题的逻辑而不是学科知识的逻辑为主线来组织课程,使课程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学生适应和改造社会生活的能力。改造主义者对当时各级学校所使用的大多数教学方法持批评的态度,因为这些旧的方法支持并加强传统的价值和现状,教师不知不觉成了传统价值和观念的维护者。改造主义者认为,传统的教学方法乃是一种“隐蔽课程”,它起的作用是使学生适应于先存的生活模式,而教师对此却毫不知情,并通过他们的教育方法和过程来维护现状。

改造主义者把学校看成是改造社会的工具。他们认为,如果没有合作的智慧,没有组成社会的个人之间的合作,就不可能对现有的文化进行改造,因而也就无法谈及完善的文化。所以,为了实现文化改造的目的,学校必须要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强调人的社会特性的培养。学校必须把学生当作真正的人加以对待,决不能把他们看作是预先划定的各种类别的成员。学校要努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合作精神,因为社会的文明取决于该社会成员在多大程度上用理智的合作方法来取代裸的竞争。

改造主义认为,教师要敢于参与政治活动,在社会改造方面起到模范的作用。改造主义者认识到,要引起真正的社会改革,只有说服现政权的掌权者才是切实可行的办法。教师除了自己要行动起来之外,还要说服学生投身于社会的改造。

改造主义不将教师视为绝对的权威,也不主张教师应该是学生的朋友、伙伴。他们认为,教师是指导者,教师的指导性作用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教师是班集体的一员,另一方面教师是教育职责的履行者。

由此可见,改造主义的课程论、教师观等都是围绕其改造社会的教育目的所提出来的。其教育目的观倾向于社会本位论。

二、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和个人本位论

在教育史上,对教育目的从来都有不同意见。一般归为两个方面:

1.社会本位论

社会本位论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主张从社会的发展需求来确定教育目的。在西方,最早提出这种理论的是德国社会学家孔德、德克海姆等人。他们提出,个人的发展依赖于社会,受社会制约;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人社会化,使个人适应社会生活,成为公民,为社会做贡献。在我国,这种观点早已存在。例如儒家的教育目的,就是从巩固封建社会制度的需要出发而确立“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大学》);《学记》提出“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朱熹把“五伦”列为教育目的,这些都是强调教育的社会制约作用。

2.个人本位论

个人本位论强调人的自我发展,认为应从儿童内在的自然潜力出发来考虑教育目的。这以法国哲学家卢梭、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和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为主要代表,他们主张对儿童教育必须遵循自然原则,顺应儿童的天性,其目的在于培养人,使人的各种能力都能得到自然的、进步的与均衡的发展。美国教育家杜威的“儿童中心论”也受了这种观点的影响。我国古代教育家的论述中也有很多这种观点。例如,荀子从“性伪合”的思想出发,认为人生而无贵贱、智愚与贫富之分,使人产生这些差别的唯一力量是教育,因此教育应从改变人性出发(《荀子・儒效》)。

由于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其成败取决于社会及其发展水平,而教育又对社会的发展具有反作用,这种反作用就是通过培养人而实现的。所以,一方面,教育目的的确定要符合社会需求,因为教育过程就是把社会的价值观念强加于个人,把受教育者培养成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的过程。而另一方面,人又有其自身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教育又要考虑到这些规律,以此为出发点来确定教育目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从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出发,是确定教育目的的两个侧面,二者缺一不可,应该将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与“个人本位论”统一起来,做全方位的、系统的考查。

参考文献:

[1]黄济.教育哲学通论[M].山西教育出版社,2005年.

[2]王承绪,赵祥麟.西方现代教育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3]傅统先,张文郁.教育哲学[M].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

[4]陆有铨.躁动的百年――20世纪的教育历程[M].山东教育出版社,1997.

篇(2)

[关键词] 教师培训; 培养模式; 英特尔R未来教育; 信息化教学能力

[中图分类号] G434 [文献标志码] A

[作者简介] 刘峰(1975—),男,山东潍坊人。副研究员,硕士,主要从事教师培训与信息化管理研究。E-mail:。

一、导 言

自196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际劳工组织在《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中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提出教师专业化的概念以来,教师专业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增速发展的历史时期,成为了世界教师教育的潮流和趋势。[1]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专业发展由对教师“量”的急需向对教师“质”的提高转变,要求教师不仅具有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有丰富的一般教学法和学科教学法知识。[2]90年代初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教育信息化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信息化教学能力逐渐成为信息时代教师必备的核心素养。如何培养教师具备21世纪成功教学所需的技能以适应信息化时代的教学改革遂成为各国政府、国际化组织和大型跨国公司关注的热点问题。我国政府也与各类国际组织机构积极合作,根据我国国情适时引进和开展了大量促进教学改革创新方面的教师教育项目,其中较为典型的项目有:教育部与英特尔公司合作的“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教育部与微软公司合作的“携手助学”项目、教育部与IBM公司合作的“基础教育创新教学”项目、教育部与美国世界网络组织合作的“World Links”项目、教育部与丹麦乐高基金会合作的“技术教育创新人才培养计划”项目、中国和加拿大政府合作的“加强中国西部基础教育能力(CIDA)项目”、中国政府与欧盟欧洲委员会合作的“欧盟甘肃基础教育项目(EU-CHINA)”、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合作的“中/英甘肃基础教育项目”、教育部与联合国发展计划署合作的“应用远程教育和ICT 技术提高中国西部贫困地区教师质量” 项目(又称“UNDP403 项目”)、中国和联合国儿基会合作开展的远程教育项目等。从实施范围来看,有些项目是面向国际的,有些项目是面向我国或我国西部地区的;从实施时间长短来看,有些项目是一次性投入的,有些项目是周期性推进的。面向国际的周期性推进的项目随着世界教师教育理念的转变,其在项目内容、项目实施方法与模式等方面也在不断地更新。这些项目在我国的实施,能在一定程度上将世界先进的教育理念、教学策略、教学技术、培养模式等引入中国,对我国教师教育改革发展起到了推进作用。“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是我国近年来开展的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致力于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国际化项目。该项目到目前为止已在中国成功实施了十余年,对我国上百万教师21世纪的教学技能和信息素养进行了系统培训。以“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为代表的国际化教师教育项目反映了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动向,以这一成功项目的实施历程为案例,思考我国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对于科学指导我国教师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二、“英特尔R未来教育”项目的发展历程简介

篇(3)

(一)教育目标及有关概念辨析

教育目标是指教育活动力求要达到的效果。具体来讲,教育目标即对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的统称,可指代教育目的、教育方针,也可指代某一学科的培养目标,还可指代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它既与教育目的、培养目标相联系,又不同于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所以我们在阅读文献时,应注意理解教育目标背后指代的含义。倘若是指培养受教育者的总目标,可理解为教育目的倘若是指各级各类学校各专业的具体培养要求,可理解为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是考虑到学生身心特点以及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任务而制定的,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分解。①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意欲达到的归宿所在或所预期实现的结果,是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反映了社会对教育活动在努力方向、社会倾向性和人的培养标准等方面的要求和指向,具有社会性和时代性等特点。我国的教育目的是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宗旨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其教育方式是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②

教育方针是国家在一定历史阶段提出的教育工作发展的总方向,是教育基本政策的总概括。教育方针的内容一般包括教育性质、教育目的及实现教育目的基本途径等。教育方针的核心问题是培养什么结构素质的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我国教育方针的特点和侧重点都有所不同。当前,我国教育方针正从专注于现实性,逐渐向现实性与理想性融合转变,育人为本、服务人民的理念越来越成为新时期国家的教育追求,成为我们拟定新时期教育方针的核心原则。③

综上所述,教育目标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它所体现的是不同性质的教育和不同阶段的教育价值,是根据社会不断发展和人的基本需求,对教育活动所规定的目的、方向和要求,是教育活动结果所应达到的标准、规格和状态。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是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的最为关键的准则,是指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是确定接下来的课程内容、教学目标和教学方法的基础。课程目标通常具有整体性、层次性、持续性、阶段性、递进性和时间性等特征。④

一般而言,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课程的实施和评价都应当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课程目标位于教育目的与教学目标之间,属于教育目的的下位概念,同时是教学目标的上位概念。除了对教学目标制定有较大的影响之外,课程目标对课程的整个编制也有非常重要的理论指导价值,是课程从内容设计到实施直至评价的重要依据。

(三)教学目标

很多文献会把目标同目的混淆。其实,在英文文献中,这两种用法往往有所区分:目的通常是指某一国家或社会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或者教育理想,在其教学领域内向教师提出的一种总体性、概括性要求,其涵义往往与教育者的主观愿望等同,是一种方向性的宏观指示。目标则是指在具体情景中学生行为变化的结果,是教学中师生预期达到的学习结果和标准。一般而言,目标通常是可观察、可测量、可评价的,是策略性的,加之时间、情景等条件所限,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⑤基于大课程小教学理论,教学目

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是对学生在学完一个指定的教学单元之后能够做出什么事情更精确、更详细的表述。教学目标表明了特定教学任务期望学生达到的行为标准和表现,是学生在学习任务结束后要达到的有实际意义的结果。它涉及的范围,大到对于一门课的一个学期、一个学年,甚至一个学段的要求,小到对于一个课时,甚至一个知识点的要求。

二、教育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三者之间的关系

篇(4)

关键词:体育专业,专选项目,社会需求,人才培养

 

0.引言

随着开办体育专业的学校越来越多,体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体育专业人才,据统计多数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是体育教育专业,从2000年开始,社会体育人才的培养成为众多学校的办学热点。现在体育教育和社会体育专业是体育专业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的重要途径,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随着体育项目的普遍开展和国家《全民健身纲要》的实施越来越多,特别是人们对体育与健康的关系意识更加深入,人们对体育的需求从被动的形式体育到主动的强烈需求体育锻炼的转变,体育对健康的促进作用深入人心。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奥林匹克运动会,是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转型时期,后奥运时期带动了全国人民投身体育锻炼,是社会对体育人才空前需求的主要原因。然而体育人才受到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限制,导致了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出现一方面人才过剩,一方面人才紧缺的现象。

1.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特点

体育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师范类型的体育教师,主要培养中小学的体育教师,负责中小学体育课程的教育教学,体育文化、体育知识的传播与推广,课外活动的指导,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学校体育的研究和学校体育管理等工作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体育教育专业的课程设置也是紧紧围绕学校体育的要求开设,比如:师范技能的基础课程有《心理学》、《教育学》、《普通话》、《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课程,加上体育教育专业的相关课程《运动解剖学》、《运动生理学》、《学校体育学》、《体育保健学》等和体育各种项目的课程。各门课程的教学重点不仅是让学生掌握内容,更重要的是要学生掌握以后在教学中作为教师教会别人。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方向较为狭窄,社会需求量有限。所以更多的学校看中了社会体育这块巨大的体育人才需求市场。社会体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从事社会体育指导,社会体育管理,社会体育经营,运动训练及运动竞赛的组织与编排,体育文化、体育知识的传播与推广,社会体育指导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社会体育专业围绕社会体育需求的人才设置相关的课程,把娱乐性和竞技性融为一体,把休闲和时尚与体育紧紧联系起来,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方向非常广阔,社会需求量巨大,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2.主修项目的特点和开设的意义

主修项目的设置是众多高校体育专业培养体育人才的一种模式,当体育专业的学生进校以后,在大一、大二的时候主要学习各项目的普修课程,主要目的是打好体育人才的基本功,基本做到每一个体育项目都要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和相应的基本能力。到大三或大四的时候从普修课程中选择适合自己的一项做为主修项目,目的是全方位的掌握该项目的所有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能力,并且在该项目上要有创造性的发挥,成为该项目的专家,或者从事该项目的研究工作。。不论体育教育还是社会体专业大多都是采取这种方法来培养体育专门人才。

3.体育专业主修项目对体育专业人才培养的作用

衡量体育专业培养的人才能力主要是看,掌握体育各项目基本功的全面性和突出的专项特点,所谓“一专多能”。主修课程的教学水平和学生掌握主修课程的能力是衡量学校办学水平的高低,学生对主修项目的掌握情况是体育人才培养成败的关键。关系到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完备情况,关系到学校体育师资的水平高低,关系到学校领导对社会体育市场的观察和判断决策能力。

4.当今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方向

随着体育教育人才的相对饱和,社会对体育教育人才的需求过剩,越来越多的体育教育人才找不到对口的体育教育工作,反而从事非体育类型工作的体育教育专业的专门人才越来越多了,这都是因为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慢慢的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积累和人们对健康意识的增加发生着改变。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很多人越来越有钱,越来越有更多的身体锻炼的时间,各种健身指导员和各种项目的专业人员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青睐。。由于很多人意识到健康对生命的重要性,也意识到体育对健康的直接影响,所以从事体育行业的人员骤然剧增,各行各业都有,比如:社区指导员、健身教练员、体育新闻记者、体育经济人,体育产业管理人员等等。这些都是从社会体育专业中培养的人才,这个市场潜力巨大。随着国外体育健康意识的蔓延,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参与户外运动中,并且在体育领域里占有很大的市场。

5.社会需求决定体育专业主修项目的改变

在2000年以前很多高校的主修项目主要以《田径》、《篮球》、《足球》、《体操》、《武术》等这些传统的体育项目为主,随着体育渗透了休闲性、娱乐性、趣味性,大众体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休闲时尚潮流的体育项目在慢慢的取代传统的老牌体育项目,2000年以后更多的高校在体育主修的开设《羽毛球》、《游泳》、《健美操》《舞蹈》、《网球》、《轮滑》甚至有的开设《高尔夫》等项目,这些都是随着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在慢慢的改变。改变的趋势是体育更加具有娱乐性、趣味性,体育更加富有休闲与时尚的潮流,社会这个无形的指挥棒指挥者高校的领导们在慢慢的放弃传统的体育项目。这个无形的指挥棒也在指挥者成千上万的大学生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更好的服务社会、更好的实现自己的人身价值而选择这些更具潜力的体育项目。

6.结论

高校的目的是培养适应社会、服务社会的人才,体育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是为了更好的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所以体育专业主修项目的改变与社会需求之间是有关系的,社会需要哪方面的体育人才,体育专业的主修项目就应该向那方面开设,也就打破了传统的体育人才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张波.西昌学院体育专业招生研究与对策[J].西昌学院学报,2009,(3).

[2]张波.加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技能培养的探讨[J].科技文汇,2009,(8).

[3]王晓成.对我校体育教育专业实行“主辅修制”的探讨[J].郴州师专学报,1996,3.

[4]张洪范.对师专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认识──兼谈体育专业主辅修制[J].益阳师专学报,1996,09.

篇(5)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目的论;生活力

一、培养“生活力”是陶行知生活教育学说的目的论

(一)“生活即教育” 本质论

生活即教育的本质就是要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然而生活力教育的本质思想就是在生活之中进行对人才的教育,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是强调绝对以生活为前提的,没有生活就没有了教育。陶行知曾这样提过,生活即教育的核心内容是“过什么生活便是受什么教育”。陶行知认为,人们在社会上的生活不同,因而所受的教育也不同,“过好的生活,便是受好的教育;过坏的生活,便是受坏的教育,过有目的的生活,便是受有目的的教育。”他还指出:“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出世便是破蒙;进棺材才算毕业”。

(二) “社会即学校” 场所论(领域论)

生活力教育培养的实施首先就是“社会即学校”。这个观点的提出可以说与生活力培养的本质不谋而合,生活力培养不就是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吗?而生活的实际不就是我们每天所处的这个现实无比的社会吗? 陶行知也无比生动而又幽默的描述过“社会即学校”这一原则,就是要“把教育从鸟笼里解放出来。它是要把笼中的小鸟放到天空中去,使它能任意翱翔,是要把学校里的一切伸张到大自然里去。”陶行知的这一教育理念无论是在他当时所处的时代还是在现在都是十分有价值、有意义的。

从上述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生活力培养不仅启发教师编订适合每个学生教学的教科书,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诸多能力。可见生活力培养的重要性,一切脱离了生活的教育是无法适应社会发展的。教育还是应该立足于生活实际的培养,而非单纯的纸上谈兵那么简单。这样才能达到生活力教育的真正目的。从中我们也看出培养“生活力”目的论与陶行知的其他重要观点,共同支撑起了其生活教育学说的大厦。

二、“生活力”的内涵及构成

(一)内涵

刚刚我们讨论了生活力的目的论,也谈了陶行知想通过生活力教育培养出怎样的人才。那么究竟生活力的真正内涵是什么呢?

生活力应该是涵盖生活的方方面面,基本上有将近三千多种。这么多的生活力如果走入我们的教学课堂无疑是使我们的教学内容大大增加了。学生各个方面的能力得到训练和培养,这也是和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培养的本质相吻合的。

陶行知还认为,这些生活力,有些是很小的小孩子变应当有,有些事很成熟的人才可以得;有些是学了就可以变换,有些是要继续不断的干;有些一人能做,有些非多人合作不办;有些是现代人共同所需,有些事各有所好,听人选择。教育还可以让所有年龄段的人从中受益,从中发挥自身的能力。

(二)构成

1.“三代”式构成

生活力的其中一种构成是三代式构成结构,这种三代式构成结构包括生活行动力、生活思想力以及生活创造力。这是第一种构成结构。

首先是生活行动力,刚刚谈过生活行动力是指一个人做事情的行动和决策,它决定者一个人做一件事情的方向。更多的是指意识层面上的东西。然而生活思想力是不同于知识层次的,我认为一个有生活思想力是远远胜于只是死读书,貌似是知识高深的人。因为如果只是空有一肚子学问而不加以思考的人是没有创造力的,只是有知识却不能用一肚子的知识创造出新的产物,这样学来的知识是毫无附加值的,所以我认为生活思考力是很重要的。生活创造力刚才也谈了很多,这里不加赘述。

三、“生活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

(一)通过“生活与生活摩擦”培养“生活力”

“生活力”培养的途径及方法首先是通过“生活与生活摩擦”培养“生活力”,字面上我们很容易看出是通过与实际生活的融合来培养。

因为任何一个知识技能的学成但并不是那么轻而易举的,都要经济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伴随着不断的摩擦进行的。就像温室里的植物没有经历给风雨永远比不上自然环境下的植物,同样的道理生活力的培养也是如此。这也让我联想到了现在的教育。

脱离了应试教育的生活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学生从上千种生活力之中,会很轻易的找到他们所擅长的,在与生活实际相摩擦碰撞也可以很好的进行自我发展。这样培养下的学生是不会只是一个模子刻出的。人才会多样化,更加适应社会发展潮流。

(二)通过学校与社会的通联培养“生活力”

刚刚我们谈过生活力教育培养的实施是“社会即学校”。那么既然学校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教育场所,那么就不可能离开这个场所谈教育。不然不就显得非常不切实际了。

所以说通过学校与社会的通联培养“生活力”有一个很好的示范性例子就是晓庄学校,他设想将培养生活力的宗旨和教学做合一的原则相结合。在晓庄学校之中,陶行知所设计的教学方式就是一切以生活为中心,而生活实际的培养又离不开生活力的培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之中始终不脱离日常生活,这所学校真正做到了生活社会与教育教学的紧密结合。这样的教育不仅使原来的学生提升了实践能力,更是适合广大农民以及贫苦人民的要求和兴趣,让他们在“做”学到知识,让他们在本有的生活力之中寻求知识的理解。这无疑是扩大了教育对象,实现了全民参与教育的理想。也实现了通过学校与社会的通联培养“生活力”。

总结:陶行知“生活力”及其培养的一系列教育主张,对当代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具备了丰盈“生活力”的人,才是实现了陶行知所提倡的“六大解放”的人、一是解放学生的大脑,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这才是有创造力的人,才是投入生活、改造教育并推动社会进步发展的人。

参考文献:

[1]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二卷,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第8页。

[2]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第288页。

[3]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全集》第二卷,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年版 第494页。

[4]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全集》第二卷,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年版 第491页。

篇(6)

1 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

1.1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

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首先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方面。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课程教学,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方面具有极大的优势,其次化学中的模型、图表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学生思维[1]。例如物质的颜色、气味、状态等属于物理性质,在实验中颜色的变化、沉淀物的产生、状态的改变等属于化学变化,其次在教学过程中仪器的使用、教学方法的安排等都可以成为观察对象。

1.2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学会互相合作

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学会互相合作也是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之一。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必须是高要求、高素质、能够独立完成岗位要求的,因此必须具有一定的独立工作能力。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独立设计实验方案、解决实验问题、记录实验数据等方法来锻炼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2]。同时工作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必须学会同事之间的相互合作,也可以通过将一个化学实验分为若干步骤由学生互相配合让学生学会互相合作。

1.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人文教育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渗透人文教育也是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之一。化学产品在工作中是无可避免的,各种塑料、药品等都是人们工作常见的物品,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了解各种材料的特点、构成成份、以及使用其对环境带来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使其在工作中能够更好地选用工作材料,降低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1.4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学觉悟

化学教学对职业学生能力的培养作用还体现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自学觉悟方面。工作是一门实践艺术,必须具有极高的实践能力才可以胜任,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不可或缺。化学教学在职业教育中也承担着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任务,可以通过理论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自主造成实验任务,在实验过程中多多锻炼动手操作能力。同时也要提高学生的自学觉悟,保证学生在工作中也能够积极学习,满足岗位能力的需求。

2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

2.1 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主要是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技能培训的主要途径,其教育对象十分广泛,可以是初、高中毕业的求学学生,可以是在岗要求提高和发展职业水平的职工,也可以是下岗想要再上岗的求职人员,也可以是针对某个公司或部门的一次专业性培训教育,因此我们的教育手段也应该是多种多样、满足社会要求的,化学教学的课程安排、实验设置、主要教学方向也针对教育对象的广泛性而有所区别。

2.2 职业培养目的的针对性

职业培养目的的针对性也是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之一。职业教育的目的较之学校教育具有一定的拘束性和针对性,其主要是培养具有一定功能能力的生产、服务、建设、管理等专项人才,对职工能力的培养侧重于从业能力培养,要求职工能力必须满足工作岗位的需求。因此化学教学中的课程设计和安排主要以不同岗位的需求而有所不同,例如煤炭开采岗位主要以煤炭检测实验和深加工技术为主要教学内容[3]。

2.3 职业教育内容的技术性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还有职业教育内容的技术性。教学内容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由于职业教育目的的针对性,因此职业教育内容必须以技术性教学为主,要求教学和培训对象熟练掌握和操作一项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其职业水平能够达到岗位的技术要求。因此在职业教育中化学课程的安排大多是实验和实践为主、理论教学为辅,旨在让学生多多掌握动手实践能力。

2.4 职业教育方法的多样性

化学教学中体现职业教育的教育特性还包括职业教育方法的多样性。教学方法为教学内容和教学目的所服务,由于职业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教学内容的技术性要求,其教育方法也应该是多样多彩的,能够针对不同的职业教育对象来进行不同的转换,例如对与初、高中毕业学生的职业教学主要以学校教育和在岗培训为主,而社会专业培训则需要针对企业特点而组织在岗培训和室外培训两大内容。化学课程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其安排则可以具有多样性,去演示教学课件、学生自主教学、立体图示实验过程等等。

篇(7)

本文从初中美术教育的现状,初中美术学科的存在价值,初中学生学习美术的 心理特点,初中美术学科的课时设置以及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等诸方面,对初中美术教育 的目的进行了探讨,提出不同于现行《教学大纲》中关于教育目的的观点,认为对初中美术 教育应作全面实际的了解,对初中美术教育目的应作科学准确的定位,并设想了一些根据教 育目的的调整而改变的方法。

教育目的,或曰教学目的,是一切教育、教学工作的根本问题,是这些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 点;教育目的一旦确定,必将制约、影响着所有教育、教学行为的实施操作。本文论述的 是初中美术教育的目的。在论述该目的之前,让我们对初中阶段美术教育的受众进行一番了 解。

美术教育的涉及面相当广泛。如以年龄分段,有学前美术教育,小学美术教育,中学美术教 育,大学美术教育,直至老年美术教育等等;如以教育场所的不同来区别,则可分为学校美 术教育,社会美术教育,家庭美术教育等等。应该承认,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教场所的美术 教育目的的定是各不相同。本文涉及的美术教育的受众是:必须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初 中的全体学生,年龄在十二岁至十五岁之间,学习形式是以课堂教学的形式进行。

初中美术教育要达到怎么样的目的?九二版《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美术教学大纲(试 用》是如此表述的:"向学生传授美术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 爱国主义精神,陶冶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意志;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 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美术教育学》又作了如此诠释:美术教育的目的分为一般目 的和具体目的,一般目的中包括智育目的,德育目的,美育目的;具体目的则包括:提高学 生 美术"双基"水平,提高学生美术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美术鉴赏能力。教育部体育 卫生与艺术教育司组编《美术教学学》,P49~52,高等教育出版社。

看了以上这些文字,一个基本感觉就是:上述教育目的内容繁杂,目标繁多,多头平行,条 理不清。可以想象,有关专家学者在制定初中美术教育目的时,太想面面俱到,恨不能穷尽 有 史以来出现过的所有的关于美术的教育目的。于是乎,这个教育目的的字里行间,处处与历 史 上曾有过的如技能教育、审美教育、情操教育、能力教育、个性教育、创造教育等教育目的 论一一暗合,真不愧为集美术教育目的之大成。遗憾的是,这教育目的只是出自一些人的想 当然耳,它并没有真正反映出初中阶段美术学科的特点,与学校的美术教学实际情况尚有不 少差距。

教育目的应该体现学科特点,联系实际,准确明了,切实可行。本文认为,初中美术教育应 以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为主要目的,具体说来,就是以提高学生感受美,欣赏美,鉴 别美等能力为主要目的。

原因如下:

应该看到,初中美术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正在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所认同。这从近年来国 家对有关美术教育的师资培训、设施添置的投入不断加大可得到印证,这也令从事美术教育 的教师感到些许的欣慰。但是,在当前的教育制下,无论是社会,还是学校,仍然把应试教 育作为首选,语、数、外等应试学科可谓是重中之重,是学生竭尽全力学习的内容。可以断 定,此种状况在相当的时间里不会改变。就在这样的大环境中,与考试无关的美术课,被不 少人视作"鸡肋",弃之不能,食之无味。在这些人眼内,所谓美术教育的价值、功用,仅 仅还停留在理论的层面,甚至连这样的程度都尚未达到。当然,也有极少数初中学校的极少 数班把美术学科作为"特色",但其办学目的直指升学,其教学目的与正常意义上的初中美 术教育目的不可同日而语,此应另当别论。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就在学校美术教育遭遇冷落的同时,整个社会对美的追求却是日甚一日 ,这种追求已浸润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此冷热相对,形成强烈反差,而初中美术教育就在 这样的无奈和夹缝中自得其乐地生存。

面对尴尬境况,要实施、完成《大纲》中提出的如此众多的教育目的,无论是教师的教,还 是学生的学,都很难与实际情况合拍。与其泛泛而谈地广提目的,不如实实在在地明确主要 方向,增强教与学的可操作性。

现行的教育模式,在西方已延续了数百年,在我国亦有百年以上历史,其间,各门学科的设 立,都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具有科学性、合理性,都能体现三学科独特的存在价值。那么, 美术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体现在哪里,它与其他学科的区别又在哪里?这是决定教育目的的 一个重要问题。时至今日,还有不少人认为,美术可以开发人的智力,并可锻炼、培养种种 非智力因素。这些人通常会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巨匠达·芬奇为例,说他既是艺术大师 ,又在物理、医学方面有所建树;并还会把爱因斯坦擅拉小提琴作为佐证。殊不知,此说已 步入误区,其错误就在于忽略了美术学科的特点,用各门学科的共性来取代美术学科的个性 。试问,现代学校开设的课程,有哪一门学科不能培养、提高学生的智力?有哪一门学科不 需要具备非智力因素?

相信每一位从事初中美术教育实践的教师都有如此经验;绝大多数主课学习成绩优良的学生 ,其美术学习成绩也不错;反之,一些美术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却不一定是全面发展的学 生。我们大家还都知道,各级各类美术院校及美术专业每年在招收学生时,其文化考试分数 线之低,总能令人瞠目结舌。这种局面的形成已非一年半载,以至于经常有这样的情况出现 :某学生学习成绩不佳,报考理想学校无望,便在临考之前求助于美术教师,看能否帮忙突 击辅导一下,且到美术门类的学校试试,觉得那里是可以投机一把地方。

以上种种现象从不同的侧面说明:美术学科对于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和培养并没有 什么超乎寻常的作用,事实上,这也是美术学科的主要价值所在。

据说,在美术专业入学文化考试的分数线问题上曾有过争论,结果大概不了了之。不管怎么 说,为了开发大脑的左半球,却导致大脑右半球的萎缩,总是令人遗憾的事。

自有美术教育以来,中外学者在研究美术教育的过程中,不约而同地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儿 童在学习绘画的过程中,都会经历从涂鸦期到写实期的转变。研究表明,十三岁到十五岁的 少年儿童,由于心理发育的原因,绝大多数人会进入一个被称之为"高原期"的阶段,在这 个阶段,儿童对自己的绘画自惭形秽,不断产生抑制情绪,进而丧失了动手作画的兴趣。这 时候,学生对美术作业取的是一种应付的态度,很少有积极的参与,有相当部分的学生甚至 不能完成作业,更有极个别学生出现抵触、厌恶的情绪。在教学第一线从事实践工作的教师 或多或少都曾遇到这等情况,不少教师经过努力,想改变或者改善这样的局面,但总是收效 甚 微,究其原因,就是违背了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规律。规律之所以叫规律,就是不以人的主观 意志为转移。违背规律,一定要初中学生完成相当数量的美术作业,特别是绘画作业,非但 不能达到目的,相反,只会增加教师和学生彼此的痛苦,得不偿失。顺应规律,才是明智的选择。

根据现行的九年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整个初中阶段从六年级至九年级,四年共有一百四十 四节课时可用于美术科目的学习。对应《大纲》规定的各种目的,极其有限的课时愈显微不 足道。面对众多教育目的,其他姑且不论,仅"双基"教学而言,几乎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何为基础知识?何为基本技能?"双基"要达到何种程度?《大纲》没有明确界定。从我们所 能看到的教材中,都包括有绘画、工艺设计与雕塑三大板块,具体区分,各板块又都包含了 大量内容。就以基本技能而言,视觉艺术的不同种类何止数十种。倘若有位精通各种技法的 教师,光是将这些技能讲解,演示一遍,一百多课时不知够用否?更惶论让学生"较熟练地 "掌握某一种技能了。美术课上,比比皆是的状况往往是学生将教材工具铺陈开来,还没动 手涂抹几下,下课铃声已响,这样,学生学习的兴趣、操作的连贯性或多或少地打了折扣。 

现代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高。更全面,这是素质教育的初衷,也是现代教育的目标。曾几何 时,家长热衷于送孩子参加各类美术学习班,潜意识中或许还希望孩子能出息成美术专门人 才。现在,绝大多数人都清醒地认识到,社会不可能、也不需要这么多的专职画家。在物质 文明不断发展的今天,社会要求处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能培养出具有审美意识和能 力的社会成员。哪怕他们画不好一根线条,涂不好一块颜色。

在新的世纪,人们的生活、学习、工作等各个领域,必然会越来越多地融入审美的要素,可 以这样讲,感受美,鉴赏美,审视美的能力,是现代人最基本的能力之一。

综合以上所述,可以得出结论: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美术教育应以培养、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为主要目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学目标指向审美能力,并不排斥诸如"双基"、"观察"、想象、创 造"等能力的培养,关键是要理顺其中的主从关系。在众多关系中,审美能力是纲!其他能力是目,纲举才能目张;审美能力是皮,其他能力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无论是 绘画、工艺或雕塑的教学,只不过是提高审美能力的载体,诸等能力的培养应当视为达到审 美目的的手段和媒介。其实,仔细想想,即使在专业性极强的美术院校,学生在具备了一定 的美术能力后,他们制作出来的各类美术作品,还不是为了表达其审美趣味、审美观念和审 美价值么?

教育目的的调整当会增强美术教学的可操作性。从审美的角度出发,教学内容应向欣赏部分 倾斜,要循序渐进地、系统地向学生介绍有关美的规律的基础知识、在八、九年级,可以完 整地学习史外美术史,结合欣赏古今中外的经典艺术作品,必将会让学生受益匪浅。

当前的美术评价,过多地看重学生的技能,其实应该淡化技能方面的要求。教育以审美为目 的,令美术成绩的评定也有了一个抓手,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绘画作业不再是评价的唯一 依据,考核可以更多地以试卷形式进行。